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5:33: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三维目标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三维目标论文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教育系统中,中职院校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力量,其逐渐被社会各界人士所重视。对于中职院校的领导来说,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近年来,教育部加大了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也日益重视创新性和技能性人才的培养,但是,教育管理中仍旧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学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忽视综合实践课程等,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院校与院校之间的合作较少,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少。所以,教师缺失实践的机会,实践能力不足,他们在教学中过度重视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要想推动中职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就需要重视教学管理目标的设计,充分融合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强化教学目标,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2中职教学管理三维目标的设计

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其要想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就要合理设置三维目标,从而可以提升教学的质量。在开展目标设计工作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一,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对三维目标起到指导的作用。第二,学校管理的总体目标,该目标是一个总体的布局,它也是基本前提。第三,基于学校发展现状的专业目标。在依据这三个标准的前提上开展目标设计工作,从而有利于保证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中职学院在制定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从而可以保证适合学校的发展要求。

3中职教学管理三维目标的实施途径

3.1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

在设置课程上,学校要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院校的管理目标设置不当,课程设置也出现了偏差。院校要落实好三维目标,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还要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院校要重新设置课程,充分融合专业课程、科学技术课程等,还要重视语言课程、问题课程、思政课程的合理设置,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并且使他们掌握充分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可以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设置专业技术课程的过程中,中职院校要突出其办学的特色,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中职院校还要加强同其他院校、企业之前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上的资源,使学生得到更多实践的机会。另外,还要合理设置实训课程,推动实现教学管理目标。中职院校在设置实训课程时,要整合多个学科的内容,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加强教学评价的改革

在中职教育中,考核评价是对学习程度检验。就目前来看,中职学院的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完善,要积极进行创新,创新思想,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改革教学评价的手段和方法,转变传统的理念,将教学目标作为依据,实现全面的评价和考核,从而可以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对策。在改革评价体系时,学校和教师可以向西方学习,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实现多元化的考核,还要丰富考核的内容,其不仅包含着专业理论知识,还要重视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3.3加强对教学资源的整合

中职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比较缺乏对资源的整合,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率,为了更好地落实三维教学的目标,中职学院需要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资源、教材资源,并且要强化教师的队伍,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率,推动三维管理目标的实现。

4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职业院校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职院校也积极寻求发展的对策,力求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忽视综合实践课程等,影响了中职教学管理的发展。所以,要想推动中职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就需要重视教学管理目标的设计,强化教学目标,充分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教学的水平。力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作者:陈亚军 单位:甘肃农垦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2

新一轮课程改革,由于影响的是庞大的社会群体,加之刚性的政府行为推动,已经将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必将是一场对社会有限教育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与之配套的是全国教育行政机关、教学研究机构、专家的强势能量导向,各学科的课程改革理念应当说已经渗透到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一种课程改革精神正影响着我们的教学。从教学行为主体定位到教学手段多样化,从互动关系到多元的评价体系,都给我们的课堂和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对广大教师而言,这场改革也是教师与学生、与课程资源共度的生命历程和共创的人生体验。广大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互动交流,教学氛围浓厚,师生关系融洽。特别是在语文学科中,《标准》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论述,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的课堂强调注重学生的体验,因为没有学生自己去读书、感受、理解的过程,任何语文教学行为都是无效的。在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中,在感受到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功的欢愉中,在对待语文这一带有浓厚民族文化的学科教育之中,教师应当多一些反思和自省。我们必须考虑我们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语文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语文到底是什么?向无定论,但是相当专家学者都强调语文教育有以下几个层面:①语言文字,主要是语言的实践和运用;②语言文学,这是比较高的形态,关注学生的精神、态度;③语言文化,是让学生对世界有独特的认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还是几种说法的综合,都不可否认传统语文是一种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语文教育不同于其他化学物理等自然学科,带有深深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烙印。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纽带,语文是我们生存生活的一种方式,是根植于我们血液之中的一种民族基因。而文化始终通过语文潜移默化维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礼仪社交、文化教育价值等诸多方面。可是,现在一些学者认为要贯彻《标准》,就必须破除旧的传统理念;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保守落后,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非常危险的。传统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落后的代名词,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并不矛盾,对现代教育有着基础性的重大意义。可以说,没有传统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今天新课程理念就失去参照和基础,“忘记历史,就注定要犯历史的错误”,这是有教训的。而且,基础教育改革也不可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革命,必然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二、新课程理念下,做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和现在常说的“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任何轻视忽视语文教育传统这一中华民族母体文化传统、割裂历史传统与现实的血脉联系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彰显优秀教育传统,重视民族文化自觉性的回归。而《标准》的三维目标无不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的影响。

1.关于知识与能力。从总体上说,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绝大部分教师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不足,而将学生学习能力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这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突破。确实,在千年的“学而优则仕”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下,传统语文教育这一块出现了“繁、难、偏、旧”的局面,老师实施的是“题海战术”,有的是“头悬梁,锥刺骨”的精神,搞的是“口舌生疮”、“皓首穷经”的苦学。而且在训练的内容上,传统语文重读重写而轻视听说,甚至以“沉默是金”、“口讷不能言”为美德,强调灌输,这些当然已经和现在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巨大影响意义。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就是“知识与能力”,反观我们的课堂,学生敢于质疑,大胆评议,整个课堂氛围浓烈,这的确有利于弥补传统语文教育死气沉沉的不足,给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大部分课堂学生没有写字、没有练习,呈现出虚浮的热闹。试想:学生基本功没有了,还谈得上什么能力?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指出:这些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的课堂很“虚”。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加大对学生书写指导,写字习惯的培养。现在学生识字效率低,学生字也普遍不好,在家也没有练字习惯,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再不指导练习,结果就无法想像了。我国语文教育传统有一套训练认字识字方法,应该将基础知识重新放到应有的地位,否则能力就失去了基础。可喜的是,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育重现“书声琅琅”,比以往更加重视写字,要求“以读为本,以读为根”。而且从国家发行的教材来看,仍有许多我们祖先遗留的精华,比如在小学就增加了文言文,在课文后面就增加了“我会认”、“我会写”等项目,反映了新课程对语文优秀传统的吸收,这不能不是说一种自觉的对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2.关于过程与方法。在“过程与方法”这一块,可以说这是新课程在提法上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最大特色。传统教育强调结果、轻视过程,教学方法单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更新了观念,提升了课程意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多媒体调动学生兴趣,不能不说这比传统的语文教育进步了些。但是,对照《标准》,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对传统语文教育继承了更多,或者就是换了另外一种说法。因此,我们更加关注如何将这些优秀的教育传统渗透于现在的课堂。

(1)《标准》具有浓厚的关注全体思想,关注全体学生,而传统教育中早有“有教无类”思想。我们要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着重关注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关于个性发展。传统教育中的“因教施教”早已成为教师学生耳熟能详的词语了。古代私塾中更有利于因材施教,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怎样将班级授课制和培优补差结合,怎样组织课外活动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课程理念下要进一步大力倡导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评价。

(3)师生关系。新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民主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才有良好教学的氛围。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提倡“不耻下问”、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传统的思想可以说对后代特别是现在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正是传统教育中“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一定要民主,师生要“对话”,特别是要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实现共生共创,师生互相促进,双向成才。

