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2-02-20 17:48: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火烧云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火烧云教学反思

篇1

因为本课写的是傍晚的火烧云,所以我也以云引入课题。

师:“春暖花开,东风徐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的云美吗?”

生:“非常漂亮,像棉花一样白的云彩在天空中悠闲的飘着”

生:“天空中千姿百态,有的像树叶,有的像小动物,有的像一支枪。” 师:“是呀,白白的云彩在天空中千姿百态。”随机板书颜色、形状。

师:“你见过热情似火的火烧云吗?”

师:“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中出现的赤色红霞。”出示几张火烧云的图片(目的为了激发学生的探求欲)。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简直太美了。”

生:“太让我吃惊了,还有这么美的云呀!”

生:“没想到云还会有这么多的颜色”

(随机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作家萧红写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形状。

生:“第一、二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颜色,第三、四、五、六、七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形状”交流读书成果。

师:“你喜欢哪一部分?”

生:“我喜欢颜色这一部分。”

师:“你给大家读读好吗?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非常多,我是从梨黄,葡萄灰,茄子紫,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知道的。”

生:“我还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非常快。我是从四个一会儿和变化极多看出来的。”

师:“火烧云的颜色非常多,而且变化多端。该怎样读呢?谁给大家读读?”

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一遍

师:“我们还可以想用什么方式来读呢?”

生:“接读。”

生:“齐读。”

生:“合作读。”

师:“怎么合作读,你当老师给大家分配一下吧。”

生:“老师你读第一句,男生读四个一会儿,女生读剩下的部分。”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以为这样更能听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和变化快。”

(小结这一部分。)

师:“火烧云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这一部分,一会儿把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生:“我们小组通过读的方式知道了火烧云的形状非常多,变化也非常快。我们抓住了几个重点的字词,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

生:“我们小组通过表演的形式知道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和变化快…”

生:“我们通过接读课文的方式知道了火烧云形状的特点…”

师:“天空中出现了这么美的云彩,我们也赶快用彩纸撕一撕,让老师们看到你们心目中火烧云吧!”

生:自由发言,说所自己撕得是什么,然后自己贴到黑板上。

师:“这么多云朵,开始还是红彤彤的,像一朵娇艳的牡丹,过了一会儿,牡丹渐渐枯萎了,一眨眼不见了,你也学着我的样子用“一会儿――(什么样的),过了一会儿――”说说天空中的火烧云吧”

师:以第七自然段为过渡段结束课文的学习。

师:小结“大自然的景色多么神奇呀!幽蓝的夜空中,云朵悠闲的飘着,你观察过晚上的云吗?今晚我们一起去看看,让夜晚的云在我们的笔下绽放吧!”

篇2

因为本课写的是傍晚的火烧云,所以我也以云引入课题。

师:“春暖花开,东风徐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的云美吗?”

生:“非常漂亮,像棉花一样白的云彩在天空中悠闲的飘着”

生:“天空中千姿百态,有的像树叶,有的像小动物,有的像一支枪。” 师:“是呀,白白的云彩在天空中千姿百态。”随机板书颜色、形状。

师:“你见过热情似火的火烧云吗?”

师:“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中出现的赤色红霞。”出示几张火烧云的图片(目的为了激发学生的探求欲)。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 “简直太美了。”

生:“太让我吃惊了,还有这么美的云呀!”

生:“没想到云还会有这么多的颜色”

(随机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作家萧红写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形状。

生: “第一、二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颜色,第三、四、五、六、七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形状”交流读书成果。

师:“你喜欢哪一部分?”

生: “我喜欢颜色这一部分。”

师:“你给大家读读好吗?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非常多,我是从梨黄,葡萄灰,茄子紫,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知道的。”

生:“我还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非常快。我是从四个一会儿和变化极多看出来的。”

师:“火烧云的颜色非常多,而且变化多端。该怎样读呢?谁给大家读读?”

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一遍

师:“我们还可以想用什么方式来读呢?”

生:“接读。”

生:“齐读。”

生:“合作读。”

师: “怎么合作读,你当老师给大家分配一下吧。”

生: “老师你读第一句,男生读四个一会儿,女生读剩下的部分。”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以为这样更能听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和变化快。”

(小结这一部分。)

师: “火烧云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这一部分,一会儿把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生: “我们小组通过读的方式知道了火烧云的形状非常多,变化也非常快。我们抓住了几个重点的字词,,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

生:“我们小组通过表演的形式知道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和变化快…”

生:“我们通过接读课文的方式知道了火烧云形状的特点…”

师: “天空中出现了这么美的云彩,我们也赶快用彩纸撕一撕,让老师们看到你们心目中火烧云吧!”

生:自由发言,说所自己撕得是什么,然后自己贴到黑板上。

师:“这么多云朵,开始还是红彤彤的,像一朵娇艳的牡丹,过了一会儿,牡丹渐渐枯萎了,一眨眼不见了,你也学着我的样子用“一会儿┄┄(什么样的),过了一会儿┄┄”说说天空中的火烧云吧”

师:以第七自然段为过渡段结束课文的学习。

师:小结“大自然的景色多么神奇呀!幽蓝的夜空中,云朵悠闲的飘着,你观察过晚上的云吗?今晚我们一起去看看,让夜晚的云在我们的笔下绽放吧!”

