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规划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16:24: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规划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规划论文

篇1

目前,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有效措施,建设高水平的园区,以此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在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是近10年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实现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措施,是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我国农业新突破的重要途径。通过园区的建设,应用现代科技设施装备传统农业,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采用先进技术成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化经营[1]。所谓现代农业园区,就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开发,形成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等高新技术设施、国内外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

一、农业园区的种类

农业科技园区:也称为示范农场(Demonstratefarm),是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这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政府或企业对一定面积的农业用地进行全面规划,通过高科技的投入,对有限上地进行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形成集研制、开发、生产、加工、营销、示范、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运行机制创新的农业种植区或养殖区。

观光农业园:经营者开放自身的农园、农场或牧场,以满足市民观赏农村景致、体验农业生产过程、采摘或购买农副产品的愿望。

二、园区规划的定位

园区作为新兴生产方式的代表,其示范和辐射功能都有一定区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其主要宗旨[2]。现代农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是一件好事,但在创建的初期,一定要定位科学、规划合理,要明确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园区,不能一味地求新、求高、求大,避免出现可看不可学、高档次低效益的现象。因此,在园区的规划和选项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特点和社会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

(一)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园区规划的基础,园区建设的一切准则都要以功能定位为起点。园区的主要功能应包括:

展示示范:通过项目建设,把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设施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集约化种养技术、农畜产品精加工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等引进园区进行展示示范,以带动区域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龙头带动功能:一是园区引进的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种苗的快速繁育,带动周边和辐射区名特优品种的普及与推广;二是通过园区在产后加工、销售方面的独特作用,以经济为纽带把周边农民组织起来参与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逐步形成以科技园区为龙头的产业化生产流通体系,促进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向前发展。

教育培训功能:科技园区要把农业高新技术培训作为园区的主要功能之一,要建设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培训中心,用于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对青少年的教育等。休闲观光功能:园区在规划过程中,除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还可利用新型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展示的现代气息,加上园林化的整体设计和常年进行的名特优瓜果、蔬菜、花卉、特种珍禽、水生植物和现赏动物养殖的生产与示范,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现代化农业休闲观光景点。

(二)产业定位

农业科技园区一般总是与当地的主导产业紧密相连,产业定位应根据区域性主导产业特点和自身的优势来进行定位,突出一业,兼顾其它,形成特色。为了解决园区产品结构雷同、区域产业带动能力差等问题,可以运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区域资源察赋为基础,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原则,分层次对园区功能定位、分区域和时序对产业发展定位进行研究。

三、园区规划的重点

在规划思想上,要明确农业园区规划不是对农业生产做出具体的指令性计划安排,而是通过规划形成一种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这一组织载体承担着两方面的重要职责,其一是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其二是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在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方面,农业园区要体现政府的有关决策,将政府决策具体化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农民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如政府决定推广某种新作物(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工具(科技推广)、新的产品标准(食品安全)等,就可以将这些新项目按照符合市场规则的方式集中展示在农业园区中,供农民学习模仿。在向农民传达市场信息方面,农业园区由于其规模效应,拥有比分散经营的农民丰富的市场信息。农业园区作为农产品市场信息中心,需要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参与市场竞争。而具体生产什么产品,这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料到农产品明年的市场需求会怎样变化,这个问题应该在农业园区的运行过程中遵循市场安排。因此,农业园区规划的关键内容在于寻求一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和运作机制,将高新技术和产品寓于园区中,组织农民参与市场竞争。

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的主要思路应该是:凸出功能定位准确、优势产业突出、空间结构清晰、区域城乡联动的发展理念,重点构筑产业、技术和服务三大平台,吸引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位的投入要素和政府、企业、科教机构、村集体、农户等多元化的建设主体,聚集区内外各种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篇2