(4)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本次课程改革,凸显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现在课堂出现了“虚、假、杂、闹、偏”的现象,这实际上是对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吸纳不够。在新课程理念下,一定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到实处和注意老师的引导。这也是与语文教育优秀的传统一脉相承的。①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第一原则就是启发原则。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将语文课上得充满感情,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第一老师”,要用生活中的例子加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真正将学生调动起来。②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在新课程理念下,必须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据认知规律,强调“反复学习”,强调知识再现。③重视文本,挖掘课程资源,扩大阅读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教学手段多了起来,多媒体教学摆到了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可否认,作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文本却被置于一旁,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一些专家教师为此进行了呼吁。《标准》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相比《标准》出台前,这已经是提高了要求。尽管如此,与传统语文教育的阅读量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传统语文教育强调“博闻强识”,朱熹强调“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也必须遵守从“积累”到“感悟”的学习规律。人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必须是在一定的语言材料上积累起来的,如果斥之以“死记硬背”而加以指责甚至彻底抛弃,既是对传统的不尊重,也是对《标准》的误读。在新理念下,要将各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注重思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④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知识获得方式、师生作用关系、知识结构水平、学生年龄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发现性学习注重学生对获得知识的体验和获得知识过程中能力的形成,但是由于接受性学习的高效性以及发现性学习存在对学生基础的要求比较高的局限性,注定了教师要将二者整合,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过去和现在都奉行的思想。

3.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素养而提出来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标准》精神和传统教育的价值取向相比,二者是统一的。

(1)都非常重视德育教育。传统语文教育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思想道德放在首位,无论是《三字经》、《名贤集》还是《弟子规》等,相当多内容都是进行思想道德说教的。当然,以孔子《论语》为代表的教育典籍更是如此,其核心是“仁”的思想,他提出“君子务本,本立而生”,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做一个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而《标准》对人的发展要求不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吗?可以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中,道德的基础是相同的,但可惜的是,在现在的课堂中,相当多的教师并没有根据文道统一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感染渗透。因此,《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不可少目标,对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传承,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2)重视教学情感磨砺志气作用。“情志作用”是非智力因素,传统语文教育对此是非常重视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也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说,说明兴趣和情感是推动学习的巨大动力。所以,《标准》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特别是现阶段,影响学生学习的不良因素很多,加之学习本身就是一项很苦的劳动,如果教师经常将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尚书》)、“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头悬梁,锥刺骨”(《孟子》)等身处逆境而奋发图强的故事用来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以“知识改变命运,”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志向,以各种课程资源中的人文精神,融合新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加上教师的言传身教,一定可以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当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赚大钱、娶美女、做官是传统教育中过分注重功利性的表现,而且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传授知识方法过于机械,传授手段过于陈旧,容易让人封闭保守、墨守成规而变得迂腐,这的确是与现在社会发展对人的多方面素质的要求是不适应的。但是不可否认,传统语文教育无论是道德文化传承上还是教育思想上的巨大作用,对今天的教育影响是深远的。它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今天很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要求其实就是语文教育传统的另一说法或者是与传统交融后衍生新的意义。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仅不能对传统语文教育理念全盘否定,还要时时刻刻将传统中优秀的思想和做法发扬。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新课程与语文教育传统的交融点并加以吸收和发扬,这样就会实现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的自觉性回归。

参考文献:

[1]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窦桂梅.玫瑰与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三维建模;数字城市

【Keywords】digital photogrammetry; 3D modeling; digital city

【中图分类号】P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185-02

1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人们逐渐加强对三维建模精确性与实效性的重视。三维建模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2 三维建模的构建方式

作为建设数字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保证三维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并且提高建模效率对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作用的发挥、保证建设周期具有重要意义。通常使用的建模方式包括如下几种。

2.1 航空摄影测量

使用该技术,能够创建立体环境,实现三维模型数据的位置、高度、形状信息的快速与准确获取。然后结合外业纹理采集与正射影响屋顶信息能够进行精细三维模型的构建。完善的DEM与DOM数据生产技术路线能够进行三维场景中地形数据的快速与准确重建,将城市风貌展现出来。

2.2 机载激光雷达扫描

使用该方式能够实现城市建筑与地表模型的快速获取,但是获取到的数据量具有一定的规模性,提升了数据的处理难度,需要采取相对麻烦的人工措施才能将其中有益的信息提取出来。另外,该种方式的三维建模中不能将建筑物色彩与纹理呈现出来。[1]

2.3 使用二维资料

立足于建筑规划的图纸,提取其中的二维资料,使用合适的软件如AutoCAD等进行三维模型数据的建立。该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时需要进行大量工作,并且不能保证数据具有时效性。另外,针对建筑物顶部存在的纹理盲区,也需要进行大量工作才能获取高程数据。与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方式一样,不能将建筑物色彩与纹理呈现出来。

3 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

3.1 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优势

获取、处理与分发数据均为数字形式,并且能够通过计算机实现摄影测量中全部流程;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能够帮助设计人员进行目标建筑物的几何空间与高程数据的快速构建,并且精度高、快速成像;地面建筑能够实现达到cm级别的空间几何精度,降低数据更新的难度,能够在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中应用,能够为建设数字城市与地球建立基础的数据框架;相较于使用计算机制作动画与景观模拟,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能够在目标建筑物具有的实际地理坐标下进行真实三维景观模型的构建[2]。在该种模型中,建筑物中各元素之间的空间相对位置与实际情况是一一对应的,并且能够对其中的任意点测量三维坐标,能够达到测绘要求的精度级别。

3.2 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方式

论文将某数字城市的三维建模方式作为实际进行分析,该城市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技术线路如图1所示。

3.2.1 航空摄影测量

论文所举的项目实例中使用DMC进行航空摄影,能够取得相关影像资料,与实地比例为1∶5000,地面的分辨率为0.06m。使用航天远景技术中的软件对获取的影像资料、外业像控资料进行空三加密处理,从而获取三维建模中需要的外方位元素c加密点的具体坐标。

3.2.2 DEM的建立

DEM即为数字高程模型,是进行数字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之一。在该项目中使用航天远景技术中的相关软件在经过空三加密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立体模型的自动生成,并对相对与绝对定向精度进行检查,生成5m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文件。按照作业指导手册上相关规定在匹配窗口中编辑等视差曲线或者等高线,保证其中全部曲线与地面相贴紧,最后能够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并检查、处理其接边。

3.2.3 DOM的生成

DOM即为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能够纠正、镶嵌与裁切正射影像。将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叠加,能够得出数字三维景观。在该项目中,先对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接边处理,然后对其进行纠正,再使用航天远景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再进行裁切。

3.2.4 TDOM的生产

TDOM即为真正射影像图,属于DOM中的一种。相较于普通的数字正射影像产品,在三维建模中使用的全部背景图纠正了所有建筑物的中心投影,避免出现投影差。使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能够实现立体环境下几何特征的收集。在进行三维建模背景图的制作中将摄影测量系统采集的关于建筑物的矢量数据作为数学基础,通过该数据再次对正射影像的数据进行纠正,能够将建筑物投影差消除[3]。

3.2.5城市真实三维景观模型的构建

制作基础模型。将建筑物的分类标准作为标准,采集平面几何与高程数据,精度要求为平面几何位置小于50cm,高程精度小于80cm。然后使用合适的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生成;提取屋顶纹理。按照相关要求处理原始影像后,在功能合适的软件帮助下匹配影像与基础模型,保证精度的合格,然后软件能够对屋顶的纹理进行自动提取;采集外业纹理。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一定范围中全部的外业纹理进行采集。使用相机对所有建筑物的外部轮廓进行记录;制作三维模型。在该项目的信息系统中,将三维模型分为地形、建筑、道路、植被、市政基础设施等模型类型,从精度上分为精细与标准两种级别的模型。在该项目中三维建模规模很大,要求建模具有较高的效率与质量较好的数据;整合城市的三维场景。使用相关工具软件,优化与DOM、DEM与精细场景,能够进行城市三维场景的整合[4]。

4 结语

论文通过使用项目实例对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进行研究,证明该种建模方式具有很强的优势。在使用该种技术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行业中人员进行持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丽梅.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方法探讨――以数字沈阳三维建模为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19-20.

