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3: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施工技术研究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设计机理以掺加ZY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为基本材料,以加强带取代后浇带连续浇筑超长混凝土结构。根据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的要求,将广场的底板进行了分块:后浇带将整个底板分成4块,形成4个浇筑单元,块中又设有膨胀加强带,将其再分成4块,整个底板分成了16块。底板的分块确定后,墙板与顶板与底板相同的部位留设后浇带及加强带,其留设的方法与底板相同。膨胀加强带宽2米,边缘每侧设密孔铁丝网用钢筋加固,防止加强带外混凝土流入加强带内。混凝土浇筑时,先浇带外混凝土,浇到加强带时改用掺量ZY膨胀剂混凝土施工。考虑到膨胀作用会使强度降低,膨胀加强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提高,并加大膨胀剂用量,用这样的方法循环施工达到超长无缝结构的目的。
2.补偿收缩混凝土根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产生0.2至0.7MPa以下自应力混凝土为补偿收缩混凝土。为了实测出限制膨胀率,实验室进行了掺加ZY试件的限制膨胀率试验,试验证实掺加ZY确实可获得微膨胀性,掺量的大小对膨胀率的大小是有直接影响的。
3.配合比的设计砼材料的选择:①水泥:采用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②砂:选用长江中砂,细度模数Mx=2.6~2.8,表现密度2.64克/立方厘米,松散密度1410千克/立方米,紧密密度1550千克/立方米,含泥量≤3%;③石:选用湖州石子,粒径为5~31.5毫米连续级配,压碎指标8%~9.8%,含泥量≤3%;④膨胀剂:ZY膨胀剂;⑤减水剂:选用中成电厂的Ⅱ级粉煤灰。
二、施工技术措施1.后掺少量减水剂的预备措施混凝土浇筑正值7~8月份高温季节,易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加大,降低混凝土工作度方面的要求,加之可能出现的运输途中堵车或施工中出现临时需处理的问题,使浇捣速度减缓,延误了混凝土的入模时间,因时间延长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加大,致使不能满足泵送要求,此时应严禁加入生水,而应采取二次掺少量的FDN2I减水剂的后掺法,补偿和恢复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在配合比中FDN2I减水剂量为0.8%,一般该减水剂的掺量最高为1%,在后掺减水剂时只考虑在0.2%以内。后掺法比先掺法或同掺法在相同掺量下减水作用显著提高,是能补偿坍落度损失的。但应注意凡后掺减水剂的运输车,应快速搅拌30转或1秒以上。其掺量和搅拌时间由专人负责实施。
2.地下室墙体混凝土配合比及浇筑的措施在墙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确定设计配合比阶段,采取了降低水灰比的措施。底板与墙板同为C30P12,而底板的水灰比为0.47.而墙板的水灰比为0.41,混凝土的坍落度指标底板为18~20厘米,墙板坍落度指标控制在14~16厘米。采取该措施的目的在于减少用水量、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在混凝土浇筑阶段,采用二次振捣的工艺,即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避免混凝土因沉降收缩而引起的裂缝。
3.地下室顶板的混凝土浇筑的控制按照地下室超大型长无缝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地下室顶板的浇筑顺序是,浇筑完地下一层墙板至地下室顶板梁下口后,进行地下室顶板的混凝土浇筑。在顶板的浇筑过程中,主要是要控制好早期裂缝的产生。从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形成时间看,裂缝往往发生在混凝土初凝到终凝这段时间内。在施工方案讨论过程中,将顶板二次或三次搓平、抹压,特别是初凝抹压作为控制早期收缩裂缝的一项重要控制措施,这对于弥合部分早期裂缝是不可缺少的工艺。
4.地下室混凝土的养护地下室底板、墙板、顶板全部采用了掺加ZY膨胀剂的混凝土。按照养护制度,在混凝土抹压后,能上人时,即铺上麻袋片或草席,用水浇湿保养。混凝土硬化3~4小时后,底板与顶板均筑堰蓄水3~5厘米进行养护,墙板采取不间断淋水保温,采用这些养护方法不得少于14天,墙板侧模的拆除也不少于7天。以上养护措施的实施对地下室应用超长无缝结构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细部处理①外墙与边柱的配筋率不同,收缩差也不同,其连接处应插入1~1.5米Φ10@200锚入柱内20厘米的水平增强钢筋,防止因应力集中发生纵向裂缝。
1探究并剖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这是因为基础工程承担着重要的荷载作用,再加上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结构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等,这些都会对建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工程在建设中,一旦出现技术不达标或者是不按照相关建设要求进行,极易导致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缺陷和不安全事故等。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通过加强基础施工技术来确保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重视施工技术和工艺,才能避免该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故,确保建设质量。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为经济和储备能源资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匀、地区性能源缺陷等局限性,所以确保该项工程施工技术并做好施工建设的质量控制十分关键。就基础施工技术而言,通过提升自身施工质量来保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资料,总结并归纳出几点有关基础施工技术,具体表现在:①锚固技术。锚固技术作为基础施工建设的常用技术之一,该技术的作用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整体性能。由于我国大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下,如山区等,锚固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材料等,保证施工工程稳定性、可靠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此外,这种技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周围自然环境对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②水泥土加固技术。该技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应用过程,通过控制拌合来保证施工质量。但要注意在拌合过程中要确保水和水泥的强度,只有重视这两大因素,才能帮助施工单位来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工程界将水泥土加固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其目的是:保证整个工程的地基承载能力,提高其稳定性。所以施工技术人员要控制好水泥灌浆的深度(50cm左右)、土壤质量等因素,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建设标准,避免出现质量缺陷及其他不良影响。③预应力管桩技术。该技术主要采用锤击灌入或者是静力压入等方法,将桩送入地基持力层的一种常用地基处理方式,将其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中,能够帮助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检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时,则需要及时制定解决策略,确保预应力管桩技术的整体质量符合建设标准。除此之外,基础施工还包含软土处理技术,该技术应用时,一般采用重锤夯实法、排水固结法、挖出置换法等方法,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最终确保基础工程的整体性能满足其承载力的要求。
2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对策
针对上述基础施工技术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情况,为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施工技术,保证基础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建设质量,发挥该项技术的稳定性、牢固性等作用,笔者阐述了上述锚固技术、预应力管桩技术、水泥土技术等,并结合实践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几点有关控制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技术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更好的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2.1完善机制,加强施工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以此来加强基础施工的管理。另外,在施工建设中,还需要结合施工现状,及相关数据,及时排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
2.2创新技术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诸多技术保障。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建设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要以先进的技术进行定期检修,并且要不断改进设备的使用性能,这就提出了创新技术的理念。所以施工建设单位要定期对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同时要求他们要熟练掌握各个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新材料的使用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升基础施工的建设效率。
2.3提倡使用GPS定位系统
GPS定位系统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中,能够大大提高该项目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投资。GPS定位系统主要利用卫星的连接,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进行信息搜集,并与地面定位技术进行对比,以此来为施工提供技术保障,精确相关测量等。总之,将GPS定位系统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中,对于促进整个工程项目的技术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3结语
