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01 16:24: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配色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配色方案

篇1

一般来说,配色方案总是从两个方向出发。一个是和谐型,比如同一色系,但是不同明度、色调(明度即色彩的明暗程度,色调即色彩的浓淡程度)的搭配,或者不同色系,但是明度、色调相近的搭配。这样的配色特点是非常和谐,能够有效烘托出一定的气氛。比如下面这个案例中,整体使用紫色系,以各种不同的明度和色调过渡,体现了紫色的神秘、高贵、优雅。

 

另一个是对比型,又称撞色型,总是用明度差别很大,或者色调差别很大的不同颜色搭配。通常这样搭配是为了突出重点文字、图形、图像,让它们与周围环境有明显差异。下面这个案例,黑色的背景很凝重,白色的瓷器就得到了很强的突出,愈发显得圆润、质感。  

 

找出PPT的平衡感

在把握了配色的两个方向后,我们在具体的页面配色上要注重平衡感。当整体的色调较深、明度较低时,要有相应的明度较高的色彩抬一下,而反之则需要色调较深、明度较低的色彩来压一下。

 

当色彩较丰富时,要注意使用较为沉稳的色彩配合压阵,反之要使用轻快活泼的色彩抬色。当然,出于某些配色目的,也可以让页面配色整体失衡,偏向幽暗、凝重,或偏向明快、活泼。

 

明白了和谐型与对比型配色的原理,而且基本能找到整体色彩平衡感,那么就可以尝试配色了。下例中的版式,使用大片油菜花地的图片做背景,覆盖具有一定透明度的灰块遮罩,然后在遮罩上写入标题和部分叙述文字,标题下方制作金属效果的进度条。油菜花和天空明度都非常高,色彩活跃度高,于是使用具有一定透明度的、相对沉稳的灰块遮罩、金属效果的进度条进行明度的压制和平衡。

 

颜色面积决

定风格和气氛

篇2

设计一个好的演示文稿,主要因素之一是颜色的配置。常常有学生问,怎样为PPT设计一个配色方案?其实如何配色这个问题,是一个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的问题,简单是对有色彩感的人来说很简单,复杂是对80%的人来说很复杂。颜色作为信息表达的有效工具,它不但可以表达信息而且可以增强文稿的效果。你所选择的颜色及其使用方式可以有效地感染观众的情绪,从而确保演示活动的成功。选择颜色前,我们需要了解颜色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颜色的分类

了解颜色的分类,可以从色环开始。色环中包含12种颜色, 这12种颜色被分为三个组:

原色:红、蓝、黄。从理论上讲,所有其他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混合产生的。

间色:绿、紫、橙。这些颜色都是通过混合原色形成。

复色:橙红、紫红、蓝紫、蓝绿、橙黄和黄绿。这些颜色通过混合上述六种颜色构成。

二、颜色之间的关系

根据颜色在色环上的位置,颜色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

色环上相对位置的两种颜色被称为互补色,比如红色和绿色。

色环上相邻的颜色被称为近似色。每种颜色具有两种近似色,他们分别在色环上位于其两侧的。比如,黄绿色的近似色就是黄色和绿色。如果有多个近似色按色环中的顺序排列组合,那就会出现渐变。

三、颜色选择原则:

关于颜色组合,你可以使用MicrosoftPowerPoint中预定义的具有良好颜色组合的颜色方案来设置演示文稿的格式。如果你想你的演示文稿更加个性化,可以使用以下色彩搭配原则:

(一)补色搭配

补色的强烈对比可产生动态效果。但是这种色彩之间强烈的对比在高纯度的情况下会引起色彩的颤动和不稳定感,在搭配中一定要处理好这种情况,不然会使得画面冲突非常严重并破坏整体。互补色搭配在正式的设计中比较少见,主要由于它特殊性和不稳定,但是很显然的是,在各种色相搭配中,互补色搭配无疑是一种最突出的搭配,所以如果你想然你的作品特别引人注目,那互补色搭配或许是种最佳选择。

(二)近似色搭配

使用近似色可产生和谐统一的效果。近似色搭配常常在自然中被找到,所以对眼睛来说,这是种最舒适的搭配方式。,一般这种色彩之间的搭配显得平静而舒服。但是在使用近似色搭配的时候,一定要适当加强对比,不然可能使画面显得平淡。

(三)三角形搭配

这种搭配是在色环上等距的选出三种色彩进行搭配的方式。三角形搭配是种也能使得画面生动的搭配方式。在使用三角形搭配的时候一定要选出一种色彩作为主色,另外两种作为辅助色。

(四)分裂互补色搭配

这是种互补色搭配的变体,它的本质是使用两个近似色来代替互补色中的一个,以达到既有互补色搭配的优点,也可以弥补互补色搭配的弱点。分裂互补色的对比依然非常强烈,但它并不会像互补色搭配那样产生颤抖和不安的感觉。对初学者来说,这是种非常好用的搭配,一般来说,使用分裂互补色搭配的画面对比强烈,而不易使色彩产生混乱的感觉。

(五)矩形搭配(双分裂互补色)

这同样是互补色搭配的变体,相比上面的分裂互补色,这个搭配是把两种互补色都分别替换成了两种近似色,在色环上,四种颜色的位置就构成了一个矩形。这种搭配的色彩不但非常丰富,而且能使画面产生节奏感。当其中一种色彩作为主要色时,这种搭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种搭配中要注意色彩冷暖的对比。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心理感受:

除了上述颜色搭配原则,还应该了解不同的颜色会给浏览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红色: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它有刺激效果,能使人产生冲动,愤怒,热情,活力的感觉。

绿色:介于冷暖两种色彩的中间,能使人产生和睦,宁静,健康,安全的感觉。

橙色:具有轻快,欢欣,热烈,温馨,时尚的效果。

黄色:具有快乐,希望,智慧和轻快的个性,它的明度最高。

蓝色:是最具凉爽,清新,专业的色彩。它和白色混合,能体现柔顺,淡雅,浪漫的气氛。

除此之外,每种色彩在饱和度、透明度上略微变化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有了上述颜色搭配的基本知识后,你是不是不再为了制作演示文稿颜色搭配的时候头痛了呢。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4-0803-03

1 概述

无论是在工业染色、室内、建筑等传统设计领域还是计算机图形图像研究及其应用领域,色彩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要在成千上万的颜色中选择出一组符合产品特色且搭配协调的颜色组合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视觉艺术方面的专家,选择颜色也是一件很耗时的工作。所谓配色,简单地理解就是将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其整体色调达到一种和谐的效果。所以配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下面,我们采用全组合算法建立数字化配色方案模型,依据光学配色方案,利用自由组合的方式产生主色、背景色、对比色,自动地产生一个比较完整、和谐的配色方案。

2 数字化配色方案原理

色彩模式决定了用来显示和打印图象的色彩模型。计算机对于色彩是基于光色处理,其模型一般包括RGB、HSB、CMYK和 CIELAB。目前,光学上通用的是RGB色彩坐标系,其三原色是红R,绿G、蓝B,是显示器及其他数字设备显示颜色的基础。RGB色彩模式是一种光源色的混合模型,两种不同的彩色光混合生成另一种颜色, 且色光混合的次数越多、强度越大, 得到的颜色越明亮。RGB 三种成分的取值范围是 0—255, 可以组合出1670 万种颜色。就编辑图像而言, RGB 色彩模型是最佳的色彩模型, 因为它可以提供全屏幕的 24bit的色彩范围, 即真彩色显示。

配色包括色彩配色和光学色彩配色,光学配色可应用于计算机平面设计、幻灯片制作、装饰、灯光效果等利用发光原理产生色彩相关的方面。光学配色方案包含对比色、背景色、线条、色调和文本颜色等。

本算法依据光学配色方案和色彩构成原理,以RGB颜色模式为基础,利用全组合算法建立数字化配色方案模型。首先确定配色方案的主色,然后组织与构成主色调系统相呼应的背景色,再确定少量的点缀对比色。模型中合理地把握主色调、背景色和对比色之间的相互对比关系,符合了色彩对比协调规律。

