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3: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空巢老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0-0037-02
我国正在在步入老龄社会,根据全国老龄委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同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43亿。老年群体是全而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空巢老人、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
当前,农村老人养老源由从前的家庭与家族力量向主干核心家庭较淡薄力景发展。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特别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涌入,剩下了老人、儿童、妇女空守农村的现象。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出现很多老人空巢现象。
一、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
(一)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年收入
家庭收入是一个家庭的经济基础,直接关系到家庭的消费分配情况,关系到整个家庭的物质、精神消费水平。从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北省06年农民人均收入为3700员,而从样本的统计数据看,达到这―平均线的农村空巢老人仅18.2%,而年收入1200元以下的家庭占总数的40.0%,无经济收入的占13.2%,超过总数的一半,空巢老人家庭的整体收入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虽然日常开销不大,但由于老年人生理上原因,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和老年人群高发重症,例如支气管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加之老年人居住房屋多为年数较久的老屋,因此医疗费用、房屋维修费等成为空巢老人家庭的严重经济负担。在问卷调查的样本中,77.9%的样本感觉生活有压力,其中又有71.5%认为牛活压力来自经济收入。如何解决空巢老人家庭的经济收入问题,不得不考察其经济来源。
(二)农村空巢老人主要的经济来源
从调查数据看,样本中62.0%的老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自己劳动所得”。原因之一,中国农村老人的自我养老意识比较重;原因之二,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的子女都独立成家,或外出打工,家庭缺乏劳动力,老年人不得以参加劳动,此外,有些子女本身经济状况拮据,无法供养老人,这样一来,老人迫于生活压力必须参加劳动。在接受调查的老人中,有31.4%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子女给予”。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看,子女负有赡养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从以往调查看,受当前拜金主义的影响,部分年轻人家庭意识淡薄,把老人当成累赘,不履行赡养义务,更是造成了部分空巢老人老无所养,生活陷入贫困。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把“农村低保金”和“政府资助”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只有16人和10人,分别占总数的2.8%、1.7%。这表明政府在农村养老中仍旧处于配角地位。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医疗
(一)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
这里我们涉及的健康主要是指生理健康。从本次调查数据看,65.7%的老人处于“基本健康”状态,“健康”和“身患重病”都只是少数,分别占15.2%和19.0%。此处定义的“基本健康”是指“有1-2种慢性病”,慢性病指那些持续的或者长期影响健康的疾病,并且某些疾病(如风湿病、心血管疾病)将妨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慢性病通常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存在,并且无法治愈,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健康问题。经常导致其活动受限,需要更多的照顾,并导致健康医疗的大量支出,是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的一大风险。
(二)、农村空巢老人患病后采用的疾病治疗方式
从统计结果看,有55.6%的受访老人选择“简单治疗”,16.2%的老人会选择“间歇性治疗”;仅21.8%的老人采用“正规治疗”;另有6.4%会“放弃治疗”。为什么绝大多数空巢老人会选择简单治疗和间歇性治疗呢?首先,高额的医疗费用,使本来生活就很拮据的空巢老人望而却步。其次,医疗条件的限制。再者,老年人自身消极治疗的心态。慢性疾病在早期和中期虽有症状体现,但不会对老人生活带来实质影响,容易被忽视。
(三)农村空巢老人就医方便程度
老人因行动不便,对医疗机构距离的远近和方便程度比较敏感,根据我们的调查,认为就医“方便”和“比较方便”的分别占总数的40.7%和28.9%;认为就医方便程度“一般”的占19.6%,认为就医“不太方便”高达10.9%。仍有三成的老人就医不方便,因此可能导致患病老年人即使想进行正规治疗或比现在更好的治疗,却因现实条件制约而无法实现;同时,就医不方便还将导致老年人就医成本的增加,包括路费、路上奔波从而加重病情等,致使更多的老人进行“简单治疗”“间歇性治疗”或干脆“放射治疗”。
三、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状况
国内学者认为,在家庭空巢化的背景下,家庭养老模式发生的重大变化有:一是家庭养老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了分离;二是家庭养老的功能出现弱化。养老支持力弱化、养老资源减少正在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三是养老功能出现转移,即从家庭转向社会。这就是家庭养老的社会化和现代化问题。
根据本次调查的数据表明,有三成空巢老人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是“子女给予”。但子女其实很少关注他们的生活,就算打电话回家问候也多是因为孙辈和空巢老人一起居住,才顺便享受到子女的照顾。
从数据比较看,“给生活费”一项是子女对老人的主要选择,“买生活品”也属于对老人的物质生活支持,反映出子女对空巢老人的帮助主要是直接的物质帮助,精神帮助却相对较少。这种直接的物质帮助并不能真正满足空巢老人生活的需要,尤其是高质最的老年生活的需要。子女对老人心理、精神帮助的缺乏,容易导致空巢老人产生寂寞、空虚的情绪,诱使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
四、总结与建议
1 强调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孝敬老人,尊老爱幼。
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尊老爱幼的氛围,提倡孝敬老人、关注空巢老人,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不仅要有社会文化监督空巢老人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与关爱,还要有其子女用工企业或是社区的舆论监督并作为企业用工考核的一个思想指标。
2 通过农村社区的力量,关注农村空巢老人。
这个事件传播得很快,当地十里八乡的很多村民都知晓了这个消息。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此类事件刺痛了村民的心。这些年,乡村空巢老人独居家中弱、病无人救助,甚至孤死家中无人知晓的例子不时见诸于媒体。随着农村家庭逐渐小型化和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乡村老人空巢化问题凸显,农村养老不仅是伦理课题,也是一道社会难题。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老年人一直都是最弱势群体之一,农村的贫穷集中体现在农村老年人的贫穷。目前,我国有超过一亿的乡村老人,大部分人都指望“养儿防老”、“靠儿养老”。但随着家庭逐渐小型化,许多农村家庭也正面临和城里人一样“一对夫妇供养4位老人”的现实,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为父母养老已成为许多子女的不可承受之重。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和城乡间的流动,农村家庭的空巢化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在物价上涨,医疗、教育等日常消费开支急剧膨胀的情况下,不少农村子女对长辈的养老正变得“有心无力”。“养儿防老”已经远远不能支撑社会养老的重负。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老龄化也正进入加速阶段,乡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实现老有所养是中国农村的急切呼唤。
2012年4月9日,世界银行《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及其养老保障:挑战与前景》报告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年轻人大量向城镇流动,与成年子女同住的农村老人比重,已从1991年的70%下降到2006年的40%。这些农村老人还得下地劳动,并负责照顾孙辈,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负担”,中国农村老人比城镇老人更加脆弱。
近几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低保、新农合、基础养老金等救助政策,其中正在推进的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口尤其有益。但由于60岁以上老人领取保险金的前提是子孙必须参保,而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村青壮年参保积极性不高,客观上造成很多子女不参保的60岁以上老人无法领取养老金。所以,对于许多农村贫困老人而言,这些好政策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活与养老困境。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农村贫困人口一般没有储蓄。这些老人所获成年子女的经济支持可能不够,更容易陷入贫困。
与城镇相比,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很不健全,保障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村的养老设施普遍落后于城市。目前政府在大部分乡镇都设立了敬老院,但敬老收养范围仅限于孤寡老人、五保户、残疾痴呆老人,而且服务落后,许多老人不满其“圈养”式养老服务而“逃出”敬老院。同时,许多有子女但空巢的失能老人,因不符合入住敬老院的条件而不能入住。商业性质的养老院在农村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其高昂的养护费用让老人望而却步。“即使缴费,人家养老院也不愿意接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啊!”许多失能老人只能靠自己苦撑和乡邻的帮助而苟活。
有研究认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已远远超前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需要认识到乡村养老问题的紧迫性,及时构筑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确保老有所养。期待有一天,乡村老人与城镇老人都能颐养天年,乐看夕阳红。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景象
目前我国农村成年子女与老人同住的比重已下降到40%,空巢老人不得不承担繁重的劳动,养儿不一定能防老。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率仅为34.6%,月均养老金74元/人,乡村养老院建设也远远落后。相比城镇,中国农村老人更加脆弱。以下是记者以河南为样本,拍摄的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景象。
杨彩凤,女,1945年生,河南省伊川县高山镇人,育有2女1儿。大女儿出嫁后自顾不暇,二女儿有些憨傻且患有癫痫病,近年来就一直在娘家生活了。20多年前,唯一的儿子到贵州打工,后来就在那里做了上门女婿,近10年只回来过一两次。提起儿子,杨彩凤说:“往返的火车票太贵了,我告诉他,等你爸断气时你回来一趟就中了!”
