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4: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英语教学创新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放眼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倾向。教育的发展已经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我国的学生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的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是学生唯一的追求,创造性被严重的扼杀。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o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英语教学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径。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英语教学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特点,英语课堂教学要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需要在继承以往英语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善于创新。离开创新,如果简单地沿用过去的思路和办法,英语教学显然难于奏效。
二、创新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创新教育是在创造教育思想基础上,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针对传统教育中有碍人的创造力提高的问题而提出的。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它包括:创新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造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思维与创造技能。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造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能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物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就其目的而言,创新教育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它是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教师本身来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创新教育,也可以说是指导学生发展创造的才能,鼓励学生经由创造的过程,学习做有效创造的活动。基于以上认识,应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性技能训练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就英语教学来说,过去通常的教法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语法、讲词汇,学生被动地听老师灌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根本谈不上创新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达到知识的传授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协调一致、同步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创新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课堂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老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应把学生看作是只会输入的"机器",要了解我们的学生也和我们一样,他们有血有肉,也有需要,有感情。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是在保护孩子天性的同时,据其年龄和语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创新意识和动机。
老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热情、敏感和宽容。老师热情和宽容的态度,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没有心理压力,敢于畅所欲言,敢于实践和表现自我。当学生在感受到被关心、被赏识的同时就能唤起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从而激活和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说,鼓励和赞美"。"微笑"代表一种亲密关系,是一种"我不讨厌你"或"喜欢你"的个体表现;微笑是增进师生关系的营养剂,也是教师态度改变的第一步骤。"点头",表示接纳对方,是一种鼓励,是一种增强,让对方继续表示他的想法。学生看到老师对自己点头,常会受宠若惊,对教师倍感亲切。"专心"是一种专注行为的表现。教师通过眼神、手势、姿态以及适当的口语反应等方式,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专注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鼓励自由地说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也就是说教师尊重学生,有一种强而有力的增强作用。
2、积极评价,鼓励创新行为
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需要体验成功喜悦的刺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能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能影响到学生创造意识的萌芽发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产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课堂上,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之中,才能激起主动的内部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作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评价中,我们教育者要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对于学生迸发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就更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当学生由于怕说错而不敢大胆举手发言时,教师可以说:"Don't be nervous."、"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your answer is right or wrong."只要学生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都要予以表扬。当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可用"Good, but..."等评价用语,激励学生,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指出错误。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回答,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自身价值;对学生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学习困难要给予耐心指导帮助。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发挥其所长,使其能体验到创新的成功喜悦,在创新的过程中能充满自信心,使每个人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的发展。
3、设疑启智,,提供创新土壤
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探索的动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原始动力。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输入,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灵活性较大的思考性、讨论性问题,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忆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say 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大学英语》(2)里有篇课文"Honest: Is It Going out of Style?",首先老师可以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也可以设计成一场辩论会,学生们可以敞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给出支持的理由,各抒己见,观点没有对和错。接着在学课文之前可去想象一下文章所涉及的是美国社会存在哪方面的不诚实现象?从而联想当今中国社会也存在这些不诚实现象吗?并追究其原因。结果答案各异,精彩纷呈,令人叫绝。这样设计教学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又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中学到了新知识,且思维与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飞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利用课外活动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仅仅依赖课堂教学是根本无法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形成应有的英语运用能力,也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外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英语课外活动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因此,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富于启发的活动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用英语进行创造的愉悦。如:英语晚会、交流会、演讲等一系列竞赛活动、开展英语俱乐部、英语角,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改编课文,自编自演英语小品;创制英语小报和贺卡等。通过这些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意向,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开展课外活动还应该充分利用一些教学资源,比如教学图片、简笔画、录音资料、多媒体等,注意引导学生善于质疑、积极探索、大胆联想,多方位和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作为新时期的英语教师来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开创新时期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天地。同时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锐意创新,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是当前各高校在英语专业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提升的重要内容。在各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英语教学法课程都是高校整体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直接关系着高校整体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发展质量。如何提升高校英语教学法课程质量,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以完成高校的教学目标和培养计划,已成为高校重点研究的教学内容之一。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不论是对英语教学法课程本身的发展建设,还是对各高校加强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是民族兴旺和延续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想要稳定持续发展,教学就必须顺应时展的步伐。