2项目分析

2.1优势分析

交通便利。园区位于襄城县以东,北临省道,南依汝河观光大堤。在城市规划的外环之内。田园风光秀丽迷人,温泉资源丰富,周边乡村风情、果品采摘、农事体验等乡村民俗旅游基础较好,休闲服务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客源辐射范围及腹地不断扩张,有利于聚集人气与营造通畅的服务网络。地形丰富。园区外部与城郊地势平坦的农田野林和城市外部河流接壤,其内部地势低洼,水位较高。利用原有地形基础,挖低成河、加高成山,挖湖堆山、塑造空间。打造秀美的山水格局,营造清新桃源的优美意境。良田美景。襄城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业种植历史悠久、资源基础良好,农田和果园有着都市农业发展的必要基础。呈现着一派迷人的田园风格。基于如此良田美景,可结合规划项目对其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整合,多样化发展,充分发挥潜在优势。丰盈水系。园区南依北汝河堤,北汝河起源伏牛山脉,自古水清势淼,文人墨客倍相咏之。有唐代殴阳詹的《汝州行》:“湛湛清流九曲湾,浮沉澈底似拖蓝。扁舟一叶无人系,风动横移向碧滩。”如今的北汝河堤已建成防洪堤坝和防护林带。行于河堤之上,其绿树成荫花竞相放,不见西湖柳岸却闻汝河莺啼。

2.2存在的问题分析

任何项目的开发和运作都可能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对生态农业园进行分析可以防止一些消极现象的产生。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受时间、空间、劳动力的制约,旅游观光业主要受时间制约。在花果期后游客的数量减少,旅游接待设施闲置,与旅游相关的企业收入减少,不利于吸纳企业资金的再投入,限制了观光旅游规模的扩大[2],因此如何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丰富产品种类,拉长服务链,提高单位土地的收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是解决问题关键。依据国家土壤分类标准。将许昌市土壤划分为6个土类,13个亚类,24个土属,45个土种。总土壤面积38.41万公顷,其中中低产田有6.78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褐土和潮土土壤类型上[3]。规划区域其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耕层浅、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效养分含量低,因此应合理有效的采取措施改善农田的土地性质。人为因素的入侵,交通工具的气体排放,以及噪声污染,会破坏生境斑块。而农业生产同样存在污染,主要来源是农村居民生活废弃物和农村农作物生产废物,其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防治有难度。在生态农业园创建的过程中应着重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3总体规划设计模式

3.1规划设计模式的理念

君豪生态农业园规划理念为“农业生产为核心”的以循环农业、休闲、生态综合模式的有机融合。突显“青绿新襄、桃园新境”的主题。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展现观光园区的景观特色。通过“以农业带休闲、以观光促生产”的模式,发挥农业生产的基础作用,与观光产业相辅相成,营造园林式的生态农业园区,以探索创意农业的综合新模式。

3.2规划设计模式原则

3.2.1生态性原则在农业园中,主张施用有机质肥料,在“自然”状态下种植、养殖;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外部“低输入”。实现以科技为先领,以生态环保、规模适当为准则,生产绿色产品,探索式发展。生态性原则是创造园区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的基本原则,是提高园区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4]。

3.2.2经济性原则观光生态农业的兴起必然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以农业和旅游业为基础,带动了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加工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协调发展,繁荣了农村市场与农村经济[5]。在规划设计中把经济生产融入到园区的建设中,充分发挥采摘园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注意非采摘季节的景观规划吸引游人,提高农业园区的经济效益。

3.2.3特色性原则农业园的开发应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规划设计要与实际结合,因地制宜[6]。景观规划为园区服务,突出区域的特色,为园区带来更多的旅游价值和经济效益。

3.2.4多样性原则农业园以满足园区经济效益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注重园区多样化的发展,建立以农业生产为主体,休闲服务为辅助的双向经营方式。拓宽农业和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新景观,丰富园区品种,使园区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3.3园区空间结构园区设计模式

与襄城县打造“清绿新襄、市秀人和”水系新景观的举措相符合,设计注重体现中原良田美景的元素,如花果繁茂的果园、速生阔叶林地、鱼荷共存的池塘、色彩丰富花园等,彰显中原现代生态的特色。通过地形整理、集雨灌溉、挖湖堆山、养鱼种树的措施,形成园林式现代综合性生态农业园区。

