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4: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矿山企业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安全事故隐患加大了矿山企业成本管理风险
矿业开采属于高风险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会极大的增加矿山企业的管理成本,甚至是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首先,由于很多矿山企业管理混乱,企业领导不按照要求指挥,生产工人技术不熟练,违章操作的现象经常出现,而且很多企业设备陈旧,又经常超负荷运转,这给矿山企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其次,由于矿业开采大多是露天或者井下作业,由于受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影响,矿山企业对作业工人的保护不够完善,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如果事故较小会影响工人上班,降低工人劳动能力和工作效率,增加企业医疗开支,提高企业非生产成本。如果发生较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死亡则更严重,巨额的抚恤金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财政压力,而且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直接和间接地提高了企业成本。
三、矿山企业完善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矿山企业应该深化对成本管理的认识
正确的认识是加强矿山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首先,矿山企业的领导者要注重加强自身水平,提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矿山企业的领导者要根据具体情况接受专业的管理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有重点的学习管理知识,尤其要注重管理学、会计学、投资学等与企业成本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到“学、知、行”的统一,即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在学与用中提高,将学习到的成本管理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其次,矿山企业的管理者要对成本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应该认识到企业成本管理不是某个部门或者某些人的事情,而是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将各个部门的工作纳入到企业整体成本管理系统当中。再次,矿山企业内部应该加强多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使每位员工都清楚的认识到成本管理是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将成本管理与员工的薪酬、福利、工作升迁相结合,以提高企业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热情,进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是中国著名煤炭企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该企业领导十分重视对于企业经营成本的管理,多次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管理宣传,加强了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基层员工对于成本管理的清楚认识,将成本节约与员工考核相联系,提高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热情,极大的提高了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公司在九十年代进入中国煤炭行业十强企业,连续多年入围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
(二)加强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建设
加强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不同措施综合入手。首先,矿山企业内部应该提高对于成本预算的重视程度,在制定成本预算方案的时候综合考虑历史成本指标和现实环境情况,并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及时对预算方案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成本预算方案的科学性。其次,矿山企业应该重视内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建设,设立成本管理委员会,对矿山企业生产成本进行科学的评估,对预算方案的科学性、预算金额的适用性、预算调整的合理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再次,矿山企业内部应该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对企业成本预算进行审计,减少成本预算费用严重超支,成本预算金额使用混乱的现象。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预算审批权限的控制,规范成本预算审批流程,减少人为干预因素,使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能够发挥出实际作用。最后,矿山企业应该加大对预算信息反馈渠道的建设,将成本预算执行情况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者,以便企业管理者能够根据预算执行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成本预算目标的实现。鞍钢矿业是鞍山钢铁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也是我国掌握铁矿石资源最多的冶金矿山龙头企业,该企业在成本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积极根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结合该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发展情况,对成本预算方案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并对成本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成本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加了企业竞争力,经过鞍钢矿业的不懈努力,该公司固定资产超过50亿,成为全国最大的冶金矿山企业。
