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2: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传统饮食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也称“东方饮食结构”。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为中国、东南亚等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以谷、薯、菜为主,鱼、肉、蛋、奶为辅,佐以调味品,属于“三低”(低脂肪、低蛋白、低糖)饮食。东方的传统饮食结构有可取之处,但仍需改进和调整。
1.2营养模式
也称“日本模式”。既有东方膳食传统特点,也吸取欧美国家膳食长处,营养素比例适当,不容易发生营养缺乏病。
1.3地中海模式
为地中海地区的居民所特有,该模式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风格,辅以红肉。突出特点是不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膳食纤维摄入量高,低脂、低热量。研究表明,地中海式饮食不仅可以减少慢病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帕金森症和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率,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理想饮食模式。
2东西方膳食结构的比较
东方传统饮食结构以中国饮食结构为代表,西方以美国为代表,中美两国膳食结构比较见表2。
2.1东方传统饮食结构
东方传统饮食结构以中国饮食结构为代表。中国传统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谷类、薯类和蔬菜的摄入量较高,肉类的摄入量比较低,奶类消费在大部分地区不高。食物中70%的热量与67%的蛋白质来自主食谷物。副食则是新鲜的天然食品,有丰富的蔬菜,适当搭配水果、菌类和藻类,外加少量肉食,精细加工程度低。烹调大多使用油菜籽、花生、大豆植物油,调味料有大豆酱、醋、豆豉等发酵食品。正是这样一种膳食结构保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衍和健康。国际营养学界认为这是预防慢病的最佳膳食[2]。
2.2西方的饮食结构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以肉、奶、蛋为主食,拿牛奶当水喝,结果造成营养和能量的双过剩。分析美国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占40%,谷薯类食物仅占16%,蔬菜水果类占23%。到20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爆发了慢病,2005年美国64%成人超重,50%人口肥胖。西方的有识之士开始对动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产生了怀疑,注重研究东西方饮食结构的不同,并构建“健康管理”的保健体系来防治慢病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3]。在21世纪,美国则强调其膳食模式要作战略性改变,即从动物性食物为基础转变为以植物性食物为基础。但实现这一计划需要很长时间,并非一代人所能解决的。
3东方传统饮食文化的世界贡献
3.1“钟鸣鼎食”时代开创了低温烹饪之法
中国在夏商时期就开始用低温烹饪食物,历经数千年,形成独特的中国式烹饪风格。低温烹饪多以蒸、煮、焖、炖为主,较少煎、炸、烧、烤。如馒头、米饭、面条、水饺、米粥等主食烹饪都是在摄氏100℃左右进行;即使爆炒的菜肴等副食烹饪也在短时间完成。这种高低温结合的烹调方式不仅有助于菜肴的表面杀菌、减少油脂的氧化,也有益于营养成分保持,还保证了食品安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食物品种。西方多以煎、炸、烧、烤为主的高温烹饪方式。高温烹饪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虽然风味独特,但反应过程中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如丙烯酰胺、多环芳烃等,有害健康。
3.2伊尹负鼎俎、调五味,首创汤液疗法
《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载,商代“疱人”伊尹善调五味,精于烹饪,首创汤液之法。其选材“以美为上”,重视“阴阳之化”,谙熟“水火相济”,长于“调和之事”,致使“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被尊为中国的食祖。伊尹还撰写《汤液经法》,利用“医食同源”原理,独创中药汤液疗法,促进中药从单方到复方的转变,为中医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空间[4]。历史上尊为烹饪始祖的还有彭祖,他善长调雉羹,“彭城雉羹”是难得的“珍馐”。难怪屈原在《天问》中慨叹:“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葛洪在《神仙传》也证实:“彭祖以善养性,能调羹,进雉羹于帝尧”。另外,根据汤液疗法原理,还可以制成各种粥食,不仅有养胃功效,还有保健作用。《随息居饮食谱》谓:“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神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清·黄云鹊《粥谱》也记载:粥于养老最宜,一省费,二味全,三津润,四利隔,五易消化。可见,正是中华古老的汤液疗法使华夏民族的素质得以保存和发展。
3.3“黄金法则”搭配食物是科学的配餐方法
《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种膳食结构由“谷肉果菜”四类食物组成,并根据食物的营养作用大小进行分类,其动物性食物(五畜)和植物性食物(五谷、五果、五菜)搭配比例的1∶3,符合“黄金法则”,是科学的配餐方法。《黄帝内经》中“谷养、果助、畜益、菜充”的全面平衡膳食模式,是世界上最早而又全面的膳食指南。它精辟而又纲领性地向人们揭示了饮食的要义,对指导中华民族的饮食生活和增进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这一膳食模式又被柯林·坎贝尔历时27年研究所证实,“中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才是合理的,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6]。
3.4中国豆腐的发明,推动世界饮食文化进步
继中国四大发明后,中国还发明豆腐的制作,成为推动世界饮食文化不断发展的又一发明。西汉淮南王刘安在炼制丹药时不经意间发明了用大豆制作豆腐的方法,克服大豆不易消化的缺点,开发了大豆食疗功能,体现了“药食同源”理念,推动大豆成为世界公认的“功能食品”。美国认识到大豆的重要性后立即制定国策,扩大种植面积,鼓励发展大豆产业,到20世纪6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国。1999年10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健康声明:“每天食用25克源自中国的黄豆蛋白能减少罹患冠心病的风险”。为此美国每年生产大豆蛋白150万t,添加在各种食物中,有效提高了美国人的健康素质[2]。然而由于利益驱动,美国目前种植的65%大豆是抗农药的转基因大豆,出口世界各国,自己却每年从中国等国家大量进口天然大豆,人为制造了食品安全新问题。现如今“豆浆和豆腐强壮了一个民族”、“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青菜豆腐保平安”等体现中国居民日常膳食的健康法则,正在被美日等发达国家娴熟地运用,并不断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3.5茶的发现和制作,中国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
作为中华民族“比屋之饮”的茶,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茶已不仅是一种天然饮料,还具有药用效果、营养作用,茶的药用价值在唐代《本草拾遗》有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唐代陆羽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撰写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陆羽及《茶经》在指导茶叶生产、促进茶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推广饮茶风气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被人们尊为“茶圣”[7]。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500多种化学成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茶氨酸、茶多酚、生物碱(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茶多糖及茶色素等。茶是优质的碱性饮料,具有驱散疲劳、清思明目、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尿止泻、镇咳平喘等功能。现代西医证实,茶还具有防治慢病、抗辐射、抗癌症、抗突变等作用。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物种,已风靡全世界,成为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之一,使全世界1/3的人口受益。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盛赞中国茶叶,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7]。
3.6中华传统膳食体现低碳环保的生态观
许多研究证实,过食动物性食物危害健康;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有利于健康,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数据表明,食品中75%的碳排放是由生产牛羊等肉类食品产生的。生产1kg牛肉相当于排放36.5kgCO2、340gSO2和59g磷酸盐;而生产1kg蔬菜排放CO2不足4kg。牲畜直接或间接排放引起温室效应气体:1头牛排出200L/dCH4,全世界3亿头牛每年排放CH4超过1亿t,占全球CH4排放总量20%以上。不难看出,植物性食物在生产、加工、消费过程中,耗能低、CH4等温室气体排出量少,而动物性食物耗能高、CH4等温室气体排出量大。以此推断植物性食物是低碳食物,动物性食物是高碳食物[8]。中华民族传统的膳食不仅是健康饮食,还是低碳饮食,符合低碳环保原则,维护和发展中华传统膳食对发展低碳经济有举足轻重的作用[8]。
4改变中国传统饮食结构的原因分析
4.1经济发展改变着中国传统饮食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充足的食物供应和居民消费模式的改变,中国居民膳食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传统的植物性食物为主膳食模式转向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据中美合课题组在1989、1991、1993、1997和2002年调查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状况的研究数据表明:①膳食中优质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61%。无论城乡,谷类和薯类摄入量均明显减少。②烹调油消费量城乡均高达44.5g/d。③食盐消费量有所下降,但仍过高,达13.5g/d。④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铁、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普遍缺乏,钙摄入量不及推荐摄入量的一半,仅为389mg/d。⑤58%的城市居民胆固醇的摄入量超过300mg/d,城镇居民胆固醇摄入量也达到270mg/d。膳食脂肪和胆固醇的高摄入导致人群中患慢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出现“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同在,贫困病与文明病并存”现象。面对着营养变迁的快速发展,正确引导公众合理选择膳食和控制膳食脂肪与胆固醇的过高摄入,从而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9]。
4.2食品添加剂等化学品正改变着传统的饮食模式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食品工业经过100年的发展,产生出3000多种食品添加剂,使商场食品琳琅满目、色香味全,人们的生活因此变得丰富多彩。但过多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都会在人体内富集。另外,700多种化学品正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进入人体的化学成分相互作用,引发人体慢性中毒,严重危害健康。2011年联合国呼吁:要回归合理的、有机的、生态平衡的传统农业技术路线[1]。这也验证了中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古训。
4.3西方现代饮食文化正影响着中国的传统饮食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结构逐渐被世界所接受的同时,西方现代饮食文化也正影响着中国。有资料表明,当前中国居民的饮食结构迅速“西化”,三高食品大量摄入,洋快餐充斥市场。从1961~2000年,世界人均动物食品摄入量增加了2倍,而中国人均摄入量增加了10倍。其直接结果是:过去10年国人增长的体重,几乎等于西方在过去30年中累计增长的体重,导致中国目前约有2亿人超重,600万人肥胖[2]。试验证实,体重超重10%,就会危害健康,长期超重15%的人可减寿11年[1]。公共卫生专家认为,膳食结构的“西化”是造成中国居民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的首要原因。
5东西方饮食文化聚焦点———洋快餐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多元文化发展,快餐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同。尽管人们褒贬不一,但也无法抗拒。洋快餐是西方现代饮食文化的产物,洋快餐正吞噬着中国。其典型特点是三高三低(高热量、高脂肪、高钠、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膳食纤维),是名副其实的“能量炸弹”和“垃圾食品”。作为“能量炸弹”它催肥了全球10亿肥胖者;作为“垃圾食品”它含有高达38%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形成动脉硬化、加速大脑老化、影响儿童智力、造成妇女不孕症以及皮肤过敏等症;洋快餐中大量的丙烯酰胺可导致人体基因突变,损害神经系统、诱发肿瘤的“致癌物”。WHO指出,与食品有关的癌症中,约30%~40%与丙烯酰胺有关。在烹饪过程中,温度超过120℃就会产生丙烯酰胺,如“炸薯条”中丙烯酰胺含量超标约500倍,西方的煎炸烧烤均在280℃以上。另外,在畜禽饲料中添加的雌激素、抗生素以及洋快餐制作中的各种食品添加剂都随洋快餐进入人体,不断地危害着人体的健康,导致阿尔茨海姆症、帕金森症、运动神经元紊乱等疾病发生。美国科学家还发现洋快餐具有成瘾性,对大脑和思维素质造成永久性伤害[2]。在中国“洋快餐”中毒最深的群体是儿童少年,这种毒害可能会影响到子孙后代。如果完全接受洋快餐,儿童少年的健康素质会出现类似发达国家的疾病,国家将付出沉痛的代价。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也将使中国的自给自足状况濒于崩溃。
6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平衡膳食是健康的基础,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导居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概括起来平衡膳食就是要遵循科学配餐原则:①确保每日膳食中食物的结构合理,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比例为10%~15%、20%~30%、55%~65%。②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比例适合,热量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③保证富含优质蛋白和脂肪食物的供应。优质蛋白占总蛋白的1/3以上。④蔬菜、水果的供给量每人800~1000g/d,其中蔬菜占4/5,水果占1/5。⑤注意酸碱平衡,主食搭配要做到粗细、干稀的平衡;副食调配要做到生熟、荤素搭配的平衡[2]。广大居民只有自觉行动起来,做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才能有效预防慢病的发生。
7讨论
7.1提倡节饮食,反对暴饮暴食
WHO强调指出:饮食是长寿的重要因素。《黄帝内经》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否则“饮食自倍,胃肠乃伤”,因此“欲得身体安,须带三分饥与寒”。1930年美国著名营养学家克莱德·麦卡的“麦卡效应”佐证了“节食长寿”这一法则,凸显了我国古人的养生智慧[10]。也验证了我国的古训: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
7.2提倡慢餐生活,反对快餐方式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在进餐过程中,由于大脑需要20min才能获得饱腹感,故狼吞虎咽式快餐进食极易进食过量。慢餐生活进食时有意识减慢进食速度,养成小口吃饭习惯,有效预防肥胖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06-01
一、高师音乐教学的现状剖析
我国高师音乐教学是我国音乐教育中的主要支撑力量,经过长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高师民族音乐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师的教育观念及素质结构、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单一、对传统文化融入不足、多元音乐文化意识浅显等弊端。大多数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时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们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下进行学习,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协作和共同解决问题的互动性,民族音乐课变得较为单调、枯燥、乏味。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音乐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极不平衡,以钢琴、声乐、中西器乐和综合音乐理论教师为主,专职民族音乐教师很少,学科队伍师资匮乏,重技轻艺,重西轻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很少,或者手段简单,欠科学性,这与当下教育部门所呼吁倡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科学教育理念相违背。种种现象,无疑会制约着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进步发扬,作为基础音乐课程的民族音乐课程教学能效如果滞后,其它的音乐技能和理论知识掌握再深亦是缺憾。因此在现阶段,我国高师音乐教学中需要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入,通过对民族音乐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促进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转变,调整高师音乐教学的结构,构建科学的、完善的、合理的高师音乐教学体系。
