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2: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所谓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成本核算,指汇总、归集、分摊并计算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所有费用。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中心的成本核算方式主要有零核算、一级核算、二级核算以及三级核算。零核算指的是与成本相关的资料各机构不进行核算,而是根据财务报表提供的内容来反映。一级核算指成本资料由机构财会部门处理,各科室不参与成本核算。二级核算指不仅财会部门核算成本,而且各科室也参与成本核算。二级核算方式下,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中心的各个科室都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专门负责其科室发生的成本资料的收集、核算和汇总工作,最后将汇总资料提供给机构财务部门。三级核算指的是以科室为基础的成本核算。由于我国现行政策对卫生医疗单位的成本核算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本核算还停留在零级和一级阶段。另外,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中心的成本核算对象由于专业性强,不像工业企业所耗资源能成批生产定型产品,因此其核算对象有其自身特点,并因项目、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从而带来了核算不规范、标准不一致、结论不准确等后果。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本核算管理现状
(一)成本效益观念不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属于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一般采用的是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因而在资金方面没有太大的压力,相比而言其经济责任比较小,这就使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往往忽视经费资金的使用效益,成本节约控制意识不强。同时,由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会服务职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加重视社会效益,很多经济业务无法衡量其成本效益,这就导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开展事业活动时很少考虑成本核算,缺乏成本效益观念。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培训相对忽视,财务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成本核算思路不清晰,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方面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成本核算模式缺乏科学性
目前,虽然成本核算已经逐步受到重视,但是许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本核算方法仍然是账外测算,仍然从财务报表或者财务账册上间接获取相关数据,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除此之外,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员工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认为单位的成本应该按照统一标准和方法进行核算,这显然和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科和生物制品科来说,其成本开支类型以及业务性质都存在显著差异,如果对其采用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必然会造成成本核算不科学、不合理现象,最终不仅会影响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成本节约控制更是无从说起。同时,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量日益增加,成本核算专业性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往往没有与财务核算软件配套的成本核算软件,导致成本核算工作量加大,效率低下,影响成本核算工作质量。
(三)成本核算制度体系不完善
我国事业单位的传统管理模式影响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本管理理念,在过去,事业单位往往不重视成本核算,因而不存在健全的成本核算会计制度。从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现行核算制度来看,主要执行的是事业单位核算制度,在对事业活动核算方面,侧重于资金核算。然而该制度中,成本核算方面的规定还存在很多漏洞,导致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本核算方案不科学。比如:就成本分配归集与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而言,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没有这方面的设计,即使有这样的设计,相应的执行也仅仅是一种形式,在具体执行中并没有得到应用。具体体现在单位缺乏成本核算账簿以及相关报表体系,没有统一的成本归集对象,导致难以对具体部门和科室进行准确成本核算。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本核算制度体系无法包括所有业务流程,并缺乏相关的成本费用指标定额和消耗定额。
三、进一步做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本管理的探索
(一)强化成本控制观念,提高经营效率
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样的卫生部门,同样受客观经济规律的制约,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稳定发展,必须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加强单位成本管理,树立成本控制节约意识,不断提高单位经营效率。首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严格遵守《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及《事业单位会计规则》,其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提高全体员工成本控制意识,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成本核算机制。必须在单位内部大力宣传成本核算控制观念,不断提高全体员工进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使全体员工树立成本控制意识。日常工作经营方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将提高其经济效益作为重点,同时,不将提高服务收费标准作为增加效益的唯一来源,应该尽量采取低消耗,控制成本手段来提高收益。
(二)优化成本核算模式,强化项目分析
为了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经济效益,应优化成本核算模式。由于成本核算会涉及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各个部门,有必要建立组织领导小组,对其成本费用进行计划、控制和分析,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根据单位的组织结构,由财务、人事、业务等组成成本管理小组,根据建立的成本核算规章制度来全面执行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可以借鉴企业的责任会计核算管理方法,通过责任会计的建立来提高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要求各成本责任中心及时记录和核算日常发生的各项费用,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控制网络。另外,应强化疾病预防控制项目总体分析,对比不同科室项目的消耗来进行判断,对各项目增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情况进行分析,或者通过对项目成本结构的分析,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此外,还应结合疾控中心承担业务的实际情况,结合疾控重点工作与日常应诊分别考虑成本核算与相关分析模式。
(三)完善成本核算制度体系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制定各项成本费用的指标定额和消耗定额,建立严格的成本核算制度体系。比如:必须妥善保管单位成本发生的各种原始凭证,建立医疗物资的入库、出库、验收等制度,力争做到原材料的领用符合预算标准,并按照规定的手续进行审批和审查考核。应建立目标成本考核奖励机制,建立适合自身的费用归集和分配账簿体系,合理科学的对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分摊与核算。同时,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效果,除重视成本管理方面的制度,对于单位的物资管理、业务管理以及岗位责任等方面都必须有完善的制度,制定详细的考核和奖励细则。对于单位内部的物资,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检查,确保单位账实相符,尤其是对于单位疫苗的采购、验收、发货等环节,必须做到日清月结。同时,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办公用品、试剂等日常耗用产品,严格按照实耗实销的办法进行核算,并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定期盘点,对于发生的一些临时性项目,严格按照方案要求与预算进行,并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采取合理措施控制成本费用。
中图分类号:R19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2
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金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专项资金管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做好专项资金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金使用的针对性,通过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能够很好地引导资金流向需要的地方,满足相应的资金需求;二是有利于提升专项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其实就是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时效性、科学性加以核查,确保资金管理高质高效;三是有利于降低财政资金运营成本,优化社会资源,使得有效的社会资本得到最大程度的作用发挥。
一、当前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专项资金存在“专款不专用”的现象
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指向的专项资金,本来是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却存在较为严重的资金滥用问题。首先,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像一个“大染缸”,为了所谓的灵活性、一致性,对所有进入资金库的经费“去标签化”,采取统收统支的方式进行资金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资金都不具备“专项”属性了,在使用上更多是以领导意志为转移,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放,看似以需求为导向,实则经不起审计考证,过于随意的操作会导致原本急需区域成为真空地带。其次,在当前中国已经形成比较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这既有利于统一管理但也存在过于层级化的问题,很多政策(包括资金)经过层层传达(拨付)之后往往会出现“资金流失”的现象,导致最后专项资金的使用无法支撑专项服务,专款专用成了一句口号。