篇3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正如著名教育家钟启泉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语文教学应该富有人情味,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成长与活力。

一、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其之间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在初读课文后,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赵州桥的情况。我让每位学生把自己当作赵州桥进行自我介绍,一下子学生的积极性陡然高涨。一位学生这样介绍:“我叫赵州桥,小名济桥。我出生在河北省赵县的河上,我是隋朝的工匠李春生下的。今年我已经1300多岁了。”学生把自己当作赵州桥自豪地向别人展示介绍,课堂成了学生自由发挥的欢乐天地。又如,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教学这一节时,我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赵州桥的设计师李春带着工匠们来到我们身边,你会怎样采访他们?”接着小组合作,一人当记者,三人当被采访者,然后全班交流。在教学中,学生穿越时空所作的采访交流,是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是一种无形的心灵感染,对学生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这样的采访设计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这样的互动教学设计使古老的赵州桥也焕发了生命的活力。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可见学生进入了欲罢不能、乐此不疲的积极状态之中。这样的语文课,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感悟,打开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心声,产生了自己的思想,充满了创造与发现的魅力,显现出生命的多姿多彩。

二、课堂因赏识而绚丽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一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这种保护就是一种教育。因此,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个性飞扬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要有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学生要有思考的自由,要有说话的自由,要有生命本真展示的自由,更要有个性流淌的自由。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独树一帜,随时质疑,保留看法,使每一节课都能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学生个性尽情展现。答案不是唯一的,语文教学才是精彩的。

例如教学《我的战友》一课时,在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有同学率先问:“老师,燃烧弹燃烧之后,火为什么只烧,而没有烧‘我’和其他战士呢?”我惊呆了,这可是我对此课教了好几遍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盯着我。我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由衷地赞叹道:“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连老师也没想过这个问题,有水平,太不简单了!”全班学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时,我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展开讨论。教室里气氛热烈,最后大家比较一致地认可岳鹿思考的结论。他说:可能趴在下风处。我们趴在上风处,火往下风处烧,所以没有烧到我们。接着,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独到的问题。如:“课文第二小节说‘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第九小节写了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同志报仇!’其他人是怎么知道牺牲的呢?”有的提出:“从插图看,身上带了子弹、手榴弹。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而这些弹药怎么没有爆炸呢?”还有的同学说:“我们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那烈火烧身体,那种棉布焦味,敌人能闻不到吗?”多妙的发现啊。在课堂里,我和学生们一起用彼此的智慧演绎着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故事。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问。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这需要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师生的对话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应努力以真诚的语言、和蔼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评价的过程.要学会赏识学生,学会运用赞美的语言(如:“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发现。”“试一试,再试一试!”“相信你,你能行……”“你观察的角度很新,很出色!”)。

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学习语文的主人是儿童,儿童的语文世界必须得到尊重。

三、课堂因感悟而丰满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乃发灵光”。焕发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应是一种生命的交流和对话的课堂。语文教学不仅要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而且要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倾诉心声。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在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其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我紧紧把握课文的这条情感主线,要求学生读课文,找到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把感受批注在旁边。其中“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是文章的重点、精彩之段,学生差不多都能找出这一段话。我质疑:“一般情况下,我们常常会习惯使用‘几个小时’这样的句式,很少采用课文这种表达方式。那这儿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呢?”于是学生一遍遍深情地朗读,边读边感悟。学生联系上下文,把“8个小时”与“8小时”对比着一读,不难发现作者这样写有其特别的用意。在当时的情况下,每过去一分一秒,就意味着孩子们生存的希望越来越小,何况是用“小时”来表示,这样更显出当时事实的残酷,而加上了“个”字,显得故事情节拖沓,节奏缓慢,很难突出当时危险的情景。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样写突出了父子间的情深,因为在“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么紧张、急促、令人窒息的节奏感中,我们可以想象这位父亲挖掘过程的艰难,体验父亲救子时内心的焦急和无助,品悟到父亲有着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爱得坚强、爱得执著、爱得深重的父亲。通过个体感悟和集体讨论,文本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学生也由此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与魅力。

四、课堂因情感而高涨

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情感流淌的课堂。“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所。教学成为儿童主观所需,成为他情感所驱使的主动发展过程。

当学生有了生命的冲动。有了创造的激情,那么课堂自然就会成为他们情感激发、心灵对白的精神乐园。如教学《火烧云》,在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快的特点,感受火烧云的美妙,受到美的熏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火烧云变化的片子,吸引了学生后,随机发问:“火烧云还会怎么变?”孩子们七嘴八舌。兴致盎然,有的说:“忽然天边跑来了一只羊,紧跟着一只狼也来了。羊拼命地跑着。转眼间,就不见了,狼也不见了。”有的说:“你们看,那边,穿着风衣的猫也来了……”同学们争先恐后,说的头头是道,听的津津有味,笑声不断。趁同学们的情感已被调动起来,我说道:“火烧云颜色美,变化如此奇妙。想不想夸夸火烧云?学生纷纷道:“想!”一位学生动情地说:“啊,火烧云,你是大自然的奇迹。”还有的说:“火烧云。你美化了天空,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我要高声赞美你。”浓厚的兴趣,高涨的激情,流淌着学生的情感,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发展。

五、课堂因想象而灿烂

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爱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实践证明了想象力对他的发明创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看来,为人师者没有理由将文本看死,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炼处、空白处、省略处,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如《小珊迪》一文,小珊迪为诚实与守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死了,小利比的命运又如何呢?课文没有交代,也无需交代,学生对此却十分关心。我想作者留下空白也许就是希望读者去大胆畅想。还有如《小摄影师》一文,高尔基第二次接待小男孩,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在教学中,对于这样的空白处,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续写故事。

六、课堂因体验而升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将多姿多彩的生活引入课堂,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举国上下瞩目的大事,课文《向往奥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无此激动、自豪的情感。在教学前,我让孩子们通过上网查询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市筹办2008奥运会的资料、剪贴报纸。了解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口号、主题,交流所收集的有关资料;在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奥运的了解,我在课堂播放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的录像;雅典奥运会的精彩片断;在教学后,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写自己的感想、体会。学生在这些看、读、听、说、写的过程中,感悟了奥林匹克精神,激发了对和平、友谊、进步的向往,对自己国家走向世界的自豪,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语文能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觉得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这样教学,把生活引入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得到升华,让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做到了教学内容生活化,学习方式生活化,师生关系生活化。

生命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自主地思考探索,才能勇于表现自我,才能创新和超越。教师应当好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创造自主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在实际教学行动中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善于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师生才能释放出生命的活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发扬起自主的个性,课堂才能散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篇4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32-01