二、高师音乐教学与文化的结合
教育部最新的《指导纲要》中明确强调:提倡学科知识的综合,注意音乐与文化相结合。应该贯穿“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文化”的理念和方法,以利于理解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和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和特点。使高师音乐教育在突出师范性的同时还能传播和创新民族音乐文化,为培养合格的音乐教育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所有的音乐课程尤其是民族音乐课的内容需要向横向拓展,寻找与其它知识领域的切合点。可以考虑在教学中增加不同地域风格的现代创作音乐的介绍,内容涉及艺术歌曲、群众歌曲、流行歌曲和器乐作品。特别是运用民族音乐元素创作的流行歌曲、或具有流行音乐外观形式的民族音乐的介入,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到民族音乐其实无所不在,离我们并不遥远。这种由导入,渐进趋近的方式,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事半功倍之效,逐渐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并在此过程中树立起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高师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建议和对策
在观念上要树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观念。把民族音乐放在第一位,扭转重视西洋音乐轻视民族音乐的观念。在声乐、器乐、音乐理论等课程中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向学生灌输我国的传统的音乐文化,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比较中西音乐文化的差异,尽可能多的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音乐工作者。其次要大力培养和引进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人才,培养一批传承民族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增强和提高承担民族音乐教学的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切实提高民族音乐教育效果和质量。再次,调整民族音乐教学的结构。特别是在声乐教学中要充分吸收民族音乐中合理的发声技巧,加大声乐演唱中的民歌曲目;在乐理教学中要加大民族调式理论和民族音阶理论教学;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增添优秀民族曲目;在器乐教学中设置民族器乐的教学。
对民族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要遵循四个原则:第一,促进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加强民族音乐的唱奏能力与民族音乐文化视野的统一。要求学生既能掌握所唱奏曲目,又能对所掌握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作理论性系统性的表述,按照民族音乐学的观点,“既知道是什么,又知道为什么”。第二,提高学生的审美内涵,坚持严密的技术结构和深层审美内涵的统一。要求学生以娴熟的技巧准确掌握曲目所固有的形态结构,并能对该形态所表达的深层审美意蕴有深刻独到的感悟。第三,知识技能的素质和数量的统一。一方面要求学生准确、到位,并有较高文化品位地掌握唱奏风格,又要对所要掌握曲目的量有硬性要求。第四,传统的系统性和个人的创造性。既要求学生对传统的音乐艺术成果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以保证个性创造力的发展。
我国具有灿烂的民族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其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加强大学生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使大学生更好的了解国家的民族文化以及传统音乐,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一、多元文化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能够促进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音乐教育应将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作为重要的课题,引导大学生去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音乐文化以及音乐风格,充分的挖掘世界各个地区民族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东方音乐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长期以来影响着周边的一些国家,同样也吸收着各个国家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好的了解东方音乐文化,从而理解多元化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感受人类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大学生通过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可以开拓自身的眼界,以开放性与多样性的眼光去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现代社会。
(二)能够增强大学生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多年来在中国的音乐教育中一直以西方为摹本,盲目的模仿西方的音乐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及教育观念使得我国的音乐教育一直处于难以创新与发展的状况,对几代人的音乐审美及听觉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如今在大学的音乐教育中,民族器乐、戏曲、民族歌曲等课程较少,而钢琴、西方歌剧、交响乐等课程却屡见不鲜,西方音乐一直占着主流位置,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没有得到重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包含着广阔的文化形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加大传统音乐课程的比例,向大学生传输更多传统的音乐文化知识,能够使大学生更多的了解熟悉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构建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树立起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三)能够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引领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当代大学生应努力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以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包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传统音乐艺术,对促进民族凝聚力以及增强民族感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优秀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充分的体现了社会理想、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等要素,音乐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重视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教育,能够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四)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音乐能够细腻的传达人的情感,可以促进大学生思维的开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音乐教育中包含了基本的乐理知识与歌唱技巧、歌唱表演等多个方面,学生需要学习与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胆的联想,开启大脑思维去发现音乐艺术的魅力。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的人才,音乐具有情感性、自由性以及差异性,能够为人们提供广阔自由的想象空间。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一方面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能够拓展大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欣赏者需要在音乐原有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再创造,根据自身的情感及理解最终在大脑中形成新的音乐形象。
二、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提升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当今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知识较为薄弱,音乐素养不够高,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第一,应增强大学生感性经验的积累。大学生应培养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多听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经典民族音乐作品,增强自身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在扩展音乐艺术视野的同时提高对民族音乐的兴趣。第二,应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音乐文化与历史、民俗、文学、舞蹈、戏剧等多种文化密切相连,要想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以及文化艺术的熏陶,因此,应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全面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第三,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文化艺术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民族音乐文化节等,一方面开拓自身的音乐视野,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并增加生活体验。
(二)文化部门应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宣传
我国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应坚持建设面向民族的、科学的、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针对如今大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现状,文化宣传部门应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肩负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宣传,加强对媒体的监管,逐步改变以往以流行音乐充斥于媒体的状况。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加强对思想水平不高且格调低下的音乐作品的控制与打击,另一方面加强对优秀音乐作品以及高雅音乐作品的奖励力度,鼓励更多民族传统音乐的创作,进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人们接触到更多的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也使大学生更加关注民族音乐的发展。
(三)创新与改进传统民族音乐教育
第一,应及时转变并更新教育理念。在多元化的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及手段,使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在传承与发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纳更多的精华,朝着多元化与多样性的方向发展。第二,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在大学生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有效的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辨别能力的提高,能够使大学生更好的认识与理解传统音乐文化。第三,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一些原生态的民族音乐家来校进行音乐交流与指导,或者是聘请他们作为学校的音乐教师,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音乐,如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蒙古的长调及呼麦等等,通过对这些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欣赏与学习,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以得到较快的提高,还可以使学生们更好的传承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
三、结语
多元文化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只有更好的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一、传统音乐文化的主要特征
传统音乐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首先表现在传统音乐的体系律制方面,属于“三律并用”的体制,据相关资料地记载,古琴一般使用的是纯律,琵琶和阮一般采用的是平均律,而签上则采用的是三分的损益律,这三种音乐的律制在长时间中是同时存在的;其次是在传统音乐的体系中,音阶与节拍也有属于自己十分独特的特征,音阶一般采用五声性的旋法加以调式音阶,律动主要包括了均分律动和非均分的律动这两种,在结合与不规则的使用中,就形成了具有一定节奏与节拍、整散结合与戏曲中的坐唱念打、紧拉慢唱的方式;最后是在记谱法方面,主要采用的是记号与符号将曲子的中高低、强弱以及长短等内容表现出来,如其中工尺谱在多次更改之后仍沿用至今,从而使得大量优秀的传统音乐得以长期的保存与发展。
二、高职声乐教学中引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传统音乐因其有着非常深厚的艺术传统而更多地呈现了人的“心灵状态”,这种优秀的音乐里渗透了一种区别于其他国度的人文精神,并酿就了温良醇厚的中华民风。因此,把这样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一代代音乐人的责任和义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中,更重视欧洲音乐文化体系的教学,这对于传统音乐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冲击。因此,将传统音乐文化引入高职声乐教学课堂,不仅可以提高高职学生传统音乐方面的感悟能力,也让高职学生在传统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国部分民族的风俗人情以及传统文化,同时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2、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发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以前的音乐教育都是以识谱唱歌或是简单的音乐欣赏为主,声乐教育并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因此学生考入大学之前大多只通过集中短期培训参加艺考。并且高职院校学生因接触欧洲西洋唱法晚及不习惯西洋风格声乐作品的音列组合,因此很多学生难以正确掌握古典音乐的精髓,声乐水平得不到提高,对于声乐的学习也逐渐丧失信心。如果能将学生从小就习惯聆听的传统音乐文化引入到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之中,学生情感上更加容易接受,比如把当地优秀的民歌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当地民歌唱法中的精华用于演唱技法训练,因从小的视听习惯,学生就更容易学会。
3、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就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一种优秀的音乐文化,因其在历史的长河里经过反复冲刷却没被淹没反而得以传承至今,足以说明传统音乐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是几千年音乐文化沉淀的精品。同时,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带有浓厚的历史色彩,经过一代代中国人民的传承和不断改良,不仅音色丰富,其内容也带有中国某个时期的文化特色。因此,如果能够将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引入到如今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到这些文化自带的魅力,提高音乐的欣赏能力,同时,还能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以及音乐创作能力。
