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16:23: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体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体育论文

篇1

二、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随着体育教育的改革和更新,初中体育教学的课程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新型教学模式下的新课程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初中体育教学为了实现课堂内容的多样化可以借鉴高等院校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通过丰富的授课内容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取决于初中体育教学能否对俱乐部授课方式进行良好的应用。例如在平时的文化课学习时间外,可以鼓励男同学自发组织篮球俱乐部、女同学积极组建健美操俱乐部等,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之下,利用课余时间互相之间交流俱乐部组建成果,沟通俱乐部体育项目训练成果,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体育教学效果,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浓厚的体育锻炼兴趣,还能够增强其身体素质,为文化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实现体育游戏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排球、兵乓球、足球、篮球以及健美操等体育相关课程。另外,社团式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体育活动课平台将学生进行组织,不仅有利于整体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初中体育教学课堂的整体规划,学生可以接触和进行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促进体育教学的规划和发展。

篇2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把德育内容渗透到相应教材内容中,很多体育课程教材中都有田径项目,这是一项相对无聊、枯燥且又累又脏的训练项目,许多学生都不想练习这个项目。体育教师要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勇敢地战胜困难,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例如,可以在下雨安排学生进行运动训练,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多数学生肯定不能接受,但是如果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运动训练的话,学生就会学习老师,被老师打动。许多球类运动以团结协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球类运动时,可以把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学生中,升华团结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1.2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组织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把德育内容与教学组织结合起来,利用有组织的教学,取得更理想的思想教育成果,组织得越严密,方法用得越得当,学生受到的思想教育就会越深刻。做好体育课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检查器材和服装,做好热身运动,加强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进行队列练习,培养学生组织的严密性和自我约束能力;对于摆放健身器材的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在体育锻炼之后,求学生整理收拾器材,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道德品质。

1.3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纪律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必须遵守的准则之一,是保证体育课程能正常进行的唯一途径,所以,在课堂中要多多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学生的衣着、考勤、病假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使学生养成守纪律、不松散的好习惯。如在跑步教学中,有些学生会找借口逃避,一旦有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查明原因,防止学生偷懒,表扬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学生,对偷懒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学会严格要求自己,自发地加入跑步行列。

1.4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师言行中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到教学的各个方面,还可以把其渗透到教师的言行中,教师本身最能直观地体现教学内容,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品德,这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很大。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自己首先要做到,在同学中才能产生信服力,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那么自己要保证在上课前到达运动场;如果教师要求学生穿着运动服上课,那么自己也要穿着运动服;如果教师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那么自己就要文明懂礼,不打骂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从老师身上感悟到道德理念。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当好学生的榜样,以言行身教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5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师评价中

初中体育课是不断变化的场景,学生一直处在变化中,体育老师要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时机,针对学生各自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价,用批评和表扬的方法渗透德育教育。如在学习体操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反应很快,动作学习得很快,他会帮助一些学得慢的同学学习这个动作,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表扬这些同学,鼓励学生都学习他乐于助人的品质;对于学得慢的同学,老师也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勇气,提高学习信心。此外,表扬和批评都应慎重,做到公平,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榜样作用。

篇3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提问呢?

一、注重提升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 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相同的问题对不同的学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面对同一问题时,获得多种解答 问题的方法,使 自身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在具体的提问教学时,教师应该遵循这一原则:提 出的问题应该富有启发性,简单精练、难度与梯度并存。比如说进行 《明天不封阳台》这一课的教学时,围绕明天封不封阳台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 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提问: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 “楼房为什么要设计阳台呢”?只要学生答对问题就可以提出表扬。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稍微偏低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 “家庭装修时,为什么先要封阳台呢”?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 “文章中主人公最初决定明天封阳台,为什么后来又对这一决定产生了疑问”?这样可以对这一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一定的锻炼。对于那些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提出 “为什么文章主人公最后决定明天不封阳台”?这会使这部分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能对自己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