3.4功能分区

结合不同的设计手段将豪放秀丽的山水风貌强化,形成“山水情怀、桃园意境”的格局。即“一带三区”的空间布局(如图2)。中部—清理河道,整修水形;西部—平地建筑、交通集散;东部—纳土造岭、再造丘陵果园;南部—风景防护林。“一带”—水系景观带:主体水系流向为从南至北,水系支流环绕园中局部,形成园区大的山水格局和小的林荫花溪。围绕水系布置景观,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结合给排水设计和水体生态处理,符合生态、节能、环保的理念。“三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高档水果种植、观赏、婚纱外景和休闲餐饮;休闲娱乐观光区:休闲采摘、水上游乐、湿地景观、户外休闲、野炊烧烤;林景休憩区:林中小居、花园休憩、迷你健身。

4规划设计模式策略

4.1以农业生产为基础

君豪生态农业园以农业生产为基础,通过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科学制定全区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发展特色农产品,形成生产、加工、观光、风味餐饮一条龙产业。让人们体验“农”的氛围,参与“农”的生活,享受“农”的风和文化。加大现代科技农业、农业科研基地、示范基地、培训基地的开发建设力度,同时结合休闲旅游,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休闲体验的活动综合服务园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农业。对原始农业进行新包装,引领农业景观由乡土走向时尚[7]。

4.2注重休闲、景观功能的体现

在农业园规划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某种农业元素放大,农业主题公园、植物专类园、农林作物主题文化园等均是将农业、景观与旅游相结合,以主题特色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农业园的体现形式[8],既具有农业景观、林地景观的农业本质,又具有艺术景观、水体景观、园林文化等的创新特性[9]。本项目根据生产的重要性和活动的性质把园区分为6个功能区,即文化餐饮区、节庆活动区、欢乐水谷区、休闲采摘区、林园小憩区、江南庭院区。文化餐饮区。文化餐饮区包括游客服务中心、餐饮住宿、生态停车场、珍奇花果树木展示。文化餐饮区是进去园区后的第一站,包含游客服务中心、餐饮住宿、生态停车场。以君豪商务餐厅和生态餐厅为主体建筑,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具有前台接待、科普展示、水果品尝、采摘打包结算、办公室等功能。其次具有珍奇花果树木欣赏区域,参与园艺艺术的趣味活动。节庆活动区。此区域地势平坦、道路和广场较多,紧邻餐厅。有玫瑰花园、喷泉、观鱼池、欧式小火车、铁轨道、瓜果长廊、音乐休闲吧、灵犀喷泉广场等。设计中有玫瑰、薰衣草等构成浪漫的基调,花海中设置有景观构筑物,如:即如走进了一个浪漫的世界,这里即将成为一处表达爱情、婚庆、求婚等节庆活动,还有企业聚会、寿宴、庆典、户外会议等商务活动。欢乐水谷区。利用周边的高地形和中间变化多样的水体形成欢乐水谷区,其起点为喷泉、欢乐壁泉、林影花溪、荷花池,经过虹桥、情人岛、月光平台、水上游乐、板桥,到达椰林盛景、白沙滩、抓鱼池、芦苇荡等,翻越出水闸而出。一路景致涟漪、一谷欢歌笑语。休闲采摘区。休闲采摘区有爬坡上山、游览观光、休闲采摘、渔翁垂钓、滨水游乐、自助野餐等。利用水系、山体和植物营造山水、桃园、新境的美好愿景。以桃树、梨树、葡萄、樱桃、冬枣为主,具有较长的采摘期;树下的黑皮花生、紫红薯、草莓等保健农作物也丰富了休闲采摘活动。林园小憩区。它处于园区的东南角,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内容有林园小居、林内娱乐、林下小观。它是园区的高端游憩产品,能够独自运营接待游客。同时,作为园区一部分,整体风貌也于其它区域相统一,整体景观同样是以林木果树和少量花卉来营造,打造一个环境优雅的林下浪漫意境。主要项目有:林园小居、林内娱乐、林下小观。江南庭院。江南庭院相对独立,服务于宾馆人群。有江南竹韵、凌霄花架、顽石迎宾等。以江南特色为主打造恬静的景观,供游人欣赏。

