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技术范文

时间:2023-02-28 15:34: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药物制剂技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药物制剂技术

篇1

药物制剂在医药学及药物制造工业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我国的长期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中,我们不断引进先进的药物制剂新技术,来促进药物制剂质量、作用的提高和完善。当然,随着各种边缘学科甚至自然科学的渗透,药物制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药物制剂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简单概述了几种新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以中药制剂为例)。

一、几种新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以中药制剂为例

(一)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纳米中药也获得了巨大成就,主要应用于:病理学诊断、癌症早期诊断、遗传诊断、器官移植、基因治疗、纳米机器人治疗疾病等。纳米中药的含义是:粒径小于100nm的有效的,中药成份、部位、原药以及复方制剂。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的应用解决了中药的毒副作用、时效性慢、溶解性能差、生物利用度等问题,填补了我国药物现代化、突破性、原创性技术平台的空缺。纳米中药微囊是纳米技术应用到中药领域的作品,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纳米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纳米在常温下,由于布朗运动,使得它悬浮在液体或空间之中,进而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皮肤、毛囊、甚至五官进入到病患体内,因此,它的危害要比粉尘的危害大,所以,对待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上的应用我们要一分为二,用严谨、科学的态度来解读。

(二)中药提取浓缩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我国的中药提取应用技术的发展,呈: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元设备到多缸连续、蒸馏芳香性成分。其中最新被推广应用的逆流缸连续提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药酒恒温循环提取技术,简称为:(SFE)在近年来被许多诸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所关注并重视,并且已经归入到其国家的食品医药工业体系之中了,在其国家得到了大力发展。20世纪70年代的提取技术一般采用:从咖啡中提取咖啡因、从啤酒花中提取啤酒花精以及从烟草中提取尼古丁,而20世纪90年代至今,提取技术采用的是:从红花中提取红花苷及脂苷、从月见草中提取月见草油、从长春花中提取长春花碱、从沙荆中提取沙荆油,这种在临界状态下提取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

浓缩技术是药物制剂生产的重要工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药物生产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中药制剂不断开发了高效、剂量小、毒副作用小且易被患者服用的药品,正因如此,薄膜式、反渗透法浓缩以及离心薄膜式重要提取液技术得到大力发展且被广大患者认可。

(三)脂质体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脂质体属于一种靶向给药系统、定向药物载体的新型药物制剂。它能够改变被包封药物的内在分布,因为它具有类细胞结构,主要通过网状内皮系统激活的自身免疫机能进入病患者的体内,其给予的药物主要蓄积在肝、脾、骨髓、肺等组织器官中,从而降低药物的毒性、减少药物用量以及提高药物治疗指数。脂质体具有生物膜特性,能够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生物物理、免疫研究、生化学、免疫诊断学等诸多领域。

脂质体技术的研究要从邓英杰说起,邓英杰等研究人士首先研究并制成了黄氏制成脂质体,从而提高了黄氏多糖脂质体的稳定性并且增加了其免疫活性。总之,脂质体技术的应用成为了目前药物制剂研究的新动向。

(四)中药生物增效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中药生物增效技术的理论依据是;在生物酶工程技术的基础上,融合四大前沿领域,即:生物酶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医药工程、人体科学,以天然野生的动植物作为基本的药液提取原料,在加以结合传统的中医药理论进行生物技术加工,从而达到增效。

举个例子:背景梵事生物技术研究所采用中草生物增效技术,对中草药的加工进行了探索,主要应用于各类水解酶和部分工具酶的结构重组。

中草生物增效技术主要做到:百分百的利用原材料,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药剂药效。经过中草生物增效技术的改善的药剂都具备:增强病患者的免疫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病患者排泄和增进食欲、降低病患者的血脂含量、改善病患者的疲劳状态、抗肿瘤等积极有效作用。

二、结语

综合全文几种新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可以看出新技术的渗透作用很强烈,且是满满的正能量。我国当前的医药学及医药加工制造工业要不断反思,充分利用新技术的优势,为我国的药物制剂事业做出贡献。期望本文的概述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关皎.药物制剂新技术与药物新剂型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2012(6).

[2]杨祥良.药物制剂新技术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2005(3).

[3]陈茂伟.药物制剂新技术概述及其药剂制作中的实例研究[J].2011(7).

篇2

[关键词]课程改革药物制剂技术任务驱动法

[作者简介]郭秀梅(1975-),女,黑龙江木兰人,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副教授、执业药师,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与制药相关

的生产与质量管理的教学与科研;万春艳(1967-),女,黑龙江牡丹江人,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专业带头人,教

授、执业药师,主要从事药物制剂技术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职业教育研究;高娟(1970-),女,黑龙江牡丹江人,黑龙江农业经济

职业学院,高级工程师、执业药师,硕士,主要从事药物制剂生产与药学服务研究。(黑龙江牡丹江157041)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药物制剂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

果。(课题编号:115C-642)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48-02

随着国家医药事业的发展,许多医药院校开设了“药物制剂果,每组

4-5人比较合适,分组时可以自由组合,然后选出组长,

技术”课程,本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枯燥,学生学习时提不起接下来各组员就可以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兴趣。在药物制剂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生产任务。(2)任务的设计。在对黑龙江省医药企业调研、毕业

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将来走上社生跟踪调查和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的基础上,归纳出专业核心

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更有助于解决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就业岗位与相关就业岗位,提取每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

实现高职院校“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完成工作任务应具有的职业工作能力及支撑能力要求的专业知

一、课程改革的实践识。根据就业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任务按教学

1.任务驱动的组织与实施。(1)学生分组。本环节以小组方需要进行解构、重组,形成一个个的模块、项目和任务。这从根

式共同协作完成工作任务的分析,弥补目前高职学生独立分析本上改变了以往教学和生产脱节的现象;改变传统的理论和实

问题能力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考虑到讨论和操作效践教学方法,采用四阶段教学法进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

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实施过程。任务驱动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四

个阶段:任务设计阶段、任务探索实践阶段、任务评论阶段、拓展

阶段。

第一,任务设计阶段。本阶段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选取典

型工作任务的时候应该充分重视并精心设计,充分分析工作任

务所涉及的知识点,并对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提前

准备,以免措手不及,并把工作任务的相关资料提前发给学生,

明确需要讨论的问题及要求。

根据任务驱动法的要求,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将课

程内容的重点放在各制剂如何进行生产操作方面,理论则侧重

于与制剂生产有关的工艺,并教会学生能正确使用制剂相关设

备,突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二,任务探索阶段。本阶段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根据自