英语专业教育教学在新世纪下的发展就是适应时展的表现形式之一。高校只有实施创新的教育改革模式,不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才能不断为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助力,尤其是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对高校培养符合时展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英语教育新论:多元目标英语课程》一书中,作者结合多种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宗旨,总结英语教学的多种目标观念,通过对多元化英语教学目标课程的设置和详细讲解,旨在将多种社会科学、社会伦理道德、社会文化知识及学术的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和英语专业知识相结合,建立一种具有多样性、选择性和灵活性的英语教学法课程模式。该书的读者对象广泛,适用性强,对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具有指导意义。当前国内英语教学法课程构建在教学设置和教学模式上都普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没有被彻底解决,直接长期制约着我国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都普遍认为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存在只是属于课程全面化的点缀存在,其课程本身并不具有太多的存在意义,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将英语教学法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列在教学大纲之内,以至于该门课程长期以来没有适用的专业教学材料和使用计划,随意性教学环境下促使该门课程一直没有得到完善的教学规划和设置,这是严重影响英语教学法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陈旧乏味的形式主义教学没有明确的教学指导目标,对学生教学指导性不强,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当今教育教学不断发展改革的大环境下,各类英语教材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但是大多数英语教师还是抱旧守一,对自身的教学方法没有创新发展,“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方法还在被应用,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英语专业知识学习效果,传统的形式主义教学缺乏对创新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针对性和时效性,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培养的学生在英语教学法课程方面缺乏创新的学习精神和能力。
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要不断完善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层次完整性。英语专业教学法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牢固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并注重其所学英语专业知识的有效操作性和实践性。所以在构建完善的英语教学法课程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通过灵活的手段和方法来安排和调整英语专业教学法课程层次,突出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解决教学方法制约英语教学法课程发展的问题。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还要不断增强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系统性。系统性教学的有效规划和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在英语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的学习发展有清晰的认识和学习规划。有效的系统性英语教学法课程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初始就形成一个较高的学习意识,并且在不断深入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完整的教学系统的规划和引导,循序渐进的教学课程会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兴趣。并且,完善的英语教学法课程设置系统,对于帮助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难都会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
作者:赵蓉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了解基础,有的放矢,改革评价方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要求,高职英语的教育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行考察。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中,单一的书面考试是其主要考察方式。为了促进创新教育的开展,不能单单只把考试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评价标准,在考试之外,还应该注重考察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为了考察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即英语的应用能力,在考察形式上面要力求做得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开展笔试、口试、实际操作以及技能测试等多种不同形式的考察。在时间安排上,也可改变传统的固定时间、固定次数,而改为分阶段进行,即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考察不必全部等到期末。要实现对广大师生英语教学的良性引导,就必须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才能实现由原来的只重视期末书面考试向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教学转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才会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而且,在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地位。案例教学作为总体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其水平也必然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重视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重视课堂这个阵地的充分利用。首先,要注意课堂气氛的营造和调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好的、适宜激发的环境和氛围。在课堂教学开始前,为了抓准学生的兴奋点,教师不妨自己先确定个合适的基调,尽快形成预期的气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讨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当中,为了真正发挥讨论的应有作用,使得讨论不失于泛泛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打破沉闷的教学气氛,对于失控的态势,教师要能及时预见并有效调节控制。此外,在讨论中,还是切实注意鼓励学生全员参与,不能够厚此薄彼,对于少数能力强的学生就过分重视,忽视能力欠缺的学生。不然就会磨灭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意识。为了激发这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的充分参与,有意识地引导沉默学生参与其中,要充分利用每组观点陈述结束后的时间,利用小组补充、互相辩驳的环节由老师提名鼓励他们表达。在讨论过程中,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即教师只是导演,而不是讨论的主体。课堂讨论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当好“导演”,充分发挥“导演”的作用,把表演的舞台交给学生。在讨论中出现一些另类的思维或表达时,只要不偏离主题,在此前提下,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和观点表达。
(三)更新理念,创新方式,提高对英语应有能力的培养
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只有发展了创造思维能力,才能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新世纪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使教育适应当前的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教师要及时更新传统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将传统的应试教育彻底转变为现代教育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传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在创新教育中,要更新理念,对于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该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要改变传统的课堂师生角色模式,对于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要积极地进行挖掘。利用教材中创新环节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体验式学习,注重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种教学理念是开展探险式学习的基础。而这种知识的探险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过程获得更为理智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建构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正是创新教育的目的,也是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所难以达到的目的。
近年来教学界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实践表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言教学中也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是至观重要的。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使学生会学、会举一反三地学。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则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语言教学工作者迫在眉睫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围绕这个问题积极地探索,才能在语言教学中将创新教育长期持久的贯彻到底。
1 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在创造教育思想基础上,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针对传统教育中有碍人的创造力提高的问题而提出的。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它包括:创新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造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思维与创造技能,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造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能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物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就其目的而言,创新教育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它是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教师本身来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创设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和气氛。②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不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③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表达与容忍不同的意见,不急于下判断。④鼓励学生应用想象力,增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教育,也可以说是指导学生发展创造的才能,鼓励学生经由创造的过程,学习做有效创造的活动。
