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2-27 11:12: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态旅游业发展

篇1

一、生态旅游及其特征

“生态旅游”一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使用,并于1986年的墨西哥环境研讨会上得到正式承认。按照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对生态旅游所作的定义,该术语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有特殊目的的旅游活动;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局限于区域的景观、景物(如山、水、生物资源等),也包括区域的人类遗产、人文景观等(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三是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重视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人类先进的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如下特征: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31生态旅游鼓励“互动式”参与,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41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51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旅游,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61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与问题

青海作为以地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景观旅游资源集合区和以历史文化为脉络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近年来,青海省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着力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

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以清凉、健康、生态、人文、旅游为丰富内涵的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铁路为纽带,以大旅游的思路开发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文化、雄浑的山河湖泊、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以贵德为核心,以“清清黄河”为主线,加快开发了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撒拉族风情、温泉疗养、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形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同时,开发连接龙羊峡、拉西瓦、尼那、李家峡、公伯峡等梯级电站的黄河上游水电明珠工业旅游带。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积极推进了玉树嘛呢文化景观和“三江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原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少数民族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海湖、贵德、金银滩、互助、循化、海西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

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格尔木、西宁等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强化

近五年来,青海省投入巨资,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715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513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215公里,“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即将竣工,柴木铁路、西格段复线及电气化工程和玉树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西宁和格尔木机场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峡、尼那、拉西瓦、积石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通华电火电、格尔木燃气电站和官亭至兰州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和玉树州电源电网建设等重点电力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建成黑泉水库和盘道水库,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固定电话突破10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突破200万户,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电话。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煤改气等城镇设施建成使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

成立了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于2007年对老爷山风景区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州县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四)旅游业与农业实现了合理“嫁接”

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海东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不断规范临近旅游景区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开发了以冬虫夏草、大黄茶为主的中药材,以沙棘、高原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郁金香等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西宁生物园区的投资建设。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作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也亟待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认识问题。“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问题。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3、科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则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4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但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51生态旅游专业人才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三、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一)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按照生态旅游的规划模式,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青海省旅游资源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以青海湖、鸟岛、塔尔寺、江河源、昆仑山、宝隆滩、可可西里、原子城、柴达木万丈盐桥、巴隆国际狩猎场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发挥资源的垄断性作用,突出一个“特”字,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为主线,依据产品的关联度,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宽度,增加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

(二)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坎布拉、盐湖城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三江源、环青海湖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的有效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依托优良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强势品牌

具体讲,可以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中国夏都的品牌,同时结合青海湖、塔尔寺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一是建设“中国夏都”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中国避暑胜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郁金香和藏毯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西宁市旅游后花园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并展示昆仑文化、柳湾文化、卡约文化。加快黄河上游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二是建设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生态游览和宗教文化精品旅游区。整合沿途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沿途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探险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三是建设“三江源”生态精品旅游区。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四)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快三江源机场建设步伐,缩短到三江源的空间距离;建成兰青铁路复线、西格铁路复线;争取建成格敦铁路、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花土沟机场,形成完善、稳定、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能源支撑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市中心区交通状况。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高原生态旅游屏障和度假名省的要求,加大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场、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三是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镇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城镇建筑特色。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镇亮点。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承担为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青海省生态环境优势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优势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着力打造“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五)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1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教育内容,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青海省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部分严禁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舆论监督等制度,保护并优化环青海旅游生态环境。

3、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要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美学原则为指导进行限游模式开发。限游模式的规模要根据环境承载力来确定。由于承载力随着季节而变化,而且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旅游者行为模式、设施的设计与管理、环境的动态特点、目的地社区的态度变化等。所以每开发一个旅游景区,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其独特的环境特点,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最终决定其承载力的恰当类型和水平,然后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规划,加强可持续管理,使旅游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同时,在同一生态旅游地内根据环境需要定期调整旅游线路,使旅游区内的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延长资源的衰退周期。

4、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他们对于提升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地形象、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青海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尽快建立专业化生态旅游旅行社。旅行社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纽带。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旅游服务机构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态旅游经营组合经验,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这都对传统旅行社大而全的业务功能提出了挑战。在生态旅游个性需求日益明显的时代,组建专门从事生态旅游的旅行社进行营销与管理势在必行。

(六)加快发展产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化

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产业,繁荣循环经济,并与创建生态省密切结合起来。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生态旅游必须逐步大众化,必须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密切结合,科学地拓展其内涵,以便于实现产业化。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关键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实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态势,青海省大力发展产业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因为对于旅游目的地地区而言,它实现了生态产业、生态科技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旅游价值,获得了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客源地区来说,有利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生态产业、生态技术和生态管理模式,加强区际文化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客源地生态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生态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对策发展产业生态旅游: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产业生态旅游发展,进而促进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展产业生态旅游的系统化科学理论研究,为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建设产业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实现生态旅游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等.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5.

[2]刘家明,杨新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98,(14).

[3]刘薇.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游客管理对策分析[C].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2003:155—159.

[4]黄继华.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

篇2

关键词: 旅游现状;生态旅游;旅游资源;开发资源;发展前景;分析

Key words: current situation of tourism;ecological tourism;tourism resources;development resources;development prospect;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313-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修身养性的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旅游活动的大众化以及社会化和国际化,旅游产业已逐渐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各地方政府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条长久之路。

据调查发现,不少地方仍然将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唯一目的,以接待人数、旅游收入等作为主要指标。一些景区没有对生态资源进行细致调查与分析评价,更没以此为基础制订规划,不注重发展“生态旅游”,导致商业开发过度、环境容量超限。因此应吸取我国第二产业发展“先污染再治理”的教训,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立足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积极推进传统旅游升级转型。

1 概述

开发与发展“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种说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的,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游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赏的景物不应受到破坏。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的热点旅游项目。生态旅游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2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时间较短,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

在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果,生态旅游市场规模日趋扩大,生态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水利风景区等经营管理单位为载体的多类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多头管理、环境和资源被破坏、旅游基础设施生态兼容性差、相关环保法规与环境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以及游客环境意识较薄弱等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加强生态旅游管理,使中国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双赢”目标。

3 生态旅游的管理

了解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为了让生态旅游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该怎样对其进行管理呢?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认为应该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紧密结合现行的旅游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相关法律规范与认证标准,规范发展生态旅游;②构建生态旅游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旅游的指导与服务;③强化旅游环境监管,坚决及时纠正借用生态旅游名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努力监督与保证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④鼓励建设环保与低碳化基础设施,因地制宜采取各类解说方式,以实现游客的最佳体验;⑤加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有重点地推广一批成熟的先进技术;⑥探索建立生态旅游责任保证金制度,建议各级政府制定生态旅游发展优惠政策,采取多样化资金支持措施,引导和促进旅游业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⑦启动面向各类人员的综合培训计划,建立一支具备旅游先进理念,善于经营管理的生态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4 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随着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为主要载体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发展势头强劲,生态旅游的年均增长率约为20%~25%,远高于世界旅游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目前,中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同时,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吸引投资的重点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动生态旅游”,全国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对发展生态旅游做出了具体安排。为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联合印发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评分实施细则》,这些文件的印发和实施必将对加快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提升我国生态旅游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广阔前景。据统计,到2007年底我国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区2531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3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7个,国家森林公园660个,国家地质公园138个。这些国家重点保护的区域,生态系统保存相对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和地貌景观多样,一些地方还同时是自然和历史文化遗迹相融的区域,这些都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正在编制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划定了一批限制开发区域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这些区域维护着国家生态安全,不允许过度开发,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在这个阶段,人们的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将快速增长。生态旅游能够在生态环境、社区和旅游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利关系,有利于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作为环境友好型产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时代召唤。

