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团队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8 15:33: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家庭医生团队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家庭医生团队工作计划

篇1

一、组织人员及服务区域

组长:佟海霞(第三团队长)

组员:王秀媛(家庭医生)   刘成龙(公卫人员)

      朱  鹤(责任护士)   董  冰(医生助理)  

      孙国艳(医生助理)

周德山(莲花村乡医) 王  会(裴家村乡医)

郝  志(沙家村乡医) 王  冬(东莲花村乡医)

第三家庭医生团队主要负责,万昌镇莲花村、裴家村、沙家村。

二、服务效果:

1、我团队在四月份为辖区内的老年人以及贫困人口开展了健康体检工作,其中老年人体检为518人,完成了月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其中贫困口体检工作完成的不是特别理想,没有完成月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体检完成我团队工作人员对化验单反馈的工作开展的较为不错,由老年人管理人员进行电话确认,其中群众的反馈还是比较理想的。(敬请期待更好文章:WWW.HAowORD.COM)

2、对辖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开展了以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保健知识授课取得了相应的效果,总计听取讲座人次数达到50人次。群众大部分都是可以理解授课内容的。

3、对辖区内的精神病患者开展了随访工作,我团队共计管辖精神病患者42人,对精神病患者随访工作我团队工作人员不敢大意,每入一户都会详细询问其现况以及对家属讲解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本月我一例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现象发生。

4、对贫困人口随访工作由我团队工作人员配合院内医生完成,我团队圆满的完成了对管辖内的154名贫困人口随访工作,对贫困人口健康卡的使用方法都可以说的出来。

三、取得效果

1、根据各项工作的开展使我辖区内的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的认可以及认同可以上一个层次。

2、开展随访工作可以让我辖区群众身心健康可以得到一个良好的保证。

3、可以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可以有一个更好确认,对存在的一些隐疾可以及时掌握。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及时对辖区内的居民开展各类活动。

2、在5.19世界家庭医生日做好宣传,让群众更好的了解家庭医生。

篇2

一、活动目的

通过“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活动,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签约服务更加规范、高效运行,合理利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二、活动内容

紧扣今年宣传活动主题“我与家庭医生有个约定”,5月18日开始利用一周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场所,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具体如下:

1、开展一次宣传义诊活动。5月18日上午,在百盛广场组织开展一次宣传义诊活动,由人民医院、中医院专家举行现场义诊,市二院、四院家庭医生团队人员参加,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各卫生院在集镇、社区人员来往密集处同时开展宣传义诊活动。

2、播出一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片。在各公共场所播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片,营造浓烈的活动氛围。

3、组织一次现场签约或集中服务活动。市二院、四院和各卫生院根据签约服务工作计划安排,组织进社区、进村居宣传活动,开展现场签约或者组织已签约对象集中服务。

4、宣传一批签约服务典型事例。突出宣传签约服务内容、方式、优惠措施等。重点挖掘感人故事,引导医务人员更好的做好签约服务,群众自觉参与签约服务的活动。

三、活动要求

篇3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党建引领,凝聚干部职工合力。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利用“灯塔-党建”和“学习强国”平台,党员学习强国参学率100%。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52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6次,召开学习教育交流研讨及调研成果交流研讨会议  次。组织全体党员到2个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切实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二是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制度,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班子成员带头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自身做起,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干好自己的事。设立“党员示范岗”,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勤政为民的队伍。三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党员干部积极投入,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党员义诊进社区”活动3次,为社区群众提供方便就医机会。通过学习,“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有力提振了全院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12月份,我院被省卫生健康委命名为“首批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乡镇”,目前正在积极创建二级综合医院。

(二)突出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一是改善就医环境。为进一步改善群众群众就医环境,投资78万元修缮业务用房,改造急诊室、门楼,扩展狭小的门诊大厅,修建停车棚,升级改造手术室,院容院貌焕然一新,为群众提供便捷、舒适的就医环境。二是突出特色医疗。增设盆底康复科,重点打造盆底康复特色服务,引进盆底康复治疗设备及中药熏蒸机,为产后“妈妈”及盆地功能障碍的女性朋友提供专业康复服务。外科手术团队成功开展甲状腺良性肿瘤微波消融术,成为开展此项技术的首家乡镇卫生院。三是注重人才培养。派遣妇科、口腔科、内科、护理、B超室8名业务人员,分别到县医院、市人民医院进修学习,采取“派出去,请进来”方式,强化科室特色,突出特色医疗。制定“培树名医、建设名科、打造名院”总体发展规划。

(三)突出从质从优,启动标准化创建。2019年先后开展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社区医院”创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创建等工作。