2 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原因
杨振宇教授1995年初在国内讲学时一位记者问他:“您在国外教学多年,你看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杨教授回答:“在国外,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教师没讲过的不敢想,教师没做过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学生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国外学生中,十个人也许能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说:“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以上三位学者道出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缺乏的现状。我国的学生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的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是学生唯一的追求,创造性被严重的扼杀。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英语教学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径。大中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都需要创新。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英语教学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特点,英语课堂教学要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需要在继承以往英语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善于创新。
3 英语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
3.1 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是提高运用英语能力的基石。任何创新都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加工和创造性的劳动为前提的,掌握知识越丰富,就越容易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智慧火花。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单词的识记、辨析,句型的运用,语法的掌握要抓死、讲透、教活。注意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把学过的支离破碎的、相互独立的短语,结构立体式的串联起来。
3.2 坚持优化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的教学策略。合理的能力结构是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包括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学生观察、注意、记忆、想象、联想等认知能力;更包括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管理调节和评价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的能力。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能够听得懂,说得出,会阅读,会写作的“四有新人”,而不是只会做试卷的聋子、哑巴。例如,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大量的“精”读、“泛”读相结合的英语阅读才能完成。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用一些内容生动活泼,题材广泛,富有时代精神的读物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技巧,练就比较成熟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如理解中心思想、理解事实细节、判断推理、辨别作者意图、掌握语气识别等能力)。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英语环境,而用录音、录相、电影、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选用像BBC、VOA、Retelling stories、《疯狂英语》等有声资料,调动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恰当地对学生进行英语短文的改写、扩写、缩写训练,句子或短语的英汉还原翻译,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及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总之,合理的能力结构是创造性运用英语的前提。
3.3 灵活的思维方式。灵活的思维方式与创新活动密不可分。如果学生只会按一种固定方式或教师教的方法去思考,处理问题,是无法产生创新能力的。应养成一种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英汉句子或语段翻译训练、“创造性”的英文提问作答训练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学习Music单元时,可设问这样的问题:Do you like country music?Why?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ese folk music?这样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创造性思维,同时促使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在学习有关Apologies,Wi-shes,Regrets等功能话题时,让学生创设新的“语境”,在新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性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创造性的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
3.4 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人格
一、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应当强调实用性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一个合格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英语技能方面应有以下能力:
1.口语表达――在说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面对社会环境。就表达能力来讲,起码应具备口语表达能力。随着经济环境的国际化,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许多职业岗位的求职或任职中至关重要,比较典型的如餐旅服务专业的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如果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强,临场发挥好,再加上良好的个人素质,就会顺利步入成功就业的大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设置语言情景,尽可能创造真实、自然的氛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在意学生口语中出现的发音和语法错误。尤其不要在学生正说话时打断他们,应将重点放在他们交谈的话题上。只要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口语中有点语法错误也无关紧要,关键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说的过程中锻炼自己。
2.应用写作――关键是多看勤写。英语应用写作同样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在英语应用写作能力教学方面要下功夫,但是也应探索新的方式。第一,让学生多读、多背范文,增强语感;第二,坚持写英文日记,要勇敢地写,不能“妄自菲薄”;第三,坚持课外阅读,文章见多了,对提高写作也有积极的作用。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能够熟练地用英文书写各种信函,培养出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
3.继续教育能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是教育发展方向。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在课堂教学上,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应激活学生的参与能力,打破教材章节,让学生尽量多地自选、自用教材内容,教师积极引导,培养他们继续教育能力――研究知识结构,探求学习方法的自学能力。
二、教学体系中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创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应该让学生接受创新思想,学习创新的方法,体验创新的快乐。这就要求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量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发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民主、互助、关心、合作的新型关系。在英语教学中组织小组活动,就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体做法是,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可以和能力相当的学生或者表达能力弱的学生分为一组;害羞的学生可以和其他相当的学生或者外向的学生分为一组;前排的可以和后排的组合,以体现均衡性。例如,教师讲授有关交际用语“Ask for direction”时,要求各小组从多角度进行表达,看哪个小组表达方式最多。经过小组活动,在总结归纳时,发现一小组学生采用了以下五种:
Where’s……”?
How can I get to……?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Is there……near here?
Can you tell me how I can go t0……?
还有一个小组提出了另外两种表达方式:
Please tell me the way to……
Please tell me how I get to……
其余的小组又补充了I’m looking for……等其他的表达方式。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营造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使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也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培养了足够的人际交往和思想沟通能力,为适应社会做好了准备。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法的影响,现实教育中存在大量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课程完全依从教师决定,以成绩为主,忽视新发现。课堂上,教师按预设的教学程序,将教材的知识点力求讲深讲透,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这种教育思想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发挥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使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过程转化为教学成果?如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结构,积极参与,确定目标,自我调整,自由发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呢?