杨彩凤的丈夫刘红宾因8年前患脑溢血,至今瘫痪在床。拾柴烧水、做饭喂饭、给老伴清理屎尿、照顾憨傻女儿生活,这就是67岁的杨彩凤每天生活的全部。“我真不敢想,一旦哪天我倒下了,瘫痪老伴和憨闺女怎么办?”
如今,67岁的杨彩凤每个月靠着自己和老伴的140多块钱低保金度日,家里的一亩多地交给大女儿种,每年女儿会给她拿来一些粮食。
杨古乱,60岁,河南省伊川县高山镇洞子沟村人。她的丈夫10多年前已经去世,有2子1女。大儿子全家到新疆打工并落户,二儿子4年前因为宅基地纠纷,失手打死人,至今负案在押。杨古乱哭着说,房子还没有盖好,二儿子就出事了,“我想去把肾卖了,看能不能把二儿子换出来!”
杨古乱参加了新农合医疗保险,但因为儿孙们没有参加新农险,按规定她就不能参加和享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因为无力种地,杨古乱把地租了出去,每年拿到400元租金;家里养着十几只鸡,卖鸡蛋每月得几十元钱;大儿子每月给她寄来一二百元。这就是她的全部生活来源。二儿子在押以后,杨古乱连续3年申请低保,但未能获批。
佳新年,男,河南嵩县龙潭沟村人,1943年生;老伴王兰香,1945年生。他们曾经生育3个儿子,大儿子在22岁即将结婚时因为肺病去世,小儿子1岁半时夭折;在两年前,35岁的二儿子因为肾病丢下父母和妻女撒手人寰。一次次丧子之痛,让王兰香常年流泪不止,最后哭瞎了双眼。现在,两位老人和孙女每月靠约200元的政府低保金维持生计。因老伴王兰香眼睛失明,种地、养牛等所有的农活和家务都要佳新年一个人来劳作。
二儿子给二老留下了一个孙女,佳红燕,2004年出生,今年上小学3年级。她是二老唯一的希望。佳新年说:“我现在就指望小孙女快点长大了!不然,我如果哪天起不来了,她可怎么办?”佳新年担心双目失明的老伴将来没有依靠。
樊云汉,男,1934年生,河南省孟津县小浪底乡东达宿村人。他有1儿2女,儿子全家在上海打工;两个女儿均智障,其中一女死亡数年,另一女儿出嫁到外村。2012年他开始享受低保,每月可领取72元低保金。
78岁的樊云汉现在患有肺气肿和肾病,手脚浮肿,在上海打工的儿子曾返乡几天,带他去医院检查后又匆匆返回上海。因他有儿有女,不符合入住敬老院的条件,只能独居家中。
平日里,樊云汉自己颤颤巍巍生火做饭,病重下不了床时,住在同村的远方亲戚便每天端一碗饭让他充饥。他说:“我现在也就是在家里等死了,就怕哪天伸腿了还没有人知道!”
畅转运,男,66岁,河南省孟津县横水镇元庄村人,一生未娶,无儿无女。这两年,在村干部的动员下,畅转运断断续续进过养老院生活,但总是不久就出来了。他说:“我不想住养老院,那里面老憋屈!”
按照规定,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可以在镇养老院生活。养老院居住的孤寡老人每月享受210元(每天7元)的生活费,而在家中分散养老的孤寡老人每年可获得1310元的生活补助。目前,横水镇养老院80多个床位仅居住了52名老人,而全镇孤寡和五保老人有100多名。
现在,畅转运所在的元庄村新开了煤矿,他就在村头摆了一个小地摊,卖一些小商品。他说:“收入不多,但是加上政府每月给我的孤寡老人补助金,生活完全没有问题。”
宁翠莲,76岁,河南省栾川县庙子镇庄子村人,育有5个女儿1个儿子。老伴去世22年了,女儿们已经相继嫁出去,20多岁的儿子排行最小,在外打工,家中只留下宁翠莲独居。
宁翠莲身体还算硬朗,家里的一亩多地由她自己种小麦和玉米。平时,她总是上山挖些五贝子、连翘等药材,“逢到合适的季节,挖药能赚到200元左右呢。”她的心愿就是攒点钱收拾一下房子,以备儿子成家后回来住。
宁翠莲也会上山砍竹子做成小工艺品,拿到附近旅游景区去卖,每个卖一两块钱。这样的生活让老太太很满足,她就是不敢想万一哪天身体不好了怎么办。
记者采访手记
孤独的晚年生活,使农村独居老人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采访中,好几位独居老人都轻轻地说,现在也就是在家里等死了,就怕哪天伸腿了还没有人知道……虽然他们说这些话时显得很平静,但老人们内心已经感受到自己晚景的凄凉。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3-0095-02
一、调查背景
空巢老人一般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空巢老人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空巢老人”普遍患上了“空巢病”,常常表现出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综上所述,关注并为他们解除“病痛”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
二、调查内容
湖南省安化县小淹镇明星村,是一个相对闭塞的山区小山村,面积约8平方公里,人均水田不足1.5分,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玉米、红薯、茶叶,木材、楠竹资源丰富,农民年纯收入约1500元。全村有4个自然组,共450人。
1. 人口年龄结构表
其中,90%的16岁以下小孩在远离村庄6公里左右的小淹镇中小学寄读。80%的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剩下的青壮年主要在家从事竹木加工和农业生产。
2. 60岁以上老人基本情况表
其中,70%的老人一年到头没有去过县城。大部分老人常年住在空荡的老房子里,面对的却是子女在外打工,孙儿乡镇上学经常见不着面的窘况,唯有寒暑假或逢年过节,才得以与子女们短暂相聚。
经过调查走访,这些“空巢老人”主要患有如下两种“疾病”:
1.“相思病”。“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医保等好政策的普及,“不冷不饿就是幸福,能吃能喝就是健康”的思想悄然发生变化,空巢老人急需情感的慰藉,他们不担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他们害怕出现如潘广益《我好想你》 歌中唱出的“空荡的房子只剩下寂寞和无奈,我也曾试着放弃…”的境况,有的老人甚至相思成病,这也是空巢老人的“流行病”。65岁的肖胜华奶奶,老伴2年前因病去世,共有一儿两女,两女远嫁他乡,儿子在上海工作,一年很难回家一次。她也曾试着到上海与儿孙共同生活,但喧嚣的城市使她很快逃离,身患糖尿病的她不得已独居在农村老家艰难照料自己,每天只期望能有几个访客来陪她说说话,唠唠家常。当谈及而儿孙时,经常相思泪洒衣襟。70岁的陈向移爷爷和67岁的王建湘奶奶是一对空巢的老夫妻,育有3儿4女,女儿出嫁后很少回家看望,儿子全部在外打工,7个孙子中有1个在外打工,其余6个还在上中小学。儿孙满堂本是两位老人最大的幸福,但这一幸福只停留在春节这几天。平时,两位老人携手在儿子的自留山和空荡的房子周围转悠,渴望儿孙从天降,哪怕是来个电话。唯有春节团聚爆竹声,老人一年的心酸孤苦在节点上得到平衡。
2. “恐惧症”。被寂寞包围的空巢老人,由于长期不能与亲人相聚,常常内心失落、心理压力大、缺少安全感。他们衷心守护着乡下财产,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般动力助推儿孙过舒适,在浓浓的牵挂中最担心的还是儿孙在外的平安。他们害怕意外的出现失出生命的意义,于是寂寞、牵挂、恐惧是空巢老人的共同点。68岁的陈正光爷爷,两个儿子全部外出打工,平常只有两个不足10岁的孙子与他相依为命。他每天细心呵护儿子的财产,在一次小偷将大儿子家的电视机等财务洗劫一空后,他诚惶诚恐,天天晚上开灯睡觉,并且经常失眠,十分恐惧财产的再次丢失。他说,一年到头唯一能睡个好觉的是儿子在家过春节的那几天。80岁的陈吉光爷爷,他三个儿子均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当去年听说大儿子从工地上坠落至重伤时,一度失去了生命的兴趣,现在天天以泪洗面。而且,自从这个事件出现以后,全村的空巢老人更增加了对儿孙的担心,离家在外不安全的恐惧布满整个心灵。
三、调查思考
中国2000年就已进入老龄社会,成为较早面临老龄化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权威部门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37亿。中国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重,中国老人的愿望也越来越简单――逃离空巢,晚年能有个依靠,能有家人的陪伴。
通过这次调查,笔者深切体会到了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下难以调和的矛盾。不能要求青壮年无所事事窝在家中,他们同样渴望着新的天地,生活压力逼迫着他们离开乡村,这就必定造成了空巢的局面。因此,在当下亟需做好以下工作:
1. 营造关心老年人的社会氛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而“彭宇案”“许云鹤案”等发生后,“社会对老人心怀戒备”愈来愈强。一个老人摔倒在路边,扶还是不扶?如今这个问题让不少人陷入纠结,害怕惹祸上身的助人为乐使得传统美德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尴尬。尤其是部分不良人员还专门针对年老体衰的特点,从事伪装成子女打电话向空巢老人要钱等不法行为。面对老人出现的信任危机,要充分利用媒体大肆宣扬像2013年全国道德模范廖月娥那样的尊老养老典型,宣传推介她十多年如一日无条件赡养5个与自己毫无亲朋关系的孤寡老人直至送终的优异事迹,号召全社会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同时,积极组织引导社会志愿者走进乡村、社区,开展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法律援助等服务老年人活动,为老年人安度晚年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 加强农村养老设施建设。孤独愈发相思,独处尤其恐惧。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业体制机制不完善,发展缺少统一规划,政府各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缺乏合力;政府责任不够清晰,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养老服务业扶持政策不完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滞缓,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才4万多家,其中大部分是公办机构,民办机构床位数只占总床位数的1/3左右。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政府补助、社会赞助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尤其是农村养老院建设,让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能聚集一堂过上群居生活。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和政策,建立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等老年人活动室,有组织地开展广场舞、象棋、麻将、阅读、书法等老年人乐于参与的群文活动。要广泛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让老年人从京剧、花鼓戏等娱乐节目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乐趣。
3. 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医疗问题。现在农村医疗保险基本落实到位,但在一些比较落后的乡镇,老年人看病还十分不便利,患点小感冒还要到离家较远的镇卫生院看病。由于交通等因素的制约,患病的老年人往往只能在家硬撑。而且,有的老年人还反映,虽然普及了医保,但由于有的单位过于重视部门利益,个别不良医院入院门框大大提高,原来几块钱可治好的小病,现在动辄打针住院,扣除报销的个人所花费用甚至比没有入医保前还高。因此,建立村级医疗站、健全医疗上门服务制度、鼓励业务素质高的医学类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素质等势在必行。
4. 增加乡村建设项目。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调查中发现,背井离乡,并不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农村青壮年所愿,是农村的资源和工作机会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才促使他们过上如此生活。对此,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通过修路、筑桥及把一些重点项目选择性地放在农村等,增加农民工就近务工的机会;另一方面,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现实背景下,出台更加优惠政策,有序引导农民挖掘利用现有农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时,大力扶持乡镇中小企业发展,为青壮年提供大量就地就业的机会。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5-174-02