问题有助于学生开启智慧之门,在促进学生思考的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热情地探索语文学科的奥秘,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一、准确把握问题式教学内涵,巧妙设计“问题”

问题式教学的核心,是灵活地设置问题。首先,设置问题时,应当具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不能随意提问,而应当抓住主要内容。例如《观潮》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感受潮水的波澜壮阔。因此,学生学习完整篇文章之后,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一定对潮水有了更深的印象,现在你们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谈谈心目中的潮水。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学要点进行思考,然后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设置问题时,应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学生经过认真思考,解决课文中的问题,巩固学到的新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例如,教学《神笔马良》这篇文章时,教师让学生将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之后再进行提问,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马良有神奇的画笔,可以为老百姓造福。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促使学生借助语文课程的学习明白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准确把握问题式教学内涵,巧妙设计“问题”,并在适当的时候提问,将提问式教学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带着问题去思考、学习。

二、营造“问题”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有效质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营造一个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效质疑。通常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质疑的含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效,即教师使用该教学法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不断积累知识,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即教师使用问题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学习,发现新的问题,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质疑与反思。首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对所要提出的问题设计悬念,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鸟的天堂》一课时,可以直截了当地对学生说:“看了文章的题目,同学们觉得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样的提问,拓宽学生的思维,学生会想:“鸟的天堂”究竟是怎样的画面呢?是不是有非常多的鸟?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会自主探究,在课本中寻找答案。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对一些主要的情境、词和句等内容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讲授《火烧云》一文时,教师可以抓住火烧云形成全过程的紧张情节进行讲解,使学生产生想要了解火烧云的迫切心情,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对火烧云的形成过程加深印象,活跃课堂气氛。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其他教学方式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质疑,引导学生学会探究,通过自主探究找到答案。

三、培养学生“问题”式思维意识,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使用问题式教学法,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思考,能够用饱满的热情去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例如,教学《雷雨》一文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这样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打雷下雨的情景吗?当你们问爸爸妈妈的时候,他们是怎样告诉你的?”“你们知道雷雨是怎么形成的吗?”听到老师提出的一连串问题,学生就会开动脑筋,想象雷雨发生的情景,思考雷雨是怎么形成的。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时,教师就可以对课文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从科学的角度了解雷雨的形成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想象力,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四、问题式教学的延伸

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仅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听,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问题式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就是问题,显而易见,最后也应将问题当作终点。要精心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通过大量阅读、查找资料或小组讨论获得答案。在课外,学生不但要掌握课堂所学习的知识,而且还应主动拓展知识面。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题式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巧妙设计“问题”,营造“问题”教学氛围,培养学生“问题”式思维意识,注重问题式教学的延伸。要着重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养成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篇5

一、从教材中发现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材料十分丰富,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应有尽有。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发现美。

李白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雄壮之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一种游子思乡之美。《黄山奇石》中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仙人指路”这些关于奇石的描述表现了自然造物的神奇之美。《妈妈的爱》通过叙述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表现了母爱之美。叶圣陶老先生的《荷花》一文中关于荷花的描写:“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不光赞美了白荷花的美丽,还表现了作者对美妙神奇的大自然的由衷赞美。

总之,教材内容所包含的美是丰富而多方面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善加运用,就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美育功能,使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加强对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反过来,随着理解程度的加深,审美领悟能力也会提高。

二、通过朗读欣赏美

关于朗读课文,有人曾打过一个有趣的比方:课文像台机器,默读只是看到了它的外形,朗读才是把它转动了起来,才能真正看到它的妙处。那么,怎样才能朗读好课文呢?怎样才能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欣赏到课文的美呢?

1.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2.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做到“五不”: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

3.指导学生流利地读,即要读得通顺、流畅,速度适当。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这就要求要深入体会课文,只有对课文内容有正确的理解,才能产生相应的感情,才能让学生从读中受到美的感染。要做到读得有感情,首先要读出不同的语调,把各种年龄的人的语调读出来,把不同的情绪和性格,如快乐、痛苦、希望、开朗等,都通过语气、语调形象地表现出来。还要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如同情、讽刺、批判、赞扬等表达出来。其次,要读出词语、句子、段落间的停顿。通过停顿,体现出标点符号来。通过停顿,把文章中表现的快乐、悲痛、庄严、沉重等各种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来。再次,要读出重音,把句子中应强调的词语读得重一些,响一些。如:“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句中的黑体字,对表现小女孩的可怜是很重要的,就要读成重音,强调小女孩的悲惨,表达出作者对她的同情。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情朗读课文等等。 通过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能激发学生对美好情境的向往,对自然和生命的关心,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课文内容的美,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

三、通过游戏展现美

席勒说过:“只有当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可以说,游戏是一种很有趣的审美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适当地运用一些游戏活动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对课文的理解、展现美。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是游戏的目的。

课文表演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游戏。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参与到课文创设的情境中去,扮演一下课文中描写的人物、动物、事物,感受课文中的美,同时通过语言、行为展现自己所理解的美。如在教学《司马光》时,就可以让学生扮演“司马光”、“与司马光玩的小朋友”,还可以让四个小朋友手拉手成一个圆圈当“水缸”。这样,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学生展现了司马光的机智,展现了对课文的理解。

音乐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游戏活动。如在教学《妈妈的爱》时,让学生欣赏一下《妈妈的眼睛》,学唱一唱《小乌鸦爱妈妈》,可以让学生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展现出感受到妈妈的爱后应对妈妈回报的赤子之心。

四、通过写作创造美

学生从课文中发现了美,欣赏了美,老师更应教会学生创造美。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主要体

现在对所学课文的反思,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完课文之后,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了使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更好的流露美,表现美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了这样几点:

1.指导学生翻阅观察日记,重温生活中的趣事、乐事、要事,以求在重温中勾起审美回忆,再现审美体验,触发审美想象。同时,可以结合生活要闻会、生活趣事交流会、同学朋友谈心会等形式,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互相碰撞,互相引发审美想象。