5 结语

有些旅游资源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遗迹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在作用。同时,生态旅游也为后世子孙留下了美好的自然资源。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于是,人们便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妙。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实现与自然的交流,满足精神消费的需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篇3

一、生态旅游及其特征

“生态旅游”一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使用,并于1986年的墨西哥环境研讨会上得到正式承认。按照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对生态旅游所作的定义,该术语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有特殊目的的旅游活动;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局限于区域的景观、景物(如山、水、生物资源等) ,也包括区域的人类遗产、人文景观等(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 ;三是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重视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人类先进的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如下特征: 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1生态旅游鼓励“互动式”参与,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41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51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旅游,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 61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 /4左右。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与问题

青海作为以地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景观旅游资源集合区和以历史文化为脉络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近年来,青海省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着力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

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以清凉、健康、生态、人文、旅游为丰富内涵的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铁路为纽带,以大旅游的思路开发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文化、雄浑的山河湖泊、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以贵德为核心,以“清清黄河”为主线,加快开发了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撒拉族风情、温泉疗养、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形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同时,开发连接龙羊峡、拉西瓦、尼那、李家峡、公伯峡等梯级电站的黄河上游水电明珠工业旅游带。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积极推进了玉树嘛呢文化景观和“三江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原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少数民族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海湖、贵德、金银滩、互助、循化、海西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

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格尔木、西宁等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强化

近五年来,青海省投入巨资,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715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513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215公里,“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即将竣工,柴木铁路、西格段复线及电气化工程和玉树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西宁和格尔木机场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峡、尼那、拉西瓦、积石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通华电火电、格尔木燃气电站和官亭至兰州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和玉树州电源电网建设等重点电力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建成黑泉水库和盘道水库,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固定电话突破10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突破200万户,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电话。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煤改气等城镇设施建成使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

成立了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于2007年对老爷山风景区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州县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四)旅游业与农业实现了合理“嫁接”

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海东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不断规范临近旅游景区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开发了以冬虫夏草、大黄茶为主的中药材,以沙棘、高原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郁金香等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西宁生物园区的投资建设。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作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也亟待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认识问题。“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问题。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3、科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则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4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但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51生态旅游专业人才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hi138-Com)

三、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一)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按照生态旅游的规划模式,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青海省旅游资源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以青海湖、鸟岛、塔尔寺、江河源、昆仑山、宝隆滩、可可西里、原子城、柴达木万丈盐桥、巴隆国际狩猎场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发挥资源的垄断性作用,突出一个“特”字,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为主线,依据产品的关联度,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宽度,增加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

(二)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坎布拉、盐湖城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三江源、环青海湖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的有效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依托优良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强势品牌

具体讲,可以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中国夏都的品牌,同时结合青海湖、塔尔寺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一是建设“中国夏都”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中国避暑胜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郁金香和藏毯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西宁市旅游后花园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并展示昆仑文化、柳湾文化、卡约文化。加快黄河上游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二是建设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生态游览和宗教文化精品旅游区。整合沿途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沿途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探险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三是建设“三江源”生态精品旅游区。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四)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快三江源机场建设步伐,缩短到三江源的空间距离;建成兰青铁路复线、西格铁路复线;争取建成格敦铁路、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花土沟机场,形成完善、稳定、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能源支撑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市中心区交通状况。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高原生态旅游屏障和度假名省的要求,加大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场、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三是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镇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城镇建筑特色。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镇亮点。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承担为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青海省生态环境优势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优势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着力打造“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五)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1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教育内容,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青海省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部分严禁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舆论监督等制度,保护并优化环青海旅游生态环境。

3、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要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美学原则为指导进行限游模式开发。限游模式的规模要根据环境承载力来确定。由于承载力随着季节而变化,而且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旅游者行为模式、设施的设计与管理、环境的动态特点、目的地社区的态度变化等。所以每开发一个旅游景区,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其独特的环境特点,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最终决定其承载力的恰当类型和水平,然后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规划,加强可持续管理,使旅游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同时,在同一生态旅游地内根据环境需要定期调整旅游线路,使旅游区内的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延长资源的衰退周期。

4、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他们对于提升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地形象、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青海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尽快建立专业化生态旅游旅行社。旅行社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纽带。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旅游服务机构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态旅游经营组合经验,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这都对传统旅行社大而全的业务功能提出了挑战。在生态旅游个性需求日益明显的时代,组建专门从事生态旅游的旅行社进行营销与管理势在必行。

(六)加快发展产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化

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产业,繁荣循环经济,并与创建生态省密切结合起来。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生态旅游必须逐步大众化,必须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密切结合,科学地拓展其内涵,以便于实现产业化。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关键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实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态势,青海省大力发展产业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因为对于旅游目的地地区而言,它实现了生态产业、生态科技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旅游价值,获得了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客源地区来说,有利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生态产业、生态技术和生态管理模式,加强区际文化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客源地生态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生态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对策发展产业生态旅游: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产业生态旅游发展,进而促进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展产业生态旅游的系统化科学理论研究,为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建设产业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实现生态旅游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 1 ]卢云亭等. 生态旅游学[M ].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5.

[ 2 ]刘家明,杨新军.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初探[ J ]. 自然资源学报, 1998, (14).

[ 3 ]刘薇.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游客管理对策分析[ C ]. 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 年学术年会,2003: 155—159.

[ 4 ]黄继华. 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研究进展[ J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 1

篇4

近几年,西部地区利用国际与国内旅游业的大开发、大发展,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大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力度,大部分地区生态旅游收入年增长率都超过了全国12.7%的平均数,并且呈现出逐年稳步增加的良好态势。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西部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相当有特色,与其它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发展生态旅游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条件。

第一,分布广泛的自然生态景观。按自然地理区域划分,西部地区拥有西北瀚海景观及古文化区、西南生物多样化与民族文化区、青藏高原雷域风光及藏文化区、内蒙古草原风光及蒙古族风情区四大特色区域。西部生态旅游资源最突出的特征是,拥有大量生态旅游产品中的极品。据有关专家预测,中国近期{2001―2010年)拟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中,西部的旅游资源所占比例,还将大幅提高。

第二,独具持色的地质地貌生态旅游资源。我国西部地区地貌类型多样,每年都接待大量的中外游客。该区山川巍峨雄险,拥有占全国名山资源的23%山川:沙漠奇幻无比,大漠上的沙丘、风蚀城堡、沙坡鸣钟、海市蜃楼等奇景都极具旅游价值;幽深奇特的峡谷地貌,岩溶洞穴景观占全国总量的25%左右。

西部地区已确认的国家级旅游资源(单位:个)

第三,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水体生态旅游资源。西部地区开展水体生态旅游资源潜力巨大。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水体,诸如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众多的瀑布泉水,如黄果树瀑布、九寨沟瀑布群、大理蝴蝶泉、陕西华清池、敦煌月牙泉等:冰川旅游资源别具一格,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贡嘎山风景区,其内的大冰川瀑布高1080米,宽11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瀑布之一,以及被誉为我国第一座冰川公园的四川泸定县境内的海螺沟。

