时间:2023-02-27 11:12: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彩泥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作者:何丽
出版: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3.8
定价:29.90
石蜡油炒毒栗子,擦擦就知道
黑心食品:工业石蜡油炒栗子
危害指数:
危害后果:食欲减退、食物中毒、致癌
买菜顺口溜:纸巾擦擦栗子壳,有油污的买不得。
剥开一颗尝尝味,甜得发苦有糖精。
栗子好吃,补肝健脾
很多人都喜欢在路边摊上买糖炒栗子。街边上要是有糖炒栗子摊,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在人们看来,这种栗子是又好吃,又方便。 几乎每个糖炒栗子的小摊旁,都会围着一大圈人。
栗子的营养保健价值虽然高,但也需要食用得法。栗子不能一 次吃太多,吃多了容易胀肚子,每天坚持吃 7 ~ 8 粒,就能达到很 好的滋补效果。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 而不要饭后大量吃。因为栗子含淀粉较多,饭后吃容易摄入过多的 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
糖炒栗子有猫腻,糖精调味,工业石蜡油增亮
有的商贩为了让栗子看上去油亮诱人,就往栗子里加工业石蜡油;有的商贩为了让栗子吃起来甜爽可口,就往栗子里加糖精。用糖精可比用白糖省钱多了,只要一点儿,就能让一大锅炒栗子甜得发腻。
有了工业石蜡油和糖精这两味“作料”,被称为食疗佳品的栗子,马上就变成了健康杀手。
劣质炒栗子,毒性大能致癌
石蜡油属矿物油,在肠内不能被消化,只有很少一部分被人体吸收。它能肠壁和粪便,阻止肠内水分吸收,软化大便,让大便 更容易排出来。作为工业原料的石蜡油,无色无味,添加在食品中不 容易被人发现。但工业用石蜡油大多提纯不好,杂质较多,具有一定 的致癌性,且越是劣质的石蜡油,含的有害杂质越多,致癌性也就越 强。当然,黑心商贩更喜欢用价格便宜的劣质工业石蜡油。
栗子本来就有淡淡的甜味,用糖炒出来,更是香甜可口。但如果甜过了头,就有可能加了糖精。糖精化学名称为“邻苯甲酰磺酰亚胺 ”,是有机化工合成品,甜度约为白糖的 500 倍。需要注意的是,它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觉上引起甜的感觉外,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相反,吃糖精太多,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很多发达国家的法律均规定,在食物中使用糖精,必须在标签上注明“使用本产品可能对健康有害,本产品含有可以导致实验动物癌症的糖精”的警示。
好栗子外壳无油渍
一、尝味道。
买栗子前,可以向商贩要一颗尝尝味。
对味道比较敏感的人,可以很容易分辨出来哪些炒栗子放了糖精,哪些没放。用糖精炒的栗子开始很甜,却没有什么回味,仔细尝还能尝到苦味。
二、纸巾擦一擦。
光靠看、靠感觉,还不足以将加了有害物质的栗子找出来。买 栗子时可以带上几张纸巾,先擦一擦栗子的外壳。要是发现上面有 油渍,说明这栗子可能加了石蜡油(也有人在炒栗子时加放植物油, 但加的量比较少)。
三、看果肉颜色。
选购栗子的时候,不要一味追求果肉的色泽洁白或金黄。颜色 太过金黄的果肉,有可能是经过化学处理的。相反,如果炒熟或煮 熟后发现果肉中间有些发褐,倒不需要担心。这是栗子所含的酶发 生“褐变反应”所致,只要味道没变,对人体就没有危害。
贴 心 小 妙 招
如何选购生栗子:如果觉得外面买的糖炒栗子不好,可以买生栗子自己加工。买生栗子的时候要挑颜色浅,绒毛多、外壳不怎么有光泽的。因为色深、毛少、外表光亮是老栗子的特征,老栗子不好吃,不建议购买。另外,买生栗子不要一味地挑个头大的,小栗子往往比大栗子甜,也比大栗子好吃。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喜欢吃甜栗子的人,在挑栗子时要留意栗子的形状,一面圆一面平的栗子比两面都平的栗子甜。
毒姜吃了损肝肾,样子好看味道淡
黑心食品:硫黄熏姜、敌敌畏姜
危害指数:
危害后果: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肝肾、致癌
买菜顺口溜:毒姜美白用硫黄,敌敌畏来保鲜姜。
白净光滑姜味淡,定是有毒须提防。
食疗有“姜”,益寿延年
俗话说“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姜既能止咳祛痰,又能解毒杀菌。着凉感冒了,用姜煎点儿红糖水喝,发出汗来,病就好了大半。 吃饭没胃口,脾胃虚弱,吃上几片生姜或喝上点姜汁,食欲就会慢 慢好起来。姜还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经常吃姜还可延缓衰老。宋代大文豪坡在《东坡杂记》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杭州净 慈寺有个 80 多岁的老和尚,面有童相,目光炯然。有人问他养生之 道,他说:“服生姜 40 年,故不老云。”
姜有这么多好处,谁家都得备着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的姜有好有坏,要是不小心买了商贩们加工出来的毒姜,吃后就不是祛病强身,而是致病害人了。
硫黄熏姜,颜色好看伤内脏
现代人买菜很注重菜的卖相,甚至把卖相和质量等同起来,觉 得卖相越好,质量越佳,许多人买姜都喜欢挑干净鲜亮的,一些商 贩见此情境,便动起了歪脑筋,用硫黄来给姜做“美容”。
硫黄有漂白防腐的功效。原本灰灰土土的姜,被硫黄一熏就变得白白净净,销量也好了不少。但同时,它也变毒了。长期吃被硫黄熏过的食物,人的神经系统、内脏器官都会受到损害,肝和肾受到的伤害尤其大。不仅如此,得癌症的概率也会增加。
黑心商贩用敌敌畏、六六六粉给姜保鲜
市场上除了有硫黄熏姜,还有敌敌畏保鲜姜。商贩们会在姜价格低的时候买上很多囤起来,等到姜的价格涨上去,再拿出来卖。但姜囤的时间久了,就会长虫子,新鲜度也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商贩们想到了敌敌畏。
虽说敌敌畏容易挥发,残留在姜上的很少,但它毕竟毒性了得。经常吃敌敌畏姜,健康肯定会受影响。用六六六粉保鲜的姜吃了更是害人不浅。
好姜味道辣,坏姜没味道
买姜是有窍门的,掌握了以下这些窍门,就不会将毒姜、坏姜带回家。
一、看外皮:好姜皮粗,毒姜皮嫩。
质量好的姜丰满结实,外皮粗糙,绷得很紧。被硫黄熏过的姜就不一样了,好像打了蜡一样,光滑水嫩。用手蹭下姜皮,硫黄姜的皮很容易剥离,而且姜肉的颜色和姜皮的差别很大。
和硫黄姜一样,敌敌畏姜也漂亮得过了头。被敌敌畏喷过的姜,往往个头特别大,白白嫩嫩,非常干净。
二、尝味道,看看辣不辣。
买姜的时候可以咬一小口尝尝味。好的姜有浓烈的辛辣味。被硫黄熏过的姜能闻到硫黄味,姜本身的味道会变淡很多。同样的,被敌敌畏喷过的姜,味道也会变得很淡。如果这姜看起来白净、光滑,吃着味淡,就要小心了。
三、“异常姜”不要买。
姜放得久了,水分会流失,但肉质干瘪,外皮皱缩。如果发现姜心变黑、变糠或是姜上生嫩芽,说明姜已经坏掉,不能吃了。另外,姜受热变质会生出白毛,外皮也会变成红色;姜受冻则会产生毒素,外皮变软脱落,轻轻一捏就会流出汁液。这样的“异常姜 ”
要想烧的水口感更好、水质更安全,不要将自来水接出来后马上就烧,先放一会。水快开时把盖子打开,水开后等两三分钟再熄火,能让水里的有害物质有效挥发掉。
自来水经过过滤饮水机的加工,口感提升了不少,而有的人图省事,干脆直接喝桶装水。不管是哪一种,想要长期保持水质健康,定期清洗饮水机是最重要的环节。
“目前市场的饮水机在电器安全方面有证可依,但在卫生安全方面是缺失的。”中国家电研究院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综合检验部主任鲁建国说,因此在购买时就得把好关,一定要选择正规企业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必须定期清洗饮水机。
