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16:23: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讲师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讲师论文

篇1

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E分卷于2009年12月19日在其网站上公布,中国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讲师钟华、工学院讲师刘涛,两年内在该刊物发表的70篇文章存在造假,一次性予以撤销,并将该校列入黑名单。

除担任《晶体学报》C分卷联合编辑一职外,荷兰乌德勒支大学Bijvoet生物分子研究中心教授Anthony.L.Spek还负责编纂国际晶体学会用于检测晶体结构数据的权威检测程序PLATON。他告诉记者,《晶体学报》C分卷和E分卷使用网络投稿系统已有多年,相关软件会自动验证所提交的数据的合理性,检查其是否出错。因此,前不久编辑们在复查相关数据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已发表的数据存在问题。而此后更详细的分析表明,来自井冈山大学的投稿人钟华和刘涛以及目前尚未披露的一些作者此前所提交的数据存在造假。

让Spek大感意外的是,他编纂的原本用于“纠错”的程序,最终成了检验是否存在造假行为的“测谎仪”。据《中国青年报》

篇2

    顺直河段航道宽度的研究

    1、分道通航定线制的航道宽度确定

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施工控制

1工程概述

一般的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控制理论往往存在下列问题:

传统的控制模型或方法舍弃了许多系统因子,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从子结构的范畴考虑问题,因此,它无法协调控制(计算)精度与系统复杂程序之间的矛盾。

,这是由于施工条件的局限性(工期短、现场人员理论水平不高以及造价限制等)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控制技术或理论的复杂性并不等于精确性。

由于灌浆系统的结构存在不确定性,导致系统分析成果可能失真。因此,要完善灌浆的施工控制,必须做好理论基础工作,建立合理的施工控制概念结构。

2施工控制概念结构

2.1将灌浆工程看成包含几个子结构的、一个复杂的系统,灌浆施工控制理论即是在某种“最优化”意义下求解该系统的方法和策略的统称。它除了包含浆液的灌浆载体中渗流和相互作用规律的数学表述、模型化和最优化技术外,还补充了公理化、因果反馈和工程分析等内容。

2.2整个灌浆系统的控制过程见图1。对整个系统的运筹采用最优性准则和工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而对各个子系统则主要采用一般的浆液渗流理论和最优化方法处理。各子系统之间用耦合变量连接,并利用先松弛一个或更多最优化的必要条件以使其独立。全系统的最优控制不一定要求各子系统的全部最优化,子系统的最优解必须满足耦合方程:

Xi=∑CijYi,i=1,2,3,n

Yi=Hi(Xi,Ui,Mi,ai),i=1,2,3,n

式中Xi为从其他子系统进入子系统Ri的输入向量;Yi为子系统Ri的输出向量;Cij为耦合矩阵;Ui为系统输入向量(非调控的)U的子向量;Mi为决策变量m的子向量;ai为模型参数向量a的子向量。

2.3在全系统运行最优化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分析。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将由最优化分析获得的施工控制策略和决策变量用工程的观点检查分析,以验证其技术的可能性。②考虑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即在灌浆过程中,系统状态将发生变化,从而系统的输出亦将改变,为此,将新的状态变量输入灌浆控制数学模型进行反馈分析和灵敏度分析,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3灌浆质量子系统控制

灌浆质量子系统主要包括灌入能力、可塑性以及强度特性等。其控制目标因水利枢纽工程性质与设计施工要求而变。其控制方法:根据预定的控制目标进行浆材选择,并参照下述的10个灌浆定理预测和协调地质条件、浆材性质及施工技术工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坝基或混凝土坝体中的渗流场、温度场诸反应,使其达到最优选择。其灌浆定理概括如下:

3.1尺寸效应定理。对于渗透灌浆,浆材颗粒尺寸d必须小于被灌介质缝隙Dp或孔隙的尺寸R,即必须满足浆材对孔(缝)隙的尺寸效应:

注意,若为粒状浆液,其渗流状态除受尺寸效应控制外,同时也受下述流变效应控制。

3.2劈裂定向定理。采用劈裂灌浆方式进行灌浆时,劈裂现象必然会首先发生在载体中垂直最小主应力的平面上。

3.3劈裂判别定理。劈裂灌浆可以采用数值法和Q=f(P)曲线法来表示灌浆载体中发生水力劈裂的条件并判别其性质。

数值法——对钻孔压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区分三类情况:当流量与水头呈线性关系时,水在裂隙中呈层流状态,灌浆载体中未发生水力劈裂;流量与水头呈平方根函数时,渗流呈紊流状态,可能裂隙中发生了阻塞或裂隙中的充填料被压密;当流量的增长高于水流的增长时,表明渗流断面已被扩大,这是由于载体劈裂、裂隙充填物冲走或裂隙变形等原因所致。

Q=f(P)曲线法--根据钻孔压水试验结果,按照图1中的曲线形式判别劈裂性质:P与Q呈直线关系,灌浆载体未发生水力劈裂,见图1(a);流量随压力不可逆地增大,载体裂隙发生了冲刷或塑性变形,见图1(b);流量的增大是可逆的,载体裂隙发生了弹性变形,见图1(c)。

3.4吸渗反应定理。化学浆液对低透介质的渗透主要不是压渗作用,而是由于浆液对载体的润湿能力和亲和力,即所谓吸渗作用。浆液对载体的润湿,以其接触角来表示,若接触角θ>90°,浆液是载体的润湿相,亲和力F>0,有吸渗作用;若θ<90°,则无吸渗作用,浆液必须藉外加压力才能迫其灌入。

4工程费用子系统控制

在这个系统中,用最优化分析解决问题,即在本系统的运筹中,施工控制策略要使灌浆的净效益最大,而灌浆和施工控制费用尽可能地小。笔者将后者视作是负效益。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这种负效益,必须在一定的自然规律和施工条件的约束下,按照最优化原则,结合工程分析考虑施工控制工艺和方法,对整个灌浆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注意,这里不提负效益最小,而只要求负效益尽可能减少。这是由于在灌浆工程情况下,最优解并不一定是理想的运用方法。

假定施工控制的目标为已知,那么,在最优运用的策略下满足施工控制要求,就会使负效益为最小。这个问题可具体表述为:

x∈x;i=1,2,……m

并满足:设-r(xi)=0(5)

Xil≤Xi≤Xiu

约束条件:P>P设

t>t设

非负条件:xi>0

式中M为灌浆工程费用,即负效益,元;X为决策变量;Ci(xi)为负效益费用函数,其类型中的主要内容列于表1;xi为决定负效益分量大小的决策变量;r设为浆液设计扩散半径,cm;r(xi)为浆液实际扩散半径cm;xi1,xiu为决策变量xi的上、下限;P,P设为施工实际灌浆压力及设计灌浆压力,MPa;t,设t为实际灌浆历时及设计灌浆历时,h。

5环境效应子系统控制

灌浆施工工程对环境效应的影响评价遵循国家对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要求的长远的观点、时代的观点、生态学的观点、经济的观点和全流域的观点。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灌浆工程对其总体目标——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的需要以确立其价值,并以此为确定权值、评价值的重要依据。

