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5:32: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外建筑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外建筑史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对于建筑保温方面,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季的时候还主要是以集中供热的方式为主,那么这种集中供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这些能源是有限的,如果长期的消耗对我国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负担。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资源的消耗比较大,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如果长此以往的话就会为我国带来极大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在经济发展和能源战略规划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的关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随着对科技的发展,建筑物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满足了不断提高的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要求的同时,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详细介绍

1.关于外墙内保温的技术分析

关于外墙内保温技术,主要就是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外墙的内部使用苯板等保温材料对建筑实现保温功能,这种施工最早是起源于欧洲的,在施工技术上比较简单,操作方便,节省成本,可以降低建筑工程的资金投入,且不影响施工进度。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对于外墙内保温的施工技术的应用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了,受到了建筑界的认可。

外墙内保温的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居住的用户来说更关心的还是外墙内保温的质量问题,这是在施工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在结构上存在着热(冷)桥所以就会使局部发生温差过大的原因,导致了结露现象。在室外环境的作用下,容易使楼板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因而,这种反复的变化会最终导致内。

外墙内保温施工中的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结构冷(热)桥的存在使局部温差过大导致产生结露现象。由于内保温保护的位置仅仅在建筑的内墙及梁内侧,内墙及板对应的外墙部分得不到温材料的保护,因此,在此部分形成冷(热)桥,冬天室内的墙体温度与室内墙角(保温墙体与未保温板交角处)温度差约9摄氏度左右,与室内的温度差可达到11摄氏度以上,一旦室内的湿度条件适合,在此处即可形成结露现象。而结露水的浸渍或冻融极易造成保温隔热墙面发霉、开裂。

保温结构处在一种极为不稳定的墙体基础上,这样的不稳定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外墙容易遭受温差应力的破坏,使内保温隔热体系产生空鼓和开裂。另外,对于二次装修的居民和住户来讲,在内墙中已有悬挂物和固定物件,也容易破坏内保温的结构。

2.关于外墙内保温的材料分析在我国目前的多数工程当中,保温材料的选择多以聚苯板、挤密苯板、聚苯颗粒为主。不同材料均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点和优势,首先,聚苯板和挤密苯板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030W(m.k)和0.043W(m.k)。可发现聚苯板同抗裂砂浆相差大约23倍,而挤密苯板同抗裂砂浆相差33倍。因此如果单从抗裂能力角度分析,挤密苯板的性能要差与聚苯板。但是挤密苯板也具有导热系数较小且密度大等优点,聚苯板由于它主要是由胶粉聚苯和胶粉料两种材料构成,所以他在导热性能方面就要比挤密苯板和聚苯颗粒差,但是它的抗裂能力确明显要凌驾于两者之上。因此,在选择保温材料时,我们要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来判断选用哪一种保温材料较为合适,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在外墙保温材料中,以前都是采用的水泥砂浆,其在性能方面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比如说由于柔韧性不足而导致的开裂现象,所以说在对其研制的过程中,加入了抗裂砂浆,以保证材料的稳定性。

3.目前,我们在外墙内保温中应用聚合物无机保温砂浆是一种叫做聚合物无机保温砂浆的新式的保温材料,这种新型材料以粉煤灰、漂珠、憎水改性膨胀珍珠岩作为保温骨科,辅助隔热材料则为坡化微珠和闭孔珍珠岩。此外,采用超高强度的水泥作为接连各种原料的胶凝材料,同时还加入聚苯烯单丝短纤维作为增强网格材料搅拌进多种聚合物外加剂,采用工厂化混合生产而成的干粉状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相较于DU聚氨酯、EPS保温板和胶粉聚苯颗粒这些之前采用的原料,聚合物无机保温砂浆这种新型保温节能才能材料具有之前材料不具有的优良热点,下面对其优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1)在施工中易于操作,方法简单,并且速度快。

(2)在耐老化方面要比传统的保温材料高,具有很高的燃烧性能。

(3)聚合物无机保温砂浆的新型操作将整体的保温层的厚度变薄,从而增加了内保温层的厚度。提高了墙面的呼吸功能,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提高舒适度。

(4)由于在保温材料当中掺入了各种聚合物,从而在易燃性、防水性不足的问题上给予了解决的方法。

(5)聚合物无机保温砂浆是一种不易开裂的新型材料,如果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不使用罩面抗裂砂浆,涂料能够直接作用在其表面。

4.外墙内保温与外墙外保温的对比目前,很多人都容易将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混为一谈,以至于没有办法区分两种保温结构,在今后的维护中,也可能会出现错误的方法。本文论述至此,将外墙内保温与外墙外保温两种保温结构进行对比和区分,以供大家参考。

5.外墙内保温的基本情况。

外墙内保温技术主要就是在外墙结构内添加保温材料,在墙体的内部涂抹石膏作为粘结剂然后贴上苯板等保温材料来达到保温效果,但是这种施工技术同样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保温效果不理想;不方便对热桥的保温处理;会占用的室内的使用面积,不利于室内装修的操作;对于既有建筑而言,不方便对其改造;保温层由于施工技术和材料因素,容易发生开裂的情况。

三、外墙外保温施工的发展过程及形式

伴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外墙外保温技术也渐渐的成为了工程施工当中的主要选择,外墙外保温形式是一种先进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的保温节能技术。外墙外保温的基本情况是在主体墙结构外侧在粘接剂的作用下,固定一层保温材料,并在保温材料的外侧砂浆或作其他保护装饰。

随着外墙保温形式的逐渐增多,目前主要流行有聚苯板保温砂浆外墙保温形式、聚苯颗粒材料外墙保温等多种方法。对于外墙外保温过程中极易出现的粉刷层裂开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施工技术和选择合适的外墙外保温材料等方法进行解决,使之能达到工程的质量要求水平。在考虑采用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的时候,我们不仅应该之单一的追求事用性,还要注意到节能环保方面的需求,如果这种技术能做到两方面的兼备,那么它将成为除了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之外的又一种高效率的新型保温方式。