篇4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体制改革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校采取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这种模式下,改变了传统的纯理论教学在高校中的统治地位。校企联合使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活动成为可能,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是高校教学的必然趋势。从而毕业设计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也更加重要。本文就高校教学中毕业设计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提出“教学、生产、科研”三维一体的毕业设计新思维。

一、高校毕业设计的现状概述

传统毕业设计首先在内容上更加偏重于理论的阐述和文献观点的援引,大多看起来更象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罗列和陈述,而缺乏创新性观点和独特的研究视角。很多的毕业设计论点缺乏实践论据,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往往为学生和学校所忽略或者忽视。其次在指导方法上,侧重于,对已有知识体系的巩固和复习。学生利用现代工具,对学科领域的前沿进行探索的培养缺失,独立研究的思维和习惯没有得到锻炼。再次,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理论性单一性的课题占有极大的份额,综合研究和知识交互运用的课题极少,同专业雷同课题多缺乏选题多样性。第四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往往墨守成规,且因承担许多其他工作分身乏术,精力不足,指导力度不够。另外还有撰写质量及毕业设计管理问题等。

二、“教学、生产、科研”三维一体毕业设计新模式的必要性

教学、生产、科研三维一体的毕业设计新理念,是在新形势下对毕业设计推出的新要求,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校科研延伸和职能扩展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人才目标的客观要求。

(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21世纪是技术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传输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技术在几十年中几乎完成了过去几千年都完成不了进化历程。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前进,在飞速前进的技术面前,往往是亦步亦趋,勉力跟从。在这个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更加的短暂,专业间的综合高度集成、边缘学科又不断兴起,新技术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应接不暇。传统的高校教育面临着强大挑战。高等院校在高校教学目标上必须适时进行转变,人才价值取向必须及时更新,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

(二)高等学校科研延伸和职能扩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社会,高等学校的职能发生了很的转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等院校不再是神秘莫测的科学殿堂,高校学生也不再是“象牙塔”中的孤傲才子。形势的转变,促成了高校职能的转变。随着高等院校为社会服务功能的日益彰显,大学、企业、科研三者之间的结合更加的紧密了。过去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传统职能已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高校适时转变为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双重目标的职能体。在这种职能的影响下,毕业生的论文模式必须向生产、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模式转移。

(三)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目标的客观要求

我国当前发展基调以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着眼点和侧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科技创新必须以企业为载体,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应当依托于企业生产环境,发挥创新思维,以技术来促生产。高校学生必须成为现在和将来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和技术储备基础。科技的创新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真理的出现。可以说,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这种客观要求,决定了当前高校毕业生的论文设计必须以“生产、教学、科研”三维一体的模式进行。

三、毕业设计三维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三维新模式下,毕业设计的格局与实施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主要从论文目标选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毕业设计答辩程序三方面展开论述。

(一)论文课题的选择

毕业设计中,设计题目的选择决定了整个设计的理论高度和实践契合度,题目一旦选定,可以说基本确定了毕业生创新思维和理论观点的走向。恰当的课题目标,往往能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得以保障,完成设计的过程变得流畅平顺。合适的课题目标会让指导老师和毕业生本人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势发挥。新模式下,选题的原则应该涵盖以下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性的论点要有实践性的论据相互佐证;课题目标应该与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科研方向相切合;课题目标应该与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相一致;课题目标应该与当前科技发展水平想接近;注重实际意义和经济效益。

(二)教师指导模式

毕业设计中,指导老师应该相应转变指导思路,避免灌输式的说教,和强制性的机械记忆。应该充分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该授予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的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独特思考,独自钻研的好习惯,在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推波助澜,奠定未来学生科研的良好基础。

(三)规范答辩流程,改革考核制度

毕业设计的答辩结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对毕业生设计答辩必须建立客观的有弹性的答辩制度。毕业设计因为具有创新性和与实践想结合的新特点,对答辩人员组成要兼顾科研专家和企业专家恰当搭配。答辩考核,应该制定严格、规范的评定标准,答辩成绩评定要以平时成绩和毕业设计成绩相结合来进行裁定。毕业设计的评价模式应该具有多样性,根据毕业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进行客观评定。

四、结束语

篇5

一、关于莫比乌斯圈

1莫比乌斯圈的形成

莫比乌斯圈是由[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先生在150年前公布于世的.

随后,科学家就把莫比乌斯圈定位在数学领域的拓扑学分支里,其数学定义:单侧的、闭路的、反转定向的曲面.这样的莫比乌斯圈最终只剩下一个“表面”和一条“边缘”了.(见图1下部和图2)

2莫比乌斯圈与普通环圈不同

经过观察不难发现:普通环圈和莫比乌斯圈除了在制作方法和制作过程上完全不同以外,还表现在――如果在普通环圈和莫比乌斯圈的表面划线并沿线进行裁剪,其裁剪结果竟会完全不同.

当对普通环圈的表面划线并沿线裁剪时,能得到也只能得到――若干个与原圈等周长的“窄”普通环圈,而不会得到其他种类的环圈.

当对莫比乌斯圈的表面划线并沿线裁剪时,其裁剪结果却有两种:

(1)在莫比乌斯圈表面划一条中线并沿线将该圈剪开,会得到一个比原圈周长长一倍、比原圈宽度窄一半的普通环圈(见图3).

(2)在莫比乌斯圈表面划2条平均分布的等距离线条并沿线条将该圈剪开,则不仅能得到一个比原圈周长长一倍、比原圈宽度窄23的普通环圈,同时还能在其中心部位再得到一个单独的、比原圈宽度窄23,且周长与原圈等长的“窄”莫比乌斯圈(见图4).

(以上关于莫比乌斯圈的裁剪结果已经成为所有中外数学书籍里,对莫比乌斯圈进行介绍的一部分)唯此,从莫比乌斯圈和普通环圈的制作方法与裁剪结果的不同可以说明,它们并不是同类物体!

二、莫比乌斯圈不是三维物体

为了证明普通环圈与莫比乌斯圈不是同类物体,下面通过两种不同的制作和生成该两种环圈的方法来比较并进一步证明.

1第一种制作和生成方法

制作普通环圈的方法如前文(1以及图1)中描述的步骤进行.

而制作和生成莫比乌斯圈则需要通过两个相互关联的三维坐标系统(下文称双重三维坐标体系)来共同完成的.

首先,看第一个三维坐标系(xOy)(下文称主导三维坐标系)(见图5).其原点位置为O,该主导三维坐标系x-y平面上有一个以O为圆心的“正圆”.该“正圆”就是莫比乌斯圈表面中心位置的基本轨迹线.

其次,看第二个三维坐标系(x′O′y′)(下称从属三维坐标系)(见图6).该从属三维坐标系的原点位置为O′,处在主导三维坐标系内的“正圆”与x轴的交点上,从属三维坐标系内x′―y′平面上的设定目标可以绕O′进行有规则运动.但该设定目标的有规则运动必须按照主导、从属两个三维坐标系之间相互依存,对应旋转、位移、扭转的特殊函数关系进行.

必须明确的是:主导和从属三维坐标系在立体空间具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上是相互平行或垂直的(见图5,6),其中(xOy)的三个参数(xn,yn,zn)为自变量,(x′O′y′)的三个参数(x′n,y′n,z′n)为因变量,且主体和从属三维坐标系之间应服从(x′,y′)=F(x,y)的对应关系.

这就建立了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双重三维坐标系统.在该系统里,整个从属三维坐标系是主导三维坐标系里的一个整体运动单元,随主体三维坐标系做有规律的运动――公转;而从属三维坐标系里运动单元自身的运动,则与主导运动有着严格的对应受控运动关系――自转.因此,处在该系统内设定目标的最终运动形式为合成运动.(既有公转,又有自转)

图7是从属三维坐标系整体在(xOy)x―y平面上,沿“正圆”轨迹移动的示意图.(图中未画出0°~45°等处对应图形)

在图8里有一个左边带小圆圈的“”形符号,该符号中的竖直线是一条起始于O′点,且垂直于x′轴,同时,它又是一条既平行于(xOy)z轴,也平行于(x′O′y′)y′轴的直线.另外,该符号中左边带小圆圈的横线是一条既平行于(xOy)x轴,也平行于(x′O′y′)x′轴,且属于该x′轴的一条直线,并且该直线的中点过(x′O′y′)原点坐标O′,且垂直y′轴的直线.

