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研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7 11:12: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远程教育研修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远程教育研修总结

篇1

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基于这种理论,将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融入信息技术,使各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以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方式

学习资源的迅速增加,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已成为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根本改变的重要特征。以整合思想为指导的教学方式需要师生在学科教与学的环节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要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结合,为各学科课程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提供技术平台。

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方式出发,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方式可概括为三类:一是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二是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三是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第一类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以它为中心向其它学科扩散,这种整合方式是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为核心的。第二类整合方式,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完全为其它学科的教学服务。结合教学内容开发制作了一批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在这方面的探索中教师一方面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真实世界,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体验真实情景的学习环境,将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用直观的材料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技术创设新型的学习环境,将学习延伸到更广阔的世界,学生通过网络收集信息,分享信息资源,参与合作性学习。

第三类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知识的学习过程作为载体,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来获取、交流信息,到达学习信息技术和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课堂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工具;(2)作为情景探索和发现学习的工具;(3)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工具;(4)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的工具;(5)作为自我测评和学习反馈的工具。这种整合方式的教学,要求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新知识的学习从学科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让学生借助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安排一些联系实际、具有时代特征的综合性和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来处理、协作完成任务,养成合作意识例如,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这章的教学,我们通过制作的网络课件辅助,采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由教师组织、指导、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利用网络分组学习、交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采用这种整合方式,学习任务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对学生收集、处理和分析信息资料的方法进行一般性指导,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这种方法在理念上、教学效率上比第二类整合方式更受学生欢迎,我们将不断实践、总结、完善和推广。

又如:上微机课键盘指法的常规训练尽量与英语学习相结合。要求学生每天至少拿出五分钟的时间练习指法。每节上课前用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一周键盘指法训练的效果进行检测:开始的1—2分钟用于完成开机和指法热身练习;其后的2分钟用测试软件进行英文录入比赛,最后的1—2分钟用于测试小结。教师在小结中要注意表扬本次比赛前10名或达到本阶段训练标准的学生,并纠正不规范操作。又如:用电脑创作美术作品,谱曲或合成音乐;设计贺卡、电子相册、公益广告、网页;通过internet进行信息传递、资料查询等等,这些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到、巩固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和规划的能力,深受学生喜爱。

三、整合实践中的问题

⒈ 教师要担当起课程整合实施者的重任

信息技术能否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不仅在于教师能不能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地使用计算机,还在于教师能否更新教育观念。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优化,而且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理解学科教学的目的、教学中的难点,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进行教学活动。

⒉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学校教学资源,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

篇2

二 我社确立了三条出版主线

1.国外现代远程教育的学术著作

2.国内现代远程教育的学术文库

3.现代教育技术学术著作

三 国外现代远程教育的学术著作

本计划于2008年启动,2009年出版了“开放与远程教育研修丛书”一套共六本:《远程学习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指南》、《远程学习的辅导:教师手册》、《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远程教育机构的决策与管理》、《远程教育的研究与评估》、《为混合型e-learning做准备》,2010年又出版了《通向全民教育之路》([英] 约翰 丹尼尔爵士)

四 国内现代远程教育的学术文库

本计划于2010年启动。

本土化:注重本土的作者、本土的选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本土特色。

专题性:以专题为着眼点,以系统研究、系列研究为主线,内容可涉及远程教育的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

关注实践探索,把握理论研究、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既可以是总结性的成果,也可以是阶段性成果。

本文库选题如下:

1 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2 远程教学交互媒体及交互规律

3 立体化教材的开发与设计

4 有效“参与”的网络教学设计

5 虚拟学习社区网络支撑平台

6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7 远程教学设计策略

8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9 网络社会化学习技术与个人知识管理

(说明:以上选题只是初步的,还可以根据作者的意见进行调整,欢迎有志著书立说的国内中青年学者积极参与。)

五 现代教育技术学术著作

主题:“远程开放教育和网络教学”

已经出版的著作:

1 黄景碧:《教育科学与技术原理及实践-----信息视野的教育》 2008年9月

2 史可卿:《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2009年11月

3 王佑镁:《电子学档的设计与应用》 2009年12月

六 组建学术部(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加强学术研究,繁荣学术出版事业,推动学术成果的宣传和推广。

基本任务:

1 独立承担教学研究课题,开展学术研究;

2 与高等学校和教育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究;

3 对基础教育研究进行学术咨询服务;

4 对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供咨询服务;

5 对优秀学术论文或专著、教材等学术成果推荐发表。

篇3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现代远程学习因为具有协作性、交互性、网络化、自主性、开放性等诸多独特的优点深受远程学习者的欢迎,也是广大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首要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成人学习者需要全方位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建立学习信心,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实现学习目标。在远程学习中如何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确保承认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质量,成为远程教育工作者竞相研究的方向。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修项目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实践中做了积极的探索。

