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说课稿范文

时间:2023-03-01 16:22: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美术说课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美术说课稿

篇1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是相对的一则概念,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情感与认知的平衡,充分发挥情感意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作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培养求知、探索的精神,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品质和人格。

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并深入人心,情感教育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因此在这样一种宏观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众多美术学家、教育学家也认同情绪的培养、情感的发达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能够间接提升创造力和审美力的重要渠道。

2、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渗透的路径美术教育丰富学生情感

篇2

一、说“教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威武的盾牌》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结合剪、撕、卷、画等表现方法,通过对外形和装饰图案的构想,设计制作造型生动、色彩鲜艳并具有威武之感的盾牌。所用材料可以是学生身边容易找到的盒子、瓶盖、光盘、夹子、羽毛、毛线、一次性用具等废弃物,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创作出各种新颖、生动、威武的盾牌。根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要“观察和分析用品的造型、色彩、媒材与用途的关系”,“选择身边的媒材,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盾牌的造型及装饰特点。学习用简单的材料,以剪、撕、卷、画等技法设计出气势威武的盾牌。

2.能力目标:学生在观察、分析、体验的过程中,根据材料特点,选择制作方法,结合设计理念,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

3.情意目标:学生在愉悦的实践过程中,传承古老文化,提高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增强协作精神。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结合材料的特点,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制作出外形新颖、威武的盾牌。

二、说“学情”

本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的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对工艺制作非常喜欢。经过一二年级的美术学习,学生对绘画的认识有了提高,逐步掌握了一定美术表现技法,对美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愿学、乐学。通过一年级下册第13课《狮子大王》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设计应用的表现形式已经不陌生,能够客观地理解和表现事物。在练习中,学生手部的精巧性也在逐步提高,能够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三、说“教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美术教学,通过各种情景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多元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创作与互动,体会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从而产生主动学习和创作的欲望。培养学生把课堂教学、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绘画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我们周边的客观事物,做到生活源于艺术,而艺术又在生活中升华,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还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图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制作盾牌。

2.活动探究法:通过引导启发、欣赏中国古代盾牌、欣赏回答、对比欣赏、学生作品欣赏、合作探究等环节加对绘画游戏的认识和了解,学习掌握构图要饱满、画面要合理,然后进行创作。

3.集体讨论法:小组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新知导入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出示视频官渡之战”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出示视频吸引学生眼球,关注视频内容并回答,把学生带入盾牌的学习中,为后面学习《威武的盾牌》做好铺垫,并引出本课课题《威武的盾牌》。

(二)新知讲解

在新知讲解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引导启发、欣赏中国古代盾牌、欣赏回答、对比欣赏、学生作品欣赏”这五个环节,加以介绍。

1.引导启发

出示问题:你知道的盾牌有哪些?它们的外形、色彩、纹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做好引导启发教育。

2.

欣赏中国古代盾牌

欣赏中国古代盾牌和欧洲古代盾牌,让学生了解更多盾牌的知识,主要了解我国古代盾牌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的商代“殷墟中手持戈盾的人殉”,成书于西周的“人面盾饰”,然后欣赏南北朝的“扶盾武士俑”和秦朝的“青铜双弧盾牌”,简单了解欧洲古盾牌、罗马盾牌。

3.欣赏回答

通过欣赏让学生认识盾牌的形状,大多是圆形、长方形和骑行盾牌。然后认识盾牌的材料,古代盾牌材质有:青铜钢铁、木制、黄铜、藤条、混合材料;现代的盾牌材质有:聚碳酸、PC材料、玻璃钢等轻质材料。

4.

对比欣赏

通过两幅图片进行对比观察,观察后说一说古代盾牌和现代盾牌的用途,知道古代盾牌是兵器,现代盾牌是安全防御的作用。说出生活中见到的盾牌或者标志,加强对生活事物的观察。

5.学生作品欣赏

欣赏学生作品,说出那个盾牌最威武,引导学生从盾牌的五官分析。

(三)合作探究

先让小组讨论自己想制作一个什么样的盾牌,再出示图片让同学们进行小组交流盾牌的制作方法,交流后讲解制作方法,强调制作时注意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眼睛、嘴巴、鼻子可以采用夸张变形来设计。通过小组中交流、合作、在小组中探讨学习,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课堂练习

为了给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艺术实践”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求:小组合作,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设计一个能让敌人胆战心惊的盾牌。在学生创作作品时如遇到问题或是我发现问题时,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五)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部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展示评价”,第二部分是“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的环节,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采用学生自评为主,其他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为辅的方法而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⑴自评:说一说介绍你们小组的盾牌运用了哪种制作方法?

⑵互评:说一说哪个组盾牌制作的最威武又精美?为什么?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⑶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及时肯定学生的作品和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要注意绘画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优点并发自内心的表扬、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全体学生也就都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课堂小结

最后是本节课的结束语,说到此处真是有种“意犹未尽,余味无穷”,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问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等方面进行回答,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本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更能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六、板书设计

7.威武的盾

盾牌是用来抵御、安全防护的武器。

制作方法:1.剪两张盾牌外形。

2.用一张外形画五官并剪出五官。

3.另一张外形设计盾牌外部形状。

4.张贴五官和盾牌把手。

5.整理完成。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的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以文字为主,突出了本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对盾牌知识掌握更深,记忆更清楚。

七、作业布置

运用绘画的方法创作一幅威武的盾牌。

篇3

商品名称:克霉唑软膏

【是否处方】非处方药

【是否医保】是

【运动员慎用】否

【主要成分】本品每克含克霉唑0.03克。辅料为甘油、液状石蜡、十八醇、白凡士林、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单硬脂甘油酯、棕榈酸、聚山梨酯80、防腐剂(羟苯乙酯)、香精和水。

【性 状】半品为白色乳膏。

【适 应 症】用于手癣、足癣、体癣、股癣及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性甲沟炎和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用法用量】1、皮肤感染:涂于洗净患处,一日2--3次。

2、外阴阴道炎:涂于洗净患处;每晚1次,连续7日

【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

2、偶见引起一过性刺激症状,如瘙痒、刺痛、红斑、水肿等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2.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篇4

“看”――学生观看欣赏。影视资料的播放、美术作品图片的展示可以很快地带动学生的情绪,教师紧接着因势利导,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快速而顺畅地进入预设课程。如在教学《古希腊雕塑》时,我先让学生分别观赏了特洛伊战争、奥林匹克小镇风光等几个视频片段。画面时而惊心动魄,时而抒情优美,喧闹的课堂因为“艺术”的融入而瞬间安静了下来。然后我声情并茂地简介“特洛伊战争”的背景,或鼓励了解相关知识的学生来“讲故事”,同学们的注意力基本集中后,我再就势导入《古希腊雕塑》的教学。恰当而紧凑的的方式使学生的情感快速集中投入课堂,同时他们心中又充满快乐和好奇,通过导课中“看”的实施,为下一步新课深入进行良好的铺垫。

二、课中奏好“说”和“写”

