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16:22: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论文

篇1

2工程施工项目实施责任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责任成本管理理论已日臻完善,然而结果和期望的效果仍有较大的差距,经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者对责任成本管理认识的不足

尽管施工项目管理已实施多年,但粗放式的管理现象仍然存在。在实施成本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更侧重于质量成本或者劳务成本控制,往往忽略对整体成本的掌控。管理者对责任成本管理的片面认识造成实施效果甚微。

2.2忽视了工期与质量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在中国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过程来看,施工项目管理者未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工期以及工程成本之间的关系,往往顾此失彼。过去一贯地强调工程质量,忽视了工程成本,尽管工程质量得到了保障,却增加了施工成本。现在,大多数施工项目管理者更侧重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的不达标,反而造成了额外成本的支出,还影响了企业的社会信誉。

2.3基础工作不规范完善、成本核算粗放

责任成本管理的不规范完善直接影响效果及分析。尤其是各业务部门基础资料的不规范、缺失以及滞后致使分析结果偏离实际较大,甚至无法进行分析。目前,成本核算粗放,收入、支出以及各中心费用成本核算和责任中心成本账流于形式也是影响责任成本分析的重要客观原因。

2.4各职能部门、责任中心交叉管理环节薄弱

目前,在施工项目部各责任部门各尽其职,负责现场生产的只负责现场生产质量。安全,负责物资采购的只负责物资的管理,负责计划合同的只负责劳务成本的管理等,尽管每个参与人员人工明确、职责清晰,但是忽略了各部门、各责任中心之间的交叉管理对控制总成本的重要意义,同样也会导致成本的流失。

2.5忽略事后分析的作用

实施责任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成本控制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消除问题。就目前责任成本管理实施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施工项目负责人缺乏事后分析步骤,仅仅将结果作为施工项目经济指标的动态反映,忽略了发现数据背后所反映的运营真实状况,弱化了责任成本管理对成本管理过程控制的效力。

3提高工程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实施的有效措施

工程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作,需要纵观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动态监控。

3.1施工项目管理机构及管理职能

完善有效的责任成本管理机构和职能监督是实现施工项目成本全程管理的前提。以责任成本管理体系为指导,确定施工项目经理是实施责任成本的第一责任人,强化其责任主体意识。同时按照施工项目责任中心和部门职责来安排好责任成成本管理工作格局,明确各部门和各中心人员的管理责任,形成“全施工项目覆盖、全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的责任成本管理组织形式。

3.2提高责任成本管理执行者的综合素质

责任成本管理是管理精细化、标准化的有效工具。要做好责任成本管理工作,必须要大力提高责任成本管理参与人员素质。参与人员作为责任成本管理具体实施的执行者,既要具有娴熟的业务能力处理日常管理工作,还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施工项目成本偏差并进行分析,为第一责任人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可行的建议。对于施工项目成本预测、计划编制以及控制,需配备专职人员,强化成本核算管理职能,通过有效地成本分析,进行全面有效地成本管理和控制。

3.3科学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降低工料机消耗

采用最优化的施工方案来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可以最大程度上节约管理费用,是做好成本控制管理的最有效办法。科学合理地施工生产可提高施工项目施工技术水平,达到节约工、料、机消耗,从而可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一方面可以因地制宜改进现场施工生产要素配置,加强各工序之间的严格管理提高效率,以便节约人工消耗及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严控材料采购、运输、二次搬运等环节降低材料消耗,节省材料费用。此外还要提高机械台班的使用率来减少机械使用费用的支出。

3.4加强责任成本绩效考核

以公平公正合理为原则,对责任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对每个责任成本中心进行考核及经济兑现。坚持绩效考核不仅可以不断完善施工项目过程管理,一定程度上还能够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并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也是有效设计责、权、利的重要保障之一。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不同责任中心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办法,定期对结果进行考核。

篇2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但是,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研究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小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潜力,使可能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的合理最低成本水平,同时,应注意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成本责任制原则

为了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层层分解,以分级、分工、分人的成本责任制作保证。施工项目经理部应对企业下达的成本指标负责,班组和个人对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目标负责,以做到层层保证,定期考核评定。

(三)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企业管理要实行科学化,必须把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运用于成本管理。例如,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可以运用预测与决策方法、目标管理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和价值工程等。

二、目前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意识差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把控制成本的观念渗透到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的措施中,通过技术方法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对工程中各种消耗进行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各种偏差,把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计划范围之内。长期以来,成本管理意识淡化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还留在经营者这一层,尚未传递到全体员工。有些项目简单地将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唯独没有了成本的责任控制。如果生产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而浪费人工费,如果技术人员现场布置不合理,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倒运费用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会使成本增大。由此可见,财务人员只是成本控制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控制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控制。

(二)成本全过程控制不力

项目部各业务部门在成本控制系统中运作不力,很多施工企业的业务部门对于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普遍存在着简单地按照以往的工程经验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沿用经验工程的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目标成本,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和工期的要求,结果对成本核算、设计变更、工程索赔等事后控制造成极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施工阶段技术和措施制定得再完善,也起不到控制成本的作用。

(三)没有正确处理好工期、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重点,前些年成本失控、亏损严重的大形势下,以成本控制为重,是形势所迫,而近两年质量管理成为新的重点,国家在纠偏,企业也要纠偏,否则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对于工期要求紧的工程,进度控制要摆在第一位。但为了保证工程的按期交付,盲目赶工期要进度,会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采用不合理的施工材料和方法,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返工和停工又会造成经济的损失。这样顾及不全面,发展失衡,都会造成成本流失。

(四)非生产性开支居高不下

近年来,企业普遍存在着非生产性费用开支增长过快,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上,一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区域不断扩大,自然费用开支也就随之增加。二是施工规模扩大,项目部机构设置增加,管理人员增多,各种费用膨胀。三是近几年职工工资的较快增长,计提养老、住房等其它附加费的比例逐年增加。主观上,一是没有严格施行财务预算管理;二是非生产性费用开支没有很好地施行责任成本管理,费用开支控制不严;三是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入大,使折旧费、材料消耗、修理费增加;四是费用开支随意性大,有的超计划标准,花钱存在攀比,讲排场和浪费的现象等等。

(五)成本管理方法不合适

成本管理侧重于对耗费的控制,忽视成本管理方法的探讨,缺乏实现规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以及缺乏三者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投标时没有一个较系统的方法去处理投标之前的事务,另外,在施工期当发现投标价格出现问题,施工人员不会有效反映给定标的人,将来也就无法做出改善。各部门分离,各部门着重自己部门的繁忙工作,彼此之间甚少联系,各部门只关心自己内部目标报告和工作,财务会计部的目标是准时提供报表,很少关注报表与其它部门的关系和使用。

三、完善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选择适用的合同形式,合理规避合同风险

建设工程中材料所占比例通常达到总投资的绝大部分,而材料价格随市场变化较大,所以。必须在合同洽谈时对合同计价形式进行严谨的谈判,否则很容易在工程实施时产生很大的风险。必须先对未来的材料走向进行预测,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对我方有利的合同计价方式。例如,工期短、材料价格稳定的情况下,可采用固定单价的方式,而对于工期较长、材料价格浮动大、不可预见性大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可调价格方式,避免因材料价格上涨造成项目成本增加,利润下降。

