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应用文写作范文

时间:2023-03-01 16:21: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应用文写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应用文写作

篇1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经济应用文写作”是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经济类各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经济类各专业学生写作经济应用文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

2、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应用文的涵义及种类,掌握经济应用文的特点、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经济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基本要求,达到,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比较熟练、规范地写作经济应用文。

3、教学基本要求:

“经济应用文写作”是一门规范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种类经济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要求,结合各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联系实际,勤学多练,在写作实践中掌握教学内容,形成熟练的写作技巧,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以语文课为基础,与广告学概论、经济法概论、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法学基础等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各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不同文体的基本格式,进行练习。

2、教学形式:

在教学中,应突出动手能力的训练,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现行的经济方针和政策,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应用文写作的质量。使本课程的教学适应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要求,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除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统一进行集中性实践性环节教学外,还应在授课学时内安排16学时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就近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特殊说明

1、教学媒体设置及其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设教科书、录音辅导课二种。

教科书为主教材,要求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偏重于文体范式的要求,建立符合大纲要求的教材体系。

录音辅导课,按照教材内容体系,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辅导讲授,侧重于文体程式化的格式讲解,并着重结合一些实例介绍该文体的写作内容和基本结构的写法,最后提出基本要求。

2、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中,基本概念、内容及写作要求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3、本大纲的适用范围:

本大纲与教科书,录音辅导课的关系:

本大纲是电视中等专业学校经济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经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大纲,录音辅导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按照教科书的内容体系,突出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体现录音教材的特点,不搞课堂搬家。

本大纲在考试大纲出版之前,同时又是考试指南。考试的内容应以本大纲为依据,不得超出本大纲的范围。

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教学内容规范性和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教学案例,运用录音辅导,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逐步完善,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本课程的部分内容也处于变动之中,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经常关心这些变化,注意适时吸收有关新的经济方针和政策,以丰富教学内容,修正某些旧的说法,补充必要的新知识,更好地教好教活本课程的内容。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章绪论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的经济应用文的涵义和种类,重点讲述了经济应用文的特点和作用。要求了解经济应用文的种类,理解其作用和写作要求,掌握其特点。

Ⅱ、教学内容:

(一)经济应用文的涵义和种类。

(二)经济应用文的特点和作用。

(三)经济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常用公文

,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Ⅰ、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概括地介绍了公文的涵义及其在经济工作中的作用,指出了公文的特点、分类。分节讲述了经济活动中运用比较广泛的通告、通知、报告、请示、函等五种公文。要求了解公文不同的分类标准,理解公文的作用,并掌握公文特点和所介绍的五种公文各自的定义、用途及写作方法。

Ⅱ、教学内容:

(一)公文的定义、特点、分类、种类和格式。

(二)通告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写法。

(三)通知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写法。

篇2

一、独立学院《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财经应用文的使用日益广泛和频繁。它作为经济活动中最常见的文体而倍受社会的重视,其效能和作用也日益显著。在这种形势下,撰写高质量的经济类应用文章,已成为广大财经管理干部和一切从事经济活动人员的必备技能。为此,各经济类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

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还在不断调整与完善的过程中,相较于国内本科教学在专业建设及课程研究方面已取得的成熟经验来说,独立学院在教学的诸多方面尚需探讨、研究。且独立学院的学生是由本科三批录取的,比起一本二本的学生他们的分数一般要低30分左右,但他们社会能力较强,重视社会实践,善于利用社会资源,普遍头脑灵活,善于走出校园,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对于各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能积极报名参加。所以独立学院的学生不能完全按照一本二本的办学理念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来培养。如何教学,怎样通过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并能在实际工作中恰当运用它,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以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的中心问题。

二、独立学院《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1.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教材,这就要求对传统的《财经应用文写作》教材从理论上作适当处理,并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各有侧重;将教材的内容划分为基础写作知识部分和专业写作部分,基础写作包括行政公文、通知、计划、总结等,专业写作包括市场调研、市场预测、合同和协议书、财经论文、广告、涉外经济文书等。灵活地根据学生的水平,像旅游管理、人力资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文科类学生,写作基础扎实些,可将前一部分适当减少一些课时,更多的训练放在专业领域的财经应用文写作;而金融学、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为理科生,写作基础不如文科生,就要保证他们能先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常见公文等的写作,打下坚实底子,再求专业写作的进步,不可脱离实践,一视同仁。其次,我们要将财经应用文与专业课程的教学有机结合。财经专业的很多专业课有较强的实践性,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可与之相互配合。如求职文书的撰写就可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结合;在讲授证券分析报告时,与相关专业的教师相联系,结合上市公司的年报等资料和K线图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增加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最后,合理安排学时,改变全部是理论课的安排,将一部分理论课改为实践课,实行理论课和实践课交叉。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实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开放式教学方法,从“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财经写作不同于一般的财经专业课,学生经过以往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对于写作本身并不陌生,需要教师从无到有地教授的知识不如其他课程多,所以,教师要迅速转换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角,留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参与、思考、演讲、写作。具体可引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方法。

第一,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提炼和总结。从例文分析入手,和学生一起分析这篇例文的结构特点、写作特点,逐条、逐段地分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明晓这一文体的特色,这比满堂灌输、按部就班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总结”、“调查报告”教学,通过例文分析,学生一下子就了解了两种文体之间的区别,有效地掌握了两种文体的特点。

第二,通过项目教学(即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小组,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熟悉财经领域某些任务的实际操作过程,实践出真知,有了实际经验,在写作的时候就有了丰富的材料,更容易写出有内涵的作品。在可行性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和市场预测报告这些章节当中尤其适合采取这种教学方法。

第三,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提高参与的兴趣,启发思维,激发独创性。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创设课堂学习情景。例如,在涉外经济文书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在简要介绍涉外经济合同的格式和基本要求后,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模仿合同的甲乙双方进行要约、承诺、再要约、再承诺的谈判,在此基础上签订合同。这样的模拟活动,通过协商、写作、比较,学生就能发现问题,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创设模拟财经应用文的写作情境展教学不仅能巩固写作理论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交际应变能力。