一、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分析
随着第一代独身子女的长大,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由此引发的养老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尤其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大量的“空巢老人”、“鬼村”的出现使得我们再次直观的感受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就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主持人几次提到“空巢老人”更是体现了国家甚至是社会大众对“空巢老人”问题日益高涨的关注度。
根据2009年年初,全国老龄办的《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老人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全国农村老年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共3288万户,占农村老人家庭总户数的48.9%;空巢、类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共4742万人,占全国1. 08亿农村老年总人口的43.9%。另外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中提到,我国空巢老人比例很高,预计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这一个个醒目的数次都在提醒着我们为“空巢老人”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已经刻不容缓。
(一)农村“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年满60 周岁,拥有农村户籍,子女外出打工或定居城镇,身边无成年亲属独立生活的老人,包括和未成年外孙子女留守在家共同生活的老人,而农村“空巢老人”是如何产生又为何越来越多呢?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农村家庭规模急剧缩小,家庭养老能力弱化。随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年轻父母渐渐老去,独生子女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个甚至八个老人的现象开始出现。这一现状必然导致了一部分老人无法和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二是农村因为交通闭塞,经济结构单一等原因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年轻一代普遍外出打工或为子女上学等原因搬离农村去城镇生活,但又因为经济能力有限,无法将父母也带离农村,这导致了很大一部分老人留守农村,成了“空巢老人”。三是社会转型过度阶段产生的诟病,在我国广大的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普遍未受过文化教育,而改革开放后年轻一代目不识丁的人已经很难找到,这一文化层次的差异导致两代人之间形成了巨大的代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不再愿意留在农村与父母共同生活,而是选择在城市打拼。
(二)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
经济来源有限,生活负担沉重是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首要问题,城市的老年人在达到一定年龄后可以每月领取退休金维持生计,但在农村,每位老人每年仅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六百元(按照我国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标准计算),相当于每月五十五元,这种形式大于实质的养老金数额直接导致在农村老人们依然要从事繁重的劳动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但即便是这样,高昂的医疗费用也常常使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而那些缺乏劳动力,子女又无力赡养的老人生活则更加艰辛。
医疗资源匮乏,生活无人照料是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普遍问题,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交通闭塞,医疗资源匮乏,技术有限,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些患有类似于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他们常常在发病时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而失去了生命,不仅如此有些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为了节省医药费,为子女减轻负担,只在乡镇小诊所内简单治疗放弃住院疗养的机会从而导致病情恶化。但除了医疗条件有限,身病或年迈无法自理生活的老人无人照顾更是严重的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大多是自我照顾或夫妻间相互扶持,但这也仅是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
生活孤独单调,缺乏精神慰藉是农村“空巢老人”值得关注的另一问题。衡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精神层面有时比物质更重要。所以对于“空巢老人”来说可能前面所说的问题都不是最重要的,缺乏陪伴,孤独才是他们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再好的物质条件,再好的医疗设施可能都不如家人的陪伴带给他们的幸福。只有做到精神赡养,才能让“空巢老人”们真正感受到幸福。
二、居家养老模式的优越性
目前,世界各国的养老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即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所谓家庭养老,即依靠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为老人提供物质支持,生活照料以及医疗等方面需求的养老模式,其主要是以传统美德“孝”为背景依靠亲情来维系,这种养老模式一般在经济较落后的国家盛行。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的飞速发展,家庭结构不断缩小,家庭养老能力在不断弱化,“空巢老人”的出现正是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的结果。
社区养老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主要养老模式,其主要是依靠社区这一单位,整合政府、社会、个人多方资源集中养老的一种模式,社区养老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整合资源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采取社区养老较为适宜,这一模式较之家庭养老更加先进,对经济基础的要求也更高。
最后是社会养老,这是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的一种养老模式,尤其在发达国家基本都实现了社会养老。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由国家和社会保障老年人晚年的基本生活,所以对国家要求较高,既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又要有一定的财政支撑,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已经基本能够实现社会养老。
上面所述的三种养老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自身的条件要求,而我国农村正处在由家庭养老模式向社区养老模式转变的过度期,随着家庭养老模式不断弱化,社区养老又尚且设施不足、体制不完善,直接导致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结合实际,从“空巢老人”的需求出发,探索一个新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作为介于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之间的养老模式便应运而生。
居家养老作为一个全新的养老模式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养老成本低,居家养老则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农村地区现有的资源,结合当地特点建设最适合的养老机制。节约成本又能和地区特点相契合,可操作性强。(2)能够最大限度的照顾到老人的感受,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都希望可以在家中安享晚年,而居家养老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让老人能够在家中,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给老人以最大的精神慰藉。(3)居家养老能动性强。较强的能动性也增加了各种制度,政策的可行性,加快建立新型养老体制,更快的改变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
三、转型期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居家养老模式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从问题的根本出发,以老年人最急切的需求为立脚点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一)具体的立脚点
首先是对于尚有劳动力,健康状况较好的老人,仅需提供一般的关照与帮助即可,但对于一些长年患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就需要有专门的护理人员,服务中心,必要时对老人统一照顾。针对不同情况的老人,提供不同的生活帮助,是居家养老模式建立时要考虑的一大内容。
其次是医疗保障需求,看病难,看不起病是现阶段农村老年人面临的一大难题,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也会不断提高,正是最需要医疗资源的群体,但农村受其自身经济状况及交通不便等因素的限制,往往很难享受较好的医疗服务,尤其是身边无子女照顾的“空巢老人”更是处在医疗保障最边缘的地带。如何使得老有所依,病来有医是居家养老体系构建时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
最后是精神文化需求,谈到健康我们现在最常说的就是身心健康,上面所列的两个需求,主要是为了解决“身”的方面,而最后一个就是要解决老年人的“心”的健康。最缺失的恰恰就是这一方面,因为没有子女在身边陪伴,他们常常感到孤独落寞,使整个晚年生活变得黯淡无光,如何弥补子女不在身边带来的亲情缺失,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一大难题。
(二)构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