(二)加大成本管理工作宣传力度,增强全员责任成本意识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不只是管理的问题,而是管理、经济、技术与法律等的综合反映。加大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就要从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优越性方面来引导和深入,将一切影响成本的因素纳入强化管理范畴,这样人人关心,处处把关,层层控制,只有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工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群体的敬业精神,克服只管干活拿钱,不管投入产出的传统观念,树立企业是我家,人人都有责的大局观念。切实增强全员责任成本意识,才能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成本控制的根本转变。

(三)完善机构,健全机制,强化全过程控制

成本管理,要经过开工前成本核算、施工中成本控制、完工时成本考评三个主要阶段,只有把握好各个阶段,才能有效控制成本。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各业务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强横向业务联系,充分发挥成本管理部门的核算职能作用,技术部门的龙头作用,计划部门的基础作用,物资、设备、质检、安全等部门的管理作用,财务、审计部门的监控作用,纪检部门的法律监督作用,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等,才能确保责任成本控制系统的不失灵,成本管理运作能力不断完善和加强。

(四)加强制度和文化建设,为成本管理提供保障

公司制度和文化是公司发展的内部支撑,项目的各项规章制度是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项目成本管理的规范化有赖于公司管理的制度化。自项目经理部组建开始,项目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用科学的制度规范职工的言和行。规章制度是企业和项目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正常运转,正常经营的强制手段。各级管理部门,从公司总部到项目,都应特别重视制度建设,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使企业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必依,职工的言行完全受制度的约束,使企业的风气正、人心顺,遇事不推诿,相互不扯皮,团结协作,令行禁止。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还要十分重视提高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来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分别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全体职工的整体文化素质,以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反映项目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施工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不仅要向社会提供社会需要的各类产品,同时,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是其最大的特点,因此,应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不断降低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本的降低表明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节约,活劳动的节约说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化劳动的节约说明企业机械设备利用率的提高和材料消耗率的降低。所以,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能反映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增加利润和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能否持续地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业主满意符合合同要求的产品,也就是施工项目经营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低于同行业平均值的成本水平,取得最大的成本差异,成本越低,利润越高,资本积累也就更多。

(三)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本管理实施奖罚兑现,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各项成本责任到人,就是对企业内部市场所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全部有偿使用,使得施工企业内部各种经济关系得到理顺和协调,从而提高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对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分析与总结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统计资料进行积累并加以分析和总结,能验证原投标计算的正确性,从而对今后的投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朗.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探析[J].建筑经济,2004,(6).

篇3

1实施责任成本管理的前提

当前,面临竞争激烈,低价中标的建筑安装市场,实施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项目管理已成为绝大多数建安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形成以内部生产要素市场、项目经济责任制、职能部门项目动态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矩阵式管理结构。这种管理结构的形成,为责任成本管理划分责任中心,确定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奠定了基础;也为划分职能部门、项目的管理职责和权限确立了前提,更适用于已经改制或新组建的股份制建安企业。

2责任成本管理的一些基本做法

责任成本是发包人要求项目经理负责实施和控制的目标成本,责任合同中要规定有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有关各方责任权利关系,前提是正确划分企业管理层、项目执行层和劳务作业层的管理职责。

对管理层而言,除承揽工程任务以外,还要为项目执行层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项目组织、内部模拟市场、承包责任制、管理方法与手段、思想政治工作、后勤生活保障等。项目执行层则主要研究为使工程项目达到规定目标而进行的具体的施工过程管理,包括各项工作制度的建立,项目经济责任分解与成本核算,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管理等。其主要内容是质量控制、工期控制、安全控制、成本控制,其中心是成本控制。项目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体现责任成本管理者在资源消耗数量的节约和施工组织优化配置,对施工过程中的动态控制和降低成本上。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应该做到从项目经理到各管理岗位人员责任成本目标分解明确,管理责任明确和管理措施明确,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经济工作的开展和完善,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供项目绩效的评价数据,便利考核,强化内部控制。

3责任成本管理与企业生产要素市场

责任成本管理的实施效果与企业生产要素市场的运行有极大的相关作用,生产要素市场既是项目独立经济核算的需要,也是责任成本管理中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时确定价格的依据。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市场是管理型而不是经营型的市场,不以盈利为目的(外分包劳动力除外),内部市场上实行行政控制与经济控制相结合。内部市场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市场价格。

3.1劳动力市场

对于股份制建筑安装企业,劳动力市场可分为内部劳务市场及外部劳务市场两种形式,而新建的股份制建安企业更多地是采纳外部劳务市场,即选择符合工程实际需要的专业劳务型施工队伍,与之建立松散型的合作契约关系。其特点是:①当工程项目需要各类人员时,可以从劳务市场上及时得到所需人员;当工程项目竣工时可以将撤下来的人员退回劳务市场。②取得劳务人员时可以明码付款,正确核算工程项目人工费。③劳务市场上的劳务价格可以作为编制责任预算时制定人工费预算单价的依据。

3.2物资供应市场

由于建筑安装工程中,设备材料价值通常占总造价的一半以上,而且需用大量的工程设施料,因此,除少量的离公司本部距离遥远的工地外,建立统一的物资供应市场十分必要。公司根据工程合同所确立的工程项目物资供应模式和结算方式,明确与项目部的物资采购权限;根据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确定的各类物资价格,保质、保量、及时供应材料物资供应市场的供方价格可作为编制责任预算时材料价格的依据。

所有施工周转设施材料也可以全部实行内部租赁,承租单位(项目经理部)向租赁中心(通常归属公司物资部管理)支付租赁费。租赁费标准作为编制责任预算时确定周转材料价格的依据。

3.3机械设备租赁市场

为了充分发挥企业有限的施工机械的作用,对所有施工机械设备全部实行内部租赁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承租单位(项目经理部)向施工机械租赁中心支付租赁费,以租赁费作为工程项目机械作业的主要成本支出,以正确反映项目机械作业成本。项目施工单位不再提取机械设备折旧,折旧由租赁中心统一提取。机械设备租赁费标准作为编制责任预算时确定机械台班费的主要依据。

3.4资金市场

为了确保企业有限的流动资金有效使用,企业与工程项目之间资金实行集中调配管理,设立项目专用帐号,统一对外收支与结算。保证收入,节约支出,防范风险和提高资金利用效果。

4从制度上完善责任成本管理

对责任成本管理而言,企业内部制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责任成本管理操作制度,包括责任成本预算编制,责任费用预算编制、材料及机械供应与管理、定额管理、财务与会计核算管理、劳务用工制度成本控制制度等。责任成本操作制度是一系列指导责任成本实施各环节操作的规范性文件。另一部分是对责任成本管理具有关键性影响的制度,包括责任成本承包制度、责任成本考核与分配制度。

(1)建立责任成本承包制度。项目执行层、作业层的行为控制和业绩目标必须通过“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确定下来。责任成本承包是将责任成本管理与个人收入、领导政绩相挂钩的比较理想的形式。责任成本考核的基点是责任成本完成情况,同时包括其他一些管理目标,如工期、质量、安全、文明工地建设、工程成本降低率等。

