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习材料范文

时间:2023-02-28 15:34: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信息技术学习材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信息技术学习材料

篇1

二、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我们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突出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教师课前整理并处理图片制作PPT,从纪录片或其他影像资料中剪辑精彩的相关视频,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中的声音、图面和播放器巧妙穿插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现场教学方法是一种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好方法,但是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经常实现,而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弥补了这种缺憾,学生在课堂中仍能通过较为直观的形式接触到真实过程,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完美结合。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作为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讨论等教学方式的有效辅助形式。例如教师有目的的摄录学生实验过程的片断,作为教学评价的第一手资料,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自评、互评,进行班与班之间的教学交流。该种教学形式,可以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并且能提供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培养我们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信息技术手段还可用在课堂问答、课堂测试及课下作业中。网上相关软件和平台越来越多,比如“问卷星”、“问卷网”和“微助教”等等,教师在后台创建问卷并,学生利用网络完成问卷,助教平台帮忙阅卷、进行统计和分析,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程度,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尽早查缺补漏,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同时学生也能更加直观了解自己的不足。

三、结语

将多种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建筑材料的教学中,可以提高课堂整体效果,辅助于整个教学过程,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受益匪浅。同时,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为教师课下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对教学内容相当熟悉的基础上,还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相信只要经过教师的不懈努力,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才能为学生带来巨大的帮助,使学生真正学好该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潘淑芳.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成功:教育,2008(4).

[2]耿爽.高职《建筑材料》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0).

[3]谢丽娜.案例教学法在“建筑材料”课程中的应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5(4).

篇2

【Key words】Metallic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Virtual simulation; Innovation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向素质教育推进、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1]。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新颖程度是目前众多具有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高等工科院校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的核心问题,亟待探索解决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新举措。因此,针对金属冶金工程方向材料制备技术的性质、特点与重要地位,分析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新建立的虚拟仿真平台,提出能够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关键措施。

1 教学与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材料制备技术是金属冶金工程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该课程集理论、操作和应用于一体,涉及材料制备原理、设备及工艺等方面[2]。目前主要是单一课堂讲授为主的静态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创新思维和能力得不到训练、提高。

材料制备技术所涉及的加工工艺流程繁杂,充斥着诸如难闻气味的污染物、高危化学品等因素[3]。在工厂实习环节中为了学生安全考虑,原有的知识应用与实践纯粹变成了走马观花式的观摩过程,学生只能看到整个工艺的简单流程,无法近距离接触到一些实际现象,也无法体会涉及的科学问题,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目前的教学方法与实习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2 教学改革的关键措施

2.1 改革课程内容的侧重点

材料制备技术既涉及了物理和化学的知识,又涵盖了冶金、铸造、塑性变形、热处理等材料科学知识,对授课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高效消化、吸收非常不利[2]。对于我校这类具有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高等工科院校而言,应该结合广西有色金属资源冶炼、加工和产业化的区域优势,课程改革要侧重于有色金属材料制备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突出铝合金、镁合金以及铝基复合材料的冶炼、铸造和深加工内容。课程内容核心要紧密围绕在区内具有行业特色的南南铝等大型企业的产业化应用周围,应切实结合厂实际应用的工艺技术,讲授一些新知识,解决一些新问题,达到促进行业长远发展的目的。

2.2 改革教学方法

材料制备技术应适当去理论化,突出实践性,追求主动性,开拓独立思考的空间,形成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将3D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融入传统的授课方法中,交叉运用案例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着重解决教学重点、难点[3-4]。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互联网+材料制备技术”。针对相对复杂的铸造、塑性加工和热处理,通过建模仿真模拟金属构件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实现对组织、宏观尺寸、工艺参数的优化,让学生对课程知识加以深入理解、运用。

2.3 加强交流合作

为了突出学生的应用与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要形成以加强科研、学术交流改革教学的新思路。带领学生参与有色金属材料冶炼、铸造、变形加工或热处理等方面的科研项目,与授课教师或研究生交流合作,对涉及的知识运用加以深化。在实践中对项目的知识内容进行提炼,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团队合作、科学问题提炼、项目撰写和答辩过程具有更深刻认识,激发对材料制备技术的学术热情[2]。

