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2: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绿化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公路绿化作为生态建设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冠花因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特别适合作为公路护坡栽植,我国20世纪70年代从国外引进之后,在南京、山西、陕西、甘肃、北京等地栽培生长良好,近几年经过在东北地区试种后发现,小冠花在不需任何防护处理的情况下,可露地越冬并且生长正常、健壮,是东北地区新兴护坡地被植物。
1形态特征
小冠花(CornillaVariaL.)别名多变小冠花,属豆科小冠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壮,侧根发达,呈放射状,横向走串,在地表下10cm处纵横交错分布,并生长出许多根糵芽,由此可形成新株,故可以用根进行无性繁殖。其主根和侧根上部长有形状不规则的根瘤;茎匍匐生长而枝端斜向上,有棱中空,质软而柔嫩,长90~150cm,草丛高度仅60~70cm;叶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25枚,全缘,长椭圆形或倒卵形;伞形花序,腋生,每花序由8~22朵小花呈环状紧密排列于花梗顶端,花冠蝶形,花初开时粉红色,以后渐变紫红色,开花期长;荚果细棒状,长2~4cm,每荚有3~12节,每节有种子1粒;种子细长,呈红褐色,种皮坚硬,腊质层厚,硬实率高,千粒重4.1kg。
2生物学特性
小冠花抗逆性强,抗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但不耐湿。该种根系发达,有很强的再生力和生活力,抗旱性强,在没有灌溉的条件下也能生长;但生长较慢。一旦雨季来临水分充足,生长立即加快,在适当灌溉条件下,生长繁茂。小冠花不耐湿,如受水淹,根部易腐烂死亡。小冠花萌发早,抗寒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上生长发育较好,在瘠薄土壤也能生长。其1年有2次明显的营养生长现象,第1次生长为头年潜伏在地下的越冬芽在早春萌发出土;第2次生长为第1次生长苗进入盛花期后,侧根上的不定芽再次萌发出土。多变小冠花发枝力很强,地上枝叶繁茂,单株覆盖度达4~6m2。
3护坡特点
公路边坡植被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公路边坡被水冲毁,稳定公路路基,附带美化公路沿线景观环境。小冠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根茎型多年生草本植物,抗干旱、贫瘠能力尤其显著,是坡地防护、绿化美化难得的优良品种。种植当年,地上部分即可形成致密的草层植被,当年实生苗单株草丛覆盖面积可达0.8~1.7m2,丛与丛之间茎蔓交织,枝叶繁茂,使整个地面全部覆盖,能阻止暴雨直接冲击地面,延续雨水渗透时间,阻滞地表径流形成,防止土壤结构遭到破坏,使地表层土壤形成不同深度的、牢固的稳定层,从而有效稳定土层,固定沟坡,阻挡冲刷和塌陷,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小冠花根系发达,串根性极强,在地下易形成庞大的根群网络,有利于固结土壤,提高土壤抗冲防蚀性能,从而有效保护路肩、边坡。特别是在陡坡和高填方路段栽植,对减少水土流失有明显的效果。
4其他用途
小冠花除了能进行公路护坡绿化外,还有很多用途。小冠花根系有很多根瘤,固氮能力很强,同时枝叶含氮3.1%、磷0.2%、钾3%,是很好的绿肥作物;种植小冠花后的土壤有机质和含氮量都显著增加,土壤理化形状也得到改善,能抑制杂草生长,也是果园、林地、沙荒等地的良好覆盖绿肥;小冠花茎叶柔嫩,营养丰富,是牲畜的优良饲草;另外,小冠花花期长,是一种良好的蜜源植物。
5繁殖技术
5.1种子直播法
5.1.1场地整理。由于小冠花种子细小,苗期生长较慢,因此应精心整地,去除树根、草根、石块等杂物;然后施入有机肥进行耕翻、细耙、整平。耕层深以25~30cm为宜,经整理后的地块应达到细致平坦、上松下实。
5.1.2种子处理。春夏秋均可播种。由于小冠花种子硬实率高达70%~80%,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可擦破种皮,也可用15%的硫酸浸种20~30min,然后用清水洗净再进行播种。
5.1.3播种方法。多采用撒播和条播法。将种子混入一定比例的细沙土进行播种,通常撒播用种量为22.5~30.0kg/hm2;条播行距30cm,用种量为15kg/hm2,覆土厚度皆为1~2cm,播后适当镇压。为保持床面湿润,利于出苗,可在床面上覆盖草帘,待出苗后陆续撤除。
5.2育苗移栽法
春天建好苗床浇足水,事先也要进行上述的种子处理,
然后播于苗床覆以粗砂或肥土,用塑料薄膜盖床保温保湿,待苗高15cm时移栽大地。阴雨天进行移栽缓苗效果好。
5.3分株繁殖
将生长多年的过密母株挖出,分成单株移栽,栽后压实土壤浇足水,成活率达90%以上。
5.4截根繁殖
4~5月或雨季把粗壮的根系挖出,截成15~20cm长的小段,每段带3~5芽埋入土中,覆土4~6cm,保持土壤一定湿度,15d左右即可发芽。
5.5枝条扦插
生长季节截取枝条中部20cm左右长的枝条,斜插于土中,浇透水,注意不能太湿,约20d生根发芽。
1.1遥感技术(RS)。是快速获取大面积空间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在园林绿化领域的应用有以下几方面:(1)城市绿化、森林资源的调查与监测。遥感技术能快速、准确地获取某一区域内城市绿化、森林资源的遥感图象、图片和能直接获取作物耕层的土壤质地、土壤水分含量等信息。(2)自然灾害及病虫监测。借助于遥感技术的动态监测功能,可以有效地进行涝灾、旱灾、土壤污染和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灾情的动态监测,为制定防灾、救灾等应急措施提供决策信息。(3)大田苗木种植面积、产量与长势监测。遥感系统多时相图象信息,能够反映出宏观植被生长发育的节律特征,通过判读解译影象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就可进行作物种植面积、产量与长势监测。
