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8 15:31: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

篇1

关键字:大学生 道德素质

摘要:本次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温州大学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状况,及其对道德素质问题的看法展开调查。

近年来,高校录取率不断提高,教育普及进一步发展。但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高的道德素养?德才兼备是我们每个人希望做到的,但现实中两者并不一定是正比例相关。一些大学生违背道德,甚至泯灭人心的事,在网络媒体发展的状况下,时常活生生出现在人们眼前。作为温州大学的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审视自我,了解环境。特作此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报告由温州大学学生处信息调研队发起,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温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从道德素质基本认识及看法、自身道德素质水平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反馈回来的调查表统计总结得出温州大学在校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报告的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26份。

1.道德素质基本认识

首先,什么是道德素质?89.9%的受调查者认为是一种道德修养,89.7%的同学认为是一种道德情操,认为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占71.3%,还有59.7%的同学将之认可为一种心理素质。本题既然为多选题,并且每个选项都有半数以上人选择,可以看出道德素质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它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必会受到心理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随后通过一定的外化,将这种内在的抽象的素养反应在日常生活中。

在对当今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认识上,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总共仅占20.1%,67.5%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还有12.3%认为差。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而心有微凉之意。我们从小所以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所以为的德才兼备,所以为的要读书,先做人,难道到了大学,到了更远的社会就淡化甚至是遗忘了?

那么大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53.7%的人认为是道德修养,有德才是最基本的;24.7%的人看重社交能力,11.6%的人认为成绩优异最重要,还有10.1%选择了创新思想。而在当今社会知识与道德素养孰轻孰重的问题上,58.4%的人认为两者都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即在道德对公民制约作用的问题上,21.7%的人认为作用很大,而72.3%的人认为作用正在弱化,6%的人则认为完全没有作用。这不仅需要政府学校方面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构成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的自我改善。只有人人道德向上,才会使道德的公信力和约束力增强,真正起到无形之法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42.3%的人认为在于个人觉悟,30.7%的人认为在学校教育,还有26.4%的人认为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确实,道德素养既然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存在,在其养成的道路上必然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

2. 自身及周围人群道德素养水平

这一方面为本次调查的重点。

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78.1%的人会主动让座,15.4%选择别人不让,我也不让,5.3%的人会假装没看见,还有1.3%的同学不管怎样都不让。在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历中,其实经常能看到温大学子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有些同学甚至觉得让座麻烦,干脆一直站着。但是还是有一些同学没有这种谦让的意识,觉得同样花钱坐车,凭什么让位于人。这种想法虽然不能受制于法令法规,但必然会受到道德上的质问谴责。

在人行道为红灯,但此时恰好没有车辆经过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仅有29.2%的人会坚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了再通行;19.4%的人表示会随大流,别人走我就走;16.1%的同学认为能快点走最好,而35.3%则会视情况而定。不论人走我走,还是视情况而定,其实都是人侥幸心理的体现,以为车少,以为自己速度快,而就此酿成大祸的又何尝少,真正到了那时就追悔莫及了。

对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56.4%的人认为只要是能得到好处而且相对轻松,那么就会参加;33.2%的同学表示什么活动都愿意参加,而还有10.3%的人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确实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学分相挂钩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似乎不再那么纯粹。有的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只是为了取得相应学分,不是为志愿而志愿,只是为学分而志愿。但是试想,如果志愿者活动没有相应的学分奖励,当代大学生又有多少能发自内心不求回报去做这一份事业?这是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如果你的舍友在出门前忘了关台灯或热水器,导致台灯或热水器开了整整一早上,你会怎么做?

80.1%的人会与其沟通,希望对方下次注意;8.6%的同学会选择保持沉默,但是心里会就此留下疙瘩;另有11.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随手关灯关热水器是一个需要养成的好习惯,生活中确实会出现由于一时马虎而忘记关灯关水一类的事,这个时候,作为寝室成员,就应该互相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来养成这种习惯。

你是否介意不道德的行为?

69.8%的同学表示介意,16.1%表示不介意,另有8.8%和5.3%的人表示无所谓和习惯了。在遇到不道德的事情时,25.7%的人会坚决反对,21.2%的人选择随波逐流,47.1%的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6%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对于不道德的行为敢言敢指出,才能避免这些行为更加猖狂。但现在的风气是,公交车上如果有人在实施偷窃,很少有人敢正义指出。这是社会的悲哀所在。

接下来是一些不好的有违道德的做法,列表来说明:

你或你的同学是否出现以下状况 是 否

乱吐痰 27.7% 72.3%

乱穿马路 73.3% 26.7%

乱扔垃圾 61.5% 38.5%

随口说粗话、脏话 55.9% 44.1%

作弊 41.8% 58.2%

说谎 42.3% 57.7%

抄袭 50.9% 49.1%

其中对于考试作弊现象,我们又进一步对其设置了问题调查: 你对考试作弊持何种态度? 是 否

不能接受,自己从来不作弊 30.2% 69.8%

可以理解,学生压力太大 38.0% 62.0%

可以理解,为了考高分 28.0% 72.0%

可以理解,总比补考好 30.5% 69.5%

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做过 11.8% 88.2%

没什么大不了,不被抓就ok了 16.6% 83.4%

其他 5.8% 94.2%

在周围人对父母是否孝顺的问题上,仅33.2%的人认为这一方面做的好,60.7%认为一般,还有6%的学生认为做的比较差。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其他道德之事恐怕也不必再谈。

那么所有这些不道德没素质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何在?

你认为产生不道德和没素质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是 否

图方便 51.1% 48.9%

不那么讲究 44.6 % 55.4%

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 35.8 % 64.2%

习惯成自然 50.1 % 49.9%

社会风气造成 69.0% 31.0%

个人意识太差 55.2% 44.8%

缺少宣传和教育 32.5% 67.5%

人性本恶 13.4% 86.6%

原因各方各面,有主观,有客观。但所有都不能成为道德素质下滑的借口。

三、本次调查总结

据有效统计,总体上看我校学生对于网络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其中的问题还是不容小视,忽视不道德因素做缺乏素养的事的人并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就如何解决网络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一. 大学生反思自我,从自身点滴做起。很多大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人立于世的根本。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学问,才能成就我们各自的人生道路。

篇2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从而提高其全面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重要载体。因而,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教育理论实效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与社会实践的互动关系。

1、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要通过社会实践这一环节提升教学效果,充分实现育人功能