三、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引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措施
1、重视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的老师在声乐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传统音乐中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还要注重学生情感上的培养,让高职学生热爱中国的传统音乐,同时也重视中国的传统音乐。只有学生重视并热爱,才能主动去学习。我国的传统音乐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因此,高职院校的声乐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分析一个音乐作品之前,先带领学生对这部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例如作品的来源、创作背景,以及发展背景,学生对这部作品了解的越深入,作品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传统音乐作品产生了兴趣,学起来也就相对容易,声乐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就自然得到了提高。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情感的表现方式,如果声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单一古板的进行教学,学生在沉闷的环境下自然不能学好声乐。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和历史特色,且包含的内容丰富,因此,高院校的声乐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传统音乐这一特色,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例如,高职院校的声乐老师可以利用当今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声乐课堂的教学中播放中国的传统音乐,比如播放不同中国乐器演奏的同一作品,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海洋之中,全身心感受我国传统音乐的魅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声乐老师可以通过举办表演唱比赛、公开课、课堂音乐会、音非榫熬绲刃问剑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加强课堂上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参与者的角色,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与学生一起针对某一个传统音乐文化作品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传统音乐文化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传递和表达。
3、重视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目标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演唱的技能技巧,掌握演绎一定难度声乐作品的能力,更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声乐学习之中提高自身的声乐造诣和音乐素质。因此,高职院校的声乐老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在音乐感知力和想象力上的培养,抱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作品的同时提升音乐感知能力。而传统的音乐文化,则会对学生这方面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感知音乐的美,学会在作品中去寻找美、体验美和发现美。声乐老师要善于引导,加强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素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若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声乐老师也应该具有很高且全面的专业素质,如果声乐老师没有深厚而全面的音乐素养,也就很难将传统音乐的精髓传递给学生。声乐教师不光要掌握系统而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该从纵向和横向上全面掌握我国的传统音乐,热爱各地民歌、小调、说唱及戏曲的音乐,学习它们的演唱技巧,热爱古琴、古筝、二胡、笛萧、唢呐等民族器乐的传情达意方式。因此,学校要重视对声乐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只有声乐教师提升了音乐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传统的音乐文化作为基石,而声乐艺术又是现代音乐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在高职声乐教学中引入传统音乐文化,对于促进高职声乐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璐.浅析如何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职声乐教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7)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一、饮食文化旅游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些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使得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相关联的旅游产品不断涌现,成为当下线上线下热门的旅游话题。学者赵荣光把“饮食文化定义为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1],即食生活、食生产、食思想、食事象、食风俗的总称。
二、南京饮食文化资源
1、南京饮食文化资源类型
南京的饮食文化包括京苏大菜文化、鸭文化、野菜文化和小吃文化。京苏大菜历史悠久,受人文荟萃的熏陶,京苏大菜名菜众多,蒸鲥鱼、酥鲫鱼、凤菜心、罐罐肉、炖生敲、素什锦菜、炖菜核、八宝一棵松、松子熏肉、扁大肉酥等都非常有名。南京人鸭的消耗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且历史悠久,有板鸭、烤鸭(北京烤鸭的前身)等,形成鸭文化。南京人素有“一口饭一口草”的传统习俗,野菜中的马兰头、芦蒿、脑等十分热销,形成野菜文化。南京小吃位列中国四大小吃之首,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品种繁多,著名的夫子庙小吃响彻全国,形成小吃文化。
2、南京饮食文化资源特征
(1)底蕴深厚的文化历史。江南自古是人文荟萃之地,不少古诗文中都留下了文人墨客的江南美食情结,读来令人食指大动。如坡的《惠崇江上晚景》中描写到,“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蒌蒿、河豚留下了一段段东坡居士的江鲜情缘。辛弃疾的《鹧鸪天》中描写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率师征陈友谅至潇湘所写》中描写到“马渡江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荠菜、苜蓿头等自古就是南京人爱吃的野菜。郑板桥的“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可见鲜笋、鲥鱼也是郑先生的最爱。而在文学巨著《红楼梦》、《儒林外史》、以及《随园食单》、《白门食谱》等书中都有关于南京美食的记载。(2)原汁原味的清香口味。南京是个包容的城市,接纳了五湖四海的人。“南京菜”就是原汁原味、不咸不淡、小资情调。利用时令原材料,体现了菜肴的原汁原味,对成菜的要求是,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淡而不薄,浓而不腻,突出原材料的本味。其风味特点主要表现在口味醇和、咸淡适中、适应面广、原汁原味。(3)出神入化的刀工技艺。南京菜讲究刀工,擅长刀技,技艺高超的厨师,用一把普通菜刀,或雕或刻,或镂或削,可以做出多种花样造型,如月季、、荷花等,在品味这一道道美味佳肴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雕细琢的工艺品,让人不忍心去下口,不得不感叹厨师出神入化的刀工技艺。(4)古朴淳厚的食俗风情[2]。南京为十朝都会,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古朴淳厚的食俗风情。如南京有正月初八上灯,十八落灯,讲究“上灯元宵落灯面”,是南京人元宵灯节期间的食俗。三月三这天,南京人用荠菜花煮鸡蛋,传说可治头痛。四月初八在南京郊区有吃“乌饭”(青精饭)的习俗。饭是以南天烛(一名青精树)叶捣烂滤汁泡糯米,晾干蒸煮而成,据说人吃了能强筋骨、益气力,被誉为“仙家服食”等。
三、南京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饮食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目前南京餐饮市场上将饮食与文化结合起来的主题餐厅屈指可数,一些因为定位不明确、菜品和服务不佳,曾经“名噪一时”的主题餐厅已经倒闭或者“奄奄一息”。究其原因是在满足旅游者的基本温饱需求的同时,饮食文化的挖掘比较浅薄,仅从菜肴表面的色、香、味、形,难以深层次的体现文化特色。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旅游者不仅仅只是为了品尝美食而出来旅游,更要满足精神上的文化追求。
2、旅游项目参与性不强
近年来,美食节目大行其道,前有《舌尖上的中国》,紧接着香港明星谢霆锋加盟《十二道锋味》携好友跨界做“厨神”挑动国民味蕾,掀起舌尖之旅。美食制作过程所展现的诱惑不亚于品尝美食,而南京旅游市场上目前能让游客直接参与制作的饮食旅游项目少之又少,旅游项目缺乏参与性,单就品尝美食,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3、品牌营销意识薄弱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经离我们远去,饮食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商品,要有自己的运营方式和商业包装机制[3],在旅游市场上需要品牌营销战略,而目前旅游市场上有品牌辨识度的饭店极少,仅有的几个如“南京大排档”、“狮王府”、“绿柳居”,大部分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缺乏深层次的包装和宣传,品牌营销意识薄弱,不能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4、地方特色不够突出
苏菜属于菜系,南京菜又属于苏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被称为“京苏菜”,地方特色明显。近些年来,许多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纷纷引入外地菜肴如川菜、粤菜等,菜品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口味繁杂,菜肴中混杂了其他菜系的特色,失去了本帮菜原有的味道,游客难以再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京苏大菜,地方特色不再突出。
四、南京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1、打好文化牌,提升软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南京拥有深厚的民俗饮食文化底蕴,挖掘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对一些神话传说、名人逸事等加以开发利用来提升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在文化上做文章[4]。另外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节庆展、美食节等活动,利用微电影微视频展播、讲解员现身说法讲解美食渊源,图文并茂地呈现出南京的饮食文化风情,把文化注入饮食中,增强南京饮食文化旅游的竞争力。
2、激发游兴,提高游客参与度
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开发一些参与性比较强的旅游项目,让游客能够参与制作美食,体味其中的乐趣。比如在品尝南京小吃蟹黄汤包时,可以让游客亲自体验包汤包的乐趣,品尝汤包时可以告诉游客十二字要领:轻轻提、快快移、先开窗、后吮汤,让游客回味无穷。南京的盐水鸭非常出名,可以在品尝盐水鸭时,引导游客亲自制作盐水鸭,最后作为地方特产带回家乡等。游客在体验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美食制作的方法,而且还体验到制作美食的乐趣,提升游客的游兴。
3、实施品牌战略,增强竞争力
实施品牌战略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游客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开始追求品牌、质量。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对产品进行包装宣传,提高品牌的辨识度。并利用广告宣传、节庆活动、美食活动如“农业嘉年华”、“南京美食节”等进行大力宣传,打响知名度,塑造出特色鲜明的知名品牌,从而塑造出南京地域的文化名片。
4、挖掘特色,体验地方风味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方特色饮食是经过长年累月、世代相传而形成的,也是地方饮食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人文情怀,传承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让游客体验到当地风味特色饮食,是南京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比如南京人喜欢吃野菜,可以开发别具一格的野菜宴;南京十大小吃非常出名,可以设计专门的旅游线路来品味地方小吃等,把原汁原味的民间菜肴挖掘出来,才能满足当代人寻求回归自然的饮食新风尚。
参考文献:
[1]王健.青岛市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3.
[2]王晓文.试论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以福州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3):112-115.
《世界饮食文化》是一门讲述中西方国家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因其内容多,知识涉及面广而碎,信息量大而散,兴趣性强等特点,需要教师具备强大的国内外饮食文化背景[1],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较多的师生互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思考,扩展学生思维。目前,国内多所高校食品专业相继开出《世界饮食文化》这门课,比如江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安徽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暨南大学等,很多老师在增强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饮食的自信心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方法和措施。例如:魏彬提出广泛搜集资料,将总历史串引到饮食活动,加强学生认识对饮食特点随着经济和政治变化而迁移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胡春秋提出多种考核方式对《中国饮食文化》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造性思维活动[3];贾平提出将一些成语,典故,以及诗词等和饮食有关的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中,通过师生互问,老师答疑等形式趣闻横生地传入饮食文化现象,提升学生创新意思和创新能力[4];周朋以茶文化为例,提出教学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对茶传播,茶历史和茶艺茶饮的文化活动认识[5];蔡华探讨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饮食内容,饮食方式,以及饮食健康和美味追求的差异,揭示了各国饮食文化迥异的深层内涵渊源[6]。然而,这些结果都只是从某些方面提到改进,且方法较单一,创新性不明显,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且没有结合教师本人的经历来引导学生学习[7-9]。本人在教授《世界饮食文化》课程中,深切感受到这门课程强大的知识背景,包括地理气候,植被物产,历史人文等,需要将这些历史人文知识和食品科学技术相融合,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以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饮食和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为其他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起到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一)从地理气候,植被物产和人文思维方式角度有目的地讲解南美,非洲,北欧,地中海国家,赤道附近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在饮食方式、饮食内容、饮食思维、饮食习俗和礼仪等方面的差异,结合作者本人拍摄的不同国家的饮食照片和视频,引领学生进入不同国家饮食走廊,带给学生亲切感和知识切入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掌握各国饮食文化形成的基本条件。以“墨西哥饮食”为例,墨西哥地处热带,物产丰富,且有悠久的农业历史,是世界玉米和辣椒的原产地,印第安人在这里培育了古老的农业技艺和烹饪技术,囊括从种植、丰收到制作、享用的过程,整个链条彰显了传统饮食的全民共享性。这种以辣味渐长,玉米,豆类,仙人掌和龙舌兰等已有9000年历史的饮食内容是现在墨西哥饮食的民族基础,也引领着现代墨西哥饮食的发展方向。自西班牙殖民者进入墨西哥后,西班牙餐饮,就像西班牙语言一样,演变成墨西哥饮食主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墨西哥饮食是以传统饮食为基础,结合西班牙等西餐饮食方式,同时还融入了一些中国等国家的饮食元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进而通过提出假设国家,要求学生结合已学到的知识,以地理气候,自然物产,人文历史和思维方式角度,推导出假设国家饮食文化可能存在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植被物产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纬度贯穿整个课程人类饮食的丰富离不开人口迁移、科技发展和植被物产的传播,比如茶叶原产地是中国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地段,通过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茶被传到西欧,东欧,和亚洲其它国家,以及非洲和美洲。