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7 11:12: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两学一做课程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两学一做课程总结

篇1

1. 课程标准

分数的产生、意义;通过集训与强化巩固能应用实践,使技能得到提高。

2. 教学设计思路

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通过问题设计、教学演示以及巧妙的安排,有目的地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地与教师配合,自主探究。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喜悦。更好地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合作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学生背景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在学完约数和倍数的基础上,通过事例理解分数的产生及意义,理解分数、分数线、分子、分母的概念,通过练习强化训练。

2. 学情分析

(1)在学完约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分数意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时要着重在演示、讲解、复习的基础上提高。重点使学生掌握还不熟悉的内容,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演示出发,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学习目标设计

1.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学、共同探讨,让学生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理解并掌握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含义。正确读写分数。

(2) 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问题意识。

(3)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合作意识,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2.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分数、分子、分母所表示的意义。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分数的产生。

师:把四个鸡蛋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2个)

把两瓶牛奶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瓶?(1瓶)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呢?能用整数表示吗?(不能)那可以用什么表示呢?(1/2)板书。(1/2)是一个什么数?(分数)

关于分数,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1. 创设情景,操作探究。

量一量,想一想。让个别学生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几米,教师提问:

①测量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准备怎么办?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②这黑板究竟有多长?我们能不能换一个思路考虑。

剩下的不够一个米的单位,教师引导分数概念。

③这样看来黑板的长度与1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测量不能得到整数结果,就要引入分数。

2. 算一算,想一想。

①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一个人,每人得多少?(1个)

②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多少?(半个、0.5个、1/2个)

③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人,每人得多少?(1÷3=?,1/3)

小结:计算不能得到整数结果,就要用分数。

④分数用实物和图形表示外,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线段,教师演示如3/4的表示法)

总结分数的产生。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二)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做、想一想。

1. 师:现在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一个物体,可以是纸条、圆片,你能不能通过动手画一画、折一折、圈一圈、分一分等方法,并用彩笔涂上色(或斜线),表示出一个你学过的分数。

2. 教师巡视,展示。

3. 学生汇报。(同时展示到黑板)

4. 小结:这些分数都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让一位学生把一个整体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让他说说是怎么想的。如把一个西瓜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5. 通过实物让学生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求平均的一份或几份。

教师说明,无论是一个物体,还是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数学上都用单位“1”表示。像一张纸、4个苹果都可以看作单位“1”(板书单位“1”)。那如果是5个、6个、10个苹果能看作一个整体单位“1”吗?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

6. 师:我们把4个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一个苹果是1/4,4位同学每人得1/4,那么8个苹果可以看着是1吗,你还能分得它的1/4吗?(每人得2/8,也是1/4)

7. 师:谁来归纳分数的意义?

做一做。引导学生说出:把单位“1”的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随学生的回答,在原板书“单位1”的基础上补充文字,形成完整的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读两遍。

8. 通过实物演示,板书数字,根据数字理解什么叫分子、分母、分数线,并分析它的意义。

9. 通过课本和课外习题让学生做一做,巩固已学的知识。

(三)回顾总结,质疑延伸。

小结:分数是怎样读的?先读什么?再读什么?

请学生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三个分数,看会不会写,同时请一名学生上来板演。

总结:说说分数的正确写法?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 你还想知道什么?

3. 布置课外练习题目。

篇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而物理实验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有效的重要途径。因为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对比、判断推理、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能力,猜测、假说的想象创新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能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综合培养和发展。

一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从物理学的发展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从物理课程的学习来说,中学生做实验的目的首先不是为了“巩固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练习实验操作方法”,而首先是为了“经历科学过程,体会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体验科学工作的乐趣”。新课程要超越单纯的功利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离开实验教学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物理教学,而实际情况呢?长期以来我们广大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片面追求分数,基本上是在遇到实验我们就讲实验,说实验。没有深刻考虑到物理实验是物理理论产生的基础,它不仅能指导理论的产生同时还能起到验证理论的检验真理的作用。更没有深刻认识到物理离开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纸上谈兵。因为实验不仅仅是动手与观察的过程,更是开发大脑思维的过程,实验能在培养学生创造与创新能力方面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曾对中、美两国学生进行一番比较后指出:“中国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基础知识丰富、扎实,且善于考试。但他们却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不善于提出问题等缺陷。”进而也就出现了重知识,轻实验,重理论轻实验。从而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随着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物理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二 新课程高中物理加强了实验教学

物理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不仅是训练学生实验技能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学生认识、学习和研究事物的有效方法,因此教材非常重视实验的安排与设计。教材根据不同实验的特点,特意设计了“演示”实验、“实验”、“做一做”等不同的实验栏目。实验一直是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的薄弱环节。《课程标准》加强了实验的教学,体现之一是它把实验与其他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不再规定所谓的“必做”实验。例如《课程标准》规定:“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凡是课程标准做出这样要求的,教材都安排了学生实验。实验的数量比过去多,应该做的学生实验与其他教学内容结成一体,散落在各个模块中。

《课程标准》没有对实验的具体做法、使用的器材等做出硬性的规定。这样就可以使师生因地制宜地进行实验教学,便于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法,有利于实验设计的教学,使师生更注重实验中的科学思想,而不是背诵实验的器材、步骤等条文。新教材尽可能地对同一个实验推荐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案,供师生选择,例如第六章第三节探究平抛运动特点的实验等。