为每m3浆液费用V为估计浆液漏失量

环境效应子系统的评价因子为: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雾、水质、水温、地下水、水化学、污染带(源)、施工中飘尘、有害气体、生活与生产污染物及水体污染、运输、爆破及施工机械噪声、施工及弃液、弃渣对景观破坏及灌浆全过程和建成后长期对人员健康与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影响等。

5.1环境效应控制质量指标级别值的划分采用“质量指标级别值划分表”,见表2。

5.3质量指标与影响程度和时效的定量关系。设评价初始时间为0,评价的任一时间为t,灌浆工程给环境效应的质量状态评分为E(t),未灌浆时用E1(t)表示;灌浆时用E2(t)表示。于是,环境质量变化为:

E(t)=E(t)-E(0)(6)

在时间t内,灌浆与不灌浆的环境质量变化则为:

ER(t)=E2(t)-E1(t)(7)

现在讨论绝对影响程度I(t)。

从生态环境受影响的时间动态看,在时间[0,t]内,灌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最大影响程度是使其质量达到最理想或最恶劣,即E(t)=10或E(t)=0。因而D(t)=10-E(0)为有利(正面)影响的限度值;C(t)=0-E(0)=-E(0)为不利(负面)影响的限度值。也就是说,若E(t)=D(t),表明极端有利(正面)影响;若E(t)=D(t)表明极端不利(负面)影响若E(t)=0则无影响。据此分析,绝对影响程度I(t)表示为:

篇4

(一)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很多教师在做课前准备时没有花足功夫,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够清楚。他们没有对试卷所考的知识点进行仔细的分析,也没有分析学生主要失分的题目是那些,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没有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了解。

(二)讲评过程没有重点

这一点的主要表现有:学生参与过少,从分配时间的角度来看,每题都讲,都用相同的时间,没有适当的迁移与分类;从课堂效果看,优生差生中等生的反应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多老师在进行讲评的时候没有仔细的研究透彻试卷所要考的知识点,同时也不清楚学生们对知识点的实际掌握情况,以至于最后讲评的时候没有侧重点。导致了学生不清楚知识的重点。而且也由于老师只顾自己讲,忽视了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后将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没有进行重点的讲解,却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大讲特讲。让学生学不到需要的知识。

(三)没有仔细分析学生考不好的原因

有的老师喜欢将考不好的原因归到学生身上,从而批评学生,但是却没有进行过自我的反思。这些老师一味地责怪学生,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有些过分的老师甚至还会冷嘲热讽,让学生产生情绪紧张、思维迟缓、注意力涣散等现象,严重的会厌烦试卷讲评课。

二、提高试卷讲评课效率的方法

针对前面所提出的几种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应该改进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方法,此处就提高试卷讲评的方法提出几点个人的意见。

(一)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抓住学生薄弱环节

在进行试卷讲评之前教师应该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例如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各分数段人数、优秀率、区分度、难度系数及每题的得分率或正答率等。统计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对学生错题的错误类型进行统计,例如每题出错的人数及类型,对于选择题还要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对考试的考查类型进行统计,可以按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评价六个层次统计相应题目的数量、占分比例和得分率,以了解哪个层次的题目存在问题较多;按考点分布进行统计,如每个考点或章节题目的数量以及所占分比例和得分率,以便于对出现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最后是对试卷进行分析,从而全面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的情况,以做好重点的确定,在试卷讲评的时候能够做到对症下药。

(二)讲评要详略得当

在进行讲评的过程中一定要详略得当,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讲评课中来。讲评时要注意层次分明,并能够突出重点难点。同时还要注意借题引路,授生以渔,交给学生有效的解题方法。在讲解重点难点时应该由点及面,进行延伸辐射,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并能进行知识点的迁移。

(三)讲评之后要进行巩固强化

在进行评讲之后还要重视重做试卷和新题布置。讲评分析结束之后,留下合适的时间让学生对评讲过程中的范题进行分析,用来让学生加深对所测概念、原理、规律、观点的理解,并强化学科建模思想。教师根据学生订正所掌握情况,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纠偏,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题干的关键词与关键信息是什么?这些信息提示本题测试的书本中的哪一部分知识?解决这类问题的都有哪些基本方法?如何构建这一类题的解题模型?通过这些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知识中的盲点、思维的弱点、不良的习惯,做到了纠正一题,解决一片。在进行巩固是还应该指导学生找到预防错误产生的方法,如圈写题中的关键词和关键信息等。指导学生在每一道题旁写全缺漏的知识内容,解题方法和正确答案,要求学生要有自我反思归纳总结的过程,要防止练得很多,反思很少的不良复习习惯的出现。同时还可以进行适量的变式训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考查知识点和学生学习的现状,从典型错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能、思想、方法等角度预先设计好变式试题,在课堂时间许可的情况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四)重点突破,对症下药

篇5

股价的快速上涨使股市成了全民关注的焦点。围绕中国股市估值水平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泡沫)、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泡沫经济的覆辙等问题,有关各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派认为,股市的泡沫只是结构性的;就总体而言,股市的价格水平是比较合理的。另一派则强调指出:中国股市已经高度泡沫化,存在崩盘和引发严重经济衰退的极大可能。到底该如何把握我国股市的股价水平呢?

一、股市存在明显的价值高估现象

(一)我们看市盈率指标(也是最常用的指标)

美国是成熟的经济体,70年代,由于德、日等国的赶超、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再加上石油危机冲击,美国的国际地位显著下降,经济增速放缓,甚至陷入了“滞胀”。自1974年到1979年,S&P5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只有9.3。80年代,美国大幅放松政府管制,企业也纷纷剥离非核心业务,强化核心能力。经过艰苦的调整,美国经济形势开始逐步好转。整个80年代,S&P5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为12。90年代,两极世界解体,全球化快速发展,作为全球化的最大赢家,美国的国际声望也达到了新的顶点。再加上互联网、基因工程等技术突飞猛进,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股市也有不俗的表现,市盈率节节攀高。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大量国际资金涌向美国,导致股票价格持续攀升。整个90年代,S&P5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达到21.7。需要指出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和大量资金的涌入股市,在美国也引发了互联网泡沫。S&P5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曾在2001和2002年达到33.9和34.25,但这是互联网泡沫达到顶峰并破裂前后的峰值。此后,美国股市市盈率便迅速下降。2003-2005年,S&P500指数平均市盈率分别为26、20.5和18.7。通过对美国经济衰退、调整和快速发展时期的比较,我们可以初步断定,美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大体在10-20之间。从整个长周期看(1970-2005年),S&P5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7.2。