咖啡原产地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通过战争和奴隶贩卖,咖啡进入也门等阿拉伯国家,随着人工培育咖啡在也门的首次种植,以及欧洲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宗教战争,以及殖民地活动,咖啡被带到了欧洲,印度,南美和非洲其它国家。葡萄原产地在里海和黑海的外高加速地区,3000多年前开始在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种植,汉武帝时代传到我国新疆吐鲁番,唐太宗年间传到我国中原,然后南非和南美洲国家(阿根廷,智利和巴西)种植葡萄仅仅400多年的历史,北美的美国仅仅200多年的历史,但是却拥有了世界顶级葡萄品种和葡萄酒。欧洲学者相信,世界上的植物食品,有50%以上都出自印第安人之双手,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欧洲的蚕豆,绿豆、豌豆、豇豆,云豆、赤豆、菜豆、架豆、扁豆、豆角、茶豆等的食用豆类(除了中国大豆),以及花生、西红柿、黄瓜、南瓜、西葫芦、辣椒、菠萝、鳄梨、草莓、可可等[10]。尽管这些食品原料现在在全球很多国家种植和引用,然而它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对气候,土壤,阳光和雨水的需求,比如,茶分布在北纬49°到南纬33°之间;咖啡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葡萄分布在南纬30-50°和北纬30-50°的温带区域。通过这些常见的植被的传播时间和空间图的讲解,培养学生空间立体思维方式,进而加强学生对各国饮食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的理解和掌握,传输给学生采用绘制时间空间图形,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理解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丰富各国饮食,从而打开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兴趣。(三)比较中西方饮食方式的不同通过对比中西方饮食思维,饮食内容和饮食方式的不同,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例如,西方的“烤”面包和中国的“蒸”馒头,从西方面包和中国馒头的各自起源及其发展历史,讲解中西方文化起源的不同;西方的烤牛排和中国的炖牛肉的烹饪方式的历史起源、变迁原因和发展过程;中方聚餐制和西方分餐制的历史起源、变迁原因和发展过程;中方筷子,西方刀叉和阿拉伯国家手抓饭的历史选择和传承;通过对比中西方饮食方式和饮食内容的差异,让学生体会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我国烹饪技术的科学性和营养性。结合世界各国食品加工方式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我国传统食品加工方式,食品科学营养,食品多样性等方面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思考我国传统食品存在巨大的创新空间。结合作者本人积累的十几年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科学知识,提出科学知识可以带给人民更丰富,更营养和更美味的食品,并通过问题让学生对中国独有的传统烹饪方式——蒸的优缺点,目前的应用及其改进方法,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我国先人智慧和中华文化精髓。
二教学方式改革
(一)采用演小品的形式。讲解药食同源的日常应用,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比如“五味调和”“天人合一”“五行阴阳学说”,在我国饮食文化上的体现,掌握中国先人在追求饮食营养和健康的探索,提升学生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通过翻转课堂的运用[11-12],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饮食特色,演绎日常饮食中的“五行阴阳学说”在“药食同源”上应用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二)世界饮食文化不仅仅带给学生全面的视觉认识,同时也要配以动手实践和味觉品尝,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设计日本寿司的制作和品尝,通过评定寿司的色、形和味来考察学生对世界其它国家特色饮食的特点掌握;或者,创新一种“奇思妙想饮料”,以饮料营养健康和感官评定考察学生对食品常规鉴定方式的掌握。通过这些实践课带给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饮食特色带来的切身感受和创新实践的快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和热爱。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职业培养。就目前来讲,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也是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的主要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人才供应与人才需求之间出现了很大的断裂,纯学历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社会需求,高级技能型人才相对紧缺。大量高级技能型人才走向社会,极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促进现有社会机构的重组。所以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中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中被动的技术工具和知识载体,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结构重组和重建中,充当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其所处社会阶层的文化担当者。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的现代转型中,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仅仅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实施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的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文素质培养,并把这种人文素养融合到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需要注意和深入发掘的课题,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向更高水准发展的必然趋势,各个学科、各门课程概莫能例外,当然这也包括“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概述
有不少研究论文表明,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纪律混乱、教学效果不佳等现象。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方面的责任。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造成了学生某些方面的人格缺失,生活态度消极。
2.学校方面的责任。学校教学管理能力差,没有建立一套成熟的教学管理机制,用人不当,赏罚不明。
3.教师方面的责任。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不得体,教学方法有待改进,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4.学生方面的责任。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人生态度不端正,甚至存在自卑心理,缺少学习动力。
本文不拟对第1个方面和第2个方面做出回应,关于改善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提高学校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不在少数,有兴趣者可以参考。笔者结合自身的课堂经验,主要关心的是第3个方面和第4个方面的问题,即如何在课堂内部,就一门课程本身而言,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具体到烹饪营养与卫生这门课而言,我们的问题就是:应该如何发挥这门课程自身的学科魅力,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丰富和有趣,使烹饪营养与卫生这个理论问题,切实走进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真正关心、真正喜欢的问题,甚至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高雅的餐饮文化氛围。只要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发展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的人文素质培养
要让教师和学生真正喜欢上烹饪营养与卫生这门课,我们不但要明确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而且,更应该注重发展这门课程的人文素质培养,让学生在端正的态度下,抱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学习这门知识、感受这门知识,乃至热爱这门知识。
1.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的学习目标
这门课程的教学,是为了使学生了解食物的各种营养成分,以及它们对人体的作用,并能够进一步获得对食品原料的卫生处理和如何保证人体健康等理论知识。此外,本课程的教学,也应该教授食品卫生管理知识,以及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做出应有的介绍和阐述,使学生今后在从事烹饪、饭店、旅游等领域的工作时,具有必要的道德素养与法制观念。
2.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的人文内涵
中等职业学校的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烹饪营养与卫生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文化。饮食不仅仅是一日三餐、充饥解渴这么简单,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食用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所以,饮食文化往往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不同的饮食文化,往往能反映出不同地域中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
例如,中国的饮食文化,就不太注重食物本身的构成,而是注重饮食这件事情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元素。审美意识与精神愉悦压倒了理性分析,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这与中国哲学注重宏观把握和直觉体验的特点相一致。而西方饮食文化就大大不同了,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不讲究食物的色香味形,也不太关注饮食这件事情的精神内涵,而是讲究营养成分的搭配,例如一天中要摄入的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的量和比例,各种食品的营养成分和结构等。这也和西方哲学注重理性分析的特点是一致的。这种理性分析的科学态度,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营养卫生学作为一门学科,便是在18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
所以,烹饪营养与卫生这门学科,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理论知识,不仅仅是要研究某些食物的营养结构、某些成分对人体的作用、食物污染的危害与防护等内容。这门学科有它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有它自身的发展历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提高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效果的新思路
研究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文章,也有不少,总括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途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互动性等。那么,就烹饪营养与卫生这门课而言,笔者想在一个崭新的维度上,提出一点新的教学方式。这个新的维度,就是发掘烹饪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在烹饪与饮食文化方面的人文素养。实践证明,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是十分有效的。
1.提高教师自身的烹饪饮食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
烹饪与饮食,不但是一门艰深的科学,更是一种博大的文化。任课教师要想在成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这门学科的文化魅力,不但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对这门学科吃通吃透,更需要广学博览,了解饮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甚至不同的场景下所包含的不同的意义。通过烹饪与饮食这一件看似渺小的事情,广泛而深入地探索人类精神文明和哲学意识的不同形态,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意义但又十分艰巨的事情。而教师作为这门学科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则负有这个责任。
2.提高学生对烹饪饮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缺少学习的动力,缺乏对所学课程的兴趣,认为它们不过是一门枯燥的技术,是将来生存谋生的手段罢了。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要低级,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也注定了要低人一等。这种状态需要改变,不能让学生继续保持这种自暴自弃的心理。
为了让学生对职业教育树立正确的态度,对烹饪营养与卫生这门课有充分的认识,笔者在第一次上课时,给学生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营养学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白,他们在未来的社会转型和结构重组中,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他们将是未来新兴阶层的主要经济力量和文化主体。学生对自己的身份有了认可,便会对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
笔者还会让学生明白,他们所要学习是课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糊口的技术,而且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意义的一门学科。就拿中国的饮食文化来说,其深层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即“精、美、情、礼”。精,一开始可能仅仅是某些贵族阶层的要求,但这种精品意识,如今已经逐渐推广开来,成为了广大民众普遍的饮食需求,包括选料、烹调、配菜、饮食环境等各个环节。美,则反映了中国饮食注重审美愉悦与精神享受的方面,从味道之美,到视觉之美,都反映了中国人已经把饮食变成了一种精神活动,而不仅仅是物质摄入。情,反映了中国人从来不把饮食视为个体的事,而是主体间相互交流情感的媒介,饮食已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活动。礼,饮食中坐席的方位、箸匙的摆放、上菜的顺序等,都体现着中国人对礼仪的重视,饮食活动都体现着一种伦理精神。另外,笔者还会向学生介绍中国几大饮食文化系统,除去宫廷莱、官府莱和寺院菜之外,中国菜的主体是地方菜。地方菜大多以地区和省份划分,旧有“四大菜系”之说,即鲁、川、粤、苏。亦有“菜系”之说,即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另有“十大菜系”之说,即鲁、川、粤、苏、闽、浙、湘、徽、楚、京。虽然对于各大菜系的名称略有争议,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我国菜系繁多,不同的地域往往会滋生不同的饮食文化。
这样一来,学生对他们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了正确的态度,就会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加上对营养学的重要意义、对烹饪和饮食文化有了深刻认知,便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带着兴趣去学习。
3.多举办一些与烹饪和饮食相关的文化活动
职业学校的教育讲究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可以根据每一章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或举办一些相关的社会活动。比如在学习烹饪营养与卫生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健康咨询活动、食物中毒预防和抢救活动、食堂规范管理检查活动等。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场景中,施展所学。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巩固其专业知识,深化学科认识,而且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心,是一举多得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蒋建基、张怀玉.烹饪营养与卫生(烹饪专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牛保国.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教育?教学,2011(1).