二、提问设计要注意层次性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三、提问要注意针对性

教师在提问中要有明确目的和内在意图,不是为提问而提问,搞形式主义。所提问题是为了指导学生观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和定义,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认识文章的写作特点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等等。每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漫无目的地提问。其次,所提问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提问。提问要难易、深浅适当,太难、太深,超越了本班学生目前的能力水平,学生就会望而生畏,丧失了回答问题的信心。如问题太易、太浅,低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必须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高低而设。比如,《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较难把握。我们不妨先设置针对性提问:“文中的‘路’仅指地上之路吗”…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学生在对这两个问题做出正确解答后,最后问:“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通过这样一问,加以一定的过渡,对学生来说比较深奥的问题,也就能轻松解决了。

四、提问具有一定的拓展性

教师好的课堂提问固然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但回答问题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面看似思想活跃,其实学生学得并不主动。因此,教师除了重视问题的设计外,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话题”,与学生一起围绕话题平等的“交谈”。话题不同于问题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空间大,学生只是围绕话题发表意见,而不是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答案意识”淡化,交谈获得的认识往往是多元的。在话题的情境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学资源是共享的,在共享中又体现着教师“导”的作用。例如教《伟大的悲剧》,在学生学完以后,教师提出话题:“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最后两句话:“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让学生围绕关键句子展示讨论、各抒已见。交流互动达到时,教师可顺势一点,拓宽话题:失败英雄知多少?“壮士一去一复返”刺杀秦王失败的荆轲;一腔热情乘氢气球横渡海峡葬身大海的罗泽尔……伟大的悲剧知多少?这样,在“话题”的情境下,学生摆脱了“牵”的处境,思维空间拓宽了,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了鼓舞,“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才能很好地得到贯彻实施。

好的课堂提问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动力,从而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达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随着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本质的深度挖掘,随着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语文课堂提问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抛弃繁华而追究本真的课堂提问,必将引领我们走向纯净而高效的语文课堂。

篇4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尤其是改变了教师依赖板书与教材开展教育的过程,这种对中学语文所作出的优化要求语文教师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开展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在原有教学能力基础上数量掌握多媒体技术,并在深入了解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并开展可见制作。而在使用多媒体可见的过程中又需要以学生水平为依据来对课件进行优选,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的开阔自身事业,并在不断的探索与学习中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这种创新能力的提高涉及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实践两个方面,从教育思想来看,教师需要摆脱传统中学语文教学思维定式,通过借鉴与摸索多媒体教学经验来实现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实践方面,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认识、对教学方法做出创造多媒体在初中语文中的运用陆梅常州市第四中学213011性的革新,而这些同时也是多媒体教育环境下对教师所提出的重要要求。

1.2有利于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育活动更重视教师的传授,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与主体性都被不同程度的忽略,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人。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即使是在中学语文教学课堂外也可以在线教师所讲述的重点与难点,并且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与理解。另外,学生对知识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从直观向抽象发展、从思维向实践发展,而多媒体技术也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更大程度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而在发挥学生主观能行的基础上实现中学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统一。

1.3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职能依赖教学大纲、教材以及固定的教学程序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只能对知识进行被动的接受,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与想象力,由此可见,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难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各项能力。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扩音设备以及大屏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后排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画面的直观性以及图像的动态性与教师的指导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氛围中,教师通过适时的鼓励与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多媒体技术在学生群体中的适应性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从而从整体上实现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1.4有利于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的任务与功能,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虽然教学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学生却很难体会到语言文字中所具有的艺术美。而通过发挥多媒体视听结合、声像并买的优势,能够让教学内容变成活跃的画面,这些生动且具有感染力的画面能够让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中做出直观的体会,从而受到熏陶。另外,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的语文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动画、音乐、影视等形式展现出来,审美渠道的拓展可以满足不同审美需求以及审美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从而让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达到最好的效果。