1.强化各村集体的“社区”功能,建立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机构。长期以来我国的村委会一直是顶着政府的光环发挥着领导协调宣传等多种作用,对自身定位不清,随着农业税征收的取消,村委会的公信力及对村民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正是村委会发挥作用重新树立威信的绝好时机,应借此机会,使村委会的职能由服务政府向服务人民转化。
2.完善农村医保,建立医疗保健中心,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农村虽然都有农村合作医疗,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老人的需求,对此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更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另外,考虑到农村交通不便,应由各村委会单独或联合建立医疗保健中心,为老人提供日常的医疗保健,并在当地“空巢老人”家中设立急救铃,以应对老人可能出现的突况,保证其遇到突发疾病时得到及时的救援。
3.建立老年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减少“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可以建立老年文化中心,成立老年人兴趣小队,增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另外可以结合当地传统民俗,组织当地老年人将一些几近荒废的传统民俗活动重新传承起来,这样一方面是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对一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1 经济供养方面
空巢老人的经济供养不足。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表明,农村老年人从事农业劳动的比例占36.4%,在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时才不得不求助于子女。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空巢老人无退休年限,年老后多数仍要以从事体力劳动来维持生存,土地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支撑。子女的帮助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 生活照料方面
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缺位,这客观上是由子女长期不在身边造成的。老人的生活起居各个方面需要自己亲历亲为,原本到了需要照顾的时候,却没能得到子女及时帮助和救助。老人的身体健康本来就存在着风险,在长期缺乏照料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病患,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无人照料而猝死的老人的例子屡见不鲜。
3 精神慰藉方面
空巢老人普遍缺乏精神慰藉,孤独感强。由于本身知识文化水平的限制,老人的休闲娱乐方式单一枯燥。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老人身边,因此不得不在自己享受天伦之乐之时,饱受对子女、儿孙的思恋之苦。据调查数据显示,38.7%的农村老人患有轻度抑郁症,18.6%和7.4%的人患有中度和重度抑郁症状。
造成我国农村老人空巢的原因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群体,是在多因素下共同作用形成的,具体如下所示。
1 社会变迁改变了家庭的各种关系
以前在农村,空巢家庭是极为罕见的,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家庭乃至大家族普遍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适应生产生活的能力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人数的多少。而现在家庭大多是子女婚后分家另过,这种现象的存在证实了小型化家庭已经逐步取代原有大家庭,家庭功能正趋于核心化,这也从侧面体现了社会变迁对家庭制度潜移默化逐渐改观的深刻过程。
2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其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中国社会老龄化的问题。我国农村家庭结构走向小型化,核心化,缺乏子女留在家中照顾年迈的老年父母。由此,我国农村传统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养老模式受到冲击。
3 由于农村老年人对其生活的家乡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因此不愿随子女向外流动
并且随着传统家庭观念的淡化,传统血亲价值观念受到市场经济理性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挑战,新一代的农民的子女具有更强的独立意识,加上代际之间生活方式的差异,生活理念的冲突导致年轻人更喜欢自己单过。不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这无疑加剧了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
4 社会中重幼轻老现象严重导致社会资源在代际间分配不均,很多的社会资源都流向家里的下一代,挤占了应该被用到老年人身上的社会资源。
5 我国现行的低保政策由于受助名额相对于满足条件的庞大的农村空巢老
人来说是非常的少的。而有限的名额又有被村支书等相关工作人员后箱操作留给自家亲戚、朋友的风险,导致实际落实到真正需要救助的平困的农村空巢老人是少之又少的。
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对策
1 加大对农村《老年法》的宣传,使老年人的优待政策得到落实,让更多的老年人在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医疗保健以及维护权益等方面享有实惠,努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助老、养老的美德,形成全社会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2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这样既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也有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能使青壮年就近工作,便于照顾老人和子女。
3 完善农村新型医疗制度,建立农村公共医疗上门服务制度,扩大财政补贴和医疗保障范围,在已经享有“低保”和“五保户”救助的农村空巢老人范围基础上逐步将低收入、患有重病的农村空巢老人纳入保障范围。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268-01
自我国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到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流动人口从1997年的389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6亿人,其中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如今,打工携妻带子外出渐成趋势,农村将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他们生活上缺乏照料,成为“空巢老人”。老年人――这个体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体,将面临怎样的困难?计划生育政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户均人数减少趋势明显,传统家庭结构在慢慢消失,农村“空巢老人”如何养老?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探讨其养老的可行路径,是理论和现实都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目前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
1.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生活艰难。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对农村而言,养儿防老依然是比较传统的观念。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拥有子女人数减少,人口流动规模扩大,增加了家庭赡养的难度。对“空巢”无子女老人讲,由于他们能较顺利享受到社会福利,也无养育下一代的劳苦,后顾无忧;而有子女“空巢老人”的生活主要靠自己,处于自养状态,同时还要承担照料下一代和从事农活等体力劳动,他们自我经济收入预期下降,其额外经济收入主要看儿女的收入状况或道德水准。相对无子女老人来讲,他们经济保障不足,生活更为困难。笔者曾对豫东部分农村做过调查。发现大多“空巢老人”是自己养活自己,活到老干到老,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因无固定收入,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均高于城镇老人,生活较为艰难。
2.社会地位下降。当前,农活在很多村仍是一种重体力劳动,而且收入少、不稳定,这也是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诱因之一。外出务工较农业劳作收入高而且稳定,随着经济能力的增强,相对仍停留在自然经济思维下的农村老人而言,其家庭和社会地位逐步提高,而熟悉耕作技术,有丰富生产经验。掌握传统家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老人则由优势地位沦为弱势群体,也缺少了家庭中的话语权。尤其在当夸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养老观念受到挑战,年轻一代行为上表现出敬老爱老意识的匮乏,致使家庭养老的主体责任正在淡化、丢失。
3.缺乏情感慰藉。传统的父慈子孝文化还深深影响着农村老人。在养育子女、盖房娶媳、抱孙子,掏干了自己的财力和精力后,期盼能与儿女共享天伦的老人们,但是外出务工的子女,工作忙,没时间交流;毗邻而居并未外出的子女,由于“代沟”等问题,疏而不亲。除了天伦之乐的缺失,农村“空巢”老人“冬天站墙根,夏天找树荫”,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极其贫乏。终日生活在封闭的狭小空间里。情感得不到倾诉和释放,使许多老人产生孤独、空虚和自卑感。老人心理上存在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是一种更大的伤害。笔者调查的一位老人说“过去是吃饱等饿,现在是吃饱等死”,一种深深地落寞和伤感溢于言表。
4.有病要撑着。当前,绝大多数农村老人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但由于自费部分难以承担,“空巢老人”仍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现象,加之农村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农村剩下的是“386199”人员,家庭安全成为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因此,要么有病撑着。外出就医,因无人陪伴,户里户外两牵挂。调查发现,“空巢老人”最怕的是生病卧床,若卧床在家,只能由老伴照顾,毫无外援;独身“空巢老人”生病后,则几乎无人照料,更是艰难。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对策
1.进一步强化传统孝道教育宣传力度,鼓励、奖励恪尽孝道的好儿媳、好女婿(儿媳当家是农村的普遍现象),政府要鼓励,社会要提倡,引导子女“见贤思齐”。鉴于目前宣传尽孝、赡养、扶助老人的正面信息较少。即便有,也往往是常人所不及。改变宣传内容和形式是为当务之急。