四、结束语

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只有不断的完善才能满足我国建筑行业不断提高的质量要求水平。现如今,环保低碳的建筑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出高级的保温材料,这些创新的制备新保温材料的技术促进了内外墙的保温施工的发展,并且它的出现迎合了时代对于环保节能产品的大力提倡,因此建筑工程中的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会在更多的建筑物中得到利用。以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外墙外保温施工等新型技术的开发完善,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保温技术方面创造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篇2

钢筋混凝土墙外保温是建筑工程中比较重要的施工技术,其影响着建筑外墙的保温效果,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材料的质检工作,还要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与优化,这样才能加快施工的进度,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合理应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还要提高墙外保温技术的应用效果,要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还要避免室内的热量散失,这样可以保证室内温度的适宜性,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室内环境,还可以降低室内热量的消耗。

1 建筑工程中钢筋砼墙外保温施工技术概述

建筑行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人们对建筑房屋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城市中建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高层建筑随处可见,这有效的提高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提高了城市的形象。在城市中还有很多的体育馆、剧院等现代化建筑,这些建筑工程采用的都是大跨度结构类型,在施工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以及材料也比较多,如果施工单位不注意节能减耗,会造成建筑工程的资源浪费问题,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墙外保温施工项目中,会利用钢筋砼技术,会消耗一定化石能量,这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重视节能环保技术的利用,要实现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在当前建筑行业中,应用了较多的节能技术,这也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施工单位需要大力开发对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的利用,要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技术,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在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要了解外部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还要降低房屋建筑对能源的消耗。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可以通过改变格局,可以利用风能降低室内的温度,还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能,通过加强结构,提高建筑结构的保温隔热效果,这样才能降低房间内热量的损耗。采用外墙保温隔热技术,可以减小热量的损耗,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以保证房屋居住的舒适性,还可以减少对电器的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 钢筋砼墙外保温施工的要求

2.1 对施工材料的要求

为了保证墙外保温技术的施工效果,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材料的质检工作,要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对保温层聚合物进行筛选,在钢筋砼墙外保温施工中,常用的聚合物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粉末状聚合物,在应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倒水搅拌,要保证搅拌的充足性以及均匀性;第二类是粉末与液态胶体混合的形式,在应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按比例加入水泥对粉末与液态胶体进行混合搅拌;第三类是石英砂、水泥及悬浊液等混合物,这种材料在应用前,也要进行均匀的搅拌。在应用墙外保温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还要做好网状编织物的选购,这种编织物是由防水聚合物以及耐碱纤维混合形成的,可以提高外墙的强度,还可以提高外墙的保温效果,具有较高的抗裂性能。

2.2 钢筋砼墙体外保温施工要求

第一,出于对钢筋砼墙体外保温施工后裂缝产生情况因素的考虑,施工操作进行时气温应满足大于或等于5℃;墙外风力小于或等于5级的前提。要避免施工作业墙表温度过高,切尽量避免雨季施工。第二,进行钢筋砼墙体外保温施工前必须要保证建筑物的消防系统、各种管线(水、电、天然气等)、墙体中必须的的各种埋件、门/窗口均以施工完毕并经过检验。第三,对钢筋砼墙体外保温施工的基墙要求,必须保证其表面光滑,无凸凹;保证其与找平层粘连牢固无“脱层”现象和“空鼓”现象的存在;同时基墙墙体湿度应达标,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钢筋砼墙体外保温施工的进行。第四,钢筋砼墙体外保温施工中相关粘贴技术要求:在施工前要进行聚合物胶的调配工作,采用手动或电动搅拌器对配制好的聚合物胶进行充分搅拌,观察其粘稠程度用水进行找平处理,然后静放几分钟后,重复一次,其粘稠度以不流淌,黏度适中为宜。

3 钢筋砼墙体外保温的具体施工方法

3.1 根据具体的建筑施工要求设计并加工出外墙所需求的钢筋同时根据窗口的相关数据加工或拼接成各种所需求规格的保温板,有对接需求的地方必须加工成企口板,并对其进行细致的编号,方便施工过程的进行。将施工中所要涉及的部位进行基层清洁,比如:门/窗口、松散砼、弹墙等。

3.2 根据外墙墙体的模板进行保温板的安装

所有的保温板对接处必须用胶粘进行密实处理,防止缝隙出现,其中当保温板进行拼接时要注意锚固;当进行锚固时,如出现锚筋伸出钢筋砼墙体外的情况时,一定要记得对外延部分补刷防锈涂层;其中当钢筋砼外砼浇筑到建筑顶层标高时,要在墙体外侧留出与楼板厚度相同的企口。

3.3 进行钢筋砼浇筑时要注意层次

要做到分期,均匀,连续,每一层浇注时不可过薄或过厚,钢筋砼浇筑下料时要从两侧同时进行,并保证下料的高度在同一水平线。当浇筑高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将上表面进行平齐处理,浇筑完成后进行监测当砼强度达到标准时(如掺杂防冻剂时注意砼强度的规范增量)可进行拆模步骤,由外而内,要注意对边、角等部位的修整工作。如出现部分保温板材的掉落或缺失,则要及时的用相应的保温材料进行添补。

3.4 湿度监测及质量检测

当拆模步骤完成后,要对抽样点进行定时的湿度监测并记录,如果湿度过低则要进行喷水处理。最后要进行质量监管,砼表面必须平实滑润,不可出现掉渣、露筋、凹凸不平、孔洞频繁等情况。

结束语

建筑行业在当前社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还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一定要保证建筑功能的正常发挥。墙外保温施工可以提高建筑房屋的保温效果,还可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钢筋砼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这种施工技术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实践中可以证明,在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钢筋砼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可以保证建筑保温、隔热功能的正常发挥,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做好施工材料的筛选工作,要保证施工材料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TE867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高愈发看重,这就对建筑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居住舒适度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保护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筑外墙保温体系既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又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住户节省了开支,其应用与推广已是大势所趋。