(三)完善矿山企业安全事故预防工作
安全工作是矿山企业生产的重中之重,降低企业安全事故可以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效益,因此必须严格对待,从思想上、制度上、技术上采取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首先,矿山企业领导应该从根本上消除只重视生产不重视安全的思想,消除等到事故发生之后才考虑安全问题的认识误区,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的教育,使所有员工从心底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其次,矿山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负责人,加强安全检查制度,经常进行生产检查,及时发现生产中的安全隐患问题,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还应该加大对安全生产的奖惩制度,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确实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再次,应该从技术层面降低矿山企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对开采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增加对作业工人人身医疗保险、工人防护装备、安全信号提醒装置等方面的投资,改善开采环境和工人劳动条件,以提高矿业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山东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实施海下煤炭开采的企业,这对该企业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安全,降低企业非生产成本,企业特别注重对安全教育的宣传,使每位员工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并建立安全问责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定期对企业生产实行检查,并进行安全考核。除此之外,龙口矿业集团还不断增加对于开采设备的投入,为工人营造安全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集团成立十多年来,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安全事故,这使得该企业非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保障了企业能够正常进行运转经营,公司效益不断提高,如今山东龙口矿业集团资产总额超过30亿,是山东省百强企业之一。
业务流程管理在矿山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企业对其管理流程进行优化,进一步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对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有较为重大的意义。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矿山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就管理层次与管理流程两个方面而言,a)就管理层次来说,大多数矿山企业只是停留在职能这一层次,大多数都是以职能为依据,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设计,使得企业的结构部门层次较多,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差,业务的分工较为死板,整个企业的管理效率也较为低下;b)在企业的管理流程方面,整个管理流程的效率及增值管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相关的工作流程缺乏相关的指导,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成本控制。
1.2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也逐步在各个企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在企业的工作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对矿山企业来说,其也应该跟随时展的步伐,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对企业先进的技术进行科学合理地运用。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企业并没有对管理平台的发展引起足够重视,不少企业都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很多企业都仅限于一般财务软件的运用,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独立的成本管理系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2降低矿山企业作业成本策略分析
2.1准确控制资源
资源是矿山企业运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矿山企业得以运转的基础保障。对于矿山企业而言,高质量的资源无疑会为其创造巨大的收益,高质量的资源主要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a)合理的勘测程度;b)一定量的规模;c)高品质的矿石含量;d)具备较好的采矿条件。对于这些资源,矿山企业首先应选择合理的勘测方法,要通过科学分析,选出一种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回收率较高的采矿方法。另外,合理的勘测程度还可以减少矿山对探矿工程的补充,进而有效减少探矿的支出,最终达到降低综合成本的目的。而对于勘测程度相对较高的资源,矿山企业可以在基建生产期间,对开拓采准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这不但可以有效节约投资成本,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费用;此外,高品位矿石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降低单位矿产品的成本,采矿成本越好,相比之下其成本就显得越低、效率也越高。
2.2有效控制探采工程
