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5: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所有生物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情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造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感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拓展的教学策略,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景化教学,一方面,在陶冶情操上有着巨大作用。尽可能地减少情感中的消极因素,增加积极因素,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另一方面,在对学生启迪或暗示上有着良好作用。研究表明,一个人处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接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越强烈。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情景化设置,能够强化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适应能力的炼。
情景化教学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案例体会课堂所学的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丰富想象力。那么,情景化教学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运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形象化体验,变抽象为具体
高中生物中的模型众多,不仅要求学生要有平面感觉,而且对学生的空间立体感觉要求极高,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陷入了没有丝毫感觉的盲区。蛋白质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的折叠和盘绕的方式,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组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家里带来了儿童积木,简单构造了可旋转、可拆分的二级结构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楚,一目了然。在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学习上,如果仅仅用语言来表达往往过于晦涩,让学生迷迷糊糊,一头雾水,既说不清楚,也听不明白。为此,我制作了幻灯片课件,分步骤地展示了DNA的单位、单链、平面和立体结构,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通过这种情景再现,将抽象的、难以想象的结构变成了具体的、直观的结构,学生对于DNA的模型有了更直观、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和了解,学习的趣味性大增,学生学习的效果非常显著。
二、问题式设计,变枯燥为趣味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地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问题设计的巧妙性,即设计的问题难度适中,问题太简单,让学生不假思索便能轻易回答,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太难,让学生望而生畏,想破脑子也想不出。因此,设计的问题既要形式新颖、方式灵活、富有趣味性,又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比如,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中,我提出了问题: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为何要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为何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用棉塞塞紧试管口?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这样的问题层层递进,富有趣味性,学生非常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去,急于通过实验去回答提出的问题,不仅深刻领会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且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的实验原理,而且对步骤的记忆非常清楚。
三、情景化演绎,变复杂为简单
不具备任何兴趣吸引力的强制说教式教学,常常会打击甚至消除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厌学情绪,实际学习效果往往难以保证。种群和群落是非常不容易区分的。种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在种群和群落概念的学习上,为了区分清楚,我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就是种群可以理解为: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而群落可以理解为: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这样学生对于二者的关系就非常明确了。再如,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包括Zn,Mo,Cu,B,Fe,Mn,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总结了口诀“新木桶碰铁门”,并拿着班级小垃圾桶撞门,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细菌由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组成,放线菌由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为了方便记忆,我编成了“细球杆,放线立织衣”的记忆方法,并把毛衣缠在了拖把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总结顺口溜,配之以平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动作演绎,高中生物将变得灵动活泼、浅显易懂。
一 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教学、课程结构的要求
1.一专多能。 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随之急剧深化,换句话说,原有知识的陈旧率越来越快。在此状况下,既使你已经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但在学校中所学得的知识犹如杯水车薪,远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而要形成全方位的、贯穿于一生的学习。
因为教师的职业具有“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双专业特征,所以教师要具有充实、厚重的业务功底、迅速灵巧的解题能力、科学准确的知识结构及先进的教育思想,还要注意新知识、新信息的获取,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教师要充满爱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学生看作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要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因此教师还要掌握一些现代生理学、脑科学等有关知识,用于教学实践。
教师上的每一堂课都应体现出清晰透彻的思路、深入浅出的讲解、耐人寻味的启发、幽默风趣的语言、敏捷的反应、现代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等,使学生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此外,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应该有一手好字、一笔好文、一幅好图、一双灵巧的手,如此德高、学高的教师自然会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学生就愿意接受他们的点拨与教诲,自然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孜孜不倦的勤奋。 近几年教材的内容逐渐深化,一些学科增加了新内容,多媒体教学也随之开展,如投影仪、计算器、录象机设备等在学校教学中被广泛使用,那么以前在学生时代未曾学过这些内容的教师必须加速学习,以适应教学需要,因此教师也应该以古今中外一些学术界名人为榜样,日日勤奋学习。
3.开拓创新的能力。 拓创新的能力被视为未来教师素质的核心,菲律宾大学赫兰德博士在总结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所起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对教师来说"开拓能力是使教育内容符合社会的需要。适应自然科学和社会形式的变革,对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作出贡献而必须具备的某种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是主体。随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活跃,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学生的个性丰富,要把几十名学生组织成有纪律而思维活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集体就需要教师有因人制宜的创新能力及教育教学中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
二 实施素质教育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新要求
1.高中生物教学忌“重放轻抓”。 现代课程以学生探究为主,这种学习方法中易忽视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放松了"抓",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学习,往往会使学生把握不住重点。正确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2.高中生物教学忌“重练轻讲”。 教师要能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并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系统。只有把这一基础打牢固,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在重视学生活动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精讲。
3.高中生物教学忌“重文轻图”。 在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图像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这就提醒我们在教学时应重视课本图像的学习。应强调学生读文对图、看图释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充分结合。教师讲解时,应该重视图的作用,以图引文,以图释文,而决不能忽视图的作用。
三 实施素质教育对生物课程整合的新要求
新课程下的教学让我们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对课程的整合提出的新的要求。生物学科与多种学科的学习相互关联,仅与政治学科的整合就可有以下几点: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几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内容,其中包含四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存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无论何种生物,它们的身体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以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每一种生物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形式,生物体的其它各种生命活动,如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等,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生物体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现的。新大纲中关于生命的物质性的内容很多,充分说明生物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运动着的物质。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同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着。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体自身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物体的内部结构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虽然生物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各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谁也不能孤立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界中的生物,虽然形态各异,多种多样,但都体现了统一性,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都遵循共同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所有生物都依赖于它的生活环境而生存;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影响着它周围的环境。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知道,无论是生物体内部还是生物之间,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三)永恒发展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是复杂的代替简单的,高级的代替低级的,有生命力的代替无生命力的。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也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细胞的水平来看,细胞有分裂、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个体水平来看,生物个体有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物种的水平来看,生物界种类繁多的物种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而来的;从生态系统的水平来看,有群落的演替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等。
由上述可知,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仅如此,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四)对立统一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内部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这一观点:
第一,同化与异化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组成的。同化作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两种作用是相互对立的、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但是又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它们在生物体内是同时、偶联进行的,共同决定着生物体的存在和延续。
第二,遗传和变异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属于生物体的稳定性、保守性;变异特性则属于生物体的前进性、创造性。两者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遗传又是过去发生的变异积累的结果,因此,两者又是相互统一的。正因为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的区别;又因为生物具有变异性,才可能产生新的性状,并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因此,遗传性和变异性这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整个生物界的变化发展,是生物界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进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三,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生物体受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它必须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也时刻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可见,生物体与其生活环境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而认识到对立统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存在的、推动其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要体现好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面的教学目标
