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4: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案例一:我班有一个王姓的女孩,因父母离异,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从小她就有些娇生惯养,比较自我,责任心不强,学习意识淡薄,成绩偏差,也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女孩,在与她现在妈妈的沟通交流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这位母亲很想带好这个孩子,但由于对爷爷奶奶等女孩亲戚家人的顾虑,她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些缩手缩脚,有些担忧。所以,在孩子刚上初一的时候,我就任命她为寝室长,培养她的责任意识,她刚开始说自己不行,我就将寝室长需要承担的工作说得非常简单,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她听了之后觉得对于她并不难,而且因为她没住过校,对这份工作也有些好奇,于是也就爽快地答应了。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她为了完成好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首先就要有责任心,安排好寝室值日工作,并且每天都要提前检查值日卫生情况;其次还要处理好自己与同学间的关系,以方便自己在管理寝室纪律时能够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再次她还要非常细心地关心室友们的生活,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她们的困难与烦恼,为老师与同学之间建立沟通的通道,与老师一起努力为她们排忧解难。在这一过程中,她逐渐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也学会了体谅他人,关爱他人。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和谐,因此帮助她协调好与家人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与她谈心的时候,我并没有一开始就说及她的家事,而是逐渐地先引导她学会体谅、感恩和回报,这种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孩子从内心去感受周围人对她的关爱,也能去理解父母、长辈对她的教育。而这一品质形成的过程,就是在我与她一次又一次地真诚交流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她把我当成她的知心朋友,学习上、生活上以及家里的事情都愿意主动与我谈,我告诉她很幸运,身边有这么多人关爱她,尤其幸运的是她能遇到现在这位也非常爱她的妈妈,同时我也让她体会她现在的妈妈也很不容易,既想好好教育和帮助她,同时也有来自其他人的压力,让她明白她在这件事情上也是非常关键的,她的主动交流与表现将会让她现在的妈妈更容易、更轻松地做好很多事情。孩子确实体会到了我言语中的真诚,她开始尝试和努力地与家人拉近距离,经过两年多的成长变化,她现在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与家人相处得也非常开心融洽,她的妈妈为此还来到学校感谢我对她孩子的引导教育。说到这些事情时,她不由地热泪盈眶,感激之情不言而喻。
感悟:
人与人之间确实需要真诚来搭建沟通的桥梁,它就似涓涓细水一样,慢慢地流进人们的心田,在这片清澈的田地间,人们消除了隔阂,加深了情感,心近了,一切事情也就简单了。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用真诚来开启心扉,更需要用爱心来维系,因为爱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露,它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在爱的感召下,我们能建立起愉悦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们也会在爱的浇灌中让心中的阳光更明亮。