3 色彩模型分析

配色方案是以RGB格式为基础建立的色彩对比模型,有9个小的单元格组成,中间为主色,周围为背景色。

3.1主色的配色方案

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产生主色,如果以128为基值,那么共有3*3*3=27种组合。

[RGB(0,128.255)(0,128.255)(0,128.255)]

设A为三基色总数:A=3;

i为三基色的变量:i=0,1,2;

则R权值IR为A^0=1

则G权值IG为A^1=3

则B权值IB为A^2=9

N为的总数:N=A ^ i.count=27;

L为主色RGB控制变量1

对比色的生成为:

RGB((Int(L/IR)Mod A)*基色值,(Int(L/IG)Mod A)*基色值,(Int(L/IB)Mod A)*基色值)

3.2基色值为128的对比色

当i因程序控制变量变化时,i由0到2变化,与基色值相乘得到对比色的RGB值。对比色的基色值为128,则如下表示:

3.3 背景色的配色方案

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产生背景色,即以64为基色值,共有5*5*5=125种。

[RGB(0,64. 128.192. 255)(0,64. 128.192. 255)(0,64. 128.192. 255)]

对比色的生成为:

RGB(Int(L/(A^ i.count) Mod A*基色值),Int(L/(A^ i.count) Mod A*基色值),Int(L/(A^ i.count) Mod A*基色值))

3.4基色值为64的对比色

当i.count因程序控制变量变化时,i由0到2变化,与基色值相乘得到对比色的RGB值。对比色的基色值为64,则如下表示:

4 配色方案模型

在生成配色方案中为方便制作者的查找使用,在配色方案下附加背景色及对比色的RGB值。在色彩的扩展中,采用红、绿、蓝各自同时扩展,将色彩显示在同一个平面上,每行显示绿扩展,每3个单元为一次,每行5次;蓝扩展采用列扩展,每3个单元为一次,扩展5次;红色采用跳跃扩展,红色不变绿蓝同时扩展,红色扩展后绿蓝再次扩展,配色方案的扩展算法如下:

列标=初值+扩展变量(总量)×扩展次数

行标=初值+扩展变量(总量)×扩展次数+扩展变量(总量)×扩展变量(总量)×扩展次数

行标=初值+扩展变量(总量)×扩展次数+扩展变量(总量)×扩展变量(总量)×扩展次数+扩展变量(总量)×扩展变量(总量)×扩展变量(总量)×扩展次数

假设:d为每次下移的单元个数,r为红色扩展数,b为蓝色扩展数,m为对比色扩展数,YMRow向下的偏移量,则偏移量:YMRow=d+r*Rd+b*Rd*Rr+m*Rd*Rr*Rb。

5 生成配色方案算法

6 小结

本文所提出的用全组合算法建立数字化配色方案模型自动生成协调的色彩组配及搭配方法的方案。经实践证明,利用该算法生成的配色方案非常协调和合理,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配色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敏,王化雨.广义M-J集自动配色方案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12).

[2] 金舟.图像着色关键技术分析及其应用[D] .天津:天津大学,2011(6).

篇4

室内空间的用色规律

1.根据居室的朝向选择色系:接收日光最早的是朝向东的房间离开也是最早从而使房间早早变暗,而浅暖色的使用恰恰可以减弱房间朝向所带来的弱势。日照时间最长的是朝向南的房间,冷色系的使用可降低空间产生的燥热感,使人产生舒适感。朝向西的房间受强烈的落日西照的影响,一般选择使用深冷色,加强视觉舒适感。不能接收到日光直接照射的是朝向北的房间,因此进行色彩设计时会使用暖色装饰空间,且色彩明度要浅。

2.根据空间的功能来选择颜色:空间的功能形式常常会决定空间所要达到的效果。起居室应当是明亮、温馨或放松、舒适,而餐厅色彩的选择一般会采用增进食欲的暖色。浅亮的颜色总是适用于厨房,但要慎用暖色。卧室的色彩设计则完全由个人的喜好与品位所决定。

室内色彩搭配方案

室内装饰布置时,色彩的搭配尤以符合房间主人的感受为出发点,自然界的色彩是非常绚烂多彩的,人们会对不同的颜色产生各种心理的或生理的反应。

1.蓝色+紫色 沉静飘渺

色彩组合里以蓝色为中心,使人产生一种舒畅的家居风格。在冷色调中,蓝色具有后退、缩小的视觉效果,使用恰当,能加大居室的空间感。紫色与蓝色搭配有孤独、严厉、珍贵等精神意味;起到缓和深蓝色沉重感的目的,产生独特的空间效果。

2.紫色与对比色橙的搭配

间色的使用常呈现出安定、稳健的效果,而对比色的搭配使用常使空间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对比色的加入可以产生互相提携的效果,而巧妙的搭配会出现和谐的视觉感受。鲜亮的橙色和蓝色以大约1:1的比例进行搭配,是对比色中较为强烈的组合。

3.黄色+橙色 阳光暖意

黄色是阳光的色彩,给人温暖的感觉,色彩明度最高。由于黄色具有醒目、突出的特点,因此在室内陈设设计中过多使用鲜明的黄色,可能会给人带来焦躁不安的情绪。空间中墙壁或窗帘底色选择用发白的奶黄色是最合适的,因为它开阔了视野,视觉上加强了空间的宽敞度。

4.黄色+茶色温柔婉约的搭配

温柔婉约的搭配是出自黄色+茶色的杰作,茶色不是指单一的色彩,它是通过黄色或橙色与黑色的调和而构成的。由于黄色与茶色在色相环中属于邻近色,因此便于统一。但是,颜色的等别也分的很多很细,即使是常用的黄色和常用的茶色,也未必能搭配出完美的视觉效果,如果要达到色彩的视觉统一感,一定要注意色彩等别配比的协调性。

5.黄绿+粉色 绮丽纯真的组合

柔和的粉红色、新鲜的黄绿色,是这一组合的特点。而将黄绿色的年轻与粉红色的可爱进行组合,即是对比色搭配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进行对比搭配时,由于反差过于强烈,使得这一组合能完全的演示出空间特有的华美风格,同时不失甜美、可爱的效果。

6.绿色 清新宁静

具有稳定的、中性的、温和性格的绿色,常常用于居室的装饰。它和蓝色搭配显得平和宁静、清秀豁达,同样具有视觉收缩的效果,在房间中大面积使用不会产生压迫感,因其冷暖倾向不明显,也不会有冰冷感觉。其最基础的色彩搭配方法是将所用的自然色进行统一,用明度略低的色调营造出祥和的气氛。

7.红色+白色+粉红色青春亮丽

红色是最引人注目的颜色,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是色感刺激最强烈的。因此进行室内陈设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缓和压迫感,或者避免使用鲜亮的红色,而改用明度与纯度降低了的红色。粉红色代表可爱浪漫、富有幻想色彩,没有红色那样强烈的色感,但是印象鲜明,在表现可爱、浪漫、幻想的空间时,都可以使用。

8.黑+白+灰 经典色彩搭配

非彩色系列的颜色代表白色和黑色,是色彩搭配范围较广的颜色,且组合后不显得杂乱无章。黑与白的搭配可产生简洁明快、奢华有力的视觉效果,呈现出一种重量感和稳定感,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而近年来流行的灰色系是一种具有既不抑制又不强调特性的色彩,融入其中后,能起到调和黑与白所形成的视觉冲突的作用,烘托出另一种不同的空间氛围。

色彩是富有生命、感情且充满变化的,在室内装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类视觉中最响亮的语言符号,会给人们带来某种艺术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使人“眼前一亮”。①因此,室内装饰设计中色彩的搭配直接影响空间营造的效果,而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室内装饰的气质,因此,不同的色彩对空间装饰所产生的不同效应是不言而喻的。