我们可以把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上半期的日本看作是高速增长的经济体。1971-1979年,日本东证一部平均市盈率为24.6,1971-1984年间为25.8。如果我们注意到如下事实:1976年的股价指数并没有明显变化(只是从312点增加到347点),而市盈率却由27上升到46.3(这表明市盈率的上升主要是由盈利状况恶化造成的)并对此做出相应修正(假定其市盈率水平与前一年和后一年大体相当,为30倍),那么,1971-1979年,东证一部的平均市盈率为22.8;1971-1984年,东证一部的平均市盈率为24.7。在1985-1989年(泡沫经济发生、发展时期),东证一部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35.2、47.3、58.3、58.4、70.6(在日本,普遍流行企业相互持股。因(持有其他企业股票)股价上涨带来的收入并不计入企业利润,日本的市盈率在一定程度上被高估了。),从事后看,这个水平显然是偏高的、不可持续的。和相对封闭的日本不同,作为四小龙之一的香港则属于高度开放的经济体,我们可以把回归前的香港看作是高速增长的开放经济体(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东亚奇迹”神话随之破灭。)。在回归前(1973-1996年),恒生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为14.6,其中:最高为32.2(1973年),最低为8.1(1983年)。若考虑到1973年为起始年予以剔除的话,则最高的年平均市盈率水平为18.2(1981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高速发展的经济体的股市而言,合理的市盈率水平大体在30倍以下。

反观中国,2007年5月,上交所A股平均市盈率为42.8,其中工业股为37.9,商业股为74.2,公用事业股为49.3,房地产类股票为70.4,综合类股票为44.8。而深交所的平均市盈率更高,2007年5月末,A股平均市盈率为54.87,其中,农林牧渔、信息技术、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大约为70倍,批发零售、社会服务、综合类在100左右,而传播文化更是达到令人不可思议的530倍。不仅远远高于美国互联网泡沫时期的高峰值,而且和日本泡沫经济高峰时期的水平十分接近。即便我们强调中国股市的特殊性,认为中国股市的市盈率水平应该更高一些。但从微观投资的角度看:超过50倍的市盈率,也意味着公司盈利占股价的比例要远低于当前的存款利率或国库券利率水平。投资者放弃国债、存款等投资方式,购买风险水平更高、盈利水平更低的企业股票,其决策的基本出发点只能是:把获得高收益的希望寄托在股价上涨上,而不是寄托在企业经营收益的改善上。而这正是股市泡沫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香港是中国内地企业融资上市的重要场所。中资企业的股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成熟市场对国内企业市场价值的评估,可以作为我们判断国内股价是否合理的一个有益参照。如图2所示,恒生中资企业指数平均市盈率大体在15倍左右。只是到2006年以后,受国内股市火爆行情的影响,中资企业的平均市盈率才一路攀升,即便如此,2007年上半年也不过20倍左右。简单对比也可得出判断:国内股市对企业的估价水平偏高了。

(二)我们看市净率(即股票价格与股票净资产的比值,托宾Q值)

二战以后,美国股市的市净率长期在0.5-1.2之间波动,只是在90年代后半期,平均市净率才超过1.2,即便是在股市泡沫已经非常明显的2000年1季度,美国非金融类公司的平均市净率也不过2.06(转引自罗伯特·布伦纳著,王东升译:《繁荣与泡沫》p180-18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日本东证一部的平均市净率(具体计算方法,以东证上市公司财政年度ROE为基础,以东证一部当年平均市盈率*0.75+下一年度平均市盈率*0.25为相应的市盈率,由PER*ROE=PBR,计算得出市净率。)(如图3所示),据笔者测算,在股市泡沫发生之前(1979-1984年,财政年度)和经济泡沫破灭之后(1990-1996年,财政年度),分别只有2.47和2.3。而在泡沫经济发生、发展期间,市净率则从2.9持续攀升,最高达到4.7倍。在韩国,股票的市净率水平甚至更低。2005年和2006年,韩国证券交易所(KRX)的

平均市净率分别为1.8和1.58。在2006年,即便是韩国强势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和IT业,其市净率也只有2.11和1.92,而作为成熟产业代表的汽车业,其市净率只有1.29。

反观中国股市,按2007年7月13日收盘价计算,作为上市公司代表的沪深300指数的市净率平均为5.36(如果按股票发行额进行加权,为3.99;如果按股票流通额进行加权,则为4.58);中小企业板市净率平均为6.62(如果按股票发行额进行加权平均,为6.43;如果按流通股票数量进行加权平均的话,则为6.39)。中国股市的市净率,不仅远高于美国、日本股市的平均水平,更高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水平。企业的市场价值,一方面取决于企业未来的收益能力,另一方面也受到重置成本的制约。固然,使特定的固定资产产生较高的收益,需要有合格的员工、严格的管理和完善的销售与服务,即不仅要拥有物质资产,还要拥有一定的组织资本。而且,企业上市还需要支付不菲的成本。因此,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通常会高于重置成本。但超过一定限度后,任何企业都会把企业上市,以谋取更大的利益。按照目前的市净率水平,一家企业上市后,可以使其净资产增值4到5倍。即便剔除了上市费用,还有什么生意能够比建设一家工厂、然后再公开上市更有利可图呢?还有什么能够比上市公司按成本价(或支付一定溢价)收购一家未上市公司更能有效提升股价呢?明显不合理的市净率水平,也表明中国股市存在严重的价值高估现象。

(三)我们看市场交易状况

2006年底以来,随着股价持续快速上升,股票投资的风险也在不断积累。在价值发掘的名义下,各种概念、题材得到炒作,那些盘子较小,价格易于操纵的股票在资金的追捧下,价格继续攀升,并进一步带动股票价格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长期亏损、面临退市压力的股票,也凭借资产注入、借壳上市的概念,价格成倍上涨,甚至出现了“愈ST,愈有投资价值”的独特现象。一些“一夜暴富”的故事更在市场上广泛流传。例如,一个叫金玉龙的人,因为他持有的*ST长控被借壳上市,股价爆涨而使其财富一夜增加约2400万元(7.18元飙升到68.16元,一牛人一天狂赚2398万。)。媒体也发表文章,大量宣传股票投资带来的丰厚收益,具体如“中小版催生140位亿万富翁”、“操作几次获利470%”、“‘整注’创造价值,新多不畏新高”、“‘交叉持股’将牛市推向巅峰”等。一些学者、官员也加入进来,纷纷发表唱多言论,如“全民炒股实为理性”、“当前股市发展基本健康,不存在严重泡沫”、“全民炒股是天大好事”等。就这样,在多种力量的作用下,全社会都弥漫着追求“一夜暴富”的躁动。

需要指出的是,自5月30日起,我国股市发展进入调整期。到7月13日,上证综指报收于3914.4点,深证综指报收于1075.7点,分别比5月份的最高点下跌了9.7%和16.77%。股市行情的大幅震荡,给沸腾的股市浇了一盆冷水,众多股民从狂热中惊醒,投资行为趋于理智。即便如此,从市盈率和市净率指标进行考察,我国股市估值偏高的现象仍很严重(按7月13日收盘价计算,沪深300指数即便在剔除亏损和微利(市盈率超过200)的股票,其平均市盈率仍然高达54.7。)。即便市盈率和市净率继续下调20%(上海股市继续下行到3150点),沪深3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仍有43.8倍,平均市净率仍高达4.29(如果按股票发行额进行加权,为3.19;如果按股票流通额进行加权,则为3.66)。综合各种因素考虑,这仍属于较高的估价水平。

二、股市仍存在快速上涨的可能

前段时间,我国股市处在调整期。当时市场上流行的看法,是上海股市应调整到3500点(综合指数)左右。即便如此,正像前面估算的那样,股价总体水平仍然偏高。不仅如此,在经过调整之后,我国股市仍存在着快速上涨的可能。

