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3: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对当前学生毕业实习情况的调查
我们分别对2010级、2011级、2012级、2013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40份,收回239份,有效问卷有202份。其中向2010级大四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8份,收回107份,有效问卷70份;向2011级大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4份,收回44份,有效问卷44份;向2012级发放调查问卷35份,收回35份,有效问卷35份;向2013级发放调查问卷53份,收回53份,有效问卷53份。对以上数据进行归纳统计对比,如下表。
调查发现,对实习的认识比较清晰的是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其中认为实习是教留学生汉语的是13级大一的学生,其次是10级大四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76%,认为该去中小学实习的是11级大三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认为该去企业实习的是12级大二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9%。不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方向的主要是13级大一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1%。以上数据表明,大一与大四学生大部分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习是教留学生汉语。学生对专业实习的认识从最初的清晰到大二、大三的不清晰,再到大四的清晰,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
表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实习选择的方向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的实习意愿,选择实习方向与专业相关的主要是12级大二及13级大一的学生,而选择与就业方向相关的10级大四的学生最多,占调查人数的66%,11级大三的61%,12级大二与13级大一的分别为43%。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增加选择与就业方向相关的单位实习的学生增多,而选择与专业相关单位实习的则少了。这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有关。
在有无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上,大一学生没有经验的占调查人数的91%,10级大四的没有经验的占71%,11级没有经验的占36%,12级没有经验的占63%,可以发现学校在发展,学生接触留学生的机会是在增多的。以上数据表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反映了对实习的希望,有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的学生比较少,在有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的学生中,大部分是以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教本校的留学生,以班级形式授课的很少,没有到国外进行汉语教学的机会。大多沿袭以前对外汉语专业的实习形式,而“走出去”到国外进行实习实训才是汉语国际教育实习的目标。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形式探讨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不仅是专业发展、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调查发现,学生毕业时的意愿不再是单纯地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而是选择跟自己就业方向相关的单位实习。尽管如此,学校也应该从开办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对口,在此基础上实现实习形式多元化。
(一)遵循的原则
1.实习内容尽量与所学专业对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多的是面向全球的汉语教育,但是许多地方院校都面临着实习瓶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机会,开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的渠道和基地,特别是与国外学校的合作,尽量让学生把所学用于所用。
2.实习形式尽量多元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除了沿袭对外汉语专业特有的在国内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使实习形式尽量多元化。实习形式对口化与多元化不是对立的,对口化主要是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层面,而多元化是学生层面。要做到学生实习实训的内容对口化,然后留一部分时间满足学生自身实习的需求,当然这只是一种设想,具体的做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二)具体形式
可以根据地域优势,结合专业与地方特色,尽量以留学生汉语教学为主,同时可以进行涉外文秘、涉外导游以及企业实习等。
1.留学生汉语教学。一是学校内部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实习,这是最主要的实习场所和实习形式,应该保留和发展。还可以丰富实习形式,不仅是留学生的汉语课堂的听课、讲课以及课外辅导,还可以增加调查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策略以及需求等,把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实习结合起来,有的放矢。二是学校以外的对外汉语培训机构实习。社会上有许多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我们可以与之合作,派遣学生去实习。三是海外的合作单位实习。可以借鉴国内许多高校的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模式,跟海外的中小学合作。四是网络汉语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模式主要以口语课为主,实行“异地,同步,实时”教学,但是对计算机技术要求比较高。还有一些网络孔子学院,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选择。更多的实习模式,其实是为实习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满足学校发展、专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因为面对就业现实,很多学生有自己的需求,在控制一定比例的前提下,可以让有需要的学生选择中小学语文教学实习、涉外文秘实习、涉外导游实习等。
2.中小学语文教学实习。可以跟本地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让一些毕业生到中小学去进行语文教学实习。汉语国际教育毕业生有许多改行做了中小学语文教师,据调查,有这方面需要的学生不在少数。
3.涉外文秘实习。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让他们到国际交流合作处实习,拓宽实习的渠道。
4.涉外导游实习。国际旅游岛每年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外国游客来岛旅游,可以利用这种地域优势,跟旅行社合作,把有意愿的学生送去实习。
5.企业实习。有的学生可能根据自己以后的就业愿望选择实习单位,学校应该积极配合,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改革;创新