“说”和“写”――老师解说设问,同学畅说,写心得。

“感人心着,莫过于情”,由于我在导课的精心安排,通过“看”的环节,学生心里已经播入“情”的种子,如何让它生根发芽,吐露“心声”,“说”和“写”的协奏则至关重要。如教学《中国古代山水画》我一边不断解说山水画的表现特征,一边摆出大量的作品不断设计问题,把一个个知识点撒入课堂中,同时又如老翁收渔网般把教学反馈点点回收。这其中我常根据情境设置多变的师生互动,如小组团队合作,个人挑战等。课堂总是欢声笑语,师生心理相容。他们表达的“情”声或幽默或机智,这时我总不忘提醒课堂书记员(课前安排好的同学)记录这一次次精彩。“说”和“写”的相辅相成解决了同学们要掌握的知识要领。

三、课尾落实“读”

篇5

关于说课的“说”,人们往往认为它只是一种“口头表达的行为”。其实“说”的前提应该是“理解”,是在理解基础上,借助口头语言对这种理解的“外化”。

对“理解”的深入理解,是随着哲学阐释学的研究而展开的。从广义上来说,“阐释”就是“解释”或“理解”,它包括两个基本意思:一是使隐藏的意义显现出来,二是不清楚的意义变得清楚。我们认为,教师的说课,首先是对“课”的“理解”。理解时,要受到教师“前理解”的影响。所谓课程理解,就是“教师视域”与“课程视域”融合的产物,课程意义是在主管交融的基础上双向建构的,不存在对文本意义的“绝对复原”或完全脱离文本的“主观建构”。

二、教师课程理解的说课之“课”

在教师课程理解中,说课的内容,不管是教材分析还是学情分析,是目标预设还是重难点界定,是教法、学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预设,其实都是教师对“课程”的一种理解。我们可以从鲜活的说课实践中谈论说课之“课”的三重内涵。

(一)作为课程文本的“课”

说课之课的第一重内涵是指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课程文本。在教育世界中,活动的主体是师生,活动的形式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载体则是课程。在课程论视野中,课程是包括各种观念、制度、活动在内的教育教学实践。它总会以某种“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具体到一门特定的课程,又表现为这门课程的“课程内容”,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训练的技能或养成的态度。

教师所说之“课”,首先就是指这种以“文本”形式存在着的课程内容或课程要素,说课时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预设、重难点界定、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设计,他们都是以静态的课程文本为基础和载体的。

(二)作为课程理解的“课”

课程文本是一种客观存在,是通过这种文本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的东西应该是相对确定的,否则,教育、教学工作就无法进行。但这种文本又不是一个纯客观的存在,而是包含了各种“潜观念”、“潜问题”在内,具有“不确定性”、“开放性”、“模糊性”的特征,时刻等待着“被理解”。

因此,教师说课时说的那些“东西”,实际上是“教师认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训练哪些技能、养成哪些态度,或者“教师认为”可以怎样更好地让学生生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

(三)作为课程话语的“课”

理解课程领域意味着我们需要密切注意该领域学者所运用的语言”。具体说到课中,就是“观念”借助语言进行“外化”,表现为教师说课时说的那些“话”。说课之“课”的第三重内涵就是这种课程话语。

对于教师的说课话语,通常有两种态度:一是将话语当成手段,通过话语来把握教师在观念层面“怎样理解课程”以及“这样理解是否合理”。这是说课实践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对于听评者来说,他们评议、交流时,首先关注的就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是否准确,对课程目标的预设是否科学,对重难点的界定是否合理,有没有方法的选择,教学设计是否规律等问题。二是将话语当成研究对象,思考说课话语应具有哪些特性、为什么选择这些而不是那些话语、还可以选择哪些话语等问题。目前,人们仅从说课技巧层面提出了一些说课用语要注意的问题,如要“言之有信、言之有物、言之有度”,要“饱含情感、有感染力”,要“简练、流利、表述完整、条理清晰”等。我们认为,仔细分析教师的说课话语,不仅对于教师的课程理解,而且对于洞悉当前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观、知识观、教学观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关于说课的“模式”,目前通行这样一套话语系统“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目标、说重难点、说教学设计”等。我们可以思考:这套话语体系怎么来的?它能说出我们想说的东西吗?还有其他的话语表达吗?一旦套话占据说课的主要内容,甚至成为“权威”的时候,说课走向何方将成为有待深入研究的论题。

三、作为教师课程理解的说课的心理转换

教师课程理解的说课之“说”与说课之“课”的内涵分析,我们进而发现,说课的心理过程要经过两次转换。

篇6

二、上一堂好课与上好常态课相结合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中的一线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就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实施新课标,用好新教材的试验场,是检验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是否转变,教学效果是否提高的重要途径。几年来,学校每学期开展教师上一堂好课和上好常态课活动,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全面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堂好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方法多样,活动组织有序,引导得法;学生热情参与,能力训练充分,思维活跃等现象的出现,都说明这是准备较充分的课,能体现课改基本理念,真实地展示师生的智慧与才能的课。上一堂好课,由教师自主向学校申报,自选内容,自定时间和地点。然后由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听课、议课、思课,再进行考核评价。这样的好课,因为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一学期上得不多,却较能充分展示师生的教学个性。但是,事实上我们通常看到的好课与不为我们所看到的常态课,却存在强烈反差。据观察,同一位教师,在不同时间所上不同内容的课,反差之大,竟判若两人!特别是在大班额化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既上语文,又当班主任,还要兼任其他课,尤其是村小教师,搭头课更多,即使有能力,也无精力充分准备上好每一节课。因此,如果仅靠一堂好课“一锤定音”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难免有失真实性,我们更希望的是教师每一堂常态课都能上出好课。常态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能以平常的心态立足平时的教学现状,又能以创新的心态体现新的教学思想。上好常态课,由学校成立常态课评委会,在事先不和教师打招呼的情况下,组织有关人员随时深入课堂听课、评课、议课。学校对每位教师的“两课”建立相关的文本资料(教学设计、说课稿、教研组教师评课记录、学生反馈意见、教师自我反思记录等)进行对比考核。通过开展上一堂好课与一堂常态课的观察和诊断活动,能较全面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三、校本教研与校本科研相结合

篇7

第一年参加教育工作的教师,我们称之为见习教师。如何让见习教师能在一年内迅速成长起来,是每所学校、每个幼儿园都面临的问题。近几年,我幼儿园新教师分批引进,我园力求探索出一种见习教师成长模式。

1新老配班

每位见习教师工作之前,都会经历实习阶段,所实习班级的带班老师一般均为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班级幼儿的常规、行为习惯都比较好,因此,实习期间开展的各项活动、公开教学都比较顺利。而见习老师工作后,有的可能安排教新小班,对于虽然有实习经验的见习老师来说,很多时候,会产生恐惧心理,变得束手无策,感到压力很大。 因此在配班上,我们的做法是,新教师和老教师配班,由新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老教师担任配班工作,日常的工作由老教师传教于新老师:如开学第一天怎样收费开发票;班级的物品怎样摆放;晨间桌面游戏怎样辅导与讲评;班级的主题墙饰怎样布置;怎样与家长进行沟通等等,有了老教师的把舵,见习教师工作后,就会消除慌惧心理,减轻压力,大胆放手工作,班级管理基本都能做到顺利开展。

2师徒结对

幼儿园实行带班制,两位教师都要会上五大领域的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两位教师还是有所侧重的,一般你上二大领域,她上三大领域。在教学安排上,我们安排见习教师与平行班中的骨干教师上同一领域的课程,并结成师徒对子,要求师傅热心指导,徒弟虚心好学,一般是徒弟先去观摩师傅如何上课、如何设置和指导区域活动等等,然后回来模仿着做,做到模仿成功就好。这样在教学上,见习教师就不会出现束手无策。

逢到徒弟要上公开教学,则徒弟把课备好后,给师傅审阅,然后试上,反复修改、调整活动设计,直到取得比较好的课堂效果。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要求上课教师必须写好活动反思:活动的目标有没有达成,教具有没有发挥作用,活动设计是否合理,教师提问是否有效,有哪些可以改进等等,并要求做到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3园本培训

近几年,分配到幼儿园的老师,大多数是非幼师专业的,有英语专业的,有美术、计算机专业的,这些老师要胜任幼儿老师的工作,在专业素质上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差距,如有的不会弹琴、有的唱歌跑调,有的舞蹈不合拍等等,如何来提高这些教师的专业素质呢?

