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务培训研修范文

时间:2022-05-31 00:15: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幼儿教师职务培训研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幼儿教师职务培训研修

篇1

二、幼儿教师压力及压力应对方式现状分析

1、幼儿教师压力现状与压力应对方式

初步统计,幼师压力源按降序排列依次是:工作,经济待遇,人际关系,恋爱、婚姻家庭,健康状况,其他因素。这类似与前人研究结果:女性最大的压力来自经济和工作。幼儿教师多数采用的应对方式是集中资源行动、工具性社会支持,更多地会采用积极认识与直接行动;有时会采用伴随情绪宣泄的情感性社会支持、克制性行动、行为解脱;很少采用精神寄托、否认、心理解脱。

2、幼儿教师压力应对方式差异分析

(1)青年幼儿教师应对能力不足

通过对不同年龄的幼师压力应对方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笔者发现幼师压力应对方式在行为解脱因子上差异性极其显著,伴随情绪宣泄的情感性社会支持因子差异显著。经事后检验,在行为解脱因子上,年龄在35岁以上的教师与25~30年龄的教师有显著差异,得分明显低于25~30年龄段的教师,这说明25~30年龄段的幼儿教师选择该应对方式的人最多。在伴随情绪宣泄的情感性社会支持因子上,31~35岁年龄段教师选择该应对方式的人数最多。从教师的职业特点角度分析:25~30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中处于成长期,往往积极主动、热爱工作。但教师职业生涯中很少有晋升的机会,长期固定在一种工作上,从而限制了教师成就动机的满足。

(2)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更倾向于采用工具性社会支持

本文参照辛星的理论,把教师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0~2年为新手教师、3~5年为熟练新手教师、6~9年为胜任型教师、10~15年为业务精干型教师、16~20为专家型教师、21年以上为杰出教师”。调查得知,幼师压力应对方式教龄水平上差异为工具性社会支持。事后检验异显示:教龄1~5年的幼师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教龄段的幼师,其次为16~20年、20年以上、11~15年、6~10年。5年以内教龄的幼师多为新手教师,由于教学经验及生活阅历较少,教学基本功薄弱、问题颇多决定了他们采取此应对方式最多。16~20年教龄的幼师已成为专家型教师,不管在专业还是心理发展上都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到达高原状态,而要顺利度过这种状态,就需要在专业和自身的阅历上进一步提高和扩展自己,所以此时期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否定自己,接受别人,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会向有经验的人求助。

(3)幼儿教师学历越高采用的压力应对方式越积极

对幼师压力应对方式学历水平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积极认识与直接行动极因子和心理解脱因子呈显著性差异,在否认和精神寄托因子呈极其显著性差异。在积极认识与直接行动因子上,幼儿教师的学历越高,采取这种应对方式因子的教师就越多;在心理解脱因子上则相反。从学历角度分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接受过更多理性的世界观、方法论,有更高的理论素养和成熟的思维方式,问题解决、效能感普遍都优于专科生,更能理性地认知与评价压力。

(4)已婚幼儿教师压力应对方式比未婚教师更具有适应性

对不同婚姻状况的幼师压力应对方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幼师压力应对方式在婚姻上的差异惟有行为解脱因子,即未婚的幼儿教师比已婚的幼儿教师应用更多。这可能与个体的成熟性有关,己婚幼儿教师觉得自己是成年人,面对压力应该自己独立解决,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而未婚教师具有更多的不独立性,认为自己还年轻,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选择,当面对压力时选择逃避或放弃。

(5)公办园教师压力应对方式优于民办园教师

幼儿教师压力应对方式园所类别差异主要有行为解脱、情感性社会支持和集中资源行动因子,公立幼儿园的幼儿教师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比民办幼儿园的幼儿教师要更积极、更具有适应性。公办园拥有更多的政策和资源优势,更易采取集中资源行动。民办园因为老师都是外聘的的年轻教师,人际关系微妙,她们往往对自己的岗位、对儿童、对家长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期望高,一旦碰到与家长或其他教师摩擦等就会感到气馁,出现心理问题,从而选择用行为解脱或是寻找其他情感性的社会支持的方法来舒缓自己的心情。通过对不同职务幼师压力应对方式的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幼儿教师压力应对方式在职务水平上九个应对因子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幼儿教师内部是一个不平衡的社会生态,其中有着各种力量、因素所导致的社会分层。在班级教师中就存在着因分工所导致的分层,如主班教师、配班教师、保育员。”主班教师是幼儿半日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配班老师又称副班老师,是协助主班老师的活动。所以两位老师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其压力应对方式并没有显著差异。另外,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男生人数远远少于女生,因此无法做性别的差异比较。

三、建议

1、幼儿教师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幼师要认识到压力是自然存在的,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压力。面对种种挑战和压力,幼儿教师要积极应对,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人生观,通过广泛地学习来拓宽自己的眼界。此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不单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应对压力,也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2、加强专科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幼儿教师身心健康管理制度

在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的课程设置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素质训练和应对指导以适应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幼儿园建立教师身心健康管理制度,这样既可为幼师提供社会支持,又可防患压力对教师的影响负面。

3、关注青年幼儿教师的发展

研究结果显示,青年幼儿教师采用的应对方式较之年中年教师更消极。一般自我效能感对适应性应对方式具有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幼儿园应充分挖掘青年幼儿教师的优势,为青年幼儿教师搭建一个不同发展的平台,如创作条件鼓励她们参加各类研修班,充分发挥青年幼儿教师在园本研修、幼教改革及专业引领中的作用。

篇2

二、幼儿教师职业高原成因探究

DanielFeldman、BartonWeitz(1998)认为员工职业高原主要受六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员工的能力和技术,员工的需要和价值观,压力,内部动力,外部奖励和组织成长等六个方面。[6]Tremblay等人(1993)把影响员工达到职业高原划分为三大因素:即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组织因素。[7]寇冬泉(2007)的研究表明,员工的性别、学历、工龄、年龄、职位和学校类型等对教师职业高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8]博采众长,我们认为,形成幼儿教师职业高原的原因主要有:个人、工作和社会三个方面。

(一)个人方面

1.幼儿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大多数中学生为了考上大学,好就业,在对个人兴趣、爱好、人格特征、能力、特长等缺乏正确认知的情况下,盲目的选择了幼儿教育这个职业。可以说,不同的个体对幼儿教育职业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以事业为重的幼儿教师,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幼儿教育这个舞台未能使自己施展才华,便会产生大材小用或被漠视的失衡心理和挫败感,工作热情锐减;如果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发现幼儿教育这个舞台已使自己人尽其才,便会心怀感恩或急流勇退。以家庭为重的幼儿教师,往往把幼儿教育工作看做是自己谋生的手段,一心扑在家庭上,幼儿教育事业不再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唯一途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光环在这些以家庭为重的幼儿教师身上渐渐消失。当幼儿教师的职称已经晋升到小教高级时,这些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也达到相应的高度,失去了往日的工作热情,工作动力不足,工作效率下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出现了职业高原。