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一定要“高度关注教育的质量问题”、“多元化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拔尖人才”、“探索多种培养方式”的要求。高校中“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鼓励高校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因此,本文将从教学模式的视角,对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问题做初步探讨和分析。
一、研究的问题———人才培养不适应
总理在2009年指出:“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1]。《纲要》的“序言”部分也尖锐指出:“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2]。“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不适应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就是指我国教育目前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实质就是人才培养不适应,其中一个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适应。为了进一步落实“两个不适应”的难题,迎接西安翻译学院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今天我们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切入点进行展开调查。
二、研究方法—实证调研
(一)抽样。本研究抽取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146名,其中二年级36人,三年级55人,四年级55人;男生18人,女生118人。
(二)工具。根据课程设置大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了《汉语国际教育课程设置问卷调查》,随机抽选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146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
(三)数据分析。采用了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写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数据分析,目的是探索汉语国际教育学生对该专业的期望值及需求,进一步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研究现状———西安翻译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应用型人才特征是按照一线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课程体系,以掌握技术知识,通过实践活动,为社会谋求直接利益为主,其专业行业设置,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使其受教育者具有必要的本科底蕴和一定的实践能力。目前,西安翻译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适应西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功底和外语基础,较全面了解中西文化,掌握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在国内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及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语言学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也已经在校外建立了5所实践基地,但可能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偏理论少实践,培养出的人才与今天所要创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四、研究结果
我们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在校生14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满意度、专业侧重点、具体课程设置分配等等,结果如下:
(一)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调查结果:47.5%的学生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17.5%的学生是出于听说该专业好,待遇高;25%的学生是出于这专业新颖,没听说过;6.5%的学生是出于别人帮忙选择的;3.5%的学生是出于服从志愿调剂过来的。
(二)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是否满意?调查结果:22.38%的学生是比较满意;52.45%的学生是一般满意的;25.17%的学生是比较不满意。
(三)您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侧重重点在于?调查结果:6.2%的学生倾向于英文水平;42.9%的学生倾向于中文水平;50.9%的学生倾向于教学水平。
(四)在英语学习的基础英语、英语写作、听说课、笔译课的安排比例上,你觉得哪一门课程是可以减少的?调查结果:37.8%的学生认为应该减少基础英语;17.5%的学生认为应该减少英语写作;9.8%的学生认为应该减少听说课;35%的学生认为应该减少笔译课。
(五)在英语学习的基础英语、英语写作、听说课、笔译课的安排比例上,你觉得哪一门课程是可以增加的?调查结果:75%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听说课。
(六)您认为选修课应该开设哪些课程?调查结果:60.76%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如茶道、剪纸等;35.7%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4.4%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教”和“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因此,必须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围绕“改革什么”和“创新什么”两个本质与核心问题,集中解决“教”和“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五、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学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支撑体系学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对学生的实践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应用能力弱。近两年,实践教学引起重视,但教学内容并未及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课程进行适时的调整,实践性课程少且广泛性不强,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名分实不分,成为学生拼凑学分的工具,应用型人才培养严重缺乏体系支撑。
(二)教学内容体系没有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面对科学技术和市场多元化的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能做出适时调整,应变机制和应变能力差,未能及时适时地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的对接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讲的时间过多,学生自主的支配的时间太少,理论性知识太多,实践环节太少。课程类型单一,讲座式与实践性课程太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新兴专业但其课程与教学体系却沿用的是传统模式,不能适应专业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当前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最大的意见就是实践能力偏弱。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这方面所表现出的不足却很突出,其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平台的构建很不平衡。