每学期初,我们制定详细的园本培训计划,时间安排在每周二的午睡时间,园本培训的师资有园长助理、教研组长、中心校的音乐教师、电脑教师、教科室主任组成,按照计划扎实开展好每一次培训,期末进行考核和过关测试。园本培训的内容包括基本功训练:如弹琴、唱歌、舞蹈、绘画、写钢笔字、制作课件等;还有各种技能的练习:如开展说课练习、比赛;开展主题墙饰评比;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等。

弹琴:我们邀请中心小学的专职音乐教师来园授课,现场指导,这周布置作业,下周还课,如些往复。

舞蹈:重点是早操和律动,学期初晨间活动的音乐录制好后,先由各年级的教研组长将早操和律动排好,然后,组织年级组内的老师一起学习跳,边跳边练习基本舞步,发现老师的动作不规范不到位、节奏不合拍,随时进行指导纠正,等老师自己会跳了,跳正确了,再去教给班上的小朋友。

绘画:要求练习简笔画,重点练习画小动物。

写钢笔字:要求教师每周临贴书写一张钢笔字,周五上交。

说课:先由园内的助理指导见习教师怎样说课,知道各领域课程说课的基本套路、注意事项,邀请区内的名教师来园作说课专题讲座,开展园内骨干教师说课比赛,让见习教师聆听。然后自己撰写说课稿,园内骨干教师进行现场点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再进行修改和整理,如此往复提高教师分析教材的能力。

主题墙饰评比:开学第一月,我们安排与见习教师配班的老教师进行主题墙饰布置,布置完成后,组织全园观摩活动,由布置的老师介绍设计思路、所用的材料、整个画面的布局等,给见习教师一个榜样的示范,第二个月起,就要求见习教师自己布置,每次布置完工后,都进行全园的观摩评比活动,让见习教师在相互观摩中取长补短,学会环境布置的多种方法,在评比活动中,追求布置的质量,品尝成功的喜悦。

自制玩教具比赛:要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具的准备,有的教学,需要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我们邀请中心小学的电脑教师,对见习教师进行有目的性的培训,教会她们会做PPT,会做简单的动画,教学时,根据自己的课堂设计,自己制作课件。有的教学,如画音乐活动的图谱、语言活动的图片、数学活动的操作材料、体育活动的器材、区域活动的游戏材料等等,我们先让见习教师向师傅、向配班老师学做,模仿做,再开展自制玩教具评比,让她们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4“亮相课”与“考核课”

篇8

河南师范大学班培训工作

简 报

二一年第五期 (总第05期)

河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 2010年11月20日

目 录 【媒体关注】

河南电视台:“国培计划”:河南农村教师进高校接受培训…………2

【专家 名师 讲学】

洛阳市直第四小学安继辉教师为音乐学院“国培”学员授课…………4

【督导检查】

督导检查组到相关学院督导检查工作………………………………5

【结业典礼】

音乐学院“国培计划”小学短期培训班结业联谊活动在音乐厅举行…5

【媒体关注】

“国培计划”:河南农村教师进高校接受培训

11月8日,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聚焦中原栏目对我校承担的“国培计划”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以下是节目的文字剪辑—— 河南电视台 记者 冯波 摄像 赵钧 导语:

近日,由河南师范大学承担的“国培计划”——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和“国培计划”——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正式开班,来自全省100

多个县市的50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将在此接受半个月或三个月不等的培训。 解说:

记者来到河南师范大学的时候,正赶上国培计划的第二期短期培训班开班仪式,来自全省各地的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们将在这里接受来自国内学界专家的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这就是国家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那么,什么是国培计划呢?

 采访河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 处长 尹洪斌 解说:

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两项内容。“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主要包括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

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等示范性项目。由中央财政支持实施,每年投入5000万元。“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为重点,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支持中西部省份按照“国培计划”总体要求,对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 采访新乡市教育局师训科科长 郝跃 解说:

河南师范大学此次承担的“国培计划”任务有音乐、美术、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等9个学科。“主要采取名师授课、专题研讨、案例剖析、观摩考察、交流

反思等多种形式实施培训。通过学习,参加培训的老师觉得他们这次培训获益匪浅。

 采访河南范县城关镇中学老师 白秀娟

解说:

据了解,这次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中有一个子项目是置换脱产研修,即在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从河南师范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四的优秀毕业生中

选拨学生,到培训教师所在的学校进行顶岗实习,一方面解决了老师空缺的

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 采访河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 熊健 解说:

河南师范大学曾于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承担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任务的高校,并于今年1月承担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400人的培训任务。得到了

上级主管部门和参训学员的普遍认可。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实施经验,为下一步做好国培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采访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黑建敏

【专家 名师 讲学】

洛阳市直第四小学安继辉教师为音乐学院“国培”学员授课 11月16日上午,洛阳市直四小小学的高级教师安继辉老师来我院给“国培”学员授课。安继辉老师在音乐学院五楼多媒体教室给此次参加“国培计划”的150名短期集中培训班学员做了关于说课及课例赏析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共计3个学时,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首先,安继辉老师从怎样看待一节好课开始讲解,认为一节好的音乐课首先是离不开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教师除了有扎实的基本功以外还要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在上课过程中,安老师还举例音乐公开课中的精品课

程《孤独的牧羊人》、《雨中》和《竖笛声声》来说明只有用心去教学的教师才能上好一节好课,教师也在上课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提升。

其次,关于说课,安继辉老师从什么叫说课、说课的意义、类型、内容以及说课及说课的评价五个方面来讲述。说课意义主要有五个方面:1、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2、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5、没有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说课的类型主要包括实践型和理论型。说课的内容主要有说教材、说教法、和说过程三个方面。最后,关于说课评价,可以从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智能训练及反馈和优化教学手段四个方面来衡量。

最后,安继辉老师又现场展示了自己制作的两节课《哆来咪》和《田野在召唤》的课件内容给学生欣赏。在这次为期半天的学习中,安继辉老师简洁流畅的说课稿、精美的课件和丰富的音像资料让在座的所有学员大为赞赏。

【督导检查】

督导检查组到相关学院督导检查工作

11月18日,继续教育学院武军会院长、石磊副院长和文学院时花玲副院长、政管学院赵海山副院长等到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文学院、政管学院等承担“国培计划”任务的学院进行督导检查。督导检查组听取了各学院工作汇报,并及时召开了学员座谈会,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协调解决。