新大纲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同时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关于生物与环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关于生物界的发展的科学事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应该按照新大纲规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研究新编高中生物教材的改革,编写好新教材。
(二)要选择和组织好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知识内容
高中生物学教材是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如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例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着这个观点。同一部分知识内容,又可以同时反映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既可以反映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反映事物是永恒变化的,还可以反映同一事物的内部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怎样才能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而又使教学具有重点,既能体现各个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又不面面俱到呢?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高中生物教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和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即重点进行哪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关于这一点新大纲已有规定,本文在第一部分也有叙述,这里不再重复。然后,解决这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需要通过哪些知识内容来体现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在选择和组织知识内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每个观点都应该有一组知识点来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观点建立在众多事实的基础上,而使学生体会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
第二,每个观点都要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这个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是体现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典型内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通过这些典型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在同类型内容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地逐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第三,选择的内容可以有部分的交叉,也就是说,同一部分知识可以排在不同的观点组里,用来说明几个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各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之间的联系性。
确定了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选择和组织好了与之相对应的知识内容,就能使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具有计划性,既有观点又有充分的事实,既全面又有重点,切实得到落实。
(三)要努力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中的表达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式进行的,而是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的,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要在章节的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要能明显地、充分地说明观点,而观点则可以贴切地、深入地解释知识。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进化”与“永恒变化”的观点,就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观点没有内在的联系,就很难使教材的知识与观点有机结合。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几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内容,其中包含四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存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无论何种生物,它们的身体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以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每一种生物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形式,生物体的其它各种生命活动,如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等,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生物体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现的。新大纲中关于生命的物质性的内容很多,充分说明生物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运动着的物质。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同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着。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体自身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物体的内部结构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虽然生物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各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谁也不能孤立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界中的生物,虽然形态各异,多种多样,但都体现了统一性,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都遵循共同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所有生物都依赖于它的生活环境而生存;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影响着它周围的环境。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知道,无论是生物体内部还是生物之间,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三)永恒发展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是复杂的代替简单的,高级的代替低级的,有生命力的代替无生命力的。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也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细胞的水平来看,细胞有分裂、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个体水平来看,生物个体有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物种的水平来看,生物界种类繁多的物种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而来的;从生态系统的水平来看,有群落的演替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等。
由上述可知,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仅如此,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四)对立统一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内部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这一观点:
第一,同化与异化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组成的。同化作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两种作用是相互对立的、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但是又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它们在生物体内是同时、偶联进行的,共同决定着生物体的存在和延续。
第二,遗传和变异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属于生物体的稳定性、保守性;变异特性则属于生物体的前进性、创造性。两者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遗传又是过去发生的变异积累的结果,因此,两者又是相互统一的。正因为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的区别;又因为生物具有变异性,才可能产生新的性状,并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因此,遗传性和变异性这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整个生物界的变化发展,是生物界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进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三,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生物体受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它必须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也时刻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可见,生物体与其生活环境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而认识到对立统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存在的、推动其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要体现好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面的教学目标
新大纲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同时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关于生物与环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关于生物界的发展的科学事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应该按照新大纲规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研究新编高中生物教材的改革,编写好新教材。
(二)要选择和组织好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知识内容
高中生物学教材是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如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例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着这个观点。同一部分知识内容,又可以同时反映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既可以反映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反映事物是永恒变化的,还可以反映同一事物的内部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怎样才能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而又使教学具有重点,既能体现各个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又不面面俱到呢?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高中生物教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和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即重点进行哪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关于这一点新大纲已有规定,本文在第一部分也有叙述,这里不再重复。然后,解决这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需要通过哪些知识内容来体现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在选择和组织知识内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每个观点都应该有一组知识点来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观点建立在众多事实的基础上,而使学生体会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
第二,每个观点都要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这个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是体现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典型内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通过这些典型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在同类型内容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地逐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第三,选择的内容可以有部分的交叉,也就是说,同一部分知识可以排在不同的观点组里,用来说明几个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各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之间的联系性。
确定了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选择和组织好了与之相对应的知识内容,就能使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具有计划性,既有观点又有充分的事实,既全面又有重点,切实得到落实。
(三)要努力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中的表达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式进行的,而是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的,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要在章节的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要能明显地、充分地说明观点,而观点则可以贴切地、深入地解释知识。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进化”与“永恒变化”的观点,就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观点没有内在的联系,就很难使教材的知识与观点有机结合。
2011年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本,再次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延时性评价尽管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后续性,但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某一成长阶段得到知识、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度的全面发展,将学习目标的达成当做一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手段,在让学生感受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成就感和进步感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挑战困难的勇气。
例如,在学习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笔者先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每个人搜集的成果,并小组讨论总结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在小组讨论结果出来后,先不急于进行全班汇报,这时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自己提前准备好的视频。第一遍播放完后,再播放一次,并提出要求:各小组将自己总结的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能否在刚才的视频中找到根据?看完后请各小组修改讨论本组的结论,最后才进行全班汇报总结。这一环节完成后,教师再进一步播放视频,展示几个计算机病毒肆虐造成巨大损失的重要事件,要求学生继续讨论有关通过立法的形式来控制和约束计算机病毒传播的意义和可行性。在这一环节,学生讨论得很热烈。以上两个环节进行完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又结合学生学习过的生物知识,让他们比较和分析“计算机病毒具有生命吗?”这一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所设置的每个教学环节都与课程目标紧密相连,如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并启发学生体验与人共享资源所带来的愉悦。第三个环节则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和提升。在这三个环节中,学生的表现是各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在第一环节表现较好,有的在第三环节发表的观点很有见地,采用延时性评价可以综合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创新思维的积极性。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的差异性变化在等待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完善。但在采用延时性评价时,应关注的还是课程目标,只是以一个时间段或一个过程作为对学生表现的评价。