(四)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特色有待提高,课程设置的选修课没有做到名副其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定位在应用型人才上,更要在培养方案中体现专业特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特点为着眼,培养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方向,突出实践能力与理论修养并重的学科特色,努力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适用范围较广、应用能力较强,最终适应市场需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六、提出创新
(一)借鉴国外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欧美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成功而丰富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如美国本科教育层次将技师培养纳入教学计划,注重应用实验课程,注重教学质量,尤其是实践教学的质量。并且允许和鼓励教师外出谋职,以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促进理论与实践并重,且突出实践能力的教学,加强实践训练,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再如德国,在国家政策下建立FH院校,即应用科技大学,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企业实际需要,依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要制定培养目标[4]。
(二)科学竞赛普及化,学习评价多样化积极鼓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参加各类科学竞赛,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在教学检查与考核中,注重实践考核,并将科学竞赛的活动也纳入考核体系,以实现对学生评价的多样化。
(三)加强校企共建校内实践基地,申请建设地点,申报教学设备,配备以实践为主的教师,按人才培养方案一一落实1.继续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创造真实(或仿真)的教学工作环境,以生动鲜活真实的实际教例,让学生真切感受,增强学生的实践素养,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去。2.试图创建校内e-chinese工作坊,建立初期目标是以项目养项目,中期目标为学校创收,终极目标实现MOOK大规模在线教育的新时代。3.聘请部分业内专家教授实践课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就要采取多样的措施,邀请相关业内专家进行实践授课,让学生了解到一线的实践信息和知识,这事很重要的。4.与西安市名牌大学的汉语国际学院建立关系,争取让我院汉语国际专业的学生都能有机会指导大学留学生,同时配备我院专业的教师做指导。
(四)课程设置的建议1.加大汉语知识类课程的比重语言学知识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基础和依托,是语言要素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前提。因此我们建议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测试与教学评估》、《汉语写作基础》等课程,目的强调学生对现代汉语书面语特征的掌握与运用,同时注重选文所含的丰富的文史底蕴。其次,针对近年来学术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所撰写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完全不了解学术论文的结构体例及文献搜索等,建议在第六学期增设一门《研究方法及学术论文写作》的选修课程,为学生在第七学期要进行的学位论文开题和写作打基础。2.减少英语课程的设置目前该专业开设了《英语听说Ⅰ》、《英语听说Ⅱ》、《英语听说Ⅲ》、《英语听说Ⅳ》、《基础英语Ⅰ》、《基础英语Ⅱ》、《基础英语Ⅲ》、《基础英语Ⅳ》、《英汉翻译Ⅰ》、《英汉翻译Ⅱ》、《基础写作Ⅰ》、《基础写作Ⅱ》总学分共计40学分,应该减少英语课程的设置,以英语四级考试为导向,培养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四级外语水平,因此仅设置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自编教师课堂用语教材)、基础英语(以英语四级考试大纲为指导)、英汉直译原理及实践等,总学分不低于28不超过32为宜。3.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性课程,并根据这个新兴专业的特点适时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和现实的需要。因此,要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与“学”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开展《教学设计与管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包含《汉语语音及其教学》、《文字词汇及其教学》、《语法修辞及其教学》的主要内容)、《中国书法》、《中国舞蹈》、《中国武术》、《中国礼仪》等课程。4.删减部分课程鉴于该专业的毕业生所教授学生的汉语水平偏向于初级和中级,建议删减以下三门课程:《荷马史诗与东西方古文化》、《国学经典选读》、《史记研究》。
七、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对策
1.加大政策倾斜与扶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学校出台相关的改革措施,更需要政府出台更加明确、具体和完善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需要学校和政府加大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力度,以推动这个新型特色专业的深入化、国际化发展。
2.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确保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保证。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具有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懂理论、通实践”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具体来讲,一要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基地;二要建立健全的双师型教师的聘用制度;三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及校校合作制度,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双师队伍建设创建更有利的平台,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3.建立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大保证,也是沟通市场和社会的重要运行机制。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要大力建设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计教师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9-10-12.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N].人民日报,2010—03—01(5).