大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通过理论引导和灌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修养性和实践性是这门课程的本质特征。社会实践来源于现实的社会和生活,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灵活的教育方式,能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其效果自然也要大于课堂上书本的教授。因而,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才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效性。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思想政治理论的引导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是要通过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作用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效果。哲学认为:认识对实践具有导向作用。所以,没有理论指导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盲目的,只能算作无主观意识的一般人类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只有以正确的理论来引导,才能使学生真正发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1]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不断丰富,实践领域也不断扩大,取得的成效也越来越显著,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随着时展,各种新形势、新变化应运而生,给社会实践的实施造成了各种困难和压力,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这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高校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应与课堂教育有效结合,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仅作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第二课堂活动来实施,缺乏有力的管理和指导,社会实践的指导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指导相脱节。

2.考评机制不够科学完善

目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力量主要放在团队的精英实践上,而绝大多数学生的实践,以学生自主分散进行,仅要求开学后上交一份实践报告,缺乏一定的指导和保障措施,导致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直接抄袭或下载论文报告,容易流于形式,不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实效性的发挥。

3.基地化建设难以推行

社会给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岗位有限,特别是面对就业压力下,各企事业单位能提供一定的岗位共学生实践的很少。[2]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局限于公益服务、支教扶贫、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社会调查等,缺乏与所学专业的结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社会的实际需求的结合,也影响了长效稳定的基地建设。

三、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强化育人功能。

把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思想到得修养课的教学环节,是高校两课中的重要改革,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能够更有效的围绕理论教学实现育人功能。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需要领导高度重视,把相关的职能部门,如: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两课教研室等共同组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机构,并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机构要根据学校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针对不同学程的教学安排,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与课程教育内容和目标有机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同时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理论丰富又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队伍,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和考核办法上也应给予奖励激励措施提升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

2、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和引导

目前高校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启动和宣传仅在寒暑假前下发文件或通知,这样不利于学生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各阶段的教育主题相结合,会影响到学生参与实践的目的性和态度。应把社会实践的宣传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让刚刚跨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们,对社会实践有一个认识和了解,对于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扩大领域和渠道,让学生多了解和认识社会实践,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

3、加强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

结合专业所学建立一批稳定、长期的社会实践基地,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又能使学校和社会合作共建、双向受益。在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和巩固上还需要高校相关部门多下功夫。

总之,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同时,加强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把空洞的理论知识演变为了易于接受的现实经验,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们思想道德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效性。(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203181。

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122-01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回避学生的迫切需求,必须要科学的审视新形势,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重新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首先,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校园文化带来的冲击。从清晨到入睡,周围人的一声一动都会对大学生自己产生潜在的道德影响;大学生自己的行为也不断受到校园环境的赞同、默许、鄙见或谴责,不断地从他人的评价中调整规范自己的言行。

其次,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不断从丰富而健康的校园文化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积累各种经验,以弥补课堂教学所未能辐射的领域。;

再者,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生与其他人共同创造的,大学生对它的认同感较高;校园文化的兴起丰富了教育的方法,将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实践性、主动性、指导性、趣味性、创造性融为一体,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说服力、渗透力、感召力、凝聚力、约束力,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生机活力。

二、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方法

依据变化了的形势和不断发展的大学生思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好的方法获取实效。

1.把握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需求,是开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起点。

篇4

当代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与生活脱节

大学时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虽然大学生已不是未成年人,但其心理和思想尚未成熟,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及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冲击。作为高校德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德育课程教学虽然较过去单纯的灌输式德育有了较大改善,但目前仍难以摆脱知性德育的局限—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脱节,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当前以知性德育为主的高校德育多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而较少甚至根本不考虑根据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来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这造成了大学生需要教育者解答的生活问题,教育者很少甚至没有给予解答的现象。对于大学生已经不需要的德育内容,教育者却不厌其烦地给其传授,从而使得高校德育失去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对德育内容也难以产生道德认同,使高校德育陷入了实效低下的困境。鉴于此,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应建立以大学生实际生活和道德需要为依托的生活德育范式,即让大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道德、体验道德,在“有道德的生活”中成为“有道德的人”。

对高校生活德育范式的解读

所谓“范式”(paradigm),是指模型、模式及范例等。生活德育,就是以受教育者的现实道德需要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受教育者达到美而善的生活为目标,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受教育者在生活中学习和践行道德规范,从而使受教育者在生活中获得道德水平发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过程。

高校生活德育的目标是大学生的道德水平获得提升并达到美而善的生活。就道德本身而言,道德源自于生活,其目的也是为了生活。因为生活是具有自成目的性的,即生活不是以其他事物为目的,而是其他事物都以生活为目的,所以道德的存在是为了生活。从这一角度出发,那么在生活德育的视阈中,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引导大学生选择和建构有道德的生活及生活方式,并走向更好、更有意义的美而善的生活。

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是以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和生活经验为依托。一方面,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必须符合并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才能被大学生主动接受。认为,个体的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只有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才能激发大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要立足于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认为,“个体经验是由每个个体自身生活历程凝聚而成的,而道德学习的特点就是它不能离开个体自己的经验,每个人都只能基于自己的经验去建构它的道德生活”。因此,大学生道德学习的特点要求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应立足于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促使大学生主动地进行道德学习。

高校生活德育是在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进行的。一方面,从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大学生的道德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现实生活。大学生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向善性的自发作用,而是其自身在与周围的环境,即在交往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自主建构起来的;另一方面,生活与德育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大学生的生活过程也是其受教育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过“教育即生活”,即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无论是“教育即生活”,还是“生活即教育”,都肯定了生活的教育意义以及生活与德育的内在一致性,这也就决定了高校德育的过程必须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进行,其生活的过程也就是其接受德育的过程。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及生活特点

在高校生活德育范式中,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和生活经验是高校生活德育内容的依托,也是高校生活德育范式实施的出发点,因此,笔者将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及生活特点进行如下分析。

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超功利性与功利性并存。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需要,道德需要的最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超功利性。这种超功利性的道德需要在行为效应上总是指向他人和社会,并表现出利他的性质。在对某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中,对“如果遇到有老人摔倒,您是否会上前搀扶?”这一问题的回答,有58%的大学生选择“即使没有旁证,同样会上去搀扶”;在回答“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和集体利益”这一问题时,有73%的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当前部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呈现出了一定的利他性,即超功利性。然而,虽然当前部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表现出了一定的超功利性,但有一部分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即利我性。例如,对“如果遇到有老人摔倒,您是否会上前搀扶?”这一问题的回答,有39%的大学生选择“有旁证,才会上去搀扶”或“视而不见”;回答“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和集体利益”这一问题时,有27%的学生表示不赞同。可以说,当前大学生道德需要表现出超功利性与功利性并存的这一特点。

