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3: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文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自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经济创新的概念以来,创新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国家创新系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具有不同于前人或超越自身的独特的途径和方法。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总称,科技创新主要包括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创新两个方面。文化是社会文明的精华,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是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传统习俗等及其制度的复合体。管理心理学把“文化”定义为“群体成员共同认同和拥有的一组管理理念与愿景、价值观取向和行为模式”,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的人文内涵。科技创新文化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形成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和一系列文化要素的总和。创新与文化的关系,科技创新与文明进步的关系,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科技创新需要创新文化先行,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一个重大的人文创新引导,需要文化的繁荣。科技史的发展也能证明这一点,比如著名的李约瑟之迷和韦伯疑问——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元明以前,中国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后来的落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思想如忽视理性、注重伦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耻于竞争等不无关系。
2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2.1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科技创新文化是一个由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涉及到影响科技创新的文化、制度等社会环境,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再到成果转移的完整过程和多种特征要素的集合,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足够的涵盖面,尽可能将影响科技创新文化的主要要素囊括在内,以系统、全面、真实地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全貌和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但是,全面性并非要求设计的指标体系面面俱到,而应从众多的指标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重要指标,在技术处理上:一是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综合指标取代过多的单项指标,二是选择最能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发展状况的指标,三是在相互包容和相互关联的指标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指标。
(2)科学性原则。即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选取的指标应能准确的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以文化竞争力、公共选择理论、投入产出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既要利用静态指标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基础、现状和实力,又要利用动态指标体现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潜力、趋势和前景。并充分考虑指标数量大、各类中具体指标相关性强的特点,兼顾评价方法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3)前瞻性。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具有前瞻性,要考虑今后发展变化的可能。为某一区域的制度绩效和文化氛围提供定量考察,适应当前国际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形势与趋势,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引导各科技创新实体坚持以人为本,凝聚一流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引导各科研单位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
(4)可比性原则。统计指标所测度的现象的性质具有可比性,当需要认识两种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数量联系时,要求对比的两个统计指标所度量的现象在性质上有着必然的联系。当两个指标的度量性质相同时,要使用相同的计算方法,使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具有可比性。可比性还要求对末级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或无量化处理。
(5)可行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指每个指标数据都要有可靠的资料来源,指标的计算方法要科学,要便于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在科技创新文化的决定方面,往往有些重要因素或难以直接量化,或有某些对象具有统计数据,缺乏完整性。一般研究常常为了便于计算,略去了这些重要的方面,同时要删除一些内容重复的定量指标,以简化指标体系,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
2.2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科技创新文化、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指标
(1)科技创新文化环境。政府文化投入率(单位:%):即政府文化经费支出与财政总支出的比率;家庭文化娱乐教育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比重(单位:%);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单位:册);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单位:元);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单位:人);每万人拥有影剧院数(单位:个);居民文化程度(单位:人):该指标选用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外来文化的认同度(单位:张/人):该指标选用各地出版VCD数量与当地总人口的比重;经商指数(单位:%):即非公有经济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等等。
(2)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文件数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文件数量);拓宽科技体制融资渠道(文件数量);加大财政税收支持(文件数量);市场化指数(单位:%):即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知识产权指数(单位:作/万元):该指标选用专利申请量与GDP之比;政府规模(单位:%):即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与总人口的比重;对外开放度(单位:%):选取出口额加上进口额与GDP的比例。
(3)科技创新经济环境。城市化率(单位:%):即从事非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失业率(单位:%);通货膨胀(单位:%)。
2.2.2科技创新人力、物力资本基础
每万人口的专利申请量(单位:件);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单位:人):即登记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地区人口的比率;研发全时人员当量(单位:人年):研究与发展人员指参与研究与发展项目研究、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包括项目课题组人员,企业科技行政管理人员和直接为项目课题活动提供服务的辅助人员,全时人员当量是指全时人员数加所有非全时人员按工作量折算为全时人员数的总和;科技机构人均固定资产原值(单位:千元/人)。
2.2.3科技创新投入
(1)企业投入。技术开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单位:%):即各地区大中型企业中技术开发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单位:%):指各地区大中企业中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单位:%);企业技改投资比率(单位:%)即企业技改投资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科技开发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单位:%)。
(2)高校、研究与开发机构投入。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数量(单位:个);每万人高校教工数(单位:人);教学与科技中副教授以上人员(单位:人);高校科技服务课题数(单位:项);R&D投入占GDP比重(单位:%);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数(单位:万元);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单位:%)。
2.2.4科技创新产出
获奖成果数(单位:件);每百万人口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单位: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单位:%);技术市场成交额(单位:万元):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以及技术服务等有偿技术交易额;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单位:%):指新产品开发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额的比重(单位:%);S&N、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单位:篇):即发表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和优秀博士论文的数量和;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单位:件):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ET(《工程索引》)、ISIP(《科学技术会计索引》)收录的论文数;国内CSCD、CSSCI收录论文数(单位:篇):指被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每万人火炬、星火计划及成果推广项目(单位:项)。
3科技创新文化评价模型
3.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样本矩阵
由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信息上会发生重叠,从而影响评价工作的进行。设某区域Ri(i=1,2,…,n)在指标Ij(j=1,2,…,p)下取值为,得到指标矩阵由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反映问题的角度和形式不同,指标较多,且各指标的量纲不同,为便于比较,对指标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令y=X/(对于逆指标如基尼系数、失业率等的处理需要把X取负号),得到规范化矩阵Y=(y)np
3.2计算相关矩阵
R=(r)=YY/(n-1)(i,j=1,2,…,p)
r=yy(t=1,2,…,n;i,j=1,2…,p)
3.3求特征值
解样本相关系数阵的特征方程|R-?姿Ip|=0得到p个特征值?姿1≥?姿2≥…?姿p≥0
3.4确定主成分
按≥0.85确定m个主成分,使信息利用率达到85%,求出前m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将之规范化,得到每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y1,y2,…,ym。
3.5综合评价
求出样本在每一主成分上的得分,构造综合评价函数F=a+a+…+a,ai为每个主成分yi的方差贡献率,(i=1,2,…,m)为第i个主成分的得分,分别按和F对样本进行排序,即可得到各样本的综合得分。其值越大,某一区域的科技创新文化越优。
参考文献
1蒋慧工.国家核心竞争力三元素:人才、创新、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李杰.科技创新文化的构建[J].改革与战略,2004(9)
创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的创新文化是以实现企业最高追求和员工最高层次需求而形成的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在创新管理活动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和创新物质形态的综合,是一种为创新而生、因创新而变又作用于创新的文化形态,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力量源泉。企业创新实践推动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创新文化又是企业开展创新实践的土壤,创新文化与企业的创新实践活动互为作用,相辅相成。美国人爱迪斯在《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把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从孕育期到死亡期10个阶段,其中壮年期是企业生命曲线最为理想的阶段,壮年期不是企业生命周期的顶点,而是企业具备旺盛活力的阶段,延长这个阶段,或者防止壮年期过早消退的根本方法就是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纵观世界上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企业,都能在跌宕起伏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砥砺风险,化险为夷,破浪前行。
航空工业的强与弱代表了国家的综合国力,跻身世界航空工业强者之林既是国家意志也是全体航空人甚至国人的梦想。在中航工业2013年峰会上,中航工业明确提出了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了将集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集团,实现对世界航空工业强者望其项背到并驾齐驱,再到遥遥领先跨越发展的目标,这是集团面对客观形势提出的新的长远目标,也是实践集团“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目标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世界让我们对创新深信不疑,新目标的确立对提速建立创新型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型企业的灵魂就是企业在追求创新、寻求突破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文化。其中文化创新是源泉,技术创新是核心,管理创新是手段,全员参与创新是基础。