一、建筑工程中外墙保温节能技术的优势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的紧缺已成为阻碍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关于节约能源的问题已是迫在眉睫,目前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如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降低能耗,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建筑施工中的外墙保温节能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拥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首先它的技术适用的范围广,即对北方需冬季保温的采暖建筑适用,同时南方需夏季隔热的空调建筑也适用;外保温的保温效果比较好,由于保温层外侧,可以有效地防止“冷热桥”的影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的杨善勤教授通过有关传热学理论计算得出,就外墙主体部位而言,外保温和内保温的传热系数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墙体中的构造柱、圈梁等热桥的影响,外保温的优势更为明显,从而充分发挥了轻质高效保温材料的节能效果;可以很好地保护建筑的主体结构,由于保温层设在外面,可以大大减少太阳辐射、温度变化、风雨等气候及其他外界条件对围护结构的损害,从而可以延长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期;可以较好地改善室内的环境,室内环境包括室内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与内保温相比,可使每户使用面积约增加1.3~1.8m2。同时由于护结构的热稳性能增强后,能够使室内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范围,从而使室内热环境较为舒适。此外,外保温层的设置使墙体具有较好的防潮性能,可避免室内的结露、霉斑等现象,因而创造了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对于旧房改造,外保温处理效果最好的,目前,我国有许多既有建筑,由于外墙保温效果差,耗能量大,冬季室内墙体结露、发霉,居住环境差,而采用外墙外保温进行节能改造,不影响居民在室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二、建筑外墙体保温的分类

1外墙内保温技术

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苯板、保温砂浆等保温材料,将其置于外墙内侧,来实现保温节能的。在施工过程中,该方法易于操作,对外墙的垂直度没有过高的要求,而且施工速度也比较快。然而,该方法也有一个致使的缺点,即外墙外侧很容易由于冷(热)桥而产生较大的温度差,最终造成局部结露。

2外墙外保温技术

经过不断的研究,该技术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而且施工方法呈现出多样性,应用比较广泛。外墙保温技术不仅适用于采暖建筑,在空调建筑中也同样适用,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该技术通常是选择外墙外侧作为保温材料的设置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热桥现象,从而发挥其保温节能作用。不仅如此,在保温材料的选择上,更偏向于轻薄型的材料,节能效果更为显著,而保温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太阳辐射、湿度等影响,从而起到保护主体结构的作用。

3内外混合保温技术

在施工的过程中,该技术综合采用了外保温和内保温,在对外保温施工有利的位置进行外保温,同理,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则选择内保温。从施工操作的角度来看,该保温技术具有明显的施工速度较快的特点,而且有效地保护内墙、冷(热)桥部分,创造保温环境。

三、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时的技术要点

1外墙保温的材料

保温材料往往是以复合材料的形式存在的,能够对热流速率起到一定的减缓作用。该材料主要是通过热导率较低的空气或者氮、二氧化碳等,利用固体材料对透红外线性能和对流性能进行限制,以实现保温效果。目前使用的外墙保温材料主要是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硬质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纳米孔硅保温材料等,这些材料通过不断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建筑施工中应用也比较广泛。

2建筑施工的一些要求

在施工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关于外墙保温层,在基层变形的情况下,不会产生裂缝;在自重作用下,不发生有害变形;对于风荷载有很好的承受能力;做好防火构造工作;可实现防水防渗;不同层保湿材料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且彼此不发生化学作用;在采用维护措施的前提下,使用寿命能够满足 25 年要求。

3选择适合的保温系统

在选择合适的外墙保温系统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购买材料时,一次性购买完包括保温板、面砖等在内的成套组成材料,此外,不可擅自对系统构造进行修改,如果选择 XPS 板替换 EPS 时,在饰面材料的选择上,应注意材料色调较浅,那么就可以大大减少大阳辐射的影响;在确定外保温系统时,必须考虑到出挑部位,包括封闭阳台、挑檐等,从而可以有效地减缓热桥现象;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必须在窗口上做好防火工作;涂料饰面应当成为首要选择,如果选择块材饰面,则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基于对面砖粘结性能的了解和掌握,选配砂浆;基面处于湿润状态时不得进行贴砖工作。

三、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选择

1增强网。玻纤网格作为一种增强材料,是抗裂保护层的关键,在外墙外保温技术中发展比较成熟,除对于保护层的拉伸强度具有很好的增加效果以外,抗裂效果较为显著。由于用于保温层的砂浆呈碱性,因此,高耐碱的网格布是最优选择。

2保护层材料。水泥砂浆具有收缩大、强度较高的特点,而且其柔韧性也比较差,在实际的运用中,极易发生开裂。鉴于此,在选择砂浆时,应当要求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与此同时,辅以合理的增强网,并加入一定量的纤维于砂浆之中,由此来改善保护层材料性能。

3保温材料。目前比较常见的保温材料主要有挤密苯板、聚苯板和聚苯颗粒。挤密苯板与抗裂性明显差于聚苯板。关于聚苯颗粒,在保温隔热材料中,若将其作为主要原料,还会配以胶粉材料。聚苯颗粒与前者相比之下,其具有很小的导热系数,对于减少热量聚积非常有效,从而增强抗裂层的耐久性能。

4构造体系。对于选择聚苯板的保温材料,由于聚苯板具有非常大的强度,保温层极易由于重力和风压作用而开裂。因此,应尽量增加粘结面积,使保温板的强度得以提高,从而增强其抵抗风压的能力。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能源紧缺情况的日趋严峻,同时我国建筑耗能又在总消耗量中占的比例极大,节能已经成为了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而建筑物保温节能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我国相继研发了多种保温材料,使得外墙保温技术有了更进一步地发展。随着各种新兴保温技术和材料在建筑施工中应用,一方面,增强了建筑的保温节能性能,一方面,对于实现绿色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希文.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技术的防火安全性[J].陕西建筑,2012(7).

