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3: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税务总局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全面动员,全力以赴,在防洪抗旱中立功勋
我们水务系统的干部职工始终战斗在防洪抗旱的第一线。今年,从月份的防洪保安检查到月份的开始抗旱,从局机关到基层单位,全面动员,全面参与,全力以赴投入防洪抢险和抗旱救灾,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作出较大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年,我局被××省表彰为“防洪抗灾先进集体”。
⒈建立了防洪抗旱指挥网络。政府换届后,我局及时建议县委、县政府调整了县、乡镇两级的防洪抗旱指挥部成员,并建议各相关的村也成立了防洪抗旱工作领导小组。从而,建立了从县到乡镇、到村组的防洪抗旱指挥网络。
⒉制订了责任追究制度。为了严肃防洪抗旱纪律,我局参照省市有关文件和防洪抗旱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处罚条例,分别拟写了《××县防汛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县抗旱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报县委、县政府同意,以县两办发至各乡镇和相关部门。明确了县级领导包乡镇和重点工程,乡镇领导包村和乡镇管工程的工作职责。
⒊加强了防汛抗旱督查。今年的—月,我县连降暴雨,水库的防汛日趋严重,特别是江超过了历史上最高洪水位。为了全面落实防洪预案,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防汛工作目标,我局全体机关干部除留名同志值班外,全部分赴到各乡镇,对上型号的水利工程逐处检查,共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督查,并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⒋战胜了洪涝干旱灾害。—月,局长张××、书记陈××带领主管业务的副局长和技术人员,哪里有险情就奔向哪里,先后排除了石××、长冲、××岭、五××、冲、家台及面上处水利工程险情,杜绝了事故的发生。月底以后,出现了连续干旱。水务局全体领导分赴县管水利工程单位,负责各自联系点的抗旱工作,还选派了个技术干部分别长驻所指定的工程单位指导抗旱工作,直到抗旱基本结束才回局工作。今年,我县战胜了接连发生的洪涝和旱灾,主要是靠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人民的英勇奋战,但客观地说也离不开我们全县水务工作者的献计献策和勤奋扎实的工作。
二突出重点,大创样板,在水利建设中创业绩
⒈重点工程稳步推进。
一是红旗水库的保安工程进展顺利。首先是争取县委、县政府对该项工程的重视,向县长亲自挂帅担任工程指挥长,主管农业的周副县长也披挂上阵,县级领导亲自为工程协调关系,解决矛盾。其次是水务局长亲自上阵,从每一个分项工程设计、招投标到总体工种的规划布局,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他都细算在心,指导到位。工程进展快、质量高,主体工程已经完成,附属工程已于月下旬搞了招投标,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整个工程可望在汛前全部完工。
二是××自来水厂工程已近尾声。兴建××自来水厂是县委、县政府实施城镇旺县战略决定开发县城丰新区和洪丰工业区所兴建的供水工程。为了尽快完成工程任务,实现年底供水计划,我局配备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业务队伍。局长和书记亲自上阵,还确定了一名副局长专抓,个党委成员有个参加了专项工程建设,确定年富力强的高级工程师和借用供水专业人才参加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一年内要完成一座日供水能力为万吨(一期工程万吨)的水厂,其各项工作必须要紧锣密鼓地有序开展,从施工人员到工程领导都是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已完成了进厂公路、厂区护坡、用电线路、清水池、过滤池、厂房、值班房、泵房及安装等工程任务,尤其是泵房和管网通过科学设计,将传统的库内囤船式改为坝后固式,即节约了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又便于管理维修和安全,整体工程可在年内基本完成,实现年内供水计划。
三是××段水治理工程全面竣工。国家投资万元的水治理××码头段工程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全面竣工,并成为该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全长米,完成土石方开挖回填立方,浆砌块石立方,铺筑砾石垫层立方,水泥沙浆抹面平方,砼立方。
四是粮市的水保治理工程已告结束。种植水土保持亩,经济林亩、种草亩、封镜亩、新建小型水保工程处、水土流失程度已达,工程已经省市验收合格。
⒉水利冬修的样板工程来势较好。为了落实县政府办[]号文件精神,全面实施“”工程计划(即完成各类水利工程万处、投入劳动工日万个、完成土石方万方、投入资金万元),我局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组织技术力量奔赴灵官镇,创办全县的水利建设点,该点的工程项目多、工程质量高。从九月份动工,完成了小(一)、(二)型水库保安处,硬化骨干山平塘口,混泥土硬化渠道公里,山平塘清淤口,为全县的水利建设动员会提供了现场,为水利冬修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从我局于月日—日组织的三个督查组的督查情况看,乡镇办点的形势较好。如官家嘴镇贷款万元用于水利建设,现已完成处小型水库的工程保安,兴修河道护岸堤公里,山平塘清淤口;××镇采取镇财政补一点、一事一议资金安排点的办法筹集水利建设资金。××镇西塘村筹措万元租用一台挖机共清淤口山塘,清出塘泥万余方。资金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组织专业负责水利工程施工,现已高标准的硬化口山平塘,其他工程搞得热火朝天。××镇西塘村筹措万元资金租用一台挖机共清淤口山塘,清出塘泥万余方。样板工程带动了全县的水利建设,凭月日的统计,全县已开工各类水利工程处,完成处,完成土石方万方,完成劳动工日万个。
三寻找“资源”,利用能源,在水利经济上谋发展
⒈想方设法寻找源头,千方百计争取投资。
为了寻找资金来源,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投资,我局从班子成员到技术干部,不分份内份外,加班加点工作,不惜财力物力做好基础工作。耗资余万元,做好了工程的安全鉴定,勘测设计、评审等技术工作。同时,我们坚持以勤感人,以情动人。今年,我局两上北京,八进省城,向国家水利部、省厅和市局及有关部门汇报工作,加强了业务联系和感情联络,得到了优厚的回报,已经争取和可在年内到位的各类投资余万元,其中:××水厂万元、江、××桥保安资金万元、家台、××渠系配套万元、人畜饮水工程万元,水治理工程万元,贴息贷款万元(唐冲万元、塘桥和七各万元)、特大抗旱资金万元,具体工作正在函接之中。××水库和夫冲水库大坝保安工作已进入国家计划笼子,有望在明年解决投资(万)。
⒉充分利用现有能源,全面发展水利经济。
关键词: 土地增值税;税收流失风险;防范机制;汕头市
Key words: increment tax on land value;the risk of tax evasion;the prevention mechanism;Shantou City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001-05
1 提出问题
据统计,在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房地产行业居首位,但在纳税百强企业名单中却找不到一家房地产企业。由此可见,作为调节房地产行业利润分配的主要税种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房地产税收流失风险成为税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房地产业涉及的税种多,征管难度大,税源控管存在较多的漏洞,同时房地产开发项目周期长,关联交易行为多,运作模式多样化,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偷逃税收创造了有利空间。汕头市地方税务局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强化征管的前馈和同期控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的主旨在于研究总结汕头市的相关经验,梳理工作思路,为研究探索我国房地产税收流失风险的防范机制研究提供案例支持,同时也希望对同行单位相关工作提供一点启示和借鉴。
2 存在问题及新管理模式探索的基本思路
2.1 行管理模式的特征 我国的税收征管模式经历了由税收专管员管户制到征、管、查分离的管事制再到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演变、更替过程。1997年1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方案》提出收征管改革的任务是:“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的征管模式。”该模式强调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和“一站式”作业与服务,着力点在于强化对税务专管员的分权制约,在风险管理上突出税务管理的事中和事后控制。2004年7月召开的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上,国家税务总局谢旭人局长提出,要按照“革除弊端,发挥优势,明确责任,提高水平”的原则建立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为此国家税务总局对征管模式进行了重新界定,在原有“30字”征管模式上,增加了“强化管理”4个字。完善为“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1]”的三十四字税收征管模式。至2009年“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分类管理为核心,以征管流程为导向,优化服务,强化评估”,形成了专业化管理的新模式。2012年7月26日全国税务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了“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
围绕强化管理,各地展开诸多探索,从风险管理的前馈(事前)控制、同期(事中)控制和反馈(事后)控制看,绝大多数地方将管理重心放在反馈控制上,强化稽查和税收清算。在土地增值税税管理中尤为突出。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238-02
1 引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全国普通发票简并票种统一式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按照“简并票种、统一式样、建立平台、网络开具”的工作思路,为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发票管理办法》(总局令(2013)30号),进一步加强新疆地区网络发票的管理,规范发票信息采集,提高发票开票信息采集质量,新疆电力公司决定取消机打发票数据上传方式,原使用自有软件系统(ERP)开票的企业应全部改用电子发票开票系统开具发票。
2 国税电子发票开票系统建设环节
2.1 系统建设目标
营销系统收取电费或是业务费生成发票数据后,通过调用国税电子发票开票系统(以下简称网上开票系统)提供的发票接口(DLL或COM组件),将营销系统的发票数据传递给网上开票系统,网上开票系统接收到营销的发票数据后,对需要打印的发票通过与自治区国税发票系统进行交互,发送发票校验的必要信息,校验发票成功后,由网上开票系统填充发票信息进行打印,同时根据发票接口返回的发票号码以及发票状态更新营销系统发票数据信息。
2.2 系统功能特点
网上开票系统兼容现有传统纸质发票,操作流程简单,数据传输安全性。
2.3 系统接口逻辑图
2.4 系统网络拓扑图
2.5 系统开票模式
2.6 系统软硬件配置
硬件配置情况:硬件配置原则主要遵循硬件设备的“延续性”、“集约性”、“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原则。
软件配置:主要包含 WEBLOGIC应用软件、ORACLE数据库软件。
2.7 系统场景测试
场景一:100个网点同时在线登录(服务端的扩展信息与票种核定信息与局端一致) 结存信息存在10条
场景二:100个网点同时在线登录(服务端的扩展信息与票种核定信息与局端一致) 结存信息存在100条
3 国税电子发票开票系统应用成果
3.1 优化业务管理模式
以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契机,依托信息化,实现管理模式集约化、管理流程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供电服务规范化、员工素质职业化。
国税电子发票开票系统的建设,促进了营销精细化管理,将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和理念付诸于营销管理实践。促进营销工作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从相对粗放的管理向精细的管理转变,推动营销管理水平的提高。
国税电子发票开票系统成果的应用,促进了业务管理集约化,不用再向国税上传电子发票信息,该接口实现了营销系统收费同时,实时、准确、简洁和国税同步信息。
3.2 提升与国税之间的实效性
国税电子发票开票系统,实现了和国税同步发票信息。对于发票的管理、上传以及信息审核等,节约了人力成本。极大的提高了实效性、准确性。这样就潜在的促进了全疆供电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优质服务。
3.3 提高业务人员操作规范性
国税电子发票开票系统的建设,收费员不再担心系统和实际发票号不对应,不再由于疏忽或者其他原因打印错发票而作废,造成发票浪费。只需要保证国税传回来的发票号与纸质发票一致即可,极大的提高了收费员的操作规范。
3.4 减轻发票管理人员工作量
网络开票系统可以直接在线开具普通电费发票,再也不需要人工后期进行专门的信息核对验证管理等环节。系统自动保持电力公司与国税局发票库存一致,发票管理人员就从繁重的发票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
3.5 提升便民服务质量
实现在线开具、实时上传电费发票功能,客户取得发票可以立即在国税局网站实时查询已开具的电费发票的真伪,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满意的服务。
4 结语
一、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的重要性
1.有利于价格认定工作机制规范运作。当前,我国税务部门计征税种一是大多数采用经营者提供的销售价来认定的征收税率,这种机制显示出的计征税收负担与价格的关系浮动落差大,争议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税务机关在某些无法认定销售价的情况下,往往采用与销售者协商,确定一个征收额,这种协商定价税形式难免出现偷漏税情况,甚至导致税务工作人员不廉行为的出现;三是我国目前只有极少数商品和有偿服务计税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相对而言,不能全面规范和准确开展涉税价格认定工作。
2.有利于公平纳税,促进社会和谐。目前,在税收征管工作中,有的税务机关根据相关规定和既有的经验制定计税价格标准,又按这个标准征收税款,这种缺乏公平的单方面行为,常常引起纳税的非议;有的是纳税人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评估应税物计税价格,由于社会中介机构是以营利为目的,个别中介机构中人员鱼目混珠、管理松散;有的甚至利用不当价格行为偷逃税收,给国家人民带来一定的损失。