(2)建立责任成本考核与分配制度。由于责任成本管理是将成本与责任、成本与收入挂钩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所以责任成本考核与分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至关重要。现行体制下,无论采用哪一种分配方式,都必须在“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予以明确。同时还要明确收入分配的条件、经济挂钩指标、考核程序、分配过程控制手段等。

5责任成本管理的评价依据

对责任成本管理评价的依据是责任预算,责任预算包括责任成本预算和责任费用预算。责任成本预算是在作业层预想情况下,经过努力应达到的成本水平。责任费用预算是指项目执行层(项目经理部)为组织工程施工,在充分体现合理、节约的原则下应该达到的费用支出标准。

项目责任预算及其分解是对责任中心进行考核、评价和承包兑现的标准,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项目责任预算及其分解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所谓公正性就是要统一预算编制的水准。所谓合理性就是要体现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程度。影响责任预算公正性与合理性的主要因素有:编制部门、编制与调整的原则与方法、预算及调整预算的确认。

篇4

(1)工资超支严重。项目成本构成主要是由工、料、机三大部分组成,人工成本在招投标综合单价中的比例,当然人工费用比例随特定项目的施工环境、机械化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随企业效益等各方面因素而浮动,当前项目部在劳动力使用上,不按岗,不按实际需要配备人员,两人能完成的工作安排三人,可使用低工费的工种却使用高工费的劳力,职工对生产经营状况可以不闻不问,但每月的工资、津贴、奖金一样不能少拿,从而人为的扩大人工费开支。

(2)材料管理制度不健全及不重视材料管理制度。材料费指在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周转材料摊销等材料费用以及材料租赁费等。由于材料成本在施工企业工程成本中占相当重的比例,它在施工企业项目成本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材料成本管理的成败,就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成败。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大多数项目部在购入大型结构、施工钢材及各种配件、低值易耗品等时,无计划的采购现象比比皆是,或采购计划非常随意,控制权完全在项目经理及采购员身上,结果往往导致材料的积压、超支;另外项目部未掌握相对合理的价格信息,也不懂采购材料的资金成本,从而使项目部购买了大量的高价材料;采购人员大都是项目经理“信得过”的人,对材料的质量标准知之甚少,甚至购买不达标的材料,从而增大材料需要量;采购人员暗箱操作,抬高材料价格,索要高额回扣,直接导致材料采购成本增加。

(3)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低,使用费高。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造成机械使用费成本偏高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有:①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均不能按操作规程办理,设备使用及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操作人员不能执证上岗,甚至造成人为损坏等现象。机械设备有了故障不分析主观原因,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坏了有料就换,无料就等的现象经常发生;②盲目投资,不能根据市场行情和项目施工需要作可行性分析来购买或租赁设备,致使投资无法取得实效,无法收回投资设备成本,项目完工后造成设备闲置;③设备采购选型盲目,专用性太强,一旦设计变更,花巨资所采购的设备就无使用价值,造成设备投资浪费。

(4)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管理混乱现象具体体现在:①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开支无计划,想怎么开支就怎么开支;②货币资金管理混乱,开设多个银行存款账号,但又不及时核对清理,导致银行存款和现金账款不符。③债权债务的确认不准确,结算不及时,导致多付货款,应收款无法收回;④收入、成本的计算不准确,导致成本不实、盈亏不准;⑤会计基础工作较差,账物不符。上述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到成本信息的准确性,继而造成项目部成本控制不准。

(5)安全事故较多。项目的安全、健康管理,就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项目实施安全状态的控制,使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以使项目工期、质量和费用等目标的实现得以充分的保证。但大多数项目部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轻伤影响员工上班,重伤既影响员工上班,又需要开支医疗费,同时还使员工的体质和技能下降,降低劳动能力和劳动效率;特别是死亡事故的发生,既造成巨额抚恤费用开支,又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①纪律松弛,管理混乱,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②现场缺乏必要的安全检查;③机械设备年久失修,开关失灵,仪表不准,超负荷运转或带病作业;④缺乏安全技术措施;⑤工人操作技术不熟练,安全意识差,违章作业;⑥领导违章指挥。

(6)间接费用控制不力。间接费是指管理人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其他费用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办公费、差旅费、及业务招待费开支严重失控。办公费开支无计划,办公人员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高档的办公用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随意买;有的项目部领导不顾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员工工资可以欠发,外欠款可以拖延,但小汽车不能不坐,而且讲究档次。

(7)分包工程存在漏洞。分包就是承包人把从业主那里承接到的工程中的某些分项工程或工作分包给另一个承包人来完成,与其签订分包合同。在工程实践中,项目部对分包队伍施工的部分工序的工程数量存在重复计价现象,导致多拨工程款,最后形成亏损;有的项目部对分包工程的价格非常随意,没有重新按照定额和预算标准进行计算,仅随便定一个提取管理费的比例就万事大吉,最终提取的管理费还不够补偿投标所开支的费用;有的项目部甚至不考虑中标价格,把工程以高于中标价的价格分包出去(并不是中标价偏低的原因),形成巨额亏损。

(8)合同管理混乱。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大多数项目部合同管理的意识淡薄,对购货、分包工程、承包工程等合同知识知之甚少,不理解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基本要素,导致合同管理混乱,企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有的项目部甚至与对方签订“一边倒”的合同,对方只有权利没有责任,而项目部则只有责任没有权利,导致项目部出现较大亏损。

2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措施

(1)人工费的控制。假定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费单价为25.80地,合同规定人工费补贴为30元/工日,两者相加,人工费的预算收入为55.80元/工日。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经理部与作业队要劳务合同时,应该将工费单价定在50元以下(辅工还可再低一点),其余部分考虑用于定额外人工费和关键工序的奖励费。如此安排,人工费就不会超支,而且还留有余地,以备关键工序的不时之需。

(2)材料费的控制。在实行按“量价分离”方法计算工程造价的条件下,水泥、钢材、木材等“三材”的价格随行就市,实行高进高出;地方材料的预算价格=基准价×(1+材差系数)。在对材料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首先要以上述预算价格来控制地方材料的采购成本;至于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则应通过“限额领料单”去落实。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往往会发生预算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使采购成本失去控制的情况。因此,项目材料管理人员有必要经常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并积累系统翔实的市场信息。如遇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可向“定额管理”部门反映,同时争取建设单位按实补贴。

(3)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施工图预算中的机械使用费等于工程量乘以定额台班单价。由于项目施工的特殊性,实际的机械利用率不可能达到预算定额的取定水平;再加上预算定额所设定的施工机械原值和折旧率又有较大的滞后性,因而使施工图预算的机械使用费往往小于实际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形成机械使用费超支。由于上述原因,有些施工项目在取得建设单位的谅解后,于工程合同中明确规定一定数额的机械费补贴。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施工图预算的机械使用费和增加的机械费补贴来控制机械费支出。

(4)构件加工费和分包工程费的控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钢门窗、木制成品、砼构件、金属构件和成型钢筋的加工,以及打桩、土方、吊装、安装、装饰和其他专项工程(如屋面防水等)的分包,都要通过经济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签订这些经济合同的时候,特别要坚持“以施工图预算控制合同金额”的原则,绝不允许合同金额超过施工图预算。根据部分工程的历史资料综合测算,上述各种合同金额的总和约占全部工程造价的55%~70%。由此可见,将构件加工和分包工程的合同金额控制在施工图预算以内,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实现预期的成本目标,就有了相当大的把握。

