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1 16:25: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园林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园林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目的与任务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划设计、森林分类经营和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等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搞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对准确掌握全市森林资源状况,建立林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快捷进行信息交流和科学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全市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森林覆盖率指标现状,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为调整我市林业发展方针政策,制定林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调查的任务是查清区域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及其消长变化,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营管理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意见,并逐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学考核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依据。以本次二类资源数据为基础,组织完成全市“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加快推动各类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实施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

二、调查范围

全面完成XX四县以及XX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总面积约740236公顷。各县(区)区划面积为:XX区1723公顷、XX区1897公顷、XX谱区1204公顷、……

三、技术方法

调查方法采取地面调查为主、地面调查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面调查采用小班调查和固定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固定样地调查(复查),估算总体蓄积、计算间隔期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并控制和平差小班蓄积;通过小班区划调查,把森林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遥感判读作为补充调查,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辅助判读森林地类、林种和树种等重要因子,提高小班调查精度。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编制“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为切实抓好调查、编限工作,市林业局成立XX局长为组长,XX副局长、XX副调研员为副组长,XX为成员的二类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政资源管理处,XX兼任办公室主任,XX为副主任,工作人员有XX。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审查调查工作方案,安排筹措调查经费并监督使用,接待上级来人检查,组织专家鉴定调查成果及其他重大问题的决策。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制定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外业调查操作细则以及质量管理办法;组织全市调查队伍技术培训,统一标准和工作程序;组织完成全市质量检查和调查成果材料验收;接待上级来人检查;完成全市调查成果材料的编制汇总、印刷、存档和上报等工作。各县(区)及有关单位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本地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编制“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工作。

(二)组建调查队伍

本次二类调查由市统一组织管理,以县(区)为单位进行调查。各县(区)应成立外业调查工组和质量检查工组,抽调素质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并参加过森林资源调查、有实践经验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或林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这次调查。每个外业工组,配备2~3名专业技术人员,挑选参加过2006年一类调查或参加过2003年二类调查的骨干任工组长;每个质量检查工组,由调查经验丰富的2~3人组成,组长必须具备林业中级及以上职称。

(三)组织实施调查

本次二类调查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由各县(区)林业主管部门或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城区)组织实施,提交全面、准确的调查成果。驻县(区)中央、省、市属单位的森林资源调查,由所在县(区)统一领导,单位可自行组织调查,也可以委托当地林业部门组织力量调查,调查经费由驻县(区)单位解决,调查数据按属地原则,归口当地县(区)统计上报。

五、工作安排及时间要求

(一)调查工作量

全市国土总面积740236公顷,按平均10公顷区划一个小班、平均每工组日调查70公顷(含小班区划调查和标准地调查)计算,全市共需区划小班74023个,小班调查工作量为10596个工组日;采取系统抽样调查,1×1平方公里布设一个固定样地,全市共需布设7443个样地,按平均每工组日调查2个样地计算,样地调查工作量为3225个工组日;根据省厅质量检查规定,需质检小班2991个,调查工作量为826个工组日;需质检样地986个,调查工作量为治理发愣功个工组日。全市外业调查工作量总计为15257个工组日。

按实际开展调查工作167天(5个半月)计算,全市需组建73个外业调查工组,技术人员219名;组建外业质检工组22个,技术人员66人;组建后勤保障工组15个,后勤人员83人;全市共计需组建110个工组,抽调368名人员参加本次二类调查(全市二类调查工作量、工组、人员统计表详见表一)。

(二)时间安排

1、前期准备(2009年5月中旬)

包括全市二类调查工作方案的制定;各调查单位工作方案的制定、审查;地形图以及有关仪器设备、软件的购置等。

2、技术培训(2009年5月下旬)

组织参加全省二类调查工作启动会、技术培训班;召开工作部署会议,明确调查任务、时间及有关要求;并举办技术培训班,邀请省厅的专家对各调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3、区划调查(2009年6月-10月)