3 虚拟仿真型创新实习模式

虚拟仿真型实习模式是指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技术优势,以三维立体造型和数值编程建模模拟实际加工工序,结合现有实验室条件达到数值模拟+实验验证的实习目的。该模式应该贯穿在材料制备技术中,指导学生主动使用Python编程语言、MatLab编程软件、ProE三维造型软件,在Procast、Deform等虚拟仿真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完成课程中涉及的加工工艺,善于发掘、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虚拟仿真后的实验验证环节,以我校金属冶金材料加工专业为例,集成了铝、镁等有色金属冶炼、铸造、轧制、退火处理等实习环节所需的各类设备。在课程实习过程,让6名学生为一组,对设备、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确定等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完成。确立了大致的实习实验方案:以5系Al-Mg铝合金为例,经730℃冶炼后,在620℃浇铸板坯,待冷至室温后截取铸坯试样、均匀化和轧制试样,铸态板坯厚为10.3mm,425℃均匀化,保温1h,425℃热轧,热轧7道次试样厚为6.5mm,冷轧一道次厚为6mm,轧制速度为17r/min,然后截取样品,分别在350℃和180℃进行退火处理,保温1h。

篇3

对于稚气的初中生,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从教育心理学来看,运用信息体技术构建图文并茂的彩色活动画面,无论对设置教育情境,还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比平面的文字、挂图、单调的讲解要有效得多,超过了“实验+讲解”的教学效果,把抽象化为形象,营造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迫切要求教师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我在讲解“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这一章节时,利用Flash课件,使学生能够听到水流声,能够感受到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所产生巨大的能量,带动水轮机转动发出电来,使没有见过大型水电站的农村学生也能认识到水电站的运转过程,以及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上的成就。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但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水力发电原理,也让学生很好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节约水资源的必要性,教学内容中的“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如何节约水资源”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自己提出。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才是真实的,贴近生活的,学生主动要求接受的。

二、变微观物理现象为宏观物理现象,便于观察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势必要求教师重新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各种基于网络背景的探究学习模式,问题解决学习模式,个别与协作学习模式,网络讨论教学模式等。新型的教学模式更能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学会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更好的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篇4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CRY-5: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5-0017-04

引言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学习迁移隐性或显性地存在于我们的每一次学习活动中,对学习迁移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一、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研究成果

学习迁移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目的,还是教育教学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国内对学习迁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迁移的基本机制、具体学科中利用传统方法促进迁移等方面的研究,而有关利用信息技术媒体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还很少。在此对于研究现状,主要做以下几点论述。

(一)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文献年份及数量分析

笔者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得出不同年份对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文献数量存在差异,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近10年来(2003-2012)对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大致成上升的趋势。

研究方法取向

笔者在整理文献时发现,有的文献在文中表明了其研究方法,而有的文献的研究方法则比较模糊,在参考《教育研究方法与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国内研究者在研究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时,采用的研究方法如图2所示,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51%)和调查问卷法(14%),笔者在此对这两种主要方法做详细介绍。

1.又献研咒法

文献资料研究法是国内学者在研究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具体来说,主要是采用理论探讨或文献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提高学习迁移的策略等。例如:金云波,张育桂探讨了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及具体的策略;武晶晶,王文利对网络课程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如多维度表征策略,多情景呈现策略等;孙名符,魏兴民从数学学习的角度分析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正迁移。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国内学者在对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进行研究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得到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常薇在《应用型课题研究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知识向信息化教学能力迁移的设计研究》中,针对应用型课题研究实施后的效果编制问卷对其分析;赵雪梅在《学习迁移理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中,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信息技术实验中运用学习迁移理论的效果进行了调查。

(三)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重新唤起人们对那些在一定程度上已不再受到关注的老话题——学习迁移的重视。在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学习迁移的研究不应该被淡化,反之,应该投入更大的精力去研究、去探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国内的研究者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什么呢?笔者在对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对信息环境下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学习迁移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是研究者研究比较多的部分,下面对这些主要内容分别阐述。

1.学习迁移理论在学科申的应用研究

在国内,许多学者把学习迁移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赵雪梅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促进迁移策略研究,促进迁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迁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等方面做了论述。曹伟提出学习迁移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应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入手:合理选择教材和参考资料;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因素;利用比较方法促进正迁移的产生;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巩固旧知识与学习新知识相结合。