2.引导学生走入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如小记者采访活动,参加英雄事迹报告会等)或者特意创设情境(如演话剧、小品等),让生活或情境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意,扣动学生情感之弦,以求在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中勾起审美回忆,触发审美想象。

“美”是诱人的。当学生在“美”的感召下,全身心地投入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的审美活动的时候,习作已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一种追求。随着审美能力的逐步提高、审美心理的逐步完善、审美经验的逐步丰富,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将逐步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学生的作文中将处处表现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渗透美育知识,时时奏响学生心中美的音符,叩击学生敏感的心灵,使他们的好奇心,未知欲和鲜明的想象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照亮那些美丽但幽暗的角落,让一切珍贵的东西闪光,才能实现肩负培养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才能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实现自身美育与情育的统一。教学实践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幼小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学生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益需要美的推动。一句话,学生的发展不能没有美。

篇6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这是自课改以来众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迷失与错位进行的自我反思。其实,语文学科的本色应该是学习语言,应该是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

学习语文要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阅读层面,只有“读得进”“学生才能亲近文本,接纳文本语言,唤醒他们言语觉悟,对文本所表达的言语内容”“自求得之”。因此语文首先要经历一个自为的过程,在外物的刺激下走进文本,触摸文本。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交流,引发观点碰撞,帮助他们学会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共享,学会表现自我。再次,教师应针对文本的有机点相机点拨,使学生不仅有所思更有所悟,将思维引向纵深。

“激入——导思——点悟”这样一种模式,正思维训练为核心,凭借简约的教学内容,简便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1激入

“激入,”“激入”即“激趣导入”就是明确目的,创设悬念,通过已知和未知的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是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文本的首要环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每一课堂要注意调动学生兴趣特别要注意讲究课堂导入艺术。每节新课的导入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为上新课创设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1.1知识型激入: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谓知识型激入,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此激入方法可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变好奇为浓厚的兴趣,很自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1.2创境激入: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感情共鸣,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小学语文课文中不少是文美情真的佳作,对于这样的课文的导语设计,老师要选准切入点,引“生”入情入境,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事半功倍了。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首先播放青山围绕绿水,绿水倒映青山的背景下,渔民唱着渔歌泛舟湖上的如梦似幻的情景,当学生渐进其中时,配以教师诗情的讲解,让学生不由地进入那山那水中,在具体的情境中给桂林的山水蒙上一层艳丽的面纱,使学生一触即发的好奇得以点燃。从而学生不由地走进了文本,乐于去探研桂林山水的迷人之处。

1.3谈话激入:“启而不发”这是我们在课堂上无数次在心底对学生的责怪,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的思维闸门没有打开,学生在课堂上太拘谨,这样,课堂气氛如同死水,形成你填他进,你不填他不动的现象。谈话激入,就是在开课伊始与学生谈话,像朋友般地拉家常,消除了学生紧张情绪,在无形中走进课堂,走入新知。如教《火烧云》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谈话:同学们,夏天的傍晚,你们留意过天空的颜色吗?当学生回答之后,我又说:那便是火烧云,火烧云不仅颜色各异,有的使你叫也叫不出来,它的形状更是让人惊叹。同学们,你们想看一看火烧云的变化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火烧云》。由于学生对老师提的问题感到有兴趣,渴望知道答案,这样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4审题设疑激入:课题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不少的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可以围绕课题让学生审题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如教《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我先板书“泸定桥”三个字,根据学生课前查阅的资料介绍泸定桥是什么样子,在哪个地方,而后,再在“泸定桥”前加上“飞夺”两字,问:您们读了这个题目后,能理解“飞夺”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议论纷纷,有的翻课本,有的查资料,在学生回答后,再次设疑:想知道是怎么飞,怎么夺的吗?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昂,不由地进入了文本中细细体会。

1.5新旧联系激入: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还根据课文的内容与学生以前学过的一些课文的相同点,采用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课文的教学。例如教《示儿》这首诗时,先与学生回忆《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使学生明白陆游因失地难收而无法安睡,如今在他临终时,他又渴望着什么,期盼着什么。在新旧知识的交融中,奠定了学生感情基调,很顺利地走进文本,与诗人产生共鸣。

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用故事引入,游戏导入,音乐激入……老师只要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不同课文采用不同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就可以为理解课文创设良好的前提条件。

2导思

“导思”即围绕教学目的去设计“思”,引导“思”,指导“思”,鼓励和调动学生“思”的积极性,达到引导思路,指点学路的目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万事之端,是获取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重点要加强思维能力的诱导和培养,只有“思有路”才会“学有成”,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语文学科,更要注重充分利用文本,引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去体验,去经历,去探究,去感受,在表达、交流、评价中吸收知识,丰富内蕴,熏陶情感,培养能力。

2.1创设情景导思。一位哲学家说过:没有大胆的幻想疑问,便没有伟大的发现,创设富于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创设情景,能诱发他们的天赋和灵性,从而形成探究反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游子吟》这首古诗时,运用多媒体出示“母亲在灯下缝衣服,儿子在灯下苦读”的画面,同时在《儿行千里》的音乐声中声情并茂地讲解图中内容。在图片-音乐-引读中学生已渐入佳境,而后设疑:“都说养儿为防老,可母亲对儿的一片心比海深呀,在游子看到母亲为自己赶制衣服时想了些什么?本诗中哪句话突出了作者的情感?如果你就是诗人,面对这幅动人的画面,你还会想到些会,这时,学生在具体情况中,深入文中思考交流,挖掘出这一句诗背后丰富的内涵。”