(二)专项资金运转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专项资金设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提高资金在管理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原因在于它的“专”与“快”,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资金运转效率低下的问题。首先是在资金的拨付流程上缺少时效性,从专项资金调查、立项到审批、拨付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在拨付手续上出现问题将会影响资金到位问题,对于有时间限制的专项资金来说这可能是致命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3年的H7N9预防专项资金拨付过程中就曾因为拨付不及时导致H7N9的预防工作开展受限,这与当前过长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层级化管理弊端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对于基层单位这种问题就越突出。其次是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扎堆、闲置的问题,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不能很好地进行使用,导致资金进入闲置状态,经常出现因为怕资金回收才在最后期限内扎堆使用、突击使用,这不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运转的效率,也影响专项资金使用的质量,可想而知匆忙的资金使用必然会导致资金使用的效率低下、质量低下。
(三)专项资金缺少有效可行的审计机制
之所以会出现“专款不专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有效审计。一是审计缺位,目前审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非常不足,这源于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所以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金使用缺少相应的审计概念,更别说要细化到专门针对专项资金的审计。二是审计简单,目前某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计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财务核算,也就是重点只是针对单位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数据核对,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专款不专用”的一种纵容,正是因为审计不注重考核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所以对于专款使用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就无法衡量,这也就失去了针对专项资金审计的意义。三是审计困难,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审计特别是有效审计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一方面需要有一个健全可行的审计制度,更需要一批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又能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审计工作的专业队伍,这在当前是相对比较缺少的,当然也缺少审计过程中的经费保障,种种原因导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内部审计困难。
二、加强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规范化: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建设
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项资金被“去标签化”、“专款不专用”的问题,很重要的是要加强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建设,从认知上、操作上进行建立相的使用规范。一方面,要转变思想认知强化专款专用的严肃性,既然采取专项资金的方式拨付资金,必然有其顶层设计的合理性,也证明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应的需求,至于因应每个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在专项性和灵活性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但是这就要求地方提供科学的更改依据并严格按照审批流程提出申请,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提前做好预算(计划),因地制宜的提出资金使用安排,尽量避免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另外一方面,在资金拨付方式上要有一个规范化的流程,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当中要杜绝“谁有钱谁说话”的现象,对滥用权力的单位(领导)要严加惩处,对资金拨付的数目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公示公开,确保专项资金在从上而下流动的过程中保值足额。
(二)标准化: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效率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率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的标准化流程,进而促进资金运转效率的不断提升。一是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要标准化,不管是专项资金的调研、立项还是审批、拨付都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流程,确保专项资金管理(特别是拨付)只要按照流程化操作就没有问题、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有特别紧急的专项资金拨付要建立“紧急拨付绿色通道”,简化专项资金的拨付流程,采取直接拨付到位的方式缩短拨付时间。二是要建立专项资金使用安排的标准化,为了避免专项资金闲置、使用扎堆,需要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有一个标准化的使用规定,包括资金使用的时间跨度以及在各个时间段的资金投入安排要与业务工作的实际开展工作配套,对于闲置资金的界定与回收等方面可以有标准化的设定。之所以要强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效率,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专项资金的运转效率,让专项资金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这其实也是在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成本控制的一种重要体现。
(三)制度化:完善专项资金审计制度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审计离不开对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只有把审计搬到制度化的层面才能真正推进审计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充分重视审计的重要性,对于事业单位属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能因为具备公益性就逃避审计工作,另外要把审计当成完善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而不是当成单位运营的一种负担,特别是对于专项资金的审计意义更大。其次,审计要兼顾数据核对与效益审计,一个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计机制不能只是关注数字还要看到效益,这就要求建立区别于企业的审计制度,一方面要有对资金使用的数据核对,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更加细化,要细化到专项资金的每一项经费支出,确保资金使用在数字上没有出入,这是最基本的;另外一方面要在数据核对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性、合理性、目的性、有效性”分析,凸显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性。最后,要加强审计保障,一是要有人员保障,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事业单位)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效益审计概念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要有经费保障,要把关于审计的资金纳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预算当中,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有限开展。
三、结语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管理,是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通过规范化的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保持专项资金的指向性、目的性;思考如何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加快资金运转的效率,降低资金管理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思考如何通过制度化的审计考核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目的性、有效性,彰显专项资金管理的效益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不断朝着专业、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0引言
我们国家的社会和经济都在不断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的健康情况就开始越来越重视。对疾病的出现也就越来越重视。再加上突然地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和国家社会的稳定局面都有可能被随时爆发的疫病所威胁着,由此我们能够知道,目前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进一步的建设和管理依旧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内部,还是可能存在这部分的落后观念,使我们对疾病的控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2]。
1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中心的职责
1.1在进行有关于对疾病进行控制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拟定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够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能够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政策方面的咨询。1.2能够拟定和实施全国性的疾病预防控制与重点的公共卫生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同时可以对全国的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验。1.3能够指导国家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进行建立,对影响人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测人和预防。1.4参与并指导地方的疫情处理,对重大的国际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参与、配合调查和处理。1.5参与疫苗的研究工作,对疫苗进行评价和策略研究,指导和评价全国的免疫策略。1.6促进全国公共卫生检验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健康相关产品的质量检测、检验和分析。1.7对国家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个公共卫生信息网络进行建立和完善,,为疾病控制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8组织进行全国性的重大疾病和公共卫生专题调查,为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在公共卫生方面提供科学依据。1.9对应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名健康的重大问题进行公共卫生方面的调查、研究和评价,并将成熟的技术与方案进行推广。1.10对国家级别的健康促进项目和健康教育进行组织和实施,对国家级别的社区卫生服务进行参与、建立和指导,研究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机制,将成熟的技术与经验进行全面的推广。
2如何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行政管理工作
