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3: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美术课外活动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二、活动时间
每双周的星期五的下午第七节课,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教室。
三、活动步骤
美术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但是它比较容易受到考试或者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要办好美术兴趣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美术兴趣小组办的有声有色。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我校美术兴趣小组的成员在30人左右,所以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活动要固定,每周一次,由于种种因素,活动时间安排在星期五的下午,而且不能轻易暂停,除了特殊情况外。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二)具体小组活动内容计划
美术是一个很广的课程,设计、绘画、欣赏等都是学习的内容。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我们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而这次的兴趣小组学习的内容主要从简笔画方面着手,以素描为主。所以,小组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三个:
(1)重点辅导学生运用线条方面的学习,
(2)欣赏世界名人名画,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重视基础方面的学习,从素描、色彩等方面入手。
周次内容
第2周素描画基础训练(线条)
第4周欣赏世界名画(素描画)
第6周素描几何形体:正方体和圆柱体
第8周素描几何形体:圆球体
第10周素描几何形体:几何形体组合(1)
第12周素描几何形体:几何形体组合(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37-0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以“生动、活泼、自主发展”为主体,以育人为宗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抓住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契机,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构建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自我管理,自我锻炼和学习的活动模式。满足学生美术技能,美术素质,和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特色文化,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的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规范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学生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积极创新美术课外活动形式和方法,在活动中融进游戏,并与其它学科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素养,发展个性特长。
三、关于小学美术课外活动
小学生一天中,有许多课余时间由学生自由支配。正处于发育阶段的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对周围一切都感兴趣。但是,要想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仅靠通常为完成教学进度而设置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正是由于美术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满足了他们的求知、发展和实践的需求,诱释出他们青春活力,才使得他们对课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热情。
四、开展小学美术课外活动的具体措施:
1、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的成员不应该太多,大约35人左右,所以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活动要固定,每周一次,由于种种因素,我把活动时间安排在星期四的下午,而且不能轻易暂停,除了特殊情况外。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2、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美术是一个很广的课程,设计、绘画、欣赏等都是学习的内容。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而这次的兴趣小组学习的内容主要从书法方面着手,以书法为主,基础课程(素描、色彩等)为辅。
3、开设美术知识欣赏课程。优秀的美术作品对于学生在认识上、思想教育上、审美能力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美术鉴赏和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把学生引向健康成长的道路。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开设欣赏课,如《世界名画欣赏》、《中国服饰欣赏》等等,通过多媒体观看,或放幻灯片等等。
4、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举办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5、举行美术绘画比赛。美术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到一定的时期,可以让学生举行国画、速写、简笔画、素描、漫画、宣传画等比赛,通过训练比赛,能够促进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另外,我觉得可以适当地举行中外名画知识抢答比赛,这样,更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对美术更加热爱,从而积极认真的去学习。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应该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课外美术教育的一些内容,并不是延伸与重复学校美术课堂相关的学习内容。它是依照学生的兴趣特点、年龄段以及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将培养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当做核心内容,合理的安排每一项美术活动。要经过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巧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想象力以及艺术赏析能力,用以发展与培养学生的艺术造诣。
五、小学美术课外活动的作用
1、小学生有了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及创新意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为学生构建有利于开拓其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经过讨论、思考、研究等过程,推动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富有创造性地掌握并使用美术语言。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发表自己独有的见解。
2、小学生的文化生活得到充实。从最基本的知识、技巧的基础阶段,提升到美术文化底蕴及创新意识培养的阶段。目前的美术教学里融合学校的一些课题进行研究。可以构建相应的文化情境,提升文化内容,让学生经过学习美术,深入地对文化以及历史底蕴有所认知,深化艺术对社会影响的概念,构建明确的文化价值理念,全面渗透人文精神。这样的美术活动从素质教育的层面上说,充实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再局限于课堂,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
小学课外美术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全面人才,提升全国民科学文化底蕴。课外美术教育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望在宏观的教育层面上可以全面发挥中小学课外美术教育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
任何一个活动的开始都必须要有计划、有组织,制定相应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方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方案中有几点必须要注意的是:
1.制定《美术兴趣小组意愿书》,着重于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该意愿书清楚地写明了本次活动开展的意义和目的,固定的起始时间、地点、老师的电话还有活动要求,让家长知道孩子是喜欢美术自愿申请参加本次活动,家长如果同意孩子参加活动,就要签名并写上电话号码。
2.每个老师带的兴趣小组人数最好不超15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制订相应的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流于形式。
