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8 15:35: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校本课程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校本课程教案

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137-03

民法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它规范社会生活,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恩格斯指出,民法乃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准则”。民法在公安法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分析公安院校民法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改革建议。

一、公安本科院校民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认识到民法教学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法律的进步、法治的完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而民法就是这个社会工程中举重若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在法律赋予人的权利中,最重要的就是两项权利:财产权和人身权。而民法最根本的职能就是保护和确认公民的财产权和人身权。民法理论博大精深,既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目前,公安院校设置的法律课程主要有宪法、法理学、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民法、治安管理罚法等课程。对于民法教学,大多数公安院校并不重视,它们认为在公安工作中需要和运用民法相对较少,存在“重刑轻民”的思想。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课时数往往较少。笔者所在的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民法课时数为40课时,而刑法课程却有72个课时。对于博大精深的民法而言,40课时只能勉强上完民法总论,物权、债权、侵权责任等内容都没法涉及,因此40课时只能说达到初识民法的目的。

实际上,人民公安作为国家最重要的一支执法队伍,每天都在和人民群众打交道,其执法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利益。民法作为社会的基本法,是“权利法”,对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构建法学体系,消化运用法律知识,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忽略法律与法律之间的关联性,课程设置偏重法自身体系的单独性。法律与法律之间本身就存在相互关联、相互联系的特性。随着社会和法律的发展,法律部门的精细化,不同部门法之间出现重合与交集。但大部分的公安院校却对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重视,只看到了法自身体系的单独性。事实上,法学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各法律课程之间自有相互联系的地方。

比如民法和刑法,本身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法律,一个是私法,一个是公法。但同属于整个法律体系中的成员,其关联性在一般法的意义上当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例如,惩罚性赔偿制度使得民事责任具有惩罚的功能,这与刑罚的惩罚功能相重合,那么,如何平衡两者在惩罚功能实现上的作用呢?又如,刑法的正当防卫如果侵害到公民合法的权益,公民个人的权益应当怎样得到维护呢?再如,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打架斗殴侵犯到公民的财产权,侮辱诽谤侵犯到公民的人身权。如果欠缺相关的民法知识,没有扎实的民法基础,那么公安民警将难以执法。由此可见,不重视民法教学,不重视民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联性,将会导致学生学不到完整的法律体系,欠缺相关的法律知识,欠缺作为警察应掌握的法律知识。

(三)偏重社会正义教育,轻视个人权利教育。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权利”观念得到提升。以“权利”为核心内容的民法,处处体现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公平等原则,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我国的教育一向以“义务本位”为基础和特点,缺乏“权利”的观念和传统,更谈不上“权利本位”的熏陶和积淀。由于我国重视“义务本位”的教育,导致人们的“权利”观念缺失,在相当一部分人们的观念中,公民的私权在一定程度上不那么重要。由于这种思想的影响,我国公安教育以公法为主,也就是以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主,而轻视私法的教育,也就是轻视民法的教育。在“重公法,轻私法”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公安干警,将重视社会正义,而轻视公民个人的权利。重视社会正义,轻视公民个人权利,表面上看起来是重视法律,其实并不符合法治的初衷。法治追求的是社会和谐,形成人与人之间良好的社会关系。

(四)重视课程的实用性,轻视课程的基础性。公安院校一般开设的课程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目的性。即开设的课程与学生日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密切联系,比如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这些在公安院校比较重视的课程,几乎所有公安本科专业都开设,课时量较多,而法学基础课,如宪法、法理学、民法,则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公安业务与这些基础性法律关联不大。

公安法学教育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获得从事公安工作所必需的法律知识和动手能力上,为公安实战服务,为公安机关培养既掌握法律知识又精通公安业务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公安干警具备综合素质,掌握基础法。

二、对策

(一)加强民法观念的培养。具体如下:

1.民法学是培养法律思维的基础。公安院校法学教育既有为公安机关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实际要求,也有普通高校法学专业通识教育的特点。它以培养法学领域与警察领域结合的跨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作为维护国家政权的中坚力量,人民警察的法律素质应该有更高、更综合的要求。这就要求公安干警不单要具备基础的法律知识,并且还需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具体到民法课程上,就是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掌握民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民法意识。

民法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其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的特点是民法授权性法律规范体系的特点。首先,任何生活中的个案都可以抽象到民法的具体制度当中,而这些具体制度又是由一系列高度抽象的概念组成。如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行为,这三个民法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它是民法思维的常用语。其次,它的逻辑性表现在民法总则与民法分则是分开的,一般本科院校用一个学期上总则,另一个学期上分则。民法总则主要讲述民法一般性的问题,民法分则则是将各种问题细化,它由人身权、物权、债权、继承权、知识产权组成。分则所有的内容能够与总则规定的内容相对应,总则与分则之间是一般与具体的关系。

2.培养民法思维以规范人民警察执法。警察权利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保护公民的权利。公安执法工作会与公民权利密切相关,这里面既有冲突,又有妥协,有公民基本民事权利得到保障,又有公民权利得到救济与维护的问题。学好民法,是为其他法律学科打下夯实的理论基础,不仅可以培养未来公安干警的法律思维能力,而且能够为公安干警正确理解法律的精神以及规范性地开展执法活动奠定扎实的根基。

长期以来,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打击效果和办案效率,忽视相对人基本权利的保障。民法是保护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也是保障人权的基本法律。人民警察在执法时,或多或少都要和民法打交道。比如,公安执法中的查封、扣押、冻结、罚款、追缴、没收等都会涉及财产权问题。又如,户籍民警在办理户口时,就面临公民的隐私权、身份权等问题。再如,人民警察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时,已经依法将他控制,但是在已经控制的嫌疑人身上,再进行拳打脚踢,就侵犯到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问题,因为犯罪嫌疑人也有人身权。警察要合法行使警察权,否则就会超过必要的界限,侵犯公民的私权。因此,要培养未来人民警察的法律意识,现在就必须重视公安院校的民法学教学课程。

(二)民法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公安院校民法课在内容设置上应突出特色,在重视民法课程理论性、系统性的同时,应更注重实用性。而且还应重视与公安院校其他课程设置内容上的衔接。笔者认为,在有限的课时里,我们不能讲完所有的民法知识点,但可以给学生建立一个民法的基本框架,在这个基本框架里,所讲授的内容要和公安实际工作相结合,如果能将民法和行政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进行有效的衔接,那么学生将受益匪浅,教师所讲授的民法知识也更具有针对性,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主要讲授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物权基本内容、债权基本内容等。此外,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助于培养人民警察正确的执法观念,要反复强调。如自愿原则、公平原则、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这些原则贯穿整个民法,树立这些民法观念将对未来的公安干警规范执法、守法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民法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教学实训等方法。

1.开展案例式教学。开展案例式教学的精髓在于教师能够主导课堂,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深入浅出地讲授民法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有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对待每一节课。笔者在课堂上经常使用案例式教学,如让学生结合网络购物这一热点,谈谈自己的网络购物经历,然后引出学生和商家的民事法律关系,引出民事主体、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民事法律内容这三个民法基本的抽象概念,这样学生对这三个抽象概念便有了客观的认识,便于教师讲授。同时,对于网络购物的例子还可以引出民法最重要的原则,即自愿原则。通过学生的讨论,案例信息中蕴含的民法原理能够被学生掌握。