注释: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70-03

哈尔滨理工大学俄语专业成立于2004年,2005年9月第一次招生。目前共有俄语专业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助教2人。每届本科招生人数为50人,文理兼招,不限语种。在十年发展中,俄语专业以《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为依据,视教学质量为第一目标,并努力顺应时代新要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至今已有2005版、2010版和2015版三版人才培养方案。

一、2005版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方案的内容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英双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和企业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俄英双语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了解我国和对象国的社会和文化。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掌握扎实的俄语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具有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方向:A:俄英双语、B:科技俄语、C:经贸、旅游俄语。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主干课程:俄语精读、视听、会话、泛读、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报刊选读、文学作品选读、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概况、俄罗斯影视作品欣赏。

(二)课程设置

为实现培养目标,使本科生具备必需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该版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与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任意选修课五部分。其中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为学校开设的共同课,而公共基础课则是针对专业具体需求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围绕培养俄英双语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一专业特点,在该版的公共基础课中开设了七个学期的“第二外语”课程。此外,根据理工院校的特点,在第二学期开设了“数学”课程。

俄语专业知识由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两部分构成。技术基础课包括基础俄语、俄语精读、俄语会话等开设多个学期的核心课程。专业平台课则开设在高年级,是专业知识的进阶阶段,包括俄文写作、俄语口译、多学科阅读等。

专业方向课是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特色和就业领域调研为提高本科生就业竞争力而开设的课程。该版培养方案设有三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在第六、七、八学期开设四门课程,课时总数为136学时。俄英双语方向的课程包括英美文化、英美写作等。科技方向的课程包括科技俄语语法、科技俄语俄译汉。

任意选修课主要针对的是培养本科生基础的科学研究和调研能力,让本科生了解俄语语言学、俄罗斯国情等本学科的理论研究方向。

在理论课程之外,还设有实践性教学环节。该版培养方案除毕业设计之外,只在第七学期开设了一门为期两周的翻译实践,安排在学期末进行,以集中训练大四学生的俄汉口译互译能力。

(三)培养方案的特点

2005版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哈尔滨理工大学俄语专业首次制定的培养方案。在制定之前,对国内众多开设俄语专业的高校进行调研,走访多个用人单位,在综合本校实际情况和调研结果的基础上,以专业教学质量为根本,力求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技术基础部分的课时占到总学时的60%。以此为基础,面对市场上俄英双语和科技俄语人才的供需失衡所形成的极大就业缺口,加大对零起点学生英语和科技俄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难度在三个学期递进式设置四门专业方向课程,形成较完整的知识套系。

二、2010版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方案的内容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俄语语言基础和交际能力,较强的经贸能力,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广泛的人文学科和科普知识,综合素质高,能从事外贸、外事、教育和科研等部门工作的应用型俄语专业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对独联体国家社会、政治、文化等有较广泛的了解,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俄语语言学基本知识、俄罗斯文学基本知识、俄罗斯国情文化基本知识、专业俄语基本知识。

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专业方向:A:俄语语言文学、B:科技俄语、C:经贸俄语

主干学科:俄语语言文学

主干课程:基础俄语、高级俄语、视听、会话、阅读、写作、笔译、报刊选读、俄苏文学史及作品选读、俄罗斯概况、影视作品欣赏。

(二)课程设置

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与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平台课和专业方向课四部分构成。其中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由8门必修课和3门选修课构成。公共基础课设有3个学期的“外语”课程和1个学期的“现代汉语”课程。

学科基础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掌握俄语基本专业知识的核心课程,如基础俄语、高级俄语、俄语会话、俄语视听等。选修课则主要针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与阅读能力,包括俄语语音语调、俄罗斯影视作品欣赏和俄文报刊选读3门课程。专业平台课仍主要开设在高年级,以夯实学生俄语书面写作和培养其人文素养为目的,设有俄语应用文写作、俄语笔译、俄苏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等课程。

专业方向课由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该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仍是3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的必修课设在第五、六、七学期开设,共四门课程,课时总数为120学时。俄语语言文学方向的必修课包括俄罗斯艺术文化简史、现代俄语通论等。科技俄语方向的必修课包括工程概览、科技俄语翻译等。经贸俄语方向的必修课包括国际贸易实务、旅游俄语。专业方向选修课也开设在第五、六、七学期,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所选方向的认识,将知识结构向纵深发展。

2010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丰富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开设了技能训练、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学年设计环节。开课学期从第一至第八学期,课程包括俄罗斯文学评论、俄语口译、俄语演讲、俄语戏剧表演、写作技能训练等。

(三)培养方案的特点

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是在第一版人才培养方案实行5年后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是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为契机,以毕业生择业为参考,经过多次专家讨论和答辩确定而成。在5年时间里,有两届学生参加了俄语国家专业水平八级测试,五届学生参加了俄语国家专业水平四级测试,过级平均率分别为70%和90%。在校学生多次参加国内外俄语竞赛,都取得了优异个人与团体成绩。这表明制定的第一版人才培养方案是可行的。但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课堂接受程度,学习成绩,在国家俄语水平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在新版培养方案中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

首先,意识到汉语素养对俄语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去掉公共基础课中的“数学”,开设了“大学汉语”。其次,调整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分配,将俄语实践语法从专业平台课(第五学期)调整到学科基础课必修课(第一、二、三学期),将俄罗概况从技术基础课(第四学期)调整到专业平台课(第三学期),将经贸俄语从专业方向课(第六学期)调整到专业平台课(第五、六学期)。该调整保障了学生对基本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也将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次序合理化。此外,变更了专业方向,不再开设俄英双语方向,改设俄语语言文学方向,由对双语人才的追求转变为对俄语精钻人才的培养。最后,科技方向中新开设的工程识图和工程概览课程的授课教师由哈尔滨理工大学在俄罗斯获得博士学位的理工类教师担当,既保障了课程讲授的系统性和准确性,也保障了学生对工程类俄语词汇的掌握。

三、2015版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方案的内容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俄罗斯语言、文学和国情文化知识以及基本的科技和经贸知识,具备俄语运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和创新能力,能从事涉外工作、语言服务以及俄语教育并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多元化俄语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广阔的国际视野。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掌握俄语语音、词汇、词法、句法等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言语技能,掌握基本的科技和经贸知识,掌握俄苏文学发展史及与俄罗斯相关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各种国情知识,掌握第二外国语语言知识。

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第二外国语语言运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主干课程:基础俄语、高级俄语、俄语语法、俄语视听、俄语会话、俄语阅读、俄罗斯概况、科技俄语阅读、经贸俄语、现代汉语。

专业方向:A:科技俄语、B:经贸俄语

(二)课程设置

2015版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其中通识类课程分为人文、社科、经管类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在必修课程中,开设了四个学期的英语,包括第一、二学期的英语二外,第三学期的英语口语实践和第四学期的商务英语口语。通识选修课提供了工程概览、工程识图理工类课程工学生选择。

专业课程由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组成。专业核心课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学科基础课仍然由使学生掌握俄语专业基础知识的俄语语音、基础俄语课程支撑。专业平台课则是以提高学生俄语水平,完善其对俄罗斯基本认识的晋级课程,包括高级俄语、俄语翻译创新实践、俄苏文学史及作品选读。

专业选修课包括模块选修课,学科、专业任意选修课和专业模块任选课三部分。模块选修是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的配套课程。每个方向设有3门课程,开设在第五、六、七学期。学科、专业任意选修课是针对全体俄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设置的选修课,提供了7门课程,学生需从中选出4门选修。该模块课程旨在加深学生俄罗斯语言学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对俄罗斯了解的层面。专业模块任选课则是为选择具体专业方向学生开设的对专业方向知识补充和深化的课程。

2015版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多样,设有言语技能训练、学年论文、语言实践、翻译实践、笔译实践、专业实习等多个环节。开课学期是第二至第七学期,周数为2―6周,多为学期末进行。

(三)培养方案的特点

该版培养方案将培养多元化俄语人才为目标,整合了课程体系,突出了本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课程体系由2010版的四个组成部分调整为通识课和专业课构成的两个部分。通识课以专业特点为出发点,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细化了英语教学内容,加大了汉语课程的比重,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述能力和汉语素养。