己学会的知识和操作水平,利用以往的经验与积累自主完成工

作任务。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把理论所学与实际生产

紧密结合。

第三,任务评论阶段。本阶段包括评价和讨论两个环节,评

价依据各组学生工作任务的过程和完成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

评和教师评价,主要分析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团结协作能力、卫生习惯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优缺点。通过相

互讨论和评价,学生不仅锻炼了能力,还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以便更好地完成下一个工作任务。

第四,拓展阶段。工作任务完成后,通过拓展使学生能够对

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更注重技能方面的培养。例如,

“片剂的处方工艺设计与制备”

任务,教师要在工作任务结束后进行答疑解惑、相关知识拓展,

使学生能对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识别与总结。

二、课程改革的创新之处

1.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制药类课程教学中较实用的教学方

法。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不仅能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为学

生将来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实现“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

变,真正实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改革可以使我

院“药物制剂技术”课教学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变革,

改变纯理论的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真正实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3.以任务驱动为中心整合“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内

容。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制药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岗位

需求和前后课程内容的衔接,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

选取教学内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

“教、

学、做”一体,开发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实训实习项目,编写工学结

合的特色教材《药物制剂技术》,完成从重课堂教学向重实践教

学转变,从知识型教学向能力型教学转变,从接受式学习向自主

性学习转变。

三、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局限性

1.典型工作任务的选取。选取任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

题:第一,典型性。即紧密围绕所要传授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理论

选编一些有代表性的任务,以达到通过对实际生产的操作使学

生加深理解药物制剂基本理论之目的,并能分析和解决实际生

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二,可操作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

践来完成,要根据学院实际条件和教学实际情况选择常用剂型

品种的生产为典型工作任务,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的任

务出现,以便于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实施。第三,综合性。即所

选任务要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进去,这样学生

才能综合运用药物制剂的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要实行小班授课制。任务驱动教学要进行理论和实践教

的分析和讨论,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是相当

困难的,即便勉强采用,也不可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3.一门课从头到尾都用这种方法也是困难的。如一些基本

理论、基本操作等就不适宜使用任务驱动教学,因为学生对有关

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还没有任何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要完成给

定的工作任务会比较困难,并且药品生产过程要求非常严格,生

产任务实施的场所与真实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差异,制药设备通

常是价格较贵的成套设备,需要有足够的场地放置。再者,对生

产环境卫生的要求较高。因此这时只能采用讲授法等方法来讲

授这些制剂理论、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

4.任务驱动的时间与效益不一定成正比。任务教学以学生

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出来的典

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

难,有时会产生耗费时间较多而收效甚微的效果。所以,任务驱

动教学在时间和效益上存在着矛盾,它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花

费大量的时间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但教师和学生的精力

和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更多的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那么

时间和精力就不能得到保证,这也直接影响到任务驱动教学的

使用及进一步推广。

总之,要使任务驱动教学法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发

展,需要我们高等职业教育者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朱懿心.高职高专教师必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李秉桥,洪庆根,陈铁柱.开展课程评估促进课程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

研究,1998(2).

[3]熊淑慧.任务驱动主体参与教学法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

[4]武海明,姚小莉.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浅析[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3).

[5]熊永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07(6).

[6]凌受林“学案式”.主体教学模式在高职金工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7]蔡文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教中的应用[J].职业,2009(6).

[8]高健.高职化学制药技术专业《药剂学》课程教学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

2008(5).

[9]曾广朴“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

篇3

《药物制剂技术》培养目标是适应药品生产、质检及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该课程具有牵涉面广、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等特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观察技能、操作技能和应变技能的培养。药物制剂GMP 仿真系统整合了数字技术与教学素材,建立新型的综合化教学资源,已经成为现代制药技术类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该软件满足了教师授课、学生自学和综合考评的多项要求,开创了“统一资源、多向仿真”的新模式。因此,该仿真教学系统应用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

职业教育要推进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就要建立有利于调动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机制,采用各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应加强创业精神教育,把增强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使职业教育教学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需要。因此,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促进“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方式转变,使被动教育转为主动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需求,特别是实训教学的开展。药物制剂GMP仿真系统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有助于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因此产生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大大地提高教学及实训质量。

二、学生一人一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药品的生产要严格按照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

许多医药职业院校开展药物制剂GMP 实训课程,部分院校还投巨资建造了实训车间或基地。由于班级和学生较多,实训车间里的设备资源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保证每一名学生都严格按照GMP要求熟练每台设备及岗位的操作。建设实训基地可以从硬件上解决学生GMP 实践的问题,但是耗资巨大,不可能满足教学所需的全部要求,而且进行实践需要模拟正式的药品生产,造成巨大的浪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 管理,鉴于企业机密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一般不欢迎学生参观实践。即使到企业实地学习,也只能浮光掠影地参观一些厂区和设施的布局以及一些无关紧要的工艺流程,基本不可能进入洁净区进行实地操作。此外,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更新较快,还会导致学生技能的滞后性。 药物制剂GMP 仿真系统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它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仅仅是图像、文本、视频、3D 模型的演示,而该系统将以上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并且能够使这些要素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地运行。学生仿真练习汇总了片剂、胶囊剂、小容量注射剂以及工艺用水系统、净化空调系统的三维仿真操作,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车间场景,克服了实践教学安排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缩短了学生理论学习与生产一线对接的时间。同时,整个系统连接网络运行,因而具有快速升级、更新的功能,弥补了课本内容滞后的不足。

三、丰富教师教学内容,方便教学工作

药物制剂GMP 仿真系统起到了一个学习包的作用,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为学生预习、复习和自学提供了多元化的内容。仿真考核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模块:理论知识培训模块、各环节动手操作练习模块和实战考核模块。系统允许教师通过服务器进行考卷、案例、场景的设定,可对学生进行理论与仿真操作的测验,达到教考分离的要求,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工作。

四、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学生管理

篇4

关键词: 药物制剂技术;高职高专

Key words: pharmacertical technology specialt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52-02