下面就以图8中“”形符号作为基本单元来描述生成莫比乌斯圈的过程:当从属三维坐标系整体在(xOy)x―y平面内绕O旋转2°(或1°)的同时,(x′O′y′)内x′―y′平面上过O′的直线也对应旋转1°(或0.5°).当从属三维坐标系整体沿(xOy)x―y平面上的基圆旋转、位移一周(360°)回到起始点O时,左边带小圆圈的“”形符号也在x′―y′平面上绕O′旋转半周(180°)回到起始位置O′,此时该符号却正好被颠倒过来(见图8).如果将双重三维坐标体系中被逐渐位移、旋转的“”形符号的空间中各点依次顺序连接起来,就可以生成标准的莫比乌斯圈.(用“”形符号的目的是使读者易于观察)

由此看出:生成莫比乌斯圈必须由相互依存的双重三维坐标体系共同完成,单独的三维坐标系无法生成莫比乌斯圈.(理由一)

2第二种制作和生成方法

制作和生成普通环圈可以用下面的方式:先在主导三维坐标系的x―y平面内生成以原点O为圆心的“正圆”,然后在z轴的“正、负”方向上对“正圆”进行拉伸,就可以制作和生成普通环圈(见图9).

制作和生成莫比乌斯圈可以这样完成:以x轴和“正圆”的交点为(x′O′y′)的原点O′,将已生成的外表面是蓝颜色的、内表面是红颜色的普通环圈剪开.

在(x′O′y′)的x′―y′平面内,以原点O′为扭转中心,对普通环圈的一个端头进行有规律的对应扭转,其对应扭转规律为:(x′O′y′)沿(xOy)在X―Y平面内连续旋转的同时,将(x′O′y′)内x′―y′平面上的普通环圈肌体的对应段进行对应扭转;当(x′O′y′)整体沿(xOy)基圆在x―y平面上旋转、位移一周(360°)回到起始点O时,普通环圈的肌体也在x′―y′平面上绕O′扭转半周(180°)回到起始位置O′,该环圈的肌体表面正好被翻转过来,也就生成了莫比乌斯圈.(图10是电脑用此法生成的莫比乌斯圈)

从图10中可以看到:设定目标的运动结果是由双重三维坐标体系中各坐标轴参数之间相互影响、连续变化的结果.正是这个相互影响和连续变化,才使得莫比乌斯圈的肌体上根本无法找到二维、三维线段或曲线.唯此足可以证明:莫比乌斯圈不是三维物体!(理由二)

三、莫比乌斯圈是“非三维”产物

下面用图5,6,7,8,9,10来进一步证明莫比乌斯圈不是三维产物.

(1)在图5的双重三维坐标体系中(xOy)的三个平面与(x′O′y′)的三个平面之间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当图6里(x′O′y′)的x′―y′平面上y′轴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并导致(xOy)的x―z平面上z轴的数值产生变化(其余轴类推),最终导致整个双重三维坐标体系内所有数轴上的数值发生变化.

(3)当图7中(xOy)的x―y平面上,以原点O为圆心旋转,则(x′O′y′)里z′轴上的数值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必然导致(xOy)里各个数轴上的各数值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或发生了变化!

(4)当图8中的“”形符号整体沿x―y平面上绕O旋转360°的同时,还在x′―y′平面内绕O′对应扭转180°,如果连接该符号在空间相互对应的各个点,就会产生一种空间弧线.(该空间弧线不能产生于单独的三维坐标体系.因为在单独的三维坐标体系产生的空间弧线一定是某种对称旋转体表面的对称母线,而该空间弧线则需经受六个维度上的扭曲变形.)(理由三)

(5)这里假设图9所生成的普通环圈外表面是蓝颜色的,内表面是红颜色的.按照图10的方式对其进行剪断(假设剪断处位于从属三维坐标系的原点O′),将该环圈的各对应部分在双重三维坐标系统内进行有规律的绕O旋转360°和绕O′扭转180°,并最终回到O′.此时,该普通环圈已经被变化成莫比乌斯圈.唯此可以证明:“非三维”物体可以由三维物体演变而来,条件是双重三维坐标系统内各个维度上的具体参数必须全部相互影响并参与变化.这是任何一个三维物体所无法具备的.(理由四)

由于莫比乌斯圈是在双重坐标体系内生成的,当在三维环境里对莫比乌斯圈进行裁剪时,其被裁剪下来的部分就解除了该坐标体系对它的“非三维”约束,其表现为被裁剪下来的是“窄”普通环圈;而剩余部分仍保留原“非三维”物体的基本形态,其表现为“窄”莫比乌斯圈.或者说:在莫比乌斯圈的肌体内将同时存在两种状态――普通环圈(三维状态)和莫比乌斯圈(“非三维”状态),这种状态会永久存在,且无法用人为干预的方式将其改变!(相关内容请查阅论文《莫比乌斯圈的反常现象》)(理由五)

最后引述数学泰斗谈祥柏先生的判断来证明莫比乌斯圈不是三维物体.谈老曾在《数学广角镜》P118中明确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克莱因瓶是无法被制造出来的!(其实该论点的本质是:克莱因瓶不是三维物体)数学家已证明:每个克莱因瓶是由两个莫比乌斯圈组合而成的.而莫比乌斯圈通体圆润,浑身都是空间曲线,没有一条二维直线、曲线以及三维直线、曲线.因此,莫比乌斯圈不是三维物体,而是“非三维”物体!(理由六)

四、结论

莫比乌斯圈不是三维物体,而是人类没有完全认知的“非三维”物体!

五、莫比乌斯圈里仍有未解之谜

是的,莫比乌斯圈里仍然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奥秘,莫比乌斯圈、莫比乌斯现象及其莫比乌斯原理也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并不影响我发表一孔之见,我将在专题论文《莫比乌斯圈的反常现象》和《重新认识莫比乌斯圈》里进一步阐述和探讨莫比乌斯圈的相关问题.

当然,提交本文的真实目的是渴望能得到您对莫比乌斯圈、现象和原理作出更权威的准确诠释和更睿智的思想升华!

【参考文献】

[1][德]莫比乌斯(1790―1868),数学家、天文学家,1858年公布莫比乌斯圈.

[2][苏联]伏・巴尔佳斯基.拓扑学奇趣.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43.