文化创新是源泉。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常常是牢固而不可更改的。一个企业既定形成保守和安于现状的一种文化,不具备鼓励创新的文化生态和土壤,想要开展创新是很难的事情,甚至开展创新,勇于冒险和突破的意识和做法也会与其文化格格不入。不能幻想仅仅依靠局部的创新活动就能改变企业文化的导向,文化创新是创建创新型企业的原动力,创新文化建设首要解决的是企业所倡导的文化是不是组织现在所需要的,是不是与整个组织致力于协同创新相吻合,如果不适应不吻合,必须进行文化层面的变革。“思想走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社会的发展呼唤观念的及时跟进甚至要求我们必须有超前和超常的思维,文化创新是理念和观念层面的不断求变,没有理念和观念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变革,创新文化是很难形成的。
技术创新是核心。企业的创新不能单纯地把简单的改变看待创新的成果,应该从其内涵上注重传承与变化。早在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时就提出,作为企业是以输出产品获取价值的,那么产品创新的核心就是技术内涵的改变。从这个角度看,技术创新是带动企业价值提升的核心,没有技术创新,很难有产品的序列发展,也不会在市场中持久的占有一席之地或者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的规模。因此说,从创新文化建设角度看,企业应该围绕技术创新这个核心,培育各项技术提升所需要的文化内涵。
管理创新是手段。没有落后的资源,只有落后的管理,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社会资源能力的进步,而企业的各类资源是通过管理活动创造价值的,管理水平的高与低决定了资源效能发挥的好与坏。管理创新是协调和激活企业资源,提升其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企业管理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旧有的管理体系就会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桎梏。美国安然公司因为在管理上出了问题,企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铁的事实告诫我们:无论是在企业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中,创新活动必须适应市场的规则,管理创新必须以市场规则为本。
全员参与是基础。很多企业将创新文化归结于企业的管理者,即作为“老板”文化的子文化,忽视了员工在创建创新文化的主体地位,很多企业的员工很多时候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认为创新是决策者和管理者的事儿,有很多好的想法、好点子在创新思维的萌芽阶段就被迫流产。这就说明,这部分企业还没有形成基于全员参与的创新文化。全员参与是企业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充分尊重每名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使其每个毛孔都充满创新的生机和活力,为那些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员工提供发展自我的空间和舞台是激发创新思维,形成创新实践氛围的一剂良药。
创新文化是构建创新型企业的灵魂
企业开展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是构建创新型企业的重要内容,但归根到底,无论是哪个领域的持续创新都是在创新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而生的,都是在创新意识与创新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成果。只有建立强劲的、高效一致的创新文化才能形成高度凝聚、规范有序的创新氛围,才能焕发出自动自发、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创新文化是构建创新型企业的灵魂和根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和规范、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是创新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保证企业宏观战略实现的变革文化,是企业员工对创新的态度反映。管理者必须意识到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今日的创新成果是明天创新的起点,创新文化理念的传播更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循环往复地宣贯和渗透,使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理念尚未成为普遍风尚。
理念创新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创新实践活动是创新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载体。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创新文化能够激发企业的活力,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创新文化已经成为当今成功企业独具特色的竞争力。在创新实践活动方面,产品创新表现为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成功的过程。从管理过程来说,创新是在没有额外投入的情况下,新工具新方法的应用,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向管理要效益。
观念创新是企业开展创新工作的先决条件,一个固步自封的国家和企业必然落后。央视曾播出《大国崛起》系列专题片,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不难发现,多数大国经济和军事力量崛起的内在动力,是生产力的飞速进步,而生产力的飞速进步,无不源于创新。18世纪末,英国率先开展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在长达一个多世纪中,充当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而进入20世纪以来,英国人在发展经济方面思想趋于保守和落后,美国却后来居上,1911年,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使美国的工业管理由传统管理迈入了科学管理的轨道,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历史上出现的数次繁荣,无不源于一系列政治或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就中航工业来说,其重组整合之后提出的“两融、三新、五化、万亿”这一构建超常发展的新战略,就是以创新促企业发展的有力证明。
企业家在培育创新文化过程中重任在肩
企业家是企业的代表,对企业价值观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一个企业选择什么样的经营模式,形成什么样的管理风格,企业家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对于推进企业创新来说,企业家的作用更为突出。林左鸣董事长在《用企业家精神点燃时代引擎》一书中提出:企业家是一个创新的群体,对企业家来说,创新是利润之所在,更是快乐之所在,不创新,死不休,创新是企业家的标志。推进企业创新既是企业家的责任,也是企业家这个群体共同的职业品格,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影响着他所领导的组织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一个思想解放、创新意识强烈的企业家会带动企业的管理中枢持续推进各个领域的创新,辐射形成强烈的创新氛围。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的各级组织和人才围绕着企业家领导达成的共识和制定的战略开展工作,如果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创新冒险精神,创新精神萎靡,整个组织的创新氛围就很难形成。提到创新,我们很容易想到苹果。苹果是一家极具创新精神的公司。苹果公司的创新就是源于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和超凡想象力,正是这种精神,这种对现有状况强烈的开拓意识和行动,使苹果公司形成创新发展的惯性,使拥有苹果品牌产品的人也倍感自信。过去的10多年里,苹果获得了1300多项专利,相当于戴尔的1.5倍。iPhone、iPad使广大用户不再把注意力放在产品的各种性能指标上,而是关注前所未有的移动娱乐与办公的体验,以其突破性的外观设计、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创新的软硬件模式,改变了整个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市场的格局,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成为这个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
创新型企业建设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没有完备的创新机制,很难催生持续创新的新成果。构建创新型企业,根本在于要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完善创新机制是保持创新文化活力的重要抓手,这也是管全局、管长远的根本所在。创建创新型企业就必须建立起规范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创新成果孵化的全过程管理体系,通过机制导向,形成敢于探索、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创新氛围。使广大员工意识到,创新不只是企业家的事情,更属于每一名拥有创新意识的人。创新型企业的构建需要每名员工的积极参与,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土壤和源泉。
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一般认为,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是异质性创新知识的拥有者,通常表现为个人所拥有的独特经验、技能和心智模式。美国著名企业家摩根说:创新不是具备超常智慧的人才必备的,只要善于开发,每个人都有。创新源于人才,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实践的重中之重,创新人才多寡和创新人才能力水平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创新能力的强与弱。因为一些好的点子往往是那些有创新意识的员工瞬间顿悟的结果,发现、培养、使用创新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对提升企业全员的创新素质,打造创新型企业至关重要。
建立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健全评价机制,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坚持把创新项目评选作为推动工作创新的关键,在深入调研、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企业应该建立和逐步完善创新成果评审办法,形成完整规范、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创新成果评价体系。在评审过程中,严格实行创新项目申报立项制,对符合创新要求的项目准予立项并强力推进,使创新项目从开始谋划、付诸实施就处在较高的起点上,起到创新项目立项发端就具有全局的引领作用。
一、 我国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创新意识薄弱
目前多数企业比较重视技术引进,不重视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科学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匮乏,核心技术仍主要依赖于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使许多企业陷入受制于人的被动境地。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发明专利,恰恰说明企业缺乏创新文化的有效支持。
1.2 创新人才稀缺
从创新人才看,目前我国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11人,而美国为56人,经合组织(ORCD)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7人。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和复合型尖端人才奇缺。从研发机构看, 2003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仅占25% ,有研发活动的约占43% ,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差距很大。
1.3 创新主体不明确
由于企业创新文化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课题, 所以, 关于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的主体总是不明确。许多企业的员工都把企业文化的建树和创新归结为企业或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工作, 认为企业或企业高层管理者是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的主体, 实际上这是一个片面的认识。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的主体应是企业全体员工, 只有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企业内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勤于创新的创新氛围, 从而建立企业创新文化。
1.4 创新经费缺乏
创新经费的保障是创新取得实质性成功的重要保证。目前,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没有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的专项经费, 而只对部分立项的科研创新项目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其支持额度与科研创新所需的实际经费相比仍是远远不足的。我国总体创新经费的欠缺, 使得创新成果缺乏, 创新发展举步维艰, 造成了整体创新能力不足, 从而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
1.5 中国鼓励企业创新的体制尚未形成
市场竞争是企业培育创新文化和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而国家营造的良好创新制度和政策体系则是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重要条件。目前,中国支持企业增加科研投入的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很不完善,支持的力度太小;国家促进企业进行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和风险投资机制尚不健全;国家自然科学资金对企业重大技术研究开发的资助很少。从总体上讲,企业创新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这是影响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企业创新文化的塑造方法