3.教学手段的改革

多媒体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手段而言是一个突破,信息量成倍增加,原本可能抽象、枯燥的知识通过声、影、图、文的诠释马上变得生动、易懂。但是这些仅局限在课堂的45分钟,课后学生的想法、疑问,没有办法及时的和教师沟通,通过建立网络交互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沟通与交流,也可以方便学生实时访问课件等课程资料,顺利地获得需要的资源。

4.考核方法的改革

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增加考核的方式,如平时测验等方法。财经写作不适合一般的经济类专业课的考试形式,那些考试有很多的客观知识点,而财经写作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提高写作功底。写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把其成绩全部放在一张普通的考卷上不能很好地反映能力。所以要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综合每一次练习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分。甚至可以采取口试的方法,如说文,可以是在座位上或登台自述自己的作文,也可以是练习说段新闻或广告之类,这样既能活跃气氛,也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语言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种全面素质提高的过程,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多次的锻炼可以增强学生临场应对的信心,提高其文字组织能力,对提高其写作能力,特别是在工作中针对实际问题现场发挥的能力有很多益处。

三、独立学院《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独立学院若能够对《财经应用文写作》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就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接受程度,使开设了该课程的独立学院经济类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成为理论和实践兼备,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语言总结能力的优秀人才,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吕雅静,张玉春.财经应用文写作技能训练与改进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15):218.

篇3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里斯说: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首先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写作能力的培养,能写好现代应用文是大学生基本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可见,作为高职学生,实用应用文写作能力应当是其职业技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实用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以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技巧,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能“武”,而且能“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设置这门课程的初衷。基于此,文章进行了原因分析和强化教学效果的探索。

一、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1.应用文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受欢迎。很长时间以来,作为教师,我们对应用文的评价就是格式化、枯燥、严肃,远不如其他文学体裁那么生动、形象、受人青睐。这种认识使我们对应用文没有好感,潜意识里甚至排斥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自觉地将这种好恶传递给了学生。再加上学生年龄小,本身又喜欢有生气有活力的文章、文体,结果导致学生能认识到应用文的重要性,但却对其产生不了兴趣。

2.学生对应用文的态度决定了教学效果差。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讲,应用文犹如“鸡肋”,食之无味,但弃之却显可惜。他们知道多掌握一种技能,就业的机会就多一点。但是,由于所要学习的应用文与其当下所处的环境关系不大,又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对待这门课程不冷不热,虽然能认识到应用文的重要性,但是却不能坚持用心去学习练习,往往是新鲜劲一过就觉得索然无味,这种态度有时甚至影响到老师的授课情绪。

3.教师的教法决定了应用文在学生中“吃不开”。据了解,大多数教师在教授应用文写作时,使用的都是讲授法,即针对某一文种,按部就班,依次讲授其文体知识、格式写法、注意事项等等,之后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自主练习,至于学生掌握的程度、练习的效果如何,最后几乎都不了了之,因为学生太多,老师根本没时间一个个地批改其作业。这种几乎是纯理论的教法较为单一,不能吸引学生,更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由于考核方面的弊端和问题,也不能有效督促学生学习,所以导致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漠然。

二、基于实际情境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探索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感兴趣?如何才能使他们掌握这项技能呢?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应用文是因学习、生活、工作、活动的实践需要而产生的,在这种种过程中人们因为需要才去写作应用文,以求获得相应的效益。既然这样,我们就将工作、活动、生活的情境搬入课堂或直接将课堂置于现实场景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在创设的或真实的情境中去体会应用文写作的必要性,搜集写作的材料,之后设置不同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应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同时可以将众多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以方便检验、考核教授和学习的效果。下面就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实用应用文写作》教学为例,略谈实施过程。

1.结合学习及校园生活实际情景,掌握就学期间应会应用文写作。首先将就学期间应会的应用文进行打包,形成一个项目,然后按照学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认识事物和开展活动的先后顺序、基本规则将其分成若干任务。大体包括计划、总结、条据、主持词、演讲稿、实验和调查报告、毕业设计或论文。其次,材料是写作的必备条件,要在写作这些文体时给学生一个搜集资料的方向,并且尽量将搜集资料的过程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有了感同身受的经历,动起笔来就会有话可说。比如,在进行计划总结的教学时,可以从小处着手,让学生们写学期学习计划和学结,他们就会侃侃而谈,从而掌握写作要点。条据方面,学生总会有事生病要请假,借东西要写借条,收东西要打收条,可以假设要发生某一事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写作,必定强于生搬硬套。每遇节庆日,学生总会搞一些文艺活动、演讲比赛等等,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写活动主持词或演讲稿,比较贴近实际,学生也会觉得非常有用或必要。至于实验报告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更是家常便饭,把写好的专业课实验报告拿来课堂评论,会加深他们对这一文体的印象。调查报告的话,可以出几个关注度较高的题目,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包括设计调查问卷、走访等等,让他们参与其中,自行总结,在实际调查后形成报告,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毕业设计和论文可以选择平时的专业课设计和论文来指导。如此一来,每写一种文体,学生都有切身实践或体验,他们会认为这些内容都是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是必须掌握的,而并非与自己无关,有了这种认识,才能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的效果。