2.2抓课文的前后联系导思: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坚持训练学生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中去加深对句、段及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这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教学《穷人》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桑娜抱回西蒙孩子后的内心活动这段话,同学们分析出桑娜此时内心是担忧、是害怕时,我抓住“是他回来了?……不,还没来……”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句话仅仅体现了桑娜害怕丈夫回来吗?同学们各抒己见。在此同时,我引导学生不要仅盯住一处想问题,可以联系上文进一步理解。最终同学们达成共识“课文前边讲桑娜盼望丈夫回来,而这时又希望丈夫别那么早回来,可见她内心的矛盾,在这矛盾之中也进一步说明家境的困难,他对丈夫生活艰辛、压力过大而担忧。”整个讨论的过程使学生悟出“读书、思考,要注意内容前后联系”的重要性。

2.3抓疑惑点导思:学贵有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疑问时,正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主动探究,使思维引向纵深的发展之际。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一疑惑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一位同学提出一个看法:十万支箭是诸葛亮用计骗来的,而不是借来的,所以我认为题目应改变“草船骗箭”究竟哪个题目好呢?学生意见不一,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我抓住疑惑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启发道:同学们请回忆一下,诸葛亮用草船弄来的箭,后来要干什么用了?同学们根据“曹军交战,用什么兵器好?”从而得知这些箭还要如数还给曹操,所以用《草船借箭》好。有的补充说:“借”字更能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骗”却有损诸葛亮的形象。这样抓疑惑点导思,不仅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4抓课内外联系导思:“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又丰富着知识。”文本中的内容必定是有限的,学生要想理解文本,吃透文本,必须有丰富的信息积累,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因此,要创造课堂教学的高效,必须扩大信息源,把学生阅读的天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课外阅读所得引进课内。

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课前我让学生对自己

身边的环境做一个调查,同时也可以上网查有关环境污染的一些资料。在教学时我抓住为什么说“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学生们立刻从文本中找答案,接着我又继续引导“书中这些句子太统笼,不足以唤醒人们的觉悟,根据你课前的积累,能说说你的认识吗?”这时学生思维闸门敞开了,在课内外联系中挖掘出学生内心底层的探研热情,他们有的联系身边环境表示愤怒;有的根据调查报告诉说地球已千疮百洞,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唤;有的联系收集到的数据控诉人类的迷失……学生将课外获取的知识、信息运用于课堂,增强了课内外的联系,即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又扩大了认识领域。

其实,在课堂中导思的方法还有许多,诸如,联系生活导思;抓中心句、关键词导思……“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做到的便是合理、适时、有效的引导。

3点悟

“悟”——了解、领会、觉醒:“点悟”即点拨使其领悟。《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有这样明确的陈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点悟”时,要善于并巧于“点”,才能使学生更有所“悟”。

3.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来进行感悟:“对比”可以从正面对比,也可以从反面对比,可以与自己对比,也可从内容的前后对比。它最终的目的是刺激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引发丰富的联想,开拓学生思维,触动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在教学《悲壮两小时》时,我让学生列出时间表——科马洛夫在最后的两小时里汇报工作用了70分钟,与亲人告别用了45分钟,与全国人民告别用了5分钟。引导学生去读70分钟他汇报工作的镇定自若,去读45分钟里他平静与亲人告别,使他们在反复比较反复品读中感悟到科马洛夫为祖国的科学事业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领悟到科马洛夫博大而壮烈,同时又让人为之悲泣的感天动地的对祖国的爱。这样的悟,将学生的情感推上了顶峰,对主人公的认识也上升到另一个高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确是这样,运用对比引领学生感悟,有时学生的认识会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

3.2创设情境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总是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感受出其真、其妙、其美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悟,不仅仅是静态的思维,在教学中我们要点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在文字中求形象,在静态中求动态。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在学生充分自学了第一段后,我先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而后招聘小记者,展开“跨时空采访”——对周瑜、诸葛亮分别进行实话实说采访。采访他们当时各自的真实想法,这样在轻松的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悟出了周瑜的心胸狭窄,同时更感悟出诸葛亮足智多谋,顾全大局,胸有成竹。这样的悟,由静态到动态,创造了和谐、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更活跃,敢于发现。

篇7

一、关注课堂定位

1.定位于语文文字的感知和运用

现今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是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分析理解,忽视或者轻视了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和运用的教学,从而导致学生的语言储备极度贫乏。写作时,表达能力十分差,不是语句不通,就是词不达意。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直接制约表达能力、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的素质要提高,必须掌握丰富的语言。学生有了深厚的文字功底,思路才能畅通活跃,思考问题才能深入透彻。为了让学生驾驭语言文字,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把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作为教学的一项重点。

2.定位于问题的质疑和反思

当今语文教学另一令人悲哀的现象是:学生的思维惰性乃至僵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语文教师日久天长,一节课一节课越俎代庖,主宰语文课堂;二是语文教师尽信教参,扼杀了学生个性化、多元解读的思维,磨蚀了学生的创造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解除语文教师的“训导”,摆正师生关系,将师生关系定位在探求真理的伙伴关系、解决难题的合作关系,把问题让给学生去思考、体味,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自我阐释、自我解读,承认学生的每一种无错误理解的合理,教师在课堂中扮演舵手角色,让学生自主学习,体会语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语文的发现之乐。

3.定位于情感的生成和沉淀

语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实践性和人文性。尤其是人文性,已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课堂中考什么就教什么,怎样考就怎样教,语文课唯“考”是从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实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课文,不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戏剧等,都是作者感情和心血的结晶,是作者“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产物,其中蕴涵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些情感因素几乎包含了人类情感的各方面内容。只有老师把学生定位为正在发展中的人,把培养合格的人作为课堂目标,才能使学生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达到求真、求善、求美的理想境界,形成高尚情操,养成健全人格。

4.定位于学法的指导

一些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备课时更多的是在“我怎样教”上下工夫,而常常忽视了学生“怎样学”这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重要一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他们掌握了“怎样学”,才有可能真正提高效率。个别老师有时自以为课上得很认真细致,知识讲授也十分透彻,可反映在学生身上收获总是不大,考起试来,成绩也难尽人意。究其原因是没有把课文好好地当“例子”,使学生“举一反三”,缺乏对学生学习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始终是学习行为上的被动者,而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无论教师讲多少课文,总讲不完所有文章,所以教师还应该着重教会学生怎样学,也就是通过教师点拨,让学生掌握解决未知问题的钥匙。虽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天两天的事,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影响教学进度、减少课堂容量,但只有这样,才能长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延伸教学空间