过滤型饮水机的清洁主要在过滤器,用得时间一长,会积攒很多细菌和微生物,甚至还会长出“青苔”,最好每两三个月就清洗一次。“一般不建议自己拆卸清洗,应请专业人员来操作,否则很容易损坏电路,导致饮水机罢工,还会造成用电安全隐患。”鲁建国说,如果你家的饮水机可以将整个过滤器卸下来,必须按照说明书操作,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滤芯一般1~2年更换一次。
桶装水饮水机清洗的关键是水桶与机器接触的部位。清洗时,先拿掉水桶,放空机储水槽的剩水,用中性清洗剂将其擦净,然后再给里面放满水,加入专用消毒剂,浸泡一会再排干净,然后倒入清水反复冲洗,直到放出的水没有异味才行。
另外,无论哪种饮水机,每次清洗时,机身表面、进水口、出水口和积水托盘也要记得清洗、消毒。
桶装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纯净水配白开水。最常见的桶装水为纯净水和矿泉水,虽说纯净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已被去除,但这种水不能长期喝。因为在对水进行纯净处理的同时,把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去除了,尤其不适合老人和孩子喝。研究表明,儿童和老人身体中钙的需求量30%来自水,长期喝纯净水,这部分钙的吸收就不够了,而体内已有的矿物质反而会随着纯净水的代谢,排出体外。最好的办法是纯净水配着白开水或矿泉水喝,可满足人体对矿物质的需求。
一周内要喝完。桶装水出水的原理是通过空气压力取水,每放出一升的水,必定有相应一升体积的空气夹带着细菌和尘埃进入机体中。每次换水时,会有一部分水残留在出水槽里,也会产生大量微生物。因此,安全起见,桶装水最好一周内喝完。如果家里人少,可用小一点的桶。
最好喝热的。由于现在桶装水的质量参差不齐,对水桶的清洁消毒不严格,使原本安全的水变得不安全。因此,喝桶装水最好烧开了再喝,购买时也要选择大品牌。
热水器里的水不能喝
有的人图方便,经常会用热水器里的水烧水、做饭,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进入热水器的自来水会受到管网的二次污染。其次,热水器里的水反复加热,水里起到消毒作用的氯会减少,给储水箱和管道里的微生物、细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现在不少小区都是统一供应热水,这些公用热水大多是提供给居民洗澡用的,没有达到饮用水的标准,烧水、做饭最好别用。
早起先给龙头放水
停用一夜的水龙头处及其附近水管中的自来水,可能会受到金属管壁和附着细菌的污染,不适合刷牙、漱口或烧水做饭。建议每天早起先用脸盆接走半盆水(可用来冲马桶、擦地等)后再用。新装修或经常不在家的房子,尤其要注意。
电热水壶选不锈钢的
本课作为一节“造型·表现”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利用彩泥捏、揉、搓等方法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体验彩泥形、色带来的美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尝试把生活中原有的物体形象加以变形、夸张或改变,打破原有的色彩定势,通过彩泥的捏、搓、团、压、堆塑等制作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彩泥造型活动的乐趣。在美术游戏中、在团结合作中达到心灵的愉悦,达到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提高。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少,动手和运用工具的能力较低。但孩子们对美术本身的认识和对艺术创作的思维是自由的,学生在制作活动中,以四人为一小组,尝试着用各种手段进行有趣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
设计理念: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节课主要是从对彩泥的感官体验入手,以启发的方式让学生看看、想想、做做,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使学生对彩泥的特性及表现手法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对彩泥的制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保持下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情感目标: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彩泥制作方法的掌握及其运用。彩泥的色彩搭配以及利用彩泥大胆地造型。
教具选择:各种食物、各种蛋糕、植物和房子的彩泥教具,彩泥、彩色卡纸、水彩笔、牙签、铅笔、尺、剪刀等
、课件。
学具准备:彩泥、垫板、水彩笔、彩色卡纸及其制作彩泥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师出示彩泥捏制的是食物、鲜花、小动物等作品送给同学们,同学们观察礼物的特点。
2、揭示课题──《彩泥世界快乐多》
二、探索新知
1、同学们说出作品的造型特征、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彩泥作品的制作方法。(发小奖品)
3、课件出示老师的制作方法。
4、学习彩泥制作方法。板书:捏一捏,搓一搓,揉一揉,压一压
5、欣赏一些优秀的轻黏土作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课件)
三、教师示范
1、欣赏小熊图片,观察小熊的外形特征。
2、教师制作
四、学生制作
1.小组讨论想制作的内容 。[通过交流,激发出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2、 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学生制作
五、展示作品,总结评析。
1、欣赏棒棒糖,感知棒棒糖的形状美与色彩美。
2、学习用彩泥制作棒棒糖,巩固团圆、搓长、盘条等技能。
3、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创造出不同造型的棒棒糖。
活动准备:
各种大小、形状、色彩的棒棒糖;彩泥、泥工板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欣赏棒棒糖,感知棒棒糖的形状美与色彩美。
教师把幼儿带来的棒棒糖插在柚子上(插3—4个柚子),布置成展览。
师:看,这儿有一个棒棒糖展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幼儿自由欣赏)
2、说说棒棒糖。
师:你最喜欢哪个棒棒糖?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这些棒棒糖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二、图形刺激:
教师示范用彩泥制作棒棒糖。
1、圆球型。
2、压扁形。
3、盘条型。
三、想象创造。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制作棒棒糖。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棒棒糖。当孩子有困难时,教师给于适当的帮助与鼓励,当孩子成功时,教师给予肯定。
四、作品赏评。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制作的棒棒糖,集体给予肯定。