随着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构建创新文化在企业的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中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我国目前创新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何塑造企业创新文化,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2.1 树立正确的失败观
创新意味着从无到有,开风气之先,因而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有可能遭到挫折或失败,但风险同时又意味着机遇和未来。传统的失败观,往往以成败论英雄,认为失败给企业带来的只是损失。树立正确的失败观,就是要全方位、多角度,从新的视野去看“失败”,认为“失败”是新的起点,是机会和财富。所谓起点,是因为每次“失败”就意味着此路不通,另找一条路是一个新的起点会使人们离目标的距离越来越近;“机会”指如果坦然面对失败,从而能创造出更多的机会来;“财富”是指失败中的经验与教训,恰恰是创新组织中非常宝贵的。因此要积极支持和赞赏员工的任何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同时又能宽容地对待失败,甚至鼓励犯错误,保护员工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人文环境,让“接受失败容忍失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理念。
2.2 企业领导者要具有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精神的支柱,它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和方向。企业家作为企业经营的最高领导者、作为企业职工的领头人,应首先要有预见能力,熊彼特认为这种能力是“以一种尽管在当时不能肯定而以后则证明为正确的方式去观察事情的能力”,“掌握主要的事实,抛弃非主要事实的能力。”二要有冒险精神,这是建立在科学的预测之上的冒险,这种精神“不那么依靠传统和社会关系,因为他的独特任务,恰恰在于打破旧传统,创造新传统”。这种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也正是企业文化建设所倡导的,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家也必定要将这些精神内化为企业文化,不断激励企业的员工,促进企业各种创新的
顺利进行。
2.3 主人翁思想意识
企业创新文化鼓励人们建立和具备主人翁的思想意识,而不是经理/ 雇员这种传统的雇佣关系。在这种氛围中,人们感觉到是在为自己的企业奋斗,并相信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主人翁思想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参与性。员工关心企业发展,参与企业管理,企业对于员工的建议应及时、正确地接纳和反馈,避免不同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这样员工才会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并勇于承担责任。独立性和责任感。员工能够自由迅速地就某些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出决定,并对所做的决定负责。将企业的长远利益与个人价值实现相结合。企业充分尊重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在企业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每个员工提供发展自我的空间。同时,优秀人才应考虑自己的工作如何增加企业的长期价值,立足于本职,寄希望于未来。将培养、教育和提高员工职业技能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投资。企业不仅要了解企业的运营、经济的动作、客户的工作,还要了解员工的工作与需求。员工与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双向促进的过程。企业通过培训和教育,使每个人都处在经常学习的状态,员工得到提高,企业也因为有更多优秀员工而得到不断发展的动力。
2.4 建立多样化创新激励制度
企业财富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员工来实现。所以建立激励机制来留住人才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激励机制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注重物质、精神相结合的报酬方式和激励手段,体现出重视人性需要、重视人的价值的文化特点,这样的激励机制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激励制度。
2.5 物质激励
对于有形的物质激励,企业在报酬的决策上应首先提供一个经过市场调查的、有竞争力的薪酬,同时这个激励机制的中心思想也要能体现出员工分享企业的成功,也就是体现出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个人的收入与企业的整体业绩相挂钩的特点。这样的机制可以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因为企业的业绩增长会在每个人的收入中得到体现,而每个人的点点滴滴的努力又可以推动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在基本薪金的制定上,首先要考虑到职工安全感和职业保障的心理需求,而奖金等额外报酬应该有较强的鼓励性。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 王江: 浅议企业文化建设[J].中外科技信息,2002(3)
[2] 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本文是从资本市场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在建立股市新文化、树立正确投资观问题上,作一探讨。
二、股市基础理论探讨,刻不容缓
中国股市不平凡的十年是在巨大的理论争议和现实波动中发展起来的。从早期“股份制是私有化”的政治观点之争,到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像“老鼠会和赌场”的文化歧见,这种风风雨雨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扩容相伴随。如果说,前者是主张和反对建立资本市场的两种力量之争,这已在“摸着石头过河”和不辩解、不争论的指导思想下,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很多矛盾和干扰,我们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那么后者则主要是在主张培育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中,如何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而产生的不同观点,尽管其都主张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但路径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始终落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不仅对资本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论证清楚并广为宣传,而且对资本市场的许多概念和技术层面的资本运作分析技术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培训和普及环境。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采用了回避争议和矛盾的做法,这些资本市场的重大理论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人们普遍还在资本市场就是赌场,要么跟庄搞投机,要么随机撞大运的投资理念中徘徊。
概括起来,中国股市有三个没底:
1.上市公司造假没底
上市公司造假既有资本经济作为股权虚拟经济监管难度大的原因,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一股独大所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的真、假、优、劣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是投资场所还是赌场的关键。正确投资观应是建立在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理性判断并作出相应用脚投票选择基础上,来促使上市公司以自身价值提高给投资人带来良好投资回报的投资机制。它是投资人对投资对象在“蛋糕做大”基础上来实现投资人投资收益的体现,而绝不仅仅是在二级市场上机构和中小投资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零和游戏”。但中国的上市公司到底还有多少个银广厦、吉林通海、蓝田股份,人们心里没底。
2.政策没底
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这是新兴转轨市场的必然现象。因此,政策决定股市,是把政策作为一个长期的调控手段来炫耀,使中国的股市处于一涨就怕、一怕就打、一打就跌、一跌也怕、一怕又托、一托又涨的恶性循环。最终是政府调控股市,形成典型的政策市。而人们却看不见那只“看得见的手”,人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想干什么。
3.股市理论的探讨没底
中国股市到底是赌场、老鼠会,人们置身其中是在撞大运、尔虞我诈的场所,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市场的基本功能,这个市场培育的投资人在市场经济中究竟发挥着何种作用,都亟待理论的证明。而资本市场监管的各种政策的出台,也是建立在正确的股市理论的基础上。但目前我们的股市理论体系极不清晰和完善。
解决三个没底的核心是探讨并完善股市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问题对上可以影响政策,影响决策者那只“手”;对下则可动摇资本市场投资人的信念和信心。因此,在这三个没底当中,对我国股市基本理论的探讨最为重要。
研究我国的股市基本理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是在社会主义资本经济条件下,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使人们对资本市场首先有一个认识上的突破。第二是股市新文化和股权新文化的建立。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仅能教育股民建立正确投资观,更重要的是让决策者和监管部门都能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本质和基本功能。在转轨特征明显的中国股市的监管上,有效地发挥那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三、股市基本功能探讨
我国股市的每一次波动,都跟股市的基本理论不清、扰乱人们的思想密切相关。十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却严重落后于实践。股市大讨论虽然目前暂时处于平息状态,但是只要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理论问题,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否定我国股市的声音,像赌场论、老鼠会论就仍会冒出来。这些理论在特殊时期,都和资本市场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监管政策直接受资本市场理论的影响。继续采取回避态度,不论证清楚这些问题,势必对我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结果。
股市的基础理论研究应从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入手,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功能:
1.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其一,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就中国的实情说,股市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在一级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的。股市筹集的资金进入到企业,上市公司之所以能筹资,能被市场认知,在于它能提供被投资者认知的产品和劳务,在于它能生产社会需要的紧俏、盈利的产品。其二,二级市场再融资的配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来实现的。上市公司的持续融资功能就是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的体现,当然,二级市场的再配置同样是向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倾斜。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化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
所以,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密切相关。如果上市公司质量低劣,信息披露虚假,就会丧失这一功能,导致股市堕落为赌场。
2.晴雨表功能
资本市场不仅是一个资本和物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场所,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这些信息的质量正相关。因此,不仅股民而且一般民众,不仅企业家而且政治家,不仅国内各界而且国际各方,只要和所在国的利益相关,都会关注这个市场。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同样会最先从这一市场反映出来。因此,资本市场更是一个信息场。在市场经济崇尚资本至上的旗帜下,资本的选择是最敏感的。在市场经济推崇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准则下,这一信息的反映在理论上说也是最公平、最准确的。因此,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功能从表象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进行交易、判断重要的参照系,而从实质上看则反映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和发展。它是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如政策导市,机构操作,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大盘和个股会走出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相吻合的走势,但从长期看,在正常的形势下,股市是具有晴雨表功能的,股市价格与其价值在长期走势上应该是一致的。它与赌场的靠赌运和赌技好坏决定输赢是完全不同的。
3.价值发现功能
首先,价值发现功能是指在资本市场上一只股票的现实和潜在的价值,而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所表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为社会和股东现实和未来的贡献度。这一功能和企业真实的信息反馈和评价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股市所反映出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和投资,指导着价格方向,进而引导资源的分配。