二、教学内容要丰富
依据《美术教学大纲》,在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中将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与比较专业的美术技能训练相结合,将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美术教学活动充满轻松活泼的气氛,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充满乐趣。所以,我们兴趣班的课程不应只是单一的教学,国画班、线描班、水彩班等的专项训练束缚了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探索,应该尽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单一中穿插各种元素或者转变风格。
比如,我在教学“剪纸”的过程中,会制作轻粘土的动植物和其他的手工制作,学生特别喜欢并感兴趣,总是期盼着下一次美术兴趣小组?n的到来。
三、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我们传统美术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先讲,然后学生练习,整个教学过程缺少美术活动应有的趣味性、活动性。所以我们依据《美术教学大纲》,在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中将有趣的、孩子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与比较专业的美术技能训练相结合,将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美术教学活动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气氛,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充满了乐趣。比如,在教学“粘土制作”时,除了用微课、PPT等多媒体,也尝试着多人合作一个作品,在活动中体验团结的力量。还有在教学“寻找秋天”时,我带着学生走出课堂,到户外植物园寻找秋天的色彩和变幻,捡了些叶子回到课堂再进行拓印,并教学了如何用树叶制作书签,学生觉得特别新奇和兴奋。
四、教学评价要多样化
在美术课外教育活动进行中,教师需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采取教师对学生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他人参评等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得到相应的认可及肯定,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全面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具体、直观地感受到美术课外教育活动存在的意义及价值,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和对比,而是为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健康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和个性发挥,既着眼于实际成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五、组织实践活动,多种活动展示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244-01
第二课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学术界对其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等在《高等学校管理》一书中最先提出了“第二课堂”的概念,认为: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这个课堂的活动包括:政治性的、学术性的、知识性的、健身性的、娱乐性的、公益性的(或叫服务性的)、有酬性的活动等等。
幼师美术第二课堂,旨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美术第二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美术课程的延伸,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对美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创新,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展开系列开放性的活动。根据学生实际,实施分流教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双休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意愿适时选择分出美术特长班、普通美术班和对口专业美术高考班,由学校组织美术教师对学生实施分流教学。普通美术班旨在补缺,培养兴趣,每周进行一次辅导;而美术特长班一周进行两次辅导,主要加强绘画基础训练和手工制作、幼儿园美术课设计等。目的是提升兴趣,发展专长,为以后适应幼儿教学。对口专业美术高考班,开设对口高考考试科目,一周多次辅导。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口高考美术专业过关,争取考取大学。实施分流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帮助生命正常的成长,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学有专长。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见下表:
注:1.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利用双休日和周一至周五的课外活动时间开展。
2.美术特长班的学生主要来源于二、三年级,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3.美术普通班主要针对在美术必修课考试中没有过关的学生,在第二学期刚开始2个月开设。
4.高考辅导班的学生自愿报名,利用夜自习、双休日时间
走出教室,体验生活中的美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雾,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的宝库,便是活的书。”生活就是一本活的书。这活的书里面,就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读不完、看不厌的知识和美。教师要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引导学生采撷生活中美的花絮,呼吸浓浓的花香,让美术点缀并诗化我们的生活。因此,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即一是教师把生活引入第一课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践,体味生活中的美术,表现生活中的美术,如,教师运用语言、实物、挂图、幻灯、投影仪、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把自然之美、生活场景搬到教室;我们还可以借助美术特征,根据幼师生特点,融合时代精神布置教室环境等。二是带领学生到教室外面,走入生活,进入第二课堂,如校园、景点、生活小区等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学习,到生活实践中学习,感受、体验、欣赏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从而去创造和表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进一步整合,使得它在现代教学中呈现出直观性、艺术性、趣味性、综合性的特点,它的这些特点在特教的教学中不断影响着聋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和学习状况。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这些特点,帮助智力落后学生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将有利于他们向着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利用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提高智力落后学生的认识水平
智力落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残疾,限制了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同时影响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造成了他们认识能力低,使得他们在学习中,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表现出一定的难度。如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稻田小卫士》一课时,就会对青蛙的生长、习性的变化感到非常陌生。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自然、美术、信息四课教师,只有共同制定关于学习“青蛙”的教学计划,这个问题才容易被解决。在语文课上,教师首先以儿歌的形式把“青蛙如何保护庄稼”的故事告诉学生,通过讲解儿歌中的字、词、句及中心思想,对所学内容有了一个初步而深入的认识;自然课上,教师则从“青蛙”的成长过程、习性、生活环境等方面来认识青蛙与庄稼的关系;信息课,通过查找有关“青蛙保护庄稼”的图片、资料,来进一步了解其中的知识;美术课,教师要求学生对“青蛙保护庄稼”中所涉及到的动、植物进行形象特征的分析,让学生依据对这件事情的感受,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基础上,利用画笔把它表现出来,最后让学生依据所画的画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从文字抽象到具象的图片,是实践到认识的渐进过程,对于知识的理解是直观的、全面的、而深刻的。各学科要充分发挥其学科特点,不断穿行,互相补充,利用“整与分”的教学原则,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二、通过美术教学,提高智力落后学生的语言能力