进一步地探矿是每个矿山企业在生产期间都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对已知的矿脉、矿体等进行摸底、探究。详细而准确地了解相关矿体的情况,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地质储量,还可以为矿块的设计提供较为详细的资料,有助于采矿工程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在生产期间,要对已知矿体的周边矿产进行探矿工作,充分了解矿体周边是否还存在未知盲矿体或平行脉等。探矿及采矿工程布置的科学合理程度,都将直接影响到矿山企业的效益,如采矿成本、企业资金流向等,所以在对探矿工程进行布置时,要按照“全、准、少”这一原则进行。“全”指的是在探矿工作完成之后,可以全面了解矿脉赋存情况和矿体的周边情况;“准”指的是工程布置的准确性,在工程做完之后,要对新探对象有准确的了解,并作出一定的结论,进而为以后的探、采工程提供更好的依据;“少”就是在达到预期目的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工程的布置。地下工程的单价都较高,一旦存在疏忽,则会造成较大的浪费,为企业增加更多的无形成本。因此在对工程进行设计与布置时,就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约束机制,要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对审批权限进行规定,当工程量较小时,就由生产管理部门和技术管理对工程进行设计、审查,并由主管部门对工程进行审批;而当工程量较大时,则应该由技术部门对其进行设计,主管领导负责审查,最后再交由主要的领导进行审批。在对工程进行设计、审查或审批之前,相关部门集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对工程的实施及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最终确定出合理的方案。此外,还应对相关责任进行明确,要进行层层把关,有效避免浪费,节约作业成本,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2.3节能降耗技术与设备的选用
在选矿过程中,节能降耗技术及设备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a)矿山企业可以采用多碎少磨工艺,在选矿作业过程中,遵循“以碎代磨”的原则,逐步发展细碎及多碎少磨工艺,不断优化、缩短选矿的工艺流程,再根据矿石性质的不同,对选矿流程进行科学设定,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碎矿设备的作业率,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b)采用循环技术,节约选矿用水,选矿厂是用水大户,在选矿作业中所耗用的水量较大,在水资源方面的投入也在作业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对选矿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达到节能目的;c)选矿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人工操作很难让生产维持在最优状态,而未来矿业的发展趋势就是专家系统与最优适时控制的结合,进而根据矿石的性质变化类调节相关的生产参数,使选矿生产保持在最优状态,这可以将耗能降低10%左右;另外,矿石的回收,为了在选矿过程中使各分组得到最大的利用,可以采用选矿方法最大限度地将矿石中有用矿物加工成独立产品进行综合回收,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矿山的作业成本。
2.4采用合理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
a)确认作业中心。在具体工作中,矿上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以煤矿生产作业环节为基础,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作业中心,一般为四级,一级为作业中心管理;二级是将作业中心进行划分,划分成生产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物料管理中心及后勤中心等部门;三级和四级则是作业中心的进一步细化。作业与作业中心的确认,可以使矿山企业的成本管理更加明确具体,有利于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b)确认资源与动因资源。在对作业及作业中心进行确认之后,企业可以对资源进行进一步地划分,为企业的资源管理奠定良好基础。矿山企业的资源主要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辅助材料、原材料、燃料、人力资源、各种资金及固定资产等。在具体的资源划分过程中,可以将原材料、水电、职工工资及福利等直接费用可以直接归结为成本;而房屋、工具及设备等间接费用则可以归结为间接成本,这些成本就可以通过资源的动因进行处理,将其归结到作业中;c)企业还应建立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要全面实现作业成本方法的实施,矿山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作业成本核算体系。在具体工作中,将不同级层作业所耗用的资源,按照资源动因标准分配到作业中,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的合理性。另外,对于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成本直接归结到产品中,而对于生产过程中的间接成本,则可以将其逐步深入进作业与作业中心里面,最后再通过作业动因将其归结到最终的产品当中。
1.1.1同行业薪酬水平及人力资源市场供求
情况在设计薪酬时必须考虑同行业薪酬市场的薪酬水平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使制定的矿山钻探企业薪酬水平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这样才能充分地吸引和确保留住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一般情况下,市场上人力资源充盈,员工薪酬标准可适当降低,以降低人工成本;反之,应提高员工薪酬标准,以吸引更多的人才。
1.1.2行业性质及特点行业因素
在制定职工薪酬管理制度时,要考虑行业不同的情况、包括工作环境、安全性、劳动强度的差异等,行业之间的差异度彰显着职工付出的程度,如果属一般性行业,可按行业平均水平制定员工薪酬,如果属高危行业,条件艰苦,危险性大,应在平均薪酬水平下,适当提高员工薪酬,矿山钻探企业工作场地在野外,往往在崇山峻岭上施工,条件艰苦、属高危企业,可适当提高工资标准。
1.1.3当地生活水平
矿山钻探企业在制定职工薪酬时,应考虑员工的工作场所所处地区的生活水平。
1.1.4国家的相关法令和法规
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不能违反国家及政府部门的法律法规政策,合法性是企业薪酬的基本要求,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前提,矿山钻探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要求,如不能违反最低工资制度、法定保险福利等相关规定。