案例二:我教过一名姓宋的男孩,他性格急躁,易冲动,缺乏集体荣誉感,对待同学也不友善,甚至有时有欺压行为,经常与他人发生矛盾,在上中学之前,就曾与他人发生冲突,他甚至还持刀带人去另一所学校挑衅,幸好警察及时赶到,制止了事件的发生。在他初一从外校来到我们班之后,他也并没有意识到自身不足之处而加以改正,不到一个月就与初三年级的学生打架,后来又向他人借钱不还,当事件被揭发出来,自己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却大发脾气,欲上前打人,当时他的母亲也在现场,却对他束手无策。针对这样的孩子,我首先采取在情感上对他形成威慑力量,让他意识到学校不是他乱来的地方,作为学生,他也必须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错不怕,但知错要改而且能改就是好样的。在接下来与他相处的日子里,我从规范他行为细节入手,引导他发现自身不足,改正缺点,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我既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以情动人,以爱感人,用爱心驱赶他内心的孤独与放纵。慢慢地,他变了,他开始明理懂礼,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乐于主动帮助同学,更愿意为班级承担一些困难的工作任务。在他毕业之后与我的一次电话通话中,他说:“老师,还是您对我好,我现在更能明白您对我的严厉,也更能体会您对我的好了。老师,谢谢您!”仅仅这样一句话,我已经非常地欣慰了,因为我知道我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回报。
“柔”是温柔的“柔”,别看我是大男人,我也有温柔的一面。五(3)班前几个班主任都是以严为先,其实我比他们还凶,但我知道学生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层保护膜,经过几届班主任的锻炼完全可以抵挡住我的尖牙利齿。古时的那句“以柔克刚”我觉得用在我们班上是再好不过了。记得第一次到这个班上课,就有苏墅、韦俊业等大将捣蛋,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出是一种挑战,同时也作好了挑战的准备。当时,我很火,我的人格、我的自尊在被他们践踏。很想大骂他们一顿,但想到我最学校的承诺,想到我来的目的,我最终忍住了,只是以微笑面对他们的错误。接下来还有几次的挑战,我都视而不见。快下课了,我分明看到同学眼睛里有失望的眼神。我觉得我第一关算是通过了,也胜利了。犯错是小孩的天性,同时也是他们的权利,我们有权利去大声责骂学生的天性吗?的确,有时学生犯的错误非常令人发火,但他们真的不懂,他们只是小孩,没有经验,没有成熟。况且,象成熟的自己不也经常犯错,如果受到领导的大声批评或者责骂,我肯定受不了,甚至会有种逆反的心理。大人是这样,小孩就更加了。所以,对于我们班,我选择的是“以柔克刚”的方法。“理”是道理的“理”,我对学生说的最多的事是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班级管理是每个同学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作为班主任只是班级二十二分之一。别看学生年龄小,但很多道理都懂。只是理解能力不够。在讲道理方面我不把他们当学生,什么事情都讲个“理”字。但我在讲道理时通常是转化成故事或比喻的形式。比如,我看到班级像一盘散沙,没有一点凝聚力,不知道班级团结的重要性。我用的是纸、沙、胶水的比喻。当纸上放满沙子时,手一动,风一吹,沙子都会掉下来,然后问他们有什么方法可以不让沙子掉下来,根据学生的积极参与。我把纸比作班级,沙子比作每一个学生,胶水比作班级团结的心。用胶水先涂满在纸上,再放上沙子,它们就组成了一张砂纸。砂纸不但沙子不会掉下来,而且还可磨平一些坚硬的物品。由这个比喻来让学生懂得每个同学拥有团结的心,齐心协力,团结协作是多么厉害呀。象我们班经常出现同学们互相针对、互相辱骂的现象。我就对他们说山谷的故事,告诉他们对山谷大声喊我爱你,山谷回音也会是我爱你。如果大声对山谷说我恨你,山谷回音也会是我恨你。通过故事或比喻让学生理解道理,比直接用生硬的语言要好得多,而且也容易记,更便于学生去发挥。记得有几个家长和我聊天,都说到我说的故事和比喻。全都是学生回家对父母说的,通过学生的嘴巴也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对于学生,我认为学习不是第一位,首先应该教会学生怎样为人处事,学生学会这些,学习成绩也不会是老师要他学,而变成学生自己要学习,行为习惯也不会要老师操心。当然,这是个长久的过程。