综上,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该项工程的使用情况及使用年限,同样也是关系着人们生产生活,所以,要通过加强基础施工技术来保障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文中在研究基础施工技术过程中,分别从:锚固技术、水泥土加固技术、软土地基基础及预应力管桩技术方面进行探究并剖析,促使其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证整个工程顺利进行。尽管如此,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质量缺陷、技术不到位等问题,诸多因素限制了施工进度,所以,在后期施工应用中,需要技术人员注意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不断总结施工经验,从实践工作情况出发,更好的把握基础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步伐。
作者:李莎 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在建筑安全与使用保障方面,高层建筑的结构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高层建筑结构施工通常非常复杂,而且工程量十分庞大,需要多领域专业,涉及大量的分项工程,这就导致施工需要面临很大的难度,如下笔者主要结合三个方面研究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相关要点展开探讨。
1高层建筑在结构施工方面的特点
1.1地基处理技术复杂
高层建筑施工需要把握这样的基础:首先高层建筑必须达到整体稳定性,这一点一定要保证。因此,高层建筑在地基处理方面相关技术特别复杂。通常条件下,埋置高层建筑的地基在深度方面需要达到建筑高度的8.5%,如果选用的方式为桩基方式,埋置深度至少要高过建筑物高度的6.7%。换而言之,即高层建筑在稳定性方面一定要保证,因此地基处理技术非常复杂,如果高层建筑是建设在软土层上的,因为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案不止一个,要是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差异,这容易造成工期与工程造价方面也出现差异。
1.2高技术与高作业
高层建筑势必在高度方面相当高,因此必然涉及大量的垂直运输作业。普通建筑施工与高层建筑施工比较,高空作业量大成为最突出的特点。高空作业必定涉及建筑人员、建筑材料、相关设备等方面的垂直运输工作,这一方面的工作必须妥当安排好,尤其要做好高空坠物事故的安全防护,有效保障好高空作业者的人身安全,高层建筑建设是一项高危工作,一定要在安全方面做好防护与预防,这样才能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在国内,从低层建筑与高层建筑建设需要的材料比较来说,明显存在很大的差异。低层大部分采用砖混材料,而高层建筑物大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开始呈现出向钢混结构发展的趋势。钢筋混凝土大部分采取现浇的方式,因此建筑施工需要面对的难度很高。
1.3高层建筑施工离不开各个方面的共同协作
高层建筑的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结构特别复杂、工程量狠大、技术含量高等方面。同时,国内目前的高层建筑大部分是同步展开准备环节、设计环节、施工环节,所以参与到实际工程建设中有很多单位,因此要想保障工作效率,一定要加强相互质检的合作与协调。1.4高层建筑需要很长的施工时间通常条件下,不管是低层建筑还是高层建筑都需要大约10个月的建设工期。但因为高层建筑工程量庞大,技术含量比较高,会明显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因此从其平均工期来看通常都特别长,基本都要超过两年。目前国内为了实现高层建筑施工工期的缩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建筑架构、缩短装饰的方式。要是采用的模板体系不一样,那么耗费的时间势必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结合实际确定恰当的模板体系,这对于有效缩短工期是非常有效的。
2模板工程施工
2.1关于柱模板方面
在对柱模板进行安装的时候,在楼板上面将边线与轴线弹出,接着和边线第一片安装侧纵板相互对准,同时还要增置临时支撑或者临时固定铁丝和柱主筋,将他们进行绑扎,接着对第二片柱模立即安装,为了有效防止发生漏浆的情况,将两厘米后的海绵条黏贴到接缝位置,然后按照顺序对第三片、第四片侧纵板安装,做好链接,用线锤对垂直度做好校验,以螺栓有效完成它们之间的连接,对柱套箍遵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安装,让它们能够保持方桶型。对柱模的垂直度偏差、轴线位移进行校验,最后确保其牢靠结实,做好固定。
2.2关于墙模板方面
在安装墙模板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对墙中心线与墙的边线弹出,安装顺序需要遵照先横墙,之后再安装纵墙的原则,依据顺序把一个流水段的内墙正号模板向安装处移动,对模板位置进行调整,以墙中心线与模板的起止线为参照依据,同时对模板的水平度、垂直度、标高进行校正,依靠钢管完成就位以后,需要第一时间扭紧螺栓。对反号模板开始安装,对它的水平度、垂直度、标高完成校对以后,把两个模板用穿墙螺栓使劲锁紧,模板接缝一定要确保非常严密,浇筑砼时要防止发生漏浆的情况。依据一样的方法,对外墙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依次安装同时做好校正,最后对墙模和侧模之间,墙模之间、施工缝的位置是不是有缝隙存在做好检查,确保相关位置能够严密连接,非常可靠,而且牢固结实。
2.3关于梁模板方面
在没有对梁模支架开始安装前,将垫板铺设到梁模下方地面上。通常采用双排来支撑,间距的范围在0.5米至1.0米比较理想,通常在支撑上方位置与梁底短钢管连接固定,支撑之间大约每隔1.5米的距离,设置一个纵横水平联结杆,此外还要与满堂架子拉结,对大体积深梁一定要进行剪刀撑设置,并对相关连接件重视做好检查,确保其牢固完整。楼层间的上支座与下支座之间需要保持位于相同的直线上。
3钢筋工程施工方面
3.1对钢筋原材料一定要严格把控好质量
在没有开始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以前,在钢筋采购方面,需要对其质量以及性价比综合展开对比,选择具有较好信誉、钢筋具有稳定性能、具有较好质量的生产厂家,在供应商选择方面同样要青睐那些具有良好信誉,能够及时供货的。钢筋原材料需要与现行的标准、设计规范、设计要求相符合,每进购进来一批钢筋,都需要对其的质量报告、产品合格证等材料严格检查,在外观质量方面做好检查,钢筋外观必须保证没有损伤、保持平直,同时要在现场进行抽样,展开力学性能方面的检验。
3.2加工钢筋方面
(1)在钢筋工程没有施工之前,具体下料要依据图纸要求的钢筋形状、直径、尺寸、级别根数等,保护层的大小,接头的位置,都不能超出设计要求与规范。在进行钢筋制作以前,需要对其表面的氧化皮与污垢做好清除;(2)对下料单以及下料卡一定要科学编制,对具体规格、编号、形状、尺寸、具体的数量做好标示,各部位的钢筋制作件的加工需要以钢筋下料单为参考依据;同规格钢筋需要结合下料单具体长度做好科学搭配,防止发生以短尺量长料的情况,预防最终带来累积误差进而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3)钢筋加工尺寸要想确保与设计要求与相关标准稳和,必须要有样板,在预检取得合格之后才能开始进行下一步的批量生产。
3.3安装、绑扎钢筋
(1)在绑扎、安装钢筋的筋时,需要结合相关的规范要求以及设计标准确定钢筋规格、数量、尺寸、实际位置、锚固具体长度、节点构造、连接接头,确保能够非常牢固地绑扎;(2)钢筋绑扎的准备时期一定要对配筋图、施工图全面掌握,对绑扎地点清扫,对规格直径、形状、尺寸大小,实际数量做好核对,对各部位做法做到清楚掌握,将构件的边线、中线以及钢筋位置线弹出;(3)安装、绑扎梁钢筋,受力钢筋纵向呈现多层排列的情况下,需要将直径长度是25毫米的短钢筋垫在两排相邻的钢筋之间,就纵向钢筋直径长度在25毫米的情况下,纵向钢筋规格与短钢筋直径规格是一样的。主梁与次梁出现交叉的地方,主梁钢筋处于下方的位置,次梁钢筋处于上方的位置,要是存在圈梁或着垫梁这种情况,位于上部位置的是主梁钢筋;(4)在对柱模板开始安装以前进行绑扎柱钢筋的操作,竖向钢筋具有的弯钩在方向上需要面向柱的中心,中间钢筋的弯钩与角部钢筋的弯钩同模板之间形成的角度分别是90°与45°。对箍筋的接头需要在四角纵向钢筋位置按照交错的方式布置,纵向钢筋同箍筋转角会形成一个交叉点,在这个位置一定要确保扎牢,对箍筋进行绑扎的时候,绑扣间需要保持八字形;(5)钢筋绑扎安装全部结束后,在施工阶段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严防出现踩踏以及变形的情况,特别是要对弯起钢筋、梁、板的构造钢筋加大力度做好保护。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工需要跟班作业,这样才能保证做好加固与及时有效的调整。
4混凝土工程施工
(1)高层建筑的施工混凝土用量大,应尽量采用预拌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2)高强混凝土适用于高层建筑底层柱等部位,但施工中应注意不宜使用强度过高的混凝土,以免引起收缩;(3)混凝土的浇筑时应注意每层楼按二次浇筑,分别浇筑柱和梁板。对于高度超过3m的柱子的浇筑,应在两侧开设门子板,并由其斜槽向模内灌入混凝土,按300-500mm的厚度分层浇筑,并采用高频振捣棒从顶部插入振捣。泵送混凝土时,应使料斗内始终保持有20cm以上厚度的混凝土,以防空气进入造成混凝土逆流形成堵塞。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宜连续进行浇筑,在下一层的混凝土达到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4)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尤其要注意不能忽视墙、柱等竖向部位混凝土的混凝土。应结合季节和工程特点来选用浇水、蒸汽、综合蓄热、电热等养护方法,并覆盖薄膜等保温材料;(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标准层的楼板、梁的强度等级通常都是一致的,而板、梁的强度等级又比柱的强度低,并由下而上逐渐降低,因而节点处存在强度差,不利于施工操作,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施工质量;(6)应由设计单位提出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和位置,并同施工方商量;后浇带宜选用早期,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后浇带表面清理干净,浇筑后也需对表面进行覆盖养护。
5结束语
以上三个方面是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技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们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掌握好这三个方面的施工技术要点,做好施工质量管理,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施工,确保高层建筑结构的质量。
作者:胡阳琛 单位:厦门市斯特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0引言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如果新施工的公路需要在原来的公路,铁路的路基下面立交通过的时候,需要对原来的线路进行加固的措施,这样可以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运行。箱涵顶进施工技术在道路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箱涵顶进施工技术
箱涵顶进施工中,机具设备包括:由动力器具,操作器具,执行器具,和辅助机构组成的液压系统;由顶铁,顶柱,分配横梁等组成的传力系统。箱涵顶进施工中的传力设备根据顶进的方法,孔的跨的数量的不同而不同。箱体后背建成后,进行安装顶进设备的工作,同时,需要对设备进行测试。在进行顶进施工之前,首先要由相关的技术人员检查顶进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完成。比如,箱身的设计的强度是否达到,线路是否加固等,经过检查并和个以后,要使箱身和底板进行分离。全部的检查工作合格以后,进行正式的顶进施工。开启高压油泵,使得千斤顶由于受到液压从而产生顶力,由此推进箱身前进。箱身前进一镐后,要及时把千斤顶的活塞回位,确保下次开镐。这样进行交替的循环,直至箱身到达所需要的位置职称论文。