一、师资培养的意义
为了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的能力,使汉语走向世界,需要加快建设一支“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校、富有活力”的专业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因此培养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国大陆的师资培养
(一)大陆对外汉语教师的师资培养
中国大陆在1956年开始创办并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但长久以来并未在大学学科中设立以对外汉语教学为名的独立学科。2007年根据国务院指示开始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各高校设置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安排硕士、博士导师来进行对学生的培养。
(二)对学生的修课规定
全日制学生攻读硕士学位学习,专业硕士为两年、学术硕士为三年。本地生修学时间为三年且必须进行教学实习,教学实习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跟从导师观摩课堂等。学生可以选择报名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也可以申请国家汉办或孔子学院的对外汉语志愿者教师,以及到各大高校实习听课与教课。在完成修满规定学分和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后才可以授予其学位。
三、中国香港的师资培养
(一)香港师资培养的现状
香港的大学院校正式开办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培养的机构不多,大多是与中国大陆大学合作开办。例如,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开办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课程。在香港城市大学中设置了与语言相关系所的课程。
(二)对学生的修课规定
香港高校中的必修课程大多包括语言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学习、交际理论及中文语文测试等五门课程。选修课程为对外汉语教学与非对外汉语教学两种课程。对外汉语教师的师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三方面的专业认识及能力。毕业前所有学生都必须实习,学生需到国外实习10周或15周,指导老师需要教导学生有关备课、上课教学及自我学习等各项教学活动。实习结束后学生将总结经验,完成教W实习报告,报告需要写出对实习的反思和自己亲身体验的教学实际情况总结。香港的大学中对外汉语教学普遍缺乏语言教学实习的环境,因此学生大多到国外进行实习。
四、中国台湾的师资培养
(一)台湾的师资现状
1995年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成立华语文教学研究所;2002年起在教育部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成立了华语文教学学科。对外华语文政策委员会成立后,各大学纷纷响应设立华语文系所、应用华语文学系及华语文教育硕士学分班。据教育部最新统计,至2009年3月31日,台湾高校共设立28个华语文教学中心。
(二)对学生的修课规定
硕士班必须修满30学分并且完成毕业论文及答辩才能得以毕业。毕业学分中的21学分必须是修习学位学科的核心课程,其余分为个人的专业科目,经专业老师或导师核查后认证。必修课有汉语语言学和教学实习,选修课包括汉语语言学类、华语文教学类和华人社会与文化类。台湾华语文教学专业的硕士班目的都是在于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能够承担起跨文化交流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因此台湾华语文教学重视语言学能力、华人社会文化、华语文教学与教学实习和外语能力并重。
五、三地高校师资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为了提升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是当前任务的重中之重。从师资培养结构来看,台湾是最早设立对外汉语教学硕士学位的地区,并且学位的培养比较独立。相对于大陆和台湾来说,香港的师资培养大部分还是与大陆学校来合作发展的。我认为,学校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取长补短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因此,需要校与校之间真正实现合作化,创立大陆、香港、台湾高校之间硕士培训集中营等,来积极的培养对外汉语教学老师。从课程内容来看,香港增加了中文语文测试和外语学习为必修课,目的是在于考察学生自身的语文专业能力,审视自己是否具备基础能力去对留学生进行教学。另外,香港的环境独特,大部分人从小受到双语教育,因此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师时,不仅要考察教师的汉语能力,还要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可以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台湾则是要求学生学习好必修课的同时学好选修课,使其术业有专攻,可以针对留学生课堂的某一科目来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实践教学,顾名思义是将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作为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的专业,其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可从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教学和教学实习几个方面来概括。
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可以说,实践教学是第一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包括案例教学、实训教学、观摩教学等。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而言,第二课堂是开展丰富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包括文化体验与交流、社会实践、教学见习等。通过这些实践行动,增强学生对职业的了解与体验,为教学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实习则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指出,专业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可见教学实习作为实践教学内涵的重要性。
二、加强汉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在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汉语已经逐渐深入到世界各国的语言学习中。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球通过各类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约3000万。而据2015年9月的人民日报报道,最近10年来,中国已在126个国家设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用于帮助外国朋友学习汉语,累计注册学员345万人。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球汉语学习者达1亿人,比10年前增长3.3倍。
全世界学习汉语人数直线上升,国家对汉语推广的工作也逐年重视。国家汉办从2004年开始设立孔子学院,致力于对外汉语教学,而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校也由最初的20余所增加到目前的107所汉硕培养院校。然而,人才培养的增长远远赶不上对外汉语教学所需要的实际人才,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匮乏的问题近年来越发突出。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球汉语教师缺口量超过500万,许多国家因汉语发展速度太快,中文外教严重不足。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适应汉语国际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满足海外汉语教师需求有着重要作用。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培养,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在当前环境中尤为重要。