(5)加强合同管理。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的攻与守。合同管理,应严格按照合同进行工程结算,特别是以分包工程为主的项目部,承包合同的工程价款应以重新编制的施工预算依据进行确定,另外,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管理,除能够及时结算或者处理的事项外,其他的与外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往来,技术、用工等事项,都必须签订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不得以口头形式约定。

(6)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对财务人员要大力开展专业岗位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严格财经纪律,使企业的成本始终处于制度和纪律的约束之下,以适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成本管理的要求。作为企业只有不断深化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突出成本管理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形势,摆脱困境,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7)安全事故的预防及措施。安全工作要预防为主,消除事故隐患。小事故要当大事故抓;别人的事故要当自己的事故抓,险肇事故要当事故抓。另外,不应把搞好安全生产单纯看作技术性工作,而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技术上采取相应的措施,综合治理才能奏效。①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事故处理制度等。事故发生后,应认真吸取教训,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②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使用前通过检验排除隐患,按性能使用,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的技术措施,如开展文明施工活动,做到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等。

参考文献

[1]金德钧等.施工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陆惠民等.工程项目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篇5

一、成本控制的原则

1.收支对比的原则。每发生一笔金额较大的成本费用,都要查一查有无相对应的预算收入,是否支大于收。在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核算和月度成本核算中,也要仔细地进行实际成本与预算收入的对比分析,以便从中探索成本节超的原因,纠正项目成本的不利偏差,提高项目成本的降低水平。

2.全面控制的原则。即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和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项目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它涉及到项目组织中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当然与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关。施工项目成本的高低需要施工人员的群策群力共同关心。工程项目确定以后,自施工准备开始,到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结束,其中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从工程管理角度上讲,这就要求项目部在每次会议上要求各个职能部门、各施工队和班组,人人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工种之间相互配合支持,能节约的尽量节约,尽量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提高工程施工的利润,不能只流于口头上,一定要落实到实际施工控制中去。

3.以施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原则。就是重点放在施工过程阶段,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制是施工过程阶段的成本控制作准备的,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盈亏已基本成定局,即使发生了偏差,纠正为时已晚。因此,施工过程阶段成本控制的好坏,对项目经济效益的高低具有关键的作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及时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

4.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是贯彻执行计划的一种方法,它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逐一加以分解,提出进一步的具体要求,并分别落实到执行计划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在开工前的施工准备阶段,对整个工程施工都要认真细致地作出计划,对各职能部门、施工队及班组进行施工目标的安排落实,让参加施工的每位管理人员及生产者都做到心中有数,生产有目标,施工的整个过程有计划。

5.节约的原则。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主要的基本原则。一是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了限制和监督。二是提高施工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三是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制止可能在施工中发生的一切浪费。要想提高经济效益,节约人工、物力、财力的消耗是重中之重,也是成本控制的核心。我们根据多年的施工历程,总结出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从各方面加强管理和节约。在保证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压缩施工人员,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费的支出;材料损耗控制到最低限度,料物的收支掌握平衡,财务专职管理人员按旬和月进行资金收支分析,出现偏差及时调整,尽量控制收大于支的最佳状态,所以有效降低了项目成本。

6.例外管理原则。不经常出现的问题称之“例外”问题。在工程施工中,材料价格突然猛涨,超过了物价上涨指数,资金发生了失控现象等等。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可以采用科学系统的成本预测方法加以解决,根据市场随时变化的行情进行分析研究,在材料价格未暴涨之前把工程所需物料尽可能多进一些,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7.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要使成本控制方法真正发挥及时有效的作用,必须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业务管理人员以及各施工队和生产班组都负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责任,从而形成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责任网络。另外,各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还应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即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能自主决定费用的开支。最后,项目经理还要对各部门、各作业队及各班组进行定期的成本检查和考评,并与工资分配紧密挂钩,实行有奖有罚。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二、项目成本控制

1.材料控制

实践证明,施工所用的原材料费用占整个项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所以,材料成本的节约,也是降低项目成本的关键。在施工准备阶段按预算工程量及配合比先做出各种材料的用料计划,并把原材料的消耗率降到最低点。进料时选派可靠并富有经验的收料人进行把关,收料人不仅严把质量关,而且还严把进料数量关。针对这些不利工程成本降低的因素,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处理,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在堆放料物的地方,为防止施工现场的车辆碾压入土造成材料浪费,采取了放料场地洒水压实的办法。为防止材料被盗,安排了专职警卫人员日夜值班。为了降低材料价格,首先在进料前安排专人到有关料源场地调查了解行情,然后对料源价格、质量、道路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用价格最低、运距最短,道路及场地最好的定为用料的料源,以节约材料的成本。另外,为提高模板及零部件利用率,我们定时发动管理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义务大回收活动,把工程所用的料物根据工程进展顺序分类搬运并摆放整齐,以提高料物的使用和周转率;不用的料物回收到指定地点,避免影响场地的整洁,这样,为降低材料的成本起到积极的作用。

2.人工费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首先尽量控制施工人员的数量,尽量选择多面手的生产人员,提高生产效率,避免生产人员窝工怠工现象;二是采用多招用熟练的临时工,少用正式职工的办法。因为职工的工资+施工补助+夜班津贴+星期天加班等费用总和大于临时工支出的种费用,这也是降低成本的一项措施;三是执行本单位制定的奖罚制度,按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激励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尽量减少管理人员,以提高管理及生产工效来控制成本。

3.机械台班费控制

篇6

1.1紧密结合施工图纸进行工程成本预算的编制

在很多建筑工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三超问题,主要是因为预算编制不到位,甚至不对预算进行编制。所以必须加强对其的改进。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切实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之前,就应紧密结合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并通过对其的经济性、科学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评价,从诸多的施工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从而为整个施工成本预算的编制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结合制定的施工方案对工程数量进行确定,并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环境污染治理费等纳入预算编制之中,对于波动幅度较大的原材料费用,应对其价格的预算有一定的上下浮动值,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预算编制的可促性和合理性。

1.2加强施工全程的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针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在做好预算编制的基础上,还应在整个施工全程实施成本核算,才能更好地促进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招投标阶段,作为施工企业就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有关标准对施工图进行预算,且在工程施工之前,结合所编制的施工预算确定项目的经济方案,这就需要加强对预算的审核和工程量的计算,并通过成本倒算对工期进行优化和完善。二是在施工阶段,首先就应对每个环节的成本进行预测和控制,并通过实际的消耗量对成本进行核算,并为了确保精细化的核算,还应从基础开始,直到装修阶段,均应对其成本进行预测和控制,才能更好地找出费用控制的重点,从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更好地加强对其的控制。三是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均应始终采取动态的原则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尤其是竣工阶段,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往往被施工企业所忽视,所以必须引起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否则将会前功尽弃,特别是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必须注意竣工结算中将各种设计变更和签证带来的费用变更,否则就会因此失去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意义。