0 引言

我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是一个兼顾药品生产及其安全有效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其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药物制剂生产、质量控制及相关职业群的一线工作能力和严谨规范的职业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性专门人才。现就我校药物制剂专业的建设历程进行分析。

1 背景

2011年中国制药企业共计6154家,其中江苏省共735家,占全国制药企业的11.94%,数量居全国首位。扬子江、恒瑞、先声等14家医药企业入围2011年度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显示了我省医药行业骨干企业的实力[1]。已初步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医药板块”,即苏南的苏锡常医药产业群、南京“药谷”,苏中的中国泰州医药城,苏北的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江苏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各项经济指标继续居全国领先地位。随着江苏省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制药企业需要大量素质高、技能强的应用性药物制剂技术人才。而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目前全国药品生产企业中技术工人占生产企业总人数的30%,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4%,可见我国医药行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十分紧缺。

2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秉承“敬人敬业、至精至诚”的学院精神,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建设坚持以服务国家医药产业为宗旨,以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真实性实训条件、高技能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建设与行业同步发展。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创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全面、全程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专业人才培养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行业”。

3 专业建设思路与举措

医药高职人才的培养必需兼顾技能性和专业性,必需按照企业岗位与岗位能力要求[2],遵循行业规律、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自身成长规律,来确定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要以行业为依托,要力争做到四个“相适应”: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相适应、课程设置与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师资队伍与教学要求相适应。为了达到这四个“相适应”,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3.1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在确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依据经济社会、制药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人民卫生服务需求的提高[3],通过走访、召开行业专家咨询会等多种形式,对制药行业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及时制定培养目标,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培养药物制剂技术专业高职生传承“敬人敬业,至精至诚”的学院精神,以胜任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的要求为质量标准,将真实的岗位工作过程融入教学,以顶岗实习方式实现毕业生“零接轨”。

3.2 根据岗位要求合理构建课程设置 为适应经济、社会及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能在药物制剂工业企业、保健品生产企业、化妆品生产企业,化妆品等日用化学品生产企业胜任的专业人才,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从提高学生素质和职业能力出发,结合岗位要求,考虑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合理安排每门课程的作用和地位,建立人才合理知识和能力模块,构建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得到整体化。

3.3 优化教学环境,完善教学过程 学院十分重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教学环境建设,每年都在教学方面投入大笔资金。例如,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给每位教学人员配备笔记本电脑用于多媒体教学,石湖校区的每个教室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加大实践设备方面的投入,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校内共拥有40余个实验室和7个制剂实训基地,一个现代化技术水平较高的精密仪器中心,具有药厂及相关企业常用的大部分仪器和设备,能较好地满足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要求。校外实习基地二十多家,实习基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学生见习和顶岗实习的岗位、还参与我们的师资培养和课程建设,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4 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

3.4.1 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常以“学规范、强师德、铸师魂”为核心,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及《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明确教师的职责,确立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使之做到依法从教,以身立教。

3.4.2 加大师资引进力度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通过对现有教师的学历结构、学源结构、专业结构、梯队结构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引进人才的要求。

3.4.3 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通过多元化师资培养途径,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如通过院内进修与系内进修,加强骨干教师的管理能力;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与培训、参与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提高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临床参加实践活动,鼓励在职攻读学位,通过专业教师多学科任课,参与基础课教学,使学科与基础课互相渗透;通过基础课教师参与专业课教学活动、参与制订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使专业、基础一体化。开发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自制教学录像,提倡双语教学,达到提高师资教科研水平、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

3.4.4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观念,坚持专职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稳步扩大专职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聘请兼职教师。

4 建设成效

4.1 确立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为了尽快提升专业培养层次,优化专业方向,根据江苏省特别是苏州市医药行业发展实际,由医药企业与专业教师一起,以发展的眼光对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和定位,按照高职教育规律与特点与行业要求构建了工学结合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按照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职业素养培养要求确定;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一致。这套人才培养方案仍在运用中,且社会反响良好。2008级药物制剂专业学生是从中获益的第一批学生,她们在实习期间经常受到用人单位的赞扬,都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

4.2 课程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课程建设是将培养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建设团队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确定该专业培养的核心能力与通用能力,根据职业能力需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公共文化课主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素质,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两类,专业基础课在保证“必需、够用”的前提下,加强与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专业核心课程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行业的特点入手,构建了从专业认知实践、单项技能实训、综合实训到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已完成了2008级、2009级和2010级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所有课程的课程标准制订工作,正在积极开发针对性强且实用的自编教材,以更好地贯彻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4.3 师资队伍日益壮大 师资队伍素质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外聘企业业务骨干参与专业教学工作,从社会上引进一批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符合高校教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满足实践性教学需要。另一方面鼓励和要求专业教师参加相关的执业资格培训、考试,将教师送出去参加继续教育与培训、参与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教研科研等方式,提高在校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现有教师25人,其中专任教师13人,均是双师型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人,占专任教师比为30.8%;具有博士学位的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4人。同时还拥有一支由行业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人数为12人,占教师总数的48%,是一批由苏州各大药厂负责人和三甲医院药剂科主任等组成的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4.4 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更趋完善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具备较好的教学设施。目前已拥有校内专业实验室41个;集师生科研、学生实验、对外服务为一体的精密仪器中心1个;校内实训基地有占地近千平米的模拟GMP的药剂实训中心7个,包括:输液剂等液体制剂生产模拟车间2个、片剂等固体制剂GMP模拟生产车间1个;生产性制水车间1个;生产性软膏剂车间1个;供学生单人进行操作的药物制剂实训室1个;药物制剂检验实训室1个。集师生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特色药用植物园1个。校外拥有包括独资、合资、国营、大型民营等省内外制药企业实习基地20多家。这些都为药物制剂技术学生的认知实践、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完成技能培训—顶岗实习—就业过程。学生在环境感受、心理适应、技术落后应用上获得了实际锻炼,缩短了就业上岗的过渡期,真正意义上实现上实现了“零距离”上岗。目前,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已拥有省内外的校外实习基地二十多家。