为了保证顶进的质量,在顶进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控制两孔箱形桥在一个平面上。箱体达到要求位置后需要马上对于线路进行三角区回填。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在箱体顶进的时候,要不断的应对各观测点的变化。如果有问题的时候,立即停止,解决后再进行施工。②顶进过程中,挖好的工作面要及时填埋,不能较长时间的暴露。③顶进中要对路基进行监护。④挖土机械要进行监护,在线路下方施工时,应避免直接碰撞。⑤顶进施工时,每当油泵油压升高5~10Mpa的时候,就需要停泵观察。如果有问题应及时处理。⑥顶进施工之前,需要先对各台顶镐油泵出油量进行调试,从而保证各台顶镐能够正常同时工作。⑦在顶进施工中,利用经纬仪和水平仪进行跟踪测量,顶进一次就要测量一次,随时进行方向测量,按照方向调整顶镐顶力。调整的方法是调节以两侧顶力为主。⑧在顶进施工中,顶杆和顶铁应该在同一个轴线上面,这样可以避免顶杆过长造成的失稳。
2加强软地基处理
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强度低等是软土地的特征。正因为上述的特点从而导致了软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都比较差。因此,需要对软地基进行处理,预防由于直接在软地基上施工而造成的危害建筑物安全的问题。
对软地基的处理一般采取以下的方法:
①通过挤压或者振动的方法,降低软地基的孔隙比,从而可以达到提高地基强度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对于松散性的砂土等软地基,处于最佳的含水量的浅层时,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夯实以及机械的振动碾压;对于粘性土,碎石,杂填土等,通过外界强大的夯击力,使得软地基深层固结,从而密实了土体,增强了地基的强度;采用重锤下落产生的冲击力,击实软地基的表面浅层,这样形成了一层均匀的较为强硬的壳体,这样的方法比较适用于非饱和性的粘性土等。②采用一定的措施,减小软地基的孔隙水,降低孔隙比,使得土体的孔隙水压力也在减小,从而土体产生了固结的变形,从而提高了沉降的速度,地基抗剪强度增加,地基的承载力提高。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电渗排水法都是常见的排水固结的方法。③用石灰,碎石,砂等材料去置换软土,同时和周围的土体形成地基,减少地基的沉降,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强夯置换法,石灰桩法,碎石桩法等等都是常见的置换法。④利用外界力,向软地基灌入水泥,石灰等化学材料,土体和材料固结后形成的地基可以大大提高地基的强度,这种方法叫胶结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灌浆法等都属于胶结法的范畴。
3软地基大体积箱涵顶进施工
3.1软地基大体积箱涵顶进施工方法根据施工地地质特点,对于顶进影响范围内的路基都要进行加固,注浆,这样可以预防在顶进的过程中发生包括侧面和正面在内的塌方现象。底板以上的注浆要穿插加固,以此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加固的范围要求达到地基底以上2米。注浆加固时,地层的压力是0.3~0.5mpa。采用灌注桩支护的方法制作工作坑。钻孔灌注桩的直径为100cm,相邻桩距在150cm左右。采用人工开挖建造滑板,要求滑板的表面平整,光滑,高程的误差小于3mm。
为确保后背土体的抗力能满足顶力,后背桩采用钻孔桩,这样可以增加后背土体的密实,后背梁河滑板成为一体,预防顶进施工过程中,滑板断裂。顶进过程中需要采用加固措施。
3.2软土地基大体积箱涵的顶进软土地基大体积箱涵的顶进需要掌握以下原则:①箱体的顶进原则。在箱体预置成形以后,框架主体和保护层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100%的时候,同时进行了线路的加固以后才能进行顶进施工。②钢刃脚的安装。采用20mm的钢板制成钢刃角。采用焊接连接各个刃角,要求焊缝高度大于等于8mm,焊接过程中要预防翘曲。安装底刃角的时候,底面和桥涵表面成仰角,这样可以便于切土,预防桥涵扎头。而侧刃角较桥涵端面应该较大一些,降低顶进的阻力。③顶镐的顶力一般情况下按顶镐额定顶力的60%计算,顶镐通常情况下采用对成式的分布。④在进行顶进施工过程中,开动高压油泵就是进行框架桥顶进。利用顶镐的顶力在反力作用下推动框架桥前进,实际上正常情况下每次顶程是顶镐行程的80%左右。在完成一个顶程的时候,需要回镐,并且把分配横梁归位,如此进行循环,直到框架桥就位。
桥于滑板上空顶的时候,要按照偏差及时的进行调整箱体两侧顶力,使得桥体可以严格按照设计轴线进入路基。由于桥体在进入路基以后,大部分形成了孔道,再进行纠正是十分困难的。在顶进的过程中,墙体的土方采用人工开挖方式进行,其他的土方利用小型挖掘机开挖,采用装载机、汽车配合运输。洞内挖土利用挖掘机,在必要的时候,人工配合。装载机倒运并且装车,采用自卸车运土。挖土和其他措施要和千斤顶调整结合使用,这样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果桥体左偏,那么减少左半边边墙,降低左侧阻力,使桥体左侧的顶进速度大于右侧,同样的当桥体右偏时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调整。
3.3软土地基大体积箱涵顶进的控制软土地基大体积箱涵顶进的控制需要掌握以下原则:①在顶进的前端采用钻孔灌注桩的方法设置迎头桩,桩基参数与围护桩需要一致。工作坑开挖前利用钢丝绳和线路另一侧支撑桩进行拉锚的处理工作。设置迎头桩可以保障道路路基的稳定也减小了吃土顶进的距离,有利于控制箱涵的偏差。②路基下注浆可以保障在顶进施工过程中线路前方和侧方不出现塌方,也是大体积进框构的持力层。顶进施工以前,需要确定各个施工的参数,同时,检测试验段注浆效果,承载力满足要求才能施工。③箱体预制和箱体顶进施工之间还有一段时间,所以地基加固效果影响到箱体是否会出现下沉现象。④为了防止顶进过程中出现扎头现象,滑板面做成头高尾低的形式。⑤挖土的过程中,顶进挖土时,两边的墙外侧是不能挖空的,同时测量工作对于箱体的顶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顶进施工过程中,需要测量高程和左右方向偏差,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调整,以保证箱体的顺利就位。
4结束语
根据不同的顶进形式,确定合适的加固措施,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顶进方法,这样可以保证工程顺利、安全实施,同时,本文为大体积箱涵在软土地基中顶进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与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保险业的供给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保险市场上的巨大需求,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其突出表现是保险业资产规模较小,偿付能力不足。截至2005年底,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才达到1.53万亿元,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在20%左右,甚至更高。就偿付能力状况而言,多家公司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偿付能力问题,甚至有的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触到了被接管的底线。有研究显示,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00%,到2010年底,我国人身保险供给能力缺口约为33亿元。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20%,供给能力缺口预测值约为235亿元;选定在150%,供给能力缺口约为540亿元。巨大的供给能力缺口大大限制了保险需求的实现。此外,我国保险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较弱,不能有效推动和引导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居高不下,而且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2005年末高达147054亿元,年增加额达到近1.6万亿元,这与4928亿元的总保费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中以预防养老、教育、防病、失业等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预防性储蓄居多,而这与保险所应发挥的保障功能是类似的。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难以转化为对保险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保险不信任、保险服务质量低、保险产品创新能力缺乏等保险供给方面因素制约。
2我国保险市场供给约束的具体表现
2.1保险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当前保险产品开发上存在的问题不在于数量和品种的多少,而在于不能适应和满足保险需求,保险产品供给结构问题较为突出。据统计,目前正在市场上运行的险种有400多种,但真正具有生命力、适销对路的险种并不多。如中年人对保险需求最为强烈,而很多产品恰恰越过了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产品只适合高薪阶层,而没有关注中等收入阶层,而且针对团体的保险多,针对个人的险种少;寿险产品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差,产险市场提供的险种十分有限;综合各种风险责任的综合型险种多,消费者急需的单纯的医疗保险、老年护理保险等过于单一。各保险公司险种雷同,个别险种“克隆”现象严重。这样,一方面是某些保险产品的过度开发和供给,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保险需求得不到满足,保险公司忙于出售开发的产品,而不是针对市场需求开发能售出的产品,保险产品供给结构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保险需求的实现。
2.2保险服务质量较低
保险商品具有无形性,而且是以消费者现在的货币支出换取未来一定时期内一旦发生保险事故由保险人进行赔偿或给付的服务性承诺,这种承诺具有非及时性。保险服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保险的信任度,而且一些人和企业之所以购买保险,就是为了享受保险公司专业的风险管理服务及其效率,因而,服务是保险业的生命,服务质量的高低对保险需求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服务意识,更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意识到服务对于保险这一无形商品的重要性;二是保险公司管理不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没有将维护保单持有人的利益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三是保险服务的手段和方式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消费者难以从保险公司享受到高效、专业的风险管理及其延伸服务。此外,保险业务手续繁杂,消费者获取相应的信息以及保险索赔较为困难等都是保险服务质量低的表现,较低的保险服务质量制约了保险需求的增加。
2.3保险定价机制不灵活,价格与保险责任之间缺乏明确的对应关系
保险定价机制上存在问题,价格缺乏与保险公司所承担的风险的对应关系,甚至有些险种仍然是实行严格的费率监管体制,保险费率难以适应不同风险和经营成本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这就导致保险费率与保险责任相比存在畸高畸低的现象,如一些险种赔付率长期仅为30%以下,个别险种甚至多年来不到10%;而另一些险种却严重亏损,难以为继。价格是影响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定价的不合理无疑阻碍了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
2.4保险销售过程中问题较多