1.2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对任意一个地面点位给出精度在厘米数量级的坐标值,目前已在精准园艺上广泛应用。例如:通过大田布设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点,在田间拖拉机上安装GPS接收机,根据RS获取的作物长势实时信息和GIS提供的电子地图,指挥拖拉机行走.使拖拉机自动完成耕地、播种、施肥、锄草、灌溉、收割等工作。还可根据局部田间作物的长势,精确定量地喷施不同计量的肥水、药剂,保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3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个用于输人、存储、检索、分析、处理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平台,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可对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进行动态预测和诊断,进而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国外于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开始应用GIS和RS等技术对草地蝗虫的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并对其大面积发生做出预测和报警的研究。
2.人工智能、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行为,以实现用电脑部分地取代人的脑力劳动的综合性科学。专家系统是以知识为基础,在特定问题领域内能象专家那样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计算机系统。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就把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技术应用于农、林业,目前已在作物栽培、经济效益分析、产品市场、销售管理等方面研制出不少专家系统,有些系统已成为商品进入市场。我国也在作物的引种与良种推荐、合理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综合栽培调控等方面进行了研制和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计算机网络技术
Internet在园林花卉方面也发展迅速,就以我国与园林花卉相关的中文网站为例,据查,2014年2月份搜狐网站上登记有620个,4月份为710个,而8月份则达到930个,比2月份增加了50%;开始做网站电子商务的也从5~6家骤增至20余家。
4.多媒体技术
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声音、图形、图象等多种媒体综合为一体,使之建立起逻辑关系,并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该项技术使园林绿化进一步社会化、普及化,为园林绿化的深入普及、提高广大职工的文化素质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5.数据库技术
是一种有组织和动态地存贮、管理、重复利用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数据集合的计算机系统。近10年来,我国建成了一系列与园林绿化有关的数据库,如:中国农林文摘数据库、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中国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植物检疫病虫草害名录数据库等。
1.2墙后填土宜优先采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砌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分层夯实。当采用粘性土作填料时,宜掺入适量的碎石夯实,密实度不小于85%。不应采用淤泥、耕植土、膨胀性粘土等软弱有害岩土体作为填料。墙背填料综合内摩擦角不小于35°,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
1.3为排出墙后积水,应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φ80PVC管,水平间距2m,倾角不小于5%,进入填土侧管壁带孔,外包滤网。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最下一排泄水孔的出水口应高出地面≥200mm。
1.4墙顶用水泥砂浆抹成5%外斜护顶,厚度不小于30mm;挡土墙背侧应设置200mm~400mm的反滤层,泄水孔附近1m范围内应加厚至400mm~600mm。回填土为碎石土或砂性土时,应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夯填至少300mm厚的粘土隔水层。1.5挡土墙沉降缝每15m~20m设置一道,缝宽20~30mm,缝中填沥青麻筋、沥青木板或其他有弹性的防水材料,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度不小于150mm。在挡土墙拐角处,应适当加强构造措施。基底力求粗糙,对粘性土地基和基底潮湿时,应夯填50mm厚砂石垫层。在施工前要做好地面排水工作,保持边坡坡面干燥。
2锚杆施工技术的应用
2.1边坡加固成孔采用干钻成孔,锚杆成孔直径为φ130mm。钻孔要求孔壁平直,终孔后要求清净孔内残渣。钻孔倾角偏差不超过±2°。钻进过程中应对每孔地层变化、进尺速度、地下水情况以及一些特殊情况做现场记录。若遇塌孔,应立即停钻,进行固壁灌浆处理,注浆36h后重新钻进。
2.2锚杆制作及安装锚杆杆体采用φ25钢筋。为确保钢筋在孔洞中定位准确,每隔2m设置一个定位支架,锚孔定位力求准确,偏差不超过±10mm。锚杆制作好后,应尽快使用,不宜长期存放。安装采用人工推入法进行,安装时,应尽量保持平顺,下到孔底时应适当上提,以避免压弯,对于边坡下部锚杆因靠近房屋难以入孔,可分段下放在孔口处焊接。
2.3注浆要求在施工中注浆材料应选用水泥标号PC32.5R的合格材料,施工中注浆压力一般应为0.5~1.5MPa,在配置时水泥砂浆水灰比为0.4~0.5,灰砂比为3:1,特别要注意的是浆体强度不能低于M30。而且在施工注浆时要把注浆管置入离孔底,且不大于300mm。
2.4格构梁施工一般采用现浇施工,在施工前应该先进行锚杆、锚索施工,施工操作时钢筋混凝土格构梁应整体嵌于边坡中,施工的护坡坡面应保护平整、夯实,无溜滑体、蠕滑体和松动岩块。
3边坡的截排水施工
3.1填土基础必须按规定尺寸分层夯实,每层20cm,压实系数大于0.90。开挖出的沟基,应进行地基处理加固,以确保地基承载力达到要求。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绑扎钢筋和安装、固定模版。
3.2排水沟底板和边墙砌筑要求砌筑层面大体平整,块石大面向下,石块间必须靠紧,石缝要以砂浆填满捣实。砌石时,基础铺设50~80mm砂浆垫层,第一层宜选用较大片石,分层砌筑,每层厚约250~300mm,每层由外向里,先砌面石,再灌浆塞实,铺灰座浆要牢实。
