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4: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有趣的问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例1:已知某铁路桥长1000米,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小亮、小芳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观测:
小亮说:“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通过用了60秒。”
小芳说:“整个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秒。”
求火车的速度和火车的长度。
分析:画出示意图:
我们可以看出,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通过这一过程中,火车行驶的路程=桥的长度+火车的长度;整个火车完全在桥上的这一过程中,火车行驶的路程=桥的长度-火车的长度。
解:设火车的速度为x米/秒,火车长度为y米。
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组
60x=1000+y40x=1000-y,解得:x=20y=200
答:火车的速度为20米/秒,长度为200米。
总结:设火车完全通过桥(隧道)的时间为t1,完全在桥上(隧道里)的时间为t2,则有:
L桥/隧道+L火车=v火车t1;L桥/隧道-L火车=v火车t2。
二、火车相向相遇、同向追及
例2:一列快车长168米,一列慢车长184米,如果两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离开需4s;如果同时同向而行,从快车追上慢车到离开需16s,求两车的速度。
分析:画出示意图:
我们可以看出,相向行驶时,从相遇到离开,快车和慢车行驶的路程总和等于两车的车身长度之和;同向追及时,从追上到离开,快车和慢车行驶的路程之差等于两车身长度之和。
解:设快车的速度为x米/秒,慢车的速度为y米/秒。
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组
4x+4y=168+18416x-16y=168+184,解得:x=55y=33
答:快车的速度为55米/秒,慢车的速度为33米/秒。
总结:两车相向行驶从相遇到离开的时间为t1;同向追及从追上到离开的时间为t2,则有:
S快+S慢=L快+L慢或(v快+v慢)t1=L快+L慢;
S快-S慢=L快+L慢或(v快-v慢)t2=L快+L慢。
三、结论应用
例3:甲、乙两列客车的长分别为150米和200米,他们相向行驶在平行的轨道上,已知甲车上A乘客测得乙车在他窗口外经过的时间是10秒,那么乙车上的B乘客看见甲车在他窗口见外经过的时间是________秒。
分析:A乘客、B乘客看成是两列长度为米的火车A和火车B,它们的速度分别就是甲客车、乙客车的速度。这样问题就转变成了甲客车和B火车、乙客车和A火车相向行驶的问题了。
解:设甲客车的速度是x米/秒,乙客车的速度是y米/秒。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10(x+y)=0+200,得到x+y=20
所以==7.5秒
“下一个赢家就是你!”这句响亮的具有极大蛊惑性的话是大英帝国彩票的广告词。买一张大英帝国彩票的诱惑有多大呢?只要你花上1英镑,就有可能获得2200万英镑!
一点小小的投资竟然可能得到天文数字般的奖金,这没办法不让人动心,很多人都会想:也许真如广告所说,下一个赢家就是我呢!因此,自从1994年9月开始发行到现在,英国已有超过90%的成年人购买过这种彩票,并且也真的有数以百计的人成为百万富翁。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流行着类似的游戏,在我国各省各市也发行了各种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各地充满诱惑的广告满天飞,而报纸、电视上关于中大奖的幸运儿的报道也热闹非凡,因此吸引了不计其数的人踊跃购买。很简单,只要花2元的人民币,就可以拥有这么一次尝试的机会,试一下自己的运气。
但一张彩票的中奖机会有多少呢?让我们以大英帝国彩票为例来计算一下。大英帝国彩票的规则是49选6,即在1至49的49个号码中选6个号码。买一张彩票,你只需要选6个号、花1英镑而已。在每一轮,有一个专门的摇奖机随机摇出6个标有数字的小球,如果6个小球的数字都被你选中了,你就获得了头等奖。可是,当我们计算一下在49个数字中随意组合其中6个数字的方法有多少种时,我们会吓一大跳:从49个数中选6个数的组合有13983816种方法!
这就是说,假如你只买了一张彩票,六个号码全对的机会是大约一千四百万分之一,这个数小得已经无法想象,大约相当于澳大利亚的任何一个普通人当上总统的机会。如果每星期你买50张彩票,你赢得一次大奖的时间约为5000年;即使每星期买1000张彩票,也大致需要270年才一次六个号码全对的机会。这几乎是单个人力不可为的,获奖仅是我们期盼的偶然而又偶然的事件。
那么为什么总有人能成为幸运儿呢?这是因为参与的人数是极其巨大的,人们总是抱着撞大运的心理去参加。殊不知,彩民们就在这样的幻想中为彩票公司贡献了巨额的财富。一般情况下,彩票发行者只拿出回收的全部彩金的45%作为奖金返还,这意味着无论奖金的比例如何分配,无论彩票的销售总量是多少,彩民平均付出的1元钱只能赢得0.45元的回报。从这个平均值出发,这个游戏是绝对不划算的。
二、生日概率问题
【数学情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指一年365天中某一天),随机相遇的两人的生日要在365天中的同一天,即使有也是很凑巧,但如果相聚的人数增多,可能性会增大。某次随机相遇无论男女、老幼,若人数达到了50以上,形成一个团体(如集会、上课、旅游等)。
【提出问题】
1.随意指定一个人,你猜某天正好是他的生日,猜对的可能性有多大?