目前我国保险消费过程中的误导行为较为严重,营销员整体素质较差,行业形象受到影响。据调查显示,在我国保险业飞速发展的背后,一些涉及到大众的分散性业务,如个人寿险、机动车辆险、家财险等方面,由于宣传不到位或宣传不当,甚至是误导等原因引起的投诉纠纷正呈上升趋势,行业整体信誉也面临考验。一些保险公司在保险销售过程中,过分注重保险功能和好处的宣传,甚至产生误导行为,目的是怎样把保险产品推销出去,从而忽视了保险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其根源在于保险公司缺乏真正的市场意识,只从自身的市场规模和保费收入而不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存在着“营销近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在风险处理方式上对“保险”的选择。
3提高保险供给能力,实现保险供求的良性互动
3.1以消费者需求为着眼点,加强产品创新,调整销售策略
“市场需求胜过十所大学”。保险公司应该加强对消费者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明确目标市场,并开发相应的产品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只有着眼于需求的销售策略,才能真正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才能形成“有效供给”。结合我国目前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诸多不确定性事件所导致的人们大量安全保障的需要,保险产品创新应该以保障型产品为核心,真正满足人们的安全保障需要,从而解决保险产品供给结构失衡的问题。
同时,也要加强对保险销售过程的管理和引导,提高保险营销人员的素质,真正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介绍保险理财知识,使客户能够根据自己的保障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保障需要的保险商品和适量的保险金额。同时,也要详尽介绍客户所购买的保险商品的基本功能、属性特点及其对消费者的保障作用,认真讲解保险责任和免责条款,使消费者明确自己有了什么保障,能得到什么服务,买保险后自己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保险业才能真正赢得人们的信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给约束的问题。
3.2增加保险业资本总量,提高保险承保能力
保险业资本总量的大小对于保险供给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由于保险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存在着更为严格的监管,特别是偿付能力监管对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性十分重视,因而,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保险业的供给能力更容易受到其资本的限制。我国保险业目前巨大的供给能力缺口主要是由于资本不足造成的。因而,增加保险业的资本就显得尤为必要。可以采取上市、增资扩股和发行次级债等方式募集资本。除此之外,增加我国保险市场供给主体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式。目前我国保险市场集中度较高,不仅限制了有限的保险供给资源的合理流动,也限制了保险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保险供给能力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增加保险市场主体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将巨大的社会资本引入保险业,不断充实、提高保险业的承保能力。
3.3不断提高保险服务水平,激发和引导保险需求
首先,是要调整服务策略,真正将消费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如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实行客户分级管理制度,根据不同层级客户的特点和需要实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策略。再如,根据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化、广泛的原则,在营销渠道上加强与相关交通部门以及银行、邮政等部门的合作,在最大程度上方便消费者;在营销方式上,除在公司成立集咨询、投保、核保、理赔、出纳等服务为一体的客户服务中心,为全体客户提供专业化、系统化、高效率的“一站式”服务外,还应当积极发展网上保险、电话保险等消费者易于接受的新型营销方式,提高自动化服务水平和效率;在理赔服务上,应顺应消费者的需求,简化理赔手续,加快理赔速度等。
其次,提高保险服务的技术水平是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核心。一是要强化保险公司在防灾防损、保险理财等风险管理领域的专业化和技术优势,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优质的风险管理和理财服务,营造专业化、可信赖的形象。二是要提高保险精算技术水平,在细分保险责任、降低经营成本的基础上,着重解决保险费率畸高畸低的现象,使之与承担的风险责任对应成比例。三是要提高保险服务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促进保险服务的规范化和便利化。
3.4进行保险制度创新,促进有效保险供给的增加
制度创新可以为保险供给能力的增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加强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建设,营造公平的保险消费环境。保险业属于信息不对称较为严重的一个行业,特别是普通消费者与专业化的保险公司相比处于明显的信息劣势。这就要求加强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特别是保险监管机关要从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出发,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不仅要披露有关保险产品和定价的信息,还要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偿付能力信息;不仅要扩大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范围,还要扩大信息披露的公布渠道。此外,还要注重对保险投诉的监管,将保险企业置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
同时,也要加强保险评级制度建设,通过保险评级机构的信息披露功能,将普通客户难以理解的财务信息等复杂指标转化为易于理解、一目了然的指标,不仅有利于保险公司在高透明度下高效稳健经营,而且可使保险消费者及时了解各家保险公司的有关情况,在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之后,做出理性选择。保险评级机构还能为监管机构提供资料和政策建议,为其客户提供保险咨询和顾问服务,起着信息传递的媒介作用。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保险法律法规,为保险需求和消费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目前,我国的保险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还不能为人们的保险消费提供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和法律保障,还不能提供人们放心消费、甚至敢于超前消费的完善的法律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险需求。因而,应该加大以《保险法》为核心的系列保险法律法规建设,并适应新的法律的颁布实施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修订原有规章的同时制定新的规章,充分发挥完善的法律环境对保险需求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华林.中国保险需求到底有多大[N].中国保险报,2005-04-08
2蔡秋杰.美国保险供求互动关系的一般特征及其启示[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5(2)
3何培香.我国居民保险消费市场探析[J].消费经济,2000(2)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生产实践
1引言
电气工程训练是我院面向工科非电专业及大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实践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安全用电常识和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
2实践教学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1)实践课程简介
根据专业的不同,电气工程训练有两个教学模式。对于工科非电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A,共40学时;围绕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控制,训练工科学生一些简单的电气控制方法、控制手段,使之理解电气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电气控制在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大文科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B,共40学时;通过室内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与检修实践,让学生懂得安全用电,学习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掌握最基本的电工技能。
(2)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过程看,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两点:
第一,教学内容不够充实,学生做起来前紧后松。为期一周的电工训练,前三天的实践内容是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后两天的内容是创新设计,占用时间偏长。
第二,教学实践内容和现代生产实践结合度不够,电工电子技术含量偏低。电气工程训练A的实践内容是交流电动机的交流接触器控制线路;电气工程训练B的实践内容是照明电路的安装实践,在电路中用的是电感式镇流器。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电路已不是最常用的电路了。
(3)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存在的现状,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增加电子产品制作的内容。对于非电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制作一些和已有的实践项目相关且简单实用的电气产品。参加电气工程训练A的学生,可以选作PLC控制器;参加电气工程训练B的同学,可以选作电子镇流器。学生在电工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气产品的研制、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推进实践教学和现代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3实践教学改进后的实施方案
(1)实践教学内容
电气工程训练实践经过改进后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教学环节、六大教学模块。四个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基础实践、创新设计和产品制作;六大教学模块包括元器件认识、工具仪表使用、电路原理和电路设计、线路板制作、组装和配线、调试和检修。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六大教学模块的实施是渗透在四个教学环节中完成的。可以看出,和电气工程训练B相比,电气工程训练A的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含量大、实践操作难度高。