4.3注重生态建设

园区的建设必须遵循自然生态的规律,在保护、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确保景观格局的连续性、完整性,达到整体生态协调、功能连通和景观和谐[10]。君豪生态农业园中通过运用生态系统、持续经营、物质循环、食物链、立体种养殖等理论和技术,形成“果园-瓜菜”、“果园-保健作物”,水体种荷养鱼,水与废弃物循化利用等各种优化的生态农业模式,提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通过防护围墙的立体绿化、游泳馆的半地下建设、宾馆建筑的高林遮荫、温室的内部种植、户外小筑引入林下等等措施,创造农业园优美自然的生态环境。

篇3

【abstract】not having the culture enterprise is the enterprise being short of competition. generally successful enterprise of in the world is in establish initial stage or take what corporate culture to establish as one strategy behind reformation. a important component, the agricultural bank agreeing well with gauge culture being corporate culture need lifting core competition, the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ild first-rate small side door gauge culture right away be obliged to.

【key words】agricultural bank; agree well with gauge culture

1 合规文化的内涵分析

1.1 合规文化的内涵。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中指出:“合规应从高层做起。当企业文化强调诚信与正直的准则并由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做出表率时,合规才最为有效。合规与银行内部的每一位员工都相关,应被视为银行经营活动的组成部分。银监会《合规指引》指出:“商业银行应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并将合规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合规作为一种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求从高层做起,即管理者必须率先垂范,躬身实践,合规才最有效;二是强调人人合规;三是要做到主动合规,以往大量的制度和处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风险的产生;四是树立“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我们农业银行不仅要会做“加法”,更要会做“减法”,控制和减少损失同样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合规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补充企业正式制度的不足,从而改善制度运作绩效其作用:一是导向功能,二是动员激励功能,三是成本控制功能。

1.2 新形势下农业银行必须培育合规文化。

1.2.1培育合规文化是农业银行主动适应外部监管新要求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依法治理的进程明显加快,国家法律体系、法治环境日趋完善,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也日趋规范、全面、严格。因此,农业银行必须建立一整套有效地管理各类风险的职业行为规范和方法,自觉地在其内部形成浓厚的合规文化。

1.2.2 培育合规文化是农业银行股改的迫切需要。当前,农业银行将面临着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从国际银行业发展规律看,合规管理是实施有效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农业银行培育合规文化刻不容缓,围绕决策、执行、监督三个关键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速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合规文化。

1.2.3培育合规文化是农业银行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需要。当前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加深、利益冲突的不断加剧,农业银行仅靠自身原有的制度已力不从心,因此,建设良好的合规文化、实现银行内部合规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并以此促进农业银行从整体上优化流程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实现稳健经营,实现由制度管人到文化管人的转变是有效控制风险的重中之重。

2 当前农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现实途径选择

2.1 当前农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2.1.1 管理文化尚不成熟。一是管理权力与管理责任不对等,削弱了管理。在经营过程中,为了个人业绩,追求短期效益而放弃制度约束。另外,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已形成了“业务经营硬指标,内控管理软约束”的普遍认识,无法起到威慑作用。三是第二道防线管理传导不力。农业银行在多级委托组织体系下,管理环节多,链条长,传导渠道及力度不足,使执行效果层层衰减,尤其是基层业务主管部门,作为制度执行的督办、协助层,是领导层和基层营业网点的传递桥梁和纽带,也是内控的“第二道防线”,但有些部门只是简单地充当“二传手”的角色,片面强调经营压力,淡化管理责任,“第二道防线”的控制削弱,形成执行“断层”。

2.1.2 执行文化未真正建立。实践证明,再多再好的制度不去执行,制度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导致执行文化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违规成本较低,内控制度就形成虚设,造成很多问题屡查屡犯、屡禁不止。

