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3: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数据保密解决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0引言
快速信息化已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许多的企事业单位,尤其是物流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已经把数据平台作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是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数据平台正在面临着来自安全性方面的诸多挑战。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两种加密技术的加密系统,为解决数字平台所面临的安全性难题提供了可能。该系统融合了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验证技术,较好的实现了了数据交流者的身份认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数据发送接收的不可否认、数据传输结果的完整。本系统尤其适用于对保密度有较高需求的数据平台。
本文重点针对4个方面进行讨论:(1)数据平台安全性问题;(2) 对称加密体制与非对称加密体制; (3) 一种更加安全的加密与验证系统; (4) 总结.
1数据平台安全性问题
在数字时代,数据平台的构建已经是企业的必需。论文参考网。企业的关键业务数据作为企业的宝贵资源和生存发展的命脉,其安全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参考网。但是,现实是,这些数据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据赛门铁克公司2010年1月对27个国家的210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所有企业(100%)在2009年都曾出现过数据丢失问题,其中有75%的企业曾遭受过网络攻击。
数据平台的建设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严格终端管理【1】。
终端采用硬件数字证书进行认证,并要求终端用户定期修改PIN码,以确保终端和数据来源的真实性。
(2)采取访问控制技术,允许合法用户访问规定权限内的应用。
(3)保证通信链路安全,建立端到端传输的安全机制。
其中,解决数据安全性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对数据加密,常见的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
2对称加密体制与非对称加密体制
2.1. 对称加密体制
2.1.1对称加密体制的原理
对称加密技术在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以凯撒密码为代表的古典密码技术曾被广泛应用。现代的对称加密算法虽然比那些古典加密算法复杂许多,但是其原理都是一样的:数据发送方将明文数据加密后传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利用发送方用过的密钥(称作秘密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把密文解密成明文数据。
图1给出了对称加密体制的工作流程。发送方对要发送的明文数据M用秘密密钥K加密成密文C后,密文经网络传送到接收方,接收方用发送方使用过的秘密密钥K把密文C还原成明文数据M。
图1: 对称加密体制工作原理图
2.1.2对称加密体制的特点
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是加解密时运算量比较小,所以加解密速度比较快[2]、加解密的效率也比较高。
该算法的缺点是不容易管理密钥。原因有二:一,在对称加密体制下,用来加密和解密的密钥是同一个,这就要求接收数据一方,即解密数据一方需要事先知道数据发送方加密时所使用的密钥。二,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惟一的钥匙,密钥的需要量比较大。假如平台上有n个用户需要交流,根据保密性要求,每两个用户就需要一个密钥,则这n个用户就需要n(n-1)/2个密钥。论文参考网。
2.2. 非对称加密体制
2.2.1非对称加密体制的概念
与对称加密技术不同,在非对称加密体制下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不相同【3-4】。在这种体制下,每个用户都有一对预先选定的、完全不同但又完全匹配的密钥:一个是可以像电话号码一样进行注册公布的公开密钥KPub,另一个是用户需要保密的、可以用作身份认证的私有密钥KPri,而且无法根据其中一个推算出另一个。这样,数据的发送方(加密者)知道接收方的公钥,数据接收方(解密者)才是唯一知道自己私钥的人。
非对称加密技术以大数的分解问题、离散对数问题、椭圆曲线问题等数学上的难解问题来实现,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加密技术。
图2给出了非对称加密体制的工作流程。发送方把明文数据M用接收方的公钥KPub接收方
加密成密文C后经网络传输给接收方,接收方用自己的私钥KPri接收方把接收到的密文还原成明文数据M。
图2: 非对称加密体制工作原理图
2.2.2非对称加密体制的特点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是安全性比较高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缺点是算法十分复杂,加解密的效率比较低,用该技术加解密数据是利用对称加密算法加解密同样数据所花费时间的1000倍。
3. 一种更加安全的加密与验证系统
3.1加密与验证系统的框架
更加安全的加密与验证系统主要由数据的加密作业、数据的解密作业、数据完整性验证三大模块组成。
数据加密模块由数据发送方作业。发送方首先将待发送数据明文经哈希变换并用发送方私钥加密后得到数字签名。然后,使用对称加密中的秘密密钥对数字签名和原数据明文进行再加密。最后,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对秘密密钥进行加密,并将上述操作结果经网络传送出去。
数据解密作业模块由数据接收方作业。接收方首先用自己的私钥对接受到的、经过加密的秘密密钥进行解密。然后,用解密得到的秘密密钥对接收到的数据密文和加密后的签名进行解密。
数据完整性验证模块也是由数据接收方作业。接收方对解密模块作业得到的数据明文和数据签名进行操作,首先将该明文进行哈希变换得到数据摘要。然后,运用数据发送方的公钥对数据签名变换得到另一个摘要。最后,比较这两个摘要。若两者完全相同,则数据完整。否则,认为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已经遭到破坏。