智力落后学生孤僻,不习惯与人交谈,时间久了必将影响着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术课是最容易打开学生话匣子的”。美术教师如果能够利用美术课的这个优势,来培养智力落后学生的语言能力,使他们敢于说话,善于交谈,其影响力是巨大的。首先,要求美术课教师要保证自己在语言表达和词语的写法方面达到规范;然后,再对学生的发音、写法做出指导。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我总结了一条教学方法:“多看、多问、多说、多画”。多看,就是让学生多欣赏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多问,就是教师要多提问题,多让学生回答问题;多说,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讨论、多交流;多画,就是让学生把所想到,所讨论的结果,尽量多地以绘画草图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四多”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方法。比如,我讲《熊猫》一课时,首先,利用电脑搜集了一些与熊猫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进行讨论。问学生:你们喜欢熊猫吗?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我们应该作些什么?“与它交朋友”,“喂它竹子吃”,“盖一座漂亮的房子”,“和它捉迷藏”……简简单单的几句交谈,学生说了很多,也联想到了很多。在学生回答问题形式上,不仅局限于口语,还应采用书面语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应用。其次,要求学生把所看到的和想到的凭借画笔把它表现出来。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学生一步步的由“会说”,“敢说”,变成“能说”,从而为他们回归社会主流提供了机会。
三、通过美术教学,提高智力落后学生对美的认识
智力落后学生由于受到家庭条件、环境的限制,对美的追求欲望,不是很强烈,然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的追求美、热爱美、创造美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也起着推动作用。
为了弥补学生在创作上的不足,教师必须正确地引导学生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会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充分认识自然发展的规律。教导学生不仅客观地描写生活,而且要凭借主观的思维去评价生活、说明生活。在创作课、欣赏课中,我把这些思想贯穿其中,向学生列举事例,让学生知道一幅画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其表面笔触的潇洒、运用色彩的华丽,而在于其深刻的内涵是否被表现出来。这些理念只有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才能使学生对美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四、通过美术教学,培养智力落后学生的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由于智力落后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等方面所遇到的困难要比正常人多得多,当不被人理解、帮助时,常常引发自卑的心理,失去学习的自信心,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在教学中,针对这些情况我加强了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早期教育,以多鼓励,少批评的教学思路,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来挖掘学生的潜力。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制定出每位学生的培养计划,制定出个人学习档案,为培养他们有一技之长奠定基础。在教学中以个别教育为主,保持难易适度,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教与学的共同作用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不断提高,知识积累多了,绘画,制作技能就相应的提高了。另外,我还提供给他们到社会中进行交流的机会。我利用“六・一”儿童节、助残日、元旦节,让学生到兄弟学校、城市的街道、广场等地方进行绘画表演。我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绘画比赛(包括特教和普教的活动)。使得他们与正常孩子得到了同场竞技的机会,他们的“才华”得到了展示,他们所获得的成绩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他们受到教师、家长、同龄人的鼓励和表扬。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学生找回了自信,成功向他们迈近了一步。
1. 预设课堂,准备充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游戏教学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材料和用具,因此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在生活、教学中发现的一些可用于游戏活动的材料(如瓶子、纸花等),要注意搜集保存。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预先设定课堂所需品,把准备工作做好了,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活动,才能获得成功。
2. 和谐师生,共同参与。美术教师的作用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轻松愉悦的场地和氛围,自己也可以成为学生中的一员,甚至做学生的听众,形成情感融洽、气氛和谐的学习情境。“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愉快、积极地参与“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获得自信与满足。
比如,在《指偶游戏》的教学中,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要求他们在完成作品以后,每组各出一名代表,根据自己的设想,共同演绎一个纸偶剧。当他们兴高采烈地表演节目的时候,教师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纸偶,很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纸偶剧中,让学生体会到师生合作的乐趣,拉近彼此的距离,让整个课堂氛围更加和谐。
二、游戏教学的课堂尝试
1. 倡导“愉快教育”,助力“乐学”。只有巧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乐学”。通过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想象力,增强其创新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玩、乐、发现、学习,尊重学生的意愿,他们的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教师也实现了教的目的。
比如,在《色彩的情感》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轻松地掌握色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找了一名同学上讲台背对老师,下面同学根据老师给的不同词语(辣、甜、苦、酸),感觉它的色相,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纸,并让讲台上的学生猜,当老师在台上提示辣时,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红色,虽然有一两个不同的颜色,但是通过大多数学生出示的颜色都能找出正确的词,这种让学生全体参与的游戏模式,让枯燥的色相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被学生掌握。
2. 游戏的融合要自然,不要牵强。现在的美术课受到各地组织的示范课和教学竞赛活动的影响,游戏越来越多,越来越热闹,示范课的教师、竞赛课的选手常常为了出奇制胜,挖空心思地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氛围。也出现了一些老师由于过于追求游戏氛围,不去考虑教学目的,牵强的设计游戏,结果适得其反。游戏的介入要从属于课堂教学整体的需求,不能游离于教学目的和内容之外,切忌为了游戏而游戏。
3. 结合情境教学,“多角色”扮演。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并进行多角色的扮演,不仅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需求,可以使其更好地融入课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在《角色游戏》一课中,教学目的是制作不同表情、特征的面具,在教会了学生基本的制作方法,并尝试制作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面具,进行编排角色表演,并进行互换,使学生充分体验尝试美术活动的乐趣。
4. 安排游戏要适时。游戏活动大都是按顺序预先计划好的,是在课前作为导入,还是在课中作为新授,或是放在后面作为巩固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确定放在一节课的哪个环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教学的功效。