2.幼儿教师生命周期的影响。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埃德加•施恩认为,人的一生由三个生命周期构成:即生物社会、职业生涯和家庭生命三个周期。生物社会周期是指一个人的能力全面发展到生命枯竭的整个过程;职业生涯周期是指一个人学习、职业贡献以及到退休的整个过程;家庭生命周期是指生育、子女教育以及子女成才自立的整个过程。[9]40岁左右的幼儿教师一般处在一个人生命周期任务最繁重的时期。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是老师,对幼儿进行生活照料和教育;回到家里还要赡养年迈的父母,照顾爱人,抚养孩子。多重角色使幼儿教师身心疲惫,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当职称已经晋升到小教高级或者职称晋升无望时,这些幼儿教师失去了争胜好强的斗志,感觉没有什么奔头,职业高原现象在所难免。

(二)工作方面

1.幼儿教师工作超载。目前,蓬勃发展的幼儿教育事业需要大量的幼儿教师,与人事制度改革压缩编制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和冲突,致使幼儿园普遍存在缺编的现象。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调查的100余所幼儿园中,实际行政缺编的几乎是100%。这些幼儿园在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建园时仅有3-5个班的规模,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每个班配备“两教一保”,加上园长、主管园长、保教干事、保健医生、厨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一般在12-20人。随着新生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需求与日俱增,幼儿园规模不断扩大,是过去的2-3倍,有的甚至是过去的4-5倍,然而,幼儿教师的数量增长却非常有限。[10]超标准的师生比例,不仅增加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加大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难度,仅幼儿的安全问题就给幼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外,幼儿教师超负荷的工作量,还包括频繁的公开课、观摩比赛等活动,以及大量的案头工作,也给幼儿教师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长期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容易使幼儿教师筋疲力尽、工作热情降低、对人冷淡等负性症状。

2.幼儿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有待完善。我国幼儿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规定:(1)幼儿园高级教师申报条件。任幼儿园一级教师5年以上;具有比较扎实的幼儿教育工作必备的文化专业知识,能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效果显著;具有组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指导一、二、三级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培养、提高教师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成绩;近4年以来,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或1次考核为优秀。(2)幼儿园一级教师申报条件。大学专科毕业生,见习1年期满,或中等幼师毕业任幼儿园二级教师3年以上;掌握并运用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和教育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教育教学效果良好;具有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研究的能力和培养教师的能力。(3)幼儿园二级教师申报条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及职业高中幼儿师范毕业,见习1年期满;基本掌握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和幼儿卫生学基本理论,并能独立运用教育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开展工作;具有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必备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具有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掌握《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能胜任幼儿园各班教育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在幼儿教师学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按照这样的职称评审条件,幼儿教师职称晋升速度必然加快,而且高职称教师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对于职称已经达到小教高级的幼儿教师,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慢慢滋生混的思想,工作上得过且过,产生了职业高原。

3.幼儿教师工作单调。一些幼儿园为了达标、升级,很少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需要和成长需要,讲究形式主义,追求表面繁荣,幼儿教师疲于应付各种培训,撰写各种材料,完成各项达标指标,从而忽视了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终日忙碌于纷繁复杂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感受到的不是职业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而是单调、枯燥和乏味。由于教育周期比较长,幼儿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投入不能立即在幼儿身上显现出来,幼儿教师的付出与家长急功近利的要求出现了矛盾。另外,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使幼儿教师的工作逐步演变为“体力劳动”,尤其是还要面对幼儿和家长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幼儿教师身心疲惫,对工作和生活失去了往日的激情,久而久之,必然产生职业高原反应。

(三)社会因素

多年来,教师一直被尊称为“春蚕”、“红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身为幼儿教师,自然感受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力求做一个知识渊博、平易近人和人格高尚的人。为了迎合社会的赞美和期盼,幼儿教师为人师表,处处注重自己的行为,对幼儿家长礼让三分,即使遇到态度粗暴、蛮横不讲理的家长,也要以礼相待,笑脸相迎。社会对幼儿教师的种种要求,导致幼儿教师心理负担加重,做事谨小慎微,顾虑重重,裹足不前,陷入职业高原反应之中。

三、幼儿教师走出职业高原的对策与建议

1.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正确认识职业高原现象。职业高原现象不是幼儿教师的专利,而是在众多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既然已经选择了幼儿教育这个职业,就要以开阔的心境认识幼儿教育职业,不仅仅把幼儿教育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看做一种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事业,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根本手段。所以,幼儿教师应根据情形自我审视与评估,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坚定职业信念,广泛接受新的信息,合理调适工作压力,维护好工作、家庭生活和自我发展之间的均衡。其次,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毕业并非学习的终点,而恰恰是学习的起点。美国一所小学图书馆里有这样一条标语:“你读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得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你变得越聪明,当你表达思想或做出选择的时候,你的声音就越有力量。”[11]然而,许多幼儿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整天忙碌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渐渐丧失了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提升的动机,在繁琐事务缠身的困境中,迷失了个人前进的方向。学习是人摆脱低级趣味的阶梯,是人进步的动力之源和前进的方向盘。试想:一个不学习的教师如何去教育一群每天不断学习的幼儿呢?所以,身为教书育人的幼儿教师,必须牢记学无止境的古训,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与时俱进,才能克服职业高原反应,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再次,加强自身修养。多数教师的职业成长一般都要经历由随意化、经验化到专业化的演化过程,往往需要经历数年甚至更长的发展过程。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幼儿教师由职业技能提升发展到个人理想追求的根本途径,也是幼儿教师重新定位,重塑形象,激发工作动机,避免或消除职业高原现象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育人者先育心。育心包括养育自己的心。即幼儿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不同于制造业生产产品,产品不合格可以重新制造,而育人工作是不允许失败的,因为幼儿教育对幼儿、家庭和社会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幼儿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热爱幼儿教育事业,这是幼儿教师的职业操守,也是幼儿教师平稳度过职业高原期的重要法宝。当然,适当的文化体育活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谐的家庭氛围也是幼儿教师走出职业高原期的根本保证。