一是建章立制,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4章,审核医院工作制度621项,完善医院组织与管理架构,成立10个医院管理委员会,明确职能部门职责。成立科室医疗质量安全小组,形成委员会“决策”,职能部门“控制”,科室“执行”的“三层架构四层质控”院科两级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医护质量管理。二是强化督导,严格创建标准。邀请市、县专家来我院培训指导,创建办及职能部门定期到科室督查,督促整改落实,严格落实创建标准。三是优化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增加便民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就医流程,医务人员熟悉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回访,征求患者意见,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四)突出改革发展,探索社区巡诊服务。一是探索开展“社区巡诊”,促进基本公卫与基本医疗融合发展。成立8支由全科医生为队长,康复科、护理人员与公卫人员为成员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设立家庭医生服务点,划分服务范围,明确职责。由“坐诊”变为“出诊”,走进群众家中,为群众提供方便、有效、连续、经济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二是探索开展“家庭病床”,促进医养结合。目前辖区老人、失能及部分失能人员,缺乏专业医疗与护理,急需医务人员入户,定期提供专业医疗服务。依托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设立家庭病床,开展常规医疗服务项目,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探索制定个性化家庭诊疗和护理方案,推动医疗服务与居家养老相融合。

(五)突出健康保障,守住人民健康防线。一是开展从业人员免费健康查体服务,为群众健康把好安全关。设立从业人员健康查体处,并对业务用房进行升级改造,简化体检流程,为体检人员提供便捷服务,免费打印、发放健康证25233份。

二是贴近群众,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卫人员“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先后开展了“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爱项目启动仪式”、“送医送药送健康”等大型义诊活动,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增设龙泉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和人民路预防接种门诊,划分服务范围,分流服务人群,方便群众接种。设立健康小屋,免费为群众进行健康体检及指导,保障群众健康,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切实提升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2019年度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95354份,电子建档率85%;65岁以上老人健康查体11823;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分别为9884人、3475人;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管理554名;6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10834人;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957人;“两癌”筛查2265人。三是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实地入户走访,宣传健康扶贫相关优惠政策,真正了解贫困户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完善健康档案,实施免费查体和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一站式报销服务”、“两免两减半”等健康扶贫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六)突出安全稳定,促进医院健康发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根据工作需要,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将安全生产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调度、同检查。二是开展重点治理。加大对医疗废物、废水的集中处置力度,重点排查检验(实验室)室、药库、易燃易爆品等重点物品的使用和管理。加强电器产品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坚决杜绝电器火灾事故发生。三是加强培训演练。专门聘请消防专家,组织开展消防知识培训、逃生演练、消防器材使用讲解等,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水平和责任意识。利用集中学习教育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从思想上牢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始终抓住安全生产工作不放松。

二、2020年工作计划

(一)抓项目,加快推进新医院建设。新医院建设项目已启动,今后将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当好“服务员”、“参谋员”,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新院建设。

(二)抓创建,顺利通过二级医院评审。2020年是我院创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的关键之年,针对初评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将认真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改进薄弱环节,完善相关程序,严格创建标准,扎实有序推进评审工作。

篇4

转变服务模式 强化服务理念

“社区卫生工作关注的是居民健康,提倡主动上门为居民提供健康保健服务。”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郑莉主任介绍说。

中心从一级医院转型后,服务内容和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介绍,过去医院主要以门诊看病、开药为主,疾病诊疗占到医生90%的工作量,转型后,医生一大部分工作转向管理居民健康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中心组建了9个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各团队在居委会的配合下,为每个居民和家庭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入户随访、登记和建档,把居民分成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等几种类型,并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规范,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管理。

对于这样的服务理念,刚开始很多居民并不理解,对社区卫生人员入户随访和建立健康档案很不配合,还曾经发生过一些医务人员挨打、挨骂等不愉快的事情。针对上述问题,中心多次召开会议组织讨论,积极与办事处、居委会沟通,介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及意义,与社区代表交流谈心,了解居民的想法和需求,精心制定工作计划,并针对性、个性化的开展工作。

2010年冬天,一位签约的老人到医院就诊后需要输液治疗,他约好卫生站的护士早上8:30上门输液,可护士8:30敲门时却没人回答,护士也没有在意,以为老人可能出去遛弯了,但她突然觉得不对劲,老人腿脚不好,根本不会出去遛弯。她赶紧跑回去再敲门:还是没有回应,于是她赶紧联系居委会,最后在派出所的帮助下打开门,才发现老两口煤气中毒了。当时老太太的情况还好,老先生在医院昏迷了好几天才慢慢好转。“如果不是我们的护士上门服务,如果不是该护士责任心强,与居民熟悉,那天可能真的就出事了。”郑莉主任说。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很多居民开始理解和支持社区医生的工作,并主动和他们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合同。

“小屋”防“大病” 让居民自助管理健康

中心服务模式转变后,中心管理团队意识到,管理好居民健康,除了需要全科医生的努力外,还需要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