2.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激励机制。在任何工作当中,人力资源都是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资源,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是如此。在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能够积极主动地创造出和谐民主的工作氛围,并在与自身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中都能够发挥创造性。所以,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适当的采取科技激励、关怀激励等等吉利的方式,将工作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都充分让的调动起来,激励工作人员更加有学习和工作的欲望,是工作人员充满内在的动力。2.2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和学习进行适当的组织和管理。2.2.1正视人的地位。单位若是想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就应该做到重视人的地位,加强与工作人员额沟通。工作人员的沟通,不仅是指各个科室内工作人员的沟通,也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工作人员的交流,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的协作,促进不同科室之间的信息和经验的交流,如此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改进、提高都非常有利[3]。2.2.2及时考核,奖罚分明。想要将管理制度良好的进行落实,奖励与惩罚是一个关键点。在一个单位之中,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其中的工作人员就不能够被管理好,所以,真正发挥作用的,应该是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监督机制共同工作,使制度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真正的用于管理人、约束人、激励人。2.2.3发挥人的作用。所谓发挥人的作用,指的就是工作人员之间分工明确,能够各司其职,是人尽其才,并能够才尽其用[4]。在一个单位中,想要尽量的避免出现人才的错位和浪费,就应该能够容纳人才的个性,对工作人员进行细致的分工,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长处。2.2.4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能够直接的影响到工作的结果和工作的质量,事关重大。所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能够适当的展开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深刻的对自身的工作与责任进行人事和理解,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职能也都达到一个新的层面上,保持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会出现生疏、退化的情况[5]。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组织专业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3结论
由上文我们能够知道,我国的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是一家业务性相对来说比较强的单位,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中,需要其中的工作人员能够将业务与行政、结构与综合进行有机的统一,并且能够在日常的本职工作中重视自身的服务性和被动性。正是因为进行疾病管理的工作相对比较复杂,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谐项冠军的业务能力,努力提高自身在单位中的工作效率个工作质量,满足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钱智勇.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三年建设状况的比较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
[2]李强.上海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年建设进展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8.
[3]蔡正茂.区域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方法学和指标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
Situation and Result of HIV Testing in CDC/DU Qiu-xi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01):132-13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DC HIV testing situation and its effects. Method: The whole blood inspectors documents during implementing PITC strategy were collected from some CDC as observation group, the 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for HIV blood tests personnel information as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rates of HIV testing , the positive rate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wo groups. Result: HIV detection rate of the inspectors during PITC strategy was 82.06% (12 776/15 577), the HIV test positive rate was 0.27% (34/12 776),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voluntary counselling staff 20.86% (3249/15 577), 0.06% (2/3249),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DC; AIDS testing; PITC; Feasibi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CDC of Ningyang County,Ningyang 271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1.062
从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以来,短短几十年里该病在全世界蔓延,据有关统计显示全球HIV感染者已经达到3400万,并且这一数据还在增长,受到医疗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还没有根治艾滋病的方法,所以加强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我国在孕妇、输血患者等人群中已经展开了艾滋病检测,但艾滋病检测率还是很低[1]。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provider-initiated HIV testing and counseling,PITC)指南,建议在医疗机构中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2]。所以本文通过探究疾病防治中心全部抽血患者艾滋病检测策略的可行性及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检测率寻找新的途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2012年实行PITC策略期间进行全部抽血的检查人员15 577例,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抽血检查人员15 577例。排除已经明确的HIV感染者、最近半年内做过HIV检测且明确结果为阴性者以及不同意进行HIV检测的检查人员。两组人员年龄及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人口学特征比较
组别 年龄(岁) 性别 例
男 女
对照组(n=3249) 35.83±12.96 1645 1604
观察组(n=12 776) 36.12±13.12 6389 6387
t/ 字2值 1.128 0.402
P值 0.259 0.526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实行的是全部抽血检查人员艾滋病检测策略,即PITC策略,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所有抽血检查人员,均备留一份血液样品用于HIV检测[3]。具体实施过程为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查体时,告知所有检查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对所有抽血检查人员实行免费的、保密的HIV检测,检查人员抽血时依据个人意愿签署进行HIV检测的知情同意书[4]。初筛阴性检测结果由检查人员自行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取走,初筛阳性检测结果则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通知检查人员前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予以当面告知,然后进一步行确认试验,将结果对其进行告知,并对检查人员进行CD4+T细胞检测[5]。
1.3 效果指标 新检出HIV阳性者:研究期间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首次发现HIV初筛试验阳性并经确认实验室WB确认试验复核阳性,且既往未作传染病病例报告者[6]。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l5.0软件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HIV检测率 实行PITC策略期间进行全部抽血的15 577例检查人员中,同意进行HIV检测的为12 776例(82.02%);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的15 577例抽血检查人员中,同意进行HIV检测的为3249例(20.86%),两组人员HIV检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HIV检测阳性率 PITC检查人员HIV检测阳性率为0.27%(34/12 776),显著高于自愿咨询检测人员的0.06%(2/32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3.9664,P=0.0464)。
3 讨论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7]。目前对于艾滋病尚无明确的治愈方法,但研究显示尽早发现艾滋病感染病采取积极地治疗措施可有效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由于艾滋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我国依然存在对于艾滋病感染者具有发现少、发现晚等特点,严重阻碍了我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近年来国外相继提出的PITC策略成为发现艾滋病感染者的一种新的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建议医疗机构进行全员艾滋病检测,从而加大了艾滋病的检测率[8]。但是国外多数报道显示该策略仍未能使艾滋病达到一个理想的检测率,尤其在我国一般的医疗机构中,部分检查人员会进行抽血检查,一般常规包括了HIV阳性初筛试验,尤其是针对手术检查人员、输血检查人员、孕产妇等,但是对于人流量巨大,难以做到提高艾滋病的检测率,难以像每个检查人员进行艾滋病检测的推广与宣教,另外多数检查人员认为自己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所以拒绝检测[9]。
本文是探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部抽血检查人员艾滋病检测策略的可行性及效果,由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接待检查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般都设立了专门的艾滋病防治科,所以对于艾滋病的日常宣教工作有着充分地准备,从而能更好地向前来的检查人员进行艾滋病检测的推广工作。同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备进行艾滋病阳性初筛和确认试验的相关仪器设备,使整个检测工作实施起来更为方便[10]。本文收集了2005-2012年的相关数据资料得出实行PITC策略检查人员的HIV检测率及阳性率均高于自愿咨询进行HIV检测检查人员,所以采取PITC策略后,有助于发现艾滋病感染者。
综上所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部抽血检查人员艾滋病检测策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伟平.431例输血前患者HBsAg、HCV-Ab、HIV-Ab和TP-Ab的筛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3):1049-1051.