2.注重家庭养老功能的挖掘。传统家庭养老是单一家庭为核心,辅之以宗族亲友。而此功能逐渐丧失的情形下,农村养老服务业势必应当加快发展,以弥补子女及宗族亲友力量之不足。农村养老服务业可以以行政村或农村社区为基础,以邻里照料为纽带,以村民自治组织为工作平台来发展,使每个村庄都成为“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它所带来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高龄、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将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化解他们的养老困境,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目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负担加重
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中国养老的基本模式。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拥有子女人数减少,人口流动规模扩大,增加了家庭赡养的难度。因为赡养老人的主体是青壮年,他们不仅要完成成家立业的重任,还要肩负赡养多位老人的义务。这种状况下,对“空巢老人”来说,他们的生活主要只能靠自己,处于自养状态,必要时还要承担照料下一代和从事农活等体力活动,他们自我经济收入预期下降,其额外经济收入主要看儿女的收入状况或道德水准。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因无固定收入,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都是可想而知的。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伴随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据统计,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较城市空巢老人要高出许多,健康状况差的占27.2%,患慢性病的占65.5%,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很多人还是多病缠身。更严重的是,他们没有退休金和养老保险,57.8%的人未享受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①尽管很多地方实行了农村医疗合作,空巢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仍有不少人连补偿起付标准线以下的费用也负担不起。尤其是那些慢性病患者,面临“保了饭碗保不了药丸,保了药丸保不了饭碗”的两难境地,遇上病情突发,家中无人,又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难以治愈的严重后果。
(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空虚,缺乏情感上的慰藉
在农村,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纷纷外出求学、打工、生活,这又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和老人的养老难问题。留守的老年人,长期独处,生活意义不明确,和外界接触越来越少,心里话没处诉说,最容易产生孤独感。再加上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活动场所有限。他们迫切需要思想交流、语言沟通,更需要亲情的慰藉。
(四)养老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养老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养老服务设施和老年活动场所不足。空巢老人本就独自居住,对养老设施的需求很大,但现在大部分地区都没有专门的养老活动场所。乡镇敬老院只接收国家规定的五保老人(即由国家和集体提供吃、穿、住、医、葬保障的无人抚养、无生活来源和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农村空巢老人有子女,不符合入住条件;乡村公寓,由于收费和老人观念问题,一般都不愿意入住。二是养老的服务人员不足。由于子女外出务工,本应有子女赡养的老人无法得到应有的照料,只能代由社区照顾或者由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基本没有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
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的转型和变迁改变了家庭的各种关系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直接带来了经济发展以及个人收人的提高,客观上有利于增强对老年保障的经济支付能力;另一方面直接改变了农业单一的生产方式,促使更多的青壮年子女在外寻求发展机会。大量的农村中青年进城务工,造成许多农村老人留守家中无人照顾,这样就导致了空巢家庭的出现。
(二)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女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生育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优育观念逐步形成,使农村产生出大批的少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家庭规模缩小,也使得代际重心发生倾斜,“宠幼厌老”的现象有所抬头。目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后就算与一方父母住在一起,但另一方父母就自然而然的成了空巢老人。
(三)思想观念的改变
传统家庭的观念是养儿防老,大家庭以血缘为纽带,共同生活,一起劳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从注重伦理关系转变为重视经济关系。父母和子女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活动方式上差距加大,因此,双方都更倾向于分开居住,由此产生了空巢问题。
(四)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缺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缺乏保障
由于受到现实中国经济实力的限制,相当一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仍没有保障,这些老人尚未被真正纳入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之内。同时由于当前中国对人的社会化资源的照料上更偏重于青少年,农村空巢老人所获得的社会化照料资源少。
三、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合理优化配置养老资源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养老、敬老、爱老的法律法规,从思想上认识到空巢家庭养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资金筹集渠道,发展财政拨款、个人缴费、社会参与、慈善捐赠等多种形式,建立养老服务机构;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开设资助项目,比如对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营业税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发展养老服务体系。
(二)加强农村社区引导,发挥社区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作用
在农村,邻里交往频繁,人际关系比较亲密,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社区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可以安排人员为不能自食其力的、身体患病的空巢家庭老人干农活,给他们提供饮食、住宿方面的照料;组织社区卫生保健服务部门,定期深入空巢家庭内部,进行健康检查,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提供医疗保健护理,定期为老人进行健康指导、护理、上门巡诊、设立家庭病床,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锻炼等服务,减少到医院就诊给其生活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以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帮助他们建立健康行为。
(三)重视家庭赡养,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今后在农村仍占主要地位。各级政府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表彰敬老养老先进,谴责不尽孝道行为。让“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子女应承担的赡养和照料老人的义务落到实处。在子女恪尽赡养义务的前提下,“分而不离”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家庭养老模式,但要教育分住的子女常回家看看,帮助父母做点家务,沟通情感,照料生活。
(四)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许多老人没有自己的爱好,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这只能增加自己的寂寞和孤独感,这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晚年培养自己的爱好、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很重要。空巢家庭老人闲暇寂寞的时间较多,可以鼓励他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活动,增设适合老人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五)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实现农村养老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是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而有效分散风险的制度。目前,农村老人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赡养,而子女的外出务工并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援助,这就意味着留守的空巢老人如果单纯依赖家庭养老则有着较大的风险和不可预见性。农村养老保险试推行十几年来,尽管目前还有不少困难,在实际运行中也遇到了挑战,但只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以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村的空巢家庭老人就逐渐能从其中受益。
四、小结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空巢老人”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社会、经济、政治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为农村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养老氛围,农村空巢老人将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注释:
①袁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9(5).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美萍.社区养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导模式[J].行政与法,2010(1).
[3]袁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9(5).