“情”就是感情的情。学生和大人一样也需要感情的滋润。有些故事、有些事情、有些文章你加入感情就会完全不一样。人是感性的动物,大人是,学生也是。班会课上讲要孝顺父母,我先有感情的朗读一些文章,再讲一些故事。我讲母亲怀孕十个月的艰辛时,我告诉他们我以前在学校做过的一个实验。让每个同学在肚子上绑上一个鸡蛋,让他们好好的保护好,时间为一天,一天之后我查看了结果,结果可想而知,鸡蛋全部破碎。然后,我再说母亲怀孕的辛苦和伟大,学生就容易接受多了。每次我们班扣了分或学校安排什么工作下来,我都和学生讨论该怎么去做。并且强调五(3)班是二十二个组成,班级管理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扣了分,我们每一个人脸上都无光,都有责任。通过多次的强调,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做自己的事情总比做别人的事情要自觉得多。所以班级管理有同学主动要求承担责任。我们班有同学看到我们的窗台老是扣分,就主动的要求个人承包。我及时的表扬,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认为对待学生“情”很重要。有一次,批评学生扣分的事情,讲到动情之处,我的感情爆发出来,学生很沉默,情绪也很低落,有些学生甚至哭了。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效果,一种成绩。
“严”就是严格的“严”,学生犯了我认为不可原谅的错误时,我也会大发火。比如上别的课课堂纪律不好,故意捣乱,我肯定会狠狠的批评他们,但事后,说句自私的话,不要把别人的错误来伤害自己。我平静下来时,就会和学生平等的谈谈。蹲下来去看学生犯的错误,其实自己当学生时也犯过,是那么的可笑,那么的幼稚。教学生换个位置想想,如果他们是老师,学生犯了错误,自己该怎么办?然后用他们的方法去解他们心中的解。即使,一定要用惩罚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惩罚是促进他们的成长,是为他们好。就象快期中考试时,我让他们背概念,给了他们4天的时间,时间到背不了的罚抄概念两遍。很多同学没有背完,要我给时间让他们抄写或者重背。我说不可能,规则是大家定好的,要罚写不是我的错误,是你们自己没有花时间去背,自己所犯的错自己要学会承担,不是我布置的作业,所以我不会给你们时间。学生基本就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抄写。当然,不可能全部的学生都会这么听话,以点带面难,但以面带点就容易多了。原则一定要坚持。
“逆”就是叛逆的“逆”。学生有叛逆的心理,老师完全可以加以利用。我印象最深的数学考试前一个晚自习,我没让学生看电视,给他们讲数学试卷,到了7:40左右,学生就开始烦了,苏墅、韦俊业他们就故意捣乱,让我讲不下去。我很火,把粉笔一丢,就走出了教室。在办公室我也想到我的做法是不对的,我没有权利就这样放弃。同时,教他们3个多月了,我也想知道我的教育方法是不是行得通,想看看我在学生心里的地位。过了几分钟,我沉重的走到教室,伤感的说了一些打动学生的话,最后对学生说,你们这么厉害,也不需要老师来教你们,我走了,也不想再教你们了,我可申请去教别的班级。这时班我级出奇的安静。我回到办公室一直到下课,也没有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事后,有学生告诉我,我走后,班干部要求同学自己复习并一定要考好数学考试。下课铃声一响,全班跑步下去集合,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非常安静。我一句话也没有说,送路队到餐厅后,有几个学生给我几张纸条,我回家一看,全都是赔礼道歉的话,都要求我继续教他们。回到宿舍,电话不停的响。我们班的女生全都在宿舍里哭,说我发火不教她们了,请求周老师打电话给我,要她挽留。连最强硬的对手苏墅都打电话道歉。我真的很感动。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向学生道歉,说自己太冲动,没让大家复习好,学生齐声说是自己的错。那时,我真的好感动。我对学生说,现在大家什么也不要想,好好把考试 考好,成绩是对你们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老师最好的礼物。考完试,很多学生跑来告诉我他们把试卷都做了两遍,一遍做,一遍检查。的确,这次考试是他们最好的一次,是一次大的飞跃。通过这次事情,我和学生的感情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对于班级管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我的这套方法对于我们班行,对于其他班就不一定行。不过,有一点我认为可以通用,就是不要把学生当小孩,他们也是有自尊、也有人格、也需要感情的滋润。浪费了大家这么多时间,非常抱歉。希望我的一些琐碎事情能触动大家班级管理的灵感,再次感谢大家!