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他律性与自律性并存。调查数据显示,有87%的学生非常或比较赞同“诚信是做人之本”,然而,“抄袭剽窃、实验凑数等学术不端行为”以及“考试作弊”分别被53%和48%的学生认为非常或比较普遍。除此之外,有57%的学生认为“在课桌、墙壁等地方的‘乱涂鸦’”在校园中存存在程度是非常或比较普遍;61%的学生认为“逃课,上课迟到,上课期间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发短信、看小说、睡觉等”在校园中非常或比较普遍存在。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但在道德需要上表现出明显的他律性,处于道德需要的承担义务阶段。他们通常以外在的道德要求作为道德行为标准,把遵守道德规范当成自己的义务,而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同道德规范而发生的自律性道德行为,一旦离开了外界的监督和约束,就会出现各种道德失范现象。

大学生的生活特点:单纯性与复杂性并存。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的生活更多地集中在大学校园。由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较强的重复性和单一性,即每天几乎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按类似的节奏开始和结束一天的生活。这种相对单纯的校园生活,一方面使得大学生与复杂的社会环境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其自身能够不断地渐进成长;另一方面,这种相对单纯的校园生活,使得大学生缺少进行社会交往和道德实践的机会,阻碍着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对道德规范的内化及外化。

虽然当前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具有一定的单纯性,但并不是说大学生与外界社会环境完全隔绝。相反,大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特别是网络,来关注和把握社会动态,并不断突破“封闭式”校园生活的限制以扩大自身的社会交往范围。调查数据显示,在日常获取信息的渠道中,有39%的大学生选择的是网络。在网络活动中,有68%的学生使用“微博”了解信息动态、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及扩大人际交往圈。因此,当前大学生虽然身处“象牙塔”里,但能够通过丰富多样的渠道与外界保持联系,并受来自外界的多方面影响,使其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显现出与单一的校园生活环境相背离的复杂性。

大学生的生活特点:层次性与整体性共存。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其构成从不同角度可被分为不同的层次和领域。如从生活时间角度来看,大学生生活可分为课内学习生活和课外业余生活;从生活内容角度来看,大学生生活可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生活空间角度来看,大学生生活可分为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等等。虽然大学生生活是由不同层次的生活领域所构成,但其不同生活领域并非彼此割裂且毫无联系,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整体。比如,在对大学生课外生活的调查中,有22%的学生的课外生活是听讲座和学术报告。而学术报告和讲座无疑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密切相关,因此,听讲座和学术报告也可作为课内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生生活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但其不同层次的生活领域却彼此相互联系,使得大学生生活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特征。

高校生活德育范式的实现途径

高校德育课程向生活回归。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脱节是当前高校德育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导致高校德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构建和实现高校生活德育范式,首先就要从改进高校德育课程入手,即让高校德育课程向大学生实际生活回归。具体来说,一方面,高校德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联系大学生实际生活及其道德需要。在高校生活德育范式中,其德育目标旨在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并使其达到美而善的生活。这就使作为实现高校生活德育范式主要途径的高校德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然要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其道德需要。然而,高校德育课程所面对的大学生生活并非是经过“过滤”之后的积极向上的生活,而是大学生切实面对的真实生活。这就要求高校德育课程内容不能仅仅地局限于道德知识的传授,更要将德育目标与大学生实际道德需要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真实、鲜活的事例、突发事件或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在满足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其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使其能够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明是非、辨真假;另一方面,高校德育课程要联系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各种课程的学习构成了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内容。尽管各种课程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彼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它们其中却包含着丰富“自在”的德育因素,对大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数、理、化等理工类课程看似与道德距离很远,但由于在其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对精确度要求较高,这使得大学生无形中形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的科学精神,而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的科学精神往往会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上升为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品质。因此,高校德育课程要向大学生生活回归,除了要以大学生实际生活和道德需要为依托之外,还要与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相联系、相贯通,使专门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发挥“自为”和“自在”的育德作用。

校园生活环境的优化。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如果说专门的德育课程在德育过程中发挥的是一种显性的德育影响,那么生活环境则起到的是一种隐性的影响作用。虽然大学生生活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层次性,但无论大学生在何种生活领域进行何种活动,均离不开其所处的具体的生活环境。要使大学生在其生活中形成美而善的德性,则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作为土壤。因此,在构建和实现生活德育范式中,生活环境的优化是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在大学生生活环境中,既包括校内环境,又包括校外环境,其中校内环境,即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更为直接。因此,大学生生活环境的优化,首先要从校园环境的优化入手。

校园环境的核心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即校园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其制度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依靠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学校师生通过自身言行将严谨的工作和学习态度、端正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渗透到生活环境中,并对传统校园精神进行传承和不断创新,从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和校园文化环境,进而才能对他律性较强、自律性较弱的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制约和导向作用,使其在道德实践中对校园精神文化产生认同的同时自身的道德水平也能够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还要依靠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加强。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硬件环境的配备与展示。物质文化的建设不仅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学习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环境和资源,而且还作为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传播着校园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德性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制度文化是指对学校师生和学校组织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制度文化在集中体现校园文化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要求的同时,还能够在规范和约束大学生日常行为过程中,将其所承载的核心道德价值向大学生个体或群体“位移”。当然,这种“位移”的发生,只有在制度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正向的道德价值并且能够获得大多数师生的认同时,才会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品德塑造作用。因此,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应通过民主的方式让师生共同参与一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并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对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地贯彻和执行,从而使得校园制度文化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作用。

篇5

一、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现状

现代大学生重视提高思想修养,积极钻研业务和锻炼能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勇于面对挑战,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将诚信道德教育当作是符合社会需要与培养人格的要求。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学术腐败。此问题是笼罩在高校中的阴影和影响学术发展的绊脚石。但在大学生群体中,部分学生理解甚至认同论文抄袭和学术造假。其二、考试作弊。部分大学生不重视提高学业而重视考试分数,考试中运用不同作弊方式,虽然学校再三强调此行为会受到处分,但难以完全杜绝作弊现象。其三、拖欠贷款。大学生以各种理由不还贷款,甚至运用隐瞒联系方式和工作单位的方法逃避还款。

其四、虚假利益。受功利主义影响,大学生为得到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运用欺骗或夸大事实的方式获得利益。其五、网络道德缺失。大学生在网络中盲目相信他人,随意欺骗与撒谎,恶意攻击他人或不负责任的发表言论等式。其六、缺少求职热情。大学生以虚假资材欺骗用人单位以达到就业的目的,或者不顾及学校、单位的利益和声誉,单方面随意违约或毁约。