第四,种类繁多的生物生态旅游资源。我国西部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西部地区很多省区,如四川、云南等都因其境内珍惜罕见的生物资源,而被列为全国乃至世界极其珍贵的生物基因库。该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都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价值,是经济价值极高的观赏旅游的宝贵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地予以利用,对发展生态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五,绚丽多姿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不仅包括自然生态,同时也包括人文生态。在西部广袤土地上有着尤为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如古代的丝绸之路、敦煌壁画、云岗石窟、布达拉宫、大小雁塔等。此外西部的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别有韵味,让人难以忘怀的地域文化风情,在西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 目前,我国人均收入已达到500美元-800美元,有几十个城市的人均收入已突破1000美元。据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年收入在此区间内,是国内旅游急剧扩张的时期。这表明已有相当一部分人能够承担前往西部旅游的费用。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人们厌倦了喧嚣的都市生活,渴望返璞归真。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于“求新、求异”的游客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为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

西部生态旅游季节长。层次品位高西部地区由于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环境迥异,形成了各种自然风光。特别是西南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旅游区一年四季绿意盎然,气候温和湿润,绿色生态旅游令人心驰神往。此外,西部地区蕴含有大量的地质、地貌、水文、动植物、生态等科学信息和知识体系,游客通过观赏、体验、学习、研讨,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获得休闲享受,而且可以获得科学知识。

我国西部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与退化 第一,地质地貌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西部地质地貌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主要包括了山体资源的破坏和溶洞资源的破坏等方面。山体资源的破坏表现在山体形态其及生态、景观环境的破坏,这种破坏主要是由修建公路、管道、电缆、索道、宾馆等设施的旅游开发经济活动造成的。溶洞地质资源具有洞穴水文多样性、次生穴气候多样性、侵蚀溶蚀景观多样性及生物景观多样性的特点,是极为宝贵的自然遗产。溶洞旅游资源开发的粗放性,造成了溶洞形态的破坏、岩溶物质变质以及溶洞资源的毁灭性破坏。

第二,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西部文物古迹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游客超量及管理不善对文物古迹造成的损害。随着参观人数和往来于莫高窟的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加,窟内的大气含有较高的二氧化碳和氨氧化物,以及对壁画十分有害的硫化氢、臭氧,使得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已经受到严重损伤。又如在修筑敦煌机场时,因为选址于魏晋墓群,结果使整个墓地荡然无存。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但有调查显示:23%的保护区在核心区内也有旅游活动,43.9%已经开展旅游的自然保护区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旅游管理规章。

第三,水体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开展及其它自然、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西部地区湖泊资源的生态环境状况日益下降。首先,湖泊与河流水位下降,湖泊面积萎缩。青海湖自1956年至2000年,湖水水位下降了3.71米,平均每年下降8.2厘米。1990年可可西里地区的苟仁错湖面积231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13米,至1998年已完全干涸。长期以来,由于四周山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夏季的暴雨和洪水将沙石冲入天池之中,天池面积以每年200平方米的速度缩小。其次,水质污染日益严重。云南省的滇池、抚仙湖等几个大型淡水湖泊的水质污染相当严重,已达四类水质标准。的羊卓错、巴纠湖,新疆的博斯腾湖、蘑菇湖,云南的程海、杞丽麓湖等的湖水水质都已达到五类或五类以上标准,且水质污染有加剧恶化之势。

第四,生物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首先,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与退化。西南地区是我国森林资源集中的地区,近年来,对森林旅游产品的不合理开发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已经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物种的多样性造成了负面影响。1950年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森林覆盖率为50%以上,但由于当地居民伐木垦田以及旅游活动的过度开发,到1972年时锐减至33%,到1985年又继续降至27.4%。其次,动植物资源的破坏与退化。西部一些地区由于进

行旅游开发而导致稀有动植物的灭绝,甚至生态系统退化。被誉为国宝的大熊猫,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其分布仅限于四川、陕西、甘肃的34个县,数量只剩下千只左右。产于广西的金花茶是我国一级保护珍稀植物,1996年下旬以来,由于个别旅游公司扩大旅游开发,竟把推土机开进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肆意开垦,严重破坏了金花荼资源。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受到冲击 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拥有数占全国80%以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并且由于这些少数民族具有典型的边际地理区位特征,生活相对封闭,独特的民族文化保存的相对完整。但是,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特别是商业行为的冲击,异族、异地文化不断涌入,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改变着当地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对少数民族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旅游经营者出于利益的驱动可能会调整传统生活方式,让服饰、歌舞、节庆和手工艺品等带上利益的色彩来迎合游客的需要。长此以往,西部的特色文化将会受到削弱甚至湮灭。

资金缺乏、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下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显著不同,就是必须把旅游资源尤其是环境资源的消耗纳入旅游成本之中,故而实施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但这需要大量资金,西部地区多为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落后,资金问题就更为突出。薄弱的经济基础造成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不足、旅游景观建设薄弱,绝大多数处于潜在或半开发状态,没有完全形成现实的旅游资源、发挥出其应有效益的现状。

同时,生态旅游业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行业,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我国西部教育相对落后,旅游人才培养不受重视,培养机制不健全,加之人才流动性的增强,使得西部的生态旅游人才更加贫乏。人才的这种匮乏,不仅表现为高层次策划、管理人才缺乏,而且在低层次也表现为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验不足,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由于缺乏管理与经营人才,以及相应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导致该区生态旅游管理效率低,决策随意化,各自为政,造成了生态旅游市场混乱,服务质量低劣,真正的生态旅游难以开展。

交通网络不便捷。可进入性差 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对该区的交通网络建设造成了不便。目前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最主要的交通制约因素在于:公路等级低、路况差、密度疏,通达不便捷:机场数量少、吞吐能力不大:铁路纵横体系未形成,往返线路重复;内河航运网络薄弱。

交通网络的不便捷,使得该区的进入成本大大增加,例如,以民航部门2005年3月末根据北京市场报价计算后公布的计价里程拉萨一成都航线每客单公里运价0.75元,拉萨一北京航线每客单公里运价0.675元,成都一北京航线每客单公里运价0.469元;同期,以成都为起始点,购买“新、马、泰”7日旅游项目,报价为3600-4000元,购买4日旅游项目,报价3900元。高昂的旅游成本,加之餐饮设施水平不高、通信网络不发达等制约因素,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西部生态旅游产业对策建议

西部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 第一,确立“保护性开发”的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在筹建旅游设施和旅游线路时,应避免那些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从政府角度入手,政府应制定合理的价格标准,收取生态环境保护费和资源使用费,统筹规划:建立相应的人工生态工程和生态经济小区,尽量维护原生生态系统;注重对文物古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生态旅游景区的监督机制。从企业角度入手,建立健全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机制。旅游地规模设计应与资源的环境容量相适应。重点旅游项目必须先论证评估,后开发建设,不能超过其生态稳定性的阈限,以保持其有完全的更新能力。从公众角度入手,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利用“植树节”、“地球日”、“生态多样性”环保日等节日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常识的宣传。同时,导游和工作人员在生态旅游景区应对游客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确定生态旅游景区的生态容量。科学分析旅游地的空间容量,把握生态环境承载力,确定出不同时期旅游地的游客临界容量,以此为指标来指导旅游进行调节,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可采取以下措施:对一些热点景点可分时段、分档次出售门票,以限制游人数量:选择若干相似或相近景区轮流开放,疏散游客或游客分流:人工协助管理和治理,在一定时期划定范围实行景区的临时封闭。确定景区合理的环境容量,有效地控制游人数量,一方面可以防止生态旅游资源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满足游人舒适、方便、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需求。另外,还可以使地方上获得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益,确保生态旅游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吸引资金、重视人才、加强管理首先要广开渠道,多方筹措开发资金。政府部门应通过经济政策进行刺激,鼓励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要抓住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投入,建立强大的资金支持体系和鼓励性的财税支持体系,确保重点项目的需要。此外,要建立生态旅游专项发展资金。在这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国外资金的投入。对于有条件的项目,还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财力解决目前旅游开发中的重点和突出问题。