2.进行管理制度创新,为幼儿教师创设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所好的幼儿园不仅仅有漂亮的大楼、先进的硬件设备,而且更应该有“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幼儿园应进行管理制度创新,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科学化和民主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幼儿教师的内心诉求,满足幼儿教师的成长需要,支持幼儿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给教师一定的教育自,让幼儿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潜能,为幼儿教师营造开放、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幼儿教师尽快走出职业高原期。首先,幼儿教师的职业高原现象是在幼儿园的工作环境中形成的,改善幼儿园的工作环境是幼儿教师走出职业高原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幼儿园对文化建设知之甚少,或局限在表面层次,或采取置之不理、放任自流的态度,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健全幼儿园规章制度上。事实上,软性管理更见成效。幼儿园管理者要学会换位思考,不急功近利,不唯利是图,改革幼儿园管理体制,合理配置幼儿园生师比例,简化案头工作,完善幼儿教师在职研修制度,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引导幼儿教师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相结合,允许有个性的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自由发展。其次,制定幼儿教师编制标准和职称晋升标准。一方面针对当前幼儿教师混编在小学教师体系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制定独立的幼儿教师编制标准和体系。各级编制管理部门应按照幼儿教师编制标准,核定公办幼儿园编制,并对编制核定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在幼儿园规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适时调整幼儿园的编制。公办幼儿园应按照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事业编制,配备教师。对公办幼儿园非编制教师或民办幼儿园教师,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其合法权益,从而稳定幼儿教师队伍,解决幼儿园教师缺编问题,减轻在职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消除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幼儿教师职称评审纳入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系列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根据幼儿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业特点,制定幼儿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从而激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和工作热情,避免或延迟幼儿教师职业高原期的出现,延长幼儿教师的职业生命。最后,建立与完善幼儿园奖惩制度。幼儿园管理者应该正确认识幼儿教师职业生涯各阶段的性质和心理特点,建立与完善幼儿园奖惩制度,采用有效地激励措施,使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潜能,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时化解幼儿教师的工作倦怠心理。一是制定合理的幼儿教师工资标准,确保幼儿教师享有《教师法》规定的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二是不断提高公办幼儿园非编制教师和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使其工资待遇水平与公办幼儿园编制教师趋于一致;三是不断拓展幼儿园骨干教师的成长空间,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实现全园教师共同发展;四是优化幼儿园师资结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有限的人力资源,通过优化组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化解幼儿教师职业高原现象。

篇3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周期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和校本研修,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树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特色与内容,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进行教学。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举止文明,以学生为本,依法施教。

3、信息技术未达到初级水平的教师经过培训,全部达到初级水平。已经达到初级水平,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达到高级水平,并且进一步提高已经达到高级水平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拓宽学科知识领域,更新学科知识结构,使广大教师的学科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并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力求成为创新型教师。

5、指导教师学会自主学习。立足校本,积极主动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教师自主成长的培训机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6、使教师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和世界,逐渐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三、集中培训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分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教育实践活动、远程教育等形式。其中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40个学时,具体内容和培训学时分配为:

1、师德教育:32学时,4学分,这是贯穿整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主要通过举办讲座,组织优秀教师报告团,看《师德启思录》,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及师德教育论坛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法制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抓好文明礼仪教育。所学课程为:《教师礼仪》《探究教学论》《中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若干意见的读本》。

2、新课程培训:42学时,5.5学分。这是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精心组织,使教师在进入新课程之前接受不少于42学时的集中培训,在此基础上,转入校本培训。所学课程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走进新课程》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及教材。

3、信息技术培训:60学时,7.5学分。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继续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升我区教师信息技术的层次和水平。信息技术已达到高级水平的教师,可以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发挥在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所学课程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上、下册》。

4、学科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培训:88学时,11学分。具体内容包括新知识、新理念在本学科教育技能训练中的培训。按照基础教育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知识为基础,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开展素质教育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我区的教育教学实际,重点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和课堂教学技能、学科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把教学技能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所学课程为:

(一)小学教师用书:

语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新课程教学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语文》。

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小学数学参与培训教程》、《新课程教材教法》。

品德:《新课程教学法丛学》(品德与生活)。

体育:《体育新课程教学法》。

音乐:《音乐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

美术:《美术教学实施指南》。

(二)中学教师用书由市教育局和培训院校确定

5、地方课程:24学时,3学分。培训教材由市教育局根据教师的需要另行选定。

四、培训时间安排

根据省市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部署,*~*年,全区中小学教师已有90%参加了新课程通识性培训,1、2、7、8年级各学科教师已参加了课标、教材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区教师运用新理念推进教学改革的能力。为确保我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顺利圆满完成,拟定于:

1、*年4月23日开始举办小学教师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班,首先组织小学1~3年级全体教师分语文、数学两个学科进行培训。中学教师由市教育局组织开始分批分专业的新周期继续教育培训。(中学教师的通识培训由区师训中心负责)

2、*年暑假对走入新课程的1~3年级、9年级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培训。并按照新课标、新教材逐年推进的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完成小学4~6年级教师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

3、定期组织教师到中小学听课、评课,开展课题研讨,加强学习反思,有效指导我区课程改革的实施。

4、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制定我区校本研修的指导意见和评估管理办法,确立校本研修培训基地,并认真总结推广经验。

五、培训要求

1、树立先进培训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师培训理论和实践,总结以往教师培训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重视教师主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验成果分享,突出研训一体,发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学习型团体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使教师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

2、更新培训手段,变革培训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充分发挥网络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坚持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把讲授与研讨交流、教学反思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推广专题讲座式、“菜单式”、“自助餐式”,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校本研修的学时数与集中培训学时数的比例应达到2:1以上,针对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通过自修反思,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把学校建成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基地。积极探索以参与式为主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培训基地的师资、设施建设,整合培训资源。

根据省市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卫东区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全区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训任务。多年的师资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在新的培训任务中,师训中心将在先进培训方式的实践、新理念与中小学实际的联系、校本培训的实施、反思型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师训中心、局教研室、电教站的资源有必要进行有效整合,不断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方式,优化培训手段,大量运用电化教育设施和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教学。同时为提高培训者的素质,师训中心还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培训者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听课指导、学习反思、课题研讨、切实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圆满完成提供保障。

2、严格培训的管理、考核登记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要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努力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考核坚持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查相结合,平时考查与作业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估相结合。

考核内容包括培训要求的各门课程,以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等方式灵活进行。学员学完全部课程,考核合格,经市教育局审核验收后发给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

3、落实各项措施,保障培训经费。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各级政府的职责,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按照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分级负责,确保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逐步完善中小学继续教育经费由政府、学校、教师个人共同负担成本经费的机制。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解决办法》的规定,本区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的教师需交纳的培训费如下:

1)、中学教师参培院校由市教育局决定,其培训费用由所培训院校确定。

2)、小学教师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规定为,预交书费、证书费160元,培训费240元,(除政府补助外应交160元)(已参加通识性培训者交书费100元,培训费110元)

七、有关政策

1、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进修期间在原单位享有的一切待遇不变,学员学习期间各单位要按有关规定酌情给予生活费和交通补助。