其次,这种价值发现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对未来做出理性判断。这种发现一定要符合一定客观规律,所以它能推出一个概念,并且引导市场,人们承认这个概念,用超过人们现实中比用简单的成本价值要高的潜力判断去看待它,人们在股市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这种发现和投资人的利益相关性,决定了这个发现的过程是理性的,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经济走向。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趋利避害的无形之手引导整个市场经济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要普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一致的思想,市场经济承认以单一个体为本源的自然发展,倡导个体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其奥妙在于私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只要具备社会要求的理性和道德,遵守法律,恪守诚信,社会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同步放大。
4.股市的增值功能
股市的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值功能上。股票有三种价格,即票面价格,账面价格和交易价格,在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时,票面价格无意义,交易价格不能自身证明,唯有论证账面价格最能说明问题。股票的账面价格又被人们称为股票的含金量,一个公司的总体含金量是通过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反映的,而净资产是由股本、公积金、未分利润组成的。股份公司的分配制度决定了其年度利润分配,必须要先完成盈余公积金的提取,而这一基金的提取又决定了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的提高,这决定了股票有内在增值功能。如果我们把公积金的提取当作股票增值功能的内生变量,那么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所导致的每股净资产的增值功能,则是外生变量。这两个变量从财务分析上能直观看到股票的本金是可以增长的事实,股票的账面价格可以从一元涨到五元,正是源于这一机理。而股票账面价格增长导致的本金的增长是其他金融资产如储蓄、债券所不具备的。而账面价格的增长则是直接导致股票交易价格上升的合理因素之一。
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是我们解开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否应该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主战场的关键所在。唯有论证这一功能,资本市场才能实现上市公司赢、投资人赢、市场赢的三赢局面。反之,人们就会把资本市场与赌场的“零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只是像赌场一样财富在参与各方之间的简单重新分配,是股民之间左兜和右兜的财富搬家,而这一过程由于造假和不规范,又充满了尔虞我诈。
资本市场具备增值功能是和赌场最重要的区别。只有论证这一功能的存在,投资人才会摒弃撞大运,学会判断和分析作理性的投资人。当然,创造三赢局面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真实的基础上,企业的效益上升,直接带来股价的上升,才能带来资本市场的真实繁荣和投资人的获利,而上市公司也才能实现再融资和持续发展。
四、股市新文化的建立
(一)股市旧文化批判
在中国的传统上历来对股市就存有偏见,这种偏见加上我国90年代股市发展初期大量借鉴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由于翻译文字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台湾的股市用语,而台湾的股市用语大都是从赌场术语衍生来的。由于我们没有能够进行批判吸收和投资者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及时纠正那些不健康的、有明显误导的股市赌场语言,使其在二级市场股评家的口中大行其道,如庄家、筹码、发牌、跟庄、出局、庄家洗筹、与庄共舞等近20种赌场语言,这些语言极不准确,如庄家一词,庄家(Banker)在赌场里是指开局设赌者(通常只有赌场才具备这一资格),与闲家(Player)对赌,而把这一术语引入股市中,只有在深沪交易所作为实体也下场参与股票买卖与投资人对博时才成立。而把它用在即使是在主观和客观上会操纵股价的机构投资人和大户身上也是极不准确的。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并无庄家一词,那些违规的机构和大户往往被称作违规操纵股价者,还有一类则是合规的维护一只股票流动性和股价稳定性的机构——做市商(MarketMaker)。而我们由于没弄明白庄家的含义,把机构和大户都当作庄,似乎是股股有庄,跟庄成风,无庄不成市。但事实上,只要中国的交易所不下场对博,我国资本市场和西方国家一样,根本就就有庄家,有的只是那些违规操纵股份的机构。
显然,股市旧文化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不能健康发展和中小投资人不能建立正确投资观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从台湾引进的股市旧文化理论,首先从净化股市语言入手。废止庄家之类的赌场用语,而用机构违规者和价格操纵者取而代之,使资本市场和赌场区分开,一扫投资人“跟庄”的赌场风气。在中国证券市场开展股市,把投资者教育扎扎实实的搞起来。
(二)股市文化与股权文化的关系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探讨股权文化,股权文化的核心是通过诚信文化培育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保护价小投资人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权文化是股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展股市不仅要和投资者教育联系起来,也要和股权文化基本理论的探讨联系起来。当前由于上市公司造假现象严重,我们迫切需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展诚信运动,开展股权文化的目的是树立上市公司经营者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说股权文化是从公司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那么股市文化则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如果说股权文化是强调经理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那么股市文化则涉及到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投资人等方方面面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提高。
中国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股市的新文化,解决了股市的新文化问题,股权文化的探讨就会迎刃而解。
(三)股市新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展股市,形成中国的股市新文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思想建设——正确的投资现
开展投资人教育,建立股民的神圣使命感和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承认人们在追逐自身盈利动机的驱使下,作出市场短线品种的选择,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增加社会共同财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过程。这是一个投资人从传统的劳动参与到个人物化劳动——所形成的资本参与的进程,充分调动投资人对国家建设事业的参与意识,使参与者的盈利动机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机统一,这是对传统上以牺牲奉献来促进国家利益发展的重要补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投资人应该引以为荣,并值得人们赞誉。应该从正面去倡导这种投资者的道德与使命,而那种认为投资股市发不义之财的偏见必须被摒弃。
2.文化建设——科学侑专业知识的投资理念
在正确投资观的指引下,必须普及股市运作的科学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具体包括:(1)作理智的投资人,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2)学会对上市公司质量判断的基本知识,科学选股,不盲目跟风,实现资本市场价值与价格一致,作理性投资人;(3)熟悉资本市场的法规政策,对各种证券欺诈、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能够防范,增强自我保护;放弃“跟庄”心态,开展股市的。社会要提高不诚信的成本,只有提高投资人本身的素质及理念。
青岛丽兰坊新文化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下设青岛丽兰坊新文化酒楼、时尚都市餐厅、友情餐厅三个实体。新文化酒楼主要以海鲜、粤菜、鲁菜为主,有500多个餐位。酒楼几乎天天翻台,每周三四五都会因为客满,翻台也跟不上而出现排队的情况,一般下午1点钟就定不上房间了,所以要去丽兰坊吃饭的话,还得先下手为强。
脆椒凤尾虾排 售价38元 日售30份
亮点:香辣酥炒凤尾虾排。用脆皮糊碎取代面包糠。
原料:带尾大虾仁10只,黄飞鸿香脆椒75克,香葱段25克。
调料:虾精5克,盐2克,糖2克,鸡粉2克,水]50克,日本昭和粉50克,淀粉50克,鸡蛋液1个(打匀),料酒5克,色拉油1 500克。
制作1、带尾大虾仁从背部片开,去除虾线,用刀拍平虾身,每隔5毫米打2毫米深的十字花刀,加虾精3克、盐、糖、鸡粉腌5分钟。2、日本昭和粉加水调匀成面糊,锅入油烧至四五成热,用勺子舀面糊,如流水状倒入油锅中,用小火浸炸(约20秒),等到脆皮自然起酥浮起时捞出,吸干油分,晾凉后压成碎粒状。3、将腌好大虾排拍上干淀粉,拖匀鸡蛋液,裹脆粒。锅入油烧至四成热,放入虾排小火浸炸成金黄色(约1分钟)。4、锅留底油,下入香脆椒、香葱段小火煸香,烹料酒、虾精2克,下入炸好的虾排大火翻炒匀即可。
味型:鲜香脆口,微辣。
技术关键:炸脆皮糊时,要小火温油浸炸,高则脆皮易糊,低则油大不脆,所以炸时要注意保持油温的恒定,油温过高时,锅就要离火。
杨建华点评:这道菜用昭和粉代替面包糠,使菜品口感更香脆,而且也没有面包糠油腻,同时可以锁住原料水分,保持虾肉质滑嫩。整道菜口味不错,虽然用香辣酥做菜这几年较流行。但用它来炒虾排,仍有新意。
金丝虾皇鲍鱼
售价58元 日售15份
亮点:虾胶里面酿鲍鱼。
原料:活鲍鱼(8―9头/斤)2只,土豆500克,虾仁400克,猪肥膘50克,蛋清1个,油菜叶75克。
调料:盐3克,虾精2克,味精2克,白胡椒粉1克,味椒盐2克,葱姜水10克,上汤65克,姜汁酒10克,色拉油1500克(实耗50克)。
制作:1,将虾仁、猪肥膘剁成蓉,加蛋清、葱姜水搅匀,用手边搅边慢慢加入上汤,打成虾胶,放入虾精、盐、味精,白胡椒粉拌匀,用保鲜膜包好入保鲜柜静置15分钟。2、活鲍鱼除去表层的黑粘膜,去壳,去内脏,加姜汁酒搓匀以去除腥味。放入高压锅(锅加高汤、葱姜)中压上气后再压3分钟,鲍鱼取出对切成四块备用。3、土豆去皮切成细丝,用凉水漂净淀粉,控干水分后放入托盘内。油菜叶切成细丝。4、将从保鲜柜取出的虾馅分成8份,每份虾馅内包入一块鲍鱼制成虾丸,表面均匀地粘裹上一层土豆丝。锅入油烧至五成热,中小火浸炸至金黄(约2,5分钟),当土豆丸浮起时,用筷子夹出控干油,放入纸杯内,摆盘周围。油菜丝入五成热的油温中小火炸成菜松,撒上味椒盐拌匀,放盘子中央,上桌即可。
味型:外焦香,内咸鲜。
技术关键:土豆丝一定要用毛巾吸干水分,一定要紧裹虾丸,否则入油后将脱离开来;要小火慢炸,否则土豆丝将色深不脆,虾馅不熟:炸时不可用勺搅动,否则土豆丝会脱离或折断。
张海亮点评:金丝虾球是一道非常常见的菜,但里面酿鲜鲍鱼很有创意。但鲜鲍放在虾球里就很难让顾客看出其价值,如盘中央的菜松换成一只用高汤煨透的鲍鱼,档次、卖相更佳。
杨建华点评:我同意张海亮师傅的意见,我认为这道菜中鲍鱼的成熟非常关键,炸的时间长鲍鱼变老,口感不鲜嫩,炸的时间短鲍鱼太嫩,嚼不动。
作者回复:杨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也注意到了,用温油以中小火炸,土豆球浮起时捞出即可,这样是不会出现鲍鱼过老或过嫩的情况的。
红笋蔬菜酿笔管
售价22元 日售25份
亮点:将蔬菜酿入笔管内。
原料:笔管鱼8个,油菜叶、菠菜叶、苦菊叶、芥菜叶等绿色蔬菜的叶子共300克(开水下锅焯水至断生,过凉后剁成粒,挤干水分,加盐、味精。香油拌匀),胡萝卜酱50克(胡萝卜去皮蒸烂,打成浆状),葱姜片20克,鸡油5克,高汤40克。
调料:文蛤精3克,盐5克,糖1克,水淀粉5克,料酒20克,葱油30克。
制作:1,笔管鱼去除墨斗。去骨筋,加盐2克,葱姜、料酒10克腌入味。2,将蔬菜粒酿入笔管鱼肚内。放蒸笼内中火蒸3分钟至熟,摆入盘中。3、葱油烧热,下胡萝卜酱。烹料酒10克,文哈精、盐3克、糖,加高汤烧开,加水淀粉勾芡,淋热鸡油,浇蒸好的笔管鱼上即可。
味型:咸鲜,略甜。
技术关健:蔬菜粒一定要挤干水分,否则蒸时可能溢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广泛而又深刻的进展, 各个企业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要面对激烈复杂的国际竞争压力, 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 就应该获得某种竞争的优势, 因为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稳固发展的基础, 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很难在如此剧烈的竞争环境下存活。我们从国际上和国内的优秀企业的实践中可以明显地看到,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竞争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创新文化又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一、树立创新文化理念,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残酷的竞争态势促使企业必须树立创新理念,三流的企业比价格,二流的企业比品牌,一流的企业比创新。创新文化是企业生存和竞争的精髓。
(一)企业创新的基本特征
1.新颖性
对于企业,不管是什么样的技术和产品,只要具有新颖性,就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或者“抄袭”的方式进行创新。中国企业过去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之后,经过几年的培养,逐渐发展出颇具竞争力的产品。小米手机是企业创新成功的一个典范,小米手机是在苹果、三星的夹缝中崛起的,它找到了一个利基市场。这个利基市场就在于,虽然iPhone是一二线市场的“街机”,但是在三四线城市由于苹果手机价格高,人们普遍收入有限,而时尚的年轻人都想拥有一部与苹果功能类似的手机,甚至在一二线城市那些收入不高的人也正好是小米手机的目标群体,就在这样的一个利基市场中,抓住了这几个关键点,小米跑赢了。在小米跑赢的同时,也看到小米的灵魂人物雷军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他把“乔布斯”扮演得很好:手法与乔布斯类似,借助于网络上口碑聚众的力量,采用宣传、鼓动、饥饿营销的手法,把小米做成中国最像苹果的公司。这就是利用创新理念,以小博大、差异化竞争带来的收获。
2.行业领先
领先行业的创新才是中国企业的骄傲。尤其在互联网领域,门户网、增值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在国内市场领先的几乎都是本土企业,如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百度在搜索引擎、腾讯在移动互联等,没有一家是跨国公司,或者是国际互联网巨头。
3.全球性
中国企业的创新正跨越国界,改变世界。腾讯微信充分研究了中国用户的习惯与偏好,而数据则成为华大基因的创新资源,完全抛弃医学假设,全部用大数据来测算病症特征与基因排序的吻合。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十大最具创造力的中国企业”,小米手机、腾讯、华大基因等企业榜上有名。他们不单形成自己独特的创新文化,并影响全球的创新趋势。
(二)创新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
1.导向层面