2.创设招聘情境,掌握求职期间应会应用文写作。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特定的具体的场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感,引起学生一定的体验,从而帮助其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在求职期间应会写个人简历、求职自传、求职信、应聘信、竞聘辞等等。对于这方面的写作,可以在班级提前策划一个招聘会,让学生在招聘会前准备相应的资料,比如简历、自传、求职信等等。我们发现只要与就业有关的课堂内容都能让学生兴奋,他们更愿意涉猎这方面的知识,培养这方面的能力。然后选取一个时间进行模拟招聘,同学们都很踊跃,穿戴整齐,讲究礼仪,角色分配也很到位,有面试官,有筛选简历的,完全进入状态。首先是“招聘方”筛选简历,在这一过程中,“招聘方”的同学要能看出简历制作的好坏,求职信写作是否合适,如果都比较满意的话“被聘方”就可以进入面试。所以之前的作业大家都做得认真细心,以防被淘汰。同时还要被面试,测试一下语言表达能力,面试时,“面试官”会要求“被面试者”先做一些自我介绍,然后再提一些问题,关键看回答者是否大方、语言是否有逻辑性、表达是否清楚,过关者即被录取。随后,被录取的同学谈谈经验,未被录取的总结教训,教师再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补充说明。这样一种体验的经历学生不会轻易忘记,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3.结合专业特点,掌握就职上岗应会应用文写作。就职上岗应用文,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关系较为密切,对于这部分的学习和写作,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特点,了解岗位需求。当然不能只凭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讲解,而是带学生去现场参观、听现场工作人员的讲解、看现场与学习有关的招投标书、合同、公文、规章制度、科技论文等等,将学校的课堂和现场课堂对接起来,以便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本院是一所交通土建高职学院,在工程合同的学习中,带学生去工地,了解工程知识、工程标准,而后再进行写作,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合同。在任务书的设计与施工说明的教学中,让铁道工程专业的学生参观铁路现场施工,掌握铁路知识中的道岔、道砟、轨枕、无缝钢管及其铺设的一些标准,再让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写作,如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能埋头干活,而且能埋头作文。

4.扮演生活角色,掌握日常生活应会应用文写作。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与社会中的人与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出于这样那样的需要,必须掌握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应用文,以使得自己在生活中游刃有余。通常情况下,生活中用到的应用文基本包括各种启事、书信、邀请函、感谢信、祝贺信等等,在这方面的教学中,我们把它做成一个项目,通过指导,让学生相对独立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具体做法是,每一种文体都是一项任务,每一项任务都设置一个情景,用一定的课时完成此项目。以祝辞为例,将班里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明确一组写生活中最常见的祝寿词,一组写祝婚词,使学生带着角色进入任务。然后给出一些例子供学生参考,便进入任务的执行中,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之后,小组内成员互相修改完善,老师予以指导。再后两组将其成果拿出来予以展示,老师同学进行讨论点评。最后老师将此文种的写作格式进行归纳讲解,学生对照着将其成果进行完善并相互交流写作经验,完成其他实训任务即可。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担当了生活中的某种角色,真正体会到因为实践需要而写作的乐趣。

三、结语

教无定法,高职教育的特点、应用文本身和学生的特点、专业特点决定了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灵活,必须多方兼顾。针对高职教育特点,要突出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教学;针对应用文本身和学生的特点,要重视写作情境的创设,要针对现代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特点,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担任一定的角色,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由于部分应用文涉及到专业知识,而并非完全的写作知识,那就要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与相关课程进行一定的互动,必要时去现场参观、学习。总之,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写作的全过程,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篇4

策略一:导入环节使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应用文写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需要在课堂上展示大量的教学案例,传统的案例以文章为主,有些甚至早已过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图形、文字、声音等有机整合成更贴近学生专业、生活的生动案例,用具体形象展现抽象内容,把学生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增进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为课堂创设良好氛围。

中职生普遍对应用文课程提不起兴趣。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丰富的教学方法,将有代表性的视频、动画放给学生观看,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文件,生动模拟职场中的过程、状态、情景等,使学生置身于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又如,在教学解说词文种时,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学生军训入场式照片或家乡著名景点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相关内容,这些相片和视频的来源,可以是网络上下载,更可以鼓励学生自行拍摄。再如,学习演讲稿,可以在课件中插入近期流行的演讲视频,或节选《超级演说家》等电视节目的精彩视频,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讨论演讲稿的相关内容。

教学媒体中的视频资料和图像能填补中职学生的阅历缺陷,拓宽和优化学生的想象空间。只要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建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其真正地在一定情景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就可以真正让技术来支持中职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策略二:学习环节利用网络技术,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预习阶段,老师可以把预习的相关内容放到QQ学习交流群、微信学习交流群、教师微博或公共邮箱等网络信息平台,让学生自行阅读前置作业。

作业完成阶段,由于班上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所有学生的作业进行指导,那么,课后师生就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交流平台进行交流探讨。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习作上传到公共空间,微博、QQ空间等,便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评改和交流。教师甚至可以开远程通信会议,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也可以对作业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集中指导,还可以集体讨论与协商,更可以指导学生自行发帖进行网上求助,这样的交流方式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具备个性化要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些应用文文种,单凭一个学生的力量无法完成,比如简报,就可以把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利用中职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常见的学习资源:信息资源库、专业化搜索引擎、视频广播、视频点播、WEB教材、多媒体课件、BBS论坛、E-mail、微信、微博等等,分组收集并分析网络上海量的应用文学习资料,拓宽学习空间。并在学习交流群里体验合作研讨、写作的过程。再如做调查报告时,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社会、网络世界,为一些企业或社会现象做专题调查,亲身经历从调查问卷的设计到街头面对面的调查,最后交出一份调查报告。

作业检查阶段,教师可以用群共享、公共邮箱等网络信息平台把优秀作业展示出来,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还可以把存在问题的作业进行展示,鼓励同学们进行点评,并对交流意见及时反馈。

教师借助网络技术,把中职学生的学习渗透到课外的时间里,支持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构建了一个老师与学生共创的生态性学习环境。

策略三:适当通过机房,创建学生学习评价机制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有专门的电脑机房,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定期到机房上课。计算机实时的交互控制,可以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既能促进学生学习,又能改善教师教学。

当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使用无纸传真管理系统已经是社会的趋势。教师组织学生在机房操作电脑,可以熟悉公文流程和方法,符合社会进步、创新的潮流。同时也为教师开展网上作业、答疑、测试、讨论、展示提供便利。例如,学生通过计算机终端完成一小节内容后,计算机立即提供一些练习题,学生通过键盘、鼠标完成作业,计算机再判定正误并给予辅导,能及时看到学生的实践进度与掌握情况,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对学生网上学习的时间可以进行存档,可以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

以教授“求职信”为例:

