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4: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主治医生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调查结果表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增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等教育中性别的纵向隔离程度。但是男女学生选择的专业领域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别隔离现象仍然比较明显:女性更多地集中在教育、艺术、语言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男性则集中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如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女生仅占5%,而在创意服务专业中,男生仅占15.7%。
2.高职学生选择目前专业的原因分析
调查数据中,想学一技之长有更好出路的学生占45%,按照个人兴趣来选择专业的学生占22.5%,听取父母和老师的建议选择专业的学生占7.5%,也有学生随便填报专业,占样本总数的15%。由此看来,大部分学生选择专业是出于自身的发展和兴趣爱好。但是可能因为社会影响,女生选择专业时可能考虑能学习一技之长的“女性主导”专业,男生可能顺应社会意识流而选择“男性主导”专业。
3.高职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家庭方面(表1)在变量家庭所在地中,城市的学生选择专业时更注重个人兴趣,而农村的学生希望学习一技之长为毕业后有谋生本领,但两者性别差异都显著,男生倾向于选择理工科,而女生倾向于师范等文科专业。父母的教育期望变量存在性别显著差异。农村家庭特别是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态度很不一致,子女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也很明显,对儿子的教育期望明显高于女儿。这可能和我国传统的家庭模式带有浓厚的“父权色彩”有关。家庭年总收入水平和父母受教育程度方面,经济条件和父母受教育水平都不错的家庭,子女在专业选择方面已经不存在明显差异。独生子女变量上,专业选择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可能父母的意愿对子女选择专业起着重要作用。(2)学校方面(表2)高职女生中有68%会优先选择学校的重点学科,高职男生中有60.7%会优先选择学校重点学科。从结果来看,学校的专业优势性对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影响不大。可能是因为学生在报考学校时并没有太关注学校的专业优势性,而是关注学校的整体评价。在高考制度方面存在性别的显著性差异。在报考志愿时,有32.8%的女生和21.7%的男生遇到过学校限制性别而不能报考相关专业,这些专业主要集中于军事,航天等特殊专业。(3)社会方面在应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抗压能力方面,男生抗风险能力越强、成功信心越高。从男生的专业选择倾向看,男生对“男性应该承担起家庭的经济重任”这种体现性别特征越赞同,成功信心越高,探索性更强,他们在面临男性主导专业与女性主导专业,以及女性主导专业和中性专业的两两选择时,他们越可能选择男性主导专业和中性专业。从女生的专业选择倾向看,女生对“我喜欢从事虽然挣不多钱但失业风险低的工作”这种判断越赞同,在面临男性主导专业与女性主导专业和中性专业的选择时,她们越可能选择女性主导专业和中性专业。在企业性别差异制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更愿意去男女都有机会公平竞争的企业工作,所以求职时女生可能会关注企业的同一职位的性别比例。总之,高职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活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女生继续倾向于选择女性主导的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就可能加大专业间的性别失衡比例,甚至进一步影响她们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因此,解决高职教育中的性别公平问题,应该更多关注学生专业选择上的性别差异问题,使有能力的女性也有相同的机会去选择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专业。
二、基于女性主义视角提出相关建议
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现状,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整个社会的性别差异现象。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可以准确地考量一个社会进步的程度,而女性主义理论就是在社会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倡导全人类的男女平等。所以,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是合乎情理的。
1.政府要坚持教育的性别公平性,制定保障女性教育的相关政策
第一,在就业政策方面,“禁止因妊娠和分娩歧视”,“招聘公告中不能出现男性优于女性的内容”,“在所有招聘的职称后应该注明男女均可”。[3]虽然我国已试图利用相关法律政策为女性创造获得就业岗位的同等机会,但是实际操作中仍然出现“野火烧不尽”之势或者政府部门对违反相关法令的处置规定并不明朗。因此,一方面,政府必须制定专门的反性别歧视法,确立性别歧视属于违法行为,明晰可操作性的法律细则。如果用人单位触犯,女性就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确立性别歧视惩罚和赔偿细则。比如“未做到男女同工同酬的单位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招聘和工作中遭受性别歧视的雇员,可以向用人单位索赔3个月工资的最高额”。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将聘用和培养女性劳动者的比例作为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之一。第二,应将性别社会化观点纳入教育政策之中,要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促进男女共同努力改变传统的“性别代言”,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的基础。一方面,可以对现行的教育政策进行修订,例如,修改带有性别差异的教师退休制度,以消除其对女性工作晋升和专业发展的影响;减少教育收费以避免贫困家庭的“舍女保男”。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一些导向性或激励性的特别扶持政策,和学校一起鼓励女性走出“被单位拒之门外”的畏惧,大胆从事与自己专业或兴趣相符的工作。这样不仅提高女性的就业机会,而且也能鼓励有能力的女性选择自己擅长的专业。
2.家庭要改变“重男轻女”传统观念,树立男女平等的教育观
家庭是影响学生专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诚然,对于现实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女性来说,接受公平的教育是摆脱这种不平等的最好方式。但是,父母往往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对劳动力市场中职业的性别偏见,去指导子女的专业选择,带有一定的主观和从众色彩。在一些农村或偏远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信息传递慢和个人视野的狭窄,家长对职业认识大多来源于媒体信息,更容易受社会刻板印象的束缚,陷入对子女职业指导的误区。如果家庭无经济能力供养孩子上学,那么女生辍学就是首要选择。因为家长们认为,女生勤快乖巧,能够帮助父母干活、照顾弟妹,并且受近几年“读书无用论”影响,他们坚持认为女孩“读书无用论”,将女性的角色局限于“家庭主妇”的社会地位。然而,家庭经济好的父母偏好于为子女选择专业,也是一种不当之举。总之,受中国“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男强女弱的性别偏见和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的熏陶,子女将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内化为指导和衡量自身行为的准则。因而,在专业选择时,男女呈现显著性差异。为改变这一现状,家庭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男女平等的新理念。第一,改变传统的性别教育观念,树立性别平等的教育观。当家庭对男孩的教育期望普遍高于女孩时,可能对女孩获得相同的教育机会和社会资源会更加不利。家长要摆脱传统的父权制文化束缚,改变“重男轻女”的观念,公平看待子女的社会地位,这样才可以推进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公平化。同时,父母要认识到职业性别隔离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竞争性,尊重孩子的职业兴趣,帮助子女建立自己的专业选择范围。第二,父母应营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增强自身平等意识。什么样的家庭必然教育出什么样的子女。家庭氛围对子女的个性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能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和创新性。而且,民主型家长在专业选择时更愿意帮助孩子分析选择专业的原因和兴趣,辅以参考意见,而非主观断决,违背子女意愿。