新教材中,节的标题中有“实验”二字的,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完成的。这些实验的规模比较大,而且多是定量的,一般要用两课时左右才能完成。

节中的“实验”栏目,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操作完成。这类实验比“学生实验”简单,用时短,多数是定性实验,可以做随堂实验处理。

“演示”栏目也是实验,往往由于器材等原因,在课堂上由老师操作,学生观察、讨论。有些演示的操作应该有学生参与。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努力让学生动手操作,做随堂实验处理。

“做一做”栏目也是实验,本栏目实验的趣味性较强,大多属于拓展性内容,注重学生参与,有的用到计算机,有的用到生活器材。这些实验可由各个学校、各位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在课下选做。这些实验尽管不要求每个都做,但教学中应该在宏观上有所规划,总体上安排若干个,有要求、有检查,而不要一概不做。很多“做一做”栏目对学生的实践意识的培养很有好处。

三 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

1.做好教材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感性认识

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魅力,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概念、规律、原理容易理解,使知识形象化,便于记忆。教师要根据概念形成的需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揭示隐含的不易察觉的规律,从而形成稳固的概念。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好演示实验呢?

首先需要我们仔细研究教材内容,明确要做的实验目的,明白实验原理,做实验前做到心中有数。其次为了保证演示实验的成功还要在课前认真试做,熟悉仪器做到熟能生巧,不出纰漏。再次课堂演示时,要认真规范一丝不苟操作,做好示范,同时落实观察与思考,教师要正确引导,让学生观察的时候根据所出现的现象再适时提出问题,并从观察中自己得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观察与推理的能力,而且会逐渐形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不做思想的懒汉。

2.组织分组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教改的一大任务。“改变学习方式”的核心是让学生不做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分组实验是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近距离接触,亲自操作,亲自观察,亲自测量,身临其境地体验物理知识的全过程。所以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认知程序中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实验操作习惯的重要途径。那么我们如何开展好分组实验教学呢?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先搞好理论,然后才能指导我们的实践。即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什么还是验证什么,又怎么来测量等等,即实验原理是什么。然后就是要熟悉实验的仪器器材,每个仪器如何使用,怎样读数。其次是做实验时一定要规范操作,要熟悉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以及它们的先后顺序。当然我们老师最好不停地巡视,遇到不规范的及时纠正。再次就是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所得数据,以便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最后就是要根据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验所得的数据,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分组实验操作结束后,我们教师及时带领学生进行对实验总结,实事求是地分析实验所得的数据,分析所得误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与实验能力。

3.研究并改进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对于课本上的实验不能让学生“照方抓药”,要重视实验设计、突出科学思想、体现探究精神,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与改进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第一,重视实验设计。新课程教材注重实验原理,至于具体操作,师生因地制宜,自行设计。例如,《必修2》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教材着重讲实验原理,至于怎样获得平抛运动的样本,教材提供了几个方案,供选择,师生也可以设计自己的方案。大多数学生实验都有类似的处理。

第二,突出科学思想。与操作技能相比,实验中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更重要。

例如,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时,过去强调的是:纸带上某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等于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现在强调的是:足够小的间隔中的平均速度等于其中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为此,教材第一个测量瞬时速度的实验不是测量重物牵引的小车的速度,而是测量手拉纸带这样无规则变化的速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这两个概念。

又如,借助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时过去总要利用公式 ,其实这个公式只能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没有普适性。新教材测加速度的基本方法是在速度-时间图象里测量曲线的斜率。这个方法突出了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也能迁移到其他物理量的测量中去。

《必修1》第三章学生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个实验也体现了在实验中对科学思想的重视。这段教学的线索如下。分析实例:大汽车与小汽车、一般客车与赛车,获得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感性认识。关于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给出思路和数据处理建议;关于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给出思路和数据处理建议。协助学生解决两个操作问题(加速度的测量、力的提供和测量,提供案例),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这里贯穿的科学思想是:由经验做出猜测,做实验为猜测提供新的、半定量的佐证。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期望这个实验获得“a与F成正比、a与m成反比”的确切结果,实际上也没必要存有这样的期望,因为科学定律本来就不是从有限的实验数据直接归纳出来的。

《必修2》中的一节: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这节的逻辑线索如下。指导思想:能量与做功有关。感性认识:能量(动能)与速度有关。提出的问题:做功与速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解决的思路:更换橡皮筋,使做功加倍,用纸带测速度。操作技巧:使木板倾斜以做补偿。数据处理:分别作出各种图象W~v?、W~v2?、W~v3?……

这段教学不能满足于让学生按步骤操作,更不能使学生陷入操作的枝节问题,逻辑线索要在学生头脑中清晰起来。

第三,体现探究精神。探究精神要贯穿于整个课程,包括学生实验在内。高中物理的学生实验有探究性的、验证性的、测量性的,即使是验证性的实验,也要体现探究精神。

《必修1》第三章“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实验,教材未写明应该怎样操作、会看到什么现象、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最后得出什么结论,而是在简单介绍原理之后指出“探究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学生的指导,不过不是用灌输的方式,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获得知识。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学到这段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提高今后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自己的独立人格。

4.用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实验

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中,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在“做一做”栏目中介绍了几个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做的实验。例如《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用计算机绘制v-t图象”、第四章第五节“用传感器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等。教材只介绍基本原理,不涉及具体的操作,主要目的是指出某某实验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改进的可能性,指出技术方向,而具体的实验安排还要教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再创造。用信息技术改造某些已有的实验、增加原来不能做的实验,这是大势所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做出努力,在条件具备时应该让学生做一做。对于这样的实验,减少了繁琐的重复性的操作和计算,由计算机实时测量、快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更多的实验结果,更有利于对科学结论的思考,更有利于物理内容的学习。