3.有利于巩固国家财政收入。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来源,是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征收税额的高低取决于应税物价格的高低,应税物价格的高低,必然决定了国家财政收入的高低,为政重在理财,理财必须治税,治税的关键在规范计税价格,因而,涉税价格认定作为一种国家公权的体现,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对于堵塞税收漏洞,维护国家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当前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现状与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纵观当前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的历程,共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2007年9月,福建省物价局联合省国、地税制定了《抵税(应税)财物价格鉴证管理办法》,标志着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开始介入涉税财物价格鉴证工作;二是201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促进了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2010年12月,省物价局、国税、地税、财政联合下发《进一步加强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的通知》以后,各地物价部门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该工作开始由点到面,稳步推进。但是,长期以来,各机关部门的职能划分、人员配置、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重视和解决。
1.涉税价格认定机制不全、方式单一。目前,税收征收管理活动中对采取扣押、查封、拍卖等的不动产、无形资产等涉税财产等的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等依法纳税的财物的价款、费用、核定应纳税款等事项,都可以委托价格认证中心或中介机构进行,在认证涉税财物方面,往往是停留在二手房税价格认证方面,其他内容涉及很少,所以健全涉税财物价认证工作机制和拓展工作范围及其方式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
2.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配合乃至形成合力亟需加强,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涉及社会面广、领域多。但从目前看,这项工作中很多协作关系、流程及具体的沟通协调等具体问题还没有完全理顺,完善衔接,完全形成合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果。
3.目前,认证队伍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专业鉴证师少、兼职鉴证员多,专业人员少、管理人员多的“三少三多”的现象困扰涉税财物认定工作的开展。因此,不断调整价格认定工作队伍结构、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加紧人员的政策知识培训,提高政策水平至关重要。
三、开展好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的思路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设立由价格主管部门物价局、国税、地税、财政、国资、建设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当地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统一部署、统一指挥,各部门具体既分工又协作。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国家、省、地各阶段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强化他们的思想认识。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近几年来,我国的财税管理体制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营改增工作的推进是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根据改革安排,交通运输、快递行业的营改增工作已于今年年初全面铺开。国家税务总局于2013年12月了《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改增相关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13]106号),根据通知要求,全国邮政业及快递行业自2014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
在本次的营改增工作通知中,未将快递业做为一项整体业务,并对其适用税率以文件形式进行明确,而是根据提供快递服务涉及到的环节,将快递业拆分为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业中的收派服务,分别适用11%和6%的税率,并对相应环节的适用范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收派件服务和在地市范围内的分拣、盘驳和集散,适用6%的税率。超出地市范围即发生跨地市或跨省快件的运输环节,属于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也即是说,快递公司取得的同城快件收入,可以全部按物流辅助业中的收派服务适用6%的税率,而超出地市范围的省内、省际快递收入,要分别计算提供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和运输服务取得的收入,并分别按适用税率进行税款交纳。如不能明确进行区分,根据增值税管理条例,应从高适用税率,全部按交通运输业11%的税率进行税款交纳。
但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远没有这么简单。快递公司在向客户收取价款时,是打包收取的,并不进行收派服务和运输服务的区分。且由于每封快件的寄达地、快件重量、运输方式、集散方式、运输距离各不相同,如要按每封快件的实际情况,对收取的价款中的收派服务收入和运输收入进行区分,实际操作上是没有可操作性的。国家税务总局在本次下发的通知及相关附件说明中,并未对跨省快件的收派服务收入和运输收入的划分问题,进行明确的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各快递公司在营改增后进行税款交纳时无所适从,五花八门,各级税务机关在税收政策掌握方面,也多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把握,没有统一的标准,违反了税法的严肃性。
从税务实务操作方面考虑,快递行业做为社会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有相对明确的法规政策做为征收依据,而不应当出现各地自行其是的局面,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结合相关税务政策和快递行业的实际情况,是否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由税务机关组织并协调相关部门,对整个快递行业现行收入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取得全国主要快递公司企业各地快件发运量、寄达地、运输距离、运输费用等数据,在详细测算的基础上,得出全行业快递成本中收派服务成本和运输服务成本的比例。根据两项成本的比例,倒推在取得的收入中收派收入与运输收入的占比,根据测算结果以税务公告形式在全国,做为快递行业在日常税款交纳时,根据不同税率进行纳税申报的依据。该测算结果应具有普遍适用性,即与全国快递行业平均收入与成本水平基本一致,不应造成大部分快递公司的税负明显偏高或偏低的情况。
2.税务机关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要求由各快递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采取各种合理的方式,将快递收派服务与运输服务分业经营、分帐核算,或采取运输、收派服务外包的形式,自行做到将跨区域的运输服务经营成本与收派服务成本的明确分离。税务机关根据各快递企业实际发生的运输成本和收派服务成本的比例,以企业为单位,对该企业向客户取得的收入进行划分,分别按11%和6%进行税款交纳。
近年来,市国税系统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积极安排落实大企业管理的有关制度和措施,开展总局定点联系企业自查和专项检查工作,并结合我市的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多次下户调研,开展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帮助和辅导企业规范各项涉税事项的办理,不断降低税收内控风险,树立为大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针对企业不同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诉求,开展“个性化”纳税服务,融洽了税企关系,提高了纳税人对税收法律的遵从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税机关对大企业管理与服务并举的目标。
同时,根据省局近期“调查研究,学习培训,完善制度,定点联系,专业管理,差别服务,风险控制,提高遵从”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思路,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优化服务与加强管理、专业化管理与属地管理、大企业管理部门组织协调与其他职能部门分工协作三个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总局、省局定点联系企业设在地区的成员企业和市局定点联系企业的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明确了对大企业税收工作的思想认识,切实树立起大企业税收工作理念,理清了开展大企业税收工作的思路。
二、制定具体措施,不断完善工作,强化管理服务
一是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组建大企业税源管理分局。按照2010年市国税系统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整合资源,规范职能,合理设置重点税源管理岗位、职责和人员配备,在总局、省局定点联系企业数量较多的城关区局成立了四个行业加规模管理的大企业税源管理分局,在七里河区国家税务局成立了属地加行业管理的重点企业管理分局,在红古区国家税务局也成立了重点税源管理分局,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是以调研论证为基础,制定《大企业税收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大企业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多次深入重点税源企业进行调研,在经过反复论证和向税收一线干部、企业人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由市局直属分局制定并于2009年7月1日起试行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具体包括企业分类标准、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管理内容、纳税评估、纳税服务、监控考核等内容。同时确立了对《办法》执行情况的定期抽查和通报制度,作为考核的平时成绩,与年终目标管理考核情况相结合。通过上述制度的确立和实施,使大企业管理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进入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是以“四位一体”互动机制为手段,提升大企业税收征管质效。通过“分析、评估、稽查、管理”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将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统筹考虑、相互兼顾,进一步加快实现大企业税源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四是以数据采集为前提,保证税收监控质量。在全面、及时的对大企业实施动态数据采集的前提下,监控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核算情况,掌握组织收入主动权。通过大企业数据采集分析平台(VICDP)采集、审核、分析、监控总局、省局定点联系企业的纳税申报、财务核算数据。认真开展大企业税收调研,准确判断税收形势,了解和掌握税收变动情况,及时发现组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和建议。根据大企业申报数据和会计报表等相关资料的比对,定期统计并准确计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为纳税评估选案提供依据。
五是以强化纳税服务意识为先导,为大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了更好地提高对大企业的纳税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我们通过开展思想引导和教育培训的方式,不断强化全体干部的纳税服务意识,在贯彻和完善大企业税收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为纳税人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充分考虑了纳税人的需求,以多种途径尝试并开展了纳税服务工作。主要做法有:特事特办、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承诺服务和开通大企业“直通车”及“绿色通道”等。另外,我局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处通过积极探索,努力开拓,于2010年6月10日正式建立并启动了“税企在线互动平台”,该平台通过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qq实现,整合现有涉税服务项目,实现税务政策法规的、纳税咨询、税收业务指导、有关电子文档的受理等业务的网上办理。在为辖区内大企业做好纳税服务的同时,将服务工作延伸到了其他中小型企业,极大的方便了纳税人办理各项涉税事宜,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与纳税人的沟通,为纳税人提供了各种涉税指导,了解了纳税人的心声,解决了纳税人的困难。
六是确定市级定点联系企业。按照省局确定市级定点联系企业的工作要求,综合考虑企业规模较大和税收收入较高、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大影响;企业集团管理和决策相对集中,成员企业分布较广;具有行业和所有制代表性等几方面的因素,在市局辖区范围内,在已经确定的总局、省局定点联系企业以外,我局确定了国芳百货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重点税源企业,作为市级定点联系企业,重点开展大企业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工作。