(2)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时间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三点: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环节主要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元器件认识与检测、电气原理图识图、实践操作技能四方面知识。脱离实践操作的理论知识不用讲,和实践操作联系不大的理论知识要少讲。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可以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电气工程实践,这才是理论教学的真正目的。
第二,因材施教。专业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不同,讲授的教学内容也不同;专业相同基础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三表学生要突出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对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进行精英培养。
第三,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于参加电气工程训练兴趣高、产品制作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把课内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素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3)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
第一,确定灵活、直观的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板书、多媒体课件及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采用演示教学和渐进式启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对于基础实践项目,主要以演示教学为主,通过演示教学,学生把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感性知识上升为可以指导自己实践操作的理性知识。对于创新实践项目,主要以渐进式启发教学为主。通过启发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同学们独立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
第二,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调整实践项目在量和质上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实践项目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教学目的就容易达到了。
1工程概况
某车站站中心里程为K394+047.6,站场呈西南走向,位于1#、2#滑坡体中部,既有线与滑坡主轴(滑动方向)交角82°。滑坡近似呈扇形,坡面凹凸不平,草本植物发育,长轴基本垂直穿越既有线,滑坡体物质有粉质黏土,角砾土、碎石土、块石土,厚度分别为0~12m、0~16m、06~28m、0~12m。1#滑坡位于车站进站端,于既有线线路右侧设抗滑桩47根,2#滑坡于车站出站端,设一排埋式抗滑桩,共计13根桩,桩间距均为6米。
2施工方案
2.1总体布置
2.1.1施工场地受既有车站场地限制,施工部署尽可能不进入车辆限界,办公、生活设施租住民房,施工场地部署在既有某2#隧道进口左侧居民区。施工部置见下图。
2.1.2水、电布置水:本工区靠山侧有山间溪流,水质清澈,且无腐蚀性。施工用水在溪流下方,设置拦水坝,用水管引流至施工工区。
电:从业主设置的临时电网接进,在山体抗滑桩不设中部设置变压器一台,供现场用电需要。
2.1.3施工便道布设本工点紧邻既有线,施工便道根据现场施工场地情况,分1#、2#两处布设。1#滑坡体施工便道利用1#隧道便道在某河桥头沿既有线挡墙延伸,紧靠山侧修建便道。2#滑坡体施工便道在省道310靠近道班处开口,在既有线某桥下穿过,在某中学道路河谷转弯处修建可直达2#滑坡体的便道。
2.1.4混凝土拌合场混凝土拌合站布设在2#隧道进口,混凝土拌合场设在隧道进口右侧,设JS500搅拌机2台。混凝土拌合场设砂石料场、水泥库、外加剂库等。采用2辆JC6A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至抗滑桩施工区。
2.1.5弃碴场1#、2#滑坡体抗滑桩的弃碴弃于弃碴场内,该弃碴场位于某河沟上游侧距离既有线某河沟大桥270m处的“V”形谷向上游,该处弃碴场占地25亩,可弃碴约22万方。可满足设计弃碴用。
2.2施工方法与技术
2.2.1工艺流程地表截排水施工测量放线定桩位桩井口开挖锁口施工桩身开挖设置必要的支挡防护桩中护壁施工开挖中地下水处理开挖至设计深度桩身钢筋骨架安装无损检测管安装分层浇筑C30混凝土桩顶空桩回填及桩身露空部分修整桩间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桩身保护。
2.2.2施工准备施工测量,根据设计资料测量定出桩位,平整场地。开挖前,桩基周围的一切不安全。因素必须清除,平整场地要因地制宜,要在桩孔四周做好临时防护措施及警示标志。开凿作业面,清除地表杂物和覆盖土层。为防止雨水侵入桩孔,应在孔口上搭设防雨棚,防雨棚的高度大约2m左右,以利于排水,并注意出土道路的走向,弃土地点应离孔边至少5m以外,出土达到一定数量或影响施工作业时,应组织人力机械进行及时清运。根据需要和可能,采用人力绞车或电动葫芦提升设备,安装提升设备时,首先要考虑到作业情况,即对施工作业是否方便灵活,机具是否拆装容易,还应注意到吊斗容量与起重能力的适应,起重安全系数应大于3。挂钩要求牢固,摘挂容易又有保护措施,人员上下应系安全绳。
2.2.3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在场地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的资料和基础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以中心为中心,以桩身长宽加护壁后,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桩位线订好之后,必须经有关部门进行复查,办好预检手续后开挖。布孔:根据设计要求放出开挖轮廓线和各炮孔孔位,并予以编号,插木牌逐孔写明孔深、孔径、倾斜角方向及大小。
2.2.4桩井口开挖及锁口施工①桩口单侧防护网在桩口靠近既有线侧设竖立刚性杆件,焊接成型钢筋网挂设,桩口两侧则挂设柔性防护网,以防桩破引起的飞石毁坏既有线设施。②炮位覆盖措施炮孔覆盖:购置废旧车胎编制柔性炮被覆盖于炮位上。这种覆盖材料有较高的强度、弹性和韧性,不易折断,并有一定的重量,不易被爆炸气浪抛起,而且这种材料可反复使用、易修补、经济实惠。要求胶皮炮被厚度不得小于1厘米,编织要严实,四面用钢丝扎紧加固。
土袋覆盖加压:在柔性炮被上方加压土袋,并对有可能出现危险滚石的地段加设钢丝绳网或布鲁克网防护,钢丝绳网或布鲁克网四周设锚杆拉紧。以防止滚石危及既有线行车安全。土袋均采用工地废弃水泥编织袋装土,严禁装石子,以免飞石伤人。
炮孔阻塞:炮孔阻塞长度应大于或等于最小抵抗线,阻塞材料采用沙土堵塞。
混凝土护壁锁口:挖孔时弱风化岩层以上必须采用混凝土护壁,孔口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锁口。锁口及护壁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锁口及护壁见下图。:
2.2.5桩身开挖及临时支挡开挖时采用隔桩开挖,对于松散土层采用人工开挖,较硬土层则采用风镐开挖,石质地质则采用小药卷爆破的方法进行。
钻爆施工必须爆破时,应专门设计,宜采用浅眼松动爆破和控制爆破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控制装药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其措施为:多炮眼,少炸药,微差雷管爆破,以减少冲击波,震动和噪声。采用松动爆破时,计算爆破指数均取0.75。
2.2.6开挖后地下水处理挖孔后如有地下水渗出,应加强桩身稳定支挡,及时进行孔壁支护,防止水在与孔壁浸泡流淌造成坍孔,如遇到涌水量较大的潜水层承压小时,应使用潜水泵进行抽排,必要采用水泥砂浆灌卵石环圈或加厚护壁的方法进行。
2.2.7钢筋笼布设及安装①钢筋笼加工(靠山侧钢筋3根一束)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采用焊接接头,在接头处的35倍钢筋直径范围内(接头错头距离≥35d),在有接头的截面,接头数量≤50%,一般取50%。钢筋加工前进行必要的除锈、调直。②钢筋笼安装及无破损检测管安装受地形限制,本工区钢筋笼先在钢筋加工棚内进行除锈、调直等工作。钢筋笼在桩孔内进行安设。在保证电力线路绝缘良好的情况下桩孔内进行焊接。钢筋笼安装完成后,每根桩四角应预埋无损检测塑料管以利检测,桩位回填前,对全部抗滑桩进行声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挡墙施工。
2.2.8桩身混凝土浇筑桩孔开挖到设计桩底高程后,要进行终孔检查,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后,进行钢筋笼下放及安设,安设到位后进行桩孔混凝土的灌注。混凝土灌注尽量在白天进行,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质量,按试验部门提供的配比通知单拌制,严格混凝土原材的控制把关。在干燥无水或少量渗水时,可采用常规的灌注方法,采用串筒导流,避免高空直接坠落导致的混凝土离析现象,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7cm左右。在孔内水位较高时,在封孔工程中难以实现水泵抽排,则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
2.2.9质量标准
3结束语
虽然该实例工程滑坡体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但抗滑桩按上述施工方法施工治理后,现场未出现任何不良情况,并有效地克制了滑坡体变形失稳,保证了站场安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
经训练的ANN适用于利用分析振动数据对机器进行监控和故障检测,预测某些部件的疲劳寿命[2]。非线形神经网络补偿和鲁棒控制综合方法的应用(其鲁棒控制利用了变结构控制或滑动模控制),在实时工业控制执行程序中较为有效[3]。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模糊逻辑(FuzzyLogic)的综合,实现了电动机故障检测的启发式推理。对非线形问题,可通过ANN的BP算法学习正常运行例子调整内部权值来准确求解[4]。
因此,对于电力系统这个存在着大量非线性的复杂大系统来讲,ANN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已涉及到如暂态,动稳分析,负荷预报,机组最优组合,警报处理与故障诊断,配电网线损计算,发电规划,经济运行及电力系统控制等方面[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的保护原理。
1、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概述
BP算法是一种监控学习技巧,它通过比较输出单元的真实输出和希望值之间的差别,调整网络路径的权值,以使下一次在相同的输入下,网络的输出接近于希望值。
在神经网络投运前,就应用大量的数据,包括正常运行的、不正常运行的,作为其训练内容,以一定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通过BP算法去不断修改网络的权值。在投运后,还可根据现场的特定情况进行现场学习,以扩充ANN内存知识量。从算法原理看,并行处理能力和非线是BP算法的一大优点。
2、神经网络型继电保护
神经网络理论的保护装置,可判别更复杂的模式,其因果关系是更复杂的、非线性的、模糊的、动态的和非平稳随机的。它是神经网络(ANN)与专家系统(ES)融为一体的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其中,ANN是数值的、联想的、自组织的、仿生的方式,ES是认知的和启发式的。