活动目标改进:1、初步熟悉泥工,学习用彩泥制作棒棒糖,巩固团圆、搓长、盘条等技能。(技能)
2、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创造出不同造型的棒棒糖。(创造)
3、体验创作棒棒糖过程中的快乐,培养对泥工活动的兴趣。(情感) 重点:巩固团圆、搓长、盘条等技能,创造出不同造型的棒棒糖。
难点:巩固团圆、搓长、盘条等技能,创造出不同造型的棒棒糖。
活动过程:感知棒棒糖的形状美与色彩美。——比较棒棒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师示范图片(圆球型、压扁形、盘条型)——幼儿创造——作品赏评
示范——再造——创造
在严谨的教学环节中,学生有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上交一张张漂亮、完整的作业。在展览时,学生图省事,没有进行创造性设计,将作业直接拿来就用,使“作品=作业”,作品质量无法提高。
2.节约原则
为了完成一件高质量的作品,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而一些学生来自农村,经济并不宽裕,也不愿意为了其中的一些难找难用的材料去费心,而是选用其他类似的材料代替,导致作品质量不高。
3.教学陈旧
教材很少更换,教师在经过一轮教学之后,有了自己的教案,在下一轮教学中,不再思考,而将现成的教案、课件拿来就用,导致学生没有看到更多、更好、更新的作品形式,缺乏这一方面的审美经验,从而使作品缺乏创造性。
二、如何在手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扩充信息
丰富审美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抛弃以往的模式化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扩充教学内容,更新教学信息,利用多媒体呈现大量的、最新的资料图片,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让他们在“接受—思考—制作”的过程中擦出创造的火花,使作品呈现出多元化的效果。如泥塑课,以往让学生在用基本技法做泥条、泥片、泥块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加工,做成饼干、花瓶等,如果在课程中增加一些图片信息,增加学生的审美经验,开阔学生视野,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联想,尝试借助泥塑工具做成异形或镂空,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2.举一反三
更新教学模式教师要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在以往的手工课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堂教学效果,使作业具有观赏性,教师往往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手把手教,一步步示范,在这样精细的教学中,学生迅速掌握了制作的技能技巧,顺利完成了作业任务,但对教学内容没有真正地吸收、化为己用,不敢尝试创新作品。因此,教师要举一反三,更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
3.提供多种材料学生
在手工课中的创新意识受到了材料的限制,有些材料没见过,可以进行哪些改造,适合用在哪些地方等,学生不去想,也不去尝试。有些手工材料学生在网络、教材及教师所给的信息中见过,也知道其作用,但不是生活中常见的,取材不易,使得制作进一步受阻。有些材料较为常见,学生却没有养成收集材料的好习惯,平时不经意间就废弃了,到了要用的时候,一时半会又找不到,使得手工作品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如果教师提前要求收集材料,或者帮助学生准备好难找、不易进行再加工的材料,学生就有可能从材料的选择、运用上擦出创造的火花,做出别具一格的作品。如,在制作一个“农家小院”时,我们将儿童的积木堆在院子里做成玩具,将拼插积木制成的秋千放在院子里增加农家小院的氛围,把废旧的齿轮、螺丝、螺母焊接好做成过山车、围墙、假山等,使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材料上也别具一格。在材料的运用上,我们还可以运用“一题多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强化创新意识。如,在做“年夜饭”这一主题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剪纸的形式表现吃年夜饭的场景,可以用彩泥让学生捏一捏丰盛的年夜饭,可以用纸杯做出人物形象,用卡纸或者废旧材料布置过年时的环境。一节课下来,学生在不同材料的刺激下,做出具有新意的作品;在相互的学习与交流中,创新意识再次被激活,使课堂展现出新的面貌。
4.活动渗透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比赛中
结合主题展览进行创造、设计,在应用中逐步形成设计意识,思考材料、造型、色彩的选择与运用,启发发散性思维,陶冶情操。如,学校社团的英语短剧比赛、创意设计大赛等。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立足“用快乐贯彻课堂,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四五年级美术及三年级两个班的美术教学工作,课时量比较大,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级各班的实际情况,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当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后仔细评价,不同类型得到课,不同年级采用不同评价方法,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平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由于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对于有些课程,由于材料原因,无法正常进行,于是,我创设了校本课程,把泥塑课改为橡皮泥课,水墨画改为油画棒创作课,这样不但加强了课程进度,也让我们的课堂增加了乐趣。特别是橡皮泥,泥塑的色彩太单调,而橡皮泥是五彩的,学生就抓住这一特点,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华,看着学生的一件件作品,我惊呆了,更让我知道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多高多棒。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它工作:
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以外,本学期对于美术兴趣小组这一特色,实施了突破,一大周安排三次活动时间,并对人员进行了挑选,经过培训练习,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先后参加了新密市举办的师生书画比赛,中国少儿书画比赛,从比赛中让学生增加了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表现自我的能力。对于跟班工作,本学期依旧以往的制度,及时照看学生,随学生吃饭。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感恩之情在我心中”师生演讲比赛,第三届“绿色童谣伴我行”活动,“班歌、校歌评选”活动,校运动会,期中家长会,第七届“好书伴我成长”活动,“六一节”文艺演出,“兴华小画家”书画展等,同时还有许多的宣传海报、展览橱窗等等,其中不仅涉及到很多的美术宣传工作,有的更需要全程积极参与,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我最打的热情把它们完成,基本上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