二、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

1.社会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法治片面、法制不完善以及缺乏健全的经济运行体制,导致出现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与观念。很多人重视实现个体利益,不关心国家和集体利益,社会道德的集体下滑对高校大学生具有重要影响。

2.高校不重视诚信教育

现在高校教育特别重视增加办学规模,一直存在轻德育、重智育的情况,在教育中机械化的灌输道德知识,而忽视了学生诚信品质出现的变化。学校管理难以创造出优秀的诚信环境,没有科学有效的教学制度、教学策略和教育方式,致使学生及学校诚信意识的不足。

3.大学生在道德认同方面存在矛盾心理

大学生需求的满足对应其行为动机,有获得交往、尊重、发展的内在需要,他们肯定自身的诚信道德水平,但对于个人和群体道德认同上存在矛盾心理。想让外部环境要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忽略自己的非诚信行为。

4.对于大学生诚信道德涉及的范畴没有清晰的认定

大学生主观思想上认识到诚信对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但行为习惯与实际行动中显示出他们对诚信缺乏清晰的认识。实际行动与道德标准相背离,暴露出大学生较为薄弱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行为与认知的双重标准,没有体现出他们对自己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认识,其诚信的判断尺度比较模糊。

5.大学生重视自身利益

当大学生触碰到诚信问题时,更多的考虑会不会对自己利益造成影响,忽视自身意志、个性、品格等情感及心理因素的培养,造成学生难以很好的协调道德行为、道德态度和道德认识。在出现利益诱惑或者自己利益受损时,就不再遵守道德准则,具有明显的功利倾向。

三、提高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策略

1.道德教育体系要全程化、全员化、全面化

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对于大学生是特别重要的。教育环境包括校园环境以及家庭、学校、社会融合的系统环境,诚信是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保障、以学校为关键。高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的诚信品质,将其纳入教学环节中,将学生诚信素质作为考核指标,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进而建立起全过程、全员化、全方位的诚信教育网络,构建每位师生都守信、诚信的环境。高校通过演讲、报告、讲座、社会实践、网络教育、课堂教学等方式,有层次、有计划的开展诚信道德教育。

2.高校要建立起科学完善诚信测评体系

高校要积极引进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在学生全面考核内容上加入诚信评价,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道德测评整合在一起,建立起诚信档案和数据库管理及查寻体系,由学校调控与管理。在学生锻炼、生活、学习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上体现出道德评价。建立完善的诚信测评体系,测评要素包括友善、正直、信用、诚实等,以此为前提对各种指标进行细化,并分为不同等级,通过老师评论、同学互评、学生自评以及社会评论,客观、真实、全面的对大学生道德诚信进行评价。

3.建立健全大学生道德教育机制

高校将提高道德教育当作重要的学生工作来抓,在提高自律教育的基础上,将信用制度运用在学校诚信制度上,构建起完善的惩罚约束制度,在思想建设、学习生活、学术研究等环节进行诚信规范,运用诚信教育提高建设水平。建立规范机制后,将其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毕业分配、入党、评优等方面要考虑其诚信度。当学生诚信品质较差时,要运用惩罚与防范措施,开展行政和道义的约束。学校可以将学生诚信记录与社会沟通,确保用人单位可以查询到此记录,并作为学生生存、生活、求职、求学的重要条件。

4.大学生要建立起道德诚信主体观

大学生在开展诚信道德教育中占据主体的地位,需要其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将诚信道德教育转化成自身需求,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从培养性格、提升品格、完善自我、全面发展等环节主动内化与实践。将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提高人格魅力的切入点,推动其优化自己的素质结构,让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与发展水平。

5.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实践教育

道德实践教育是大学生形成优秀人品的重要方式,道德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道德选择能力,运用实践将认知统一起来。大学生要反省实践中的行为与思想,对违反要求的方面予以矫正,让自己具有诚信的品质。诚信道德教育的方式、内容要实现常态化和通俗化,建设起诚信道德教育的培养和交流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诚信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载体保障。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个人品德; 问题研究

一、当代大学生在个人品德中存在的缺陷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处于较高层次,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热爱生活的态度,积极参与道德实践的行动,爱憎分明的情感。但就大学生个体而言,其个人品德现状并不令人乐观,仍然存在着很多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公德意识淡漠,缺乏公共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都珍视自我存在和自我发展,希望在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氛围中成长,却不懂得维护校园公共环境。学校为大学生提供完善、整洁、安静的公共设施让他们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但一些学生却并不珍惜,损坏校内公物、乱扔乱丢的现象仍然存在,“课桌文化”、“厕所文化”等屡见不鲜,上课迟到早退、课堂上窃窃私语,缺乏对最基本的道德义务的遵守。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深思的是当代大学生欠缺的不是文化知识,而是道德修养。

(二)过度关注自身利益,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导致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相互交织、碰撞,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使人们在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上面出现了迷惘和困惑,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了困惑和动摇,蔑视高尚的道德理想,以自我为中心,价值取向则以个人至上,人生价值观带有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倾向,从而迷失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更多地注重自身能力培养,忽视对个人品德的建设。部分大学生只关心现实利益,缺乏理想信念,没有长远的人生目标,他们的这种过度关注利益的人生态度产生了很多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道德评价存在双重标准

由于“认识”不等于“接受”,“接受”不等于付诸“行动”。道德认识的多样性和不同道德理念的冲突就有可能使人们不能总是按照某种道德标准行事。当前,一些大学生也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结合不紧密、认知与行为脱节的现象。他们能够以正确的标准来衡量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行为的善恶,对于社会上一些损人利己、坑蒙拐骗、钱权交易、唯利是图的不正之风,他们也非常反感,常以社会道德捍卫者的姿态给这些丑恶现象以义正严词地强烈抨击。但是为了达到个人的某些目的,往往也做起考试作弊、拉关系等不道德的事情来,而他们总会为自己错误的道德行为找借口,以求得良心的宽慰。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对策

(一)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个人品德建设必须既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基础,又要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满足时展的需要。毋庸置疑,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是大有裨益的。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品德建设不能仅依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及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更应该立足于改革开放的火热现实生活,紧紧围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贯穿于生活学习工作之中。

(二)自身努力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学校教育的作用表现在指导学生学习道德知识、文化知识,认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供一定的活动机会,在学生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偏差甚至错误时予以及时引导、纠正,帮助其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相对于个人努力而言,终究是外因,对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起不了根本性的关键作用。“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当代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将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品德。” 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当作社会道德改造的客体,他们更主要的是成为吸收社会道德精华以提高自身品德的主体。

