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习岗位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1 16:23: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暑期实习岗位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暑期实习岗位总结

篇1

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能人才,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的矛盾日益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毕业生自身能力不足、社会经验缺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很多高职在校生未雨绸缪,纷纷利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

一、大学生暑期实习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暑期实多数是自发参加,找的大多是与专业相关度不大的销售类岗位。有的学校虽有组织,但缺乏管理,暑期实习收效不大,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很多高职学校对学生暑期实习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疏于管理,缺乏有效的支持和服务;二是学生参加暑期实习的单位和岗位与专业的结合度较差,对促进专业学习的帮助不大;三是暑期实习缺乏老师应有的教育和引导,暑期实习目的性不清晰,实习结束后也缺乏总结和交流,暑期实习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二、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暑期实习的重要意义

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就业创业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暑期实习,把学生暑期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规划、管理和服务,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综合素质,对切实贯彻“教、学、做、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促进学生技能提升,有利于学生就业

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训练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或智力活动方式或活动活动技巧。技能具有岗位性、动态性与提升的渐进性特点。暑期到企业专业实习,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从知识到技能的循环上升的过程。学生可以把课堂学到的专业知识指导实习,在实习的同时发现课堂学习的不足,能促进下学期更好的学习,把专业知识学的更有主动性和目的性,技能训练更有岗位性和正对性。参加暑期实习的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岗位锻炼,增强了岗位适应性,获得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2.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学生暑假专业实习不仅是知识、专业技能应用的过程,更是企业与学生的一个互动过程,是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过程,是一个“预就业”过程。学生在暑期实习中,作为一个“准员工”被要求,要接受单位各项制度的约束和工作业绩的考核,要处理实习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和各种关系。暑期实习促进学生对行业、企业、专业的融合,企业默默向学生渗透企业文化和“准职业人”的要求,在训练职业技能的同时,磨练了意志,培养了吃苦耐劳精神;加强了自律意识,培养团队意识,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提升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加强了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养成正确的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等职业素养。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把学生暑期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弥补了现有校内实验、实训与岗位结合力不足的缺陷。这种暑期实习、校内实验、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在企业转型升级、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更能适合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暑期实习的措施

1.建设适合各年级暑假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

高职生在校期间有两个暑假,即大一与大二之间的暑假和大二与大三之间的暑假,简称第一暑假和第二暑假。因学生在第一暑假和第二暑假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程度不同,不同的暑假的实习内容各有侧重,第一暑假主要是围绕具体课程的认识性实践和技能训练,第二暑假主要围绕培养目标进行综合性、理解性实践,这就要求建设一定数量的不同类型的校外实训基地,供不同年级的学生暑假实习。

2.研究设计各暑假的实习内容

把暑期实习纳入教学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暑假专业实习内容,不同的暑假的实习内容各有侧重,注意实习与教学计划的一致性,具体实习内容的目的性,实习过程的程序性。

3.建立暑期实习推荐制度

暑期实习是就业的预演,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将暑期实习推荐与招聘作为就业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积极举办暑期实习专场招聘会,拓展学生暑期实习渠道,大力支持学生参与暑期实践。

篇2

在这种背景中,xx大学人文学院的研究生愿意发挥所学知识,积极参与到更广泛的暑期实践活动中去。黑龙江作为东北的重要省份,值得大家深入关注乃至投身其中。就此,我们做出一些前去实践的设想和规划,希望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1、到政府机关挂职锻炼。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相当一部分人既有从事公共管理服务的愿望,也具备这样的知识和素质。如果能进入某些政府机关挂职锻炼,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经验和能力,同时还有助于给实习单位带来全新的活力与前沿的管理知识,帮助其总结经验或发现问题。

具体涉及以下方面。

时间:20__年7月中旬——8月中旬

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所属政府机关

人员:xx大学人文学院专业相关(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史哲等)并有一定社会工作经验的研究生

人数:10人左右

2、到国有企业调研实习。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改革开放中问题较多而有充满希望的一个焦点。到具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调研或实习,会促进研究生深入了解国企问题并反映到专业研究中,提高其学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并能在总结实习单位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发表看法,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