带有创新企业文化的企业, 它将会引导其职员从思考方式、价值准则和品德规范方面的变化, 促使其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 进而提升企业的文化品位, 形成双向的互动, 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因为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通常是该公司的全体职员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观的凝结, 只要有所追求的企业, 其企业文化必定包含着企业的奋斗目标和理想, 一般常是领导着公司主动适应和满足积极的、健康的、有发展前途的社会大众之需求, 这种企业文化对公司的全体职员会产生一种道德的感召力, 会让员工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 可以使全体职员把自身的个人追求和奋斗目标同企业的愿景结合起来, 朝一个共同的方向迈进, 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某种有助于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力量。当然, 该企业可以利用这种浓郁的创新文化, 吸引有创新和挑战精神的人才加盟, 获得人才的优势。
2.物质层面
从创新文化的物质层面来看, 企业的组织、技术、产品、企业形象和品牌等有形和无形资源都是企业文化。在竞争激励的时代, 传统的有形竞争日益衰落, 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注重无形的品牌、价值和服务的竞争,现代的消费者非常注重无形价值给他们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 在此情况下, 企业必须提升有形产品的文化内涵, 提升产品的文化品位, 高度重视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的心理, 满足他们的“三求”(求新、求美和求异) , 用富于格调的企业文化吸引消费者。而产品文化品位的提升,则必须依靠创新文化的支撑。由此可见, 企业越发展出独特的、难以被仿效的企业特质文化, 越能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3.精神层面
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来看, 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道德观以及职员们的职业道德等都属于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层面。其中企业的价值观是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企业文化精神层,创新理念又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思想。企业的价值观指明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及目标,规定了企业发展的愿景及方向。企业的发展是在价值观的领引下, 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情况及企业自身的主客观条件进行的。较具体地说, 企业要在价值观的指导下, 根据内外环境及自身实力情况动态地调整运营, 用符合企业价值观的行为,逐步达成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 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受价值观的指引, 企业的价值观从深层影响着企业的竞争优势。
4.凝聚层面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通过企业的经营理念来体现, 创新的企业经营理念可以有效地指导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引导职员的行为, 在此过程中, 职员们的个人奋斗目标和企业追求的目标有机地凝聚在一起, 与此同时, 职员群体在创新实践中累积的各种经验和教训, 只要认真整理和总结,使之内化为企业的文化, 既能丰富和发展既有的企业文化, 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注入鲜活的内容, 又能反过来指导运营管理的实践, 在此过程中, 员工的创新实践和企业文化之间良性互动凝聚, 必将锻造出高层次、强大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的创新文化实践
(一)弘扬创新文化
1.打造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企业要想使创新文化深入人心,使创新文化实践得以实施,必须打造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着力推行技术创新奖励实施办法,采取待遇激励、事业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等举措,以优厚待遇吸纳人才,知人善任留住人才,感情投资激励人才,不仅能让人才充满精神追求,保持创新向上的精神状态,还可以创造和谐奋进的创新环境。
2.营造科技创新竞争机制
企业在打造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还要营造科技创新竞争机制,实行科技项目责任制、技术带头人制、技术职称津贴制、优秀人才首席岗位制,并开办创新理论座,举办技术沙龙、创新成果展,开展合理化建议、经济技术创活动和评选“技术标兵”、“革新能手”、“创新明星”等活动,拨出资金重奖在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员工;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及时申报发明专利,尊重员工知识劳动,切实保障员工创新成果不被侵犯,加大专利技术应用力度,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使员工从创新创造劳动中受到激励和鼓舞。
3.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
此外,企业还应该着力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在员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知识创新中提供宽松环境,多支持,少苛求;多鼓励,少责备,允许失败,帮助员工解决创新创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把创新创造成本降到最低程度。
(二)创新形式日趋多元化
中国企业的创新不一定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创新形式应该日趋多元化,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外部资源。十八届三中全会认为:科技创新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中国式创新不乏一些传统行业巨头,只有通过创新来保持领先。更多的则来自于创业型的高科技企业。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创新平民化、分散化,创新不一定由技术专家发起,也不一定集中在大企业内部。
创新意味着直面风险,支持创新首先要容忍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只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才会有更多的创新产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有树立创新文化理念,不断尝试新思维和新方式,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一)文化营销的定义。文化营销顾名思义即将企业的文化运用于企业的产品营销之中,用文化的方式来经营销售企业的产品。更精确的含义是:通过激发产品的文化属性,通过与消费者及社会文化的价值共振,构建亲和力,建设营销团队,实现文化沟通,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紧密维系在一起。文化营销是以传统营销为基础形式而发展起来的,但又比传统营销具有更为丰富的人本理念和文化内涵。文化营销是有意识地构建核心价值观念的营销活动,其核心在于寻求为顾客所接受的某种价值观念或者价值观念的集合体作为立企之本,从而引导顾客对整个企业包括其产品的认同。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营销的关系。从企业文化的视野看,产品不仅意味着一个特质实体,还意味着顾客购买他所期望的产品中所包含的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心理需求等一系列利益的满足。企业将自身的文化融入到产品和服务当中,为其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使产品和服务在有形和无形方面区别于竞争对手,提高产品文化方面的附加值,从而满足顾客多层次的需求。
通过企业产品的销售来传播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导入和传播的主要措施。从理论上讲,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先导入,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后再传播。以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先与后之分,有效导入有利于有效传播,有效传播也有利于导入。因为,企业文化的有效传播可以形成一种外推力,从而推动企业文化的导入。企业文化导入后会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企业文化与企业营销有效结合后,可以产生一种文化营销模式,通过营销将企业文化传播给广大消费者,最终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也就是完成了产品的推广和文化的传播功能。现代企业营销既是产品的推广又是企业文化的传播,产品的推广是有形的,企业文化的传播则是无形的。
二、文化营销的实施
(一)开展详细的市场调研。不同的消费群体需求差异的背后则是文化需求差异所致,文化需求的差异,决定着他们选择文化含量丰富的产品或服务时的千差万别。这就要求企业进行详细完整的市场调研,进行市场细分和产品的市场定位;要求企业在进行市场调研时必须全面认真地分析目标市场,目标消费者特有的文化因素、文化背景,将其乐于接受的文化、期盼的文化,能充分体现其心愿和价值的文化因素注入产品之中。
(二)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策略。在产品中注入一种民族的、现代的、健康的文化,使物质产品成为特定文化的载体。而这种特定文化的注入应当体现在产品的开发、设计、制作工艺等方面,也体现在造型上。在经过市场调研后,找到特定消费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将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与之联系起来,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享受企业产品的同时,也购买并享受到符合其心灵需要的一种文化。
(三)实施合理的价格策略。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定位,这个价格定位要以产品所能满足的消费者的需求为标准,进行文化营销时,产品的价格策略要与产品所能给予顾客的文化需求满足相协调。很多产品能够因为它提供的价值而被重新定义,关键就在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你所提供的商品,以及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定义它们的价值,产品的影响越大,价值越高,销售的价格就会越高。
(四)制定并执行好的营销策略。通过在营销中塑造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将企业独有的个性形象和企业文化理念传递给目标对象,以激发其产生价值观上的共鸣,使企业的产品同其文化一样在消费者心中留下长久深刻的印象。要制定与文化营销相配套的营销策略,就必须意识到你所能提供的价值,而唤起这种意识的最简单的方法是转变观念。这就意味着你必须从关注“你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什么”,或者“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转变到关注“它们能够带来什么”的问题上。
三、通过产品销售进行企业文化传播
(一)要有良好的产品质量意识。产品的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只有优良的质量做保证,消费者才会对本产品产生安全感,从而产生购买欲望。如果作为企业文化载体的产品的质量不过关,不可靠,产品根本就无法销售出去,不会形成市场,那么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的传播,即使侥幸销售出去了,那也只能使企业形象受损,使消费者不认同企业的文化。
(二)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在消费者选择产品时,产品的质量获得消费者的确认后,其次选择的就是售后服务了。不仅服务行业需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任何产品的销售都应有。尤其是一些技术型的产品,要使消费者在对其产品产生购买欲望后形成购买行为,进而把产品搬回家,企业就应该有值得信赖的售后服务。将企业的文化理念贯穿于整个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宣传、销售、服务等一系列过程之中,这样才能造就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才能达到通过产品的销售来进行企业文化传播的目的。
(三)要使消费者获得文化满足感。现代消费者的消费与其说是在消费一种产品,不如说是在消费某种特定的文化。许多国外知名品牌的产品,其产品的功能和性能上与国内产品基本相当,但在它们的产品中蕴涵有深刻的,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时,已不再是单纯的购买产品,还有企业文化带来的心理、精神满足。产品文化的满足感,可以创造出消费者的成就感。
四、文化营销的作用
“价值观是文化营销的基础,而核心价值的构建是文化营销的关键。只有通过发现顾客的价值群并加以甄别和培养或是企业顺应需求,努力创造核心价值观,才会使文化营销得以成功。”而文化营销一旦成功,就表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与顾客的价值群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契合,意味着企业的文化理念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一旦这种认可得以形成,那么消费者就能够长期认同企业的产品,从而实现文化营销促进产品销售的基本功能。
据最新调查,全球有72%的企业加大了对创新的投资。美国企业尽量采用了裁减员工、削减资本成本支出等措施降低成本,但依然维持甚至增加研发投资,保持未来的竞争力。
在国内,“创新”一词也是泛滥成灾,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企业文化中必有一项,就是创新文化,好像抓住了“创新”这个法宝,企业就能成功。然而对于创新的落地化,事实情况是这样的,据统计,我国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0%,研究开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39%,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占0.6%,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10。
从设立专门机构到经费投入,我国企业都离创新相差甚远,难道我们的企业家们不知创新的重要性吗?当然不是,国内企业都把“创新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但是在如何应对创新的方法上,我们还存在有很多误区。
创新就是大资金的投入?我们大多数企业对创新的结果赋予太多的期望值,总希望能通过一项技术性革命项目或产品,能换来企业五年到十年的市场优势,正是因为这种大期望,很多企业认为创新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在自己生存与发展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创新,只能以精神激励为主?因此,把创新投入视为大手笔,非财大气粗者不敢为,从本不多的利润中还要拿出百分比做眼前根本看不到效益的“科研研发和攻关”。另外,谁也不敢保证研究成果一定会“一炮打红”,为此,不少企业的所有者是持谨慎意见的,中国传统观念中,能看到白花花的银子才心底踏实。要不,在中国历史上晋商徽商一有钱就忙着买田买地呢?