2、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费原则上由学员所在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书费、证书费等由学员个人负担。

篇4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周期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和校本研修,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树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特色与内容,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进行教学。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举止文明,以学生为本,依法施教。

3、信息技术未达到初级水平的教师经过培训,全部达到初级水平。已经达到初级水平,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达到高级水平,并且进一步提高已经达到高级水平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拓宽学科知识领域,更新学科知识结构,使广大教师的学科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并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力求成为创新型教师。

5、指导教师学会自主学习。立足校本,积极主动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教师自主成长的培训机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6、使教师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和世界,逐渐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三、集中培训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分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教育实践活动、远程教育等形式。其中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40个学时,具体内容和培训学时分配为:

1、师德教育:32学时,4学分,这是贯穿整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主要通过举办讲座,组织优秀教师报告团,看《师德启思录》,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及师德教育论坛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法制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抓好文明礼仪教育。所学课程为:《教师礼仪》《探究教学论》《中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若干意见的读本》。

2、新课程培训:42学时,5.5学分。这是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精心组织,使教师在进入新课程之前接受不少于42学时的集中培训,在此基础上,转入校本培训。所学课程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走进新课程》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及教材。

3、信息技术培训:60学时,7.5学分。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继续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升我区教师信息技术的层次和水平。信息技术已达到高级水平的教师,可以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发挥在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所学课程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上、下册》。

4、学科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培训:88学时,11学分。具体内容包括新知识、新理念在本学科教育技能训练中的培训。按照基础教育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知识为基础,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开展素质教育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我区的教育教学实际,重点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和课堂教学技能、学科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把教学技能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所学课程为:

(一)小学教师用书:

语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新课程教学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语文》。

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小学数学参与培训教程》、《新课程教材教法》。

品德:《新课程教学法丛学》(品德与生活)。

体育:《体育新课程教学法》。

音乐:《音乐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

美术:《美术教学实施指南》。

(二)中学教师用书由市教育局和培训院校确定

5、地方课程:24学时,3学分。培训教材由市教育局根据教师的需要另行选定。

四、培训时间安排

根据省市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部署,20*~20*年,全区中小学教师已有90%参加了新课程通识性培训,1、2、7、8年级各学科教师已参加了课标、教材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区教师运用新理念推进教学改革的能力。为确保我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顺利圆满完成,拟定于:

1、20*年4月23日开始举办小学教师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班,首先组织小学1~3年级全体教师分语文、数学两个学科进行培训。中学教师由市教育局组织开始分批分专业的新周期继续教育培训。(中学教师的通识培训由区师训中心负责)

2、20*年暑假对走入新课程的1~3年级、9年级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培训。并按照新课标、新教材逐年推进的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完成小学4~6年级教师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

3、定期组织教师到中小学听课、评课,开展课题研讨,加强学习反思,有效指导我区课程改革的实施。

4、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制定我区校本研修的指导意见和评估管理办法,确立校本研修培训基地,并认真总结推广经验。

五、培训要求

1、树立先进培训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师培训理论和实践,总结以往教师培训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重视教师主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验成果分享,突出研训一体,发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学习型团体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使教师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

2、更新培训手段,变革培训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充分发挥网络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坚持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把讲授与研讨交流、教学反思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推广专题讲座式、“菜单式”、“自助餐式”,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校本研修的学时数与集中培训学时数的比例应达到2:1以上,针对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通过自修反思,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把学校建成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基地。积极探索以参与式为主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培训基地的师资、设施建设,整合培训资源。

根据省市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卫东区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全区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训任务。多年的师资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在新的培训任务中,师训中心将在先进培训方式的实践、新理念与中小学实际的联系、校本培训的实施、反思型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师训中心、局教研室、电教站的资源有必要进行有效整合,不断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方式,优化培训手段,大量运用电化教育设施和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教学。同时为提高培训者的素质,师训中心还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培训者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听课指导、学习反思、课题研讨、切实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圆满完成提供保障。

2、严格培训的管理、考核登记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要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努力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考核坚持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查相结合,平时考查与作业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估相结合。

考核内容包括培训要求的各门课程,以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等方式灵活进行。学员学完全部课程,考核合格,经市教育局审核验收后发给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

3、落实各项措施,保障培训经费。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各级政府的职责,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按照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分级负责,确保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逐步完善中小学继续教育经费由政府、学校、教师个人共同负担成本经费的机制。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解决办法》的规定,本区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的教师需交纳的培训费如下:

1)、中学教师参培院校由市教育局决定,其培训费用由所培训院校确定。

2)、小学教师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规定为,预交书费、证书费160元,培训费240元,(除政府补助外应交160元)(已参加通识性培训者交书费100元,培训费110元)

七、有关政策

1、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进修期间在原单位享有的一切待遇不变,学员学习期间各单位要按有关规定酌情给予生活费和交通补助。

2、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费原则上由学员所在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书费、证书费等由学员个人负担。

篇5

“1182”发展策略的内容。

1.着眼一个奋斗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国家纲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2.围绕一个内涵核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树立全面正确的质量观,让质量这条生命线永保活力,与时俱进)。

3.实施工程:学前三年教育普及工程、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工程、职业教育品牌打造工程、素质教育整体推进工程、学校文化建设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

(1)学前三年教育普及工程

坚持“两手抓”,努力办好学前教育。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办好教育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通过改扩建或新建等形式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办园条件优质、入园机会基本均等的学前教育。

充分利用闲置校舍,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县城设置6所公办幼儿园,社区设置6所民办幼儿园、20所小区幼儿园;在每个乡镇设置1所公办中心园、1~2所民办园。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合理设置39所村级公办(或民办公助)幼儿园,确保行政村办园覆盖率达到90%。到2015年,公办幼儿园幼儿数达到在园总数的75%。2011年,改善办园条件,投资920万元,新建友谊乡、绍文乡两所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富海镇、富路镇、龙安桥镇、二道湾镇、繁荣乡、忠厚乡、塔哈乡、繁种八所中心幼儿园,共新建、改扩建1.1万平方米。

到2015年完成全部幼儿园舍的新建和改扩建任务,建成标准较高的幼教功能室,配齐配全教学仪器设备。开展示范园创建活动,力争将教育幼儿园、第七小学幼儿园建成省级示范园,九个乡镇和繁种中心幼儿园建成市级一类幼儿园,全县所有幼儿园均达到省里规定标准。发挥教育幼儿园示范引领作用,使其成为幼教领域的教科研基地。扶持实验小学幼儿园、第七小学幼儿园,使其成为“幼小”衔接教学改革实验基地。推进幼教试点工作,借助“全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县”契机,探索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投入机制等,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布局合理、建设达标、管理规范、质量较高的学前教育体系。规范办园行为,对不符合办园资格、条件的不予核发《办园许可证》,及时清理无证幼儿园,加强监督指导,杜绝小学化倾向。

