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4: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配色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般来说,配色方案总是从两个方向出发。一个是和谐型,比如同一色系,但是不同明度、色调(明度即色彩的明暗程度,色调即色彩的浓淡程度)的搭配,或者不同色系,但是明度、色调相近的搭配。这样的配色特点是非常和谐,能够有效烘托出一定的气氛。比如下面这个案例中,整体使用紫色系,以各种不同的明度和色调过渡,体现了紫色的神秘、高贵、优雅。
另一个是对比型,又称撞色型,总是用明度差别很大,或者色调差别很大的不同颜色搭配。通常这样搭配是为了突出重点文字、图形、图像,让它们与周围环境有明显差异。下面这个案例,黑色的背景很凝重,白色的瓷器就得到了很强的突出,愈发显得圆润、质感。
找出PPT的平衡感
在把握了配色的两个方向后,我们在具体的页面配色上要注重平衡感。当整体的色调较深、明度较低时,要有相应的明度较高的色彩抬一下,而反之则需要色调较深、明度较低的色彩来压一下。
当色彩较丰富时,要注意使用较为沉稳的色彩配合压阵,反之要使用轻快活泼的色彩抬色。当然,出于某些配色目的,也可以让页面配色整体失衡,偏向幽暗、凝重,或偏向明快、活泼。
明白了和谐型与对比型配色的原理,而且基本能找到整体色彩平衡感,那么就可以尝试配色了。下例中的版式,使用大片油菜花地的图片做背景,覆盖具有一定透明度的灰块遮罩,然后在遮罩上写入标题和部分叙述文字,标题下方制作金属效果的进度条。油菜花和天空明度都非常高,色彩活跃度高,于是使用具有一定透明度的、相对沉稳的灰块遮罩、金属效果的进度条进行明度的压制和平衡。
颜色面积决
定风格和气氛
设计一个好的演示文稿,主要因素之一是颜色的配置。常常有学生问,怎样为PPT设计一个配色方案?其实如何配色这个问题,是一个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的问题,简单是对有色彩感的人来说很简单,复杂是对80%的人来说很复杂。颜色作为信息表达的有效工具,它不但可以表达信息而且可以增强文稿的效果。你所选择的颜色及其使用方式可以有效地感染观众的情绪,从而确保演示活动的成功。选择颜色前,我们需要了解颜色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颜色的分类
了解颜色的分类,可以从色环开始。色环中包含12种颜色, 这12种颜色被分为三个组:
原色:红、蓝、黄。从理论上讲,所有其他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混合产生的。
间色:绿、紫、橙。这些颜色都是通过混合原色形成。
复色:橙红、紫红、蓝紫、蓝绿、橙黄和黄绿。这些颜色通过混合上述六种颜色构成。
二、颜色之间的关系
根据颜色在色环上的位置,颜色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
色环上相对位置的两种颜色被称为互补色,比如红色和绿色。
色环上相邻的颜色被称为近似色。每种颜色具有两种近似色,他们分别在色环上位于其两侧的。比如,黄绿色的近似色就是黄色和绿色。如果有多个近似色按色环中的顺序排列组合,那就会出现渐变。
三、颜色选择原则:
关于颜色组合,你可以使用MicrosoftPowerPoint中预定义的具有良好颜色组合的颜色方案来设置演示文稿的格式。如果你想你的演示文稿更加个性化,可以使用以下色彩搭配原则:
(一)补色搭配
补色的强烈对比可产生动态效果。但是这种色彩之间强烈的对比在高纯度的情况下会引起色彩的颤动和不稳定感,在搭配中一定要处理好这种情况,不然会使得画面冲突非常严重并破坏整体。互补色搭配在正式的设计中比较少见,主要由于它特殊性和不稳定,但是很显然的是,在各种色相搭配中,互补色搭配无疑是一种最突出的搭配,所以如果你想然你的作品特别引人注目,那互补色搭配或许是种最佳选择。