5 结语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是办学质量能满足社会需求,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对应,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相衔接。为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腾飞,我们将不间断地进行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继续聘请行业行家参与专业建设,及时审核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习计划等纲领性文件;定期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专业人才的长期供求状况,制订合理的招生计划,确保该专业紧贴市场需求,使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获得社会的认可并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不断研究给药系统理论,高分子科学得到了高速的发展,药物系统的剂型和研究品种也一致增多和变化。新兴的科技逐渐的应用于药物制剂中,相比较来说纳米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现在已经在各个领域以及医药卫生行业广泛应用,尤其是药物制剂上。经过研究发现,大部分物质得到纳米的尺度后,就可能出现性能突变,表现为一些不同于分子形式和宏观形式的特殊性能,这些特点均可以列入新型药物开发中,也说明药物研发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由于现代药学制剂的研究主要是运用新型科室的手段,将过去药物的束缚摒弃,制造新型的药物,让药物具有更多的优点,这些优点纳米药物均具备,使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战胜疾病。

一、何为纳米技术

纳米属于一种长度单位,用符号表现为nm。1纳米等于1毫微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约为10个原子的总长度。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说一个头发的直径是0.05mm,将其径向剖为5万根,每根的厚度大约就是1nm。

纳米技术是研究在0.1~100nm结构尺寸范围内的原子、电子以及分子的特性以及运动规律,这属于一项新兴的技术,也属于纳米级的制造技术。科学家在长时间研究后发现,在物质的构成上,纳米尺度下隔离的原子或者分子具有很多新的特性,合理的运用这些设备能够制造出一些特定的功能,换句话说就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也就是一种用单个分子、原子射程物质的技术。

二、纳米技术与药物制剂

在药剂学领域所说的纳米范围包括了超过100nm的亚微米粒子,正是因物质的物理空间出现了变化,才导致物质的生物学特性、理化特性等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在药学领域应用纳米技术,已经作为一种前沿科学,被研究人员不断的探索。最近几年,在药物制备方面已经广泛应用纳米技术,同时经过研究发现,纳米技术能够加强药物的稳定性,降低刺激胃肠道的成都,引起的不良反应术后,而且药物的利用度很高等诸多优点。大部分药剂学中指的纳米粒指的是纳米药物及纳米载体,所说的纳米药物是说通过纳米技术能够直接将原料药加工诶纳米粒,纳米粒从本质上上即为超粉技术以及微粉化技术进一步的发展;纳米载体也是说将多种未见溶解和分散的纳米粒,具体是指纳米球、聚合物胶囊、聚合物纳米囊以及纳米脂质体等等。纳米药物制剂与过去的药物制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以下主要介绍纳米技术制备用于纳米新型药物的几种形式:

(1)纳米乳液 为一类运用纳米微乳化技术制成的微粒直径属于纳米级同时动力学和热力学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微乳液主要是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以及助表面活性剂构成的一种外观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液体稳定体系。微乳液是在微乳化技术下形成的制剂,是物质或者药物更有助于穿透生物膜同时被吸收。纳米乳液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药物通过皮肤进行吸收,延长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2)纳米凝胶 主要是一种新型的运用纳米技术载药系统,通过纳米级聚合物在结果上网格组成水凝胶颗粒,主要包括化学凝胶和物理凝胶两种。化学凝胶是由交联共价键形成,物理凝胶是由非共价键形成,使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和较强的负载能力,发挥靶向治疗的效果,生物利用度较高,效果好。

(3)固体脂质纳米粒(SLN) 多是指物质粒直径在10~1000nm,表现为固态胶体颗粒状,主要是常温下固态的合成或者天然类脂为载体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通过研究发现,SLN不仅能够对药物的释放速度进行控制,同时还可以避免药物出现泄漏或者药物发生降解,能够发挥很好的靶向治疗等诸多优点。

(4)聚合物纳米粒 分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种,多在10~1000nm之间的粒径,呈固态胶体颗粒,属于一种低毒、高效的靶向药物载体。聚合物纳米粒已经被广泛应用与人工化学合成药物以及蛋白类药物等方面,发展前景广阔。

(5)纳米药物结晶:主要是运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将药物转变为纳米微粒,直径多不超过1000nm,分散形成所说的纳米晶体。其具有毒性低等优势,但是纳米药物结晶基本适合用于全部药物类型,甚至是一些对水存在高度敏感性的药物,也可以制备成为纳米结晶。

三、小结

纳米技术主要用于药物制剂中生产的新型药物,具体有纳米凝胶、微乳液、固体脂质纳米粒等等,通过研究发现这类新型药物制剂能够对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控制药物的释放、提升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提升药物的靶向治疗等等。在药物制剂中应用新型纳米技术避免了过去药物制剂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在药物制剂上纳米技术发挥了明显的效果。纳米技术还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出现多种新型纳米药物制剂,与此同时也提醒我们注意应用纳米药物的前提是遵循自然规律,更快更好的促进药物制剂的发展,使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马莉,魏玉辉,段好刚等.地西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大鼠经鼻腔给药的药动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1,24(01):548-549

[2]梁健钦,刘华钢.白藜芦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及形态学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30(14):105-106

篇6

摘要:分析了高职“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实践。结果表明:以GMP仿真实训中心为平台,实验与技能鉴定一体化的教学内容能与就业岗位有效衔接;任务驱动教学法能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SOP 标准作业程序教学法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践技术技能;企业化实验考核模式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106-03

“药物制剂技术”是研究药物剂型制备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是高职药学类专业群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实验环节对培养学生掌握制剂生产操作技能、质量控制技术、新药开发和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改进“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维及创造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于培养适应我国医药事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至关重要。

在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和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等项目的支持下,笔者对“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为高职药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药物制剂技术”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验内容陈旧,项目缺乏创新性 以观察型、验证型和重现型实验为主,只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太少,造成学生单纯的机械操作,逐渐丧失实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操作能力的提高。

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缺乏主动性 教师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机械(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学目标与制药行业标准脱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均受到严重限制,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和发挥。

考核指标单一,评价缺乏合理性 考核指标缺乏合理性,多数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等部分组成,考核指标只评价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操作能力却无从评价,对于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的高职教育而言缺乏合理性。