学前一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由2006年的81.5%、59.6%提高到2010年的98.56%和81.2%,居齐市九县之首。2010年,富裕县被授予国家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县,我们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在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率先成立了学前教育股,在进修学校成立了幼儿教育管理中心,统筹学前教育普及与管理。制定了《富裕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富裕县学前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大力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2012年,新建了9所乡镇小学附属公办幼儿园,到位资金1004万元,2013年春季将全部投入使用。预计三年招聘公办幼儿教师77人,实现每个公办园有一名业务水平较高的园长,每个班有一名公办幼儿教师,2012年首次公开招聘学前教师22名。

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15年,力争县城、乡(镇)直、村屯学前一年入园率分别达到99%、98%和95%,学前三年受教育率分别达到90%、85%和80%。

(2)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工程

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扎实推进普通高色化发展,落实课改方案,改进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合理设置选修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进“示范性”高中建设工作,扩建实验中学宿舍、食堂,筹建第三中学艺体馆,完善各功能教室,满足学校发展需求。

实验中学遵循“为了每一名学生的成功,为了每一位教师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突出一个重点,狠抓两个边缘,不放弃每一名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2009年,顺利通过第四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复检。到2015年,实验中学争取成为省内名校,第三中学进入市级“示范高中”行列。鼓励学校以本校教育资源、生源素质、社会需求为基础,自主探索特色发展新途径,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引导实验中学走“理科特色”之路,第三中学走“艺体特色”“文科特色”之路。

第三中学针对学生实际,遵循“低起点,缓坡度,小步子,慢节奏,多变式,勤反馈”的教学原则,确定了“坚持内涵发展,大力发展艺体,重点抓住文科,巩固提高理科,力争人人成才”的办学思路。中考公费生择优加配额招生制度进一步完善,配额比例由原来的50%提高到现在的70%。

到2015年,高中阶段(含职高)毛入学率达到90%,稳定普通高中现有规模,实验中学每年招生700人,第三中学每年招生560人,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稳定在3700人左右。高考上线率大幅提高,升入名优大学人数及“一表”“二表”上线率稳居九县前列。

(3)职业教育品牌打造工程

2009年,合并了县农技高中和职业高中,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了资源配置。深化改革,打造“双师”队伍,采取“1+2”“1+1”等灵活的办学形式,扩大富裕县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积极推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以产养校办学模式。

在师德建设上,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通过师德论坛、巡回演讲、师德师风标兵评选、教师节表彰大会等活动,选树先进典型,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表形象,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在教育人才引进上,建立长效的教师补充机制。2007年以来,累计面向全省公开招聘优秀教师172名,教师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有效缓解了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年龄老化、梯队断层等问题。2012年年初以来,先后调整了4所中学校长,面向全县教育系统公开选聘了11名校长,同时调整了一批学校中层领导,使一大批善于管理、学识渊博、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走上领导岗位。

在教师培养上,完善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及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校本培训、团队研修和岗位练兵,各类培训有序进行。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校长论坛及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学校文化知识考试、教师学业水平考试,坚持开展百千万工程,实施了中小学校长国家级远程培训、教师“国培”计划,邀请省市教育专家到富裕县讲学,建立了“名师工作室”,涌现出一大批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

在教师使用上,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工作机制。开展了农村教师进名校、名优教师送教下乡、城乡学校“校际结对携手共发展”活动。集中办学后,取消原中心校编制,设立中心学校,由原来的县乡村三级管理变为县乡二级管理,精简管理人员,优化学校管理队伍,把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素质过硬的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对部分学历层次低、业务能力差的教师,安排到教辅岗位或转为寄宿生指导教师。

到2015年,各学校的每个学科至少有一名在县内有影响、能引领教研组发展的教师,农村偏远地区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考察,提高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培训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真正成为推进课改的设计师、研究员。探索“菜单式”培训模式和多种校本研修模式,满足教师终身学习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完成新一轮校长全员培训。全面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名校长个性化培养计划”,采取多元培训方式,努力打造一批教育家型名校长。构建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内容,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组织实施中小学名师培养计划,到2015年,100%的校长接受县以上培训。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75%,初中教师大学以上学历达65%。基本实现城乡间、区域间教师资源配置大体均衡,教师队伍年龄、学历、学科、职务结构科学合理。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业教师达45%。

(7)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县标准化学校建设已通过验收10所(不包括2011年待验收的8所学校),占布局规划保留学校(不含教学点)的56%,列全市九县之首。励志民族中学、逸夫学校、龙安桥镇中心小学今年被评为全省标准化学校建设先进学校。富裕县也成为齐市九县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合格及先进学校验收数量最多的县。2007年,富裕县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普九”和扫盲工作先进县。200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2012年7月,全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兴安岭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11月4日,高标准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组“双高普九”复检,14日承办了全省国家试点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会,各级领导对富裕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以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要继续实施校安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完成繁荣、忠厚两个乡镇集中办学。各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努力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继续坚持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学校特色创建活动,积极打造学校教育特色。2013年,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基本达到布局合理、校园内功能完善、教育教学技术装备配备基本达标、生活服务设施基本满足师生需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基本达到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均衡发展。

(8)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篇6

一、教师职业与专业化

1.教师是社会基本的职业之一

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归纳到一定类别职业系统中去,形成若干职业与职业群。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活动而出现、发展的事物,它直接发源于人的谋生方式之中,故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师就是社会中基本的职业之一。

参照国际标准和方法,1986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首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6565-86),并启动了编制国家统一职业分类标准的宏大工程。这次颁布的《职业分类与代码》将全国职业分为8个大类、63个中类、303个小类。

教师(教学人员)属于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第九中类,教师是社会最基本的63个职业之一。在第九中类中又划分为:高等教育教师、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其他教学人员等七个小类。

2.教师职业描述

教师职业是教师在社会中从事谋生手段、获得相应的报酬的工作;从社会角度看是教师获得的社会角色,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教师职业是专门劳动岗位。综合七类教师的职业描述,大致可以归纳为:

观察、分析学生;

制订教学计划、编审课程与教材、参与学校基础能力规划与建设;

承担教学工作(包括传授学科或专业知识、教授操作技能与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与学生发展引导;

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或教育研究等。

3.教师职业的核心能力

教师职业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在教师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应用。

具体地讲,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五种职业能力。

(1)要有超前的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坚持通过阅读吸收各学科知识的营养,善于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努力成为全社会的榜样。