(1)教师提前在网上布置前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网上招聘信息,选择喜欢并适合的职位。要求学生阅览网上求职信的写作,先独立完成。

(2)到机房上课的时候,学生通过U盘或电子邮箱把之前写作的求职信拷贝到电脑里。教师通过实时操控,指导学生找出自己在格式和语言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3)教师组织学生共同探讨求职信的适用范围、常用句型和词汇并进行汇总,引导他们发现求职信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4)要求学生把修改后的求职信通过邮件形式及时发送给教师。

(5)教师选取优秀范文及病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互相学习、点评。

总之,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围绕学生在上机过程中的学习参与度、学习方法与技巧、学习的个性化表现、进步性与创造性等方面进行及时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各学习小组乃至全班的学习情况,采取激励性评价、建议性评价等积极评价的策略,从正面加以引导,营造集体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有些问题也是需要教师注意的。首先,教师需要不断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上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时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及时做好监督、引导工作。n前做好计划,不可放任学生自流,不要把多媒体简单当作黑板的替代品,其次,教师要正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补充,但不主张代替传统教学方式。

新的信息技术为教师创建了一个更加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教师必须进一步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使应用文写作教学发挥出最大优势,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但要记住教学策略只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构想,是一种预设的教学手段,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该被策略所囿,要把应用文课堂变得灵动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办发〔2006〕11号文件.“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张建国.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3]刘起政.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利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3).

[4]史立群.网络信息技术在高职应用文写作互动教学模式中的运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

[5]罗永妃.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2).

[6]洪新军.谈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

篇5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迅速,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现代社会建设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显得越发艰巨。这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又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及一定的语言文字沟通能力。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掌握应用写作这种基本的技能,则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这类人才从事各种工作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特别是部分高职院校对应用文写作教学不很重视,课程设置比较呆板,教师教得枯燥费力,学生学得乏味无趣,应用文的写作水平很难有大的突破。虽然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己普遍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出现了教学活动的高付出同教学效果的低效率的极大反差。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尝试从探究当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出发,对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提出一些个人的浅见。

一、当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一)教育观念陈旧,人文素养普遍较低。

2011年,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出台了第9号指导意见。指出:“强化学生素质培养……培育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与此前一样,教育部看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再次重申了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强力推行下,在相关专家、学者的强烈呼吁下,高职院校正在逐步改变“重理轻文”的教育传统,逐渐与国外职业教育理念同步。

教育者、被教育者思想观念陈旧的同时,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低,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在聘录工作人员时很难找到适合机关工作的人才,发现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竟然写不了普通的信件,甚至写不了一个简单的收据。因此,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是无法在短期内体现的,它是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和职业发展潜能慢慢显露出来的。这正如有学者疾呼的那样,“当今中国可以不要二三十个‘少年天才作家’,但急需亿万能够正确使用汉语的青少年”。

(二)教材脱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低。

课程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资料,也是阅读相关书籍的有效“索引”。因此,教材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等因素很重要。应用文写作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应突出通俗性、实用性,以够用、实用为原则。然而目前应用写作教材五花八门,鱼龙混杂,相互抄袭情况严重,教材缺乏新意。部分教材缺乏现实的指导作用,更缺乏可操作性及针对性。如“申论”作为我国当前公务员选拔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已成为一种应用文写作中的新型文体,然而高职应用写作教材中根本没有编写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高职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屡屡失败的原因之一。另外,有的应用文教材过分强调写作模式的理论化、规范化,例文却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或让学生感到十分陌生。如《××县沙坪港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2010年重庆市统计局党委工作总结》《××厂财务处资产清查情况报告》等等,所选内容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不免让学生感到陌生,认为应用文于生活遥不可及,更加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因此学生对其望而却步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单调。

应用文写作课程普遍开设于各类职业院校中的各个不同专业,其教学内容由于涉及不同的文种及文体,而不同的文种又涉及诸多相关学科知识,由此课程教学内容理所当然要与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密切结合。这些情况在无形中使应用文写作教学大大增加了许多教学难度。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时至今日我们仍未找到一个既符合职业教育实际,又相对稳定且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直以来困扰我们的应用文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脱钩、写作能力与专业能力脱钩等教学过程中必须跨越的“鸿沟”并未找到有效而合理的途径,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的复杂性、教学目标的专业背景性等特征,则成为长期制约教学效率的瓶颈。

二、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一)立足职业教育,更新课程理念。

在当前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师唱主角的讲授型传统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已不适应当前的时展。

首先,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就是要放弃普通高校常用的教师“一言堂”的做法,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作为指导者,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并及时提醒学生的失误,调节学生的学习进度,使学习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

其次,在教学中适当减少写作理论的讲解,尽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工作情境,必要时模拟工作流程,使学生感知学习内容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写作能力为中心,辐射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其他各种能力。

再次,针对学生专业特点,进行特色教学。虽然在多数高职院校中,应用文写作课程被设置为公共基础课,但仍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如,根据所教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合理增加或删减文种,其目的就是要兼顾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特色教学。

(二)激发学习欲望,丰富教学方法及手段。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不同文体的特点,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一定的职业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某种特定的写作情境之中,扮演情境中的某个角色,以角色的身份构思写作,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能够顺利快捷地完成某种应用文的写作。某教师在教授“诉讼”文书的写作时,为学生提供一个法律方面的案例,由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原告与被告,它不仅可以加强和巩固学生对写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参与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和与人合作及交际应变的能力,并且能够使教学形成连环效应,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此外,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也是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有效课堂教学法。

(三)全面了解学情,打破传统考核模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静态的、终极性”的形态出现的,这种方式由于比较客观、易于操作,所以在较长的时间内成为了学校主要的考核方式。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考核方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最明显的缺陷就是无法实现动态化、全面、综合性的考核。因此,建立合理化、动态化、科学化、全面化的评价机制,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进行应用文教学改革的动力之一。如实行发展性考核、分层次考核、形成性考核等新型考核方式。这种考核全程化,是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考核的是学生的综合表现、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因此,这种考核方式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僵化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全过程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作者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职业教育科研课题《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以机电系数控技术专业为例》(QZYY120101172)