七是分户建立各级定点联系企业电子档案。按照省局对定点联系企业管理的相关要求,为了做好各级定点联系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全面掌握辖区内各级定点联系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情况、纳税情况、财务核算情况以及其他涉税情况的基础上,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录备案,分户建立了各级定点联系企业的电子档案。
八是建立、完善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机制。为了促进大企业税收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了相应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机制。参照省局相关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和落实大企业涉税事项内部协调会议制度。指导辖区内部分定点联系企业建立和完善税收风险内控机制。根据需要,辅导大企业设立涉税事务管理机构或岗位,通过税收法律、政策宣传等方式,强化大企业的依法纳税意识,引导大企业实现税收风险的自我管理,提高税法遵从度。不断完善和推广“税企在线互动平台”的应用。以加强税企沟通为前提,以方便纳税人办理各项涉税事宜为目的,简化办税流程,提高管理服务质效,不断完善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税企互动在线平台”,强化税企互动工作机制,切实为大企业开展全方位的纳税服务。
九是继续推进大企业税收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了满足大企业税务管理工作需要,必须不断推进大企业税收管理的信息化基础工作。继续做好各级定点联系企业在大企业数据采集分析平台(VICDP)系统的数据采集工作,保证数据报送的效率和质量,形成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数据库。不断提高大企业数据采集质量,确保大企业管理基础信息准确、管理监控到位、纳税服务优化、税收风险降低、企业满意度高。因地制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断拓展第三方信息的数据来源,进一步完善和解决主管税务机关在掌握辖区内大企业经营动态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的问题。
十是优化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组织具有较强工作能力、较高综合素质、对大企业税源管理经验丰富,特别是具备税收、财会、法律、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事对大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并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对内部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保持大企业管理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为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十一是注重提高大企业税收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根据大企业的经营、核算特点,有针对性的对从事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人员开展税收法律、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知识的培训,重点提高大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十二是定期进行总结,推动工作开展。在日常大企业管理工作中,形成总结与日常研讨相结合的工作习惯,针对一段时期内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参照总局、省局的相关要求和兄弟单位的相关做法,及时提出适合工作实际的意见和建议并加以落实,推动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管理服务并举,纵横互动协作,工作取得成效
一是实现了对大企业经营信息处理的集中度和透明度。通过信息化的重点税源监控,实现了大企业经营信息的集中处理和分析利用,在宏观上把握了辖区内大企业的结构、行业、区域分布情况,微观上掌握了每一个被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以及纳税情况等第一手资料。
二是达到了准确掌握大企业税源变化情况的目的。通过强化数据信息的广泛性、真实性、及时性,为日管工作的质量提供保障,变信息资源为服务于税收征管的现实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做“无用功”现象的发生,充分发挥了促进组织收入工作的作用。通过对大企业税金实现和欠缴情况、增值税进项税额期末留抵结转情况、行业平均税负和实际税负的对比情况、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的综合分析,准确掌握了大企业财务核算、税款缴纳和滞欠情况。通过对大企业产品产量、价格、销售收入、进销项税额、政策性免抵、应缴实缴及未缴税额之间逻辑关系等数据的分析,实现了对大企业纳税申报情况的全面稽核,为加强税收征管和清理欠税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有效发挥了重点税源监控的作用。通过重点税源调查和报表数据的相互对应和相互结合,为准确掌握重点税源变化情况提供了客观详实的数据。
一、全市地税系统五年来信息化建设成果回顾
2005年以来,我市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经历了起步、加快和跨越的发展阶段之后,逐步进入了巩固、完善和提高的发展阶段。五年来,全市地税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无论是硬件、网络还是软件应用,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信息化在全市各级地税部门得到广泛应用,从税款征收、入库到日常行政办公以及规范化管理工作,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有力支撑,信息化已成为当前地税工作高效稳定运转的基础。
硬件建设、基础设施不断优化
按照"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选型、统一采购"的原则,对全市地税系统计算机类设备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采购,所有设备由省局通过省政府采购中心招标采购。截止2009年底,全市装备台式计算机1326台,笔记本电脑160台,服务器及机柜31台,网络交换设备447台,网络安全设备22台,票据打印机441台,视频会议和大厅监控设备60套,UPS88台,使全系统百人PC机拥有量由改革前的18台增长到现在的103.1台。
去年8月,市局办公大楼乔迁,新的中心机房及多媒体教室也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新的中心机房面积110平方米,功能分区科学,配备设施先进,满足了设备所要求的洁净度、温湿度和消防、防雷要求。新的多媒体教室面积90平方米,每次培训可容纳50人,可实现语音、图像的互动教学。新的视频会议室可容纳130余人,极大满足了视频会议需要。在视频会议系统基础上还建立了全市地税系统办税服务厅监控系统,将全市15个办税服务厅全部纳入视频监控范围。随后,吉水县局、永丰县局的新机房也相继搬迁。至此,全市15个机房建设和改造全面完成。硬件及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平台,保障了全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网络建设日臻完善
依托省政府信息网,市地税系统建成了上连省局,下至县、分局(所)四级广域网络,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实现以税收征管系统、办公自动化数据传输为主,实现数据、语音、视频“三网合一”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将省局、县(市、区)局、基层分局和办税服务厅纳入到统一的广域网络,其中省、市、县三级骨干网络依托省党政信息网建设,省市之间带宽为155M、市县之间带宽为10M,县局到分局(所)租用了运营商的2MSDH线路。同时还建立了市级网管中心,部署了全省统一的网管系统以及防病毒系统。全系统广域网络承载了征管业务系统、公文处理系统、邮件系统、FTP系统等应用。
去年下半年,备份线路的建设全面展开。备份线路在政务网实现了省、市、县三级骨干网双设备双线路的全冗余,省、市之间总出口将由过去的百兆升级为千兆,县局接入带宽将由过去的8M升级为34M,传输速率将大幅提高。备份线路的建设能够显著提升我市地税广域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税收征管业务、行政管理业务正常开展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
安全体系逐步完备
根据省局的统一部署,建立了市级网管中心,部署了统一的网管系统以及防病毒系统,同时根据安全评估报告的意见,搭建了全系统Windows系统升级平台,实现了自动分发和更新计算机操作系统补丁。在市、县二级网络节点安装部署了157台防火墙,在市局网络骨干节点部署了1套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系统,架设了邮件系统和反垃圾邮件网关。省局开发的安管平台(一期)已在我市成功上线,在强化信息资产管理、监控网络运行,保障信息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二期也即将上线推广。建设了总电源、机房配电柜、UPS输入端三级电源防雷击保护的防雷体系。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机类设备的安全保障能力,降低了因感应雷而导致设备损毁、网络中断、业务瘫痪的可能性。
软件开发应用不断拓展
全省地税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开通后,省、市、县各级信息人员全力运维,不断优化,在地税征管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省局相继开发的高端查询、纳税评估模块和税收管理员平台投入使用,效果良好。推行了国家税务总局的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和货运发票税控系统;配合全系统规范化建设,推广使用了规范化文本管理系统;自主开发了数据分发应用软件,实现省、市两级征管数据分发,有效发挥了省级大集中情况下的数据资源优势,基层数据应用规模和应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利用信息门户技术,充分融合信息资源和业务模式,建立了“地税网”,信息政务公开进一步增强,纳税服务水平、地税形象进一步提升。在全市各县(区)局推广使用国家税务总局的ODPS行政办公系统,市局机关还应用了政务通软件,实现了自动考勤、会议通知管理、内部短信、文件传递等功能。在全系统全面推广运用了总局新的综合行政办公系统,提升办公效能和对行政办公系统的保障能力。
依托于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技术的网上办税系统已在全市推广应用。目前,实行网上办税的纳税人达到1400多户,网上扣缴税款近4亿元。实现了纳税人申报纳税可足不出户完成,避免过去到办税服务厅、银行排队等候和往返于地税、银行之间的烦恼,也将大大降低纳税成本,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推行了POS机划卡缴税应用,完成了POS机划卡缴税与征管业务软件对接;搭建了短信平台,增强征纳互动,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地税收宣传、税务公告、催报催缴等信息;在市城区推行“同城办税”模式,开创了“有区域管理、无区域服务”的地税征管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税收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为加快推进税务管理现代化进程、促进税收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提高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识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念与方式也产生深刻的变革。一方面,信息社会拉近了纳税人与税务部门的距离,纳税人对税收活动的便捷性、信息公开和透明程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也为税务部门提高管理绩效、规范执法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手段。这就要求税务部门必须深入研究和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和优化组织机构、业务模式、工作流程,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平台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多元化服务,改进纳税服务手段,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当前,税收工作正处在加快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总局党组根据税收工作新形势,明确提出要把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共同作为税务部门的核心业务,强调税务部门最重要的职责,就是通过优化纳税服务和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促使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度,更好地履行纳税义务。年初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实施信息管税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征管方式变革。税收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我们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真正从思想上、理念上认识到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首先要领导重视,税收信息化建设是“科技加管理”工作思路的具体体现,涉及税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各级领导应予以足够重视,积极配合实施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其次,要更新观念,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崭新的、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的工作,要树立系统观念、全局观念和时代观念,把税收信息化工作摆在决定税收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战略地位。第三,要强化学习,统一认识,增强紧迫感,彻底清除传统征管模式及纸介质条件下的思想障碍,全面提高加强税收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自觉性。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信息化的客观规律,信息化不是神话,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科技不能脱离管理,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推动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