(一)股价高估会引导上市公司从事大规模的投资和并购活动

在市净率偏高的情况下,扩大直接投资或以适当的溢价收购既有的生产能力,在提升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和拉抬股价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要远远超过加强管理和改善经营所能发挥的作用。可以预计,在股价高估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将会把持续的投资和并购列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的投资和并购活动,将成为下一阶段上市公司增强企业实力、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提升公司价值和股票价格的重要工具。如下表所示,在市净率保持为4不变的情况下,按照账面价值收购与上市公司完全相同的另一家企业,可使上市公司的股价上升60%以上。

(二)结构性改革蕴含利好因素

我国的股票市场具有明显的转型市场特点。许多上市公司最初上市的,只是企业最优良的那部分经营资产,而不是全部经营性资产。这就带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交易问题。目前,整体上市已成为各家上市公司下一步的重要工作。整体上市,有助于彻底切断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的利益输送渠道,完善公司治理,使上市公司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整体上市也是一次大规模的关联交易,上市公司有可能通过合法的利益输送,显著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如适当降低市盈率、提高市净率等(如:东方电机通过定向发售股票的方式,购买大股东东方电气集团持有的东方锅炉68.05%的股权和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等资产。在完成本次收购后,东方电机的每股收益增加约42.22%;每股净资产增加约44.00%。参见中国证券报:东方电气集团整体上市提速2007年5月17日。)。这无疑是有利于股票价格上涨的。

(三)更多理财技巧将会被引入和运用,以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前段时间股市暴涨,市场操作手法主要是发掘概念、制造市场热点;而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随着股市调整和投资者投资心理更加成熟,单纯炒作概念已不足以激发投资者跟风的热情。要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提高股票价格,上市公司一个可行的选择就是充分利用复杂的财务和产权交易,如组合投资、交叉持股、加大财务杠杆等。这样的案例,在90年代后半期的沪深两市是不胜枚举。曾经风靡一时的波士顿顾问小组(BCG)投资组合战略,其要点也就是将有广阔发展前景、但需要大量投资的部门(明星)与处于成熟阶段、现金流充沛的部门(奶牛)结合起来。

(四)股市止跌上升,会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趋于乐观

我国股市目前正处在震荡调整阶段。由于居民调整资产持有结构、人民币升值、经济快速增长等因素的支撑,股票价格在下跌到一定区间后会遇到强有力的支撑。在股市触底、反弹开始之后,公众投资行为也会由谨慎、观望逐步转向积极、主动,市场交易会更加活跃。随着市场心理的逐步改变,公众对股票合理价位的预期也会相应向上调整。

篇6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聚居着十三个主体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各个民族之间有着包括语言、宗教、信仰、性格、爱好、习惯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传统,因此民居建筑的用材、结构、形式、工艺、装饰以及空间划分使用等,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个性,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传统和风格,其中以维吾尔族的民居建筑装饰最具特色。

一、新疆少数民族民居的造型特征

1.新疆伊犁民居的装饰造型特征

伊犁得名于伊犁河,最早见于《汉书》,史称伊列、伊丽、伊里等名。清乾隆年间定名伊犁。伊犁地处新疆的西部边陲,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国接壤,这里资源充裕,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是新疆农、牧、林业和旅游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当地的居民因地制宜、因材制宜地创造了独特的民居造型装饰,其特点是:建筑大量采用木材、生土,辅以芦苇、麦草、砖块、石灰等土产材料。利用高台基、厚墙、平顶、厚门等形式,将各种用房并列地安排呈一字形,大多数民居建筑以一明一暗或一明两暗为基本单元。居住用房通常为三间,进门一间为明室,是过渡性空间,左边的暗室为主卧室,也承担着客厅的功能,右边的暗室为次卧。在三间之外还建有贮藏室和厨廊,也有的民居房间较多,各室分布于前后两列,并安排挡风的门厅,其内部各室或互相套门相连,或以内廊相连。虽有外廊但整个平面显示了较强的封闭性。

伊犁民居中的大墙面基本都朴实无华,偶尔将扶壁住线凸出以变化。但也平直挺拔无一装饰,但在窗眉、檐口、墙角柱、廊柱等地方都加以细雕精凿,借此显示自己的特色。

2.新疆吐鲁番民居装饰造型特征

吐鲁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东部,天山支脉博格达峰南麓,吐鲁番盆地中部。地势北高南低中间凹,火焰山自西而东横贯盆地中部,山前是戈壁、中部是低洼平原,南部山丘、戈壁、荒漠三种类型兼有。水资源有天山水系、火焰山水系、坎儿井水系等。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少雨,太阳辐射强,夏季高温多风,同时又处于格里木大沙漠之边缘,远离海洋,也是我国最热的地区,以“火洲”著称。在此居住的人们用坎儿井引水灌溉,创造了片片绿洲,并利用火焰山周围高强度微红色的粘土资源创建了土拱、土墙的半地下层、二层土民居建筑,有效地抵挡了烈日高温的侵袭,同时也形成了中国西部新疆特有的土建筑民居文化。

在建筑艺术方面主要分为两种造型与风格:土拱平房式和土木楼房高棚架式。土拱平房式装饰风格的主要房屋集中在一起布置,房间不受日照朝向的影响,也没有某种宗教、礼仪等方面对建筑房间布局的限制。庭院内的建筑因地制宜,随经济力量和生活习惯的需要而建造,布局十分灵活而合理。一般在院落的中部或后部布置主要房间,主要房屋前的室外空间常设一宽大的土高台,供人们日常的生活、聊天使用。入口大门沿街、巷设在庭院的一角或中间,杂务间设于庭院的一侧或一角。而葡萄晾房多设于杂务间或入口大门的上部。这类民居的主要建筑和次要房间常围合成封闭式庭院。

土木楼房高棚架式装饰风格是吐鲁番民居中独特的建筑组成之一。庭院呈内向性半开敞式,由围墙和建筑围合,院内建筑主次分明,它和主房的檐廊、室内空间共同融为一体,构成了吐鲁番民居里的独特的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高棚架棚盖一般架设在房屋之间的院子上空。单独设立于主体房屋的前檐部位。高棚架四面临空,既遮阳又通风,它高而宽敞,无论太阳在何方向,也都能留下一片阴凉的天地,高棚架给吐鲁番民居的建筑造型艺术增添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柱廊是吐鲁番民居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柱廊一般位于建筑的二层,是户外起居生活的重要场所。由于当地基本不下雨,屋面无需排水,居住建筑中大量的错层、半错层土阳台形成了千姿百态、此起彼伏的土建筑外廊空间。

吐鲁番的民居建筑是一种不受宗教礼仪限制的民居土建筑,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营造的一种氛围空间。这里的民居不但延袭了1500多年前交河、高昌古城的土建筑文化历史,而且经过长期的改造和修缮,使之成为了更符合现代人居住环境要求的建筑。