2,随意指定两个人,你猜他俩生日是同一天,猜对的可能性有多大?
3.某一团体有一群人,我绝对可以肯定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这群人人数至少要多少?
【问题解决】
问题1. 解:一年有365天,他某天生日概率p=1365≈0.0027,
故猜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问题2. 解:两个人生日,总共可能性有365×365种搭配,其中有365种生日相同,故随意指定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p=365365×365=1365≈0.0027,
故猜对的可能性仍旧微乎其微。
问题3. 解:某一团体中,绝对肯定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即为必然事件,p=1。由抽屉原理可知,这群人至少要有366人。
【点评】枯燥的概率计算,通过联系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打赌形式创设数学情景,使学生运用了排列组合、抽屉原理、概率知识等数学方法,进入了由浅入深的研究性学习,最后巧妙地应用正难则反的逆向思维,用数学知识有理有据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体会了概率源于赌而高于赌,增大了学习数学兴趣。
三、游戏中的概率问题
袋中装有10颗棋子,其中5颗白棋子,5颗黑棋子,游戏规则规定:一次从中任取5颗,若5颗子颜色全相同,则主持者付给摸棋子者5元,否则摸棋子者付给主持者0.5元。求主持者输掉5元的概率与赢得0.5元的概率。
有用的数学既取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育向生活的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只有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学习。
1.生活问题数学化。
回归生活的教育要求教师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安排教育活动内容。以“数字”这一幼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内容为出发点,设置“设计车牌号码”、“我说你猜”等教学情境,模拟生活,让幼儿设计车牌号码,学习运用单双数,使幼儿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字的有用性,激发幼儿学习数的兴趣。
2.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教育不仅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更重要的是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探究欲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拓展延伸环节,幼儿可以在区角活动(包括数学角、科学区、小超市),在生活活动中,进一步寻找生活中不同地方的数字,了解其作用;进一步运用已有数学经验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生活问题的数学化、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能让数学教育真正成为沟通幼儿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二、感受数字的有趣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幼儿的思维具有具象性,要使幼儿感受到数字的有趣,本活动采用了以下三个策略:
1.数学学习的情境化。
数学的本质在于抽象。但是,幼儿的抽象数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必须建立在具体的经验基础之上。本活动创设三个不同的情境,使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感受数字的有趣。情境一“请上来”,根据数字的部分字形猜数字,幼儿都喜欢“猜谜语”,因为在猜的过程中,幼儿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抓住这一心理特点,设计此环节帮助幼儿熟悉数字特征,同时也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情境二“设计车牌号码”,幼儿乐在其中;情境三“我说你猜”,幼儿综合运用已有数学经验获得礼物,既体验到数字和数学学习的有趣,又获得成就感。
2.数学学习的操作化。
“动作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皮亚杰)通过幼儿自己“设计车牌号码”,每人5个数字,自己动手操作,变出好多新的车牌号。幼儿在与材料反复地相互作用中,在具体动作水平上协调和理解数的实际意义以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地将外在的动作浓缩、内化为内在的动作,最终转化为头脑中的思考。这样,既获得了数的经验,又感受到数字的有趣。
3.数学学习的直观化。
“幼儿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的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因此,为更好地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生活活动,利用动画课件,将抽象的字型直观化、形象化、动态化,唤起幼儿对于数字学习的兴趣。
三、感受数字的有序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幼儿掌握数的序列结构,是掌握数概念和发展幼儿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思维而教”的数学教育,根本扭转那种记忆式的数学学习,让幼儿真正感受到数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魅力。对于幼儿来说,逻辑观念的重要性远大于数字的记忆。不必担心幼儿不会数数、不会计算,这都是由于他们还没有获得相应的逻辑观念。与其让幼儿死记硬背那些无法理解的数学,不如给幼儿提供有价值的逻辑经验。如排序的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序列观念,这看起来和数学无关,却是幼儿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础。
1.教学环节的递进性。
这可把大家急坏了,老师却微笑的说:“我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思考。”
天啊,才五分钟的时间,神算也不会算这么快啊!只见同学们有的列起了算式;有的赶忙用计算机算。而我呢,直接利用了“高斯算法”,我的答案被老师否定了。
五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同学算得出来。
老师不急不慢的走上了讲台,细心地讲起题来:“同学们,我们分析一下这道题的规律,它是依次增加了4。刚才呢,有些同学直接利用了‘高斯算法’为什么不对呢,我们来看看就知道了。高斯的算法是:(首项+末项)×项数÷2,为什么不能把这个公式直接用到这道题里面算就不对呢,”老师越讲越慢,就越激起同学们对问题关键的兴趣,这就是梁老师的上课风格,“原来,问题就出在这个项数(人们把一个数称为一个项数),从‘5+9+13+……+81’里,还没有有81个项数,所以,我们必须得算出这道题里有几个项数。”
“那怎么求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