[2]孙研,晋灿瑞,卫大英,等.某少数民族艾滋病高流行县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艾滋病检测与咨询服务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6):1131-1133.
[3]曾刚,吴尊友.医疗机构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115-118.
[4]熊燃,毛宇嵘,李志军,等.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试点工作经验初探[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3):262-264.
[5]王子位.龙陵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810-813.
[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全国艾滋病防治数据信息年报[R].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
[7] Haukoos J S,Hopkins E,Hull A,et al.HIV testing in emergency depart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ational survey[J].Ann Emerg Med,2011,58(Suppl 1):1-8.
[8]杨志芳,方清艳,霍俊丽,等.医疗机构开展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体会[J].皮肤病与性病,2009,31(3):45-46.
档案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资料,包括很多类别,比如单位经营档案、科技档案等,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应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为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信息支持的重要途径[1]。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而言,档案资源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资料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过程中对社会中各种疾病知识、传染病防疫方法等各种信息进行汇总之后产生的信息资源,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可以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料,对各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和传染病防疫提供方法,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不断发展,产生的档案资料也越来越多,新时期必须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尤其是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发展,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新发展提供更多依据和资料。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档案管理工作混乱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对档案类型、档案的保存形式、档案的用途等都要进行确定,然后按照不同的档案类型进行分类收集、整理、管理、利用。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过程中很多档案管理目标不够明确,因此导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比较混乱。
1.2档案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过程中,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大多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比较重视各项建设活动的开展,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导致各种档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比如在进行档案管理时随意调用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管理这项工作,没有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在工作时对公证文书立卷、归档和保管等工作的执行不到位。
1.3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制度不断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必须重视档案管理体系和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从而能够实现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当前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一方面,缺乏相应的设施设备,例如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不完善、计算机设备的配备不足,都会导致档案管理水平较低[2]。另一方面,缺乏信息技术人才,当前有的档案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水平较低,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不够,不能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种档案管理问题进行解决,因此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
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策略
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不断发展,单位对疾病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产生的档案信息资源越来越多、类别越来越复杂,档案管理不仅能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临床研究更加深入地发展,还能促进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对人类历史上的各种疑难病症的研究,从而提高人们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在信息化时代,必须要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2.1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制度是保障。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不同,信息化管理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各种档案信息进行处理,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对此,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完善。
2.1.1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进行规范
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要按照信息化要求,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档案进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例如对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各种档案信息进行分类归档,将不同类别的档案信息整理在不同的存储区中,便于中心的各个部门加强对单位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档案信息的利用[3]。
2.1.2要实现统一管理
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各个科室中会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而且档案信息资源量巨大,为了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各种档案信息进行充分、统一利用,要积极调动各个部门,形成统一的档案管理理念,对自己科室产生的档案信息进行格式化,从而使得档案信息化管理更加规范,对数字化档案的形式、内容、存储方式等进行规定,从而使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部门能够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对各种档案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在数据库中录入的档案信息实现完全统一。
2.1.3建立数据库
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由于档案信息越来越多,因此必须要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对档案信息进行统一保存,进行集中化管理,并且要对中心内部的成员权限进行设置,从而确保不同权限的成员可以具有对数据库进行访问的权限。
2.2加强档案安全管理
档案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医疗信息、物资信息、人事信息等各类信息档案的汇总,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由于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各种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因此面对的安全隐患也比较严重。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不断普及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漏洞越来越多,而当前很多工作基本都在网络上进行,网络上经常容易出现信息泄露、信息丢失等问题,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而言是巨大的损失,也存在很大威胁,尤其是一些关于疾病的核心研究的数据,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安全保护。在信息时代,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安全管理,对各种安全漏洞进行防范。为了实现安全管理,应该要加强对各种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比如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攻击检测技术和数据恢复技术等,都可以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应用,对各种档案信息进行妥善保管。另外,对于不同等级的档案要实施不同的管理,比如一些机密档案,要进行绝密保存,一些非机密档案,则可以在内部系统公开查阅。
2.3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尤其是信息化意识不足,对各种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不够,因此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产生阻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则必须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培训,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必须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得他们能够掌握更多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实现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的高效管理。除了技能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4]。另外,为了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队伍进行壮大,还可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招聘更多档案管理专业的学生充实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队伍中,学生队伍的思维比较开拓,对各种新技术的掌握程度较高,可以与一些年龄较大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互补,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进行相互帮助、相互进步,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资源对于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在信息化时代,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也要逐渐从传统的人工管理转变为信息化管理,针对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必须要借助各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进行档案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数字化档案的利用,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曹思静.新时期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J].城建档案,2015(6):53-54.
[2]王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探讨[J].卷宗,2016(6).