(二)近似色搭配
使用近似色可产生和谐统一的效果。近似色搭配常常在自然中被找到,所以对眼睛来说,这是种最舒适的搭配方式。,一般这种色彩之间的搭配显得平静而舒服。但是在使用近似色搭配的时候,一定要适当加强对比,不然可能使画面显得平淡。
(三)三角形搭配
这种搭配是在色环上等距的选出三种色彩进行搭配的方式。三角形搭配是种也能使得画面生动的搭配方式。在使用三角形搭配的时候一定要选出一种色彩作为主色,另外两种作为辅助色。
(四)分裂互补色搭配
这是种互补色搭配的变体,它的本质是使用两个近似色来代替互补色中的一个,以达到既有互补色搭配的优点,也可以弥补互补色搭配的弱点。分裂互补色的对比依然非常强烈,但它并不会像互补色搭配那样产生颤抖和不安的感觉。对初学者来说,这是种非常好用的搭配,一般来说,使用分裂互补色搭配的画面对比强烈,而不易使色彩产生混乱的感觉。
(五)矩形搭配(双分裂互补色)
这同样是互补色搭配的变体,相比上面的分裂互补色,这个搭配是把两种互补色都分别替换成了两种近似色,在色环上,四种颜色的位置就构成了一个矩形。这种搭配的色彩不但非常丰富,而且能使画面产生节奏感。当其中一种色彩作为主要色时,这种搭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种搭配中要注意色彩冷暖的对比。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心理感受:
除了上述颜色搭配原则,还应该了解不同的颜色会给浏览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红色: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它有刺激效果,能使人产生冲动,愤怒,热情,活力的感觉。
绿色:介于冷暖两种色彩的中间,能使人产生和睦,宁静,健康,安全的感觉。
橙色:具有轻快,欢欣,热烈,温馨,时尚的效果。
黄色:具有快乐,希望,智慧和轻快的个性,它的明度最高。
蓝色:是最具凉爽,清新,专业的色彩。它和白色混合,能体现柔顺,淡雅,浪漫的气氛。
除此之外,每种色彩在饱和度、透明度上略微变化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有了上述颜色搭配的基本知识后,你是不是不再为了制作演示文稿颜色搭配的时候头痛了呢。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4-0803-03
1 概述
无论是在工业染色、室内、建筑等传统设计领域还是计算机图形图像研究及其应用领域,色彩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要在成千上万的颜色中选择出一组符合产品特色且搭配协调的颜色组合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视觉艺术方面的专家,选择颜色也是一件很耗时的工作。所谓配色,简单地理解就是将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其整体色调达到一种和谐的效果。所以配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下面,我们采用全组合算法建立数字化配色方案模型,依据光学配色方案,利用自由组合的方式产生主色、背景色、对比色,自动地产生一个比较完整、和谐的配色方案。
2 数字化配色方案原理
色彩模式决定了用来显示和打印图象的色彩模型。计算机对于色彩是基于光色处理,其模型一般包括RGB、HSB、CMYK和 CIELAB。目前,光学上通用的是RGB色彩坐标系,其三原色是红R,绿G、蓝B,是显示器及其他数字设备显示颜色的基础。RGB色彩模式是一种光源色的混合模型,两种不同的彩色光混合生成另一种颜色, 且色光混合的次数越多、强度越大, 得到的颜色越明亮。RGB 三种成分的取值范围是 0—255, 可以组合出1670 万种颜色。就编辑图像而言, RGB 色彩模型是最佳的色彩模型, 因为它可以提供全屏幕的 24bit的色彩范围, 即真彩色显示。