具体涉及以下方面。

时间:20__年7月中旬——8月中旬

单位:黑龙江省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市场、企划、财务等管理部门

人员:xx大学人文学院专业相关(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史哲等)的研究生

人数:2~4个支队,每队6~10人,共20~30人。

3、到其他对口企业事业单位实习。

除了政府机关和大型国有企业,黑龙江广袤的黑土地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挖掘的地方。比如,到农垦系统调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到民营企业了解其运作方式及其经验教训,到科技局、教育系统参与实际工作,等等。

具体涉及以下方面。

时间:20__年7月中旬——8月中旬

(1)单位:农垦系统,农场

人员:xx大学人文学院相关专业(经济学、社会学等)研究生

人数:5人左右

形式:调研或在某岗位参与实际工作

(2)单位:较有特色的民营企业

人员:xx大学人文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

人数:5人左右

形式:调研或在某岗位参与实际工作

(3)单位:科技局

人员:xx大学人文学院相关专业(科技哲学等)研究生

人数:5人左右

形式:分配到某岗位参与行政、策划、翻译、研究等实际工作

(4)单位:教育系统

人员:人文学院相关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技术学等)研究生

篇3

汽车美容实习体会 网络工程师实习报告总结

“你知道烟草专卖吗?”“知道从烟叶到卷烟经过了几道工序吗?”带着莽撞与好奇,我以一个实习生的身份体验了一回烟草人的工作与生活。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与实习工作,在得到实习单位领导与同事好评的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139-03

1 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与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改革的方向。教育部等部门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在有条件的企业试行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学徒制,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院校试行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将进一步推进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2 电机与电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背景

校企合作、订单联合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能力培养紧扣高职人才培养要求和职业岗位需求的重要依据。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的电机与电器专业,依托大型国有企业湘电集团办学,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2009年以来,专业对接长株潭区域内电机制造产业开展专业教学法改革和专业建设,与湘电电机事业部签订订单培养联合办学协议,继而拉开校企合作良好的开端。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两主体、三融通、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校企两个主体共同育人,将教学、生产、实训、设计、竞赛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素质拓展证书三融通。现以电机与电器专业“机电修造电机订单班”为例,探讨电机与电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3 “机电修造电机订单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企业的充分参与是现代学徒制成功的前提 机电修造分公司是湘电集团唯一设置的承接各类电机电器修造的专业实体,是湘电集团J系列电机生产基地和电机维修服务订单单位。2013年,机电修造分公司积极提升品质,抓紧与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对接,与阿尔斯通香港有限公司组成的合作体系已中标香港地铁电机翻新合同5500余万元,并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港铁批量电机再制造从7月份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公司基于长远发展和现实生产需求,拟与学院合作,创建机电修造订单班,专业方向为电机修造专业。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过程

1)组织电机与电器专业新生赴企业认知实习。企业认知实习是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架构中的一个重要的实习教学环节。本专业学生大一安排了企业认知实习教学环节,主要实习地点为湘电集团电机事业部各车间、机电修造分公司、湘电风能有限公司等。通过企业认知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认识企业产品,了解整个电机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学习湘电力道文化,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机电修造分公司是学生认识和了解电机生产全过程的重要实习实训场所。

2)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师徒制与订单培养深度融合,重构课程体系,增设岗位特色课程。随着机电修造公司经营业务的不断发展,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频繁,现有员工人数及员工技术水平已不能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企业根据岗位用人需求,与学院共同组织招聘,通过公开招聘和选拔,选定电机与电器专业大二的23名学生作为“机电修造分公司订单班”学员,并与湘电集团人力资源部签署联合办学协议。

订单班的成立为机电修造分公司在再制造领域的市场开拓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在电机修理、改造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招聘符合机电修造公司岗位要求的优秀青年。要求学员在完成原有电机与电器专业教学课程的基础上,能掌握电机修理与改造方面的知识。原有的学业计划不作改变,增加“企业管理”“电机修理”“电机改造技术”“香港地铁直流电机再制造工艺”“电机装配”“电机试验”以及现场实践教学等特色课程,增设课程由企业专家实施教学,充分利用周末、晚上和暑期时间进行授课。