篇3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79-002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实验是学习科学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为科学课大部分知识都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运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但要注重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还应该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上也有所提高,让他们有发表自己看法和动手实验的机会。实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

然而,在农村小学,由于学校、家长、老师的不重视,认为科学只是一门副科,所以导致科学实验课只是“有名无实”,自然而然就达不到科学实验教学效果。总结这两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想提高小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就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亲手做一做实验

1.学生要做的实验,老师提前做

科学课上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动手实验了,而学生要做的实验,老师一定要提前先亲手做一做,并且要达到熟练的程度。这样才能应对学生在实验时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准备实验时,要对每一套实验器材测试

记得那是六年级的第一单元《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课中,课前没有把显微镜都调试好,在学生们开始观察显微镜下的世界时,怎么也对不到那个光。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这一台显微镜出了故障,导致在课堂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所以课前的准备工作特别重要,准备实验时,要对每一套器材进行测试和查对。

3.模拟学生动手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那是三年级的第四单元《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一课中,我把每一种形状的磁铁都做了一遍,发现果然和磁铁的形状有关系:“圆形磁铁相互吸引的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大,圆形磁铁相互排斥的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小”;“相互吸引的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小,条形磁铁相互排斥的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大”。通过这节课让我明白,学生要做的实验,我们应该事先做一做。这样才能知道实验时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并想出办法解决,对出现的问题有对策。

二、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前提

很多老师认为科学课就应该上的热热闹闹的,好像这样才是真正的科学课。其实不然,一味的热闹,不但达不到教学目标,而且让学生们“手忙脚乱”,适得其反。学生只有在安静的氛围下,才有利于归纳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得出自己经过充分思考的结论。所以我觉得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前提。

三、学会小组合作

在科学学科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实验是最容易出现的学习方式。“学会共同生活”已成为现今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合作学习也成为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学习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这对于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起到重要作用。科学课中有大量的观察实验,多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很多课题依靠个人是不能进行操作的,这样就提供了学生讨论交流、共同操作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之间的活动一定要依靠团队合作来进行。所以在实验中就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充分利用组内同学的长处来完成研究课题,从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共同获得成功。

四、发挥农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农村,既有实验的劣势――实验器材不足,也有实验的优势――天然教学资源。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丰富的。农村学校更接近于真实的自然环境,具有城市学校所无法比拟的天然教学资源。并且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于城市学生。我们农村的孩子更熟悉大自然的环境。

科学课大部分知识都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运用到生活中去。科学实验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然后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时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又要充分发挥农村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学生想去探究,想去动手操作体验科学实验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五、重视科学课程

1.让学校、老师重视

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原有的小学自然学科被替换为科学学科。并且和语数外一样也要考试、评比。对于这样的转变,很多学校及老师都不太适应,不重视。觉得科学有什么难的,读读背背就行了,不用浪费太多时间。所以学校的科学专职教师少,有的甚至都是兼职科学课程,导致带科学课程的教师根本没办法做到“十全十美”、“面面俱到”,所有的实验都只是“走个过场,草草了事”。

科学教学不应只是这样,应该持之以恒,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去操作。

2.让家庭重视

家庭科学活动是学生在家里从事科学活动、学习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很多教学内容除课堂教学完成的部分外,有一部分还要让学生在家里完成。如观察一个月的月相,种花生、种凤仙花、养蚕等种植、饲养活动,小发明、小制作等作品的制作活动等,都要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认识到小学课程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探究学习为核心,让学生在有趣的科学学习活动中,经历探究过程,逐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农村小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燃烧热爱科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院社,2001.7第1版

篇4

投影仪、“做一做”第3题的投影图片、7枝铅笔、8根小棒、练习的算式卡及图片.

教学步骤

前奏导引

1.操作并解答。

(1)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根?你是怎么分的?

(2)拿出8很小律,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你是怎样想的?

2.列式、计算,指明口述解题思路.

30个羽毛球,每6个放一盒,可以放几盒?

由此及彼

A、教学1例

(1)出示例3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先分分看)

(2)读题后引导学生操作,用小棒代替铅笔,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演示.边演示进口述分的过程.

教师提问:把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是什么意思?(就是把7枝铅笔平均分成3份.)分的结果怎样?全分完了吗?(每人分2枝,还剩1枝.)

教师引导:联系平均分的含义及以前我们学的知识,想想这道题应怎样解答?(指名学生列式“7÷3=”,并用竖式计算.)

教师启发:竖式中,除得的商是“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枝.)余数“1”表示什么?(还剩1枝.)做应用题写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时,要写单位名称,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道题商和余数后面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应怎样写?

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写出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7÷3=2(枝)……1(枝)

教师提问:回答时应怎样写?(每人分2枝,还剩1枝)为什么这样写?(因为平均分后,没有分完,还有剩余.)

(3)对比、分析:今天我们解答的这道应用题与以前学过的除法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有什么不同?(有余数,商和余数都写单位名称,回答时因有余数需答完整.)

(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在解答时要注意横式等号后面的余数及单位名称不能丢掉,写答话时要按题意回答完整.

(指引学生操作,通过思维增加表象,并且感知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抽象出概念,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

(5)反馈练习:独立完成教科书第6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解题过程,重点强调计算的结果及答话应该怎样写.