在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部分以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保留了核心课程,同时提供模块选修课与专业任选课,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与能力选择专业方向,加深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新版的实践教学环节更加注重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校外与境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真实的社交环境中,借助哈尔滨世博会和俄罗斯高校短期进修的平台,在实战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译技能,使他们直接感受俄罗斯国情文化,加深对所学语言国家的认识。

新版的培养计划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授课方式和授课环节进行改良,增加翻转课堂和创新课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精神,培养其善于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新时期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三版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分设置,课程体系,授课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和时代新要求下,培养目标从2005版的俄英双语应用型人才调整为10版的适应不同工作单位的俄语人才,在2015版培养方案中定位为多元化俄语人才。目标定位日趋明朗,培养方向实际可行。

培养目标的调整也相应地引起专业方向的调整。在新版的培养方案中,专业方向从最初的3个更改为2个。将专业知识与科技领域和经贸领域知识相结合,既保证了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符合理工院校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

三版培养方案的总学分从185学分降为174学分,总学时也从3034学时缩减到2472学时,其中专业课学时缩减了700多学时。在此情况下,要保证专业知识的完备性与系统性,必须要合理安排通识课与专业课的比例,高效利用通识课,在掌握必备的人文政治素养基础上,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课程,与专业课一起构成丰满坚实的知识框架。因此2015版的培养方案重新调整了通识课课程,侧重其中英语与汉语知识的教授,并且将俄语授课的工程类课程引入课堂,深化相关的专业知识。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呈递增之势,越来越强调在实训中提高专业水平,拓宽文化视野。

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以培养具有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俄语人才为目标,在保持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改革授课方式,借助翻转课堂和案例分析,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俄语翻译创新实践课等新型课程中,以学生为课堂的主导,在此过程中提高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多元化奠定根基。考核方式也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全程检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避免突击复习的学习方法,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知识功底。

篇6

“行知模式”引领培养模式创新

安徽省行知学校发展的“行知模式”可用三句话十二个字概括,即“面向人人、校企育人、生利成人”。

“面向人人”,回归教育本源,破解招生难题,改革办学模式,体现职教本质属性,诠释“为谁办职教”。近年来,通过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安徽省行知学校实施公、民办职业教育大融合,开展区域内培训资源共享,建立培训大平台,组建了歙县行知职业教育集团。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全日制班和非全日制班、技能教育和休闲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等结合起来,把职业教育课堂开到一切有技能需求和生活质量提升愿望的人群,面向人人办职业教育。在一个人口仅40万的山区小县,学校连续多年全日制学历教育招生超千人,每年培训上万人次。

“校企育人”,回归校企本质,破解教学难题,改革培养模式,体现职教发展规律,诠释“怎样办职教”。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必须走校企合作育人之路。行知学校努力改变传统的关门办学、机关管理、普教套路的传统模式,开门办职业教育,跨界办职业教育。与市县经济开发区融为一体,在开发区设立实践实训实习基地,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引资入校、引智入校、引企入校和入企实践、入企办班、入企实习,形成校企融合,共育有用之才。

“生利成人”,回归教育目的,破解就业难题,改革评价模式,体现职教终极目的,诠释“何谓真职教”。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生利为宗旨,以成人为目标,“生利成人”是检验职业教育的唯一标准。探索以贡献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学校和社会评价模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三生教育”,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利、学会生活;加强“三能训练”,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能、熟练的技能、发展的潜能,进行“三自培养”,即生活自理、个人自律、班级自治,着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手脑并用、德能双优的技能型人才。

“政、校、行、企”四位一体构建办学机制

2007年12月,安徽省歙县徽雕艺术学校由安徽省行知学校、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和歙砚协会合作创办,标志着政、校、行、企四位一体集团式办学和管理机制的出现。2008年,在没有现成模本和经验参考的前提下,与行业企业通力合作,申报极具地方特色的“徽雕艺术专业”,得到当地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支持。当年,徽雕艺术专业被省教育厅特批为安徽省地方特色专业,后发展为民间传统工艺专业。

2010年,在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的指导下,由安徽省行知学校牵头,联合相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行业协(商)会等自愿组成的产教联合体与利益共同体“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成立。集团成员本着自愿参加、优势互补、骨干带动的原则,以互惠互利为前提,实行设备、师资、技术、信息、教学、实习、生产基地、技能鉴定、毕业生就业等全方位合作,形成集团经营优势,达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办学与企业经营的效益。

2013年1月,由安徽省行知学校牵头,中国歙砚学会、歙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徽派古建公司、歙县老胡开文徽墨厂、徽世林宝文化艺术公司、鲍方砚堂等23家政、校、行、企共同加盟的“安徽省行知学校校企育人联盟”成立。该联盟的成立,旨在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构建校企合作多方参与的决策、评价、监测机制,深化和完善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化办学体制。

“三引三入”深化校企合作

行知学校通过“三引”、“三入”方式深化和做实校企合作机制。所谓“三引”,是指“引资入校”、“引智入校”和“引企入校”。把企业的资金引入学校,共建专业实训基地、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引进企业高级技能型人才,承担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任务,强化学校实训教师队伍;把企业引进校园,做到前厂后校,企业工厂成为学生的实训课堂,做到知识与技能无缝链接。近年来,先后引入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上百名,其中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国家级高级技师等数十人,“民间传统工艺专业”师资力量显著增强。在“引入”的同时,组织师生“入企调研”、“入企实习”、“入企实践”,杜绝知识与技能两张皮,让教师了解企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了解企业的最新需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让学生走出校门前就能了解企业规章、理解岗位要求、把握市场方向。

“教学做合一”创新教学模式

行知学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适合本专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中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切实践行陶行知所倡导的“知行合一”、“行知统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在校内企业从事产品制作,从作品的自主设计,到操刀雕刻,依照工艺品制作流程进行系列化实习培养,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教中做。

由于传统工艺品制作难以在大课堂上教学,每个教师也很难同时指导一群学生学习,行知学校在教学中采取陶行知提倡的“小先生制”,实行老生带领新生,熟手指导新手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进团队精神,提高实训教学效率,培养新老学生之间的协作和良好的学友关系。

“大师驻校”组成师资团队

考虑到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的特殊性,现有师资队伍管理的制度和机制不足以吸引优秀专业技能人才入校任教。行知学校创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本着“能者为师、贤者为师、跨界选师”的原则,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由本校相关课程教师任教,专业技能课程全部外聘。学校先后聘请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担任学校名誉校长,副会长周美洪、徽学大师张脉贤担任高级顾问。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制作传承人曹介铭,中国当代砚雕大师方见尘等亲临指导。聘请16位徽雕工艺师长期驻校,在培训基地任教。目前经常来校的砚雕、石雕、木雕、竹雕等专业工艺师有十多位。这些外聘大师带着自己的企业、资金和项目进学校,开办“大师工作室”,同时承担学校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他们既是工艺大师,也是企业家,同时又是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由于这种特殊的“校企合作”方式,学校无需向他们支付报酬,但他们却必须承担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

“3+X”学制强化技能教学

行知学校遵循“知行合一”的教育理论,制定严谨周密的教学计划和合理可行的课程体系。“民间传统工艺专业”课程包含中华古典文化、徽文化常识、素描、国画、图案设计、书法、篆刻、徽派雕刻基础等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此外,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训操作指导和实地考察研修。这种课程安排突破作坊传承模式只讲操作不懂理论的狭隘的经验型教授方式,使培养出来的学员具有更深厚的潜力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民间传统工艺专业采取“3+X ”的学制,前3年为本校正规学习,“X”则为3年后的不定期学习,根据学生的志向和需求,或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或继续在校内跟随大师深造,或跟随大师在工作中学习。为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课时安排上,第一学年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为8∶2,第二学年则安排为2∶8,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则有大师的言传身教和动手操作相结合。这种课程安排充分体现出本专业文化性和工艺性相结合的特点。