2001根据新疆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量人证申请和自治区新质技监认字[2001]17号文件2001年自治区第一批检测实验室考核评审计划的安排,由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与实验室评审管理处,组织计量认证专家评审组于2001年11月23—25日,依据(JJG1021—90)《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定》及相关文件对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计量认证正式评审。评审组在听取我中心计量认证工作准备情况汇报的基础上,采用现场查阅报告、阅读文件资料、交谈、提问、现场观察等方式,审查了我中心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及检测工作情况。查阅了《质量管理手册》、组织机构和人员状况,检查了我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度。共追踪抽查仪器设备档案12份,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各22份。同时抽查了4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计量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及《质量管理手册》、误差理论、法定计量单位等内容的理论考试,并采用现场实验的方式,对食用植物油中的酸价、过氧化值,标准水样中的六价铬、娃哈哈饮料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项目采用样品复测、样品比对及样品测试等方式进行现场操作考试。
考核后,部分项目有不足和欠缺,要求进一步做出整改。我中心积极的将不足和欠缺部分进行完善后,将整改材料交评审组验证。验证后,评审组认为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按照评审组意见整改后符合要求,所申请认证的食品卫生,食品工具、设备、包装材料,消毒灭菌,洗消剂等三大类71种产品卫生指标具备了按GB2711—1998、GB10134—1988、GB—4806.2—1994、GB—14934等110项国家、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的能力,符合计量认证条件。2002年3月13日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中心取得了实验室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2003年颁布的《计量认证认可条例》中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结果和数据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必须经依法认定。这里的“经依法认定”,既包括了《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有关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进行计量认证考核合格这样一种资质认定,也包括了《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的对处理产品质量争议要以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设立和依法授权的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为准的对有关检验机构进行审查认可的这样一种资质认定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34条规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提出计量认证申请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指定所属的计量检定机构或者被授权的技术机构按照本细则第33条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由接受申请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发给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未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不得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工作。2005年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中心实验室进行了监督评审,2008年10月9日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中心实验室又通过了三年复验,取得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疾控档案工作者要有责任心和责任感
责任心和责任感,应当说各行各业人群都需要的,没有责任心和责任感,任何事都做不成,而作为疾控档案工作者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仅要求把眼前的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将来的开发利用。例如,哈巴河县基层部门的一个文档人员,整理一份我县畜牧大户的个人档案材料,拟写档案标题时,竟没有将该畜牧大户的名字在标题中体现出来,而这个档案总共是10几页,涉及这位畜牧大户的个人材料就达5页多,这个案卷却没有什么意义,这就需要疾控档案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收集的业务档案材料要认真审核,把完整、真实、可靠的材料收入业务档案,把好质量关。杜绝粗心大意,在档案鉴别过程中,档案工作者更要认真负责,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它具有其他图书资料无法代替的作用,能对未来疾病发展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加强档案学习,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业务素质
随着社会发展、变革,各种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给档案工作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档案存档的门类之多,技术难度之大,已跟过去无法相比,这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疾控中心档案工作者要积极响应时代要求,改变过去封闭、单调的管理模式,注重提升档案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优秀档案从业人员,要不断加强其心理素质教育和强化业务素质训练,从而使档案工作者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使命感。并从组织管理、基础设施、业务建设和开发利用四个方面学习,严格实施《档案法》,结合疾控档案工作实际情况,从理顺档案管理体制、档案的规范管理、“9防”以提高档案管理。其次档案工作者之间要加强交流,创造条件多走出去开开眼界、换换思想,面对面的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宣传,在学习别人长处的同时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可以产生互动,学习别人的好做法、好经验,使档案工作者受益匪浅,为我们疾控工作带来新思想和新知识,助推我们疾控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善于交流,接受新信息,达到资源共享
作为疾控档案工作者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对遇到的困难要多请教上级档案主管部门,不能凭主观意识来判断文档的归档价值,一定要结合本单位的职业特色,创造性地使用归档方法进行归档。同时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树立精品意识,培育职业意识。不断接受新信息,扩大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疾病预防与控制、疫情的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都离不开档案资料的查阅和利用,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理清思路,确保疾控档案齐全完整
档案信息管理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全面、系统、连续记录了单位发展的全貌和成绩,是一种历史文献,可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咨询、发展、决策的科学依据。没有档案资源,疾控档案工作显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夯实档案工作基础,就必须千方百计不断丰富档案馆藏,切实加强档案资源管理,发挥档案工作者的职能作用,通过加强调查研究、业务指导与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疾控档案,确保档案齐全完整,更好的服务与疾病预防事业。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承担疾病预防与控制、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专业技术机构,在疾病防控和研究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疾病控制机构承担的职能不断细化,工作留存的档案资料数量庞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需紧跟时展步伐,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结合疾控中心档案特点,加速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实现档案管理作用价值的充分发挥。
一、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1.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是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目标,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模式凭借便捷、高效等优势特征,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档案管理方式,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显著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满足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
2.提高档案安全性
从疾控中心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入手分析,档案资源通常以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为主,纸质档案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损坏,因此安全性较差。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利用电子文件与信息数据逐步取代以往的纸质化档案,并在数据库中存储,可有效避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安全性能逐步提升,更符合档案管理要求,从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
3.提高档案利用价值