一、转变教育思想,培养创新型人才
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教”,忽略“学”,而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在更多时候,教学效果好坏取决于学生的接受与否。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应只看传递知识数量的多少,更重要的要看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活跃的思维和想象力。美国的著名心理教育学家布鲁纳说:“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所以,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像挖掘宝藏一样,将藏在每个学生心底的想象力、创造力及美好的心灵挖掘出来,并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比如学习新课时,教师可对课文作简单介绍,设置悬念,启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提出,让学生想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老师可将学生的答案板书写在黑板上。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读完全文,找出答案。这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答案,并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加以鼓励,学生一定会兴趣大增。学生既要联系实际,又要回想课文内容。通过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学习不再是一种精神负担,学生的求知欲会越来越强烈,同时他们的知识面会越来越广。
二、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思维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设疑启智,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提供创新环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创新思维也容易被激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自己获得结果,教师与学生始终是共同探讨各种可能变化与发展的合作者。即使是那些一时不能得到正确结果的问题,教师也应与学生共同思考,留待进一步研究。
2.培养自立探究,寓创新思维于英语教学中。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的基础。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词汇、句型、语篇教学等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
三、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为创新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创设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在教学中应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对学生情感的表露要给予尊重,避免使用讽刺挖苦等不良语言形式或以冷漠的态度伤害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师具有依附性,也就是学生把教师当做自己追随和效仿的对象。“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从教师方面所得到的赞许、认可和关爱中获得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又将促使他产生自我提高的渴求和欲望;这样的学生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学习行为符合师长的标准和期望,从而主动、积极地学习。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对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持发展的眼光看待,多鼓励,多支持。教师还可针对教学中的难点、疑点,有意识地创设争论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既给学生创设参与学习的机会,又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空间。注意呵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引导他们去质疑、去探索未知领域。作为学生,他们会从自己的创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发展创造力。
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对学生约束过多,事事要求整齐划一,必然限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严肃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对学生要有耐心和宽容心。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也许因受到心理、知识、语言、思维、情绪方面的障碍,很难准确回答问题。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谅解和宽容,并适时启发引导,理顺学生的思路,给学生圆满表达自己的机会。即使学生做得不好,只要有可取之处,有进步,应先予以肯定和表扬,再指出需改进之处,避免学生产生受挫感。这既可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受到锻炼,得到提高,又可使学生因自己终于回答出问题而感到心满意足,良好的课堂气氛自然形成。
四、教师要不断自我完善
素质教育要求“因人施教”,提高全体师生的素质。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实践者,他们对教育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将直接影响这场变革的成败。在新的条件下,教师的职责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激发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当演员、导演、观众和裁判等多重角色,提出任务,监督指导,反馈纠正。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善于吸收最新的教研成果并将其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中;要不断丰富和发现新的教学方法;要端正教育思想,把教授教材为主的教学目标变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变严格纪律、遵守常规的课堂气氛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的挖掘;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重视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自感受具体而丰富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大纲为本,活化教材,把握重、难点,把复杂内容条理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困难句子浅显化,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加入课堂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又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国杨,黄子龙.素质教育与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1998(1).
[2]胡鉴明.素质教育与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9(5).