2.研究式教学。对于一些理论界仍在争论不休的、立法没有明确规定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取引用各家学说,附加讨论和案例说明,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这种引导不是强制性地要求他们赞同哪种观点,否认哪种观点,而是要求他们在讨论中要有理有据。采取研究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民法思维的发散性。

3.利用院校优势,开展教学实训。建立和利用法学教学基地,联系法院将一些民事审判开庭地点放在学校,实现教学和实践的良性互动;或是有目的、有秩序地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同时,参照现实中的法庭,不断调整模拟法庭的实训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接触民法,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学习民法的兴趣。同时,做好教W心得总结,不断创新模拟法庭的教学工作,完善模拟法庭制度,不断培养公安专业学生学习民法的热情和兴趣。

法律诊所教育模式是一种实践性强的新型教育模式,其内容和特点仿效医学院的实习诊所对医生的培养模式。将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引入公安民法教学中,目的是使公安专业的学生获得民法学的基本知识,不仅培养他们的法律职业道德,而且还促使他们形成法律意识。通过参与案件的处理,学生脱离书本,了解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使学生不至于一味地“死读书”,而让他们对法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达到培养他们动手能力的要求。公安专业的学生在实习中,往往只到一个部门,实习的内容和知识面相对来说较窄小,而且他们所从事的行政工作较多,法律事务较少,法律诊所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法律诊所教学中,始终有老师指导,为他们(下转第146页)(上接第138页)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民法知识打下坚实基础,为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创造良好条件。

(四)民法课程的师资力量培养。建设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对于公安院校民法学教学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名优秀的民法老师,不光要具有法律知识和法律理念,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做到“知行合一”。笔者所在的公安院校,绝大部分民法老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书;通过司法考试的教师,也仅仅是考过司法考试,他们大部分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社会法学家埃利希认为:“法的发展中心不在立法,法学或判决,而在社会本身。”没有社会实践经验,仅是“照本宣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缺乏教师自己的理解,将导致理论和实践不相挂钩。

为了更好地提高民法教学效果,把握民法教学的重点,公安院校的民法教师可以定期到公安基层,如派出所、治安大队、巡警大队进行调研活动,到实践中去锻炼和学习;考过司法考试的教师可以去法律所兼职,认识了解“外面的法律”怎样与书本上的法律相结合。此外,还需要教师在社会实践中、在上课过程中、在不断学习中不断积累社会知识和民法知识,使自己的教学更加贴近公安实战,避免“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李梅.试论民法在公安院校课程结构中的地位[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3(4)

[2]徐莉.公安本科院校民法课程教学的改革[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11)

[3]梁恩树.民法学教学与法律思维能力培养[J].高教论坛,2013(12)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83-03

一、《大学语文》(本科)课程在公安警察院校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鲜明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大学语文》课程1981年在部分高校开设以来,历史较长,教材种类众多,教学经验丰富,人文素质教育作用集中,效果积极明显。在新世纪,在重视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培养文理兼通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使命,人文素质教育是“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1]的教育,它的文化内涵,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尤其丰富,作为一门非中文专业公共必修基础课,《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在于适应科学技术对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进行文理渗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专业相适应的应用写作能力。通过学习综合各人文学科特点和积极作用和优势的《大学语文》课程,不断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积极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二)《大学语文》课程是公安警察院校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和警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西方主要国家如英国、美国等较为完善的警察教育培训体系中都非常重视人文素质教育[2],认为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警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执行能力。《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中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作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文化氛围、体现民族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基础课程,特别是其中的教化、陶冶、熏染作用最为重要和突出。

《大学语文》是公安警察院校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基础课,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形成了多种全国统编教材。《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理念从增加学生语文修养、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发展到培育学生人文情怀、辅翼学生精神成人。同时,在人文教育中结合专业领域,突出公安特色。

警察人文素质教育是警察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培养过程。它注重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我校担负着新疆公安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任。由于新疆地区反恐维稳形势严峻,公安工作任务更加复杂艰巨,人民警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公安机关人性化执法能力是对警察严格执法、良好服务的衡量标准。由于受传统公安职能论的影响,对警察工作应有的社会性和人文性认识不足,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学生人文底蕴不强,缺少公安执法工作中需要的人文关怀和人权理念,导致毕业生知识面及视野狭窄,发展后劲不足,人权观念淡薄,埋下了警民关系不和谐的隐患。

在我校完成升本之际,应通过本课程研究,改变教学策略,树立大视野和全局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有效改变我校学生人文素质差,理性思维能力差,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差等状况。

目前,公安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逐渐被认同,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来实现人文教育的方法也已经取得共识。在公安部颁发并组织实施的《公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被列为必修课,成为公安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先导性课程[3]。

二、《大学语文》(本科)课程设置在公安警察本科院校人文素质基础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用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公安教育改革的重点

公安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教育在新世纪、新阶段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公安队伍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领域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各种复杂社会矛盾集中凸显,大规模时有发生、有组织的智能化犯罪大量出现、反恐维稳形势更加严峻,社会生活中部分领域道德整体滑坡等局面促使我们必须走“素质建警”、“文化育警”、“科技强警”之路,同样,我们要通过警察人文素质基础教育,推动公安管理水平、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更上一层楼”,为实现公安工作科学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发展具有现代特点和理念的公安教育事业才能完成。

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大学语文》再次成为公安院校的基础课。公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是公安本科院校人文素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篇3

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以下简称“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许多中学已经着手相关实践,但由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对两所中学的科技类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意在了解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实施

调查采取了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本研究选择了重庆市j中学和w中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代表性,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二是出于对城乡差异性的考虑,选择了位于城区的j中学和位于农村的w中学;三是两所中学都申请了科技教育的课题,与本研究有相关之处,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

本研究采取半开放式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等方法。访谈提纲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并结合中学科技教育的特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问题和困难等方面来拟定。实施时,我们邀请一线教师座谈,尽量保证访谈在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研究还辅之以非参与式观察和实物收集,以补充、完善、验证访谈材料。

(二)调查的结果

j中学是一所城区重点中学,科技教育开展较早,主要参与传统科技项目的比赛。j中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信息技术教育,到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近几年又加入了机器人教学、无线电测向等项目。目前,j中学已将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科技教育的内容逐渐规范,目标逐渐清晰,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w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科技教育从早期的课外活动内容扩展为科技教育课程模块,并明确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打造,希望以此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近年来,w中学的科技教育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与学校资源,科技教育在生物学科方面成绩明显。

为了全面反映调查所得,下面笔者将调查结果用列表的方式来加以呈现(详见表1、表2)。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和资料本身呈现的特点,笔者采用类属分析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介绍。

1.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内容

调查发现,对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学校通常是从一开始的课外科技活动逐渐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来加以开发,即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办学理念及特色创建、已有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科技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规范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最后成为正式的校本课程模块,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种课程类型(见表1)。

2.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目标

本次调查表明,学校开展科技教育之前,并没有从整体上单独预设目标,而是在开展科技活动时相应地涉及课程目标,这些目标形成于各种活动之中,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清晰(见表2)。

3.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施

调查发现,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时主要采用活动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科技活动以比赛项目为基础,备赛期间,平时的常规活动完全为比赛服务,如培训与制作、筛选作品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科技节、参观考察、外出调研等活动。科技教育也以课程形式来展开,如两所中学初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等;也有教师自己开设课程,如j中学的轻松发明实践课,而w中学正在组织编写科技教育教材。

就学校方面来看,两所学校都在尽量创造条件保证科技教育的开展:组织上由书记或副校长专门分管科技教育,建立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团队并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担任领头人,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物质上学校提供经费支持,购买相关实验用品和器材;制度上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上课有教案。