为进一步了解我街空巢老年人在生活、心理、精神及其他方面的需求,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关爱空巢老人的惠老政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我街在武胜、万年、涂家、大董、和平五个社区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对象为年满60周岁及以上并未与子女(晚辈)同住的老年人,由社区专职干部对老年人组织入户调查。调查采取问卷方式,由调查员按照事先设计的调查问卷,入户直接面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由调查家庭中的空巢老人当面回答有关问题,并认真记录答案,当场回收问卷。现将我街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的综合汇总。这次调查对象总量191个。汇总结果显示如下:
性别分组:男性66人,占34.55%,女性125人,占65.45%。
年龄分组:60~69岁的33人占17.28%,70~79岁的91人占47.64%,80~89岁的62人占32.46%,90岁以上的8人占4.19%。
文化程度分组:文盲39人占20.42%,小学初中的112人占58.64%,高中中专22人占11.52%,大专及以上18人占9.42% 。
婚姻状况分组:未婚7人占3.67%,丧偶的107人占56.02%,配偶健在的65人占34.03%,离异的8人占4.19%,再婚的4人占2.09%。
家庭存续时间分组:0-5年的29人占15.18%,5-10年的42人占21.99%,10-15年29人占15.18%,15-20年的32人占16.75%,20年以上的59人占30.89%。
现有子女分组:有1个子女的35人占18.33%,有2个子女的45人占23.56%,有3个子女的55人占28.8%,有4个子女以上的43人占22.51%,无子女的14人占7.33%
二、调查凸显出的主要问题
(一)医疗健康方面
1、空巢老人多数具有较高的生活自理能力,但身体疾病较多。能自理的老人153人;半自理的老人29人;不能自理的老人并一般日常生活行为需完全依赖他人的9人。调查对象的情况显示,大多数空巢老年人身体健康有些小毛病,但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的就有61人、另外还有27人患有严重疾病甚至癌症。
2、空巢老人就医状况不容乐观。通过统计看每月医药费支出状况的人数,每月支出100-500元钱的多达106人,500-100的有27人,1000元以上的有18人,在100元以下的仅40人。调查显示,有155为老人认为目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疾病,这给空巢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二)经济收入方面
1、调查对象中,女性人数几乎是男性的一倍,但有属于自己名下的房产人数男性却比重较大,且退休金大多数都在1000元-1500元,仅仅够维持生活。
2、空巢老人中基本生活开支都不大,每月开支500-1000元的112人,1000-2000元的48人,2000元以上的13人,但对于自费购买助老呼救设备,还是有150人认为无力购买,并有182老人希望政府购买。
(三)生活安排和精神慰籍方面
1、空巢老人文化娱乐生活比较缺乏。其中108位老人主要就是在家做家务、和邻居聊天散步,有98人选择看电视、听广播、阅读,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唱歌、跳舞、旅游等的仅56人,没有一个人上老年大学,甚至有23位老人没什么事干也缺少人说话常感到空虚和寂寞。
2、调查结果显示,子女关心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有167人,但仍然有20人对老人漠不关心,并且160为老人半年之内会见面,但有9位老年人很长时间都很难和子女见面。
3、空巢老人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老年人还是不太接受到养老院养老的方式,仍然愿意保持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但他们同时也希望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帮助与关照。
4、大多数空巢老人对于“爱心门铃”、“红飘带”、“一键通”等助老呼救系统还持有保守态度仅61人表明需要,还有130命都表示不太需要。
三、建议及对策
(一)不断完善城市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基本养老保险这一块,要切实保证老年人口的养老金的增长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使老年人口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尤其要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在配偶遗嘱补贴、社会养老补贴等方面,也要适时不断提高这方面的待遇水平,以使那些主要依靠这些收入来源生活的老人能够维持起码的基本生活。
(二)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
老年人口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他们对医疗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要高于一般人,而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又使得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这就导致了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大。因此目前应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加快部分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的转移,从而增加社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而社区对老年人口提供的医疗服务应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疾病的治疗,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服务,如医疗咨询,对疾病防治的大力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的生活方式、普及老年照料和护理知识等。
(三)加快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
政府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对于我街这种老城区,空巢老人普遍感兴趣的是政府买单的免费服务,而目前能够享受这种免费服务的老年家庭数量极少。因此,政府应考虑到部分老年家庭的特殊情况,放宽实施免费服务的条件限制,以使更多的老年家庭获益。同时,应加强社区照料服务的.整合和宣传工作。
(四)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首先,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教育空巢老人的子女在精神慰籍方面履行赡养义务,常回家看看,多关心老人。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加入到为空巢老人服务的志愿者行列中来,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空巢老人精神慰籍方面的作用。
其次,要加强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及场所的建设,要想方设法增加社区的文体设施及场所的建设,要动用政府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力量。
再次,社区要经常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活动形式要尽可能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更多空巢老年朋友们的需求,将更多的老人吸引到社区中来。
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多多关心和探望他们。尤其是经常探望那些因种种原因不常出门活动的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给予帮助,要特别关心独居空巢老人。
此次开展的城市空巢老人基本生活状况普查时间紧、范围广、受众面宽,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如果能够为市委政府制定惠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将来能够使老人们从这项工作中得到了切实贴心的实惠,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们为老服务脚步不会停歇,将继续秉承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讲奉献的一贯作风,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是我街全体老龄工作人员的执着追求!
范文二
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13乡3镇。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阳街。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2006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都阳镇耕地面积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 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况,靠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不想给自己的田地丢荒,所以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重农活要雇人,成本比较高,老人们只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
(二) 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
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清明节能回来几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没有回家,老人们难免有孤寂之感。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时,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更显得孤独无助。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
(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几乎可以导致一切困难:经济拮据,缺少照料,心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农村老人也基本不进行体检,只有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才去看病。如今,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由于经济收入不高,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有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或是路途远而没有回来,只是打来电话询问。农村偏远山区曾发生老人病死在家而无人知晓的悲剧。
四、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
(一)政策方面
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应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这些农村的老人,属于贫困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依靠家庭的供养,然而由于我们的农业生产落后,使得以农为生的他们收入微薄,他们的家庭通常子女超标,中青年农民供养老人成为他们很大的一大负担,另外,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中青年越来越多的流入城市,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地携带妻儿进城谋生。虽然,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收入高于种地收入,但他们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很有限,以至于大部分老人还要靠劳动来维持生计。特别是那些男性老人,不得不重新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和家务,他们参加农业劳动的比例高达80%。同时,外出打工的子女多数也将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种,这样一来无疑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劳作负担。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们,真可谓苦不堪言。