3.新疆喀什民居装饰造型特征

喀什位于新疆的西南部,西倚帕米尔高原,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淇。它历史悠久,古称“疏勒”,这里既是我国最早信仰佛教的地区之一。也是较早接受伊斯兰教的地区,因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综合了中原汉族建筑和阿拉伯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其特点是按地形和宅基地形状自由灵活布局,不讲求对称和中轴线,以客厅为主在其一侧或两侧布置卧室、厨房等附属用房。由于喀什地区地形高低的变化,主次房间高度不一,形成了建筑体型轮廊的高低错落。当地居民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多把二、三层房间向外悬挑扩大,或在巷道上搭建过街楼,并在屋顶围立栏杆形成屋顶院落。民居的装饰重点是庭院的外廊和客厅室内,外廊是人们的室外活动空间,因此外廊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支撑外廊的柱子分为柱头、柱身、柱裙三部分,两柱中间为双拱,卷角部作透空花饰,双拱卷中间悬吊木雕石榴。以“阿以旺”“阿克赛”为中心的户外场所及外廊布局,形成宅院的内向性格。轻外部环境而重室内装饰,外廊、顶棚、门窗,多用木雕,饰以藻井和色彩艳丽的彩画。装饰手法细腻,内容丰富。

二、新疆少数民族民居装饰技巧特征

在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多元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新疆少数民族民居装饰特征在融合了其他民族装饰文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逐步形成以木雕、石膏雕花、彩绘、刻花砖、拼花等多种元素的装饰习俗。装饰纹饰美观、结构精巧、变化无穷,以几何图形、植物、花卉以及维吾尔书法等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实物为主,如巴旦木、石榴、石榴花。体现出本民族在物质生产、精神生活需要和民族审美情趣上多层次、多元化的民居装饰艺术特征。

1.木雕装饰。木雕是喀什民居的重要装饰手段,构图、部位、刀法都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木雕的处理手法有花带、组花、透雕、贴雕等。花带通常以二方、四方连续为多,以中断、交错等手法来取得构图上的韵律变化。其图案缜密,几何纹样严谨对称,植物花卉自由灵活,题材以杏、桃、葡萄、桑、石榴、荷花等为主。刀法的表现方式有阴线刻、浅浮雕、综合刀法。浅浮雕的特点是图案性强。透雕是将木板上的花纹图案以外的部分去掉,形成透空,以虚面烘托图案。花纹的表面可呈平面,可呈起伏,效果玲珑秀丽。贴雕有两种,一种是将花纹图案贴于平板上,形成浅浮雕状;另一种是将雕凿成的多种形体拼贴成立体或凹凸的装饰。木雕装饰多用材料本色或略加素色,也有用彩色装饰的。木雕装饰,应用广泛、装饰性强,构图、部位、刀法都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它可以使建筑装饰凸现出来。

2.石膏雕花装饰。通常有石膏组花、石膏花带、镂空石膏花等形式。主要用于庭院前廊端部和室内外窗间墙壁等处。有圆形、拱券形、多边形。拱券纹饰是以明确的中轴线作对称性花纹或以铭文美术字为主题,由花卉、蔓藤、卷草等组成密集复杂重叠交错的对称图案。花卉、植物、几何纹饰等作边框陪衬,看上去像一幅完整的装饰图画。石膏花带是用各种几何图案、植物花卉或两者并用构成,按二方连续方式并列、重复、循环、交错等纹饰手法组合,造型完美、主次分明。镂空石膏花饰,不仅用在室外的装饰柱、外墙,也用于室内的窗眉、壁龛等处。石膏雕花使用的颜色大多是石膏本色,它玲珑空透、轻盈洁白、典雅绚丽。石膏组花和石膏花带,无论是几何图形、经文图案或是花卉草藤,都是以纹饰的形态表现。石膏雕花纹饰刀法细腻流畅、刚健清晰,高低、重叠、交错、起伏,有强烈的立体感、质感,在阴影下给人素雅明丽、清爽宜人的美感,更增添了纹饰艺术的感染力。彩画多用于客厅和外廊的顶棚边缘,外廊檐下。花纹题材多种多样,有时也和木雕一起使用。

3.砖饰。砖饰也就是所说的拼花砖工艺,是指经过锯、切、打磨后的黄色砖拼贴成各种图案,装饰门柱、门洞壁面和门斗的檐等部位。砖饰有拼砌砖花饰、异型砖、砖雕、透空雕花砖等几种,其中异型砖是拼花砖的主要构件,有方形、长方形、半圆、三角、梯形、平行四边形、梭形、S形等,多达数十种。拼砌的图案有上百种之多,常见的如:八角形、八瓣菱形、人字甲形等。维吾尔族工匠以高超的技艺,用砖相互穿插、交错、重叠、拼砌组合成各种平面和立体的几何图案和花饰,在光影衬托下,精致的砖花图案,显得十分雅致,富于层次性。过去拼花砖主要用在装饰清真寺等宗教公共建筑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工程序复杂的拼花砖也普遍成为民居的装饰,因为它不带宗教色彩,仅为一个拼花装饰,成为新疆民居装饰的普遍材料,这种装饰手法获得十分优异的艺术效果。南疆的米黄色砖制作的拼花砖饰和花带装饰效果是新疆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典范。

篇7

讲评除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和原则外,还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

1.突出针对性教师要准确分析学生在知识和思维方面的薄弱环节,找出复习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典型问题,针对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讲,另外对内涵丰富、有一定背景的试题,即使这个题目解答无多大错误,也应以它为例并对它丰富的内涵和背景进行针对性讲评,以发挥试题的更大作用以及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2.强调层次性讲评是全体师生的双边活动,但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因而要调动各层次学生都积极参与讲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这就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讲评内容的层次性,使内容层次与学生层次相吻合。

3.注意新颖性讲评课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但评讲内容决不应是原有形式的简单重复,必须有所变化和创新。在设计讲评方案时,对于同一知识点应多层次、多方位加以解剖分析,同时注意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在掌握常规思路和解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和一题多解,让学生感到内容新颖,学有所思,思有所得。通过讲评训练学生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过渡,提高分析、综合和灵活运用能力。

4.讲究激励性小学生的情感,经常表现出强烈的两极性,一场考试后常会引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因而试卷讲评时,不可忽视各类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用好激励手段。对各种优点的表扬要因人而异,让受表扬者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善意批评的同时,应包含殷切的期望,使学生都能面对现实,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振作精神,积极地投入到下一阶段复习中去。

二、试卷讲评的方式

讲评的方式是由试题的内涵和外延所决定的,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疑引导的诊断性讲评

这种讲评主要针对考试中出现的有共性的典型错误,通过评讲查“病情”,找“病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辨析能力的目的。

在讲评方法上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帮助学生弄清楚错误根源。例如:甲、乙、丙、丁四人合买一艘游艇,甲付的钱数是其余三人所付总钱数的1/2,乙付的钱数是其余三人所付总钱数的1/3,丙付的钱数是其余三人所付总钱数的1/4,丁付了1300元。这艘游艇值多少钱?

