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2: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我的家庭生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以前爸爸妈妈很忙,很少休息,我一直盼望着过双休日,和爸爸妈妈好好享受一下家庭生活。机会终于来了!
星期六的早上,我们吃过早饭,妈妈就说:“中午我们要好好吃一顿大餐!”收拾过餐桌,妈妈就大步流星的去了菜市场。等妈妈回来,她手里提着排骨、大鱼、白菜、鸡腿……
妈妈对我和爸爸说:“我们分工,爸爸杀鱼、剁肉,你和我择菜、洗菜。”我连声叫好。然后我拿起辣椒一挤,一颗辣椒籽蹦到了我的眼里,顿时我就辣得眼泪直流。爸爸妈妈看到我这样乐得“咯咯”直笑,于是我就放下辣椒去择青菜,爸爸则拿起刀帮鱼脱掉银铠甲,忙了一上午,妈妈终于要做饭了。闻到饭香我和爸爸就坐不住了,立刻冲到了厨房,吃着我亲手择的菜,我心里开心极了!
爸爸看我这么开心,就对妈妈说:“以后我们可得多陪陪孩子,让他快乐成长。”这就是我的家庭生活,非常温馨吧?
区二小三(3)班 郭宇浩
半个月的时间里,我每天三次往返于医院与家之间,按时按点、从无延误。同一病房里住了八个病人,她们看到我这么一个老头子,每天忙忙碌碌地亲自给老婆做饭送饭,不但能够保证三顿饭的准时准点,还能时不时地变着饭的花样儿,称赞之余,都觉有点诧异。她们都问过我“你还会做饭?”在她们的心理定势中,像我这么一个年逾古稀的老男人,在外面工作了一辈子,应当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被人“伺候”的日子,怎么还会做饭呢?!其实,所谓的“花样儿”,无非是馒头、大米饭、面条、饺子、包子、菜卷、烙饼、麦饭、稀饭之类,以及简单炒菜、炖菜等家常便饭的轮番出现而已。当她们听人说我还是一个高级工程师时,就更觉得奇怪了……
我对她们说“这有啥呢?去年以来,我就在家专门伺候老婆了!”因为老婆除患有糖尿病外,还有手指不能“沾水”的怪病,所以,去年我“金盆洗手”,谢绝外面的聘请,不再“打工”之后,就专门在家做饭、洗洗涮涮,当了家庭“煮夫”了。
多年来,在我们单位很多人的眼里,我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人,在家肯定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主儿。当去年我在家里承担起照顾老婆的任务之后,一些人认为我可能干不了,需要从头学起。殊不知我早就轻车熟路了。只是这样的“私密事”,长久不为外人所知罢了。
我之所以能够成为家庭“煮夫”,主要有主客观二因:
其一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本人工资低,为了抚养三个孩子,老婆既不愿意死守在家,也不甘心过紧巴巴的贫困生活,总要想法子出去找点活干。这样一来,我忙她也忙,照料孩子、做饭及家务事,就得由两个人共同承担了。这是客观环境逼迫使然。
其二是我的主观性格使然。我的母亲勤劳、内敛,我的身上深深地烙印着母亲的影子。我们家老一辈是一个由公婆、兄嫂等十几口人构成的大家庭,母亲不怕吃苦吃亏,是家务的主要劳作者。母亲以身以言教育了我,使我没有了吃现成饭、不干家务事的少爷作风。
对于一个大男人成为家庭“煮夫”,一些人似乎有所不齿。但我乐于接受,并不觉得丢人。
民以食为天。有的男人,不干家务事,不会做饭,若当老婆因病或因事不在家时,一下子就揭不开了锅。我则无此之忧。老婆如果不在,我从来不为吃饭之事发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时,我可以绝对按喜好口味安排自己的饭食,吃得更自由自在了。
我是一个地质工作者,经常奔波于野外,不能与家人和孩子常年相伴,难得有机会照顾家人和孩子。作为有感情的血肉之躯,为了弥补这样的缺憾,在非野外工作期间,我就会积极地干干家务事,好好地照顾孩子的生活。我系上围裙,认真用心地为家人做上一顿饭,看着她们吃着蕴含着“爱”的饭菜,疏离之感自然就拉近了,我的心里似乎也得到一点慰藉。
几个女儿上学期间,每天我都会早早起床,为她们准备早餐。她们上高中住校以后,为了节约本就不多的生活费,为了让她们吃得更可口一些,我常常给她们带点家里做的饭菜,有时还特意去学校给她们送饭。
几个女儿都是在西安上的大学,她们周末或假期回家时,常常会把外地同学带回家来,我都会做一些家常或陕西的特色饭菜款待她们。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们,对我的手艺也大加赞许。多少年以后,她们的这些“闺蜜”们,还念念不忘、经常提起我的饭菜呢!