实现档案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是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重要目标。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纸质档案信息的查询检索等工作的难度较大,需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不利于档案资源内在价值的深入挖掘。在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可通过关键词快速完成档案资源的搜索与提取,更利于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为确保信息化管理成效,需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完善。但实际上,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究其原因与疾控中心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不重视有关。另外,在投入方面严重缺乏,忽视对信息化管理设备及设施的建设配置,导致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展开缺乏基础支持,不利于达到理想的信息化管理效果。
2.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大部分疾控中心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导致信息化管理工作形式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尚未制订,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展开缺乏制度化保障,档案管理主观随意,无法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普遍存在应用不合理或功能浅显等问题。大部分档案工作人员缺乏信息素养,无法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3.档案信息安全问题
受网络的开放性等特征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系统易受到网络恶意攻击,出现档案信息被篡改或丢失等安全隐患。尤其是网络病毒侵入,会造成网络信息系统瘫痪,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加强安全隐患规避显得尤为重要。
4.档案管理员工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疾控中心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成效。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低,无法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工作主观能动性薄弱,专业知识技能更新缓慢,不利于推动档案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三、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策略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前提。疾控中心的领导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转变思想观念,增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根据档案工作的特征与管理要求,合理构建信息化设备,夯实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除引进硬件设施外,还需加强对软件设施的配置,合理开发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加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转型升级进程,切实满足档案管理需求。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需遵循“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发展战略,丰富建设内容体系,涵盖传统载体的数字化建设与增量电子文件的管理等内容。建设内容的落实,还需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保障,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现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档案数字化装置、档案信息化管理硬件设施等方面。比如,档案智能库房是实现档案管理的基础数字设备,涉及档案温湿度控制系统与档案智能密集架等功能模块。除此之外,还包括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档案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推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软硬件设施的配置,但基础设施的配置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照搬照用,需根据疾控中心的档案工作实际情况,本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及设备,从整体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以推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档案资源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复杂烦琐,通常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强化传统纸质档案的数字化。传统纸质载体档案的作用价值不能忽视,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推进,档案数字化与纸质档案共同存储,或是单独存储电子档案文件成为主流。疾控中心还需根据档案工作实际情况,加速档案数字化建设,扫描纸质档案,技术处理形成的图像文件,提高文件的可识别性。还可以利用光学字符识别软件将图像文件转化为可检索的文字,以提高档案的检索便利度。尤其是档案全文检索的实现,更利于挖掘档案的利用价值;二是电子文件。在办公自动化工作进程中,电子文件的重要性逐步突出,同时电子文件的数量与类型逐步增多,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管理,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疾控中心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或购买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接各业务系统,实现电子文件的及时归档。
2.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要想实现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还需加强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订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标准与规范,使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在制订信息化管理制度时,需依据疾控中心的实际情况与档案资源特征,确保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更贴合档案管理要求,以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制度的作用价值,促使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展开。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合理分类整理与安全存储档案信息,实现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档案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规定与建设标准。但各地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存在明显差异。在制订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时,首先,应从参照档案行业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建设标准,合法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使档案工作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其次,根据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遵循现行的建设标准,适应疾控中心的长足发展需要,合理规范制订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加强对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重视,根据本地疾控中心的工作特征与实际情况,加强对可行性资料数据的管理,完善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及绩效考核机制,确保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完整性及有效性,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加强安全管理
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需加强对大数据等现代科技的整合,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灵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疾病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数据信息,建立疾病信息数据库,整合相关的疾病信息与防控知识,建立完善的档案,进行安全存储,切实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完善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方案,规避档案工作的安全隐患,以确保信息安全与实体安全。在档案实体安全管理中,加强对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规范落实档案“八防”措施,在档案管理各流程中,做到档案真实完整,尤其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或档案利用中,应当加强对档案的保护,以加速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应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保密规定,档案信息存储计算机与公共信息网络连接时,需经过安全保密审查。还要加强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的管理,确保网络与使用过程的信息安全,同时加强计算机系统管理,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版本。计算机外送修理时,需做好计算机修理情况登记与数据内容清空处理,做到数据复制与异地保存。磁性载体定期抽样,机读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电子档案的信息技术管理中,可采取数据签名技术、加密技术、身份认证和防火墙等技术。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管理措施,规避各种影响档案信息安全的因素,以尽快实现网络传送与信息共享等目标。本着真实性、共享性、保密性的原则,进行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管理,切实维护档案网络安全。加强对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管理,包括存储环境、管理制度与技术管理等。在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一是明确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责任,尤其是在电子档案的制作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要求其明确自身的责任范围,通过只读模式调阅档案信息,避免出现随意篡改信息等不良情况。二是及时保存电子档案信息,尤其是公文性电子档案,在确立后需减少变动,需要调整的档案应在部门审批后再进行改动,不断提高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指数。三是完善保管制度,电子档案归档后,设置相应的保护程序,使电子档案处于只读状态。定期检查档案信息的实效性与准确性,发现数据库出现问题,需将信息拷贝后再进行全面修复,使电子档案恢复如初。四是加强对电子档案活动的管理,采取访问用户的身份验证方式,避免非法访问用户的入侵。