创新等于模仿?西方国家总是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一事耿耿于怀,总说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不受重视,主要是中国市场太大了,市场需求日益增大,从供票经济到汉正街,深圳速度、温州模式……中国企业快速走过了西方企业一个多世纪走过的路。市场的迅速发展与企业经营体制的不完善,不少成熟企业的成熟产品也不可以能占领全部市场,于是众多企业无暇顾忌产品的创新,忙于积累原始资本,抢占市场空白。创新就等于模彷,虽然市场上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但市场需求量并没有减少,换种模式,又能占领新的空白市场,只要能紧跟在知名品牌的后面,机会还是很大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多成长型的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失去了创新的紧迫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做大了,解决了生存问题,认为首要树立内部“规矩”,各项管理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呈送公文和汇报都要有一个流程,形象上做事情讲究循规蹈矩,要不然别人会看笑话的。这种企业好似山大王,割据一块地盘就自认为“兵精粮足,再图吞并天下之机”。有机会吗?守业尚且不够,更别谈有创新意识了。
创新真的很复杂吗?创新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好的创新在于意识,没有做不到,只是想不到。格兰仕空调在夏天一反常态,把空调涂上了各种颜色,从而改变了空调多年以来几乎没有变过的单调色,此举受到了商家和消费者的追捧。
创新的目的就是要保证企业利润的增长率,要稳定现有的市场份额。对于此,企业可以做很多,对于重大的项目要做专门投入,这是大企业的重大战略创新,公司的财力足以支撑得起这个平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经营过程中可以先易后难,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价值就可以了。张瑞敏曾经说过:“创新不等于高新,创新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创新不仅仅是口号,它应是企业所有员工的一种自发行为,全民行动,自觉的参与。
创新才能先人一步。创新就意味着能不断接近成功。以被经理人推崇的十大品牌的招商银行为例,招商银行作为一家非国有制银行,在创新上,招商银行就显示出卓越的战略眼光,善于洞察市场需求,创新一直持续不断。当竞争者开始在借记卡上缩短与招商银行的距离时,招行又推出创新性的信用卡。在品牌创新上,招商银行第一个推出境外消费,人民币还款的信用卡。在服务创新上,更是领先一步,在几十年前,各大银行傲气凌人时,招行就开始提供有人情味的服务,营业大厅里鲜花糖果,服务人员笑容满面。19年来,招行每年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20%,每年的利润增长也超过了20%,现在,招行的信用卡也已经占领了中国信用卡市场35%的份额。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因素,市场总是在创新中发展,任何创新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唯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增强品牌的美誉度,促成品牌的传承和生命力。在我们身边不少企业取得了成功。据《环球时报》报道,马来西亚最大的汽车公司普罗顿公司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制出穆斯林专用汽车,该汽车上配置有能反映向麦加圣地方的罗盘和专放《古兰经》和穆斯林专用头巾等物的空间。同样,尽管对手实力强大,微软依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尽管收购雅虎的交易最终流产,这家软件巨头推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云”计划,这将帮助Windows用户更好的实现PC和因特网的整合。
我们再从各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横向比较来看,把3000多万股民和我国13.5亿人口相比,从这个角度看的话,股民只占国民人口的四十五分之一,这和美国、韩国以及台湾股民比率相比差得很远,所以称作“全民炒股”就差得更远了。美国人除了18岁以下的人不能开户外,两个人中就有1个开户了。有人担心中国股市会重蹈中国台湾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老路,当时台湾股指从3000点一直涨到1万点,此后一路下跌,直跌到最后的2000多点,现在也还是2000多3000点的样子。当时有多少人在炒股,每7个人中就有一个。而中国目前有多少人口,我们算出来的比例是40―50人中才有一个股民,所以这种担心是根本不必要的。
从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民众参与资本市场的程度都较高,这也是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一过程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现在处于市场发展的初期,散户的比例较高,从发达资本市场的现状来看,75%的市值是由机构持有的,专业机构的力量占市场主导地位,老百姓更多的是持有基金、债券等品种。从以散户为主转变到以机构为主,也是市场必然经历的发展过程。
退一步说,假设我们今后股民的数量上升到十分之一,我们有1.3亿的股民,我认为这对中国经济发展都是一件好事,因为股市的投资和储蓄是截然不同的。股市的投资可以带来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化,可以由投资人自担风险,减少国家的金融风险,符合国家今后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金融需要。同时,股市的变革也将极大地培育中国的中产阶级这支稳定的大军,它将带来我们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全面变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假设在未来五年,我们的股民能够也翻两番,即在现在3000多万的水平上达到1.2亿,到那时,大家就会看到股民队伍的壮大,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全民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以及所带来的社会进步,是我们国家全民奔小康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高度关注投资者教育
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使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们迎接证券金融时代到来的时候,随着证券投资者的活跃度和民众参与程度的提高,我们更应关注对投资者的教育。
开展投资人教育,建立股民的神圣使命感,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使人们在追逐自身盈利动机的驱使下进行投资选择,这一过程也正是增加社会共同财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过程。这是一个投资人从传统的劳动参与到个人物化劳动所形成的资本参与的进程,充分调动投资人对国家建设事业的参与意识,使参与者的盈利动机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机统一,这是对传统的以牺牲奉献来促进国家利益发展的重要补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投资人应该引以为荣,并值得人们赞誉。应该从正面去倡导这种投资者的道德与使命,而那种认为投资股市发不义之财的偏见必须被摒弃。
从这一轮的行情看,即便是中国的散户,由于5年股市的下跌使他们经历了深刻的教训,他们现在都已经不再是2000年那个时候的投资心态了,股民都有自己的基本判断。当然,从另一方面说,我们的证券公司要对不同的投资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提示,告诉新入市的投资者正确的投资理念,要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进行投资组合,并且是风险自负。这一时期由于股票上涨太快,大家的风险意识不是很强,有一首很流行的网络歌曲《打死都不卖》,这是需要大家理性对待的。当然,大家要做长期投资人不搞投机是好的,但是如果大家都是“打死都不卖”,这个市场也就发展不了了。
另外,对媒体的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定要告诉大家,股市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股市的庄家是怎么回事?要这样对我们的投资者进行教育。股市赚的钱是赔钱人的吗?股市能多赢吗?如果股市老是“零和游戏”,政府怎么保证呢?现在媒体宣传影响太大了,4岁的小孩泡股市、81岁的老太太炒股,把“和尚炒股”用作头条、封面等诸如此类的渲染,还有“股市牛了,股民疯了”,全是这样的舆论导向。媒体宣传,有的时候暗藏杀机,一两个案例就能够影响到市场的波动,让人们都认识到这样下去可不行,最终可能导致像2001年掉入休克疗法的误区,人为打压股市的悲剧再度出现。一搞起这些运动来,人民就没有信心了,这个打击是最大的,我们在股市买的是预期,需要一个信心经济来支撑。我相信我们大多数的媒体都是负责任的,而投资者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还是需要媒体配合的宣传,从根本上营造出一个健康的股市新文化。
倡导股市新文化,
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一个健康的股市必须要以一个股市新文化体系的建立为前提。我想中国的学者也在积极地准备我国股市文化和股权文化的理论,必须要从根本上告诉大家,到底股市的功能是什么,它赚的钱是哪里来的,风险如何防范,股市在未来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我想,上述几个方面可能是下一步中国股市理论和政策重点应该完善和研究的问题。监管部门的重点不应该仅仅是放在“救火”上,而应该注重长远的战略规划,使我们的资本市场发展有一个牢固的基础。
充分认识股市的基本功能
股市的基础理论研究应从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入手,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功能:
一是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其一,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就中国的实情说,股市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在一级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的。股市筹集的资金进入到企业,上市公司之所以能筹资,能被市场认知,在于它能提供被投资者认知的产品和劳务,在于它能生产社会需要的紧俏、盈利的产品。其二,二级市场再融资的配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来实现的。上市公司的持续融资功能就是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的体现,当然,二级市场的再配置同样是向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倾斜。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化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
二是晴雨表功能不管是股民还是一般民众,不管是企业家还是政治家,不管是国内各界还是国际各方,只要和所在国的利益相关,都会关注这个市场。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同样会最先从这一市场反映出来。因此,资本市场更是一个信息场。在市场经济崇尚资本至上的旗帜下,资本的选择是最敏感的。在市场经济推崇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准则下,这一信息的反映在理论上说也是最公平、最准确的。因此,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功能从表象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进行交易、判断的重要参照系,而从实质上看则反映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和发展。它是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
三是价值发现功能股权分置改革为中国股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中国人看到自己资产的价格和价值。
首先,价值发现功能是指在资本市场上一支股票的现实和潜在的价值,而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所表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为社会和股东现实及未来的贡献度。这一功能和企业真实的信息反馈及评价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股市所反映出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和投资,指导着价格方向,进而引导资源的分配。
其次,这种价值发现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对未来作出理性判断,它并不是所谓的庄家生造出来的。如美国的高盛公司发现微软公司,这种发现一定要符合一定客观规律,所以它能推出一个概念,并且引导市场,人们承认这个概念,用超过人们现实中简单的成本价值要高的潜力判断去看待它。人们在股市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这种发现和投资人的利益相关性,决定了这个发现的过程是理性的,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经济走向。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趋利避害的无形之手引导整个市场经济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要普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一致的思想,市场经济承认以单一个体为本源的自然发展,倡导个体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其奥妙在于私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只要具备社会要求的理性和道德,遵守法律,恪守诚信,社会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同步放大。
四是股市的增值功能股市的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值功能上。股票的账面价格又被人们称为股票的含金量,一个公司的总体含金量是通过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反映的,而净资产是由股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组成的。股份公司的分配制度决定了其年度利润分配,必须要先完成盈余公积金的提取,而这一基金的提取又决定了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的提高,这决定了股票有内在增值功能。如果我们把公积金的提取当作股票增值功能的内生变量,那么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所导致的每股净资产的增值功能,则是外生变量。这两个变量从财务分析上能直观看到股票的本金是可以增长的事实,股票的账面价格可以从1元涨到5元,正是源于这一机理。而股票账面价格增长导致的本金的增长是其他金融资产,如储蓄、债券所不具备的。