2.1.3 内控制度建设未重视“规”的合格性。一是“部门制度”造成管理边缘化现象突出;二是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影响了执行力。一些专业部门不是出于全面控制风险的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梳理,而是为了摆脱部门的管理责任想出了许多“不准”、“不要”、“严禁”之类的戒律,通过打补丁式的制度限制员工的操作行为。三是新制度的出台缺乏流程控制。由于没有以往的管理经验,在新业务的设计和制度建设中存在“拿来主义”和“摸着石头过河”的现象,一些制度的出台也仅仅是为了应付经营的需要而闭门造车。目前,尽管为加强合规制度建设而设立了合规部门,但新制度出台也只停留在合规部门进行“会签”的基础上。

2.2 农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选择。

2.2.1 制度建立应充分体现流程控制。一要建立“制度的制度”。制度是人们相互的约定,制度的制定过程要体现流程控制,没有可操作性和流程控制的制度不能成为制度。农业银行要改变目前规章制度的制定模式,可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发动各业务条线共同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实现员工手册化、标准化作业。二要避免制度的“破窗效应”。根据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的“破窗理论”,当违规发生时,管理者要及时在业务政策、行为手册和操作程序上进行适当的改进,以避免任何类似违规事件像“破窗”一样重复发生。通过定期测试等工作,主动维护、强化事前预警和控制。进一步建立制度流程的后评价制度,切实有效地落实问责制。

篇4

2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建设的有利条件

2.1区位条件优越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是举世闻名的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是原中央苏区的发源地。地处香港、广东经江西到中原的核心地带,既是沿海腹地,又是内地前沿,北与长江三角洲对接,南与华南经济圈呼应,是中原通往东南沿海的“黄金走廊”。京九铁路、105国道、319国道、赣江航道、赣粤高速公路、泰井高速公路和井冈山机场构成了水、陆、空“三路并进”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使吉安无论承接沿海还是通往中原,都处在“产销半径”的最佳范围,是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枢纽。京九铁路纵贯全市200多km,从吉安火车至深圳只需8h,至北京只需10h;高速公路8h左右即可到上海;赣粤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南下深圳、广州只需5~6h。北京至珠海的105国道和成都至厦门的319国道分别贯穿吉安市南北和东西,飞机只需50min,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2.2生态环境良好

吉安以山水清幽,环境优美著称。吉安生态资源丰富,全市山林总面积170多万hm2,森林覆盖率67.6%,是国内湿地松、竹木、油茶等经济林的重要生产基地。吉安位于赣江中游,属中亚热带丘陵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初夏多雨、秋季干燥,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对农作物和植被生长十分有利。多年平均气温为17.1~18.6℃,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87mm,平均日照数1600~1810h,平均无霜期275~300天。土地肥沃,水分充足,适宜种植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丘陵的山地有利于各种林果业的发展,空气环境综合指数55,为二级清洁水平;赣江吉安段及其主要支流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水质标准,水质整体状况优良,自然生态环境为无公害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生产条件,发展生态农业潜力巨大。

2.3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吉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决定以赣粤、泰井高速及吉泰走廊105国道沿线为核心,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聚焦聚力区域内特色产业、美丽乡村、高标准农田和农业农村基础建设,以实际行动投入到中央苏区振兴大战略中,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全市农业科技园规划建设面积达6666.7hm2,市本级的井冈山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正在进一步扩建提升,13个县市区都在建设一个333.3hm2以上的农业科技园。2013年市委、市政府将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列入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明确了建立以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龙头,带动各县(市、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同步推进的现代农业科研、示范、推广体系。

2.4完善的平台配套优势

吉安先后被授予“赣台农业合作实验区”、“台资企业转移承接地”;开通了吉安至厦门、深圳的铁海联运和“五定”班列,形成了“一中心、一平台、多园区”的现代物流体系,形成全市物流零担配送专线和配送服务平台。

2.5优惠的政策支持优势

2012年国务院已经明确提出支持吉安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特色产业等方面将给予大力支持。吉安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将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摆在促进吉安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龙头地位,在政策和资金上将给予大力扶持。近几年中央连续1号文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的大发展,其中明确提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要具有原料供应、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园作为我国示范“三农”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未来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和各种项目资金投入的重点,因此国家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农业科技园区的大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3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建设规划