3.学校教学要注重性别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女性身心健康发展
其一,在课程设置上,学校通过教材将知识、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传授给学生,在学生性别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所以,通过修订教材,可以逐渐取消课程的性别偏见和性别刻板印象。比如小学教材中的插图农民一定是“伯伯”,警察一定是“叔叔”。[4]在高等教育中鼓励男生选择工程、航天等具有挑战性的课程,而鼓励女生选择语言、文秘等缺乏探索性的课程。事实上,女性也具有向探索和挑战性职业方向发展的能力。因此,对于中小学教材的隐性性别歧视内容进行更改,势在必行。教材内容要摒除强调男性英雄角色和女性家庭角色的刻板印象设置,融入新的社会性别理念,提升女性的职业地位和人格优势,让女性从小生长在性别平等的环境,能够选取与自己专业符合的职业,不为就业的性别歧视而苦恼。其二,在教师发展方面,任何教育阶段,教师对学生性别的观念和行为塑造都是潜移默化的。如果老师对女生的鼓励多集中在听话、整洁;而对男生的表扬集中在大胆、创造性强。那么无形中就教导男女孩具有符合所谓性别规范的举止。[4]所以,学校教学要注重对教师获取性别知识进行专业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置于社会性别束缚之外,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从事各种工作,并能在以后工作中运用新的社会性别观念处理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要始终贯穿于大学生日常教育实践教学环节,把握时代特征,把握大学生的特点,用大学生最喜欢的交流方式和方法,引领青年、组织青年和服务青年。当前,大学生具有个性张扬、好胜心强、自尊心强、渴望表现、希望认可、抗压力弱等特点,这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审时度势,从单一教育方式转变为互动教育方式,从生搬硬套的理论教育转变为网络新媒体互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从视角导向转变为与时代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当中。
2.引领途径的变化。
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应用与微博、微信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和拓展工作能力和视野,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运用新媒体网络的传播力量,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促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教育内容“进网络、进课堂、进社区、进头脑”,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将其寄予自身的成长、成才过程当中。
3.引领内容的拓展。
当前,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的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思潮也发生了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社会主义思潮发展变化的规律,按照社会主义思潮发展的要求,本着“立德树人”的理念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拓展延伸到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应用于日常实践教学环节之中,使大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理论素养,做坚定社会主义发展的践行者和促进者。
4.引领内涵的深化。
要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文化、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内涵建设,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理解,不断拓展其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素质和综合素养,使大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育人目标的功能
1.自我教育功能。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在尊重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主动培养大学生的认知行为,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大学生道德判研水平的发展,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使其永葆生机与活力。
2.自我管理功能。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实践、贴近师生”的原则,要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环节,使之内化为大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不断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正确的思想与情感,提高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当中正确的行为导向,促进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合理行为。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大学生时代的特性,根据不同的对象、年级,分层次进行教育和引导,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讲究教育的层次性、渐进性,启发大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在实践过程当中的认知水平。
3.自我服务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功能在于通过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人生观、世界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大学生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能够得到更好的认知与锻炼,而大学生只有在日常的学习当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才能不断地提高理论素养,自觉的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当中;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变化,使自身的自主意识、自我意识增强,进而提升自我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不断提高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在实践过程当中达到自我服务的目的。4.自我表现功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充分把握和挖掘大学生的性格与特点,从尊重个性发展和育人的角度出发,加强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培养与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真正能让大学生愿意接受、主动接受。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过程当中,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尤为关键,要分析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在彰显他们个性发展和满足他们个人需求的同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思想和行动。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的建构