2、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人老了,病痛自然多。尽管实行了农村医疗合作,空巢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仍有不少人连补偿起付标准线以下的费用也负担不起。同时,农村老人普遍有“拖”病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抱怨医院收费太高,每次病痛发作,吃一些廉价的止痛药,隐瞒自己病情不说,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给儿女找麻烦;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节俭,舍不得花钱看病,对待小病,他们总是一拖再拖,得了大病就干脆不治了,万一遇上病情突发,家中无人,又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难以治愈的严重后果,有的农户家距村卫生室超过5公里,到镇卫生院、县医院看病就更不方便了。老人们得了急性病常常会耽误治疗,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3、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空巢”最难熬
“空巢老人”外出务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让老人陷入孤寂之中。万家村1组的郭承全夫妇就是如此,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将小孩也带到打工处上学,几年时间不回家探视老人,老人反而天天为儿孙的生活状况担忧着急。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远,但由于“代沟”等问题,共同语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远。老人们只能围着自己的“空巢”打转转,生活在封闭的狭小空间里,情感得不到倾诉和释放,整天郁郁寡欢。
除了天伦之乐的缺失,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贫乏。受多方面因素限制,全镇部分村、社区活动室只是作为摆设,活动室更没有健身、康复的器材设备。镇合江村共有“空巢老人”50户,其中20户家里连电视机都没有。
有些老人还为教育子孙伤脑筋。教育孩子,这本是年轻父母的事,可是,由于子女大多在外务工维持生活,孙子辈的读书、教育这项任务全部落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上。双河村的王世清老人无奈的告诉我:“我两个儿子都出去打工,放下两个孙子在家读小学,要管吃、管住、管监护,教育孙子不但责任大,而且极为操心,今天不是孙子生病,明天就是孙女闹别扭,又是隔代教育,加之性格孤避,不听话,又不争气,时不时还给你惹祸上身,再加上我们没文化,无法辅导读书,怕影响娃娃终身。教育不好又怕儿女埋怨,真是心烦”。
二、当前“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
1、经济环境差造成空巢老人
由于改革开放,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涨,农村的经济收入已无法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于是产生了农民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得不外出务工来补贴家用,近年农村惠民政策不断出台,政策宽松,农民工地位明显提升,种地与务工收入比对,形成明显差距,加上近年来打工人员中部分人员已成为外地老板留用人才,工薪较高不愿返乡等因素,造成空巢老人。
2、人口的老龄化和少子女化造成空巢老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生育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优育观念逐步形成,使农村产生出大批的少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家庭规模缩小,也使得代际重心发生倾斜,“宠幼厌老”的现象有所抬头。有人预测,到21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城市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可能有60%—70%与已婚子女不住在一起,而农村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可能有30%与已婚子女不住在一起。
3、家庭原因造成空巢老人
一是老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为避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产生冲突与矛盾,而选择独立生活。二是子女压力大(子女的子女读书等),无暇照顾老人,老人也不愿加重子女的负担,而选择独立生活。三是受住房紧张等条件制约,无法与子女同住。四是极少数子女具备条件,但赡养老人的观念很淡薄,嫌弃老人,从而使老人不得不独守空巢。
4、老人长期养成的生活观念和习惯难以改变
一些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在城市购买了房子,也乐意把父母接到身边一起“享福”。但城市生活是一种与乡土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很多农村老人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城市高层的单元套房、相对淡薄的人际关系,使得一部分老人对久居的农村生活充满怀念。也有的农村老人虽然希望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但觉得双方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方面存在差异,为避免共同居住与子女产生冲突而选择返回农村居住。总之,对于大多数农村老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留在农村。所以,除了那些进城务工尚无多少发展的大量青壮年的父母而外,即便是那些在城里站住了脚的少数青壮年的父母,也一样多半会不得不自守农村的“空巢”。
三、对改善“空巢老人”现状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1社会经济的发展
1.1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产生
家庭联产承包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打下了基础:一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奔向城市。并且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大大提高,改变了原来的单一农业种植生产方式。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不光提高劳动效率、增加产量,也减少了对纯劳动力的需求量,这就使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农村空巢家庭数量逐渐增多。
1.2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收入差距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2010年该收入比为3.23: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近几年农民工数量继续增长,总量达25278万人。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2010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农民工的大量外出,使农村剩下大量的老人和留守儿童,其中大部分是空巢老人。
2思想观念的变化
2.1老人自身方面
2.1.1固有思想观念难以改变
一些到城市打拼的子女,逐渐在城市买了房子,安定了下来。大部分人都愿意把操劳一辈子的父母接到城里去享“清福”。但老一辈的父母已经习惯了农村的生活方式,有浓厚的乡土情怀,而城市里生活节奏快,人情关系淡薄,许多农村老人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不愿意去城市里生活。同时子女的生活习惯,一些老人也适应不了甚至是看不惯,为了不必要的矛盾,老人就继续留在了农村,独自生活。
2.1.2老人思想观念的改变
现在一部分老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已不再是传统的刻板的家长形象。一方面由于子女在外的长期成长和打工,一些老人已经习惯了独自生活。他们认为自己年轻的时候很辛劳,年老后就应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不愿意去城里。另一方面老人也理解子女,现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子女在城市花销大,有能力、身体尚好的老人大都不愿意成为子女的负担,自愿选择空巢。
2.2从子女方面
一是自身经济条件的不允许。离开农村去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收入上虽有所提高,但城市花销大。对于没有文化或一技之能的人来说,想在城市里买房定居下去,更是难上加难。对于这类空巢老人,只要他们身体还算硬朗,都会愿意继续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减轻在外打工子女的负担,养老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
二是孝文化的弱化。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儒家文化,提倡“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拜金主义等新观念的出现,敬老爱老观念淡化,使传统的孝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3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3.1农村居民缴费能力不足
养老保险筹资能力与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后的剩余情况相关。要使农村居民通过向社会保险机构投保以获得老年生活保障,只有当农村居民收入在维持生存需要后仍有剩余时才可能实现。对于空巢的农村老人来说,身体机能下降,生活大都不富裕。子女在外打工如果经济条件不很好,还要给子女倒贴钱已补家用,更有甚者还要替子女抚养下一代。目前的农村老人对养老保障需求很大,新农保政策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但对于特殊的空巢老人,不能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没有明显的政策倾向。空巢老人收入过低,收入来源严重有限,没有足够的能力缴纳养老保险。
3.2新农保制度下养老金替代率低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后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我国长期以来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低。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有限。新农保政策规定,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新农保分为100到500元5个档次,其中“新农保”中基础养老金55元由国家财政全部负担,在整个养老待遇的结构比例中是较大的。但从替代率角度看55元的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较低。以B 地为例,有 100元到500 元 5 个缴费档次,地方财政每人每年补贴 30 元,假设通货膨胀率等于当年人民币存款利率,缴费 15 年后,按 100 元最低缴费档的参保者 60 周岁后每月可以拿到 69 元, 按 500 元缴费档的每月能拿到 112 元。以 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 元为替代率基数, 缴费档次为 500 元一年的养老金替代率仅为 17%,与国际上的 50%~60%的替代率标准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韩霄.农村空巢家庭养老保障实证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一、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不与子女居住的老年人。包括两类:一类是无子女的老人;另一类是与子女分开居住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有学者认为,“空巢老人”是一些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些则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些是儿女远在外地,无奈寂守空巢的老人。按照居住形式可以把空巢老人分为夫妇同居的空巢老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按照年龄可以分为低龄空巢老人(60~79岁)和高龄空巢老人(80岁以上)。
二、安顺市XX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
1、养老模式的选择
现阶段农村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但对于经济落后、思想保守的贵州来说,养老模式较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并难以接受机构养老。强调家庭是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的结合,而家庭养老是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模式。在贵州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中,家庭养老仍然是养老模式的主要形式。一方面是农村保守的传统观念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国家相关的政策体系还不健全导致的。社区养老在贵州农村还相当薄弱,并未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国家和社会还需投入更多的关注与采取措施不断去完善。
2、养老支持的来源
