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1: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幼稚园老师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一颗诚挚的爱国之心
1914年,陈鹤琴踌躇满志踏上了留学美国的道路。在去美国的轮船上,他思想斗争着:“学医还是学教育?”最终放弃了学医,他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1919年,他放弃了正在美国做的博士论文,毅然回国,开启了他的“教育曲线救国”之路,提出了“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的思想观点,并提出了“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的教育目的。
陈鹤琴本人的经历以及他提出的教育目的,都是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学习的: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在的国家。现如今,出国留学的有志青年也很多,但是当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冲突时,有些人选择了前者,留在了别的国家,甚至加入了他国国籍。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如果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那么中国人才的流失将严重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二、“活”的教育方法
陈鹤琴认为清末以及民国时期的复制日本和欧美的幼稚园是“幼稚监狱”,因此提出了“活教材、活学生、活教师”的“活教育”思想。他带着学生走出幼稚园,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到工厂、到码头……让学生把鲜活的现实生活当作教材。同时,他也一直在潜心钻研“活教育”的教学方法。
有一个儿童,总习惯于用左手写字,老师要他改用右手写,却一直没做到。陈鹤琴就对这个孩子说:“你会用左手写字,大家都不及你,你真了不起!但是大家都能够用右手写字,而你不会,那你就不如大家了。假如你也会用右手写,两手都会写,那你就是第一个大好佬了。”不久,这个孩子会用右手写字了。
陈鹤琴先生重视研究幼儿的心理,他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研究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个性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现如今,一些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仍然很严重,一些幼儿园评价孩子的标准仍然是记住了几个单词,学会了几首唐诗……陈鹤琴先生等众多的幼儿专家都在多年前就提出了:教育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可见,作为幼儿教师以及幼师专业的老师,我们都有必要重读经典。
摘要:文章对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从华德福幼儿教育起源和发展现状、国内外研究重点及局限以及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研究提供思考。
关键词 :华德福幼儿教育;华德福幼儿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126-02
华德福教育是由鲁道夫·斯坦纳根据人智学理论观点所创立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模式。华德福幼儿教育是教育者与幼儿一起,通过创造一个温暖、美丽、家庭般充满爱的安全环境来促进幼儿的成长,目前,它的幼儿教育理念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并在全世界建立起了几千所学校和幼儿园。
一、华德福幼儿教育的起源及发展
华德福幼儿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受新教育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流派,其中,教育目标和教育措施是为了促进儿童个性的成长。1926年,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在斯图加特建立。2010年,世界上66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 1000多所华德福学校和2000多所华德福幼儿园、儿童中心或学前班。2004年,由黄晓星、张俐和李泽武等人发起,在成都锦江区琉璃场皇经楼村成立第一所华德福学校。2006年,上海建立了华德福儿童之家。到目前为止,中国内地如成都、武汉等35个地区建有华德福幼儿实验基地。华德福幼儿教育中心在如此多的国家建立,显示了在国际上的可接受性。
二、国内外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相关研究
1.国外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相关研究。国外关于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研究有很多,有专门的书籍、论文等介绍,以下可分为三个方面:
(1)华德福幼儿课程理念的介绍。琳·欧德菲尔德所著的《自由地学习》中,首先以幼儿、家长、教师三个不同视角介绍了对华德福幼儿教育的感受,为读者提供了感性经验;其次,书中介绍了华德福幼儿教育的核心原则,如保证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和适宜的儿童时代的权利、原则等,帮助读者了解华德福幼儿教育的内在精神;再次,详细阐述了以活动为基础、通过模仿和榜样学习、节律和重复、创造性游戏等内容为读者提供对整个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理性经验。