二、延时性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育不是生产线式的整体划一的培养系统,提倡的是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在修订版的高中信息课程标准中,也对“以生为本”的理念做了强调。在采用延时性评价时不仅要尊重学生智能发展方面的差异,以及学生个性特征方面的差异,而且还要尽可能从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让学生大胆提问,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更多、更大的发挥。
例如,笔者在《VB程序的选择结构》教学中,了解到有的学生对程序的认识是陌生的,但发现有的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甚至从初中时就可以自己编写一些程序,为此笔者将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零起点”,一类是“非零起点”,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层教学,采用的评价方式也是延时性评价,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都得到发展,圆满完成课程目标任务。
我国在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确定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强调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要求教师加强对教材和《生物课程标准》的研究,在学生掌握生物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及一切教学资源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时刻注意将鲜活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并结合当前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需要,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念的培养。
面对如何解决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的问题,世界各国的教育家和学者都曾有过自己的论述。其中法国教育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在他的教育着作《爱弥儿》中提出“自然教育”(Nature Education)的思想。所谓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他主张在自然教育的青年期(15~20)即高中阶段,要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其作用是促使人的心中产生善良、博爱、怜悯、仁慈以及所有一切自然而然使人感到喜悦的温柔动人的情感。他认为道德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以及坚强的意志。受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启发,并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试图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来解决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的问题。具体提出以下三种方法:情感感染、哲理点拨和知识启发。
二、用情感感染学生
用情感感染学生就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将自己的情和他人的情相融合,以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目的。卢梭自然教育中强调青年期要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他说孩子的第一个情感是爱自己,通过第一个情感爱自己产生的另一个情感就是爱他人,以自己的情感去感受和体会他人的情感,这样就产生了最初的道德情感同情心。生物学是一门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它所研究的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体,所以生物教学必须充分揭示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生命活动过程,从而学好生物学知识。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用情感感染学生的方法渗透卢梭的道德情感教育进行教学。例如讲“减数分裂”这节课,当讲到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胚胎最终形成新个体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孕妇及其日常生活的视频,视频中伴着清脆的啼哭声,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诞生了,随后老师问同学:宝宝的健康是谁给予的?大家的健康是谁给予的?此时学生们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宝宝的健康是他们的妈妈给予的,我们的健康是我们的妈妈给予的”.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回答问题感受到生物科学中蕴含的极其丰富的人类情感,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生命的美丽和母亲孕育的艰辛,领悟对父母应有的感恩之心。如此不仅培养了学生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情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用哲理点拨学生
用哲理点拨学生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最后学生得出自己的观点。以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卢梭反对经院主义教育,也不提倡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他强调教育应该注意学生的感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生物学需要从生物进化和生命活动内部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角度来介绍生物体,体现生命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需要从生命现象的普遍联系角度来介绍生物学知识,体现生命现象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用哲理点拨学生的方法渗透卢梭的道德情感教育进行教学。例如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节课,在分析生态系统自动调节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狼不仅吃羊,同时还伤害人类,但人类却不能将其赶尽杀绝,而只能控制它的数量,因为狼是生物链的一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这样就使学生懂得了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不仅让学生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同时还使学生从内心中珍爱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用知识启发学生
用知识启发学生就是教师时常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生物领域最前沿的知识,来启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以达到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和不断创新的意识。卢梭反对封建教育的照本宣科以及对孩子的强制性,强调应尊重孩子的自觉性,提倡自由的发展。他主张应该按照孩子的天性,对他们进行启发式教育。生物学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学科,开辟了一些新领域(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等),获得了许多新成就(如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人的基因在烟草植株中的表达等),而且这些领域的许多研究成果都造福于我们人类。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用知识启发的方法渗透卢梭的道德情感教育进行教学。例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这节课,教师在讲述血液循环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的研究以及“干细胞工程”如何造福我们人类等相关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到学习生物学知识是有用的,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关心我国生物资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1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糖类)
(各种膜所含蛋白质、脂质的比例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以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并不是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是根据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3种方式: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绿色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4.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5.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常用的材料:应选用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因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制备的方法:将选取的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吸水涨破,再用离心的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6.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细胞癌变的指标之一是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超过正常值
7.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功能: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8.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还有很多酶。
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9.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10.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细胞内膜面积;
在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别是有氧呼吸第三、二阶段的场所,生物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车间”。
11.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
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含少量的DNA、RNA。在类囊体薄膜(基粒)上有色素和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酶,是光反应场所;在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是暗反应场所。由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基粒,增大膜面积。
1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同点:①具有双层膜结构②都含少量的DNA和RNA,具有遗传的相对独立性
③都能产生ATP,都属于能量转换器。
13.内质网:在结构上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功能:①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②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内质网是蛋白质空间结构形成的场所)
14.核糖体:无膜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外蛋白(即分泌蛋白如消化酶、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等);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内蛋白(如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等)。
15.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运输。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但功能不同:植物: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16.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如衣藻、团藻等)中。
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7.液泡:单层膜,成熟的植物有中央大液泡。
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
18.溶酶体:消化车间,内含许多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病菌。
19.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大液泡)
判断低等植物细胞的依据:既有细胞壁、叶绿体或液泡,又有中心体
具双层膜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膜(具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无膜结构(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中心体、核糖体
产生ATP的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产生ATP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
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产生ATP的场所: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产生水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有水参与反应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等)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核糖体中只有RNA,且含RNA最多)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载体)、线粒体(产生能量)
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有色体中只含类胡萝卜素)储藏细胞营养物质的细胞器:液泡
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可合成糖类的细胞器:叶绿体、高尔基体
在光镜下可见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细胞板、染色体
(核糖体的结构太小,光镜下看不见)
20.细胞功能的差异,主要是由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21.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场所是内质网;成熟蛋白质的形成场所是高尔基体。
22.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途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3.生物膜的转化中心是内质网。
可直接转化的膜:内质网膜和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内质网膜和线粒体膜;
可间接转化的膜(以囊泡形式转化的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24.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等共同构成(也包括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囊泡)