1.2企业内部因素
1.2.1本企业内部的业务性质与目标矿山钻探企业应合理分析自身的业务性质和长远规划目标,制定出能与企业长远发展同步增长的职工薪酬管理制度。
1.2.2本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实际支付能力矿山钻探企业在设计薪酬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支付能力,切勿不顾实际,以免造成入不敷出的局面。
1.2.3企业的管理与企业文化
矿山企业在设计薪酬时,要考虑企业的管理情况,企业是否为被控股企业,是否存在工资总量控制问题,以及企业为了提升管理所需投入的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支出,进行年度薪酬预算,即打算拿出多少钱用于支付薪酬福利等。
1.2.4职工自身的差别
担负同种工作,其工资也可因年龄、工龄、文化程度、专业技能甚至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设计薪酬时,要考虑完成各项工作的技术含量、所需的专业知识,文化水平,是否在短期内经培训后也不可替代等。
2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2.1按劳分配为主原则
企业要合理确定分配结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企业的收入分配应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原则,按贡献大小的差距作为收入差距的基础。
2.2以公平合理为原则
公平的薪酬管理制度能较准确的体现出员工在企业中的价值,能增加员工的满意度,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人才不易流失,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增强团结协作的正能量,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3坚持激励作用的原则人力资源的竞争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根本,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是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处于优势的有力保障,企业要以人为本,把人力资本因素放置于企业中心地位,重视开发对员工的激励,通过设计薪酬激励,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出员工最大潜能,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是企业实现最大化目标的战略性手段。
2.4员工工资增长与企业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相适应原则设计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要考虑适应企业本身的生产力水平,要加强企业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以及人工成本控制意识。一方面使员工的收入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得到相应的增长,效益的分享使员工自身主人翁地位得到满足,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另一方面,要合理控制人工成本的增长,必须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支付能力,企业在支付所有员工的薪酬以及非人工成本费用后,应有一定的盈余,这样才能支撑企业追加和扩大再投资,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制定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
3.1因事设岗企业可通过问卷法、观察法、资料分析法
对每个岗位进行分析,做到因事设岗而不是因人设岗,客观、详细、准确地对各岗位进行描述,明确其职责与权利,同时,对每个岗位进行评估,掌握各岗位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必备的专业知识、技术含量、重要程度、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安全与风险系数等,依此确立岗位系数的大小,保证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等薪酬的公平合理性。
3.2让员工参与
实行民主管理与监督在制定职工薪酬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内部分配决策与监督的重要性,让员工拥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制定过程中让员工积极参与讨论、广纳意见,反复修正。通过实行民主管理与监督,使得薪酬管理制度具有真正的公开透明性,更具科学合理化。
3.3采取多样性薪酬模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矿山钻探企业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和科学化已成为目前企业分工的重要特征,如果采用单一的薪酬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矿山钻探企业生产经理管理的需要,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专业分工的薪酬管理制度已势在必行。
3.3.1实行矿山钻探企业领导年薪制
企业的领导是最高决策层,在决策中要承担企业风险,在经历过程中要承担运营风险。一个正确的决策可使企业盈利,而一个错误的决策也会给企业带来灾难。决策本身是风险与效益并存的,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亦需要领导具有较全面的管理能力,承担整个矿企业经理的责任与运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风险。风险的大小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因此,企业领导者的工资与效益挂钩,也即与风险挂钩,应该“拿风险工资”———年薪工资,这样,企业领导的薪酬与责任、风险相一致,从而规范了企业领导的收入分配行为,消除隐性收入,有利于资本收益最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企业领导者的年薪由出资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来确定,以及对企业领导进行监督和检查。企业领导的年薪制可由基薪和绩效年薪两项组成。基薪应依据企业经营规模、核定实现利润以及企业在岗员工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来综合确定,绩效年薪要与经营业绩结果挂钩。根据完成和超额完成利税多少的一定比例,年终考核核定后计提,为提高领导岗位的责任与使命感,确保企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在确定的基薪中每年按其80%分12个月平均发放,年终核算后其年薪收入总额扣除已发数,余下的年薪50%发放给个人,50%暂存于企业,以承担下年度未完成所核定的经营目标的责任,并视其多少按一定比例扣减,以此逐年类推,企业领导者调离或到期解任后,剩余部分可一次性返还。
