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2 05:55: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是以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为目标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监督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感染控制和管理计划。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业务副院长兼任,其他成员为有关学科的科主任组成。
2、医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是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直属医务部领导的专职机构。
3、临床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组长为各科室主任兼任,另外有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
4、医院内感染管理监控员:一般由个科住院总医师和护士长担任,也可指定专人管理。
(二)各级感染管理组织职责
科室院内感染管理监控员职责
①、在医务部领导下,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做好本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
②、负责医院内感染的日常检测,结合本科室实际采用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并对医务人员(包括护士、清洁工)进行有关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消毒、灭菌、隔离等教育工作、督促检查本科室工作人员,认真执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等规章制度的落实。
③、及时发现患者中发生的医院感染,协助并督促主管医师留取标本,使院内感染病例的病原送检率必须达100%(其他感染的病原送检率须达60%),填写病历首页并向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使院内感染漏报率<20%,采取控制措施。
④、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积极向护理部提出关于消毒灭菌、控制院内感染的合理化建议,并进行有关方面的科研工作,使院内感染率<10%。
(三)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措施
1、消毒灭菌与隔离
①、医院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所有需要消毒和灭菌的物品都必须彻底清洗干净。污染医疗器材和物品,均应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
②、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如压力蒸汽灭菌(如手术器械、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干热灭菌(油、粉、膏);不耐热、不耐湿物品可选用化学消毒法,如环氧乙烷灭菌(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内窥镜、人造移植物等)、2%的戊二醛浸泡灭菌等;消毒首选煮沸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才用化学方法。
③、化学消毒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选择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杀菌谱、使用方法、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用于盛放消毒剂的容器应视不同情况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④、甲醛不能用于空气的消毒,甲醛熏箱可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物品的消毒,不能用于灭菌,消毒方法不能采用自然挥发熏蒸法。
⑤、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及其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周消毒;用毕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氧气湿化液应每日更换无菌水。
⑥、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
1>用流动水洗手,开关最好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
2>清洁剂应保持清洁、干燥。
3>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
2、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管理
①、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负责对本单位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采购、使用管理及回收处理进行监督,并对购入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测。
②、医院所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生产厂家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或生产许可证及卫生许可证。
③、医院采购部门每次购置必须进行质量验收,定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贷款汇寄帐号与生产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一批号产品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及失效期,随机进行产品生物及热原抽检。
④、医院采购部门专人负责建立登记帐册,记录每次定货与到货时间、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失效期、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
⑤、严格保管,库房库存,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存放于地板架上,离地面20公分。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部门。
⑥、使用科室不得擅自购进、更换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应计划领取,使用前检查单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
⑦、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物理性、化学性变化,感染或有关医疗事件,必须留下样本,按规定登记发生时间、种类、临床表现、处理结果;所涉及一次性无菌医用器具的生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及供货单位、供货日期等,及时上报。
⑧、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液(血)器等无菌医用器具用后,实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3、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①建立健全全院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网络,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
②根据本院用药特点制定相应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
③定期组织抗菌药物应用的相关人员、管理人员进行有关有针对性的培训。
④医院应指定一名抗菌药物专家或有抗菌药物应用经验的医师,负责全院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与咨询。
⑤对各级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的要求:
1>、上述人员应主动学习抗菌药物应用的知识,并接受相关的培训。
2>、医师应掌握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各种理论知识,用药前应送标本,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和药物经济学等,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
3>、护士应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抗菌谱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积极配合医师做好各种细菌培养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提醒医师在应用抗菌药物前,原则上都应送细菌培养标本。
4>、药房应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定期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有关抗菌药物的信息。
一、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我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领导我院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我院感染工作,以住院病人和院内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监控实施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三、分析评价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资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控制在10%以内。
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五、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加强医院感染的业务培训,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六、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实践管理,预防医务人员的感染,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做好自我防护。
七、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积极控制。
2、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一、感染管理科每年年初必须制定出该年度的培训计划。
二、全院医务人员、行管人员及工勤人员都必须积极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
三、不定期对全院医务人员、行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活动。
四、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业务学习。
五、临床科室不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业务学习,时间不少于1学时,根据各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措施,降低本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率。
六、感染管理小组每月对全院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薄弱环节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一、各临床科室必须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
二、明确诊断后,由经治医生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同时在出院病例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内填写医院感染疾病名称,并且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四、感染管理小组于每月30日后到各临床科室收集情况并签收。
五、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4、洗手制度
一、全院医护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认真按照六步洗手法清洁洗手: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四)当医护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二、医护人员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洗干净的手不得配戴饰物。
三、医护人员使用肥皂洗手时,必须保证肥皂干燥。禁止将肥皂直接浸泡在不漏水的肥皂盒中。
5、门诊、急诊消毒隔离制度
1、所有诊室必须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
2、各诊室应定时通风,诊疗桌、诊疗椅、诊疗床等每天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3、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疗床单、诊疗巾要一人一用一消毒。听诊器每天由医生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每周由护士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4、所有急救器材必须在读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且清洁保存。
5、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立即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并干燥保存。湿化瓶应每日更换湿化液。
6、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灭菌或更换。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2%的戊二醛使用效期不得超过二周;无菌包有效期不得超过7天;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持物钳或持物镊,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手持部分应在罐外,浸泡液的高度为无菌钳轴节以上2-3cm处,浸泡液每日添加,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7、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必须认真洗手、戴口罩。
8、传染病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肠道门诊应设立专用坐便器。
9、急诊留观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应按要求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10、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理按岳西县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
6、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或手消毒液,每次注射前后应洗手或消毒手一次。
二、注射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前先洗手,衣帽整齐并且必须戴口罩。
三、注射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包括皮试),用后必须按相关规定将注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同时注意搞好个人职业防护,防止被针头刺伤。