2、初中语文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的优化策略

2.1转变教师思想认识

首先,初中语文教师要对自身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具备更高的知识素质与技能素质,同时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不能仍旧停滞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如果语文教师在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掌握方面缺乏紧迫感与自信心,那么他们的教育观念也难以与多媒体教育技术相适应。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应对与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从而让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更便捷的掌握知识与信息;其次,初中语文教师要对语文教材做出创造性的认识。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深入理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作出合理取舍,从学生能力发展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力度,不能让教学活动受到教材的制约。另外,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当确定课程切入点,不能期望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表现。另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加强了教学准备的难度,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准备阶段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首要要为教材的理解和教法的设计留足时间,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住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并确保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同时教师避免制定内容繁复且容量较大的课件,从而确保教师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灵活的驾驭;再次,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中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的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在遵循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时间,并通过发挥多媒体在情境创造方面的优势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后,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持续提升。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不仅要熟练操作多媒体与编制多媒体课件,同时要熟练掌握与多媒体教学技术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以便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结合。

2.2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是一种展示工具,同时一种情感激励工具和认知工具,如何在初中教学中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辅助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做出重点研究的问题。首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着最广泛的应用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无论是互动拓展式的阅读教学模式还是主题探索式的阅读教学模式都重视对网络资源的挖掘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虽然这些阅读教学模式具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其教学环节都包括情境的创设、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及教学结果评价几个部分。情境创设的意义在于能够为教学的开展营造氛围并激发学生兴趣与情感,同时为学生思考埋下伏笔。自主学习环节主要是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来熟悉教学内容,并通过思考与理解学习内容来深化自身知识层次。教师指导主要依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在此阶段,教师需要将教学难点和重点向学生呈现,并对学生的问题作出指导,从而深化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结果的评价主要是将学生在利用多媒体开展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与总结,在作出针对性指导的基础上为下一次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阅读教学做好准备;其次,多媒体技术在写作过程中的运用可以实现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写作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环节主要包括情境的设置、思维的启发、素材的收集以及评改。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写作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与写作原动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的特点来用动态画面替代教材中的静态画面,通过让学生体会相对真实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兴趣。在思维的启发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观察事物,从而为写作积累更多的材料。学生只有掌握良好的观察方法,才能对生活中的表象和事物做出感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像并茂的特点展现出写作内容,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在素材的收集中,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写作教学提供丰富的网络材料,这是传统教学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同时,教师需要开展对素材的整理与筛选,并组织学生对素材开展讨论;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作文评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评改效率的提升,也可以将评改自还给学生,由学生来开展互相评改。

篇5

体育认知是指学生对体育的知识性和理性的追求。初中女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不深。另外,体育课的教学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的,怕累、怕苦、怕脏、怕出汗。调查显示37.2%的女生认为体育课不是主课,只要在考试中过关就行了。43.3%的女生担心在体育运动方面花更多的精力会影响学习成绩,参加课外锻炼会耽误学习时间,所以上体育课时请假。即使有的女生来到操场也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19.5%的女生积极参加到体育锻炼中,对于体育锻炼比较热爱。这部分女生在适当的体育锻炼中,使自己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放松,精力更加充沛。

2.体育情感方面

体育情感是指对体育的感受和评价。调查显示49.2%的女生认为通过体育锻炼能增强她们自身的身体抵抗力,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44.4%的女生认为进行体育锻炼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能够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有6.4%的女生认为进行体育锻炼会给别人带来不温柔的印象。其原因是由于初中女生生理特点的独特性,使她们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而微妙的心理变化又形成了她们好静、害羞、爱美的性格。加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艰难困苦的磨练,使她们产生了畏难的心理。