A、教学2例

(1)出示例443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2)读题后,启发学生联系铺垫孕伏中第2题(羽毛球分放入盒中)列出算式:“43÷5=”,并用竖式计算

(3)讨论:除得的商“8”表示什么?余数“3”表示什么?

(4)根据讨论的结果,联系例3有余数除法计算结果及回答时的写法,独立解答课本第5页例4.

(5)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清商“8”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袋”,余数“3”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个”.

(6)反馈练习:独立完成第6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重点强调平均分的第二种有余数的应用题计算,其结果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为什么不同.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使学生学会学习.)

留有余地

整个课程讲完,出现一个完美的板书图。让学生观察板书,总结出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然后教师纠正问题、不足,补充性地进行小结,重点强调根据题意正确书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完整写出答话。

(图略)

布置作业

篇5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点、线、角这些基本的几何元素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些几何元素进行再认知、再探索,通过螺旋上升的方式加深拓展。本课主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回顾和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多种表示方法。通过角的不同表示法,学生看到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及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严谨性。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会根据具体环境恰当地表示一个角。认识角的常用度量单位: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法。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及换算。

五、教法和学法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对教法和学法进行了分析。

(一)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学法分析。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勇于探究精神的培养,使其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结合本课题的内容特点,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量角器。

学具准备:直尺、量角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出示谜语:“哥哥长,弟弟短,天天赛跑大家看。哥哥跑了十二圈,弟弟一圈刚跑完。”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时针与分针组成的是小学学过的哪一种几何图形?

2.说一说:我们前面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关系,以后将要学习由它们构成的图形,同学们想一想小学我们认识的一种几何图形――角。你能说出日常生活中有角的形象的物体吗?

3.投影显示一些实物图片,找一找图片中的角。

设计意图:以谜语引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下面讲解角的运动定义埋下伏笔,通过说一说、找一找的活动使学生在头脑中回忆起角这种几何图形。

(二)探究新知,感知定义。

1.画一画:学生在练习本上画角,边画边观察角是怎样组成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生回答师适当补充)

2.师生共同总结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边。

3.课件演示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的过程,得出角的运动定义: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教师介绍始边与终边)

当射线旋转到某些特殊位置时会得到几种特殊的角:当终边和始边成90°时,所成的角叫直角;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周角。

设计意图:(1)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角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描述所发现的特征,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对定义的讨论帮助学生认识角的组成元素是有公共端点的射线,意识到几何图形的形成过程之一就是由基本几何元素从简单到复杂的组合过程。

(2)用运动的观点认识角的形成,使学生初步认识运动的思想。

(三)角的表示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由教师讲解,并指出这些表示法是硬性规定,必须遵守。

1.课件演示角的四种表示方法;

2.练习:教材114页做一做,117页1题。

设计意图:在练习的过程中给学生出错的机会,让学生在对与错之间有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通过对具体环境中各种表示方法的合理性的探讨,自然体会到怎样在具体的环境中选择最恰当的表示方法,明确各种方法的特点。

(四)做一做。

1.书116页做一做;

2.师讲解度分秒的换算关系,强调角是六十进制的。

(五)例题讲解

1.例1计算:

(1)1.45°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秒?

(2)1800″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度?

2.练习:116页随堂练习1、2题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与练习帮助学生熟练角的各种表示方法,及时巩固提高,同时复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

(六)师生交流,归纳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1.角的静态与动态的两种定义;

2.角的表示方法有四种;

3.角的三种度量单位及其换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及时梳理知识点的习惯。

(七)布置作业。

1.每人在实际生活中找出三到五个角的实例,其中包括直角、平角和周角。

2.117页2、3题。

3.(1)任意画一个角∠AOB,在它的内部取一点E,作射线OE,用大写字母写出图中所有的角;(2)任意画一个角∠EOF,在它的内部取两个点A,B,作射线OA,OB,用希腊字母表示图中所有的角。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让学生根据其能力选择适当层次的作业完成。

(八)板书设计。

篇6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非常重视科技制作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科学课程标准》说,“鼓励孩子们有所创新。”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寻求课堂教学和孩子们科技制作活动的结合点,一方面,促进孩子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做到首脑并用,展开想像的翅膀呢?让孩子们学一学、画一画,让他们调动知识储备进行设计,让孩子们想一想、做一做,培养他们动手创作的能力,让孩子们比一比、改一改,促进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让孩子们赛一赛、评一评,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一、学一学,画一画

《科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科学小制作一般结合某个研究专题进行。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孩子们对于一单元知识的总结和深入理解,将极大地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让活动得到大家的欢迎,更加有效。

例如,教科版科学五下《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先让孩子们学一学,通过实验研究,根据对各种材料保温效果的观察比较,归纳出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材料。再来画一画,用简图设计出保温效果好的保温杯。要求孩子们在图中注明材料的名称,为进一步的科技制作打好基础。通过画一画活动,充分把握保温杯的结构。本课的教学,实际上是检查孩子们“热”单元学习的效果,考查孩子们对知识的运用和动手做的能力,是围绕一个专题进行的有效科技制作活动。

又如,教科版科学五上《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同样也是通过学一学,画一画的活动,让孩子们既对本单元的科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更是对“热”这个专题的深入理解,这些科技活动既活跃了孩子们的思维,聪慧了孩子们的头脑,更勤劳了孩子们的双手,丰富了孩子们科技创造的素材。