4.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有专业性强、涉及环节多等特征,尤其是处于信息化时代,需根据用户的习惯不断提高档案利用的便捷性,这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少、档案管理人员不被重视等问题,不利于档案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是应当引进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夯实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基础。同时,建立竞争上岗与职务绩效挂钩机制,对责任意识不强与应付了事的人员施行降级或调岗等处理。唯有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与加强制度管理,才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二是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人才的道德水平。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与职业道德素质,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同时利用职业道德准则,避免其做出违反法律制度的违法行为。三是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对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教育,使其掌握先进的理论与方法,了解国家政策法规,明确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流程,并能够得心应手地管理各类别与各载体的档案。还应要求其掌握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新技术和新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四是加强思想转变,培育创新精神。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提升,拓展其知识面与眼界,多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掌握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加速档案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还要求其积极学习与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紧跟档案信息化发展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熟练运用常用办公软件与档案管理系统,以快速检索到所需的档案信息。通过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根据工作需要不断拓展软件与系统功能,以加速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进程。
四、总结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带动下,我国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利用数字化系统进行档案数据的精准、便捷查阅,实现档案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更利于提高疾控中心的社会服务水平。疾病防控中心档案管理需向着信息化、网络化与数字化的趋势发展,加强常规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挖掘档案资料的利用价值。在档案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完善等方面加强创新,充分发挥疾病档案信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韩晓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探析[J].兰台内外,2021
[2]关莹莹.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1
[3]云丽娟.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转型[J].办公室业务,2021
[4]滕绍禹.基层疾控中心对健康教育应持的理念[J].江苏卫生保健,2004
[5]徐迅雷.当疾控中心也成了官僚机构[J].民主与科学,2004
[6]吴礼康.浅论疾控中心的窗口服务[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
[7]颜海英.加强县级疾控中心人才建设的思考[J].江苏卫生保健,2006
[8]刘云祥.试论疾控中心的现代化建设[J].江苏卫生保健,2007
[9]刘景一.疾控中心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
[10]王轶晗,陈麓.基层疾控中心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8
[11]罗利文.浅谈疾控中心档案现代化管理[J].中外医疗,2011
[12]罗瑞云.疾控中心后勤管理社会化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
[13]王红.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疾控中心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2
中图分类号:F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354-01
一、疾病控制中心的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疾控中心改革的原因,科室变动较大,管理人员兼职,事务性工作任务繁重。每个科室设1名兼职档案员,在收集及管理中不尽相同,为了工作方便,材料往往在个人手中,使档案归档的不完整性突出。加强疾病控制中心的档案规范化管理势在在必行,根据《档案法》及档案管理规范规章,根据行业特点、工作性质,有理有据的制定部门和单位档案管理规定,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达到规范化标准,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的要求。
1、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前提是抓好上级发文的甄别和本单位公文制发环节。办理文件过程必须按程序标准进行,存档的文件,必须保证文件内文字字迹清晰、鲜明,文件真实、连贯性性强。
2、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好文件的归档。为了疾病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利用的最大化、查找方便化和案卷的完整化,保证“以本单位形成文件为主”,上级与同行单位文件为辅这一工作原则,并且重点明确对文件和资料进行分类归档。
3、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案卷的整理质量。案卷整理以利于分类、检索、利用,按照本单位制定的档案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档案质量标准。根据单位经济情况,提升档案计算机技术,逐步实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程序,利于档案有效利用。
4、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利于单位阅档和借阅。建立健全档案借阅制度及程序,按照规章制度制作 “档案借阅登记表”,为查阅、借阅档案的人员提供满意的服务。对档案信息利用效果要进行及时的跟踪、统计,并进行电话回访,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资源有效利用效果的反馈机制。
5、档案的安全是档案管理的保障,应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加强重点设施安全排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明确责任,措施到位,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二、加强疾病控制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疾病控制中心档案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发展越来越多样化,档案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我们首先着手规范统一了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流行报告、防治方案、规划、总结;监测点、防治点数据记录等有关材料;其次对传染病爆发流行防治工作记事、照片、录像、总结等文件材料提升;第三是对疫情报表和统计材料;环境卫生监测材料强化征集;第四扩大了射线防护、设计方案;实验数据图表、专题调查、总结报告、仪器制作有关材料,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测定及劳动条件评价、职业病防治;急慢性职业中毒报告、报表及统计数据等卫生档案的管理。
(1)疾控中心档案工作纳入每年考核目标,老师责任,建立档案考核办法,把档案工作完成情况与个人挂钩,使档案工作人员更有责任心。
(2)凡需要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遵循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归档材料之间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原则直接性系统整理,组卷。必须保证归档材料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系统性。
三、档案规范化管理后的收效与成绩
1.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使档案入档齐全,管理有序,提高了疾控的声誉,促进了疾控中心的发展。在国家实验室的评审中,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档案。
疾控中心档案资料齐全、系统,给科技人员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近几年来,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国家级刊物430余篇,省级刊物330余篇,其中相当一部分与利用档案资料有关。如“青岛市食物中毒案例分析”,“青岛市慢性病发病动态分析”等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其中“青岛市流感流行特点分析”以及“青岛市艾滋病的探讨”等均在查阅大量档案资料,分析规律,并结合近年的发病新动向,开展研究工作。.对疾控中心186名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技术档案,为全面、系统反映出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工作业绩,在人才使用考核、评审职称等方面提供了可靠依据。
四、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感悟
1.疾控中心领导重视是搞好档案管理的关键。由于领导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才会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系,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办公用房和资金较紧张的情况下,增加对档案工作的物资和经费的投入,这是搞好工作的重要保证。