配色包括色彩配色和光学色彩配色,光学配色可应用于计算机平面设计、幻灯片制作、装饰、灯光效果等利用发光原理产生色彩相关的方面。光学配色方案包含对比色、背景色、线条、色调和文本颜色等。
本算法依据光学配色方案和色彩构成原理,以RGB颜色模式为基础,利用全组合算法建立数字化配色方案模型。首先确定配色方案的主色,然后组织与构成主色调系统相呼应的背景色,再确定少量的点缀对比色。模型中合理地把握主色调、背景色和对比色之间的相互对比关系,符合了色彩对比协调规律。
3 色彩模型分析
配色方案是以RGB格式为基础建立的色彩对比模型,有9个小的单元格组成,中间为主色,周围为背景色。
3.1主色的配色方案
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产生主色,如果以128为基值,那么共有3*3*3=27种组合。
[RGB(0,128.255)(0,128.255)(0,128.255)]
设A为三基色总数:A=3;
i为三基色的变量:i=0,1,2;
则R权值IR为A^0=1
则G权值IG为A^1=3
则B权值IB为A^2=9
N为的总数:N=A ^ i.count=27;
L为主色RGB控制变量1
对比色的生成为:
RGB((Int(L/IR)Mod A)*基色值,(Int(L/IG)Mod A)*基色值,(Int(L/IB)Mod A)*基色值)
3.2基色值为128的对比色
当i因程序控制变量变化时,i由0到2变化,与基色值相乘得到对比色的RGB值。对比色的基色值为128,则如下表示:
3.3 背景色的配色方案
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产生背景色,即以64为基色值,共有5*5*5=125种。
[RGB(0,64. 128.192. 255)(0,64. 128.192. 255)(0,64. 128.192. 255)]
对比色的生成为:
RGB(Int(L/(A^ i.count) Mod A*基色值),Int(L/(A^ i.count) Mod A*基色值),Int(L/(A^ i.count) Mod A*基色值))
3.4基色值为64的对比色
当i.count因程序控制变量变化时,i由0到2变化,与基色值相乘得到对比色的RGB值。对比色的基色值为64,则如下表示:
4 配色方案模型
在生成配色方案中为方便制作者的查找使用,在配色方案下附加背景色及对比色的RGB值。在色彩的扩展中,采用红、绿、蓝各自同时扩展,将色彩显示在同一个平面上,每行显示绿扩展,每3个单元为一次,每行5次;蓝扩展采用列扩展,每3个单元为一次,扩展5次;红色采用跳跃扩展,红色不变绿蓝同时扩展,红色扩展后绿蓝再次扩展,配色方案的扩展算法如下:
列标=初值+扩展变量(总量)×扩展次数
行标=初值+扩展变量(总量)×扩展次数+扩展变量(总量)×扩展变量(总量)×扩展次数
行标=初值+扩展变量(总量)×扩展次数+扩展变量(总量)×扩展变量(总量)×扩展次数+扩展变量(总量)×扩展变量(总量)×扩展变量(总量)×扩展次数
假设:d为每次下移的单元个数,r为红色扩展数,b为蓝色扩展数,m为对比色扩展数,YMRow向下的偏移量,则偏移量:YMRow=d+r*Rd+b*Rd*Rr+m*Rd*Rr*Rb。
5 生成配色方案算法
6 小结
本文所提出的用全组合算法建立数字化配色方案模型自动生成协调的色彩组配及搭配方法的方案。经实践证明,利用该算法生成的配色方案非常协调和合理,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配色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敏,王化雨.广义M-J集自动配色方案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12).
[2] 金舟.图像着色关键技术分析及其应用[D] .天津:天津大学,2011(6).