25.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26.生物膜系统的功能:①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②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③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27.研究生物膜的意义:①在工业上,模拟生物膜进行海水淡化、污水处理②在医学上,用人工合成的膜材料代替病变器官(如用于治疗尿毒症的透析型人工肾,当病人的血液流经人工肾时,血液透析膜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让干净的血液返回病人体内)③在农业上,研究生物膜寻找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新途径。
(运用的原理都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8.将海水稀释用于无土栽培的设想变为现实的重要意义:节约淡水资源(或利用海水资源);
如用这种稀释的海水栽培植物,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①稀释的比例②稀释后所含离子的种类和数量是否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
29.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30.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双层膜)、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
(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细胞核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1.核孔的作用: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的物质:m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DNA聚合酶、解旋酶等。通过核孔进行物质交换时经过的膜结构为0层
而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进出细胞核必须通过核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经过2层膜)
3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DNA和蛋白质;
染色质是容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甲基绿等)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33.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2生物十项经典理论
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2.种内斗争,对于失败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甚至会造成死亡,但是,对于整个种群的生存是有利的。
3.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4.生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是:适应环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在改变环境。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
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7.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8.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9.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10.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有大量的生物,还有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3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
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
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
2、实验过程(看书)
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
1、实验过程:
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三、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四、减数分裂的过程
1、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我们也要关注考题的变化:近几年的试题更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践,我们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探究性学习和科学方法、科学思路的考察;加强了图表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察,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实验设计与分析仍是高考的侧重点。按照高考的要求,我们要认真编写各章节的教学计划,合理分配课时比例,设计训练题时才能准确把握难易程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我们的备课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的一轮复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一个考点都做到有的放矢。
2. 改进思路,激活课堂 高三的课堂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分散,而且复习课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新鲜感,会感到枯燥、无味。英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正如同用锤子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我们要设法激活课堂。
从学生入手: 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疲劳感,让学生投入到教学中去,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教学入手:设计问题情境,联系生产生活实践,让教学内容活起来;从教学思路入手: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用问题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评,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学法指导入手: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的研究如何教转向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我们要加强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在研究育种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点,缺点,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深化学生对不同层次知识的理解。如果我们能激活课堂,我们一定能成功打造高效课堂。
3. 构建网络,夯实基础 一轮中,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所有生物教材的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重、难点、高考的高频考点,更要努力挖掘,把所有的相关知识点综合、归纳,我们可以用图解和表格等多种形式,呈现知识网,让知识结构轮廓分明、一目了然,以此来夯实基础。
以上表格内容清晰,覆盖面广,更注重概念辨析,实用效果突出。
(2)体液调节图解:
重点突出各细胞的作用,一次免疫,二次免疫的调解过程。
(3)重视知识的总结:
①作用于DNA RNA的有关酶:DNA酶、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解旋酶。辨析各种酶的作用位点和具体功能。
②物质获结构的显色反应: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DNA、RNA、CO2、C2H5OH 、线粒体、染色体,这些物质或结构鉴定时,所用的试剂,用法及条件。
在高中英语日常教学中,不少英语教师发现一些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听不明白、看不懂、说不出,更写不好;他们到高三毕业时词汇量仍只有1000多。对于他们而言,记单词就是背单词表,枯燥、乏味且效率低下。即使对英语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而言,记忆词汇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经常是今天记、明天忘;背记了单词表里的词汇也不会用;写作、口语中漏洞百出。可见,词汇问题制约着高中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如何使高中生走出单词记忆的困境,使学生的词汇输入能够有效转化为准确、流畅的输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词块理论的提出及其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为解决高中学生的词汇困境打开了一扇门。Michael Lewis(1993)提出了“词块”这一说法,强调“词块”是语言交际时整体提取使用、具有很高重现率、惯例化的语言结构,词块在外语学习和使用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词块理论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经过电脑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英语中的语言交际90%是由固定或半固定的模块化了的多词组合结构来实现,这就是“词块”(lexical chunk)。
词块不仅包括单个词,也包括储存于我们大脑词库的词的组合。词块可以分为:单词(words),如animal,pen;词群(poly word),如by the way,look down upon;词语搭配(collocations or word partnerships),如community service,absolutely convinced;惯用表达法(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如 “I’ll get it.”“We’ll see.”“That’ll do.”“If I were you...”“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句子框架或开头(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如“That is not as...as you think.”“The fact/problem/danger was...”;语篇框架 (text frames),如“In this paper we explore...”“Firstly...”“Secondly...”“Finally...”(Lewis,1997: 21-34)。有些词块是固定不变的,例如:to catch a cold,rancid butter,drug addict等;有些词块则是半固定的,可以用其他词或短语替换,例如blood/close/distant/near(est) relative,learn by doing/by heart /by observation/by rote /from experience.
接下来,本文将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词块的有效输入作进一步探讨。
二、高中英语词块输入策略
1.通过“听”输入词块
根据Copper的研究,从时间上讲,一个人听的量是说的量的两倍,是阅读量的四倍,是写作量的五倍。在整个听、说、读、写技能中,听占据了所有交际活动60%-70%的量,因此从语言能力整体提升的角度看,从听的训练着手来输入词块是非常必要的。听力所输入的词块要真正对语言学习产生作用,还需要精心选择材料:所输入的词块是可理解的,同时又是在学生现有水平之上加了一个难度等级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量要足够大。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进行有意义的以“听”为形式的自然语言输入。
(1)通过精听输入词块
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听者会主动根据预期、推论、意图、图式知识以及原来具有的相关知识有选择地处理所接收到的信息,从而构建意义。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7 Unit 3 Read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为例,教师在进行初步的铺垫和引入后,可以要求学生精听教材的第一部分The Internet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our lives,并要求学生以词块的形式笔录其中所听到的与positive effects相关的要点,如:gather information (current affairs,weather
forecast,travel packages,academic research),acquire knowledge,
communicate with experts,build social ties,form lifelong relationships等。如果听一遍学生无法捕捉到要点,可以播放两遍或三遍,或是降低播放速度;鼓励学生通过听的方式建构意义,获取与主题相关的词块。
(2)通过泛听输入词块
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词块意识,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能获得有意义输入的活动,如:听、唱英语歌曲;收听英语节目;课外阅读等,自然习得更多语块。
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到英语,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泛听训练。例如,在组织课堂时教师可以使用First of all,Then,Next,Let’s get down to business,As we all know,generally speaking,From my point of view,what’s your opinion? You did a good job,one hundred percent right,Go ahead...表达。就课文的内容进行讨论时教师可以使用如:distinguish between...,compare between...,separate...from...;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What’s the function of...?What’s the intention
of...?Can you name...?What would you...if you were...?表达。当学生足够多地接触到这些表达时,便能够实现隐性习得。
英文歌曲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聆听歌曲,思考歌曲主题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也是一种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例如Maria Carey的《英雄》(Hero)就充满正能量,将这首英文歌词中的词块挖掘出来加以赏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歌曲的丰富内涵,从而达到在欣赏中学习和积累词块的目的。
There’s a hero if you look inside your heart;you don’t have to be afraid of what you are.There’s an answer if you reach into your soul, and the sorrow that you know will melt away.And then a hero comes along with the strength to carry on, and you cast your fears aside and you know you can survive. So when you feel like hope is gone look inside you and be strong, and you’ll finally see the truth that a hero lies in you.It’s a long road when you face the world alone, no one reaches out a hand for you to hold.You can find love if you search within yourself and the emptiness you felt will disappear...
2.通过“读”输入词块
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自主积累词块的意识:教会学生识别语篇中的词汇链。对学生来说,能否区分不同层次的词汇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能力去识别不认识的词汇链并有意识地去记忆他们。
(1)通过精读输入词块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真实、地道、自然,容易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教材本身提供了大量可供学生模仿和借鉴的词块,包括丰富的词语搭配、惯用表达法、句子框架或开头、语篇框架,学生可通过精读将它们提炼出来,反复朗诵直至背诵。
词块和语境是相互依存,紧密连接的,只有借助语境体会词义,学习和积累的词汇才有生命力,才能在交际中派上用场。将词块置于特定的语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促进词块知识的内化,提高词块学习效率。例如在教“present”一词时,笔者运用了以下语境:
①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Only today is a gift;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②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issing Malaysia Airline jetliner?
③The officials present at the press conference vowed not to give up the plane hunt.
④ When do you think the Malaysian government will present the truth to the public?