3)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加强过程管理。学院及公司重视和关心学生实习和特色课程教学情况,学院专门安排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跟班全部教学进程,主要就电机修理工艺(线圈和换向器制造、电枢线圈绝缘包扎、绕组固化烘烤、浸漆)、港铁电机翻新、公司市场情况、高效节能电机再制造、电机振动故障分析、电机装配、班组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学习。对重要工序嵌线、线圈绕制、电机装配和港铁电机再制造关键工序进行现场教学。为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公司建立每个学生档案,要求学员将每日工作内容进行记录,由班长或师傅写出意见,并注重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做到以人为本,关爱与严格并重。

4)师傅带徒弟,一对一培养学生的岗位技术能力。大二暑期,机电修造订单班学生奔赴湘电集团机电修造分公司开展为期6个星期的暑期实习。23名学生被分为3个小组,分在电机线圈绕制、嵌线、电机装配与港铁电机再制造关键工序三个阶段进行轮岗实习。每个岗位都配置师傅一对一教学,由班主任全程负责考勤。校企共同组织教学,实施过程管理、评价、沟通和协调工作。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有计划地进行岗位技能训练,校企双方部分教学内容相互穿插、互相交融,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5)评价总结和表彰。暑期结束,召开机电修造订单班实习及特色教学总结会,对暑期深入企业实习以及校企合作开展特色教学等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对在实习中表现突出的订单班学生进行表扬。学员与机电修造分公司正式签订轨道交通电机修造专线《师徒合同书》,成为机电修造分公司准员工,进入岗位试用期。校企双方领导勉励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实习中通过企业师傅的精心传授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早日成为机电修造分公司的正式员工。

经验与成效

1)校企精心安排,实施师徒结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机电修造电机订单班”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校企融合、工学交替、成果共担的办学方针。由对口企业提供实训设备和场所,并指派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师傅参与教学,与学院专任教师结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工作。以培养和招聘符合要求的准员工为直接目的,围绕职业岗位需求确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知识技能结构,为企业量身定做电机生产岗位所需人才,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最大限度的无缝对接。

2)着眼素质,丰富学用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校企双方根据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电机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共同研讨论证、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等。真实的项目配套真实的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体会到真实的职业氛围,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校企签订合作协议,校方承担校内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方通过师傅带徒弟形式,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特色课程和岗位技能训练,双方部分教学内容相互穿插、互相交融,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3)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构建校企共生共荣动力机制。以校企共建二级学院湘电电机学院为平台,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共同评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绩效,为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提供管理上的支撑,将“做、学、教”一体化的授课组织模式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的技能培养按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综合替岗能力三层递进,培养过程在学校和企业工学交替进行。

4)示范引领作用。以“机电修造电机订单班”的办学经验为样板,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继机电修造电机订单班之后,本专业又与湘电集团电机事业部、广东省深圳唯真电机有限公司共同签订数个“电机订单班”“唯真订单班”,实施师徒结对、订单培养的育人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订单班学生企业满意率达到98%以上。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订单班学生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同时,订单班学生多次在各类省级以上的挑战杯、技能竞赛、创新大赛上获奖。订单班学生以师徒共同研发的“变频振动源电机”专利产品参赛,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省一等奖;师徒共同开发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永磁电机装配工艺的改进”作品荣获“挑战杯”湖南省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订单班学生参与高职“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职业技能大赛”、高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赛项,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4 体会与思考

1)实施现代学徒制应改革现行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树立以企业为中心和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发展的理念。现代学徒制人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学校教学任务连续性和企业生产任务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现代学徒制教学空间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参与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在教学管理运行中,要求做到工学衔接合理,必须改革现行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应能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在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以企业方为中心和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发展的教育理念。

2)以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师傅的教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企业师傅通常是一线的技术骨干,师傅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直接影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要使师傅真正发挥作用,对师傅的选拔、聘任和指导应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荣誉激励。企业师傅的责权利应以协议的形式正式成文,同时也要加强企业师资队伍的教学培训和管理工作,加强教学和指导能力。

3)现代学徒制试点阶段应走自己的特色道路。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还处于试点阶段,受企业用人需求的限制,全面实施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还有一定的局限。企业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现代学徒制成功的前提,因此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拓宽就业渠道,以开放的态度鼓励多样化的尝试,坚持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晶.企业充分参与是现代学徒制成功的前提[J].职业技术教育,2014(33):25.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