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5 20:43: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系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等教育系成立于2000年,原名小学教育系。2004年首次招收本科生,分小学教育文科方向和小学教育理科方向。2006年7月从教科系划入学前教育专业,现共有两个专业。目前初等教育系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0人,高级实验师1人,辅导员2人。
作为新建系,做好科学发展规划,对初等教育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1.教学建设工作上所做的工作
过去的几年,我们严格按照本科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制定了本科教学大纲,大纲规范、科学合理、实用,指导性强;从06年开始我们全面要求教案都按照教务处规定的格式撰写,其中还通过开学、期中、期末三次检查来强调它的规范性和实用性;今年,我们对期末试卷的检查加强了力度,使得这次试卷的质量大为提高;在课程建设方面,我系4门学院重点建设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儿童文学和学前教育学,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在抓教学质量上教育管理论文,我系按照学院的有关教育教学质量要求的文件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注意常规工作的管理环节;学生管理组织机构运转正常,党建工作井然有序,学生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我系一年一度的“12.9”师生手工作品展已成为遵义师院学生时间活动和课程应用的一个亮点。
整体上看,我系整体水平和实力在学院十八个系部中还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省内师范类院校中举办小教专业系部相比,从招收本科生时间来看,我系在全省招生比本科生较早;从管理模式上看,我们是独立建系,独立管理,这在全省市少有的,管理优势明显;我系与西南地区师范类院校中举办同类专业本科的系部相比,我们升本时间较早,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同时,我们属于独立管理的“主流”式的管理模式,管理相对成熟。
2.存在问题
(1)教师队伍中高职比偏低,仅有25%,高职数缺少2人。同时,还存在理科方向高职教师缺乏的严重困难。
(2)教师学缘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到目前为止,全系教师中还没有一位毕业于全国著名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的,仅有一位教师来自重点大学,其余教师均集中在省内高校;二是教师来源低学历化程度仍然较重—有些教师还只有本科学历。
(3)教师队伍中硕士比虽然勉强达到评估要求(包括在职硕士达50%),但是,存在学科专业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教育学方向的不利现实。
(4)专业方向建设仍显单一,只有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还没有新的专业方向,这与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和幼教工作发展的需求现状不相适应论文的格式。
(5)在教育研究和课题申报上,尽管现在2个国家课题,但是在科研论文与著述上,整体水平偏低,整体实力不够。
(6)理科方向教师队伍和文科方向教师队伍比较,职称、学历、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整体实力悬殊大,急需补充有经验、有能力的高职称学历的教师。
(7)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仍显得办法不多,经验和能力不足。
(8)在部分专业课程上,我们还缺乏专业的师资(如写字训练是书法教师、简笔画训练的美术教师、儿童手工训练的手工教师等)。
(9)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必须的实验室建设还未进行,这对来年各个专业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管理论文,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2)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根据学院面向基层、服务基础教育及地方经济发展的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扬师范教育之长,构架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机制,培养适应现代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合格本科应用型人才。
2.基本原则
(1)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
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大学应注重质量发展的要求,根据贵州省“十一五”规划关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根据遵义市“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在基本完成“普九”基础上农村急需大量合格教师的需求,并根据学院“十一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确立的“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办学思路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要求,确立初等教育系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
(2)立足于学科专业自身条件的发展潜力。
充分考虑初等教育系在遵义师范学院所处的地位,并结合全省、全西南本科专业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到我们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充分考虑本专业学生的来源情况和思想状况,以学院定位为基本办学方针。
(3)突出 “小教性”、“幼教性”,坚守学科专业特点,立足自身,办出特色。
(2)情感因素:动机与态度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也一向是研究的重点,积极的学习外语的态度,积极地对待使用该语言为母语的人群及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态度,可以促进语言学习;消极的态度则会阻碍外语学习。动机涉及到语言学习者的态度和情感状态,能影响学习者付出努力的程度。上述的德国中小学开展的外语活动项目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方面,起到十分良好的效果,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产生强烈学好英语的愿望并付诸实践。而德国大学虽然没有公共必修的外语课程,对于那些英语水平在入学时还不够好的学生,大学也不是置之不顾的。德国每个大学都有语言中心,在语言中心开设有几到几十门不同种的外语课程,当然其中面向各种不同需求层次的英语和德语的课程最为常见。对于有语言天赋的优秀学生,则可以在此学到更多不同语种的语言。有些大学语言中心向学生收取适量费用,更多则为免费。如法兰克福大学的语言中心就开设有英语从B1到C1②的各级课程,此外还有外语口语会话、学术英语口语与写作、英语写作研讨课、在线英语写作等各种课程。学校还设有写作中心,学生自己的学术论文可以在这里得到修改,此类服务通常收取一些费用,也有的提供首次修改免费的服务。这样做的好处是,来语言中心选修这些课程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自己有外语学习的需求,所以才自愿来选修该课程,其学习态度更为积极,学习动机显然强于只为混英语课学分以求毕业的学生。此外,德国大学有部分专业课是直接用英语开设的,有些是英语授课的国际项目的一部分,学生在这里有自主选课的权利,对于英语已经过关的德国学生而言,无疑这是进一步将英语用于专业课学习的良好机会。而大学生对英语的需求,也正从通用语言(EnglishforGeneral1Purpose)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或学术英语(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转变,因此,双语或全英文开设的专业课无疑在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上,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3)社会文化认同二语习得中的社会因素不能被我们忽略,除了学习者自身各方面因素以外,社会语言环境也在学习者的心理、习得程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当语言学习者建立起一种社会身份认同,在这种认同中他们拥有不被忽视的话语权,真正成为会话的主体时,学习才会成功。(Ellis,2005)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模式力求解释不同人群之间学习外语的速度和最终水平差异,该模式假定目标语用于每天日常交流,在此情境下,社会环境决定了语言学习者接触二语的程度以及他们为学语投入付出努力的程度。然而,社会文化模式与作为课堂教学为主的英语作为外语学习(EFL)环境关联性较少。(Norton,1995)所以大量的关于社会文化的二语习得研究都是以学习者处于目标语社会环境中为对象进行的。德国作为发达国家,从中小学到大学,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对外交流交换项目应有尽有,德国的中学生利用假期互换学生的机会到所学语言国家的居民家里短期生活,学校组织到国外进行类似夏令营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大学与世界各国都有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一般高年级学生都可以通过申请德国对外学术交流中心(DAAD)等国家机构和各基金会的资助,到有关国家进行半年至一年的学习、实习和科研课题合作。(王瑞芝、刘芝琳,2002)在课堂教学之外,学生可以通过交流项目真正在社会生活情境中以交际为目的使用所学外语,这对了解目标语国家的人文文化,掌握地道的发音和习语,提高外语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是非常有用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学生与家长,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除了去英美国家锻炼以外,也有不少中小学生、大学生会选择非洲亚洲等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交流,家长们也大多十分支持,非洲有诸多前英属、法属殖民地国家,在那里,英语或法语作为官方语言,但非母语使用,在亚洲的印度泰国等地高等院校,有时候英语也被作为通用语使用,德国学生在那里使用英语或法语等与当地人交流,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不仅体会外语在世界范围内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学生适应各种不同的外语口音也非常有益。