同样是学生操作演示,在不同的课中放在不同的位置作用是不同的。比如,《天然的花纹》一上课,我就准备了一盆清水,滴上几滴墨水,这时拿出一张白纸,让一个学生上前操作,让白纸平铺水面吸附表面的墨汁,拿出来就是有纹理的斑纹,学生的好奇心被唤醒,都想上来尝试操作。通过这个导入小游戏,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很快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去。而在《千变万化的形象》一课中,我把小游戏放在后面的巩固阶段,准备了各种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废旧用品(纽扣、毛线、气球等),让学生通过课上所学的知识,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拼摆,创作出一幅夸张的人物脸,目的是让学生为下面的创作做好准备。所以,恰当的游戏放在不同的阶段对教学的影响是明显不同的。
5. 在游戏教学活动中善用多媒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多媒体技术进入美术课堂,这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手段。它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功能为一体,带给同学生动的直观形象、光色绚丽的图片和悦耳动听的音乐,为美术教学开拓了新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如,在《听一听、画一画》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活动――听音乐画画。随着多媒体播放出不同节奏的音乐,学生边听音乐边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画出对不同节奏乐曲的感觉(强劲、或舒缓、或愉快),如果没有多媒体的介入,这堂课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多媒体越来越成为我们游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20-01
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有着积极作用。作为课外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在许多发达地区已经有序地开展了起来。但对于我们广大的西部农村学校来说,由于受到了许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课外艺术教育仍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盲点",其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农村学校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许多农村学校仍然把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看成是"杂课",对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根本不重视或重视程度不够。作者对许多农村学校进行了调查,亲眼目睹了农村学校在艺术课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学校办学的理念上,现在许多学校还未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他们仍然还是以升学为目的,课外活动的开展也围绕着升学考试的科目进行,无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对艺术的需求;另外,学校对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的管理也很不完善,对活动的实施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对学生的发展认识不够,研究不够,注重走过场,没有实效性;即使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也只注重对少数艺术尖子的培养和训练,忽视大多数学生的艺术需求。
其次学校受到本身条件的限制,有的学校连专职的艺术教师也没有,连音乐课、美术课都不能正常开展,更别说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还有就是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善,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没有配齐基本的艺术教育设备。
再其次就是艺术教师专业程度不够,许多艺术教师受本身素质的限制,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辅导。有的辅导教师对活动没有计划,辅导时随意性大。或在课外活动中只注重少数艺术尖子的训练,通过学生参加一些比赛获奖,从而使教师自己借此在同行中得以出名。
2.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及危害
为什么我们在实施农村课外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呢?究其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传统的教育观和评价观的束缚。许多学校、家长对艺术教育有偏见,认为搞艺术是"不务正业",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一级学校选拔学生只注重语、数等学科的成绩,忽视了学生艺术方面的整体素质。所以许多学校对课外艺术教育活动不重视。其次是学校的机制不健全,没有专门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对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听之任之,没有纳入学校的统筹安排。最后一点就是学校在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上没有投入,专业教师的本身素质没有提高,使得在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感到"有心无力"。
"艺术是人类心灵的伟大创造,是许多高尚心灵的展示"。课外艺术教育是"融美于心灵"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学生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课外艺术教育,整天成为一台学习的机器,身心受到了相当大的伤害,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被束缚了。钱学森说,他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夫人,因为他的夫人是艺术家,对他的帮助很大。钱学森认为,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40多年来,他的夫人给他介绍了音乐艺术,正因为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使他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钱学森不是艺术家,而是科学家,但他非常重视形象思维。他认为形象思维对一个科学家来说太重要了。所以一个缺乏艺术教育的人,其人格是不健全的,其思维是不全面的,其感情是不丰富的。特别是我们的学生,如果缺乏了课外艺术教育的熏陶,即使学习成绩再好,其发展也是不全面的,也不可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
3.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开展之我见
3.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的决定》以及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农村艺术教育的措施,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从思想上认识农村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对学生的重要性。明确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的健全学生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促使其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的目的。
3.2加强管理,健全体制。学校在充分认识了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后,要转变现有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艺术教育活动开展的运行机制:
首先是学校对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学校要建立健全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可以建立"行政、教师、学生"三为一体的"三级"管理模式,校长要亲自挂帅,担任课外艺术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组长,并由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教学处制定活动开展的具体方案和实施计划。辅导教师要做到活动前有教案,活动过程有记录,活动后有小记。教师对于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要定期做总结,不断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自己指导的方法和手段。学校教学处要定期对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各种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小组进行分类指导,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外艺术教育的质量。