【结业典礼】

音乐学院“国培计划”小学短期培训班结业联谊活动在音乐厅举行 11月18日晚,音乐学院2010级“国培计划”小学短期培训班结业联谊活动在音乐厅顺利举行,副院长王晓坤、国培办主任张伟、班主任孙小文及2010级小学短期培训班所有学员参加了本次联谊会。

此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由副院长王晓坤教授讲话,王院长祝贺短

期班所有学员圆满结业,并且希望学员们把在师大培训期间学到的知识能够很好的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当中去。同时表示学员们以后有什么好的意见也可以反馈到师大来,彼此之间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纽带,还表示“国培计划”的工作是我院第一次承办,难免有些不足的地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谅解,最后寄予大家美好的祝福,结束了讲话。

其次,由音乐学院国培办主任张伟给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最后是2010级短期班学员们的毕业晚会时间。学员们在平日的课余时间自发组织了这场晚会,有独唱《精忠报国》、豫剧《沁园春〃雪》、异域舞蹈《阿拉伯之夜》等很多精彩的节目。很多都

是学员们即兴上台表演的,这也展示出了学员们的多才多艺。学员们在学习

期间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彼此之间都留下了美好的友谊和深厚的感情,很多学员都对即将来临的分别表现出不舍,并表示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和这次学习期间认识的同学经常联系。

主 编: 武军会 石磊

责任编辑: 蒋宇光 聂君涛 张务花 编 辑: 刁桂梅 赵海涛

呈 报: 河南省教育厅、“国培计划”——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

中培训项目办公室

报 送: 河南师范大学党政领导

篇9

在生活中,小年龄幼儿有着强烈的模仿成人行为的欲望,他们会情不自禁的想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比如切菜、洗碗、扫地等。为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做中学”的理念,选择了幼儿最熟悉的一些食物,引导幼儿应用目测区分物体的大小,并尝试使用常见的工具改变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满足幼儿参与劳动的愿望。我还帮助幼儿将自己的操作过程表达出来,以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工具,培养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目测区分物体间明显的大小差异,尝试使用一些工具改变各种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达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各种食物:黄瓜、茄子、蘑菇、白菜、豆腐干、西瓜、苹果、梨。

2、各种工具:勺子、剪刀、小刀。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食物。

师:老师的百宝箱里藏着许多东西,你们相知道他们是什么吗?老师请小朋友把他们找出来告诉大家,好吗?

2、预测“大变小”的可能性

(1)、我们能把这些食物装进瓶子里去吗?

引导说出“瓶子太小,食物太大。”

(2)、怎样才能把这些食物放进去呢?

根据幼儿的反应适当的运用一些动作提示,以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工具。

3、进行“大变小”的实验

幼儿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使食物变小,并把食物放进瓶里。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表达实验过程。

有意识的提问“你用什么把什么变小了?”

有的幼儿在工具选择上存在问题,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工具,看看用什么比较容易“变”

有的幼儿一直使用一种工具,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大胆试用其他工具。

强调行为习惯的养成,用完的工具放回原处,用抹布擦手,并进行安全教育。

4、师幼共同探讨

(1)、讨论问题一:你是怎么把食物放进瓶里的?

引导幼儿说出“我把它变小了。”进一步提问“你是怎么把它变小的呢?”引导幼儿回忆操作过程,帮助幼儿说出工具名称,并用标记图表示。

(2)、讨论问题二:刀是什么样子的?

回忆“刀”是什么样子的,强调刀有“很锋利的一面”,提醒幼儿要用刀的这一面来切东西,但不能去碰。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里的刀和家里的刀有什么不同,并告诉幼儿老师提供的刀是安全的,而家里切菜的刀有危险,不能玩。

二则、说课稿:会说话的标志

活动来源:

此次活动选材于人教版学前班社会领域《各种各样的标志》。标志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的生活。纲要中提到:“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我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能为幼儿理解的标志符号,通过学习,增进幼儿的安全意识。

目标分析:

为了既能围绕教育总目标,又能突出教学内容自身的教育价值,此次活动,我制定了下面几个目标:

认知目标:

对几种常见安全标志的图案意义有初步的认知,并能对其进行分类。了解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规则意识。

过程分析:

总述:

基本流程:

以游戏《开汽车》导题――自由探索,认识标志――看情景图片选择标志,区别认识标志――标志归类――幼儿自主贴标志,让学习内容生活化。

教学方法有:讨论法、知识迁移法、游戏法、观察法等。

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能根据标志上的图案分析与辨别,基本了解安全标志的符号、名称和意义。

教学难点:一类标志的规范性名称及其教育意义。

分述:

一、通过游戏《开汽车》,引发幼儿的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索探索兴趣。

1、游戏《开汽车》幼儿随着音乐开汽车进入进入活动室,教师出示红绿灯提示牌,指挥交通:红灯停,绿灯行。

2、教师提问:老师没说话,你们为什么一会儿停车,一会儿开车?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红绿灯?红绿灯告诉我们什么?(欢快的游戏音乐,活泼有趣的游戏内容,使幼儿情绪愉快地投入活动,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引发幼儿教育思考,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自然地导入活动主题。)

二、自由探索,认识标志

1、幼儿自由选择标志图,观察并相互交流讨论标志上的内容与所表示的意思。老师巡回倾听,引导幼儿观察。

2、利用幻灯片展示所有的标志图。让幼儿集体观察,并请个别幼儿找出刚才自己手里的标志,说说自己对图片意思的理解。(在这个环节里,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给孩子创设了自由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观察、交流、讨论中,初步理解认识标志,对孩子对标志的理解,我不及时评价对错,而是把这个机会让给幼儿自己去发现。使幼儿带着疑问,饶有兴趣地进入到下一环节。)

三、看情景图片选择标志,区别认识标志。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并根据内容选择相应的标志。

第一幅图是:一位小朋友正在爬栏杆,然后提出问题:我们该告诉图上的小孩什么?你手里有适合贴在这儿的的标志吗?

第二幅图是:小朋友取开水喝的场景。针对此图,我设计的的问题是: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我们需要怎样提醒她呢?用个什么标志贴在这儿合适呢?

2、利用幼儿选择的这两种标志,引导他们观察比较两种标志的不同之处。

(在这一环节里,我没有先教幼儿认识标志再解释标志,而是引导幼儿通过逆向思维来认识区别标志,即让幼儿先看情景图片,然后根据图片内容选择标志,从观察形象直观的情景图片到找出抽象的相应标志,使幼儿从具体到抽象,深刻地理解认识标志。在引导幼儿观察两种标志的不同时,我会用一些启发性的语言,暗示性的动作,引导幼儿自己去细致观察,最终发现,发展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

四、标志归类

学前班的幼儿,逻辑思维已初步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此环节的设计,会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

1、标志分类,集体感知每一类标志的特点:这些标志是什么形状的?有些什么颜色呢?初步建立类概念。

2、引出禁止标志和警告标志的概念。

3、介绍禁止标志。观察并思考: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会是禁止我们做些什么呢?你们在哪儿见过这种标志呢?(这些开放式的提问有利于幼儿进一步探索与思考,有利扩展,整理幼儿的经验。在幼儿结论的基础上,教师整理并与幼儿一起得出每一种标志的规范名称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4、警示标志的方法同上。

5、迁移学习经验,引导幼儿讨论: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幼儿园哪些东西,哪些地方会有危险,什么样的标志适合贴在哪儿?