笔者通过“马来西亚航班失联事件”引出present的多种词语搭配,既满足高中生想要了解时尚热点话题的心理需求,又使词块呈现情景化。借助所提供的语境学生也比较容易猜测并记忆包含present的各种短语的含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话题对词块进行分类。围绕话题进行的词块积累,便于学生在需要运用时更方便地提取。例如:模块8 Unit 4的单元话题为电影――这正是一个学生热衷的话题。学生除了可以积累教材中已经出现的一些与电影相关的词块,如film festival, Academy Awards,independent films,comedy,thriller,action,science fiction,horror,cartoon,documentary,western,on location,sound stages,close-up shot,wide-angle shot,director,cameraman,producer,screenwriter等,也很有兴趣阅读相关文本以积累更多教材
以外的词块,如:premiere,cast,leading actor and actress,supporting actors
and actresses,assistant director,distributor director of photography,stagehand,trailer,serial,a must-see movie,blockbusters等。
词汇同现是指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在语篇中围绕一定的话题、一定的词块往往反复出现,这些词块的同现包括反义关系,
互补关系和词汇链。以模块9 Unit 3 Project Roses are red, violets are blue, but which of the two colors really suits you?为例,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细细钻研文本时,学生不难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同义多样化表达。如:represent,stand for,be symbolic of...,symbolize, be a symbol of...;be associated with,associate with,be related to,be connected with等。通过讨论,学生发现文章作者其实是有意地在避免重复,所以使用不同的表达形式来表达同一个语义。这样的教材文本对于学生学习通过运用同义词块实现多样化表达是很好的范例。
(2)通过泛读输入词块
学会在语境中关注并识别词汇链或意群是形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基础。许多学生学习外语时喜欢逐词翻译,喜欢将表达完整意义的短语和搭配拆分成孤立的单词。而具有良好词块意识的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在泛读文本中识别和记忆表达完整意义的词汇链或意群;而使用词典和其他参考书来答疑解惑则是通过泛读来积累词块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英语泛读的话题范围相当宽泛,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方面的最新动态,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文化艺术领域的最新思潮,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生物、文化、教育、艺术、娱乐、图书、饮食、环境保护等方面。材料来源方面,教师应尽可能选择来自权威英文报纸、杂志和网站,具有可读性、思想性和时效性的语言材料。
教师应精心选择与模块教学主题相关的文本作为泛读材料。这样的材料是对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但与教材内容相比,这些内容与现实生活、当下生活联系更紧密,包含有更加鲜活的词块,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教材中与手机相关的话题时,教师可引入最新款IPHONE的介绍,而关于“第一款即将上市的盲人手机”的新闻也颇具时效性和可读性。通过泛读,学生可主动查找表达完整意义的词汇链或意群,并积累以下词
块:the world’s first Braille phone,London-based firm,3D printing techniques,go on sale,an instant connection between... and..., a fast and cost-effective way to..., a child-friendly version, a credit-card sized device等。
学生可以制作专门的课内、课外词块积累本,并形成定期在班级或学习小组中交流积累本的制度。由此,学生大可共享词汇积累的收获与成果。
及时对所输入词块进行梳理总结能有效减轻大脑的记忆负担,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词块的巩固可以采用在文本上画线标记、根据核心词块复述课文、情景再现、问答、英汉互译、仿写句子、篇章写作等形式完成。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对该单元的词块进行有意识的整理和总结。总结中可以包括:本单元新学到的词语搭配;本单元新学到的句子框架或开头;本单元新学到的语篇框架等。
以词块为核心的词汇教学有利于提升高中生语言输出的流畅性、准确度和地道性,但词块的输入和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
小组合作学习是中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组织形式,对于生物学科的科学探究则是一种基本的、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闲人”,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要使合作学习卓有成效,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分组学习的各个环节,要从学情分析、目标设置、任务安排、组织形式、策略选择、过程展开、反馈评价等全程设计,还要加强实时监控和指导,注重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观察和介入。合作学习的效果,同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分不开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作活动的设计者
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从学情分析、目标设置到任务选择等都要进行全面设计。教师在总体设计合作学习时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1 学情分析要透彻
设计合作任务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心理需求。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分析、问卷调查、个别采访和查阅学生档案等途径研究学情,使合作任务设计切实可行。调查发现,对于我们高一新生而言,虽然初中阶段都学了生物,但是不同的初中学校对于生物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有的学校条件比较优越,对于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培养比较重视,课本的探究实验很多都能落实,显微镜的操作也有相应的要求,这样的学生进入高中课堂自然是如鱼得水,一点就通了。而有的学校因为条件限制等因素,学生很少进行探究活动,甚至显微镜也没接触过,在高中课堂里必然会比较吃力。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安排时,老师必须结合这个特点进行调整,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
2 目标设置要明确
合作学习的目标设置要明确、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明确的目标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动力,是合作学习的归宿。
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明白自己的任务和学生合作的目标。否则,在合作学习时,教师易变成旁观者,学生则变成“无头苍蝇”,谈不上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更没有生生互助协作,这样的合作学习无疑是失败的。老师在合作学习开始之前要根据教学设计明确自己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几项任务,如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对学生的参与进行观察、督促等。同时老师还要明确提出学生的具体任务(可具体到各分工情况的具体任务)及相应的评价指标。
例如在学习《DNA分子的结构》这一节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合作小组利用材料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求学习小组成员间要相互合作,每个同学负责具体的材料制作,并能为其他小组成员讲解所用材料代表脱氧核苷酸的哪一种分子组成。最后每个小组派出的代表要解释模型的具体结构组成。而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广泛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和误解,以便总结时及时补充、纠正。
3 任务选择要有探究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在没有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无效的形式主义。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选择的合作任务必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和探索性,能让学生在合作中知识得到巩固、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例如在《DNA的复制》这一节中关于DNA分子复制模式的探索,教师设计问题串,层层剖析,步步引导,由浅入深,启发思考,在讨论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形成了一条渐进式的问题链,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终构建完整的认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达到教与学的目的。具体教学过程为:根据我们对DNA分子结构的了解,你认为DNA分子的复制模式有哪些?如何证明你的观点?实验设计的思路是什么?如果是半保留复制。那复制得到的子一代和子二代DNA分子的组成是怎样的?全保留复制呢?如果要在实验中直观地区别、标识“母链”和“子链”有什么办法?(同住素标记法)一在实验中,亲代分子与子代分子通常是随机混合在一起的,不易分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尝试在离心管中画出DNA带的位置。所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应当严格把关,只有具有探究价值的内容才会让学生的合作学习有意义。
二、合作过程的调控者
教师都会在课堂之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严谨的安排和设计,甚至把学生可能做出的各种反应都预设好了。但是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都会有各种突发状况,比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又有“意外”问题生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就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所以教师不仅仅是合作学习的设计者,还应该是合作学习的调控者。只有教师亲身参与到学生的合作活动中去,才能及时发现“意外事件”,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调控,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因此,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参与、指导和调控是至关重要的。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仔细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例如,在教学《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节的过程中,学生在模拟以一条DNA链作为模板进行转录的过程时,发现小组成员中只有两个人在活动,其他成员则自己看书没有参与。教师发现之后要及时提醒他们参与并了解他们不参与的原因。学生在使用道具模拟翻译过程中,讨论的声音非常大,甚至有的组还活动停止了。原来是他们在使用"tRNA"运载“氨基酸”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学生还未能真正理解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含义。我发现这个情况之后就参与了他们的讨论,并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真正学到了知识。
三、合作学习情况评价的组织者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后,通过成果展示过程、感受交流等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方法策略、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改进自己的合作学习。通过评价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学会合作。
为了使评价客观、公正、合理,可拟定一份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表》,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相结合,小组集体评价和组内个人评价相结合。下面是我在高二生物探究实验《探究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制订的评价量表。
注:A等,五颗;B等,四颗;c等,3颗;D等,二颗以下。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11 - 0076 - 04
所有生物知识、原理和结论的形成都有其“出生地”,追本溯源,有利于引领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生长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久而久之,学生则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绝对求同为发散求异,变机械封闭为生成开放。下面试着结合新授课教学中一些教学案例,谈个人粗浅的认识与做法。
1 用生物史料感召学生,体验知识发生的背景
生物科学史首先是一部思想史,它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其次,它又是一部科学过程史,生物科学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探究过程,生命科学史中蕴涵了知识与过程的统一。虽然新教材中增加了不少科学史料,而这与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对生物科学素养的需求远远不够。
案例1:“核酸”的引入。
“核酸”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如何巧妙地将它引进课堂,让学生走近它呢?