3.体育意志方面

体育意志是体育意识的能动方面,是锻炼者自觉地确定参加体育的目的,并在确定的目的支配下,克服行动中的障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形态。体育锻炼最根本的原则是要持之以恒。可是,许多女生对体育锻炼缺乏恒心,常常“两天打鱼,三天晒网”,遇到困难不能克服,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据调查,只有19.5%的女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59.2%的女生体育锻炼无规律,还有21.3%的女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可见,这些女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比较被动,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体育意识尚未形成,以至走出校门后,不能长期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究其原因,一方面,初中女生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重智轻体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中非常普遍。具体表现,部分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不到位,直接造成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不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初中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

1.初中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与参与倾向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初中女生都基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动机的选择中,大多数的女生都选择了达标需要、健康、加强交际、调节精神及休闲娱乐等。体育达标需要占比重最大,因为国家教委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体育达标成绩良好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体育成绩合格者方可毕业。还有学生认为体育锻炼能培养自己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在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行为倾向性调查中发现,30.2%的女生表示想参加体育活动,表示积极参加的占31.4%,表示无所谓的有23.6%,不参加的占14.8%。这说明,相当一部分的女生对体育锻炼还是表现出较强的参与倾向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初中女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能力培养。

2.初中女生参加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

在填选体育活动项目时,女生选填的运动项目依次为慢跑、健身操、羽毛球、篮球、乒乓球、其他。可以看出女生喜欢对抗性较小的、有节奏感的、能体现姿态美的运动项目。与男生相比,她们更注重强身、娱乐、趣味。女生实际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却是慢跑,占26.5%。这期间出现了反差,即初中女生并未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进行锻炼,而是选择了枯燥的慢跑作为经常的锻炼项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尤其是适合女生的室内健身场地器材更为缺乏。在调查中,许多女生热爱的运动项目,但由于学校资金的限制,没有器材场地无法开展。只能选择在假期进行学习或者锻炼。

3.初中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选择情况

篇6

重视学生习惯性习惯性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习惯性,可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育课的常规教学方式,大多由集合、报数、实践上课内容组成,当集合、报数这些步骤结束后,再进行上课内容的实践,这就会浪费了不少的课堂时间。然而,让学生养成在体育课时,习惯性的集合、报数,这样便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另外,教师还可以以身作则,带领学生不迟到、及时整队等,通过这些细节的改进,以此来节省时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手段的实效性

采取实效性的教学手段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选择上面,教师应该讲究其实效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帮助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体育课中跳远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一直强调学生的姿势,向前上方腾空跳起,充分展体,落地时,收复,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落地缓冲。但是教师这样只是一味的强调标准,学生只存在概念上的认知,并没有完全的动作印象,以至于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面,教师可以将跳远的动作,进行分解,并作出示范,利用这样实效性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在初中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就需要加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学。体育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参与,这样才能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羽毛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进行一场小型的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教授学生羽毛球的运动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和学生互动,通过这样的互动性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还能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体育教学的理念中,教师们应该明确互动性的重要性,充分将互动性教学融入到在教学过程中。互动性是初中体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概念,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创造出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这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关键。

篇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对此更有切身的体会。参加体育项目的训练是艰苦的。每个人都有惰性,这是人的本性。所以,每节课的体育课教学,往往有些学生会偷懒,没有学习兴趣,没有训练的兴致,这就、是体育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必须迈过去的一个“门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职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一“兴趣”被激发唤醒了,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上体育课就会轻松了许多,就能让体育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一个宽松的环境,可以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更加乐于从事某项活动或工作。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宽松环境的创设也是不容小觑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落实。如在教排球移动时,我没有单纯地进行移动教学,而是在教之前,用绳子绑住球,两人一组进行一个投一个躲的游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脚步移动,然后再把移动步伐融于排球练习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2.多用激励语言,强化学习信心

学习的兴趣,需要信心的支撑。没有信心,也就没有兴趣。学生的成长需要鼓励,对体育课的兴趣,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才能让兴趣永葆青春活力,长盛不衰。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有时会遭到一定的挫折,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般从不会到会,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有进步,也会有波动;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诱。在教学中,我多采用鼓励、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练习。