文献[1]认为全波数据窗建立的神经网络在准确性方面优于利用半波数据窗建立的神经网络,因此保护应选用全波数据窗。
ANN保护装置出厂后,还可以在投运单位如网调、省调实验室内进行学习,学习内容针对该省的保护的特别要求进行(如反措)。到现场,还可根据该站的干扰情况进行反误动、反拒动学习,特别是一些常出现波形间断的变电站内的高频保护。
3、结论
本文基于现代控制技术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保护构想。神经网络软件的反应速度比纯数字计算软件快几十倍以上,这样,在相同的动作时间下,可以大大提高保护运算次数,以实现在时间上即次数上提高冗余度。超级秘书网
一套完整的ANN保护是需要有很多输入量的,如果对某套保护来说,区内、区外故障时其输入信号几乎相同,则很难以此作为训练样本训练保护,而每套保护都增多输入量,必然会使保护、二次接线复杂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也许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较好方法,各套保护通过总线联网,交换信息,充分利用ANN的并行处理功能,每套保护均对其它线路信息进行加工,以此综合得出动作判据。每套保护可把每次录得的数据文件,加上对其动作正确性与否的判断,作为本身的训练内容,因为即使有时人工分析也不能区分哪些数据特征能使保护不正确动作,特别是高频模拟量。
神经网络的硬件芯片现在仍很昂贵,但技术成熟时,应利用硬件实现现在的软件功能。另外,神经网络的并行处理和信息分布存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如何选择的网络结构还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所有这些都有待于对神经网络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创造出更适合于实际应用的新型网络及学习算法[5]。
参考文献
1、陈炳华。采用模式识别(智能型)的保护装置的设想。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全国继电保护学术会议,[会址不详],1993
2、RobertE.Uhrig.ApplicationofArtificialNeuralNetworksinIndustrialTechnology.IEEETrans,1994,10(3)。(1):371~377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西方资本结构理论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核心,从莫迪格里安尼(Modigliani)
米勒(Miller)1958年共同提出“MM定理”以来,围绕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不胜枚举。MIT斯隆商学院梅尔斯在2001年撰文回顾和评论了几十年来金融学关于西方资本结构的四个理论流派,其中包括:基于避税利益、破产成本的静态权衡理论和基于成本的资本结构理论,基于非对称信息的信号传递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以产品般人品市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以及考虑企业控制权竞争的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等。每种理论都从不同侧面提出了一系列决定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与此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非常丰富。Titman和Wessels(1988)较早对资本结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
(二)国内文献国内陆正飞和辛宇(1998)则较早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此后,国内很多学者都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如吕长江(2001)、肖作平(2004)、赵冬青和朱武祥(2006)等。国外实证研究表明获利能力、公司规模、资产担保价值、成长性、非负债盾、变异性等因素影响资本结构的选择。我国实证研究则表明,行业因素、获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获利能力增长、资产结构、资产担保价值、资产流动性、利息保障倍数、企业规模、规模扩张、企业经营风险、非负债税盾、企业实际税率、成长性、保留盈余、总资产市值面值比、收入变异程度、收益质量、财务困境成本、投资额、产品独特性、产生内部资源能力等都是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还有许多学者研究了我国特有的股权结构,如股权流通程度、国家股比例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另外,回顾国内已有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的作用方向和显著性判断方面,至于企业资本结构的长期演变规律及其决定因素等方面尚无相关研究文献的记载。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长期演变规律进行初步的探索,从中发掘一些有意义的规律。
二、财务杠杆及其影响因素选择
(一)资本结构定义企业资本结构可以有两种度量方式,一种是账面资本结构,另一种是市场资本结构。本文对账面资本结构定义为:账面杠杆(BDR)=账面负债/(账面负债+账面股东权益)。其中账面负债定义为公司的有息债务,即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和其他长期负债三者之和。为了增加信息含量以及结论的可比性,我们也同样对市场资本结构进行了统计与检验,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非流通股这一特征,本文的市场资本结构被定义为:市值杠杆(MDR)=账面负债/(账面负债+流通股市值+非流通股×每股净资产),其中账面负债为公司的有息负债。
(二)财务杠杆因素依据有关理论以及国外学者的经验研究,能够影响企业财务杠杆的因素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其中括号里的符号表示影响的方向):公司规模(+),对于大公司而言,调整资本结构所涉及到的交易成本相对易于承受,而且信息更为透明,所以大公司更易发行债券和借贷。因此,可以期望公司规模与财务杠杆之间呈现正相关。显然,如果公司规模能够影响企业未来资本结构,那么,这种决策应该依据的是公司在期初,即上期末的数据。本文选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度量公司规模(sIZE);成长能力(+),快速成长的公司往往需要大量的外部资金,从而呈现出快速借贷的趋势,因此企业成长越快,财务杠杆比率也会更高。本文选用总资产的增长率来度量公司的成长能力(GROWTH);盈利能力(+/一),根据权衡理论,盈利能力更强的公司会要求更多的负债以获得避税的好处,而且依据自由现金流假说,外部股东也可能会迫使管理层举借更多的负债以减少自由现金流的滥用。由此提升负债融资比例。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因为不能区别好与差的公司,从而选择提高利率,使得公司转而挖掘内部资金,进而降低公司外部负债融资比例。本文选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度量公司的盈利能力(PR0Fn1ABILnY);抵押能力(+),根据权衡理论,当公司破产时,有形资产较易清算并且容易降低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另外,根据优序融资理论,由于有形资产可以被用做抵押,这使得针对贷款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能够有所减轻。基于以上两种理由可以认为,有形资产比重大有利于公司加快融资步伐。本文选用(固定资产净值+存货)/总资产来度量公司的抵押能力(MORTGAGE);非负债避税(一),根据权衡理论,借贷的主要动机是利用利息的避税好处,其他非负债避税,如折旧将会缓和这种动机。另外折旧无疑也是公司一种非常重要的现金来源方式,必要时可以缓解公司紧急的资金需求。因此,可以预期非负债避税会降低公司财务杠杆比率。本文选用累计折IH/总资产来度量公司的非负债避税(NDT);资产流动性(+),一方面公司的资产流动性高意味着企业可以较易支付短期债务,有利于增加企业借贷。另一方面公司流动性高也意味着一些投资项目可以通过流动性资产,如存货的变现而不是借贷获得项目所需的资金。因此,公司的资产流动性高有可能提高或降低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本文选用流动比率来度量公司的资产流动性(LIQUIDITY)。
文献综述中提出的其他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因为在不同程度上都与上述影响因素有关,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故本次研究中没有将企业实际税率、保留盈余、总资产市值面值比、收入变异程度、收益质量、财务困境成本、投资额、产品独特性、产生内部资源能力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三)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选择了1998年及其之前在沪、深股市上市的所有公司为样本,其中除去金融公司、sT和公司以及账面与市值财务杠杆大于1的上市公司,时间跨度为1994年至2007年,最后获得分布于35个行业的781家公司,共计8339个观察值。数据来源于CCER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表1)显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账面财务杠杆、市值财务杠杆以及各影响因素的基本情况。
三、财务杠杆演进规律研究
首先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杠杆的横截面变化规律。(图1)描绘了四组企业的平均财务杠杆在“事件窗口”期间的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经修订后只涵盖了1994年到2007年,如果选择研究上市公司9年的财务杠杆变化,则分组的最后年份只能为1998年。当然也可以选择研究我国上市公司l0年或更长年份的长期变化规律,但是这样做会使得大量新近上市的公司排除在样本分析之外。出于折中的考虑,本文以1994年至1998年作为分组期间,研究我国沪、深两市所有符合要求的781家上市公司在9年间的资本结构变化规律。文中(图1)的具体构造方法如下:从1994年至1998年每年根据上市公司财务杠杆的期末大小将该年全部样本企业平均分为高财务杠杆组、较高财务杠杆组、中等财务杠杆组和低财务杠杆组,同时剔除每组中财务杠杆比率最高与最低5%数量的企业,以消除极端数据对分析结果的干扰,然后保持组内样本企业不变,并以分组年份视为基期0(t=0)计算每组样本企业在随后9年(t∈(0,8))内每一年的平均财务杠杆比率。由于从1994年至1998年每年都能计算出四组企业在随后9年的平均财务杠杆比率,为了求得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财务杠杆的长期变化规律,就必须对上面数据再求平均,从而计算得至U高财务杠杆组、较高财务杠杆组、中等财务杠杆组和低财务杠杆组四组企业在9年内的平均财务杠杆变化规律,具体结果见(图1)。
观察(图1)可以看到,四组企业的平均财务杠杆在期初差异明显,账面(市值)平均财务杠杆差异为37%(38%),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开始逐渐收敛,且速度逐渐放慢,到了期末,账面(市值)平均财务杠杆差异仅为13%(10%)。由此可见,企业财务杠杆在横截面上存在较强的稳定性,某些因素维持了企业财务杠杆的长期水平,同时又有一些短期因素使得不同企业的财务杠杆朝着中间偏上的水平不断趋近。当然,上述财务杠杆的稳定性有可能是源于已知的影响因素,如公司规模、成长能力、盈利能力、抵押能力、非负债避税、资产流动性等作用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来自某些未知的其他因素的作用。正~IWillianmson(1988)研究发现,企业的财务杠杆与公司规模紧密相关,高财务杠杆的企业往往公司规模也更大。因此,高财务杠杆组的企业平均规模可能更大,而低财务杠杆组的企业平均规模则可能更小。