我对所有调查资料进行了认真分析,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种:一是备课管理过分地注重教案篇幅、字迹、格式和数量,而忽视教师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的过程(主观因素),使得教师们将主要精力投放到书写教案上。加之教材稳定,同一教材用了几遍,教师重新撰写教案的兴趣减弱;教案汇编之类的出版物越来越多,也确有一些可借鉴、可选用的;显然,这样的备课现状,与 “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二是教师任课门类多、任务重,也限定了教师对教材的钻研,致使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参考备课手册(教案范本)和以往教案(客观因素)上。三是教学管理上的某些规定(如要求教案格式整齐划一,要求教案内容越详越好,等等),并且与教师津贴挂钩,使得一些教师不得不用有限的备课时间来抄教案,以应付检查。上述三个因素决定了教师备课精力的 “ 一九开 ” 。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对现有的备课管理形式进行必要的改革。目前,对教师备课的管理最常用、最基本的方式是由业务负责人定期检查教师备课。检查的形式要么是翻阅备课本,看看字迹是否工整、数量是否足、有没有超前备课等等;要么是进行教案评比中的展览。所有这些做法都孤立地围绕备课本身,使教案成为中看不中用的展示品,削弱了备课为教学服务的功能。
众所周知,要上好课,就必须备好课。而备好课的重要标志(准确地说,最易于检查的标志),就是撰写好教学计划,其中主要是撰写好课时计划即教案。
然而,笔者于 2002 年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备课时抄现成教案的现象相当普遍:
① 教案基本上是独立设计的 6%② 教案上公开课时独立设计,平时抄现成的 64%③ 教案有空时独立设计,没空时抄现成的 21%④ 教案抄一部分,改一部分 9% ⑤ 上课基本依据教案 10% ⑥ 上课基本上不依据教案 50%
二、问题的讨论
1.是设计教学方案,还是编写教学剧本?
这个问题如此表述,恐怕谁都会肯定前者,否定后者。因为教案的本意就是教学的方案,怎么会是教学的剧本呢?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喜欢写详案的教师,把每一提问的回答,都写进了教案。发展到今天,演变成对话式的教案:
师: 12÷3=4 表示什么?
生:表示把 12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 4 。
这样的对话,在各种教案集中,在杂志上,已经司空见惯。让人分不清这到底是教案,是教学设计呢?还是教学实录。以致一些教师还以为当今流行对话式的教案。也许,作者的初衷是希望夹进一些对话,使教案生动些,便于看出教学效果。并没想到会给读者带来误导,更没意识到事先设计好学生的正确回答,无形中在执教者心里确定了该问题的一个标准答案。这种答案客观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判断。上课时,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期望学生按教案的设想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至从学生口中说出标准回答为止。在听课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教师一连叫起数个学生,回答同一问题,或者不厌其烦地启发、暗示、再暗示,为的是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那句话。
我们说,备课时教师有必要充分考虑的,不是学生必须怎样回答,而是学生可能会怎样回答,进而设想教师应该怎样相应地给予肯定、补充、或纠正、启发。至于把这些设想写进或不写进教案,则是次要的。问题的实质在于,课堂上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思想交流的过程,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教案写得再详细,也只是实际教学过程的一种设想和计划,是教师课堂上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基础和准备。教案不是剧本,不需要设计好师生的对话;教学不是演戏,学生不是群众演员;上课不需要背台词、配对白,完成教案并不一定就是理想的课堂教学。
2.是理顺教学思路,还是确定教学细节?
解数学题,强调解题思路要清晰,讲究纲举目张,以解题思路调动解题技能、技巧。类似地,数学教学也必须重视教学思路。这一方面是数学学科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因为教师的教学思路,对于学生的学习思维,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隐性的、影响深远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通过撰写教案,理请教学思路显得十分重要。
近年来, “ 说课 ” 这种简便易行的教研方式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在几次 “ 说课 ” 评比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说明教学过程的安排时,习惯于作具体的描述,而不习惯概括地说出每一步究竟干什么,常常给人教学思路不够清晰的感觉。由此,注意观察目前教案中教学过程的段落,只见 “ 复习 ” 、 “ 引入 ” 、 “ 新授 ” 、 “ 练习 ” 等标题。至于每一环节中的教学步骤,有 1 、 2 、 3 ,也有描述,有的还很详细,甚至将教师要说的每一句话(包括一些十分平常的过渡语言)都写了上去,但却不见概括这一步骤的语言或标题。
有一次,听一位青年教师上 “ 估算 ” 一课,感觉效果不佳。课后共同分析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出了教学思路:
(一)教学估算的意义
创设问题情景 感知有时只需计算大约是多少 引入课题
(二)教学估算的方法
教学例题 总结估算步骤 练习估算的第一步(取已知数的近似值) 练习完整的估算
(三)教学估算的应用
……
循着这一思路对原教案稍作调整,在平行班又上一次,效果明显改观。教师自我感觉:教学进程心中有数,实时调控的目的性增强了,连过渡语言也更自如了。
可见,所谓理清教学思路,也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设计的框架。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条理性和逻辑感染力,也有利于教师的随机应变。因为按 “ 框架 ” 施教比按 “ 细节 ” 施教,具有更大的调整空间和回旋余地。
当然,肯定理清教学思路的重要性,并不是否定考虑教学细节的必要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如人体的骨骼、筋脉与血肉,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3.是因人而异,还是千人一面?