五、结束活动

以游戏活动《争当小卫士》作为本次活动的结束部分。最后由教师带着这些小卫士,把适合的安全标志贴到教室和幼儿园的一些危险物体或地方,来保护我们其它小朋友的安全。主要引导幼儿能能过“玩中学,玩中记”,复习巩固本次活动所学的安全标志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

六、预设效果

此次活动,希望能充分发挥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发现并掌握各种标志符号,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诣在通过两项目标的达成,促使孩子生活质量的提高,即安全与教育。

三则、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轻和响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声音有轻有响,并能加以简单区分。识字:“轻”、“响”。

2、在看看、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探索不同事物在易拉罐里摇晃的不同声音。

3、乐意参加常识探索活动,并学会在生活中主动探索。

二、活动准备

1、易拉罐若干(多于班级人数),半数装有钉子或者豆类,半数装有纸或者小木棍。

2、“响”“轻”立式字卡各两份。

3、录有伴奏音乐的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引题。教师直接出示四只易拉罐。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解释。

2、通过听听、看看来进行观察。

①教师摇一摇装钉子的易拉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响)请幼儿(幼儿食品)对声音进行模仿。

②教师摇一摇装纸的易拉罐,提问这是什么样的声音?(轻)

③教师展示“响”,“轻”字卡,并将两只易拉罐分别放在相对应的位置。

④教师将另外两只易拉罐分别摇一摇,结合幼儿的意见对其进行区分摆放。

⑤开易拉罐。教师引导:“这些易拉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吧!”教师分别打开四个易拉罐,并把里面装的东西倒出来,分别在幼儿面前进行进距离的观察。

⑥小结:这些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放在易拉罐里面摇一摇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3、通过亲身操作进一步感知轻和响。

①教师引导:老师这里有这么多的易拉罐,我一个人玩不了那么多,我请小朋友跟我一起来玩,好吗?

②教师提要求:在拿到易拉罐的时候不要随便的摇,要先把易拉罐抱住,等到老师请小朋友们操作的时候才可以摇。小朋友摇一摇以后,听听这个声音是轻的还是响的,是响的,就站在响字宝宝旁边,是轻的,就站在轻字宝宝(宝宝食品)一边。

③幼儿操作,找到相应的字宝宝并站在旁边。

④教师检查,纠正。

4、用易拉罐来给音乐配伴奏。

①听音乐一遍,区分响的一段和轻的一段。

②幼儿和教师一起根据音乐轻响来给音乐伴奏。响的一段由拿响罐的小朋友摇,轻的一段由拿轻罐子的小朋友摇。

四则、美术活动:《泡泡画》说课稿

小一班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美术活动《泡泡画》。

一、说教材

吹泡泡是幼儿熟悉又喜爱的游戏,吹泡泡不仅有趣,而且新奇。特别是在太阳底下吹泡泡,吹出来的泡泡颜色丰富多彩。我选择并设计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特点,贴近小班幼儿生活的“泡泡画”活动,旨在让幼儿在蘸蘸、吹吹、按按的过程中,学会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的技能,充分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根据《纲要》艺术领域“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的要求,结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知识目标:巩固对红、橙、绿三种常见颜色的认识,感受色彩的美。2、技能目标:大胆选色,学习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3、情感目标:体验与同伴合作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活动重点:学习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注意卫生,体验活动的快乐。活动的难点:学会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的技巧。活动的准备:(详见活动设计的准备)。充分有效的活动准备是美术活动成功的前提。本活动准备既关注幼儿已有经验的积累与参与,如在活动前让幼儿玩玩吹泡泡的游戏,也注重教具的实用性与作画工具的合理性。如选用的吹泡泡的工具,是特别长的吸管──这是因为我认为这样可使幼儿避免吸入泡泡水,使用更安全。画纸是每组一张,这样可以避免幼儿间的画纸被挡住,而且更能让幼儿在活动操作中大胆地操作,不用担心会吹出纸外。

二、说教法与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1、情景教学法:在活动中,我创设了“小鱼吹泡泡”这样的情景,让幼儿能够很快的进入到活动中去。2、观察法:在活动开始时,请幼儿仔细观察泡泡水的颜色。通过观察,使幼儿对颜色进行辨别。3、提问法:对幼儿进行一些启发式的提问,有助于幼儿对颜色有进一步的认识。活动中孩子们运用了1、多种感官参与法。幼儿在活动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吹一吹、按一按等多种方法来获得对泡泡形状、颜色的知识体验。2、操作法:幼儿动手操作吹泡泡作画,在与教材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泡泡画的技能。操作法对幼儿学习美术具有决定性意义,因而操作是本活动的主要环节。布卢姆提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幼儿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因此,在操作中,我想尽量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来操作材料,在充足的时间里积累经验,以获得技能。活动也证实了这一点,第一个上来示范吹泡泡的女孩在后来的操作中成功了。

三、说活动程序

总的设计思路是:根据小班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本活动目标要求,设计以“向小鱼学习吹泡泡”为中心主题,以教师的示范幼儿练习为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流程是:出示范画导入介绍作画工具(巩固对颜色的认识)师幼合作示范(蘸颜料吹泡泡按泡泡)幼儿分组练习活动评价(展示幼儿的泡泡画,请爸爸妈妈观赏)。(具体的活动程序见活动教案)

四、说反思

情景创设的导入很能吸引起幼儿的注意,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所以在看教师绘画的时候,幼儿个个全神贯注地听着。小班幼儿对于吹泡泡很感兴趣,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能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由此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积累相关的绘画经验,让幼儿对美术课产生喜爱之情。活动中,以师幼合作的形式来示范泡泡画的制作,更能激发孩子的操作热情。可是,活动中我却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居然忘了向孩子们交代操作的要求,比如泡泡水要放在桌子的中间,只能吹,不能吸,还有就是忘了为孩子们准备湿的擦手布了。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五则、健康活动教案:小鸡捉虫

目标:

1、发展幼儿快速跑的能力,且不与他人碰撞。

2、能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准备:母鸡、狐狸头饰各1个、小鸡头饰若干、“虫子”若干、录音机、磁带、“小鸡家”“狐狸家”的场景。

过程:

一、开始部分(准备活动)

1、鸡妈妈带幼儿在“老母鸡”音乐的伴随下进入活动场地,音乐停止,鸡妈妈说:“鸡妈妈我真能干,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个蛋宝宝!”幼儿随即蹲下做蛋宝宝,老师巡视。

2、鸡妈妈边巡视边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脑袋!”(带幼儿活动头部)

3、鸡妈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翅膀!”(带幼儿活动肩、臂部)

4、鸡妈妈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跳出蛋壳了!”(带幼儿活动腰、腿部)

5、鸡妈妈问:“谁知道我们出去玩时应该怎样走?”(引导幼儿说出要一个跟着一个走并进行队列练习)

二、中间部分(跑的动作练习)

1、鸡妈妈:“宝宝们越来越棒,现在妈妈要教你们一个新的本领:小鸡捉虫(模仿捉虫的动作),如果在找虫时遇见了大狐狸,我们可要赶快跑回家里。”

2、练习快速跑的动作,提示幼儿要快速前后摆臂。

3、带鸡宝宝到树林里找虫吃,遇到狐狸后快速跑回家里。

4、在家里巡查有没有丢失的小鸡,并同宝宝一同商量救同伴的方法。

5、带宝宝一起去救同伴,要求:轻轻跑出去躲到大树后面,等妈妈把同伴救出后一起快速跑回家,同事注意不要撞到同伴。

6、鸡妈妈再次带宝宝捉小虫,捉到后把它快速带回家,可别让狐狸给抓走。

7、回到家中分享食物。

三、结束部分:

带鸡宝宝做整理活动,带回活动室休息。

六则、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两只老虎

目标

1、培养幼儿参加韵律活动兴趣。

2、让幼儿体验边唱歌边做动作的快乐。

准备

1、幼儿已会唱《两只老虎》的歌曲。

2、多媒体课件、老虎胸饰、录音机、磁带。

过程

1、幼儿戴好胸饰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1)你们这些小老虎真可爱,我知道你们还会唱《两只老虎》的歌呢,你们愿意唱给我听听吗?