2.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英语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教师质量参差不齐。数据显示,全国英语教师和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有的大学中的英语教师都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本科毕业生。教师的业务繁重,压力激增,在这种情况下,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很不理想。另外,由于教师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学研究和相关的科研活动开展就相对比较匮乏,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受到影响。
3.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由于当前大学英语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和学生人数较多,不利于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导致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新课改背景下,还有很多教师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以自我为中心,在教学中没有创新和突破。
4.英语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不科学。由于学生在中学的英语水平不同,他们的入学成绩有很大的差异,致使各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成绩有很大的悬殊,甚至有的班级有60分的差距,这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出现诸多困难;另外在大学教育中,学生的专业虽然不同,但是公共英语学习的教材却是基本相同的,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
5.考核评价方法不全面。当前,衡量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标准就是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也是衡量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考试的题型及内容都是盲目照搬国外的考试,这和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并不能全方位,客观地衡量学生的英语能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会给英语教学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有效推进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水平,为国家培养符合时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方向,可以说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条件已经充分具备。具体体现在:一是国家和社会重视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对于高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中央的有关领导就此问题专门做过指示,特别是教育部曾经就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专门指导,并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思想,这都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导和制度指导,促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二是教育主观部门重视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当前,国家和社会对于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大高校对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思想认识也比较统一,并对推进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决心也比较大。因为当前社会是全面发展的一体化社会,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的教育水平,各大高校都充分认识到了这一发展改革的前景,为了提高大学的知名度,争创一流名牌大学,都在为推进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上下功夫,想办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新突破。三是广大学生对于公共英语教学改革非常支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学好英语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大学生都非常重视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的学习,都愿意改变传统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方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水平,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大学英语教师一致主张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在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中,不管是在授课的方式上,还是在授课的内容上都不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也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造成部分学生对于英语教学的抵触心理,因此,广大英语教师都一致主张要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希望通过改革来减轻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负担,为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提供良好的机会。五是社会发展急需高校英语教学的进步。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初见端倪,国际化的科学技术活动、国际交往活动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对于高素质的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促使高校英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因此,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促进社会的飞速发展是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六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英语教学的进步和发展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各个高校的计算机配备都实现了高端化和精密化,校园网络建设也逐渐实现了普及,这都为大学生学好英语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基础,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怎么才能真正落实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高校要引起足够重视,加大对于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二是创新英语教学大纲,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听和说上,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三是更新教学模式。改变单靠一支笔和一本书的教学模式,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四是制定一套合理而科学的评价体系,改革英语四、六级考试模式,实现英语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和多样化。当然,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总目标,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翻译能力,实现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进步。
1.加大高校对于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改革过程,尤其是需要高校的大力配合和支持。首先,新的英语教学新模式需要一些基本的硬件设施,例如计算机校园网络建设等,这都需要高校结合具体的英语改革实际进行积极的配备,为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各大高校要重视英语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在教育过程中,教学改革的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任何教育改革将成为空谈,因此,高校要想实现英语教学改革的进步,必须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逐步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将英语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使广大教师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新模式。第三,高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为英语教学渲染积极的氛围。为此,高校要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尽量使让英语教师用英语来讲授专业课程。对于这方面的要求,早在教育部的文件中就有过明确的要求,各个高校要想实现公共英语改革的新突破,必须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采取多种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为高校学生学好英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创新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在英语教学大纲改革的过程中,教育部的很多专家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做了很好的工作。为了能够落实此次改革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贯彻方针政策,还要大力推广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大量的优质资源。并要加强听和说的训练,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翻译能力。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符合学习英语的基本原则。大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要基本能听懂CCTV9一些英语节目和新闻。由于中国文化背景的问题,学生在听CRI的英文广播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是在听CNN和BBC会感到困难。在会话方面,学生能用英语去沟通就可以,在语法和用词方面不必要更高的要求。只要学生能说大概意思,能表达清楚就好。学生发音虽然不准,但是对方只要听懂就没问题。英语对学生来说,毕竟是一门外语,不可能和外国人说的一模一样。对于单词的学习,可以从两方面来要求,一个是要求能认识,理解其义。另一个就是要求能记忆并会应用。要求认识的大概在6000个左右,这些单词不用要求学生背诵下来。要求学生会应用的有1000~2000个单词,这些单词要求灵活应用,举一反三,把这门语言学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国外的书籍杂志。再高一个层次就是让学生能读懂综述性的专业论文。因为综述性的论文和专业论文有一定的区别,综述性的论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更容易弄清楚文章的论点、论据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学生也要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和翻译能力,写作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能力、逻辑能力。所以,在大学阶段,要求学生能用英文介绍自己,能写一些简单的信件。当然,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应该不一样。例如,对于一些条件较好,学生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可以在听、说、读、写、译方面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要能够阅读并翻译一些专业论文,学会查阅科技资料,能适应双语教学,实现英语学习的更高水平。