将课堂作为上述四个内容的载体,将其他教学内容置入课外时间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将使课堂目标明确、课堂风格简练紧凑。

如语文《火烧云》一课,当学到“这地方火烧云极多,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教师根据课文“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设问,你能想象还有什么颜色?能仿照梨黄、茄子紫这样词语的特点说一说吗?在教材的拓展延伸这一点上,语文学科在语文文字的感知和运用、问题的质疑和反思上还有很多可操作的内容。(1)换一换。换一换词语体会表达情感。(2)画一画。根据词句描述画出图画。(3)编一编。用上词语编一编童话故事。(4)演一演。扮演文中角色表演。(5)补一补。补文章空白,扩充文章。(6)读一读。根据省略号或课文结尾读写。(7)研一研。根据问题钻研、讨论。(8)拟一拟。拟广告词、解说词。(9)反一反。角色反过来,读读体会。(10)改一改。改一改文章人和事的叙述方式。而这些内容可以放置于课堂之外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堂上需做的就是布置任务与结果展示评价,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采用一系列的方式使课堂明确、活跃、紧凑

1.单一的教学手法或手段,很容易使学生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手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多媒体教学,探讨式教学,表演式教学,等等。

2.“亲其师,信其道”,大多数学生只有喜欢这位老师,才会爱听他的课,注意力才会集中,思维也活跃。如果学生从心里厌烦你,那么你讲得再好,他也听不进去,课堂教学效率无从谈起。因此老师要注意仪表形象,要塑造良好的人格,关爱学生,真心和他们交朋友,多与他们交流,让学生喜欢你,课堂教学效率将大大提高。

3.注重课堂语言,教师语言的容量、节奏、激情都会使课堂感染力变强。只有深挚、优美、饱含情感的语言才能打动人的心灵,让学生徜徉于语文世界。

总而言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需要在教学思想、课堂结构、教学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的长期工作,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长期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篇8

从中学生的自身条件来分析,由于其年龄的特殊性,导致他们还需不断提升个人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而要想在这种基础条件下提高教学效率,课前预习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比如在《安塞腰鼓》课程学习中,预习的作用被充分显现出来。该课文主要通过一些夸张、比喻的手法来描述自然现象,将其景观通过文字来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课文的主要教学意义是教会学生对事物的描述能力,以及对心之所想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将该课文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图片信息的收集,也可以通过相关书籍来进行。在正式进行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抽查部分同学,让他们将自己整理出的有关于火烧云的景象进行叙述,一方面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篇9

内容是不是太多了?是不是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呢?有的老师也认为内容多了,但我觉得一点也不多。因为课文的第一、三自然段一共才五句话,涵盖的知识点不多,又已经学过第一课时了。本堂课的难点与重点就是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以在学习本段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找出本段的中心句:“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再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学生自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找出关键词句,写出简短的批注。接着让学生就最难问题进行小组内的探讨;最后全班交流。

其次反思学生的差异

1、课文大体内容及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甲班学生百分之九十五能正确听写:弥漫、笼罩 、淹没、水汽、雾气 、凝结。乙班默写全对的只有四五人而已,能较完整说出课文内容的也是寥寥无几。从这可以看出两班学生的基础有所不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有差异。

2、自学及小组合作情况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根据学生的问题,我梳理出以下山歌问题: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中2——8句,思考下列问题并在关键词句处作批注:①雾气从哪儿来?用笔圈出来。②当气温下降时,雾气会有什么变化?用横线标出描写雾气变化的语句,并用标出雾气变化的动词。③雾气是怎样凝结成雾凇的?用波浪线标出,并用标出体现雾气凝结特点的词语。此学习要求一出示,甲班学生暗自发喜,埋头就边读边写或画起来了。几分钟后,发现学生都能自己用笔圈出雾气是从哪儿来,用横线标出描写雾气变化的语句,并用标出雾气变化的大部分动词。用波浪线标出,并用标出体现雾气凝结特点的部分词语。而此学习要求让乙班学生感觉茫然,似乎不知从何下手。老师不得不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中的“读书要做记号”,然后在老师的一再提醒下勉强标出语句。小组讨论时,甲班能就较难的②③小题展开探讨,所有问题获得比较完满的解答;而乙班小组长不知自己该干啥,组员也不知如何探讨。小组探讨流于形式,能解决②③小题的只是少数的优秀学生,而他们似乎也不想与身边人分享成果。甲班的交流酣畅淋漓:学生积极踊跃,朗读声情并茂;乙班的交流则成了老师与优等生的对话,朗读时常出现卡壳。由此可见两班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平时学习方法也不同。

篇10

此模式既是一种课堂上课模式,又是一种学生课下训练模式。以“文章改写(包括扩写、仿写、压缩等多种类型)—自出习题(按鉴赏“题目、结构、内容、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出题)—同桌答题—自己改题—老师总改—佳作展示”和“师生课堂互动精讲”为特征。按照对文章改写和出题的先后顺序,笔者把“阅读写作一体化”分为四大类型:

类型一,课前改写课前出题类型。此类型分7个环节:课前改写文章—自出习题—同桌答题—自己改题—老师总改—优秀作业展示—师生互动精讲精学。此类型适合难度较小的课文,如小学的《火烧云》、初中的《想和做》、高中的《谈中国诗》等文章;让学生去掉文章里面的全部事例,然后填充事例,课堂上把优秀作业展示即可。