由于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除了标准英语美语之外,还有众多不同分支,如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美国黑人英语等等,得到去不同国家交流的机会,比起只听惯语音实验室耳机里标准英语的中国学生,自然更善于在真实社会环境里与人交流。另一方面,鉴于德国与英美澳等国同属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彼此之间也有不少文化差异,相比之下,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对他们而言,则无异于各方面全然迥异的另一个世界,因此让学生去这些国家交流,对于从小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树立种族平等观念,增加跨文化交际能力,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大学外语教学转型的现状与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中国的英语教学也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方面,英语学习年龄的普遍下移和进入大学前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要求区别模糊(蔡基刚,2007),导致很多大学的外语课时被一再缩减,并将其中某些课程转而成为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关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通识英语教育(EGP)向专门用途英语(ESP)或者学术英语(EAP)转型过度的呼声也络绎不绝。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各级学校开展的国际交流也越来越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具备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将子女送往国外进行短期或者长期的交流留学。可以看出,中国的外语教育转型总体上是趋向与国际接轨的,但是具体到现实操作,却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大学英语教学功能的弱化,大学英语部门可能被撤销,教师可能要实行大学英语方向的转移,大批教师将面临或本单位转岗、或到中小学担任英语教师、或直接下岗的局面。(许竹君、张艳、徐玲,2012)虽然很多学校实行了ESP或EAP教学改革的探索,但是,由于ESP或EAP对教师自身的要求非常高,教师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掌握特定专业的英语知识,因此在中国现阶段,大多数的大学公共外语课仍然是以通用外语教学为主;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尝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外语部就进行了学术英语教学的改革尝试,除了授课内容以医学英语知识为主以外,学校还开通了网络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布置学术英语翻译练习,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提交作业,教师通过逐一逐词句修改学生译文并以结合面授讲解作业难点要点的方式期望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改革取得了学生的很多好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不少学生由于所布置作业与自身专业不大相关,或者纯粹出于懒惰,彼此抄袭、直接上交翻译软件翻译所得结果等情况,背离了我们教改的初衷。所以,从德国的英语教育体系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经验和优点,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法:
(1)大学外语教师按照自身特长,分别向不同方向发展在目前的公共外语教师队伍中,总体主要分为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几个方向的教师。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结合年龄层次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无论向哪个方向转型,中国都需要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都需要作出许多努力,而同时也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在中国的大学里,研究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教育方面的大部分教师从事的科研都是面向自己所教的大学生展开的。然而如前文所述,更加需要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指导的中小学得到的这方面支持并不多,在大学外语课时被迫缩减的现今,教育部门可以统筹规划,鼓励大学外语部门以及英语专业相关研究英语教育的教师与当地中小学,尤其是由于种种原因外语教学质量不高的中小学,或者更加需要高质量师资的贫困地区中小学师生展开合作,鼓励研究英语教学法的教师深入中小学,开展有关中小学生的二语习得方面的科学研究,研究中小学生的学习规律,适合中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并花大力气将这些成果着力铺开推广于实际教学,并折合工作量计算。这样做能使学生打下良好的外语功底基础,减少由于进入大学时外语基础太差导致后续学习都很困难,没有学习外语兴趣的学生数量,改变大学外语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出现的“费时低效”的局面。同时也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还给儿童和小学生学习外语的乐趣和兴趣。随着公共外语教师的课时由于入学时英语水平不足的学生越来越少而缩减,文学文化和翻译研究方向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发挥特长,开设多样化的公共选修课程,吸引对外语学习有兴趣的大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课程质量足够好的话,是不用担心学生不足、课时不够的问题的。这也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大学外语部门在功能上可以仿效德国大学语言中心这样的机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开设其他语种课程。大力鼓励中青年教师选择代表本校特点的专业进行深造进修,以培养高素质的ESP或EAP英语教师人才。这些教师将不仅具有ESP或EAP的相关知识,还将能给大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写作辅导、口头报告辅导训练,他们将为学生开设ESP或者EAP课程,直接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国际交流的能力。
人类步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的绝对数量不断呈几何级数增长,传统的一次性学校学习已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正在导致一场新的学习革命——终身学习。
一、终身学习理念的意义和内涵
终身学习是一种超越国界、意识形态、社会形态和种族等范畴的学习理念,这种学习理念的提出具有客观必然性。首先,终身学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知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本知识和现存知识,而是不断创新的知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人们持续不断地扩充其知识和才能。其次,终身学习是个人生存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对人们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人们已不可能一生只具有一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我们必须不间断地学习,才能适应从事某一工作岗位或转岗、再就业的要求,学习从未像今天这样与个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同时。由于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渴望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完善自身,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的价值。
终身教育的概念首先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前局长保罗·郎格郎(PadLengrand)提出来的。他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的会议上作了题为“educationpermanent”的学术报告(后改译为“lifelongeducation”即终身教育),并于1970年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各个阶段,要为每个社会成员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提供学习机会”。自此以后。许多教育组织、教育机构、教育学者对终身教育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随着这一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只强调终身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是把人作为对象,自上而下施加于人,这与个人主动要求参与学习并不完全一致。“教育已不再是从外部强加在学习者身上的东西,也不是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东西。教育必然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的。”因而,终身学习的概念更能体现学习者自身的进取和努力。