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教案的管理要求提的。
以前,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学校检查教案,在教案本侧边盖上公章,使每一页的页边上都沾上一点红色的印泥,以此杜绝重复使用旧的教案。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但教学管理上的观念却没有大的改观。代替盖章的措施是,发给教师统一的备课本,每学期一册。更有甚者,对教案的篇幅,提出平均每课时至少多少页的要求;对教案的格式,如同小学生作业的书写一样,作出统一规定,称之为 “ 备课常规 ” 。
诸如此类的管理方式,司空见惯。教师的教案如此缺乏个性,能培养出富有个性的学生来吗?人类已进入 21 世纪,各行各业都在使用计算机,难道我们教师的备课,就还有必要固守着 “ 老宅子 ” ,用笔、用人工继续抄下去吗?尤其是同一教材教了多年的教师,年年重复写一本书的教案,难免因厌烦而敷衍。与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写、重抄教案,作无用功,不如让教师对原有的教案加以调整、补充或修改、完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备课的效率,而且有助于积累、丰富和充实教学经验。
至于教案的详略,大可因人、因时而异。一般来说,新教师缺少经验,教案应写得详细些;公开课的教案,为便于交流,宜写得详细些。同样,教案的格式,也不必强求一律。它取决于教师的习惯,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的特点。让教案体现明显的个性化倾向,比起千人一面的规范,利多弊少。
三、改进的建议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依照学科特点先后有序地收集资料、处理信息、设计方案是备课的一个流程,这是我们都熟悉的,然而,这条流程在新形势下的该如何进行?
1.提倡 “ 师师互动 ”
近年来, “ 合作教学 ” 的一些主张,已被大家所认同。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颇受重视。与此相适应,课前准备环节,也应提倡 “ 师师互动 ” 。拟定教学计划,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学方案,编选习题作业等,都可以采取 “ 师师合作 ” 的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形成互补结构,发挥群体优势,提高整体备课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信息的多元组合与思想的碰撞,为教学设计的创新提供条件。至于合作备课具体措施,可以因校制宜。
2.提倡形式多样
与其他教学问题一样,教案的书写形式也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教师和所有课题的固定模式。教案的撰写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综合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在脑海中对实际教学情境的设想过程,是教与学活动的构思、预演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地带有教师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将这种鲜活、生动的个性化思维结果,削足适履地硬塞进一个刻板的教案模式之中。
一些学校试行备课与教案撰写的改革以来,教师的智慧与潜能得到了释放。事实上,仅就教案的形式而言,除了采用课本满天星式、单元整体式、活页式、提纲式、表格式、框图式之外,还可以有随笔式和备忘记录式。当然,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有时内容的创新需要辅以形式的变革,加以更好的表现。因此,提倡教案形式多样化的目的,就是在于促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
3.提倡运用电脑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某些工作方式。教师备课、撰写教案,也可以而且应该使用计算机,其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在重复备课时,使用计算机方便修改,并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有条件的学校,或者说学校应该创造条件,让教师使用计算机进行备课,并改变那些形式主义的教案检查规定,使教师从重复抄写中解脱出来,集中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的创新。
进一步,教师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常用的教案格式,作为 “ 模板 ”“ 样框 ” ( template ),储存在电脑里,使以后撰写教案时的一些常规项目,只需填空即可完成。
4.提倡教后札记
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固然重要。但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因此,教案实施之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分析反思,写教学札记,或者说教学随笔,可以不拘形式。课后有什么感受、认识,或发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新的教学设想,就写什么。可以一课一记,也可以几课一对比、一小结。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十分必要的。
这种教学札记,有助于知教知学,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记取,对于改进今后的课堂教学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没有个性化的教师,那有多样性的学生?连教案写作模式都不创新,不敢创新,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改革备科评价模式。
科学的管理方法应将备课、上课、测效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三者的结合让教师树立整体意识,知道备是为了上,上是为了学,而要使学生学好,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是备课质量要高,从而激发教师增强备课质量观,谈化备课的应检性。
1 、从说课看备课。重视教研组的功能,教研组组织教师在开学初说课标、教材,间周教研活动说期间内的教法,展开互评讨论活动,并记录在案。
2 、从课堂看备课。组织校长、主任、教研组长四人听评课小组。推门听评课。关注教师课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知识衔接、教材过渡的情况,设置分等量表。
3 、从教学媒体运用看备课。教师课堂是否恰当运用媒体演示,化解重难点。运用下水文指导学生作文。
4 、从效果看备课。检查作业通过率,测评合格率。
5 、从课堂创新尝试看备课。运用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尝试创新。
二、主题活动目标
1.感受旗袍、盘扣的美,知道旗袍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服饰,盘扣是我们民族服饰的特色,热爱中国服饰。
2.尝试设计旗袍、盘扣,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大胆进行创想。
3.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
三、主题思考网络
四、相关的环境创设工作
(一)主题墙
(二)区域活动
五、主要活动教案、实录和活动照片
活动一:美术欣赏《旗袍》
活动目标:
1.喜欢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服饰,知道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
2.感受旗袍样式、色彩、图案的美。
3.愿意表达并大胆设计、装饰旗袍。
活动准备:旗袍1件、视频《旗袍》、交互式白板、旗袍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观看视频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请小朋友们然后仔细看,然后告诉老师里面说的衣服叫什么?是什么人穿的?(旗袍,都是女的穿的)
提问:视频里的衣服美吗?叫什么名字?
提问:这些旗袍都是什么人穿的?
小结:旗袍是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根据一个少数民族――满族人的衣服设计的,我们叫它旗袍,旗袍因为很美,穿着很舒服,所以许多人喜欢,也就慢慢地留传下来。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
二、出示实物旗袍
1.欣赏旗袍的图案。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看看这件旗袍哪里很美?为什么很美?请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个别交流:这件旗袍的图案很美。
2.引导幼儿观察旗袍的领子,欣赏领子图片。
(1)提问:这是衣服的什么部位?和我们平时穿的衣服的领子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旗袍的领子是立起来的,两边的领角一样。
(2)欣赏领子的图片,感受不同领子的美。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的立领,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结:旗袍的领子叫立领,立领有许多种,每种立领都很美。
3.引导幼儿观察旗袍的盘扣,欣赏盘扣的图片。
(1)提问:这是什么啊?像什么?和我们平时的扣子一样吗?个别幼儿回答。
(2)欣赏盘扣图片。
教师:这些扣子一样吗?它们像什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个别幼儿回答。
小结: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盘扣”,盘扣是中国传统服装的象征,是用布通过手工编织而成的。
三、用交互式白板出示图片
1.出示不同款式的旗袍图片
(1)幼儿互相讨论:这几件旗袍有什么不同?