2.影响学习迁穆的因素研究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文献中,对因素的分类是不同的。例如:王文静把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概括起来说主要有相关性、相似性、概念或事物的关键特征以及学生原有学习的程度等;熊艳等把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划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大类,其中,主观因素主要有态度、智力与年龄、认知结构、定势,客观因素主要有学习情境与内容以及反应的相似程度、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学习材料的组织结构及应用价值等;房亚提到影响学习迁移效果的心理因素分析中有迁移动机、群体效应等,影响学习迁移效果的个人因素分析中有个人悟性,认知结构的差异等;《心理研究》中指出,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主要有学习材料的共同因素、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教材的组织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的指导、定势作用等。王海双指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共同要素是学习迁移的基本条件,具体、抽象表征的相互配合是学习迁移的基本途径,元认知是促进学习迁移的关键,学习情境的多样性是提高迁移效率的重要手段。

3.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

影响学习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关键问题在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而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形成既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策略,更取决于学习者的认知策略。金云波,张育桂指出具体策略主要有模拟游戏,心智锻炼,运用日记记录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齐冰从学习情境角度、学生主体性角度、教师能力角度探讨促进学习迁移的各种策略,其中,从迁移的学习情境角度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包括学习的关系中运用加强相关性与避免高度相似性策略,分学科运用学习迁移策略,使用过渡学习和思维训练实现学习结果的保持和运用,从学生主体性角度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包括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态度,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从教师能力角度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包括提高教师对学习迁移的重视程度,发现教学内容的可迁移性与实现教学方法的促迁移性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4.促进学习迁移的方式研究

技术对教育的支持由来已久,每一次技术进步都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教学中,借助于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强大的表现功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教学,使学生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一个逼真的仿真环境,可以再现思维过程。除此之外,信息技术的交互性、集成性等都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概括,从而促进学习的正迁移。郭小平指出信息技术环境在促进学生学习迁移方面的优点有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并且形式灵活多样,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类似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够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可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产生;安蕾指出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表现力促进学习迁移,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计算机丰富的网络资源强化知识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横向迁移,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及网络提供信息的丰富性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适宜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理想场所,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党志平指出信息技术是一种人与世界关系的构造方式,可以通过技术提供模拟训练,引导知识迁移;利用技术支撑学习活动,启迪知识迁移;利用技术创设学习环境,促进知识迁移;基于技术创建学习共同体,协同知识迁移。

二、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迁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一直以来都是国内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热门领域。20世纪初的西方特别是美国开始重视将学校或培训机构的知识技能向工作场所快速迁移的研究,相对而言,我国对学习迁移研究的历史还比较短,虽然我国对技术促进迁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绩,并且在教学活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纵观国内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国内的研究还处于较低水平,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特别是应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很少,它们制约着学习迁移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方法存在问题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到,教育技术研究身处“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指导实践”的第一线,实证研究应当大有用武之地。但纵观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我们知道,国内研究者基本上采用的是理论思辨、演绎推理和经验总结式的研究。而且大多研究基本上是“心理学上的迁移理论与思辨+例子”的研究模式。这些研究方法因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难以保证研究的效度与信度。另外,笔者在分析文献的时候还发现,先前的研究无论是理论思辨、经验总结还是一些心理实验,大多研究方法单一,很少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三角验证,这点也降低了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二)研究视角存在的问趣

笔者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很多研究者只是把学习迁移理论简单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某个方面,从片面的角度出发,并不重视整体的设计,不能很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发散思维,提高学习者的创新能力。虽然,心理学家对迁移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迁移的理论,但这些理论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它们都只能解释某一特定范围内的学习迁移现象。对迁移研究缺乏一种整体构想,只重视局部、微观的探讨,忽视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联系的建构。再者,用相同的过程或认知成分来描述各种不同类型的迁移,难免流于形式、内容空洞。因此,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能够解释人类复杂多样的学习迁移现象。

(三)研克内容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前面已经提到,现在国内研究者关于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等方面,主要局限于知识学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者学习需要有更大的学习动机,而现在的研究忽略了态度学习、品德形成和动作技能获得过程中的迁移研究,研究的内容不够丰富和深入。

三、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趋势

结合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研究的现状和国外的研究前沿,可以预测未来的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一)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现在的研究中,越来越重视实证研究,所以,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中也不例外。尽管实证研究并不能解决教育技术领域内的所有问题,但是实证研究对提高我国教育技术研究水平、解决教育技术实践应用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国际学术地位与话语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证研究将是以后研究方法的一个趋势。