关于终身学习的定义,最具权威的当推由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的,并被“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采纳的定义:“终身学习是通过—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五层涵义:(1)终身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从而为人类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2)终身学习不仅纵向地贯穿人的一生,而且横向地贯穿于学习的各个层面、各个空间,人类必须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处处学习,它不仅拓展了学习时间,也大大拓展了学习内容和学习空间。(3)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提高,允许他有越来越大的自由:由他自己决定他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与受训。”(4)终身学习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的差异,人们均可享有学习的权利。(5)终身学习需要有—个支持过程和一个支持系统,终身教育便是终身学习的支持系统。同时,终身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或学习概念,而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要求社会建立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和机制,以解决社会成员“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
二、终身学习理念对世界各图教育的影响
终身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正在被人们普遍接受,并演化成世界性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日本是终身学习研究和实践开展得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在文部省设立了终身学习局。并于1990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振兴法》,文部省设立终身学习审议会,通产省设立终身学习振兴室;法国于1972年通过了《终身教育法》;美国于1976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英国、瑞典、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也力图适应终身学习思潮的全球化趋势,调整国家的教育政策。不仅如此,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以及北欧的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国情。创建了具有不同模式、不同特色的社区教育。
终身学习理念也引发了中国教育的一系列变革。并逐步成为中国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政策的主导思想和指导原则。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8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到“到201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继续强调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三、终身学习理念影响下的三种教育方式的划分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世界各国政府不仅在其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以及所作的教育报告中把终身学习的理念放在突出的位置,终身学习的实践也广泛地开展起来,许多国家创建了社区教育,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公民馆、北欧的民众学校、新加坡的社区中心等。因此,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外,还应利用各种沟通信息和教育媒体,如网络、电视、多媒体、图书馆和报纸等,大力支持发展社区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培训。这些多种多样的教育途径可概括为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不正规教育,有人称之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指称的内容大致相同。第一次提出这种划分的是菲利普·库姆斯(P·H·Coombs),1968年,他在《世界教育危机:系统分析》一文中。根据教育的职能和形式的不同,把教育划分为formaleducation(正规教育)、non-formaleducation(非正规教育)、informaleduca-tion(不正规教育)。1973年,他在《农村儿童与青年通向学习的新途径》一书中对教育活动作了同样的划分三种教育方式具有其各自的内涵。正规教育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固定机构与场所、有专职教学人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思想品德的训练和培养的教育,一般指学校教育。正规教育除了普通的大、中、小学校教育外,还包括全日制的专业和技术培训、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正规教育具有普遍性、连续性、标准化、制度化等特点,在现代社会,它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首先完成的活动,其年限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延长。正规教育的质量是影响个体终身学习最关键的因素,“没有什么可以代替正规教育系统,在该系统中,每个人初步学习各种形式的知识科学。”然而,在人的一生中,学校教育是短暂而有限的,只传授知识的极少部分,不能满足人一生对知识的需求,非正规教育正是针对学校教育的受挫而被提出来的。非正规教育是一种非学历教育。是指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各种教育影响下,个体从家庭、邻里、工作娱乐场所、图书馆、大众宣传媒介等方面获取知识、技能、思想、信仰和道德修养的过程。非正规教育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非制度性和适应性;(2)多样性和灵活性;(3)简易性和节约性。菲利普·库姆斯认为,非正规教育“当被看准时。具有很大的潜力,并给个人和国家的发展以很快和很大的贡献。”第三种教育方式是不正规教育,这是指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正规教育是一个无组织的教育过程,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而是通过个人的经验或与别人的接触,如在家庭、同伴、工作、团体中,获得知识、技能,形成对事物的一定看法和态度。不正规教育具有随机性、自发性和广泛性。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学习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学习者几乎意识不到他们正在从事新的价值和技能的综合学习。
实际上,在正规、非正规、不正规教育之间难以划分出明显的界线。有些活动固然可以归属于单独的一类,但许多活动却有着两种或全部的特点。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随着新世纪的逐步深入,现代教育步伐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现代教育意味着继承与变革,继承就是传承优秀的华夏传统文化,变革就是改变传统教育中的不合理因素,使教育和各方面符合时代的特征和培养新时代的和谐发展的人。
一、文化与华夏传统文化
文化是与自然和先天相对应的一种概念,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符号体系、知识技术体系、行为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是文化的重要内容。
1.华夏文化
华夏是中国和华夏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
华夏民族起始于距今约四五千年。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炎帝和黄帝,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在此后的几千年的发展和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民族为大多数和各少数民族共生共荣的中华民族。
华夏文化对应的英文有china cultural,huaxia-china culture,chinese culture。一般人们认为,华夏文化是指一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上居住民族的总的文化系统,子文化则是在华夏文化这个总系统下一定的地域和一定民族产生的小文化;也有人认为,古代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就是华夏文化。
在常见的使用过程中许多报刊杂志甚至学术论文把它与华夏文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儒学混为一谈,我认为这都是对华夏文化的一种狭隘化现象。
华夏文化的主干是以“六经”为代表的儒学,但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包含很多内容,不仅仅有儒学,还有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及佛教,在地域上还包括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文化和新疆文化等甚至大陆以外的亚洲的四小龙和日本等文化因素的多元文化体系,而“中国”是一个政治实体,我们不能直接用到文化上来。
华夏文化不是一个政治实体,也不是一个具体学术派别,所以我认为华夏文化是一个与华夏文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儒学相区别的概念,她应该定义为:古代的中华民族及现代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她以中国范围内的文化为主体,也包括世界范围内一切华人甚至其他民族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所以相对应的最合适的名称是中华文化。
2.华夏传统文化
华夏传统文化就是超越时代的华夏文化,从古延至今,仍然活跃于现实中的动态的华夏优秀文化。上文提到华夏传统文化主干是儒、道、墨、释,以地域上表现为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文化和新疆文化等子文化。
华夏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传承了几千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以下特性:
(1)旺盛的软文化生命力结构,软文化是内层的通过社会各种媒体的传播,可以对现代化社会甚至未来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
