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16:22: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护理安全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篇1

我院自2012年1月开始将安全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同时选取实施安全管理期间的54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5例,女295例,患者年龄最小17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59.4岁。

1.2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制订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对安全管理期间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护理满意度以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共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2.1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①烫伤。由于部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伴有感觉障碍,特别是对于伴有局部知觉障碍及昏迷症状的患者,其对疼痛的感知敏锐性下降;加之医护人员缺乏宣教,家属使用热水袋方式不正确等都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烫伤现象。②误吸。脑卒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意识障碍、神经肌肉损伤等症状,若患者家属或护理人员喂食不当则极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发生。③跌倒。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多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步态不稳等症状,在进行肢体锻炼时患者缺乏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评估,过量运动等都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跌倒现象。④坠床。老年患者缺乏陪护,病床无床栏,加之患者意识模糊、情绪躁动等都可能导致坠床现象发生。⑤压疮。由于部分神经内科患者出现瘫痪症状,需长期卧床,从而导致局部因长时间受压而出现压疮现象;同时患者长时间取半卧位引起的剪切力,也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进而引起压疮现象;另外,患者床单不平整、未及时进行清洁更换,尿管及其他杂物未拿出等也可造成局部皮肤受压,从而引起压疮。

1.2.2安全管理措施

①全面评估。

医疗机构应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且要强化医护人员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且应建立相应的评估表,明确高危人群,从而加强对其安全管理的重视;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动态追踪评估不同恢复阶段的高危因素,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严格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确保安全管理落实到位。

②安全宣教。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安全宣教的重视,将安全宣教融入护理管理的各个阶段。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耐心、详细地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特别是对于体质虚弱,但尚可进行活动的老年患者,应加强对其坠床、跌倒等宣教的重视,并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病房内的高危患者,严格落实交接班,同时还应以护理评估情况为依据为患者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措施。

③制定提示牌。

护理人员应以患者需求为依据制定较易理解、易摆放且外形美观的提示牌,比如小心跌倒、防止压疮、防跌倒、防烫伤等,同时应将提示牌置于床头较为醒目的部位,从而引起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的注意及重视。

④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具有病情严重、病情发展快等特点,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抢救器具的使用方法及相关专业技能。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法律、法规教育的重视,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及安全防患意识。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耐心地倾听患者诉说,并且要认真解答患者的各项疑问,从而逐渐取得患者信任,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在冬季,对于需使用热水袋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其家属健康教育的重视,使其掌握相关注意事项,且要加强巡视,认真对患者皮肤颜色进行观察,以防发生烫伤;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时协助其翻身,确保床单干净平整,避免患者发生压疮现象;对于伴有躁动不安症状的患者,应在其病床上增设床挡,且要禁止患者家属上床休息,从而避免患者坠床。

2结果

2.1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

本组540例患者中仅2例患者发生意外事件,其中加错药液1例,跌倒1例,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37%。

2.2患者护理满意度

本组54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40例,满意233例,不满意67例,其护理总满意度为87.59%。

篇2

二、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风险分析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的系统调查和分析。[2]经调查分析显示,老年住院患者在院期间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有跌倒、走失、误食、坠床、皮肤损伤等。其中,走失与跌倒撞伤是安全隐患问题中最重要因素。下面仅就此两点产生原因及所存在的风险展开探讨:

2.1走失:老年人走失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患者患有精神方面疾病,另一点是患者已患有潜在病症,而尚未发现。走失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对于患者本身来说,因离开病房:耽误治疗时间,造成病情的加重;在走失过程中,患者还有可能发生一些如车祸、撞伤等不良事件,危及生命;对医院而言,患者走失将打乱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加重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工作量及心理负担,干扰正常工作。

2.2跌倒:跌倒是由环境、病理、生理及心理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常因生理和病理双重因素影响,加重跌倒率。经调查显示,影响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患者生理因素。老年人的视敏度较低,立体影响知觉退化,走路步态不稳,大脑感知和自身感知应激反应缓慢,立体感减弱,加之身体协调能力较弱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年患者跌倒的机率。

2)院方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服装羁绊、地面湿滑及病房采光度等都可能导致老年患者的跌倒。