(二)研究的系统化

不论是在信息技术还是在传统的教学中,迁移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习迁移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对学习过程的科学的分析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应在科学的学习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重视整体的观念,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环境下发生学习迁移的各个条件,进行教学系统设计,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三)更关注学习主体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更是如此。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学得好,这才是教学的内涵,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因此,要达到促进学习迁移的目的,就必须研究、理解、满足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研究者认为,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迁移研究中会越来越关注学习主体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学生的主动性、认知能力对学习迁移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元认知技能在信息技术是进迁移中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四)研究内容逐步深化

篇5

二、利用信息技术为生物教学提供师生的教学讨论平台

信息技术可以为老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空间以利于师生更好的沟通以及交流。毕竟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同学更好地答疑解惑,及时地解决学生课下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同时,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知识为生物课堂上的有关知识以及实验进行相关的模拟教学。很多时候我们在课上教学条件受限,不能为学生很好地展现生物的多样性。但是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可以为学生模拟教学有关内容,为生物的教学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例如,在分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在课堂上实际模拟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进行相关的模拟性教学。同时这种模拟性可以依据当地的特有性生物资源进行合理的模拟改造。这样让学生带着对生活的探求心理,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在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学习知识。另外,我们可以利用现在多样化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留些课下作业,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进行有关的网络教学与解答,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能带给生物课堂很多独特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我们要适当地利用这一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

篇6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一些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进行合理的整合,并通过大屏幕或者投影仪等设备展示出来,再加上一些适当的声音的穿插配合,使使用者和计算机达到人机交互操作,完成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教学过程叫做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依据

第一,现代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来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内在消化知识的过程是不能由别人来替代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并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新的信息进行重新的认识和组织,转换为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因此,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将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第二,建构主义理论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发挥自己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而不是机械单纯的知识的灌输者和提供者,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角,是把知识进行加工的主体。第三,建构主义还提出,学生的学习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通过和他人之间的合作、交流,借助其他同学的帮助和启发来获得新知识的建构,所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包括适当的情境、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和意义的建构。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非常好的学习资源,实现新旧知识的良好过渡,同时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情境,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以及对新知识的建构。

三、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优势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往往侧重教师的教,而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学生才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主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来,形成了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开放式的教学新模式,提高了英语教学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听力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来源于经验的积累,这种经验的积累需要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亲自实践来获得,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和体验才能得到知识的真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特别是英语听力教学。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听力训练语境。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之间形成优势互补,更容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主观感受,刺激学生的思维发展。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图形、影像等多种形式的组合调动学生的眼睛、耳朵等多个感官的使用,经过综合的学习和分析最终获得知识。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保持了学习的激情,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扩大听力教学的课堂容量,提高效率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讲授和学生之间的练习来进行。而运用多媒体技术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学习材料,如一些经典的英文原声电影;在一些网站上下载最新的适合高中生的英语素材或者运用计算机的录音功能自己制作一些听力训练题目等。这些新颖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材料实现了文字、声音、图片和影像的全面结合,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增强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改变了传统英语听力训练机械、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进入社会各阶层,进入千家万户,同时也渗入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看来,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是现代社会大势所趋,是完成当前教学任务的需要。信息技术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好朋友,教师教学的好助手。

一、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好朋友

目前,信息技术已是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文学习材料。它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信息网络为学生完成预习任务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预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语文的预习需要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搜集与课文人和事有关的材料,以求对课文中的人和事有一定的认识。要做到这一点,信息网络是最好的工具。例如,预贺的《马诗》时,学生能在网上轻易地了解诗人李贺的生平事迹,还能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这对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以及诗人所要表达的那种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起着重要的作用。

2.信息网络是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语文习惯的好帮手

自主学习语文习惯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信息网络中丰富的语文学习材料,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有不少学生以前一提到读书就皱眉头,一拿起笔写文章就咬笔头。这些学生自从在信息课上学会了上网,在语文课上欣赏到了生动有趣的网络影音图文,便深深地爱上了网络,有的学生甚至能提出对一些问题的见解,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提高了语文素养。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不易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家中学习时,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向他人请教。正确地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语文知识,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3.信息网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语文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信息网络为这些能力的培养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学生不但可通过上网进行阅读,而且能参加网上的讨论,这就自然地使他们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助手

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形式多样的优秀教学素材,信息技术的资源共享又为教师提高教学理论、优化教学手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