在评价方面,j中学在初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有一个科技活动能力测试模块,主要通过课题报告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学校每年举行“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考、高考实行加分制度;此外,学校在中考招生中单独投放指标,招收“科技特长生”。w中学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生结业水平的评价项目,其中以非书面结业方式评价科技教育的成效,学生在科技比赛中获了奖,高考时可以加分。

二、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困难

(一)取得的经验

1.将科技类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对校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由地方或学校选用或开发的课程占全部课程的10%-12%。调查发现,两所样本学校对这个部分的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将过去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加以建设,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课程化”“校本化”改造,使之成为目标清晰、内容规范的课程,而且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这类课程的适应性。

2.规范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实践是一项目的性强、程序规范的工作,需要开展学情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办学经验总结、课程开发可行性论证等准备工作,然后围绕具体科目的科技教育课程,进行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相应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等各项工作,之后才是付诸实践、效果测评等工作。以上所有环节都是规范有序的。

3.将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有机结合

两所样本学校结合学校已有办学成绩和经验,有意识地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并通过规范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来形成和彰显这一特色。事实表明,这种扎根于学校土壤之中又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符合学校传统和特色定位的校本课程,往往具有内生性、适切性、稳定性、优良性等特点,能够成为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亮点”。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为学生认识世界、探求科学奥秘、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等,创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能动实践,极大地激发起学科学的兴趣,不断增强科学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还申请了专利等,这些都足以证明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成效。

5.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工作,需要更新课程意识、学习掌握与课程开发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而实际的课程开发实践也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中,一线教师的收获体会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面临的困难

调查发现,两所学校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还面临以下困难,这或许也是其他一些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是思想保守。受升学考试影响,中学对非统考科目的重视程度往往不高,科技类校本课程也属此列。加之校本课程开发投入大、见效慢,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支持,表现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不够。由于对科技类校本课程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不充分,教师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科技知识,忽视了这类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导致科技教育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是经费不足。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学校办学经费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相关需求,致使开展科技教育的设备、材料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如j中学连最基本的制作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全。

三是时间不够。由于学校一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开展活动和培训,学生因为补文化课或参加其他活动而缺席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是内容分散。由于科技教育涉及多项内容,其在内容的统整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课程内容较为分散;略显形式化和表层化,内容的难度、体系等尚待完善。

五是师资有限。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有责任心和教育理想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只是少数,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实际需求。另外,对教师鼓励政策的不明确也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实践策略

(一)全面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

1.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因此,课程不应仅是工具性的存在,还应是文化的主体性存在,而“一种文化作为课程的价值主要在于育人”。科技类课程既要再现人类已有的科技成果,更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创设一条“通道”。由此,这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包含四方面内容:知识技能及智力、能力层面;观念精神层面,内含于科技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求真等精神气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批判精神、民主观念、献身精神等品质;道德规范层面,科技负载着价值,科技课程要扬善抑恶,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审美层面,通过科技教育来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2.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文化建设功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因此,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学校文化的途径,具有文化品性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必定离不开学校文化这个大环境。这类课程需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必定浸润着学校本身的“文化养分”,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最终校本课程本身又成为学校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真正享有自主权,带动课程体制、课程观念及学校文化的更新。

(二)正确处理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科技类校本课程又是校本课程中的组成部分,其比重更小,但任何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必定是因为这类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能视其比重的大小来决定重视程度和实施深度。首先,科技类校本课程由于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所以能适应学校的现实条件,也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由于科技教育课程不以单纯的实用知识技术传递为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些要求正好与科技教育课程的旨归是一致的。为此,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重新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然科技类校本课程有着充分的存在理由,它就不应该被其他课程“湮没”或“挤占”。在实践中,学校要注意这类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的关联。首先,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与科技类校本课程之间应该实现有机结合。国家课程保证科技教育的基础目标达成,如各科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科技类校本课程则重点关注扩展性目标的达成,如及时补充新的科技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综合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的有机整合。学校澄清办学理念、定位办学特色,并以此指导和规范校本课程实践是十分必要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要符合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这类课程本身的文化特质,如民主、自主、合作、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师生在课程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等等,这些课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三)保证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针对中学开展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提高这类课程的实效。

1.课程化

课程化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把科技教育相关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科技培训、课外活动等统整为一个课程模块,即科技类课程。这类课程首先从科技文化育人的角度设定总体目标,然后分解出子目标。内容上,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科学习为主,通过学科内容的延伸拓展,开发一些既能体现学校特色又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在实施中,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减少投入,提高效率。评价方面,学校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标准,采取他评与自评结合、书面与非书面评价结合等多种方式。

2.制度化

制度化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能将成员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加强集体的内聚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学校科技教育团队是由校长、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共同体,经过长期交流与合作,团队成员逐渐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确立共同的教育观念,形成相应规范以保证科技教育的有序开展。

3.个性化

个性化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弘扬教育的特色化。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显示着个性。校本课程是体现差异、形成个性的重要路径。对于学生,它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对于学校,它立足学校文化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就科技类校本课程而言,学校需要在具体项目的开发上认真分析学校内部需求,充分利用周边课程资源,开发出个性化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以特色项目提升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8

[3]于海波,科学课程发展的文化学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2

[4]吴支奎,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重建,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5):20-23

篇4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1-0064-04

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以下简称“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许多中学已经着手相关实践,但由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对两所中学的科技类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意在了解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实施

调查采取了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本研究选择了重庆市J中学和w中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代表性,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二是出于对城乡差异性的考虑,选择了位于城区的J中学和位于农村的w中学;三是两所中学都申请了科技教育的课题,与本研究有相关之处,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

本研究采取半开放式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等方法。访谈提纲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并结合中学科技教育的特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问题和困难等方面来拟定。实施时,我们邀请一线教师座谈,尽量保证访谈在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研究还辅之以非参与式观察和实物收集,以补充、完善、验证访谈材料。

(二)调查的结果

J中学是一所城区重点中学,科技教育开展较早,主要参与传统科技项目的比赛。J中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信息技术教育,到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近几年又加入了机器人教学、无线电测向等项目。目前,J中学已将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科技教育的内容逐渐规范,目标逐渐清晰,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w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科技教育从早期的课外活动内容扩展为科技教育课程模块,并明确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打造,希望以此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近年来,w中学的科技教育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与学校资源,科技教育在生物学科方面成绩明显。

为了全面反映调查所得,下面笔者将调查结果用列表的方式来加以呈现(详见表1、表2)。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和资料本身呈现的特点,笔者采用类属分析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介绍。

1.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内容

调查发现,对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学校通常是从一开始的课外科技活动逐渐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来加以开发,即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办学理念及特色创建、已有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科技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规范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最后成为正式的校本课程模块,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种课程类型(见表1)。

2.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目标

本次调查表明,学校开展科技教育之前,并没有从整体上单独预设目标,而是在开展科技活动时相应地涉及课程目标,这些目标形成于各种活动之中,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清晰(见表2)。

3.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施

调查发现,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时主要采用活动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科技活动以比赛项目为基础,备赛期间,平时的常规活动完全为比赛服务,如培训与制作、筛选作品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科技节、参观考察、外出调研等活动。科技教育也以课程形式来展开,如两所中学初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等;也有教师自己开设课程,如J中学的轻松发明实践课,而w中学正在组织编写科技教育教材。