(三)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不仅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到今天,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已经成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和方法。这是形势的要求,是发展的必然,是与时俱进的创新。通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活动,将有效调节人的心理和情感,提高人的品位和情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巩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进一步发挥保证、服务、促进、协调作用,进而有效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四)建立和实施大学生个人品德状况和奖惩机制

奖惩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方法,顾名思义,就是使受教育者的美德得到奖励和恶德受到惩罚的道德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通过使受教育者的美德得到奖励和恶德受到惩罚而使其欲求美德的道德教育方法。奖惩是每个人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形成发展的根本的源泉和动力,因而是形成和增强受教育者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的道德教育方法,是使道德由社会外在规范成为受教育者自身内在需要、欲望的道德教育方法。学校教育要注重好奖惩机制以及大学生个人品德状况的了解,以达到加强大学生个人品德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一)学术专著

[1]曾参.大学[M].远方出版社,2006年版.

[2]周立,戴玉杰.浅谈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轻工教育,2006年版.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吕尚玖.论加强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5月版.

篇7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以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党和政府虽然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视,但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整体效果不佳,缺乏实效性。由于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不尽如人意。

(一)知性德育和生活德育脱轨

大学道德教育中一般比较重视知性德育的开展,也就是实行学理化、概念化和知识化的德育,通过课堂、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传授。而生活德育更强调人的生存与生活中所体现的德育。正是由于这两种教育的脱轨,造成在德育工作中将大学生物化或工具化的现象,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外在德育与内在德育的脱节

一般来说,外在德育注重对人的约束作用。高校的德育工作者总是按照政治目的或者上级要求来进行德育教育,希望像生产零件一样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然而,大学生必经是身心已经基本成熟的成年人,道德灌输可能会适得其反。道德教育没有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际思想进行关心,仅仅按照德育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很多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难以运用外在德育来解决的,例如学习、就业、情感、权益等等。道德教育如果不能将大学生视为活生生的人,满足大学生内心的合理需要,就难以在大学生内心引起真正的共鸣,更难以与时代、与社会生活的实际相联系。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断裂

大学的道德教育中既有显性的教育,也就是直接正面的、规定内容的教育,也有隐形教育,也就是蕴含于教师、课堂和校园气氛之中的德育教育。我国的高校中普遍重视显性教育的发展,利用课堂教学、政治报告、报刊书籍、黑板报、各种活动等教育手段来推行德育教育,而隐形教育则大多被忽视了。有些高校甚至将二者完全割裂开来。在进行显性德育教育的同时却没有进行同步的隐形德育教育,例如课堂内容是讲授道德规范的,但是讲授道德规范的教师却毫无个人魅力和亲和力,不关心学生。这样就会造成对显性教育成果的削弱。还有一些道德教育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完全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成了为了考试进行的学习。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很多高校中都有所抬头。一些高校盲目扩招,却没有资金进行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些高校教师忙于追求职称、学历,对待学生和教学敷衍了事、治学不严。甚至教师之中还出现了一些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罔顾师德的恶性事件。忽视隐形教育的恶果就是学生抵触道德教育,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滑坡。

(四)普遍德育与个性德育的割裂

大学中绝大部分的德育都是普遍德育。然而这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不利的。道德教育要面对的对象本来就是千差万别的,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和家庭,个体的道德水平和道德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仅仅使用普遍德育是无法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的。德育工作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普遍德育只能导致灌输德育、机械德育。德育要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而这个内化的过程是个体的、有差异的。这种普遍德育与个性德育的割裂也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真正的道德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甚至还会引起大学生内心对道德教育的不信任感。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改进措施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紧紧跟住时展的脚步,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教育必须根据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合理的调整。根据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结合当代大学生在道德层面上表现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一)以学生为本,将知性德育与生活德育结合起来

知性德育与生活德育的结合,总的来说就是重视学生道德学习的自主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德育工作者绝不能将学生视为被动的接收器,而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念,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德育工作者要坚持既用道德知识武装学生,又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道德教育的主体,培养学到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而不仅仅是灌输道德知识。

(二)道德认识要落实为道德行为

在课堂上进行了道德规范的教育之后,还要重视对学生是否掌握和遵守这些道德规范进行考察。这种考察绝不仅仅反应在考卷上,而是要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实践的教育,要将道德思想转变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否则,大学生很可能会变成心口不一的伪君子。只有将精神的传授做的更加具体,坚持知行合一,才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方向。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三)德育要向内在转化

德育的对象和落脚点都是人,而不是物。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要对学生内心的合理要求进行满足和纾解,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培养大学生对学习、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此同时,重视隐形教育的巨大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教师的道德水准,通过言传身教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产生影响。追求长期的、能够对大学生产生终身影响的道德教育。

篇8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分析。我主要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情、课程实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课程标准

本课程选用教材是2018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该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其地位和作用是:

地位:以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认知水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用: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公共基础课

2.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之一

3.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4.面向大一新生开设

5.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与大学生生活结合最密切的一门课程

二、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综合运用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有说服力的回答,为人才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基础。具体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即掌握两方面知识,养成四种能力,提升两种素质。

1.知识目标

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理论、原则;帮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相关法律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提高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明是非能力,培养大学生“知行統一”的道德实践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

3.素质目标

培养提升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三、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各专业大一学生。大一新生有如下特点。

1.知识方面:有基本的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基础,但深度、广度不够,尤其理工专业,多数学生欠缺。

2.能力方面:思维活跃,认知能力较强,但多数大学生“知行分离”,道德实践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有待提高。

3.态度方面:思想纯朴,学风良好。但对该课程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本课程大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都学习过,日常生活中也有接触,缺乏新鲜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方面。

(一)理论课程实施

1.内容设计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36学时,由四部分组成。

成长适应教育:此部分提供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转变的指导及核心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应学时2课时。

思想教育:此部分提供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历史定位和时代方向问题。对应学时18课时。

道德教育:此部分是前一部分知识在道德领域的延伸,提供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对应学时6课时。

法治教育:此部分帮助大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其法律素养。对应学时6课时。

2.教学重点

一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二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引扬中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是教育和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具备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3.教学难点

知行统一,知情意行。理论体系再完备,如果无法转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教育就是不成功的。所以本课程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大学生从理论知识的习得转化为行为的自觉。重点是“一个树立、三个实现”,即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实现法律意识与守法行为相统一。

4、教学方法与手段

(1)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由“要你怎么做”的被动思维模式变成“我应该怎么做”的主动思模式,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

(2)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的内容,精心制作课件,准备案例,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图文并茂,音像兼备,更形象、直观、信息量更大,提高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加强三个结合。一是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演讲、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锻炼提高学生活学活用知识和思维、表达的能力;二是课堂授课与个别交流释疑相结合,除了课堂教学,还要通过在线交流、电话、面对面谈心等方式,为学生解惑答疑;三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在授课之余指导学生的创业设计、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1)日常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主要通过课内外作业、课堂讨论、提问抢答、考勤等方式实施考核。

(2)期末考试。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内容上注重命题的科学性和教育性,通过对精选案例材料的分析,将考察重点放在对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考察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形式上采用论述、材料分析、小论文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实践课程实施

1.实践课程任务与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本质上是以理论为指导的思想、道德、法律的社会传递与大学生个体思想、道德、法律的直接体验相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作为本课程教学的一个方面或一种方式,其教学目的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2.