1.3切实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

针对施工中经常出现以次充好和偷工减料的现象,作为施工企业必须意识到这一行为的危害性,不仅会因此降低工程质量,而且在后期验收往往通不过,而不得不对此进行返工,而返工所花费的费用远比偷工减料所节约的成本要多,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这一行为的制止,尤其是在隐蔽工程施工时,必须加强对其的控制,而应采取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技术,加强新型工艺技术设备的应用,尤其是应加强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虽然因此会增加投资,但是因此得到的利益可谓无穷,所以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才能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虽然看似因此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实际是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得以不断提升的制胜法宝,所以必须引起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

1.4不断强化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成本管理人员是整个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主体,所以要想使得整个企业的施工成本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切实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断强化其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其责任心,才能更好地在整个成本管理过程中将其作用发挥出来。与此同时,作为成本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还要切实加强与基层施工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及时的的传递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以成本管理人员为主导,施工人员为主体的三级成本管理体系,从而在上下级的通力合作下完成对工程成本的控制。此外,还应在成本管理之前就应对成本控制目标进行确定,而且不得以牺牲工程质量和安全以及进度等换取企业的经济效益,否则最后将适得其反。因而这就需要施工对现有的目标控制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对现有的奖惩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只有在企业全员的通力合作下,在业主的大力配合下,及时的处理好设计变更引发的成本控制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5加强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

成本控制是随环境变化不断变化的动态管理活动。所以,成本控制在遵守动态控制的原则下,在人工、生产材料以及机器设备的投入方面,要严格按照成本预算进行,还要结合在实际操作中人工、生产材料和机器设备的降耗空间。在项目的实际施工中,要定期对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收集,并与成本预算进行比较,检测二者之前是否一致,如果出现偏差,要及时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认清责任,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成本差异可以分为不利和有利两种差异,要分析不利差异的原因,总结有利差异的经验。项目管理的核心在于成本和质量,而成本对项目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要维持项目成本的动态管理,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篇7

一、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规范,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施工企业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面临着如何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体系等问题,使得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成为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依据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在规律,以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为中心,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实现项目的各项承包指标,降低工程成本,真正使项目成为企业利润的源泉。

在现实中,施工企业成本是施工企业或项目部为取得并完成某项工程所支付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包括转移到建筑工程项目的被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工程劳动者为完成施工付出的必要的劳动价值以及为完成合同目标所支付的各种费用。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广,实施手段多,实践时间长,因此,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士不仅要根据定额,更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预测,安排计划,在实施中进行控制,并核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二、倒推项目成本法介绍

所谓倒推项目成本法就是在中标价中,在优先扣除应上缴国家税费、企业留用和企业发展积累后,才允许结合市场价格,在其余部分开支项目成本的消费控制方法。它以市场中标价为依据,先保上缴国家税费,次保企业足额提留,再为项目开支控制成本的顺序。传统的价格计算方法是:成本+利润=价格,按照这个理论,产品的定价由成本做起点,成本高,则价格相对就高,成本低,则价格相对就低。工程建设项目的定价方法是:工程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建设项目价格,即工程造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工程直接费。工程直接费和间接费越高,工程造价就越高。倒逼成本法是以投标的中标价格来控制施工项目的施工目标成本,中标价决定成本价,税金一般是必不可少,不容易变动得的,那么工程造价-税金-利润=施工目标成本,再将施工目标成本具体量化分解落实到项目经理部的各个管理部门和全体员工。施工项目的利润也就是应上交的利润,按行业平均利润率或本企业内定利润率确定。倒逼成本法强调中标价格是施工管理的客观尺度,应根据中标的市场价格价格来选择、确定施工目标成本,施工目标成本不应超过中标价格。通过公式可以看出,工程造价不变的情况下,要使利润最大,只有施工目标成本最低。

三、倒推项目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区别

3.1计划成本是以工程量和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消耗定额和费用指标为标准编制的;倒推项目成本遵循的是以市场中标价为依据,先保上缴国家税费,次保企业足额提留,再为项目开支控制成本的顺序。

3.2计划成本是正向推算,可能出现项目成本计划超出中标价或所剩无几的情况,企业法定利益得不到保证;倒推法从中标价开始分解,按规定将国家、企业、项目的费用分开,互不侵占。

33计划成本遵循计划经济条件的管理方法,项目只需按定额组织生产不超耗就行了,没有风险,也没有市场压力;倒推法则引入市场机制,把市场竞争价值直接传递到了项目中标价,不但要求项目在施工生产全过程中按照定额组织生产,不超耗,还必须承担市场压力,着力挖潜提效,节约开支,否则就会有承包风险。这是两者根本区别所在。

四、倒推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实施倒推项目成本控制,第一步就是在中标价中扣除应交税费和应留企业统一开支费用。由于各地规定施工企业应缴纳的税费不尽相同,各企业项目部上缴公司的费用也不同,所以应由成本控制人员从中标价中扣除实际发生的费用。

进行项目控制额的分解,应以项目成本控制计划为依据,由项目经理主持,具体工作由主管工程师牵头,施工人员、财务主管、预算员、材料主管等参加,按相应定额及费用指标进行分解。项目部应视现场具体情况,对相关的消耗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切合实际,总成本必须控制在计划内。建立横向和纵向控制网络。横向控制网络将成本控制计划按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周转材料及小型机械租赁或加工费、运杂费、现场管理费等进行分解,落实到相关业务部门建立起责任制。在坚持“一支笔”的前提下,由业务部门按费用额实行内部包干,控制开支,加强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纵向控制网络是项目部对作业队或班组实行经理签订的包括工期、质量、安全、实物消耗等四项主要考核指标的“四包”责任合同,明确考核的指标、考核办法和奖罚方法。

五、倒逼成本法的缺点

在倒逼成本法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企业出于种种原因,以低价中标,中标价格就决定了项目最终会亏损。施工中成本控制多么有效,也无力挽回。这时应用倒闭成本法,逼的往往是材料质量下降,造成因材料质量不合格产生返工、返修等质量事故成本大幅上升,员工收入过低,易对项目产生更强的负面影响,降低企业声誉。在与施工队的承包中,以施工图预算代替施工预算,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设计变更后成本计划不能修改,对成本计划管理的监督、跟踪、考核和调整等工作跟不上来,最后使成本控制显得的苍白无力,项目盈利很少或亏损严重。企业需要大量复合型的人才。如:即懂财务,又懂预算;即懂管理,又懂工程技术。可是现在企业这样的人才太少了,以至于懂核算可看不懂预算,懂管理可不懂技术,工作开展困难。

结语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建筑业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仅对施工中消耗的人、材、机等进行控制,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招投标制度的实施,成本的范畴发生了改变。例如,现在的施工企业获得工程的主要途径是参加招标投标,为获得工程、施工企业要组织专门人员编制招标投标文件,必然产生支出费用,在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确保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及成本目标的完成,会产生诸如为保证工期、质量所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或因工期、质量未达合同约定要求而蒙受的索赔等损失……以上这些费用在施工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均应计入施工企业成本。随着项目经理制实行,现在一般大型施工企业都有许多项目部,公司将大部分权利下放到各个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形成了公司一项目部一施工队三级管理体制。项目部就工程的不同,需要将某些专业工程进行分包,因而,对一个施工企业来说,就应建立起公司一项目部一施工队三级成本管理和核算体系。对于施工企业不管采取何种成本管理方法,都要以降低工程成本为目的,以施工企业利润为源泉。