3.3.2实行项目经理效益奖励工资制
矿山企业领导将钻探工作任务按项目分派给各个项目经理组织施工并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按质完成,项目经理接受任务后,便承担着组织施工的风险和对企业做出效益贡献的责任。一个好的项目经理可以使所施工的每个钻孔合格和盈利;而在组织施工中不善于经营也会使一个或多个钻孔报废,或施工成本大大增加,导致整个钻探施工项目亏损。所以项目经理要执行钻探工程项目承包制,按贡献付酬,具体上可根据所承包的钻探工程项目的大小及难易程度,在完成核定的材料耗用、安全生产、主要设备完好等各项指标的前提下,按一、二、三级核定钻探工程项目承包工资。其工资由管理层确定,每月按一定比例发放基本生活费,待钻探工程项目完工验收合格,并核算完成各项指标后,一次性付给余下的承包工资,对盈利者还可按一定的比例提取奖励工资进行奖励。所创造的效益计入个人业绩,对造成亏损的也要按亏损额度的一定比例扣减其当年的承包工资。其剩余的亏损额度,待承担下一个钻探工程项目盈利后冲回,然后再将余下的盈利进行分配。
3.3.3实行管理人员岗位效益工资制
矿山钻探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其工资的分配依据应是按知识付酬与按岗位职责付酬相结合,执行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的模式。管理人员是辅助决策的管理层,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效益的高低。管理人员文化水平的高低、专业水平的不同,管理能力的大小、经验等均会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效率出效益,所以,企业应该根据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设计不同级次和不同档次的基本工资标准;在日常中开支中,除了发生钻探施工成本外,还会在公司上面和施工场所发生各种费用支出,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节约各种不必要的开支是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因此,应根据管理岗位责任的大小确定管理人员岗位工资标准;为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在企业盈利后应享有企业效益工资的分配。企业分配给各管理人员的效益工资可通过年终对管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各种量化的考评计算得出,而要想合理设计管理人员薪酬,就必须合理设计各管理岗位,并对各岗位的重要程度进行合理分析及评价,要设计科学合理的岗位系数和考核系数,岗位系数和考核系数的大小关系到是否公平的问题,体现出对员工的价值评价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同时,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否留住人才,所以企业应考虑员工的心理需求及平衡感,做到公开、合理、公平,做到规则统一。
3.3.4实行钻探工人计件工资制
钻探工人是具体操作钻探施工的人员,付出的是劳动和辛苦,企业无论是盈是亏,其劳动的付出已既成事实,并且创造了价值。这种价值是实实在在的,矿山钻探企业即使是亏本,也并非是钻探工人钻出来的钻孔不值钱,而是决策层和管理层经营管理的问题。因此,企业的亏损不应由钻探工人负责,钻探工人只应对钻探施工项目的完成时间和质量负责。换言之,只要工人干了活,符合时间和质量要求,就应付给合理的报酬。因此,矿山钻探工人的工资分配依据是按生产力付酬,其工资可采取计件工资制,为提高钻探工人工作效率,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在具体操作中,可由基本工资+钻探进尺工资两部分构成,基本工资按当地基本生活需要和各岗位最低收入标准确定,用以维持其每月最低基本生活需要,而钻探进尺工资则是按每米进尺量,以一定单价计算的计件报酬,由于在工作中每一合格钻孔皆由若干名钻工共同完成。
对国内的一些先进的设备管理缺乏思想和方式上的创新,造成管理漏洞,数据资料和技术不能进行共享,所以不能很好的满足现在企业对于先进技术的需求,从而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行,以及对设备的正常维护管理。
2.设备管理部门以职责为出发点,能够有效的发挥维修计划统一管理
专业监管和整体调控的作用。但在实际生活中,因为监督管理和整体调控通常是使用的二级管理制度,从而造成设备管理部门不能对企业的有效资金和技术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控。
3.缺少有效的维护计划编制,监控和反馈方式。
每年的维护计划在准确性和预见性方面都存在严重的不足。每月的维护计划在实行,监管和反馈方面都缺少科学的技术支持,从而使得信息传播存在不准确,不及时和不规范的情况。造成维护计划也不能按照预期的结果去实行,也不能对实行状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比较。
4.缺少对设备使用和维护的信息反映及跟踪管理。
比如:不能准确和有效的对设备移动进行跟踪和信息反馈,不能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整体的分析和管理;不能对设备维护工作进行准确的记录和研究。
5.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工业工作方式中都是对备品备件进行分级库存管理
随着生产范围的不断拓展和生产技术装备的不断换代,使得企业实际的库存量严重失调,并且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6.缺少科学合理的定量化管理道具,完成备品备件库存结构的科学性。
备品备件和设备维护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划分,不能对备品备件中的ABC进行分类研究;备品备件的科学库存量不能确定。
7.缺少对设备和备品备件的基础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编码规则不完善,不统一,不科学。文档资料中的CAD图,维修策略,技术资料和技术规范等和如今使用的软件不能进行正常的连接,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8.和设备维护的相关部门,对设备维护的关注程度和现代化管理的标准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
并且对现代设备维护管理认识方面不够深入。维护计划不能顺利的进行,维修的次数大大超越了维护,没有有效的使用和认识更多的维护管理模式,例如维护定单控制预测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维护资本追踪等等,没有加强员工的维护观念,现代化的管理设备使用的程度和范围有效,没有进行专业化的专业管理工具技能培训。