该系统框架将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完整性校验三者融为一体,既保证了数据的高度安全性又有很好的时效性,同时,兼顾了数据源的合法性和数据的完整性,能有效地规避仿冒数据源和各类攻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数据存储和传输安全系统模型。
3.2加密与验证系统的实现
图3给出了这种种更加安全的加密与验证系统工作流程。其中,M指数据明文,C指数据密文,A、B分别为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私钥A指A的私钥,公钥B指B的公钥。
图3:一种更加安全的加密与验证系统
4.总结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种加密技术的加密与验证系统设计,讨论了该加密与验证系统的总体框架与流程实现,得出了本系统能到达到更高的安全性与时效性的结论。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必须迎头赶上,化解挑战抓住机遇,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行业,必将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新的福音。
参考文献
[1]周蓉蓉. 构建公安消防信息网内外网边界接入平台[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9, 12:46-48.
[2]管孟辉,吴健,湛文韬,张涛. 移动电子政务平台中安全Web服务的研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9.17(5): 967-969.
[3]程伟. 基于无线的核心WPKI安全开发平台设计[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 9(6) : 50-52.
技术实力:杭州瑞网专注于行业技术创新,坚持以持续自主核心技术的存储产品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产品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并先后通过公安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国家保密局等机构相关认证。另外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申请了多个省部级科技重大专项。
企业产品:杭州瑞网拥有完整、全面的产品线和融合存储解决方案。存储产品含有IP存储、FC存储和云存储三条产品线。同时杭州瑞网一直关注云计算、云存储领域,并将云存储视为公司核心技术和重要的发展契机。其中TriNet-Cloud就是杭州瑞网倾力打造的全面完整的云存储解决方案。
该方案采用TriNet NVR集群,实现海量数字/模拟摄像头的接入。前端支持码流高达12Mbps的高清摄像机,支持基于SDK的二次开发;同时内置接受、编码模块,将视频流存放在高性能RAID阵列上;支持业内Onvif标准开发协议;后端支持TriNet-Cloud云存储系统。其核心是将控制通路(元数据)和数据通路(数据读或写)分离,充分分离计算和存储资源。该方案采用业内领先的海量分层云存储功能,确保数据保密稳定。
尤其运用自主研发的云存储系统TS 6000C,采用并行存储节点设计,降低对整体系统的影响。考虑到存储层的高可用性,在本地部署两台TS 6000C并通过物理手段进行防火、防雷等隔离防护。另外结合TriNet HA软件的同步I/O技术,实现ms级两台数据和服务一致。
近日,Oracle针对数据库的安全推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组合,可保护数据隐私,防范内部威胁,并确保遵守法规,用户无需改变应用程序,即可部署可靠且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据刘松介绍,组合中的Oracle身份管理系统使客户能够高效地满足合规要求,保护其关键的管理软件和敏感数据,并降低运营成本。
据了解,随着全球经济的高度发展和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往公认的安全状态已经发生了清晰而显著的转变,企业不仅面临着海量增长的数据、频繁的数据侵犯、内外部威胁、各种法规监管要求等诸多数据安全性领域的挑战, 还需要应对外联网安全性、分散的应用安全性和身份孤岛等带来的应用安全性领域的问题。因此,众多企业纷纷把数据安全和应用列为IT建设的关键。
据介绍,甲骨文拥有30多年数据库安全方面的经验,能为企业提供全面和透明的解决方案,“所谓透明就是让客户在没有负担、不知道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自动保密。”刘松表示, Oracle Advanced Security提供了透明的数据加密技术和密钥生命周期管理,可高效加密所有应用数据,无需更改基础架构且易于实施。
中国和亚太地区是伊顿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罗世光相信,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快速增长将给伊顿的电能质量业务带来更大的增长机会。因此,在2014年,伊顿将加强与商的合作,拓展分销渠道,进一步推进与本土市场的全面融合,同时加大对本土产品研发和检测的能力,提供更多符合中国客户需求的高效节能的电能质量解决方案。
深圳是伊顿面向全球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三家位于深圳的工厂拥有5000多名员工、29条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年产UPS达到800万台。伊顿在深圳设立的研发中心也是其全球三大电气研发基地之一,产品研发和测试工程师超过1000人。
刚启用的伊顿在深圳的亚太区电能质量产品和系统检测中心,是除美国、芬兰之外,伊顿在全球拥有的第三个产品和系统检测中心。“该检测中心同时也是客户体验中心,配备了全球领先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不仅能够检测单体设备,还能对包括UPS、电源分配单元(PDU)、AMS监测系统和第三方设备的整个电能系统解决方案进行测试,其最大测试能力是可对两台并联的1100kW的UPS进行测试。”罗世光介绍说,“客户在选择一款定制的电能解决方案后,即可在检测中心看到其运行的全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增进对产品的了解和信心。”