参考文献:

1.潘立群;管理新思维—作业成本管理[N];工人日报;2002年

2.丁金斌;管理控制系统影响组织变革的途径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李来儿;成本信息供需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陈葭;基于作业成本的企业价值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篇8

1.2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缺乏统一的成本控制标准近几年随着国际和国内的市场需求增大,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中标率提高,导致了施工队伍中良莠不齐的现象,由于工程协作队伍多,很多大型企业的外部工程是以分包的方式进行施工,只分包给指定单位一个清单单价,因此项目部的利润只有等工程完工之后才能统计出来。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的措施方面尚无实际可运用的成本管理流程,已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也无法运用到实际。

1.3施工企业内部没有可操作的内部成本控制程序施工企业进行项目工程管理的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目前的石油化工企业作为国企,本身存在着很多内部矛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项目的管理依旧延续着计划经济模式,造成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过多的现象,还存在施工项目独立核算措施不完善,资金的使用程序不规范,成本核算不具体,没有标准统一的成本核算程序以及成本核算管理的监督体系不到位的现状。

1.4没有鲜明的奖惩措施由于目前部分施工企业因为各个岗位以及上下部门的责权利不同,所以没有办法对工程项目的优劣进行考核,出现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没有鲜明的奖惩措施。对于这样不对工作成效进行考核仅安排工作或者只奖励不处罚,奖励与处罚不到位的做法,会减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给后期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带来无法估算的损失。

2加强石油化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2.1整个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2.1.1对工程项目在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措施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依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具体的施工预算,为投标的报价提供依据。施工、设备、技术、劳资、供应等各个业务部门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提供具体的数据,按照招标文件进行预算的编制,后期再根据预算成本和工期核算成本的预期利润,最后确定投标的价格。在这个阶段对成本进行严格的计算能够为施工企业的投标提供可靠的依据,使企业能够避免出现以过低的价格中标,又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帮助企业获得合理的利益。

2.1.2对工程项目在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措施在施工企业中标之后,项目经理首先要根据企业的目标值严格编制该项目的成本目标。①根据技术资料、图纸对施工组织的程序、技术措施、机械设备选型、作业的组织形式、劳动力调配等进行认真分析,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②对施工所在地的劳动定额、机械定额、材料消耗的定额等进行认真的调查,严格确定出劳动定员、材料供应、机械运行的供应定额;③将分项工程的实物量作为基础,按班组、施工队、部门这三个级别的分组形式,为日后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做充足的准备。

2.1.3对施工过程进行的成本控制措施①人工费的成本控制。以劳动的定额为依据确定各个分部和分项的定额,按照劳动组织、工期确定出合理的功效,根据实际的损耗去检查功效并进行实施监督,依照实际工作量的天数确定班组考核的依据,以“多劳多得”的形式进行考核,从根本上杜绝“出工不出力”的现象;②材料费的成本控制。对材料费的成本控制必须要严格地制定以及执行限额领料的制度,从根本上杜绝超现实的工程领料和超预算领料造成资金浪费的现象;规范材料的收发台账;减少易消耗材料的用量;建立健全工具领用制度;③机械使用费的成本控制。加强工程设备机械的保养和维护,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以及利用率;对出租外借的外部机械要做好基本的工序衔接工作,以此提高机械的利用率,使其能够在满负荷的状态下运转,对完成工作量结算的外部设备,做好原始记录工作。

2.1.4对工程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施工企业在按图纸的要求将工程完成并经过业主验收之后,就将进入工程的结算阶段,其中技术人员应该严格地核实工程质量,将索赔签证做好,以力争最大化为原则;施工企业的预算部门要严格按照签证进行预算的编制,以此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款项能够回收。分包结算的管理方案与整个项目的直接利润相关,因此项目部的技术人员要仔细地核查分包签证,预算人员要按照监督签证的手续去核实整个工程的质量。

2.2对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措施项目全过程的成本发生贯穿着项目整个周期以及项目形成的整个过程,所以,对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伴随着施工项目的每个阶段。

2.2.1目标控制的原则对施工项目进行目标控制是整个管理活动最基础的技术和方法。目标控制是指将计划的任务、基本方针、措施、目标进行逐个分解并落实。在对施工项目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设置的目标应该切实可行,越详细越好,切实落实到部门、班组、个人;对目标的责任控制要具有全面性,做到既要有成本责任也要有工作质量责任;将利益、权利、责任者三方面相结合,对责任人的业绩要进行严格的考评和检查,与其工资和奖金挂钩,切实做到奖罚分明。

2.2.2动态控制的原则成本控制是处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因此要坚持动态控制原则,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成本超出预期值,应该及时地找到具体的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具体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遵照“例外”的管理方法,具体是指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于那些不常发生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对成本目标的完成会产生影响,因此也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3控制成本的措施

3.1以组织的形式去控制整个工程的成本首先对项目经理部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进行明确,将施工队、公司、项目经理部之间的权职关系进行合理的划分。其次明确成本控制责任主体,使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有具体的责任人,避免出现费用超支、成本增高,项目工程亏损单责任主体不明的现象。

3.2以技术控制的方式控制工程的成本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充分发挥出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将标书中重要的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技术经济论证,寻求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同时经济型的方案,从根本上降低工程的成本。

篇9

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建设成本控制始终贯穿其中。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投资成本控制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因此,加强工程项目投资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保障工程项目高效益的基本措施。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包括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施工阶段以及项目竣工阶段等都应该进行合理有效的投资成本控制,在保证工程质量以及如期完成施工建设的前提下,对在工程项目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进行合理地控制与协调,以求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减少甚至是杜绝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费用,从而使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而有些施工项目的工程量较大、结构复杂,导致了施工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多变性、工种多样性以及施工组织复杂性,进而为建设成本控制增加了一定的风险。有效控制工程的造价,其意义不仅仅在于避免投资成本超过限度,还在于推进项目建设、施工以及设计单位自觉强化管理,为最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作铺垫。

建设成本控制中现场施工管理的作用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设成本控制的关键,而现场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其难点在于影响因素较多,如工程量较大、涉及面较广、人员众多等。因此,在该阶段中,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方能确保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具体而言,应该着力做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对建设材料价格的控制。依据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材料预算价格包括了材料原价、包装费、运输费以及采购保管费等的总和。为使材料采购成本最低化,并且保证采购质量,在现场施工管理的整个过程,需进一步加强监督与管理,尤其是在建设材料的采购这一环节,要避免出现管理漏洞,导致浪费现象,因此,采购的工作人员要负起全责,做好降低采购成本这一环节,以保证建设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对建设材料用量的控制。在现场施工中,降低材料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控制建设材料的用量。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必须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材料。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后,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使用材料的多少加以监督,并采取相关的奖惩措施,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避免建设材料在签收及使用中出现差错形成材料的浪费,以节约用量。此外,对建设工程竣工之后的剩余建设材料,要予以回收和保管,避免剩余材料的丢失及损坏,加强材料管理,有效控制建设材料的用量,要从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从而对材料的成本得以有效控制。对人工费的控制。人工费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职工福利费以及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等等。人工费是建设成本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对人工费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的控制。在工程项目之中,对于必要的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要对其给予合理有效的控制。设计变更若出现在开始施工之后,则会造成建设成本的大幅度增加,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设计变更的管理力度,尽早发现设计中必须要进行变更的内容,以减小损失。对合同中工程索赔的控制。一些施工单位往往从中牟取个人利益,采取低价中标、索赔利益的方式去承接工程,为此,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不仅要对工程变更有效控制,还应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以防施工单位从中作假,对工程不需要变更的设计也要求变更,从而造成工程造价的虚增。我们要在监督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因素,以进一步衡量工程变更是否需要。因此,对合同中工程索赔的控制也是建设成本控制的重要举措。