3.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核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经济收入为目标,通过台湾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消化吸收与示范推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做精传统特色产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明确创业园的目标定位,拓宽园区的多功能性,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创业园组织管理和经营水平,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发挥创业园的引导、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良种繁育、精致农业、食品加工,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发挥科普教育功能,全面提升吉安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

3.2规划布局

创业园规划选址在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控制区(1000hm2)范围内的西南面位置,位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吉州区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武吉高速至吉州区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中轴线上。创业园规划建设布局为:特色果树、有机蔬菜、保健蔬菜和药材、食品(保健品)加工等四大功能区块,总体规划用地366.7hm2,其色果树园面积100hm2,重点发展蜜柚、桑椹、火龙果、草莓、台湾大枣等品种;有机蔬菜园100hm2,重点发展芦笋、百合、番茄、食用菌等品种;保健蔬菜和药材园100hm2,重点发展铁皮石斛、金线莲、金丝线、金草、藤三七、黄秋葵等品种;食品(保健品)加工区66.7hm2,重点发展粮深加工、蔬菜(保健品)精深加工、水果精深加工、有机茶叶加工、畜禽水产加工、林产食品加工等产业。粮深加工和循环综合利用项目,重点发展以大米为原料的营养米、天然米乳饮料、淀粉加工,以及米糠营养素、大米蛋白、婴幼儿营养米粉、方便米饭和米线加工;以冻肉为原料的食品类等产业;林化产业重点开发天然香精香料、天然冰片、合成香料和茶油等植物油脂类、笋类等精深加工产品。

3.3功能定位

台湾精致化的有机农业、科技化的生物农业、高附加值的食品加工品牌农业、特色体验之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在国际上都处于先进地位。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充分利用台湾客商在资金、品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农业优良品种引进、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以及农产品深加工和现代农业物流等方面的合作和开发,经过3~5年努力,让一批台商在创业园投资建设现代农业、精致农业、种苗繁育、农产品加工等项目,把创业园建设成为台湾名、优、特、新农作物品种引进、试验和生产示范、高新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出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休闲观光和科普示范园。

3.3.1生产示范功能

园区立足本地自然资源,选择符合区域内的优势产业,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引进与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在推动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升级的同时,对区域农业优势产业起到导向作用;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乡村社区化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技术农业,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良种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农业产业链延伸工程,为做大、做强、做精吉安农业优势产业提供“样板”。

3.3.2休闲观光功能

充分利用创业园自然景观,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工艺,以及农事活动的展示内容及当地特有的人文资源,拓展以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生活、生态、文化功能,开发体验农村生活和农耕文化的农家乐等,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市场对休闲旅游的强烈需求,打造成吉安城郊农业休闲旅游观光示范园。

3.3.3教育培训功能

农业经济要发展,农民需要增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创业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利用成熟技术、信息、经营、知识、先进的农业设施,通过高投入得到高产出的成果,通过现场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让广大青少年和农民接受现代农业、高科技农业、工厂化农业的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目的。对农民进行培训,真正让农民看得见、学得起,用得上,从而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农民自我发展,走向市场,实现教育富民。

3.3.4农产品加工功能

为了节省农产品加工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农产品精深加工区与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区相互糅合对接,建设规模为200hm2,其湾创业园农产品(保健品)精深加工区66.7hm2。引进和培育台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农副产品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的都市新型农业加工体系。

4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规划建设目标

4.1农田标准化

通过土地平整,沟渠路配套以及沃土工程等措施,努力使基本农田达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土肥沃、产出高”的标准。

4.2装备现代化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围绕栽培设施化、灌溉现代化、作业机械化、用先进的机械装备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4.3生产科技化

生产过程中,要持续保持土壤的生态平衡,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营养,改良土壤结构,减少水地流失,实现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建立“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4农业集约化

紧紧围绕种子种苗繁育、农民培训,以及农业科技成果及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等关键科技措施,大力促进科技兴农战略实施,主要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技贡献率达到90%以上。

4.5加工生态化

园内食品加工区建设坚持走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可持续理念的路子,按照“绿廊、局部平整、保留山体、管线顺路”的原则,让加工企业建在林中。同时,注重入园加工企业质量,确保园区土壤、空气、水的环保安全,建设生态加工区。