这是一道较难的分数应用题。从表面上看,甲、乙、丙、丁四人所付的钱各是“其余三人所付的1/2、1/3或1/4,但“其余三人”不是同一的三人,也就是说1/2、1/3、1/4不是同一个数量的1/2、1/3、1/4。讲评时为了对症下药,疏通障碍,我出示“甲班人数是乙班的51/2”,要求学生进行如下变换叙述:

(1)以甲班人数作为单位1,那么乙班人数是甲班的()

(2)以两班人数和作为单位1,那么甲班人数占两班人数和的()

(3)以两班人数差作为单位1,那么甲班人数是两班人数差的()

这样铺垫、引导,调动了各层次学生都积极参与讲评,有效地理顺了学生对题意理解的复杂头绪,使难题迎刃而解。

2.典型解剖的发散性讲评

发散性讲评针对试卷中具有较大灵活性和剖析余地的典型试题作进一步“借题发挥”,引起学生思维的发散,开拓思考的视野,发散性讲评倡导一题多解,倡导从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同时重视介绍解题者运用了哪些技巧和方法,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才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例如:某乡政府拉一车精白粉和标准粉救济困难户,每到一户从车上卸下2袋精白粉、5袋标准粉,最后恰好把精白粉卸完,还剩下11袋标准粉。

篇8

当前国内的很多工程项目当中,基本上都不关注对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相关领导负责人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节能降耗的实际意义。另外,国内建筑行业的一线员工多为农民工,在就职之前,很少受到专业的培训。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不规范的施工动作,对工作的专注程度不够标准,而且对相关部门出台的节能降耗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也不够。这些种种原因综合起来就导致了建筑行业内,对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状况不太理想。

1.2没有贯彻落实节能降耗的相关责任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过快,很多基础设施还来不及建立健全,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方面存在漏洞,相关责任得不到贯彻、落实,在节能降耗的管理方面尤为明显。同时,在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监管工作的开展不够到位,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现象,没有进行强有力的约束。

1.3施工设备的管理体制存在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设备被应用在建筑行业内,但是,依然会有部分建筑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依然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已经被淘汰的机械设备。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还可能对工程建设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2城建施工中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分析

2.1建筑结构应用的节能降耗技术分析

通过提高结构的气密性,或者提高结构的保温性,能够有效的防止建筑物内部热量的流失,结构的面积和供暖体积之间的比值也会对建筑物的节能降耗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按照实际的材料特色对结构材料进行改造,降低建筑结构对能源的消耗量。此外,工程项目的设计人员在对小型的单体式建筑进行设计策划的时候,要对相应的建筑物从温度上进行划分,然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降低建筑物内部热量的散失。

2.2建筑外墙材料的节能降耗技术分析

当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外接式保温材料主要有陶粒混凝土保温板等,外接式的外墙保温材料外挂技术在应用过程当中,必须首先将相应的材料固定在建筑外墙上,然后在将抗裂性较强的砂浆均匀的涂抹在该材料表面。最后,再加入玻璃纤维布当作其饰面。这种外墙保温材料的制作时间较长,而且施工难度也比较大,要在建筑工程的主体完全验收以后才能进行施工。但是,该材料也有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不用在外墙抹灰,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石灰材料。除此之外,还有的建筑工程外墙保温工作,还会采用一次性浇筑聚苯乙烯板和墙体技术,这种保温技术的优点即是作业时间短,工作效率相对较高,而且在浇筑过程中也不用搭建脚手架。这些是目前建筑行业内比较受欢迎的两种节能降耗技术。

2.3主体墙的节能降耗技术分析

秦砖汉瓦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几千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墙体材料主要都是粘土实心砖,但是其材料的生产加工需要消耗大量的耕地。我国政府在“十二五”计划中就明确表示,要逐步全民禁止粘土实心砖的使用,这就要求我国建筑行业必须研发一种新型的墙体材料来替代粘土砖。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当前已经成功的研发出多种能够满足建筑需求的墙体材料,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加气混凝土砌块。这种墙体材料制作原材料的来源非常广泛,材料的质地也较为稳定,同时还有着非常强的隔音性、耐火性和保温性。此种材料能在降低基础负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

2.4城建施工过程中,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分析

太阳能是当前人类认为最干净、最丰富的一种天然、无污染的新型能源,也因此,在城建施工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工作人员通过在楼顶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将太阳所发出的热量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然后通过专用的电力线路将其分配到需要的电力设备当中。这种能源能够有效的满足建筑物内的电力需求。除此之外,太阳能还具有较强的供热能力,通过专业的处理完全可以当作建筑物的供热源。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采光面积大,而且随着太阳能技术的日益成熟,非常适合在建筑当中的应用。太阳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生态保护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太阳能的应用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气候的影响。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由于气温非常低,所以还是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建筑物的保温性并满足建筑的正常使用要求。

2.5城建施工中热泵技术的应用分析

当前的热泵技术,主要分为水源热泵技术和土壤热泵技术两种类型,这种技术能够满足夏季制冷、冬季加热的功能。热泵系统的整体设计比较简单,同时其节能效果也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建筑行业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而且极大的降低了工程成本。

篇9

讲评除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和原则外,还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

1.突出针对性教师要准确分析学生在知识和思维方面的薄弱环节,找出复习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典型问题,针对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讲,另外对内涵丰富、有一定背景的试题,即使这个题目解答无多大错误,也应以它为例并对它丰富的内涵和背景进行针对性讲评,以发挥试题的更大作用以及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2.强调层次性讲评是全体师生的双边活动,但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因而要调动各层次学生都积极参与讲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这就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讲评内容的层次性,使内容层次与学生层次相吻合。

3.注意新颖性讲评课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但评讲内容决不应是原有形式的简单重复,必须有所变化和创新。在设计讲评方案时,对于同一知识点应多层次、多方位加以解剖分析,同时注意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在掌握常规思路和解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和一题多解,让学生感到内容新颖,学有所思,思有所得。通过讲评训练学生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过渡,提高分析、综合和灵活运用能力。

4.讲究激励性小学生的情感,经常表现出强烈的两极性,一场考试后常会引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因而试卷讲评时,不可忽视各类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用好激励手段。对各种优点的表扬要因人而异,让受表扬者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善意批评的同时,应包含殷切的期望,使学生都能面对现实,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振作精神,积极地投入到下一阶段复习中去。

二、试卷讲评的方式

讲评的方式是由试题的内涵和外延所决定的,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疑引导的诊断性讲评

这种讲评主要针对考试中出现的有共性的典型错误,通过评讲查“病情”,找“病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辨析能力的目的。

在讲评方法上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帮助学生弄清楚错误根源。例如:甲、乙、丙、丁四人合买一艘游艇,甲付的钱数是其余三人所付总钱数的1/2,乙付的钱数是其余三人所付总钱数的1/3,丙付的钱数是其余三人所付总钱数的1/4,丁付了1300元。这艘游艇值多少钱?