画一画也就是让孩子们把腹稿打出来,成竹于胸更要跃然纸上,让大家一起来细细欣赏、品评,一起来努力修改、润色,使之更加精彩纷呈。

二、想一想,做一做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孩子们,那么要想真正的进行高效的实验教学,那么思考将是不可或缺的。深入的“想”,才能挖掘课堂高效率的本源。

科学研究发现,动手多的孩子,大脑的活动也多,智慧自然更胜一筹。动手经历越丰富,大脑的效率便越高,智力发展就更快,“动手”是一种有效的激活智力的方法。我们鼓励孩子们利用身边废旧物品等简易材料搞科技小制作,以促进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发展孩子们操作技能和兴趣。

例如,教科版科学三上《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的“制作空气枪”科技制作活动中,先让孩子们想一想,“如何让‘子弹’飞得更远?”然后提供竹管、筷子、湿纸团等材料,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像力,让孩子们一边想一边做,在活动中体验制作的快乐。教育学家福录贝尔说,孩子们有着巨大的潜力,在玩乐中,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在本课中,让孩子们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边想边做,是为了让孩子们用一定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来引领科技制作课,在动手做中运用所学知识,体会所学知识,让做出来的作品栩栩如生,富含科学原理。

三、比一比,改一改

“做中学”的理论告诉我们,要边“玩”边“想”,让孩子们把思考贯穿整个实验的过程,同时,又带着快乐去思考,让我们的实验更加做的更加仔细,分析更加到位,使科学课堂更加快乐高效。

例如,教科版科学五下《造一艘小船》一课中,我们在课堂上先让大家比一比,“哪艘船载重量大?”提供垫圈作为货物,让孩子们装载到船舱里面,进行比较。这个活动,使让孩子们在橡皮泥上动脑筋,明白深刻理解相同重量,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装载量就越大的科学道理。然后,利用这个科学道理进一步对小船进行改进,以求让小船载重量越大,贯彻比一比,改一改的教学方法。

又如,在教科版科学五下《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的时候,问孩子们“以最快速度制作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摆绳的长度该怎样调整?”让孩子们之间通过比较来调整摆绳的长度,最终找到当摆线长多少厘米时,钟摆每分钟摆60次。实际上这个过程是对摆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促进孩子们对已经学习的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边做边想边改进的思路,让我们孩子们的思维得到更大锻炼,在比中促进孩子们思维的进步。在制作过程中不断的反思,调整方案,对原有的思维进行批判,让孩子们的智慧的种子萌发在又一片肥沃的土壤。

四、赛一赛,评一评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科学小制作是对孩子们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比一比,是为了检验孩子们制作的效果,评一评,对制作的好的孩子们进行表扬。有效促进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充分张扬孩子们的个性,是对孩子们创新精神的肯定和动手能力的赞扬。

例如,教科版科学五上《设计制作小赛车》一课中,设计制作好“飞驰号”小赛车,到操场上比一比“哪辆小车行驶的路程长?”根据孩子们的比赛结果评一评,选出“光的速度”“火箭的速度”“火车的速度”“汽车的速度”……对孩子们进行鼓励,促进孩子们思考行驶路程长短的原因。

通过评比,激活了孩子们所学的科学知识,让孩子们既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能够收获科学智慧的果实,一举两得,收获满满。

科学课中科技制作活动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在实际教学中,非常重视孩子们科技活动的教学,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中掌握科技制作的科学原理,期望教学能够让孩子们达到“用一定的科学概念或原理作为解决问题方案的支撑”这一层次,体验从设计、制作、修改、制作、比赛的完整过程,体验做“小小工程师”的感觉。

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小学科技制作课,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科技制作课充分解放了孩子们的头脑和双手,让孩子们在科技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才能,让自己的创新个性充分张扬。“手脑并用,发挥想像”能让孩子们上好科学课中科技制作课,更能够促进孩子们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延安新教育学会选编.行知教育论文选集,1943,4.

篇7

数学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还是一个启迪思想,传播数学理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的相关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使用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笔者正在研究的板块式“三串”教学方式就是为此而创设的,下面就此问题做进一步探析。

一、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创设

问题的创设,其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进行课程的探究,从而拓展思维,获得新知。本文以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就数学问题的创设进行深入分析。

(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情景创设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模拟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进行问题探究,或者使用一些有故事的情景问题,从而产生兴趣,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在教学“有理数加减法”时,一般老师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以输球、赢球为例,让他们在经验中感知、在经验中提炼,从而总结出法则。

(二)结合新旧知识,创设问题。

新知识一般都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所以在新知识的学习中也要充分利用旧知识,通过创设问题,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而且自然地引出了新知识的学习内容,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例如,在讲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节的内容时,老师可先让学生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再对这些知识所包含的数学思想进行思考,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运用这些数学思想解二元一次方程,看看能否得出正确答案,让学生探索其中存在的规律。这样的思考模式可以让学生将二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进行很好的类比,并且将旧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二、活用教材,建立学生活动平台,激发学生实践兴趣

在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一个“做一做”的版块,这个版块的设置是为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感受数学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从而引导他们探索知识,总结知识,并且很好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数学意识和思维习惯。

(一)先做后学。

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之前,在苏科版的教材中有一个这样的活动设计,即将一张报纸不断地对折再对折,一直到没有办法再对折为止。这时候猜猜看,报纸有几层?在这个动手操作活动中,学生通过实践感知到随着对折的次数增多,报纸的层数迅速地增长。这就激发了学生探究对折次数与报纸层数增长间的关系的兴趣,从而引申出有理数的乘方的概念。我们要在学生可以理解和已有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猜想和探索,从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先学后做。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法交换律时,在教材中的“做一做”活动是这样安排的:将两块写字板的位置进行交换,那么原来的两个写字板上的数字的乘积是否会发生改变?