篇6

前言:

三维电子地图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地图数据获取、地图数据结构、地图三维可视化及三维地图空间分析。其中,三维电子地图数据的获取方式是地图研究的前提,主要有人工采集、机载或航拍等获取方式,并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人工建模,将各个孤立的三维模型集成到一个三维地图系统中。此类方法花费人工量大、制作周期长且地图信息不易更新,不同获取方式得到的数据格式多种多样,使三维地图的数据融合、存储、表达及对三维对象间宏大的拓扑关系的描写困难重重。

1.三维电子地图的发展历史

传统纸质地图包含的信息量有限,购买新地图是数据唯一的更新方式。电子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地理信息的媒介。利用电子地图,不但可以对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进行任意形式的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图,还可以按照任意比例尺和范围输出电子地图信息。电子地图不但明显缩短了成图时间,还可以很方便地与卫星影像、航空照片等其他信息源结合,生成新的图种。三维地形建模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三维可视化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已经历了线划三维地形图、实体型三维地形图和高度真实感地形图三个发展阶段。三维地形数据的五种获取方式分别为:由地形图等高线及高程数据生成、直接使用地图数据库中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生成、通过处理航拍摄影像生成、由机载激光扫描仪直接扫描并经后续处理得到、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获取等。基于图像的建模方法主要是地形图像的叠加,通过对多幅图像进行处理,以消除重复的部分产生三维的特征。这种建模技术出现的较晚,由于是基于真实的图像,所以具有极强的真实感。但同时,这种技术具有离散及计算和存贮量大的特性,对硬件的性能要求极高,生成的三维环境不便于实时动态的漫游,立体感也不够强,所以目前地形的实时绘制主要采用基于图形的建模方法。

2.建筑物数据获取方法

按建筑物楼层数目粗略求算建筑物高度。这种方式主要用在使用二维地图数据库的数据来生成三维地图信息方面,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已有的 2D GIS 数据,是对已有数据的二次利用,避免繁琐的人工信息采集,但是依赖建筑物楼层数据估计高度,精度极低,不适于三维地图的长远发展。从遥感影像中直接提取建筑物高度。这种方法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利用立体像对进行立体量测、通过单幅影像获取高度信息。立体像对量测方法,可以使用成熟的商品化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这些数字测量系统已具备自动空中三角测量、DEM 的自动采集及正射影像的快速制作等功能。通过单幅影像获取方法,以算法推导为主,研究地物阴影和高度的关系,或者研究单幅影像成像姿态与地面高程信息的几何关系。

3.基于遥感图像的建筑物提取方法

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建筑物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三维重建,不仅是遥感领域所关心的课题,也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建筑物提取主要有自动提取和半自动提取两类方法。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新方法用于建筑物的自动三维重建。前期,阴影分析主要从单张相片检测建筑物,后来逐渐被基于多张具有重叠度的影像获取方法所取代。基于多重叠度影像的建筑物获取方法,是从多张具有重叠度的影像上提取三维线索,以及包括颜色、现有的 GIS 数据、数字表面模型等多种线索,屋顶三维重建出来后直接投影到 DTM 上,并加上垂直的墙面,得到建筑物的三维模型。此外,有人尝试从雷达数据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自动提取和重建建筑物。

4.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建筑物提取

遥感图像是三维城市地图中建筑物的重要数据来源,基于遥感图像的建筑物轮廓提取是近年来三维城市地图研究的热点。有效的图像分割是建筑物轮廓提取的重要前提,遥感图像具有多灰度级、信息量大、目标结构复杂等特征,至今没有一种算法能够有效分割获取途径不同的遥感图像。分水岭算法能够对图像进行完整分割,尤其在目标区域分辨率低且具有弱边缘时仍能够提供闭合的轮廓线,但在存在大量噪声时会产生严重过分割。

5.三维地形景观

5.1地形数据格式转换

DEM 是数字高程模型的简称,它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的一个分支。数字地形模型是描述包括高程在内的各种地貌因子如坡度、坡向、坡度变化率等在内的线性和非线性组合的空间分布,其中 DEM 是零阶单纯的单项数字地貌模型,其他如坡度、坡向、坡度变化率等地貌特征可在 DEM 基础上派生。

5.2地形场景实现

Ogre 的场景管理器提供了两种不同(却类似)的场景读取方式直接从磁盘文件载入数据以及从任意的数据流载入数据。其中使用数据流的方式允许你在程序中把网格模型包装构造成通用或者私有的地图格式,并直接发送到场景管理器中。但是大多数情况还是使用从磁盘中读取地图的方法,在这种方法里世界地图文件通常是能直接打开和载入的磁盘上的独立文件。

结语:

在图像处理技术基础上,结合遥感技术,进行图像分割,边缘提取,三维重建,目前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研究方向。当前已有的遥感数据获取技术往往受自然和人为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存在着不足和缺陷,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等待人们去解决。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三维地图,将会朝着多元信息化、数据获取自动化、数据更新及地图漫游实时化的方向发展,而对于遥感数据的处理将是这一趋势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高翔,赵冬玲,张蔚.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建筑物高度信息方法的分析.测绘通报.2008.(03),43.

[2]谭仁春,三维城市模型的研究现状综述,城市勘测,2007,(03),42-46.

篇7

矿山测量服务于矿山勘探、设计、开发和生产运营的各个阶段,必须将先进的现代技术同矿山测量的实际工作、具体特点相结合,拓宽矿山测量的生存空间和业务范围,促进矿山测量的改进和发展,适应矿山体制改革的需要。目前陀螺全站仪、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等新技术、新仪器已经在地下开采矿山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探讨其工作原理、作业流程有利于优化作业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以某金属矿山为例,分析了陀螺全站仪定向的精度及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作业流程及应用范围。

1 陀螺全站仪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1.1 陀螺全站仪工作原理

陀螺全站仪是将陀螺仪和全站仪结合在一起的仪器,采用陀螺寻北本体与全站仪共同配合来测定任意测线的陀螺方位角。陀螺仪相对于惯性空间有定轴性的特性,而地球相对于惯性空间有自转效应,因此在地球表面某一纬度φ处的陀螺仪就可以测量出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自转角速度ω,然后将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分解为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其中水平分量ωn=ωcosϕ沿地球经线指向真北;可见,通过惯性技术测量敏感地球自转角速度的水平分量便可以获得地球的北向信息,这就是寻北仪工作的基本原理。

1.2 陀螺全站仪测量方法及限差

1.2.1 陀螺全站仪测量方法

陀螺全站仪定向采用中天法进行观测,定向程序为:

(1)先在地面任意点上测定仪器当地的比例常数C值。观测6个测回,计算出3个C值,取平均值作为当地本仪器C值,在一定时期内,50km范围内可以使用同一C值;

(2)在地面已知边上观测3个测回,计算仪器常数;

(3)在井下待定边上用2测回测量陀螺方位角;

(4)返回地面后,在原已知边上采用3测回测量陀螺方位角,再求得三个仪器常数。

根据以上测量成果来检验仪器的稳定性和测量的精度,确保陀螺定向成果的可靠性和精度。

1.2.2 陀螺全站仪观测限差要求

为了保证观测精度,测量时需要严格执行以下各项限差:

(1)陀螺全站仪的C值测量互差不大于0.06;

(2)仪器的悬挂带零位不能超过±0.5格,测量前后零位值的互差不得超过0.2格;井上下零位差超过0.3格时,应加入零位改正;

(3)相邻摆动时间的互差不得大于0.4秒,间隔摆动时间的互差不得大于0.6秒;实践总结可以保证相邻摆动时间的互差不大于0.3秒,间隔摆动时间的互差不大于0.4秒;

(4)两个镜位观测测线测前方向值、测后方向值。测前测后方向值的互差不得超过10";

(5)测回间方向值互差不大于40"。

1.3观测精度

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仪器常数一次测定中误差、仪器常数平均值中误差、井下陀螺方位角一次测定中误差、井下测定陀螺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根据仪器常数平均值中误差 、井下测定陀螺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 ,得到螺定向边最终定向中误差为:

可以看出,在本次矿山测量方位定向中,陀螺全站仪稳定可靠,精度较高,可节省大量的劳力和时间,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工作效率。

2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2.1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工作原理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由三维激光扫描仪、数码相机、扫描仪旋转平台、软件控制平台,数据处理平台及电源和其它附件设备共同构成,是一种集成了多种高新技术的新型空间信息数据获取手段。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工作原理,即由三维激光扫描仪内部的一个发射体发射激光脉冲,再通过两块反光镜有序快速旋转,把由发射体发射的窄束激光脉冲按一定次序扫过目标区域。通过测量每束激光从发射到物体表面反射回仪器的时间计算相关距离,并且编码器还会测量脉冲的相关角度,最终得到目标的真实三维坐标。软件处理后,便会输出实体建模。运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从事各类复杂、大型、不规则、非标准的实景或实体三维数据的采集,快速重构目标的三维模型。