二 构筑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

参加体育活动意识的强弱或高低直接影响着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因为大家都清楚,人的意识决定着人的行动。一切人的行动都是由人的意识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目前,初中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已经被广大师生所接纳。但体育训练是会有波折的,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构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

篇8

2高超驾驭,提倡动态生成

2.1提倡引导学生动态生成

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发散、自主实践探究、自主反复练习并动态生成的课堂,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中,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不断扩展自身视野、扩充知识网络,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借助多媒体实施初中体育教育,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引入动态、多变的教学手段。初中体育教育,大多是基于学生训练展开的教学过程,基于此,应该实施动态教学策略,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突况或者某些问题,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查阅资料或视频,针对性的对问题进行解决。例如,针对“短距离跑”的教学过程,教师应该运用多媒体鼓励动态生成。分小组展开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短跑技术视频,之后展开讨论,并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短跑练习,在一些技术、动作稍微成熟以后,实施小组短跑竞赛,并配上音乐调节竞赛气氛。在一系列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传授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2.2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多媒体的网络沟通功能表现在很多方面,也能够使得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非常容易。多媒体的网络化发展,使得人们的交流变得很容易,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创建班级体育知识学习平台,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疑难问题进行留言,教师在下次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教师可以将学习课件发放给学生,也就是允许学生拷贝和复制,学生在课下能够复习,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与探讨。例如,借助互联网中的网络讨论版,学生关于初中体育学习中的某个课题展开讨论,发表出自己的见解和困惑,也可以关注教师的微博与网站,对经典教案展开复习,弥补自身的知识欠缺。如何在“迎面接力跑”过程中提高奔跑能力和发展速度等,学生在基本的课堂学习之后,查阅教师的讲解教案,然后进行复习,再与学生和教师展开交流与讨论,提升自身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

篇9

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0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3.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3.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注释:

转摘自《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7页)

转摘自周振甫《夏先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6期)

杨炳辉《试谈语感教学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龚向明《参与和合作:走出语感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2000年10月)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5页)

《语感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11期)

转摘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苗文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

2、《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3、《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1988年第1期)

篇10

中学阶段的田径训练是一个基础训练阶段的时期,是为以后进一步的提升奠定基础,尤其是此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各器官系统尚未成熟,若对其进行专业化训练使得基础训练不全面,对其以后的专项体育成绩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而田径项目大多数是个人项目,如训练内容和方法陈旧,手段单一,易于造成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疲劳,再加之本身较差的心理素质,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机体的劳损以及训练兴趣的减弱。因此,在训练中内容中我们需要注意训练方法多样化,注意新颖、创新、趣味性,运用多元化的训练方式,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发人体生理机能的潜力,为提升未来中考体育成绩创造必然条件。

(二)和谐教学,注重田径专项素质训练

1、身体素质训练

身体素质是运动员在进行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进行某种运动的能力。在田径运动训练中应根据初中学生的发展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有利于初中学生的生长发育,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运动技术的提高。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时期,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都发育的比较快。不同阶段由于发育阶段不同,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也不同,所以在整个的训练中就需要针对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制定训练计划和实施训练。这样才能使各器官系统机能获得明显的发展和提高,适合田径教学的需要。

在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时,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肌肉中水分成分较成年人高,肌纤维较细,不可盲目进行绝对力量,不宜过早进行专门性的力量训练,因而可开展灵敏和柔软性、协调性的训练项目;而速度素质的发展是较力量素质为早的,主要是因为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初中生其神经系统生长发育较早,因此,速度素质仍然应该较早进行发展;耐力素质,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的发育已经基本趋于成熟,其已经具备一定的氧耐力训练承受力。在训练过程只要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均能获得较好的力量、速度、耐力方面成绩的提升。