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是我们解开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否应该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主战场的关键所在。唯有论证这一功能,资本市场才能实现上市公司赢、投资人赢、市场赢的三赢局面。
资本市场具备增值功能是它和赌场最重要的区别。只有论证这一功能的存在,投资人才会摒弃撞大运,学会判断和分析做理性的投资人。当然,创造三赢局面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真实的基础上,企业的效益上升,直接带来股价的上升,才能带来资本市场的真实繁荣和投资人的获利,而上市公司也才能实现再融资和持续发展。
丰富股市新文化的内涵
加强思想建设,树立正确的投资观,使人们认识到从传统的劳动参与到个人物化劳动所形成的资本参与。股民作为投资者是值得骄傲的,不应遭到非议,应该大力讴歌他们,那种认为投资股市发不义之财的偏见必须被摒弃。
加强文化建设,培养科学的、有专业知识的投资理念。在正确投资观的指引下,必须普及股市运作科学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做理智的投资人,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学会对上市公司质量判断的基本知识,科学选股,不盲目跟庄,实现资本市场价值与价格一致,作理性投资人;熟悉资本市场的法规政策,对各种证券欺诈、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能够予以防范,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离不开新文化这个大背景,离不开新农民这个新主体。新的生产方式,意味着新的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则意味着新的观念意识和新的行为方式的形成。建设文明富裕的新农村的过程,也必然是农村新文化形成的过程。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必然传承以往优秀的农村文化成果,同时吸收现代先进文明与文化成就,它集现代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法律制度、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等等之文明成果,反映时代特征,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适应农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文明表现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地与时俱进,取得成功。
当前,我国农业持续增长,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经济基础;而新的生活方式在新农村中不断地得以构建,是实现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的重要保证;不断地改进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是实现农村民主管理的必要条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前提,那就是要有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懂科学、善管理的新型农民的出现。建设新农村,其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不仅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增强农民的文明意识和文化观念,是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正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认识基础上,我们才屡屡申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个“血脉”和“精神家园”,是前述通过“两个推动”实现“一个开创”的“新局面”。为了不断开创这样一个“新局面”,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就“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和落实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我们文化发展理念的创新,包括文化地位和作用、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发展目的、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发展思路、文化发展格局、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发展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八个方面。这些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的全面树立和逐步落实,为我们的文化发展带来一种新气象和一个新境界,因而有学者认为我们正步入一个“新文化时代”。
二、“文化经济”与“文化科技”的互动共建
这个“新文化时代”是一个不同于呼唤“德先生”、“赛先生”的“五四”的时代。这是一个告别“运动文化”而进入常态文化运动的时代,这是一个真正的“群众运动”(或者说“群众选择”)而非“运动群众”的时代。有学者认为这个“新文化时代”就其功能和结构而言,是一个“文化经济”与“文化科技”互动共建的时代。经济是基础而文化是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所谓“文化经济”时代,我理解是“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大大胜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的时代。同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文化则积淀为某种生产关系和规制形态,所谓“文化科技”时代,我理解是“生产力将突破规制形态、重构生产关系”的时代。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作为“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中的“文化发展动力”,为什么集中表述为“要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个表述见于李长春同志发表于2008年第22期的署名文章,文章说:“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大力推进各方面的创新”。这个“各方面”在文章中强调了“五方面”:一是要加快建立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以企业为纽带推动文化在与市场、科技和产业的结合中不断创新;二是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和审美情趣的新变化,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不同艺术门类和文化活动的相互融合;三是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的新兴产业;四是要实施重大文化工程,调集各方面力量,整合优势资源,改造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各领域最新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以项目为平台带动文化创新;五是要鼓励探索与市场接轨的商业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内容集成、加工、制作、传播的生产机制,打造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影响的文化品牌,满足群众的现实文化需求,引导和开发群众的潜在文化需求。
我们之所以较为完整地引述李长春同志的这一论述,是因为上述需要大力推进的“五方面”的创新,正是我们步入“新文化时代”需要着力抓住抓实的建设举措;同时,这“五方面”的创新也构成了“新文化时代”的本体特征,即“文化经济”与“文化科技”互动共建的时代特征。正视这个“新文化时代”的本体特征,不是不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而是要正确把握我们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经济”与“文化科技”互动共建的特征,一是让我们回到的基本原理,充分认识到经济基础的“第一性”及其对文化这一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二是让我们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定位,借助科技“第一生产力”,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文化建设由“大”变“强”的关键举措;三是让我们理解“不争论”、“空谈误国”的发展策略,求真务实地滋润民生、团聚民气、激发民力,实现“中国梦”。
三、新文化时代需要“文化强市建设”的自觉
在这样一个“新文化时代”来讨论“文化强市建设”,是一个既有针对性又有前瞻性的话题。事实上,关于“文化强省建设”的自励也要落实为“文化强市建设”的自觉。在人类发展史上,城市是迥异于乡村的社会形态。在我们这个以农为本的国度,城市更可视为乡村社会的集聚、扩张、建构和提升。相对于乡村社会而言,城市有着更为庞大的人口流动和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因此生成着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更为包容的人文精神。城市精神就其本质而言,是流动中的融通和包容中的凝聚。在任何时代,城市都是起一种主导作用、向导作用和领导作用的社会形态。之所以能发挥上述作用,在于它的诉求汇聚和价值凝聚过程,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城市化”的本质。在我看来,城市文化在其本质上是淡化并漠视地域特征的。某些城市在一定时期呈现的地域性特征,其实也是整合了更多“小地域”而形成的“大区域”特征,并且它还在更大的区域流动、融通、包容和凝聚中被“去地域化”。这是由城市的文化功能、也是由城市的发展驱动所决定的,这就是城市的宏大发展目标为什么总会加上“国际化的”定语。
。
建设文化强市,与许多地方提出“建设文化强省”一样,是认为自己既有的文化资源够“大”而不够“强”。有些地方文化资源既不够“大”且在短时期内也够不着“强”,则提出“建设文化名省”的口号。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即我国是文明古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还算不上文化强国。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李长春同志语)。这其实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建设在上述三大方面目前还是不相匹配、不相适应和不相承接的,特别是后两个方面,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尤为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我看来,“建设文化强国”需要高度重视文化在“强国”建设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并实现怎样的效用。为了实现上述“相匹配”、“相适应”和“相承接”,我们文化建设的由“大”而“强”,不仅需要“创新驱动”而且需要“转型发展”。文化建设的“转型发展”,不仅仅是强调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当作出的贡献,还需要在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进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我以为,这其实是我们在“新文化时代”建设“文化强市”一项带有根本性的任务。纵览当今世界的“强国”,一是强在经济,二是强在科技(与之相关也需强在军事),当今世界的“文化列强”,也主要是强在“文化经济”和“文化科技”。这说明我们建设“文化强市”必须把握“新文化时代”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发展动力,必须有“文化经济”与“文化科技”互动共建的自觉。
四、聚焦“城镇化”是发展文化经济的“文化先觉”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预言: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支撑“新文化时代”的文化经济与文化科技,就其根本而言其实就是“文化经济”(“文化科技”力量的驱动在更深层面上也维系于“文化经济”),而在中国当下的发展中就在于聚焦“城镇化”。马凯同志曾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现代化是依托工业化、城镇化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使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工业化、现代化相适应,着力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和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得到优化,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得到完善,以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小康社会建设。”请注意,我国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强市”建设的一个切实目标和必经阶段是实现“文化小康”。
马凯同志指出:“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我们“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脚点”的当代文化建设,无疑也应视“文化内需”为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事实上,“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之所在,也必然具有文化发展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扩大文化内需,就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和审美情趣的新变化,就要集聚各领域最新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就要打造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影响的文化品牌。我们一直讲“文化自觉”,还有文化人强调要有“文化先觉”,上述“扩大文化内需”所应致力的四个“就要”,我以为就体现出当前文化建设的“文化先觉”。这也说明“文化先觉”不是文化智者先天、先验的某种觉察或觉悟,而是对现实的深度审察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趋势的高度感悟。
美国学者弗吉尼亚·波斯特莱尔撰写了《美国的经济》一书,副标题是“美国社会变迁的32个微型观察”。书中引用一位艺术设计学家的话,指出“我们未来——从生物本性而言——就是视觉的、触觉的生物”。波斯特莱尔认为这是世纪之交的一句精辟论述,因为它同时肯定了人的生物特征和美学的力量。他指出感官与说话、推理能力一样,都是我们的本能,而且它对说话和推理能力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本书认为21世纪是美学经济的时代,而新美学经济时代的显著标志是多元风格的共存。其实,我们也正是在这一基点上来理解“新文化时代”并把握其“文化经济”的实质的。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和落实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不也正是要求“以人为本”吗?在文化建设中不也正是要同时肯定人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的力量吗?!