小结:旗袍有很多种款式,有长款、短款、长袖的、短袖的、无袖的等等。
教师:旗袍的款式有很多,但看起来都挺美的。
2.出示不同色彩的旗袍图片。
(1)提问:这几件旗袍有什么不同?
小结:旗袍可以有许多种颜色,都很漂亮。
3.出示不同图案的旗袍。
提问:这些旗袍上的图案是什么?
小结:美丽的旗袍有许多款式,许多种颜色,许多种图案。
四、创作表达
(1)创作表达,通过交互式白板让幼儿尝试设计、装饰旗袍。
教师: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件美丽的旗袍。
(2)个别幼儿操作,教师准备白色的旗袍空图、盘扣、花鸟等图案,让幼儿自己选择,用克隆、涂色等方法,点
击、拖动图标进行装饰。
小结: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象征,因为它简洁大方,既修身又显得很优雅。又因为有不同的款式、色彩、图案,所以许多女性都很喜爱这种衣服。让我们一起设计一件美丽的旗袍送给妈妈!
五、活动延伸
美工区放置不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绘画、黏贴、剪裁、印染等方式设计美丽的旗袍。
活动二:美术活动《装饰旗袍》
设计思路:
通过对旗袍的欣赏、装饰,幼儿对于旗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欣赏、装饰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本节活动主要通过进一步设计旗袍,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装饰旗袍,同时,在装饰的过程中感受旗袍的美。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材料设计、装饰旗袍图案。
2.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在合作中相互交流。
3.在装饰旗袍的过程中感受旗袍的美。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欣赏、装饰旗袍的基础。
2.印章、皱纹纸、即时贴、花、笔、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看后告诉老师:视频里的人穿的是什么衣服?他们是怎样走路的?
小结:她们穿的是旗袍,走路慢慢的,很轻盈。
二、引导幼儿观察旗袍的样式图案。
教师:视频里的旗袍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幼儿自由讨论:旗袍的颜色、图案、样式不一样。
三、探索装饰旗袍的方法
1.出示材料及空白的旗袍图案
教师:这件旗袍美吗?怎样才能让它更美?
2.介绍材料,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材料装饰。
教师:这是什么?怎么用它来装饰旗袍?
请个别幼儿讲述、示范。
四、集体装饰旗袍,教师适时指导
教师:我们今天来当设计师,设计一款漂亮的旗袍。
幼儿自由分组,选择材料。
五、相互欣赏,交流评价
出示各组设计的旗袍。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设计的旗袍。请小朋友相互说说,你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六、活动延伸《旗袍秀》
教师:今天我们自己设计了漂亮的旗袍,我们请小朋友也像视频里的人一样,穿上旗袍展示一下我们自己的旗袍,好不好!请每组选一位小朋友来表演。
活动三:美术欣赏《盘扣》
设计思路:
在欣赏旗袍的过程中,幼儿对于盘扣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知道它是由布做成的,但对于盘扣的种类、各种独特的造型,幼儿不是很了解。通过本节活动,让幼儿了解盘扣的独特造型,尝试设计不同造型的盘扣,并交流自己喜
欢的作品。
活动目标:
1.欣赏盘扣的艺术造型,知道盘扣是我们民族服装中唐装的一种专用纽扣。
2.尝试设计各种造型不同的盘扣。
3.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欣赏过旗袍,知道盘扣简单的知识,如扣带、扣坨等。
物质准备:各种盘扣图片的ppt,旗袍造型的纸、笔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旗袍,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上节课一起欣赏了一种漂亮的衣服叫什么?(旗袍)今天老师带了一件漂亮的旗袍。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实物旗袍、盘扣。
提问:旗袍有哪些地方很美啊?(颜色、图案、款式、立领、盘扣)
提问:盘扣和我们平时的纽扣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是人们手工编织的,有扣带和扣坨,用布做的)
2.出示盘扣,了解扣带扣坨的大小关系。
提问:扣带和扣坨是什么关系呢?(扣在一起)
提问:扣带与扣坨扣在一起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扣紧)
为什么要扣紧?怎么才能扣紧?
教师小结:扣带的扣眼要比扣坨稍大一点,太大了衣服就会散开,太小就会扣不上。
二、出示ppt图片,欣赏盘扣
1.了解制作盘扣的过程。
提问:人们怎么用布编织盘扣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先做一根带子,再用带子编花,再用针缝在一起钉在衣服上)
2.欣赏图片了解盘扣的种类。
提问:这三款盘扣看起来像什么?(一、花、葫芦等)
教师:这种像“一”的盘扣叫直盘扣,这种有点像葫芦的叫“琵琶扣”,这种有花的造型的叫花扣,这三种盘扣又有不同的造型。我们一起来看看。
3.欣赏不同造型的盘扣图片。
生生互动:你喜欢哪一种?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教师:请小朋友来说说你喜欢哪一款盘扣,为什么?幼儿讲述,教师介绍名称。
小结:这么多的盘扣:一字扣、琵琶扣、花扣、蜻蜓扣、蝴蝶扣等等,这些盘扣两边的造型都是靠扣带和扣坨连接在一起的。
4.欣赏图片,了解盘扣的对称与不对称。
提问:这款盘扣它的左边和右边是怎样的?(对称的)所有的盘扣都是对称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结:这些盘扣左右的图案相似但是不对称,所以盘扣的图案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不对称。
5.欣赏图片,了解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有盘扣。
提问:我们生活中用的一些物品上都有盘扣,我们来看看。(包、发卡、糖盒、钱包等等)
提问:这些物品上用盘扣有什么用呢?(很漂亮)
小结:漂亮的盘扣能用在很多东西上,不仅能让物品变得很美,也可以让物品扣得更牢。
6.欣赏图片了解盘扣的不同造型。
教师:现在的设计师很聪明,设计了很多独特造型的盘扣。我们一起来看看。(衣服造型的盘扣、汽车造型的盘扣、熊猫造型的盘扣、花瓶造型的盘扣等等)
提问:你想设计一款什么造型的盘扣呢?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三、集体设计独特造型的盘扣,播放音乐
教师:请小朋友在这些漂亮的旗袍上设计绘画出漂亮的盘扣,看谁设计的和其他人的不一样。
四、集体交流,活动结束
提问:你喜欢哪一款盘扣,为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盘扣,小朋友们也设计了造型独特的盘扣。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动手做一做这些漂亮的盘扣,好吗?