专业特色教材的开发,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鉴于过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作坊式培养,口传身授、模仿操练多,文本记录和系统知识少的特点,学校特邀有关大师编写讲义或讲稿,鼓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自主编写相关教材。充分利用实物作品的教学功用,录制示范操作视频等非文字性的直观教材。

依托“大师工作室”建造实习基地

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直是职业教育的老大难问题,对于“民间传统工艺”这种资源稀缺的专业,行知学校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方式,较好的解决了实习基地问题。首先是通过职教集团与区域内相关企业联合办学、合作办学,让学生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场所,其次是“引企入校”,将行业内大师级人才及所办企业引进学校,形成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这种校内企业,既是“大师工作室”、校办工厂,也是学生实习实训的课堂,学生可以随时入室操作练习。

专业开办以来,学校在原有的实训基地基础上,加大建设步伐,接手原校办工艺厂资产,投资23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500余平方米的砚雕实训室、1000平方米的砚雕陈列室、300余平方米的“非遗传承成果展馆”,并正在兴建非遗教育中心、非遗教育长廊、非遗教育大楼。投入400万元购置实训设备和器材,以满足学生初步的实训需要。通过“引企入校”,专业实训基地现在已经增加到5个,近1300平方米。

“五能”培养目标检验培育效果

篇7

具有工学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一般要经过市场调研、人才培养模式论证、课程开发三个阶段。

1 人才培养调研

通过专业调研,了解了国家以数控产业为龙头带动的工业化进程;数控技术专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汽车工业和机电科技工业对人才的行业需求;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专业定位问题和服务面向问题。

2 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1 徐机―南京奥特佳校企深度融合

我校于2013年3月与在世界500强企业―南京奥特佳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双方将按照“2+0.5+0.5”的模式对数控技术专业实施定制式人才培养;定制班的学生既是我校的学生,又是南京奥特佳公司的准员工。奥特加公司的一线技术骨干将以专业顾问和兼职教师的身份直接参与到各教学环节;最后半年学生将全部在南京奥特佳公司顶岗实习;毕业后多数学生将直接在南京奥特佳公司就业。

2.2 徐机―南京奥特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将能力培养分三个阶段,即基本能力、职业能力与素质和岗位能力阶段。前面两年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由学校专职教师完成,南京奥特佳公司等合作企业的兼职教师可承担部分专业技术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第二阶段的半年为综合性实训课程和职业素质训练课程。形式上以工学交替为主。这个阶段的专业技术课程主要由学校专职教师完成,而综合性实训则主要由合作企业兼职教师完成。第三阶段的半年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阶段。

2.3 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对实训基地的要求。校内实训基地最好是“生产性”、“教学型”工厂,突出教学功能和实训功能,应为专业服务,校外实训基地提供真实环境和项目,便于顶岗实习。目前与我系共建实训基地的企业有:南京奥特佳公司、苏州大金有限公司、徐州罗特艾德公司、3M公司和苏州卡特彼勒有限公司等。

对师资的要求在结构方面,要求师资队伍必须包含较高比例的企业一线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在能力方面,要求师资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职业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能力。对课程的要求:首先,课程体系应突出知识应用性;其次,课程体系应突出职业性;再次,课程体系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开发。

2.4 解决的问题

首先,提供了最佳育人环境的解决方案。这种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提供了“学校一企业”育人环境,有利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便于校企双方在学生能力考核、评价、学分认可等环节实施柔性管理。其次,有效支撑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应企业提出的真实工作岗位,由教学委员会提出的典型工作任务,而它的实施是建立在坚实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础之上的。再次,有利于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

3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中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完成了从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课程转换――学习情境设计的课程体系开发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制订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实施性教学计划由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群、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能力要素――课程设计――能力考核表、主干课程信息、专业课程方案表、教学计划进程表、学时与学分分配表等内容组成,其中,专业课程方案表是其核心内容。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拓展课程、选修课程等栏目组成。在专业技术课程中,4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是贯穿课程的主线,其他课程均服务于这4个典型工作任务。专业技术课程由多个学习情境组成。一个学习情境的载体可以是一个案例,也可以是一个项目,或一件产品,载体的选取与确定至关重要,一个课程的多个学习情境的载体的实现应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基于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开展教学基本条件建设。

经过校企共同努力,合作开发了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建了适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定的开发模式,探索了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中职课程改革之路。

4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4.1 教学内容的确定与特点

数控技术教学团队紧紧依托行业、企业,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数控技术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开发构建了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制定了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实现了由实际工作任务向典型工作任务、由典型工作任务向课程、由课程向学习情境的三个转换。

(1)专业核心课程部分均为一体化课程或工学结合课程,其特点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融“教、学、做”为一体。课程内容均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教学过程在真实工程环境、生产性实训基地或实训室等场所进行。

(2)专业课程体系以4个典型工作任务(任务实施、过程管理、产品应用、技术支持)的实施贯穿其中,实现了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始终围绕和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任职要求。

(3)综合实训项目中的4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持续时间为1.5年,课时量达630学时;生产性实训时间约半年,顶岗实习时间为半年。

(4)部分课程只需较少的课时即可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体现了“必需、够用为度的理念。

4.2 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

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我们按照学院制定的顶岗实习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教师工作职责,确保了学生顶岗实习质量,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 激励机制与保障措施

为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学校建立了校内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及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我们还制定了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及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切实落实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思想,完全实施了以职业活动为向导、能力培养为主线、素质教育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课程。

5 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①课程体系开发建立在坚实的校企深度融合基础之上;②四个载体与实际岗位高度匹配,为零距离就业奠定良好基础;③课程设计既强调能力本位,又强调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④方案的制订建立在可依托的合作企业、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具有初步改革方案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其实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按照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要求,选取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项目(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制定贴近生产、贴近实际、能力本位的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十分复杂和精细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篇8

1.校企共建模式下的培养方案制定

湖北省襄阳城市建设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需要大量建筑学人才。从2012年起,建筑学专业紧紧围绕校企共建这一核心方法,逐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制定委员会除了专业相关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还邀请了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带头人、地方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和知名建筑类企业负责人等共同商定确定适合当下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2.培养理念与目标

适应国家创新型建设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启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走精致化教育路线,致力于培养 “研究型“和“实践型”兼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学人才;在我院建筑学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双证通融”培养基础上,通过多学科融合教学培养,强化设计和工程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校企联合共同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项目的操作能力。毕业后可选择继续深入学习,可在建筑工程及相关领域内从事建筑设计、组织管理、建筑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3.培养规模

坚持精致化培养路线,严格控制学生数量和质量,每年招生专业学生在120人左右。

地方特色鲜明的课程方案

1.设置四类课程体系

原五年制课程计划包括设计、技术、表现、实践、外语、相关知识等,校企联合培养课程建设重点拟定在四类课程:设计课、理论课、实践课和讨论课。设计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设计能力。理论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为适应经济发展的“研究型”人才的转型打下基础。增加建筑执业资格、建筑职业知识、国际理论发展前沿、开放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由校内教师和襄阳设计一院和二院总工共同负责。

2.改革设计基础训练

一年级的专业训练主要集中在三大构成和美术基础系列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初步的绘图技巧,但设计观念不成熟、设计手法单一、设计表达较为稚嫩。因此,在一年级基础上加入了建构训练,使学生在设计表达和设计观念上更深入。为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认识设计的一些本质规律,习得一定的构造表达方式,二年级设计基础作业缩减为两个,设计任务书选定学生能实际调研的本地地形环境,由设计老师和构造老师共同指导。

3.引入地域特色课程

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包含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是我们在国际化大背景下中国建筑的生存方式之一。学生们在学习的地方对当地的特征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直观的认识,引入地域性是我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目标之一。已经开设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有襄阳古建筑调查、襄阳传统民居规划设计。