篇6

二、物业管理经济应用文写作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受学科特性的影响,应用写作课程的内容偏于枯燥,格式的程式化和固定化,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生对于经济应用文写作所存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思想,与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所容易出现的“一写就错”问题,正是物业管理中经济应用文写作技能人才培养相对较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按照物业管理科目所囊括的各类知识和相关技能在物流管理行业实践应用时的重要性来看,仅仅凭借课上学习的经济应用文写作知识,拟达成企业经济应用文撰写的标准化需求,显然具有较大的难度。经济应用文写作在物流管理公司日常运作中所肩负的丰富信息记录、传递等功效,更需要教师在学校期间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形式各样的、应用用途多元化的经济应用文写作讲解及练习,以稳固学生在经济应用文方面的写作基础。

三、基于实践应用要求经济应用文写作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的优化

1.调整教师教学心态,结合岗位要求优化教学内容

在目前经济应用文的讲解和实训引导中,教师会忽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轻视学生的语感训练,因此,以物业管理经济应用文写作需要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按照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等方面的具体任职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师可参照物业管理资格认证标准的规范性要求,来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按照不同经济应用文文种的撰写需要如计划、总结、红头文件、策划方案等,设定情境引导学生自行思考并进行写作,教师负责引导其自行检查或者共同检查写作中的问题,主要以如何规范自身的写作方式为教育目标。以市场调研报告的撰写为例,为帮助学生更为精确的了解和掌握此种写作方式的技巧和要求。教师可命题由学生自行到社区进行市场调查并按照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进行相关过程和结果的成文化表达,教师对此过程进行把控和适当的点评。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经济应用文写作的了解,教师可搜集物业公司日常所使用的各类经济应用文为学生提供实际范例,学生通过仿写、对比等可加深对经济应用文写作需要的记忆。此外,教师还需要提供读写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感,引导学生确定撰写思路,准确得体的进行文字修饰。经济应用文写作的培养应该与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的培训密切结合起来,比如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真实接触公司的岗位要求,真切了解不同物业管理公司对经济应用文写作的需要和要求。此类要求需要包含不同物业管理公司写作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针对以上要求,建议教师在教学心态调整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对应性调整。

篇7

伴随人们信息交流的逐渐频繁,应用文所传递的信息量逐渐增多,其功用也逐渐重要。应用文体已成为当前生活里较常见、较常用的形式。现在应用文的写作也是各类院校的一种必修课程。但是由于这些课程内容枯燥,学生们的实际能力往往不强,也限制了综合能力的提高。以经贸专业为例,在社会转型的形式下,经营理念、经营方式与内部结构都会在各个方面产生种种变化,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相关文字能不能跟上经济形势的需求与步伐至关重要,因此,应需找问题根源,多方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应用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对于上述情况,笔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和了解,认为高职高专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存在以下问题:

1.关注专业技能学习,漠视基础能力提高

在高职高专学校教材中,应用文写作在所占比例并不高,即使有着较高的实用性,也长期被大家边缘化,很少受到重视,教师们讲述《大学语文》时,也将应用文写作作为附属甚至可有可无的位置。这造成了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提高有限制。加之大学语文与专业往往脱节,经贸专业的语文课被边缘化等原因,高职高专经贸专业学生的应用文水平还没彻底适应经济事务的要求。

2.教师自身能力与教学理念造成的应用文写作的学习热情不够

笔者观察到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其中应用文写作的内容占了1/3。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往往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自身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育,更缺乏应有的应用文写作的实际经验,所以应用文写作部分的教学乏味无力,在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往往是一晃而过,犹如蜻蜓点水一般,应付了事。有的教师干脆将这部分内容舍弃,声称这种文体是秘书的专利。部分高职专业虽然专门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但是由于应用文写作具有特定的对象、内容和形式,写作方式相对固定、规范,所以大部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讲讲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给学生归纳几个条条框框,然后提供几篇范文,让学生生搬硬套。

3.学生的知识存储量不高

高职高专的学生虽然参与实践较多,积攒了一些的阅历经验,但因为学习环境的局限,视野宽阔度有限,造成学生们难以大量阅读书籍与应用文章,甚至对日常的应用文的使用比较陌生,思想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写作方式。学生们即使了解应用文的作用是社会长时间的、约定俗成的情况,是社会普遍使用的写作规范,但在写作的时候,往往出现基本格式错误、写作要素漏失或颠倒的现象,尤其是容易把中学学的日常应用文与行政、管理的应用文相混淆。

二、相关对策

正由于以上因素,在成应用文写作作为大家在社会工作与生活里须具备的一项日常能力,在非常重视全面加强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社会实际技能的高职高专学校,处于比较尴尬与乏力的状况。怎样扭转应用文写作能力在高职高专学生们里的不被重视与边缘化的现象,是每一名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与教师都要重视与努力的课题。

1.注重学生应用文写作的教学

高职高专院校在应用文写作课程里,有的教师仅仅将课本上的写作方式与范围照搬到日常教学里,学生听了很僵化,感觉既乏味又没兴趣。因此,当应用文写作课程时,教师需要起到“删繁就简”的效果,即是将“复杂”、“枯燥”的课程内容转化为“简单”、“有趣”的内容。

2.对准薄弱环节对症下药

在各种应用文的写作里,笔者觉得,“怎么写”虽然很关键,但引文各种应用文写作的规范在工具书中都描写的很细致,在许多讲述应用文写作的工具书里,全部文体的讲述都根据“含义到种类到格式到写法”这类的样式安排,而且具体到某一种类或学科时,也都阐述了许多中常用格式,对于应用文写作来讲,其实践性的性质决定了应用文学习必须在于时间,而书籍中复杂的讲述对学生来说往往是枯燥难学、提不起兴趣的。。而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应用文写作的问题在于“写什么”。所以,教师在授课时需要确定学生的此项薄弱环节,把授课的重心拿到让学生学会“写什么”中去,寻求简单的、实用的应用文格式范文。