很多教师上课时经常这样引入新课: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核酸饮料”?它究竟有什么作用?今天我们来学习“核酸”,那么核酸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样的引入多么僵硬和突兀,学生在上课伊始被这个新名词搞得“一头雾水”。笔者在此利用PPT投出了这样一段史料:
1869年瑞士化学家米歇尔,首先从脓细胞分离出细胞核,得到一种含氮和磷特别丰富的沉淀物质,有酸性,米歇尔将之称为“核素”。
1889年艾特曼将“核素”作了纯化处理,把其中的蛋白质除掉,并将这不含蛋白质的细胞核内的物质定名为“核酸”。
短短两则史料,学生对“核酸”这一概念的接纳要显得自然和亲切得多。原来“核酸”最初在细胞核中发现的,呈酸性,科学家当时定名为“核酸”。在即将结束“核酸”内容的学习时,笔者及时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今天我们再来看“核酸”当时的命名是否存在不妥之处?学生在思考、讨论后,争相发言:“核酸”不仅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细胞质中也有分布。这样的设计不但尊重史料,更能让学生体悟到知识、原理、结论形成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
科学史料往往能帮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当时的时代背景,体悟科学史料背后蕴涵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精神。
2 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丰富学生认知,体验知识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
生物学科由于其浓厚的实践性,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生物知识源于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的不断总结,而后又不断指导实践。这些活生生的素材有机地运用于课堂,将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让学生找到知识的“根”。
2.1 利用生活原型类比生物知识,直观又形象
“生活处处有学问”,有一些生活原型与生物知识有很大的关联,教师巧妙类比,则可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
案例2:“细胞有丝分裂”的类比。
“细胞分裂”这部分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个难点,各时期的特征、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时期判别,常常令学生焦头烂额。通常教师都是利用“口诀”帮助学生记忆,但时间久了,学生会出现明显的记忆消褪。后来,笔者改变教学方法,从理性思维角度入手,设置了如下“问题链”和学生进行“谈话式”教学,下面是课堂导入的片断:
教师:现在有一个老父亲将家里的一张桌子,四张板凳要分给二个儿子。这两个儿子要求分的一样多,并且也是一张桌子,四张板凳。请你帮这位老父亲出出主意。
学生:到市场上再去买一套相同的桌子和板凳;请木匠师傅到家里再制作一套……
教师:你们太棒了!现在细胞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它要把最重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细胞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学生:也需要再合成一套,然后平分给子细胞。
教师:是的,细胞分裂就是要努力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遗传物质的复制;二是遗传物质的平分!下面我们来共同探索细胞分裂的奥秘。
“心中悟出始知深”,通过“父亲分家产给两个儿子”的生活原型分析,联系到类似的情境“细胞分裂”,学生接受起来自然和亲切得多。这样,学生在课堂伊始就能把握“细胞分裂”的两个最核心事件――复制、平分,这为后续的学习做好了认知铺垫和课堂学习主线的暗示。
2.2 利用学生耳闻目睹的场景,巧妙介入生物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对知识新的理解。个人的生活经历、体验、各种媒介的信息以及学生做过的、听过的都是一笔重要的课程资源。
案例3:“物质跨膜运输”的创境导入。
在这一节内容导入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赞美莲藕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抛出问题:莲藕生长在污泥中,却能从环境中获取莲藕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水、氧气、无机盐等,而莲藕细胞不需要的物质分子则不能进入。那么,到底是什么控制物质分子的进出呢?物质分子是如何跨越细胞膜进出细胞的?
本案例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以学生熟知的诗句引入,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有利于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案例4:“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难点突破。
人教版必修1教科书在“细胞的增殖”这一节中,有一个探究性实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在进行实验前,笔者首先提出以下问题:
(1) 一杯沸水和一桶沸水,哪一个先凉下来?体积较大的温室要与体积较小的温室哪一个更有利于保温?
(2) 请同学观察和判别图1中,哪一种狐狸生活在寒冷地区?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体型大,还是体型小?
学生凭生活经验和直观感知,不难判断一杯沸水应比一桶沸水先凉下来。但是他们并不清楚如何解释。对于第(2)个问题,学生根据散热器官能初步确定A较适合生活在寒冷地区,但是对于体型大小与寒冷、炎热之间的逻辑关联理解存在困难。此时,学生处于“愤”与“悱”交织之中……教师这才引入图2和表1,让学生来计算,然后学生悟出:随着边长增大,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就越小,这时学生对老师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就恍然大悟了。
实践表明,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得越紧密,越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原来学习高中生物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自身,更好地生活。如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一节学习时,以前有学生曾经问过笔者:老师,我们学习光合作用这么复习又比较抽象的过程,到底有什么用啊?学生的这句话明显地给教师一个暗示:学生不需要空洞的理论和乏味的说教,他们需要的是有用的知识。因此,在引入这一过程时,先用PPT投影了这样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对人类来说,比得到核能还重要。”然后声情并茂地讲述:长期以来,饥饿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世界粮食问题依然十分严峻,饥饿和营养不良仍困扰着人类,世界每7个人就有一个人处于饥饿状态。因此,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提高粮食产量,显得意义重大。接着,通过展示以下资料:
光合作用被诺贝尔奖基金委员会认定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到目前为止,共有8次诺贝尔奖的桂冠被从事光合作用研究的科学家所摘取:
美国科学家伍德沃德,他于1960年合成了叶绿素,因研究叶绿素而获奖。
瑞士科学家卡勒因研究类胡萝卜素等物质的化学结构于1937年获得诺贝尔奖。
卡尔文也因“确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时所涉及的化学反应顺序”于1961年获诺贝尔奖。
……
伴随着许多诺贝尔奖的诞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价值内涵,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种生动的、基本的人类文化活动,引导他们重视科学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关注科学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3 说文解字,体悟汉字构造、成语、古诗文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
教师可充分利用中国文字构造特点,深度剖析文学诗句中所蕴涵的生物学道理,既能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素养,更能加深学生对生物学抽象概念、原理的理解。
许多诗词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筛选、并融入个人的情感而创作而来,是自然世界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这些诗词可看作是一种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是很好的教学素材。
案例5:“癌”字解读。
在“癌症的成因”这一节内容导入时,笔者这样设计的:癌症被称为人类第一杀手,人们谈“癌”色变!让我们来剖析这一个“癌”字的特点,这个字形象地告诉我们,病从口入:吸烟、酗酒、吃不健康的食品,导致疾病,如果病疾成山,就成了“癌”!