就学校方面来看,两所学校都在尽量创造条件保证科技教育的开展:组织上由书记或副校长专门分管科技教育,建立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团队并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担任领头人,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物质上学校提供经费支持,购买相关实验用品和器材;制度上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上课有教案。

在评价方面,J中学在初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有一个科技活动能力测试模块,主要通过课题报告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学校每年举行“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考、高考实行加分制度;此外,学校在中考招生中单独投放指标,招收“科技特长生”。w中学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生结业水平的评价项目,其中以非书面结业方式评价科技教育的成效,学生在科技比赛中获了奖,高考时可以加分。

二、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困难

(一)取得的经验

1.将科技类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对校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由地方或学校选用或开发的课程占全部课程的10%-12%。调查发现,两所样本学校对这个部分的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将过去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加以建设,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课程化”“校本化”改造,使之成为目标清晰、内容规范的课程,而且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这类课程的适应性。

2.规范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实践是一项目的性强、程序规范的工作,需要开展学情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办学经验总结、课程开发可行性论证等准备工作,然后围绕具体科目的科技教育课程,进行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相应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等各项工作,之后才是付诸实践、效果测评等工作。以上所有环节都是规范有序的。

3.将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有机结合

两所样本学校结合学校已有办学成绩和经验,有意识地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并通过规范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来形成和彰显这一特色。事实表明,这种扎根于学校土壤之中又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符合学校传统和特色定位的校本课程,往往具有内生性、适切性、稳定性、优良性等特点,能够成为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亮点”。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为学生认识世界、探求科学奥秘、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等,创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能动实践,极大地激发起学科学的兴趣,不断增强科学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还申请了专利等,这些都足以证明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成效。

5.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工作,需要更新课程意识、学习掌握与课程开发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而实际的课程开发实践也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中,一线教师的收获体会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面临的困难

调查发现,两所学校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还面临以下困难,这或许也是其他一些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是思想保守。受升学考试影响,中学对非统考科目的重视程度往往不高,科技类校本课程也属此列。加之校本课程开发投入大、见效慢,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支持,表现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不够。由于对科技类校本课程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不充分,教师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科技知识,忽视了这类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导致科技教育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是经费不足。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学校办学经费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相关需求,致使开展科技教育的设备、材料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如J中学连最基本的制作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全。

三是时间不够。由于学校一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开展活动和培训,学生因为补文化课或参加其他活动而缺席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是内容分散。由于科技教育涉及多项内容,其在内容的统整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课程内容较为分散;略显形式化和表层化,内容的难度、体系等尚待完善。

五是师资有限。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有责任心和教育理想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只是少数,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实际需求。另外,对教师鼓励政策的不明确也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实践策略

(一)全面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

1.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因此,课程不应仅是工具性的存在,还应是文化的主体性存在,而“一种文化作为课程的价值主要在于育人”。科技类课程既要再现人类已有的科技成果,更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创设一条“通道”。由此,这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包含四方面内容:知识技能及智力、能力层面;观念精神层面,内含于科技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求真等精神气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批判精神、民主观念、献身精神等品质;道德规范层面,科技负载着价值,科技课程要扬善抑恶,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审美层面,通过科技教育来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2.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文化建设功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因此,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学校文化的途径,具有文化品性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必定离不开学校文化这个大环境。这类课程需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必定浸润着学校本身的“文化养分”,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最终校本课程本身又成为学校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真正享有自,带动课程体制、课程观念及学校文化的更新。

(二)正确处理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科技类校本课程又是校本课程中的组成部分,其比重更小,但任何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必定是因为这类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能视其比重的大小来决定重视程度和实施深度。首先,科技类校本课程由于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所以能适应学校的现实条件,也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由于科技教育课程不以单纯的实用知识技术传递为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些要求正好与科技教育课程的旨归是一致的。为此,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重新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然科技类校本课程有着充分的存在理由,它就不应该被其他课程“湮没”或“挤占”。在实践中,学校要注意这类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的关联。首先,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与科技类校本课程之间应该实现有机结合。国家课程保证科技教育的基础目标达成,如各科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科技类校本课程则重点关注扩展性目标的达成,如及时补充新的科技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综合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的有机整合。学校澄清办学理念、定位办学特色,并以此指导和规范校本课程实践是十分必要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要符合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这类课程本身的文化特质,如民主、自主、合作、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师生在课程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等等,这些课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三)保证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针对中学开展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提高这类课程的实效。

1.课程化

课程化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把科技教育相关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科技培训、课外活动等统整为一个课程模块,即科技类课程。这类课程首先从科技文化育人的角度设定总体目标,然后分解出子目标。内容上,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科学习为主,通过学科内容的延伸拓展,开发一些既能体现学校特色又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在实施中,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减少投入,提高效率。评价方面,学校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标准,采取他评与自评结合、书面与非书面评价结合等多种方式。

2.制度化

制度化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能将成员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加强集体的内聚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学校科技教育团队是由校长、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共同体,经过长期交流与合作,团队成员逐渐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确立共同的教育观念,形成相应规范以保证科技教育的有序开展。

3.个性化

个性化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弘扬教育的特色化。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显示着个性。校本课程是体现差异、形成个性的重要路径。对于学生,它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对于学校,它立足学校文化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就科技类校本课程而言,学校需要在具体项目的开发上认真分析学校内部需求,充分利用周边课程资源,开发出个性化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以特色项目提升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8

[3]于海波,科学课程发展的文化学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2

[4]吴支奎,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重建,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5):20-23

篇5

中图分类号:G423

C程序设计是一种实用性强、表达形式多样的计算机编程语言,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各高校计算机以及理工科学生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编程的基本思维及方法,进而学会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应用等问题,最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计算思维,使得学生在学习后续课程当中,能够把计算机与专业课程更好的结合,编写相应的程序来解决专业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其信息使用的素养。但是,由于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不足,学生的入学成绩偏低,基础较差。教学实践表明,之前的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目前C程序设计教学在地方本科院校中的教学状况

C程序设计是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关键基础课,为后续学习的许多专业课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但是从国内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学实践本科院校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教材内容大而全,脱离实际需求

计算机发展速度快,C程序设计教材内容多,大而全的知识往往让学生只注重语法知识的学习而忽视编程思想、程序设计的能力及利用编程解决本专业相关应用问题的能力。

1.2创新型实践重视不够

C程序设计的教学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构成,理论教学主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而实验教学完成实验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对于学生的创新型实践能力培养不够,不利于激励学生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能力,没有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1.3考核方式不够完善

目前C程序设计的考核是由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学习态度、撰写作业等情况核计)+期中成绩+上机实验+期末成绩组。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1.4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动手能力较差

2合理设计教学案例

C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程序设计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现实、最具操作性的平台。所以对地方本科院校C程序设计课程建设与创新实践改革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的教学方法,教师按部就班从第一章开始讲,而课本的安排都是语法在前,举例说明在后。语法知识繁多且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出发,一步一步引出当堂课的语法及重难点等知识,采用形式多样化的案例,有效的对知识点串联成珠,高效的完成课堂内容,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本名课程兴趣的目的。多样化案例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学习到该名课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怎样去学习新知识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着实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1案例设计、选取原则

教师备课时,首先当把每一堂课程的重难点内容选取出来,然后设计案例的模式,最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选取适当的案例进行教学。只有经过精心设计、选取的案例,案例教学才会有保障,才会被学生所接受。以下是多样化案例设计、选取的原则:

(1)案例应遵循从简到难的原则,生活中碰到的简单常见问题作为切入点是最佳的。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课程当中来,才能激发学习的热情。

(2)一堂课上的案例不宜多而宜精,综合案例数量、难易程度要适中。案例太多,学生的思维难转换、易混淆。在能够讲清楚课程知识点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少的案例。增强学生对整堂课程的把握度和理解,引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一定要能抓住重难点。案例的形式可以多样,但是一定要把握重难点这条主干线。学生刚学很难把握住课程的重难点,这样也就很难将其理论联系实际。在设计案例时,尽可能将抽象概念、难懂语法知识融入到案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即抽象概念具体化。

2.2案例多样化设计分析

根据地方性院校的教学特点和内容,多样化案例教学法采用三种方案进行实施,他们分别是:一种是使用flash软件做成的动画案例教学,一种是基于语句、语法等知识点的基础案例教学,一种是短学期综合实验教学案例。

(1)动画案例教学。在讲授过程中确定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再精选能够说明、反映这些知识点的案例。在案例的设计中要巧妙使用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或Flas设计软件。注重案例的生动、形象,能否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教学容量大,知识点的前后联系紧密,学生对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传授的知识点印象深,能灵活运用。例如:指针是c程序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能够灵活运用指针解决c语言中的问题,也就掌握了该课程的灵魂。但是,指针本身的概念和使用都是比较枯燥难懂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以下图1是用flash做的一个案例,课堂效果非常好。

图1flash指针案例

(2)基础知识点案例教学。该案例的设计主要是基于零散较多的c语法知识、选择条件语句、循环控制语句,利用案例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是死记硬背语法知识,而是懂得如何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语法知识。

我们在设计案例时,教学内容是关键,把每个知识点、概念讲解清楚,找到贯穿整条学习内容的主线进行设计,从而通过案例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循环控制语句时,首先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出使用循环语句的原因,该语句的作用是和优势在哪里。然后介绍三种常用的循环语句,对比这三种语句的联系及区别。最后设计一个适当的案例把内容贯穿起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三条循环语句的功能及执行过程。教学实践表明,这种设计方法比照本宣科的效率高,也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短学期综合实验教学案例。综合实验教学案例不仅培养学生如何学习C语言,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综合素养。在课堂中,案例教学实施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并不是把案例一个一个堆积起来就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而是要在案例教学的牵引下,加强管理、多种技术方法结合的手段。

3案例教学实施

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案例教学的实施,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加强管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有效提高课堂质量。

(1)案例教学法的实验课程非常关键,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C语言。按照一般的教学方法,实验课就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辅导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学生很容易懒散,效率非常低,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提升,一味的就想着现成的答案。针对种种问题,案例教学法的实验课程采用任务和分组的方式完成,由辅导员根据学生的特点,每个组由喜欢学习、较贪玩但性格相近的学生组成,每次上课完成一个或者某一个案例当中的某一块,案例由教师设计。每堂课的内容当堂消化,教师可以抽取其中某几行代码考核学生,如果能够非常流畅的把代码写出来,则说明是学生本人编写的。采用实验结合案例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2)要实施案例教学的方法,须采用网络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手段。多媒体现在比较普及,对于C语言来说它是一种工具,在教学时,把相应的程序运行给学生看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有些趣味性的案例。如在教指针时,用一个推拉的游戏,形象化的说明指针是如何使用的,明白其真正的内涵,每个指针的指向是什么含义。而网络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有很多的定义或者程序源代码受时间等的影响可能教师在课堂上讲的不够透彻。

4总结与展望

案例教学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学以致用的案例进行教学。在基于生活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既解决了学生对枯燥难懂的语法知识的学习,也解决了C语言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综合实验案例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思,也增强其学生之间的感情,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当然,案例教学必须和其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计算机更新较快,C语言的教学也是在不断创新、探讨中进行,在以后的教学课程中,将根据学生、学校的特点,不断提升、探索更好、更适合的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吴海花.多样化的求解法在C语言解题中的妙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93-295.

[2]曾夏玲.案例教学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3:92-95.

[3]丁海燕,袁国武,周小兵,白孟尧.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8:65-68.

[4]廖剑华.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在C语言课程教学中的实施[J].教法研究,2011,5:157-158.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214-02

我国大多数的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双语课程一般包括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函电等等,通常集中在专业必修课中。在学习双语课程中,很多同学反映,这种双语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密集度不够,优势体现不明显;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计划中课程纯理论讲授得太多,教学模式陈旧,同时又忽略了同学们在实际应用能力和技能的培养。笔者对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后,特别针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双语教学提出案例“教学链”的概念。所谓双语教学的案例教学链,即在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双语教学中把案例教学作为主导教学模式,从案例选择与编写、案例教学团队组建、案例课程教授方式设计、案例教学评估等层层把关,真正实现双语教学模式创新,使得双语教学中教师的教授环节与学生的学习环节无缝链接,双语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体系。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争论和进一步探索,基于问题和探索问题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特点,而案例中所富涵的鲜明、强烈和错综复杂的问题意识则是引发学生争论与思考的出发点。案例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不应是进行理论诠释或是政策解释,不是将教学重点简单地放在老师对学生的“教”上,而是着眼于老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和学生相互之间彼此互动的“学”上。这种教学模式在国贸专业的所有双语课程中如果能得以广泛且密集地应用,将极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根本摆脱双语教学瓶颈。

一、国贸专业双语课程案例教学链中的案例选择与编写

在国贸专业双语课程中的案例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但教师在课堂上应能对案例进行中英文同时讲解,并以英文为主。有的案例着眼于方案选择,有的案例着眼于过程推理,有的案例着眼于人物线索,有的案例着眼于故事情节,不同的着眼点反映了教师不同的意图,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自然也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选择与编写案例时还要注意所选案例的问题意识、理论背景、和篇幅长短。不同主题的案例强调不同的理论背景,也体现不同的理论方面的要求,有的可能旨在应用某些理论观点基以决策或判断,有的则用以阐发某些理论的应用价值,有的要质疑某些理论并引导学生发散性的反思,有的则重在给学生进行一定理论思考的空间,以激发各种闪光的思想等等。对于国贸专业的教学案例选择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第一,选择符合经济规律,在贸易过程中充满内部矛盾、存在相互冲突的事件;第二,案例所选取的事件必须是以大量细致的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研究为基础;第三,案例必须倾向于对贸易过程本身进行归纳分析,是能便于老师学生总结的。

由于政治环境、文化背景、法治基础、行政管理体制差异以及国外案例的制约性,所以无论是公开发表的还是现实演绎的事件,都需要根据教学的要求进行整理、改写。编写案例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真实性原则。编写经贸类课程案例绝不是可以像编剧本,虚构一些情节、人物和事实。案例教学是课堂的“情景模拟”,但这种“模拟”不是虚构的,而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件的“重现”,主要的故事情节、事实、数据必须真实。

2 客观性原则。经贸类课程案例应该是对贸易过程中事件事实、信息的客观描述,包括事件发展过程中人们各种各样的主观看法和评价在内。但切忌不要把编写人自己的主观看法、理解和评价演绎到案例中去。

3 具体性和复杂性原则。经贸类课程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定,是某一事件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包括准确地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发生的时空背景等,甚至包括一些跟事件有关但跟案例主题无关的干扰信息在内,以体现案例的复杂性。