那些能量巨大的男生被留在了室内,如困兽。
篮球是他们的第二生命,来到学校最大的乐趣就是放学后打一场球。
我一直很支持男生打球,在我看来不会玩球就不算是个合格的男生。但是,打球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学生一开始把球放在教室里,这本来也没什么。但是,课间时,男生经常会手痒,在教室或者走廊上拍球,这样就不太好了。教室里玩球,不仅制造了噪音和灰尘污染,还有安全隐患。当然,这也是不文明的行为,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做正确的事,一直是我们的要求。我发现后制止了几次,但是效果并不好,人的习惯是很难改的,下课仍然时有学生违规。我只能把球放到我的办公室桌下,放学后男生来拿。当然,这样做学生就不方便了。一段时间之后,男生还是把球拿到教室里去了。我也并没有太在意。
话说星期五中午,我来到教室,一眼看到小强在往后墙壁上扔球,球反弹回来,接住再扔。其他有同学在旁边看,有的在做自己的事,熟视无睹的样子。小强玩得很专注,以至于我看了好一会儿他都没有发现我,直到我走到他旁边。
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小强也很不好意思。我再看一眼后墙壁,上面已经布满了篮球印,一面墙壁上斑斑点点,教室老旧了,墙本来就不是很白,球印的颜色并不深,不仔细看还真不会注意。
我看了墙上那么多球印,断定这不是一天所为,也不是小强一个人所为。问小强如何解决,小强说不出个所以然。再问,平时还有那些同伴也干过这事儿,小强闪烁其词,欲言又止。这时旁边的一群男生就开始起哄了,意思是小强被逮着了算他倒霉,就让他一个人扛,因为我责令小强必须在规定时间里将墙壁恢复原样。其实,他不说我也知道是哪几个。一面墙面积不小,如果一个人做清洁,工作量很大。小强无言以对,因为毕竟是他做错了。
从新一班组建以来,我一直注重学生文明素养和公共道德的培养,大面上看,还是挺不错的,班级始终把常规优胜的红旗保持到现在,没有一次旁落,实属不易!但是,一些细节仍然经不起考验。其中就包括一些男生的粗鲁、随意、不拘小节和浮躁,几经努力,始终没有实质性的转变。我深感教育之艰难,也感叹习惯力量的强大——要让这些男生绅士一些、品味高一些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我的难过还来自于其他同学的起哄,一种典型的看客心态和幸灾乐祸。这几乎是现在高中生的通病——犯错误被发现自认倒霉,只要自己没有被当场抓住,就有充分的理由起哄、围观。
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小中见大。我一直想找一个契机好好教育一下同学们。现在,一个鲜活的案例就摆在我眼前,我要善加利用,把坏成好事。
怎么做?尽管事发突然,我并无准备,但我依然一边处理一边思考,寻找机会。
如果一个班主任很容易被学生摸透脾气,行事特点逃不出学生的法眼,那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和教育的力度也就会因此而下降。一般来说,我不会让学生轻易掌握我的风格,不按常理出牌就是一种很好的描述——我做事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但是回看起来,每一步都有玄机,都暗藏了一定的教育智慧。
若按照一般的处理方法,班主任一定是当场就发火,严厉批评一顿,然后责令犯错误的学生立即改正。但我就是这样一种人,在当时所有学生都以为我会很生气,要严厉处罚小强时,我却偏偏和颜悦色地和男生们对话、调侃。因为当时的气氛不合适,好几个男生都在旁边看热闹看笑话。我当场发火是他们预料之中的,正因为是他们期待的结果,我才不会让他们这么快就如愿以偿。
为什么不要当场发火训斥?正因为重视,才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和场合。当时是个非正式场合,人数不多,气场不适合做教育,我需要暂时放一放。
问了小强旁边的好几个同学,过去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得到的回答都是嬉皮笑脸的否认。记住了学生的种种表现,我转而开始做其他事,对墙上的球印不置一词。
一个中午很愉快地过去了,我对小强限定的整改时间期限是下周四之前。我们每个星期只有一节班会课,就在周五的下午,正好中午发生了这事,从时效性来说,下午就讲评应该是最及时的。但我还是没有说——在你们都预测我要说的时候我偏不!我要让你们的心悬在那里。其实,我已自有打算,我得把这件事在下个星期一早晨好好说一下。理由如下:
1、今天已经是周末了,即使当时有效果,经过双休日两天的衰减,到下周一来的时候,已经忘了一大半了;
2、班会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也是一个星期的最后一节课。一周的课上下来,大家都很疲劳。所以,我们每周五的班会课都是比较轻松的,让大家带着愉快的心情过周末。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所以,非必须,我们一般不在这节课上讲过于沉重的内容,也尽量不用这个时间严厉批评大家;