2.2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工作流程

(1)实地踏勘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测方案。合理布设扫描测站,划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作业面,保证整体埽,扫描无缺失,避免数据过度冗余,提高扫描效率。

(2)按照制定的施测方案计划进行数据采集工作。根据精度要求设置扫描分辨率,对于规则区域,采用较低的分辨率,不规则区域采用高分辨率扫描。扫描完成后在现场初步分析数据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地面三维激光扫描采集的数据既不缺失,又不过度冗余。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的过程中避免人员走动,以减少异常点的出现。

(3)对采集好的点云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点云的拼接、去噪以及统一坐标系统等工作;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观测数据及三维模型等成果。

2.3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方向

(1)矿区地形图测绘: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可以实现远距离非接触性测量,对于人员难以企及和十分危险的地段进行测量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根据测量得到的点云数据,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可以满足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要求。

(2)三维模型构建:根据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可以提取特征点,利用专业软件构建三维立体模型,使得地形地物的表达更加直观形象。

(3)巷道变形监测: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的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数据分析,进行巷道的变形监测。

3 结论

在金属矿山巷道定向测量中,使用陀螺全站仪仅需测量几小时,精度可以达到±6.2″,远远高于单井定向和两井定向,投点和井下基本控制导线起始方位角传递任务是单独完成的,排除了投点误差对起始边坐标方位角传递的影响,因而,提高了定向的精度;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可以具有远距离无接触测量的特点,可以用于矿区地形图绘制、三维模型构建、巷道变形监测中,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并得到海量的点云数据,提供直观的三维成果。可以看出,陀螺全站仪、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矿山测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靳朝阳,王润平,胡光,等.陀螺全站仪在井下导线测量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10(6).

篇8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简介

LIDAR是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首字母组合,即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它是采用单个激光脉冲量测从激光源到目标,再回到激光接收器的时间,同时结合飞机上传感器定位、定向数据,精确量测出被测物体(目标)的三维坐标。

LIDAR数据采集系统由安装于同一个飞行器上的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机载GPS,为飞机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2) 惯性测量系统,为激光束提供准确方向。

3) 激光发射、接收装置。

4) 反射镜,用于将发射的激光束反射到地面。

LIDAR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到的点云数据,经过误差改正、求参数等,处理后可以得到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三维模型。采集流程如图1.

2 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LiDAR硬件设备的提高,DGPS高精度差分系统、高精度三维姿态感应等技术的发展,LiDAR的产品体积、重量都在不断减小,工作成本也继续下降,使得此项技术真正步入实用阶段。经过数多年的研究发展,LiDAR的测量精度也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其水平测量精度达到15cm,垂直精度达到10cm。现在全世界范围,已经有三十多种系列产品投入使用。

2l世纪是3s技术时代,国家大力投入、发展“数字海洋”、“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同时也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激光扫描测量技术,更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全时空测量的特点。

目前,激光测量做为一门新兴技术在测量行业正逐渐被广泛应用。与传统的三维空间信息采集手段相比,LiDAR技术除了较高的精度之外,它还不受天气,太阳光照射的影响,所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很轻松的进行分类提取,等等这些都是普通航测无可比拟的。因此,利用LiDAR系统,快速获取大面积三维地物和地形数据,继而生成数字高程地形模型已经成为应用广泛的测量手段。

3在河道测量方面的应用

由于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可以在大的测量区域提供高密度、高精度的测量数据且能够识别重要地物,使得它在河道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

河道地形测量,长期以来由于江河两岸地形复杂,条件艰苦,现有的陆地、船载测量仪器难以有效使用,特别是在植被茂盛的山区,GPS接收机卫星信号差,无线电传输距离有限,使得现在的GPS-RTK难以得到固定解,测量技术效率不高,若采用全站仪,通视情况又不佳,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工作效率、测量精度也难以保障,迫切需要新的测量手段和技术设备来改变这一现状。

激光扫描测量技术能够获得高精度、高密度的高程数据,在高精度的可连续运行参考站技术和三维姿态技术的支持下,无需大量地面控制点,就可生成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DTM。

水深测量部分,在激光测量技术之前,船载声波测深系统是最为有效和常用的手段。LiDAR水深测量系统,依靠蓝绿激光发射和接受设备,可以分别获得水面和水底的高程数据。 与传统的船载声波测深系统相比,LiDAR测深系统具有很多的优势:首先,它不受浅水区域和陆地的影响;测深精度和几何分辨率高,由于激光脉冲可以压缩到很窄的时间宽度内,向水中以纳秒级脉宽发射,因此测深点密度高,精度高,水下地形图质量好;而且节约时间,它可以快速的对大面积水域进行测量。对于一些山区性河流,船只无法航行的水域,LiDAR测深技术将提供高效的服务。研究人员指出,LiDAR测深技术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测深技术,必将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4建议

激光测量系统的研究在我国引来了众多学者的重点关注,相信不久的将来,现在已经很成熟的硬件设备还会得到进一步发展,LiDAR系统数据后处理软件的研发将是又一个关键。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测量行业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此项技术的新发展,积极主动的学习,勇敢的创新,为推动河道测量事业的新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5参考文献:

[1] 肖雁峰机载激光雷达技术(LiDAR)在航测中的应用实践 2010

[2]李树楷.刘彤.尤红建机载三维成像系统[期刊论文]-地球信息科学2000(1)

[3]王健. 移动激光扫描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2006

[4]刘经南.张小红激光扫描测高技术的发展与现状[期刊论文]-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2)

篇9

中图分类号O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0-0164-03

0 引言

本文根据车辆情况、路面情况以及使用需求的不同,首先在对汽车轮胎花纹形式固定,忽略天气等外界因素,对专业的参数信息进行检索收集。其次以物理知识为基础利用变量控制法和修正系数的思想求得各性能的近似表达公式,用模糊数学的思想建立各种性能指标的权值联系,然后将各性能构建为统一的性能指标,并以此作为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在求解时,为避免各相关性能量纲之间的误差以及减少非花纹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引进性能量纲系数并定义为1,性能参数的大小即为各性能的绝对大小。由于车辆、路面情况参数较为客观,将其计入目标函数,而使用需求柔性较大,故把它归入规划模型的限制条件中。从而建立轮胎花纹的设计模型。然后我们用以普通轿车为例对模型进行求解验证,利用蒙特卡罗算法对模型的最优解进行计算,并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参数化三维建模,结果表明:

对于过程中设计的计算公式与算法的误差研究,我们对模糊矩阵评价法得到的权重,我们将用模糊序列法得到相同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权重是可信的,对于性能参数的数值与相关论文研究中的定性描述做了对应,基本契合,但是性能的绝对量是本文模型的最大问题,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能反应实际情况。

2 模型建立

本文主要研究普通轮胎花纹形式下的设计要素对汽车性能的影响,以花纹沟的深度、宽度、角度及密集度等要素为规划模型的决策变量,花纹的总体性能参数为目标函数,以工艺设计限制以及使用需求为约束条件,从而建立数学规划模型,并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

本模型的大体的架构如同计算机程序般,设置模型的输入端、主体程序、输出端三部分,在输入端,我们考虑到将车辆的情况和路面的情况参数化,其值刚度大主观性小,我们将其建立在目标函数主体,而使用需求参数化,其值刚度小主观性大,故将此建立在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部分,为减少模型误差对结果带来的巨大影响,我们对设计要素进行工艺技术限制。我们将花纹的设计要素作为决策变量,并将规划模型的最优解作为模型的输出端,而规划模型即是主题的程序,程序化模型架构让花纹设计更加清晰方便,模型的输出端后我们与建立了程序与应用软件Solidworks的连接,依据结果进行轮胎花纹的三维建模,从而建立花纹设计优化的全过程。