二、矿山企业如何做好设备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物资损耗在矿山,企业产品成本中所站的比例份额都比较大。例如永平铜矿中的产品,物资损耗大约达到成本中的30%。为了有效的减轻矿山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强矿山企业的竞争能力,有效的处理矿山企业物资的采集和库存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建立完善的成员成本核算激励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各项经济指标的相关制度把员工中的量化标准和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不断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提升工作质量,积极寻找出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新型化道路。
2.采取择优选购
健全大宗物资招收,投标和储存代销制度。和有经济基础和信誉的商人进行合作,把他们的产品放入矿山企业的库房中,根据需方的实际需求,半年或是一年为一个期限进行结帐。对供方的标准就是:相同物资,进行质量比较,同样质量的进行价格比较,同样价格的进行距离比较,同样距离的进行信誉比较,同样信誉的进行态度比较。推行招投标和以储代销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因为质量差别,能源差别,价格差别和距离差别等因素,造成采集代价大或停产等经济损耗。
3.加强定额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力量,也是经营管理的基础,它不但具有硬性要素,还具有一定的弹性。我认为提升企业活力的关键因素就是加强人们的资金观念,提升资金流通率,对资金存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资金的充足使用。而且,在储备额度方面要使用季度考查,进行年底奖惩;使用资金额度需要每月进行考查。
4.对库存量进行控制
库存就是物资保存,科学的库存可以有效的减轻在物资供应过程中的失误,维持生产经营的持续性。库存较多,会造成物资的浪费和挤压,浪费过多的资金;但是库存量不足,就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营销,甚至可能会出现停产的情况,不但影响经济效益,还会危害企业的荣誉。为了保证库存的合理性,就需要进行库存控制。物资供应中心需要把库存总资金进行逐步分解到相应的物资上面,对于各个品种物资最高和最低的库存量进行相关的计算:最高库存数量:流动库存,预处理库存和保险库存的总和;最低库存数量是预处理库存和保险库存的总和,要从单个品种库存物资层面入手,逐渐深入,只有这样才可以把品种的库存量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5.实行ABC分类法
所谓的ABC又被称为ABC管理法和ABC分析法,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ABC管理方法是通过定量分析,研究事物的内部规律,从而找到其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确定事物的重点内容。ABC管理法就是把库存物资,根据两个相关的准则把它们划分成为三个等级,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这样不但保证了物资水平的供应力度,还能够有效的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6.提升物资团队的专业能力
第一,要不断加强物资体系中的主人公观念,建立以矿山为中心,建立为矿山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思想,积极做好相关的矿山物资工作。还要处理矿山物资队伍中老龄化的问题,解决文化素质低下的问题。第一合理的安排部分和物资管理有关的学生去矿山物资部门实习;第二,把现在矿山中的部分员工抽出一些具有专业能力和文化水平的职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升队伍素质;第三,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找出其中缺失的部分,进行补救;第四,对全体职工进行矿山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现代化教育,提升整体业务能力。物资工作中包含了矿山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种类,需要职工们进行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才能进行有效的物资管理,从而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7.研究适合企业的物资管理信息体系
使用物资管理信息体系不但可以保证物资管理的正常运行,还可以使得多级库存管理体系更加有规律的进行统计分析,对物资消耗的需求量,修理量和最佳使用时间等资料进行准确的预测分析,为设备管理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依据。而且,系统中还含有应用模糊数学综合判断的方法,对设备,重要物资备件进行辅助。
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功能
1•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1954年,德鲁克在其《管理实践》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概念。巴克对“人力资源功能”[1](TheHu-manResourcesFunction)进行了经典性阐释。同期舒尔茨和贝克尔提出“人力资本理论”[2]。进入80年代以后,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以哈佛大学和英国学者盖斯特模式等为首的一批西方管理学者才重新继承德鲁克和巴克的研究思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本化思想、战略性理念和系统化运作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探索,逐渐形成了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立框架和完整体系。目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的含义为:人力资源是一个社会所拥有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组织对人力资源的获取、维护、激励、运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动。