正确理解税收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我认为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四点:一是必须为税收核心业务的有效开展提供及时、稳定的系统支持。二是必须为提高税收决策的科学化开展全面深入的数据分析。三是必须为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构建完善的运维和安全体系。四是必须为提高税收信息化日常管理工作水平大力推进工作创新。
三、明确目标任务,努力开创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2010年全市地税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按照市局的工作思路和总体要求,根据省局信息中心的总体部署,以信息管税为主线,以服务全市地税工作为目标,以“推广、运维、保障”为重点,加强数据质量管理、资产设备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税收工作中的依托和支撑作用。
(一)、加强软件推广运维,提高信息管税水平
随着省级数据集中工作的全面实现,系统风险也高度集中,任何一个系统的设备停机、应用中断和数据丢失都可能导致基层日常税收管理工作的停顿,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网络不能断、系统不能停、数据不能丢”已经成为当前各级信息中心运维管理的基本要求。
各级信息中心要继续做好现有系统软件的完善和应用工作,重点抓好征管业务系统、数据仓库系统、网上办税系统的完善、应用;落实征管业务系统操作等各项制度;继续做好总局货运发票系统、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和两税比对系统的应用工作;继续完善和深化征管业务报告库,利用征管业务数据开展个性化软件的开发及数据分析利用,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全面及时的征管信息;积极推广省局开发的税源监控软件、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应用软件,丰富和完善信息管税的手段和方法。
(二)、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提高数据利用水平
数据质量管理是当前地税系统征管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当前税收征管工作和信息化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一定程度上讲,数据质量问题已经影响到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也影响了日常税收征管工作。
市局已经充分认识到数据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市局信息中心把征管业务系统的数据质量管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自2012年以来,市局根据省局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市地税系统征管业务数据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各地要对数据质量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认真按照《办法》要求,联系实际,建立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据审核、数据清理等方面的质量控制办法,确保相关涉税信息全面、真实、及时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市局信息中心要建立数据分析应用基础数据平台,完善面向市局决策层的统计分析功能,为税收监控和分析预测提供有效的手段,切实提高数据分析利用水平。
(三)、加强资产设备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再上台阶
随着金税三期工程各子项目的陆续启动,各级信息中心既要参与金税三期工程建设,又要保持现有信息系统的平稳运行,原有工作任务重、协调难度大、人员调度难等困难局面进一步加剧。各地要积极配合省局完成金税三期各项建设任务,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根据总局金税工程(三期)规划要求,按照备份网建设规划和技术方案,完成备份网络建设,实现全省地税广域网光纤线路、网络设备的备份和冗余,降低网络故障发生概率,提高网络可靠性和稳定性。
各地要坚持“统一标准、集中采购、分级运维”的原则,集中采购计算机类设备、网络线路的维保及运行服务,建立设备维保考核制度;要加强中心机房管理与设备维护,要做好计算机类设备的日常管理和运维工作,充分发挥设备使用效能,逐步建立计算机类设备运维管理体系;要继续做好OA系统的运行保障工作,提高OA系统的增值应用水平,做好视频会议、业务培训等系统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
(四)、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高信息系统保障能力
税收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外部的侵袭、内部人员的攻击以及数据的丢失和病毒的泛滥。同时由于计算机具有传接快、易复制、易泄密、难补救特点,为信息网络的安全保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确保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必须一方面要加强系统自身安全建设,建立外部人员上网或内部人员远程访问数据的身份认证机制,做到内部关键数据与公共网络的物理隔离。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机制建设,行政管理方面要抓好安全管理机构、制度、人员、责任和监督机制等,技术管理方面要抓好工程建设和网络运行的各个环节。
各级信息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省局开发的安管平台一期的使用,做好安管平台二期的上线推广准备工作;要积极开展应急保障工作,及时排查处理安全隐患和安全漏洞,强化技术部门应对IT故障的处理能力;要深化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员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信息系统风险防范能力,保障地税管理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xx年,我局在国家税务总局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数据大集中”项目为平台,以细化税源管理、加大征管力度、规范执法行为、优化纳税服务、净化税收环境、提升行政效能为重点,依法治税,从严治队,团结奋进,共克时艰,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全面建设取得新的进步。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0-0000-01
Innovative Services to Implement "Triple Play" One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Tax Services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Wang Kun
(Jiangsu Yancheng Local Taxation Bureau,Yancheng224001,China)
Abstract:Yancheng,Jiangsu Province,the full realization of the Inland Revenue Department Tax Hotline 12366 system and"Yancheng Taxation"portal interoperability.Council in accordance with uniform standards,giving priority to efficiency requirements,the establishment of a unified tax service platform,trying to provide standardized and efficient for the taxpayer's tax service.On the one hand,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l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n the website,hot issues and all other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 business from the 12366 hotline library to read quickly.On the other hand to achieve functional integration.To 12366 as the main line, the hotline,website,text messaging platform and other interactive features of advice to integrate,to provide counseling and a multi-channel processing services.
Keywords:Tax services;Information technology;Triple-play
优化纳税服务平台建设,为推进纳税服务工作开展提供渠道保障,这是全国纳税服务中长期工作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地税局紧紧围绕“三个一流”建设目标,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创新建立统一的纳税服务平台,有效实现信息共享和功能整合,让纳税人充分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全面提升了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水平。
一、以集中管理为契机,判断问题,确定统一平台的思路
该局于成立纳税服务中心之际,将12366热线、网站和短信系统等多个服务平台集中管理,并明确由12366热线人员统一受理电话、网络等各类咨询。
期初,热线人员每天得分别通过12366系统(含电话和短信)和网站两个平台答复纳税人通过电话或网络提出的问题。相比电话,网站答复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有所欠缺,同时还影响到报表统计、知识库使用等事项。热线人员的及时维护确保了12366系统拥有权威准确的法规库,但网站中的政策法规栏目同样也需要更新,因为技术不支持、信息不共享,必然存在多头重复维护的问题。
随着12366热线和盐城地税网站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咨询业务量日益增长,而平台分散、程序繁琐、反应滞后却严重影响着咨询答复的质效。12366热线面临着人少事多的局面,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针对这一现状,该局确定了统一三个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
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方式,实现三个平台的改造
该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纳服中心、信息处及软件开发公司三方参加,就平台统一事项进行讨论研究。明确可行性后,纳服中心专门编写了业务需求,软件公司提出配套实施方案,随后开始对12366热线、网站及短信三大平台实施升级改造。经过半个月的加班加点,系统改造顺利完成。改造后的系统将外部网站中咨询中心、政策法规等重要栏目与12366系统的咨询日志、法规库等相应模块整合为同一个数据源,实现基于12366系统的操作平台,形成以12366热线、门户网站及短信三种结果展现的信息处理模式。
三、以纳税人满意为目标,加强应用,提升纳税服务的水平
12366热线、网站和短信三个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这在江苏地税尚属首例,标志着该局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全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该局通过构建统一的纳税服务平台,实现了“三网”资源共享,保证了纳税人在第一时间可以获取到准确权威的涉税业务信息。
(一)资源完全共享。网站向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的3000多条税收业务法规(法规库)、1000多道疑难热点问题(问题库)、各税种试算工具等业务资源全部从12366系统数据库快速读取,完全实现同步更新,同时还新增了便捷的法规搜索功能。
(二)操作方便快捷。一方面,对于纳税人通过网站咨询的问题或提出的建议,12366热线人员无需登陆网站,直接通过12366系统第一时间予以响应,答复内容仍由12366系统自动到网站上,并同时以短信提示纳税人。另一方面,通过对中间软件的简单操作,即能实现将12366系统中的法规全部按网站栏目要求重新分类(如基本法规、税收优惠、失效法规等),并能对免予对外公开的涉税法规进行过滤。12366班长座席在12366系统中对当日答复问题形成的咨询日志进行筛选并加注标记,网站上“每日热点问题”栏目将立即得到更新。
一、纳税人咨询需求报告告诉我们纳税人最关心的内容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通过国家税务总局网站了2015年度全国纳税人咨询分析统计报告。利用大数据对全年纳税人咨询语音和文本数据分析后发现,近年来全国咨询需求总量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纳税人咨询需求不断升温。2015年纳税人共发起12366人工语音服务请求2720万次,占热线请求总量近70%,纳税人通过人工语音方式进行纳服咨询的数量远超传统利用网站答疑的方式获得服务的数量。从国地税共建的税务部门受理的纳税问题看,有超过30%的纳税人在一次咨询过程中会同时涉及国税地税两方面的问题,所提问题的细致化、专业化程度均有明显提升。纳税人咨询内容已从以业务流程内容为主逐步向包括税收政策咨询、税务法律咨询、纳税人涉税信息查询、纳服意见反馈等多方面扩展。同时纳税人关注重点由原先对于政策内容的关注转变成更想了解政策制定背景,例如在涉及2015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的居民企业对外投资信息报送咨询记录中,有近80%的纳税人明确提出希望税务机关对于报送的原因给予详细说明,这无疑对纳服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大数据的分析精准描画纳税人咨询的特点、热点,对税务机关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体系,让纳税人享受到更优质的纳税服务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而这样的趋势在未来将成为纳税服务模式创新的引擎。