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

实践教学成绩作为对学生考核的一部分,占本课程期末成绩的30%。没有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或实践教学成绩不及格的,不能参加理论课考试。

实践报告字数不少于

3000

字,另附相关佐证材料。小组共同完成的作业,须写明小组成员的班级、学号、姓名和每个成员承担的任务。

3.

篇9

高校德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塑造学生道德人格的活动。长期以来,高校在道德教育中大多都是采用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参与地位,把道德教育的过程等同于道德规则传授的过程,因此很难取得实效。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教育也是如此。面对高校诚信缺失的严峻现实,如考试作弊屡禁不止、求职履历“掺水”成风、助学贷款处境艰难等等,不能不使我们对高校诚信教育观念和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转变道德教育观念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品行,这种品行是融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于一体的。道德认知是道德规范的学习,只是德育的一个方面。如果没有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培养,道德认知是无法内化为道德行为的。然而,高校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注重道德认知教育,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教育。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学生难以做到知行合一,以注重行为表现为目的的诚信教育当然难以取得成效。

诚信是学生道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诚信,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将难于形成。因此,诚信教育要始终贯穿于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诚信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的过程。以前,我们一般认为诚信认知程度高的人,通常能够守卫诚信这一做人的道德底线,而诚信认知程度低的人,常常会突破这一道德底线。因此,高校在诚信教育中,强调的是学生对诚信规则的接受与机械记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定往往以卷面成绩为标准,对他们的日常行为表现很少给予关注,误以为记住了诚信规则就会产生诚信行为。实际上,诚信规则先要内化为诚信情感,再通过诚信情感、诚信意志才能外化为诚信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实践是联系诚信规则、诚信情感、诚信意志和诚信行为的中介。实践中,种种情感体验会影响学生诚信信念的形成,并最终影响诚信行为的产生。如果学生的诚实守信行为能不断得到肯定和以诚相待的回报,诚信情感将进一步得到强化,诚信规则在实践中内化为诚信信念,诚信信念再外化为诚信行为。相反,如果学生诚实守信行为,换来的是欺骗与愚弄,就难以形成诚信信念,诚信教育就无法达到其目的。因此,我们要转变诚信教育观念,以诚信实践为基础,使诚信规则认知、诚信情感、诚信信念和诚信行为融为一体,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

二、必须改革传统的灌输――接受式道德教育方法

高校道德教育面向的是正走向成年或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大学生有过多年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历,对一些问题有了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如果仍采取传统的灌输――接受式道德教育方法,必然影响诚信教育的成效。传统的灌输――接受式道德教育方法,大多是以教师传播、讲解道德规则为主,并列举一些似乎富有说服力的事例,以达到使学生接受并遵守道德规则的目的。大学生对这种德育教育模式非常熟悉,因为小学和中学的道德教育也大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不管学生的年龄状况如何,也不分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用固定的教条教育学生,用奖惩和权威驯服学生,以学生卷面成绩高低来评定学生品德的等级。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也没有学生的体验与反思,完全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热情与激情,教师也无法体验到学生的激情与进步,整个教学过程缺少了道德教育的人性魅力,教育效果当然不理想。

大学教育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度时期。大部分大学生都能清醒地意识到将来他们面临的竞争。因此,他们除了参加课堂学习和校园生活外,也会积极地寻找机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此来锻炼自己、了解社会,有的还可以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如利用周末时间做家教,寒暑假到公司做兼职等等。由于社会上大量存在各种诚信缺失现象,这些还未正式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肯定会听到、看到甚至亲身经历坑蒙拐骗的种种丑恶社会现象。其实校内同样也存在诚信缺失问题。失信现象必然增加诚信教育的难度。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仍用传统的灌输――接受式方法来引导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做诚实守信之人,这不但难以说服学生,相反学生还会认为老师在唱高调。学生先入为主地给道德教育课定了性,他们还会有兴趣学好这门课吗?道德教育课还能达到其教育目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包括诚信在内的道德教育,不仅是道德规范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价值的引导,一种行为的建构。

诚信教育就是以培养受教育者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为价值取向。为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组织适合学生诚信品质成长的价值环境,激活其诚信需要,让其体验到需要满足之愉悦,使其对诚信有着热烈向往与执着追求。这就必须实现使诚信教育方法从教师传授式教育向学生体验式教育转变,从教师传授诚信规则向学生发现诚信规则转变。

三、诚信教育方法的新探索

为了实现高校诚信教育方法的转变,达到培养诚实守信大学生的目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试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具体设计和操作如下:

1.积极开展以诚信道德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有识之士共同参与。我们必须立足于大学学科多、人才全、联系广的优势,除了邀请本校具有一定学术功底的教师主讲外,还要广泛邀请校外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来校做专题报告和讲座。这些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可以多角度、多侧面、条分缕析地阐述建立诚信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的诚信状况及其诱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对策。讲座要采取一对多的传统单向宣讲方式,更要有一对一的双向互动交流,让学生提问,主讲人释疑。每次听完报告或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由座谈,结合报告与讲座中的理论与知识,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通过这种生动活泼的专题讲座,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社会在诚信问题上面临的严峻形势,促使他们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而在培育诚信道德、营造诚信社会的过程中,找准定位,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2.召开有社会各界成功人士参加的以诚信为主题的座谈会。我们都知道,年轻的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憧憬,他们渴望成功,往往把成功人士作为偶像来追求。成功人士在人生道路上肯定有很多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他们的这些人生经历,对还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邀请社会各界成功人士来校,与学生一起参加以诚信为主题的座谈会,使学生可以直接与这些成功人士及各界精英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座谈交流会上,这些成功人士可以用亲身经历的种种事例,来讲述成功道路上树立诚信观念、遵守诚信规则的重要性,告诫大学生们在学习中、生活中及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不要违背诚信规则,否则一旦失去诚信,将会付出沉重代价,不仅可能失去别人甚至亲人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在社会上也将无立足之地,做任何事情都将寸步难行,最后当然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追求。以这些成功人士的亲身经历作为活生生的教材,比教师的灌输与说教有着难以比拟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大学生提高诚信感知能力,增强规则意识,树立诚信观念,将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3.组织学生开展以树立正确的诚信观为主题的讨论会、辩论会和演讲赛。高校教学方法要适应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大学生受过多年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分析能力,他们希望在课堂上、生活中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采用讨论会、辩论赛和演讲赛的教学模式,正是针对大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的。课堂的组织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组织讨论课,课堂秩序会更好,但学生迫于权威,可能不会把自己真实的观点表达出来,甚至有的学生会为了迎合教师而说一些空话套话,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轻松自如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和习惯。学生组织讨论课,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但如果掌握不好或能力不能服众,可能就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讨论无法继续。因此,教师在此类教学设计中,要考虑课堂秩序,也要注意课堂气氛。组织成功的讨论课、辩论会和演讲赛,给不同学生、不同观点予交锋的场所,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张扬个性,在各自观点的剧烈碰撞中,自我反思,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诚信理念,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4.组织学生参加以诚信为主题的采访及社会调查活动。传统的诚信教育往往限制在狭小的课堂教学空间,远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无视学生身心体验和道德情感,难以达到培养、造就学生个人诚信品质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恰恰能够弥补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社会调查要围绕明确的主题展开。教师应该根据调查对象引导学生确定调查主题和调查方法。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活动,大学生在各种现实的情境中感受到诚信规则的必要性,体验到诚实守信的愉悦感,实现从诚信认知的积累向诚信情感、诚信信念的跨越,成为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的和谐统一体。

参考文献:

1.袁桂林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

2.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

篇10

教育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共青团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这就阐明了高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责任和任务,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我们党事业的成败,关系着我们民族未来的前途[2]。

1切实增强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责任感

1.1增强工作责任感就要明确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根本任务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后备军和预备队。培养造就一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赋予共青团的首要政治任务,更是高校团组织的根本工作职责,贯穿高校团组织全部工作和建设,是高校团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把握住了这一条,就把握住了方向,就把握住了重点,就把握住了核心。高校团组织应切实把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摆到重要日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自觉而坚定的做好这项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1.2增强工作责任感就要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3]。要深入大学生,了解大学生,认真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和把握大学生成长的规律。要从大学生身心成长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生理、心理和思想可塑性强等特点,紧紧抓住影响他们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确定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区分不同年龄层次,各有侧重,循序渐进地推进落实。要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原则,要体现实践性、知识性、科学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要多采取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要提倡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时代感。1.3增强工作责任感就要努力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思想道德建设长效工作机制,是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保证。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建立既体现正确的导向、又符合大学生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大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易于实践,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要健全有形的日常工作机制,通过丰富活动载体、强化阵地建设等有效途径,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建立思想道德监测预警机制,时刻跟踪变化情况,准确掌握动态信息,及时发出预警信号,积极向高校学工部门反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形成社会化推进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促进高校、社会、家庭教育相互衔接,形成合力。要构建高校团组织工作“项目化”落实机制,科学立项、缜密策划、层次推进、跟踪监控、综合评价,努力把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身心特点,把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丰富多采的团体活动为载体,以高校团组织建设为保障,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1坚持正面教育大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本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成长阶段,必须针对这一特殊时期的成长特点,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一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要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主人意识、形象意识,引导大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自觉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正能量。三要积极推进大学生读书计划。全面引导大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实现自我教育。四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十佳大学生”、“十佳优秀辅导员”的评选表彰以及“青春励志报告会”等活动,为大学生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和优良品质,让大学生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2.2突出实践教育要针对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的特点,注重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他们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实现自我教育。一是全面深化共青团体验教育活动。高校团组织要把体验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高校团组织要以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锻炼活动,不断丰富素质拓展计划的实践活动载体。三是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社区实践活动。要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要求,广泛创建社区青年中心、社区帮扶岗等社区大学生组织,使大学生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认识自我中能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2.3优化成长环境环境塑造人,环境影响人,环境在大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切实推进大学生文化建设。实施大学生文化行动,全面活跃大学生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网络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善于从大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加强各类大学生文化协会、俱乐部等社团组织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多样性文化需求。二是切实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大学生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加强以大学生保护委员会为组织保证、以助学资金为保障的工作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校园净化工程”、“大学生网络文明行动”、“大学生远离”、“阳光心理行动”、和以帮扶特困、残疾、单亲等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关爱行动”等活动。要倾听和了解大学生的需要和呼声,积极向高校党委反映大学生的愿望和需求,努力把大学生学习、维权等事务纳入高校的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大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三是加强大学生活动阵地建设。要巩固、完善团内活动阵地,加强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中心等活动阵地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命名创建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

作者:邱泽航 肖鹏 单位:1.牡丹江师范学院学院 2.牡丹江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博文.道德与实践活动在高校德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37(10):23-24.

[2]陈伟华,刘固盛.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91(10):12-13.

[3]詹丽萍,孙堂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3,219(09):218-221.

[4]涂德洋.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探析[J].人民论坛,2011,318(5):191-193.

篇11

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议上,总书记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质量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探析

(一)全员育人氛围不够浓厚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没有深入人心,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氛围尚未完全形成。

(二)德育工作实效性有待增强

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计划性、长期性,学生普遍缺乏道德实践,道德行为能力不强,进而造成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相矛盾的现象。

(三)德育工作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学生素质差,辅导员少,管理比值大,影响了政治辅导员德育工作的效果。再加上辅导员队伍比较年轻,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两课”教师理论功底差,教学时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注重教学效果,满足于照本宣科,德育教育缺乏应有的感染力。

(四)职业精神教育存在薄弱环节

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我们容易忽视职业精神方面的教育,部分学生不能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服务社有机的结合起来,胸无大志,学习浮躁,爱岗敬业精神缺失,心理抗挫能力较差,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以后的就业。

二、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一)突出三种精神教育

我们要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基础的社公德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以价值理论、中国特色社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以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为重点的职业精神教育,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质量的时代大学生。

(二)发挥三个作用

1、进一步发挥理论课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管道作用

充分发挥思政课学科优势,并发掘其它专业课程思想道德教育资源,优化课程,创新教法,积极实施课堂教学、平台讲学、形势报告、研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2、进一步发挥党支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支部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积极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引领学生自觉培养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质量。