1.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渠道

信息技术以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内容的广泛而为社会所推崇。社会在飞速发展,教育观念随之在不断更新。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当前教育的潮流,教师就要与信息技术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信息技术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充实、优化自己的教育手段,以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2.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帮手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生动形象的信息技术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帮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上网查找资料,享受网络给学习带来的乐趣;教师也可以把预先在网上下载的内容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在网上搜集到的资料带到课堂上和同学交流。如在教学《海上日出》时,我先在网上搜集有关大海的录像短片,大海上波澜壮阔的景观一下就吸引住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日出的过程,我制作了幻灯片,使学生看到了太阳从海平面升起时景象的动态变化,理解了日出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海上日出的壮观情景。由此可见,生动形象的网上资源,不但激活了学生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丰富教学内容的宝库

丰富的网络资源是教师拓宽教学内容的好渠道。如在教学《龙的传人》一课时,我从网上搜集许多有关龙的图片、装饰、壁画,“龙”字的不同书写体,这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龙文化”知识。课文讲解完之后,我又从网上下载了《龙的传人》这首歌,让学生学唱,学生在动听的歌声中进一步增强了作为龙的传人的民族自豪感。

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教育者不但自己要掌握它、运用它,还要教育我们的学生掌握它、运用它,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篇8

在课堂学习设计中,两个团队均采用在线听读、配乐朗读的方式,利用网络引据相关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两个团队设计的又一个相同设计。这样的设计抓住了散文诗学习的根本,极好地运用了“超文本”的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极好的学情境。

于相同精彩的整合点之外,两个团队对文本又各有独特的解读与设计。南京扬子一中团队的设计更显语文味,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团队则更侧重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这里仅举两个例子做具体点评。

南京扬子一中在“咬文嚼字,读出雪之力量”这个环节中,变换形式的朗读呈现可谓精妙。《雪》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温柔处句子长而柔绵,冷峻处句子短而有力。扬子一中团队的老师将散文诗的“散文形式”蜕变成诗歌的形式,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短句的韵味和力量,进而理解鲁迅于朔雪纷飞这一画面中暗示的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当的豪迈气势。

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团队在“小小音乐家”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并利用电子白板的录音功能录下来,与后面的“寻根”环节中学生的再朗读形成对比,进而引导学生感受用声音(朗读)表达阅读理解的艺术魅力。这个设计可谓是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但利于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更于无形中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课程资源。

篇9

一、为在科学课堂中创建信息技术环境做准备工作

 

国务委员陈至立曾指出:“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课堂形式势在必行。

 

在科学课堂中创建信息技术环境必然会改变教学过程的模式,那如何优化教学过程,较大地提高教学质量,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引导和指导,因此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就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和操作信息技术,这种认识和操作运用不只是简单的技巧,而且包括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变化。

 

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转化,即使有了出色的多媒体软件教材,也只是一个简单的教具,作为课堂教学的点缀而已。如有的教师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教学方法是陈旧的,与普通的挂图没有什么两样,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无疑是一种浪费。

 

因此只有教师改变了教学观念,从而改变了教学方法,创建一个真正的信息技术环境,并使其发挥作用。

 

二、在科学课堂中创建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工作

 

教学中我们应尝试利用信息技术这片广阔的天地来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和图片、网络的资源等形式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了对知识接收能力,以及解决一些常规实验不能解决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在科学课堂中创建信息技术环境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运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多媒体上的学习材料融文字、图片、影像、音乐等信息为一体,不仅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渴。

 

其次,教学资源方面,突破了仅呈现教材内容和情景画面的单一模式,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内容,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探索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主动发展精神。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例如: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让学生根据经验讲述什么食物生吃、什么食物熟吃时,如果只让学生举例生、熟食肯定会显得无聊无趣,而把食材全部带来课堂也是不现实的,这时利用白板课件把食物图片放在一页上以闪光灯形式一一呈现,就显得十分生动有趣了。

 

2、网络资源的运用

 

首先,把网络材料应用于观察教学,在丰富教学材料的同时,还可以借助其真实、及时、知识性来提高学生对观察课的兴趣,进而极大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其次,教师还可以按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提供网址或制作网页,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自主进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能很好地照顾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例如:我在教授《地球内部的运动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时,发现这些教学内容比较宏观、抽象,离学生的思维比较远,因此我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宏观的现象浓缩进教室。我带领学生来到电脑教室,让学生上网查询资料、信息。

 