三、探索汉硕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举措
(一)建立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涵盖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教学实习等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而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是既要符合国家总体培养方案和现实需求,也要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自身办学优势与资源,建立起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符合当前社会对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当前汉语国际教师紧缺的背后,是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的诸多矛盾。要充分挖掘这些矛盾背后的原因,不断改革教学理念,丰富实践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实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目标。
其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离不开培养高校自身的实际。学校国际化办学方向与思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专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方式。以湖北大学为例,目前学校已在除非洲之外的世界五大洲近30个国家的100余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合作关系,在美国、巴西、波兰分别组建了海外孔子学院(课堂),中华合作办学以本科为主。在此基础上,学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专业就立足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现有的招生培养状况,把针对巴西和东南亚国家的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开设巴西葡萄牙语和东南亚国家语种的教学课程,建设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体验与教学中心等,这些都是特色发展、差异发展的探索之举。
(二)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要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就要提高专业实践教学的设课比例。没有足够的教学实践,重视专业实践教学只是句空话。目前,全国各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学分低,教学时间少。要重视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除了设置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外,在理论课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例如,语言类模块培养内容中,可以设置相应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实践课程;文化类模块中,可设置武术、舞蹈、音乐、剪纸、戏曲等方面的实践课程;在教育教学类模块中,可设置教学实习和教育技术培训等实践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时间。
此外,案例教学、实训教学、观摩教学、模拟教学等,都是在课程中实现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
(三)实践课程与教学见习相结合
教学见习可以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价值的了解与认同,并初步熟悉未来职业规范,加深对职业的认知感与认同感。通过观摩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学或视频,获得本专业的感性经验,为未来教育实习和教学打下基础。
文化体验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类文化实践,如自愿报名参加暑假泰国文化交流,协助学校留学生举办国外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参与到国外高校来我校的文化交流项目活动,参加中外礼仪、口语大赛等活动等。通过这些平台,让学生接受国际化理念熏陶,熟悉教育管理模式、教学方法等,锻炼英语等外语口语,对外汉语教学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外国学生的爱好兴趣、思维方式和中外差异等。
此外,还可组织学生参加语言文化、外事礼仪等培训。中国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其参与教学基地和社会相关行业的工作实践,结合专业课程的科研调查、社会实践等。
(四)拓宽实习渠道,加强基地建设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教学实习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到教学工作的过渡阶段,也是检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一个过程,是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必要环节。学生只有通过教学实习,才可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最终成为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化的专门人才。
重视实习前培训。在学生海外实习前,可加强对其出国前的专项培训,包括外语能力强化、外事礼仪纪律培训和目的国文化风俗讲解等。
完善实习组织管理。形成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实习每一环节的指导和管理,为实习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为实习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
加强基地建设。基地建设是实现实践教学的基础。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建立稳固的、真正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条件的实践教学基地离不开与国内外高校和文化传播机构建立国际合作交流。
(五)加强实践教学效果评价
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应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在教学、实习和实践等各个环节中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让不同角色的教育者参与考核与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培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例如,在学生海外实习过程中,可结合导师意见、实习所在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考核与评价、学生实习报告、学生自评等形式,结合制定具体的考核评价标准,最终对海外实习学生做出准确的评价。这个评价不仅能实现对学生的考核,还能不断完善海外实习这种实践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文字应用,201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