“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实验教学内容 (1)构建了“GMP仿真实训中心”。我院与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投入一千余万元建成了“GMP仿真实训中心”,在符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情境的条件下,开展药物制剂生产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同时,购置了GMP实训仿真软件,使学生置身于虚拟的生产环境中,学生训练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通过“实”、“虚”两种途径的有机结合,将“药物制剂工技能鉴定与考核”和药物制剂岗位实践技能融为一体;把药事管理与法规、职业素养和环境保护等内容贯穿于实验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树立优良药品观念,使其能规范地从事药物制剂生产和质量控制等工作,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2)实验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同一化。以具体的制剂产品为载体,将实验设备、制剂产品和制剂生产线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分析整个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及其涉及的不同技术与技能,以培养生产要素必需的技术与技能为核心,重构实验教学内容,实现实验与岗位衔接。整合后的实验教学内容以岗位操作规程(SOP)为核心内容,组织各实践岗位必备知识,着重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实验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包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为完成任务必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我们将制药企业真实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变为实验学习任务,把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实验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分成5个学习情境,即片剂的生产、胶囊剂的生产、口服液的生产、丸剂的生产和栓剂的生产。每个学习情境都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评估等五个阶段组织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药品生产企业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过程相一致,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2)SOP标准作业程序教学法。SOP即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模仿制药企业,实施SOP标准作业程序教学法,即按照剂型,合理规划制剂实验室,各种制剂设备仪器均制定详细的使用说明。例如,颗粒剂工艺流程为:主药(辅料)粉碎筛分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包装。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主要有万能粉碎机、三次元震动筛分机、三维混合机、摇摆式颗粒机、微波真空干燥机、整粒机、颗粒包装机等,制定这些设备的SOP操作方法。学生实验的整个过程均按照GMP和SOP操作方法的要求执行,并作好原始记录。在实验结束后,归纳与反思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实验技能与素质。

实验考核评价 (1)企业化实验考核模式。现代制药企业对员工的考核主要包括运筹计划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成本节约意识、业务知识和遵章守纪情况等的全方面的考核。参照现代制药企业的考核模式,根据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目标,建立了企业化实验考核模式,将药物制剂技术实验评价指标确定为实验知识考核、实验技术技能考核和实验态度考核三个方面,既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也考核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小,还有创新素质的高低。企业化实验考核体系如图2所示。(2)实验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接轨。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参照,将药物制剂技术实验考核与药物制剂工及中(西)药药剂员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检验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在评价方式上将教师评价、自我鉴定、小组互评等结合起来,使考核评价更全面、公平、公正。

“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效

“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在我院制药技术专业群(包括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化学制药技术)教学实践中试行两年。结果表明:我院以“GMP仿真实训中心”为平台,设立的实验内容能与真实岗位有效衔接,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工作(实验)任务,SOP标准作业程序教学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技能、职业意识与素质;企业化实验考核模式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调动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术技能,明显改善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显著提高了“药物制剂工”、“中(西)药药剂员”等工种考级通过率,学生得到了实习和工作单位的好评,就业率也明显提高。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创新和实践高职“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方法,培养适应我国医药事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孔庆新.高职“药物制剂技术”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9):116-117.

[2]于广华,孟丽,李芳,等.校企全程合作下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30-131.

[3]刘芳,罗跃娥,刘斌.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9):2195-2196.

[4]王建梅.提高高职药学专业药剂学实验实效性的实践[J].药学教育,2008,24(6):44-46.

[5]葛喜珍,林强,谢伟萍,等.高职高专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环节考核方法初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2):85-88.

篇7

药物制剂技术是研究药物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课程性质与行业的需求都决定了从事药物制剂的高职毕业生要具有药品生产专业知识与较高的综合素质,熟悉药物的生产过程及其GMP管理,能解决药品生产中的一般问题。可见,实践教学是该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和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然而,传统的实践教学以基本操作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高职院校药物制剂技术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重构,改进药物制剂技术实践教学,以提高药物制剂技术实践教学乃至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一、传统实验教学

传统的实践教学以基本操作和验证性实验为主,以1~3人为一组,实验条件与实际生产相差较大,导致教学效果受到质疑。然而,这种实验教学还是有其意义的,在现阶段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传统实验操作能印证课堂理论教学的基本知识。许多剂型的制备,不管设施条件如何不同,其原理是相通的。有些仅仅是生产能力大小的区别或者是手工与机械的区别,比如乳剂及乳剂型基质软膏的制备,注射剂灭菌后的检漏等。另一方面,通过实验操作及与同组同学的合作,学生可以随时观察现象的变化与制剂形成过程,在操作与讨论过程中培养协作精神。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除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等内容外,要特别注重实验讨论部分的内容,学着以理论知识去解释实验现象及实验成败的原因,从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剂型,如液体制剂或者暂不具备实训条件的教学项目,可以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式。

二、制药企业见习

在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其到制药企业参观见习。这样能使学生一方面对未来职业、就业岗位及工作环境有初步了解,另一方面对本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初步的认识。这种实践教学形式既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用理论知识去理解生产实践,也有助于学生利用习中获得的感性认识理解课堂知识。

三、校内实训教学

实训是对学生包括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是接近生产实际条件和环境要求的应用性实践教学。我院“药物制剂实训车间”按照GMP要求建设,拥有高效粉碎机、高效混合制粒机、全自动胶囊填充机、压片机、铝塑包装机等先进设备,可用于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与片剂等制剂的实训教学。按GMP管理要求和标准操作规程对相关岗位操作进行培训,可使学生熟悉相关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掌握生产操作技术,结合生产操作与法规规范的要求,进而通过实训考取药物制剂中级工或高级工证书。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大大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之间的适应期。

四、多媒体及仿真实训软件教学

利用动画或录像等多媒体形式,讲解一些制剂设备的运行过程和剂型的形成过程,是板书教学无法相比的,如球磨机的粉碎、空心胶囊的掉头、压片过程的压力和片重调节等。因此,这类资源应充分运用。中国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首创开发的药物制剂GMP仿真实训教学软件,是一个数字化教学平台,它采用3D场景模拟生产现场的实际状态,将生产中的洁净区管理、各剂型生产岗位操作、生产文书的填报、GMP规范应用等知识融合到一起。它展现各个岗位的生产实景,模拟真实的角色扮演,引导操作者逐步熟悉和掌握各剂型生产工艺流程,给予实训学生直观的现场感受。该软件很好地解决了实践教学中的实训设备和空间不足、所需经费高、实际操作危险性大、实际操作时间长等问题,实现了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的对接,是实训教学的有力补充。

五、校外顶岗实习

校外顶岗实习是药物制剂专业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学校教学和生产实践相衔接的阶段,对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掌握生产技能、培养行业兴趣、调整就业心态具有关键的影响。完善校外顶岗实习,首先要建立和稳定相应数量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空间,期间要注意企业生产的剂型品种、硬件条件和带教能力是否符合教学要求。其次,在落实实习单位的过程中,要根据企业条件确定合适的毕业课题,在顶岗实习结束时也完成毕业论文。再次,在毕业实习阶段,要有意识地考虑就业问题,通过顶岗实习能够直接顶岗操作,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1]许良葵,李宗伟.浅谈高职药物制剂技术实践课程的改量思路[J].科技信息,2010(2):219.