为了检验企业财务杠杆的稳定性是否与我们已知的影响因素有关,本文采用了如下技术处理:从1994年至1998年每年将样本企业的账面(市值)财务杠杆比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对滞后一期的已知影响因素(公司规模、成长能力、盈利能力、抵押能力、非负债避税、资产流动性)进行回归,然后以回归残差作为分组依据,将样本企业重新划分为高财务杠杆、较高财务杠杆、中等财务杠杆、低财务杠杆四组,然后采用与(图1)同样的方法,计算按残差分组的四组企业它们的平均财务杠杆比率在9年内的变化规律,具体结果见(图2)。
由于(图2)采用的是残差作为分组依据,此时每组包含的企业已与前文所列的影响因素无关。如果这些影响因素能够决定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或者能够解释企业财务杠杆比率的绝大部分变化,那么我们有理由推测:(1)采用残差分组的基期组间差异应该很小。(2)就像回归方程残差应是期望值为0的白噪声时间序列一样,财务杠杆的组问差异应该在基期的后续年份迅速消失。然而,如(图2)所示,事实并非如此,除了第一点较为符合外,即按残差分组的组问期初账面(市场)财务杠杆差异为24%(16%),小于直接按财务杠杆分组的组间期初差异37%(38%),(图2)中四组曲线的形状与(图1)中四组曲线的形状基本相同,从而说明在剔除已知影响因素对企业财务杠杆的作用后,总体而言,企业财务杠杆仍然具有很强的长期稳定性,换言之,在这些已知影响因素之外还可能存在某些我们尚不知晓的其他因素,它们能够显著的、持久的影响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决定着企业资本结构未来的长期变化趋势。本文接下来将采用大样本面板数据回归,进一步考察这些已知和未知影响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际作用程度。
四、财务杠杆稳定性影响因素检验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财务杠杆会受到某些未知因素的影响,如果这些因素被忽略,线性回归的系数和假设检验结果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如企业在技术、市场支配力和管理方面的差异会对企业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长期影响,由于这些因素不易被观测,因此可以在面板数据回归中加入固定效应来替代上述影响因素(Arellano,2003)。同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也可以借鉴此方法,只要这些未知影响因素是随时间缓慢变化的,即不是固定不变的,就可以将不可观测的公司效应和时间效应作为固定效应纳入到面板回归当中,替代影响企业财务杠杆的未知因素。另外,为了测度企业过去的财务杠杆对未来财务杠杆的影响,回归模型还引入了滞后一期的已知影响因素,最后本文构建了如下针对企业当前财务杠杆水平的双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
随着物流成为获取利润的“第三源泉”,物流的功能和作用也开始被中国企业界所认识、所重视。“物流”,不但成为当前一个最为炙手可热的名词,而且更成为企业界投资的热点。稍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零售连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动辄上千万元、数亿、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地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部、物流公司、物流中心甚至物流港。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企业界对物流业的重视,但是从某种程度上也使物流运营走入了误码区。实质上,企业物流的效益主要来自对物流的管理,特别是来自削减“物流冰山”的效应,即对物流成本的系统化管理研究、有效减少或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必的物流作业成本,也就是本文所强调的研究作业成本。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教授说过一句话“在企业内部只有成本。”成本是影响企业利润的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只有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获取第三源泉的利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物流运输成本分析
1.物流运输成本的构成
物流运输成本是为完成货物运输而支出的各种成本,一般以单位运输产品的营运支出表示。任何种类的运输方式,其运输成本均由两大部分构成:场站成本和途中运输成本。场站成本包括货物的装卸、仓库、码头、管理经营机构和保养等成本。这项成本的大小只和货物的体积、重量等有关,与运输距离无关;途中成本包括运输人力耗费、线路折旧、管理维修、运输工具磨损、动力消耗、保险等。这部分成本的大小和货物运输距离成正比。
2.运输成本与运距的关系
由于运输成本是由与运距无关的场站成本和随运距增长而递增的途中成本所组成,使得运输距离越长,虽然运输总支出增加了,但场站作业成本分摊到单位运输成本(运输成本率)中的成本却越少,从而使单位运输成本降低,即运输成本率递减规律。各种运输方式中,一般场站成本低,途中成本高的运输方式适合于短距离运输;场站成本高,途中成本低的运输方式对长途运输有利。水路运输的场站成本大于铁路运输,而铁路运输的场站成本又大于公路运输。但途中成本的情况则刚好相反,公路运输最大,铁路运输次之,水路运输最小。所以汽车适于短距离运输,而水运则适于长距离的大批量货物运输。这种情况,恰好反映了运输成本中各种运输方式成本构成中的比重是不一样的,反映出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
3.运输成本与运量的关系
各种运输方式所能完成的货运周转量,也影响着运输成本的水平。我们同样可以把运输成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与运量有关,随运量的增长而增长,称为可变成本;另一部分与运量无关,不随运量的增长而变化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或不变成本。如水路运输中的船舶燃料成本、港口成本、及装卸成本中的装卸机械动力成本、装卸计件工资等均为可变成本,随运量增长而变化;而船舶折旧、企业管理成本、装卸成本中的机械折旧成本等为固定成本,与运量变化无关。铁路、公路运输成本也可以同样分成这两部分。
4.运输成本与运输方式的关系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是保证运输质量,提高运输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特性的物资对运输活动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当同时存在多种运输方式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就有一个选优抉择的问题。选择运输方式是一个非程序化决策问题,要制定一个统一规定的标准是困难的,只能在组织货物运输时,按照一定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
二、控制运输成本的措施
1.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
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在目前多种运输工具并存的情况下,必须注意根据不同货物的特点及对物流时效的要求,对运输工具所具有的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作出合理选择运输工具的策略,并尽可能选择廉价运输工具。采用零担凑整、集装箱、捎脚回空运输等方法,扩大每次运输批量,减少运输次数。采用合装整车运输、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直达运输、“四就”直拨运输等运输形式,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2.强化运输成本的核算和考核
要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引进先进的物流运输管理和优化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运输管理,降低运输成本的最佳途径。健全物流管理体制,建立物流运输管理专职部门,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应用物流作业成本法(物流ABC),把反映物流运输成本的数据从财务会计的数据中准确剥离出来,统一企业成本计算的口径。在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强预算管理,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实行定额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控制目标分解,明确责任,实现责、权、利结合,加强成本核算和考核。
3.整合自身运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电事业也已经进入蓬勃发展阶段,预计到今年年末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亿千瓦以上。我国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水电控制设备予以提供支持,而多喷嘴是中小型水轮机组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凭借其便于维护、结构简单等优势已经在四川、云南等高水头小流量电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水电制造技术取得了瞩目成绩,已经能够生产出多喷嘴机组和调速器,本文以PLC控制下的单机容量3400kw,水头284米的卧式机组双喷针调速器为例展开研究,详细探讨了控制和特殊工况下的运行问题。
一、PLC控制下水轮机组调速器
1、PLC控制调速器结构
通常情况下,调速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微机调节器,另一个是机械液压调节器。所谓机电转换装置指的就是能够实现信号转换的装置,即将电气数字信号转换为机械液压信号,并且可以实现反向信号转换。该装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调速器的可靠性,在文中所述调整器中一共包括两种这类装置,分别对导叶和桨叶进行控制。其工作原理数学模型为: ,其中 为旋转角速度, 为水轮机力矩, 为发电机组力矩。
2、PLC控制调速器特点
如图1所示,该调速器结构主要与以下几个特点:
图1 PLC控制下调速器
(1)前向通道,指的是图1中的u/N、y1和y,这三个通道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传递,实现对信息的控制,只要是调速器都拥有这一主通道,u/N是PLC调节器的输出通道,在该通道上可以输出电气量和数字量,并且能够通过转换装置将输入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y1为转换装置前向输出通道,该通道负责输出液压信号和机械位移信号。y为机械液压系统输出通道,主要负责将接力器位移信息输入进来,是输出信号的一种。(2)反馈通道,图1中标注的2-1、2-2、3-1、3-2、3-3均为同向前通信可能产生的相反反馈通道。3-1代表的是在转换装置中接力器唯一形成的数字或者是电气量,并将产生的这些量全部传送至PLC控制下的信号反馈通道;(3)综合比较点,比较点在图1中依次表示为A1、A2和A3。这些比较点代表的是上述两个通道的信息交汇点。A1、A2和A3分别是数字量、电气量和机械的比较点;(4)PLC调节器,在本文设计的水轮机组中,PLC调节器是实现控制的核心组件。其输出信号能够实现对机械液压系统的有效控制。
3、基于PID算法的双调节系统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的是伺服式双调节系统,该系统由计算机进行控制,属于一种闭环控制系统。在联协控制器下能够实现对桨叶以及导叶的分别控制,对于电液在转换时出现的控制失灵问题能够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该系统能够和PLC接口实现简化,这样一来,调节器结构不仅变得更加简单,同时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更高,即使是在定值或者是被控参量出现偏差时也能够将导叶输出量计算出来,通过联协控制器将桨叶开度值计算出来。由于篇幅限制,文中不具体演示PID控制算法过程。