类型二,课前改写课后出题类型。此课型也分7个环节:课前文章改写—师生互动精讲精学—自出习题—同桌答题—自己改题—老师总改—优秀作业展示。此类型适合难度较大的课文。一般采用对比式讲课,如高中的现代诗《遥望》等文章,上课时抽出一个中等学生仿写的文章和原文进行对比着讲,在讲的过程中让学生评价改写的优点,并完善改写习作,等全文讲完后,再进行出题、答题、改题等程序。

类型三:课后改写课后出题类型。此类型也分7个环节。师生互动精讲精学—学生改写文章—自出习题—同桌答题—自己改题—老师总改—优秀作业展示。(此课型最适合目前老师教学习惯和学生学习习惯)

类型四:作文与阅读融合课类型。此课型也分为7步。恰当出作文题目—学生自写作文—自出阅读习题—同桌互答习题—自己批改习题—老师总改作业—佳作选评展示。此类型适合先作文、后阅读的课堂。老师设置文题目,学生独立写作,自出习题、答题、改题等程序,并促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学会欣赏别人的文章,提高阅读能力。

二、阅读写作一体化课堂环节

以上四大类型课下的共同点是要对文章改编后进行“自出习题、同桌答题、自己改题、老师改题和佳作展示”等环节。而四大课型如何解决上课问题,需笔者所写的“两读两析化改读,议论读析仿改读,记叙读演析化读,作文先写后改读”口诀来进行操作。

第一句(两读两析化改读)适合于课前改写文章的类型,共5个步骤:读文(初读了解文章大意)—析文(对文章中难点进行分析,对两篇文章进行对比性分析)—化文(采用把问题编制为文章片段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回答)—改文(对仿文进行修改)—读文(富有有感情地读原文和仿文)。

第二句(议论读析仿改读)适用于议论文,也共5个步骤,最适合议论文课中仿写。读文—(初读了解文章大意)—析文(读后对进行分析文章)—仿文(分析后马上把这一段进行仿写)—改文(写好马上对照原文进行修改)—读文(读原文和仿写的文章)。

第三句(记叙读演析化读)适用于记叙文、说明文、散文和古诗文。共5个步骤,适用于课后改写文章的类型:读文(初读了解文章大意)—演文(采用“空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表演文章内容)—析文(对文章中难点进行分析)—化文(采用“化问题为片段”的形式让学生回答问题)—读文(富有有感情地读)。

第四句(作文先写后改读)适合作文课,学生先写作文后出习题类型,共五步:命题(教师根据需要恰当命题)—作文(学生当场作文)—出题(自己独立出题)—答题(同桌独立答题)—改题(自己独立改题)。

篇11

教材就是最好的范例。在剖析教材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观察要有顺序。《长城》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小站》按先自己后两边的顺序观察,《马踏飞燕》先整体后部分,《桂林山水》则是先部分后整体的观察顺序。……在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中,学生要掌握了按顺序观察的方法。但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形成了能力。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以大量练习为前提的。为此,在教给学时方法后,我就指导学生自己选择观察对象,自己确定观察顺序,大量练习,使学到的知识得到运用,转化为能力。

观察要有重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把十一个纤夫拉纤的动作、神态作为重点、重点之中又有重点。《燕子》把燕子飞行、停歇的情态作为重点。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我让学生找出事物最具特征的地方,重点观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观察要多种感观参与。好多学生错误地认为观察就是用眼睛看。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我问学生作者是怎样观察到杨梅色、香、味、形等方面的特征?学生回答是通过眼看、鼻闻、舌尝、手摸观察到的。由此使学生明确:观察需要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

观察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是无限的。”黑格尔也认为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作家正是在观察时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才有了艺术的创造,才写出了清新、永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文章。《火烧云》、《卢沟桥的狮子》不是最有力的说明吗?

想象是发展智力的翅膀。我时常鼓励学生在观察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在一次《寻春》的作文训练中,我班一学生写出了这样一个片段:春姑娘用梳子轻轻地梳着柳树的长辫子,小草的短辫子;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张着笑脸欢迎小蜜蜂和花蝴蝶;溪水欢乐地跑着,似乎在传递春的信息……小作者想象丰富,把春风、柳树、小草、小溪赋予人的特征,充满生活气息,使文章增彩不少。

二、 在生活中学

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生活才是大课堂。为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观察能力,我常采用以下措施:

要求学生随时随地的观察生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及时捕捉一些新人、新事、新景重点观察。

在专题观察时,比如参观展览和观看球赛,就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规定好观察的方位、角度、顺序、重点,观察时作必要的记录。活动结束后再有条理地写下来。

对于某些事情则要求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既要注意事情发展的全过程,又要抓住重点。为避免学生在观察时,只注意感兴趣的地方而放弃了观察的重点。事先给他们讲莫泊桑拜师,达尔文观察昆虫的故事,提醒学生认真观察。

生活是活的教科书。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是艰辛的劳动,需要狠下功夫,扎实训练。这样就可以从生活的大海中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比如一个人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一处景物的特征,风霜雨雪、日月星辰、花虫鸟鱼。飞禽走兽……如果再把这些素材摘记在小本子上,或是写进日记,建立“素材仓库”。那时学生作文就不再“无话可说”了。 (上接第290页) 觉效果是严谨、简洁的结构美;学生在欣赏板书时就能透过老师所提供的直觉形象因素去反思、自察、内省和联想,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智力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如我在教学《食物从何处来》的板书设计: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抓住学生极强的求知心理,使学生欲罢不能。

篇12

在习作教学中,“素材”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学生而言,素材是客观的、外在的“物”;由“物”生“意”是学生确立习作中心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引导。对学生来说,由“物”生“意”的过程较为困难,因为既要产生观点,又要将观点转换为句子或段落。在教学《写童诗》一课时,第一个教学环节即体现了学生理解素材时由“物”生“意”、确立习作中心的过程。

师:我喜欢到厦门的环岛路看云,所以收集了一些云的图片,我们一起欣赏。(配乐并出示图片)看完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生1:云有各种各样的美丽和壮观。