这是一道较难的分数应用题。从表面上看,甲、乙、丙、丁四人所付的钱各是“其余三人所付的1/2、1/3或1/4,但“其余三人”不是同一的三人,也就是说1/2、1/3、1/4不是同一个数量的1/2、1/3、1/4。讲评时为了对症下药,疏通障碍,我出示“甲班人数是乙班的51/2”,要求学生进行如下变换叙述:

(1)以甲班人数作为单位1,那么乙班人数是甲班的()

(2)以两班人数和作为单位1,那么甲班人数占两班人数和的()

(3)以两班人数差作为单位1,那么甲班人数是两班人数差的()

这样铺垫、引导,调动了各层次学生都积极参与讲评,有效地理顺了学生对题意理解的复杂头绪,使难题迎刃而解。

2.典型解剖的发散性讲评

发散性讲评针对试卷中具有较大灵活性和剖析余地的典型试题作进一步“借题发挥”,引起学生思维的发散,开拓思考的视野,发散性讲评倡导一题多解,倡导从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同时重视介绍解题者运用了哪些技巧和方法,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才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例如:某乡政府拉一车精白粉和标准粉救济困难户,每到一户从车上卸下2袋精白粉、5袋标准粉,最后恰好把精白粉卸完,还剩下11袋标准粉。

篇10

2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步骤及程序

(1)水准控制网的建立。按照工程布局特点及现场环境状况来制定施测方案。水准控制网则应根据建筑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及布网原则要求来建立。具体如下:①高层建筑周边一般须布置的水准点书目在三个以上,且彼此间距≤100米。②架设在场区所有地点的观测仪器都必须保证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可后视水准点,水准点之间还要可以相互闭合检校。③水准点的设置区域。水准点不得在地面沉降区、地面震动区或工程开挖区内设置,要根据二等水准测量要求(≥1.5米)埋深水准点。水准控制网的建立要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合理进行,并同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各水准点高程。(2)观测路线的设置。观测点位置须依据水准控制网,按照观测点埋设要求或者布局图来确定。然后要在控制点与观测点间建立常规性观测路线,并固定下来。仪器架设站点同转点处要设立起标记桩,以保证历次观测所沿路线相同。(3)实施观测。观测周期的确定按照建筑施测方案进行。由于高层建筑往往具有层数不定的地下结构,要从基础开始首次观测,且要等观测点充分稳固后方可进行。具体而言,观测点要埋设在建筑基础局边或沿建筑基础的纵横周线。沉降观测对首次观测的精度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这是因为首次获取的高程值是以后所有观测的比较基础。实施沉降观测时用到的水准仪要具有S2或S3精度级别,且要等同期两次观测后方可决定首次高程值。建筑物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均须相应上移一层直到+0.00。之后再确定永久观测点。为观测方便,永久观测点可设为+500毫米。之后每层施工都要有相应的复测,直到最后工程竣工。(4)处理观测结果。观测结果要认真做好整理记录。待检查无误之后方可作平差计算,得出各观测点高程值,进而确定沉降量。测量水准后,可根据基准点计算各观测点的高程(用C表示),其中首次观测高程用C0表示。则相邻观测期的沉降量Si=Ci-C(i-1),累计沉降量为C(n-1)-C0或ΣSi。(5)统计表的汇总。①统计表制作以计算得出的沉降量为依据,并须汇总。②观测点下沉曲线的绘制首先要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荷载值为纵坐标上半部、以各个观测周期的沉降量为纵坐标下半部来建立下沉曲线坐标。然后在坐标中绘出统计表中所有观测点在各观测周期算出的沉降量,并相应画上荷载值,将其平滑连接,即可得出同荷载值相应的沉降曲线。③由统计表与曲线图,可以对该建筑以后的沉降趋势做出大致预测,并把预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以便他们正确地指导工程施工。观测坐落在具有较大沉陷性的地基上的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更具有重要意义。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建筑物倾斜度也可依据沉降曲线来计算,公式如下:Q=|Cm-Cn|/Lmn;(其中,Cm、Cn—m、n点的总沉降量;Lmn—m、n两点距离)同一地区具有类似结构建筑物的沉降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可借沉降观测成果而分析找出,借以指导建筑施工单位编写组织设计。这不但大大有利于正确指导建筑施工,还可积累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可供勘察设计单位用于对施工图纸设计的完善改进。(6)注意事项。主要如下:①观测实施必须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②每次观测最好采用同一套水平尺,避免因仪器更换而导致系统误差发生变动。③必须按照固定观测路线实施沉降观测。④进行沉降观测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周边环境大致恒定。⑤读书要等成像较为清晰稳定后再进行。⑥对观测结果的检核计算须随观测过程同时进行,确保可以一气呵成地完成整个观测过程。⑦为避免因降水导致顺准点标高发生变动,在雨季之前及雨季之后后需要进行联测,对变动情况要及时排查。⑧沉降观测结果要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倘若该建筑每天的连续沉降量大于1毫米,必须马上停止施工,并立即召集相关部门紧急商讨应急措施。

3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问题探讨

(1)如何合理确定沉降观测精度。因现行施工规范对沉降观测的强制要求并不明朗,在沉降观测精度的确定问题上,施工单位往往具有过大的选择随意性。可是观测精度情况直接关系观测工作的成败,倘若精度过高,则观测成本无谓增加;倘若精度过低,则难以确保结果准确。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的首次沉降观测要使用精密仪器,比如铟合金水准尺或高级水准仪,±0.00之上的观测则可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法,观测仪器可采用具有S2或S3精度的水准仪。(2)如果绘制出的沉降曲线呈现出起伏状况,而非单边下行的平滑曲线,就要认真分析产生原因,并相应对曲线进行修正。(3)在进行首次观测后,倘若在第二次观测中出现沉降曲线突然回升,之后逐渐下降的情况,则是因首次观测仪器精度过低造成的。如果曲线回升超5mm则首次观测作废,不然可调整标高一致。(4)曲线自某点突然回升。原因在于观测点或水准点遭到触碰造成水准点标高变低,观测点变高。须取相邻观测点同期沉降量代替。(5)曲线自某点逐渐回升。原因在于水准点出现下沉,应该确定下沉值,使其同高级水准点相符合,进而得出下沉量。

篇11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390-02

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解决,是“去极端化”有效举措。目的就是把握并顺应文化发展跃升的规律,避免将文化问题政治化,尤其是误导拥有社会主体意识的群体。同时文化是思想的载体和初级阶段,思想是文化的凝练和高级阶段,文化的问题解决好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才有根基。

一、南疆文化建设的现状

1.现有文化形态

1.1乡村文化还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南疆文化类型总体上还是农耕文明形态。南疆城市化进程缓慢,绝大多数县农村人口占据70%以上,居住在县城的人口,和农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大多数人的心理定向、社会联结和情感纽带都主要集中在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经济活动中,文化活动主要按历史传承下来的方式进行。乡村文化承担着道德教化、风俗礼仪、审美娱乐、文化传承、农村经济助推的功能。而南疆宗法型社会的特点,固化了这种影响。

1.2县级城市文化发于中而飘于外。县城作为中国主流文化向传统乡村文化的过渡地带,文化形态多样,表面上异彩纷呈,但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内涵实者发于传统乡村文化这个根。身处县城的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表面过着现代生活,但内心深处认同传统的价值观。城市文化主要表现在政治功能、城市经济助推、经济意识形态塑造等方面,在传统的教化、审美等内向性层面上,影响力弱小。

1.3宗教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南疆历史上,宗教深深渗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活动、社会价值追求都深受宗教影响。现今,虽说很多宗教仪式已经演变为习俗,但人们普遍认可习俗中的宗教价值。这种内在文化的宗教性特征将因传统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的存在而继续存在。