[2].曾理;孙林柱.复合陶粒混凝土砌块自保温墙体的热工性能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06)

篇4

1.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应用

贯彻国家有关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改善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整体质量。应用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无疑将对外墙外保温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该技术是适合我国建筑节能国情和气候特点的新型外墙保温技术,能为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新的技术支撑。该系统对从外墙外保温系统是否采用空腔构造(点粘或满粘)、有机保温层是否有防火分仓或防火隔离带、有机保温材料表面是否有防火保护面层及厚度三个关键要素,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防火性能对比试验研究。根据新标准及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等级划分及适用高度,对无空腔防火型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进行等级评价和应用范围限定,来提高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及系统的各项性能和经济效应。创建与创新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满粘代替点粘、条粘,使聚苯板面应力分布较均匀,避免了应力的集中,同时粘结率大大的高于40%以上,有效的提高了粘结性能、拉剪切性能和抗风压性能,门窗口的防火隔断及防火隔断带(防火分仓)全部用防火胶粉聚苯颗粒严密包覆,提高防火的安全性,大量利用对环境有害的固体废弃物,使其变废为宝,高效综合利用,符合国家提出的发展利废建材,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从而能提高砂浆产品的性能。该技术研究填补了国内在此方面研究的空白,虽然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但对促进外墙外保温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提高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及废物利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建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外墙外保温防火方法,进一步研究粉煤灰,尾矿砂等固体废弃物在保温系统中的应用。

2.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施工工艺

(1)保温材料的选择现代施工建筑中,保温材料的使用多以挤密苯板、聚苯板、聚苯颗粒保温材料为主。聚苯板的导热系数为0.042W(m·K),同抗裂砂浆相差22倍,因此挤密苯板与聚苯板相比,抗裂能力弱于聚苯板,聚苯板导热系数小,能够缓解热量在抗裂层的积聚,使体系受温度骤然变化产生的热负荷和应力得到较快释放,提高抗裂成的耐久性,是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首选。多年来。我国北方建筑物外墙均为490mm厚的牯土实心砖墙,这可满足强度、安全、保温、隔热等耐久性能的需求,除了达到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还要达到以上功能的要求,采用了240mm厚砖墙加上导热系数为0.034-0.040(W/m·K)的80mm厚的苯板保温能够满足严寒地区外墙保温的要求,并达到节能50%的要求。

(2)保护层的选择传统水泥砂浆如直接作用在保温层外面易引起开裂,而且还有可能脱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采用专用的抗裂砂浆并辅以合理的增强网,并在砂浆中加入适量的纤维。抗裂砂浆的压折比小于3。如外饰面为面砖,在抗裂砂浆中也可以加入钢丝网片。钢丝网应采用防腐好的热镀锌钢丝网。

(3)施工流程预埋镀锌8#铁线~墙面的清理~挂苯板~绑钢丝网和钢筋网~抹1:3水泥砂浆~涂料。

1)根据布板图安装保温板从外墙阴角或窗洞口侧边开始逐块进行,阳角位置保温板也采用企口拼接,保温板就位后用定位锚固钉固定。2)安装时应注意板缝拼接严密,板面平整,下料锯切平直,剪裁得当,在门窗洞口的悬顶位置应整体铺贴保温板,除层间拼缝外,不得出现水平拼缝,竖向接缝上下一致,找补板的宽度不小于600mm。

(4)操作方法:

1)为固定苯板,砌筑外墙时先从每层的首行挑出虎头砖,以托住苯板,减轻苯板自重。减小苯板向外的倾斜。在门窗洞口的四周也挑出一行虎头砖,除此以外,在墙内双向间隔3conma宽预埋两掇镀锌8#线。铁线埋人墙内120him,外露100mm,且保证离门窗洞口的四周和墙体转角100n,a~处都有预埋铁线。这样可防裂缝的出现。2)在挂苯板前,先将墙面清干净,完毕后将预埋墙内的镀锌铁线顺直,再将苯板紧贴于墙面,其要求是:保证苯板的质量达到每平方米不小于15公斤,使用厚度为4mm的;每块苯板都要裁口和错缝搭接,紧贴于墙面有凸出的地方用2ram厚的苯板处理。3)苯板满铺完后,用帖5双向间距3conma的钢筋网将其固定在墙上。并将16目的钢丝网夹在钢筋同的中间,用22#铁线将钢丝网固定在钢筋网上保证双向间距150ram绑扎一道,要求钢丝网和钢筋月搭接倍数各为200mm,如遇门窗洞口,要求钢丝网埋门窗的内侧200ram处,并用水泥砂浆其固定。遇到墙体的转角处,也要求钢丝网绑扎到另一面的200nml的位置,并用水泥钉固定。

3.外墙模板及工程施工的要求

(1)采用全钢大模板,模板设计及定位支设要考虑保温板的厚度。

(2)保持外墙大模板的整洁,吊装就位和拆模时应防止模板挤靠或刮碰,特别应注意对保温板层间接槎的保护。

(3)必须保证外墙大模板每次就位准确、垂直、连接牢固,位置正确。

(4)尽量减少由于混凝土挤压使保温板产生应力,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在500mm以内,且保证混凝土输送时不得正对保温板,振捣棒不能接触保温板,以免板受损。

4.外墙外保温罩面处理

4.1基层处理

(1)裂缝两侧墙面基层要求有一定的强度,表面浮灰必须清除干净。

(2)墙面裂缝宽度大于1mm,应先用干硬性聚合物水泥拌合料处理。

4.2材料配制

(1)配合比。

ABW外墙外保温墙面裂缝修复材料为双组份,使用时应按液料:粉料=10:12(重量比)准确计量。

(2)搅拌要求搅拌时把粉料慢慢倒入液料中,充分搅拌无粉料结团为止。用料量较少时可手工搅拌,用料量较大时建议使用带有搅拌叶片(可借用)的手电钻搅拌。搅拌时不得加水或混入上次搅拌的残液及其它杂质,配好的浆料半小时内必须用完。

注:每次配料完毕,及时用清水清洗配料桶及搅拌叶片等器具和设备。

4.3涂膜施工

(1)采用长板刷将浆料涂刷在裂缝处,涂刷宽度不小于100mm。涂层应平整均匀、厚度一致。

(2)第一层涂层表干后(即不粘手,常温约1~2小时),可进行第二层涂刷,以此类推,涂刷3~5遍,厚度可达到1.0~2.0mm,每公斤浆料可修复裂缝约4~6延米。

注:一般情况下,墙面裂缝修复可不加无纺布附加层。对于变形应力大的裂缝修复时,可加一层无纺布附加层以提高抗拉性能。涂刷第三遍的同时铺无纺布。

(3)施工温度为5~30℃。

5.保温墙体面层裂纹的防治

篇5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其中外国建筑史系统地讲述了外国建筑发展的历史,从原始社会一直到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系统地了解世界建筑发展的一般历程和理解不同历史风格的建筑形式形成与演化的社会背景; 通过世界建筑中经典案例的学习,可以辨正地吸收借鉴其中的优秀经验与手法,提高文化修养,全面补充人文知识并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建筑价值评价系统。