二、积极开展传染病信息预警工作。完善应急队伍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建立健全了全县传染病报告制度,规范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认真做好了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保障了全市、全省、全国疫情信息网络畅通、信息资源共享。认真分析疫情信息,按月疫情信息动态,做到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及时处理,防止疫情暴发流行。全年报告传染病3053例,发病率为646.00/十万,死亡6例,死亡率为1.27/十万。
今年以来,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党风廉政建设的指示精神,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逐步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力度,纪检监察纠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落实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重要制度。今年,我们结合中心实际,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责任制责任目标明确、责任人员明确、责任追究明确。把责任制的各项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中心党支部、各科室和班子成员个人。
1、落实“第一责任人”负责制。中心党政主要领导对反腐倡廉建设负总责,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党委委员和班子成员向党委负责。每季研究一次廉政建设工作,班子成员定期向党委汇报落实责任制的工作情况。
2、强化班子成员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既要按照分工抓好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分管领域的反腐倡廉和
一、以目标合同为基础,抓好全省结防工作。
所长与厅长签订的目标合同,是全年的工作基础;支部工作目标合同,是完成各项任务的保证;全省的防痨工作,则是结防所工作目标和控制全省结核病疫情的要点;而开展的“项目”试点工作,正是推动全省结防工作跨上新台阶的一个良好开端。
1、党政齐抓共管,争创全省防痨工作新局面。
今年结防所党、政、工、团组织团结协作,保持结防所的稳定,并且把全省防痨工作当作我所的重要任务来抓。领导积极带头,工作不分份内份外,只要对全省结防工作有益,对控制我省结核病疫情有利,都努力争取做好。通过对全国和全省卫生大会精神的学习,全所干部职工进一步充分认识到了控制我省结核病疫情的重要性,增强了紧迫感。所领导与业务科室同志一道,深入基层了解情况,齐心协力,促进基层防痨工作的开展。全年所领导和业务人员共下基层工作*×天,其中所党政领导下基层*天。在各级领导的带动下,同志们不辞辛苦,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走村串寨,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防治结核病的知识,所到之处,尽可能帮助基层解决专业技术上的问题,帮助基层出主意想办法,及时将各地的结防工作开展情况和疫情态势汇总进行分析,并反馈到卫生主管部门和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为卫生主管部门及行政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领导和专家们一起,了解情况,分析疫情,制定解决的方法,使我省结核病防治工作不断发展。
2、抓“项目”试点,奠定基础,提高我省结防水平。
我省结核病疫情严重,而结防力量和基础较为薄弱。《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是一条低投入、高效益、促进地方结防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
我省××年被卫生部列为“项目”省,并确定先在*、*、*、*、*、*县进行试点,从××年×月启动以来,在卫生厅的领导下,在所全体项目工作人员以及基层各级项目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月已结束一个周期,并完成考核工作,×个县完成项目管理病人*×例,较卫生部要求的*×例超出*例。满2个月痰菌阴转率达*%,初治菌阳病人治愈率达*%,都达到了卫生部项目的要求指标。并在全国结核病归口管理会议上进行了大会交流,受到卫生部和全国结核病控制中心的好评。
我省被列为“项目”省并在×个县进行的第一周期试点工作中,按照全国统一的标准,高标准严要求,项目办领导带头同基层项目组同志一起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使我省结核病项目工作在交通不便、结防基础薄弱、群众防痨意识差的困难条件下,仍然达到了目的,完成了任务。部份县曾因技术水平不高、归口管理不能落实、群众或领导不理解等因素而发现病例缓慢,通过结防所技术指导组同志的现场指导、办学习班、开交流经验现场会等手段,问题逐渐得以解决,同时也提高了结核病防治的整体管理治疗水平。
项目县对项目管理病人实行药费减免和不住院化疗,使经济文化贫穷落后的农村结核病患者有了医治的机会,使边远山区因交通不便或经济困难的患者也能不住院而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使群众感受到了人民政府和医务工作者对群众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使结防人员防治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尤其是我省结核病疫情严重的今天,“项目”县工作的初见成效为我省结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控制结核病疫情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3、完成了今年新列入的×个卫生部项目县启动前的考核检查、培训等准备工作。到×月底,已有×个县启动,开始发现和管理病人。同时也完成了×个“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县”的地州、县结防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项目带动工作,必将对全省结核病疫情控制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4、加强质控,保证质量。
痰片的质控工作,是把好结防工作质量关和对基层防痨工作者技术水平进行监测的一个重要手段。今年对“项目”县在内的*×张痰片进行了质控检查,较目标合同中要求的*×张增加了*×张,这对我省结核病的痰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完成了*、*两个结防监测县的技术指导工作。先后有*天到监测县指导和了解工作情况,并准确无误地完成了卫生部要求上报的各种监测数据和表格。受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的委托,承办了全国结核病项目工作会议,受卫生厅委托筹办了全省结核病归口管理研讨会,参与接待who、世行和卫生部结核病联合督导团到我所及*、*、*检查指导工作。
6、继续把好防痨药品质量关,为基层提供方便。
为了更进一步保证发现病例的治疗效果,我们加强了防痨药品的营理,以求逐步实施固定供应药品的归口管理工作。在对结核病的有效化疗中,用药的配方、规律及药物质量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而防痨药品的正常供应又是规律用药的基本保证。今年除调拨发放卫生部项目县用药×××板外,为了把好药品质量关和解决基层不易购齐等困难,成立了所药事委员会,并要求药械科人员选择质量好、信誉高、价格低的药品进行订货,这样,既保证质量又减少了患者药费开支,深受基层的欢迎。
二、积极开展结核病门诊和住院病人的治疗工作
我们在抓好全省防痨工作的同时,为了解决省会所在地区患者及基层疑难病人的诊治问题,提高省所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加强和完善住院病人的管理和治疗工作,同时,通过不断学习新技术、增加新项目(如开展纤支镜检查等),成功地收治和抢救了危重病人,加之良好的服务态度,患者对我所的医疗技术水平更加信赖,使我所知名度不断提高。截止*月底,完成门诊病人××人次,其中专家门诊××人次,收住院治疗*×人,胸透*人次,摄片××余人次,b超*×人次,ppd××人次,bcg接种*×人次,纤支镜检查*人,生化检测××人次,痰片××人次。同时,还主动外出体检,主动发现病人和帮助院校、厂矿进行查、防、管、治,今年对*地区的师大、*学院等*所大专院校及国防工校等*所中专学校、师大附中、附小等进行了体检和结核菌素普查,受检×××人,查出结核菌素强阳性者××人。并利用流动x光车外出对*×余个单位进行摄片体检×万多人次,查出活动性肺结核*×例,疑似患者*例,肺部肿瘤*例。
三、做好所内建设,稳定结防队伍
1、针对结防人员待通差,队伍不稳定的问题,一方面党支部根据目标的内容利用政治学习的时间摆事实、讲道理、讲老结防人员的创业精神,讲我省以致全国、全世界结核病疫情的重要性,讲白衣天使的奉献精神,讲结防工作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力量创收,解决职工后顾之忧,较好地做到了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年内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自筹与拨款相结合,疏通了道路,完善了病员食堂、购置了车辆,解决了工作生活中的部分实际问题。
2、积极完成所内日常人事、保险、劳资、老干、红十字会工会、共青团的工作。财会上接受了政府三大检查组重点检查,结果认定:收支管理规范,未发现重大违纪。
四、培训人材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1、在人材培养上,一方面积极培养所内人员,另一方面又抓好了对基层人才的培养。今年所内派出*人分别到湖南医科大和北京等地参加学习和进修,派人参加了西安和新疆两个学术会议,以及省急诊培训班等短期学习班。举办了全省结防科长统计培训班、项目办技术指导组强化短训班、结核菌检验规程研讨班和结核病控制项目县启动前的专业人员培训班共十期,共培训*×余人。接*名收基层结核病防治人员到所内进修。
2、科研工作是反映一个单位人才和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今年我所在全国一级刊物*篇,在中国防痨通讯刊登*篇,在*预防医学刊登*篇,在××年全国防痨协会学术年会上交流论文*篇,在××会上交流*篇,在其它学术会上交流*篇。应*市科委邀请,还派专家到玉溪市进行结防科研评审。
五、宣传工作
鉴于全球结核病流行的回升,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号召全球紧急行动起来,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并把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国卫生部去年将结核病由丙类传染病管理提升为乙类传染病管理,并将肺结核列入“九五”期间五个重点疾病之一。我省是全国结核病疫情较重,而且疫情上升的省份之—。今年省卫生大会己把肺结核列入我省“九五”期间的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并且从省财政列出防治结核病专项经费。掌握时机,加强宣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我们除了在“红十字日”、“儿童计免日”等上街宣传外,还积极组织在“3.24”、省卫生工作大会期间上街义诊和宣传,与省经济广播电台协作开设专栏进行结核病知识咨询和讲座。通过义诊、发放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材料和讲座咨询,提高了结防所知名度,提高了人群对结核病知识的了解。全年共印发宣传材料*万余份。
六、存在问题
1、我省结核病疫情严重,宣传工作力度不够,使部分领导和群众仍然对其认识不足,大部分医疗单位领导和医院的医务人员仍然不了解现代结核病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治疗方法。
2、结防机构和人员不稳定,一些已建起来的机构因待遇和经费等原因而撤并,使工作不能开展,今年报卡的结防科已降至*个。占总人口*%的非项目县,新登病人只占全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