人力资源管理视员工为组织的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其在企业整体经营中所应有的重要地位,侧重变革管理和人性管理,是属于预警式的管理模式,即采取前瞻态度,防患于未然;将重点放在资源的获得和使用上,着重雇主或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1•2人力资源管理对矿山企业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管理的重要依据,可以确保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的需求和控制人工成本。对于矿山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更加突出,高素质、结构合理的矿山人力资源将会对企业发挥极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在寻找矿产资源的过程中提高企业绩效。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矿产资源萎缩的背景下,只有不断的加强地质勘探工作的改进和创新,运用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是提高矿山企业的生产率和综合实力的大前提,而高素质人员是这个大前提的前提,最终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2•在选矿工艺等加工程序上发挥巨大作用。资源的有限性、现有矿山部分是中晚期矿山及原矿性质发生变化等因素,加之市场波动更加频繁,使得优化选矿工艺和提高选矿经济技术指标,成为保持矿山整体效益的一剂良药,而这些优化和改进都需要先进技术人员的参与。企业无论是通过内部培养或者外部招聘,都要靠这些先进技术人员的智慧和远见。
3•对企业引进先进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及提升企业本身的管理调度、井下作业、选矿流程控制和改进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力量。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传统的矿山企业不再占有以前的优势。信息不对称、市场波动大、效率低下、人员管理松散等企业管理问题都将威胁企业自身的发展。当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日渐成熟的时候,引进这些技术无疑会提高矿山企业的效率,加强安全性保障。
2矿山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
不同的矿山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而归纳起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体现。
2•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未能彻底转变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多数人的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等事务性工作上,没有真正把人力作为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长期从“经济人”假设出发来看待员工,没有真正把员工看成“社会人”,没有给普通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员工的合理意见难以得到充分的表达。例如,企业管理层一味要求员工爱岗敬业,员工的长期职业生涯却往往被忽略。在矿山企业的文化中普遍没有将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对待,其思路和方式仍然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事管理水平上,没有从根本上认可“人”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所以,真正有益于矿山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难以得到企业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积极配合与支持。
2•2未能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组织战略目标而制定的、是为使组织的战略目标在人力资源保障与配置上得到有效支持而进行的有关人员使用方面的一种计划活动。矿山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一部分集体企业实际上也沿用类似于国有矿山企业的管理机制。矿山企业与社会系统的联系较少,员工思想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力度有限,员工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还明显带有计划经济时代“大锅饭”、“铁饭碗”的历史传统,员工队伍普遍老化,思想较为僵化,知识体系陈旧,对待改革等新生事物有来自本能的抵触心理。而对于这些大多见证企业发展的老员工,企业的更替换血过程显得异常艰难。加之现在的社会人员流动性较大,矿山企业对年轻员工的吸引力小,针对补充新员工的措施也不够到位,愿在矿山企业长期发展的青年员工比例不合理。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从总体上看,劳动力总量是过剩的。但由于没有对企业未来人才的需求进行规划,并且对岗位的定位不明确,致使人浮于事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
2•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不科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不科学具体表现在:
1•人才结构单一。矿山企业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时,一般都是以从内部获得人才为主,从外部招聘为辅。在管理及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及行业的需要。缺乏大量的高技术性人员及高学历的管理型人才,使得企业的发展不能得到突破。在招聘的流程中,没有科学地执行各个环节,例如在选择人才是仅仅考察素质而不重专业知识,或者只重专业知识却不看应聘者的个人素质,都会对企业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在选人的时候,层次结构不太合理,本来是一个重视实际技术的企业,却纳入了太多的中层管理人员,使得企业的发展得不到突破,也是一种人力的浪费。
2•用才不合理。在人员进入企业后,企业并没有对其进行很好的绩效评估和职务分析。虽然近几年矿山企业也在搞绩效挂钩,但绩效考评不严不实,考评依据量化不足,绩效考核结果不能充分反映一个人的劳动效率。分配机制也不完善,平均主义仍在起着作用。“大锅饭”尚未彻底打破。在薪酬方面,现有工资制度中基础工资、年工资所占比例过大,冲击了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应占有的份额,使岗位重、责任重、贡献大的人与其他人收入差别不大,一方面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也不能充分利用企业拥有的高效人力资源,造成资源的重大浪费,最终可能导致人才流失。