二、国贸专业双语课程案例教学链中的教学团队组建

双语课程涉及面很宽,内容复杂,如果要实施案例教学链模式,就必须组建案例教学团队。以团队力量共同组织双语课程的主体案例教学,包括双语课程案例教学计划编制、案例教学方式方法定案以及最重要的案例研发等等工作。案例教学团队不仅仅由教授同一门双语课的老师组成,应该包含所有双语课教师,并按照课程划分小组。由所有双语课程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可以共同研发多个完整的贸易事件案例同时为多门双语课程服务,首先从《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中的理论分析开始,并按实践贸易环节涵盖所有双语课程,比如《国际商务函电》双语课程中就可以直接选择此案例的信函作为教学内容,《国际商务谈判》则可选择此贸易过程中的谈判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本科国贸专业的所有双语课程即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学生们在学习中必将事半功倍。

三、国贸专业双语课程案例教学链课程教授方式设计

1 明确双语课程案例教学计划

既然把案例教学链作为国贸专业双语课程的主导教学模式。就一定要有明确的教学计划,主要包括特定的教学对象、明确的教学目的、具体追求的教学效果和对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及其控制。

通常情况下,国贸专业双语课程的案例教学对象应该是所有选修双语课程的本专业的本科生。双语课程中主要以案例教学为主,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而是通过针对案例中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的互相交锋和彼此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专业知识与英语水平。

2 国贸专业双语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方式方法

(1)学生提前准备

基于案例教学对于国贸双语课程的难度,老师应在课程开始时,就将英文案例材料以及相关的思考题发给学员,让学员预先阅读案例材料,进行相关翻译,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并针对思考题开展准备工作。在案例教学链中,该环节是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学生如果准备工作没有作充分的话,会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同时,老师应该在课程开始时就应将授课班划分为几个讨论小组,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以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

(2)以小组集中讨论

案例教学中集体讨论是重要的内容,由教师首先进行理论阐述,然后重点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课堂上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英语发言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5分钟以内,发言完毕之后发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对其进行解释,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这种形式的发言和讨论可以扩展和深化学生对理论与案例本身的理解与认识。

(3)总结阶段

在小组和小组集中讨论完成之后,老师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员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和经验的方式。老师必须让学生对课程中所有重点案例撰写英语书面分析报告,这样学生的体会可能更深,对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来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篇7

1 教学任务安排问题分析

1.1 过程剖析

学校各教学单位中管理教学任务工作一般由教学副院长负责管理,由各教研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教学任务的具体分配。实际执行时,教研室负责人对本教研室承担的任务进行指派,这里由于学科方向不够全面细致,往往各教研室承担的任务会出现交叉。在该环节,如果负责人不够公正或适当,就会使教学任务分配不够公平合理,出现基于所谓的“人情关系”的考虑而照顾某些人,即分配一些所谓的容易教授的课程或适合教师口味的课程给他们,而另外一些人则不得不接受自己不能或不适合的课程任务,这样就会产生矛盾。最终任务分配结果是两种:一是强制安排给某些人,另一种是返回给上级领导加以协调解决。在教学副院长方,原则上是按各教研室课程专业方向分配课程任务,但由于各教研室人员不齐,有些课程无法找到适合的人选,就得交叉分配到其他科室。在这个环节上,教学副院长有权处置这些课程的归属,甚至强制分配。由于地方本科院校一般人员不多,因而总负责人对各科室教学人员也较为“熟悉”,各人教授什么课程都很“清楚”,这时他会根据这样的表面信息分配给相应的科室。实际上,这是总负责人的一种强制安排(甚至是有针对于某位教师),下级领导也得接受这样的安排,似乎除了他/她,再不会有人能承担了。由于每学期课程基本固定,仅仅变动的只是少数课程,如专业课程的调整,为了节省教学任务分配的时间和精力,加之地方本科院校没有形成一种教学小组或课程组这样的教学团队,总负责人和各教研室负责人一般就不加以改变的将课程下达指派,如果少数有不满任务分配的人员通过反映给他们并经他们协调可以变动,或因开课班级数量变动加以人员补充,就有机会接受到自己想上的课程,但他们不想上的课程最终会留下来并强制安排给那些没有固定课程的教师,否则这些不固定课程的教师可能工作量会不够而不得不接受。这样一旦任务“成功”分配,以后一般就不会变动。在这个“稳态”形成过程中,由于个人的“斗争”争取到了某门课程,“占领”了该课程后,他们就会固守住该门课程,别人一般难以涉足。如有人还要去撼动他们的领地,就比较困难,因此“斗争”是不容易的,只能待机行事。于是,那些默默承受的教师就容易被安排那些被剩下的课程,这些课程一般都是专业课,而且这些专业课还会经常变动,因为“稳态”中的人员已经不愁课程了。

1.2 原因分析

从上述教学任务分配过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由如下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导致。

1.2.1 客观原因

(1)师资力量不够,人员不到位,致使课程安排不够细致。尤其是专业课的安排,专业方向人员缺乏,因而专业课难以安排,加之专业课教学相对困难、繁琐(涉及基础知识,更要接受专业知识,是一种知识的综合学习与应用),由于选课学生人数有限,课时量不大,大家避而远之。

(2)课程固定,节省了教学人员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又保持了课程教学质量的连续性。

(3)任务下达既节省了负责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又不得罪这部分课程固定的人。

(4)易于教学管理人员加以教学管理,不因课程人员变动而费心。

1.2.1 主观原因

(1)对个人“斗争”的情况,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教学任务安排。

(2)对“机会”的出现,根据“人情关系”,将机会给自己关系好的人。

(3)对个人权威和地位,高的人一般会根据他们的要求给以安排,低的则很难被安排。

(4)出于性别考虑而有意安排轻松课程给女性教师,而不因教师具体情况加以安排。

(5)将难上的课程,一般都是剩下的专业课程,就安排给课程不固定且不被“关照”的人,不问他们是否喜欢或能否承担下来,就强制加以安排。

因此,从教学任务分配过程看,负责人员的主观因素起了很大作用,这就为滋生“拉关系”提供了沃土,教学人员与负责人拉关系,套近乎,以求能安排各自称心的课程,并一致占有。从而导致了教学分配不公,不能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1.3 弊端分析

1.3.1 由于没有形成课程组、教学小组等这样的教学团队,课程教学缺乏有力的引导与加强机制,尤其是缺乏同组人员的评课、竞课机制,采用传统的“单兵作战”模式,容易导致教学质量停滞不前。更为严重的是,课程固定于某个人往往导致不同届的学生都接受同样的教学模式、教学风格、甚至相同的教学知识内容,尤其是同样的思维引导,不利于不同届学生的新思维、新思想的培养与提升。

1.3.2 容易产生“课霸”。有的教师利用自己的权威或行政地位,霸占主课程,出现一人独揽2门甚至3门主课,甚至同时还身兼重要的行政岗位。就认为他有能力完成这些不同的工作任务,但要做好每门课程的教学,做好行政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能保证吗?学校给教学行政人员减少课时工作量正是出于对他们因行政工作而没有太多时间上课的一种考虑。

1.3.3 容易滋生教师员工的不良情绪,影响内部团结。由于分配不公导致一些教师牢骚满腹,影响他们的教学情绪,加之学生评价对这些课程的评分一般都偏低(因为不固定而常常接受的任务是新课,或因选修课导致学生难管理,学生挑剔等因素使然),而又没有一个充分合理的评教办法,致使他们很受压抑,更加增生他们的不良情绪,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是吃力不讨好,也容易诱发他们闹矛盾。