其次是要建立健全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档案资料。学校要加强课外活动过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过程的计划性资料、过程性资料和总结性资料,作为学校主管教学的单位--教学处,要建立专门的档案,分类装档,以便于以后对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和查阅。同进要帮助教师建立学生课外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个人档案,为学校考核学生在课外艺术教育中的成绩提供准确的依据。
再其次是要建立和完善对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评价体系:对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评价不能单从结果去进行评价。而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对本校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整个评价的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思想的评价、活动过程的评价、组织管理的评价、师资队伍的评价、艺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评价、学校保障机制的评价、活动效果的评价等。另外还要建立健全激励和奖惩机制。学校每年对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要预算一笔专项资金,用于活动的开展和对辅导教师以及学生的奖励。教导处对教师的备课、辅导、总结要制定详细的奖惩方案,对艺术教师的课外辅导情况进行考核;对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并将学生课外艺术教育的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期末成绩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有信心、有动力。
3.3挖掘资源,完善设施。学校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区的现有资源,与本地区的特点和特色相结合,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譬如:可以根据我们县的特色,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开展农民版画的创作和川剧的学习;另外,要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让学生回归大自然,感受乡土气息和乡土人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艺术细胞和艺术激情,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外艺术教育活动中来。学校要不断的完善艺术类硬件设施的建设,给艺术教师一个宽松的教学和辅导环境,充分调动教师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学校要注重对艺术教师的培养工作,对教师的学习要求要充分的考虑和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其在课外艺术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指导能更加游刃有余。
3.4分类辅导,体现差异。在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于开展项目的设置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结合本地区的特点,体现学校的地方特色。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指导方法。教师要找准学生兴趣的不同点,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教师要根据学生参加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活动计划。要根据每次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情况,写出课后小结,分析在课外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并提出整改的措施,作好学生个人档案的记载。在课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向往。譬如:学生自主创新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学生、教师共同探讨学习的形式,小组比赛的形式,学校组织艺术节的形式,参加社会性的艺术活动的形式等等。
总之,农村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思想教育要先行,管理制度要先订,各种设备要先配。只要我们领导重视,责任落实,措施得力,把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到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考核之中。在课外艺术教育活动中遵循"发展人人,人人发展"原则,我们相信,农村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在幼师美术教学内容中一般包含有美术鉴赏、绘画、图案、手工四类,其中手工课占有很大的比例。学习手工制作可以提高人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素质,培养人的创新意识。熟练地掌握手工制作方法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条件之一。因此,手工课在幼儿师范学校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幼师手工课教学要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
我们应根据幼儿园教学的需要来选择幼师手工课的教学内容,比如剪纸、折纸、立体构成、粘贴画、橡皮泥、编织、墙饰设计、教具设计、自然角综合设计、游戏区综合设计、校园综合设计等,这些手工制作内容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和校园环境设计中都被广泛地运用。选择合适的手工制作内容是上好幼师手工课的首要条件。记得有一年,我担任毕业班的美术课程,考虑到他们面临毕业,我给他们安排了幼儿园环境设计、教具设计、橡皮泥设计的教学内容。由于和他们以后的工作有关,所以学生学习起来特别的用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扎实抓好课堂教学
手工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完成的,所以要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1.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
幼师专业学生掌握的手工知识必须为以后的教学实际服务。选择教学内容要从趣味性强、儿童感知熟悉的、简明又易于制作的题材入手,并考虑造型手段和表现形式,符合儿童的制作能力和条件。如泥工、纸工、废品工、编织、剪贴等。
2.注重示范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许多技法问题仅用语言表达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注重操作的手工教学,必须加强示范。教师在课前一定要熟悉教材,熟练掌握制作技巧,以保证示范的规范性、熟练性,使讲解与示范配合自如。课前准备的范作或其他可视性的形象资料在课中适时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可使教学更加生动,学生思维得以启发,构思得以驰骋。
3.注重启发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潜在的创造力,不能让学生按图索骥。例如,在讲授《拉花彩球》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按书本要求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启发他们大胆创新,找出更加简单快捷的方法。果然,学生解决了制作难度大、翻拉困难、成功率低的问题,省去了画角度、开槽口等繁琐的工序。方法是在长方形纸上等距离交替划线抹糨糊、贴纸,当纸贴到一定数量后,按所构思好的形状裁剪即可。方法简单易掌握,且一个彩球能翻拉出多种优美的造型。我对这一创新给予充分肯定,并及时鼓励,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欲望。
4.教学与各学科紧密结合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可把手工教学与各学科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地理学要求了解地形地貌知识,可在泥工中进行地形地貌图制作,还可利用泡沫塑料、纸板、有机胶板进行各种建筑模型制作;联系生物学,可利用海绵、泥巴制作松鼠、大象、熊、狐狸、骆驼等动物;联系物理学,可用纸板等材料制作船模、航模;联系数学多面体教学,可利用纸板进行多面体几何模型制作……通过这些手工制作活动,培养了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造的精神。
5.优化教学内容、学习民间手工艺
民间手工美术有着十分雄厚的群众基础,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教学中可结合各地实际,学习民间手工制作和经验,并加以改进和提高,赋予崭新的形式和内容。如剪纸、泥塑、面塑、风筝、花灯、草编、竹编、中国结等。民间手工制作具有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艺术传统,平时教师要善于挖掘和整理。利用这些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手工美术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着。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手工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起着补充课内教学不足,增强整体教学效果的作用。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认真开展了如下手工课外活动。