五、文化建设的“以人为本”重在“还文于民”
在谈到文化建设之时,我们都特别强调其“以文化人”的功能。就此我曾发表过一个看法,认为“以文化人”先要“以人为本”。所谓“以文化人”,化自《易·贲》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实际上是说,要了解人所创造的文化,就要去了解人所创造的整个世界,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力量”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则呈现为这种活动改造的世界和创造的现实。所谓“以人为本”,在此意味着要不断增强和提升“人的本质力量”及其“对象化”的水准,而这也正是“以文化人”的目标之所在。前些时读到余秋雨的《何谓文化》,他认为我们今天理解中国文化太注重文化的部门职能、外在方式、积累层面、作品组成、片断享用,而不重视文化的全民性质、精神价值、引导作用、人格构成、集体积淀。这种观点很中肯。如果我们的文化建设不把上述“不重视”加以重视起来,文化强国、文化强市建设就难免“南辕北辙”。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任仲平的文章,题为《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文章认为我们正在进行的“文化强国”建设,有两个“长期以来”的文化惯性需要调适。文章指出:“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主要靠行政指令来实现对文化企事业的管理,而不是群众需求和市场导向,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还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认为文化事关意识形态安全,担心文化进入市场后,会改变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这两个“长期以来”其实是基于一种理念,也即后一个“担心”决定了前一个“指令”。文章认为要改变、或者说要终结这两个“长期以来”,就要“让文化走向市场”;因为“让文化走向市场,就是把创造的权利、评价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交给人民……就是让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作为文化发展的标准”,并且“这正是社会主义文化最本质的要求”。
这其实意味着,“新文化时代”凸显的“文化经济”特征及其对科技、产业、消费、市场、贸易等概念的申说,可以高度概括为“还文于民”。“还文于民”,就是前文所说“把创造的权利、评价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交给人民”。那么,这个“还文于民”由谁还、怎样还呢?其实是我们文化学者和文化管理者需要“树立和落实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我们正步入的“新文化时代”,的确是一个“文化经济”的时代,它还十分明显地呈现为“文化感官诉求”的时代。这是因为,对于大数人来说,“文化”是他们通过感官进行沟通的方式。他们之所以关注、谈论并且还生产“文化”,是因为他们需要那些用于愉悦视觉、触觉、情感本能的“文化”。或许是无处不在的感官诉求正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俗常化和混搭化,有些文化人认为当前文化存在不少“泛漫化”的“乱象”。
六、文化建设的“民生取向”与“集成创新”
文化泛漫化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所谓的“文化泛漫化”,体现的是文化向非文化领域的全方面渗透,体现的是非狭义文化行为对“文化”的自我标榜,体现的是“新文化时代”倾注在“文化经济”特征中的“民生取向”。或许关注“民生取向”的文化在当下是一种含“文”量不高的文化,但在某种意义上,我倒倾向于视泛漫化的文化为文化多样化的一个有机构成,也倾向于视其为文化转型期的一个必要过渡。这种文化,在文化人看来可能不那么“文化”,但因其深度维系“民生”,成为大众需求文化的一个“进阶”,也成为文化需求大众的一条“通道”。我甚至还认为,这是我们倡导“三贴近”、实践“走转改”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管理的第二阶段叫科学管理。这时的管理主要特征是制度管理,从我国看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管理,有较严密的制度、严格的程序,较科学的产品质量标准。目前我国部分企业仍处于此阶段的管理。
管理的第三个阶段叫文化管理。这时的管理主要特征是文化管理为主,是用一种文化的力量来管人的思想和灵魂,是企业一个深层次的管理,21世纪我国部分大型企业开始着手用文化来管理企业。
从以上看,划分哪一阶段的管理只不过在此阶段那项是强项(比重大)而已。比如科学管理阶段,这个阶段完善制度在管理中占的比重大是强项,而此时的经验管理和文化管理所占比重小是弱项而已。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要想使企业管理向更高层次跨进,一定要文化来管理(比重加大),只有文化才能管住员工的思想和灵魂。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一定要抓住管理的灵魂。
现阶段的企业管理是文化加制度相结合管理,即软科学加硬科学的管理,只不过根据自己企业的管理现状,掌握好文化和制度在管理中所占比重不同的技巧。
所谓的文化,含概内容非常广泛,包罗万象,有世界文化、各国文化、民族文化、城市文化、乡村文化、企业大学等文化,还有世界的变迁、历史演变、社会变革、人类发展、文字演化、艺术的形成和演化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等。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文化的小概念,即---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发展过程,伴随着过程的文化积淀,其表现形式上分两类:
一类是外在化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如:标准、制度、规范、资料、设备、工具、场地、环境、办公条件及室内整洁摆放等,还有员工着装、文明及精神面貌等等。
另一类是内在化的,是人们意识范畴的,如:员工的价值观、思想是否积极向上、精神是否饱满、是否充满活力、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创新精神、是否在快乐与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员工业务熟悉程度、团队精神等等。
既然是文化,就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主要是体现出个性化,比如亲情文化、家文化、和谐文化、爱文化、情文化等等,都展现一个个性化,但万变不离其中,都是要解决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即:从要转变为我要干、我愿意干、我自觉自动发自内心想干好的思想意识问题。说白了就是要解决一个思想问题,一个灵魂深处的意识问题。这就是企业家苦苦在寻找一个方法来解决的问题,它是伴随着企业发展的一个根本的问题。
文化管理能解决好这一根本问题吗?回答是肯定的。文化管理能解决企业最根本两大难题,今天论述的是第一个问题,即以上所论述的思想问题。
我们在做企业文化时首先第一个要解决全体员工的原动力问题,所谓的原动力就是员工发自内心想干好本职工作的动力,即---内因。
团队在做愿景规划时要紧紧地结合个人愿景规划,也就是说团队的愿景规划是建立在个人的愿景规划的基础之上,两个愿景(团队、个人)合二为一,既是个人愿景规划,又是团队愿景规划,也可以说既是团队愿景规划,又是个人愿景规划。那么我们要实现了这个愿景规划等于实现了团队的愿景又实现了个人的愿景,也可以说实现了这个愿景规划既实现个人愿景规划又实现了团队愿景规划。
这就是我们要找到的员工的原动力---即内因。
解决了员工愿动力的问题,我们的企业就成功一半以上。现在人们不是在大谈执行力不够吗?也在大谈赢在执行吗?如果这个原动力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执行力不够的问题。
试想,一旦原动力解决了,我们这个团队就能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执行力非常强,政令畅通,各项方针、政策都能得到非常好的贯彻和落实,这就说明这个团队执行力非常强,这就是执行文化。我们要的就是团队的执行力,赢在执行。
第二点:主动性非常强。团队的每一个人由原被动地去工作现在变成主动地去工作;由原先让真正意义地变成了我要干、我愿干、我发自内心地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