篇8

引言

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医学专业,并进行了详细地划分,提供相应的设备与资金。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作为医学专业的分支学科对于医学事业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对于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却存在种种问题,教育工作者总是侧重于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而忽视了其实践能力。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是实践能力、应用能力极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对于本专业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要想在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有所成就就必须拥有创新精神,而创新发挥作用也必须要以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为基础。所以各大高校必须要以创新为总指挥,进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课程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一、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课程的开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国际地位也逐步提高,随之我们也加大了对于科教文卫事业的投入,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而我国要想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超高科技水平的国家首先必须要成为一个教育强国,教育将会源源不断地为各个领域输送人才。随着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日渐的重视,各大高校也纷纷建立,以培养人才为己任,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则以新型的专业崭露头角。药物制剂专业所从事的工作就是研制药物来解决人类身体的疾病。这是一门技术要求高、实践性强的学科,这门学科与人们息息相关,可以说这个专业的出现会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也将为人类健康的保护神。

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一)由于药物制剂技术专业需要有着一定的药学知识储备,所以在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受教育者则对于这些基础性的药学知识极为关注,而在此同时,却忽视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实践性。甚至有些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记厚厚的医学书籍,却没有时间待在实验室进行实验。这便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实践性的忽视。我们都知道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它不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研究,而是一门与药物的研制、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的技术含量极高的学科,实践的缺失会导致该学科丧失原来的学科作用,也不能为科技领域输送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它也不是一门纯技术的学科,我们一整天待在实验室并不一定会研制出新型的药物。这门专业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药学基础知识,而该专业的技术性则使得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实践上,从而忽视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于前人药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会导致一切的实验都将是徒劳的。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的渗透,学生和老师只是纠结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反复实验但不会有新的发现,所以我们必须在学习前人药学知识积累的前提下,以创新精神去引导,这样才能使得药物制剂的研究有所成效。

三、实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既然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出现了种种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才能有好的学科建设,也能使得各大高校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则是必须的,只有进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才能培养出既有药学理论又能基于药学理论研制出极为有效药剂的全面型人才,这也是我们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

四、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必备宝典―创新精神

上文已经提到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是非改不可了,那么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该如何改革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在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药学基础知识和实践课程并行关注,这样才能使得药学知识能够应用到实践,也能够使得每次的实践都将是极为有效的。理论和实践的共同发力才能使得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二)我们应该以创新为动力和导向进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需要我们需要一定的创新精神,敢于向既定的成果挑战,敢于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样才能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路,也能探询到新的奥秘。

五、结束语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不同于我们所学习的人文科学,可以说它是一门技术型专业,操作性和实践性极强。在当前的各大高校里都有开设这样的专业,其原因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与中国未来的医学事业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在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创新精神丧失和理论知识不够充分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个性就是创新的来源和可行性,以创新为导向进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改革才是有效的。

作者简介:马莎(1984-),女,民族:回,籍贯(省、市):云南省蒙自市,学历: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中药药剂学。

篇9

【主题词】吡咯类抗真菌药物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离心集菌法;薄膜过滤法

吡咯类抗真菌药,如硝酸布康唑和克霉唑,具广谱抗真菌活性,对表皮癣菌、毛发癣菌、曲菌、着色真菌、隐球菌属和念珠菌属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该类药物通过干扰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主要固醇类-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并改变其通透性,导致重要的细胞内物质外漏,还可抑制真菌的三酰甘油和磷脂的生物合成,抑制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引起细胞内过氧化氢积聚,导致细胞亚微结构变性和细胞坏死。此类药物对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一 试药与仪器

1 试药:硝酸布康唑阴道乳膏3批,克霉唑阴道片2个厂家各3批,复方克霉唑乳膏3批,克霉唑乳膏3批,醋酸米康唑乳膏3批,均为市售药品;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琼脂培养基,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仪器: 洁净工作台,医用吸引器,低速离心机等。

二 方法与结果

1 药典附录收载方法试验的结果:将上述各药品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推荐的常用稀释剂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1∶10的供试液,依次采用药典附录收载的几种消除药物抑菌性的处理方式,即培养基稀释法(取1∶10的供试液按每皿0.2 ml或取1∶100的供试液按每皿0.2 ml注皿)、离心沉淀集菌法和以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为冲洗液的薄膜过滤法、以及将离心沉淀集菌法与薄膜过滤法联用进行菌落计数试验。

2 回收率测定:即使采用了处理力度较大的离心沉淀集菌法与薄膜过滤法联用,5种验证菌株中仍有4种回收率为零,说明吡咯类抗真菌药物具有很强的抑制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或说明滤膜对此类药物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目前常用的冲洗液很难将其冲洗干净,国内常用的几种处理方式均不适用于此类药品。

3 不同配方稀释剂与冲洗液的效果比较:选用一批克霉唑阴道片,依次试验上述5种稀释剂与冲洗液,采用离心沉淀集菌法与薄膜过滤法联用,比较实验效果。

结果表明,采用欧洲药典配方溶液且卵磷脂为进口试剂,或采用自拟5号溶液作为稀释剂与冲洗液均对消除药品的抑菌性效果较为满意,但当卵磷脂改为国产试剂时,由于溶液呈混浊状,无法进行过滤。将卵磷脂和聚山梨酯80的量降为欧洲药典配方量的一半时,溶液澄清度可不受试剂质量影响,同时冲洗效果也可满足实验要求。