2 对策分析

从以上教学任务分配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地方本科院校这种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重点高校教学依托于它们的科研,而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科研课题较少而难以做到如此。因此,只有改进这种教学任务安排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2.1 具体对策

2.1.1 构建课程小组或教学小组之类的教学团队,细分课程,并多人参与竞课

通过课程组、教学小组的构建,能培养一个课程团队,避免一门课被一人占领;通过多人的竞课,促进教师之间课程教学的竞争意识,能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2.1.2 每个课程组以老带新,培育新人

避免“占领”,完善课时分配机制,既保持了“稳”,又实现了“变”,利于教学质量延续的同时,又补充了新鲜的血液。

2.1.3 保护科研,鼓励科研教学

有明确科研方向的,要配以相关的课程,以促进“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同时为有科研任务的人员提供良好轻松的科研环境,不以教学来压制,更不能因妒忌或其他想法而故意安排不适合的课程刁难他们。

2.1.4 坚决杜绝“课霸”

以“平均分配课时”为原则,考虑各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加以课时量的分配。这又有下列措施:

(1)尤其是主课大课,一般避免“并课”,纳入新人共同来承担不同班级的课程。

(2)身兼行政领导职务的,严格坚持“少上课”原则,平衡工作量。

(3)限制主课承担的数量,原则上一人一学期最多只能承担一门主课,可配以适当的专业课。

2.2 改进的益处

2.2.1 提高了教学竞争意识,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利于培养更具个性、更具创新思维的学生;

2.2.2 解决了课时量的均衡问题;

2.2.3 培养教育新人;

2.2.4 减少了行政工作与教学任务的冲突,利于做好本职岗位工作;

2.2.5 保护科研,促进教学科研相长;

2.2.6 利于培养专业方向,促进学院学科建设的完善;

2.2.7 也利于教学任务分配的实施与监督管理,实现团队监督机制,使教学监督管理更加细化和深入;

2.2.8 利于构建学校和谐的教师关系;

2.2.9 符合动与静相结合的原则,在静中求稳定,在动中求发展,既要打破那种不正常的“稳态”,又要保持大局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

2.2.10 有利于解决课程分配不合理导致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篇8

除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我校还实施了阳光大课堂活动,专门在每周三下午开设选修课,选修课程为我校教师自己研发的德育类、传统文化类、体育类、艺术类和技能类的校本课程,共32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修爱好的课程。这些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让学生们的知识面得以拓宽,也给学校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办特色学校的机遇。为了使校本课程顺利实施,我校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成了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以及家长代表、社区相关人士等共同参与的课程审定委员会,具体负责实验工作的决策、协调、组织、保障和评价工作。并组织了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研究能力的教师担任研发组成员,开展课程研究、负责教案(教材)编写工作。为了使研发小组的教师少走一些弯路,我们开展了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并自定了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通过学习和培训,初步同意了研发小组成员的认识,明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要在活动课、第二课堂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开发的内容要注重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与学生生存的人文环境相结合,与教师的个性特长、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40-0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筑业的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越来越紧缺,从而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分析,探讨现阶段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一、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概况

根据200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下设八个二级学科:工程管理、工业管理、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产品质量工程和工程造价(八个本科专业)。将工程管理专业设在管理学门类下面,即强调了其管理类学科属性,这与国际上多数国家将其归属在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做法有所不同。因此,中国的工程管理专业偏重于管理类。目前,国内共有三百多所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主要分布在各综合性大学、建工类、矿业类、电力水利类、财经类等高校。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目前还处于研究、探索和发展阶段。从全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基本上都是以管理学、土木工程等为主干学科,下设有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等五个专业方向。不同高校培养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是培养具备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及法律知识,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在国内国际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事投资决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程项目咨询、工程项目监理、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管理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安徽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管法为主的多科性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为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

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接受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技能与工程项目管理能力,适宜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从事房地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相关业务,以及在相关教学科研单位从事该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由于学校的财经类属性,专业的设置偏向经济管理类。

2.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品德、健康的身心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的经济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2)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3)初步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技能;(4)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5)熟悉中国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际工程管理的惯例和规则;(6)了解本专业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学科基础课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工程制图等。专业必修课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学、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工程技术监理、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学制四年,学生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修满学分,经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安徽财经大学普通学科学生学位授予办法(学分制)》规定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内容

工程制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正投影原理:点、线、面、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的投影;常用建筑曲面体的形成及画法;投影制图:三视图、六面基本视图、辅助视图;组合体视图的阅读、绘制及尺寸标注;各种剖视图;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图:房屋建筑及房屋结构施工图;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构件图;室内给水排水工程图;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

房屋建筑学:房屋建筑学课程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设计原理,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本课程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全过程为主线,以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活动的全面理解为目的,结合中国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实际,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加以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房地产的基本法律制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管理、市场营销策划、房地产交易的类型以及特点等。

工程项目管理:本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重要课程,它以工程项目为对象提出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系统,从施工项目管理者或承包商的角度讲授项目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管理的应用。其研究范围涵盖着工程项目投资前期,投资建设期直至项目投产的整个过程;研究内容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及协调的理论,方法与手段;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项目管理在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及其他方面均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效益,最终收回投资并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

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本课程以中国土地管理法和房地产法律制度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具体涉及房地产法律的基本范畴、特点和制度演进;城市规划、房地产交易、转让、抵押、租赁等相关的法律规定;房屋拆迁的安置与补偿、市场管理、物业管理等相关的法律规定。

城市规划与管理:本课程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城市规划的基本程序,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影响和作用,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具备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知识,以及分析与解决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规划方法等。

房地产估价:本课程以房地产估价工作所必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为主线,结合中外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房地产估价的程序以及在熟练掌握房地产估价基本理沦知识的基础上,对不同房地产类型、在不同评估目的条件下进行房地产估价时能够选择运用房地产估价中的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等合适的估价技术来求取估价对象客观合理的价格或价值。

四、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建议

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类门类中重要的专业科目之一,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必须逐步建立起满足市场需要的、与国外高校基本一致的房地产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1.由于财经类高校的特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偏向经、管、法,而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行业背景知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来说,在保留经济、管理以及法律平台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工程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推动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在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毕业实践环节活动的开展。因此,要逐步加强学校和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的发展,完善教学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篇10

二,工作目标:带动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

强化常规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努力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总体教学质量和学科竞赛成绩要有所提升。

完善教导处的指导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提升教导处基础工作的力度和效率。

继续保持现有课改成果的前提下,深化课程改革的各个领域。强化以校为本的科研力度,提高教师的名师意识和精品意识。努力实现科研和学科教学的结合。今年要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同时落实好上学期的课改成果:评价改革,校本课程的实施。

深入实施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今年要保证"做中学","英语评价"实验的顺利进行,"阅读教学"实验的验收工作。

进一步完善提高英语教学特色,尝试开展双语教学,实现学校英语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推广"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验,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及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结合,逐步实现教育信息化。今年的工作要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达到熟练(不单纯的课件制作,具备网络教学能力,学生的网络学习指导能力,包含个人主页制作以及常用软件的使用);同时学生在保证信息技术学习的同时达到提升(竞赛,网络浏览,个人主页,以及运用网络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争取做到"无纸化办公及教师电子备课"。

发展学校教学特色——逐步实现并促进"教学与德育的结合;课外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校本课程与艺术教育的结合"。

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突破口,努力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学校的社会满意率,逐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立体教学结构。

以科技为龙头,加快学校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发展。今年的各项活动和比赛要见成效。