(写字板上写着-6×(-7),-7×(-6))如果将-6和-7擦掉,在空出的地方随意写上一个有理数,再重复以上过程,那么得到什么结论呢?学生对于小学的乘法交换律是很熟悉的,因此这个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是这个实践过程能让学生体会到验证的重要性,这个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边做边学。

在学习“图形的变化”时,教材中安排的活动是把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板的相等边拼在一起,那么可以拼出多少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呢?这些图形的名称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较多,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进行小组的学习,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拼出至少一种图形,并且通过图形的旋转及翻折等变化感受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共同解决问题,合作思考,促进思维的碰撞,激发创新意识。

三、利用好反馈信息,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信息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调控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要教,学生要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而教学信息反馈则是教师调控教学计划及评价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因此,重视教学信息反馈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着重要意义。

教师只有制订详细科学的信息反馈计划才能对教学情况有清楚全面的认识。特别是课堂中的信息反馈是最准确和有效的,在课堂中反馈的信息最能反映出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及数学的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因为课堂时间短暂,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得出反映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反馈信息,就必须在课前制订合理的反馈信息收集计划,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困惑及问题,对哪些部分要重点深入,哪些部分要注重练习等进行详细的设计,尽可能多地获得反馈信息。当然利用好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及时地对教学内容及方式进行改进,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能够自主地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实践练习和创新探索活动。

四、结语

初中阶段的学习既是对小学知识的升华,又是对高中即将开始的更加复杂的系统性知识的铺垫,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学生建立更加广阔的活动平台,使他们可以在更加自由和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学习,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我们初中阶段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是数形结合最典型的代表。一次函数是继上册学习函数定义后引入的第一个函数。它的研究方法具有一般性、代表性,也为九年级学习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提供了知识准备。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函数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一次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本中的引例和例题,激发学生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学习的责任感。

3.教学重难点

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所以,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是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第二个重点是根据所给的条件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本节课的难点是“灵活应用一次函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法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秉承着这样的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和启发探究法。

三、学法指导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个好的教师不是教教材,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本节课我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观察归纳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出示磁悬浮式列车图片,通过这个实例引出函数关系式,教师提问:“你来判断它是函数关系吗?”在得到学生肯定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它不但是函数而且是一次函数。教师的回答揭示了课题。

教师这样的设计意图是通过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学习活动中来。

2.尝试探索,体验新知

(1)做一做(多媒体展示)

这一环节我改变了教材中直接出示函数关系式的做法,而且通过两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列出函数关系式。学生观察思考,列出函数关系式。

(2)议一议

针对得到的3个函数式,教师提出3个问题:①它们是函数关系吗?如果是请找出它的两个自变量。②重点观察自变量的次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你能给它们起个新名字吗?③你能用一种统一的形式来定义它们吗?然后鼓励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在学生踊跃的发言中送给它们一个新名字“一次函数”,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出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旧知中发现新知,这是数学转化思想的运用,让学生列函数式、归纳函数式的定义体现了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思想。

3.技能训练,巩固新知

(1)例题教学

新课改指出“学生能做的教师就不要包办代替”。我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独立完成例题。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由学生纠正板演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四个步骤,即“设”“代”“求”“写”。

这部分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强化新知、总结方法,达到突出第二个教学重点的目的。

(2)题组训练

为了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训练题目。抢答;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练习题的设计在把握了本节教学重点的同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展开练习。

4.拓展延伸,深化新知

多媒体出示拓展题,这道题既可以从文字叙述中找到答案,又能从图象中找到答案,体现了题目的开放性。同时此题涉及大家关心的土地沙漠化问题,教师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

5.归纳小结,整理新知

(1)归纳小结

篇9

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及体验的意义。所以,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观察”、“实验”、“探究”、“操作”、“实践”、“制作”与“设计”等活动,而且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课本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自我检查。可见体验式教学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而且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现行的高中物理新教材与过去的旧教材相比较,多了“说一说”、“做一做”、“STS”等栏目。实际上这也渗透“体验”在课堂教学中的施行。例如:在“曲线运动”第一小节曲线运动,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多了“说一说”、“做一做”两个环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在讲解速度方向与轨迹关系时采用了教材中“做一做”的教学方法,与以往的传统教学相比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教学中让学生自制一个小飞镖,找一个空旷的地带,把飞镖倾斜向上抛出,此时飞镖在空中的指向即为飞镖做曲线运动时的速度方向,而飞镖落至地面插入泥土中的指向就是它落地瞬时的方向。如果改变飞镖的投射角度,发现它投至地面时的不同角度,就与飞镖在空中做曲线运动的轨迹相联系。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速度方向与轨迹曲线之间的关系。