3.创新英语教学模式,落实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方法。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学模式的改革,一直以来,制约和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教学进步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为了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进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局限于一定的时间和地点,要充分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模式,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首先,应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价值,体现英语教学中趣味性和文化性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多种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合理吸收和借鉴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继承传统教学方式中对于学生进步有积极作用的教学方式。要将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现代化的英语教学软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现代模式的下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新方向。当前,课堂教学仍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因为一些英语语法的掌握、英语阅读的理解、以及英语写作翻译等技巧都需要在英语课堂上学习,也是英语学习最主要的手段。而那些英语教学软件主要解决的是学生听、说的问题,尤其是在听的方面采用计算机软件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当然,英语计算机软件并不仅仅是解决听说的问题,它对于在英语课堂中解决的语法等问题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另外通过英语软件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可以通过英语软件来编排一些英语故事,采取微电影或者小型电视剧的形式去播放,让学生在趣味的故事情节中,学到应有的英语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实现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化学习。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并不是必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思路,要结合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特点体现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实现与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些英语语法学习、英语阅读的掌握对于大学生的英语教学具有良好的基础保障作用,为了能够进一步唤醒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思想意识,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实现与高中英语学习的衔接,实现学习层次上的逐步推进。二是要将大班授课和小班辅导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一些难以理解的语法、写作技巧、阅读理解等问题进行大班授课,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个别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可以采用小班辅导的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英语个性化发展。大学英语计算机软件的英语学习系统,是高校公共英语学习的辅助手段,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采用这种方式来学习英语也要做到精心准备,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软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这样的学习软件来提高英语水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定位,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当然在软件内容的编排和选取上,要将知识性和故事性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趣味性。英语教学不同于其它的学科,它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将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语法等学习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采用英语软件学习过程中要实现学习和测试的有机结合,只学习而不能测试的学习方式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要把测试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每次学习上课结束后,都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应的测试,已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一、创新教育的改革背景
就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公共英语教学而言,肩负着教学、科研和服务于社会三大职能。为社会培养合格加优秀的外语人才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根本职能,英语教育最终要归于服务社会。试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对外国际交流,国家就不需要外语人才,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人们也许就没有必要学习外语。正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越来越大,英语,自然成为我国认识世界走向世界前沿的桥梁。由此,直接向社会输送英语人才的大学英语教学其社会服务职能更显突出。
二、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
长期以来,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一贯沿用的是传统教学法, 即“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较为被动。实践告诉我们: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普遍较低, 课堂气氛不活跃, 更谈不上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一)创新的教学理念
按照创新教育的理念, 教学思想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 教之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要教给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方法, 要善于启发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整个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语言活动为中心,要鼓励学生勤学好问、积极思维、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有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创新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时代,外语书籍、报刊、影视及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广泛普及, 使得学习材料更容易得到。同时, 信息时代的知识更新迅速, 人们必须通过终身学习, 不断自我发展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信息时代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同时也要求人们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事实上,近 20 年来, 语言学习自主性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语言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例如,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景下), 借助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三)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表现形式, 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是要使学生的学习观点由“要学”向“学会”转变, 并最终达到“会学”的境界。
第一, 灵活运用直观教学方式, 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前,应充分准备大量和课程相关的教学材料, 如电影、电视、英文歌曲等, 全面介绍与课程相关的文化和语言背景, 并在具体教学中适当穿插应用各种教学素材, 调动课堂气氛,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整个教学环节。
第二,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教师的课堂组织, 以提问、研讨等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 从而判断学生思维方式中的弱点, 启发并引导学生在思维模式上向有条理的英语思维模式转变。对于一些授课内容, 还可尝试互换角色的创新体验, 从而使得学生在语言的运用技能和创新能力上得到真正的训练。
第三, 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众所周知, 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 鼓励学生明确学习动机, 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习的负面影响,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使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为智力活动提供动力。要适当采用表扬、鼓励等教学技巧帮助学生突破“要面子”等心理障碍, 形成一种适应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语言环境和心理环境, 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激情。
三、创新教育的侧重点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 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有自己特色,又应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公共必修课,能够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又充分接触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感受语言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启迪和心灵净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英语课文理解英语词句篇章的同时,启发学生领悟文字的深层含义,感受文字所传达的情感,从而将人文素质教育和文章理解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人文精神,提升人生境界和修养。
大学英语教育良性发展离不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人文修养的提高。大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表现为:(1)关注社会问题,但不能全面了解社会;(2)勇敢追求理想,但动机趋于功利化;(3)思想活跃,但认识趋于极端化;(4)自我意识愿望强烈,但自我评价片面;(5)情感丰富强烈,但带有较大的不稳定性;(6)独立意识增强,但又存在依赖心理。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人文素质教育,如果大学英语教师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就丢弃了教育的根本,限于培训的层次,也就无法找到目前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无法解决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源,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根本性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也就永远无法得到改进。
正确的外语学习动机的养成也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外语学习动机一般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前者表现为“想学习一种语言,是因为它有利于某些‘工具型’的目标,如通过考试、找到工作”。后者表现为“想学习一种语言是为了与另一文化背景说这种语言的人进行交际”。在我国社会主义外语教学背景下,动机可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高尚动机和社会责任感紧密联系,如为了祖国而学习。
四、总结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怎样改?大学英语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英语人才?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考虑英语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英语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需要具有较强英语实践能力的人才,大学英语教育就必须以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
【参考文献】
[1]Dunningawoxth, A. 1989. 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EEL Teaching Materials. Heinemann.