弗雷达·伊斯顿认为华德福教育有六个关键要素,包括儿童发展理论、教师自我发展理论、核心课程、作为艺术的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一体化、作为学习社区的学校,并认为华德福学校对美国公立学校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2)对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马丁·洛森的《解放孩子的潜能》一书以斯坦纳教育理论为基础,为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态度、如何促进幼儿感觉发展以及如何保证幼儿游戏质量等方面做了非常详细、具体的介绍,这是一本家长教育幼儿的指南,其中的内容详细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对特殊教育的研究。Lena认为基于华德福教育的本质,在华德福教育体系内,那些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华德福学校为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设置了专门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专门机构,不论这些幼儿具有怎么样的缺陷或者面临怎样的问题,被华德福学校录取后,都能通过小学或者高中的升级考试,而他们使用和普通华德福学校一样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家长、教师和其他志愿者也帮助幼儿学习。
2.国内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相关研究。国内有关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相关著作较少,多集中于介绍斯坦纳本人的思想以及华德福学校教育。
(1)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的介绍。黄慧娟的《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从教育思想的成因探析和理论基础、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思想的实践三个方面做了详细、具体的介绍及评价,为读者提供全面、具体地了解鲁道夫·斯坦纳思想的平台。
(2)国外华德福幼儿教育及学校的介绍。杨志贵的《因性施教、 顺势育人——谈德国华德福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与教育》中主要介绍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以及考试对于孩子的意义。
张地荣、杨晓萍《华德福艺术化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中,主要介绍了华德福教育特色即艺术化教育的原则、内容,以及对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费广洪、赵小平、刘丽等在《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中,主要介绍了华德福幼儿教育的十二个理念及实践,为读者对什么是华德福幼儿教育以及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精神作出了详细的阐述。
张俐的《保护童年——华德福幼儿教育》主要介绍了华德福幼儿教育是一种贴近自然的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没有强迫,没有压制,一切教育都是有节奏、有规律地进行,对于幼儿来说,学习和生活是如此的自然,它有效地保护了幼儿内在的天性和童真。
曹保印在文章《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德国青年卢安克和他在中国的华德福教育实验》中,通过采访以及观察卢安克在广西的教育实验来介绍卢安克本人关于华德福教育的实践,清晰阐述了卢安克是如何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与儿童的天性合作,怎样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切实帮助。
(3)华德福幼儿园课程介绍。张娜的《迈向儿童心灵的教育——华德福幼稚园在美国的实践》介绍了华德福幼稚园园址的选择和环境的设计,以及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与实施。
张栩的《一种整体的视角:华德福整体课程思想研究》介绍了华德福整体课程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华德福整体课程的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进行了阐释,从实践角度构建华德福整体课程思想的框架,总结华德福整体课程的五大教育意义。
晓狄的《“玩” 过童年——美国华德福幼儿园“玩”教育的启示》,主要通过生动、活泼的举例介绍了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目的与课程内容。
费广洪的《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理念及其启示》介绍了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方面以及华德福幼儿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王雪梅的《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研究》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目标及课程内容,分析了课程目标设计原则及课程目标包含的七个方面;重视艺术活动、注重节日庆典和强调自由游戏的华德福幼儿课程内容。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组织和实施,通过华德福幼儿园一日、一周和一年日常活动的安排,介绍了呼吸式的课程活动安排方式以及艺术化的教学方式。探讨了华德福幼儿课程注重儿童心灵滋养、与生活相渗透和着眼于全人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华德福幼儿课程自身的优势,分析了华德福幼儿课程是否科学和在中国适应性的问题。