生2:云是千变万化的。有的像一只狗,有的像一条鱼。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可以用“美丽”“壮观”等词语表达感受,还可以用句子表达感受。

……

在教学《写童诗》一课时,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尝试用一至二小节诗描写云。教师可让学生自由交流,充分表达对素材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两方面:一是学生理解和处理素材时的由“物”生“意”,二是不同学生对同一素材的不同理解和处理。进而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与感受、联想与想象、立意与选材等过程。

在教学《亲情测试》一课时,第一个教学环节是请学生在纸上写下最爱的5个人,然后“5选4”“4选3”“3选2”,最后“2选1”。学生完成选择后要交流选择的理由,交流选择理由的过程就是学生与素材对话的过程。接下来,学生根据素材组织信息,生成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即初步“规划习作”。这是学生“自能作文”的首要条件。

二、引导学生和语文知识对话,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写作质量的不同。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和自己已有的语文知识对话,帮助学生谋篇布局、表情达意。

1.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探究和体验习作技法

习作课堂的重心是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探究和体验习作技法。因此,教师要做到:在学生原有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串联旧知识和新知识,整合与规划素材等习作信息。

例如在教学《晴天有时下猪》一课时,学生都很想拥有故事中那个在上面写什么都能变成现实的神奇日记本,于是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了,写作情感被调动了。那么,童话故事怎么写呢?

生1:4月1日,星期一,阴。今天早上10点钟蔡老师会变成学生,年龄只有11岁。

[众生大笑,鼓掌。]

生1:10点钟到了,变!

师(惊讶):怎么回事?讲台怎么变得这样高?啊,我的声音怎么变了?我身上怎么穿着校服……

[众生大笑。]

生2(严肃):小蔡同学,现在是上课时间。小声讲话会被蔡老师批评……

[众生大笑。]

生2:咦,蔡老师怎么不见了?

师:我就是蔡老师啊!

生3:小蔡同学,你整天想当蔡教师想疯了,还真以为自己是蔡老师吗!

师:可我真是蔡老师啊!

[众生笑。]

生4(端详):不过,仔细看你还真有点像蔡老师。

[师苦笑,众生大笑。]

师:别闹了!校长要来听课。如果校长发现我没上课,奖金会被扣光!

[师愁眉苦脸,众生笑。]

生5(对师):小蔡同学,你不是整天想当蔡老师吗?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冒充一回蔡老师!

[众生欢呼,一起把师推到讲台桌前。]

师: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不对,我现在11岁,读五年级,没那么多知识,怎么当老师?

生6(扮校长,严肃地):蔡老师怎么不在上课?(对师)你一个学生为什么站在讲台前?

[众生大笑。]

师:我就是蔡老师!

[众生大笑。]

生6:胡闹!

[众生大笑。]

生1:报告校长,他真是蔡老师!

生6:蔡老师也真是,上课到处乱跑。要严厉处罚!我一定要找到他!(下)

师:同学们,救救我呀!

[众生大笑。]

生1:没关系,我在日记里把这一段擦掉就是了……

师(变回蔡老师):再想想别的办法,怎么让校长相信老师变成了学生?

生1:我把校长也写进去,让校长也变成11岁!

[众生鼓掌。]

师:这多有意思!

学生创编的《校长来听课》既是童话故事,又融入现实生活场景。这一童话故事的创编把学生的想象融入课堂、融入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可见,只有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探究和体验习作技法,才能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有语文知识,发展习作思维。

2.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习作课堂的难点是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指导。具体而言,要做到两点。首先,尊重学生的自主表达,即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其次,针对不同学生作文思维的差异进行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教学《写童诗》一课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根据平时生活中的观察及刚才所看到的图片,谁能用句子说说云像什么?

生1:我每次回家都能看见云,那里的云很像一只鹅。有时吹来一阵风,云又像一只海星。

师:去掉多余的文字,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

生1:云很像一只鹅,吹来一阵风,又像一只海星。

生2:我看到的云,有许多小火苗高低起伏,就像天空中燃烧的一片火海一样。

师:用一句话概括描写对象的特征。

生2:云像一片火海,高低起伏,那是天空中多么美妙的一个场景啊!

生3:天空中的云像一个大大的棉花糖。

师:棉花糖有什么特点?

生3:不仅白白的,还甜甜的。

师:想吃这样的棉花糖吗?

生3:云像一个大大的棉花糖,不仅白白的,还甜甜的。嘴馋的时候,真想飞上天去咬它一口。

生4:云有许多种颜色,这些颜色会变化。

师:生活中人的脸色也善变。

生4:我妈妈是一朵善变的“云”。她安静时,脸色柔和,好像白色的“云”;她发火时,脸色通红,好像“火烧云”。她生气时,脸色一沉,好像“乌云”。

学生就“云”这一习作素材进行口头语言表达时,运用了阅读教学中掌握的表现手法,例如比喻等修辞方法。其实,学生天生是诗人,生活本身是诗歌。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纠正学生语言表达中的不当之处,使学生的语言更加准确、具体、生动、简明和扼要。

三、引导学生与同伴对话,发展感悟能力

习作教学强调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形成对写作的正确认识。

1.习作前自评

作文评改关注学生个体的内省、感悟与构建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习作过程。例如在教学《写童诗》一课时,教师可在习作之前就让学生对自己的写诗能力进行自评:“我能马上写的在稿纸上画‘’”“我需要想一会儿才能写的在稿纸上画‘’”“我需要老师帮助才能写的在稿纸上画‘’。”习作前的自评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习作过程,反思与重构自身的习作能力。

2.分组评改

教师可根据学生习作前的自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最先完成习作的学生负责组织习作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习作或他人的习作,自主讨论、悉心评改。例如在教学《写童诗》一课时,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可让习作前自评时画“”的学生互相交流,习作前自评时画“”的学生互相交流。习作前自评时全班有三个学生画“”,教师对他们进行辅导,最终他们也都写出童诗。分组评改直面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利用课上时间,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进一步感悟习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