(2)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对所有教师而言,解读挖掘教材、确立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评价需要不断学习完善的常规技能,与时俱进。要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3)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居于首位的应当是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受学生喜爱欢迎的老师。当今的教师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要学会处理好各种关系,尤其是要协调好与同事、家长的关系。

(4)教师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从事科研,将是21世纪教师区别于以往教师的一个显著标志。教师只有由教育型向学者型的转变,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需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善于把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分析和研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做科研型教师就要边教学边教研,对自己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理论升华,成为规律性的共识,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教研解决问题,形成教学和教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新模式,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

(5)教师应具有反思能力。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应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持续的反思,并通过反思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提高五种职业能力的同时,教师还应重视。

(1)重视教材内容的研究。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课改意识,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审视、规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以更宽、更高的眼光设计教学,看待学生,不再局限于教材,只求获得一时的教学效果。

(2)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研究教法要提倡改革,鼓励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创新教育,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熟练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技能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追求卓越的创新意识。

(3)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研究和解决学法是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利用规律卓有成效地进行学习。

4.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关于《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进入21世纪,教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职业具有以下特点(顾明远《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

首先,具有复杂脑力劳动的特点。教师的劳动是很复杂的,需要运用教师的知识和智慧。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它。

其次,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任何职业都要求创造性,但教师不同,更需要有创造性,并且有灵活性。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不可能用一种模式去塑造他们,也不可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他们。需要教师有教育的机敏性,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

再次,具有鲜明的示范性。教师具有权威性,学生往往把教师视为学习的榜样。因此,正如教师有如一面镜子,面对着无数的明亮眼睛,被学生所模仿。

最后,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教师教育的效果有些是立竿见影的,而大多不是立马起作用的,需要长期的工作。所以常常有人把教育比作“雨露”,所谓“雨露滋润禾苗壮”,就是形容教育的长期性和渗透性。教育还有长效性,有时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会影响学生一辈子。

从教师职业规划与教师职业发展出发看,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与理论的专业化;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化;教育实践与管理的专业化。

二、教师职业现状分析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获得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专业价值、专业精神,进而提升教学的成效,获得教师专业的成长。

专业化教师需要有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即进修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要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学习,不断学习,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教师为了自身职业的发展,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也好,都要制定科学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教师职业规划与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主动的学习与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且良好外部环境的创造是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从上海某初级中学调查可见,17年及以下教龄(40岁以下教师)占67.5%,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多。这些教师大多出生于上世纪70、80年代,是中国青年中的一个有知识的群体。和前辈教师相比:他们不仅具有学习现代知识与信息的强烈要求,希望通过个人奋斗追求最大人生价值,积极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还追求生活的丰满和完美,向往现代物质生活的心理比较强烈;他们在教师岗位上辛勤工作,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大多又不安于现状。总之,这一代教师是带有传统痕迹的时代潮流追随者。

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实施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表明:教师生存状况堪忧,减压势在必行。

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

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

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

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

调查结果还表明:教师中有超过50%的人对工作不像他们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或者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在工作,甚至还会出现不关心教师质量与成效,不关心学生成长的情况。64.40%的被调查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比较低,而只有15.40%的被调查教师的满意度比较高。

通过调研,提醒教育管理者尤其要关注:男性教师;江苏、上海与山西等省市是国家应该关注的重点区域;初中与高中的教师,尤其是初中的教师。

三、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教师不是一个个体职业,难以短时间产生效益,也就是讲教师工作难以划分严格的时空界限,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必须去其功利性。教育过程的协作性与施教方式的个体性又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教师职业的个体性和协作性是有机统一的。从教育链的角度讲,只有每个阶段的教育连贯一致,相互衔接,教育的成效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以体现。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和教育团队的结合,在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师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教师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教师职业规划要考虑到以下问题。

个人特征分析:教师的个人特征分析就是让教师明确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分析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劣势。教师的个人特征分析可以包括教学、教研、管理、思想素质、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教师特征分析必须全面、客观。

环境特点分析:教师在做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学校的发展远景和学校为教师职业发展所提供的环境支持。对学校的环境分析包括学校定位与发展目标、学校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的专业支持、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条件等。

职业前景分析:教师对教师职业要有一个相对全面的思考,思考社会中教师这个职业有什么发展,如何发展。既要思考教师职业的前景,又要思考所教授学科的专业前景。

职业目标:在基础条件分析(个人特征分析、环境特点分析)和职业前景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教师职业的总体目标,也就是教师职业的长期、中期、短期社会需求和社会需求内涵。

职业发展目标:教师分解职业目标,把自己在教学、教研、思想品德、管理等方面想实现的目标细化成可以执行的具体目标。

职业发展规划:教师个人的力量实现具体规划中的目标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实现过程中教师还要明确地列出发展条件。注意教师个人规划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制定缩小差距的方案,落实步骤。

四、教师职业发展过程

职业规划是一个人对一生的各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发展道路进行设计和规划。在制定职业规划中要明确:在什么组织和地方从事什么职业,在这个职业队伍中担任什么角色,在各个发展阶段接受的各种教育和培训等等,从而确认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教师在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注意:

可行性:规划要有事实依据,并非是美好幻想或不着边的梦想,否则将会延误生涯良机。

适时性:规划是预测未来的行动,确定将来的目标,因此各项主要活动,何时实施、何时完成,都应有时间和时序上的妥善安排,以作为检查行动的依据。

适应性: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目标,牵涉多种可变因素,因此规划应有弹性,以增加其适应性。

连续性:人生每个发展阶段应持续连贯性衔接。

为此,提供教师职业发展的过程,以便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篇7

二、工作目标

(一)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

——抓好项目建设。计划投资4800余万元,实施东迁学校、双林二中、练市小学、善琏镇中心幼儿园等8项新(扩)建工程;投资550万元,完成石淙学校等10项维修改造项目。

——改善办学条件。启动中小学办学条件“三改”工程,更换课桌椅8000套、更换黑板200块,完成10所学校运动场“煤改塑”,为所有教师办公室安装好电脑、空调,努力推进“学校教学条件现代化、学生运动场地塑胶化、教师工作条件温馨化”。

——促进均衡发展。建设农村幼儿园标准化教学点20个;创建省标准化学校2-3所,标准率达到80%以上;创建标准化图书室(馆)10个;装备多媒体120套、计算机500台,努力实现多媒体班级比1︰3、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力争达到8︰1、9︰1;在充分应用浙江教育资源网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区教学资源库建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率;力争创建省标准化实验室6所;创建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3-5所;撤并整合学校(村点)4所。

(二)深化素质教育,提升育人质量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巩固“学生成长导师制”教育品牌,加快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新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省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建设,做深做优“读、写、唱、动”校园文化建设四篇文章,进一步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学生健康成长。