活动延伸:用不同材料制作盘扣。
活动四:泥工《盘扣创想》
设计思路:
在上节课,幼儿用绘画的方式画出了许多美丽的盘扣,有花扣、爱心扣、小兔扣等等。幼儿对于盘扣的造型很感兴趣,但停留在纸面上的设计是不成功的,考虑到创意泥颜色鲜艳、可以造型,所以通过泥工的方式:运用团、搓、卷等技能大胆设计与制作造型各异的盘扣;了解扣带与扣坨的大小关系并能动手制作;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进一步提升对旗袍的欣赏以及对盘扣美的感受。
活动目标:
1.喜欢泥工活动,运用团、搓、卷等技能大胆设计与制作造型各异的盘扣。
2.了解扣带与扣坨的大小关系并能动手制作。
3.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超轻粘土、ppt图片旗袍图片、视频。
经验准备:欣赏并装饰过旗袍,对盘扣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老师开了一间裁缝店,店里面做了许多漂亮的旗袍,可是盘扣还没有做,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设计制作一些漂亮的盘扣。
二、交流讨论
1.教师:大家想想盘扣应该怎么制作呢?
2.欣赏图片,经验回顾。
教师:前几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旗袍上各式各样的盘扣,都有哪些?教师出示图片。
小结:这些漂亮的盘扣都是由扣带和扣坨组成,扣带上设计了漂亮的图案,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花朵,各式各样的造型,真好看!
三、探索用彩泥设计制作盘扣
1.幼儿讨论:小朋友想想用彩泥可以怎么做盘扣?
集体交流:盘扣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扣带扣坨两边都要有图案,要有扣带扣坨)
2.个别操作。
教师:扣坨是什么样子的?扣带是什么样子的?怎么做?谁来试试?
小结:我们在制作盘扣的时候要想想做什么造型的,制作扣带眼要比扣坨稍大一点,图案粘在扣带、扣坨的两边。
3.生生互动: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你想设计什么样的盘扣。
四、幼儿创意制作盘扣,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老师请小朋友来当设计师,设计制作旗袍上的盘扣,这些旗袍的颜色款式不一样,所以我们设计的盘扣也要不一样!请小朋友想一想做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盘扣。我的旗袍这么大,小朋友在做盘扣时候要注意,盘扣与旗袍的大小要协调、合适。
五、相互交流作品
教师:谈一谈你最喜欢哪一个盘扣,为什么喜欢?
六、结束活动
1、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2、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美术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当地的美术资源,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昧性。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在教学之余,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继续教育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
二、工作亮点------从兴趣入手,让学生爱上美术课
对于不是美术专职老师的我来说,已经教了一年的美术了。虽然没有专职美术老师扎实过硬的美术基本功,但我明白:在美术教学中,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
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这一个学期来,经过自己的努力,从学生每天下课了就跑到我身边问“老师,今天美术课我们做什么?是画画还是剪纸啊?”和每节课学习材料准备充分等可以看出,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我做到了,并且做得较好!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根据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所以我在结合学生各自兴趣爱好的同时,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泥工、布贴、拓印、剪纸、图案设计等多种美术活动,让学生喜欢手工制作课。如:《盘泥条》是一节泥工课,为了激发兴趣,我首先自制各种泥工教具,启发学生盘压捏搓等捏泥方法,对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兴趣可高了,大家都踊跃地捏制。捏出了各种器皿。这样不仅学会了美术的手工制作,而且大大地增强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对美术课起到了推动作用。又如学生对布贴画很喜欢,我就鼓励学生收集一些零碎的花布,根据各种花布的纹样进行布贴画设计,多数学生的作品都很形象,学生互相欣赏作品,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美术的兴趣,都感到这样的课总也上不够。
三、主要教学经验及措施:
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推行发展性评价,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玩中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1.教师要认真贯彻本教学大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进和个性发挥,即着眼于实际成绩,更注重未来发展。展望未来的教学工作,扬长避短,好好的利用教学环境,取得更大成绩。
四、本学期存在的主要不足与反思:
1、组织教学还要狠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到拼音王国旅行,小朋友喜欢吗?,不过小朋友可要看仔细拉,一会把路上看见的大胆、响亮的说出来!
1、课件出示图片:一是妈妈到市场买“鸡”回来,欢迎小客人;二是青蛙骑在驴背上到西瓜地玩;三是小朋友在池塘里洗澡、抓大虾,累了到边上吃西瓜。
二、拼音王国到了,迎接我们的是谁呢?