关键词:饮食文化;地理环境;重庆
一、重庆饮食文化
1.渝派川菜
川菜是全国菜系之一,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其发祥地主要是重庆、成都两地。重庆的川菜博采全国各大菜系之长,兼收并蓄,妙味无穷。其烹饪制法有30多种,花色菜品有4000多个,味型20余种,香型10多种。[1]现在,大多数重庆人的饮食口味可以归纳为“麻、辣、烫、鲜、香”五个字。这其中“辣”就不必说了,不过西南地区的饮食普遍嗜辣,而重庆的食物能够在其中独树一帜的原因,我想就在于重庆地区的饮食并不一味地追求辣,而是将麻和辣相结合,使得食物更加鲜香。正是因为口味重,重庆人到外地生活,普遍感到饮食不适,觉得外地菜肴不麻、不辣、不鲜,吃在嘴里没有味,引不起食欲。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聪明的重庆人对山城饮食颇有一番考究,他们通过各种烹饪手段调制出千变万化的菜肴,渐渐地为重庆的地方饮食创出了一些品牌,如:鱼头火锅、狗肉汤锅、芋儿鸡等。其中,正宗的川菜味道一般都较浓辣,一些滋补菜系还以中药材及花朵入味,味道相当特别。食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
2.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原本也属于川菜的一种,但说到重庆饮食,就不得不单独把它提列出来。重庆火锅绝对是偏执狂热的人文地理,由红油、红汤、大辣、中辣、微辣延伸到大麻、中麻、微麻锅底。外地人很不解,全国火炉的重庆八月,温度40度,但重庆火锅馆门庭若市,人们在空调室、电风扇下,夹起毛肚、鸭肠呼儿嗨哟地狂吞。火锅起源于重庆的码头文化。以前的码头工人工资低,工作劳动强度又大,于是工人们就去买江边屠宰场里难以卖掉的价格低廉的动物内脏,然后把所有的菜不计荤素,统统煮到滚烫的水中,而江边的风大,为了保持食物的温度,锅下始终烧着火。这就是重庆火锅的雏形。后来经过时代的发展,火锅在重庆越来越普遍,成为重庆市民的心头好。虽然现在全国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火锅,比如北方的涮羊肉、江浙一带的海鲜火锅,但是重庆火锅作为一个地区的饮食特色,对重庆地区以及重庆人的影响,是其它地区决不能达到的。重庆人喜欢喝着啤酒吃火锅,无论男女,一上桌的豪迈气势,会让看着的人也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3.小吃文化
在重庆,风味独特、品类繁多的小吃是重庆饮食文化百花园中一簇芳香的小花。作为一个移民城市,重庆从来不排外,这一点从重庆的小吃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重庆众多的小吃并非重庆特有,而是外来移民落户后在重庆发扬光大的。如兰花豆干、吴抄手、伦敦糕等均来自外地,但这绝不影响重庆把它们当做自己土生土长的小吃;麻圆、包心小汤圆也是各地都有,但重庆把它当做自己的特产;米花糖、桃片虽然与别地有些差别却是各地常见的小吃,重庆人也敝帚自珍当个宝贝,凉面、豆腐脑更是南北均有的小吃,加工变化后就成了自己的东西。[2]重庆小吃兼收并蓄,不排斥、不拒绝,虽然来自异地,却能融合本地口味精心改造,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本地名小吃。
重庆也有自己独创的小吃,比如口水鸡、担担面、酸辣粉、凉粉、冰粉、凉虾、油醪糟、怪味胡豆、颗颗香干、凉糍粑、白市驿板鸭、灯影牛肉、提丝发糕、熨斗糕、王记鸭子等。相对外来小吃,重庆原创的小吃个性分明与众不同。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味型特点,很难找出同类与之相较,真正体现重庆人的大胆创新与聪明才智。正是这些本土小吃与外来小吃,一起形成了重庆小吃独特的系列。
4.饮茶文化
饮茶习俗是古重庆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饮茶的方式,茶馆的情趣上都别具一格,吸引中外游客的兴趣,体现出重庆古老文化传统和迷人的魅力。抗战时期寓居重庆的一位作家在回忆战时陪部重庆的文章中说“领略巴黎的风情在咖啡馆,领略重庆的风情在茶馆。写重庆,不可不写茶馆。用盖碗泡茶,泡上一碗,三朋四友,躺在竹椅上谈夭,想谈多久就多久。”足见重庆茶馆浓郁的巴渝风情韵味,为海内外游客所赞赏。
坐茶馆是重庆人的生活习俗,家里有茶不喝,偏要到茶馆吃茶。追溯其源,除了自古沿袭的生活习俗外,与重庆地理、气候等环境也有密切关系。重庆地势陡峭,人们爬坡上坎,走得脚腿酸软;尤其是漫长酷夏炎热的气候,走得汗流夹背,口干舌燥,很自然想找个歇脚解渴的地方。往往在坡顶和石梯高处、转弯的街口就有供人歇脚解渴的茶馆。昔时整个重庆城没有公园(直到民国18年始有一处占地1200平方文“尺地寸天”的“公园”),茶馆就成为人们休想、散心解闷的好去处。重庆城市房民居狭窄,亲友来访,无法在家中接待,往往起身招呼亲友;“走,茶馆吃茶去。”以茶待友、以茶会友,促膝谈心,既体面又方便。泡上一碗茶,想谈多久就谈多久,花费无几,十分称便。如若进一步分析,重庆人的饮茶之风,与重庆爱摆“龙门阵”之风习密切相关。重庆人豪爽热情、幽默风趣、男女老少都喜爱闲聊,侃起来就没完没了。
二、重庆所处地理位置对重庆饮食文化的影响
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为长江与嘉陵江、长江与乌江汇合处。所以重庆历来是长江上游水路交通枢纽,江边码头林立,商船穿梭频繁,旅人来往如鲫。并且和香港、上海类似,重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在重庆主城区中,祖辈为土生重庆人的比例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大都是广东、上海、江苏、安徽籍移民的后代,他们把各地的饮食及其习俗带到重庆,把一些本地不出产的外地农副特产运到重庆,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重庆的饮食文化。例如川菜的形成则与“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活动有关。明代末年辣椒传入中国后,正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时期。辣椒从广东、湖南、贵州向四川传入,[3]而此时重庆仍隶属于四川,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湖广移民将其长于红烧、吃辣的风俗带入正是这种移民影响。
三、重庆气候特征对重庆饮食文化的影响
重庆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夏天炎热,冬天阴冷,降水充沛,湿度很大。重庆人为御风寒,驱潮气,常吃辣椒,饮烧酒,久而久之,同样也养成了重辛辣的饮食习惯。重庆地区光、热、水、等气候条件优越,十分有利与动植物的生长,加上重庆地区地形复杂,从河谷到丘陵,从山脚到山顶,气候类型多样,适宜全国大多数作物生长,因此,重庆地区的物产十分丰富。重庆盛产各种农副产品,优势品种有生猪、柑桔和茶叶等。丰富多彩的名特食品、名优农副产品,为重庆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所以,重庆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形成和发展,与重庆地区独特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丰富的物产及其鲜明的人文特征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一、引言
《骈雅》是中国古代训诂学著作,由明代朱谋?撰写,成书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该书共七卷,仿照《尔雅》的体例和分类方式,分《释诂》《释训》《释名称》《释宫》《释服食》《释器》《释天》《释地》《释草》《释木》《释虫鱼》《释鸟》《释兽》13篇,以解释古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为主。该书是第一部以双音节词为研究对象的训诂专著;从辞书编纂的角度而言,它又是第一部双音节词词典;因其特别侧重双音节词中联绵词的探讨与释义,故它又是联绵词研究的奠基之作。综上,《骈雅》在训诂学、辞书史、联绵词的专题研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实用意义。
二、《骈雅・释服食》中的服饰、饮食类词语在现代汉语里的存留情况
据统计,《骈雅・释服食》中的被释词在现代汉语中仍使用的有“”“褴褛”“郁金”“馄饨”“醍醐”“肯綮”等。
《骈雅・释服食》:“,儿幞也。”现写作“襁褓”,泛指背负、包裹婴儿所用的东西,也借指婴幼儿时期。“襁”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说文解字・衣部》:“襁,负儿衣。”段玉裁注:“古襁字,从糸,不从衣浅人不得其解,而增襁篆于此。”也用作哟剩指用背负婴儿的宽带背负。《大戴礼记・保傅》:“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褓”指裹覆婴儿的小被。《吕氏春秋・明理》:“民多疾疠,道多褓H,盲秃伛担万怪皆生。”高诱注:“褓,小儿被也。H,褛格绳也。言民襁负其子走道,跛而散去。”陈奇猷校释:“褓H即指婴儿。道多褓H即道多弃婴也。”《淮南子・要略》:“武王立三年而崩,成王在褓襁之中,未能用事。”
《骈雅・释服食》:“褴褛……,敝坏也。”形容衣服破烂,后泛指破烂的衣服。《方言》:“以布而无缘,敝而之,谓之褴褛。”“褴褛”一词,古今意义相同。
《骈雅・释服食》:“春草,鸡翘,蒸栗,郁金……,Z色也。”“郁金”在这里指用郁金染出的黄色。《慧琳音义》卷三十九注引《考声》:“郁金,香草名也。”冯集梧注引《妆楼记》:“郁金,芳草也,染妇人衣最鲜明。”而“郁金”现在多指供观赏的花色艳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郁金香”。
《骈雅・释服食》:“馄饨……,@食也。”“馄饨”亦作“a饨”,是一种用薄面片包馅做成的面食。《广雅・释器》:“馄饨,饼也。”《广雅疏证》引北齐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当时的馄饨形状和今天的饺子类似。又:“馄饨,《集韵》《类篇》引作?肫,《北户录》引作浑屯,《字苑》引作a饨。”李匡V《资暇集》卷下:“馄饨以其象混沌之形,不能直书混沌而食,避之从食可矣。”徐时仪认为:“馄饨最初似为有馅的饼,亦以合和为貌,无孔无窍,故与浑沌、混沌语义相近。”现在,“馄饨”指以面皮包裹馅心后,放在汤水中煮熟和汤同时食用的面食。
《骈雅・释服食》:“醍醐,美酥也。”这里指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大般涅经・圣行品》:“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醍醐最上。”也用以比喻佛教中的最高佛法。《大般涅经・圣行品》:“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佛教中比喻最高的佛法。现在多用于成语“醍醐灌顶”中。
综上,《骈雅・释服食》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个别词语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绝大部分词语已经随时间演变成为单个字或者消亡,体现了词语的发展演变具有时代性。
三、《骈雅・释服食》词语所反映的古代服饰文化、古代饮食文化
(一)《骈雅・释服食》词语所反映的古代服饰文化
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服饰被逐步纳入“礼”的范畴,到了周代,中国古代服饰正式形成一种制度。历代王朝以“律例”“典章”“舆服志”等各式条文制度来管理和统治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1.服饰类词语反映的古代礼教和等级制度
孔子主张一切言行包括衣着装束都必须“约之以礼”。“子曰: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可见,古人服饰的蔽体遮羞、御寒保暖和美化装饰功能是次要的,用服饰来表现德行修养则是主要的。《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了孔子的弟子子路为维护“礼”而死的事:卫国内乱,子路系冠的缀被人砍断,他说“君子死,冠不免”,放下武器而“结缀”结果被杀,传达了服饰甚至比生命还重要的理念,体现了服饰背后的礼教色彩。又如班固《白虎通义》:“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统治者对服饰形制、色彩、纹饰等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其目的就是为了“表德劝善,别尊卑”,达到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目的。这也是中国古代服饰区别于其他国家古代服饰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古代服饰体现着严格的等级区分,古代从天子到诸侯,从皇后到妃嫔,从官员到平民,都有专门的服制、颜色、纹饰等,层次鲜明,以表示等级尊卑的不同,而且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允许随意僭越。如“十二章”,作为服饰等级的符号,在历朝历代的演变中愈加严格,“十二章”的图案纹饰几乎成为了皇族的象征。从一些服饰词语中也可以看出古人的等级观念,如“衮冕”“冕”“玄冕”“揄翟”“鞠衣”“展衣”等,是天子、王后的专用礼服,令贫民百姓望而却步。
服饰作为一种符号,体现着着装者的身份和修养。在礼制的作用下,服饰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代服饰虽然受到礼制的制约,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封建桎梏。人类从茹毛饮血发展到衣冠礼仪,服饰的礼制化实际上也是社会的规范化,是人类进步的一种体现。