[2]Ellis, R. 1997 , The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ELT Journal Vol. 51/1 January
[3]杨春丽,肖锦银.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有创造意识,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要把握教育和教学的艺术,懂得怎样组织和进行教学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习惯。
二、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性思维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提供创新环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愉快,情绪饱满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创新思维也轻易被激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对于陈述性知识应该让学生根据其内在联系,自我构建;对于过程性知识的发生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产生问题,自己去获得结果,教师与学生始终是共同探讨各种可能变化与发展的合作者。即使是那些一时不能得到正确结果的问题,教师也应与学生共同思考,留待进一步研究。如:SB1AUnit15Afamousdetective中的叔叔为何吹长长低沉的whistle。虽然教参说吹口哨是叫蛇返回,而课文中并未有解释。学生们都认为吹口哨是练习蛇向前去攻击人。而蛇被赶回叔叔房间后,又为何袭击养它的人而使其丧命呢?这些问题无现成的答案,让学生共同讨论后,得出许多不同的猜想,给故事设置了许多有趣的结尾。
2、寓创新思维于英语教学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的基础。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词汇、句型、语篇教学等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词汇教学中,SEFCBOOK1A,Lesson37,主题是关于sports,我让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体育用语,同时写在黑板上,如:tennis,badminton,relayrace,wrestling,bal-
Ancebeam,shooting,trackandfield等。由于学生大多年轻活泼,爱好运动,结果大家都开动脑筋,积极发言,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也增加了许多知识。句型教学方面教师应经常出些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各种回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WouldyoumindifIsmokeintheoffice?学生可以用多种说法回答:No,Goahead./Notatall./Certainlynot./I’msorry,it’snotallowed./I’mafraidnot.Youcansmokeoutside.这种练习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多种途径求得问题的解答。教授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时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引导学生对某概念或问题的理解不应限制在某个既定的范围,而应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些拓宽或变换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如:在分析Attheshop一文时,我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①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shopowner and his assistant?
②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有些学生会就事论事地回答:“店主和店员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当我再问及“Why did they change the attitude to the customer after he showed them the million-poundnote?”时这些学生便无言以对。这时,教师应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资本主义社会那种以貌取人和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来看问题,进而揭示出故事的中心“Moneyiseverything”。同时就“Does Money Mean everything?”为题组织一场辩论,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多向思维的能力。学生们纷纷发掘新奇思路,从各个角度提出了言之有理的见解。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 “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造成学生的创造能力偏低。由此,英语教学要开拓创新,构建新的模式,结合教学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特点,英语课堂教学适应新情况,在继承以往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善于创新。离开创新,如果简单地沿用过去的思路和办法,英语教学显然难于奏效。
二、 创新教育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能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物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从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创新教育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需制宜,以变化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教学。就英语教学来说,过去通常的教法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语法、讲词汇,学生被动地听老师灌输。由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受到限制,根本谈不上创新和能力的培养。“ABC认识我,我不认识ABC”;“全世界都来学汉语多好,这样我们就不用学英语了”;“为什么我已经很努力去学习语法,但英语成绩还是提不高呢?”像这样的话,我们经常都能在学生们嘴里听到。对于英语学得不好的学生或惧怕英语的学生来说,如何学英语和如何学好英语一直困扰着他们。广大的教育者,尤其在第一线岗位上执教的教师,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攻破语言障碍的领头羊,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走创新之路,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性思维,进行创新性学习,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达到知识的传授和综合能力培养协调一致、同步发展。
三、 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实施英语课堂创新教学,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实施“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师生相互融会的集群以及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老师不应把学生看作是只会输入的“机器”,应了解他们都是既有血有肉,也有需要和感情。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根据年龄和语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志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个人进步和为社会服务需要的一件怡悦的事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觉学习。
1开创和谐教学气氛,增强学生安全性和自由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机。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微笑和点头”、“专心和听他说”,由此加强从感情到专业的沟通,并多给予鼓励和赞美。因为“微笑”是增进师生关系的营养剂,也是教师态度改变的第一步骤;“点头”会使学生受宠若惊,对教师倍感亲切和景仰;“专心”是鼓励学生自由地说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体现教师为人师表,尊重学生,从而激发和增强学生专注思考和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听他说”可以减轻堂上情势的紧张与压力,整个气氛就会很轻松。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如在教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传话筒。全班可以分成四大组,每组的第一位同学是发话人,请后面同学把话传给最后一位同学,看谁把话传得快、传得准、而且表演正确。这样的教法和学法,会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其次,要加强课堂讨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介绍你最喜爱的电影类型以及最喜爱的电影,然后通过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和班级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扩大知识面,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设疑布阵,激发求知,是创新教育的良好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觅有疑,善于激疑,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精心设计一组类似的问题,使学生沿着教师引导的逻辑思路步步深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也可使学生按教师的指导自己去发现、探索,并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逾越常规、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所未言,敢做别人所未做,愿意冒犯错误的风险的创造品格。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换角度看问题,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广泛联想,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再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现新问题。