3.学生们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写作能力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基本文化素质。这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单纯是写作本身的问题,还体现着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写作经验等诸多方面的素质。一句话,写作全面地体现着一个人的智能结构。写作应用文同写作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知识越广博,认识能力越强,越能写出应用性强,应用效果佳的文章。孤陋寡闻,依葫芦画瓢,即使格式再规范,表达再完善,也只能效果平平,不能达到应有的应用效果。试想,写诉状的人不懂法律,写合同的人不懂经济,写求职信的人不懂得使用得体语言,写出的应用文那就贻笑大方了。以经贸专业学生的应用文写作为例,如写新时代经济形势,学生需要了解经济全球的新形势,以及现代的经济全球化跟以前的经济全球化的不同指出:形成了许多对世界市场一体化的国际化的经济制度体系如WTO的多边经贸规则体系,IMF与世界银行主导的金融开放与援助发展的世界规则体系,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跨境制度规则体系。因此,比起写作一般文体的文章,应用文写作更需要行文者具备广博的知识。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具备一定的知识积淀,“功到自然成”,写文章时才能做到准确规范,驾驭自如。

三、结论

最后,笔者认为,为了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教师要在应用文写作课程里,尽量能够删繁就简。在讲授大多数文体时,如经贸专业,先通过某些典型经贸案例让学生了解每一类文章的背景、相关法规,再利用对事例的阐述,教会学生总结出每类应用文的详细作用与写作要点,并且要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们练习与实践。同时,学生自身也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水平进行衡量,了解自身的不足,提高知识面,总结出写作时需要改进的问题,达到从感性了解、实践锻炼到总结问题、再实践锻炼的逐步提高,使之符合日常的学习认知规律,达到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目的。

篇8

一、课堂讲解与训练相结合,焕发课堂的活力

教师在课堂上对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讲解,是向学生传授应用文知识和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基本渠道,是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重要途径。毫无疑间,我们应当十分重视课堂讲授,力求做到启发性强,精要好懂。但是,教师的课堂讲授如果不与适当的配套练习结合,那就无法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无法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是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学得灵活。记得牢靠,掌握写作方法,形成能力。例如,在教求职文书的写作训练时采用模拟情境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安排第一小组的学生模仿用人单位,撰写招聘单位的情况及发展,提出招聘条件;第二小组的学生作为求职者带上自己的求职信以及个人简历前来应聘;第三小组的学生组成招聘单位的主管,初审求职信,向同学们公布面试者的名单,并说明理由。这样的模拟情景的方式进行教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真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课堂上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学生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将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小组与小组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促进了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强的技能,巩固了写作理论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应变能力和友好合作能力。

二、课堂讲解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文写作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所运用的写作形式,如;总结、计划书、合同、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知等等。都是以实用为目的,是最有效的表述思维、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解决问题、为社会现实服务的一种写作。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学中必须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确定教学重点,如经济、贸易和工程专业的学生所学的重点是经济写作,法学专业的学生所学的重点是法律文书写作,文秘专业的学生所学的重点是秘书写作,侧重点各不相同。比如我们讲授经济合同写作课时,结合学生所学的公路工程专业进行教学。首先安排一个小组的每位学生虚拟代表一个业主单位和一个施工单位各起草一份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然后安排两个小组的同学相互讨论修改合同。当双方确认合同无误后模拟法人代表签定合同。之后接着学习经济文书,让学生就已签定的合同寻找漏洞。这种结合专业特点教学,即学到了应用文写作的知识,又巩固了专业知识。这样可以使教学形成连环效应,获得一石二鸟的效果。

三、课堂讲解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应用文写作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应用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形势下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应用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大家知道,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在黑板上比比划划,在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学生所要做的练习,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形势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如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可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同时又可以节省板书的时间,使教师在课堂上传授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应用文写作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而“应用文写作课”一般在大一开设,新生大多对应用性知识学习比较茫然,加上对社会不太了解,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掉以轻心,敷衍了事。因此,教师必须首先想方设法帮助学生重新认识社会和自己,端正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态度,积极探索焕发应用文写作课堂的活力,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起“生活处处皆写作”的大应用文教学观念,并重视“几个结合”,那么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质量,是十分有把握的。

参考文献:

篇9

主题词: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种具有固定或惯用格式的文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然而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应用文写作基本处于可有可无、可教可不教的边缘化状态,在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成为教学中的盲点。

目前,高职院校关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 学校方面,应用文写作课程普遍不受重视

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应用文写作课程普遍不能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很多高职院校仍未将应用写作课作为必修课开设。

第二是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应用写作课,但基本上都是所有专业通用一本教材,一种教学模式,缺乏专业个性化教学。

第三是随意减少课时,应用文写作一般统一安排为60-80学时,有的高职院校则随意削减课时。须知,应用写作课程是涵盖极广,短时间无法进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写作训练。

第四是开课时间不够合理。很多院校把应用写作课安排在一年级,而新生缺少社会实践,对应用文写作认识有限,不能够了解其重要性。

二、教材方面,现行教材编写针对性不强

当前应用写作学科发展迅速,除了常用的公文写作外,出现了财经写作、司法文书写作、商务文书写作、广告写作、科技写作等诸多市场需求的写作门类,而许多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却仍然是一本教材通天下,且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粗线条的教材体例,缺乏实际指导作用。不少高职应用文写作教材,大都体例雷同,都是按文种类别逐个排列,先涵义特点,后结构格式,继之写作方法,最后几篇例文,相似度极高。高职应用文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解决好"怎样写"的问题,但这些教材讲得最多的是一般性知识,即写作载体是什么的问题,较少涉及写作主体该怎样做的问题,学生学完后依然未明白怎样写。

第二,教材内容繁多。大部分教材对各种应用文的介绍面面俱到,洋洋洒洒几十种。而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时非常有限,一般安排一学期,高职学生基础知识又较为薄弱,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习这么多文种,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教学重点不突出。时代的发展,使得行政公文在应用写作的中心地位被经济类文书所取代是大势所趋,但目前绝大多数教材仍从传统观念出发,以行政公文为教学重点,这种安排明显错位,会大大削弱应用文教学的实用价值。