四、室内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月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cfu/m3、
五、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六、治疗室使用的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无菌罐、无菌镊、盛碘酒、酒精瓶每周压力蒸气灭菌2次。对特殊感染病人应与一般病人分开注射,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
七、抽出的药液、启开的静脉输用无菌液必须注明启用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7、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病人的安置应实施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对已确诊的传染病人应立即转科或转院隔离治疗,在未转之前,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
二、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乱串病室及外出。
三、凡遇有厌氧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密隔离,用过的房间要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烧毁,对其被褥、衣服必须消毒;医护人员出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帽、鞋,并每出入一次必须换衣、帽、鞋并及时消毒处理。
四、病人的被套、床单、枕套和诊查单不准带有血、尿、便痕迹,做到随脏随换。禁止在病房、走道上清点衣被。
五、病室内要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经常通风换气,消除污染。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1次,每次1小时;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用消毒液拖地消毒。
六、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消毒。
七、治疗室、病房、厕所等的拖帕,应标识清楚,分开清洗,悬挂晾干,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八、血压计袖带应每周清洗,特殊污染后随时消毒。听诊器保持清洁,接触病人后及时消毒。
九、弯盘、治疗碗用后及放入消毒液进行预处理浸泡消毒后,送消毒供应室灭菌后再用;体温计用后放入消毒液内浸泡消毒,清水冲洗后晾干备用。
十、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必须进行床单元的终末消毒,其它物品按病室消毒隔离措施执行。
8、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治疗室布局合理进入治疗室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
二、治疗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使用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三、室内每日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1次,每次30分钟以上;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四、抽出的药液、启开的静脉输用无菌液必须注明启用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五、各种治疗注射应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含皮试);用后针头立即放入锐器盒内,针管及一次性输液器应专用容器内,其它医疗垃圾严格按岳西县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分类收集,凡不能回收的垃圾由后勤部统一进行处理。
六、体温表应在消毒液中浸泡后冲洗甩干备用。
七、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持物钳或持物镊,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无菌罐、无菌镊、盛碘酒、酒精的容器每周压力蒸气灭菌2次。
9、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划分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二者之间需设置缓冲区。
二、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统一穿手术专用衣、帽、鞋、口罩;外出时必须更衣,并换鞋或穿鞋套。
三、无菌手术应放在污染手术前做。
四、感染手术一律谢绝参观。
五、手术室洗手、护士铺台、刷手、戴手套和手术配合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巡回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六、接送病人的手术平车必须注意及时换轮或消毒,并保持清洁,平车上的铺单应一人一换。
七、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灭菌或更换。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2%的戊二醛使用效期不得超过二周;无菌包有效期不得超过7天;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八、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配制及使用方法,并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
九、无菌物品的存放应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
十、手术室清洁用具必须严格分区使用,不得混用。
十一、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时,应有消毒时间、操作人员签名等项目登记和紫外线强度监测登记。
十二、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广泛预防措施作好个人防护。
十三、所有手术后的垃圾,必须按照岳西县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避免回流社会。
10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换药前必须按要求认真洗手、戴口罩和帽子。
二、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内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三、保持室内清洁,室内物品及无菌容器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消毒;地面湿式清扫,有专用拖把及抹布,用后消毒。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
【关键词】现代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管理;方法;应用
现代医院管理要求有规模性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化。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长久的系统,需要长期配合与投入的工程,并非各专业科室的业务工作。它涉及全院各学科,各场所,各部门,各环节,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决定着医疗质量及医院的发展。WHO已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列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措施。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已引起各国医院专家和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已被作为衡量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1]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全院共有床位数约3000张,职工约6000人,在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注意管理过程及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系统,有效科学的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使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得以落实,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提高了医疗质量及经济效益,增加了医院的知名度与声望。
1.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实行监 控 管一体化管理,从各个层面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医院设立了院感科,疾病控制感染科,发热门诊及传染病门诊。院感科定时派专人到各科室及部门行空气及物品,物体表面检测,对菌落数超标部门通报批评并责令其按要求达标。预防保健科24小时有专人值班,负责对各病区及部门的传染病,感染人数及程度登记可查。认真执行“感染报告制度”,如实向相关部门反馈发生在医院感染的情况。门诊建立了预检制度,在第一时间进行分诊。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患者,立即转到指定的发热门诊或传染病门诊(24小时开放) 就诊,并做好相应消毒隔离措施,提高了对外源性带入感染的警惕。并投入资金及人力、物力、不但开发和完善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医院网络优势。
2. 视医院空气污染的消毒与控制环节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公共聚集场所,也是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场所之一。我院采用封闭式管理,谢绝家属探视及陪床,一切生活护理皆有护士、护工及保洁员完成。预防保健科定期对各绿化地带、潮湿地带、厕所及环境区喷洒农药及消毒水,消灭蚊虫,切断传染源,防止传染病发生。血、尿、便、痰等标本采用密闭式容器盛装由专人专车(密闭式)送至检验部门化验,各类化验单有专人送往病区。各种无菌物品由专人 、密闭式无菌车送往各病区,科室负责领取与使用。在各种管道使用上将清洁、消毒制度化,中央空调在各封口处设置过滤器 ,氧气采用中心供氧、供暖,对此环节的控制。提高了医疗的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
3. 医疗废水 、废物管理的规范化
2003年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相继下发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行政处罚方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和《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等配套文件,使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走上了有洁可依的规范化管理轨道。在医院控感科科的指导下,总务部门加强了对洗衣房和污水处理部门的检查和监测。明确了各级感染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上下协调,先后设立了污水检测部门及医疗垃圾暂存地,并投资将医疗垃圾归入当地政府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集中处置。医护人员负责医疗垃圾产生后分类、毁形专袋存放,后勤部门专人负责收集登记入库管理等,并对其管理遵循:分类收集、专人管理、严密包装、安全运送的原则,在规定时间,有专职人员收集和运送,配备防护用具。相关部门和总务部门严格制度,责任到人,加强环节管理,抓好抓严每一环节,监管到位,使医疗安全得到保障。
4. 注重医疗护理技术和流程环节的管理
对医疗护理技术和工作流程环节的管理,抓住可能造成感染的关键岗位和关键操作依据卫生部颁布的技术性要求和规范控制危险因素。要求医师在进行查房、治疗、换药前后都要洗手或是用快速消毒剂搓手。并且要求在同一患者不同感染部位操作前后也要洗手。护理人员强调各种管道护理 、抢救室、治疗室每班有专人负责,每日对无菌物品有效期,含氯消毒液的有效浓度进行检查和监测。注射时每人一针一管,静脉抽血、输血时一巾一带,诊室操作床罩、手套一人一换,床单元清洁一床一套一巾,床单位污染后随时更换,定时床位臭氧消毒。氧气湿化瓶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然后干燥保存。各种抢救仪器、设备、桌面、台面、车面、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保持清洁、干燥无灰尘及血迹。抢救室、治疗室、诊室及操作间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并做记录。另外医院推行了后勤改革,实行了社会保障,医院请结合不凡消毒工作有宝洁公司承担。医院注重对承包方的监管和对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医疗护理部门和总务部门密切配合落实相关法规,承担其管理把关职责。[2]
5. 加强了医务人员对医源性感染 ——自我防护教育
按卫生部关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规定,落实各项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实行标准预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明确医务人员在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应履行的职责,在工作中有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3]
组织医务人员学习针刺伤的危害性及防护知识,让医护人员知道发生针刺伤后局部的处理方法。发生皮肤粘膜针刺伤切割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先在伤口旁由尽心端向远心端方向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0.5%碘伏、75%酒精、0.2%-0.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4]使医务人员认识到针刺伤不在于其本身造成的伤害,而在于其传播的疾病,尤其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等。医疗工作中加强手的消毒,再用流动水洗手时,严格按照六部洗手法洗手。进行了操作时衣帽整齐,戴口罩、帽子,洗手必要时戴手套。操作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无论是患者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或体液都应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做到安全处理锐利器具,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以及安全处置废弃物等。改变了医务人员对医源性感染预防知识认知水平低的状况,使医务人员能自觉接受职业防护并形成稳定的职业行为。[5]
6. 严格掌握抗生素适应症,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监督下,加强医德医风地学习,成立了药物使用监管部门,设立了医德医风举报信箱,在各走道及相关科室悬挂:禁止医药代表入科室的牌匾。利用晨会及各种学习机会,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落实抗感染药物管理应用制度,科学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在全体医护人员的主动参与和密切配合下,加大了检查,监控和管理力度,不断修订和完善落实各项感染管理制度措施,规范各项技术操作,有效地的预防了医院感染率的上升。[6]
医院感染管理需要长期投入,管理的环节很多。要注重终末环节的控制,其回报形式是医疗质量的提高,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和感染率的降低。最终医院所承担的医疗风险也会减少,医疗总费用和成本费用也会降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 韩章,府伟灵,黄庆。现代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的思路与措[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64-66.