1.组织开展手工兴趣小组活动
兴趣小组成员来自不同年级,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比课堂教学复杂。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手工制作活动,互相交流、共同促进。学生在互教互学中掌握了丰富的手工制作知识,锻炼了综合能力。另外,手工兴趣小组应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活动,充分展示手工活动的意义。如在充满喜庆气氛的日子里做些大红灯笼、五彩花、彩球;在国庆节、教师节做些以歌颂祖国、热爱教师为题材的剪纸、彩带;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举办雷锋同志人像剪纸、刺绣、纸版画、雕刻比赛等等。这些活动不仅活跃了气氛,又联系了实际,把学到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学校和社会中,学生不仅得到了美的熏陶,还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手工教学的意义。
2.定期举办手工作品成果展览
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计划进行与教学紧密相关的手工教学,开展手工制作竞赛,并结合其他学科的手工制作举办手工成果展览,同时,组织师生观摩,学校统一进行评比,形成学习手工的风气,丰富学校的文化 生活。
幼儿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必须改变过去色彩、素描纯技法训练课时偏多的旧观念,增加适合幼师职前教育的手工教学,以适应今后的教学需要。根据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和笔者带队见习、实习过程中的体会,手工教学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手工活动寓教学于娱乐之中,效果明显。在幼儿师范学校美术教学中增加实用性强的手工课,是贯彻新课标、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初中美术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将改革创新放在首位,立足美术学科特点进行优化调整,致力于生动课堂打造,为学生美术素养提升创造良好条件。笔者在多年教学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究,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吸纳更多信息融入美术课堂
美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艺术的魅力,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让更多的信息融入课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在《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学中,笔者借助于信息手段的帮助,将更多的艺术作品讯息融入课堂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知识面都得到了提升。在教学演示中,除了演示知名的陵墓雕塑、四大石窟的雕塑图像之外,还补充了西安兵马俑、山西乾陵、四川大足石刻、太原圣母殿彩塑等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代雕塑精品,让学生在鉴赏中提高了艺术素养。在《苏州园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四大名园的图像,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的精美场景让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教学引导和互动的有效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变迁中的家园》教学中,多媒体资料的选择从所在的城市寻找,搜寻记忆中的老照片,与现在的照片对比,从而视觉上感悟环境的变化,通过城市宣传片的播放,让学生感悟自己家园的变化。借助于教学辅助手段将更多的信息带入美术课堂,对活跃教学氛围等方面也会发挥积极作用。
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提升能力
美术教学强调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亲自参与之中提升综合素养。笔者在美术教学中多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无论是在课堂演示还是课外练习环节,都尽可能要求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在《蓝白之美》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蓝印花布制作的过程,从起稿、刻制、上浆、染色、晾干直到完成作品,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环节的要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方面的技巧,笔者将学生分成6人合作研究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套制作工具,按照教师的指导逐步进行制作,每一步的制作都集中大家的注意力和精力进行,一起动手按照制作步骤操作,边探讨边动手边总结。虽然课堂时间比较有限,但是在课堂上进行了简要的指导和尝试之后,课外可以有较为丰富的时间去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对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且在动手中感受到了创作的快乐,虽然制作的作品还显得略微稚嫩,但是对初中生而言已经是较为明显的进步了。
三、教学之中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美术学习不仅是欣赏和模仿的过程,更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艺术鉴赏和操作中放飞思想、大胆创新,迸发出艺术的火花,这是保持艺术生命力的重要条件。笔者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既要掌握要点又要有所突破,特别是要在自主设计与创作过程中提升设计能力与操作技巧。在《生活中的标志》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了标志的几种基本类型,有文字有图形也有形象,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步骤,从选题、构思、构图到定稿、着色,鼓励学生独立构思确定主题,进行标志的设计。每一个小组自主确定一个主题,全体成员进行讨论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标志,从外形和特征进行联想,既要有形象的基础,又要有抽象的概念,有机组合形成标志的初稿,并进行形状与颜色的调整,创作出标志作品。整个创作过程都是在学生集思广益、大胆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不仅创作出了独树一帜的新颖作品,同时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艺术创造能力培养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美术教学
美术学科的教学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教师要善于选择切入点将生活因素融入进去,抓住教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鉴赏和操作,促进学生艺术素养提升,在《端午节》教学中,笔者和学生一起回顾了端午节的由来、全国各地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创作出一些和端午习俗相关的美术作品,无论是彩绘作品、泥塑作品还是编制作品,都能够将艺术创作与端午习俗结合起来。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因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感到学习活动更加亲切,投入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明显提高。笔者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发掘与学生生活感知中的交集,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教学信息,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和理解美术,提高综合素养。
五、组织课外活动满足探究欲望
完成了美术课堂教学任务之外,美术教师还要善于整合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课外活动是较为有效的方式。笔者结合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兴趣爱好,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一方面,笔者组织学生针对教学中的一些趣味内容开展探索,在《仕女簪花》教学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准备材料,按照古代所处的朝代进行服装的设计,然后结合设计的饰品,举办一场“梦回唐朝”的时装秀。这一活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成为了他们课余生活中的一件趣事。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学生对艺术的追求以及特长的发展,组织相应的活动。教师可以组织艺术欣赏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各种艺术品展览,也可以针对学生美术特长培养需求,专门制定培养计划和开展培训活动,为学生的专业特长提供良好帮助。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教学改革推进的力度,积极投身其中并不断总结提高,真正体现教学改革对教学成效提升的核心推动作用。