二、纳税人需求与大数据
按信息化纳税服务理念,税务机关应当顺应时展要求,开拓思路,与时俱进,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创新纳税服务的手段与方式,从纳税人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解决纳税人的困难和疑惑,做到一对一的贴心服务。大数据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鉴于大数据理论思维和纳税人的实际需求,与以往相比,现阶段纳税人需求主要表现在接受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和便捷化等方面,而这些需求同样也是未来纳税服务努力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
(一)大数据服务纳税人的智能化需求
智能化服务要求税局机关具备自动准确辨识用户的表面和内在需求,便捷、高效、人性化地提供服务。依赖智能服务质效管理系统的支持自动捕捉、传递和反馈客户的行为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行为进行智能分析,快速准确辨识纳税人的需求,为纳税人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智能化服务包括智能引导、智能监控、智能分析、智能预警等方面。智能引导是指通过指导纳税人按业务类型取号,将服务资源动态合理分配,减少纳税人办税排队等待时间。智能监控是指对办税服务过程进行实时音频、视频全方位监控,采用大数据存储方式做到对一切行为数据有处可查,达到避免工作人员暗箱操作的作用,从而推动廉洁透明的纳税服务建设。智能分析是指通过对软硬件和网络环境的升级改造,对原先分散存储于多类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利用大数据对大厅等候人数、平均等候时间、各窗口业务平均办结时长、客户满意度等多项重要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可视化技术实时展示窗口的工作效率和客户评价,并据此合理调度服务资源,指导工作人员的服务内容,提高其工作质量。智能预警是指通过大数据测算对包括办税服务时限、窗口办公人员服务差评、税务大厅驻留人员峰值、突发事件等设置预警指标,遇有紧急事件,系统会自动通知管理人员,各业务窗口工作人员PC机上自动显示预警信息,从而达到快速预警及时处理的作用,因此智能化服务的实现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
(二)大数据服务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
伴随税收政策的不断调整,纳服人员的服务对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过去主要以实体经营性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逐渐向普通大众为主要服务对象过渡。由于原来执行的标准统一服务方式难以满足纳税对象个性化的服务要求,因此急需在传统共性化服务的基础上,提供适应不同纳税人需求的个性化服务。税务机关需要根据纳税人的信用等级和其他涉税信息情况,对其在税收征管、流程审批、涉税培训及纳税异常情况预警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区别处理。目前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了解主要源自业务本身,对除业务系统数据库记录的数据之外的信息掌握非常有限,因此有必要开拓数据获取渠道,增加第三方数据来源。有鉴于大数据在客户类型划分方面已经在其他行业取得巨大成功,未来大数据将会在满足纳税人个性化需求方面必将发挥巨大效用。
(三)大数据服务纳税人的便捷化需求
随着自行申报纳税举措的推行,纳税人自己办理涉税事项变得越发普遍,如何以更加便利、高效的方式完成办税流程成为纳税人的迫切要求。大数据在这方面同样提供重要支撑,可以借助办税大厅监控留下的视频数据和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对办税服务厅办理业务的人数、税款、业务类型等重要指标按不同时段总结规律。根据总结出的规律,对办税窗口的服务人员进行动态管理,繁忙高峰时段加开办税窗口、增设疏导员,缩短纳税人员的等待时间;低峰时段适当减少服务窗口人数,将更多人力资源调配到其他岗位,实现人力资源和服务之间的最佳平衡。
三、大数据创新纳服模式的建设之路
随着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一线税务人员的储备远远难以满足实际业务增长的需求。更为突出的矛盾体现在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的要求和以往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建议在以下方面借助大数据及相关技术的应用,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一)借力大数据实现传统办税大厅工作模式升级
将大数据宏观、精准、实时等特性与纳税服务相结合,打造全新纳税服务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全程监控纳服过程,做到对纳税服务数据实现分秒可查,工作状态实时可见,还可以对纳服工作人员考评数据进行实时在自动评判,同时可以对大厅服务状态进行实时分析,及时报送“预警”状态,确保实现纳税大厅全程智能化提供服务,全面提升纳税服务层次水平。
(二)借力大数据大力推广自助办税方式
研发具有缴纳税费、纳税申报、代开发票等实体办税大厅功能自助办税终端系统,打破办税大厅的地理位置局限,在业务密集场所设置终端系统,为纳税人节省纳税时间成本。对遇有问题纳税人通过智能终端与工作人员建立远程视频联系,由后台工作人员通过视频通话,对纳税人进行操作指导,并根据纳税人操作困难有针对性改进系统的使用方式。
(三)依托大数据技术,全面提升纳税服务
根据纳税人上网浏览痕迹、问题咨询记录、银行征信、个人资产登记等相关大数据,以更全面的视角掌握纳税人的需求。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不同税务人的需求进行分类,通过“网上税务局”平台,针对不同纳税人群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宣传讲座,为纳税人答疑解惑。同时要转变信息传递理念,从地毯式信息推送向有针对性的分门别类传递转变,从面对面传递到借助信网络息化传递转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目前大数据在提升纳税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方面还处于初探水平,应用化程度还不高,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需要纳税服务人员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能力,才能在大数据应用于纳税服务创新领域做出更多有实际意义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一)完善整体构架,征管信息化再上新台阶
**年7月1日,我区综合征管软件成功上线,实现了省级数据集中。在此基础上,**年,我们开发、推广了网上申报系统和税库银联网系统,其中网上申报系统还获得了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两大系统的推广使用,标志我区以综合征管软件为主体,以网上申报系统、税库银联网系统为两翼的征管信息化“一主两翼”整体构架已经建成,全区征管信息化大飞机开始起飞,实现了征管工作的重大突破。这个基于全区数据大集中既精简又科学的构架,是×××国税征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突出亮点,标志着我们征管信息化整体构架在全国税务系统的先进性。
(二)强化税源管理,税收征管能力显著增强
根据区局的统一部署,各级国税机关落实工作职责、加强绩效考核,认真抓好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示范点工作。绝大多数单位都能按区局的布置,召开现场会,推广工作经验,以点带面,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各单位还重点抓住户籍、申报、发票和欠税等关键环节,强化税源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强化户籍管理,打牢税源基础。与公安部门比对、核实企业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和办税人的身份证,把好税务登记关。以换证为契机,全面清理漏征漏管户共×××户,补缴税款×××万元。补充采集、修正纳税人行业及明细、注册资金等信息,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发挥数据集中的优势,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走逃户异地办证经营专项检查,加强非正常户的管理,打击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提高税法遵从度。
××深化申报管理,提高税收征收率。综合征管软件上线后,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我区各类企业的增值税零负申报率超过了×××,并且月月如此,这就意味着全区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不纳税,这个比例在全国是偏高的。面对这样的形势,要做到让纳税人交足税,首先更应让应交未交税的纳税人先交税。按照这一思路,各级国税机关加强了零负申报的管理。到去年12月,全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零负申报率降至×××,小规模企业零申报率降至××%,比**年年底分别下降20和×××个百分点,而且是在年初反弹后,从4月起逐月下降的,大大超过区局要求下降×××个百分点的目标。通过深化申报管理,全区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系数稳中有升。
××细化发票管理,实施以票控税。充实发票管理窗口职能,设定三大预警指标,定期发票预警数据,完善发票预警监控联动机制,实施以票控税。全年共下发×××户发票预警企业清单,经纳税评估补税×××万元,核减上期留抵×××万元。各市国税局还结合实际,开展增值税进项抵扣凭证检查。如×××国税局针对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滞留在企业不认证抵扣的现象,开展深入的核查,发现涉及×××家企业的×××份发票,开票金额300×××多万元,企业既没有入帐,也不申请抵扣认证,而是通过帐外经营,隐瞒销售收入,偷逃国家税款。该局依法对此作了处理,并及时完善管理措施,堵塞管理漏洞。
××硬化欠税管理,体现税法刚性。广泛开展欠税公告,按照《欠税公告办法》,区、市、县三级税务机关分别进行了欠税公告;开展未录入综合征管软件欠税(系统外欠税)的调查核实,建立欠税台帐,加强历史欠税管理;严格滞纳金制度和延期缴纳税款审批制度,大力清缴陈欠,严格控制新欠。
××贯彻属地原则,落实分类管理。在全面掌握整体税源的基础上,根据纳税人的行业、规模、经营特点等加以分类,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管理,这是提高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如×××国税局,对重点税源企业,安排局领导联系,指定财会知识较丰富的税收管理员专管;对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安排熟悉行业营销特点、掌握一定市场营销知识的税收管理员,实施行业管理;对个体工商业户和农村零散税收,安排有丰富社会经验的税收管理员分片管理。区局在总结各地分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选择管理办法相对成熟的×××个行业,编写《税源行业管理指南(一)》,指导基层实施分类管理。
××加强数据应用,构建“双层四级”纳税评估体系。全区国税系统逐步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双层四级”纳税评估新模式,努力挖掘税源管理的深度,不断提高税收征收率。如×××国税局抽调×××人组成纳税评估工作组,集中办公,专职从事间接层纳税评估,指导税收管理员开展直接层评估。×××国税局提请市人民政府转发《从第三方取得涉税信息工作的意见》,定期从财政、工商、交通、电力等×××个单位获取涉税信息,并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开展纳税评估和税源监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年全区共完成纳税评估×××户(次),追补增值税税额×××万元,调减留抵税额×××万元,调增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额×××万元,追补所得税税额×××万元。
(三)优化纳税服务,纳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各级税务机关坚持以人为本,文明办税,提高了社会满意度。在由各地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活动中,社会各界对国税机关的满意率均名列前茅。据《×××日报》开展的问卷调查,全区有×××的纳税人反映国税系统的办税效率和纳税服务水平比上年有明显提高。
××推行网上申报。全面开发、推行全区统一的网上申报软件,供纳税人免费使用,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申报纳税,既减少了纳税人的排队现象,降低了办税成本,又减轻了税务机关数据采集的工作量。**年底,全区已有×××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网上申报系统申报纳税。
××试点税库银联网。为了解决纳税人交税多次跑等问题,积极试点税库银联网系统,使电子申报与电子缴税有机地结合起来。纳税人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纳税申报和税款入库,实现了税款征收入库方式的历史性变革。
××优化征管流程。对×××个方面×××个项目的税收征管流程进行优化,通过实行涉税事项一窗办结、简并表证单书、取消部分行政审批等,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纳税人。如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代开普通发票业务,按原流程需要经过税款预征、发票代开、收取工本费多个环节和多个窗口,纳税人需要多次排队。实行一窗办结后,纳税人办理时间由原来的40分钟减少到15分钟,
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减轻纳税人负担。大幅度减少税务登记证工本费收费,整套税务登记证费用由×××元调整为×××元。简并要求纳税人报送的报表资料,避免重复报送。减少需要纳税人报送的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实行一次提交,反复使用。
一年来,全区国税系统还通过建立征管质量分析制度、完善征管质量考核机制等各方面的工作,促进了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在国家税务总局对全国×××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的征管“六率”考核评比中,我区在上半年取得第×××名的基础上,全年的总成绩又前进2位,排名第9,圆满地实现了党组提出的目标。