——全面提升育人质量。高标准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97%以上;小学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9.9%和99.8%,初升高比例达到95%以上,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8%以上,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达到100%;高质量完成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指标任务。

(三)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人才高地

——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实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启动实施“爱与责任”师德主题教育,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构建家校有效沟通、良性互动长效机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扎实推进“领雁”工程,高质量完成省、市、区三级骨干教师培训185名;创设多元培训培养平台,多形式培训培养学校管理干部及骨干教师,提升*教育“软实力”。

——深化教育人事改革。健全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机制;创设“*教育成果奖”,初步构建促进教师持续进取、专业发展激励新机制;整体推进校长任期目标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校长领导力、发展力;健全教师柔性流动机制,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度。

(四)改善教育民生,推进教育公平

——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整体构筑贫困助学体系,做到“应助尽助”。

——保障特殊群体公平教育权利。全面落实“两为主”方针,稳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多途径提高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办学水平。

——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保持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参与率达100%、中小学食堂C级达标率100%、并有一定数量的学校创建为A级、B级,实现校园放心店建设和食堂大宗物品统一配送全覆盖,校园安全应急演练100%,学生安全准时接送,确保全区无重大安全事故和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学生非正常死亡率处于全省平均以下,“平安校园”达标率100%。

(五)健全保障机制,强化保障水平

——稳步提高中小学日常公用经费标准,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研究探索教育公建配套建设政策,增强教育发展保障能力;实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健全教师奖金适度稳定增长机制;完成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

——组建区教育财务核算中心,开展不少于8所学校的教育审计,提升教育事业经费调控力度、使用效益。

(六)提升教育管理,办好满意教育

——加强督政督学工作。有效实施督政督学;加强学校目标管理,开展发展性督导评估,推行学校星级考核办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创建区依法示范学校3-5所;巩固教育强区建设成果,创建市级示范性教育强镇1—2个。

——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健全和完善学校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升校务公开水平;探索学校依法民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促进学校持续科学发展

——深化教育“三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确保教育系统无重大违纪行为,实现群众回复满意率100%;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提升政务信息公开水平;实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结满意率100%;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机关干部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三、工作措施

2009年,是*教育加速转型升级、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之年。全区教育必须积极主动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加快推进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从普遍打造硬实力到开始追求软实力、从比较单一的学科教育到追求全面的素质教育的转变,着力做好六方面工作,努力推进教育新发展。

(一)以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着力推进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

1、抓好教育项目建设。计划投资4800余万元,实施东迁学校、善琏镇中心幼儿园异地新建,双林二中、练市小学扩建、等8个教育项目基本建设,优化教育资源;投入1500余万元,建设20个农村幼儿园标准化教学点,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投入550余万元,完成石淙学校等10项校舍维修改造项目,提高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水平。

2、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计划投入1600万元,全面启动中小学办学条件“三改”工程。一是实施学校教学条件改善工程。计划投入400余万元,装备多媒体120套、计算机500台、更换课桌椅8000套、更换黑板200块,使全区所有学校多媒体班级比都达到1:3以上,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分别达到8:1、9:1;全面启动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力争有6所实验室达到省标准化实验室要求,基本实现农村中小学校教学条件的现代化。二是实施学生活动条件改善工程。计划投入800余万元,完成10所农村中小学校田径运动场的“煤改塑”工作,逐步实现学生运动场地的塑胶化。三是实施教师办公条件改善工程。按照“宽敞、明亮、整洁、舒适”的标准,计划投入400万元,为全区所有教师办公室改善办公条件,全面实现教师工作条件的温馨化。

3、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持续推进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以创建省一类标准化学校为重点,推进浔溪中学、双林二中创建省一类标准化学校,浔溪小学创建省三类标准化学校工作,使全区标准化学校达到39—40所,标准化率达到80%以上,继续处于全市领先水平,进一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二是不断优化教育布局。完成双林庆同小学三田漾、西杨,练市花林小学农兴教学点,长超小学漾东教学点4个农村小规模学校(村点)的撤并整合工作,促使全区教育布局更加合理、资源更加优质。三是积极争创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按照湖州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和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力争有3-5所学校率先创建为湖州市首批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

(二)以立德树人为重点,着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1、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快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工作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是进一步放大“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机制的育人功能。以“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学业成绩后20%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为重点,深化“学生成长导师制”辅导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发“学生成长导师制”导师工作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学生成长导师制”长效工作机制;有机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加快构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新体系。二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基础道德水平。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充分利用行为规范示范校创建这一有效抓手,着力推进学校“三风”建设,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夯实德育常规,提高学生基础道德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学校德育师资培训工作,依托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班主任队伍建设论坛、健全班主任考核评价机制等形式和途径,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注重德育与学科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提升广大教师的育德能力。

2、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坚持“均衡、优质、协调”的原则,以内涵建设、有效教学、教育科研为着力点,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义务教育,巩固提高职成教育。一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按照“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较好的学前教育”的总体目标,积极贯彻《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见》,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继续加强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成双林镇中心幼儿园迁建和善琏镇中心幼儿园新建工程,进一步发挥镇中心幼儿园的发挥示范、辐射,引领全区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大力推进二级中心幼儿园等级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提升办园水平;有序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教学点建设,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网络,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开展幼儿教师全员培训,稳步提高幼儿教师持证上岗率,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积极实行《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幼小衔接,提高保教质量,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到97%以上。二是优质发展义务教育。按照“全体、全员、全程”的工作要求,以“教育质量提升年”为总抓手,以“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抓大扶弱,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开齐开足规定课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深入推进“联片式研训”实践与研究,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传统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加快推进区域“轻负担高质量”格局的形成;按照“抓大扶弱”的工作思路,健全大规模学校协作体工作机制,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协作,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强化日常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学业后20%学生”跟踪分析制度,健全教育质量监测分析反馈制度,完善以增量评价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学校、教师、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形成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机制,主要教育教学指标位居全市平均水平以上,其中初升高比例达到95%以上。三是巩固提高职成教育。按照“上质量、强服务、促就业”的工作原则,围绕*产业实际和市场需求,高质量、多形式开展劳动力培训,年度培训总人数占全区总劳动力的35%以上,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积极构建“学有所教”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3、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在抓实抓好“校风、学风、教风”和校园“净化、绿化、美化”的基础上,以“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开展“读书、科技、艺术、体育”四节活动,做实做细“读、写、唱、动”四篇文章,巩固提高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建设水平,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做好“读”字文章,打造“书香校园”。制发《*区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实施意见》,丰富完善图书资源,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图书使用效率;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特色文化建设,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优秀校园文化;构建学校师生读书长效机制,营造“教与书相伴,行与文相随”的浓郁读书氛围,促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二是做好“写”字文章,打造“笔墨校园”。大力弘扬湖笔文化,积极开展“书法教育进课堂”活动,区域整体推进练字练人工程,做到“以字育德、以字启智”,着力打造“笔墨校园”。三是做好“唱”字文章,打造“雅韵校园”。广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唱响300秒”活动,大力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多形式开展题材广泛新颖、形式丰富多样,富有学生情趣和时代精神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审美体验,增强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着力打造“雅韵校园”。四是做到“动”字文章,打造“活力校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扎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障大课间、上好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探索推行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项目和全校性的大课间项目的开展,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激励学生强身健体,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加强学校体卫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区“体育、艺术2+1项目”成果展示活动,积极推广“望远锻炼,预防近视”科研成果,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成长,提升青少年体育竞技水平。