(2)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无限的超地域性。早期的华夏文化具有鲜明的河洛文明特色,各个地域文化在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同中国范围内其他文化互相接触、吸收和同化,由此形成一些超地域的共性,即华夏文化的天下观等。
(3)具有超时代的先进性。有人说华夏文化总体上说是一种农业时代的文化,但在现代化过程中,华夏文化圈的迅速崛起正说明了其具有超时代的先进性。
(4)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华夏传统文化具有善于吸收各种异质文化并使之有机地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特性。
(5)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具有世俗性、伦理性等。
二、有别于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首先,有的学者认为现代教育主要是与传统教育相对应而提出来的。对于从夸美纽斯以来到赫尔巴特形成的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体系,称作“传统教育”。同时由于杜威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他对教育作了“进步”与“保守”、“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划分,因此,以杜威为主的教育思想就称为“现代教育”。
其次,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现代教育,对于现代教育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用相对立的方法大量描述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如在教育目的上,两者表现为知识技能与能力和素质的对立;在教育过程上,传统教育强调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规范学生行为,现代教育强调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和自觉行为;在教育结果上,传统教育强调对确定性知识的掌握,现代教育强调创造性的发展;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统一性和标准化,现代教育强调个性和兴趣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传统教育强调教师对教育过程和学生的控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等等。
最后,有的学者认为无论是所谓“传统教育”,还是其以后的教育思想都有现代化教育的成分和思想,即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创新。
但是教育现代化和现代教育二者也是有区别的:首先,前者更多地具有时代和社会的意味,而后者更多地具有教育革新的意味;其次,前者的过程比较漫长,而后者可以在短时期内有一个突破性和超前性的发展;最后,前者更多地强调宏观的物质和管理及指导方面,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在现有的教育物质基础上如何发展和用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在微观的教育过程中理想地实施教育应有的功能。
我认为目前的现代教育应该定义为: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以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以人为本社会为目标的立体教育体系,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理念上吸取传统教育精华和现代教育思想家的优秀成果,并灵活运用的和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具体教育实情而进行的以培养具有民主精神和全面和谐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最优化教育。
三、华夏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动态平衡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有双重的文化属性,即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教育几乎与文化体内所有部分都发生直接联系,任何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如果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都将影响它存在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长度”。
华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才使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很长时间里处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而对其的传递和深化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现代教育虽然是相对于一个传统教育的概念,但又不是截然对立的,有一部分是要继承的,而且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使教育系统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不平衡,因此,现代教育就意味着变革,意味着进步,只是这种变革和进步是围绕着“现代化”而来的。
简单地说,现代教育和华夏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在推动自身的完美化、理想化的同时把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发扬光大。
如我们弘扬华夏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发扬谦让为怀、贵和尚中的精神,创造一个多元文化和平发展并和谐相处的世界;发扬以背离祖国为耻,维护祖国荣誉和利益的矢志爱国的精神;发扬“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精神,不为现代文明的物质和技术形形的外在诱惑而异化;发扬业精于勤、勤俭简朴的精神,形成不比享受而比贡献的良好社会风气。
现代教育的时代背景决定华夏传统文化、教育传统和以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世界优秀文化成果都是它的活水源头,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和新教育的宝贵资源。华夏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精华和糟粕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就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要使身不在此山中者用来对它们进行吸收和再创造,这是根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大学生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主要是由图书馆方面来安排,与学生专业方面的学习不挂钩,同时相关的教育课程大多是以考查课的形式进行,彭奇志、李利、沈艳红通过对全国高校抽样调查,发现在97.5%开设文献信检索与利用课的高校中,仅有37.5%的高校将其列为必修课程。大多数学生在思想上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文献检索课或类似的专题讲座比较敷衍;加之信息素养教育的结果在我国目前没有一个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大学生的学习成果无从考察,这使大学生对待此类教育更加不重视。
2.学校方面
(1)缺乏高素质的图书管理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管理也需要从传统的纸质资料的管理向电子资源的管理的转变。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跟不上技术进步和新的资源平台引进的水平,很多管理员还停留在整理、搜集、借还纸质资源的阶段,而掌握较强的信息搜集、甄别和筛选能力,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却很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2)教育的方式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多采用传统单向授课模式,而网络等新兴媒体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没有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加之学生从内心的不重视,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没有与课程相结合,与各学院老师沟通,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学生主观愿望及实际需求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教育活动的组织必须要将教学任务、目的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保持一定的热情。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起步晚,水平也相对较低,往往是面向所有学生,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课设置来教育,限制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4)学校不重视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图书馆员和文献检索课教师或者图书馆领导的责任,而应该是整个高校教育系统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信息素养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仅由图书馆的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课程也只是按照考查课来设置,大部分课程是靠学生自觉性来执行。由于宣传不到位、学生不自觉等原因造成的最终结果是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形同虚设。
二、对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建议
1.设置系统的教学目标