3、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学生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共青团组织要不断创新团组织活动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竭诚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要加强学生工作的指导,通过各种形式把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强高职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三)搭建三个平台

1、校园文化平台

(1)开展特色鲜明的社实践、学术、科技、文体活动,努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精品项目,以此来提升高职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

(2)建设、管理和使用好校报、校内广播、校园网络、宣传橱窗等宣传舆论阵地,建立红色网站,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弘扬主旋律,实时互动,加强引导。各班级还可充分利用QQ、飞信、电子信箱、班级网站等平台,开辟学生工作新阵地。

(3)坚持挖掘素材、树立典型、培育亮点,让一批先进典型从广大同学中脱颖而出,并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力度,形成良好育人氛围。

2、实践平台

社实践活动是高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个人实践能力、个人素养、个性质量得到进一步培养、提高和完善的重要环节。可将社实践纳入教学体系,成为高职生的一门必修课,并与学生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教学实习等各类社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记入学生的综合测评,并作为评选先进、推荐就业的依据之一,使社实践活动长效化、规范化。

3、服务平台

一是构建以“奖、贷、勤、减、补、助、免、保”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二是健全“全过程、全方位、多渠道”的就业指导体系和全过程就业指导工程。三是健全“多层次、多样化”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强化三个保证

1、队伍保证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全体教职工对高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认识,增强每一个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观念,营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二是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辅导员队伍。三是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学习和培训培养,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2、机制保证

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激励机制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

3、研究保证

学工人员要紧紧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学术研究,为加强和改进高职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44-02

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法制意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自身实践,在探索、交流和碰撞过程中引导大学生自我提升内在认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行的统一。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必须探究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基础”课的内容及授课形式特点,可以构建以不同的实践教学学习单位为基础,课堂、校园、社会为阵地,学生参与、研讨、体验、探究等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建立分层学习组织

目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普遍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普遍参与性,必须构建合理的学习组织框架。具体的做法是将一个大教学班按自然班分成大组,自然班内分成由6人左右组成的学习团队,实践教学以每个学习团队规模学习为主体。团队成员轮流担任团队负责人,负责团队学习、调研、讨论等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记录人员。在实践教学中依据不同的形式以个人、团队、自然班、教学班为实践活动单位。

二、加强课堂实践教学

“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主要是由教师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就业、法律等实际,采用案例讨论、观点辩论、情境体验等多种具体的实践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

1.案例讨论是课堂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这种实践教学,首先通过教师根据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新的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方面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等设计教学案例,然后按照学习团队组内讨论教学班内交流教师梳理总结这一流程运行。一方面,实现了信息的相互传递,包括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更有助于师生之间沟通,增加情感交流,从而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感情;另一方面,通过对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案例的分析,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当实践者,去认识、分析和处理案例中的实际问题,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桥梁,从而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的案例便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每个同学的思维活跃了,课堂不再沉闷;通过思维的碰撞,视野宽了,思路广了;通过教师的梳理引导,思路清了,道理明了,认识也有深度了。

2.情境体验也是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情境体验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具体内容,对现实的某些情境进行模拟、再现、体验的活动。道德情境剧、模拟法庭、法制周报等都属于情境体验实践教学方式。具体做法是:第一步,由教师向学生说明开展情境体验教学活动的目的、要求以及内容范围。第二步,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或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分组准备,选择确定内容,并制订活动方案。第三步,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第四步,学生互评,教师梳理总结。

三、组织校内实践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的各种观念时刻冲击着大学校园,引发着诸多的思想碰撞;同时,大学校园是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校园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实践的主要场所,校内实践应该做完“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可以有三方面:一是开展职业生涯设计、诚信考试等学生自我教育活动。这需要与学生工作部门配合。二是校园问题探究。可以从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进行校内调查研究,如对大学生消费观念、人际关系、入党动机、择业观、恋爱观、法制观及课余时间安排、校园不文明行为等的调查,使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生活,锻炼成才。三是隐性活动的熏陶。教师应该结合“基础”课程的理论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深入研究学生的内心需要和情感体验,消除逆反心理,激发其参与意识,将教育内容及要求渗透和潜隐在活动中,精心设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

四、开展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是“基础”课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形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制观念教育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脱离了社会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将无法实现,教学效果也无从检验。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内容,其社会实践可采取如下几种形式:

1.参观访问。可结合讲授内容和教学不同阶段,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监狱、法庭等。组织学生访问英雄模范、先进人物、名师和优秀校友。比如结合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学习,带领学生参观旅顺万忠墓纪念馆、关向应故居纪念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等,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教材中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培育法律精神”的学习,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开庭,到监狱参观,让学生了解法律诉讼程序,深入理解诉讼法理论中抽象的概念和程序;在法庭旁听过程中,了解法的运用和适用,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2.社会服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定期到附近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开展服务,定期开展义务法制宣传活动等,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能够使学生在服务他人、方便他人的同时,使自身的精神境界和个人修养得到洗礼和升华。

3.社会调查。根据“基础”课的内容,设置调查研究主题,大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利用业余时间主要是假期到社区、乡村、企业等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相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书写调查报告。如结合“基础”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的理论内容,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到相关领域进行实践,了解本领域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状况,了解社会、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合理建议,书写调查报告。通过身临其境的实践,进行调查,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非常关注,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聘用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自觉性。

4.通过虚拟网络进行实践。这种形式主要表现为:通过计算机,利用网络资源,对想要了解的专题如具体的法律知识等进行梳理和整合,还可以整理成幻灯片,组织更多同学进行学习交流,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各种方式的灵活运用和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社会实践的效果。

五、建立实践考评机制

“基础”课实践考评机制的建立,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通过改革考核主体,丰富考核形式,完善考试内容,建立起“以学生为核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考试体系,实现考核重点由知识型向素质型转变,从根本上提高“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1.改变考核理念。建立起“以学生为核心”、“以人为本”的现代考试理念。考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考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考试内容和方法要激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和分析具体的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对某些实践活动,允许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照片、漫画、DV制作、报告、写博客等)展示自己实践活动的收获和体会,教师依据这些不同形式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考核。

2.丰富考核形式。探索口试与笔试相结合、个人与团体考核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比如,社会实践调查,除了每人上交一份调查报外,每个团队做一份实践汇报的PPT。在教学班内,由学生共同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每个团队进行答辩和评价,评出优秀团队,然后,由教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优秀团队进行答辩,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予以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之间对调查内容、调查过程等互相分享,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