10。以校本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提倡教师树立"名师意识"和"精品意识",今年保证校本培训的同时,增加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继续进行案例,反思,教学设计集锦的编写。

三,具体工作思路及措施

完善常规工作,保证教学质量。

篇11

“校本课程开发”(schoo1.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思想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依据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旨在满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针对高中生喜欢欣赏动漫作品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动漫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现将研究报告阐述如下:

一、课题的科学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可见,作为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校本课程将成为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近年来一直努力推动国内原创动漫文化建设,培育动漫文化品牌,推动国内原创动漫文化走向世界。由于我们地处经济发达的广州,这里每年举办大型的动漫活动:金龙奖原创漫画动画艺术大赛(OACC)、ACG穗港澳动漫游戏展、广州国际动漫节、动漫游戏嘉年华、中国国际漫画节、全球十大动漫形象评选活动、广州暑假动漫展,丰富的动漫文化资源正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极好教材。为了充分挖掘利用资源,规范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并彰显特色、多出成果、力争示范,我们把“动漫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作为一个课题来进行深入研究。

二、课题目标

美术教育(美术的启蒙教育)是可以从地方艺术开始的,在城镇、农村美术课程中,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可以代替一部分教材内容,占有一定的课时,并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实际操作,总结经验,集中交流,改进提高,然后提升出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形成地方课程,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实用价值。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指导城镇、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探索出一条充分利用身边的现有资源,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艺术教育的有效模式,成果在国内同等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三、课题操作策略

本课题是计算机技术与美术结合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验研究,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而进行的。我们采用“分课程、分学段研究”的方法实施。采取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观察、统计和调查等研究方法。

本实验期限为两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1.准备阶段

1.1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方案,申报立项,举行开题论证活动。

1.2实验前调查、研究、收集课题研究的资料。

1.3加强教师课题研究及对当地资源的了解和整合培训。

2.实施阶段

2.1根据研究方案制定出研究计划,结合本校、本学科和学生实际探索出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开发形式。

2.2编写《动漫校本课程教程》,并在学校选修二和课外兴趣小组组织教学实践活动。

2.3设计《动漫校本课程调查问卷》、《动漫校本课程调查问卷统计表》,检测各学段学生了解的动漫基本知识、掌握动漫活动的技能和情感的培养情况。

2.4进行中期评估,写出阶段性实验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2.5定期组织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实践培训和研讨活动。

2.6定期做好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的收集。

3.总结阶段

3.1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成果展示(包括教学活动设计,活动课实录,研究总结及论文,学生成果)活动。

3.2整理《动漫校本课程教程》,并在其他学校推广使用。

3.3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图片、文本、影视和电子资料。设计制作《动漫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与课件》、《动漫校本课程教学实录》、《动漫校本课程学生作品集》。

3.4实验教师完成研究总结或研究论文,写出《动漫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3.5申请专家鉴定。

四、课题成果与体会

1.用科学的发展观的态度来指导课题研究,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科学地进行研究,并重实证、重数据、重理性地进行科学论证。运用统计学原理科学地收集数据、合理运用调查法、统计法、实地考证等方法进行研究。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科学实验资料,注意收录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

2.加强美术教育理论学习,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要加强美术教育理论学习,提高对动漫文化的教育价值观的分析判断能力,抓住中学美术教育的本质进行传统美术文化教学实验。课题研究中要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作用,立足学校实际,注重将教师、教材和地区资源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调动学生参与这一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形成重视动漫文化的氛围,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课题期间,课题组老师围绕课题内容,发表了论文若干篇。课题组师生参加各级漫画比赛获奖近百项。各项成果在社区及学校选修二课堂使用,效果较好。

3.注意资源拓展途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如:学校(校园动漫文化及活动)、教学(美术课堂教学及其它学科渗透、动漫公开课、课外活动、校本教研)、家庭、社区(如动漫节、COSPIAY动漫模仿秀、漫展、庆典活动),提高课题研究效度。

以本地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风土人情为材料,指导学生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和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广东增城这里有特有的节日,如增城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国际登山旅游节、增城国际攀岩锦标赛、增城菜心节、增城客家文化节、增城新塘国际牛仔服装节、增城荔枝文化节、增城派潭番薯节等。

4.注重计算机技术与动漫课程的整合,

开发可操作、可推广的动漫课程教学平台,建立计算机与动漫教学网站。教学网站内容包括校园动漫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动漫社团、动漫视频、社团风采、学生作品、课件制作、教师作品等。可以在学校动漫兴趣小组上课时使用网站里的教案、课件,课题组老师查阅课题相关资料,还有师生动漫作品展示。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本课题的研究尚属于初步研究,有以下不足:本课题由于时间仓促,以美术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自编为主导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仅仅做了初步尝试,课题成果有待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益明. 校本教师发展论[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4]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 美术教育展望[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郭守智.中外教育格言名言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篇12

深入研究中小学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能够为渴望成才的青年教师带来独特有益的启示,也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科学管理教师队伍、完善师资队伍培养激励机制以及进一步提升中小学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提供参考依据。

一、加强教师合作交流,发挥导师带教功能

中小学校有必要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且明确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具体来说,有必要安排市级、区县级、校级的优秀教师担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等工作,并且在每学期都安排一次示范课,要求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去听课。尤其重要的是,要安排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建立结对师徒关系。结对教师每学期开始的时候都必须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主要涵盖怎样和导师联系、每月听课、邀请导师听课指导、期末写出学结等等。青年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这样的导师带教的良好机会,积极参与听课,积极向老教师进行学习,一方面学习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导师为人处世的方式,从而推动青年教师快速地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青年教师必须始终秉承谦虚谨慎的精神,必须尊重导师,从而促使导师能够向他们传授更多的知识。另外,中小学校必须转变以往那种担心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青年教师不放心的错误认识,而应该让青年教师放手大胆地去进行教学。同时,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在校内展示一次公开课,邀请学校内部甚至是本区县其他学校的教师听课,从而得到其他教师的指导。在此基础上,中小学青年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聆听优秀老教师的公开课,并且总结出详细的课评,写出心得体会。

二、利用校内资源,开展校本培训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心下移,强调中小学校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以校为本的理念正在逐渐扎根并且形成。中小学校必须更加强调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为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载体。

组织教师校本培训学习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小学校必须做到每月开展两次校本培训,引导广大的青年教师观看名师的教学方法,学习本校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体验优秀教师的讲堂。与此同时,中小学校也应该每月下发两次有关教学的优秀文章,引导学校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中小学校有必要在每周五举办学校例会,在例会上安排优秀教师讲授他们在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青年教师职业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也能够为优秀教师展现他们的特长创造良好的平台。

三、建设有利于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学校管理制度

制度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将其灵活有效地运用在工作中,能够发挥出非常重要的导向和激励的作用。有了行之有效的基本制度,才会形成良好的可延续的学校规范。在中小学校当前已经存在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前提之下,有必要进一步健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学校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价制度、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等。

建设有利于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学校管理制度,可以促使中小学校的常规教学管理变得更加细化,教师也能够逐渐地从以往的被动工作到自觉遵守制度努力工作。特别是每周必须真正贯彻好教案检査签字制度,要求教导主任认真细致地检查教研组长的教案,而教研组长则认真细致地检查本组教师的教案。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的教案,更应该对其进行认真的检查,对于其教学设计的流程进行详细地检查。通过这种方式,促使青年教师认真地进行备课和书写教案,为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