大学生在不同阶段对信息的需求不同,因而有阶段、分层次的根据不同时期大学生的需求水平设置教学目标,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应分为三个层次:初级教学、中级教学和高级教学。初级教学主要针对的是刚入学的新生,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图书馆知识,例如:如何借还书、借阅期限、各种图书的摆放位置以及图书馆阅读规则等。同时也介绍最基本的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中级教学针对的目标群体则是大二、大三的学生。这些学生已经对图书馆的各项功能有了基本的认识,而且随着专业的学习的深入,开始需要大范围的查找资料,需要更高一级的信息能力。中级教学通过培训学生通用的信息素质能力来满足这一要求,主要内容应包括向学生介绍一些主要的数据库和检索方法,并就本校拥有的资源着重介绍。高级教学目标适用于大四需要写论文的学生和到了研究生层次的学生。这类学生的专业要求比较高,不仅仅局限于以前大面积的查找,他们对信息的要求更准确和精细,高级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自己专业领域的特殊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将信息素养教育分层次、分阶段的设置,能够满足大学生在不同时期对信息的需求,循序渐进的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将教学与专业课结合,更有针对性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因此图书馆在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时候,除了要向学生普及基本的信息知识,更要为学生向更精尖的专业领域探索提供支持。很多专业的研究都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一些专业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在研究专业问题时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来说明问题,因此搜索专业文献和大量的实证数据成为大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能力。然而,很多专业由于其特殊性,需要的更为专业的查找方法。我国高校目前开设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与专业并不挂钩,而是统一由图书馆方面安排,无法做到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水平,图书馆管理层或负责信息素养教育的特定部门就要多与各个院系学科的老师沟通,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平时的专业课学习中,由学院老师和图书馆相关部门共同协调安排,那么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信息水平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3.新的教学模式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有模式主要有文献检索利用课、专题讲座、新生入馆教育、网络教育等。前面三种为传统的单向面授课程,在各高校普遍采用,然而网络教育却还没有大范围的普及。欧美国家在信息素养领域要领先我国,目前他们普遍采用网络授课的方式,这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4.提升图书馆教师的专业信息素养
未来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方向就是与专业课程的结合,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又建立在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掌握丰富信息知识的人才的基础上。图书馆不仅需要整理纸质材料、管理图书日常借还等维持图书馆正常工作的人员,更需要熟练掌握网络资源和各学科专业领域的人才,这样图书馆方面才能在与各专业教师合作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保证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的顺利融合。
5.图书馆自身的设施的建设
当前,知识和信息更新速度加快,高校图书馆应不断的更新馆藏资料、提高藏书的质量;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建好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加强数据库、电子文献与多媒体文献的建设,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信息资源。
2应对措施
针对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
2.1有效设置课程资源在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需要重视专业思想的培养,使参与实习的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在课程设置中明确实习目标,做好实习准备工作,拟定实习计划。在课程设置中需要注意理论与技能的教育。随着我国研究性教学的不断深入,很多高校都不够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学校在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中,需要改进当前的课堂结构,提高技能类课程所占比重。在实习中,教师的体态表达、沟通、语言表达、教学游戏化、基本技能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中需要优化高校学前教育,达到师范性与学术性统一的目的,加强学习专业化教学,也需要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工作,除了设置现代教育技术之外,还需要设置教师礼仪、音乐、手工等课程。
2.2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完善实习基地高校在安排学生实习中,需要充分考虑实习时间的分配问题,延长实习时间,学生能够熟悉幼儿园工作与生活的时间需要4周,若是实习时间安排为4~6周,很多学生是没有机会讲课的,因此需要将实习时间延长到12周以上,保证学生能够全方面的接触整个实习过程。在实习形式方面,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教育实习,学生的实习应该贯穿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强化实习功能,依照学生的能力合理选择实习方式。学校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中,需要充分利用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推动幼教事业的发展。为保证实习基地的稳定性,高校需要与实习基地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保证双方在互利的基础上合作,关注实习幼儿园的指导工作,共同研究教育课题。在实习基地的人际关系建设中,实习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学生,指导教师需要为实习生上好示范课以及观摩课,保证实习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教育经验。
2.3健全实习评价体系学校在建立健全学前教育实习评价体系中,需要保证能够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强调实习特殊化;强调实习教学质量;提高实习教学以及管理水平。基于此,高校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实现教师、家长以及实习生自评的方式,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进行整体的评价和指导,避免单方面的因素出现成绩偏差,影响评定工作。
游戏的趣味性是前提条件,缺乏趣味性的游戏教育根本不可能吸引到幼儿,激发不了参与的积极性,良好的幼儿教育也无法完成。因此,幼儿游戏教育必须要以趣味性为前提,通过一种简单的情景模拟,渲染色彩艳丽的画面外加可爱、多样的人物形象和特效声音,才能够促进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教育与幼儿娱乐联系在一起,发挥出更加有效的教学。
2激发性
激发性是以幼儿教育提升个性化发展上的某种能力而设定的。游戏中的情景、画面、声音以及色彩都是以激发幼儿学习上的主观能够性为主要目的而开展的。游戏的方式在于简单,识别性强,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在手、眼、耳上的协调能够,对不同色彩的认知与想象区分功能无限扩大化。
3互动性
互动性要求幼师引导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性,借助于交互式的界面模式,可以在电脑、教育者以及幼儿之间形成一种融洽的互动、协作关系。幼儿教育游戏的好坏可以直接从互动性上得到体现。好的游戏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而且可以产生一种主动性的而非被动性的接受情感,体现出教育游戏的价值和开发的目的。
4操作简单性
操作简单性考虑到了幼儿的接受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以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而制定教育幼儿为主要原则。在幼儿游戏开发中,必须要考虑到游戏是否过于复杂或者说难度是否过大。一旦设计出的游戏操作复杂、难度过大,不但不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还可能直接影响到幼儿对游戏的体验。既使游戏内容和画面再怎么有趣、生动,都会因为上述复杂和难度大的原因,游戏教育的效果也会大大的降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会阻碍幼儿自信心理的提升。
二、游戏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分析
1扩大幼儿对审美的认知能力
利用游戏丰富幼儿对审美的认知能力首先体现在刺激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观察以及感受力上。当游戏中加入了色彩丰富的玩具时,可以加深幼儿对色彩的区分和认知。其次,对于幼儿形体以及质感上的审美认知,可以按照学习的进度依此加入一些形状简单到复杂的模型,供不同年龄段或者心理年龄段的幼儿选择。最后,启发幼儿对美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也是扩大幼儿对审美的认知能力上的表现。
2促进幼儿语言能力
提升幼儿的语言美通过游戏时相互交流的机会,可以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其基本思路时幼师引导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用语言交流,商讨游戏的方式和办法。另外,重复的童话叙述以及角色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幼儿掌握语言词汇、锻炼语言的能力。此外,对于语言游戏而言,可以首先创造一个虚拟的、幼儿熟悉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可以自由的发挥出对环境气氛的抽象理解能力,并且通过游戏实践加深对抽象词汇的理解。