由于我这个“煮夫”比较好使,在北京工作的小女儿,“紧急”之时就招呼我去帮忙。1999年年底,小女儿因为准备某考试,要求我前去照顾她的日常生活,我就只身前往。几个月的时间,我精心地照顾着她的生活,使她不为吃吃喝喝、洗洗涮涮分心,得以安心工作、静心备考。冬至那天,小女儿邀请她的一个台湾朋友来家吃饺子。那位朋友吃了我做的羊肉水饺之后,连声赞扬,日后还多次提起。
我这个人有点“怪癖”,除非特殊情况,我是不在外面小饭馆用餐的。前几年我在外面当监理工程师的时候,有时因为某种原因,一段时间内要去小饭馆吃饭。此时,我的“怪癖”发作,“煮夫”秉性难移,往往会主动提出自己做饭的建议。2006年至2008年期间,我在福建某工地时,聘请了一位炊事员为十几位人员做饭。但除我之外,其它人均无或按时吃早餐的习惯。炊事员辛辛苦苦做的早饭,每天都会剩下来。炊事员有意见,但又不便提出。我看到这种情况,就提出炊事员不做早饭,我自己吃就自己做的建议。我的建议得到采纳,这样既节约了伙食费,避免了浪费,还减轻了炊事员的负担,炊事员很高兴。之后,每天的早饭,我就自己做了,若有人想吃早饭,提前告诉我,我就一起为其服务了。
………………
我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觉得人勤快一点,没有什么害处。在平淡庸常的生活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教育好照顾好自己的儿孙,是理所当然的。
如今,我辈这样的年纪,退休了,没有了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再为生活而忙碌奔波,食足果腹,衣足蔽体,宿有蜗室,在悠闲的生活节奏中,在身体尚健康的情况下,不需“保姆”、子女和别人照顾,平常做做家务,做个“煮夫”,吃着自己做的饭,看着家人吃着,如此这般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别人感觉可能不是,但我是!
人,各有各的活法;退休了的老年人,亦然。有一种老年人,虽年过七旬,还要去考大学,还要去上研究生,圆自己的“梦”;有些人过了古稀之年,还去创业、去著书立说,有了一个辉煌的晚年……还有一种人,他们才五六十岁,刚刚退休,却觉得自己到了暮年,终日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等待着死亡的到来……我不像第一种人那样,没有了适当的机会,已经过了拼搏奋斗的年龄,回归到了平淡的日常生活,没有了鸿鹄之志,没有了坚韧的毅力。我也不是第二种人,不像他们那样的颓废,不像他们那样的消极悲观。我有我的活法。
我的退休金并不高,但知足常乐。每一天,我到时候睡觉,到时候起床,到时候当“煮夫”,到时候散步活动筋骨,到时候读书上网浏览新闻……若一时有了灵感,将所遇所思所悟、把看到的尘世百态,码码字,用文字“无关痛痒地”一番,“为赋新词强说愁”一番,在文字的海洋里泛舟,心情亦觉畅然。
思念父亲,总会牵出对《家庭生活指南》杂志的一段情愫。在父亲卧床的最后三年里,除了母亲和儿女们的衣食照料外,酷爱书报刊的父亲,随着心血渐尽,越到后来越想阅读《家庭生活指南》了,期期必看,病床边总有一叠《家庭生活指南》杂志,刊物上的文章简直成了他生命中的慰藉。一次,病重的父亲与我闲谈:“我这一辈子不嗜烟酒,不计较吃穿,唯视书报刊如贾宝玉颈项上的‘通灵宝玉’一样。但接触过多种家庭生活类的刊物,感觉上还是《家庭生活指南》杂志好。它既能提供家庭、生活、休闲的经验,又能奉献健康、保健、养生的知识。你看,这个病房里共有六个床位,已经住进了五个。每期《家庭生活指南》杂志一到,我先仔细地阅读,然后让邻床的老杜看,慢慢地大家都熟悉了,我又把《家庭生活指南》杂志送给其他人看。现在,这个病房里,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家庭生活指南》,我看他们对《家庭生活指南》杂志很感兴趣,便对他们说:‘《家庭生活指南》杂志在同类刊物中办得最早,办得最好,读者最多,价格最低。’邻床的老杜问我:‘宋老,你对《家庭生活指南》杂志怎么这样熟悉!’我说:‘我是《家庭生活指南》杂志的老读者了,已经订阅三年多了,明年我还要订阅一份《家庭生活指南》杂志。’”
2005年6月8日,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带走了他对《家庭生活指南》的真挚的爱、无限的情。在整理父亲精心保存完好的《家庭生活指南》杂志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父亲在读过的《家庭生活指南》杂志上留下的字迹,越来越像锯齿般难认;画过的杠杠,扭曲得时断时续。但我仍能从遗迹上追思到父亲读刊时的神态,追寻到父亲对生命渴望的目光,欲哭无泪。三年多生命的延长,三年多与《家庭生活指南》杂志的牵手,让我代表家人对《家庭生活指南》杂志,真诚地道一声迟来的:“谢谢,谢谢,真的谢谢您们了!”