(4)华德福幼儿教师的培训介绍。我国对华德福教师培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李泽武、吴蓓、黄晓星等人的著作中。李泽武在《我在英格兰学师范》中详细记录了自己在英国接受华德福教师培训的情况,介绍了华德福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内容。黄晓星在《在华德福学校学做老师》系列文章中,讲述了华德福教师培训过程以及自己的感悟。“培训课程包括学习人智学,以及研究华德福学校的教学大纲,通常有大量的艺术训练,最重要的还是教师个人的心灵熏陶和内在的发展。”“教师培训课程中少不了实习,不同的培训学校实习的课时长短也不一样”等。
3.国内外研究华德福幼儿课程的局限性。国内外研究华德福课程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理念的介绍,这些对于我国如何有效地实施华德福教育有较大的局限。
(1)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文献法,因文献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研究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华德福教育及华德福幼儿课程有一个宏观的掌握。但是,由于文献都是源自于他人对华德福幼儿课程的高度抽象概括,而没有在华德福幼儿教育基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学习,便缺乏对于华德福幼儿课程感性的认识与理解。
(2)研究内容。国内外都注重对华德福幼儿课程理念的介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的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特色、教师培训等方面。
局限在于:首先缺少对于华德福幼儿教育在中国本土化的研究。由于中国研究华德福幼儿教育的专家较少,而其中占很大部分是记录国外培训的经历,很少有介绍华德福幼儿课程在中国的适应状况如何以及针对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将华德福幼儿课程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其次,缺少幼教课程的比较研究,如与蒙台梭幼儿课程等相关的幼儿课程进行比较。
三、华德福幼儿教育研究的展望
我国华德福幼儿教育研究需要展开新的视角,运用新的范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改进,首先,未来的华德福幼儿课程研究中应更加注重对于华德福幼儿课程在中国本土化、华德福幼儿教育在中国的适应状况、以及针对于华德福幼儿课程在中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怎样的指导等方面的研究。其次,将华德福幼儿课程与蒙台梭利等幼儿课程进行比较,寻找相同点,不同点,各自的优势和对中国幼教课程的启示,以达到促进国内幼教课程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I] Lynne Oldfield著.自由地学习[M].李泽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Martyn Rawson著.解放孩子的潜能[M].吴蓓,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李泽武.我在英格兰学师范:华德福教育亲历记[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4]杨志贵.因性施教 顺势育人——谈德国华德福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与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3, (6).
[5]李雪飞,罗慧娟,王昊燕.华德福教育的产生及其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05.
[6]苌庆辉,申卫.华德福教育概览[J].世界教育信息,2005,(9).
[7]费广洪,赵小平,刘丽.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幼教园地,2006,(3).
[8]张娜.迈向儿童灵性的教育——华德福幼稚园在美国的实践[J].教育导刊,2008,(1).
[9]张地容,杨晓萍.华德福艺术化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当代学前教育,2008,(2).
[10]张栩.一种整体的视角:华德福整体课程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11]费广洪.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理念及其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12]晓荻.“玩”过童年——美国华德福幼儿园“玩”教育的启示[J].家庭与家教,2006,(11).
[13]陈园园.华德福学校教育的实践探索[D].西南大学,2010.
[14]张俐.保护童年——华德福幼儿教育[J].中华家教,2005,(10).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对幼儿做到关心、细心、耐心,不偏爱,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2、自觉执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仪表整洁大方,语言文明,举止端庄,态度和蔼,动作轻柔,不穿高跟鞋进教室,不戴耳环、戒指,不披长发,不在教室里化妆和饮食。
4、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培养目标,,结合教研组计划及本班幼儿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及时制定好各类教育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调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班级保教工作。