其次,要重视生态旅游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发展形式,其管理比一般旅游业管理难度高,更需要引起重视。结合西部现阶段情况,可调集、招聘或培养生物、农、林、渔、牧、环保等专门技术知识的人才,同时与相关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给予旅游业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的素质建设和队伍建设,改善服务质量,还可以考虑从东部引进生态旅游管理人才。

加强生态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 西部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不完整,将严重影响该区生态旅游的深度开发。西部生态旅游开发要注重交通条件的改善,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公路方面,重点打通或整治改造南宁-河池-贵阳,南宁-百色-昆明,重庆-江津-赤水-泸州,四川稻城-云南中甸等高等级公路;四川康定-云南迪庆-昌都“茶马古道”公路建设,拉萨一江孜抗英遗址-古格王朝遗址旅游线路道路建设。

篇5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二、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篇6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旅游业是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绿色朝阳产业。我县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巴州乃至新疆旅游重要的目的地。

一、轮台县的基本情况

轮台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部,是古西域都护府所在地。314国道、南疆铁路横贯东西,沙漠公路纵穿南北,西气东输一线首站在轮台,随着库尔勒-库车高速公路的通车,南疆铁路复线、塔中机场的建设,轮台县形成公路、铁路、管道、民航四位一体的综合网络,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地位日益突出,商贸日渐繁荣,交通环境、吃住环境、购物环境的改善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

轮台县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盐矿、石膏、铜、铁、硫磺等资源丰富,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林、沙漠公路、轮南油田、西域都护府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旅游资源。是南北疆的交通枢纽,是天山南坡经济带上重要的一环。

二、轮台县的旅游资源

轮台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共有11处,自然景观24处,人文景观3处。轮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北部有公元前60年设立的西域都护府、硫磺洞、野云沟景区、拉依苏烽火台等,南部有神奇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景观、古丝绸之路的中心、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母亲河、世界级胡杨林保护区、西气东输首站、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轮南油田;县城内有轮台广场金钥匙标识、轮台博物馆、红桥景观带等,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这些旅游资源品质突出,特别是胡杨林公园、沙漠公路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许多旅游资源是轮有,不可替代的。

近年来,轮台县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开发战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开发以塔河大自然公园为纽带的旅游经济区,充分挖掘具有世界品牌的沙漠、塔河、胡杨“三位一体”的特色旅游资源,总投资2亿元的塔河大自然公园项目已列入国家计划,目前耗资3000万元的公园门前区、16.5公里景区道路和13公里森林小火车等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今年2月轮台县塔里木河胡杨林景观被评为“中国最美森林”之一。厚重的“西域都护府”文化和民俗风情文化,将形成旷世绝美的“金色轮台”旅游黄金线。

三、旅游产业及配套产业发展现状

2012年全县接待海内外游客 26.4万人(次),增长21.6%,实现旅游总收入达3658万元,增长7.6%。AAAA级景点1家,接待游客3.9万人,增长39.0%,实现营业收入142.7万元。增长38.1%。星级宾馆3家,完成营业额3623.4万元,增长8.4%。而国家实行的节假日小车免费政策的出台,也刺激了假日旅游,2012年十一、中秋期间轮台县胡杨林公园接待游客2万人次,增长46%,旅游综合收入129万元,增长37.4%。

据林业部门统计,轮台县截至今年8月,胡杨林面积已超过112.7万亩,是国内保存最古老、最原始、最大而且最完整的胡杨林保护区,已日趋成为人们瞩目的热点。为开发和挖掘胡杨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景区知名度,大力开发以塔河大自然公园为纽带的旅游经济区,充分挖掘具有世界品牌的沙漠、塔河、胡杨“三位一体”的特色旅游资源,2012年轮台县依法收回胡杨林公园的经营权,投资主体为县人民政府,并投入200万元对胡杨林公园小火车及铁轨进行了维修。目前,已建成公园综合服务区、景区道路、轻轨铁路等基础设施,森林小火车已正常运行。公园具备休闲度假、科普考察、观光旅游、水(冰)上运动和沙漠探险等功能,是旅客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依托轮台小白杏和沙漠胡杨,成功举办塔里木胡杨节和杏子文化节,承办了两届新疆国际胡杨摄影节等重大活动。去年五月举办了首届徒步穿越塔里木胡杨林大赛,今年4月在塔里木胡杨林公园举办了轮台县第二届“千人徒步穿越胡杨林”大赛暨首届山地自行车公路赛,来自全疆各地的百名山地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和千人徒步大军参加了比赛。连续举办两届旅游星级酒店从业人员技能大赛。在新疆电视台黄金时间段利用广告对胡杨林公园进行宣传,配合中央电视台江山如此多娇栏目组对胡杨林公园进行拍摄,并且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提升了旅游品牌和城市知名度。

以“四街四市”为主的商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以“万村千乡”为主的农村市场建设初见成效,生态游、农家乐得到长足发展。有效的带动了轮台县胡杨旅游品牌以及县域知名度的提升。

目前全县有各类宾馆酒店招待所121家,其中1家四星级、2家三星旅游酒店,1家二星级,床位数约1500张。全县有600余家各式类型的餐馆,具备旅游接待能力的餐馆6家。可供娱乐的场所有歌舞厅、茶楼等其它文化性娱乐项目。具备作为旅游商品的潜在及已开发的资源主要有:农林特色天然食品如杏干、杏核、杏仁油、库尔勒香梨等。但没有规范的购物场所,游客要购到称心如意的旅游商品较难。

随着轮台白杏文化产业的发展,轮台民俗风情与餐饮一体的农家乐发展较快,轮台县旅游部门也加大了对星级农家乐的扶持力度,对拟申报和新成立的农家乐进行技术指导和扶持。截止到目前已建成农家乐5家,这5家农家乐已投入资金80多万元,进行绿化、食堂、道路、厕所等建设,开展了生态果园景观观光、垂钓、欣赏地方民族风情歌舞表演、干农家活、吃农家饭等活动。今年以来在全县大酒店餐饮下滑的情况下,葡萄沟风情园、古丽巴格风情园、古梨树风情园等农家乐保持了较好收入,经济效益可观。

现在,轮台交通也十分便利,314国道、南疆铁路横贯东西,沙漠公路纵穿南北,随着库尔勒-库车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过,南疆铁路复线、塔中机场的建设,来轮台的行程大大缩短。县内交通也十分方便,公共汽车通往城区、乡镇的每个角落,出租车随处可见,大大缩短了旅游者的等车时间。

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轮台县还把生态旅游业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采取品牌推广,提升服务层次,规范旅游市场等多种措施,使生态休闲旅游业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动轮台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

三、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目前只有一处景点开发利用,其他景区交通、规划等方面有明显不足,已开发的景区投入较少。