3 模糊数学的权比模型构建

3.1 模糊矩阵评价法计算花纹性能比重

现在用模糊矩阵评价法评估轮胎花纹对汽车轮胎各个性能的影响程度。

轮胎的花纹主要影响汽车牵引性能、防侧滑性能、耐磨性能和排水性能。花纹的影响汽车性能集为U={牵引性能、防侧滑性能、耐磨性能、排水性能},依次对应可记为U=(u1,u2,u3,u4)。

现在来确定两两影响程度的比较fuj(ui)。由前面的评价方法可知轮胎花纹对汽车牵引性能、防侧滑性能、耐磨性能、排水性能影响程度,我们记为:

由此可知,花纹对轮胎各个性能的影响程度可以近似计算得到,牵引性能a0=64.3%、防侧滑性能a1=20.9%、耐磨性能a2=9.6%、排水性能a3=5.2%。所占比的饼状图如下。

4 约束条件确定

4.1 目标函数花纹总体性能的确定

Max f=Pj×a0+Rj×a1+Rj×a2+Wj×a3

4.2 使用需求

噪声需求

噪声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与沟深有关,研究表明当沟深在一定的范围内噪音较小,并且其值大小能反应噪声减小的效果,故可用其值来近似描述用户在噪声方面的需求。

舒适需求

汽车的舒适度主要体现在汽车的防侧滑性能,其值的大小能说明轮胎花纹对舒适性的需求。

4.3 技术限制

5.2最优化求解

普通轿车轮胎花纹设计规划模型:

决策变量:花纹沟深度a,花纹沟宽度b、横花纹与水平夹角θ、横向花纹块面积占行驶面积的比c、纵向花纹花纹块面积占形式面积的比d

6 模型评价

6.1 优点

1)本文所用模型通过对轮胎的牵引力性能、防滑性能、耐磨性能、排水性能四个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较为全面和具有代表性;

2)采用修正系数的思想,将四个性能的标准定义为一个理想最大值的修正值,可以避免其值的多因素研究,为研究带来便利,但是又不失其正确性;

3)本文将复杂的轮胎花纹进行抽象简化,突出主要的影响要素,利用简单的力学和几何学数量关系,从而减少研究的无用功;

4)本文采用模糊数学分析的方法,将本来影响因素众多的几种性能指标,建立较为明确的比重关系,将原本独立的量构建成一个较为成熟的变量来描述轮胎整体的特性,并通过公路对性能的需求参数建立个种类轮胎和各类公路间的契合度,从而得出轮胎适用范围的结论。

6.2 缺点

1)性能参数的计算不是太具体的绝对值,而仅仅是利用1的相对修正;

2)模糊数学方法得出的比重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较客观的反应真正地问题。

参考文献

[1]文学红.轮胎花纹反求与数字化设计研究,广州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5.

[2]杨忠敏.轮胎胎面花纹及其特点,现代橡胶技术,2013,39:3-4.

[3]彭旭东.轮胎磨损的影响因素.中国知网.第50卷2003.

[4]张彦辉,等,潮湿路面上胎面花纹对轮胎附着性能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07,236.

[5]俞淇.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6]申屠流芳.水稻直播机放沦陷轮胎的设计.农机化研究,2009,9(9):91-93.

[7]江苏工学院,农业机械学[M],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1.

[8]刘志强.轮胎安全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评价与建模.汕头硕士论文,2003,6.

[9]彭旭东.表面粗糙度对冰路面上滑动轮胎摩擦牵引力影响的研究,汽车工程,2000,22(4):240-243.

[10]赵文杰.轮胎花纹变形特性数值模拟分析,西华大学硕士论文,2012(5).

[11]王野平.论轮胎的磨损,汽车技术,1999(6):19-22.

篇10

1引言

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在传统的单一“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基础上提出来的,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目标的统一。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目标的一次延伸和拓展。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有效的兼顾和完成三维教学目标,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是任何一个教师都必须通过积极思考、精心设计并贯穿教学始终的任务。体育作为一个有别于单纯文化理论教学的特殊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有其高度的独特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显得非常重要的必要。

2学校体育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意义

学校体育教学是实施体育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学校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三维教学目标不仅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教育。在教学中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在教学中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一过程是一个身心统一的过程,超越了过去单纯为了接受知识技能而学习的学习方式。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目标,本身就是一种超越学习本身的一种教育过程,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学生的情感目标得到实现后,学生自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或者是快乐的情感体验,可以直接激发学生内心对其活动的积极趋向,在多次的刺激下学生就会把这种积极的趋向转换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学生有兴趣后任何教学目标都将有了逐步实现的基础。

再次,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要实现不同经度、不同纬度、不同高度、不同层面三个教学目标,一方面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以及精心选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思路等。否则是不可能在简单的教学过程中达到三维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无论设计科学程度与新颖程度如何,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学效果和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都会得到提高。因此,强调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于公于私都是一件非常积极的做法。

3体育教学中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途径及做法

3.1 体育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必须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由经验的反复练习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比如,学生反复地练习乘法口诀表,最后能背出乘法口诀表。体育动作技术学习也不例外,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形成必须经历:初略掌握动作技术、巩固提高动作技术、动作技术运用自如这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要与实现三个层面的目标有机的联系起来。

首先,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分析,以及直观材料的呈现,要让学生知道动作技术真正内涵和延伸含义。比如在进行武术动作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动作技术做法,知道动作技术是什么,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学习动作的重要性、意义以及懂得动作技术的攻防含义。使其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并能判断在什么在什么环境和背景下可以运用此动作技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能达到实现认知学习领域目标。

其次,通过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在练习中使身体肌肉和神经感官得到反复的刺激,使其感知动作技术的概念及要领,建立完整的动作技术。

再次,通练习和学习过程,使学生不但自己学会动作技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动作技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体会在相互合作、团结互助中获得积极体验。并最终激发和培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3.2三个层面的目标,既要看成独立个体,又要高度统一看成一个总体

体育课上不一定每次课都达到三个层面的目标,但是从一个学习内容或者是一个学习阶段的总体上是一定要达到并实现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毕竟有些动作技术的传授必须经过传统直接教授。因此,在每一个学习时期或者每一次体育课中要从实现每下独立层面的目标开始,一个一个的去完成和实现,最终实现三个层面目标的完整统一。总之,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因此,要把三个目标看成一个高度统一的总体。

3.3不要只为教学而教学,要把育人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关注的是人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情感方面)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自由、尊严、价值、选择和责任,探讨人的友爱、创造、自我、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生命意义、人生成长、高峰体验等问题。因此,体育教学也同样要遵循这样一个理论,在任何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都要以培养人为出发点的,教学中不能只看成是一个单纯的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要看成一个育人活动,要以学生为本,以老师为本,以教学为本,以育人为本进行了安排系统的教学活动和选择教学内容。

3.4 精心设计生活情境,突出学生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9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理德提出教学不应当以教师为主,而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规定的蓝图去做。即由教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由学生自己去计划,自己去实行和解决,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创造性,多角度的去思考解决些问题,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达到课堂教学效果。

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主张由学生自发地决定自己学习目的和内容,在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法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摒弃传统教学形式主义。也就是要注重创造生活情境,使学生通过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同的学生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后学生会获得不同的程度的快乐和情感体验,并最终通过对比使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从而获得更深度的情感体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4结论与建议

4.1学校体育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在教学中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效果。建议各级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在不同的教学课中,强调教师落实三维目标,同时教师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和自身的知识体系,不断提升自己,丰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

4.2 体育教学中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途径及方法多种多样

在体育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一方面必须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另一方面要把三个层面的目标既要看成独立个体,又要高度统一看成一个总体,不要只为教学而教学,要把育人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生活情境,突出学生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议相关领导部门要不断的、及时性的举办教学交流和相关科研活动,丰富其内涵和手段方法,把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在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何振强,等.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J].中国学校体育,2002(5).