3培养幼儿情感世界的丰富性
对于培养幼儿情感世界的丰富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对游戏的设定,让幼儿扮演和模仿幼师上课的行为,带动做游戏的方式以及日常中如何关心幼儿的举动等。这样幼儿可以从老师的视角去理解身边的人和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情感,通过亲身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可以消除幼儿嫉妒、自卑、厌倦等等不良负面情绪,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锻炼自己的感知能力以及个性化发展,丰富自己内心情感世界。
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整体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研究教育的目标层面,运用整体的思想把德、智、体、美、劳联系起来,使学生到达全面的发展。其次,在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其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的特性。教师在讲授任何一门课程时,必须使学生掌握该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外在联系,使学生具备社会、自然科学、哲学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过早地强调单一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和全面的发展,违背了整体性的要求。再次,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能一条条孤立的讲授知识,而要加强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一个整体的完整的认知。最后,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还应加强教学的整体性进行系统的讲授,综合考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要求,包括教学目的的设定、教学方法的优选、多媒体方式的选择,并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互补,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
2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强调有序的状态,就是要处理好教学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使它们的信息都处于交换和开放的状态。因此可以看出,有序原理要求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教育、教师、学生都属于统一系统,必须要对外交换其主要信息和重要内容,比如闭门造车这样的不与外界交流的做法都只能使各系统的不断退化。而封闭的教育,恰恰是造成教育落后、教育贫困、教学水平低、学术重量不重质的主要因素。在教育方式上运用系统的有序原理,就可以以直观生动的教育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按照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系统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和认知。因此,也可以说有序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如在我们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听、说、读、写四个步骤,经过这四步的多次反复才能使学生掌握这门语言,这个掌握的过程其实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并且,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把结构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习者通过有序的思考把大脑里储存的相关信息有效的连接起来,是其更加有序完整的呈现。
当前,社会正处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关系急剧变革的时期,我们有着转型期的教育所绵连的未知的机遇和挑战。所以,对于教育过程中不断出新的问题和理念,应该用系统理论在教育系统这样一个大系统中,有序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的理论意义来解决新问题。
3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有效的管理决策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把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的现象。如在古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等同于道德教育;在近代和现代则又有把德育空虚化的倾向,名义上给德育一定的地位,而在落实中不是用意识形态的东西来替代德育,就是把德育完全流放到边缘地带。对这种种情况,虽然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反思,但是仍有进一步厘清德育与教育之关系的必要。
二
从教育目的看,培养“有道德”的人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在这里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一般都能通盘考虑。着眼于完整的人的培养;而在具体实施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则往往会把该目的分割成一些独立的部分,而对这些独立部分之间的关系又缺乏恰当的处理。在古代,把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只注重个人品德的发展,而轻视其他方面,教育成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代言人,“目中无人”;当今的教育似乎走上了相反的道路:只重视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技能的获得,而把道德品质培养流放到了边缘地带。道德是生活的一个“构成性”因素,离开生活无以存在。而生活也离不开道德,离开了道德生活就会枯萎。因此,如果教育只重视智育,只看重科学知识的价值而无视道德教育,就会造成一些精神器官不协调者,正如一四肢极大而躯干极小之人。
学校教育在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逐级内化的过程中,也把教育目的进行一次次的分解,最终落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在受教育个体的发展上。而在一次次分解的过程中,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目的。一种是“固定目的”,另一种是“流动目的”。“固定目的”指那些在特定时段、可以用确定的内容来完成的方面,比如各类科学素养、动作技能等。这种教育目的更多的是针对个体的物质生活进行把握和谋划。“流动目的”则是指那些伴随着生活本身的流动而不断变化、生成着的目的,它并不固定在人生的某一时段,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最终状态,很难用特定的内容来形成,只能通过每个人的经历独立地实现。这类目的更多指向于人的精神生活,指向于人的意义世界。这两类目的是互相结合的,尽管可以分开来认识,但在实际教育中却是不容分割的。如果把教育目的比喻成一辆车的话,“流动目的”可以说是车的方向盘,指引着所要开往的方向,但它不能离开车身而独自起作用;“固定目的”则好比是车身,载着方向盘,而自身却不能抛开方向盘而前进到某个地方。德育更多地属于教育目的之中的“流动目的”部分,尽管也包括具有“固定目的”性质的、相对确定的规范教育在内,但它的主要内容是要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做出说明,并促进实现。在实际教育中,存在着简单、机械地把教育目的肢解的做法,分割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这种做法常常导致产生许多没有“方向盘”的“车体”和没有“车体”的“方向盘”。因此,在把教育目的进行分解时,通常只宜把“固定目的”进行分解,而“流动目的”则应附着于每一个“固定目的”。这样“固定目的”才能有的放矢,而“流动目的”也不至于盲目泛空。
三
教师是教育目的能否实现的关键性因素。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以道德教育为纲的。首先,德育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有些学校设置专门的德育工作部门和配备专职的德育工作者,将德育工作化,忽略了其他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这种做法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德育目的的实现。其次,德育作用的发挥依靠每一个教师真实、真诚地对待学生。杜威曾经说过:“不能有两套伦理原则,一套是为校内生活的,一套是为校外生活的。因为行为是一致的,所以行为的原则也是一致的。”教师如果搞“两套伦理”,一方面容易使自己迷失于异己的世界,既劳累了自己,也丧失了职业的尊严与自由;另一方面则给学生一种虚假的熏陶,这种虚假的熏陶无论被学生识破与否,都对其人生有百害而无一利。最后,教师需积极作为,不能消极避事。尽管学校教育经常与社会影响不一致,但教师必须机智地把这种矛盾转化为德育的资源和动力,要化负面影响为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开发“恶”的教育价值。
四
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内容。教育内容应该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一切内容。教育者仅仅完成了学科的教学并不能保证教育任务的彻底完成。因为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识掌握,而是培养人。另外,将教育内容仅限于各学科,容易让教师形成错觉,误以为完成课堂教学就意味着教育的结束,就意味着教育目的已实现。这种对教育内容的偏狭理解,不仅会在以“应试教育”为指挥棒的当今教育中将德育排挤到边缘地带,甚至有彻底消解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的可能。德育目的不能仅仅依靠学科教学去实现,也不能通过设置专门的德育课程来达到,这就是说,德育的实施不能依靠将美德按条目编制成类似于“菜谱”式的学科,然后“插入”学习者的头脑。德育目的的实现需要广泛的内容,包括各门学科、教师道德修养、学校生活的德性等方面。