3)其他因素。在饮酒过后也易引起老年人跌倒。另外,老年人长时间热水泡澡、较长时间卧床后突然改变,易引起大脑短暂性缺血,这些都是导致老年患者跌倒的影响因素。

三、管理及对策

3.1对患者走失的护理重在预防。院方必须针对患者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是否有外出习惯、外出形式和程度等)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处于主动地位,这对进一步实施具有护理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1)入院时管理:患者入院时,由护士正确评估患者有走失风险的可能性,并向其家属或患者陪同人员交代其走失的危险性,要求患者24小时有人陪同,如若家属不配合院方要求,需签字确定;评估后根据要求给患者随身携带“身份卡片”,标明患者姓名、所在医院、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患者一旦走失,此卡有助于警方或他人帮助其找回医院或家属。

2)针对性护理:对于脑受损或有精神问题的患者,应要求其家属或请专人24小时陪同,不能让患者独自离开病房,值班护士重点巡视;在患者走失的高发时段,护士应加强巡视,加强注意有外出习惯的患者,使其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一旦发生走失,应及时汇报,通知家属。对走失找回的患者,不能一味埋怨,应做好心理护理,同时还要及时的了解患者外出的原因,以便做好下一步的防范措施。

3)加强安全意识:院方需制定合理的、健全的安全防范制度,及时排除不安全的因素,强化护士安全管理意识及预见性,护士也应向家属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篇3

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行项目管理法,具体措施如下:

1.1.1科室中组成“智能团队”:由疗养护理经验丰富、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的护理人员为团队成员,通过有效沟通对老年疗养院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进行沟通,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并对各部门、相关人员责任加以明确,制定详细实施方法[2]。经讨论,老年疗养院住院期间的风险因素包括疗养员因素、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护理管理因素等内容。

1.1.2制定管理目标与具体实施:

①制定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以老年疗养员特征与护理工作特点制定合理到了管理目标,积极探寻存在的风险并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考核标准予以细化。建立疗养员跌倒坠床评估表和疗养员意外风险评估表,及时填写评估表,对于评分高者,护士给予重点关注、重点巡视,制定护理质量监督机制并加强监督、考核,实行弹性排班制度。

②不断增强专业素质:定期展开专业知识培训,通过板报、观看宣传片、标语等加大护理安全宣传力度,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其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增强其安全意识。新上岗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岗前培训,增强其和疗养员沟通的技巧,待各项考核均合格后才可上岗。

③创造舒适的疗区环境:疗养房间应保持整洁、舒适温馨,温度及湿度应适宜且应保证空气流通],为疗养员营造家的氛围。入院时详细介绍疗养房间内的设施,房间设计合理,物品摆放整齐。卫生间设有安全扶手,做好防滑标识张贴、防滑垫安装等,为疗养员安全提供最大限度保障]。

④对疗养员展开全面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保证仪容整洁大方,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主动为疗养员讲解医院环境,根据疗养员性格、家庭背景、职业、学历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同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对随员介绍疗养员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养生保健知识及疗养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增强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⑤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护理人员应主动引导疗养员逐步熟悉医院环境,耐心讲解各项设施使用方法及效果,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给予疗养员充分的尊重与关怀。对疗养员疑问应耐心解答,同时应针对老年疗养员不安全因素制定意外风险防范措施、预防跌倒措施,减少突发事件,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具备相应的应急能力。

1.2观察指标

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疗养员关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进行分析,包含6项内容,分为满意、很满意、需改进3个等级,同时记录两组护理纠纷、跌倒等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0.05。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2.2两组疗养员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篇4

尿毒症病程长,治疗费用高,家庭经济负担重,容易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自杀等不良情绪。目前,在我国尿毒症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护理人员因素: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还是以执行医嘱完成治疗为目的,不能真正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没有切实落实护理核心制度。低年资护士较多,缺乏临床经验和法律保护意识,不能很好地规避职业风险。个别护士慎独精神差,缺乏责任心,病情变化报告及处理不及时,这给护理治疗带了一定的影响。②患者因素:尿毒症病程长,预后差,常年迁延不愈,患者及家属心理和经济负担重,家属身心疲惫,患者家庭支持系统不强大,造就了患者及家属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也就加大了护患沟通的难度。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