[4]乔建梅.浅谈体育课堂氛围的营造[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0).

篇11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7―0083―01

新一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确定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本次新课改的灵魂与核心,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有较大的困难。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三维目标,需掌握三个具体策略。

一、创设情境整合策略

创设情境整合策略就是指教师针对政治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得出初步结论,再经过讨论交流,教师价值澄清,最后得出结论,使学生在探究、体验的活动过程中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下面以经济生活中的“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为例。

1.创设情境,提出焦点问题。“让利销售”、“降价促销”、“吐血大甩卖”这类从厂家和商家口中喊出的字眼,其背后实质是一场无硝烟的价格战,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非常熟悉。假如你是企业的负责人,你应怎么看待与应对价格战?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教师需注意探究的问题要源于现实生活的真实环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水平,要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2.围绕焦点问题,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把各自的探究结果进行相互讨论、交流,形成初步结论,即价格变化会促进企业调节生产、促使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在这一环节中,关键要鼓励学生能进行独立思考、要有创新思维,在探讨中拓展思路,完善观点。教师要当好顾问与参谋,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促进者。

3.教师价值澄清,并达成目标。价格变化不仅有上述三方面作用,其实价格变化还会促使企业优胜劣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明白应该树立竞争意识、科技意识、效率意识、企业家意识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性结果进行总结性、指导性评价,对讨论的问题进行点评、加以补充,拓展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合作探究整合策略

合作探究整合策略是指在明确学习主题的前提下,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阅读教材、收集相关材料、撰写小论文、撰写演讲稿等;课中小组进行合作讨论、交流反馈,然后教师再进行点拨、评价而达成三维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发现与意义重建,要提倡自主、亲历、合作与分享等的学习方式,以达成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以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确定“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这一主题,在课前布置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并撰写讲稿,这些材料可通过查阅报纸、书籍、上网、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课中,把学生分四组讨论,让他们进行质疑、交流、反馈,然后在教师的点拨下综合与完善讲稿,并推荐一位代表上台演讲;之后,教师依次分析若干值得倡导的消费原则;最后,教师做出评价,组织检测,并虚拟条件,让学生制定一份消费计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达成三维目标。

三、引导分析整合策略

引导分析整合策略就是指教师通过设置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然后造成价值冲突进而达成三维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此策略的目的就是要在学生的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建立起有意义的、实质性的联系,从而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意义。而实现有意义的政治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关的引导性材料,以帮助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过程中建立起新、旧政治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新知识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进而达成三维目标的整合。下面以经济生活中“我国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为例。

1.设置先行组织者。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初三学过的知识,即生产力的含义与内容、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等。

篇12

一、模式概述

“三维”指导思想,即教学目标“实”,教学内容“真”,教学过程“活”。“教学目标实”包括解读教材,确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目标深度和广度适合本班学生实际,可检测。“教学内容真”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的二次加工要提供真情境、真材料;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提升。“教学过程活”指通过“活动串编”“合作探究”“巧妙设问”等策略,让学生开口讲、动脑想、用手做,使课堂“活”起来。

“四段”指主要教学环节,即“导学质疑——探究精讲——展示检测——迁移拓展”。

导学质疑。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有,让学生了解探究学习的目标,整体感知学习内容,建立知识关联,并提问质疑,可采取情境导学、复习导学、直入主题等方式进行。

探究精讲。通过提供学习任务单、两人对学、多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归纳提炼、精讲梳理,使生生、师生间互动分享信息,交流碰撞思维。

展示检测。“展示”指学生通过操作、讲解等方式展现对知识点(或质疑点)的学习过程和理解程度。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习情况适时点拨疏通,展示者、其他学生、教师之间要及时进行思想碰撞。“检测”是知识内化[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 dylw.NET第一论文 网]的过程,教师要运用典型的习题检查学习效果,使学生巩固、理解知识点。

迁移拓展。找出原有知识和新授知识的最佳联系点,以及新授知识与后续知识的拓展关系,并结合实际,设计较为综合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解答,训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模式的构建

1.以校本教研为基,初步构建模式

广场路小学坚持开展“学、研、训、评”一体化的校本教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学校围绕健康课堂研究,细化、深化校本教研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出“三维四段”教学模式。

学。教师人手一本《教育:一切从孩子出发》,要求边阅读边记,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学校邀请湖北师范学院的教授到校做健康课堂专题讲座,强化教师对健康课堂的认识与理解。

研。发挥集体智慧,在反思、总结学校成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健康课堂研究成果,预设了“三维四段”课堂教学模式,并对其理论性、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形成了初步的方案与实施计划。

训、评。在全员参与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校推出引路课供教师学习借鉴,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要求人人上研讨课,最后各组推出展示课。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三维四段”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诊断量表》。

2.开展对比实验,完善实施方法

学校在三、四年级各设一个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之初,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问卷调查,以及《课堂教学满意度》测评,并对比、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前两年的学习成绩。实验过程主要采用行为干预实验法:一是每周一次“尚真德育”,对实验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干预;二是要求教师每节课落实“三维四段”的理念与方法,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干预。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学校运用了骨干教师与专家组跟班指导策略。具体操作方法是:实验班除了平时按照既定实验要求与计划教学外,每两周还要上一次展示课。上课前一周由骨干教师指导其研读教材,目的是对实验教师研读教材、确定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干预,确保实验教师吃透、理解、落实“三维四段”模式的理念。课题组随时跟进,通过实验课提炼可操作、可模仿的教学方法,供后阶段推广实施。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收获如下。

教师方面:其一,课前研读教材是明确“三维”的基础。此环节可以采用骨干教师指导或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方式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其二,设计有针对性与有效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模式的灵魂。学校建议教师设计分层递进的探究活动,将问题细化,分层推进。其三,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保证学生每节课探究与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学生方面:其一,课堂活动时间和探究经历的增加,扭转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其二,由于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分析、综合、应用、评价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其三,课堂练习、作业展示与当堂反馈明显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模式的推进

经过一年的实验,学生对教师、课堂学习的喜爱程度明显提高,学习兴趣大为提升,并养成了合作、探究、分享的学习习惯。此外,支撑模式的理论日渐成熟,实践层面的内容也日趋丰富。学校经过审慎论证,决定推广模式。

1.全员学习,反思内化

推广实施采用“干预+反思+分析”的方式进行:学校每周围绕实际课堂教学对教师运用模式的情况进行观测、诊断与分析;每两周举办一次由全体学科教师参与的研讨课,引导大家对照以往的教学开展研讨与反思,让教师逐步了解、内化和运用实验成果;每月针对课题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与调整。

2. 分段研究,团队公关

为了让全体教师参与实验,课题组将研究中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课题,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比如,将课堂模式研究细分为研读教材研制“导教案”,“导学质疑”研究“情境设置”,“探究精讲”研究“活动设计”,“展示测评”研究“反馈策略”,“拓展延伸”研究“能力测评”等。

在具体实施中,课题组先研制各个子课题的样式与模板,供各教研组学习借鉴;教研组利用每周集中学习时间开展学习、讨论,并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实践;学校定期举行各项专题交流与竞赛,并汇编专项研究的优秀成果。

3.三级师训,主动参与

课改启动后,学校结合课题研究的实际及前期研究成果,创造性地开展了“三级动态师训”,整体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

“三级”指根据专业素养的差异,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为熟练型、骨干型、专家型三个阶段。三级标准不同,实行动态管理。初期,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位置及发展方向;学校根据提前制定的标准,逐一确认。接着,学校骨干教师分组分学科组成若干指导小组,分别对相应的教师进行业务、技能、教学、[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 dylw.NET第一论文 网]研究等方面的指导;教师平时加强与指导教师的沟通,学期末邀请指导教师对自己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归入个人业务档案。专家型教师负责进行课题的整体策划与指导,并负责对全体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