第四,例文陈旧,练习老化。绝大多数教材选用的范文,以上世纪90年代左右例文为主,没有贴近学生特点及其生活,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教材练习重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方面,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急需完善

目前承担应用文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其文字基本功较扎实,但缺乏商务、科技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积累和政府办公实践经历,单一的知识结构容易造成他们讲课落入理论到理论的俗套,不能设计足够的实践环节。

应用文写作一般都是合班上课,班额过大,课程学时有限,教师无法"因材施教"、进行分类指导,这就迫使教师在讲课时只能侧重解决应用文"是什么"的问题,不能解决应用文"怎么写"的问题,只能专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能专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致使学生难以将写作知识转换为能力。

四、学生方面,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低落、态度冷淡

应用写作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既要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基本技能。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他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阶段应用写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上大学后又未得到正确引导,因而对应用文写作兴趣低落、态度冷淡。

在实际的应用文写作课上,不少学生的课堂表现欠佳,上课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大部分学生没有将应用文写作落实在"写"上,只满足于对教材和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很少按照自己的思路独立进行写作,致使学习效果不佳,写不好重点应用文的现象很普遍,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写不好公文,经贸专业学生写不好企业策划文书和涉外经济文书等;

五、教学方面,课堂教学模式化严重

受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影响,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相当一些教师都是依照教材实施形式单调、僵硬的教学方法,即以课堂理论为主,之后例文分析,最后布置作业,在讲理论的时候也完全按照"定义作用分类格式要求举例"的套路来。这种以教材为"话本"、以文体为纲的教学模式,完全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独创性,其结果便是学生一看教材都懂,合上课本全忘;"照猫画虎"尚可,自主写作能力缺失。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地背离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目标,影响了教学效果,与当前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相适应。而且,虽然许多院校已将多媒体辅助教学引人课堂,但是这些所谓的"多媒体"大多停留在ppt幻灯水平,至多是在教学内容提纲基础上添加了一些声音和图片而已,其教学效果难孚众望。

目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所面临的这种现状令人忧虑,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技能,应用文写作能力甚至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所以,更新传统观念,改善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师水平和教学效果,强化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无论是为提高和完善应用文写作教学本身,还是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都将具有现实而长远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7)

篇10

时代的发展,使得社会对应用文体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水平就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写作能力之一。但是不管是对于何种写作能力,其提升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也进行了大量写作训练,但是其效果却极为有限,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并没有因为大量的训练而得到有效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应用文训练有效性不高,制约了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找到可以提升应用文训练有效性的措施就成为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了。

一、提升学生对应用文实用性的认识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现阶段,我国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也针对应用文写作课中存在的一些教学问题进行了改革,但是在进行大量写作训练后,学生的写作能力仍然没有得到大幅度提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应用文的实用性认识不足,认识不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只是简单地将其看成是一门普通的写作课。由于认识不足,因而在训练过程中也不会认真训练,对教学任务也不会认真完成,其训练效果有限就不足为奇了。为此,为了可以有效地提升应用文写作训练的有效性,首先就需要从思想上使学生认识到应用文的实用性。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对应用文写作的宣传力度,使学生了解到应用文是任何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都会经常广泛应用的一种文体,使其感受到应用文与日常生产与工作密切相关,从而使其可以认识到应用文的重要性;二是以实际例子与经验来说明应用文的实用性。大量的宣传虽然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认识,但是其效果有限。要想真正使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在做好宣传的同时,还需要老师以实际的例子与经验来向学生证明应用文极为重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非无稽之谈,更不是夸大其词。例如:老师可以请一些工作了的学长、学姐或者是企业的一些职工、领导来学校向学生讲述应用文写作在工作中的用途,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应用文在职场中的重要性,对应用文的实用性有更高的认识,从而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认真训练。

二、运用任务驱动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应用文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自然不必多言,但是由于应用文格式固定、理论枯燥,缺乏新奇,使得老师教起来也枯燥乏味,学生听起来更是毫无兴趣,更不会主动与积极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学习任务之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由此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法主要是强调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中心,其最大的目的是希望可以使学生具有更大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现阶段,针对学生将来岗位能力要求和应用文教学现状,为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写作训练的效果,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可以采用“讲课任务”的方式,即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讲课任务,在上课之前,事先分配好任务,每个小组可推荐一人到前面讲课,小组其他成员给予补充或评议,老师再根据每一个小组的讲课效果给出教学点评、讲解与成绩。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使写作教学取得较高的效果。

三、明确应用文写作训练的目的

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如果写作训练漫无目的,不仅浪费教学资源,更会使得写作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应用文训练中,应该要明确应用文写作训练的目的。现阶段,在我国高校中,应用文写作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可以撰写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格式规范、语言简练的常用应用文。但是,在应用文写作中,要想使写作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并非易事,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教学目标的定位。由于应用文实用性极强,其写作的内容也包罗万象,例如通用公文、事务文书、专用文书等。因此,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要想使写作训练取得实效,老师就需对教学的课时多少、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文种的使用频率等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这样老师在写作训练教学中制定明确而有效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使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二是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训练的主要目的。由于应用文内容枯燥、格式固定,很多学生都对应用文不感兴趣,从而也导致应用文写作训练效果极为有限。因此,为了可以改变这个现状,就需要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喜爱写作。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应用文写作训练的效果,使训练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应用文写作的训练,使学生可以喜爱上写作,使学生可以将写作作为一种生活乐趣,而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0—0028—03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说,“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首先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写作能力的培养,能写好现代应用文是大学生基本的能力与素质要求”[1]。《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是地位边缘。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应用文写作》等人文素质类课程不受重视,特别是在部分高职院校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后,《应用文写作》课程开设的随意性大,课时任意削减,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及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是认识模糊。高职学生受就业导向、崇尚一技之长的大环境影响,认为《应用文写作》在工作中作用不大,在学习中往往应付了事。