一、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

成人学习者较之青少年,自我意识和自律水平趋于基本成熟,具有独立的人格,在学习中有自我导向。同时,成人学习者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与工作经验,他们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再学习,因此他们善于学习与自己经验相关新知识和技能,而已经拥有的经验往往会使固化他们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中表现为更易墨守成规。再者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明确,他们往往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变化、提升职业技能而进行学习,因此,他们的学习目标明确,以及时有用为指向,以切实解决问题为中心。

二、远程学习支持服务

1978年,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专家Sewart提出了“学习支持服务”这个概念后,很多的远程教育专家对这一概念提出自己的观点,我国丁兴富教授提出:学习支持服务时远程教育学院及其代表教师为远程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者学生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持服务的总合,其目的在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远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远程培训” 北京开放大学是受北京市教委人事处委托,与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合作,共同研发、举办,旨在利用北京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优势,为基层区县学校提供高质量教研服务的教师专业网络研修项目。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聚焦一线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积极研究“教师”这一学习群体的学习特点,积极探索”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建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确保培训质量与效果。

三、“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学习者现状及需求

(一)学习者现状:

对参与在线网络专业发展培训的6580多位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个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习者学习现状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年龄结构年轻化:参与培训6580位学员中学员,40-45之间的人员比例为15%,30―40之间的人员比例位40%,而25―30岁之间的人员比例35%,这类群体这样的年龄化比重可以看出,参与培训地学员由于年龄上的特征,对于网络学习的接受力较强,能够较快的的适应远程学习模式。

2. 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具有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参训学员的选择上,本次研修规定参与研修学员必须具有2年以上的一线教学经验,在本校是数学学科的教学骨干。在6千多位参训人员中,100%的教师具有两年以上一线小学数学教学经验,60% 的教师具有5年以上数学教学经验,70%教师是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因此,这些教师具有一定的数学学科专业基础,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在个人专业发展上具有迫切的需求。

3. 工学矛盾突出

参与培训的学员中,25-40岁的学员占参训学员的75%,其中,女性教师的比例为87%。按照相关规定,中小学教师(包括幼儿教师)应接受五年一轮的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教师们日常工作时间需要完成基本的教学要求,同时,备课、教学研究、知识的更新学习、家庭的角色扮演等让大家力不从心。

(二)在线学习学习支持服务方面的需求:

项目在开展过程中,我们对第七期的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1362份调查问卷,回收1105份,对学员就学习主题设定、学习资源的构成,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设置、线下教学活动开展等几个方面对学习过程中所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开展满意度调查,总结出学习者在学习支持服务方面有以下几方面需求:

1.学习资源丰富多样性的需求。99%左右学了获得丰富的媒体学习资源是他们参加此次培训的期待之重。2.导学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引领需求;97%学习者认同导学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并积极参加导学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主题互动交流,参与导学教师的线下现场教学活动。3.课程内容实操性操作性需求。学员对我们在案例研习方面的课程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提出希望看到更多优质一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视频,主题讨论要围绕“如何解决问题”展开;4.平台学习的技术支持需求。学员由于涉及各个年龄阶段,在利用远程设备开展学习方面能力有所差别,同时,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在线学习中产生的技术操作问题,具统计,在开展的七期培训中,共计为约300位学员提供约500余次在线学习的技术支持服务的工作,学员对在远程学习技术支持方面存在需求;5.学习过程的信息服务需求。由于教师们是在业余时间参加研修,同时面对工学矛盾,因此,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帮助,全方面的信息服务需求包含在线学习的监督机制需求;6.专业发展团体建立需求。教师们对于建立专业发展群体上存在需求,这样的群体有利于教师们对教学提出疑惑,分享经验,实现专业上的共同成长。

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根据培训中学员的学习特点的分析和学员的需求及困难的分析,我们在培训中从学习资源服务、学习信息服务、项目管理服务、导学教师团队导学服务、学情数据分析服务以及导学情况数据分析服务、职业发展延续等以下几方面积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一)学习资源服务:

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研修远程培训项目立足于小学数学一线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借助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创造的“好吃又有营养”的“儿童数学教育”及其工作站团队研修资源,以小学数学教学为核心,应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建构的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研修课程。研修课程将“吴正宪儿童数学”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课程教学实践及其团队研修的经验和资源,转化为广大一线教师可以共同分享的教学策略,打造“好吃又有营养”的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研修课程,课程内容上我们分为必修课“吴老师的儿童数学教育观与特色课堂”、“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和优秀课例研习”、同时为学员准备了丰富的选修课“数学文化”、“数学与美学”、“京津沪名师课例”等板块,同时,在培训过程中的视频答疑和线下教学活动也及时整理和制作成视频资源放在学习平台上,供学员随时进行学习。所有学习资源紧紧围绕“吴正宪儿童数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重点学习吴正宪老师的儿童数学教育观和她所创造的特色课堂,在资源的选取上以北京市小学数学教育骨干、名师的实际课例组成丰富的研修资源。同时,通过一线教师的在线参与交流不断形成新的课程内容。