高校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美术方面要有水平、有才华、有技艺;应兼顾学生的知与行、艺与技、道与器,并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做一个实践型的“专门家”,而不是一般的“匠人”或“操作工”。高校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就高校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而言,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术型或工程设计型人才,它更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及理论的深度,而高校教育则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它更注重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高校教育目标的表现,直接体现在教学计划之中,其重点在于突出体现高校教育的社会性、职业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一、传统美术教学的弊端
传统美术教学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及评价过于强调继承性、封闭性和统一性,以教材为准绳,以教材、教师、知识为中心,忽视了创造性、开放性和个性。由此引发的教学方式比较强调系统性、理论性和循序渐进性,忽视了综合性、渗透性、实践性和拓展性;比较强调求同性而忽略了求异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扼杀了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是一项极具时代性、有效性和必要性的工作。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内涵。
首先,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全新课程,它是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设计,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性课程学习内容,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在探索中创新。其次,教师是这门课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高校美术的研究性学习不再是单纯知识性的灌输,而是综合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不再是单纯的技能、技法的工匠式传授,而是思维方法、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的引导;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式的学习,而是更加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实现的教育。最后,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这里面包括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中与他人交流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等等。
三、研究性学习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实施的策略
1、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育环境因素起着奇妙的作用。这种奇妙的作用在于每一个学生具有相当广阔的智能潜力开掘升华出来”。研究性学习应特别重视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情感性教学环境不仅是优化认知过程的“催化剂”,而且这种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反映在美术教学中,师生面对同一审美对象,共同参与艺术活动,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并互相给予对方尊重和欣赏。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艺术修养的差异,每个人对同一艺术对象的理解与表现也会不尽相同,但人们参与艺术活动所获得的愉悦体验这一结果是相同的,都处于一种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持信任态度,对他们的主体地位予以尊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在学生面前以艺术权威自居,也不要过早地对作品下定义,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对课堂教学就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这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真实地表现自己,并与教师进行知识信息的交流。
2、强调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
首先,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与一般的学科教学目标不同。美术学习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它更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仅仅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更强调学生亲身的实践和体验,而不仅仅是通过课本和老师获取间接的知识;在知识技能的运用中,在亲身实践中,使自身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各方面得到升华。
美术课必须保证学生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绘画、制作和欣赏,这是一种智慧技能型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曾写道:“点、线、面,黑、白、灰,红、黄、绿。最简单的因素,营造极复杂的绘画… …”,他以科学家的眼光和语言讲明了艺术的本质是创造的道理,也说出了美术实践智能型操作的特点。
其次,美术研究性学习,有很多时间是学生们自己进行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的研究学习提供了保障。笔者曾组织了美术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每个活动小组10人左右,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当补充与大纲有关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充实美术课外活动的内容。活动内容为素描色彩、国画、装饰画、手工以及协助学校或班级开展美化环境、出墙报、黑板报、绘画比赛等活动。
首先,教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其它艺术学科基础知识,美术教师除了具备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外,必须尽力扩宽其它基础知识的掌握面,以及了解其他艺术学科基本知识技能,并能综合运用它们进行教学,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其次,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中学生,所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化的,从而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审美的眼睛。现代教育要求我们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是要努力提高所有学生的审美水平,以提高全民族的审美素养。教师还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善于吸纳新知识,衣取新信息,并善于把这些新理念、新知识、新信息合理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以保持与时代同步。时代的飞速发展,新学科,新技术,新知识的大量涌现,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接受新理念、掌握新知识、运用新技术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其主动去学习并了解美术。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般人们都认为美术教育是激发创造性和获取创造性表现能力的手段之一。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就是创新。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时期就有画家开始了创造性的活动,“斯普托尼克打击”曾震惊了美国,美国从1958年开始注意能力与人才的开发教育。日本早在1952年就开始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事实证明“科教兴国”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机构。李岚清副总理曾提出“以艺术教育”做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可见其意义及其重大、深远。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手段,突破习惯的束缚,从而产生变异的见解,并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也就是说,既要发散,从多角度寻找答案、方法,又要集中,通过分析从中找出最佳答案,而重点抓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具体而言就是:第一,要鼓励学生放开思考,扩散思维,寻求多方面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敢于标新立异,开拓创新。第三,要鼓励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增强探索性的思考力。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在学生的造型活动中,我尊重他们的个性,既可以用写实的手法,也可以夸张、变形,在色彩上可以按客观去表现。也可按主观意识去表现,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都能创造出风格各异的画面。