育才不完善。从整个矿山行业水平来看,人力资源开发投资过少,培训体系落后。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外出培训人数都很少,而内部用于职工培训的费用只占工资总额极少部分,由于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不足,职工培训工作薄弱,致使职工队伍整体技术素质偏低。矿山企业不能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很好的规划。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主人翁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至今已风光不在,而新的、有效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因而职工队伍中普遍存在信仰真空、信念危机。员工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和准确定位,在自我提高与企业发展上不相匹配,缺乏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只求把任务完成,不求把工作做好。
3矿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3•1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战略资源的观念首先,在整个企业,要把人力资源作为战略性资源来抓,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其次,通过培训或观念提升,转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传统观念,不能只局限于事务性工作,要在人力资源规划、合理配置、绩效管理、职工培训等方面做文章,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再次,要认真研究制定人力资源开发长远规划,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3•2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机制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科学、合理、规范地使用人力资源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一样,也存在配置是否合理的问题。如果配置科学合理,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否则,会形成内耗,影响效率。因此,矿山企业必须从工作分析入手,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并在其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
3•3建设并完善矿山企业的绩效评估体系绩效管理是企业激励机制的前提和基础。矿山企业作为一个技术和数量指标密集的行业单位,过去绩效考评体系一直以一些具体的数量数据为指标来判断员工绩效,实际上这种做法在操作中很不完善。要按照各个岗位具体职能的需要,建立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体系。通过员工自身关键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确定其应得的绩效回报。矿山绩效考核中的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地方在于必须始终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往矿山企业考评时,各部门领导根据人事部门下发的表格给员工打分。员工根本不知道具体内容,而领导们根据自己的大概印象和一些表面的事件给员工评分,缺乏与员工进行考评沟通。这样的考评结果不但容易引起员工的猜疑,更不利于员工的行为和业绩改善。因此树立并逐步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并且科学地考核工作成果才是绩效评估需要坚持的最根本原则。超级秘书网
3•4改进矿山企业薪酬激励体系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物质和精神多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只有有效的物质和精神相融合的激励措施才能让员工获得最大的满意。现行矿山的薪酬状况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整体水平偏低,二是大锅饭依旧存在,三是形式单一,主要是工资奖金而且固定部分占绝大多数。因此,矿山企业一定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1•强化绩效考核。完善矿山考核制度,确定绩效考核内容、程序和方法,每年(月)对所有员工进行工作绩效考核,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位员工的工作状态和贡献程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计发薪酬的依据。
2•完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1)物质激励。一要进行薪酬制度改革,提高绩效工资在工资总额中的比例,使得在某一时期内做出重大贡献、成绩突出的员工真正得到实惠;二要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如技术攻关奖、超产奖、合理化建议奖等,增强员工提高工作质量,不断创新的积极性;(2)精神激励。每季(年)评选工作业绩突出的立功人员,评选“明星员工”,树先进、立标兵;也可通过岗位晋升、职务升迁进行鼓励。
3•建立约束机制。通过建立末位淘汰制、责任追究(处罚)制,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对绩效考评不合格的员工,安排重新培训,在培训期间降低工资奖金。如果经培训仍不合格,应考虑调换岗位直至下岗。另外还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励机制,营造尊重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文化氛围。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算不上一个有灵魂的企业,而且企业未来的发展也不可能达到其预期目标。在企业内部要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把培养和发展员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长期坚持;尤其是企业领导要营造爱护人才、支持人才发展、留住人才的氛围,吸引年轻员工热心加入、欢心生活,使员工普遍感受到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降低人员流失率,从而逐步改善企业人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