室内空间的用色规律
1.根据居室的朝向选择色系:接收日光最早的是朝向东的房间离开也是最早从而使房间早早变暗,而浅暖色的使用恰恰可以减弱房间朝向所带来的弱势。日照时间最长的是朝向南的房间,冷色系的使用可降低空间产生的燥热感,使人产生舒适感。朝向西的房间受强烈的落日西照的影响,一般选择使用深冷色,加强视觉舒适感。不能接收到日光直接照射的是朝向北的房间,因此进行色彩设计时会使用暖色装饰空间,且色彩明度要浅。
2.根据空间的功能来选择颜色:空间的功能形式常常会决定空间所要达到的效果。起居室应当是明亮、温馨或放松、舒适,而餐厅色彩的选择一般会采用增进食欲的暖色。浅亮的颜色总是适用于厨房,但要慎用暖色。卧室的色彩设计则完全由个人的喜好与品位所决定。
室内色彩搭配方案
室内装饰布置时,色彩的搭配尤以符合房间主人的感受为出发点,自然界的色彩是非常绚烂多彩的,人们会对不同的颜色产生各种心理的或生理的反应。
1.蓝色+紫色 沉静飘渺
色彩组合里以蓝色为中心,使人产生一种舒畅的家居风格。在冷色调中,蓝色具有后退、缩小的视觉效果,使用恰当,能加大居室的空间感。紫色与蓝色搭配有孤独、严厉、珍贵等精神意味;起到缓和深蓝色沉重感的目的,产生独特的空间效果。
2.紫色与对比色橙的搭配
间色的使用常呈现出安定、稳健的效果,而对比色的搭配使用常使空间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对比色的加入可以产生互相提携的效果,而巧妙的搭配会出现和谐的视觉感受。鲜亮的橙色和蓝色以大约1:1的比例进行搭配,是对比色中较为强烈的组合。
3.黄色+橙色 阳光暖意
黄色是阳光的色彩,给人温暖的感觉,色彩明度最高。由于黄色具有醒目、突出的特点,因此在室内陈设设计中过多使用鲜明的黄色,可能会给人带来焦躁不安的情绪。空间中墙壁或窗帘底色选择用发白的奶黄色是最合适的,因为它开阔了视野,视觉上加强了空间的宽敞度。
4.黄色+茶色温柔婉约的搭配
温柔婉约的搭配是出自黄色+茶色的杰作,茶色不是指单一的色彩,它是通过黄色或橙色与黑色的调和而构成的。由于黄色与茶色在色相环中属于邻近色,因此便于统一。但是,颜色的等别也分的很多很细,即使是常用的黄色和常用的茶色,也未必能搭配出完美的视觉效果,如果要达到色彩的视觉统一感,一定要注意色彩等别配比的协调性。
5.黄绿+粉色 绮丽纯真的组合
柔和的粉红色、新鲜的黄绿色,是这一组合的特点。而将黄绿色的年轻与粉红色的可爱进行组合,即是对比色搭配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进行对比搭配时,由于反差过于强烈,使得这一组合能完全的演示出空间特有的华美风格,同时不失甜美、可爱的效果。
6.绿色 清新宁静
具有稳定的、中性的、温和性格的绿色,常常用于居室的装饰。它和蓝色搭配显得平和宁静、清秀豁达,同样具有视觉收缩的效果,在房间中大面积使用不会产生压迫感,因其冷暖倾向不明显,也不会有冰冷感觉。其最基础的色彩搭配方法是将所用的自然色进行统一,用明度略低的色调营造出祥和的气氛。
7.红色+白色+粉红色青春亮丽
红色是最引人注目的颜色,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是色感刺激最强烈的。因此进行室内陈设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缓和压迫感,或者避免使用鲜亮的红色,而改用明度与纯度降低了的红色。粉红色代表可爱浪漫、富有幻想色彩,没有红色那样强烈的色感,但是印象鲜明,在表现可爱、浪漫、幻想的空间时,都可以使用。
8.黑+白+灰 经典色彩搭配
非彩色系列的颜色代表白色和黑色,是色彩搭配范围较广的颜色,且组合后不显得杂乱无章。黑与白的搭配可产生简洁明快、奢华有力的视觉效果,呈现出一种重量感和稳定感,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而近年来流行的灰色系是一种具有既不抑制又不强调特性的色彩,融入其中后,能起到调和黑与白所形成的视觉冲突的作用,烘托出另一种不同的空间氛围。
色彩是富有生命、感情且充满变化的,在室内装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类视觉中最响亮的语言符号,会给人们带来某种艺术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使人“眼前一亮”。①因此,室内装饰设计中色彩的搭配直接影响空间营造的效果,而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室内装饰的气质,因此,不同的色彩对空间装饰所产生的不同效应是不言而喻的。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