加强建设成本控制中现场施工管理的方法

篇10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快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项目成本控制是增加企业利润,扩大社会积累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处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建筑企业应更加重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目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项目管理人员成本控制意识淡薄;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材料管理制度不健全;间接费控制不力;财务管理、合同管理混乱。为遏制因以上各种问题对工程项目的影响,按照责任明确的要求,成本控制应当以能否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分别采取措施,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

二、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管理人员成本意识不够强

企业的经济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项目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意识不强,在加上部分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成本管理能力有限,就会使得企业施工项目成本得不到有效的管理。

2、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得不到落实

任何管理活动都应该监理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最大效益。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在项目成本管理及效益方面对施工企业总经理负责,其他业务部门主管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也都应有责权利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以约束和激励。而现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的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有些项目经理部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3、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

材料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左右,材料费用的盈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盈亏。有些项目部没有严格执行领料用料制度,从仓库领料有数量,但是余料无回收,浪费严重,这些都是造成成本失控的主要原因。

4、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弱。

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是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

5.对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不力

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期成本是指为了实现工期目标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费用。每一个施工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

三、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

1. 组织措施

完善高效的组织是项目成本控制的保障,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分工合理的、责权利明确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企业应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层作为成本控制中心的功能和机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由工程技术、物资结构、试验测量、质量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等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成本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管理、指导和考核,进行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制定成本目标及其实现的途径与对策,同时制定成本控制管理办法及奖惩办法等。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在项目部建立一个成本控制量化责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按内部各岗位和作业层进行成本目标分解,明确各管理人员和作业层的成本责任、权限及相互关系。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惩戒措施,通过责权利相结合,使责任人积极有效地承担成本控制的责任和风险。

2.技术措施。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需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1)进行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编制施工预算文件,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保证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能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施工组织设计要根据工程的建筑特点和施工条件等,考虑工期与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合理布置施工现场;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不断提高工业化、现代化水平;注意竣工收尾,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在工程中要随时收集实际发生的成本数据和施工形象进度,掌握市场信息,及时提出改善施工或变更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安排施工,克服和避免盲目突击赶工现象,消除赶工造成工程成本激增的情况。

(2)加强技术质量管理。主要是研究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机器及其他技术革新措施,制定并贯彻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提供经济效果,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质量检验制度,提高工程质量,贯彻“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质量方针,避免返工损失。

3.经济措施

(1)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工程全部费用的65%~75%,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主要要做好材料用量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的工作来严格控制材料费。在材料用量方面:坚持按定额实行限额领料制度;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等。在材料价格方面:在保质保量前提下,择优购料;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存货成本。

(2)人工费的控制。人工费一般占工程全部费用的10%左右,所占比例较大,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加强定额用工管理。主要是改善劳动组织、合理使用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执行劳动定额,实行合理的工资和奖励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3)机械费的控制。根据工程的需要,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工作,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从而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机械使用费。同时还可以考虑通过设备租赁等方式来降低机械使用费。

(4)间接费及其他直接费控制。主要是精减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实行定额管理,制定费用分项分部门的定额指标,有计划地控制各项费用开支,对各项费用进行相应的审批制度。

4.管理措施

(1)积极采用降低成本的管理新技术。如系统工程、工业工程、全面质量管理、价值工程等,其中价值工程是寻求降低成本途径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2)加强合同管理和索赔管理。合同管理和索赔管理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管理人员应保证在施工过程严格按照项目合同进行执行,收集保存施工中与合同有关的资料,必要时可根据合同及相关资料要求索赔,确保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和损失,从法律上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结束语

项目成本控制体现了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同时为衡量项目管理绩效的客观标尺。因此,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必须树立强烈的成本控制意识,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实施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张俐:关于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思考.新疆电力,2006年第2期

[3]李星慧: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分析.铁道工程学报,2006年6月

篇11

—、加强成本核算的意义

对于成本,不同学术机构给出了不同的概念。我国的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工资、直接材料、商品进价以及其他直接支出,直接计人生产经营成本。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分配计人生产经营成本。”美国会计学会(AAA)认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的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以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这两个成本概念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我国的成本概念较为具体,而美国会计学会的成本概念更具有普遍性。

建筑工程成本,是成本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获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价,即广义的建筑成本。在项目管理中,我们更多接触的是狭义建筑成本的概念,即在项目施工现场所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项目经理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和。狭义建筑成本,将成本的发生范围局限在某一项目范围内,不包括建筑企业期间经营费用、利润和税金,是项目经理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通常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六个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在欧美等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步骤有: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数据分析及归类。可以看出,无论我国还是欧美国家都强调了成本预测与计划的重要性,即通过科学的预测(估算)来制定项目成本计划,确定成本管理目标。但是,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实践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有些项目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环节,不进行成本预测和计划,管理存在随意性;有些项目成本计划和实施“两张皮”,没有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或由于成本计划编制质量不高,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走向形式化。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出在成本核算环节。由于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目的性不强,不系统,使项目成本预测与计划失去了数据基础。而成本预测与计划不准确,又使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失去目标。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正是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症结人手,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

建筑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包括政策法规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近二十年,我国建筑业先后实施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了项目法人在工程建设中的责任,提高了建筑企业的“寻租成本”;招标投标制有效建立了工程建设的竞争机制,规范了建筑企业工程承接行为;建设监理制促使业主的技术力量与建筑企业平衡,减少了其在施工中以损害业主利益的行为来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建筑技术环境的最大进步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为成本核算提供了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的产生,尤其是大量建筑材料网站的出现,使项目施工成本日益透明化。建筑市场环境出现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特点。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趋缓和大中城市商品房空置率高居不下,同时建筑市场又存在许多经营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相近的施工单位,大量生产力闲置,激烈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许多建筑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没有系统开展,主要是由于企业短期行为造成的。通过成本核算,取得的是进行项目管理需要的信息。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同劳动力、材料、施工机械一样,其获得是需要成本的。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需求是因为预期信息所带来的收益要大于获取信息支付的成本。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有大量的工程等待建设,建筑企业为了快速扩张,普遍采用了粗放型经营战略。这时,企业预期成本核算工作的费用支出要大于预期收益,不愿意分配管理资源于成本核算工作,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是,现在行业发展到了成熟期,建筑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向内部管理,向管理要企业竞争力。许多学者提出了成本战略管理的概念。当今美国会计界两位著名的教授库珀和斯拉莫特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的目的。”而成本核算就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当某一项目信息成本大于信息收益,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加强成本核算是不经济的。但是,从企业成本战略的角度来看,从一段较长的时期来看,企业拥有完整的信息体系产生的收益将远大于暂时支出的信息核算成本。此时,建筑企业不重视信息价值,忽视成本核算工作,将在长期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企业只有推行成本战略,逐步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