[2] 沈谷雨,朱立红,黄惠芳。控制医院感染不容忽视医疗废物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72-73
[3] 马钦丽,杨敏燕。输液室护士针刺伤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183
消毒供应中心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核心科室,其回收清洗间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场所之一。为了,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供应室可重复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作好各类物品的洗涤、包装、灭菌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科学化管理的根本。为强化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各室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化学监测 要求在每个待灭菌的包和容器中放置化学指示卡(山东利尔康消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包外黏贴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胶带(山东利尔康消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一个灭菌周期后查看指示卡及指示胶带的颜色变化,指示胶带由米黄色变为黑灰色,此包裹可以向科室发放;指示卡达到或深于标准色表示灭菌合格此包裹可以使用,否则应退回消毒供应中心重新灭菌处理。
1.2 B-D试验 每天进行正式灭菌处理前对灭菌柜进行B-D试验,将测试图水平放入试验包的中央层布巾之间,外用纯棉包布包扎,封口处用化学指示胶带固定,将测试包放在灭菌器排气口上方,当温度达到134℃时保持3.5-4min,测试图由原来的浅黄色变为均匀一致的黑色,表示此灭菌柜各项性能符合要求,可以进行灭菌处理[4]。
1.3 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 根据不同消毒剂的性能,现配现用或每日更换或检测,每次配制后用化学试纸测试有效浓度,以保证化学消毒液的剂量、浓度精确,并每月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抽样1次,做染菌量监测,细菌菌落总数≤100cfu/ml为达标。不达标者立即更换。
1.4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每季度进行1次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要求照射强度≥70μw/cm2,不合格者立即更换。
1.5 对医疗器械每周进行1次细菌内毒素法热源监测和微粒分析,而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均按规定每批号作热源监测和无菌试验,结果阴性。微粒数200ml洗脱液中含15μm~25μm的微粒≤1个/ml,合格后方能进行发放。
1.6 蒸馏水质量监测 每周进行1次,要求蒸馏水pH5~7,无热源反应,氯化物、硫酸盐、钙盐、易氧化物、重金属监测,结果阴性,保证蒸馏水质量。
1.7 空气、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培养 每月常规进行1次,要求做到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3;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3]。不符合规定时进行管理干预。 1.8 生物监测 将两个湿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分别放在灭菌器的上、下、前、中后,每层以进气口为前点,排气口为后点,前后之间为中点,共设9个监测点[4]。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中的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经56-60℃培养24~48h,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每个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水蛋白胨培养基均不变色判定为灭菌合格。
2 结果
自2005年以来我们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对灭菌物品、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及灭菌柜和消毒供应中心环境进行定期监测,每包化学监测、每锅B-D测试、每周生物监测、每日配制化学消毒液、每周蒸馏水监测、每月紫外线监测,并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空气培养物体表面监测,避免了过去重治轻防的不良倾向。自加强管理后,院内未发生一例因消毒供应中心原因造成的医院感染。通过落实以上管理措施,使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了无菌物品质量,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3 讨论
在新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消毒灭菌质量检测、确保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环境清洁灭菌物品绝对无菌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保障。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变事后把关为事先预防,强调过程管理,环节控制,才能使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达到质量保证和持续质量改进,达到灭菌物品零缺陷。(1)强化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实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合理布局,严格操作程序,从污到净制定强制性质量控制措施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的“源头”,医院感染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和医院声誉,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严把质量第一关,加强工作人员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强调工作人员细节的一致性是提高灭菌率、防止医院感染的关键。(2)化学指示卡作为物品是否达到灭菌条件的判定依据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及时判断每个包是否灭菌合格,已经成为医疗机构进行灭菌控制的主要手段,在使用指示卡的过程中要检查指示卡的有效期,选择优质可靠的指示卡,可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因指示卡的质量问题造成错误的监测结果。(3)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监测规范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制定各项符合本院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工作流程[1]。科室经常组织理论学习和法律法规培训,定期进行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技巧,积极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加强和临床科室的沟通,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贴近临床、方便临床、服务临床。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4): 1-3.
消毒供应中心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核心科室,其回收清洗间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场所之一。为了,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供应室可重复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作好各类物品的洗涤、包装、灭菌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科学化管理的根本。为强化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各室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化学监测 要求在每个待灭菌的包和容器中放置化学指示卡(山东利尔康消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包外黏贴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胶带(山东利尔康消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一个灭菌周期后查看指示卡及指示胶带的颜色变化,指示胶带由米黄色变为黑灰色,此包裹可以向科室发放;指示卡达到或深于标准色表示灭菌合格此包裹可以使用,否则应退回消毒供应中心重新灭菌处理。
1.2 B-D试验 每天进行正式灭菌处理前对灭菌柜进行B-D试验,将测试图水平放入试验包的中央层布巾之间,外用纯棉包布包扎,封口处用化学指示胶带固定,将测试包放在灭菌器排气口上方,当温度达到134℃时保持3.5-4min,测试图由原来的浅黄色变为均匀一致的黑色,表示此灭菌柜各项性能符合要求,可以进行灭菌处理[4]。
1.3 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 根据不同消毒剂的性能,现配现用或每日更换或检测,每次配制后用化学试纸测试有效浓度,以保证化学消毒液的剂量、浓度精确,并每月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抽样1次,做染菌量监测,细菌菌落总数≤100cfu/ml为达标。不达标者立即更换。
1.4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每季度进行1次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要求照射强度≥70μw/cm2,不合格者立即更换。
1.5 对医疗器械每周进行1次细菌内毒素法热源监测和微粒分析,而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均按规定每批号作热源监测和无菌试验,结果阴性。微粒数200ml洗脱液中含15μm~25μm的微粒≤1个/ml,合格后方能进行发放。
1.6 蒸馏水质量监测 每周进行1次,要求蒸馏水pH5~7,无热源反应,氯化物、硫酸盐、钙盐、易氧化物、重金属监测,结果阴性,保证蒸馏水质量。
1.7 空气、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培养 每月常规进行1次,要求做到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3;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3]。不符合规定时进行管理干预。
1.8 生物监测 将两个湿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分别放在灭菌器的上、下、前、中后,每层以进气口为前点,排气口为后点,前后之间为中点,共设9个监测点[4]。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中的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经56-60℃培养24~48h,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每个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水蛋白胨培养基均不变色判定为灭菌合格。
2 结果
自2005年以来我们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对灭菌物品、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及灭菌柜和消毒供应中心环境进行定期监测,每包化学监测、每锅B-D测试、每周生物监测、每日配制化学消毒液、每周蒸馏水监测、每月紫外线监测,并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空气培养物体表面监测,避免了过去重治轻防的不良倾向。自加强管理后,院内未发生一例因消毒供应中心原因造成的医院感染。通过落实以上管理措施,使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了无菌物品质量,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3 讨论