2、技术训练

对于田径训练中,有许多项目都对技术动作的要求很高,而在训练过程中打好技术基础,这将对提升初中学生体育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田径技术训练中需主要侧重于技术的实用性,进而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

篇11

劳动价值论在17世纪由威廉·配第提出,经过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的奠定和发展,马克思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严密的劳动价值论。但是,的劳动价值论在解释当今经济现象时却无法完全令人信服,这也是生产费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等西方经济学理论拥有较大市场的原因。有必要对劳动价值论进行发展、补充和完善,使其适应时展的需要,本文尝试从新角度研究劳动与价值问题,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1.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

1.1关于价值创造的源泉

劳动价值论认为,直接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而过去劳动不能增加任何新价值。与此相应,过去劳动的物化—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起转移价值的作用。这就表明新价值的创造仅与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相联,而与生产资料的数量质量变化无关。这无法解决减少了的活劳动和增加了的新价值之间的矛盾。值得研究的是,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过去劳动中凝结着大量科技成果并大量代替活劳动的今天,过去劳动及其物化形态的生产资料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变化?在直接生产过程以外的知识劳动的地位和作用到底如何?如果拘泥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就不能说明如今的现实。

1.2关于价值量的决定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创造与劳动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价值量越大;时间不变,价值量不变,改变的只是既定的价值量之间的比例,即新价值与转移价值的比例。马克思也说过,在同一时间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个别企业)创造的价值可以是倍数,但他又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这很难解释当前发达国家劳动时间缩短,而工资与利润却同步增长的现实。

1.3关于价值的构成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实质是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人类劳动,其中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个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脑力劳动在物质生产领域内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商品价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并且引起商品价值构成的重要变化。马克思没有对这个问题展开论述。另外,按照马克思的分析,物质产品的价值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生产这种产品直接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它是在生产过程中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一部分是直接生产过程中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很明显,这种分析并没有把通过各种途径加人到物质产品中去的物质生产领域内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全部包括进人。实际上,物质产品的价值构成要比马克思的分析更复杂。

1.4关于价值的实现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并将商品价值归结为劳动,而劳动只是供给方面的因素。现实生活中,需求方面表现出来的力量有时候大大超过了供给,而且使商品价格始终远远超出其价值,如部分地段的房地产,劳动价值论把商品价值与商品所面临的社会需要的联系仅通过商品的使用价值建立起来,这种对于商品价值实现的说明并不是非常充分。

2.对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与价值问题的探讨

按照劳动价值论的传统划分方法,劳动可以分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彼此之间只存在不同量的问题,具体劳动是具体有用的特殊形式的劳动,彼此之间存在着不同质的问题,但是,仅从这样的劳动二重性范畴出发研究现实的经济生活问题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把具体劳动进行细化,得出具体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是效用劳动和非效用劳动的统一。效用劳动是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它在交换中体现为抽象劳动,经过交换形成价值。非效用劳动是在劳动过程中被产品放弃的劳动,它无法形成价值。因此,效用劳动是价值形成的源泉。

以效用劳动为基点,能较好地解释诸多传统劳动价值论无法圆满解释的问题。

2.1价值创造的源泉

价值创造的源泉是效用劳动,包括活劳动的效用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效用劳动。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个人直接参与商品生产、信息处理的机会越来越多,具体劳动中效用劳动占比也越来越大,使得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创造了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其效用劳动程度高,单位时间支出的效用劳动多,其创造的价值就多,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少数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劳动者可以推动更多的生产资料,在单位时间内支出更多的效用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活劳动的减少与价值量的增加是可以同时并存的。

知识可以物化为生产资料,但生产资料本身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它只转移价值。作为理论形态的知识,是人类劳动的物化,不可能自发地转化为活劳动,因此也不能创造价值。任何知识,如果不转化为知识劳动,生产出产品并用于交换,就不能形成价值。因此,价值的增长是源自效用劳动的增加。