(2)师幼一起演唱。

2、引导幼儿逐句创编动作。

小老虎你们喜欢跳舞吗?那我们今天就来跳《两只老虎》的舞好吗?可是我还不会跳呢!怎么办呀?那我们今天就一起为《两只老虎》的歌编一些好看的动作,

(1)想一想“两只老虎,两只老虎,”可以做什么动作?(鼓励幼儿与别人做的不一样)

(2)我知道小老虎有很多本领,现在请你把跑的本领做给我看看。那“跑得快,跑得快,”我们怎么做?除了往前跑还可以怎么跑?(请个别幼儿示范不同的方法,然后集体做)

(3)这两只老虎长得很奇怪的,你知道哪里很奇怪吗?(教师可提示:它们一只没有什么?还有一只没有什么?)那,没有眼睛怎么做?没有尾巴呢?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4)这两只老虎长得真的很奇怪,那歌曲里的“真奇怪,真奇怪,”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做?我们一起来学学。

3、完整表演

(1)引导幼儿完整表演

集体表演:我们编了这么多动作,那我们一起连起来跳一遍好吗?

个别表演:谁还会用不同的动作来跳一遍?我们用他的动作也来跳一遍好不好?

(2)创设情境,用不同的动作完整表演两遍

小老虎真能干会跳舞了,妈妈现在带你们去几个好玩的地方跳好不好?看!现在我们到了什么地方?(草地)请你们用最喜欢的动作来表演一下!

5、创编歌词及动作

(1)两只奇怪的老虎,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那如果还有两只奇怪的老虎,你猜它们会没有什么?(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演唱创编的歌词边做动作。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2-0054-04

说课,是一种有别于课堂教学的技能与艺术。说课,主要展示的是教师的风采,而课堂教学的主要评价指向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文题中用“亮丽”,而没有用时髦的“靓丽”,是因为笔者觉得“亮丽”是一种自信,一种神采,其显露的是智慧,它来自于眼睛和表情以及言语,而非衣着和装饰。笔者以为,在说课中要展示亮丽的自我,就得努力体现如下三个方面。

一、说出理所当然

所谓“理所当然”,就是“在事理上应该这样”。反映在说课中,就是要体现说课的基本规律。

1.把握说课基本板块

说课的基本板块包括:说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理念、教学流程。这是基本常识,无需做过多说明。

2.体现语文教学本质

这里要分清两个概念,一是语文本质,二是语文教学本质。

对于“什么是语文”,历来表述不一。有语言文字说,有文学说,有文化说……笔者以为,语文,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这个工具来传达各种信息。语文既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生成的。这里的“信息”,范围广泛,如所反映的事物特点,记叙的事情发展过程,描述的自然及社会现象,表达的丰富情感,揭示的种种道理……

“语文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以及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都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但学科不同工具也是不同的。美术学科的工具是线条、色彩等,音乐学科的工具是音符、节奏等,数学学科的工具是数字、图形等,而语文学科的工具是语言文字。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可以通过不同的工具来反映相同的人文内容,且各有优势,可以形成互补。语文说课,不能违背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

3.用好基本教学方法

有些教学方法在学科间是通用的,比如讲授法、讨论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但我们必须要把握并用好语文学科基本的甚至特有的教学方法。笔者以为,“读”就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所特有的也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读,从声音的角度说,包括默读、朗读和诵读;从深入程度的角度说,包括略读、精读、研读。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语文阅读教学还必须通过读来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以及文本之间的对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最经常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阅读感悟法”,也有人称之为“朗读感悟法”。

语文教学中,阅读感悟法与其他方法并不排斥,是完全可以交融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如在探究过程中、小组合作中、情境创设中都可以进行读与悟。事实上,各种教学方法往往是合在一起的,彼此不可截然分离。需要说明的是,在阅读教学中其他方法都是为学生读好课文而服务的。

语文阅读教学还应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要在这过程中,使学生经历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由表到里,由说到写,由课内到课外,由吸收到表达,由一到三,由三到一的过程。

4.恰当处理详略关系

目的不同,说课的详略安排不同。比如,自己有了疑问,拿不准怎样教,就要重点说自己的疑惑及教学设想;自己有了创新设计,要与别人分享,就要重点说自己的教学设计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以及这样设计的好处。

通常情况下,说课的重点应该放在重点的突破和难点的解决上。当然,还可以重点展示别人所忽视的,而自己有独特见解的,以及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非重点、难点的要略说,人云亦云的也要略说。

二、说出与众不同

说课,在教师上岗竞聘以及专项竞赛中运用得较为常见。在这种情况下,与众不同往往能脱颖而出。与众不同,就是在常规基础上追求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四点。

1.言语表达上的变化

说课是教师个性化的行为,这种个性化主要表现在言语表达上。要通过个性化的言语表达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展示自己独特的教学流程。但现实情况却不如人意,一些教师经过说课的反复训练,往往会形成相同或相似的话语模式。尤其反映在分析教学内容这一板块上。下面是《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文说课的两种言语表达:

(1)课文写刘备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

(2)《三顾茅庐》这篇文章通过衬托的手法记叙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的故事,充分表达了刘备的诚心诚意、求贤若渴,也说明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本文选自《三国演义》,选入时有所改动,将“文白相间”的语言变为纯白话文,行文更加简洁,更适合小学生阅读。

上述两种言语表达是有区别的。第一种是教参的原话,是用教参编者的话表达教参编者对文本的理解,当然是正确的,却是没有个性的。在说课竞赛中往往会出现“撞车”现象。而第二种言语表达,是说课者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理解。除了文本内容,还点明了“衬托”的写作方法,这种个性化的表达效果要优于第一种。

2.说课程序上的变化

说课的基本程序并非一成不变,有的板块可以合并,甚至可以省略。如教师间开展讨论式的说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大家都很熟悉的方面就可以省略,此时的说课其实是围绕教学流程而进行的。即使是参加说课竞赛,也是可以变化的,还以《三顾茅庐》为例。

一位老师开始时是这样说的:《三顾茅庐》这篇文章的内容大家都很熟悉,我不必多说。教学这篇文章,目标定位是什么呢?除了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人物特点外,我以为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本文的教学难点,这也体现了编者的刻意安排。因为,本人在读课文时产生了一个疑问,即描写卧龙冈的环境在原著中出现在“一请”诸葛亮时,而本文却安排在了“三请”时。经过思考,我明白了:编者这样安排,是有意让学生明白环境描写的象征意义。