教育内容通常是经过选择的、有助于教育目的实现的。德育好比是一把筛子,把不适合于其目的实现的内容尽可能过滤掉。这就是说,学校德育目的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内容,但不是所有的内容。在实际中,常常有一种情况是,社会上产生什么东西或流行什么内容,都一股脑儿往德育里塞。这样做一方面导致德育变质,该重视的遭忽略;另一方面也是对德育的不负责任,对教育的不负责任,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1.健身功能
从运动对人体的影响看,体育的直接作用增强体质,因此,健身是体育的主要功能。
2.智育功能
体育是促进智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手段,知识的获得,所依赖的是思维器官,即脑或脑中枢,通过体育锻炼,使体质增强,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都得到训练,不断提高脑中枢传导速度,从而使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有助于牢固掌握科学知识。
3.德育功能
体育活动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内涵,通过复杂的练习,克服来自生理、心理方面的各种困难、阻力等,磨炼刻苦、勇敢、顽强、坚毅等意志,通过集体活动,树立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等群体意识和观念,通过竞赛,培养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等良好道德风尚;通过体育史和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
此外,体育教育还具有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教养、美育、文化传播等功能。但是,体育教育的功能具有潜在性,只有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去组织实施,才能使体育的功能得以发挥。本文从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探析对学生德育的潜移默化的功能。
二、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关系
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是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体育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高校师生关系可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划分,有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发生的教育关系,也有单纯为满往需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即社会关系,概括为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道德关系。
从行为学的观点看,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受教师的主观行为而控制的,教师的行为有心理行为和付诸实际的语言行为和身体行为,外在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和身体行为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道德品行影响也较大,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上、智力上的,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是一种道德关系。学生会因教师的鼓励、支持而更加勤奋地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好恶作为某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因此,体育教师与学生间的道德关系是靠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和巩固,建立健康的道德关系是体育德育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的道德观、信念观、情感、意志、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不仅要肩负教书任务,更应担负育人的重任。
三、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因此,要完成体育德育之重任,首先要求体育教师应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正确地导向教师的教学行为,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行为是为学生树表率、起模范作用的,因此,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汉代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认为:教师要“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现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里,列举了十多条教师道德要求,要求教师做到虚心、宽容,与学生同生活共甘苦,向民众学习,放下先生架子和师生严格界限等。因此,必须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
1.加强职业道德认识
充分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从而为自觉地遵循教师道德要求,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奠定科学的、理性的基础。
2.培养职业道德情感
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对本职业的热爱和忠诚,但从事神圣而平凡、复杂而艰巨、辛苦而累人的体育教学,就需要更深的爱和更多的忠诚。可见,对体育事业的浓厚的情感是激励教师勤苦工作的内在动力。
3.培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
作为体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应当具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都存在着对体育教师的轻视和偏见,即使是在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教师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的今天,仍有一些人不重视体育事业,更不重视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只有具备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才不为各种偏见所左右,不为各种诱惑而迷茫。
综上所述,认真完成好体育德育任务,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就必须要求体育教师严正自身行为,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先决条件,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行为,即改善体育德育效能受控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受控于教师的内在动机,动机又受控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因此,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与体育德育教育有着深刻的内在的必然联系。
参考文献:
[1]张振川主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2]袁振国著.教育改革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3]金一鸣.教育原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一、学生的分层
在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中,实施了分层教学.在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之前,我曾经思索过,分层教学应该照顾到所有学生的认知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机本操作的把握程度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三个层次,既熟练、相对熟练、不熟练三个组。熟练组为优生,即对计算机有很强的操作能力,能达到熟练操作的水平,分一小组。相对熟练组为中等生,对计算机只有简单操作水平,不能熟练操作,分一大组。不熟练组为差生,对计算机很不了解,不能进行任何基础操作,分一小组。因为信息技术课是在计算机机房进行上课的,排位置时首先让不熟练组坐在中间位置,方便老师经常对这些同学进行指导。相对熟练组同学挨着不熟练组同学,坐在靠中间的位置。熟练组同学坐在两边的位置。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把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信息技术教学的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握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把握的基本技能以及能力培养的程度都不径相同,所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必须制定不同程度的目标。
1.对于信息技术操作熟练的学生,除了通过教学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更拓展教学思路,从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出发,利用网络等现实有效的手段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引入护士工作站管理系统的应用、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相关内容。
2.大多数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操作处于相对熟练的状态,针对这部分学生,在确保可以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B等级考试的同时,必须在使把握课标规定得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喜好,适当增加教学内容、习题练习等环节的深度,从而最大程度的促使其向上一层次迈进。