2.2价值量的决定

决定价值量的不是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而是最劣等条件下的效用劳动时间。如果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效用劳动时间相等,则它们的价值相等,但它们耗费的劳动时间可以不等。效用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不断延伸的,其延伸的长度决定于使用价值量的增长速度。优等条件下的效用劳动时间往往是劣等条件下的数倍,因此,效用劳动时间相对于劳动时间而言是无限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不断增加,效用劳动时间不断向前延伸。现实情况中,劳动时间缩短了,但效用劳动时间却增加了,工资与利润就可以表现为同步增长。

2.3价值的构成

一种产品的价值由生产该产品直接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直接生产过程中最优配置的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构成。这种最优配置与效用劳动相吻合,能体现了管理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样的构成也才能把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全部纳人。直接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属于转移价值部分,但它也会随着物化劳动的效用劳动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最优配置的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包括了通过各种途径加人生产领域内的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为了达到最优配置进行的各种脑力劳动都应该计人新价值。

2.4价值的实现

价值必须经过交换才能实现,在交换中,需求和供给(效用劳动)共同决定了价值的实现路径。如果仅从供给考虑,价值的每次交换都应该是等价交换,实际上,在需求的作用下,等价交换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供给在客观上要求实现等价交换,要求体现抽象劳动的同一性,但需求在主观上则要求体现等效交换,要求体现所得的效用至少不低于所失的效用。对某种效用劳动的需求越大,表明需求者愿意和能够补偿的其他效用劳动越多,这种效用劳动就越容易转化为抽象劳动并实现价值。因此,交换价值在不同时间内的不一致是需求发生作用的结果,也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不一致的结果。价值实现的难易程度与交换价值的大小成反比,价值实现越难,其交换价值越小,反之,价值实现越容易,其交换价值越大。

篇12

1.热爱学生,拉近师生距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由衷的关怀,就是教育的血与肉。”他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真心,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让教师走近学生,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尊重与信任,这样学生自然也会对体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

2.灵活教学,形成教师特色。

一般化的事物对学生来说并没多大的吸引力,而富有特色与个性化的事物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参与动机。教学也是如此。教师的教学趋于一般化,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淹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不断地武装自己,灵活教学,创个性化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这样更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换来学生对教师的敬重和对体育学科的热爱。

3.现代教学,增强教学趣味。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动态感与趣味性。将其运用于体育学科中,更能展现体育学科原本的活力,将那些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寓于直观的动作之中,并配以动听的背景音乐,辅以逼真的画面效果,这样更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眼球,将学生的思维集中于特定的教学内容之上,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

二、创造宽广的参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创造

初中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精神,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宽广的参与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来展现这种个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学习主体性。

1.自主创编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是体育训练或比赛前的前奏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热身活动可以打破人体静止状态下的生理惰性,调动人体各系统活力,让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起来,既可以避免在体育训练中受伤,同时又可以活跃身体器官,为更好地参与打下基础。但是在以往,热身活动内容单一,学生只是机械而被动地完成,这必然会影响到训练效果,学生也并没有真正参与进来。而通过学生自主创编热身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去创造,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潜能,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这正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手段。

2.自制体育练习器械。

体育主要以室外身体训练为主,需要用到许多的体育器材。而大多学校所配备的器材有限,实用性不强,且不能做到人手一件。为了增强体育训练的趣味性与实效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性,我们可以让学生来自制体育器材,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激励学生创新。如用硬纸片做飞碟、用易拉罐装上沙子做哑铃、用旧报纸等做接力棒等。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让学生更加努力

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并不是体现在某一次活动或是某一节课中,而是需要体现在体育活动的全过程中,体现在整个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这就需要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学生才能以主体身份进行主动训练,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就是评价的功效。为此在体育活动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做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以评价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更充分地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1.加强过程性评价。

不只是要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的积极性、团队的合作性,以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与各项比赛的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这样才能对学生做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针,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客观看待自我,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