在新型养老模式的冲击下,并未很大程度地动摇贵州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仍是现阶段贵州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要形式,子女仍然在经济供养、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安顺市XX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
随着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务输出到城镇地区,贵州农村出现了大量“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却留下了孙辈和农田,这给农村空巢老人带来沉重的生活和精神负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孤独与精神空虚
子女是农村空巢老人最大的慰藉,子女外出与“分家”对老年人的心理与精神都造成较大影响。老年人与子女的通讯方式单一,以电话联系为主,外出务工子女也很少与老人取得联系。在访谈中,有老年人反映其子女迫于生计一年只回家三两次,有的甚至一年都不回家一次,这使老年人的孤独感倍增。
2、劳动与经济负担重
安顺市XX村空巢老人承担着较大的经济压力,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的经济来源有近半是通过自身劳动。除了较劣势的地理位置,养老金也并不如意。走访与调查中了解到,绝大多数的空巢老人都认为靠自身劳动、半生积蓄及养老金过日子十分艰难,大多数空巢老人的钱都用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绝大多数的农村空巢老人认为养老的费用应该来自政府。
3、医疗卫生设施不够完善
安顺市XX村空巢老人生活缺乏照顾,医疗保健缺失,各种老年疾病成了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巨大威胁。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身体状况都不大好,有的甚至很糟糕。该村只有两家医疗设施并不完善的私人卫生服务站,一个感冒发烧少则花费20-30元,多则花费近百元。购买的城镇医疗保险只能在市里的大医院或乡镇医院治病才能报销,而该农村距市内大医院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交通不大方便。很多老人家都不愿意到远的地方看病,无论大病小病都到附近的私人卫生服务站治疗。某部分老年人即使身体状况欠佳,仍下田耕种以减轻生活经济负担。
四、对西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是社会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如果他们的生存环境得不到改善,将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人在情境中”强调个人行为同时由内在心理与外在社会因素形成。因此,针对安顺市XX村空巢老人一系列的养老困境,笔者建议在社会工作视角下从以下几个层面介入:
1、家庭层面
创新家庭养老模式,在大力弘扬孝文化的同时,政府应尽其所能提供养老保险,由子女管理老人的吃住,打理老人生活,给予老人精神慰藉。老年人有社会养老金加上个人储蓄,经济上相对较独立,有助于实现家庭正常养老功能。家庭养老观念除了依靠子女在情感上的自觉与孝心的自我内化,还要有赖于法律的强制保障。在家庭养老伦理道德的软性约束与法律的刚性约束有机结合下,形成一种良性的新型家庭养老模式。政府要从法律、政策上予以规范。
2、社区层面
实施农村社区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农村社区养老模式旨在把所在地区内的老人聚集起来,借助政府和社会一切可利用资源在社区内建立各种各样的互助合作、互助关怀的养老模式。第一,开展社区养老。老年人会希望自己融合于家庭,融合于社区,有来自家庭、社区的尊重与关心,多方位地享受生活的美好和社会对他们的优待。第二,建立互助会。低龄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可自愿加入到轮流照顾空巢老人及协助生病老人的子女队列中。
3、社会方面
农村空巢老人获得社会对其养老的帮助有益于社会稳定与和谐。首先,社会的爱心人士、社会慈善机构以及各种商业群体、团队等的爱心资助与扶植,会有助于养老基金的建立与养老设施的完善。其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必要着力宣传尊老爱老意识,增强贵州农村居民尊老爱老的意识。
4、政府层面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083
1文献综述
老年人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从上世纪末期,社会上开始出现对老人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大量研究。人口学变量方面,Diener发现已婚较年轻且高收入的男性老人更幸福。社会支持方面,大多研究显示,能对幸福感的预测起正向作用的是社会支持。人格因子方面,田林认为人格是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内外倾对幸福感有积极的影响,而神经质则有消极的作用。
国内外大多针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客观地进行研究,但大多研究结果没有形成统一性。本文将从小样本入手,以微观的角度,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描述性统计的方法,拉进与空巢老人的距离,从而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2农村空巢老人现状
(1)经济来源少,自给能力差。通50位空巢老人们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地租收入,而政府补贴和子女、亲属供给并不多,勉强满足基本生活。自己除了农活以外缺乏赚钱的能力。80%的老人患病时经济上依赖子女亲戚,增加了老人的不幸福感。
(2)从事劳务、生活自理困难。30%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会从事农田劳作、家务活动以及一些运动量不是很大的劳动;而大多数身体健康较差的老人则主要操持家务活动,甚至有的身体状况更加糟糕的老人生活需要他人的照料,身边却没有子女,觉得生活比较艰辛。
(3)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从工作、做农活等岗位上退下来,子女也不在身边,整天没有什么事可做。66%的空巢老人认为自己生活无聊,就只能“数着日子过日子”。空虚感和寂寞感激增,不利于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
(4)文化水平普遍较低。50位中仅有一位老人念过初中,其余均为小学及以下水平,甚至超过三分之二的老人从没有上过学。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空巢老人无所适从。
(5)缺乏社会关怀。社区的活动很少,政府也不会经常探望,子女回家的次数很有限,如果没有老伴,老年人是很孤独的。72%的空巢老人认为自己没有存在感。
3空巢老人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3.1健康状况
占将近58%的空巢老人有重大疾病,身体完全健康的空巢老人不到10%。此外,每年医药费占生活费30%以上的空巢老人有46%之多,医药费对原本收入不多的空巢老人来说成为了他们极大的经济负担,为了节约经费不去及时治疗,出现小病拖大的情况。空巢老人缺乏子女的照顾,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更为敏感。同时缺乏医疗常识的普及,容易胡思乱想。而由于自理能力减退,老年人在生活中对他人依赖性增强,尤其是丧偶的农村空巢老人。80%有身体疾病的老人表示,病痛的折磨让他们感到非常痛苦,长期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会让老人长期处于这种极度的紧张与不安当中,幸福感急剧下降。20%身体状况良好的空巢老人表示,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相对较少,生活的收入可以满足自身需求,而且农村的生活很舒适,幸福感会更强。因此,可以说良好的健康状况是空巢老人获得幸福感的一个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先决条件。
3.2婚姻状况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配偶的有无也是影响空巢老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有配偶的空巢老人的幸福感明显高于无配偶的空巢老人。配偶在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夫妻间的恩爱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空巢老人由于缺乏子女生活在身边,本身就易于产生焦虑、失落、孤独的情感,此时配偶就起到了调节剂的作用,相互间在生活中和精神上给予支持和照料。94%的空巢老人表示现在和老伴生活在一起很幸福,能有个人一起说说真心话,相互解闷,实在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对方会怎么样。如果有一方提前离开了,耐不住寂寞才会考虑去养老院居住。
3.3子女支持
通常来说,老人生活最重要的依靠就是子女,来自子女的支持占重要的地位。来自子女的关注能从根本上改善老人缺乏安全感和易产生忧郁情绪的问题。由于大多数子女外出打工,常年难以回家,但98%空巢老人还是希望子女能常回来看望自己,能够得到子女的照顾,重拾归属感和安全感。也有65%的空巢老人表示,子女自己过得好是他们最大的安慰,他们并不希望跟子女一起过,认为子女都有自己的生活,只要子女偶尔跟自己沟通,能够及时了解子女的现状就已经很满足了。其中85%的老人表示自己觉得这样很幸福。不过子女在经济方面支持空巢老人的养老,会让空巢老人觉得老有所依,不用过于担心自己的生计,利于提升空巢老人的幸福感。85%的老人表示子女每年过节或者偶尔给自己一些零花钱,会让他们觉得很知足。但是不会奢求自己经济来源的大部分是子女,因为他们在城里花销很大,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
3.4精神慰藉
75%的空巢老人都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相比生活的简单,69%的空巢老人认为最让他们痛苦的是缺少精神的慰藉。老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能够参加的文化活动本来就有限,老人的日常生活多是种田、洗衣服、做饭、照顾孙子孙女、偶尔聊聊天。这种单调的生活方式容易引发老人的空虚感,尤其一些丧偶老人,基本上没有人能一起说说真心话,生活枯燥无味。同时亲戚朋友间缺乏来往,感受不到关怀。这种情况会对老人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时间长了会产生孤僻的性格,寂寞的心理,极大地影响了幸福感。
综上所述,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精神慰藉、子女支持和经济状况是保证空巢老人幸福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经济状况对空巢老人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变小,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对于经济状况难以保障日常生活的空巢老人来说,是否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成为了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但如果身体上疾病缠身,会极大降低他们的幸福感,其次是婚姻状况、子女支持,收入因素则没有那么重要。
4建议
4.1国家方面
(1)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国家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增进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切实改善农村的诊所医疗设备落后问题。此外,政府可以采取补贴的方式吸引就业大学生来农村就业,以提高农村医生的整体水平与素质。另外,也可以成立帮扶小组,帮忙照料无自理能力和身体状况很差的老人。
(2)加强农村娱乐设施建设。国家应该加大娱乐健身设施方面的投资,如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如下棋等,也可以成立小组,经常举行文艺活动,既可增强空巢老人参与度,也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加强老人之间的沟通。
(3)要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子女敬老养老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子女的家庭养老意识,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建设。“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孝道”意识逐渐淡化的今天,我们更要大力宣传孝文化,督促子女常回家看看,给予空巢老人精神上的慰藉。
4.2家庭方面
(1)子女应该加强对父母的关心。子女应该经常跟父母沟通,可以跟他们说说在城市的生活,让父母放心,知道子女过得好,老人们也会安心。
(2)老年夫妻应该加强沟通。婚姻状况也会影响空巢老人的幸福感,和睦温暖的婚姻环境会让他们减少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感。对于丧偶的空巢老人,可以鼓励他们再婚。
4.3个人方面
提高老年人的自我养老意识,加强老人自身适应性。
一是老年人应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二是老年人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三是政府应该支持一些有能力的老人再就业。拥有了好的身体、积极的心态,老人的精神状态将会大有改善,对生活也会充满激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