1、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的建筑设计

1929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中的德国馆。建于1929年,占地1250平方米。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一个少女雕像和几道围墙组成。除少量桌椅外,没有其他展品。其目的是显示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和处理手法。德国馆在建筑空间划分和建筑形式处理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验,充分体现了建筑师的名言“少就是多”,用新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2、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巴塞罗那德国馆由“现代主义四大师”之一的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设计,他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并称二十世纪中期现代建筑四大师。他出生于德国,德意志民族典型的理性严谨使他很容易从二十世纪初众多的建筑大师中凸显出来。正如其大多数的玻璃与钢结构作品一样,透过表象,人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到这位现代建筑大师留给二十世纪的伟大财富。

他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那大片的透明玻璃墙,轻盈的结构体系,深远出挑的薄屋顶,似开似闭的空间印象,整个建筑犹如从山谷吹来的清新的风,让一下子从满眼总课杂的装饰建筑中解脱出来。"少就是多","流通空间","全面空间"从这座存在时间很短的建筑中你都能体会到或预测到。的确。这就是密斯风格的最经典注解。是这个从德国小城走出来的建筑大师最经典的写照。“少就是多”,这句话的含义你可以很轻易的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中品味出来。国画大师最有意境的东西往往不是涂满笔墨的画幅,而是在于那一大片空白之中。当“少就是多”从密斯口中说出来时,当然没有东方人悠闲与怡然,有的只是德国人的严谨与理性。是的,“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密斯对他的学生如是说希望你们能明白,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巴塞罗那的德国馆是这样一个例子,在这件德国用来参加1929年世界博览会的展品中,你绝对见不到任何一件附加于建筑之上的多余的东西,没有杂乱的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没有奇形怪状的摆设品。有的只是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

在二十世纪以前,建筑形式在受到结构限制的同时也受到当时的建筑拥有者的思想限制。在西方建筑的各种形式中,繁多的装饰件,庞大的结构体是其统一象征。只有当新的结构技术和新材料的大量使用时,建筑才会产生根本性的变革,二十世纪是钢的世纪,电的世纪,当钢铁和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之前,一批思想先进的建筑师走在了运动的前列。无疑,密斯正是这样一位先行者。少就是多就是居于这样一种环境而产生的。在密斯的建筑中包括从室内装饰到家具,都要精简到不能再改动的地步。人们无从得知密斯是在怎么样的灵光一现之下找到了这句现代建筑史上最为经典的名言,总之,现在它影响人们这个世界已经七十年了。流通空间,在二十世纪初这应该是个很前卫的名词。相信在密斯做了巴塞罗那的德国馆后欧洲建筑界的震动是多么巨大。的确,对于那些从学院里走出来的,从水输秩开始的建筑师,对于那些多多少少受到各种西方古建筑流派对建筑学的定义和限制的建筑师来说,这种完全与以往的封闭或开敞空间不同的--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空间开创了另一种概念。

3、该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

一般意义上:在外国建筑史教学中,关于历史文化的素养、历史建筑特与发展,以及建筑艺术征质方面,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采用分析的方法;在史实基础上的各种分析,提倡教师的主动性,不拘泥于特定教材的限制;大量图片为学生带来直接的视觉印象。例如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从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人的言论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基本观点,课堂紧密的文化背景分析与一定时期、一定类型的建筑文化目标、形态模式。由叙述、分析到图示,使学生对历史进程中的时代变化与主导建筑形态有较清晰的认知。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格罗皮乌斯在1910年即建议用工业化方法建筑住宅。密斯・凡・德・罗认为:“建造方法的工业化是当前建筑师和营造者的关键课题。”他一生不倦地探求钢和玻璃这两种材料的建筑特性。勒・柯布西耶则努力发挥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他们在使用这些建筑材料方面,树立了许多范例。建筑特质分析与一定时期、一定类型的建筑特质显现。教学以图示加讲解的方式,分析各时代建筑在特定文化基础上的个性化特质显现。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清晰地了解该时期建筑的基本结构、空间和表现力构成。

比较分析与更深刻的印象与记忆。随时进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比较,包括是中外比较,这种方法,即有意展示异同,又可以加深理解与记忆。如"流通空间"概念和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有惊人的共通性。密斯・凡・德・罗的流通空间之所以与中国造园艺术全然不同,其差异性原因就在于:这种流通空间是理性的,秩序的,室内的空间,还有重要的一点,它是静止的,其目的是实用性;而中国园林的流通空间是有意营造的随意的,自由的,室外的,它是流动的,其目的是观赏性。抛开它们的表象,二者又的确在本质上是共通的,在为人营造的这些空间中,二者都成功了。

作业与分析创造能力。教学要求学生笔记必须包括图、文两部分,本身就是课堂作业,并以思考题的名义让学生课后整理笔记,鼓励课后提问,设定绘图设计作业,要求有文字说明,综合锻炼学生理解、分析与创作能力。 除了教师课堂讲授外,还采用提出问题方式由学生发表意见。西方当代思潮还可采用个案研究、撰写小论文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研究判断等能力,提升学生结合自我发展方向的针对性教学效果。

此外网上资源也很重要。但首先保证课堂教学的必要性,进而通过网络,为学生课余自学、扩大眼界、完成作业提供引导,并增加师生交流的渠道。

参考文献

篇6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11-0066-03

Analysis on Interior Design Works of Industrial Artists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ZHOU Yu-xi(School of Architecture,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China )

Abstract :Currently, the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interior design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mainly focus on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style, etc. But there are limits to this strategy. Therefore, new research with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hould be conducted immediately. This paper tried to study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interior design in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industrial artists. Then the research category could be broadened. Meanwhile, it was also prov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interior design was complex and pluralistic.