提升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创新训练

1.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快速途径,能激发学生快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国内和国际化的建筑设计竞赛,我校每年9-12月份会举行以主题建构大赛,统一材料,统一时间和主题,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1的模型制作,最后从设计理念、结构构造、经济性、空间体验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期间进行作业评展,邀请企业高管、设计院总工对参展作业进行共同评图。

2.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学生取消班级限制,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双向选择导师的方式,导师1-2名,可跨专业跨院系,由校内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在导师指导下,每组选择创新研究课题或者创业项目,填写申请书。项目按照系、院、校、省、国家等一层层进行评比筛选。创新训练项目按照研究生课题培养的方式,进行开题、中期检查、结题与奖项评选。自2013年开展该项目以来,建筑学额专业每年都有至少一个项目通过省级审批进入国家级研究范畴。

3.职业化训练平台搭建

我国现在正在经历高速建造时期,这也决定了建筑设计项目的快速性,从概念设计到方案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建筑师的任务几乎停留在图纸阶段,现场技术和管理监督介入能力较弱。主要是因为在教育阶段对建构技术设计实践和建筑师业务管理等相关课程的训练缺乏。我校的建筑学专业通过实践课程设置、企业化实践训练、执业资格认知等方式为学生搭建职业化训练平台。如设置模型制作、建构文化研究、构造节点设计等课程。由企业项目负责人指导,通过企业实际项目的实践跟踪了解和熟悉施工现场;开设职业认知理论课、注册建筑师考试讨论课、邀请企业负责人讲解管理业务讲座等。

篇9

1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内涵及必要性

《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指出,职业能力是由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组成。其中职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属于专业能力的范畴,而职业核心能力则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素质,是构成职业能力的最基础的那一部分能力,它泛指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或者说是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特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把职业核心能力定义为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八个方面。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技能培养, “能力本位”的教学课程往往将大量的精力用于满足学生“技能胜任”的岗位要求。随着现代生产过程自动化和复杂程度的逐渐提高,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而是更强调其在工作中吃苦耐劳、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信息处理等专业知识之外的能力,以及在未来工作中的发展后劲,强调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能力就涉及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①。作为培养面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浙江省高职高专水利工程特色专业(以下简称水利工程特色专业),更要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学生进入职场、立足职场,更影响学生在职场的发展。

2 水利工程特色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由于核心能力的跨职业的属性,在一般的教学计划中,没有与之相应的专门课程,因此融渗式的教育培养方式显得很重要。水利工程特色专业在改革建设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融渗式培养。

2.1 确定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

要培养职业核心能力,首先要找准专业定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水利工程专业建设方案制定中,准确把握、理解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明确提出了“水利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基础能力……”这一培养目标,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专业人才质量标准中明确提出“通过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评”这一具体标准。

2.2 创建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将职业能力与技能相混同,重专业技术能力培养、轻核心技能培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一些国家的职业教育中已经凸显出来②。为此,水利工程特色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秉承我院“理实融合、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按照专业培养目标,注重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据此,把本专业学生的能力归纳为四大能力平台,即: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并根据本专业的四大能力平台的要求对原有的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构建出全学程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体系,即: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平台+专业基本能力课程平台+专业综合能力课程平台+岗位迁移能力课程平台。水利工程专业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发展中最基础的和最重要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2.3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必须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来组织各门课程的教学,包括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其中,任务驱动教学既强调个人思考,又强调团队合作,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在各门课程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③。

水利工程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完成,其目的是通过训练改变学生做事的执行力和做事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针对每个学习项目中的“工作任务”,按照“六步法——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进行教学设计。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中,教师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地进行学习,主动地为完成任务而搜集和应用信息、探索和体验完成任务的学习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团队学习,在团队活动的过程中去研究和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到了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收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革新创新的能力。

此外,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如小组沟通存在障碍、倾听者注意力不集中、汇报思路不清晰、团队协作意识的缺乏等,教师可有目的的穿插讲述有关职业核心能力的典型案例、小故事(可从职业核心能力教材或上网收集),既让学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理解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又调节了课堂气氛。

2.4 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依托具有“生产性”实训功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熟,是水利工程特色专业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或模拟的实训环境中,直接接触生产、实训项目,目的性明确,学习兴趣高,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如水利工程专业吸收部分学生参加水利工程设计所承接的实际设计任务,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实现了学做融合,使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与行业接轨,缩短后熟期,同时锻炼了社会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合作及礼仪服务的技能,职业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5 依托各类课外活动,结合“三教育”,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各类课外活动是大学生展示才艺、课堂之外与人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水利工程专业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协会等,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专题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引导开展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实践活动,实现专业技能培养与学生才艺开发相融合。

同时,在大一“始业教育”、大二“中期教育”和大三的“毕业教育”中应明确提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含义及意义,让学生根据自身不足,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意识的锻炼职业核心能力。同时,结合“三教育”,可在1、2学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演讲辩论等活动,加强学生基础素质的养成;在第3、4学期开展科技创新、技能大赛等活动,强化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在第5、6学期开展就业教育、就业市场调研、职业资格考试等活动,使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专业市场需求状况,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就业意向,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以参加比赛检验专业素质,提升水平,提高就业能力。

3 结束语

水利工程特色专业在改革建设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适应水利行业和企业需求,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在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水利行业企业培养质量更高、更符合需求的毕业生。

注释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77-03

近几年我们对全国三十多所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整理时发现,独立学院的培养方案与各自母体的雷同,课程体系90%以上相同,未能体现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所以本文旨在探讨独立学院办出自己的特色的途径。

一、研究的意义

1.促使改变独立学院目前办学雷同现象。杨磊认为独立学院的现实选择只能与“母体”错位,将“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利用自身办学灵活的优势,主动适应我国产业布局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向外辐射[1]。

2、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办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柴玉华指出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在新型的办学机制下运行的依旧是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没有突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更没有展示出独立学院“新机制、新模式”的生命力和竞争力[2]。荆光辉、罗建文也分别撰文指出,目前独立学院培养方案“忽视了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3,4]。

2.有助于解决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多层次的需求不断升温。据有关资料显示,企业的高级专业岗位80%以上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随着一批本科院校纷纷向教学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变,高等教育出现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空档,独立学院也因此找到了谋求错位发展的良机[5]。所以,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既解决了学生就业的问题,又为民营企业输送了合适的人才。

二、国内外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独立学院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评价,因此现就上述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现状分析。

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美国会计学会下属的“未来教育结构、内容、范围委员会”(又称Bedford委员会)的报告,“大学会计教育应强调技能培养,这是学生在离校之后进行终生学习所必须的,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学习、思考和具有创造性”[6]。美国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更注重沟通、表达等职业情商能力的培养[7]。我国大部分学者和企业经理认为独立学院的培养方案应定位为“应用型”。如杨丽霞认为独立学院会计学应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中小城市的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及各会计师事务所[8];张晨民认为,根据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生源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在“应用+技能+素质”型上比较合适[9]。何艳则认为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应体现出“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应用性”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定位在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第一线所急需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5]。

2.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周宏认为会计职业能力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第二部分为技能,包括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灵活性等;第三部分为职业价值,包括职业道德、终生学习、政策水平等[10]。张锡侯主张应用型人才应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提高解决已经发生的现实问题的能力,也要具备创新精神,但他的创新是把新发明、新知识、新技术加以应用或推广,转化为生产力,与学术型人才发明新知识、新技术的创新是不同的[11]。陈应侠认为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应压缩一些理论性强、难度大、深度高的课程,增加案例教学内容[12]。张晨民提出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一体化教学(通俗地说就是课堂搬进实训室,一边讲一边做)[9]。周莉则则提出两点:①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保证充足的实践课时(不少于32课时);②拓宽实践教学思路,采用课内单项实训与课外综合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课内单项实训就是在章节教学内容结束后安排与之匹配的单项实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从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到填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工作的过程;课外综合实践则是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或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让学生在不断实训、实践中增强感性认识[13]。

3.培养质量评价。培养质量评价的手段主要是对校内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查。如刘书兰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反映,毕业生对实践性教学环节选择很重要和重要的分别占48%和32%,同时提出了要严格实习过程管理和成绩考核的建议[14]。