二、把物理概念融合到生活事物中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加强物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所以,教师要善于创造各种条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这样不仅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体验到物理学科的价值。这个过程就是把外部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主体的东西。课堂上师生互动合作交流,从而构建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使学生处在一种活跃的状态,能出现意料之外的体验与思维火花的碰撞,让所有学生得到共同发展。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火花在有目的的交流中不断地碰撞,产生更多有价值的物理知识,建立更为完整和形象的物理模型。例如:在寻找共点力和平行力的讨论中,学生高兴地说,菜市场里许许多多的大柱子,对顶部的力属于平行力,而《西游记》中拉在唐僧身上密密麻麻的蜘蛛丝的力就属于共点力。体验式教学注重学习知识,更注重能力、认知水平、情感的培养,其目的具有开放性,同时强调有个性的学习活动和总结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表现,其过程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其评价具有开放性,在平等交流的活跃的气氛中,还给学生发现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

三、变个体学习为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倡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在思辨中探求新知。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探究式教学就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参与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所有学生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就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由于受水平拉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要求学生分析物体质量、加速度与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给予大胆的猜测,然后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报告、制订实验方案、探索实验方法、经历探究过程,从而得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实验,从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归纳出规律性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进一步深入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应是师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的多向互动,学生能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自由探究、快乐展示,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虚心听意见、互相协作。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让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篇10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2007603

① 参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

② 参见、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青联发\[2002\]14号)文件。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大多学生都会遇到初入大学时的迷茫、人际交往的困惑、恋爱的苦恼以及学习就业的压力等等,其心理负担非常之重。其中,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显得更为突出,他们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一切。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事件不少,国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其中,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咨询模式向以预防性和发展性为主的教育模式转换成为大家的共识。这种转换就必须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以课程为载体,才能更好地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中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并明确提出了两种课程开设方式:“1. 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2. 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可以增开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有关的选修课程。”①综合考虑高职院校的实际,第二种方式更适合高职院校。第一学期在全院新生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再根据高职学生成长的特点,在三年内开设系列心理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本文旨在探讨心理选修课程——《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问题。

一、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开设的意义与作用

大学生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但当时光进入21世纪的时候,天之骄子头上的光环消失了。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心理负荷很大。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无可否认的是,大学生仍然是我们国家素质最高的群体;大学生的素质在很多时候无法表现出来。归根结底,这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造成的。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团中央给出了答案: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②。通过拓展训练,让大学生“认识自我价值、找到自我定位、实现自我超越”,最终完成从一个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以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使大学生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充分展现自我。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变化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老师也在借鉴和运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其中,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与辅导是在团体的氛围中通过体验项目活动中的情景设置,使参加者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与情感,从而深入了解自身(或团队)面临某一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应与后果,进而学会控制、实现超越。这里没有说服教育,没有深奥艰涩的心理学理论,也没有老师的侃侃而谈和指手画脚,通过形式活泼的体验式参与,大学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在这里都会找到答案,每一个真实的身心体验,都会令参与者思路豁然开朗,精神得到升华。这种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在实践中受到学生的欢迎。

实践证明,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顺应学生成才需求,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是培养德技双馨高技能人才的保证。有利于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素质教育的整体合力;有利于大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由相对被动向积极主动转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周 荣,杨 华: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设计与实施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第25卷第2期

二、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定位为选修课程,是一门系统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课程。其前导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课,后续课程可开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职业规划、心理学专业知识等有关的选修课程。

这门课程以心理学、教育学、大脑行为学及其他人文科学原理为基础,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借鉴“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理念,依照团体辅导的原理,围绕有关心理素质主题,组织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和感悟,并且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促进人的心理成长的一门“体验式、互动式”的心理健康类课程。

课程主旨是使学生将获取的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人的知识,提高适应社会生活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能力,增强其幸福感。依据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企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心理素质基本要求建构教学内容;依据高职院校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依据人的心理成长规律和团体心理辅导理论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一做、二想、三读、四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团体合作、个体成长”的原则,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层面的成熟与发展。一做是依照团体辅导,围绕主题,设计活动;二想是通过有关故事和事例,启发学生思考;三读是提供相应心理学背景知识,适合学生自学;四练是提供适合课后练习和反思的作业\[1\]。 其最终目的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结合高职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根据每一个阶段学生们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探索开发实践了入学适应、职业生涯规划、心灵成长、团队合作、情绪管理、自我超越、人际交往、职场发展、相约成功。

将这些主题单元以公选课的方式,供相应年级的同学选修。运用团体辅导的形式,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听一听,练一练,通过运用活动互动、体验感悟、同理同情、行为练习、艺术陶冶、案例分析、交流探讨、点评总结等多种方法,使课堂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丰富理念、陶冶情操、发展情商、训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和谐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中心”,注重个体学习基础上的集体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并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研究讨论课和实践性课程等层面,而是一种以团队为单位的学生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并创造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经验和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与互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能力与水平,增强其社会适应、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就业择业的竞争力,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培养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高技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现代化人才。

四、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教学安排与组织

每个单元可根据需要安排2至4个课时。由于是公选课程,一般来说,人数较多,要根据年级或专业分成若干个小班,每班人数控制在40人左右为宜。教室选择空间较大、桌椅可以移动为好。为不影响其他课程教学,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进行。

其训练组织模式可表述为:活动体验—个人静思感悟—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导师的讲评总结。学生通过做、思、悟、说、练、行等环节,在活动体验中学、在完成任务中学、在团体互动中学习、在愉悦身心状态下进行学习。这样的训练模式会使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强化动手实践、表达交流、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等能力实现“零见习”式的毕业上岗,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师资的配备与职责