在新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消毒灭菌质量检测、确保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环境清洁灭菌物品绝对无菌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保障。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变事后把关为事先预防,强调过程管理,环节控制,才能使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达到质量保证和持续质量改进,达到灭菌物品零缺陷。(1)强化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实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合理布局,严格操作程序,从污到净制定强制性质量控制措施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的“源头”,医院感染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和医院声誉,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严把质量第一关,加强工作人员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强调工作人员细节的一致性是提高灭菌率、防止医院感染的关键。(2)化学指示卡作为物品是否达到灭菌条件的判定依据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及时判断每个包是否灭菌合格,已经成为医疗机构进行灭菌控制的主要手段,在使用指示卡的过程中要检查指示卡的有效期,选择优质可靠的指示卡,可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因指示卡的质量问题造成错误的监测结果。(3)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监测规范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制定各项符合本院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工作流程[1]。科室经常组织理论学习和法律法规培训,定期进行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技巧,积极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加强和临床科室的沟通,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贴近临床、方便临床、服务临床。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4): 1-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43-01
1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院内感染
通过加强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在供应室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物品、消毒物品、无菌物品存放柜表面、工作人员手、空气进行抽样监测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医疗效果。为了防止医院感染,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管理,采取各项措施,现将供应室就如何协助搞好院内感染工作分析如下:
1.1医院领导的重视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供应室工作的根本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立,由分管院长任组长,各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专人负责院内感染管理及供应室消毒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每月由科室院感员,对供应室的无菌物品、消毒物品、工作人员手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使供应室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消毒工作质量,控制了院内感染。重视在职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理论学习,定期组织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等,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技巧,积极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满足临床医疗护理的需求。
1.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2.1加强供应室各区域管理和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供应室环境清洁,内部划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区,通风采光良好,墙壁、天花板光洁无缝隙,地面光滑,有排水道,便于洗刷消毒。设回收间、洗涤间、清洁物品包装间、敷料间、消毒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办公室,布局符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污染路线与清洁路线不交叉,不逆行,同时在供应室各区域内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以便掌握消毒工作环境中的各项操作规程,使各区域责任明确,保证了消毒工作质量。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再生物品由回收到发放形成一条链索式循环,每一环节紧紧相扣,相互把关,所以供应室人员必须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认真执行工作流程中的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做到供应的物品能满足临床需要和绝对无菌,确保医疗安全。
1.2.2严格物品回收:回收的医疗器械其性能是否达标,是保证医疗器械质量的关键。因此,回收后必须当面与去污区人员查对物品、器械的名称、数量、规格及器械有无破损。
1.2.3重视清洗质量关:器械清洗是供应室工作的重要环节,国外供应室有一至理名言:“清洁可以不灭菌,但是灭菌绝对不能不清洁”,充分体现洗涤彻底的重要性【1】。首先根据回收器械污染程度、器械的类别、有无管腔、轴节等进行分类,严格执行冲洗含酶洗涤剂浸泡超声机洗涤常水漂洗漂洗上油保养干燥柜烘干检查洗涤质量按要求配备各类无菌包,达到程序化、科学化。
1.2.4严把包装质量关:各类物品在包装前认真检查,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并注明品名、灭菌日期、灭菌有效期、责任人等,使包装包松紧适度,规格齐全,数量准确,尺寸规范。
1.2.5正确的灭菌方法:灭菌器应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灭菌过程中坚守工作岗位,正确掌握灭菌器操作规程及检测手段,注重灭菌的三大要素:灭菌温度、时间、饱和蒸汽。每日灭菌前对灭菌器进行常规检查和卫生清洁,管道内的冷凝水排完后方可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物品手感干燥,灭菌合格率应达到100%。
1.2.6加强灭菌后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合格的灭菌物品,应标明灭菌日期、有效期、合格标志,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记录灭菌物品的种类、数量、灭菌温度、作用时间、灭菌日期与操作者等,并归档备查。灭菌后物品应放入无菌间的柜内,并按有效日期的先后顺序分类固定放置。对发出去的物品,不论是否使用,均视为污染物品,应重新灭菌,不应再进入无菌间存储。
1.3 灭菌及灭菌后物品的贮存
供应室空气消毒:医院感染多为呼吸道疾病,空气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控制空气中的细菌量,减少病原菌借助空气传播,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空气,因医疗用品通常需要消毒、灭菌,严把消毒关是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环节,医疗用品的性质、规格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对油剂,应选用干热灭菌,对不能耐热、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原则上能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首选高压灭菌,它具有高效、快速、方便、安全等优点,但是高压灭菌不能替代浸泡和洗涤质量。灭菌后物品贮存:无菌区作为贮存和提供无菌物品的场所,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区域,无菌区采取封闭式管理,由无菌物品发放人员负责,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灭菌后物品放入无菌柜前逐件清点,合格者分类按灭菌日期或有效期顺序发放。
1.4 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为了保证消毒灭菌的质量控制,对消毒灭菌物品处理过程中的环境、灭菌设备、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等进行监测。
1.4.1对压力蒸汽灭菌监测:每锅次进行工艺监测,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预真空灭菌器每晨第一锅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每周进行一次。
1.4.2空气、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培养:每月常规进行1次,要求做到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4cfu/m3;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2 严格管理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2.1 通过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即科室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细菌培养1次,要求包装间、无菌物品间空气菌落≤4cfu/m3,物体表面菌落≤4cfu/m3【2】,对无菌物品每月随机抽样培养1次,结果表明,合格率为100%,如灭菌包外用3M指示胶带,包内中央用化学批示卡辨别是否灭菌合格,每天早上对预真空压力灭菌器作B-D试验,检测灭菌器冷空气排除情况,如化学指示剂变色不全,及时分析查明原因,使监测效果准确,以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2.2提高供应室护士业务素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要求工作人员每月由主管护师或护师讲课1次,理论考试和晨间提问等,严格遵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各项操作规程,并列入年度重点考核内容,从而增强了规范化操作的自觉性,同时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在接触易挥发化学制剂时,戴好防护口罩、帽子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严格遵守七步洗手法。合理的管理制度,严格的管理措施及专职人员的目标监控和科室的自查自评,促进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监控转变,达到自我约束,降低医院感染率的目的,真正体现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全过程中护理管理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2.3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采取定期组织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院内感染知识及消毒技术知识学习,对新进人员,加强消毒技术知识的培训。
3 重视与临床科室沟通,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消毒供应室的服务对象是临床一线科室,因此采取各种方法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及时有效。重视与临床的沟通包括以下几方面:
(1)每月发放“供应室征求意见表”到临床科室,了解临床科室对供应物品的意见和建议。(3)建立沟通协调记录本,关注科室的合理要求,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在晨会上点评,提出整改措施,及时反馈。(3)给全院护理人员上课,了解待灭菌包的要求;各种物品的消毒、灭菌前的处理;各种消毒包和布类包装的规格要求;下收下送的时间;供应室借物须知,通报新设备、新业务、新技术,便于大家相互配合,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通过上述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我院消毒供应室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各项监测均达标,合格率100%,确保了无菌物品质量,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质量。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强化管理 医院感染 质量控制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
Zhou Yuhua,Zhou Hongya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Xinxiang City,Henan 453000
Abstract Objective:In order to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we analyzed the effect of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in the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Methods:We compared with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index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management in 2011 and the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mode of management for CSSD in 2012 in hospital.Results:The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will be decreased by standard the dress of people who in the work area,improved the quality ofsterilization equipment package,increased the number of operation equipment cleaning,reduce the disinfection loss rate,shorten the sterilization cycle tim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indexes(P
Key words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Hospital infection;Quality Control
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承担着医院各类无菌诊疗器械、器具、无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CSSD与患者的身体恢复和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管理和工作质量将对医院的整体形象及感染控制造成直接影响[1]。我们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2年经改造后采取强化管理,与2011年相比较,收到显著效果。
资料与方法
我院为三级综合性医院,拥有36个临床科室、12个门诊治疗科室,每月清洗包装器械达1万包之多。2011年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对CSSD进行管理,此前器械清洗多依赖于手工清洗,物品回收通道与工作人员通道区分与标示不明确,存在很大安全隐患。2012年通过医院的创“三甲”工作,①提高对布局、设备和各类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控制和检测;②加强工作人员技术操作和个人防护管理的培训,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即采用强化管理模式对CSSD进行管理。收集2011-2012年全年工作量和质量管理资料进行比较。
方法:①CSSD布局和设备要求:若想使医院感染得到严格的控制,CSSD的布局以及其设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严格遵照消毒隔离原则,按要求严格区分去污区、无菌物品存放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改造前,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物品通道与工作人员通道区分与标示不明确,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改造后,各区域设有独立通道,标示明确,区域间以传递窗或清洗、灭菌设备作为实际屏障。各类物品进出均设专用物流通道,按照预定流程单项进出,如接受污染物品处、接受清洁物品处和无菌物品发放处、清洁物品发放处。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各区域工作人员通道设独立缓冲区和更衣间,去污区人员离开该区时,应达到清洁方可进入清洁区,防止人流交叉带来的污染[2]。操作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是控制医院感染环节的重中之重[3]。我们根据清洗、消毒灭菌、贮存、周转的需要,配备符合各区域要求的设备,在保证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或者防止对环境以及物品造成污染,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②完善相关制度:规章制度是提高医疗管理质量的基本保证,只有规章制度得到规范、有力的执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和强化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4]。根据卫生部和卫生厅的要求,我们逐步建立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灭菌物品监测制度》、《消毒管理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等多项规章制度,并不断改进和完善。除此之外,我们还邀请上级医院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现场检查指导,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使得我们在CSSD质量管理中逐渐地完善自己,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地进行改进,跟上时展的步伐。在具体工作执行当中对于个人职责明确细化,并组织大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使CSSD管理不断规范化。③人员培训:a.职业培训:定期组织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本岗位工作的培训学习,从而提升个人工作能力以及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度[5],使所有人员对自身工作与医院感染之间的紧密关系有一个较为具体充分的认识,增加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责任心;b.操作规范:对日常工作当中的具体操作规范一定要严格把握,遵循规章制度,严以律己,做好自身防护,这就能从自身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因化学试剂、锐器等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c.感染意识:通过宣教,提升工作人员感染意识和手卫生依从性,从思想上认识感染的危险性,有效控制感染源。④手术器械一体化管理:手术器械从回收到发放要保证统一管理,责任到具体负责人员,要想保证器械的灭菌质量提高必须对其进行完全彻底的清洗,任何残留的有机物,如血块、脓液等都会对灭菌因子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导致灭菌不够彻底[6]:a.腔镜器械、分离钳及管腔类器械使用超声机清洗,设定时间为5分钟,并用高压水枪及高压气枪严格洗涤去污各个环节,即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4个流程,保证有效清洗操作。b.外来器械和骨科器械,应用超声清洗后,马上用清洗机对其再次清洗,温度一定要保证在大于90℃,时间不能少于10分钟;另外,对于一些结构上较为复杂的器械,在用超声进行清洗之后一定要进行手工清洗。c.普通器械放入专用器械框内,按照由重至轻的顺序从下到上依次摆放,打开叩齿和关节处,避免叠放,保证清洗质量,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杜绝清洗消毒不彻底等情况的发生。d.做好无菌器械的分类、包装和隔离存放,做好灭菌效果的监测和管理。对已经进行过消毒、灭菌的物品在其明显处一定要标明有效日期,以保证临床合理应用,做好医院感染的控制。⑤消毒隔离管理:a.CSSD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管理区域更换专用服装,并且不能互相交换使用;b.各区域保持洁净,正常情况下湿扫的次数每天要保证不少于2次;c.拖把专区专用,分别放置并标记;d.安装风冷净化式空调机,保持空气质量符合规定要求[7]:去污区温度保持在16~21℃,相对湿度30%~60%;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温度保持在20~23℃,相对湿度30%~60%;e.无菌物品、待处理物品、清洁物品、无菌物品分室放置;f.医用感染区温度保持在24℃,相对湿度70%;医疗性废物用黄色塑料袋包装,一般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包装,锐利废弃物使用专用锐器盒包装。⑥灭菌效果的监测和管理:严格消毒灭菌监测制度是控制灭菌效果的关键,每天对蒸汽压力灭菌器进行擦拭,定期检查安全阀和压力表性能。每日进行B-D实验,每周常规生物监测。植入物器械灭菌时,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急用时在生物PCD(灭菌过程验证装置)中放置第5类化学指示卡检测,确保检测合格后,方能发放灭菌物品。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个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P
结 果
强化管理前后管理质量比较:2012年手术器械清洁数量22 356个,高于2011年13 568个;2012年内消毒物品循环时间(3.2±0.3)天,短于2011年(6.7±1.4)天;2012年因器械问题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2.4%,明显低于2011年的14.5%。2012年消毒物品丢失率0.25%,明显低于2011年的1.7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P
抽查工作人员工作区域着装情况:2012年合格率(95%)高于2011年(83%);待灭菌器械包质量监测2012年合格率(96%)高于2011年(9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是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工作人员医院感染及消毒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增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是医院感染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8]。一旦缺乏足够的监管,发生器械消毒不严格、器械包装超过有效期等情况,就极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严重者导致医疗事故。为此,强化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体系,将各项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和人性化,可确保消毒物品的供应质量,消除医院感染隐患,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对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钟秀玲.医院供应室的管理技术[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
2 陈俊卓,贾志英.消毒供应室医院无污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473.
3 汪秋菊,王云秀.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J].当代护士,2011,16(5):162-163.
4 冯江超,李林.本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87-188.