“过去3~4年中,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总投入已经超过1200万美元。我们仍在持续加强中国本地化,并从去年底开始进一步提升了针对中国用户的售前和售后服务能力。”罗世光告诉记者,“目前,我们90%的UPS都在深圳研发和生产。最近,深圳研发中心刚刚研制出一款新的UPS产品。与许多跨国企业采取的远程遥控式的本地研发策略相比,我们是实实在在地将研发部门落户在深圳,为亚太和中国市场提供本地化服务的同时也面向全球客户。”
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发展推动了大型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和定制化解决方案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从2010年开始,伊顿增加了为中国客户定制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服务。在今年的商大会上,我看到了商和用户的积极反馈。”罗世光表示。
针对小型数据中心,伊顿可以提供模块化、标准化的解决方案;针对中型数据中心,伊顿可以针对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提供有差异化的解决方案;针对大型数据中心,伊顿可以提供按需扩展的高能效、低整体拥有成本的解决方案。从产品到系统再到整体解决方案,这不仅对伊顿是一个新的挑战,对其商来说也要经历一个大的转变。
为了迅速提升商销售解决方案的能力,伊顿一方面不断更新其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加强对商的销售培训,实现信息共享。罗世光表示:“我们提供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一方面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还要保持开放性。我们将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与服务打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第三届全国等级保护技术大会征文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交流,经公安主管部门同意,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拟于2014年7月举办第三届全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大会(ICSP’2014)。
会议拟请公安、工业和信息化、国家保密、国家密码管理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等部门担任指导单位,同时将出版论文集,经专家评选的部分优秀论文,将推荐至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现就会议征文的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
1. 新技术应用环境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控系统、移动接入网、下一代互联网(IPv6)等新技术、环境下的等级保护支撑技术,等级保护技术体系在新环境下的应用方法;
2. 关键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政府部门及金融、交通、电力、能源、通信、制造等重要行业网站、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等安全威胁、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3. 国内外信息安全管理政策与策略:信息安全管理政策和策略研究,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特点,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发展对策,网络恐怖的特点、趋势、危害研究;
4. 信息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攻击监测技术,态势感知预警技术,安全监测技术,安全事件响应技术,应急处置技术,灾难备份技术,恢复和跟踪技术,风险评估技术;
5.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技术:密码技术,可信计算技术,网络实名制等体系模型与构建技术,漏洞检测技术,网络监测与监管技术,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网络攻防技术,软件安全技术,信任体系研究;
6.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监管技术:用于支撑安全监测的数据采集、挖掘与分析技术,用于支撑安全监管的敏感数据发现与保护技术,安全态势评估技术,安全事件关联分析技术、安全绩效评估技术,电子数据取证和鉴定技术;
7.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技术:标准符合性检验技术,安全基准验证技术,源代码安全分析技术,逆向工程剖析技术,渗透测试技术,测评工具和测评方法;
8.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策略与机制: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建设,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与脆弱性分析,纵深防御策略,大数据安全保护策略,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评价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安全监测预警机制。
二、投稿要求
1. 来稿内容应属于作者的科研成果,数据真实、可靠,未公开发表过,引用他人成果已注明出处,署名无争议,论文摘要及全文不涉及保密内容;
2. 会议只接受以Word排版的电子稿件,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
3. 稿件以Email方式发送到征稿邮箱;
4. 凡投稿文章被录用且未作特殊声明者,视为已同意授权出版;
5. 提交截止日期: 2014年5月25日。
三、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都体育馆南路1号
邮编:100048
Email:.cn
联系人: 范博、王晨
联系电话:010-6877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