每学期第一周前完成班计划,学期末前两周完成幼儿评估记录。
每主题结束前完成本主题的观察评估记录、教养笔记(教育随笔)及主题计划、过程记录及反思等。
定期完成幼儿的个案观察记录。
5、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寓教育于游戏中。观察、分析、记录、评估幼儿发展情况,因材施教,促使幼儿的和谐、健康发展。
6、认真执行幼儿园各项教育常规及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保教结合,对教育行为与过程及时进行反思、调整,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7、指导并配合保育员做好本班幼儿生活保健工作,管理好本班幼儿的睡眠、仪表、饮食,做好三清一静。随时注意幼儿的健康安全情况,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
8、进班前,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带班时精力集中,尽心尽责,不随便离开班级,密切关注幼儿的活动及需求,及时提供适当的指导。
9、根据教育内容,定期更换、积极创设体现幼儿主体地位的活动环境(材料充足、安全健康、整洁有序、美观舒适、师生关系融洽),为活动区、活动室等各类活动提供符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操作性强、卫生、安全、丰富的玩具和材料。
10、组织好园区及班级各类大活动(如郊游、半日活动等),做到有方案、重实施、好反思。
11、努力学习幼教专业理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积极参加教育研究和各种业务进修学习,(课题、教研活动等),注重研究、探索过程;做到有分析、有目标、有实施方案、有观察评估、有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12、定期向教研组长或园主任汇报工作,接受园长、园长助理、园主任、教研组长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13、搭班老师互相协调沟通,进班前做好准备,带班时不擅自离岗,空班时不允许随便串班,严格执行一日作息制度,不允许私自调班。
14、能处置意外事故和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措施的能力,无论发生任何大小事故,均必须及时报告保健室、园主任处。
15、与家长保持联系配合,全心全意为幼儿家长服务,积极主动做好家长工作。
每学期对每个幼儿家访1-2次,并做好记录。
每周四完成下周计划,周五公布计划安排、家长宣传栏等内容,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有关信息和要求。
定期召开家长会。
做好班级网站的管理和维护,及时更新内容。
定时和每个幼儿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家庭教育情况,和家长商议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工作。
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工作: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家长义工、家长沙龙,家教指导讲座,做好个别家长工作等。
每学期开展12次主题家教指导活动,写出1 2篇家教指导活动案例;组织家长撰写教学一得文章34篇,在学期结束前交园科研室存档。
做好班级财产物品登记、保管、清理等工作,做好保管区内的清洁工作。
不向家长索要财物。
如果幼儿因病事假或无故两天以上(含两天)不来园时,要及时家访,了解情况。
16、关心幼儿园发展,及时为幼儿园各项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幼儿园班主任职责范例
1、严格遵守学校《教师行为规范10条》和各项规章制度。
2、全面负责本班教育和保育工作,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要求,结合本班实际,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包括观察、分析、记录幼儿发展情况),并认真执行。
3、对幼儿态度要和蔼和亲,做到耐心、关心、细心、热心,与本班教师、保育员团结协作,搞好所在班级教育、卫生、保健及生活护理等工作。
4、认真执行幼儿的作息制度,认真安排好幼儿一日生活内容,做到动静交替,手脑并用,确保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5、主持召开每周班务会议,共同确定下周工作重点,与副班主任和保育员共同搞好班内的工作。
6、坚持下面教育原则,尊重幼儿,积极启发诱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7、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及业务学习。积极创编教材,制作教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水平。
8、坚持做好交接班工作,一般情况口头交接,重大情况要作书面交接。家长特殊要求、患儿药品、物品要登记交接。
9、做好家长工作,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养方法,每周向家长公布本周及下周的教育内容,以便家长心中有数,积极配合。
10、认真填写家园联系手册,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交换意见。
11、认真做好教研活动记录和每周教育小结,每学期写出质量较高的教育工作总结或论文一至两篇。
12、坚持英语学习,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
幼儿园班主任职责范文
1、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先锋幼稚园教师行为规范,为本班的老师、孩子、家长做出榜样。