二、冲击式机组特殊工况下的运行问题
1、负载运行
冲击式机组调速器的运行方式一共有三种,分别是负载频率、负载定开度以及负载恒功率运行方式,其中负载频率调节方式还可以细分为一次调频、小电网两种运行方式。在负载频率控制下,利用并联PID调节模式,频率偏差为被调节信号对象;在负载恒功率下,给定信号和实际功率信号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值,将偏差信号叠加到一起,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积分PID运算,给定信号在经过功率折算或开度折算之后需要开环作用于输出环节。在负载定开度下,给定信号和实际功率信号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值,将偏差信号叠加到一起,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积分PID运算,开度给定值需要开环作用于输出环节。
负载运行下判定大小网和孤网:在该方式下,通过对变化率的转换能够实现机组在大电网或者是小电网中运行判断,而且能够自行对参数进行调节,并实现工况的切换,这样一来,能够在孤网、大电网、小电网以及空载等工况下稳定运行。判断方法如下:如果是在负载运行状态下,则可以根据开度/负荷调整变化影响以及频率变化为依据进行判断。如果是在功率调节和开度的的调节运行状态下,如果判断为电网故障或者是小电网运行则实现自动切换。当变化超出范围周期之后,就会实现自动切换,并且在小电网下继续运行,如果变化并未超出周期范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实现自动切换,并且在大电网下继续运行。
2、小网运行
当机组在小电网下进行运行时需要采用以下方法:(1)如果小电网负荷在30%以内,那么调速器喷嘴就能够实现自动投入,并且还能自动切换闭锁喷针,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喷嘴切换过程中容易对负荷产生较大的波动影响,继而小电网的稳定运行无法保障,而采用这一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来说将折向器设到最大,限制喷嘴最大开度,对被控机组频率进行调节和控制。(2)当小电网负荷频繁变化并且负荷比较大时,此时喷针接力器动作也比较迟缓,其动作调整不可能跟上负荷变化。通常情况下,我们要投入全部的喷针,将其固定在开度较大的条件下运行,以折向器接力器实际动作情况为依据,当负荷变化幅度比较大时,接力器开关就能及时跟上变化速度。切换闭锁喷针,所有喷嘴开度都比较大时,通过计算值对其开度进行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水头变化水轮机出力相同的情况下喷针开度并不同,因此需要对提调速器参数进行合理设置,使其满足实际工况。由于在PLC调速器中,主控制量是导叶,因此,我们只需做好导叶的控制即可。
图2 导叶调节结构
图中X为测量信号,bp为永态转差系数,Tn为微分下时间常数,KP、KI、KD分别是比例、积分和微分增益。按照下属公式求出输出增量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导叶开度设置。
结语:
水电建设一直是我国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建设之一,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调速器在电力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PLC控制下的单机容量3400kw,水头284米的卧式机组双喷针调速器为例,探讨了调速器控制与特殊工况运行的相关问题。本文设计的调速器即使在不同水头条件下也能够实现轮叶和导叶的精确协调,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1、土木工程施工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木工程方面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根据实践经验以及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不断的创新以及改良,从而满足工程的需要。但是由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目前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这是由于土木工程存在一定的固定性和流动性强并且形式多样的特点,其中流动性是指在施工的过程中,在一定的空间内,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固定性是指明确工程项目的具体地点以后就不会对其施工地点进行改变;多样性是指土木工程的施工由于受到具体环境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其施工技术种类众多,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借助机械设备等辅助工具,从而达到最优的施工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作为现代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组成部分,是建设工程后期质量与安全最为重要的保证。对其进行施工技术创新,需要融入更多更先进的施工技术、材料以及先进的施工设备,从而形成更加完备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从而在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确保建筑的科学性以及合理,同时减少工程施工以及后期使用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随着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对其个性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从而出现了更多复杂的建筑结构,这也就对基础的土木工程提出更多更严格的要求。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技术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土木工程由于涉及到多个方面以及多个领域,并且经过前人对于其施工实践方面的总结,从而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施工体系,例如施工工期的控制体系、施工系统的识别以及应用等方面,但是由于我国对于土木工程方面的应用实践仍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只是对传统施工模式的继承,并没有因地制宜的考虑其是否合理,同时还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缺乏实践性。
2.2、管理机制不完善
由于土木工程的施工特点,其工程量一般都非常大,并且施工的周期都非常长,这就要求在运用施工技术的同时,要加强控制以及管理。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运用常规的建筑施工技术来处理土木工程项目,可能就会造成施工效率低下甚至是影响工程工期,最终会给施工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2.3、施工技术不规范
目前,我们国家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相关技术标准欠缺,这就会直接性的导致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施工问题,导致施工无法按部就班的予以实施,诸多施工技术至今都停留在初步阶段,施工之中应用的各项施工工艺也相对落后,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可以追求施工成本与经济效益,那么就会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应用相对劣质的才来,这和土木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出现相悖的情况。
3、解决对策
3.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之中,想要充分的保障施工的质量,那么就得要强化施工技术管理的力度。然而想要将施工技术管理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科学、合理化的技术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合理化的规范施工管理技术,组织参与到施工之中的人员定期的进行培训,加强其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及素养。另外,要将施工质量监督的职责一一落实下去,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实施个人责任制。要严格要求相应的施工人员要遵照相应的施工规范来井然有序的予以实施、
3.2、规范验收标准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之中,假使在竣工验收的环节之中出现问题,那么这些问题都是连续性的,所以建筑单位要充分的将验收工作重视起来,深入的合理规划相应的验收标准以及规范来予以实施,最终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充分的强化验收水平,保障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3.3、施工程序的创新
任何一项工程想要顺利的开展,其根本前提就是要拥有科学、合理化的施工工序,为了使得工程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井然有序的进行施工,那么施工单位就得要将施工阶段充分的重视起来,依据先前的工作经验针对施工过程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得要及时的予以分析并还定出来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合理统筹施工工序,使得土木工程之中的每一个阶段均可以将自身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在施工技术方面,施工单位必须要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来分析施工方式,将各类施工技术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之中,可以有效的预防其出现盲目性的问题,使得整个工程可以顺利实施。
总之,目前,土木工程的建设施工十分的关键,其可以有效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还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在现如今科学技术逐渐发展的形势下,施工技术自身在逐渐改良与优化的形势下,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诸多施工阶段之中实施相对困难,所以想要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实现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就得要将关键点放在施工技术的创新之上,这样才可以为土木工程自身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涛 单位:烟台市方正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139.
[2]郭荣华.论土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对策[A].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首届国际信息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