每个单元最好安排一名老师负责,另一老师配合,可以是专职老师,也可以安排兼职老师或辅导员参与。教师最好具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并拥有良好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上课前,老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内容、详细做好教学实施计划,还要准备足相关活动所需要的工具,比如纸、彩笔等等。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当“助手”和“导师”双重角色,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中心”观念,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交流分享、总结讲评等环节,老师又必须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3.学生兴趣的调动与维系

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每节主题单元开始前,可设计相应的热身活动,促进团队成员的相互了解、融合。要鼓励学生敢于参与、勇于发言。通过采用旋转木马法、魔盒法、关键词卡片法等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尤其要注意维系学生继续参与其他单元学习的兴趣,不能因为强调“互动”,而忽略了相关知识的讲授。要尽量让学生不仅能在活动中收获体验,更能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4.相应配套设施与保障

教学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需要相应保障设施,例如沙盘室、团体辅导室、咨询室、阅览室、多媒体室等等。最好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便于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相应学习和训练。

如有条件,建设户外体验场所,通过户外体验项目活动中的情景设置,使参加者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从而深入了解自身(或团队)面临某一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应与后果,进而学会控制、实现超越。

篇11

激发学习情趣、揭示研究主题是创设情境的两大任务,突出问题性是创设情境的重点。明确、清晰、可操作的学习目标由师生共同制定,并在课前予以出示、朗读。

二、在自学中体验,展示学习成果

1.自学。教师简洁布置自学任务、出示自学问题,在规定自学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先独立学习,难以自行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小群体合作完成。

2.展示。在教师组织下,学生展示初步自学成果。展示的重点是个体难以解决的部分和小范围内交流也难以达成的研究内容,分层次、突出重难点是展示的两大特征。

3.总结。展示的目标在于生成研究主题、达成统一认识。学生的总结划分成了三个层次:研究了什么内容、学到了哪些方法、还有哪些困惑。

三、限时检测,达成学习目标

在不少于5分钟的时间段内,教师出示与学习目标相适应的测试题目,题目控制在基本知识、技能,学生当堂完成并集体纠正。

【范例】字母表示数

一.创设问题情境,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即兴创作歌谣:“1人1口2目,2人2口4目......”,学生完成接力。当学生兴致勃勃虽用尽气力也难以数尽的时刻,教师提问:你能想一种办法数完吗?

出示并齐读学习目标:会用字母表示具体的数

二.在自学中体验,展示学习成果

1.自学。教师提示,请大家在7分钟之内自学教材第78页做一做之前“拼摆正方形游戏”,并完成教材(1—4),在以前的学习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过字母?你有哪些发现呢。先独立完成,有问题的和旁边同学共同探讨。

2.展示。学生重点展示摆拼正方形过程中,1个、2个、3个、4个、10个、100个,难以穷尽,发现规律、表示规律势在必行自然而然。教材(3、4)两问,学生可以随心随遇、千方百计、尽情表现。拓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引向理性。

3.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呢?学生畅所预言。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3.7

物理教学作为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规律和定义需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通过观察才能得到深刻的理解。《高中物理新课程新标准》也提出: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

一、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 物理实验硬件和师资配备不到位,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不少学校的物理实验教学局限于形式,学校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设施投入不够,实验设备缺乏或陈旧,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

2、 物理教师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

目前不少教师对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不够重视,认为实验教学是浪费时间。实验课程设置简单,流于形式,课时较少。

3、 学生缺乏主动性

大多数实验都是课本上把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设计好了,学生只是按步骤做实验就可以了学生无须自己设计实验,缺乏主动性,有的学生实验做完了,都不清楚实验目的,有的学生甚至在一旁观看,不去动手做实验。

二、 开展多种实验活动

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切忌越俎代庖,掌控一切。利用多种实验形式,培养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能力,切实发挥实验的作用。

1、 演示实验

利用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处于协调的兴奋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在“恒定电流”最后一节“电阻的测量”教学中,为正确分析外接法与内接法测量的误差,教师让大家自己设计电路,并叫两名学生上台演示连接电路,按不同接法测同一10欧姆的标准电阻,结果一个学生按外接法测得约9.5欧姆,而另一个学生按内接法测得约10.2欧姆。这时班里学生立即产生疑问:为什么会不同呢?学生反映热烈,讨论后一致认为是由于两只电表不是理想电表所致。接着,进一步分析,两组所测值与真实值的差别,在理论上应如何分析?结果一部分学生按外接法电路分析,IA=IV+IA,UV=UR,而R测=UV/IA,R真=UR/IR,显然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测出的电流大于电阻上的真实电流,则R测〈R真而另一部分学生分析,按内接法电路,UV=UA+UR,IA=IR,而R测=UV/IA=UR/IR,R真=UR/IR。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电压表测出的电压要大于电阻上的真实电压,显然R测〉R真。

2、学生实验

在新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桌上的器材做实验。学生利用器材自己设计实验。

(2)教师分析几种不同方案,与学生讨论,比较,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

(3)实验结束后,及时总结与反思。

3、小实验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认为教材中“小实验”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视它们为可有可无,或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物理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智力。

“做一做”栏目中的小实验给我们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内容,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教师应将这些小实验重视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三、把兴趣融入物理实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只有在他们有着足够的兴趣的时候,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所以想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应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通过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还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将在不断的反思中,不断地改进,不断的总结经验,使物理实验的教学工作不断地深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少东•如何开展课堂演示实验•[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09)

[2]刘建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J];中学物理教与学,2012,(09)

[3]徐航;张真;赵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9年40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