过去的一年是征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税收征管工作进入全国的先进行列,可喜可贺!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单位对区局的工作要求没有认真落实,敷衍了事,导致一些涉税案件的发生。如尽管区局三令五申,要求加强专用发票开票限额和收购发票的管理,但某县国税局没有抓落实,在对纳税人专用发票开票限额许可和收购发票用量审批过程中,税收管理员我行我素,不仅没有深入企业调查核实,而且编造调查报告,为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提供可乘之机。二是抓不住税源管理的重点,把税源管理简单地理解为“三催”即催报、催缴、催办这些简单的事务,为此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三是涉税数据的采集还不全面,只采集了纳税申报表和部分财务报表,产品产量、价格、库存、能耗、物耗等与税收密切相关数据特别是第三方数据没有采集,数据分析处理和纳税评估受到明显的制约。四是税源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待加强,管理合力还需进一步发挥。各部门多头下达任务问题还比较严重,税收管理员只能疲于应付,工作质量难以提高。五是税收管理员整体素质还不高,部分税收管理员缺乏财务知识,不懂计算机操作,更不善于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六是纳税服务手段还不完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有的办税服务厅排长队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
二、**年征管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
总结过去的工作和不足,目的是为了找准我们现在工作的基点。到去年年底,我们大约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第二步并开始了第三步的起步,税收征管工作进入全国的先进行列。今年年初,区局党组提出的五大工作目标,都和税收征管工作密切相关,要完成这些目标,就必须进一步理顺思路,抓住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求实创新,狠抓落实,实现税收征管工作的新跨越。
今年税收征管工作思路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工作部署,围绕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这个中心,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全面实现征管信息化“三步走战略”,夯基础,攻重点,破难点,抓热点,使全区税收征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具体的工作目标是:
××推广“四大软件系统”,即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网上申报系统。
××建立“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即建立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
××完善“双层四级”评估体系,即直接层、间接层两层和区、市、县、税收管理员四级纳税评估。
××推进“四管齐下”纳税服务,即通过整合优化业务、完善服务制度、加强宣传辅导、落实办税公开四条措施,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税收征管基础是税收工作永恒的课题。推广四大系统,就是通过创新管理手段,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这是推进我区税收征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基点。
——建立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是推进税源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方面,是加强国税机关各部门协调配合、发挥税源管理合力的重要手段,是今年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
——纳税评估是申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强化税源管理的核心工作和提高税收征收率的主要手段。完善“双层四级”纳税评估体系,是×××税源管理的一大特色,也是今年税收征管工作的难点。
——优化纳税服务,为纳税人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是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是改善我区政务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核心目标,各级党委、政府对此极其关注并寄予厚望,是今年税收征管工作的热点。
简单地说,今年税收征管工作的思路和目标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四个着力点。”
三、夯基础、攻重点、破难点、抓热点,努力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一)夯基础,进一步夯实业务和数据两个基础
去年,我们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为抓手,强化户籍管理、深化申报管理、细化发票管理、硬化欠税管理,深化数据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些工作,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分别在不同的环节、从不同的角度对税源实施控管,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工作,要坚持不懈地做深、做实、做细。在此基础上,要更加注重依托信息化手段,以技术创新推动管理创新,通过推广“四大应用系统”即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和网上申报系统,以新的手段,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断夯实税收征管基础。
一是面向税收管理员,推广税收管理员平台。利用税收管理员平台,按照统一工作内容、统一工作标准、统一工作程序和统一绩效考核的要求,规范和固化工作任务,实现自动分配任务,自动记录工作结果、自动提示完成状态,自动考核工作绩效,着力解决税收管理员“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干不好怎么办”等问题。要完善“一户式”管理,为税收管理员提供强大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工具,做好税收管理员的“电子小秘书”。要在4月底以前完成试点,争取上半年推广到位,确有特殊困难的,也不能晚于10月份。
二是面向管理决策层,开发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区、市、县三级监控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全区税收数据分析指标体系,加强区、市、县三级监控管理机制,是今年必须突出抓好的“十项工作”之一。开发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是抓好这项工作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措施。通过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利用数据集中的优势,为区、市、县三级领导提供宏观和微观税收指标的实时状态和变化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逐步树立用数据说话的理念,切实改变以往那种单纯凭经验、拍脑袋指挥工作的做法,不断提高科学指挥税收征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面向全体执法人员,推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要彻底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就必须建立严格的税收执法责任制,将执法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执法部门、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借助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执法情况自动跟踪和考核,达到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严格责任追究的目的。只有做到了这一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和办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面向一般纳税人,推广网上申报系统。年初,
区局对网上申报系统作了优化,增加了纳税人产品、产量、库存、价格、能耗、物耗等生产经营明细数据的报送功能,完善了与企业财务核算软件的接口,减小企业的数据录入工作量。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在10月之前推广到位。要特别注意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作好宣传和辅导,避免纳税人怕麻烦而产生抵触情绪,把纸质报表一报了之,要引导纳税人报送电子数据并逐步形成习惯。
推行以上四大系统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在各系统推行的具体阶段,还要作专门布置。随着各软件的推广应用,我们更要重视数据的质量管理。数据是税收征管业务在信息化条件下的量化形式,税收征管的业务发展水平通过数据来记载和反映。真实准确的数据是开展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的基础。如果质量不能保证,就会降低数据的利用价值,既导致分析结果的错误,又造成信息化资源的浪费。所以,要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狠下决心,长抓不懈。一要把好录入关。要规范各具体表证单书的录入流程,对常见和已发生过的采集错误要及时归纳和公布,减少错误重复发生。二要把好监控关。区局目前在后台进行数据质量监控的指标从去年初的×××多个已增加到×××多个,今年计划增加到×××个。各地对区局下发的问题数据清单要及时核实、补正。三要把好考核关。对于已明确错误类型的指标,要加强责任管理和考核。
(二)攻重点,建立“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
建立“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是强化税源管理的核心战略,既是今年全区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要重点探索的课题。在今年召开的全区税收工作会议上,王局长对此作了强调,并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足见区局党组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建立“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的实质,就是要在税务机关各职能部门之间构建信息共享、良性互动、有机统一的工作格局,有效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管理合力。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工作都很重要,都应该做好。但是,从全局的角度考虑,由于机构和人员配备上的相对独立,各部门的目标只是局部最优,不是整体最优,整体最优不是各局部最优的简单叠加。因此,构建“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的核心就是通过加强各部门的沟通配合,形成一个以税收分析指导评估和稽查,评估为稽查提供有效案源,稽查保证评估疑案的有效落实,评估与稽查反馈结果改进评估分析和税收分析工作的机制,实现整体最优。
××要以税收分析引导纳税评估。要充分利用税收分析成果,提高纳税评估工作的准确性。要按照“面、线、点”梯次推进的办法,首先开展宏观税收分析,对本地区整体税源进行面的扫描,及时找出影响本单位宏观税负、行业税负、税收弹性的主要行业,再针对重点的行业,利用同业税负分析等方法,对税源进行“线”的剖析,准确定位存在疑点和问题的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纳税评估,对税源进行“点”的挖掘。纳税评估工作结束后,要把验证结果及时反馈给分析部门,促进分析水平的提高。
××要加强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协作配合。实践证明,纳税评估对强化税源管理,降低税收风险,减少税款流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绝不能因此以纳税评估代替税务稽查,对涉嫌偷税的案件,必须移送稽查部门依法查处,不能一补了之,以补代罚,同时也要克服不加甄别地把所有存在疑点的案件全部移送稽查环节,使稽查部门难以应付。要密切协作配合,确保应移送的案件全部移送,稽查的结果能及时反馈,形成以管助查、以查促管的良性互动关系。
××要建立三项工作制度,推进良性互动。一是建立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加强信息交流和反馈,提高各环节的工作水平。二是建立个案处理应急制度,对典型的个案,各部门要密切协作,及时处理。三是建立考核监督办法,把“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运行结果纳入各市履职责任考核范围,确保机制的有效运行。
(三)破难点,完善“双层四级”纳税评估体系
纳税评估是申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强化税源管理的核心工作,同时也是各级税务机关需要提高的基本功。这就要求我们的税收管理员,要时刻盘算纳税人交的税是否和它的生产经营规模相匹配。去年,我们根据全区税源的分布状况,并结合税收管理员的素质、能力、水平,提出了“双层四级”纳税评估体系。所谓“双层四级”,一是直接层,是指税收管理员那一级,是依据纳税人的活情况、活资料开展的纳税评估;二是间接层,包括三级,是指区、市、县级国税机关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数据,通过人工或计算机分析、处理、测算等手段开展的纳税评估。说到底,无论直接层评估还是间接层评估,都是要分析纳税人是否真正交足税,这是税源管理的核心所在。完善“双层四级”纳税评估体系,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人尽其才。纳税评估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综合性工作,要求每个税收管理员都能利用经济指标、财务指标开展纳税评估,确有一定的困难。各地可以抽调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一定经验的人员成立纳税评估小组,专职开展间接层纳税评估,并指导税收管理员开展直接层纳税评估,做到“专”“群”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规模较小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企业,应当由税收管理员根据掌握的企业规模、能耗、成本、库存等活情况、活资料开展直接层评估。对规模较大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要特别强调区、市、县三级税务机关的间接层评估与直接层评估紧密配合。各县(市)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相对较少,要把两层评估结合起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改进纳税评估办法,提高评估成效。纳税评估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仅仅从书本上是无法学到和掌握评估技能和技巧的,它必须源于实践经验的不断累积,要组织评估人员开展讲评会、交流会等形式的实战交流培训,不断提高评估水平。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行业的经营特点,总结行业评估经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要善于利用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信息,检验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实行扎口管理。市、县局要整合纳税评估工作,各部门不能各自为政,多头下达任务。扎口管理的相关人员一定要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讨论,要结合上级单位的工作部署和本局的工作任务,统一工作指令。作为四级纳税评估的一级,区局将统一评估对象清单,各地要认真落实,如期反馈。