3.教学中处于底层的学生人群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基础薄弱,甚至有的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都没有接触过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另一种是学习态度和习惯存在一定新问题。对于前一类学生,再按照教材教法、进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讲解、实践等环节需要再加工,适当降低难度,增加趣味性,一则培养喜好,二则增强信心。对于后一类学生,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过程,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把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多种手段和设施,如各种媒体、网络等。
三、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的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实施课堂教学分层的基本要求是摘要:教学要做到分合有序、动静结合,让学生全员参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分层教学的目标,预备难易程度不同的课堂练习。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实行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喜好,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功能。如摘要:在“创建图表”这一课中,在讲解完柱形图的创建后,对不熟练类的学生要求能模拟完成柱形图的创建;相对熟练的学生要求能完成饼图的创建;操作熟练类学生要求充分发挥所学。制作的图表能更精确具体的反应表格数据,更符合美学。又如在文件属性的教学中,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理解只读和隐藏的含义。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则要求探索将隐藏的文件找出来的方法和要修改只读文件的做法,触类旁通,探索逆向操作。总之,通过练习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心得到成功的快乐。
四、作业的分层
信息技术课程的作业一般是学习了每一模块或某几个模块后,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的综合性练习或作品制作。可以给出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做。比如,在学完Word后,可以针对不同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以下三种类型的作业摘要:
操作技能不熟练的组摘要:提供一个图文混排的样张及样张中所需的素材,让学生模拟着做出样张的内容。
操作技能一般的组摘要: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素材库,再提供几个样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喜好选择合适的素材,参考教师提供的样张,完成自己的作品。
操作技能熟练组摘要:给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出一份班级学习园地的彩报,并提出格式上的技术要求,如要有分栏、艺术字、插图、三种及以上的字形、字体等,并让学生根据任务独立收集素材,编辑出版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
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在把握基础操作的基础上尽量完成高一层次的作业,从而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五、教学评价的分层
1.1教师对计算机素质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下,许多教师还是将自己当成教学的主体,一节课下来只顾着灌输知识,却忘记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对课堂充满厌倦感,往往学生的人在课堂上,心却飞到课堂外了。
1.2教师的教学方式死板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教程用书的内容大同小异,比如说介绍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时候,首先会从计算机硬件的创始人说起,然后依次介绍基本的5大硬件设备。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比人换衣服还快,老旧的教材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教学需求,也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兴人才。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课堂不够活跃,一节课既没有什么提问环节,更不必说小组交流讨论或者是游戏环节了。
1.3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不同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之间的差异不会很大,但是在新技术这门学科差别就非常明显了。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科技水平不同,教学资源不同,学生的家境条件也不同,有的学生甚至在高中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在多种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也就难以平衡了。这种不平衡会给教师教学造成很大的困扰,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2分组合作学习法的重要意义
分组合作学习法比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具优势,其一是因为分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了,教师不会在课堂上一直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会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合作交流,增加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实际上以教师为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宗旨,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不相符合的,因为仅靠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将会非常的被动,学习的效率也不会高。其二是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与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学会与人交流分享,合理公平地竞争,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而不仅仅是单纯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因为分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环节,与小组成员进行配合,共同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
3分组合作学习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3.1分组合作学习法的形式
分组合作学习法有4种学习形式,分别是课内分组学习,课外分组学习,网上分组学习,网下分组学习。在课堂内,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内容临时安排小组进行教学,比如设置知识竞赛问答环节,让不同的小组互相提问题,或者是抛出一个议题,让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课堂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专门的学习小组,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小组也可以在网上成立讨论组,当离开学校或者不在教室学习的时候,也能进行交流讨论,组员联系起组员也将更加方便。同时,网上聊天还能增进组员之间的情感,在组员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小组成员也能集思广益,共同克服困难。
3.2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环节
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环节分为三部,首先要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和能力来划分学习小组,制定教学内容,使得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将能够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共同进步。同时教师要注意设置好不同任务的难易程度,确保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其次教师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使其平等,民主。比如教师在讲述WORDS文档知识的时候,不能够专门提问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也不能够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可以叫一组负责用word写文档并添加艺术字,另一组则添加图片表格,其余的任务虽然各有侧重,但是难易程度相当。最后,教师要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和作用,尽快在学习小组内部选出组长,小组成员之间再进行分工,否则学习小组成员会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久而久之小组的凝聚力会越来越低,小组的生命力也将逐渐丧失。实际上,在分组合作学习推行之前,已经有部分教师开始尝试该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小组成员积极性不高,组员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久而久之小组就解散了,这也使得不少学生认为成立学习小组不仅对学习毫无帮助,反而会影响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多鼓励支持,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定期抽查小组内部任务布置情况,使学生充分体会到集体教学的温暖,学会与人交流合作,提升自己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