2.服饰类词语反映的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崇拜心理
古代服饰的审美心态具有时代色彩,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服饰审美心理也截然不同。隋唐时热烈、外向、开放的文化类型体现着民族自信,反映在服饰上,就表现为雍容大方、华贵艳丽。这一时期对女性着装开放和女子肥胖持赞同以至赞美态度。如从全身遮蔽的]?发展到渐为浅露的帷帽,这是妇女服饰的进步。而到了宋代,因程朱理学的影响,反映在服饰上就表现为封闭内敛、不尚奢华。这一时期对开放着装的态度是否定和压制的。
古代对于服饰的审美具有观赏性心态,在达官贵族、百官公卿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帝王、后妃、王公F族的服饰尤其特殊,如天子的“六冕”和王后的“六衣”。中国古代帝王服饰以其华贵的服饰、庄重的威仪、鲜明的色彩、繁复的结构著称。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是古代服饰文化的艺术精品,从冕服系列、冠服系列和弁服系列中可见一斑。在文化内涵上,它更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古代服饰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天地、对图腾的崇拜。《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其中“乾”指天,“坤”指地,上衣下裳的形制就是因对天地的崇拜而产生的,也反映了古人的天地观。服饰上的纹饰,也反映出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衮”是帝王穿的绘有卷龙纹饰的礼服,俗称“龙袍”。龙纹带有浓厚的图腾崇拜色彩,这一点,从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作“龙的传人”上也可以看出。“衣”“揄翟”“阙翟”等是王后的祭服,这几种服饰上都有翟形纹饰,反映出古人对鸟图腾的崇拜,后来称女性为“凤”大抵也是由此。
(二)《骈雅・释服食》词语所反映的古代饮食文化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汉书》:“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论衡》:“人民所重,莫食最急。”《孟子・告子》:“食色,性也。”焦循《孟子正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文化是文化史的基石,它深刻影响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文明源于饮食。任何一个时代、地域的人们的饮食生活,均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风俗、礼仪、祭祀、节庆、婚丧嫁娶等等。
当人类的饮食跨越最初的果腹阶段,饮食文化便开始萌芽。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饮食文化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先哲曰:“民以食为天。”人不饮食不能生存,饮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词汇作为一种动态的语言形式,记录着我国的历史与文化,彰显出独特的社会文化内涵。饮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论语》一书中,“食”出现了41次,“政”也出现了41次,虽然这是一种巧合,但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在孔子心目中饮食所体现的“礼”与政治的地位同等重要。
1.饮食类词语反映的古代人们的饮食观与饮食习俗
中华传统文化得以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是我国以农业生产为主,这使得人们居住稳定,形成了安土重迁的心理和厚重内敛的性格。因物质条件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在哲学观念上崇尚中庸,主张调和,反映在饮食上即中国古人重视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丰富而深刻,突出体现在“和”字上。“和”在饮食文化中指的是适中和调和。“勺药”“W腩”等词反应了古代人们注重调和的饮食观念。饮食方面的调味品众多,如“M醢”“y鹾”“干?”“大苦”等。五味调和的饮食时代,可能发端于原始农耕文化,因我国古代以食用谷物为主,食用时需要调味品佐餐,滋味的多变能使进食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和愉悦。
在古代,我国汉族的饮食十分重视味道。如在先秦时期,人们普遍喜爱腌制品,口味较重。以我国春秋时的齐鲁饮食为主要代表,文献典籍中记载的人们食用的调味品和腌制品有“M、醢、酱、昌b”等等。《论语・乡党篇》:“不得其酱,不食”,可见生活在鲁国的孔子,也经常食用用盐腌制加工的食物。古人对于味道的调和,还讲求不同季节的饮食偏重不同的味道。《周礼・天官・家宰》:“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古代饮食习俗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这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中国古代的汉族,因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都较少数民族要好,因而汉族的饮食习俗表现得更为成熟和精细,饮食种类也更为丰富。如《骈雅・释服食》第二章提到的粥类、饼类等词语,分类细致,种类丰富,体现了汉族以谷类食物为主,这也与汉族所居住地区农业较为发达有关。而西北游牧民族则以食用肉和乳酪为主,如上文提到的“醍醐”等。饮食习俗的截然不同体现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的饮食文化圈不同。直到今天,这样的饮食习俗差异依然存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而民族融合和对外文化交流使得饮食习俗有了新的变化。如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外来饮食自然也多。自西域传入的食品,汉代人称为“胡食”,如“{、胡饼、X”等。
王仁湘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饮食思想与观念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儒家所追求的平和的社会秩序,也毫不含糊地体现在饮食生活中,这也就是他们所倡导的礼乐的重要内涵所在。”可见,儒家的饮食观念对饮食文化有着重大影响。
2.饮食与礼俗、祭祀文化
“礼”作为中华文化的高度概括,作为中国社会维系君臣、父子、夫妻、师生等一切社会关系的最高准则,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人的服饰、饮食、居舍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最早的“礼”,可以认为是以饮食为发端的。《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g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由此可以认为,“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之中。中国古代社会的饮食具体而细微地反映出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高度。同时,研究饮食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饮食礼俗嬗变的一些规律也大有裨益。饮食与祭祀的关系也尤为密切。古时先民生活中遇到吉凶大事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以祭告他们所信奉之神和祖先,祭告并不是空手进行的,不论是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都要通过献祭,即供奉食物进行,所以,祭祀就与食物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直到现在,人们祭祀祖先时,依然要供奉食物,这是对古代习俗的沿袭。
四、结语
今天,我们能够了解到的古代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官僚制度等,都是通过典籍中所记录的词语得来的。可以说,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相较于语音、语法,词汇更为直接、及时地与文化发生联系。透过某一时期的词汇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时期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综观《骈雅・释服食》词语,可以说,它们承载了中国古代服饰、饮食文化的诸多内容,是中国古代服饰、饮食文化的一面镜子。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服饰和饮食更是传播中华文化最好的载体。
参考文献:
[1]窦秀艳.中国雅学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4.
[2]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姚伟钧.中国饮食文化探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4]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5]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华梅.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7]清魏茂林.骈雅训纂《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
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宗福邦.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2]孙晨阳,张珂.中国古代服饰辞典[Z].北京:中华书局,2015.
[1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九卷本(第2版)[Z].
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10.
[14]黄今许.《骈雅》《骈雅训纂》及其作者[J].龙岩师专学报,
1991,(2).
[15]肖惠兰.《骈雅》探综[J].文献,1998,(3).
[16]徐r仪.饼、、馄饨、扁食、{等考探[J].南阳师范学院
学报,2003,(7).
[17]刘海云.《骈雅》骈字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5.
论文正文:
赣菜饮食营销战略
一、体验经济与赣菜饮食文化
美国学者派恩与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2002年)一书中对体验经济作了精辟论述,这两位学者将人类经济形态的演进分成了4个阶段: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体验经济与前三者最大的不同实际上就是经营者需利用消费大众对于亲身体验的渴求心理,将原本不需消费者亲历亲为的生产或服务过程,以一定的价格卖给消费者的经济活动。因此体验经济具有强调个性化、强调顾客参与、强调消费过程的直接体验等特征。而餐饮业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符合体验经济下的四种消费类型: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
可以说,在餐饮经济内部已经蕴含了体验经济的萌芽,只不过长期以来人们没有把它当作一种经济产出的类型去利用和开发。对于赣菜饮食文化来讲,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无疑是发展的最好时机。赣菜作为中华美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数千年饮食文化的积淀,虽然不在菜系之列,但是独具特色。赣菜选料广泛、主料突出、注重刀工、制作精细,尤其突出原汁原味。从赣菜这些特点来看,完全可以满足体验消费者对于主题体验、文化体验、参与体验等多方面的要求。
二、体验经济时代下餐饮消费者的行为特点
通过笔者的实地调查,认为体验经济背景下餐饮消费者的行为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钟情个性化的经历。在体验经济时代下,外出就餐给人带来的主要是以精神愉悦为特征的心理满足,温饱已不是消费者的唯一追求,他们想要的是一种独特的,难忘的经历。餐饮消费中,这种经历可以来自于美味的菜肴、热情的服务、优雅的环境、新颖的娱乐项目等诸多因素,这不仅是大众食客的需求,更是旅游餐饮产品在体验经济时代自然提升的关键。