1.创新教育体制机制,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一定的社会共识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工,确保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责任明确、协调配合、运转高效、上下联动”的教育合力机制。另一方面,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立体网络,高校要齐心协力与各二级学院和教学单位建立起联动机制,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师生共同参与”的格局,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
2.创新教育实践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理念。
要重点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教育的思想引领,在教育实践环节充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细化到工作的各阶段,把握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为每个大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以大学生主体需求和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将“我们想怎么做”变成“学生需要我们怎么做”。要在做好大学生实践教育工作的同时,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做好服务工作。同时,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学校和自身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把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得失的试金石。
3.创新教育实践内容,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
创新教育实践内容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需要,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坚持将创新实践内容“主干”教育和实践“支干”教育相结合,在实践阶段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认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改革教学方式、手段、方法,如运用讨论法、问答法、辩论法、咨询法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头脑。同时,加强实践环节,如组织新生军训、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勤工俭学、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生产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红色之旅等,让大学生了解社会实情、增长见识,在实践中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多样化的发展。
4.创新教育实践载体,发挥网络正确舆论导向的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网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认真研究校园的互联网建设,在借鉴新技术网络新媒体上下功夫。在创新教学实践载体上,要充分把握在大学生当中流行的微博、微信、腾讯QQ、人人网、飞信等新型媒介网络平台,以生动事实为依据,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做好虚拟网络和现实教育的相结合教育实践平台,充分发挥网路新媒体的作用,主动抢抓占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路径,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熏陶上有新的突破,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5.创新教育实践坏境,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主渠道功能,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任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普及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以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贯穿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成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实践环节,分步骤、分阶段,逐项推进与落实。同时,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广泛开展文体娱乐、学术科技、报告讲座等活动,使教育载体多元化和价值观念直观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有效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价值导向问题。
过去传统的观点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是与私有制和剥削相联系的一个概念,社会主义与剩余价值不应联系在一起。其实,剩余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投资者生产的直接目的都是追求剩余价值,即资本的增值,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也都是扩大和增加对剩余劳动的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剩余价值规律是价值规律在社会生产目的和特征上的延伸与表现,是一个社会的客观目的性规律或特征性规律。
首先,剩余价值表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实质。一方面,不论属于什么性质的社会,企业从事生产的目的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因为剩余价值是社会财富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财富增长和积累的表现形式,企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社会财富就越多。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直接目的。另一方面,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一个企业,如果不能盈利,不能生产剩余价值,企业就无法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就难以确立,就会在残酷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因此,企业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成为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其次,剩余价值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资本运行的各个环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不仅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基础和核心,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基础和核心;流通过程则是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并使剩余价值得到实现的过程;分配过程主要表现为剩余价值在社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过程;消费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要素,即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投资者消费剩余价值和维持生活的过程。剩余价值规律支配着社会主义社会资本运行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