3、每周一早晨的半小时,是我们约定俗成的励志教育时间。经过了两天的休息,大家都难以迅速进入一周的学习状态,所以,我们特意在这段时间安排教育内容。这段时间大家的精力旺盛,思想容易集中起来,可以安排比较严肃的话题。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周之计也就在于周一的早晨了。此时做的教育,可以持续在班级运转中产生影响。
做思想教育的规律是这样的,当学生预知了你的教育内容时,会不自觉地事先在心里筑起心理防线,以抵御你教育的力量。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之一。所以,一定要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在学生没有设防的状态下开始教育。星期一一大早来到学校,作业收齐了,同学们在忙着看书或者小声说话,我提示大家停一下,我要开始讲话了。
班主任讲话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氛围,正式讲话前要扫视全场,要提醒大家把所有手头的事都停下来、东西都收好。决不能上面讲话,底下各人忙各人的,要要求学生专注地听讲,心无旁骛。这些都是为班主任的讲话造势,这种铺垫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
学生都没有意识到我要讲一件上个星期的事,他们本以为那件事已经过去了,正在开始从他们的记忆中消失,我却旧话重提。
演讲如同写作文,一头一尾非常重要,开场要先声夺人,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结尾要拔高,要升华,要有煽动性。尽管这是一次没有讲稿的讲话,无形中也运用了这些原则。
同学们,带大家快一年了。我们的行知班在这大半年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但是,大家意识到没有?这一切都是假象!很多人都白跟了我一年!
从开学初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努力提高素质和培养公德意识,这是比考试分数重要不知道多少倍的事情。但是很遗憾!我们的努力没有取得多少进展。上个星期五,我在教室里看到了一幅场景……
每一位同学请回过头去,看一看后面的墙壁,我们看到了什么?(一片目光齐刷刷看向后面)
这里是什么地方?这是我们的家!虽然破旧、简陋,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把它尽量收拾得干净整齐,适宜人居,这里有我们每一个人的汗水。为什么要破坏它?难道你在自己家里也把篮球往上扔吗?
我今天走进教室,这一面常规优胜红旗特别刺眼!我真想把它扯下来,因为我们根本不配!从有评比记录以来,我们一直保持着这面红旗,我们是全校第一面永久红旗的获得者。但是,每个人想一想,我们对得起这面红旗吗?我感到很羞耻!
上个星期有两件事让我很难过。星期三的窗台上出现了鞋印,在我批评了大家,刚刚处理完这件事之后的星期五,墙上的又出现了球印。这不是偶然的,这些细节告诉我们,我们做得还很差劲!
但是,最让我难过的还不是这些印迹,而是大家的态度。因为大家都觉得无所谓,一群看客,围在那里起哄,而且只要不是当场发现,就一定会说——这不是的。我们的九六公约怎么写的?“勇于担当”!我们有这点责任心吗?小强在往墙上扔篮球,旁边一群人熟视无睹,就没有一个人出来提醒一下。
这是集体无意识!
这是我们很多事情不能做好的原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周围的班干部、优秀团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这面墙上这么多球印,是小强一个人做的吗?是他在几分钟里做的吗?但是,现在你们都把责任推给他一个人,公平吗?让小强在两天里把整整一面墙修复,你们就开心了?你们于心何安,于心何忍!
星期五那天,大家都在笑,我也在陪着大家笑,但是,我的心里是很难过的。我一直忍着,直到今天才说,为什么?因为我要等到一个大家都在场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见证,摸摸自己的良心,我们应该做什么?
男生啊!我一直在努力想提升大家的素质,但是我没有成功。从课间的哄闹、课堂上的浮躁到学习上的没有追求。最近我们一直在放英雄主义的电影,就是放给我们班的男生看的。男子汉,要知错就改、勇于担当,要堂堂正正、顶天立地!要有所追求,要成熟起来!要有是非观念,知道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这面墙就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我们的素质,它记载了我们的不良表现,它是我们班的耻辱!
现在我希望男生们用劳动去洗刷自己的耻辱,并且铭记在心。如果大家袖手旁观,就让小强一个人做清理,那是你们自己的决定。
从星期五到现在,这面墙还在那里,保持着它的原样。今天是星期一,如果在星期三时,墙壁还是这样,那么我们就要秉承一班的风格——课可以不上,考试可以不考,不把这件事做好,我们什么事都不要去做!