如今,看到妻子病好如初,更坚定了我一生一世交定了《家庭生活指南》杂志这个良师益友的信念。今年7月,妻子突患肺结核,出院后表现出很强的抑郁症,给家庭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无论医生如何地开导也无济于事,我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没个底。这时,我想起了《家庭生活指南》上的“健康”版块,因为我信任它对读者的认真负责,它的强烈的责任感值得信赖,所采编的文章言之有物,尤其是考虑到病人的特殊心理,既无危言耸听的渲染,又无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娓娓道来,洋溢着人与人的真情;好像是有一种默契,想要读啥,很快就会有针对性很强的文章出现在眼前,犹如“及时雨”,编读间仿佛“心有灵犀一点通”。基于以上原因,妻子在积极配合中西医治疗的同时,十分重视心理治疗。就像《家庭生活指南》杂志上所说的:“身病用药医,心病用心医”。很多亲朋好友惊讶:“你老婆的病好得这么快,还挺彻底,有秘诀吗?”我肯定地回答:“有,我的秘方就是《家庭生活指南》杂志,你赶快订阅吧!”
据荣景甡老人介绍,他祖辈是满族镶黄旗人,在他的言谈话语中总透着一股对儿时的北京那说不尽的眷恋与情义。荣老说:“我小的时候,常常到离家不远的城楼和城外玩儿。那时的北京城里有着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胡同,除了皇宫和一些西式风格的公共设施外,家家户户都用灰墙围成方方正正的小院儿,高低有序的灰色瓦顶间种着些树木,看上去安静而美丽。如今,那美好的景色也仅存于那些老照片中的回忆了……”
老物件再现档案新生命
在回忆往事过程中,荣老拿起身边的一件旧乐器,得意地告诉我:“这叫‘尤克里里’,是1945年抗战胜利时的‘战利品’。有一次我跟着爸爸到安定门大街遛弯,无意间看见了这把小琴,爸爸曾当过音乐教师对乐器比较喜欢,就买回了这件日本货。回家后爸爸立刻装了四根小提琴弦,可弹起来却很难听,于是就把它放在屋角了。这一晃儿六十多年过去了,在这次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我再次发现了它。由于多年受潮、开胶,它已经变成了一堆碎木片。为了留住那段记忆,我决心把它修好,这可真费了不少工夫啊。花了几周的时间才把这些碎片一点一点地粘好成型。我又查出它的学名叫‘尤克里里’,是个和声乐器,并重装了专用的琴弦,这回一弹还真好听!经过几个月的摸索,我慢慢地掌握了弹奏方法,在今年年初的社区春节联欢会上,还用它为老伴表演的新疆舞伴奏,并自弹自唱了现在的流行歌曲。多亏这次的档案整理,让我家这老物件再现了新生命!”荣老说到兴头处,还和老伴儿一起即兴为我弹奏了一段,看着两位老人自娱自乐的神情,我感受到档案带给他们的快乐。
档案就在我的生活里
当被问起以前是否接触过档案,荣老继续说道:“小的时候,家里的老东西挺多,也常常见到舅姥爷们在宗室觉罗八旗高等学堂(现在的北京一中)读书时使用的油印老教材,算起来那应该是教科书中的老“档案”了。那时候,总觉得那上面印的一切都很有趣。现在房子几经翻建,那些珍贵的老教材早已不知去向了。如今家里留下来的只有原版的《三希堂法帖》和老版的《康熙字典》,以及一些老的画帖等。这次接触档案知识后,才真正悟到那些老版教材的文化价值和建档、存档的重要性。早先没有档案的概念,那些老物件真是遗失的太可惜啦!”
家庭建档让我收获太多的甜蜜回忆
说起这次参与家庭建档的活动,荣老激动地告诉我:“2012年,东城区档案馆在社区寻找‘家庭建档’住户中,看到我家里的老物件挺多,就选中了我家。那时我还想这怎么整呀,家里这么乱?毕竟年龄大了,腿脚也不灵活了,做起整理工作可赶不上年轻人。后来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专门辅导下,我逐步理解并掌握了建目录、分类、筛选等档案知识。几个月下来,在我们全家齐心协力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建立家庭档案带来的妙处:一来是锻炼了头脑,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二来是再一次感悟到人生的幸福;三来是通过建档促使我不断去学习。”
荣老还饶有兴致地给我讲了几段在建档过程中的小插曲。“有一次翻看这些旧纸堆时,我女儿找出了一张油印的旧纸片,上边还贴着张旧照片,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1950年时的中学毕业证书。欣喜之余就对女儿说,‘你们看现在找工作多重视文凭,我们那时候的文凭就是这样,太珍贵了。’这张老证件又一次让我感受到家庭档案意义所在!”
荣老微微停顿了一下,又说:“整理照片档案还算简单,重新编排再洗印就行啦。可音像资料还真让我犯了难!过去我曾在电视台做了22年的儿童教育节目主持人,也有心保存了些音像资料。可那些都是录像带,怎么才能按现在建档的要求转换成电子光盘呢?为此我还特意买了专门的设备,儿子也帮我找来了专业的转换软件。可我年纪大了,掌握这些技术比较慢,几次都整不好,我心里急啊,最后决定采用最笨的办法,利用家里的数码摄像机重新一段一段地拍摄,再进行剪辑并配上音乐。终于,一张记录几十年我家历史变迁的电子光盘档案做好了。”说到这,荣老还给我播放了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