这样的分析既达成了本节的知识目标,更渗透和融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癌症,提升生活质量。在“体温调节”这一知识的引入时,让学生分析成语“饥寒交迫”所蕴涵的逻辑关系,学生自然悟出:人体温度来源于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所以“饥”必然导致“寒”。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值得教师不断去整理、去实践。
案例6:“线粒体”名字由来。
多次考试批改学生试卷时,“线粒体”经常错答成“细粒体”,究其原因是可能因为“线”和“细”在读音上有所接近,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对这个概念深入的理解和接纳。在学习这一细胞器时,笔者让学生对这个名字思考: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在学生充分表达、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这样的补充:这个细胞器由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成“粒状”,在电子显微镜下内膜折叠成嵴,就像绕的“棉线”,因此这样的细胞器当时取命为“线粒体”……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801(2008)06-0098-05
日本国土狭小,人口密度大,耕地只有8272万亩。然而在战后2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不仅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且农业的整体生产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更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居世界第一。与日本相邻的中国在农业经济的客观条件方面与日本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历史上都是长期的封建小农经济:在气候上两国都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农作物品种类似;耕地中粮食作物特别是水稻占较大的比例;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日本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面积总数的0.4%,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2.2%,人均耕地0.7亩。中国耕地面积只相当于全球耕地面积的不到1/10,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5以上,人均耕地面积1.4亩;地理条件也类似,日本山地、丘陵较多,中国土地资源山地占33%,丘陵占10%,高原占26%,盆地占19%,而平原仅占12%。然而不同的是,日本就是在这种经济条件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因此,借鉴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对于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农民必须获得土地使用权或经营权,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这是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和重要前提
1947年,日本政府在美国占领当局的监督下。进行了农地改革。这次改革对出租土地l公顷以上的经营地主及寄生地主的出租土地进行强制收购,以极为低廉的价格转卖给佃农,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公平目标,建立了以农户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的土地制度。农地改革从1947年开始到1949年底结束,历时3年,从此日本农村的土地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寄生地主制被废除,地主作为一个阶级已基本消亡。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很快。农地改革为日本的农业现代化铺平了道路。
197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可比价格计算,1979-1992年农业总产值以平均59%的速度增长,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粮食为27%,棉花为54%,油料为85%。糖料为106%,水果为98%,猪牛羊肉为93%,水产品为90%。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1992年与1978年相比,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了16倍,化肥施用量增加了23倍,农村用电量增加了34倍。这一成就的取得源于在农村实行了,重新构造了我国农业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新的农地制度创新使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迸发出来,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飞速发展。林毅夫教授曾经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农业改革对农产品产量增长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978-1984年期间,农业产出增长的大约42%应归功于实行,至于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则通过刺激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复种指数和改进生产结构,对总产出增长作出了约16%的贡献。
日本农地改革与中国农村改革之所以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关键是建立了完备的微观激励机制。为对市场信号作出正确、及时的反应,微观经营机制的基本设置,要求直接生产者具有对调整生产方向的决策权,劳动者付出的努力应与生产结果具有紧密的联系。否则。即使存在完善的市场机制,如果生产者不能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也无从谈起。譬如在土地所有制安排不适当的环境中,无论是苏联的集体农庄,还是中国改革以前的,抑或某些发展中国家的“不在地主所有制”,或者因为直接生产者生产决策的自受到限制不能及时对变化了的市场作出反应,或者因为改进经营的结果不能使直接生产者相应获益,因而没有动力根据价格信号作出正确的生产调整。这种因劳动激励不足,以及决策不及时所导致的生产决策失误屡屡发生,市场机制也就丧失了作用。日本的农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中国的农村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经营权。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或经营权,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建立了完备的微观激励机制,这是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和重要前提。因此在探索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今天,我们要吸收日本的经验和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决不动摇。
二、日本农协是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管理小规模农户的一个创举,是帮助小农进行现代农业建设的很好的组织形式
日本人多地少,先天资源禀赋不足决定了其农业的经营规模狭小,农耕历史传统是精耕细作。为了克服农户经营规模狭小的不利影响,日本政府在1947年11月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大力扶持农协发展。农协(农业协同组合)是一种有日本特色的合作经济组织,日本政府的农业和农村政策,主要是靠农协来贯彻执行的。在政府的扶持下,所有的农户都参加,村成立基层农协,县建立联合会,中央建立全国联合会,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农协通过其遍及全国各个角落的机构和广泛的业务活动,同农户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经济联系,在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起着重要作用。面对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农户,农协起到了在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使小农户同大市场接轨的作用。产前由农协指导员按专业把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农协提供的信息以及各个农家的实际情况,帮助农户编制生产与经营计划,并给以具体帮助,如取得信贷资金、开发引进低成本高收益的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及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产中按规划供应农药、化肥及其他生产资料,并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产后接受农户的委托,对农产品分级包装并运往市场。这些繁琐的事务由农协一手包办了,农民可以集中精力去搞好农业生产。这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为日本农业走向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可以说,日本农协是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管理小规模农户的一个创举。
在中国,由于农业经营规模小,生产的农产品数量少,农民个人很难分别到市场上去进行交易活动,因而需要利用合作组织到市场上去销售产品或者购买农用物资。但是由于我国合作社尚未规范地发展
起来,因此政府和媒体大力宣扬“龙头企业”的作用。他们希望“龙头企业”来充当这个组织作用,提出了“公司+农户”的模式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近年来。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一些人有一种言论,认为“龙头企业代表农民利益”,因此“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民”。