4 建立的方法: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建立方法取供试品10 g,加入含有无菌组氨酸-卵磷脂-聚山梨酯80的混合溶液(配制方法见后)至100 ml,在45℃保温振摇至供试品分散均匀,制成1∶10的均匀供试品储备液。细菌计数、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均采用离心沉淀集菌法与薄膜过滤法联用。

控制菌检查(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采用离心沉淀集菌法与薄膜过滤法联用。取上述菌落计数项下1∶10的供试液10 ml,加至上述混合溶液100 ml中,用薄膜过滤器全部过滤,冲洗方式同菌落计数项下,将滤膜接种至相应的培养基中,依法检查。

5 验证试验: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要求对上述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

1)细菌计数、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菌液组:分别取上述5种菌液各1 ml,采用平皿计数法,测定制备好的菌液中每毫升的活菌数。供试品对照组:取1∶10的供试液1 ml,加入上述混合溶液100 ml,用薄膜过滤器全部过滤,冲洗方式同上,取滤膜,置规定温度培养、计数。试验组:取1∶10的供试液1 ml,按供试品对照组同法操作,在第三次冲洗液中加入1 ml上述菌液(50~100 cfu试验菌),取滤膜,置规定温度培养、计数,计算回收率。稀释剂对照组:分别取上述5种菌液各10 ml(500~1 000 cfu试验菌),按供试品对照组同法操作,计算回收率。

2.)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试验组:取上述1∶10的供试液10 ml,加至上述混合溶液100 ml中,用薄膜过滤器全部过滤,冲洗方式同上,将滤膜加至相应培养基100 ml中进行增菌培养,作为供试品组。空白对照组:取上述混合溶液10 ml,同法操作,作为稀释剂空白对照组。阴性菌对照组:取1∶10的供试液10 ml,加至上述混合溶液100 ml中,用薄膜过滤器全部过滤,冲洗方式同上,但在第3次冲洗液中加入适宜的阴性对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就选用大肠埃希菌作为阴性对照菌)10~100 cfu,将滤膜加至相应培养基100 ml中作为阴性菌对照组。阳性菌对照组:取1∶10的供试液10 ml,加至上述混合溶液100 ml中,用薄膜过滤器全部过滤,冲洗方式同上,但在第3次冲洗液中加适宜的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就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10~100 cfu,将滤膜加至相应培养基100 ml中作为阳性菌对照组。

结果阳性菌对照组均生长良好,表明该类药物经此法处理后已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以忽略不计;阴性菌均未检出,表明该控制菌检查方法的专属性好,说明方法可行。

篇10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的思路是根据人才需求调查分析,确定药学专业的主要岗位群。通过调研分析各岗位所需能力后进行归纳整合,确定本专业从业人员所需的核心能力,分析这些能力之间的逻辑联系并结合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归纳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从而确定学习领域,明确专业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二、课程开发的过程

(一)岗位分析及职业能力分析

我们成立了由校领导、专业建设负责人、骨干教师、课程专家、本专业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的项目开发组,对本专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进行职业任务分析,确定课程体系。通过以上过程,我们归纳得到了,药学技术人员对应的职业工作岗位,包括药物制剂工、药物分析工、药物调剂工、药物提取工、药品购销员等。

(二)学习领域设计

我们将药物制剂工这个岗位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原有的以学科体系课程来培养学生已不适应药物制剂工这个岗位的要求,我们必须解构原有学科体系课程,重构行动体系课程。

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体系是将原来的《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剂学》、《药事管理》、《药物新剂型新技术》、《药物辅料》等课程进行了重新的梳理编排,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打破了原有的以学科知识为体系的课程,构建了行动体系的课程。例如我们可以将《药剂学》、《药事管理》、《药物新剂型新技术》、《药物辅料》等课程的内容整合到新的课程《药物制剂技术》中。

(三)学习情景设计

在学习情景设计中,我们以项目为载体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通过学习使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职业性。

根据制剂工艺与产品的对应关系和制剂工作结构特征,《药物制剂技术》项目式课程设计为“学习情景—学习项目—学习任务”的多层次结构。一个学习情景涵盖一类剂型的工艺问题,由若干学习项目组成。一个学习项目对应一种剂型产品的工艺工作领域。为了避免项目过大对教学组织造成困难,参照工作结构的构建模式,我们又将一个学习项目分解为与工作单元相对应的若干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就可以获得解决某一方面的能力,完成一个项目所涵盖的各项任务,就可以获得解决一种乃至一类制剂工艺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实施过程

1.四阶段教学模式

本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和工作流程,来序化教学内容并组织与安排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我们采用的“四阶段”教学模式,即: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课程课堂教学,以工作任务引导仿真软件训练,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项目式的教学,最后在企业完成顶岗实践,实现工学交替。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在完成由模拟到真实的工作任务中逐步提高。

2.六步骤教学过程

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任务为载体,以实训场所为依托,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模式。通过以下六个环节来完成项目教学模式实施: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方案、控制检查、评价反馈。

3.四结合评价体系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四结合”评估体系,即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三、课程特色

通过以上课程开发,《药物制剂技术》这门课程形成了以下课程特点,即①课程目标能力化;②课程内容情境化;③教学模式一体化;④教学评价多元化。

篇11

2012年10月17日,教育厅公布了2012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评审结果,《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作为我院申报的制药联合课程之一获得通过,为学院质量工程建设又增加了一抹亮色。在此,笔者就本课程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的实践和体会与同仁们分享。

一、制度支撑是前提

制度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学院重视并鼓励精品课建设,主管教学院长亲自抓精品课建设,多次邀请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来我院举办精品课程建设的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会,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精品课程建设,具体的政策措施如下:

1.资金支持,保障建设

学院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等文件精神,制定了《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课程建设暂行规定》和《关于有关教学建设成果奖励及建设经费暂行管理办法》,设立了精品课程建设专项资金。对经过评审列入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的课程,学院给予经费支持;对获得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除下拨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外,学校按省或国家规定的配套经费给予支持;对参与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审聘等方面优先考虑。

2.硬件支持,保障实施

为鼓励精品课建设,学院逐年加大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力度,每年投入数百万元进行教学设施的建设,购置了精品课软件和录播系统,为教师建设精品课程搭建良好的平台。在教材建设中推行精品教材工程,教材全部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为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奠定了良好的教材基础。