1.4新的文化共识正在形成。南疆社会通过多年的群众工作和经济发展,已经在以下方面形成共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发展经济、社会公正、现代文化引领、法治、自由、扬弃民族传统文化、去“极端化”等等,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共识凝结并上升为社会意识形态,成为引领社会的强大思想基础。

总之,南疆文化生态大的方向是政治文化同一,经济文化趋同,精神文化和习俗文化各异。

2.参与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

2.1乡村文化的参与方式。根据对拜城县的调研情况,按照参与和喜欢程度从高到低综合排序:(1)人生庆典礼仪和赶巴扎这种群众性、娱乐性文化活动;(2)麦西来甫、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3)电视、广播和电影;(4)政府组织的文艺汇演;(5)读书看报;(6)上网;(7)政府举办的各种学习班。

2.2城市文化的参与方式。根据对拜城县的调研情况,按照参与和喜欢程度从高到低综合排序:(1)人生庆典礼仪和赶巴扎这种群众性、娱乐性文化活动;(2)各种聚会;(3)听专家学者讲座;(3)上网;(5)看电视和电影;(5)开会等集体学习活动;(6)读书看报;(7)其他。

由此说明:有民族传统文化因子的文化活动更受青睐,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比个体文化活动更受欢迎,城市居民更向往科学文化知识,整体上少数民族群众对现代文明的依赖程度不高。

3.群众对文化建设的理想与现实

3.1群众对现代文化很期待。通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和文化引领,以及内高班、归乡大学生带回的新思想、新观点的熏陶,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众对现代文化很期待,对迅速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和自己的生活条件要求迫切。但受制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技能、习惯影响,找不到改变的方向和路径,大多仅仅停留在向往层面。

3.2群众对传统文化很依赖。生在乡村、长在乡村,文化启蒙在乡村,就算长大后生活在县城,但社会价值的评判标准来源于乡村传统文化,自己的社会价值也归依于乡村传统文化的评判。同时由于南疆宗法型社会的特点,家族影响很大,更加固化了传统乡村文化的影响。

3.3社会价值观开始分化,主流价值观念有求变意愿。南疆少数民族几乎全民对伊斯兰教有朴素的宗教情感,对伊斯兰文明的核心价值是认可的,但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

二、文化冲突与调适的可能性分析

1.文化冲突的表现

篇12

[中图分类号] S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57-01

白灵菇又称白阿魏菇,因其肉质细腻,味似鲍鱼,有“素鲍鱼”之美称,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产品走俏国际、国内市场,是一类颇具开发潜力的珍稀食用菌。目前,我国许多地方进行白灵菇大面积栽培,效益十分可观,但我们黑龙江因天气寒冷,在白灵菇生产发展上略显迟缓,没有什么规模,为了促进这一菇类在北方地区的推广,我们近年来研究出一套适合北方温室栽培白灵菇的新的生产模式。

1 合理安排生产季节

白灵菇为中低温型菌类,出菇适温为8―20℃,而我们北方地区的温室在10月份到第二年5月份之前都是生产适期,一般可在8月中下旬装袋、接种,11月下旬到第二年5月份之前为出菇期,可以赶上元旦、春节两大销售旺季。

2 培养料配方

配方1、杂木屑78%、麸皮20%、糖1%、硫酸钙1%。

配方2、玉米芯80%、麸皮15%、豆饼3%、石灰、石膏各1%。

配方3、玉米芯40%、阔叶木屑40%、麸皮15%、豆饼3%、石灰、石膏各1%。

以上配方料水比为1:1.2~1.3。

3 配制方法

⒃料按配方比例备好。先将不溶于水的干料混合均匀,再将易溶于水的原料溶于足量的水中,与干料充分混合均匀,pH值为8~9,料含水量65%左右,将配好的料堆成梯形,宽1~1.4m,高1.2~1.5m,长度不限,堆好后打通气孔。堆后48~72h,当堆中心料温达65~70 C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全部发酵过程7d左右,共翻堆2~3次。发酵好的料呈褐色不粘、不朽、无酸味。装袋前调料含水为60%左右,即抓一把用力紧握,指缝间有水不下滴为适宜,培养料pH为7.5~8.5 。

4 装袋灭菌与接种

4.1 装袋与灭菌:用15×35×0.04cm或17x35×0.04cm低压聚乙稀筒料,一端用线绳扎紧,装料时边装边用手压,松紧适宜,装好后扎紧袋口,及时进行灭菌:一般用常压灭菌力争3~4h达到l00℃,保持8~10h,然后再闷一夜,待袋内温度降至30℃以下,出锅。

4.2 接种:接种室使用前一周用甲醛熏蒸24h,l0ml/m3,利用室内的接种箱接种,先把冷却至30℃以下的料袋,接种用具、酒料灯等物品一起放入接种箱内,打开紫外灯照射30分钟,或用气雾消毒盒熏蒸,然后开始接种,接种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采用两头接种,每瓶菌种接8袋,每吨料用种150瓶,菌块以蚕豆大小为宜,待一箱接种完后,要及时运往发菌场所堆放,并将接种箱清理干净后灭菌。

5 发菌

发菌前一星期把发菌室(或棚)打扫干净,并用甲醛或气雾消毒盒消毒,然后把接完的菌袋一排6层码好,以后每l0d消毒一次,接种后l0d进行第一次翻堆,检查发菌情况。发菌期温度为22~27℃,空气相对温度控制在70%以下,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同时要避光发菌,一般经过35d左右菌丝可长满袋。

6 后熟管理

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不能立即出菇,须在温度20~25℃,湿度70%~75%的环境下再培养30~40d进行后熟管理,使菌丝浓白,菌袋紧实,从而贮藏足够的养份达到生理成熟。后熟培养期间不要打开袋口,注意保持培养基含水量,并要有一定散射光刺激,促进菌丝扭结。

7 出菇管理

将长满菌丝的袋采用墙式栽培出菇的方法码垛,温度控制在8~20℃,晚上揭开草帘或棉被给以低温刺激,白天给以散射光刺激,昼夜保持10℃以上的温差连续7~l0d的刺激,袋口料面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当发现袋内白灵菇达到到黄豆大时去扎绳,解袋口,到蚕豆大时进行放口,进行疏蕾,每袋保留1~3个健壮菇蕾。幼菇长到乒乓球大时,挽袋口露出原基,向空中、墙壁、地面喷雾化水,湿度提高到90%~95%,保持温度8~20℃并加强通风,增强光照。

8 病虫害防治

8.1 农业防治

8.1.1 把好菌种质量关,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

8.1.2 菇房使用前消毒灭菌,工具及时洗净消毒,废弃物应运至远离菇房的地方。

8.1.3 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原则,配制优良的培养料,并进行彻底灭菌。

8.1.4 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

8.1.5 菇房通风口用防虫网封闭。

8.2 物理防治

对蕈蚊类虫害,采用电光灯,粘虫板进行诱杀。

8.3 药剂防治

8.3.1 绿霉发生后应清除感病菌块,带到室外深埋,并在感菌区域及周围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后期严重时可结束生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