其实,笼统地说“龙头企业代表农民利益”是不对的。只有当龙头企业是属于合作社性质的企业时,这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否则,就难以谈得上代表农民的利益。因为只有合作社性质的企业才是属于社员所有的,它们在为社员服务(包括农产品加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增值属于社员所有。如果龙头企业属于非农民所有的话,在最好的情况下,这种龙头企业只能为农民提供比较稳定的产品销路,或比较合理的销售价格。而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巨大增值与农民无缘。实际上,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交易中存在博弈悖论。一旦市场价格偏离约定价格,其结果不是农民毁约就是龙头企业毁约,因此很难保证双方按协议进行交易。
在我国目前的“龙头企业”中,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组织和管理的合作社性质的企业甚少,更多的是由非农民创办的。因此,如果按“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民”的逻辑来分配政府支农款项,必然会有很多弊病。其结果往往是使农民空担了“接受”政府资助的名声,而好处却流进了非农民企业主的腰包。而且也难免有一部分款项流进某些政府官员的腰包,从而滋长政府官员的。
因此,正确的提法应该是,“合作社代表农民利益,支持合作社就是支持农民。”我国合作社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和支持,特别需要政府支持合作社创办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首先是农产品加工企业。随着农产品加工程度的增加和增值部分的越来越大。农民对合作社的依赖也会随之加大。
从日本建立农协帮助农民的成功经验看,只有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才能真正代表农民利益,从而切实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农业发展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村改变面貌,从而有利于最终摆脱“三农”困境,才能真正帮助农民走向现代化。
三、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业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1960年至1969年的10年间,日本的机械工业增长了5倍,钢铁工业增长了3.2倍,化学工业增长了2.6倍,纤维工业和食品工业也都增长了1倍以上。日本工业的扩大,为农业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致使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象。例如1960年,工业需要94.9万初中毕业生和89.7万高中毕业生,而当年的求职者分别只有48.8万人和61.4万人。1968年,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当年工业需要吸纳的劳动力是初中毕业生117.9万人。高中毕业生441.8万人,而求职者分别只有24.6万人和77.5万人。这样就推动了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从1960年到1968年,日本农业劳动力由1228万人下降为878万人。
1950年,日本城市人口的比率为37.5%,大大低于农村人口所占比率。此后,日本政府在不断扩大原有城市规模的基础上,采取了“第二条腿走路”的方法,即合并村镇,建立新城市。1955年颁布的《町村合并促进法》,促使日本的市町村数从1950年的10411个减少到1975年的3 257个,城市从214个增加到641个,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也逐年提高。1955年为56.3%,1965年为68.1%,1975年为75.9%,1997年达到90.8%。
对此,1961年日本政府颁布的《农业基本法》,其主要内容是扩大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把小规模家庭农场转变为能够提供与非农户收入相匹敌的农业收入的适存农场(Viable Units),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以解决小规模农业经营的低效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日本政府为鼓励扩大农户经营规模采取了一些重大措施,如1961年颁布《农业现代化基金补贴法》,1962年修订《农地法》,废除对占有土地不得超过3公顷的限制等等,然而由于地价高涨影响了土地的有效流动及过度兼业化强化了小块土地经营的生存能力(1960-1973年,非农业占用的农地价格上涨了13-17倍,农用地的价格上涨了10-14倍),扩大规模计划未能如愿以偿。20世纪初,日本农户的平均经营规模为1公顷,70年代扩大到1.1公顷,80年代以来仅扩大到1.2公顷,1991年为1.4公顷。而目前日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是比较低的,大概是美国的1/8,欧洲的1/4。
日本农户经营规模受人多地少、地貌、农业政策、农业技术特长等影响,与美国等国不能类比。日本调查表明,靠扩大规模来压缩成本是有限度的。大体上10公顷左右规模的效果最好,超过这一规模就难以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经营的土地过于分散。
日本农地流动的主要形式不是买卖所有权,而是采用租赁形式(买卖使用权)。由于土地升值预期和保护家业的价值观念的作用,日本农户不愿彻底放弃土地;又由于租地比买地便宜,一次性投资小。又进退自如,风险就小。日本专业农户走规模经营的路子,其耕种的土地主要靠租赁,农地租赁促进了土地的流转,是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形式。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化、城市化使2亿多农民进入了二、三产业,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日趋下降,农民的务农积极性逐渐消散,中国农业也到了适度规模经营的时候。从农地制度看,最为社会普遍关注和议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民承包的地块分散零碎,经营规模小,抵御灾害和风险能力很弱,扩大再生产的投资能力不强,只能维持粗放型的生产经营规模。二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以及人口增长的压力,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从而使承包了的耕地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农民同耕地的关系一方面缺乏稳定感,另一方面缺乏自主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农民对土地的经营处于严重的短期行为之中。因此,我们既要学习日本在农户小规模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又要学习他们在适当的时候推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做法。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地区间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显著,社会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特点的农业适度规模模式,不能脱离本地的实际情况,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追求表面的规模化。日本经过研究,提出适合日本国情的土地规模经营,大体上在10公顷左右规模的效果最好,超过这一规模就会规模不经济,我国应借鉴日本经验,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
日本根据本国农户不愿放弃土地的情况,在土地流转中摒弃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买卖土地所有权的形式,采取了租赁形式,证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也是土地适度经营的有效手段。日本的经验证明,目前在我国农村逐渐兴起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有生命力的。
四、发展自立型专业农户
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的农户数由1960年的605万户减至2000年的324万户。在这些农户中,专业农户占16%,其余为兼业农户。兼业农户的大量出现,一方面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蓄水池”,丰富了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商品市场,同时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和稳定社会也具有良好作用;但是另一方面,高达84%的兼业农户也使日本农业出现了衰退。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和神门善久指出:“现在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农业发展道路有两条:一条是把农业资源尽量集中到具有经营积极性和经营能力的少数农民手中,发展自立型专业农户;另一条是把农地继续留在仅仅为了保全财产的虚假农民的手中,放任农业的自然衰退。何去何从,将取决于日本政府今后的农业政策选择。但必须明确的是,今天的维持现状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明天的农业衰退。”针对这种情况,日本开展了农业经营者认定计划,被认定的专业生产农户,政府在设施建设、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大量补贴。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和流通服务,确保专业农户年收入处于社会中等偏上水平。
过多的兼业农户影响农业发展的情况在我国同样存在。近10年来,农民非农就业人数快速增加。1996年到2006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3.4%提高到了38.2%。2006年。农民新增的332元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60.3%。在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时,即1996年,我国在全部农业户中纯农业户占62.81%,农业为主兼营非农业的户占30.57%,非农业为主兼营农业的户占6.62%。在第二次农业普查时,即2006年末,在农业生产经营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户占58.4%。比10年前减少7.2个百分点。中国兼业农户大幅度增长,专业农户大量减少,已是大势所趋。摆在日本政府面前制定什么样的农业政策来发展自立型专业农户的问题,同样也摆在中国政府面前,我们一定要顺势而为,加快这方面的政策研究,促进和发展自立型专业农户,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