Key words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interior design; industrial artists; practice

Internet :.cn

20世纪初,尽管传统建筑体系在中国广大地区中仍在延续,但建筑体系及营造模式的现代化转型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方向。室内设计作为建筑的组成部分,其设计与营造模式也产生相应转型。民国时期,随着各大城市建筑活动的日益增多,室内设计逐渐进入设计行业、学界与公众的视野,并出现早期的现代室内设计实践。

一、民国室内设计从业群体的主要构成

现代意义的室内设计师(Interior Designer)指受过专业训练、经过实践并通过考核获得资格认证,以提高室内空间的功能与使用质量为工作职责的从业者。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室内设计师”,室内的设计与营造工作通常没有明确分工,统一由匠人负责。而到民国时期,虽然出现了本土现代建筑师与近代营造业群体,但中国依然没有独立的室内设计师职业,室内设计的任务主要由建筑师与部分营造厂来承担。因此,目前不少学者认为民国时期的室内设计从业群体即为建筑师和一些兼营设计业务的营造厂商,中国近代室内设计史与中国近代建筑史并无太大差别。由于这种强调建筑的观点直接反映在相关研究中,使得书写中国室内设计史的必要性遭到质疑,从而阻滞了室内设计史论研究的深入。

需要指出的是,民国时期学界和公众对室内设计的界定与认识较为模糊,多以“内部建筑”“内部装饰”“室内装饰”等来指代室内设计。而且政府管理部门对室内设计也还没有清晰认知,故未出台相关法规对“室内设计师”职业进行明确地释义。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当时的室内设计从业群体的构成呈现多样化特点。

诚然,建筑师在从业群体中占有较大比重,然而同时期的本土工艺美术家作为另一股力量,也进行了极具专业特色的室内设计探索与实践。与建筑师群体相似,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工艺美术家多曾留学海外,或在国内接受过高等专业教育。同时许多人不但在国内高等院校任教,还联合其他同仁在社会上创办社团和公司,进行学术交流与商业设计活动。其中著名的有钟骸⒄殴庥睢⒗坠缭、庞薰l等人。1934年春,王昌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第一个全国性质的工艺美术家同业团体――中国工商业美术作家协会(初名为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会员最多时达500余人,涵盖了当时大部分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工艺美术家,影响深远。

二、著名工艺美术家的室内设计探索与实践

(一)钟

钟菏腔钤居1920-1930年代的工艺美术家,在室内设计与家具设计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尽管关于他的生平记载相对匮乏,但根据已有资料可知:钟鹤1919年起在法国研习工艺美术,并于1925-1927年间先后在巴黎世界建筑装饰工艺美术博览会、巴黎工艺美术展览会中获特等奖等殊荣。1928年底回国担任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教授。

钟菏分关注室内设计理论研究,并以首位非建筑师的身份在《中国建筑》上发表相关文章。在《谈谈住的问题》一文中,他首先指出当时建筑装饰已经到各国重视,然后批判中国的建筑装饰自秦汉以来“只知仿模古化,毫无改进的思想”。对此,钟喝衔:住的问题是民生四大需要之一,必须要“悉心研究”。虽然“建筑”与“装饰”时常连用,却分别指代建筑外观与室内装饰,二者缺一不可。优秀的建筑装饰不仅有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还具有改造人的思想、推进民族文化、改善社会现状的现实意义。在钟荷杓频囊桓鲎髌分锌梢猿浞痔逑炙的室内设计思想(图1)。这是一个客厅空间,在界面装饰装修上,其顶棚装饰为金色配黑色线条,四周设置由三层平板条制成的二级吊顶。室内立面分别涂以金色和黑色,与顶棚色彩相符,但墙脚饰以红色以突出其凹凸感。客厅与餐厅的过渡位置选用高约一米的矮铁门,在不妨碍室内交通的前提下既增添了装饰元素,又使得光线得以共享。在室内家具选择上,桌子底座由产于福建的黑色磨光漆喷饰,并添加三道红与银色的铝条。而椅子的布艺部分则选用金红色的丝光绒,地毯也是同样的色彩与材质,从而使陈设和界面色彩呼应。由于整体色彩华丽,钟涸诙级吊顶中设计暗藏光线,这种室内照明处理方法直至今日依然常见。因此,整个空间的界面设计简洁、富有现代性,可以满足当时人们的心理需要。室内色彩和谐,家具布置舒适,使人身心愉快。最后,文章提及当时上海的现代建筑装饰发展迅速,并呼吁国人能以“爱美的热忱、社会的福利”继续支持中国建筑装饰的发展。由此可见,基于丰富的阅历与实践经验,钟憾允夷谏杓频那熬俺渎信心,并将室内设计的意义提升至社会层面,相较当时国内刚起步的建筑学理论,这些观点极具前瞻性。

不仅如此,钟涸诩揖呱杓品矫嬉财挠薪ㄊ鳌K曾在上海霞飞路创立艺林公司,专营家具与室内设计业务。20世纪初,木材工业开始生产胶合板。相较当时常用的实板,胶合板具有不易变形、重量较轻、做工简易的优势,所以迅速改变了家具行业的面貌。然而,当时中国的胶合板生产与供应被外商垄断,导致国内家具行业的发展依然缓慢。1920年代末,钟郝氏扔肴辗胶献魃产胶合板,艺林公司也成为上海最早生产胶合板的中国企业。之后钟河衷诖嘶础上自设工厂,直接为家具生产提供胶合板。同时,钟涸诩揖呱杓品矫嬉嘟行了西式、中式的双重探索。一方面,他受当时西方立体派艺术的影响,自由运用点、线、角等几何元素设计家具,强调人机工程学,并降低家具式样的高度,以减小家具在室内空间中的投影,从而设计出立体式家具,被视为“立体派艺术输入的先声”(卢毓骏语)。另一方面,他反对一味模仿西式古典家具,却非常关注西方工艺技术在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他以胶合板为主材,参考中国古典家具的结构,采用立体色彩、金属扶手、暗铰链等新式工艺,设计出造型更美观、具有中国特色的流线型家具。这两款家具在当时均大受好评,而艺林公司也具备了从原材料生产到室内、家具设计的整体服务能力,这使得钟撼晌当时行业中的佼佼者。