最后,我想和每一位一班的同学说几句,大家在我的带领下,已经走过了快一年的路。我们中的很多人,很快就将离开我的带领。一年时间虽短,但我还是希望能给大家留下一些东西,一些值得你终生回味的东西,即使将来你不在我的班了,也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一班人,我们是从行知班走出来的,走到哪里都要很自豪,不要丢了行知班的人,不要被别人瞧不起,要以自己的素质告诉所有的人,我们无愧于行知班的称号!我们要把什么样的墙壁留给下一个班级?我们知道他们会说些什么吗?自己做出选择吧!
星期一中午,我依然准时来到一班的教室,我们愉快地在一起看电影、评电影,和往日没有任何区别。今天放映的是《拯救大兵雷恩》,震撼啊!而对于那面墙,我再也不会说一个字——让孩子们自己做出判断吧。那一面墙,依然故我。
下午放学后,我们按计划正常召开了半个班的学生大会,讨论了分班选科问题。
会开完了,我走出教室,和几个学生交流选科的问题。几分钟后,等我再次回到教室,却发现眼前出现一幅奇观!几个男生正在擦拭墙上的球印。
把班级建成一个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集体,是每位班主任苦苦探索和孜孜以求的目标。而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距离,众说不一。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潜心研究初中学生心理,认为班主任和学生各是剪刀的一叶,班主任和学生的距离就是“剪刀差”。
初一年级是学生对中学生活的适应期。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新的教师、新的同学,一切无不从“新”字开始,同时也是新的风气、新的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班级工作抓得好,极有利于养成良好班风,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和学生的交往上,要做到“离多接少”。此时的学生,大都愿意把自己的长处、优点显露给教师,而不良习惯在新环境中处于自我抑制的隐蔽状态,不敢冒头。学生也愿意在师生共同制定的班纪班规中约束自己,展露才华。这段时期班主任在了解学生,学生也在了解班主任,他们通过班主任处理每一件事的方法来摸清班主任的脾气。班主任此时应和学生保持“离多接少”的距离,对学生严而有方、严而有度,让学生觉得老师很严。这一时期中,班主任认真带领学生做好班级的每个第一次,形成良好的开端,对以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到初二年级,学生进入初中生活的转折期。随着学生对环境的熟悉,自身的缺点、毛病也开始暴露,松懈情绪出现,同时从生理心理上已基本跨入青春发育期,学生情绪不稳定,动荡分化较为剧烈。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发生明显的变化。此期的班主任和学生间的距离,已不再是初一那样“离多接少”,而已在相互了解中逐渐缩短,形成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对学生的教育本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让学生觉得老师虽严,但严而有据,严而有爱。在工作中能洞察学生的思想变化,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引导学生走出误区,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
初三的到来,对学生而言是人生道路的转折期。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与信任,尤其是教师的支持与鼓励,这一时期绝大多数同学对学习有一种紧迫感,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均较以往增大。此时班主任应和学生多接触、多谈心、多理解,保持“离少接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打成一片,建立亦师亦友的亲密、和谐、平等的关系。教育中掌握“以教为主,教训结合”的原则,讲究工作方法,注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此时班主任工作更应细致深入,从关爱学生出发,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谈。让学生感到师爱的温暖,体验到被信任和被尊重的幸福感,对班主任产生由衷的尊敬和爱戴,并乐于接受班主任的要求和指导,使班主任真正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朋友和指导者。
从初一到初三,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由不了解到逐渐了解,再深入了解的整个过程,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经历了最远、渐近到最近的变化,这就像一把张开的剪刀,班主任和学生各是剪刀的一叶,剪刀张口最大处,两刀叶相距最远,处在初一,师生距离最远;慢慢随着岁月的推移,两刀叶之间距离缩短,师生间距离逐渐缩短;到初三结束,刀叶交叉并拢,相距最近。在对学生了解得越来越深的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如丝丝春雨,润物无声,已深深浸入学生的心扉,班主任也已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