2、景区开发尚处于刚起步阶段,总体水平不高。与博湖、和硕等地有所差异,接待能力一般,旅游产品比较单一,区位条件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旅游业的发展。

3、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近年来,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轮台县旅游业的知名度有所提高,但景区开发深度不够,接待能力和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旅游产品种类较少,层次较低,创收能力不强,现有景区景点是静态的、非参与性的观光型景观,缺乏休闲型、体验型、娱乐型的消费项目,特别是缺乏一些高档次、高品位的休闲娱乐项目,无法满足高端游客的需求。

四、对轮台县旅游业发展的浅显建议

1、完善轮台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编制重点项目开发建设详细规划,提升旅游产业地位,以利招商引资和依法加强管理。

2、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景点景区内旅游停车场、旅游道路及其交通标志标识等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厕所改扩建提升等。逐步建设一个融旅游投诉、旅游购物、旅游咨询、商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游客服务网络体系。

3、加大旅游行业服务和管理力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形式培训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素质,充实精干高效的旅游行业专业管理人员同时对旅游资源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和开发。

4、深度发掘地质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在建设好胡杨林公园,加大投入扩大规模的同时,抓紧建设大漠中的香格里拉——草湖胡杨水乡旅游景区项目。围绕阳霞硫磺洞特种保健旅游景区独具特色的温泉作文章,以温泉的疗养和美容价值为依托,扩大宣传范围,争取提前开发利用。

篇7

面对木材主产业日趋萎缩这一严峻现实,金山屯区是较早谋划和开发生态旅游产业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设了占地7万多公顷的白山狩猎场,从此拉开了金山屯区旅游业发展的序幕。2001年以后,金山屯区委、区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替代产业之一,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开发、社会参与的原则,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大丰河漂流”为主打品牌的旅游业在省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能和优势,有效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一些政策性、体制性造成的历史积弊,致使以“大丰河漂流”为支撑的全区旅游业发展滞缓,全区旅游业整体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许多人对全区旅游业的前景持观望态度,甚至产生了怀疑。面对“大丰河漂流”对金山屯旅游乃至对金山屯经济社会构成的负面影响,如何加快经济转型的严峻现实摆在了金山屯区党政领导的面前。在客观分析金山屯的区位、资源、产业、人文、政策、体制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后,借助地处伊春、鹤岗、佳木斯三市之间,交通便利畅通,客源地市场成熟;区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大丰河漂流”、“金山鹿苑”曾享誉省内外,老白山原始森林、横山古墓群、大砬子遗址和老白山抗联遗址等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交融,特色鲜明;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全区已有旅游企业10家,景区景点50余处,产业基础较好;小城镇功能较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条件相对配套,“六要素”基本具备的有利条件。尤其是当前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返璞归真的心理状态和全市旅游产业的蓬勃兴起,为全区旅游产业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通过对发展形势的判断和深化区情的认识,金山屯区最终把旅游产业作为兴区富民的五大支柱产业之首,把“大丰河源头漂流”作为全区旅游产业的龙头,集中力量,全力推进,从而实现了全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致力打造旅游精品,不断加快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

面对全市各区(局)旅游资源趋近,旅游项目趋同化严重的实际情况,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成为了金山屯区旅游产业实现崛起的关键。金山屯旅游产业兴在漂流,也成为崛起的关键和瓶颈所在。为此,金山屯坚持以提高规划水平为先导,把重塑“大丰河漂流”品牌作为实现旅游业全面振兴的突破口,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促进了旅游产业迅速提档升级。

一是立足高起点定位,切实提高整体规划水平。近几年来,金山屯区坚持把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作为旅游产业开发的前提和基础,视为旅游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采取多种措施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旅游发展思路,推动旅游快速发展。积极引入现代旅游理念,既着眼长远,适度超前,又立足实际,切实可行,并把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不断加强与生态旅游城镇建设、绿色能源产业、特色种养殖业发展的衔接,力求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先后编制完成了《金山屯林业局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金山屯区旅游总体规划》,为全面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确定了以“大丰河漂流”为产业龙头定位,以“灵山秀水,休闲金山”为形象定位,以“两漂体验、度假休闲、风景观光”为功能定位,以“巩固周边、拓展省内、放眼全国”为市场定位,依据发展的不同时期,突出开发重点,使我区旅游业遵循《规划》、突出特色、分步实施、打造品牌。

篇8

近些年来,农业的无序发展导致农业环境恶化,资源开始枯竭,引起了土壤板结、土地荒漠化、土地失去耕作价值等。生态农业是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农业的科学管理和生产方法,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协同增进为目标,以市场机制和有关法规为调控手段,实现农业、经济、社会、自然的共同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综合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农业生态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农业生态、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知识,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衢州市发展现状

(一)地理位置,气候气象

衢州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地处浙、赣、闽、皖四省的交界处,素有四省通衢的美称。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交通便捷。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优越。随处可见青山绿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9%,是“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衢州农业生态环境优美,既有田园景观,又有山野民居,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总的来说,衢州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能够满足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农事参与、民俗体验等多种目的的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

(二)经济发展现状

衢州的生产经济总体来说不发达,2011年全市GDP只有890亿元,财政收入95亿元.在地级市中经济发展总量不算太大。从产业结构来说,衢州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长三角处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57%,城市人口35万,上百亿的上市企业3家,工业经济没有形成集群化发展。加上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政府对于发展对外旅游经济显得力不从心。2007年大雪灾,2008年大地震,给衢州以农为主的产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衢州的支柱农产品销量出现一系列问题。

(三)旅游发展现状

衢州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旅游人气旺盛。衢州拥有1个世界自然遗产,4个国家文保单位,7个国家4A旅游景区,2个全国工农旅游示范,5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生态休闲旅游及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前景良好。

三、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生态农业的影响因素

生态农业是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台,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农业是各方面协同发展的过程,受到各方面的影响:1、完善的技术体系;2、激励政策的支撑;3、农产品市场的发展;4、农业产业化水平;5、推广力度以及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生态旅游业的影响因素

衢州市生态旅游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长三角处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57%,财政收入97亿,城市人口35万,上百亿的上市企业3家,工业经济没有形成集群化发展。2)旅游产业发展低端,旅游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价值链没有形成。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生产要素的整合非常欠缺,已开发的旅游项目与长三角地区高品质的市场需求明显不对应。

3)旅游景点小、散、弱、差,管理水平和要素配套都比较低端。4)人力资源明显不适应现代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运营能力较差。5)核心吸引物尚未形成,急需通过大项目包装修成区域核心吸引物,突破形象遮蔽。

(三)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的相互关系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相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在一起,利用生态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生态农业生产才是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资源。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相结合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重要意义。生态农业旅游带动了农业产业化,为农产品找到了市场,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并且丰富了农村精神生活。增加乡村经济收入,增加当地税收,提高就业率就业率,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特点

对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准确概念,国内外学者有过不同的定义[1-3]。一般来说,学术界普遍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从利用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内容,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旅游活动。一般来说,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有一定的共性,衢州市的发展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首先,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高度富集,在自然方面见长,从市场需求角度看是非常有利的。再加上周边的黄山、三清山等,包括风景秀丽的江郎山,是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内著名景点的集群所在地。