最后,剩余价值决定着社会主义矛盾发展的全过程。剩余价值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矛盾决定着社会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过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物质财富,提高劳动生产率,其目的也是大大降低劳动力的生活资料和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资料的价格,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用于全面提高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剩余价值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特有,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并发生作用。
二、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源泉
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源泉问题,必须首先回答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的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因此,社会主义不仅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搞市场经济,而且还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就需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而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市场之一,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就意味着存在劳动力的买和卖,劳动力就具备了商品的属性。
既然劳动力是商品,按照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联系社会主义的现实,联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发展,创造剩余价值的群体也不再单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既包括工人,也包括农民、科技劳动者和经营管理劳动者等,应该说是社会主义全体劳动者。马克思所阐述的“雇佣劳动工人”就应该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即剩余价值应该归国家、集体或企业所有,“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这样的表述就不恰当了,所以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是开放的体系,发展的理论,者对剩余价值来源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丰富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部门大为拓展。不仅包括马克思所指的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工人活劳动中的剩余劳动,只是剩余价值多个来源中的一个来源,而不是唯一来源。剩余价值的来源至少有三个方面:第一,剩余价值是全社会劳动者活劳动中的剩余劳动形成的价值。第二,剩余价值是过去劳动的无偿服务,主要是历代积累下来的科技劳动的无偿服务,是知识产品的潜在价值转化而来的价值。第三,剩余价值是生产力系统效应形成的价值。现代生产力是―个复杂的巨大系统,它包括企业范围、社会范围、历史范围等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联合劳动和分工协作。这种生产力复杂巨大系统形成的产品价值,不是个人劳动形成的价值的简单总和,在这个总和之外,还会由系统效应形成一种提升了的新价值。
三、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性质和使用去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剩余价值的属性来分,可以把社会主义的剩余价值分为公有剩余价值和私人剩余价值。公有剩余价值占绝大多数,约占80%,私人剩余价值约占20%左右。
我国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公有资本主要是掌握国家和集体手里,资本所带来的剩余价值是公有剩余价值,在社会总收入中占据主体地位,是由国家或集体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来掌握和支配,其带来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很大一部分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公有剩余价值的用途:资本增量中的一部分作为利税上缴国家,其余部分转化为垫支资本,构成劳动者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源泉。在我国,有学者通过测算,认为1987―1996年10年间,我国剩余产品价值总量占GDP的比重保持在31%―33%之间。有关研究也表明,1999年我国剩余产品的价值量是26530.94亿元,占当年GDP的32.4%。如以固定资产折旧占GDP14%测算,我国剩余价值率约为60.4%。另据统计,1981―2000年20年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年平均为16.2%。由此测算在此期间,我国剩余价值中约有一半作为税金上缴国家,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主要用于经济建设事业、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国防和行政管理费用;另一半作为税后利润留给企业,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中,由于这些企业的投资者不是国家和集体而是个人,由这些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当然归资本所有者占有,这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人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剩余价值是一样的。即使私人剩余价值中也有一部分以利税的形式上缴国家,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由国家统一掌握和使用,另外的一部分作为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剩余的部分归个人所有。
由此可见,我国剩余价值的绝大部分可以归劳动人民和作为其代表的国家所有,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发展各项事业。这显然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分配去向,大部分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三个“有利于”要求,但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会被流失、被剥削、被侵占。
四、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作用