(二)注重高层次的需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活动的高度市场化和高科技浪潮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节奏紧促、竞争激烈、变化多端取代了平缓、悠闲的生活工作方式。这种变化使得人们的感情需求日趋强烈,从笔者在一些大型餐饮机构的调查结果来看,消费者外出就餐更多的是享受生活、实现自我或是社交的目的,而不是初级的生理需求。通过这些活动就餐者放松自我、结交朋友、增进社交情感、帮助消费者实现高层次的需求。
(三)乐于主动的参与。在过去的经济形态中,消费者只能在餐厅挑选适合自己口味的成品,而在产品的设计中,并没有完全的话语权。但是体验经济时代里,这些食客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到食物的整个设计、生产、消费过程中,顾客需有足够的自主活动空间,自由享受各种服务设施。当参与过程结束时,游客的记忆将会长久地保存这一过程的体验。
三、体验经济时代下赣菜饮食文化开发现状
近年来,赣菜饮食文化一直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以赣菜的中心南昌为例,市政府将重点扶持以赣菜为主的20家餐饮连锁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建设10条(个)餐饮街(城)、社区餐饮集聚点100个,形成具有南昌地方特色的赣菜品种1000个、核心菜品50个,全力打造江南美食名城。但是现阶段从体验经济角度分析,赣菜饮食文化的经营与开发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盲目跟风,产品主题不强。
很多赣菜餐饮企业盲目追求多、杂、全,必然导致口味的缺失,可以说赣菜饮食文化的精髓就是在这无形中被转移和破坏的。由于家家仿照,就难以把握赣菜原汁原味的特点,使得各种经典菜肴纷纷串味,失去了赣菜原来的风味特色和魅力。
(二)品尝为主,文化体验不足。
目前赣菜饮食文化的开发基本上以品尝为主,而深厚的数千年饮食文化传统却被搁置。消费者所看到的往往是菜肴的色、香、味、形,用完餐后,留于印象中的只有一时的美味,却没有对赣菜饮食文化的深入了解,这与体验经济的特点背道而驰。
(三)享受优先,参与体验不够。
品尝美食能只能停留在人们初级的生理上的享受,而参与食物的制作和设计过程才能更多地满足人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因为人们的满足感更多的是体现在心理感受的愉悦。遗憾的是,当前赣菜饮食文化产品端到旅游者面前往往是已经加工完毕的食物成品,其间的工艺则被无情地省略。
(四)杂乱无章,环境特色缺乏。
相当数量的赣菜餐饮企业在环境设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餐厅设计没有明晰的市场地位和主题格调,家具配套、空间分割、环境色调等都显得毫无章法;一味的效仿其它菜系餐厅的环境设计,没有立足于赣菜饮食文化创立与之相适应就餐氛围。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缺乏特色的用餐环境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生理和精神需求,也无法为用餐者提供自我展现的空间和机会。
四、赣菜饮食文化的体验营销策略
从体验的角度来看,餐饮业整体上应属于为创造消费者愉悦经历的体验型行业,它创造价值的形式是:以餐饮店的设施、设备与环境氛围为道具和舞台,以员工的接待、服务与娱乐活动的介绍及表演为节目,使消费者融入其中,给消费者带来愉悦的餐饮体验。所以,餐饮业在进行营销时,要充分考虑消费者情感体验的需要,注重与消费者的沟通,发掘他们内心的渴望,站在消费者体验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尤其要着力于让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消费全过程中的获得独特、难忘的体验。
(一)行动体验营销策略建立赣菜演示练习馆。
行动体验的目标是让消费者全身心体验产品出产过程与互动,行动体验营销通过增加消费者的亲身体验,丰富消费者的生活经历。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食客的积极性,参与到赣菜佳肴的制作当中,笔者认为可以在南昌的独一处、民间饭庄、灶王爷等一些大型赣菜餐饮连锁机构设立赣菜演示练习馆,安排赣菜名厨现场演示具有代表性的赣菜,像三杯鸡、四星望月、文山肉丁以及时令农家菜。对有时间、有兴趣的游客可以通过参与体验,从赣菜的选料、加工、火候、造型、养生滋补等多方面予以全过程享受。通过体验常用的烹饪技艺,了解赣菜独特的制作方法,培养出更多的赣菜消费者和爱好者。
(二)文化体验营销策略创立赣菜文化展示馆。
赣菜源远流长数千年,历代的文人墨客、历史事件、传说故事都隐现于其菜品之中,如果能将餐饮、文化、体验三者结合起来,打造一个赣菜餐饮文化体验之旅,必定能为赣菜的发展开拓一片更加广阔的领域。笔者觉得是否可以学习民俗博物馆之方式创建一个以赣菜饮食文化为主的展示馆,此馆主要展示赣菜的历史溯源、地方名宴和特色小吃。通过广泛征集,可将赣菜烹饪典籍、理论研究成果、饮食传奇故事等内容充分展示。另外,通过将历代名厨、原料餐具、制作流程、宴席菜单、名店名菜等以丰富的形式展示于馆内,以供游客参观。把赣菜的形式与内容相互融合,让历史与现代共存,将赣菜饮食文化与体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三)感官体验营销策略设立赣菜经典品尝馆。
“鱼是否知道自己是湿的?”这是文化、媒介评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不知道”。鱼的生存是由水决定的,只有在没有水的情况下,鱼才会感觉到自己的处境。这个例子对于人和大众媒介来说是同一个道理。媒介已经完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以至我们经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更感觉不到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媒介向我们传递信息,给我们提供娱乐,使我们兴高采烈,让我们烦恼困惑。媒介改变我们的情绪,挑战我们的文化意识,侮辱我们的理智。
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变为“地球村”的今天,大众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在改变传统文化边界,拓展文化空间的过程中,推进着跨文化传播,进行着文化的整合,同时也携带着政治与资本的力量,推行着文化霸权主义。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各种文化正是由于不断地吸收不同文化的有益因素,使自己不断得到更新、丰富和发展。
现在越来越活跃和频繁的跨文化传播使我们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充满了新鲜内容,校园媒介也开始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例如,大学生们穿的是“韩国风”和“欧美风”带来的、款式多样的、休闲时尚的衣服;戴的是“韩国风”吹来韵有着光亮色彩的、能展现大学生青春活力的、精细幽雅的饰品;我们的手机彩铃是现在最流行的韩文或英文歌曲;宿舍墙上贴的是安在旭、Rain、张东健、金喜善等韩国影星的巨幅海报;手机、钥匙或书包上挂的是“冬日恋歌”的插图或Rain、辈勇俊等英俊韩星的小型照片;课余休闲时,我们在网上看韩国最新的浪漫爱情剧或美国现在最受欢迎的连续剧;我们模仿韩剧男女主角的流行发型和发色,现在我们最想去的城市是汉城……
追求浪漫、追求美、追求时尚、追求新形式和新鲜内容,喜欢模仿别人的东西、适应性强、价值观和审美观灵活的、代表一个时代的现代大学生正在成为吸收跨文化传播养分的主力军。我们的各类文化意识也随着跨文化传播的潮流而打破了本土文化的界限。具体说来,跨文化传播对现代大学生文化意识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服饰文化意识的影响
公元前221年以后,中国在秦汉时期就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织品通过贸易进入欧洲,促使西欧人广泛地了解东方的古老文明。从此东方文化开始影响欧洲中世纪人们的服饰。中国织物光泽华丽的外观、豪华的金银线刺绣与欧洲人对神的崇拜心理一拍即合。尤其在l3世纪,随着西方和东方贸易的不断加强,形成了欧洲人热烈追求东方服饰的热潮,女装衣服的领、袖、衣边均出现模仿绣花的形式。因此,中国袍装和装饰对后来的西欧服装的演变和更新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可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的跨文化传播对各民族的服饰文化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的。而现在,“欧美流”和“韩流”在中国迅速蔓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充满活力、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现代大学生,常常把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衣服叠放在箱子里,成为追逐“欧美版”“韩版”潮流的主力军。
几年前,在年轻人中间兴起美国黑人的“街舞热”,在我们校园则引起穿HIP—HOP服饰的浪潮。在校园里,无论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男生或女生,都流行穿宽大的休闲T恤、肥大的裤子和滑板鞋。几年来,随着韩剧越来越多的播放,走在校园里,身旁飘过的、一身精致时尚韩版服装打扮的个性男女越来越多。韩剧给人印象最深的除了剧中女美男俊的主角、催人泪下的煽情剧情外,还有男女主角青春亮丽的各色服饰。现在“韩国风”征服了无数年轻人,让欧美时尚成功的亚洲化。
突出自由自在的个性,即不像西方服饰那么开放、又没有东方服饰那么的过于保守,注重精美的细节处理,简约而含蓄、大方,经典又不失时尚、朴实,闲适中透露出高雅,适合各种场合穿着的休闲、舒适的韩服符合具有追求完美、自然轻松、无拘束的浪漫休闲心态的,还在校园学习生活又渴望时尚个性的现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因此,风靡流行的韩服成为了现代大学生的首选。
大学生们也喜欢佩戴韩剧里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首饰,喜欢金黄色的、剪得千奇百怪的韩版发型,还喜欢像韩剧中的女主角一样着鲜艳的眼影,抹光泽的唇膏,以此炫出自己的青春。
由此可见,跨文化传播使大学生的服饰文化意识更多样化、个性化和色彩化了。
二、对饮食文化意识的影响
饮食文化,从本质上说,不是指这个人和那个人在餐饮上应该做出哪种选择,它指的是隐藏在人们心里的东西;如共同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的基础;指的是人们在这个方面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为了生存,曾发明很多加工食物的工具以及各种烹饪技巧和食用方法,并把这些技巧和食用方法利用各种符号传播给别人。也正是因为这些饮食文化的传播,人类积累了丰富的饮食习俗、典故、思想和理念。
信息交流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跨文化交流对各族人民的饮食文化意识的影响更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及饮食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中国饮食文化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长盛不衰,是因为,不仅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传播交流,同时又积极吸收海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文化。
从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到现在的大众传播媒,跨文化传播和交流不断地影响我们的饮食文化,断地更新我们的饮食文化意识。在古代漫长的岁月中,商业贸易传播和宗教传播是饮食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而现在各大众传播媒介也成为饮食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2002年笔者刚进大学的时候,同学们中间去肯德鸡、百富、德克士等西式餐厅就餐的情况不是很普遍。但随着乌鲁木齐西式餐厅的增多,西式食品价格也随之下降,在校园里,学生去装修豪华、优雅的肯德鸡、德克士、西饼屋等西式餐厅消费成了一种时尚。在各种节日里,同学们很喜欢去环境舒适、给我们新鲜感的西式餐厅,享受给我们带来新滋味的西式食品。最近,随着“韩流”热在中国的出现,各式各样韩国料理的美味也飘到了我们的身边。像西餐很快成为我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那样,不久,韩餐也将成为我们饮食文化意识的另一个新内容。
三、对节日文化意识的影响
世界上各民族都有本民族特色的各种节日。如圣诞节是西方人的最大节El,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最主要节日。随着各民族和各国之间跨文化交流和大众媒介的跨文化传播的日益增多,其他民族的一些节日不同程度地融进了我们的节日文化。特别是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和父亲节等典型的西方国家的节日,在新疆的各民族人中尤其是年轻大学生中很流行和普及。