上述说课是与众不同的。说课者没有按照先说教材分析再说教学目标这一固定模式,而是将两者合二为一。在陈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同时分析了课文与原著的不同,以及编者的精心改写。这就很好地体现了说课者解读文本的深度,也巧妙地说出了别人文本解读的忽视之处。

3.教学思路上的变化

教学思路最能体现说课者的创新思维。说课,最主要的是说出这篇课文究竟怎么教,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与他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妙招。在这一点上,更不能人云亦云,甚至照搬教参。还以《三顾茅庐》一课为例。

教学思路一:刘备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的人物特点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教学思路二:什么是“茅庐”,在深山茅庐里一般会住什么人(隐士)本文怎样描写隐士居住的环境,其作用是什么文中哪些地方说明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此人有“三请”的价值)刘备是怎样请的(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求贤若渴)。

绝大多数说课者都采用教学思路一,形成了人云亦云。而教学思路二,带给人的一种新意,是由题入手,关注了环境描写的作用,抓住了别人所忽视的地方(也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这就体现了教学的创新。如果这样展开教学,一定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展示方式上的变化

说课,最主要的是言语表达。除此之处,还有“读”,即范读。教学中,对精彩的内容,范读有时是必须的。因此,说课时亮一亮自己朗读的功夫,也是必要的。“唱”,比如教学的内容是一首歌词,像《让我们荡起双浆》等,说课时唱上一两段,完全可以。因为在教学这首歌词时,唱一唱就是对教学的有益补充。“写”,写课题,写板书,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画”,以画的方式再现课文情境。“演”,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上通过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说课中,恰当地使用上述方式,可以增强说课的感染力,充分展示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说出高人一筹

正如前文所说,说课的意义与课堂教学不一样,其主要考量的是说课者,而非学生。因此,教师就要努力体现出高人一筹的本领。

1.文本解读高人一筹

文本解读是重要的基本功,是说课高人一筹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这恰恰是说课者所容易忽视的方面。说课者在文本研读的时间与精力上往往投入不足,很快就过渡到写说课稿的程序之中,致使说课效果不佳。这里以《少年王冕》(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为例:

一些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造成了误读。他们以为这篇课文反映了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特点。其实,“勤奋”与“好学”是不同的概念。这篇文章并没有反映王冕勤奋,而是反映了他的好学。因为,王冕是利用白天牛吃饱了的时候在柳树下看书,而不是一边放牛一边看书;王冕白天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而不是白天放牛看书,晚上一回家还是看书;王冕每天画些画,读读古人的诗文,陪伴母亲(春天用牛车载着母亲,到湖边走走),而不是整天整夜地画画。二是有的教师以为王冕爱画荷花,是因为荷花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这更是误解。如果爱画某一事物,都是因为这种事物有高贵的品质,那么如何解释达・芬奇小时候反复练习画鸡蛋呢?

其实对于这篇文章而言,教师要深入思考的应是:作者为什么在第五自然段(王冕放牛三四年后)才写湖边湖面的美景?事实上,在三四年前这样的美景就存在,为什么不在第三自然段写呢?经过认真阅读,才会发现,王冕读书使他懂得了“人在画图中”的奥秘,使他形成了发现美的眼睛。如此,方能体现说课者解读教材的高人一筹。

2.内容选择高人一筹

说课要有学情分析,因为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尊重学情。要将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说课者千万不要忽视教学内容的选择。

比如《最后的姿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就要估计到学生在如下几个方面理解是有困难的:(1)“5月12日,和平常一样。”为什么要写“和平常一样”呢?(2)谭千秋上了很多课,为什么文中仅写老师讲“人生的价值”一课呢?(3)文中写了谭老师在“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中的形象,为什么要选取三个不同类型的人来讲述呢?(4)文末为什么用“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而不用“英雄不死,精神长存”呢?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地方,才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正是说课所要重点解决的内容。

3.切入角度高人一筹

教学的切入角度十分重要,它体现的是教师的匠心独运。不同的切入角度,对教学的走向影响很大。比如《黄河的主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就有如下两种切入角度。

切入角度一: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主要研究艄公,然后顺带其他内容的学习。

切入角度二:全文共五百字左右,但课文写艄公的只有一百零几个字,约占全文的五分之一。文章的写法是不是有问题呢?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看看课文除写了艄公外,还有五分之四的内容分别写了什么,这些内容与艄公有无重要关联。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黄河的凶险、羊皮筏子的轻小、乘客的谈笑风生、“我”的心理变化。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写这些是为了衬托艄公的本领,突出他不愧为“黄河的主人”。这种以写法为切入点的教学,与众不同,也十分巧妙。

4.突破方法高人一筹

说课,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何突破重点。对于重点段落要“抓得住、盯得紧、展得开”。突破重点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对语文学科而言,将文字转化为形象就是其中的重要方法。把学生带到文本描绘的情境中去,增强学生的体验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法宝。

比如《天鹅的故事》(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描写老天鹅破冰的场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第五自然段)。教学中教师这样描述: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它越飞越高,越飞越高,突然,它收起了翅膀,“呼――”地往下落,“笃”……教师停住,问学生:你们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深刻体验老天鹅的身体及内脏的疼痛,再体会老天鹅的第二次,第三次……一次比一次疼。这样,学生就能真切地体会到老天鹅的破冰之“勇”。

5.理论阐述高人一筹

说课与说教案不同。说课不仅要说怎样教,还要说清楚为什么这样教,这就是理论简述。理论阐述的水平,取决于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科教育教学理论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多读理论书籍、经常反思是必须的。

理论阐述要注意三点:一是匹配,即对应。比如,在陈述教学方法时引用了某种方法,那么,在教学流程中就一定要有这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不能前后不呼应。其次,是某处教学环节与所陈述的教学方法要匹配,两者不能若即若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二是适度。说课的重点是说清楚课文究竟怎么教,而不是过多地陈述教育教学理论。没有具体的教学思路及教学步骤,说课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与价值。三是深刻。说课者要对所引用的教育教学理论有深刻理解,要透过具体的教学环节阐述其背后的本质。

说课显露着理性的光辉,说课者的风采才会更加亮丽。

Discussion on Strategy for Primary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Plan Oral Presentation

SHA Hua-zhong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1授课的对象与背景

笔者授课的学校是一所师范学校,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毕业后都能走上教师岗位,主要培养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所教班级为:15、16、17、18、19三年制幼师及五年制普师的学生,而他们的专业都为学前教育。他们基本是初中毕业后考入崇仁师范学校,中考成绩均为中等偏上,笔者授课的内容主要是:美术简笔画、儿童画、素描、色彩、美术史、美术鉴赏。

本人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培养他们的手绘能力与他们创新意识,及掌握一些美术史的知识。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兴趣放在第一位进行教学,只有学生喜欢了美术,学生才会认真地学习这一学科,甚至进行钻研,因为美术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它需要学生花很多时间在上面,进行耐心作画与学习。美术能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观,能提高人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及人的创新思维能力。生活在21新世纪,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且是全面发展。一个人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无论是智力发展还是想象力都处在高峰期,在当代需要创新人才,所以需要从学生时代抓起。