三是模式单一。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应用文写作》不被重视,仍延袭传统。第一,重理论轻实践。以理论教学为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应用性,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需求相脱节。第二,重传统轻现实。教学内容、文种的选择沿用传统思路,例文陈旧,与学生的生活、工作实际相去甚远,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重传授轻参与。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写作积极性得不到提升。

四是附加值低。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应用文写作》课程要达成的两个重要目标,但除此之外,诸如团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培养等,无论是在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原则

作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职毕业生,掌握常见应用文写作技巧、具备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是提升岗位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为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对该课程进行改革。

一是“简”。传统的应用文写作内容丰富,文种较多,应根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岗位,改变“大而全”的教学内容框架体系,遵循“少而精”的原则,选择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中常用的文体。在教学方法上,要抓住难点、突出重点,侧重于与专业和岗位的衔接,精讲多练。

二是“新”。从实际出发,不拘泥于书本和范文,尽可能多地收集生活中的鲜活材料,适当增加一些发生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用”。该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即满足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因此要把应用文写作还原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四是“特”。高职学生就业岗位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岗位为主,经济、日常事务类的文体用得较多,因而在内容安排、例文选择上要紧密结合专业,体现高职特点和专业特色。

三、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三段递进式”教学体系构建

所谓“三段递进式”教学体系,就是把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实现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三段递进式”教学体系,既反映了学习的时序,也反映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目标层级,见图1。

(一)以案例教学法渗透写作知识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探讨,提高学生面对具体情景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2]。

1.案例激趣

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总体来讲比较枯燥,如果只按照课程要求进行简单的讲授或是照本宣科的模仿,不但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而且很难激起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多用生动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在讲授招聘启事时,精心挑选富有特色、视觉冲击力强且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近的招聘启事,贴近学生的实际,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

2.正例引知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和学习,围绕案例展开充分的讨论,运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3.反例纠错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让学生知道如何写很重要,但是要强化教学效果,还应该让学生知道“不应该这样写”。在历年学生的作业中,收集有典型意义的“病例”,作为评议的对象,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和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品头论足”,自由讨论,同时要求学生把大家的意见记录下来,对评议对象进行修改评议,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触动和启发比较深刻。

(二)以任务驱动强化模拟写作

基于一个典型任务,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延续性原则

篇12

应用文中的“应用”二字简单明了地指出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核心指向。不可否认,应用文已成为当今社会各行业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根据本人对三年制大专生的调查发现,高职学生超过90%以上的是非常重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能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但是在组织实施教学时,常出现不愿意学,不愿意写的现象。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成为常年困扰应用文写作教师的难题。

1.存在的问题

1.1学校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定位不合理

常常将应用文写作课程等同于语文教学,甚至将应用文写作课程当作语文教学的附属品。我们知道,应用文写作是实用性、实践性、专业性极强的文体,它不同于文学作品创作,不允许“假”的成分。从而需要写作者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需要某一领域相应的专业知识,而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虽然能够熟练地运用文学写作的技能,但涉及应用文写作的专业知识,就只能照本宣科,甚至出现将应用文写作范文当作文学作品来分析的情况,导致所教的

内容无法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需要或达不到学生毕业后的实际运用。由于课程定位不合理,自然会出现选用教师不合理,更不用说临时指定或轮转式配置语文教师充任应用文写作教师的

情况。

1.2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以我院为例,三年制大专生入学的第二学期会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经历单纯、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经验不丰富,对社会缺乏必要的了解,学写应用文所需必备的相关知识缺乏,无疑是造成应用文写作教学实施困难的原因之一。

1.3教材选用不合理

当前,可供教师选用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极多,但仔细研读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例文多,理论少;二是理论多,例文少;三是重结构,套结构式教材;四是围绕学生认知特点选材,但是深度不够,范围有局限性。在例文的选择上,很多教材都是直接选录现成的文

件,教学上无法达到由浅入深的实际需要。如果不加选择地讲教材里的例文,因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就会导致学生不想听,想听却难于理解的情况。同时,如果仅仅按照教材给定的顺序一一讲解,而不理会专业特点,显然也是错误的。

2.解决的方式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喜欢应用文写作,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由主动学习转为乐于学习,是摆在应用文写作教师面前的难题。

2.1应用文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相关领域知识

应用文写作教师应当多学习,多深入实践。同时,还应当主动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有关联的专业课教师做好协调工作。如,我院设有旅游专业,当涉及解说词、导游词时,就应当在设计授课教案时与相关专业教师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对方的授课计划。同理,在讲经济合同时,部分教师常常以写为主,却忽略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应在写经济合同之前,先讲授《经济合同法》相关的基础性法规、案例等。

2.2教材的选用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不同于本科院校,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应体现出实际应用性特点,结合不同专业,灵活编排授课内容,没必要按教材的结构授课,也没必要从头至尾用一本教材。我们可以博采众长,在仔细研读不同版本教材的基础上,编排出符合本校专业、学生特点的自用教材。同时,为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可以在例文的选录上做文章。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件,诸如团委、家庭等日常事例,再过渡到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事务类、公文类写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职院校,部分应用文写作教师并不是仅仅为一个专业的学生授课。为此,同一个授课周期内如有需要,应准备多种可选教案。

2.3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密不可分

现代化工具的广泛使用,使我们必须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

来。学生在课堂学写应用文大多采用手写方式,与毕业后实际应用差距甚远。我们应当教会学生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工具。如,在日常办公室处理公文时常用到的传真机、打印机等。在教学中本人发现,三年制大专生中98%的学生都有MSN、QQ等相应聊天工具,但是被问及如何使用这些聊天工具进行文件的传送、接收时,却有

35%的学生不知如何操作。目前,我们一直提倡无纸化办公,熟练运用电子邮箱等现代化工具是确有必要的。但是部分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很多人没有自己的电子邮箱。为增强实际应用能力,应当要求学生将自己手写的内容,以E-mail等方式,用正确的写作排版格式传给教师,从而在进行模拟操作的同时,带给学生学习乐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教学达到先生所言之的境界,是每一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师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赵冰.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之我见[J].广西师院学报,1995(1):75-8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