4.6产品品牌化

积极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着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综合效益,全面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产品质量安全化、营销品牌化。

4.7服务社会化

创业园建设要致力形成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且通过农业信息网站,及时收集国内外农产品的价格,国内市场的销售量、进出口量、最新农业科技、气象资料等信息,并尽快将这些知识和信息传达到企业、农民手中,使其尽快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推动创业园农业现代化快速向前发展。

4.8管理信息化

在现代农业中,产前、产中、产后的分工越来越细,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创业园的经营管理工作变得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园区建设成败的关键,所以,创业园管理中要借助信息高速公路,建立沟通国内外同行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水平、市场前景等信息源,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农业信息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并聘请相应的管理技术专家,对信息进行处理,以供创业园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5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规划建设的保障措施

5.1组织服务

5.1.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实行党政主管领导亲自抓、负总责,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创业园现代农业发展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在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市台办、发改委、农业、林业、财政、科技、国土、水利、新村办、扶贫办、农业开发办等部门参与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形成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创业园发展的格局。

5.1.2优化环境,搞好服务

一是营造氛围,打响“国家级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这一品牌,营造全市上下积极参与创业园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部门优势,大力宣传创业园优惠政策、重大举措、发展成效,扩大品牌效应,努力提高创业园的知名度。二是强化服务。实行市级有关领导、市级有关部门领导挂包台资企业制度,每个台资企业分别由一个以上的县领导和部门挂钩联系,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台资企业进行走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建立高效、优质服务机制,凡在创业园投资的台商项目,其投资规划、项目审批、土地征用、办理执照等事宜,由园区管委会安排专人协助办理。三是提高效能。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和速度,严格规范有关部门对台资企业的检查制度,切实维护台商合法权益。

5.1.3主动对接,争取支持

紧紧结合国家和省里对国家级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建设的相关支持政策,深入研究,加大项目策划力度,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围绕农业、交通、卫生、文化、旅游、城镇建设、流通服务设施及创业园重点基础设施等8个方面,力争在新一轮发展中争取上级更大的支持。

5.1.4项目带动,引领发展

积极加强两地民间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探索建立对流合作机制,有重点地与台湾现代农业企业加强联系,实现两地产业对接。持续发展壮大现有在赣台资企业,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扩大生产、加强技术改造、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按照“策划储备一批、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要求,抓紧策划、生成、对接、引进足够多的项目来引领、支撑台湾创业园的发展。

5.2扶持措施

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位于国务院确定的原中央苏区(吉州区)范围和国家确定的重点扶持发展的吉泰走廊范围,创业园享受其具体规定的优惠政策,同时享受在井冈山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给予的优惠。

5.2.1用地保障与优惠政策

科技园区将整合土地资源,根据台商需求,优先保障创业园规模化农业科技示范及农产品加工区用地。在创业园种植业用地租金及建设用地出让金方面科技园将按用地成本价予以优惠。

5.2.2基础设施建设扶持

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整合符合条件的各类支农资金,用于创业园的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创业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为创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

5.2.3多种形式的信贷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来赣台资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信贷投入。台资农业企业享受国家和省有关农业补贴政策,建立和完善台资企业信用评级和授信制度,加大贷款投入力度,逐年提高企业贷款金额,扩大融资渠道,积极协助解决台资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支持台商成立信用担保公司和参股信用担保公司。

5.2.4落实出口政策支持

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关于台资产品的出口政策。对台资企业采用大陆农业原料生产加工出口的产品,可实行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台资企业为履行农产品出口合同而进口的用于出口产品的原材料(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海关给予保税进口。出口农产品可按国家相关政策,实行检验费减免。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的台资企业进口自用的设备(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商品目录》等有关政策外),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数量合理的配套件、备件,凭国家发改委或省发改委、经贸委、商务厅等部门出具的《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到海关办理免税手续。对台资企业进出口贸易中涉及的预收、预付、延收、延付资金收结汇给予贸易信贷政策支持,满足合理用汇需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