2采取的教学方式

首先,美术的学习需要理论实践相结合进行学习;其次,美术绘画这门课程,老师做绘画示范是学生学习绘画很好的方法,在示范过程中,结合讲解理论,易于学生理解。

在示范中,学生可以最直接、最快捷的学习到老师的绘画步骤及理论知识。教师在做示范的时候,不能将一副画全部画下来再给学生时间进行作画,这样学生无法记住所有的理论及作画技巧,在绘画中遇到疑问与难点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对绘画兴趣将大大降低。正确的方式是分步骤进行教学,每个步骤都有不同的理论及技巧需要注意,而教师在检查学生的绘画一个个步骤的时候,发现错误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例如,素描绘画中,步骤性很强,从造型到塑造,都很关键,所以一步步完成很重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多多提升他们的自信心,经常鼓励学生,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在绘画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给学生的赞美及夸奖,无时无刻都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获得将使得学生更有动力学习,促使他们更努力取进取。

3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系列《绘画》

教师在教学中,教材的运用是很关键的,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绘画的知识、技巧,这本书的内容有:儿童画、平面画、简笔画、素描、水粉、平面构成及色彩构成等。通过美术活动的实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审美情趣,理性的分析思维方式,艺术所赋予的创造力。

教材、培养方案、教学目标都准备齐全了,需要的就是课堂运作了。怎样的运用课堂,从而来培养学生这么多方面的知识能力?使学生发挥审美能力、动绘画能力、美术鉴赏能力、创造力、发散思维、美术史知识的合理运用以及美术教学能力。

一节课45分钟的安排:前15分钟导入,检查作业,优秀作品的展示及点评。学生单个到讲台上体验讲课。教师讲解画家背景及基本知识。

3.1检查作业

开学布置了一个学期的作业,简笔画,在幼师这个专业,简笔画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布置的作业分阶段,每天分别完成多少张,不定期检查。时间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

3.2优秀作品欣赏

本人采取的多媒体教学,平时生活中收集的幼儿优秀作品,让学生对优秀作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范本,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优秀作品,从而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观及审美眼界。优秀作品的要求:实用(能实用于幼儿教学中去)、美观(给人一种精致、细心的美)、有创作意识(给人一种创新的思维感)等等。

3.3学生优秀作品赏评

这个环节很重要,首先我们都知道美术学科是一门表现欲望很强的学科,所以多给学生展现作品的机会,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及肯定。在这一环节,不仅仅会使优秀的学生更努力,也将激发那些正在兴趣路上的学生,让他们更加自信地学好美术这一门课程。而教师也能在课堂上点评,讲解优点及学生经常犯的错误及不足,让学生学的轻松,不需要丝毫批评就能使学生进步更大。

3.4了解著名画家背景

目的是学习美术史,了解著名画家的背景及成长经历,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的知识,对学生起到励志作用,在思想上引导他们努力学习,为社会、为国家尽微薄的力量。

3.5学生单个上讲台进行讲课

我们这所师范学校的目的就是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而作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得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胆量及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教学设计的教案、说课稿等,培养他们在美术课上,不仅是要自己学会,还得懂得教课,让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

3.6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笔者主要采取的是示范教学(实践与理论想结合)、视频教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作品中得(下转第102页)(上接第95页)到的信息为方向。

示范教学,分步骤进行,每一个步骤都有相对应的理论,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视频教学,主要是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的不足进行改进。

理论知识的讲解,主要以绘画中的技巧和基本原理为主,可以引用一些小故事便于理解,增加趣味性。

学生作品中得到的信息方向,是说在学生作品中能发现很多不足及可发展的优点,都能在课堂进行讲解,也给了教师教学的方向,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进度及兴趣。

4 学生学习的结果

教学的课程比较多,类别也比较多,首先是素描,在这一课程上,学生的进步很大,学起来比较轻松,按示范的步骤教学,多以单个造型到组合整体,多以临摹到写生;其次是色彩,学会运用水粉颜料调色,学会基本的搭配,基本的色彩理论,在色彩方面很重要,特别是幼师方面。色彩吸引力很强,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人,在幼师方面的一般都女孩子,她们对色彩的感觉很敏锐,所以学起来很容易,兴趣也相当浓烈。简笔画中,一般都靠时间积累,所以数量及方法是必须了解的,一般都能完成的很好。

在不同的类别中,所运用的都是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些很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进步与否。而看学生的学习结果,就直接体现在这个班级的作业上,以及这个班的画展中。

对于课后辅导,笔者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选修课教学中,都要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天职就是教书,无私地将所学的东西教给学生。但是,所谓“学海无涯,教无止境”,教师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本学期,结合课程改革,确立的学习重点是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一学期来,笔者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另外,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美术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如《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催促着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平时有机会还可通过技能培训、听课、开课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作好了准备。

参考文献

篇12

首先,我非常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在这11年来,我始终觉得在教学生知识的时候,更应该教会他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我常利用晨会、班会的时间跟学生谈心,教育他们先要好好的做人,再做好学问,一个人的品德是最重要的;常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常在他们胆怯的时候,用表扬来鼓励他们,让他们信心倍增,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表现得更加出色;我也常在学生之间闹矛盾的时候,对他们说在大家庭中要学会谦让、宽容别人。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渐渐地长大了,懂事了,许多学生分别在区、市获得“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学生干部”等光荣称号,所带班级有被评为区“优秀班级体”的,有被评为南京市的“红旗中队”的。

其次,我一直认为“优化人际环境,营造和谐气氛”对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我要求每个学生能够对自己,对班级有责任感;把对集体的荣誉和个人荣誉统一起来;我注重全班每个学生在各项提高素质活动中的表现,同时也能注意发现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智慧,积极寻找结合点,以提高全班学生成绩为目的。因此,在这11年来,我所带的3个班级,(其中有一个班级是我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不管时间的长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班风正、学风浓、凝聚力强。因此,在学校的各项活动,诸如:写字比赛、口算比赛、美术活动、体育活动等集体活动中均能获取优胜。记得送走的这个班,因为女生比男生多得多,体育比赛时总是让女生代替男生比赛,因而总是不能赢同年级的班级。学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们瞒着我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在校外偷偷地练起来……后来他们终于胜利了,那时的他们显得特别的激动,因为这一切来得太不容易了。而我知道了这一切后,更多的是感到欣慰和感动!

再次,我能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角度地欣赏每一个学生,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能做到让优生更优,让中间生有压力,让后进生有动力。已经毕业的(六(3)中队)这批学生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它是由45名学生组成,其中有一名学生因先天性的原因,她的智商、接受能力都比其它同学要弱,但我并没因此而疏忽她、放弃她。平时给她辅导作业都是要说了一遍又一遍,改了一次又一次,有时就为了她一个人的作业要搞到很迟才能回家。她上课不敢发言,我就不断地创设机会,给她发言的机会,并让她在简单的回答问题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正因为如此,这个班的学生平时没有一个嘲笑她、冷落她的,而是处处关心她,处处为她着想。去水上乐园游玩,孩子们分成几组轮流带着她玩。她不敢站到水里去,孩子们就轮流陪着她在岸上玩,当她也想下水时,孩子们又是鼓励她,又是示范给她看,让她不再对水感到那么害怕。由于大家的帮助,这位学生也能和其它学生一样感受到了夏令营的快乐。课上如这位学生举手发言了,孩子们又会自发地以热烈的掌声向她表示祝贺,更多的是给予了她勇气。像这样的事例太多了,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与我的感情加深了,就觉得我更像他们的朋友、他们的姐姐。作为班主任,我能走进学生的心,心里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充实和欣慰,这是一种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的乐趣。这一做法帮助了学生,感动了家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