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环境及自身的遗传因素的影响从而会引起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行为表现中会参差不齐。比如画“跑步者”,学生能正确画出入在跑步时的结构与动作关系,至于作业中出现的其它问题,老师用形式美的法则、规律加以引导,或者让学生们共同探讨,我出其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并让其继续完成作品、即使作业画得真不好,教师也要找出其闪光点。教师千万不要用专业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品,不能用美术专业学生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著名画家沃尔特·迪斯尼上小学时,曾把花盆的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种异想思维非但没有得到老师的称赞,反而得到老师的一顿毒打。今天,这样的
事不该再发生在我们教师身上。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说一句表扬的话。如:“你画的不错”“你这个地方画得非常好…你的色彩真漂亮”,学生会因此得到鼓励,更会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
关键词 中学生;美术课程;环境教育
一、中学美术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学科优势
美术学科的地位非常特殊,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所有学科的领域。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美术与环境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始终以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及其中的人和事作为自己关注的对象和创作之源,而且美术总是以一种理想化和审美化的眼光来看待和创造一种意境,反映美好的愿望,这在东西方的山水画和风景画中体现尤其明显。另外,感官和物质材料的运用也与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课与环境有联系的题材也是相当丰富的,美术教师有责任在美术课堂上体现环境意识,把环境教育与美术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接受环境意识。
二、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
(一)知能教育内容
中学美术教材中有大量的欣赏教学内容,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时,指导学生认识生存环境可分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人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使人类渐渐远离了自然环境,更有的建筑破坏了自然环境,带来了恶性循环,如耕地被侵,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大地、海洋、森林、天空等自然景观、大自然中动植物生态环境和世界名胜古迹。
(二)道德教育内容
美术教学重视技能表现,利用一些环境节日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在教学中增加环保漫画的欣赏,开展一些“环境保护漫画比赛”、“环境标语征集”等活动,使学生明确人类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后果是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明确人对自然界应有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
(三)行为教育内容
要使学生自觉地关心环境、为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尽一份力量、保护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有较高的环境意识,更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中意识并做到: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中学美术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
(一)美术课堂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1.结合教材内容、强化环境教育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并非要将美术课堂变成环境教育课,而是努力挖掘美术课程为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所能作的贡献,找到美术教学与环境教育的交汇点。因此,作为教学内容也应该以美术教材为基础,挖掘其自身环境教育内容以及在原美术教材内容基础之上寻求适当延伸与拓展,从而为美术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实施提供所需的教学资源与素材,使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获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美术教材是体现美术课程目标、内容和要求的重要载体,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中介。现行的初中美术教材中富含了相当多的环境教育内容。能否发掘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美术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必须从教材着手,在全面发挥学科功能的同时,有意识地挖掘环境教育内容,可以列出初中美术教材中可进行环境教育的内容,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2.联系生活实际,增强环境教育的开放性
虽然美术教材中有着十分明显的环境教育价值倾向,教材自身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很多环境教育内容都是学科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点的有机组成或延伸,无须刻意安排即可进行融入式或渗透式的环境教育。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美术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分散性和地域性与现实性不强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多选取身边生活中的环境教育典型实例,使环境教育可以有机融入到学科教学中,这样学生才能真切地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利用手工教学和设计课,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掌握美化环境的各种技能
美术课堂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环境保护的知识,而且能够通过独特的教学内容的渗透,掌握美化环境的各种技能。手工制作能力的培养也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部分。在手工课中,引导学生利用废品,变废为主,既是手工能力的培养,也是促进环境意识的一个手段。
(二)课外活动是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课外活动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性、自由性和实践性,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把环境意识渗透到活动课中,可以充分利用活动课的多样形式,使环境意识更加贴近学生,学生也更乐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意识的渗透,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
参考文献】
[1]王凯松.浅议现代小学生公民教育.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6
[2]张家勇.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美术教育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