二、特色内容是关键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内容的建设,即如何按照评审指标和主要观测点,确定申报网站、课程网站栏目及建设内容,并结合教学改革,体现课程特色。我们的做法如下:

1.明确思路,进行情境化的课程设计

依据本课程教学内容具有操作性强并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采用了“以产品为载体、以工艺流程为主线、任务驱动”的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即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安排教学活动,课程教学以项目分解任务,以任务还原岗位,创造最佳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环境,解决了传统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弊端,同时按照学生从认识―熟悉―掌握―应用的认知规律,通过仿真软件,大量的教学视频资料,以及一流的校内实训车间和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实现了感性认知、仿真模拟、实操演练和顶岗实习的合理衔接。

2.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精选“四融合”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通过对周边企业的岗位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的主要剂型,并对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共设置八个项目,分别为公共系统、片剂制备技术、胶囊制备技术、液体制剂制备技术、小容量注射剂制备技术、输液剂制备技术、半固体制备技术和综合实训。在具体项目内容的选取上,依据完成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将行业规范-GMP内容、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职业技能标准、职业岗位素养和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针对性、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的特色。

3.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有步骤地开展课程实施

在教学实施上,教学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案例法等,实行“五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真实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掌握不同剂型的制剂工艺技术,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用真实材料完成药物制剂的制备。

篇12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以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是技工院校药剂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基础性、实用性、操作性较强,具备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和条件。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 “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学生不仅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格有所创新,符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学生由原来“被动接受、模仿再现”变为“主动参与、探究发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药物制剂技术》中的实践

以下是笔者以《片剂的质量检查》为任务开展的教学案例:

1.确定任务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在课前分发给学生上一课题所制备的片剂,让学生观察与其他同学制备片剂有何不同?学生分组去比较,讨论合格片剂应具有哪些特性。最后由老师汇总给出学习任务“片剂的质量检查”,内容包括片剂硬度检查、片剂重量差异检查、片剂脆碎度差异检查、片剂崩解时限检查等。任务要求详见表1。

2.任务分析

2.1 任务特点

(1)学生们都想知道上一课题中所制备的片剂是否合格,对该任务有很大的参与热情。

(2)“片剂的质量检查”用到了固体制剂检验教学内容的大部分设备和方法。

(3)在操作过程中,既要用到脆碎仪、崩解仪、硬度仪使用等新的知识,又要用到取样、天平使用等已学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4)该任务要求学生把零散的知识应用于一个实际的项目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通过学习,学生能通过任务的完成,解决固体制剂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兴趣。

2.2 任务实现步骤

(1)制定操作流程。根据要求,学生自行收集完成本任务所需的资料,分组制定实验方案,撰写操作流程。

(2)规范实验操作。根据实验方案选择,选用质量标准;正确使用脆碎仪、崩解仪、硬度仪等实验仪器设备;规范取样、称量等实验操作,得到可靠实验数据。

(3)处理实验数据、判断结果、形成记录。学生要正确处理实操过程中获得的实验数据,判断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3.实施过程

在实施“片剂的质量检查”任务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收集完成本任务所需的资料;自主设计操作流程,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

3.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片剂的质量检查时,笔者提出问题:在完成片剂的制备课题后,学生们都想知道自己制备的片剂是否合格,该如何操作呢?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药典要求,制定合理方案、选择正确检验方法,验证自己所制备片剂是否符合要求。

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唤起学习的动力。

3.2 因材施教,照顾整体

由于差异,学生的基础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动手能力特强,实验操作水平也熟练,可能很快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布置一些难度深一些的任务,使他们更有挑战性。但有的同学知识模糊、学生动手能力弱,例如在完成片剂脆碎度差异检查任务时,就因为有些同学称量操作不熟练而数据处理不准确,而导致计算结果出错。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让学习好的同学指导落伍的同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3 引导探索,拓展知识

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给出现成的答案,要适当引导学生,为学生的探索和发展提供机会与帮助。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为了获得答案,会努力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运用电子天平称量时,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称量外,还需要在称量前完成水平调节,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学生提问:水平调节该如何操作?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天平的气泡流动反映什么?气泡向左了如何调节?逐步引导,并通过学生自主操作,找出正确调整的方法,达到创新的目的,也体现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4 教学评价

任务的评价应以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对新的知识和技能深刻理解、灵活应用为标准。评价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励学生的热情和成就感。所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应以任务完成的情况来评定。任务完成情况绩效评分标准与评价详见表2。

二、实践体会

在将近三年的实践中,笔者初步看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药物制剂技术的兴趣明显提高。并且在完成自己的操作任务后,很有成就感。学生学过的知识不再是零散的,而是系统地串记起来,并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主要体会如下:

1.教师要做好角色的转换,注重巡回指导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讲授,而是走到学生中间巡回指导,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并作指导。例如:在做胶囊剂装量差异时,笔者发现有一名同学采用的是减量称重法。当然,他的结果没有错,但对于实验误差控制却存在一定差异。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耐心指导,比较剖析各种方法优缺点,使学生能理解并灵活运用知识。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做好课堂的控制

每个班的学生都有差异,根据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一般可分为好、中、一般三个层次。教师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准备大量的素材和实例,难度适中,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于接受能力一般的同学,教师要多关注,多指导,可安排学习好的、又乐于助人的同学坐在他旁边。

例如:在讲解“混悬剂稳定性和稳定剂”中,直接应用学生初中阶段物理和化学知识分析混悬剂稳定性,有小部分同学感觉有点难度,理解不了。这时,教师应该作出适当调整,可更改为:直接采用实验,演示混悬剂的沉降现象,并给出教学任务:《寻找降低沉降速度方法》。学生则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验找到最佳方法,从而掌握教学知识点。

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适时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效果虽然好,但并不是所有班级都能运用,对于年级较低、理解能力较差,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行不通的。笔者曾在低年级某班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并不理想,该班大部分同学基本操作不熟练,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必须由教师演示知识后,学生才能操作。

三、小结

总的来说,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动力系统。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的不是老师也不是“任务”,而是学习者本身,更进一步说是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因此,任务并不是静止和孤立的,它的指向应是学习者成就动机的形成,即任务是一个由外向内的演化过程,是以成就动机的产生为宗旨的。“任务驱动”就是通过“任务内驱”走向“动机驱动”的过程。任务驱动法应用于《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