先从学生最关注地震和火灾入手,了解现状,并且注意从学生周围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科学知识的“原型”和最新的信息,查询有关图片以及文字资料。由于本课的信息技术是作为一种“探索工具”与实验教学整合,由此,使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空前高涨,在整堂课中,不仅大大发挥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使他们人人积极动脑思考,小组间团结合作。

 

三、在科学课堂中创建信息技术环境的注意事项

 

1、不能随意滥用多媒体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件中穿插了大量图像、艺术字、动画、视频、音乐等素材,令人眼花缭乱,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缺乏思维的空间和时间。例如:图片、文字的出现加了旋转、声音等特效,学生只是注意了旋转、声音,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图片和文字的内容。视频、动画过长,浪费了时间,常常使课堂教学有始无终,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

 

2、不能让信息技术一揽包

 

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有的教育家认为,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就要淡化教师的作用。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同样地,小学科学是以探究实验为基础,探究是研究科学最基本的一种手段,我们不能单纯靠老师讲解、演示,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切身体验。在自主观察、探究中,在发现现象、总结规律,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动手探究实验,浪费时间、并且实验过程难组织,不如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进行演示,效果好。

 

那么可能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整节课学生没有做过一个实验,没有真正思考过一个问题,也没有自主学习过什么内容,只是欣赏了精彩的动画模拟演示实验,全无思索地回答了一些简单的问题。这种过分依赖动感、直观的学习材料的整合,必将形成思维上的惰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学的有效性将无从谈起。

 

四、在科学课堂创建信息技术环境的展望

 

目前,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到在科学课堂创建信息技术环境对于改革自然教学的模式、策略等方面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科学课堂创建信息技术环境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不断探索和艰苦努力。

 

相信随着在科学课堂中创建信息技术环境深入发展,必将进入全方位的改革阶段,实现课程改革的更高目标,科学教学也必将与其它学科一样,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更加具有时代性,既丰富多彩又充实完整。

 

篇10

2000年10月25日,陈至立同志就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转换、发展和重建的过程,即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更为关注如何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的基础上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其主要包含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三方面的内容。建构主义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多媒体条件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时代需要

步入21世纪,社会正在从知识经济时代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中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物理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工具,可以用它来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乐于学习,并积极地将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的物理活动中去,建构并创造自己的物理知识,进行数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教师可以用它来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互动模拟的问题情境,呈现数字化的数据信息、互动的操练、练习的评价。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如果将多媒体技术和物理探究学习整合起来,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平等、和谐的交流环境,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学习,不仅大大改善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物理信息素养和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能力。促进师生电子信息资源的积累,促进学生个性化的物理学习和协作性的物理学习,就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符合物理新课程理念、符合学生学习物理规律的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建立其适应时展的新型的物理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条件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多媒体条件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的总结和反思,集中反映的问题有:

1.任课教师对多媒体条件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理解不够,在教学各环节中,顾此失彼,各教学要素不协调。教师的多媒体技术能力有限,独立进行教学实施有困难。另外,学科教师还依然受传统教学影响,没有太多多媒体条件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经验,不能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 同时对学生的管理和监控不够。

2.学生信息素养不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缺乏协作学习精神,缺乏探究中的信息技术能力。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有限,往往要占用很多上课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

3.探究问题的设计缺乏探究性和趣味性,教学活动的设计过于呆板,以知识性问题为主;竞争机制不完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动力不足;分组查找资料,学生只关心本组的问题,不关心教师提出的所有问题,有分裂感,知识体系不完整等。

四、多媒体条件下高中物理教学实施探究教学的条件

从探究教学的实践经验来看要想使探究教学顺利进行,还必须道循一定的条件:

1.应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材料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表明,没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材料,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需要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去同化,便很容易掌握,探究教学完全就是一种形式。也就是说,对于简单的学习材料,学生不需要通过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材料才能在客观上要求学习者去努力探索、积极研究,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内在的、有意义的联系。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能够独立获取知识,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不断地进行猜想、论证、改进并得出新结论,从而实际感受和亲身体验物理知识的产生过程,并逐步形成研究科学的积极态度,教师将由过去的主宰者转化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不再包办一切。从根本上讲,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是使教学成为探究式教学的根本条件,一切寄希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改革,中心工作是要创造相应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上的主体。

3.具备一定知识基础和信息素养

内容与过程、科学知识与科学探究是密不可分的;掌握知识是发展探究能力的基础,一定的探究能力是掌握知识的条件。因此,在探究教学中,作为知识的基本概念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探究过程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也是不能缺少的,必要的技术手段也是必备的,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4.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既然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那么在有意义的探究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经验表明,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学生思维和感知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三[J].现代教育技术.2008.9.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DB/OL].