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是一位毕生致力于教育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作出了非常可贵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独特精深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15]。”以上研究针对独立学院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评价方面已有了一定成果,但是没有学者就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哪些能力进行研究,提出的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不详细,课程模块及其权重不清楚,如何对独立学院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还没有定论,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上述几个问题探索独立学院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三、关于独立学院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的精髓,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教育实践中。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及会计学应用性强的特性,会计专业教学应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识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把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习操作为中心转变。以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知识与技能掌握更加牢固。但会计学的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做合一”,则要从会计学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模块设置、课程的重组、培养过程管理、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出适合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内容如下:

1.基于“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的独立学院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是独立学院主要任务,而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也要符合教学。同时独立学院所培养的不是“高、精、尖”研究型人才,而是应用型人才[16]。因此,独立学院会计学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时,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会计行业人才的需要标准,结合独立学院自身优势来办学。

2.基于“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建立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会计学课程体系。首先,将会计学大部分专业课程设计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如《基础会计》的讲学中就可以一边讲理论,一边做会计凭证;《财务分析学》也可以一边讲理论,一边分析公司财务报表。使学生在讲授、实践中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独立学院和母体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不同,在专业设置上就不能完全照搬母体高校的课程设置,而且两类高校的生源情况不同[17]。例如,独立学院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差,但思维活跃,社交沟通能力强,因此必须对母体高校会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更好地进行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基于“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有别于一、二本会计学专业的培养过程管理。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应以实践能力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所以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不能只以考试成绩为准,应以其实际能力为主进行能力考核。唐湘华和周莉认为:一是在会计学专业考核内容上从“重书本”转向“重实操”,将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考核相结合,重点考核例如学生对各种常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实操能力;二是以“立体考核”替代“一考定论”,即从平时成绩(包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实训成绩、课程论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五个方面考核评定学生成绩,使学生更注重过程学习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及教学质量的提高[13]。

4.基于“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独特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在充分调研独立学院本科会计学人才培养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独立学院独特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这个体系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监督机制。张晓林通过利用以下评价指标: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培养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进行评价。并提出构建完善的反馈制度。独立学院应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完善各类反馈制度,依次对教学质量、教学情况、学生情况等做出公正和及时的判断[18]。

参考文献:

[1]杨磊.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2,(26).

[2]柴玉华,王俊凤.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04).

[3]荆光辉,黄文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09).

[4]罗建文.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9,(04).

[5]何艳,王艳延,张婷婷.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职业时空,2012,(04).

[6]Albrecht,W.and R.Sack.Accounting Education charting the course through a Perilous future,Accounting education series 16,Sarasota,FL:Americi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2002.

[7]潘煜双.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性思考——兼论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特色[J].会计之友,2010,(03).

[8]杨丽霞,石道金,王天东.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8,(01).

[9]张晨民,高静颖.独立学院“应用+技能+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06,(05).

[10]周宏,张巍,宗文龙,杨霁.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与会计人才评价研究[J].会计研究,2007,(04).

[11]张锡侯.我国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09).

[12]陈应侠.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09,(08)

[13]周莉,唐湘华.深化会计学教学教改助推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

[14]刘书兰.我国大学会计教育的思考与探究——基于会计毕业生的回访调查[J].财会通讯,2006,(09).

[15]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陶行知文集(修订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16]仲伟红.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J].神州,2012,(30).

篇11

1国内高校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培养情况

从2010年开始,国内各高校相继大幅度增加对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的培养力度,很多专家学者也对计算机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和方案、课程体系和特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探讨和实践,提供了许多成功的可借鉴经验。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将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区域性发展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同时还要能够根据地方办学特色,因地制宜制定培养方案[1]。林世平等人[2]总结介绍了福州大学开展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成果,探索了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的培养新机制;李淑芝等人[3]阐述了江西理工大学“三体一位”的培养体系,详细介绍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高磊等人[4]针对目前专业硕士较多地移植学术硕士的培养模式所造成的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提出在培养过程中应突出工程应用,并充分利用校外导师的行业优势,构建强效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张岩等人[5]比较了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提出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精”和“专”应有更高要求,实践教学比重应更大、课程教学内容应更贴近服务特殊行业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由于专业硕士对工程性要求更高,因此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工程实践等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高妍妍等人[6]提出在专业硕士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应以“应用性”内容为主,以“实际系统”为中心,同时还要注重内容的“与时俱进”;梁志剑等人[7]提出教学内容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切实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通过采用多种灵活多变的考核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罗燕琪等人[8]根据计算机工程领域的特点,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进计算机实践课程,通过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工程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学位的现状和不足

教育部设立专业型硕士学位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在培养目标与学术型硕士具有明显差异。专业学位教育主要培养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工作的人才,如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就是培养计算机工程师,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获取学位的条件与要求等方面理应与学术型有所区别。然而,由于大多数学校早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时都是从学术型开始,因此,导致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区别不大。下面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型硕士为例,分析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中存在不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开始招收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批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开始招收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2012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近5年来,计算机学院研究生招收总数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態势,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计算机技术专业型硕士比例在逐年增加,学术型硕士比例在逐年下降,甚至目前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比例达到2:1。图1为计算机学院研究生总数和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人数的对比。

2.1专业硕士培养现状

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相关文件的精神以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实际,我们对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的定位是:紧密围绕国家和首都信息产业的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及应用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我们秉持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致力于培养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及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为大中型企业培养计算机应用开发、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出来的研究生适应产业需求、就业面宽、实践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根据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的特点,充分考虑首都经济对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借鉴国内其他院校对专业硕士的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番努力和探索:开设包括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等多门专业基础课,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数据与信息安全、信息检索与搜索引擎等多门专业选修课,在学生中反响不错。同时,学院采用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制,积极给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配备企业导师。学校导师由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并具有工程经验的教师担任,企业导师在专业硕士入学后一年内确定,通常聘请计算机相关企业中具有丰富项目经验的技术骨干来担任。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合理构建知识体系,也有助于学生从工程实施、项目研发、技术实现等方面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实际能力。

2.2现存不足

2015年,根据学校精神,计算机学院就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点组织了学科自评,专家们针对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总结为如下两点:

(1)课程体系不够合理:课程体系不清晰,核心课程需要进一步整理,有些课程是本科层次的课程,属于研究生补修课程;企业教师上课和企业实习应主要针对工程硕士。例如,当时出于提升学生编程能力考虑,设置了相关编程语言的进阶课程,但实际上这类课程属于本科知识层次的提升,未能很好体现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的核心本质,所以需要对课程进一步优化。

(2)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分度不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与学术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区分度不高,工程性体现不够。事实上,在专业硕士培养初期,由于对专业硕士的认知和理解还有欠缺,很多高校都以学术硕士的培养方案为模板,导致了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区分度不高。一方面,高校培养目标的设置需要多方面衡量,以便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形势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导师也需要一个过程,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将企业的实际工程经验传授给学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许多同类型的高校中普遍存在,如何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学校的定位,确立具有本校特色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

3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在构建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时,除了要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有较大的区别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与所在学校的学校定位与特色相联系,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培养机电行业和信息行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信息技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为办学特色。因此,我校计算机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确定应该服务学校的目标和特色,打造出与学校培养目标和特色相适应的计算机技术专业型、应用型的人才。鉴于此,在进行培养体系设计时,就要将信息行业和机电行业作为计算机应用的背景,在学位论文的选题、导师工程能力要求以及培养环节上,体现出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特色,并在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两个方面优化,满足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

3.1在培养环节上体现工程性和本校特色

1)论文环节:鼓励学生选择信息行业和机电行业为背景的工程性题目。

因为要与学校的定位与特色相融合,因此在选择课题时就鼓励学生以信息行业为背景的应用性题目。例如,目前互联网行业非常热门,就业形势也较好,与互联网相关的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社会媒体的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等就成为计算机技术专业研究生的选题热门。另外,智能化立体仓库系统设计、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电工程技术等,符合我校光机电一体化的特色,学生选择相应的仓库信息管理系统(WMS)和仓库监控系统(WCS)作为研究课题,既具有我校的行业背景特色,又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应用性,非常适合我校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特色。