再者,衢州的宾馆建设相对落后,住宿是旅游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衢州酒店建设上要形成总量与类型上的优势,应有五星级、商务、快捷等各种类型的酒店,再通过价格竞争,形成质量高地和价格洼地。这样会吸引不同的旅游者。

其次,对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一般来说,重量级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宣传力度较大,针对性较强。进一步加大对衢州农业生态旅游宣传推广,可以参考像“三亚比美”的宣传,就带动了观众观看,并对当地的美景留下深刻印象。效果很好。

最后,与重要旅行社合作不够。一般火爆的景点与重要旅行社的合作都很紧密。例如,国旅、中旅、青旅、上海春秋等大社拥有全国营销网,先后与一些地方政府合作一起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如果能充分利用大社良好的营销网络和各分支机构强大的分销能力,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会发展得更快。

(二)衢州市协同发展的基本条件

旅游活动的动力来源于人们的需求,农业生态旅游同样也不例外,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所决定的。

农业生态旅游以发展生态农业形成的乡村生态环境为活动场所,以生态农业景观、生态农产品开发为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加强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合理培育农业旅游资源,建设良好的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合理开发和规划,是实现衢州农业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完善的基础和配套设施,是发展衢州农业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旅游地硬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地服务质量、旅游功能与容量及其整体经济效益的发挥。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是农业生态旅游地建设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加强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场所等的建设。

(三)衢州市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良好的生态是乡村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要与对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的维护协调一致,对农业生态旅游接待容量实施有效控制,增强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农村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并维护和增强社区的个性。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是农村旅游的经营者和相关部门经济投入的回报,这是农村社区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之一,也是维系农村旅游供给的重要因素。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高度整合的社会、经济系统,利益分配是旅游开发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如何协调各主体间利益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衢州市生态农业旅游的产权管理与利益分配机制探讨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的产权管理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中央政府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另一种形式是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归地方政府管理,中央政府在宏观层面上进行管理。一般认为第二种管理方式地方政府的收益较大。这种结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将环境损失、社会福利损失算入,实际上,地方政府的收益要小的多。

国内外研究表明,分配方案应让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得到的收益与其所承担的风险和投资成正比,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的积极性,较好地体现农业生态旅游伙伴间“投资分摊、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以及“多劳多得”的原则。实际上,只有农业生态旅游系统维持长期有效的运行,把“蛋糕”做大后,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才会实现真正的利益增长。

篇9

关键词:

生态文明;淮河源;生态保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旅游发展应树立生态文明观。淮河源位于河南省南部,包括信阳市9个县区、固始县(省管县)和南阳市的桐柏县,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人口900余万,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性地带。2001年11月国家环保部把该地区作为“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区,批准为淮河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应加强对该区域水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1]。淮河源是革命老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也是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在一系列旅游发展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淮河源旅游业持续不断跨越式发展,现有景区36家,其中,4A级景区7个,3A级景区16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6个,省级湿地2个[1]。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过度的旅游开发给淮河源的生态环境带来许多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

一、淮河源旅游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危害

淮河源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笔者对淮河源旅游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发现旅游业长期快速、功利式的发展,与淮河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种种矛盾与冲突,不利于淮河源的水源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食的污染淮河源物产丰富,美食众多,特色美食更是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政府大力推广美食节、美食街的项目建设,这些吃的项目对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环境却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第一,野生动物减少或灭绝,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淮河源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种类众多的动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良好条件,动物种类已见记载的有2031种,其中脊椎动物381种,占河南省种类总数的83%;鸟类213种,占全省鸟类总种的87%[2]。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上述许多动物成为游客舌尖上的美味,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使得淮河源独有的动物物种(例如极北小鲵)濒临灭绝。第二,农家乐垃圾排放,破坏了水源环境。据不完全统计,淮河源信阳市开展旅游的乡镇91个,开展旅游的村188个,从业人员33080人,年接待游客数282.71万人次。现代农业园区16个,农家乐1561户,休闲农庄37个,规模以上休闲农庄2个,农家乡村酒店619家[3]。在有山、有水等风景优美的地方都建设农家乐,信阳市沿浉河两岸农家乐、大排档众多,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垃圾随意投放到河道,对河流的污染极大。

(二)住的污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住宿条件要求越来越高,住在景区、住高档酒店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调查发现淮河源大多数景区都有住宿设施,有些住宿设施还建在景区的核心区,有些景区还违规建有别墅、休闲娱乐中心等高档设施,对淮河源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第一,大兴土木,破坏地表环境。近年来淮河源各市县将旅游产业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培育,通过旅游业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因此宾馆、饭店成为创业致富的首选行业,形态各异的宾馆成为旅游景区和周围交通沿线的主要建筑,许多旅游景区成为民间建筑聚集区,与旅游景区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更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第二,住宿垃圾造成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如塑料袋等很难自然降解,造成土壤结构的改变,生活垃圾直接或间接排放到周围河道,造成河道淤积和水质污染,对淮河下游的土壤、水质和生态环境构成极大的威胁。

(三)行的污染汽车进入家庭成为当今家庭消费的重要特征,自驾游日益增多,淮河源对景区的旅游交通进行修缮与提升,以满足人们自驾游出行的需要,但对景区原本清洁、安静的环境带来严重干扰与污染。第一,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对旅游景区的空气污染大。据调查显示,周末、节假日时通往景区的交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拥挤、堵塞,车辆尾气给当地的空气带来较大的污染。第二,景区道路硬化,土壤板结,加大水土流失风险。近年来淮河源旅游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又加大十个新的旅游产业集群项目和近百个重点项目的建设,景区公共场地和道路的硬化面积将会进一步加大,扩大了游客对景区的影响范围,游客践踏、土壤板结、地表,加大了淮河源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风险。第三,游客负重出游,给景区带来污染。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游客出行携带大量食物、饮料,在游览途中随意丢弃塑料袋、饮料残液,尤其是在自然保护区,垃圾堆积如山,有的甚至滑落到深山峡谷,成为永久性垃圾,破坏了土壤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甚至改变土壤的生物组成,对淮河源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二、淮河源旅游业发展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

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互惠互利、和谐共融的。由于制度设计不善、监管不严、旅游开发的功利性、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等,导致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悖,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出现冲突,在淮河源尤其突出。笔者通过大量调查、走访,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旅游发展无序淮河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是重要水源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只能发展生态旅游,但是我国有关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不完善。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已经颁布20年,许多内容和标准已经不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4]。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活动极不规范,许多自然保护区已经沦落为普通旅游区,旅游开发随意进行,严重背离了自然保护区设立的宗旨。第二,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缺失。发展生态旅游是生态功能保护区旅游开发的主要路径,目前国家层面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法规制度的制定缺失,生态旅游经营管理者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不够或曲解,在淮河源可以看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水利风景区开发的旅游项目和其他普通区域的旅游项目开发模式基本雷同。