2、 全面负责本班教育和保育工作,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要求及每学期园务工作的安排,结合本班实际,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并认真执行。
3、 对幼儿态度要和蔼可亲,做到耐心、关心、细心、热心,并与本班教师、教育助理团结协作,搞好所在班级教育、卫生、保健及生活护理等工作。
4、 认真执行幼儿的作息制度,认真安排好幼儿一日生活内容,做到动静交替,手脑并用,确保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5、 主持召开每周班务会议,共同确定下周工作重点,与教师和教育助理共同搞好班内的工作。
6、 坚持各项教育原则,尊重幼儿,积极启发诱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7、 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及业务学习。积极创编教材,制作教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
8、 做好家长工作,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方法,每周向家长公布本周及下周的教育内容,以便家长心中有数,积极配合。
9、 认真填写幼儿家园联系手册,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与家长沟通。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幼儿园男教师康海兵也在幼儿园工作了13年,这位非科班出生的男教师已成长为幼儿园骨干教师,他的教育教学论文多次发表在各级幼教刊物上,他在县里举行的优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总结自己的成长之路,康海兵认为,对于非科班出生的男教师,刚走上岗位时适合分科教学岗位(如进行体育活动的集体教学),这样既能充分发挥男教师勇敢果断、幽默机智的性别特点。又最大程度地回避了专业方面的短板,获得边工作边学习的缓冲时间。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幼儿园应安排带班教学的任务,这样才能让男教师真正了解幼儿,从而进一步促进其专业素养的提高。
幼儿园给“位子”,而男教师自身则需明确发展方向。由于长期以来男教师在幼儿园中屈指可数,前人留下来的适合男教师特点的教育教学经验就少之又少,他们的专业发展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太原市育蕾幼儿园男教师靳亮在多年工作中创新性地开展了“清晨踢足球、成语接龙、双休日感想、幼儿生日party”等六大特色活动,受到业内专家的好评。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多年坚持教研实践,让靳亮从一名普通幼儿教师成长为山西省师德标兵、山西省保教能手。他建议年轻男教师:“要清楚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要盲目跟风模仿,潜下心来坚持钻研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风格。”
男幼师呼唤群体性生存环境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幼儿园里有6名教学一线男教师,他们的平均进园年限已达7.8年。在男幼师频繁跳槽的当下,这支队伍有如此的稳定性实属罕见。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拥有群体性生存环境是这支队伍存在并发展的重要原因。
最早来到幼儿园的康海兵老师已经工作13年了,他对群体性生存环境对男教师的影响有切身体会。“对男幼师来说,选择从事这个行业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孤独。战胜孤独,就成功了一半。”回想起工作最初几年“单打独斗”的日子,康海兵作了这样的总结。男教师与女教师在知识、情感、个性、习惯、爱好以及教育教学风格等方面的诸多不同,往往让“万花丛中”的“一片绿叶”无从交流,即使有交流也大多是“公事公办”。其中的孤独与寂寞可想而知。而现在6位男教师在课余经常一起踢球,也常常会就一些男性话题聊得热火朝天。
群体性生存环境的意义不仅是排除男教师心理上的孤独感,更重要的是形成相互鼓励又相互竞争的氛围,对其专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6位男教师中卜炜是最晚进园的,学音乐教育专业的他第一次在幼儿园上课时说了句“同学们好”,结果没一个孩子理他。和孩子格格不入的不适应感曾一度让他感到沮丧,“如果没有前面5个兄弟的鼓励和指导帮助,我肯定走不下来。”卜炜坦言。几年的工作中,男教师们你追我赶,相互切磋,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教育教学中,有的人积极将体育和音乐融入游戏教学中,幼儿园每天两小时的“阳光艺体”户外活动成为园本特色:有人将自己的网络特长融入电化教学中,在全县优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有人组建起幼儿园的“小小足球队”“小贝壳电视台”……目前他们正在筹备成立“男教师工作室”。“男教师工作室将成为我们交流思想,互相鼓励促进的平台”“男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形成有别于女教师的教育教学风格,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作一些研究与探索”……对于“男教师工作室”。他们有许多畅想。
不过当前对于绝大部分幼儿园来说,形成园内男教师群体性环境几乎不可能,那么园外的群体性环境就显得至关重要。广东省珠海斗门容闳国际幼稚园的徐帮强于2005年创办了一个名为“一支秀——中国男幼儿教师联盟”的网站,目前注册的男教师已超过700人。男幼儿教师在网站上分享信息,讨论话题,互相支持帮助。“联盟”还定期举办“中国幼儿园男教师工作研讨会”,目前已经举办了5届。研讨会关键词从最初的“碰撞、坚定”到现在的“创新、合作”,折射出成员们在群体性环境中所取得的进步。
如果类似这样的组织能在更多地区出现,并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形成联系,或许能让更多男幼师感受到群体性环境的存在。
关注男幼师生职业情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