5 陈洁.人性化管理在供应室应用体会[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227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一个医院对各种器械、敷料以及用品进行消毒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不仅关系着医院内医疗和护理的质量问题,而且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安全[1]。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向临床各相关科室提供无菌的医疗物品[2]。对本院所有的医疗器械、辅料等进行清洁、消毒、灭菌、包装后输送至各科室。消毒中心的工作质量好坏,与医院感染控制水平密切相关,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来保证,对各工作岗位实施标准化管理,使各项工作保持稳定、均一的工作质量[3]。加强人员培训,降低差错事故、污染事件的发生,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本院自2012年3月对供应室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取得不错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供应室负责全院手术室、门诊及病房所需器械、敷料以及其他用品的消毒工作。共有护士12名,年龄22~48岁,平均(32.61±7.17)岁。
1.2 方法 自2012年3月起对本院供应室实施科学管理。合理规划并明确供应室去污区、包装区以及灭菌物品的储存区,既要保证物品在供应室的流动通畅而方便,又要保证流动方向的单一性,不发生交叉和呼唤;人员流动由洁至污也需要进行更衣和吸收,并通过气流进行控制;气流由压力控制由洁至污。制定岗位责任制度以及操作规程,明确奖罚制度,在护理人员中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将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落实,在制度的约束下自觉进行质量控制,严格把握各个质量环节,保证物品的无菌性。要求每位护理人员不断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了解行业内的新技术、新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为护理人员订阅相关杂志,定期进行相关知识讲座,在条件允许时选派优秀的人员参加相应培训和学习[5]。对于重复利用的器械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对于不合格的器械进行妥善的处理。从器械清洗到包装均严格执行标准,对消毒灭菌物品及环境进行严格监测。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2012年2月以及2012年9月对本院供应科消毒物品消毒合格率进行统计,并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及规范操作情况进行考核;调查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实施科学管理后,物品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科学管理之前,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以及规范操作考核得分均有所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得到明显改善。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进行消毒灭菌的重要科室,也是保证医疗质量并预防发生院内感染的关键部门。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供应室的工作也更加专业化和标准化,卫生部对供应室提出了新的管理标准和要求[6]。向临床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是防止医院感染的基础。合理布局供应室是对供应室进行科学管理的第一步。在对供应室进行设计时应保证设施的齐全、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合理安排。供应室的工作相对独立,很多工作都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依靠自觉来完成,因此一定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教育,统一护理人员的观念,严格把握质量关。增加对护理人员培训的投入,鼓励护理人员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7]。对器械进行清洗时消毒的第一个步骤,使用过的器械表面可残留有血液或其他体液,如果不及时进行清理,可能会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为细菌的滋生提供条件,因此彻底进行清洗有着重要的意义[8]。器械回收后根据其材质、用途等进行分类和清洗。在进行消毒时首选物理方法,煮沸至100 ℃并持续30 min可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水平;对于不耐高温的器械可以采取化学消毒的方式,但是消毒液的有效成分、酶类以及pH值应维持在有效的范围之内[9];对于不能耐温耐湿的物品可以通过环氧乙烷进行消毒[10]。灭菌结束后对灭菌效果进行检查,合格者可进行发放,不合格者重新进行消毒。
本研究中对供应室实施科学管理,加强关联科室人员的培训教育,制定健全的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及奖惩制度,确保各项管理规定得以落实,和实施科学管理之前比较,实施科学管理后医疗器械、辅料等无菌物品的消毒合格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成绩、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均得到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消毒供应室采用科学管理,尤其是加强制度建设和人员的培训考核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整体工作质量,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放心的医疗服务,使医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钟振锋,萧帼穗,王宏.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3):294.
[2] 徐冉行,张建英,周林福.预真空高温高压蒸汽对手术包的灭菌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95-96.
[3] 赵香玉,邱欣,生晶辉,等.骨科植入物器械在消毒供应室的安全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7):2647-2648.
[4] ]汪秋菊,王云秀.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J].当代护士,2011,(5):102-103.
[5] 田桂登,田玉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效果评估[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1):1384.
[6] 尤容.消毒供应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地位与作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0,10(5):480-481.
[7] 肖艾萍.消毒供应中心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措施[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11):93-94.
[8] 王芹.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20(6):124-125.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156-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全院临床科室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监测、储存、发放等工作,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站,也是污染物品的集中点,消毒管理和质量控制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1〕,加强各环节工作质量和无菌物品及一次性消毒物品的质量管理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核心。
1制度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我院严格按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无菌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等各项要求,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完善操作规程和各班工作流程和各项质量标准,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使消毒供应中心内部管理更规范化、程序化。
2注意污染器械清洗环节质量管理、强化清洗彻底的重要性
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清洗前避免污物变干,否则污物凝固会影响清洗效果,并破坏器械〔2〕,及时将污染器械回收、分类、清洗处理,处理前必须按照标准预防,穿戴好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工作流程,清除污染物和器械上附着的污物是用清水冲洗,将各类器械轴节用U型卡充分打开放进专用器械框内,放入1:270全校多酶清洗剂超声清洗3~5min,器械框捞起,放进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其程序包括预洗、加热酶洗、漂洗、和消毒,对每批次清洗物品进行严格质量监控。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锈斑等残留物质。
3检查包装质量管理
配包前台面用清水擦洗干净,工作人员操作前要洗净双手包装前再一次检查器械洁净度的质量及性能是否完好,按器械包名称的内容物要求逐一进行检查包装。盘、盆、碗等器皿应单独包装,摞放的器皿间应用纱布隔开,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锁扣,精细器械,锐器等要采取保护措施,各类治疗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处贴化学指示胶带,并标识物品名称、包装者、校对者,灭菌器编号、批次、日期、失效期、器械包的体积、重量符合质量标准。
4灭菌物品运行过程质量控制和效果监测
每日预真空灭菌器开始运行前装载进行B-D试验合格后方可灭菌,无效要查对原因,灭菌物品时必须按《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要求装载量和摆放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上层、竖放,金属器械放置下层,无菌包之间应留间隙,利于灭菌介质利于穿透,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90%,否则易导致湿包和灭菌失效〔3〕。灭菌物品时每锅进行物理监测并详细记录温度、压力、时间,每包进行包内包外化学监测,复杂医疗器械和植入型器械第五类化学指示卡。每周灭菌器灭菌生物监测,植入型器械也应生物监测。每批次装载物品中放置第五类化学指示物的测试包,灭菌运行结束后,第五类化学指示物的结果,放行无菌物品。灭菌运行全程质量监控是确保无菌物品,确保高质量供应的唯一途径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5无菌物品储存,发放质量监控管理
灭菌后的物品经认真检查并确认灭菌合格,进入无菌物品储存在洁净的存放架上分类放置、位置固定,标志清楚、按有效期顺序排列。物品储存距地面高度≥20cm,距天花板≥50cm,离墙≥5cm、每日检查各类无菌物品有效期,发放无菌物品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做到“三查四对”发放物品,要专用运送车为全封闭,使用后清洁、消毒存放,无菌包从储存区发出的余下物品不得返回存放区,过期无均无必须取出,从新清洁包装和灭菌处理〔4〕。
6严格把好一次性无菌医疗物品质量管理
设备科负责采购所有一次性无菌医疗物品,“三证”备全及每批次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单、备案。一次性无菌医疗物品只由专人负责建立账册,每月清算,账物相符,入库时详细记录产品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数量、生产批号、失效期等,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一次性无菌医疗物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发放时检查物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密封性能良好,不能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使用科室,使用后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超过失效期物品即使再无菌亦不能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建红,毛雅琴.消毒供应中心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在环节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12(4)1119.