篇11

21世纪的教育是全新的教育。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观念和教育组织形式等各种教学因素的变革,使科学课堂教学逐步走向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教师把现代网络辅助教学手段运用在科学课教学已势在必行。

一、信息技术与科学课堂教学整合的重要性

1.创设信息技术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现代技术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教育信息显示的多样化(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色彩、动画等)、形象逼真、生动、新颖,可创设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求异思维提供良好的条件。在科学课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折射时,放映“海市蜃楼”的录像;夏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站在海滨,极目远眺,可以看到庙宇、楼阁等景色出现在空中;口渴的沙漠旅行者,眼睁睁地看到前方有一潭晶莹的水,当他们快速兴奋地奔向池水时,池水却可望而不可即。从录像中看到这些奇特现象,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决心要搞清这奇特现象的成因,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形成了巨大的学习动力。

又如:在“核能”部分教学时,教师从课件库中调动原子弹、氢弹爆炸的照片,使学生了解核能的巨大威力,产生学习兴趣,同时演示课件中核反应示意图及核反应堆工作释放热能来发电的原理,再调用我国秦山、大亚湾核电站的资料及图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核能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营造适合学生学习心理的良好环境,让学生感知到从自然、生活,到科学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领略自然现实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的终身的探索兴趣。

2.运用信息技术设疑,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特教授认为:学生应该像“小科学家”一样,以小主人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而现代教学媒体恰好具备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超越时空界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时,如用传统的实验进行教学,学生对成像规律很难建立清楚的认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真理的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将验证性的实验变成探索性的实验,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设计教学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索―发现问题―分析、归纳―总结规律,在利用传统的媒体让学生总结出三种情况后,采用多媒体技术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使学生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利用课件自己选取不同情况下的成像情况,并记录成不同像时的物距、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情况,讨论分析实验数据,最后得出结论。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提高知识水平,更能激发其创新意识、发挥其创造的潜能。

3.借助信息技术,扩大视野增强实验效果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需要大量的演示实验,以具体的事实说明抽象的理论,或从中得出规律。这也是初中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有的实验教具小,或变化不明显,实验不便于全班学生清晰观察,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做实验投影实验,效果明显增强。

例如:在讲《电流的磁场》一节时,以往奥斯特实验是在讲桌上展示,由于小磁针发生偏转,不便于全班学生观察,而影响教学效果。现改用实物投影做上述实验,将所发生的现象直观地投影在银幕上,学生看得一清二楚,从而增强了演示效果,同时这种新颖的方法,刺激了学生的感观,引起学生注意,比观察实物还认真,因而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科学演示实验中,有很多实验,如用透明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圆的直径;不同刻度的刻度尺测小木块的长度,及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是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关键。小实验中,双金属片的弯曲实验、液体的扩散现象,磁体周围磁场的存在及磁场的分布情况等等,都可以通过实物投影进行演示。

4.利用信息技术变通时空,适应课堂教学

在科学教学中有时需要教师举出许多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许多生活现象,而那些生活现象有的可能及时浮现,而有的学生可能忘记或是在平时根本就没有注意。如果教师能利用多媒体就能变远古为现实,实现大小、远近、动静、虚实的转化,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科学课堂效果。

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日食、月食的形成,笔者制作了一套“日食月食”的课件。分别用两个转轴带动地球、月球的公转。这样可以模拟日食月食的形成,很轻松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又如:在讲“相对运动”时,可以播放一段在行驶的汽车上看到公路两边的树木向后移动的场面,就会很容易看明白相对运动现象,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5.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生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生学习知识,一般要经历“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一个过程。由于科学教学内容大都是科学家已探究出的规律,比较抽象或复杂。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综合在一起,使各种科学现象和过程都在屏幕上演示出来,使抽象的理论直观化,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有些不易完成的实验,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补充演示实验的不足,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在教学中能够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演示光的反射实验时,许多教师由于条件所限没有激光演示器,常用手电筒来代替,但这样效果显然不好。笔者在讲课时用Flash设计这个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以动画的形式用计算机模拟演示,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够理解把握重点,且记忆深刻,不用教师多讲,结合实验自己就可以归纳光在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这样的教学方法真正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利用信息技术的再现功能,提高实验课的复习效果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复习时学生很容易忘记,而且有的实验是不适宜重做的,尤其在复习课时更不可能把平时教学时的实验都做一遍。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复现”优势就可以达到复习的目的,播放音像资料片或多媒体课件把一些实验“重现”出来,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果。