每次圣诞节,不论是外国语学院的学生,还是其他学院的学生,都会用圣诞树和圣诞礼物把教室和宿舍装饰得非常漂亮,门和玻璃上贴着“MerryChrist.mas”的贴纸,并相互发短信来庆祝。情人节是追求和向往浪漫爱情的现代大学生的另一个重要节日,母亲节和父亲节则是我们向父母表达孝心的重妻节日。总之,这些典型的西方节日已成为大学生节日文化意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休闲娱乐文化意识的影响
古人说食色性也。也就是说人之于饮食与美色是其本性所需要是其天生所必须。而在这先天生就的两种物事中“食”又是放在第一位的是人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是人维持其生存的物质必需品的主要来源。囚而古人从果腹之初就一分注意对可以食用的物类、制作的力一法、制成的品种和食用的力一式力一法与礼仪等进行研究或总结从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这些饮食文化信息在与人类文明几乎同时产生的语言里就有留存而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除其读音与意义里有保存之外在其形体之中还有着语言音义里所寻觅小到的珍贵信息。
饮食文化应当包括两类一是“饮”即茶、酒之类二是“食”即食物的摄取其对象应为饭食肉菜之属。《诗经·小雅·绵蛮》“饮之食之教之诲之。”郑玄笺“渴则与之饮饥则与之食。”应当说这是一种大类的划分。小过在古代越古越如此“食”‘饮”是可以与相包含与代替的。古有膳夫之职据文献记载其小但管吃也管喝。但是我们此处所论之“饮” ‘食”则于此小采而仅就摄取食物这狭窄区域内淡“饮”论“食”。“饮”就是汤类、粥类的食物“食”就是饭类主食、菜肉类副食的食物。而对于其上一层次的所谓“饮”的内容我们仅取“酒”文化之一种专题论述之。
“饮”“食”的构形贮存着熟食与造酒的信息“饮”字最初的形体像一个人俯首吐舌依傍在酒坛子边喝酒显然是专为饮酒而造的。“食”的产生则表明人类饮食进入熟食阶段。“食”字的甲骨文形体下而是“篡”的象形字上而像一个盖子。“篡”是古人盛黍.程.稻、粱等主食的器具圆形上而有盖子来保温。“食”所从的“篡”字到小篆时形变作自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称《说文》说“像嘉谷在裹中之形”意思解作“谷之馨香”又说可当“一粒”讲。这样一来小篆的“食’夕也应当做重新的解释。“食”上而的盖子变作“人”是“集”的古字下而的自字当为一粒一粒的米集在一起而成食物的意思。但是小论怎么变“食”表示粮食所做的主食这点信息还保存着。
人类饮食的具体内容最早包括哪些品种囚为可见的文献记载具有问接性而见仁见智。从历史上看我国是在经历了相当长的茹毛饮血的狩猎时期之后逐渐进入农耕社会的。就世界范围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考其源流许多农作物是古代人民从野生植物驯化选育而来的。远古传说中有神农氏“始作来相教民耕种播殖八谷使民粒食”。其中所谓“八谷”是:种谷物最初确为们物囚无记载而至今小得而知。现在所见最早的是汉代人的说法其包括麻、黍、程、麦、叔大豆等后世略有小同总体上看是八谷之中有“稻”而无“麻”。在古汉字里:种谷物的形体符号都有这也从另一个力一而是个印证。后世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小断发展“八谷”已小是仅指那些具体的谷物了而是泛指所有的粮食作物是粮食作物的总称。
就古人的饮食对象而言除上述八谷之类外其品种还涉及谷物、菜蔬、动物、鱼类等等日_在古代文献中都有记载。有的在目前所见最古老的汉字中还有其形是惟妙惟肖地对其记载对象的观摹写”是中国古代居于首位的庄稼。它是山荞狗尾草这种植物接驯化来的。许慎释之为“斋也八谷之长”。甲骨文“程”字形体山一个人形和禾苗形两个构件而组成是一个腿膝着地的“人”手持“禾苗”的抽象构形图像一个人在种禾的写意。就其字形而论这小是一个嘉禾的名称字而是一种生产活动的行为力一式咚。但正是通过这样一副农作图而鲜明地映衬出“程”这种当时主要农作物的形象来。“黍”是一种薪性的谷物囚为它是在大暑时成熟故而称作黍。在我国商代已有黍是酿酒的主要原料。甲骨文“黍”字的是一枝散穗的庄稼旁边都注上水的形状除水形符号另有寓意外其字形可谓惟妙惟肖了。“稻”是稻谷的通称。其小篆字形为形声构形法所致故许慎释为“从禾舀声”。甲骨文“稻”字“从米从酉象米在器中之形”“麦”许慎释其为“芒谷”甲骨文中有其形体是一株麦形的透视图即整株形体山两部分组成其上像麦的枝十和披散下垂之叶形下像其深入土中之根系这种构形将其麦根长而耐旱的特征给衬映了出来。“林”甲骨文“林”为“术”形是一株与“禾”稍有卜_别但其实质基本一致的禾类植物形状。叔是豆类食物或农作物的泛称。“叔’夕古谓之“乃、”汉代称做“豆”今字作“叔”是豆类之总名。囚而许J滇称其为“豆也”。对其字形徐楷《说文解字系传》以下称《系传》有释说“豆性引蔓故从有歧枝非从上下之上也。故口象乃、生形小象根也。
古人所食之谷类农作物从山“禾”字所组成之汉字看也可以说是丰富多样如“穆”“禾也”“私”“禾也”“徐”“稻也”“秧”“沛玉谓稻口秧”“赚”“稻小薪者”“税”“稻今年落来年自生谓之税 "等。《说文》里还收有多种粮食名称如精 ,粮,等等。
瓜果蔬菜之类也是古人食用的对象。在汉字里“瓜’川果”是有所别的在木口果在田口顽 “瓜者滕藤生布于地者也”。“瓜”字字形中像瓜实外像瓜蔓是一个生动逼肖的象形字。“果”一般指树木上所结出的果实。金文字形就是一棵木树上有果实的象形字是一个联系紧密形象生动的独体摹写符号。“菜”是可食用的菜蔬类的总称。菜属的字有“芥”“菜也”“葱”“菜也”古有“山葱”和“冬葱”等种类“蒜”“荤菜也”即辛荤均菜 “楚葵也”即今之水芹菜“韭”“菜名。一种而久也故谓之韭。
动物类的食物有家养和猎取的两类。家养的又分为专供食用类的和兼作食用类的。所谓专用的是指其驯养动物的目的就是为了食用它是狩猎时代的替代和功用的延伸5所谓兼用是指其驯养动物的目的小在于食用而是农耕时代的动力替代物是狩猎时代捕获物在使用价值上的派生。专供食用的如泵、羊、兔、鸡、鸭兼作食用类的有牛、马、驴、骡、犬等。猎取的食用类动物有虎、狼、野猪、野羊、野牛、野兔、野鸡、野鸭和鸟、鸽、燕、雀等等。对这些动物类的食用对象无论是其家养还是猎取是专供还是兼用汉字里都有惟妙惟肖的构形义索的象形字并山这些具有类化的义索组成相类的诸多动物名称字既是一个又一个动物的族类又是一个又一个汉字的族类。就汉字族类而言它承载和传递着一分丰富的汉民族古老的驯养业的文化信息。
在饮食文化中闪耀着光辉的是食物的制
作力一式和品类其制作力一式包括对食物加工原料的制作和对接食用的食品的制作。
对食物加工原料的制作如案是碾轧禾穗而取谷。许慎谓其“栋禾也”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以下称《义证》说“此言治登场之禾。音乡治场谓之案场。有田器口衰滚以石作之圆如屋柱长四八尺有轴转之故口栋。”禾谷碾轧取之之后就是脱壳了。古时脱壳的基本力一法就是用石臼春捣此法“稻”字一分形象逼真。“稻”字金文写作多种字形贮存着一分丰富的文化信息。如有一字形上从“禾”表示其之所属是为一种可以食用的禾谷之类的农作物下从;即手手下从“米”再下而是春米的一分形象地表明了稻米加工的过程。与春捣之法加工谷物的还有相关汉字可以提供佐证。“枯”是春捣粟米而小破碎的种加工方法“呆”《说文》谓其“春模也。从臼米”。就其字形考察是山臼与米两个构件所组成臼为加工的器具米为加工的对象其寓意一分明了。据文献记载这是将炒熟的米麦春捣成粉的一种加工力一法。汉字里春米的工具和力一法也有遗留如“滩”《说文》“春也”是用脚春米的器具。土场《说文句读》以下称《句读》说“柞臼任手滩则任足。又有水滩小劳人力。”在加工力一法上也有精加工的程序如“踏”《说文尸臼已复捣之口踏”。《玉篇·石部》释“踏”“再春也。”综合二说之意“踏”就是初次春完之后又再春捣它是一种对米谷的精加工。谷物春捣去皮去壳之后还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这种进一步加工的信息在汉字里也有反映如“精”《说文》谓其“择也”司马彪《庄子》注说“简拣米口精”段玉裁也说“简即柬俗作拣者是也。”
这些都是拣择米粒的一种加工力一法“释”是用水将米粒淘洗以使之净的力一法。《说文》释其为“溃米也”徐楷《系传》作“渍米”。段注说“渍米浙米也。渍者初湛诸水浙则淘汰之。”
饮食文化在人类发明了用火熟食之后才得到飞速地发展。《礼记·礼运》己载说古者“末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以炮以播以烹以炙以为酷酪。
“以炮以播以烹以炙以为酷酪”的多种食品加工力一法在汉字中也遗留有丰富的信息。其中加工使熟的力一法有“炊”是烧火煮熟食物“烨即“炊也’夕也是烧火煮熟食物“烘”是烘烤食物“撒”是先将糯米煮熟使之扩张、肥美然后再十熬的一种制作法“鼓”的异体所载的信息是将米类蒸至半熟然后用笛箕出再用散蒸熟。这种做法是将米饭加工的过程分为两段前一过程是将米下水煮沸后过程是将捞出的半熟米蒸熟之。其前一过程称之为"鼓”后一过程称之为“馏”。“”《说文》“炊铺饥也”就是非常迅速地烧火煮晚饭。段玉裁注口“铺日加中时食也。晚饭恐迟炊之疾速。故字从火。”
在食品加工中制作十粮也是一种力一法如“粗”是将米麦炒熟“煎”是“熬也”是将有汁的食物熬十“熬”是“十煎也”是将食物用火煎炒致十。用火烤肉和鱼也是力一法甚多如“炙”是最原始的熟肉力法之一。炙是个多体象形字演变的会意字像用火烧肉火在下肉在上旱烤状。它是熟肉的统称。“熹”是“炙也”是用火烤肉。其甲骨文字形是上为食物类的器皿下从火故商承柞《殷虚文字类编》说其字形中的四个小点“像火上然”。“播”是把成块的肉去掉毛后一而一而傅于火上翻烤。《诗经·生民》传说“傅火口播。”“炮”其字形从火从包包又山“勺”和“匕”所组成“勺”《说文》释为“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裹”“匕”《说文》释为“象子末成形也”。这种分析是否完全合乎古人造字之初的真正用意姑日小论而“火”炙烧一个完整的日_含有内核的对象则是毫无疑义的。与之相似的制作方法还有“衷”是连毛在起烧烤肉的一种力一法与“炮”小同之处是用微火烤肉。囚为其有所相似故《说文》释为“炮肉”囚为其有所相异故《说文》释为“以微火温肉也”。土场《句读》也有释说“衷者古语炮炙者今语以微火温肉乃其事实也。”与这种既相似而又有微别的十肉之法有多样故有多种字形记载之。
谓其“以火十肉”此字形有人认为“此即今之焙字”山此等可知其应当是用火将肉烘十的一种力法。其字有异议如徐铱以为“当从憔省声”“炙”《说文》“炮肉也。从肉在火上”是把肉串在火上烧烤是守“炮”基本相同的一种力一法故徐激 《说文解字注笺》谓其“炮与炙对文则异散文则通”。与其相似的还有“燎”《说文》“炙也从炙寮声’夕也是把肉串放在火上烧烤。对其“炙”之同与异段玉裁注口“其义同炙其音同燎。”肉类之外也有将鱼放在火上烘烤的制作力一法如“憔”《说文》谓其“置鱼笛中炙也”是将鱼放在竹筒里烘烤的一种力一法。
在食品制作中还有将多种原料或食物掺和在起而成另一种食品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古人对于“烹饪”一要求熟二要调味的要求的产物。“妖”《说文》“内肉及菜汤中薄出之”是将肉和菜纳入沸汤之中急速取出而使其小熟也。是味调和的浓汤《诗经》里已有“亦有和嚣”的记载。从其字形所显示其小仅有烹制食物的类器具还有“羔”的形体段玉裁注“羔”“儿从羔者羔犹美也。”这是言说这种力一法制作的汤的美味。再从其异体字所见还有从羔从美者山羔之蕴涵美义而至接宣示其美义可见言其汤美之佐证无疑了。
《说文》谓其“以米和羹也”是用米掺和着肉菜羹汁而作成的食物。“尾”《说文》谓其“糜和也”“糜”是稠粥“尾”是用菜掺和着的稠粥也是用几种原料或食物掺和制作而成。土宁先生曾就几个汉字来分析其中所蕴涵的农耕时代观念的文化信息时说“同样反映农耕时代观念的还有《说文》上齐部‘齐禾麦吐穗上平也。’这个字用禾穗等齐的形状表示饮食的配力一《说文》八上皿部‘孟调味也。’这个字表示调味的器皿也从‘禾’。声音的和谐字也从‘禾’这反映了古人把人为种植、天然长成的庄稼看成是最和谐的东西。美声、美味都以自然谐调为审美的高标准。可见食品制作力一式的多样化小仅是满足人们日味的需要同时也有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等多力一而综合囚索的反映。
相对于饮食的原料加工和食品的制作力一法制作出的食品种类史是丰富多样可以依其品类将其分为饭类、饼类、肉食类和其他类也可以依现在的分法将其分为主食类和副食类。饭类的有“饭”《说文》“食也”是煮熟的谷类食物“撇”是用肉汤汁或菜汤汁所浇的饭“弩”是聚成团的饭生半熟的米饭或粥类食物“糜”是稠粥弩.等也是稠粥。饼类的有“饼”是用而粉做成的扁圆形的食品餐《说文》“稻饼也”是用糯米做成的把段玉裁注口“以秧糯米蒸孰饼之如而饼口餐”“弄”粉饼其或体为“饵”段玉裁注口“饵者稻米粉之为饼。”在食物中饼类为十粮易于携带故另有十粮者也可入此。“椎”是十粮“背’夕也是十粮还有“模”是炒熟的米麦也是十粮“果”是春捣成粉的十粮。在诸多的食品中肉类食品名称甚多堪称为一个肉食文化的大观园。在这个大观园中“肉”为类化的义索。“肉”在古文字中是一个大块肉的象形故《说文》谓其“献肉”。“献肉”是大块切肉甲骨文、金文均像肉块的形状。对其字形古人多所称说或谓其“象屠者所割胁肉形中二胁骨也胁肉最美故古人象之”谓其“篆象截育平而之形中乃肉之纹理以生肉难象取状于献与血同意"。山肉这个义索构成诸多的表示肉类品名的汉字传达着丰富的肉食文化信息。其可分为原料的精加工肉、丰肥类的肉、十制类的肉、将制类的肉和其他肉类食品。其原料精加工的肉有“献”“大育也”是大块的切肉“服”“薄切肉也”是薄薄的切肉“脍”“细切肉也”是把肉剁成细末拌以调和而烹食的肉“散”“杂肉也”是杂碎的肉“月等”“切肉也”是切成块的肉“掇”是挑取骨头之问的肉。丰肥类的肉有“月柔”是肥美的肉“胁”“肥肉也”“肴”可吃的熟肉“朋”切好的熟肉放在血中拌和成肉羹。十制类的肉有“脯”“十肉也”“修”“脯也”也是十肉“膜”和“月雨”也是十肉“月熬”是没有骨头的十肉“踞”北力一谓十鸟肉之名“膊”是贴在屋上暴晒十燥的薄薄的肉片。将制类肉食有“青”是蟹将“肌”是熟肉将"蜒”是生肉将是有骨头的肉将“腊”是猪肉将“耽”的肉将。其他肉类食品有“脓”用肉调和的羹汁‘月竟’,的肉羹“腮’夕也是肉羹“胰”猪肉做的羹“刚匕”祭肉后又为祭名“川”祭神时求福用的肉“舷”是牛的重瓣胃也就是牛百叶牛肚百也叫牛百叶。
汉字中有关饮食文化的信息是我们古老民族饮食文化的系统反映它既反映出我国烹饪饮食的传统与特色还通过与其相关的各种行为反映出人们在享用饮食过程中的各种形态、心理与礼仪。在饮食中饭适其时各种时段的饭食均有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