【中国分类号】 R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302-01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负责收集和接受临床、医技科室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材、物品,并对其进行清洗、消毒、装配、灭菌和保存,再发放至医院各临床科室使用的后勤保障科室。合理的建筑布局,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清洗、消毒、组装、灭菌操作流程和严格的监管措施能大大提高无菌物品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性感染的发生。自2009年5月卫生部颁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两规一标"试行以来我院就对供应室进行了重新布局和建设,加大设备的投入和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变分散式管理模式为集中消毒供应管理模式),使供应室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较好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率的发生。体会如下:
1. 消毒供应室的合理布局和设备配置
1.1按照WS310.1-2009规范要求,在供应室内设立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灭菌物品卸载存放区。污染区、清洁区均采用双扉清洗消毒器、双门干燥柜、双扉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等物理屏障分开。物流方向由污到洁,洁污分流。无交叉。人流需通过缓冲间更衣、更鞋后方可进入各区域。气流由洁到污,压力控制。
1.2设备配置
(1)去污区配置了污物接收分类台、双扉式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超声波清洗机、煮沸消毒上油机、高压水枪、高压气枪及不锈钢清洗池、双扉干燥柜;清洁区配置不锈钢打包台、带光源的放大镜、封口机、双扉式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灭菌器;无菌物品存放架、及回收和发放物品运输车;按各区面积合理配置动态三氧消毒机等设备设施,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2)为防止污染器械物品在各项工序中交叉感染,采取集中管理模式,专人专车进行下收、下送,实施有效封闭运送,车和容器使用后清洁消毒,并按固定区域放置,各工作区台面每次操作完毕后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湿拖,每天三氧消毒机定时进行空气消毒2次并记录。
2.加强消毒供应室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
2.1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理念,开拓管理思路,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2.2建立和完善消毒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各岗位职责,各区域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2.3抓护士队伍内涵建设 以前我院从事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临近退休的老护士、不能胜任临床工作体弱多病的护士。不但缺乏消毒供应专业知识,且传统的工作习惯很难改变。2009年7月,我院依据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两规一标",将全院所有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均拿入消毒供应室统一管理。对供应室工作人员也进行了调整,从临床、手术室抽调年轻业务骨干充实到供应室,并选派业务骨干及年轻护士参加国家级、省级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培训学习和到上级医院进修。不定期组织学习专科业务知识、各项规章制度,各岗位职责,各区域操作流程,质量标准以及法律、法规,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使供应室的整体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3抓消毒供应室三区工作流程管理
3.1消毒供应室的去污区主要是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的区域。[1]所以,消毒供应室的污染区是污染器械集中处置的区域,是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严格的区域划分是院内感染管理的基本条件之一[2]。在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设置双门清洗消毒机和双门干燥柜,作为第一道物理屏障,使可机洗的器械物品从污染区的门进入清洗消毒机内进行清洗消毒上油干燥后,从清洁区取出进过清洗消毒的物品;手工清洗的物品可经过双门干燥柜和双门传递窗传入清洁区,保证了清洗后物品的质量。
(1)从临床回收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在污物接收台进行接收、清点、按不同种类和污染程度进行分类。
(2)彻底清洗是保证灭菌质量的前提 采用正确的清洗方法是清洗质量的根本保证。任何残留的有机物,如血、蛋白质、黏液、体液、油污等都会妨碍微生物与灭菌媒介的有效接触,且会产生生物膜而影响灭菌效果。因此,灭菌前完全彻底的清洗十分重要。我院对耐热、耐湿的器械物品均采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复杂器械物品采用人工清洗的方法进行清洗,清洗前高效多酶清洗液浸泡,再刷洗,一次漂洗、二次纯净水漂洗,,可耐热的用煮沸上油机进行消毒,不耐热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特殊感染的器械物品,必须先消毒或灭菌再按清洗操作流程进行处理。
(3)加强污染区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管理 每班次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戴帽子、口罩、面罩、手套、穿防水工作服,每班更换清洗消毒。
(4)台面、地面定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天定时用三氧消毒机进行空气照射消毒。
3.2清洁区的工作流程管理 清洁区是器材检查、包装及灭菌物品装载的区域。清洁区与无菌区之间用双扉压力蒸汽灭菌器,将两个不同的区域自然隔开,工作人员进入该区必须在缓冲间更鞋后方可进入。台面、地面每班班前班后湿式擦拭,每天定时用三氧消毒机进行空气照射消毒并做好记录。
(1)器械装配前必须严格检查清洗质量和器械的功能。如关节是否灵活、咬合面是否紧密、沟槽是否平行、锐器是否锋利、持针器持针是否牢固等,功能失灵的器械立即更换。
(2)器械包装 将检查好的器械按包内物品卡上的数量再次核对后,并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盆、盘、类重叠包装时用吸湿纸隔开。闭合包装应注意其闭合完整性和包裹的松紧度。包外粘贴包名及化学指示胶带。
(3)待灭菌物品装载管理 我院使用的是蓝筐作为装载工具,利于蒸汽穿透和灭菌包的干燥,装载时,器械盒平放,布类包竖放,盆、盘类倾斜放置,重物放在最下层,包裹不得与灭菌器腔壁接触,包与包之间留有3mm-5mm的间隙,以保证灭菌效果。
(4)强化消毒员安全意识,专职消毒员需持证上岗,严格掌握灭菌三大要素和灭菌操作规程。
(5)为避免医疗纠纷及医院感染的发生,消毒灭菌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3]。认真做好压力蒸汽灭菌监测 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植入物须每锅进行生物监测,低温灭菌须每天进行生物监测,详细记录灭菌器的压力、温度、时间、锅号,检测化学指示卡变化以确定灭菌效果。每次可针对不同的灭菌物品进行采样,灭菌后物品不得检出任何致病微生物,灭菌物品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3.3无菌区管理
(1)严格控制无菌物品存放区进出人员。
(2)灭菌物品实行分类存放,物品放置与发放按左进右出顺序进行,有效期7天,先灭菌先发放使用的原则,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掉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无菌物品存放区空气每天定时用三氧消毒机进行紫外线照射并记录。
4.体会
通过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科学化管理,变分散式管理为集中消毒供应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为医院节约了人力、物力,使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得到了保证,大大降低了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几率,保证医疗安全,让临床和手术室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钻研业务,为病人服务,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护理安全的一大障碍,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院根据卫生部200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管理规范、第二部: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第三部: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和2012年8月1正式实施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相关规定对医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由分散管理转变为集中管理,这样带有大量病菌的器械被统一收回集中到供应室,供应室又是医院各种无菌器材、敷料供应的重要科室,每一项工作都和医院感染、医疗护理质量、患者的安危有着密切关系,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因此,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医疗效果。现将我院消毒供应室集中规范管理后如何预防医院感染总结如下:
1、转变观念
医院消毒供应室延续多年的分散管理方式,在人们的脑海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要把分散管理方式转变为集中管理方式,首先争取主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分期对各科室人员进行卫生部的消毒供应中心(室)二个规范一个标准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培训,向大家分析集中管理的优点,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到示范医院参观学习,加强风险意识培训,拓宽知识面,提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以便于能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2、布局改造
为了适应医院各科室的发展,为临床一线提供良好的服务,医院投入了大量资金新建了消毒供应室,购买了新设备。新建供应室布局合理,各工作区域的划分遵循“物品由污到洁,空气流向由洁到污,不交叉,不逆流”的原则,划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之间设实际屏障〔1〕。各工作区域的天花板、墙壁、墙角严格按贵州省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评价标准(试行)进行设计建造,并通过了供应室的验收。
3、加强人员培训
3.1加强供应室人员理论知识培训:每月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并逐一将卫生部对消毒供应室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培训学习,使科室人员能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预防医院感染。
3.2加强自我防护和手卫生管理:供应室人员接触的污染物多为不可见,医务人员未充分认识到不可见的污染物同样可传播病原微生物,接触这类物质后手卫生依从性差〔2〕,自我防护意识差,易造成医院感染。正确规范地实施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强供应室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了解洗手卫生的重要性和洗手的时机,在所有洗手区域张贴标准的六步洗手法图普,同时在相应区域配备快速手消毒液,使每个人能自觉进行手卫生,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4、加强质量检查和监测
4.1制定完善供应室工作标准和流程,物品必须严格执行“回收 分类清洗消毒干燥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的流程,各区工作人员相对固定,每天定时下科室下收下送物品,回收物品的工具和发放消毒无菌物品的工具必须密闭,分开使用,标识清楚,及时清洗消毒。
4.2加强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检查及监测
①建立可追溯机制,供应室所有清洗消毒灭菌质量都具有可追溯性。由专人负责器械的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正确的清洗处理可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清洗消毒处理后的器械严格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对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检查,清洗后的物品必须达到洁净标准,不合格的物品重新清洗处理。②严格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对器械物品进行监测,每季度对清洗、消毒剂等进行监测,每月对灭菌物品器械、医务人员手卫生、物表和空气进行采样监测,结果均合格。
5、加强外来器械的管理
外来医疗器械是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的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用操作器械。在各医院之间频繁流动使用,由于各医院处理器械的条件和质量不同,其感染危险性比医院自备的手术器械大得多。因此为确保手术患者安全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外来手术器械由专业人员清洗、包装、灭菌及质量管理十分重要,保证了外来器械的清洗和灭菌质量〔3〕, ①外来器械使用前向医务科提出申请备案后方可使用,②手术前一天将器械送达手术室(同时通知供应室),并与手术室器械打包护士共同清点后送供应室进行规范处理后灭菌(要求器械商提供器械的清洗灭菌参数),③对植入物的灭菌过程进行生物学监测,合格后方可放行,急诊手术用第五类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合格后可先行放行,若生物监测结果不合格应立即通知手术医师,采取补救措施。
6、小结
供应室集中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规范、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供工作应室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是确保无菌物品质量的关键,各项灭菌效果的全程监测是保证无菌物品高质量供应的唯一途径。本院工作供应室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了临床科室对供应工作的满意率,较好的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多年来我院未发生一例因灭菌器械物品而引起的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1-0112-03