(三)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坚持不懈抓好师德建设。一是抓好师德主题教育。以关爱和责任为核心,启动实施“爱与责任”师德主题教育,组织开展“为师、为生、为学”大讨论,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教书育人能力,争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好教师。二是深入学习实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规模,树立一批教书育人、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典型,引导全体教育工作者“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三是构筑多元多向和谐教育平台。探索建立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关心师生心理健康,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全面推行家长委员会制度,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有效沟通、良性互动长效机制,构建和谐家校关系,促进形成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健康工作、家长关心教育的良好环境。

2、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培养。以“领雁”工程为主体,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教师培训培养工作,持续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扎实实施“领雁”工程。高质量完成省、市、区三级“领雁”工程骨干教师培训185人,积极探索建立领头雁领飞“群雁”活动模式,进一步放大优质师资辐射效应。二是系统推进各类培训。依托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大讲堂”等有效培训培养平台,继续系统组织开展分层分类组班培训,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管理人员、骨干教师“三支”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三是深入实施名师重点培养工程。按照“高端培训、导师引领、任务驱动、自主发展”的总体策略,搭建多元培养平台,加快推进名师成长,打造*教育的领军人物。

3、创新机制激发队伍活力。以促进教师队伍专职化为导向,完善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机制,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以“多劳多得、优质优酬”为导向,改革“*教育奖”奖励机制,创设“*教育成果奖”,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初步建立促进教师持续进取、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快构建正向、有序、科学、合理的优秀教师柔性流动机制,持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落实《劳动合同法》,规范临时聘用人员管理。

(四)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民生工程

1、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认真做好减免学生学杂费、免除国家教科书费、免除符合条件学生借读费、为贫困学生提供“爱心营养餐”等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完善资助体系,区域整体构筑爱心助学长效机制,保障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书读、有学上”。

2、稳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方针,按照“就近入学、统筹安排”原则,稳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尽可能加大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扶持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

3、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健全校园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学校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巩固“平安校园”创建成果,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确保全区无重大安全事故和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学生非正常死亡率处于全省平均以下,“平安校园”达标率100%。

(五)以提升保障水平为重点,完善义教经费保障新机制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是稳步提高中小学日常公用经费标准,确保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省定标准;研究探索适度提高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拨付标准,努力保障学校正常运转。二是积极探索教育公建配套有关政策,增强教育发展保障能力。三是全面实施教师绩效工资,积极构建教师奖金依法适度稳定增长机制;四是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

2、扎实做好教育财务管理工作。组建*区教育财务核算中心,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经费调控力度;健全完善教育系统财务预决算制度,有计划开展中小学经费预决算审计和校长财务管理责任审计,全年开展学校内审不少于10所,进一步规范学校财务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六)以建设和谐校园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教育满意度

1、加强督政督学。进一步明确责任区督学职责,加强督导队伍建设;以教育经费保障、办学行为规范、安全工作管理等为重点,开展督政督学工作,促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推行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实施学校星级考核办法,促进学校内涵式、自主式发展;创建1-2个市级示范性教育强镇,巩固教育强区创建成果。

2、推进依法管理。一是继续做好“*”普法工作,重点开展《民法通则》学习,并结合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了解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规范教师民事活动实践,切实提高教师依法执教能力。二是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并对区级以上依法治校示范校开展随机抽查,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校水平。三是建立和完善学校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升校务公开水平,探索推进学校依法管理、自主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提升学校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3、深化“三风”建设。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分工制,加强对学校收费、食堂财务、资料征订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全面贯彻执行《*区教育系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具体工作安排》,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季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通报;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和谐稳定。二是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严格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打造阳光政务。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化局领导联系片区、科室联系学校、教研员联系薄弱学科、一日专题调研等制度,完善重点工作政务督查、满意科室创建等工作机制,提高服务基层、服务学校、服务师生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确保建议提案回复满意率达到100%;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建立群众来信来访来电通报分析预警机制,认真及时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确保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100%,切实提高师生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谐度。

四、学期起讫时间

*学年第一学期,中小学教师于2009年1月19日开始寒假。*学年第二学期,中小学师生于2009年2月10日报到,2月11日正式上课;7月5日中小学教师离校,暑假开始。200年第一学期,中小学教师于8月25日报到,学生于8月31日报到注册,9月1日正式上课。

五、重大教育活动

1月份:“元旦·春节”走访慰问;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干部新春团拜会;全区教育工作年终总结会;党风廉政建设集中教育;公布学校*年度考核结果。

2月份:“*教育十大骄傲人物”表彰暨2009年“爱与责任”师德主题教育启动仪式;开学工作检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召开全区学校安全工作、教育督导工作会议。

3月份:“书香校园工程”建设工作研讨会暨全区中小学“优秀阅读指导课”观摩活动;新教师公开招聘;教育工会第二届二次扩大会议;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估。

4月份:善琏镇、和孚镇申报市示范性教育强镇评估;名师专题论坛;中小学办学条件“三改”工程启动;“校园吉尼斯”挑战赛暨“体育、艺术2+1项目”成果展示;“双文明”和“新*人”评选。

5月份:民办学校(幼儿园)规范用工情况专项督导;“多媒体进教室工程”推进会;举行红五月教职工歌咏比赛;家庭教育工作暨家长学校建设现场会。

6月份:安全教育月活动;五星级学校发展性水平督导评估和考核;初三学业考试;启动2009年度校舍维修工程;初升高工作;学校校级领导民主测评、名师名校长考核。

7月份: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师年度考核和教师新一轮聘用;全区幼儿园标准化教学点建设现场会及专项督导;师德主题教育征文比赛;科技夏令营活动。

8月份:全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暑期学习会;暑期师德培训;新教师职前培训、幼儿教师分层培训、班主任全员培训;“领雁工程”区级初中数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学校财务内部审计。

9月份:开学工作检查;召开*区教育工作会议;庆祝第二十五个教师节大会;目标管理四星级学校发展性水平督导评估和考核;教育事业年报统计;校舍维修项目审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