除了通过登录课程网络平台,浏览资源,学习课程外,我们在学习平台上开设“交流圈”,引领学员与同伴和老师互动,针对学习疑问和学习心得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咨询答疑和互动交流。共同沉淀为学习资源;同时,我们为学员开展专题报告、进行专业指导阅读、开展主题研讨、课例研磨、小组研修、现场活动、视频答疑、作业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构建起体验式、交互式、合作式学习环境,多渠道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学习信息服务:

学习信息服务。学习信息服务是指在培训的整个过程中为学习者与导学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收集反馈信息,保证导学教师开展导学工作,确保保证学员按照培训方案阶段性、高质量的的完成学习。除了对于整体参训学员的信息服务外,同时也包含针对不同的学习个体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涵盖对学员的入学指导、导学教师与学员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学习过程及学习重点的提醒、学情的数据反馈、最近教育资讯推送等方面。形式上我们采取短信推送、平台信息公布、微信信息推送、个别电话、邮件沟通等方式。

(三)项目管理服务:

我们的项目工作小组为项目的开展配备了小学数学专业课程专家、经验丰富的在线课程设计专家、网络技术专业人员、网络课程研修管理人员。他们结合在一起为参训学员、导学教师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小学数学专业课程专家和在线课程设计专家,尊崇成人学习的特点,深入调查和研究小学一线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完成了研修课程的规划和设计;网络技术专业人员为学员顺利登陆网络平台,按培训方案顺利进行研修提供培训及实时的信息咨询。网络课程研修管理人员综合协调各方,确保培训各环节实现无缝连接。

(四)导学教师团队的导学服务:

项目依托“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组建了一流的导学教师团队,按照1:20的比例为学员配备导学教师,导学教师需严格依据本培训的课程方案,保证学员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在培训开始时,他们和本组学员建立起联系;通过多种途径解答学员在学习中产生的专业性疑问;在培训过程中及时追踪本组学员的在线学习情况及交流圈的活动情况,及时上网查看学员问题,带领学员探讨在网上讨论区提出的问题,并解答学员的回应学员问题,梳理学员的作业,设计有价值的主题,生成有价值的专题资源。指导和组织学员开展线下教学活动,完成实践案例,审阅学员的作业并及时给予评价,进行学员学习情况的记录考核。对学员参与课程学习及其成绩做出评价,并就其表现按比例做出推荐。同时,项目工作组为导学教师团队提供导学支持服务,确保导学教师为学员提高高质量的导学服务。

(五)学情数据分析服务及导学情况数据分析服务:

项目工作小组通过网络平台数据统计功能,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通过对学习者学习时间点的数据分析,了解对教师这一特定群体学习者的学习规律,从而搭建完善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教务管理人员通过对学习者的视频点击量的分析,了解学员的课程需求状况,对课程资源进行多方面的补充和梳理;对学习者交流圈的交流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充分了解学员在职业发展中的困惑,了解学员最新的职业发展需求。及时为学员提供帮助。

(六)职业发展延续

参与培训的教师均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他们在职业发展上有着迫切的需求,,我们积极运用小学数学教师的群体优势,提为教师们提供提高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的活动,在中关村二小开展了“中美数学教育研讨观摩会”让学员近距离的感受中美课堂的差异。制定导学教师的聘用办法,积极培养优秀的学员进入吴正宪导学教师团队。成立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微社区,为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搭建一个随时、随地、碎片化开展专业研修、分享学习经验的平台。

我们在培训中践行“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使学习者通过登录课程网络平台,浏览资源,学习课程,与同伴和老师互动,交流经验和心得,上传作业,沉淀资源。同时,采用专题报告、专业阅读、主题研讨、课例研磨、小组研修、现场活动(听课、评课)、作业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构建体验式、交互式、合作式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的深刻学习体验。项目开展至今,我们已经为北京市近7千多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培训,不仅帮助成人学习者高质量的完成本次培训培,更是为他们搭建了同伴合作学习、共同成长职业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篇4

一、认真及时组织各教研组观看名师面对面直播,参与精彩的研修活动。

通过观看直播,参与远程线上研修,老师们感到收益匪浅,同时也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校以此为契机抓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培训,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形式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职能,调动教研组的研修气氛。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突出质量意识,聚焦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益。

二、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通过观看直播,参与精彩的研修活动,开阔眼界、更新观念。规范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教研组长积极指导本组教师开展各项正常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地点、有时间、有内容、有中心发言人。明确对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学习习惯,把新观念新方法应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三、丰富教研活动,推进高效课堂。

我校学期初举办了校级公开课,公开打分,择优推荐,10名教师参加了“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4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同时组织引导教师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晒课,提高“优课”质量,做好“优课”资源的推广应用。积极引导教师参加远程教育培训,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还提高了教研活动在教研组工作中的份量,各教研组进行了系统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多分析教材,多进行专题讨论,扎扎实实开展课题研究,为教师业务水平展示提供服务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