(二)张光宇

作为现代中国装饰艺术奠基人之一的张光宇,他的现代设计实践长期受到学界忽视。但随着近年来张光宇涉猎颇广、数量颇丰的设计作品被陆续出版,使他在室内设计领域的探索逐渐引起学界重视。

张光宇早年供职于上海外商烟草公司广告部,在工作之余担任《上海漫画》主编。由于擅长漫画与工艺美术,他对室内设计这种“用的美术”十分关注。自《上海漫画》创刊号起,张光宇便亲自编排图文连载介绍新潮的室内多功能家具,在《上海漫画》第64期上介绍刚回国工作的钟杭捌湓诎屠璐醋鞯闹泄式室内设计作品,并开设“近代工艺美术研究”专栏宣传中外现代设计。1929年底,他开始尝试涉足设计行业,与钟旱热思资成立“工艺美术合作社”,业务包括绘画、建筑、装饰、雕塑、木器与铸金,基本满足了当时室内装饰、家具设计的需求。可惜由于资料有限,工艺美术合作社的具体设计作品与实践项目等信息不得而知,尤其是在“一 ・ 二八”后,该社销声匿迹,但张光宇对室内设计的思考、实践并未停止。1932年6月,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他的专著《近代工艺美术》公开发行。该书是民国时期第一本全面、系统阐述现代设计与设计理论的著作,在书籍设计上延续了《上海漫画》的排版传统,注重图文结合增强可读性。全书分为论文、图片说明两个部分,并有许多涉及室内设计的内容。例如《板料与木器》一文介绍了新体木器(室内陈设和家具)中夹板与花纹板的工艺与应用。而图片说明部分专门设有“室内装饰”一栏,除了介绍西方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还收录了张光宇本人和刘既漂的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家具与灯具造型设计图。同时,该书还设有“近代建筑”“小工艺”“舞台工艺”等与室内设计相关的图文专栏。

张光宇的家具设计造型、色彩特征鲜明。例如在他设计的某办公室家具图中(图2),桌椅壁橱采用了简洁的几何造型,通过选用不同颜色的木材区分家具的使用功能。空间紧凑,功能合理。在灯具设计上,台灯底座采用球型方底;吊灯造型以英文OFFICE为原型,由不同规格的灯管组合而成,十分别致。1930-1940年代,他还设计过朱红漆家具系列和许多室内布景、展厅设计作品。

(三)雷圭元

雷圭元是中国现代著名工艺美术家,他对民国时期的室内设计教育有着重要贡献。1930年代,留法归国的雷圭元任杭州国立艺专图案系主任、教授,并主持专门图案的教学工作。当时图案系的专门图案中设有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等课程,他与其他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课程的交叉结合,譬如要求学生在室内设计的训练中需综合考虑建筑装饰图案与室内家具的陈设,从而磨练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抗战期间,雷圭元担任中国近代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工艺美术高等学府――四川省立艺专的教务主任,负责教学大纲的制定。其中,家具科首次独立出来,其五年制的培养计划对民国室内设计教育的发展具有开拓性意义。课程设置大致为:前两年课程为基础图案和简易装饰设计;第三年以室内小品制图学习为主,课程有陶瓷、金属、木器制图设计;第四年课程为全套家具制图设计;第五年课程为室内装饰制图设计、公私住房家具布置等。同时其他科系也设有类似课程,如漆工科五年级的精制家具、贵重陈设制图设计课程。因此,四川省立艺专更注重室内家具与陈设设计,而室内空间与界面设计课程比重较低。这大概一是源于民国工艺美术教育关注图案装饰教学,二是由于当时各高校建筑系也都设有室内装饰课程,有必要区分教学特色。所以,正是凭借强调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办学理念,即使在时局维艰的年代里,该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依然相对较多,这自然离不开雷圭元的努力。

雷圭元在行业团体活动中也积极参与和室内设计相关的工作。成立于1934年的中国工商业美术作家协会(原名为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后称协会)是民国第一个全国性质的工艺美术家同业团体,雷圭元任常务董事。1936年,协会主办了第一次全国商业美术展览会。在此次展览会上展出了雷圭元的室内设计作品《室内装饰设计》(图3)及其弟子蔡振华的《小住宅设计》等相关作品。而在次年举办的第二次全国工商业美术展览会上,他们二人的吊灯设计与室内设计作品再次入选。随着学术发展的蒸蒸日上,协会决定成立商业美术函授学校,并与上海沪江大学商学院合办商业美术科联合招生。学校下设室内装饰科、家具设计科、广告灯及门面装饰科等14个科目,同为雷圭元弟子的丘玺与蔡振华崭露头角,担任室内装饰科的主讲教师。然而不久后因淞沪抗战爆发,教学工作中断,协会也终止活动。尽管中国工商业美术作家协会存在时间短暂,但雷圭元及其弟子通过这个平台对室内设计的宣传、推广却有着重要价值。

三、结语

民国时期工艺美术家们对室内设计的不懈探索,有力推动了中国室内设计的现代化转型。由于篇幅有限,虽然还有庞薰l、郑可等工艺美术家的贡献未被提及,但这也间接表明民国室内设计史的研究范围是广阔的。只拘泥于室内设计物质形态、建筑艺术风格和建筑主体论的研究已经难以反映民国室内设计发展的原貌。因此,综合室内设计理论、实践、制度、教育、观念等角度展开的整体研究,对目前中国近代室内设计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钱海平 等. 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2] 钟. 谈谈住的问题[J].中国建筑, 1933, 1卷2期

篇7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0115-03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界已经开始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高职院校由于重技能轻人文的意识存在,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令人担忧。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课程,理应担当起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因此,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历史课堂教学当中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高职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我国高职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并不乐观。一直以来,社会对高职生的评价往往是有技能但人文素质有待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情况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技能,人文知识欠缺。在高职院校的就读过程中,高职学生往往偏重于技能课的学习,因为技能课产生的效果是直接快捷、立竿见影的,而对于人文学科的学习,在许多高职生看来效果不明显,甚至认为学了没有意义。一些高职学生秉持“实用主义”的观点,更乐于努力学习技能课,考取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长此以往,他们的人文知识方面是有欠缺的。