(二)旅游开发急功近利,破坏生态环境旅游业对消费和就业具有双拉动效应,淮河源各市县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并以发展新项目、大项目作为衡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旅游开发上急功近利行为突出。第一,粗放式开发。淮河源地处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旅游开发上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导致许多景区粗放式开发。很多旅游景区都是简单地建设景区入口和围墙,还有许多半拉子旅游工程,旅游景区内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严重。第二,过度开发。在淮河源的许多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强度大,凡是目前能够利用的旅游空间均开发利用,可供开发的潜在旅游资源空间极小,没有考虑到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第三,忽视环境效益。在淮河源旅游开发中,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旅游增长率等经济指标是衡量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指标,环境价值没有纳入旅游发展的成本核算中。上述急功近利的旅游开发行为带来地表破坏、地面沉降、绿色生态空间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导致淮河源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三)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威胁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游客行为与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目前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环境造成持久影响,我们选择土壤、植物、动物和水作为主要的环境因子开展调查,结果表明游客不文明行为加速了对土壤、植物、动物和水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第一,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土壤的践踏和土壤表面垃圾成堆。大量的游客进入导致土壤压实,土壤侵蚀加快,水土流失严重,直至改变土壤的生物组成。第二,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植物的践踏、采摘、刻画和旅游设施建设的破坏以及外来物种的侵入等。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和管理者的忽视使得植物覆盖率减少,地表,个体植物的活力下降,导致植物种群的组成以及结构特征的改变。第三,对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食用、观赏动物以及打猎等行为,使得动物数量下降、个体或种群迁移或分布改变。第四,对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上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的建设、岸边旅游活动等对水环境的破坏,使得水体浑浊,营养物增加造成富营养化,水体质量下降,水生物数量和组成改变,水资源质量改变等一系列久远的影响[5]。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淮河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树立生态文明旅游观,促进淮河源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基底,淮河源旅游开发应该明确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旅游开发中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旅游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淮河源旅游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第一,在旅游项目规划论证上,坚持环境效益优先的原则。淮河源的旅游项目开发应该精心选择有利于淮河源水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旅游项目,例如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等有利于淮河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第二,在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中,推行绿色旅游管理。严格按照旅游规划的要求实施,合理控制和调节旅游容量,开发规模要适度,提倡小规模旅游、精品化旅游,给子孙后代留下可开发的旅游资源空间。第三,对旅游景区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培训。生态文明建设应从景区自身抓起,通过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生态环保意识和服务水平,通过工作人员的环保行为引导,带动游客保护景区环境,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每一个人都为淮河源的生态保护践行生态文明观,使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规范旅游参与者行为淮河源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下,加大执法力度,采取严格的奖罚措施,并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规范旅游开发行为,从源头根治危害淮河源生态环境的不规范旅游行为。第一,专门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意义、实施标准、适用范围、惩罚措施,并与其他领域的法律法规相融合,与我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相结合,对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的区域实施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措施,从制度上制约淮河源这类生态功能区的旅游无序开发行为。第二,制定《淮河源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明确淮河源生态环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功能分区、环境评价标准、惩罚措施,从整体上系统推进淮河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第三,赋予公民更多的环境权和生态权。我国现行的环境立法强调行政主导,由政府主导和执行相关法律,公众参与程度低,甚至对环境保护消极或抵制。因此,在相关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立法上应该赋予公民更多的环境权和生态权,加大宣传教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使每一个旅游参与者都知法守法。

(三)倡导生态文明的旅游发展方式,开发低碳旅游产品旅游发展是双刃剑,旅游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客观现实,缓解旅游发展与环境破坏矛盾的主要途径就是倡导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旅游方式,开发生态、低碳、绿色、环保的旅游产品。第一,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建立在节约、环保理念上的旅游方式,是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需求开展的旅游方式,真正的生态旅游应该是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行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高度契合。在淮河源发展生态旅游是最理想的旅游开发方式。淮河源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天然优势,淮河源的黄柏山、金兰山等国家森林公园,鸡公山、连康山、董寨等国家自然保护区,南湾湖、香山湖、鲇鱼山水库、龙山湖、泼河水库、北湖等省级和国家级风景区,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两河口湿地、淮南湿地等省级湿地都可以开展生态旅游[2],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要控制游客接待量,注重游客的生态体验。第二,发展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是建立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理念上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是通过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观光休闲、购物娱乐、旅游环境等各旅游要素的低碳化,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旅游发展上的重要体现。在淮河源开展低碳旅游首先要对旅游要素进行低碳化改造,取消不符合低碳化标准的旅游项目和设施(例如南湾湖和浉河周围的不规范的农家乐和乡村旅馆);禁止旅游经营者使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一次性用品(例如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拖鞋),把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促进淮河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绿色技术研发,降低旅游污染旅游开发的基础是资源与环境,淮河源旅游开发对水资源和森林资源高度依赖。资源的稀缺、环境污染与旅游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力度,降低旅游对环境的污染是当务之急。第一,加大新能源的研发利用。使用生态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绿色能源),对旅游景区的交通、餐饮、住宿等推广利用新能源,改变目前高能耗、高污染对环境的破坏。第二,加大节能材料的研发利用。在建筑设施中采用节能、环保、无污染的材料;在餐饮住宿业推广节能、绿色产品,使用可降解的餐具、生活用品。第三,使用垃圾分类处理技术。通过技术革新,对旅游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与处理,把垃圾转换成能源来使用。第四,加快对污水处理技术的普遍使用,把生产和生活污水进行技术处理,循环利用,降低污水直接排放对淮河源的污染。还可研究和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等来服务于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6]。

(五)加强对旅游参与者的教育,提倡生态文明旅游旅游活动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三大类: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对广大旅游参与者开展生态文明、生态道德、环境保护、文明旅游等内容的宣传与教育,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一,对全社会普及生态教育。国外许多国家的生态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民生态意识较强,淮河源地区的生态教育也应从学校教育抓起,可以利用宣传册、视频资料等方式开展生态教育,鼓励学生到淮河源周边景区开展参观、调查,开展生态实践教育,从小就树立较强的生态保护意识。第二,对淮河源旅游经营管理者加强业务培训,主要开展对淮河源生态环境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为游客服务讲解和宣传淮河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第三,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文明旅游教育。通过对旅游者的访谈和调查我们发现,一是旅游者不知道自己游览的景区位于淮河源,二是旅游者普遍认为自己个人旅游行为不会对淮河源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对旅游者持续开展生态文明旅游教育与引导,让旅游者了解并认识到旅游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让简单出行、绿色出行、徒步出行成为旅游时尚[7]。淮河源是我国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区域,“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域,旅游发展应该首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在淮河源旅游发展中坚持生态文明观,树立起旅游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共生共荣的理念,采取尊重自然、理解自然、美化自然的旅游开发方式,从而创造出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共生,促进淮河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荣胜.淮河源旅游产业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研究[J].生态经济,2012,(2):157-160.

[2]信阳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信阳市旅游局.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报告[R].内部交流资料,2013.

[4]王国聘.是丽娜.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J].学术交流,2008,(2):121-125.

[5]吴国琴.旅游合作应加强环境审计[J].中国审计,2013,(7):273-276.