第一,社会主义的剩余价值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国家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保障就是增强国家财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剩余价值,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国家的税金、社会保障金以及国家的财政储备,都来源于剩余价值。没有剩余价值的增加,就没有国家财富的增加,就没有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就无法进行,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没有剩余价值的积累并由国家掌握,国家就很难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实现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难以得到健康发展。
人民币升值可以节约进口商的成本是显而易见的。国内生产商和进口商一般是以人民币核算成本,在人民币升值之后,用于购买同样数量的外汇的人民币成本降低了,即节约了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人民币升值对国际商品的美元价格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即使人民币升值一倍,国际石油的价格并不会降低一半,而美国或者日本的一辆汽车也不会随着人民币升值一倍而便宜一半,比如从10万美元降低到5万美元。因为国际商品多数是以美元标价的,而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不能对外直接进行支付。人民币升值并不会使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对于国际市场而言,人民币升值还仅仅是我国内部的事情。第二,人民币目前不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并且在外汇管理方面实行结售汇制度,各种进口和出口都要通过国家指定的有外汇业务的银行进行。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进口商进行同样的商品所支付的人民币金额降低了,但是对外支付的外汇金额(如美元)在人民币升值前后是没有变化的。其实际效果是企业或者进口商节约了成本,而国家并没有节约外汇。
举个例子来说,我国在2004年石油和钢材的进口额分别为339亿美元和208亿美元,如果在2005年继续保持2004年石油和钢材的进口规模,即547亿美元,如果人民币升值10%,即从8.27升值到7.443,此时购买547亿美元外汇需要4071.321亿元人民币,而原来需要4523.69亿元人民币,节约成本452.369亿元人民币,以升值前的汇率计算节约了54.7亿美元。对进口商来说,452.369亿元人民币是切切实实节约下来的资金,而对国家来说,切切实实地付出了547亿美元的外汇,收进的是4071.321亿元人民币,而547亿美元是国家以前以4523.69亿元人民币的成本结汇得到的(这里不考虑结售汇的汇率差),从这个角度说,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带来国家外汇储备的节约,以人民币衡量,企业节约了成本,而国家遭受了损失。所以说,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中国的外汇储备无论政府、企业或者个人持有,都会遭受以人民币衡量的损失。
此外,一国货币升值不能只计算进口的好处,也必须考虑出口的情况。本币升值使出口商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要保持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就需要保持以外币标价不变,即同样一条裤子原来在美国卖30美元,在人民币升值之后仍然卖30美元才能保持原来的竞争力,但这样做会使出口商结汇之后的人民币收入下降,降低该商品生产商的利润,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这样做可能使国内出口商陷入亏损状态而被淘汰出局。无奈之下,一部分出口商只能提高商品在国外以外币标价的价格,比如把上述的裤子提高到35美元,这样才能保持换回的人民币收入不变,但这样做无疑会削弱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甚至会使部分产品的价格高于其他国家(如印度、越南)的同类产品的价格。所以提高价格保持人民币收入不变就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在这样的两难选择之下,出口商是采取保持外币标价不变还是提高外币标价取决于几个因素:第一,出口商的利润空间多大,能够承受多大程度的人民币收入减少。如果利润空间比较大,那么可以采取保持商品的国外标价不变,以保持原有的竞争力。但从国内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年的供求态势和竞争态势看,象普通纺织品的利润空间不会很大。第二,竞争对手的成本水平与我国相关企业的成本水平的差距多大。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在亚洲一些国家,如果越南和印度,劳动密集性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其成本水平和中国相比没有太大区别,甚至比中国还低,即使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劳动力成本水平和中国相比差距也不是非常大。如果当前中国的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和定价水平都和中国相差不大的话,中国的出口商最好维持出口商品的国外价格不变;但如果成本优势和定价水平和竞争对手来说远低于它们,则可以采取提高出口商品的国外售价,保持利润原有利润水平的策略。如果有一定的成本和定价差距,但差距不大的话,中国出口商则只能小幅度提高售价,以弥补部分因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利润损失。
在出口利润受人民币升值打击而出现下降的情况下,一部分出口商会停止或者减少出口,很可能造成中国外汇收入的减少。如果出口换回的外汇不足以支持进口,则本币就会面临贬值压力,也就无所谓享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进口成本节约了。
二.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
通常用到的贸易条件是指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近几年中国出口价格水平不断下降,而进口价格却有上涨趋势,因此许多学者通过计量方法计算指出,中国的纯贸易条件在近些年一直处于恶化状态。
钟伟教授在“新双轨制复归中国改革不能承受之重?”一文中指出,汇率的扭曲也正在给中国带来损失,仅以中日贸易而言,1990-2002年间,日本输华产品价格上涨了3%,而中国输日产品价格下跌了19%,中国每年损失的外汇高达1.9万亿日元,是2002年度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10倍。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美元急剧贬值,这给中国外贸商品的定价带来了影响,假定人民币跟随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等每年贬值5%左右,再假定加工贸易利益不受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每年一般商品出口在2000-3000亿美元左右,那么目前中国外贸方面因汇率定值不当的损失,大致在1000亿人民币左右。
中国纯贸易条件恶化是一个明显的事实,这里不过多探讨。但人民币升值是否能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却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改善中国纯贸易条件的主要途径是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前面已经分析指出,人民币升值之后,中国出口商品以外币标价的价格是否上涨将取决于多个因素。人民币升值带来贸易条件的改善,只能体现在人民币升值之后,导致国内出口商人民币收入减少利润下降,为了保持原有的利润水平而主动提高出口商品在国外的售价。但这种提高价格的行为受到国内出口商或者生产商的成本水平和国外竞争对手的成本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制约。
鉴于目前中国的许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了国外产品的激烈竞争,为了在保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人民币升值之后提高出口商品售价的操作空间不大,很可能是人民币升值之后大幅度地降低了出口商的利润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而对于贸易条件的改善却并没有多大帮助。
第三,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企业的跨国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