(二)重功利,人文精神淡薄。在一部分高职生看来,在高职院校学习主要就是学技能,技能好就可以在毕业后找到好工作。他们没有意识到人际关系的处理、工作问题的处理,如与同事间的关系与协作等问题的处理,往往需要有人文精神的底蕴。因此,高职生在走入社会之后,往往存在职业道德修养不足,社会责任感差,缺乏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及诚信意识等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这说明纯技能型人才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高职学生需要改变旧有的观念,高职院校也应大力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既有技能又有文化、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历史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传授、培养及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及其自身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质和修养。其内涵要义就是提升人的精神、健全人的素质、优化人的品质、强化人的能力。人文素质教育不是针对学生的某种特定职业所进行的能力教育,它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可以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导向。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时代赋予历史教育以人文精神培养的同时,人文素质教育也成为历史教育最本质的功能。高职历史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帮助高职学生确立以人为本、善待他人、和谐社会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人文主义价值观是以尊重人性为背景的,作为人文课程的历史,在帮助学生树立人文主义价值观方面无疑起到重要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在这里,历史学科被放在了诸多科目中的第一位,说明了学史的重要性。学习历史,不仅是学习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还要弄清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从重大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思考和寻找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途径。正如英国哲学家柯林武德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我们学习历史,更多的是强调思考的过程。例如,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的“以天下为己任”,道家思想的“清静无为”,在一定程度上凝练出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价值取向,对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因此,学习历史,不仅使个人思维能力的上升,还能通过“学史”和“悟史”,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从而形成善待社会、善待他人、和谐的人生态度。

(二)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个体的任何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也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个人和国家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纵观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有着无数生动的事件和人物,如开创七下西洋壮举的郑和、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中决绝赴死的谭嗣同、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维护国家的顾维均、八年抗战中为维护国家尊严和的等,这些历代英雄人物的个人经历,无不向学生传递着正能量,激发着每一位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历史的风云虽然已烟消云散,但贯穿着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精神始终存在,那就是民族精神。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继承传统,才能更好地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励他们发奋图强,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之才。

(三)帮助高职学生培养勇于竞争、善于合作、敢于应对挫折的意识,从而形成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国面临的挑战形势将更加严峻,这种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能够“适应未来的教育”,适应明天的世界及要求,“未来的教育”应教会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面对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因此,高职生想要适应新世纪的新挑战,就必须培养良性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勇于应对挫折,从而形成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纵横古今,历史上不乏勇于应对挫折,自尊、自立、自强的事例。如被尊为“史圣”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腐刑后,并没有自甘堕落、意志消沉,仍然坚持完成了旷世巨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又如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在自身残缺的情况下,自强不息,在导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门外语,并写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十几部巨著,同时致力于慈善事业,不仅拯救了自己的人生,也用她的光芒照亮了千万残疾人的生活道路。她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在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三、高职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创设和谐课堂,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由于一部分高职学生具有重技能课、轻人文课的偏见,在历史课堂上出现有玩手机、听歌曲、睡觉、看小说等现象。这些情况归因起来无外乎三个问题:课堂纪律、学习兴趣和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课堂,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良好途径。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能够从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得思想的交流、灵感的迸发、学生个性的张扬,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有益处的。

(二)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以专题形式设置课程,提高高职生学史的兴趣,在课堂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及社会对高职学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课程的教学不应只是传授历史知识,还应包括素质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积淀,其终极目标就是帮助高职学生认清自我、做好自我,处理好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建立健康和谐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为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对初高中已学习过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高职生进行历史教学时,就要避免“炒旧饭”式的教学内容,应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以专题形式设置课程,提高高职生学史的兴趣。如针对建筑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外建筑史”的专题讲座,针对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外艺术史”的专题讲座,针对汽车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外汽车发展史”的专题讲座,针对经贸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外经济史”的专题讲座等。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开设如“中国文化史”、“广西地方史”、“美洲史”、“欧洲史”等专题讲座,这种“以生为本”的选课模式,可以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必然能赢得学生的青睐。而通过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设定历史学习方向,以特定的历史知识和氛围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架构,充实符合其专业特点的工作技能和知识体系,让学生从某一领域了解和观测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将有利于帮助学生避免以狭隘的观念处理人际关系,并建立起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命运的终极关怀理念,架构其人文底蕴。

(三)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关注高职生的健康发展,培养高职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可见,高职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以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参与了区级教改课题“高职教、学、研、训一体化”网络平台的研发,并尝试着进行高职历史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如在建构主义理念的指导下,在学生已掌握本专业基本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构建起有利于解决本专业目标岗位上实际工作问题的宏观人文知识框架, 通过历史课程教学的微观安排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为学生逐步建构起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工作技能和知识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历史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慢慢地渗透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从而在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就是团队合作的过程,通过团队合作,在一定程度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期间不仅锻炼了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竞争意识,养成依托团队推进事业进展的良好习惯,为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注入正能量。

(四)改革和推行符合高职特点的多元化评价考核模式,以促进高职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根据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需求,如何把课程知识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以充分发挥课程考核评价的激励功能?个人认为,高职历史课程的考核,应减少记忆性考试内容,即突破传统笔试考核的方式,构建开放性、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加强考核的实用性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以历史专题调查、历史论文、10分钟历史小演讲或者利用网络平台中论坛等形式灵活的考核方式。值得强调的是,每一种考核模式都应该配备一定的考核标准。如针对10分钟历史小演讲可设置如表1评分标准(仅供参考),评价指标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细则有不少内容看似简单,但往往是学生忽视的细节,它更多地反映出个人的素质。因此,这也是素质考核的内容。另外,从专业知识方面,教师也可根据学生演讲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开放性、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既可让学生打消作弊的念头,也可通过老师巧妙的考核设计,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用信息、分析概括、综合评价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及学科素养。

总之,高职院校的历史教育,必须摒弃狭隘的历史教育观,与时俱进,根据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需求,走人文教育之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文素养,从而达到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也使得历史教育真正地“服务于人生”。

【参考文献】

[1]钱源伟.社会素质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287

[2]钟荣跃.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析[J].考试周刊,2010(16)

[3]S拉塞克.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03-1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