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结合高职英语教学需要,运用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为目的,开展教学活动。创新教育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与特点,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高职英语教学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型语言交际能力。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全新改进,在这一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让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教育,还可以在网络中自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正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教师通过网络给学生布置课题,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自己查阅资料、分析材料,不仅可以巩固已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特别是学生在网络上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自由交流,更可以使其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为语言交际实践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是创新思维能力,是我们培养新时期高职学生的追求。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教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不停灌输,给了学生更大的空间。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还愿意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新时期的高职学生,他们更具有创新动力,只要显示他们与众不同的“新想法、新举措”的创新,就能引起他们的关注,这种一次次的成功经历,无疑将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的训练。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有着职业性、应用性的特点,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目的绝不是仅仅获得英语四级、六级证书,而是经过高职英语学习,初步具备与未来从事的职业相匹配的英语交际能力,进而对职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教育,不再局限于英语语法与词汇教学,而是更多地注重学生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训练,使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成为其日后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如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既熟悉商务英语应用,又知道商务礼仪,使他们在毕业后迅速进入职业角色。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对策
1.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创新。
高职英语与普通高校英语相比,有着更明显的指向性,其与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和职业发展能力有更密切的联系,这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但同时是高职英语教学中创设开放教学情境的有利条件。一方面,通过创设开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与创造的机会。如,根据Groupwork教学活动,设置更多的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辩论,使学生得到口语练习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模拟更多职业岗位,使学生将英语学习与熟悉工作岗位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训练与学习。如,职业院校的航海专业,可以设置一些码头、海关、轮船驾驶等情境。
2.创设多样的教学疑点,让学生有动力创新。
创新的出现,往往是人们对问题的探索欲望,有什么样的问题,往往会有什么样的思考行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创设教学疑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与动力。一方面,从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角度创设,引导学生寻疑。如,用一些讨论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发散思维。另一方面,从有利于提高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角度去创设。如,针对“DINK Manage”,开展“丁克婚姻在中西方认识中的区别”或是“‘80后’、‘90后’在丁克婚姻上的认识差异”等讨论,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允许甚至引导学生提出与教科书不同的新观点与新想法,让学生在体验参与讨论、展现自己的成功乐趣中积极主动地思维,让学习过程成为其思维发展过程。与此同时,还可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将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想,去找问题、找答案,促使他们不断创新。
3.创新多维的思维角度,让学生有兴趣创新。
多维的思维角度,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背景、角度、角色下思考,创新的兴趣也会更浓厚。一方面,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教学。由学生自己扮演教材、教学片断中的角色,通过他们自己的表演,不仅能让他们更加熟悉教学内容,同时还会让他们更有兴趣去学,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写剧本,并从中选出几个剧本来演。另一方面,多设置一些一题多解,或是没有标准答案、固定答案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解答,通过与上届学生、其他班级学生的答案数比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如题型有一词多义、一句多译、句型转换等。让学生进行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想象力比较好的题型。
三、结语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必经途径,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创设教学情境入手,灵活地创设教学疑点,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思维机会,使学生有机会、有兴趣、有能力争论、讨论、辩论,培养学生积极表现求异的思维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教育思想的转变
高中新课程计划的培养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学生品德和完善人格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工具类学科之一的英语,既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又有发展学生心智的作用,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必修课程之一。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是时代赋予英语教学的要求。正如提出的:“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要下功夫造就一代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作人才培养目标,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社会在不断创新中取得进步,人类本身也通过创新获得不断的完善和提升。
由英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可以看出,英语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等基本技能素质和挖掘学生创新的潜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自可作用。学习英语不仅仅要进行单纯的词汇记忆,语法训练,更要进行读、说、听、写等基本技能训练,还要学会用英语表达和沟通。尤其是英语阅读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善于理顺并能够看清多种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利用新思想去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关系到能否实现科技进步和知识的创新,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因此,在英语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判断力,更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钻研,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的能力。
英语教育教学虽然在创新培养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学科优势,但是由于受传统英语教育理念的束缚,并没有充分发挥出相应的优势。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转变教学思想,以现代教学观为指导,从偏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方向转变;从偏重教法研究向重视学法研究转变,从重视单一认知向重视全面发展转变,从重视学习结果向重视学习过程转变,从重视成果继承向重视发现,创新转变。进行创新教育,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好奇心是一种探索动机,进取动力,是一种向未来的挑战精神。教师在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做到教学有个性,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及时更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补充最先进的研究理论和成果。积极参加英语和其他学科的科研活动,触类旁通,富有创造性。
教育的本质是发展,是创新。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说,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具有丰富的英语知识,较高的科学素质,富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