例如:在“凸透镜成像”的复习中,教师可以用教学VCD再现物距在2倍焦距之外、等于2倍焦距、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等一系列的成像实验,起到了与真实实验同样的效果,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又如“电流的形成”、“阿基米德原理”等实验都可以采取类似的重现演示,而且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控制播放过程、可停、可放。这些多有利于观察,能更好地启发学生思维,避免了传统演示中的连续性差、难以控制的缺陷。

二、信息技术与科学课堂整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1.信息技术的应用应有“度”的把握

在课件方面,应选择适当的知识板块制作课件,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体现教学目的。要遵循适宜原则,牢记课件不是通用的。制作课件时应注意教学内容旨在提高教学效果,而不是追求华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把学生真正放在一个学习者、参与者、学习活动的主体角色的地位来处理,不要让学生成为局外人。

在网络教学方面,要慎而又慎。初中生不是研究者,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如果过分强调网络资源的汲取而忽略了目前的学习,就会出现因知识扩充而影响正常的学习这一喧宾夺主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控制和引导利用网络进行的学习,避免出现涉及过广、涉及点过多的情况。

2.信息技术不应代替思考

信息技术的过多应用会使学生跟着信息技术的演示文稿及相关资源的内容走而忽略自身的思考,以局外人的姿态来对待本应思考的问题,有走马观花之嫌。它会使学生的思考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在需要学生的思考时,建议不使用或适当使用信息技术,以避免信息技术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惰性状态,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汲取和思维的发展。我们要还学生参与者的本色。

3.信息技术不应代替实践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很多关于实验的视频资料和虚拟实验来补充现实科学教学中的需要。但实验的演示资料和虚拟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只是观赏的资料,学生的技能得不到训练,对实验的细节也把握不准确,缺乏真实的感受。所以,对于科学实验教学来说,还是应该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体验实验,成为科学实验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4.信息技术不应代替板书

自从应用了信息技术教学,教师的板书越来越少,甚至一节课也没有板书,都用多媒体展示。虽然这样节约了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但是在屏幕上的内容一晃而过,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利于学生对整节课内容的掌握。教师在授课时,应适当的板书,边讲边板书,不但可以与学生用语言和眼神等进行感情交流,而且能够充分协调师生活动,使学生思维与教师传授保持高度的一致,能够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我们要正确对待和应用它。只要我们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够开创出新的局面,使科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现代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336-01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现结合初中实际数学课堂教学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课件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能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使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冀教版数学第四册《观察物体》一课时,利用电脑3D技术模拟,可以带领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身临其境,使物体由静态变动态,直观形象,极大地吸引力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减少学生厌学、怕学数学情绪的产生。在教学《统汁》知识时,我用录像机录下了一个路口在某一段时间内车辆通过情况,并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成一个课件,模仿现场进行统计,还能通过回放对不确切的数据进行重新统汁,让学生正确、准确的掌握统计的方法,这是任何一个现场统计不具备的优势。同时又解决了学生自己去路口统计的不安全因素。提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设计探究性问题

数学探究式教学一般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富于启发性的问题隋景,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展现或模拟现实,再现生活中的真卖隋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三、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从感性认识到抽象认识,是中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中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学生难于理解,通过用“几何画板”制作成课件,进行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直观思维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直观而又相对集中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时,我播放课件,大屏幕显示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圆柱体的表面是由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组成,而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又是一个长方形,其长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体的高,要求其侧面积,只要用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乘以圆柱体的高,要求圆柱体的表面积只要用一个侧面积加上两个底而积来求得。直观、形象的展开图,使学生受到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将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得出正确结论,共享思维成果。这样做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直观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

四、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

现代教育技术具备大容量储存数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丰富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离不开实践,加强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时空界限,提供丰富学习材料的优势,尽量提供原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数学,提高自学能力、汁算机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喜欢这门学科。但是,有些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往往会认为多媒体给教学添加了新花样,把多媒体代替了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而忽略了教学活动的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