To discuss using quality circ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YOU Runde
Hospital Infection-Control Department, Jiangxi Province Ji'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Ji'an 343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Methods Adopting quality circle management model to manage the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Results In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instruments cleaning quality, packaging materials quality and packaging quality in 201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2012 (P
[Key words] Quality circle;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discuss
随着消毒供应室3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的执行,对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要求更为细化和严格[1],尤其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更为突出。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2],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我院根据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第3项中的要求,对消毒供应室运用质量环管理模式进行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结果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明显上升。现将运用质量环管理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消毒供应室2012年1月~2013年12月运用质量环管理模式管理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痕迹材料――每年60次质量抽查结果和12名工作人员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1.2 方法
运用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环,借助管理工具――检查表、头脑风暴法对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1.2.1 计划 ①对照消毒供应室的行业标准,设计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表,评估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现状,分析存在的风险与不足。②根据头脑风暴法原则,召开头脑风暴研讨会,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写出影响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及高风险、高频率、易出错的问题和改进建议。③根据确认的问题收集相关联资料加以分析,针对不足拟定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制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要求、制度、操作流程、方法等。
1.2.2 实施 ①重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她们不仅要参与临床科室的服务工作,贯彻落实各项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还要在工作中应用一些管理工具提高整体素质。为此,对工作人员我们除派出参观、学习培训外,还重点进行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训练,同时院感科还在消毒供应室多次开展小讲课,每月进行一次科室业务培训,使工作人员熟知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质控方法、手段与标准等,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②加强人员、区域、过程管理,减少污染。在管理上,我们除要求工作人员按区域要求着装外,还明确规定本科室工作人员管制进入,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这不但可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秩序,更主要的是可以避免人员混杂和流动频繁带来的微生物、微粒和热原质等污染[3]。在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为了保证接触物品的安全性,防止接触感染[4],我们严格划分了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工作区域内三区清晰,有实际屏障,路线强制通过不逆行,无菌物品、清洁物品的流水操作不逆行,建立了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过程记录与日常监测、定期监测记录,还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的规定对器械的清洗质量、包装材料、包装质量、灭菌物品出锅情况进行质控,借以提高灭菌物品的合格率。③做好无菌物品管理。为保证无菌物品在贮存、发放、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我们为无菌物品制订了保洁措施与无菌物品使用情况满意度调查表,每季度对使用无菌物品的科室进行一次无菌物品使用情况满意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记录、分析、改进,借以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④重视医院感染监测,减少易感因素。按要求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清洗质量监测,有不合格物品不慎进入临床时,立即启用灭菌物品失败回收机制[5],及时书面报告相关管理部门,说明召回的原因并进行追踪。⑤开展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科室质控员对已包装待灭菌的物品每周随机至少抽查1次,全年共抽查60次,抽查内容包括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等。
1.2.3 检查 ①院感科根据计划每月针对考评内容对其进行专项考评与技术指导;每季度对消毒供应室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管理综合考核评分,与科室绩效奖金挂钩。②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进行1次自查,明确实施效果,找出不足与缺陷,进行持续改进。③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理论考试与操作技能考核。
1.2.4 总结 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收集未解决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项目。修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工作计划,进入下一个质量环。
1.2.5 评价内容与标准 评价内容由质量控制项目(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等)和工作人员的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评价标准:①已包装待灭菌的器械器具查到锈斑或水垢、血渍、倒钩等判定为不合格。②包装材料不清洁、有破洞等判定不合格。③包装质量缺标识、缺化学指示物、包装不密闭、未封口等判定为不合格。④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均以满分100分计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运用质量环管理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对比
消毒供应室2012年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合格率分别为75.0%(45/60)、80.0%(48/60)、83.3%(50/60),2013年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0.0%(54/60)、93.3%(56/60)、96.7%(5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运用质量环管理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情况对比
2.2 运用质量环管理后工作人员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对比
工作人员2013年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高于2012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运用质量环管理后工作人员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对比(x±s,分)
3 讨论
从表1可知,经χ2检验,消毒供应室2013年的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与2012年的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质量环又称为“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6]。检查表与头脑风暴法是推动质量环的最常用管理工具,它们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质量环每循环一次,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均提高一步;质量环主要用于企业产品的管理,而我们将此质量管理理论及工具引进应用于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建立健全适用于消毒供应室的一整套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质量指标[7],规范工作人员技术操作流程,拟定人员、区域管理要求,制定考评内容与方法,明确有关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并将制度和操作流程张贴上墙,做到有章可循、有过必究。这是消毒供应室运用质量环管理模式的前提,是确保工作流程畅通、人力得到合理分配的根本。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消毒灭菌场所,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质量和生命安全[8]。要实现无菌物品质量零缺陷,就必须抓好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工作,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9];同时,不仅要重视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做好无菌物品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还要重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技能培训。质量环管理模式的运行保证了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实。
随着现代科学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深入应用,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除了应全面引进质量管理的技术指标外,更应重视管理理论及工具的应用。质量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合乎逻辑地有效进行的工作程序[6],运用质量环管理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可以实现由结果评价为主的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可以实现有效地监控和追踪,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质量是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核心,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10]。运用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环,借助管理工具检查表、头脑风暴法管理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可以使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监测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从而消灭工作中盲目和停留于形式的状态,减少或消除医院感染管理隐患,方便院科两级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工作状态由原来的无序、混乱向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转变,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竹,叶庆临,卢杰,等. 成都市31所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评价[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628-2629.
[2] 李惠英,李红芬.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408.
[3] 钟秀玲,程棣妍. 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22.
[4] 钟秀玲,程棣妍. 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6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卫生部,2009.
[6] 张宗久. 中国医院评审实务[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28.
[7] 匡庆丽. 质量环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98-99.
[8] 程春玲,吴婕.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3):3227-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