××建立评估长效机制,增强评估刚性。一定要解决纳税人为了应付税务机关,在评估期内把税交足,在评估过后又把税负降下来的问题。要建立纳税评估档案,把每次评估的原由、问题、处理结果记录在案,对屡犯不改的,要依法从重处罚,对典型案例,要在办税服务厅公开曝光,或者集中通报案情,发挥警示作用。
(四)抓热点,提高办事效率,优化纳税服务
加强和优化纳税服务,是税务部门法定的责任,也是行政效能建设需要重点加强的工作。要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实现税收服务从职业道德向法定职能的转变,从管理监督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纳税人为中心转变,从向纳税人提供一张笑脸、一杯热茶的低层次服务向着力为纳税人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创造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切实维护和保障纳税
人合法权益的高层次服务转变。要以提高税法遵从度和方便纳税人及时足额纳税为目标,“四管齐下”,加强和改进纳税服务工作,坚持公正执法、文明服务,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营造和谐融洽的税收环境。
第
一、要加强办税服务厅业务整合,下大力解决排长队问题。办税服务厅是税务机关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提供纳税服务的主要场所,其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税务机关的形象,要彻底解决办事效率不高,让纳税人多次跑、排长队等问题,确保实现涉税投诉零发生。一是要进一步整合窗口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实施“大一窗”服务,实行涉税事项一窗办结,减少纳税人重复排队。二是要灵活调整服务窗口和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在纳税申报期、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等办事高峰期,要及时增加窗口数量,在工作量相对较少的时候,可以安排窗口人员协助其他工作或参加学习培训。办税服务厅主要负责人要靠前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度。三是要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广网上认证,适时开通网上办税服务厅,实行网上预审批,减小办税服务厅工作压力。
第
二、要完善落实制度,统一规范服务行为。一是要按照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工作要求,制定全区统一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促进税务机关及工作人员转变作风、规范行为。二是要深入落实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规范》,按照统
一、精简、规范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税收征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大力推行全程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方便纳税人。
第
三、要落实办税公开,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要进一步落实文明办税“八公开”制度,使纳税人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项税收法律、法规,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切实保证国家法律赋予纳税人的权利得到落实。要大力推行“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特别是发票发售、出口退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减免税审批及“双定”业户税额核定等关键岗位和环节,要及时将办理的标准、程序、结果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纳税人的监督。
近年来,全省各级国税机关认真落实省局党组关于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按照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牢固树立现代税收管理的六个观念,抓住“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两大重点,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使我省征管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一是纳税服务不断优化。主要体现在服务形式不断拓展,服务内涵不断深化,服务链条更加紧密,服务队伍发展壮大等方面。二是征管基础不断夯实。新征管模式有效实施,税收专业化管理不断加强,征管业务规程得到统一,征管行为有效规范,治税环境进一步改善,税法遵从度不断提高。三是税源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税源管理责任制和税收分类管理办法,规范普通发票管理,切实加强纳税评估、户籍管理和加油站的税收管理,有效推进了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税源管理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四是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应用总局综合征管软件(CTAIS2.0),初步建立起省、市级集中的网络化、电子化、多元化电子报税服务平台,建立了“网上办税服务厅”,实现了基于CTAIS2.0的出口退税网上预申报、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网上申报和发票认证等网上办税功能。
我省国税系统税收征管及纳税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得到税务总局谢旭人局长和宋兰副局长的高度赞扬。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省广大征管干部的辛勤汗水,是同志们埋头苦干、团结拼搏的结果,体现了包括纳税服务工作在内的广大征管干部忠于职守、顾全大局、勇挑重担、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特别是在去年CTAIS2.0上线过程中,各级征管部门及全体征管干部积极开展业务差异分析、业务需求编制、数据清理、操作培训等项工作,并与信息中心通力合作、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做好业务与技术衔接,实现征管数据省级集中,为进一步提高全省国税征管质量与效率付出了很大的辛劳,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征管岗位上的全体干部道一声:同志们辛苦了!
刚才,伟景同志所作的报告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责任感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治税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第二,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还比较低;第三,税制、征管体制、机制还不够科学、合理;第四,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第五,全省国税干部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严要求不相适应。有些干部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水平还不高,有些干部没有摆正服务和管理的关系,观念没有更新,还是用老一套工作思路和作风对待纳税人。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用积极的态度正视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必须认识到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是推进和谐国税建设的切入点。
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为此,省局党组提出建设和谐国税的要求,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建设和谐征纳关系。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作为税法的两大主体,以和谐征纳关系为切入点,可以促进税务机关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改进工作流程、理顺管理职责、强化依法治税意识、加强税收法制建设,改善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关系,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和谐国税的建设,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必须充分认识到优化纳税服务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必要条件。
税务工作宗旨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优化纳税服务既是我们的一种理念,也是我们执法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载体和综合体现。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我们所有工作目标和工作使命实现的关键都归集于一点,那就是为纳税人提供了怎样的服务和管理。“服务”是形式,“管理”是手段,“和谐”是目标。优化纳税服务,既是基于我们工作职责的需要,也是实现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必要条件。必须以纳税人的合法利益为出发点,围绕“我们为纳税人服务了什么”、“纳税人需要我们服务什么”以及“我们还应该为纳税人服务什么”这三个方面来充实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税收工作才能得到纳税人的肯定和赞誉,征纳关系才能实现和谐。
(三)必须充分认识到强化税源管理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重要手段。
强化税源管理既是税收管理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提高税法遵从度的重要手段。我们强调服务,并非就要轻视管理,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才是我们的方向。当前,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及税法遵从度还有待提高,只有通过强化税源管理,堵塞征管漏洞,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平等的税收环境,保证税负公平,才能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使纳税人不断提高依法纳税意识,减少其在税收管理过程中与税务机关的摩擦,从而有效促进和谐征纳关系的建立。
(四)必须充分认识到落实“两个减负”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着力点。
减轻基层税务机关额外的工作负担和减轻纳税人不必要的办税负担,是税务总局为加强纳税服务工作提出的举措,也是我省国税系统推进“三服务一促进”实践活动,构建和谐国税的内在要求。当前,我省的纳税服务工作尽管有了很大的发展,基层税务工作通过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的应用,节约了不少人力,但是,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税收政策不断完善,征管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税务机关的人力物力资源显得不足,“两个减负”的呼声还很高。一方面,纳税人抱怨税务机关效率不够高,办税程序繁琐,业务政策频繁调整更新,办税流程指引不够清晰,不理解税务机关的工作;另一方面,基层税务干部面对越来越多的纳税户,越来越大的业务量,还有自上而下层层下发的各类规章制度、布置的检查工作和要求报送的报表资料、以及源源不断的临时事务,影响到对纳税人提供纳税服务和税源管理工作投入的时间、精力。对此,基层一线的同志深有体会,感觉很苦、很累,压力很大。这些情况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合理疏导、扎实解决,和谐征纳关系的建立就无从谈起。因此,落实“两个减负”正是针对当前工作中的这些突出矛盾,需要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抓好的任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措施,做到既“减负”又保证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和谐征纳关系的建立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统一思想,正确把握征管工作面临的两大难题
当前,税收工作面临的问题很多,难题也不少。就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来说,迫切需要重视和把握的是服务与管理、“两个减负”这两大难题。
(一)正确把握纳税服务与税源管理的内在关系。