1、击点出示娃娃模样的“j q x”
2、谁认识啊? 师板书出示:j q x
3、打开课本,自己想办法记住它。完了和小朋友交流。
4、反馈:学生有的编了儿歌,有的编了顺口溜。如:小驴手里拿气球,五彩气球真漂亮,像个9字qqq,q-q-q! 一只母鸡叽叽叽 J-J-J
三、实践操作:
1、四人小组合作:用橡皮泥、小棒、毛线、纸条等捏捏、摆摆j q x
2、看拼音卡片,认读。
3、打开课文,写拼音。观察有几笔——范写——学写
四、游戏:捉迷藏。.课件出示:拼音在草地上捉迷藏,让学生寻找躲起来的j q x
五、拼读
1、1、正当大家玩的开心的时候,“ǘ”来了。他和j q x碰在一起发生了意见奇怪的事。出示:j juq “ǘ” qu x xu
2、教师提示:ǘ发生了什么变化?(ǘ的眼泪不见了,ǘ拿掉了帽子向朋友行礼拉)
3、拼读:不带声调——带声调——卡片抢拼(游戏小白兔登山,拼对就上一个台阶,一直到达山顶抢红旗)
随想:
1、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拼音的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说普通话和识字教学想结合。”汉语拼音的学习容易枯燥乏味。加上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如果就事论事的教学势必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汉语拼音的教学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堂课设计中多次交替出现游戏和活动,我觉得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
在以前,大多数人认为美术课上起来比较容易,只要将一幅图挂起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画就行了,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这样的课在现在的教学生活中已经退出舞台,取而代之地是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美术课。《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订,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让学生在积极地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实施,使美术课堂变得多元化,要上好一堂美术课还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对教师而言,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多少课本知识,而要钻研教材、收集资料、编写教案、设计教学活动、制作课件等需要做好课前精心的备课以及准备之外,还要选择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法。
通过自己美术教学的实践尝试,听了一些同行的课,从中收益匪浅,下面就结合我的课堂教学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1.欣赏传授法:
在学生学习美术课中的欣赏名家作品了解新知的过程中,作为老师有时往往就会以讲授为主,相信好多的美术教师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我根据不同的美术课堂类型,在讲授的基础上,辅助于一定的操作,经过读、看、想、动、记等多个环节来加深学生对欣赏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读”就是读画,引导学生认识作品主题;“看”体会作品的形式;“想”画中的问题,将艺术作品尽可能与孩子的生活相结合;拉近生活与艺术的距离,使学生有感而发。“记”记住作品的主题,理解画家的创作内涵等。以往的美术欣赏课通常以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题意识,而在小学教材中各年级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占一定的比重课,就是这种以欣赏传授为主并加以一定的操作的这么一种类型课程。例如:我在教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材中《妈妈和孩子》一课的教学就是以“欣赏传授法”进行本节课教学的,我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母与子》、《洗澡》、《猴妈妈和宝宝》等艺术作品,通过“读、看、想、动、记”等多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通过欣赏妈妈和孩子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体会艺术作品中表现的母子情,观察艺术作品中妈妈对孩子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妈妈的爱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在传授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用直白和贴近的儿童语言,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或介绍欣赏的各种图片及大师作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艺术作品的价值,通过读、看、想、动、记画环节直观感受艺术家作品的感染力,引导小学生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记住艺术作品的主题及作者名称,用简短的话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记”的目的。
2.直观演示法:
此教法在教学中传授学生绘画技能的时候,往往会运用到这种方法――直观演示教学法。通过直观的演示,可以让学生看得仔细,看得明白,看得透彻一点。在演示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学习绘画的方法步骤,以较为直观的印象默记下来。以水墨画教学为例:如:小学美术教材《彩墨游戏(二)》一课的教学虽然学生在学习绘画之前已经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如果让学生马上进行绘画水墨画,就会弄巧成拙,就有可能会使课堂变得一团糟而无法控制。在教学中如果运用直观演示法进行演示教学,教师流畅的板画演示将会很好的控制课堂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先仔细看老师的示范及范画究竟是怎么样画的?运用了哪些中国画的技法?在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在演示范绘画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及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欣赏教育的一个好时机,不时的讲一些名画名人故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作热情。在演示过程中的直观性制作,就可能很好的解决在绘画过程的注意点,包括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直观演示法,学生能够很快接受所传授的新知识,能够较为快速地掌握绘画技能技巧和方法,而且也掌握的比较牢固,不容易遗忘。
语文教学应“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但很多时候,我们在公开课中看到的却是:教师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百分之百交给学生,没有把解决问题的“专利”大智若愚地让给学生,没有把展露才华的机遇诚心诚意地留给学生,没有把通向成功的阶梯十分艺术地铺设给学生,而是带着功利色彩,迎合形式主义的潮流,为投评(听)课者所好,追求课堂上的“看点”和形式上的“出新”。翻开老师的备课本,不仅教学的环节详细,甚至什么问题由谁来回答都作了周密部署。所谓的课前接触学生,除了给学生“打预防针”以鼓舞“士气”外,“下毛毛雨”更是必不可少。真的到了课堂上,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按照预定的轨道运行,教师充其量是由教材的忠实者变成了教案的执行者,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更谈不上与学生的心灵进行沟通、情感进行交流、思想进行碰撞。我把这样的课称为“作秀”,不仅虚伪做作,还严重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权利。
教学固然需要预设,但更应追求和谐、自然与生成。我们的一些语文课堂程式化、概念化现象严重,语文老师站在课堂上想得最多的还是自己,要着力表现的也是自己,因为担心自己功力不够,底气不足,在课堂上不敢轻易放手,唯恐节外生枝,无法驾驭,于是干脆亦步亦趋,将学生“操纵”于股掌之中。教师学会了煽情,学会了卖弄;学生们学会了揣摩,习惯了配合。在顺应中,他们永远是课堂的配角。什么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摘下“假面具”,呈现“真自我”呢?
语文教学需要朴实的、原生态的课堂。
二、尊重学情――“想说爱你不容易”
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在为学生的发展奠定生命基石。因此,关注学生,了解学生,一切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又有多少教学是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的呢?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教师主观臆测学情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
语文教学应具人文性,但事实上,老师关注最多的还是自己:如何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如何彰显自己的风格。而真正需要关注和走近的群体――学生,却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
语文教学需要面对教学对象的真实现状。
三、语文课本――“为伊消得人憔悴”
语文学习的规律是“举一反三”,语言的学习,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数不胜数的成年累月的“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喷薄而出”的。然而,薄薄的一本语文课本,虽然由“一纲一本”发展到“一纲多本”,由“教教材”发展到“用教材教”,但不论如何改革,通行的司空见惯的做法是:一学期就学一本语文课本!因为考试就考课本上的,你别的书读得再多,考试不行,等于白搭。所以,语文老师对语文课本可谓爱不释手、“从一而终”――从开学一直教到期末,对课本是精耕细作,挖地三尺,以为这样就能“挖”出学生的语文素养。
据说魏书生老师的学生在假期里就能将语文课本自学完毕,而我们却始终和教本“不离不弃”,甚而还常听一些老师惊呼:“时间来不及了!进度跟不上了!”真不知这种“马拉松”式的教学现状何时得以改观。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高耗低效” 想必是缘此而来。想想看,课堂被喋喋不休的分析填满、课余被机械重复的训练挤占,学生还有多少自主发展的余地?课堂端出的大餐永远是“课本”,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永远入不了“正席”,永远只能在“课外”徘徊。
语文学习需要肥沃的土壤。
四、语文研讨――“各人自扫门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