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成本的概念有两大分支。一是以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制定的财务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企业财务成本;另一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和决策需要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项目管理成本。企业财务成本和项目管理成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别:

(1)核算的主体不同。企业财务成本的核算主体是企业。通常,由建筑企业法人作为企业财务负责人,组织财会人员核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全部合理支出,作为企业财务成本。项目管理成本的核算主体是项目,是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按照项目管理需要和上级企业的要求,对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2)核算的范围和内容不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范围是整个建筑企业,核算内容包括企业在建项目成本及为组织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期间费用。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范围是具体工程项目,核算的内容包括在项目施工中发生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施工机械成本及为组织项目施工而发生的管理成本和相关费用。

(3)核算的目的不同。企业财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正确计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进行建筑生产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和应摊销的费用,从而按照国家的规定编制对外财务报表,正确核算企业的利润和应缴税金。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

(4)核算的方法不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是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进行的,有一套完整且相对固定的核算方法。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时因地因项目而异。在核算中,除了会计方法外,还常采用统计学、技术经济、运筹学和其他管理科学的一般性方法,核算方法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

(5)核算信息的处理程序不同。一般,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有严格的处理程序。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成本核算人员按照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程序进行,要求账证、账账、账表和账实相符,数据计算精确有据。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通常没有一定的处理程序,处理的信息繁杂多样,包括会计、不要求十分精确,只要符合重要性的要求,满足管理的需要即可。

可见,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项目经理组织管理人员核算的是管理成本,而不是财务成本。如果在实践中将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混为一谈,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成本核算周期长、手续烦琐、数据繁杂、核算结果对项目管理没有指导意义等现象了。将成本核算对象定义为管理成本,一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简化核算过程和结果,改变过去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会计方法和会计报表的核算模式,将解决上述的两个矛盾,使成本核算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核算指标

项目经理组织成本核算工作的第一步是确立成本核算指标。为了便于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对应。将核算结果与成本计划对照比较,使其及时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例如:以核算的某类机械实际台班费用支出与该分部工程计划机械费支出的比值,作为该类施工机械使用费核算指标,可以综合反映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完好率和实际使用状况。利用成本核算指标反映项目成本实施情况,可以避免以往成本核算中过多的核算报表,简化核算过程,提高核算的可操作性。

(2)成本核算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存在众多的成本核算科目,无法也没有必要对每一科目进行核算,否则会造成信息成本较高,得不偿失。在涉及成本的因素中,包括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数量、价格及资源价格变动的概率。例如:进行钢筋加工作业,工人工作效率、钢材加工损耗及钢材价格的市场变动情况都可能成为成本核算因素。项目成本核算的对象应该是可控成本。若钢材由企业统一采购,钢材市场价格对项是不可控成本,不作为成本核算的因素。否则,应根据钢材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及钢材市场价格发生变动的概率进行分析,决定是否将钢材价格列为成本核算的因素。对于主要因素的分析方法,可以采用排列图法、ABC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等。

(3)成本核算指标的敏感性分析

对主要成本核算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是设置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通过敏感性分析,用以判断对某项成本因素应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强度。例如:某项目计划成本为1000万元,目标成本降低额为50万元。钢材成本为该项目主要的成本控制因素,其成本占总成本的30%,计划钢材加工损耗率为1.5%。下面以钢材加工损耗率为成本控制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钢材加工损耗率(控制指标)0.5%1.0%1.5%2.0%2.5%

钢材加工损耗金额(万元)1.534.567.5

损耗控制指标对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6%-3%036%

在表中:

损耗控制指标对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钢材加工损耗额—计划钢材加工损耗额)/目标成本降低额

可见,钢材加工损耗率对完成项目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并不很大。为此,项目经理可以将实际钢材加工损耗率控制在1.0%到2.0%之间。对钢材损耗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一般性管理即可。

篇12

1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工程项目的投资上,大部分项目都突破设计概算,必须追加投资后才能完成。这里的原因除了项目前期研究不足,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外,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经营思想落后,理念陈旧。建筑行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利润率较高,对项目成本不需要太多的重视。建筑施工企业的广大员工在完成施工项目的时候,只管干,不管算,并形成了一种理念。近十多年来,建筑企业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渐激烈,许多建筑企业察觉到危机,才开始注意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加强。然而,一种理念的转变需要一定的时日。目前,这种陈旧的理念在建筑企业中仍不同程度地残留着。

②组织管理零乱,控制不周。目前我国建筑企业通行的项目成本管理做法是把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主要任务委托给财务部门。但是财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成本核算,有关成本控制方面主要是通过制度来被动地“卡”,结果是“卡”而不控。靠财务部门单枪匹马并不能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另外,大多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缺乏系统管理,对项目施工各个阶段成本支出缺乏系统控制,实践中往往顾此失彼。如有的注意材料费用的节约,但不注意材料库存损耗,材料采购成本的降低等等。

③确定施工方案,缺少筛选。要有效地系统地控制项目成本必须要从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做起,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工程项目中标后,首先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多个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然后对这些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筛选;最后确定最适宜的方案为施工的行动方案。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施工前,不少项目都不精心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即使比较也只是技术进行比较或者根据经验在局部方案上进行比较,致使在施工实践中实行的施工方案不是最佳的施工方案。

④缺少控制方法,手段落后。目前,项目成本控制的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财务部门制定出来的项目成本控制制度是十分严格的,但是实施的效果大多不够理想。其原因一是缺少一套系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和先进的手段。没有先进的成本控制手段,项目施工过程中大量数据信息就难以及时地进行收集、传递、处理和储存,从而就不能及时掌握项目成本的变化,保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改进措施

①实行全员项目成本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是指建立起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系。一方面要完善对项目经理的考核。要求项目经理把成本控制放在首位,同时要把项目部在安全、质量、风险等方面的管理成果用成本指标化对项目经理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按照成本管理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进行职责分工,将成本目标分解落实到部门、班组和个人,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又人人不管的情况。

②实行全过程项目成本控制。项目成本全过程控制,既不能疏漏哪一个过程,又不能时紧时松,必须使项目成本始终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项目工程成本全过程控制主要有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和保修阶段的成本控制。

③注重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自觉控制成本。对项目成本的管理成败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自觉程度。这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要使每个员工自觉作好成本控制工作,除加强思想教育外,更重要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进取精神,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施工企业要结合工程任务的实际情况,以施工定额为标准,以施工队或班组为最基本的核算单元,推行内部定额工日和工序单价承包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严格把关,让职工个人经济收入与完成工作量联系,调动他们控潜降耗的积极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信息反馈体系。施工项目管理是动态管理,项目成本控制也是动态的。因此,要有效地进行项目成本控制,必须在施工企业各层次、各部门、生产各环节建立起高效灵敏的相对封闭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流反馈,不断调整着承包管理保证体系的目标和控制,促使生产中人流、物流等作有序运动,使它们稳定取向工程项目成本目标的优化,确保成本计划的实现。

⑤维护合法权益,增加预算收入。现阶段,建筑市场由于建设单位处于主动地位,建筑施工企业的一些合法权益被迫放弃。建筑施工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加预算收入应列入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之一,有效实行成本控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