管理和服务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管理与服务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征收管理和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的两项基本职责。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首次在法律层面上将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为纳税人服务融入到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中,并作为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法定义务和职责。强调服务,并不是就要轻视管理,必须保证依法应征的各项税款足额、按时地缴入国库。作为税收征纳关系的双方,既要依法履行各自的义务,也要正确行使各自的权利。加强税源管理,保证税收征收权、管理权的实现和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密不可分,同样重要。我们的服务,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服务,是面向全体纳税人的服务,是以保障纳税人纳税义务顺利实现为目标的服务。没有一支公正的管理队伍,没有一套公开的管理制度,没有一个法治的管理环境,就不能有公平有效的服务。我们强调要优化纳税服务,对税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依法加强税源管理,夯实征管基础,不断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纳税人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治税环境,才能依法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在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必将促进税源管理的加强。
(二)正确把握“两个减负”的内在要求。
“两个减负”工作是税务总局根据当前的征管工作实际情况和突出矛盾而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目前,传统征管体制下的粗放型管理正逐步向专业化、信息化为特征的集约化管理转变。强调“两个减负”,其实也是在提倡一种更加高效、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如何加强综合调控、全程管理,从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管理职能和保障职能作用方面,进一步完善管理,最大化地利用好税务机关人力、物力资源,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高征管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现代化的纳税服务科学体系,是一项长期工程。“两个减负”作为这项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必然也要确立长期坚持的意识。必须把握两点:一是落实“两个减负”不能单靠征管部门。目前,基层税务部门分工日趋专业化,纳税服务工作分散于各专业部门,融入到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为税务机关的业务综合部门??征管部门,往往要在对纳税人的工作中扮演牵头和协调的角色。但是,不能就以此片面地认为优化纳税服务、落实“两个减负”工作是单个征管部门的工作和职能。各业务部门应该共同重视,密切配合,避免“各自为政”的做法,即简单地处理完本环节事项后就把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的需求推搪出去,从而互相扯皮。既要分清职责,更要讲究协调。要大力加强各部门内部的合作和协调,把问题和困难消化在系统内部,在税务管理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尽力方便纳税人、减轻纳税人负担,通过全员、全程服务,真正为纳税人提供畅通方便的省心服务。同时,各级税务机关内部要加强政策协调和工作任务的衔接,切实减少基层干部多头报送资料、应对重复检查等情况的发生,增强减轻基层负担的实际效果。二是落实“两个减负”不能顾此失彼。“两个减负”之间并不矛盾,不能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一方面,不能认为为纳税人做的事越多,服务就越好,为了减轻纳税人负担,就毫无限制地把本来应该由纳税人自行完成的具体事务和义务强加到基层税务人员的职责中,增加其工作量;另一方面,也不能为了减轻基层税务干部的压力,就允许他们漠视纳税人的需求,不积极不主动不及时地向纳税人提供各种服务。其实,很多基层税务干部都说,只要纳税人的负担减轻了,比如办税服务厅办税拥挤问题解决了,他们的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就自然能减轻下来。同样地,如果我们切实把基层税务干部从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中解放出来,他们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服务于纳税人,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从而也减轻纳税人办税时间长等负担。所以,“两个减负”并不矛盾,两者相互促进。落实“两个减负”的目标在于如何同时有效地减轻两方面的负担,而绝不是要将任何一方的负担转嫁到另一方。各级领导机关要更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所制定的制度、布置的工作、提出的要求要更切合基层实际,更可操作性,以加强对基层的正确引导,解决基层“不知道怎么做”的问题。
三、把握全局,加强协作,努力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一)重视健全和落实纳税服务的制度保障体系。
俗话说,制度是保障。要做好税收征管工作,优化纳税服务,首先要抓好制度建设。目前,根据总局《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等文件的要求,我省国税系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这些制度对于加强基层办税服务厅的依法服务、文明服务、规范服务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我们要继续完善和规范与其他税务管理环节相关的纳税服务制度,加快制定《**省国税系统办税服务厅建设标准》、《办税服务厅人员岗位技能标准》、《税收管理员岗位技能标准》等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文明礼仪、规范执法、优化服务、考核监督在内的科学合理的纳税服务制度体系,通过明确纳税服务的工作流程与标准,实现事项、岗位、人员、责任的有机结合,增强税务机关和税务工作人员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责任感,使纳税服务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
由于历年来我们制定了不少的各种文件和规章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清理一些作废的,或者部分条款作废的文件,明晰现行有效的文件和规章制度,提高税务干部和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目前我们正在开展清理1994年至**7年的各类征管文件的工作。同时,必须注意对日后陆续出台新制度及时补充和归整,使制度体系更加完整而实用,对基层纳税服务工作发挥更有效的指导作用。此外,要重视和狠抓落实工作,使制定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管理效益。要开展岗位竞赛,评出真正的先进,促进基层税务干部岗位技能的提高,促进制度的落实。要采取必要的检查措施,看看还有哪些制度没有落实到位。要及时发现基层的管理创新,更好地促进“两个减负”的落实。
(二)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人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要夯实管理基础,优化纳税服务,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归根到底是要靠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干部队伍来实现。
一要不断充实征管专业化队伍。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需要建设一支既有服务意识又有服务能力的专业化干部队伍。不仅需要具有税收专业知识的人才,也需要懂会计、懂法律、懂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各级国税部门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纳税服务提供必要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要拓展人力资源利用空间。基层干部是我们落实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总局、省局布置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最终大多数都是落实到基层干部的身上。他们既要应付日常工作,还要完成临时任务,更要频繁地应付上级的各类报表上报、专项检查、会议和调研等事务,常常分身乏术,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对纳税服务工作的精力投入。我们要给基层干部减负,不是单纯地减指标、减管户,更关键的是要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合理配置各种资源,通过科学的岗位调配和合理的任务安排,使一线的纳税服务人员能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服务和管理工作之中,从而有效提高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有不少地方的税务机关对干部日常工作进行考核管理,往往通过扣分、扣奖金等形式来解决。同时,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税收管理员等基层一线的干部涉及的业务考核内容相对更多,这一来就会使他们产生“做多错多,不如少做”的消极态度。对这种情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考核是把“双刃剑”,得其道,我们可借之激励干部的干劲和斗志;不得其道,反而会成为束缚广大干部全情投入纳税服务工作的思想。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好的员工不是“骂”出来的,而是“赞”出来的。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基层税务干部的思想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和价值观,讲职业道德、讲工作责任心;另一方面,我们要提倡“人性化管理”、“温情管理”,科学设置考核方式和标准,更多地从肯定成绩的角度来奖赏和激励各种先进人物和岗位能手,真正有效激励基层士气和提升他们的信心。同时,各级国税机关要加大对办税服务厅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对省局下拨的纳税服务经费要坚持专款专用,确保经费的有效使用。
(三)重视信息化技术对征管工作的加速作用。
随着社会科技手段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在征管改革的进程中,传统征管体制下的粗放型管理将逐步向专业化、信息化为特征的集约化管理转变。有力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加速提升我省国税系统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实现征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下一阶段,我们要依靠现有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把深化数据应用摆在第一位,充分利用集中后的数据为日管、为税收工作服务。要继续加大信息化技术在征管工作和纳税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一是继续拓展和完善各类征管软件的功能。加快推广税收管理员平台等系统的开发,增强征管软件的查询、监控、分析、评估功能,帮助税收管理员更高效地开展包括户籍管理、纳税评估、税收检查、数据分析等大量的日常工作,实现各级税务机关对征管工作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二是继续在全省稳步推广网上办税服务,丰富网上办税服务内容。我们要总结推广经验,在条件成熟的地区继续稳妥推广网上办税业务,有效缓解办税服务厅的排队压力等问题,减轻纳税人和基层干部的双重负担。三是加强整合各类软件资源。实现各个软件系统之间的信息联通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好地发挥现有信息资源的作用,避免因软件资源失控而影响操作应用的效率。四是加强总局综合征管软件的运维工作。各级国税机关要以为基层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为宗旨,进一步加强对运维工作的重视,增强服务意识,加快各级运维审批的速度,有效提高纳税服务的效率,减少纳税人和基层的投诉,。五是配合总局的工作部署,做好金税三期系统开发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四)重视发挥征管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
应该明确,各级征管部门是研究落实纳税服务工作的责任部门,为此,省局在征管处专门成立了纳税服务组负责指导全系统的纳税服务工作。随着工作的需要和职责的调整,征管部门作为一个综合协调管理部门,在税收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要健全紧密的征、管、查协调机制。在税收具体工作中,征收、管理、稽查三大系列应该朝着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制约、又有协调的有机结合方向发展。征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部门的牵头组织作用,使三大系列在税收经济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等几项工作中,进一步加强良性互动配合关系,使各工作环节衔接得更加畅顺,更好地发挥“以查促管,以管助查”的合力作用。要强化省局机关与基层部门的沟通联动。省局机关作为全省国税系统的司令部、指挥部,首先要做到内部协调,思想统一,步伐一致。省局机关对基层开展具体的征管工作主要发挥全局的领导、指挥和协调作用,在政策的制定、任务的下达等方面,必须符合纳税服务工作的现状和需要,加强与基层一线的沟通协调,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统一面向纳税人、统一面向基层机关,实事求是地开展纳税服务工作,不断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持上下联动,紧密团结干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用最大的合力推动纳税服务工作不断前进。要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真正聆听来自基层的声音,了解基层开展纳税服务工作的困难和问题,要以服务纳税人、服务基层为工作原则,提供一切必要的可能的支持,切实减轻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