3.3沟渠开挖与边坡处理:排水沟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深度必须大于沟底厚度与侧边墙高度之和,开挖边坡比1:0.15~1.:02。浆砌后两侧超挖部分用粘土进行回填夯实,确保水渠稳定安全。
3.4截水沟应能保证迅速排出地面水流,沟底纵坡不应小于0.3%,以免水流停滞;截水沟弯曲段的弯曲半径,应保证圆滑顺畅,不应小于沟底宽度的5倍;陡坡和缓坡段沟底应设伸缩缝,沟间距为10~15m。消能池根据边坡地形条件设置在跌水槽落差较大区域或跌水槽汇入市政排水系统位置处,为防止泥沙堵塞截水沟,沉砂池应根据边坡地形条件设置在截水沟出水位置处。
3.5格构内喷混植草。喷混植草即采用混凝土喷射机把基材与植被种子的混合物按照设计厚度均匀喷射到边坡表面,喷混植草的基本构造为:钢丝网(或者土工格栅网)和基材混合物两个部分。
园林绿化种植,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出现的一个概念。它是由“园林绿化”和“园林种植”这两个基本概念组成的。所谓的园林种植就是指人类通过叠石、理水等方式,将该地区原有的地形和地貌进行改变。将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改变以后,在新的地形地貌环境下种植花草,并且适当建造一些凉亭等,使该地区变成一个适合人类游玩和休闲的场所。园林绿化就是在园林种植的基础上,通过移栽以及种植绿色植物等方式,使原有的环境得到改善。园林绿化工作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即公路两旁的绿化,四旁绿化,以及城市中的绿化,乃至国土上的绿化等。而园林绿化种植,则包括园林种植和园林绿化中的全部内容,是将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2园林绿化种植相关技术的管理措施
施工单位在对园林绿化种植技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地形改造方面的问题,以及对土壤复原工作的管理。我国的园林绿化种植技术与很多西方国家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土壤的改进技术还不够成熟。一方面,由于我国土地面积较为广阔,南北方土壤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所跨的纬度相对较大,所以在气候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园林绿化种植的相关施工人员,要对我国南北方之间的土壤差距有一个较为基本的了解,同时也要对不同气候对植物的要求,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
3园林绿化种植的施工策略
3.1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为使我国园林施工策略变得更加合理化,首先要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材料作为园林绿化种植施工的重要基础,在园林绿化种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施工材料质量的高低与园林绿化质量之间成正比关系。因此,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园林施工策略中的中重中之重。施工单位在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选取一些信誉较高,以及性价比较高的原材料供应商。除了要选取原材料较高的供应商,施工单位还要选择较为专业的施工人员,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比如,在对大型树木进行移植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但要对树木的大小进行检查,还要对树木的病虫害以及根系,甚至是土球的大小进行检查。3.2保证施工工艺的品质。在园林绿化种植施工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还要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品质。由于园林绿化施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土壤环境均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为了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品质,要在施工之前对所有绿化地点进行考察,并根据该地区的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施工方案。施工人员还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况进行估计,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3.3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则是施工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作为园林绿化施工的管理人员,在对施工人员进行招聘的过程中,要选择一些较为专业的施工人员。对于一些对施工品质要求较高的单位,施工单位要选择专业素养较高的施工人员进行作业。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培养,还要培养施工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品质。
4结语
综上所述,对园林绿化种植相关技术进行管理,以及制定合理化的施工策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为了使我国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能够取得更长期的发展,以及使我国的施工策略变得更加合理化,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改革。同时也需要意识到,对园林绿化种植的相关管理措施进行改革,既需要园林的设计者以及建设者的努力,也需要每一个相关公民的认真配合。只有这样,我国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作者:田兴军 单位:贵州省林业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