篇10

一、生态旅游发展概述

1.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可持续旅游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而引申出来的旅游业发展的原则,适用于所有能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保持和谐发展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可以作为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工具,但可持续旅游不仅局限于生态旅游,当然做不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不能称作生态旅游。

2.生态旅游的兴起

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对自然资源无限度地索取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解决全球化环境问题的主导观念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旅游这一高层次旅游类型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一种以良好生态的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它的出现迎合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管理体制与旅游法制不健全

旅游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得到各个部门的协作和配合,而长期以来多是各行其是,如旅游与环保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可旅游部门往往缺乏环保人才,只侧重旅游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是旅游资源的产权和使用权分离,在使用权出租的前提下,为了在有限的租期内获得最大利润,开发经营者和管理者总是尽可能多开发旅游资源。而尚不健全的旅游法制又不足以加以规范,特别缺少适合本旅游区实际又易于操作的法规。

2.缺乏科学的规划,盲目开发旅游资源

有些生态资源在开发旅游项目之前未制定详细的旅游规划,或虽制定了规划,但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切实执行,导致旅游开发失控。如漓江从桂林到阳朔段由于不适当开发,造成两岸森林覆盖率仅为18.5%,不少地方荒山秃岭,与漓江秀美的景致极为不协调。又如我国许多溶洞由于开发不当,一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了洞内气体对流,再加上游人太多,二氧化碳骤增,加速了洞内景物的氧化和风化。

3.旅游区缺乏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

部分生态旅游地游客严重超载,超过生态承载力,导致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生态旅游的价值降低。这主要是由于生态旅游开发前未进行环境容量分析或旅游项目推出后缺乏必要的监控措施,旅游经营部分单纯为了增加旅游收入无限制地增加游人,造成了旅游地超负荷的运转。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必然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

1.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的管理机制

为保护生态旅游的正常进行,需要有健全的生态旅游的管理机制,还包括有完善的管理机构与人员进行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同时,还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条例、法规来规范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应当对开展生态旅游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将有关信息及时通告给公众。一些行业组织制定了本系统内的行为规范,一些国际组织在拟定开展生态旅游的标准以及进入这个行业的条件。

2.加强旅游环境意识教育,规范旅游环境开发行为

生态旅游所强调的首先是保护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由于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时间不长,缺乏经验积累,广大旅游者素质参差不齐,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所以,搞好旅游环境的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可把环保教育纳入各级学校的教育内容之中,通过新闻媒体等各种公益广告,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对旅游者和管理者在生态旅游的实践中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通过强制性的法律与国民自律的道德规范相结合来规范人们的旅游行为,使其环境保护渐成风气。通过教育使与旅游利益相关者认识到环境对于旅游业的重要性,认识自然环境是旅游第一环境的道理并深入每位利益相关者的内心。

3.加强生态管理,健全旅游管理规章

健全的旅游管理规章是搞好生态管理的前提。管理规章和条例要体现出有利于促进对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在内的资源环境进行统一的管理;有利于保护区或风景区名胜区在发挥职能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健康发展,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机构代表政府管理、监督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工作,用生态学的观点和理论指导欣赏、探索生态旅游活动,各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对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及生态旅游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论证,要开展定期的环境监测工作,特别在旅游季节集中和区内的景点集中之地要科学监测游客数量的进入度,旅游商业网点等设施的建设及游人总量必须控制在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以避免不合理建设和超负荷接待造成的自然景观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失衡。

参考文献:

篇11

一、生态旅游的基本含义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式确认,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以保护资源,特别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促进环境保护及宣传教育,提高资源和环境的管理水平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旅游。

可以说,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最值得推广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的重要意义在于游览地区的生态环境、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能得以完整保存。对于游客而言,参与生态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各地的原始风光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而且还能使当地的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25%~30%。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全球用于生态旅游的花费每年增长20%,相当于整个旅游业平均增长率的5倍左右,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就我国而言,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的比重也在迅速增加。衡量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首先要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情况,因为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发展的主体。自然保护区代表着地球上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和自然遗迹等,有着尽可能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生态旅游价值大,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理想地段。截至2001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551个,总面积 1.3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2.9%。其中50%以上的保护区从旅游中获取收入,保护区中的旅游收入已占所有创收总额的大多数。但是,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管理上尚无系统成型的体系,与世界上通行的生态旅游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1.规划滞后。生态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或旅游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多重目标的统一。因此,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十分重要。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才能使多重目标协调统一起来。当前,我国生态旅游规划工作还比较滞后,特别是规划理念、专业化水平和规划深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借鉴和运用国际上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2.投入不足。发展生态旅游,需要相应的保护性投入,需要有科研、管理队伍的跟进,需要建设相应的交通、通信和装备等保障设施,对环境整治也有特殊的要求。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在一些地域偏远、经济欠发展的地区,支撑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匮乏更为突出,更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

3.产品同质性突出、精品少。不少地方由于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开发指导不够,技术标准欠缺,市场定位不明确,造成同质性开发比较普遍,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比较粗放,像九寨沟这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精品还不多。

4.环境恶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晚,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力度还有待提高。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引导不够、盲目开发,仍然在少数地区存在对资源和环境损害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

篇12

生态旅游,这一当代旅游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一个新生的概念已经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并频频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有关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也是源源不断。自20实际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后,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最优选择之一,已经得到了全球各行各业的认可和赞同。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83年。由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特别顾问谢贝罗斯.拉斯喀瑞(Ceballas Lascurain)提出后,经过多年来的扩充和发展,国外的生态旅游的基本方法和框架业已形成并建立起来。而在国内,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就早已成为我国旅游界关注的焦点。自黄羊山首次倡导建立生态旅游这一学科后,1993年,我国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在北京召开并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纲要》这一正式文件,对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确认。此后,1995年我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分会成立,为我国的生态旅游的研究奠定了一些基础。而1999年作为我国“生态环境旅游”主题年,通过一系列相关的研讨会的召开,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2.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1 体制性障碍,景区(点)各自为政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旅游区仍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两不变(林场隶属关系和山林权属的经营范围不变)政策”的管理体制,创新性措施不足、方法不当,思想观念传统,无法真正利用生态旅游进行增收。在加上一个旅游景区往往牵扯到多个业务利益关系,管理混乱,严重阻碍了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不利于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

2.2 开发资金不足

目前,很多优秀的资源尚未开发,其巨大的开发潜力由于开发资金的短缺和不到位而难以被挖掘,使得合理的大规模开发难上加难。

2.3 对环境造成反面效应

生态旅游者和开发建设者的态度和行为关系到旅游区物种及生态系统的保护,对道德观念和传统文化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存在很高的环境风险,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毁损。其后果不堪设想。

2.4 周边相似景区的同行竞争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地理位置相近、旅游产品相似的景区(点)必然会引起竞争。客源往往只留连于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加上游客自身精力和时间有限,很多景区都难以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

3.生态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某一景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技术进步是促进TFP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其次,诸如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的数量和人力资本及对外依存度也是影响TFP的重要原因,尽管三者影响程度差别甚微,但对外依存度还是相对来讲影响程度更大些,旅游企业数量次之,人力资本最小。

4.生态旅游的区域效应

生态旅游的区域效应指的是它的发展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会产生产业效应,即带来一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等。通过研究,我们认为,生态旅游的区域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点:

4.1就业效应

生态旅游的就业效应包括直接就业效应和综合就业效应。旅游业是综合性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生态旅游必然可以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再者,旅游业作为关联性很高的产业,对就业具有乘数效应,提供大量的间接就业机会,带动就业率的提高。

4.2 创汇效应

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大量吸引国际游客,从而改变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实现赚取外汇的目标。当前,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我国要想拥有丰富的外汇储备,加强国际竞争力,必然要大力支持生态旅游的发展,因为旅游业创汇成本低、不受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和运输成本低等优势,能够快速促进旅游外汇收入的提高。

4.3 经济收入效应

生态旅游的目的就是获取经济效益,带动本地产业发展并拉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因此,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效应,还会产生极大的间接经济收入效应,即旅游业在获得直接收入的同时,通过向其产业链条的下游产业支付费用购买经济活动的资源,从而形成产业的流动和促使产业链中各产业的综合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