当然,要使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特色突出,学校和学院的管理者就要更新管理理念,制定鼓励学生选择应用性课题的相应政策。例如,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践,允许他们经常出差住在企业从事相应的工程项目;在相应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工程性的课程,例如,我们在课程体系中增加软件工程项目实践这样的课程,另外,计算机学院每年鼓励研究生积极申报创新型科研项目,在申报的项目中,大部分都极具工程性,既调动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又能够促进学生工程能力的提高。

2)导师指导环节:聘请企业导师,提升导师队伍的工程开发能力。

作为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导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为了提高计算机学院导师队伍的工程开发能力,学院专门为专业型研究生聘请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新入职的青年博士组成研究生指导小组,由校内导师为主,企业导师为辅,为专业型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进行选题和指导。鼓励研究生指导老师组成科研团队,联合申报纵向科研项目或横向开发项目。校内指导老师对学生提供学业上的指導,传道授业解惑,从系统理论、知识结构、科研能力、选题指导、论文撰写等方面来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硕士自身内涵的修养;企业导师利用自己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从系统工程、项目实施、实践能力等方面,按照工程实现的思路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提高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近年来,计算机学院的许多硕士指导教师都有大量的横向课题,工程实践性强,对具体的实施者要求较高,从项目需求文档、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项目具体实施、项目部署与上线、后期维护等一系列工程性过程,对参与其中的研究生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和提升的作用。同时还积极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来学院做学科前沿讲座,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院的学术氛围、提升指导老师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硕士研究生了解行业动态和科研前沿。

3)论文评审前:增加程序系统的检查验收环节。

在培养环节上,为了体现强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性、应用性,我们强调计算机技术专业型研究生必须要在坚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上,具备良好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设计能力和编程实现能力,为此,要求学生必须选择具有一定工程应用背景的论文题目,在学位论文提交之前,增加一个与毕业论文对应的程序系统的检查验收环节,有学院的学位分委会确定检查验收小组,采用背对背的形式,由导师小组对所有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程序系统进行验收检查。所谓背对背就是检查小组的老师实行交叉检查,导师不能检查验收自己指导的研究生。检查主要以开题报告为依据,对开题报告中提出的功能和性能进行验收,判断其程序系统的工作量,对其程序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算法的有效性、程序的鲁棒性以及相应的代码量进行检查,检查不合格者,给其一周的修改时间进行二次检查,检查通过者进入论文盲评,二次检查不过者延期3个月答辩。增加这一环节后,经过4年的实践,证明学生毕业时的软件系统设计水平和程序编码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大大提高。

3.2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研究生不仅要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其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这并不否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也不能仅仅只是为了修满学分。因此,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既要紧跟学术前沿和时代特色,也要能够突出工程目标和实践研究。因此,我们要构建工程性强的课程体系,适当突出一些案例教学,模拟工程场景,通过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培养专业硕士的实际工程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我们删去了之前相关编程语言的进阶课程,而是要求学生平时多加对编程能力的培养,在许多课程中要求以实现工程性系统为考核目标,间接地促进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另一方面,课程体系要反映出近年来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利于学生以后的择业选择。这几年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相当火爆,网络空间安全相关技术正在兴起,为此,我们在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因势利导地开设了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大数据处理技术、数据与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课程,并在学院内部搭建了大数据处理平台提供测试和使用,既拉近了学界与业界的距离,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一举两得。再如,针对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开设了软件工程项目实践、软件测试方法与实践、工程课题实现等课程,从工程的角度来看待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性和系统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结语

尽管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但总体上来说人们对专业硕士的理解还较肤浅,加上计算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概念、新理念不断涌现,对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的培养也提出更高要求。唯有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更新对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学位的认识,并根据行业实际进行准确的定位,积极完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更新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从学生、教師、学院、学校多个方面多管齐下,保障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能为首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7-03-19].  

[2] 林世平, 余春艳. 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J]. 福建电脑, 2013(10): 24-26,31. 

[3] 李淑芝, 兰红. 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探索实践[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3): 114-117. 

[4] 高磊, 赵志刚. 以应用引导促进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体系的构建[J]. 科教文汇, 2015(2): 71-73. 

[5] 张岩, 姜建锦, 张克君, 等. 计算机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特色课程体系建设[J]. 计算机教育, 2016(12): 91-94. 

[6] 高妍妍, 欧阳一鸣. 计算机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7(5): 133-136. 

篇12

0 引言

计算机专业的从业人员大都需要经过3、4个月的集中培训,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承担起工作的职责。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院校办学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院校发展教育的必由之路,通过校企合作的有利平台,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企业的距离,学校的教学内容也更贴近社会的需求、更贴近实际操作,使得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与实用性。

1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现状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行业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软件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带动了信息的快速发展,进而计算机人才的缺口加大。目前,从教学、工作、餐饮、网购等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包括儿童青少年到退休的老人,无一不在使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因此社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有用人才。

2 外语特色计算机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作为计算机从业人员不但需要能够读懂软件项目文档,还需要有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这就需要在学校里加强外语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外语特色计算机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是高效的必要的培养方式之一,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是使学生从学生角色到职员角色、从校园环境到社会工作环境转变的有利桥梁,而且,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弥补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的不足。

首先,计算机方面的各种软件,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发展到国内,计算机专业学生如果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接纳与学习起来相对于比较快,特别是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学生很快就会很快了解企业的要求,会很快适应企业的运转。

其次,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因为学校不确定学生就业的岗位,所以,学校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能力。专业相关课程可以和社会主流技术相接轨,但是,毕竟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就业岗位对就职人员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服务方向,学校又不能按照相应的岗位设定课程,所以解决学生适应公司的要求和需要的有效手段就是校企合作,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使其更早、更快适应公司的运转。

3 人才培养的策略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兴起,各个高校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扩招和相关专业的增加,各个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式,就业有着巨大的竞争和挑战,建立合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是重要的课题,以下提出推进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增加校企互动,建立实训基地和建立合理的考核检验体系三方面策略:

3.1校企合作模式

大力度推进创新型外语特色计算机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邀请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熟悉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素质的企业专家,成立培训小组,高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建立健全的指导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导向,强化英文文档的阅读和写作。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实现教学、操作、实践一体化模式,促进培养目标、学生职业素质和基本操作技能标准进一步贴近企业需求。分析职业岗位需要,结合岗位工作任务,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之后,确立详细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专业的课程、课时。最后,根据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创新教学培养模式,高效的利用合作的企业资源,着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强化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课程项目化与模块化,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确保学生的专业技能全方面发展。

3.2 实训基地

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增加校企双方互动,合理利用和分配各自的有利资源,公共建设学生培训基地。学校的实践课程应该结合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以计算机专业技术为核心的具有真实工作需要的实践体系,然而企业建立重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训平台,担负着培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逻辑能力学生的重任,实现学生与企业就职人员一起交流、一起工作,共同学习,达到不断提升自己能力的目的。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共同打造具备专业技能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计算机人才,拉近学生与就业的距离。

3.3 考核体系

合理、健全的考核检验体系有利于培养更高质量的学生,建立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多元化考核检验体系,由学校传统的考核检验方式转变为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根据行业要求规范、工作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等,建立和完善考核检验标准和方式。注重实际操作考核和过程跟踪考核,形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进行阶段性和总结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检验体系,重点检验学生的职业技能,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技能与就业竞争力,实现基于外语特色的校企合作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目标。

3.4 外语能力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各专业特别重视外语的学习,表现在外教人数省内最多,校园广播中设置英语广播节目,在校园文化以及学生活动中突出外语的重要特色。在计算机专业中,除了学习专业英语之外,还设置英语晨读以及外教授课环节。

在学校中学习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在课程中学习外教相对于标准的英语发音与语法,更有利于外语能力的显著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