调查单位组建的调查工作组,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文件和规定的要求完成外业调查任务,市、县(区)同步开展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工作。

4、内业计算汇总(2009年11月-2010年1月)

小班属性逻辑检查,面积计算及平差,样地、小班调查数据及代码表输机,数据处理、统计汇总与分析,成果编制等。

5、成果审定(2010年2月1-15日)

完成各调查单位二类调查成果的审定及补充完善。

6、上报成果(2010年2月16-28日)

完成各种成果编制、印刷及上报。

7、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010年3月-11月)

完成小班图形矢量化和属性数据挂库,基本完成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8、总结表彰

全市二类调查结束后,市局将适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完成质量好的单位和工作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

六、经费筹措

全市二类调查统计单位为14个,参照上期工作情况,预计调查总工作量为15258个工组日,调查总经费预算为444.3万元。其中:准备阶段经费37.0万元;外业调查经费300.3万元;内业成果汇编经费39.7万元;总结阶段经费67.3万元。各调查单位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二类调查经费预算,积极争取本地财政资金支持,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经费预算详见表二)

七、质量管理

1、检查验收工作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操作细则》及省有关规定执行。

2、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质量管理坚持“实事求是、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校审”三环节管理。

3、实行技术质量责任制和分级检查验收制度,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在检查验收中发现质量问题,必须限期改正或返工;对弄虚作假、不按技术规定执行的,要坚决惩处并责令全部返工。工作中的违法乱纪问题,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4、内业数据录入要坚持背靠背方法,进行数据对比,防止出现录入错误。

5、按国家、省有关规定制订专项检查验收制度和质量检查办法并严格执行。

八、成果提交

提交成果材料包括纸质材料和电子版材料;调查成果需经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后,由林业主管部门行文上报。

1、数据库:以县(调查单位)为单位建立的样地、小班调查因子数据库,乡(镇、场)代码库、村(分场)代码库,小班图形和属性数据库;

2、统计表:按照《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操作细则》要求编制森林资源统计表(附表1-附表33);

篇2

2010年,海原县被确定为宁夏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试点县,在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林改办的精心指导下,海原县紧紧围绕“大生态、大县城”的建设目标,树立经营生态的理念,坚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林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反复研究论证、全面安排部署、强化政策措施、狠抓任务落实,着力推动生态型林业向生态经济型林业转变,基本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目标。

1 基本现状

海原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在北纬36°06′40″~37°04′32″,东径105°09′45″~106°10′00″之间,原为固原市管辖,2004年3月划归中卫市,东与固原、同心县相连,南与西吉县接壤,西邻甘肃会宁、靖远2县,北濒中卫市。县境跨度东西宽80km,南北长约90km,全县总土地面积6584km2,其中耕地面积182666.67hm2;林地面积188848hm2(有林地2906.67hm2、灌木林地41073.33hm2、未成林造林地71753.33hm2、苗圃地126.67hm2、无立木林地31646.67hm2、宜林地59366.67hm2),其中集体林地144660hm2,占林地总面积的76.6%。海原县隶属中卫市,经过2008年行政界限调整后,辖17个乡镇、3个管委会和1个自然保护区,179个行政村、1175个自然村、8个社区。截至2009年总人口46.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和回族等少数民族分别占92%和69.2%。地区生产总值21.4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43亿元,第二产业3.28亿元,第三产业10.9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111元。

2 主要措施

2.1 狠抓宣传培训,舆论引导到位

为了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该县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一方面广泛宣传动员[1],编印发放《林改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10万份、《林改政策宣传手册》2万份,挨家挨户讲解林改政策,发动群众参与。通过悬挂横幅、刷写标语、办黑板报等,大力宣传林改政策,努力营造林改氛围;另一方面加强业务培训,从政策法规和操作程序入手,通过召开林改工作动员会、党员大会、群众大会、业务培训会,以会代训、深化内容,使林改政策深入民心、家喻户晓。

2.2 强化组织领导,政策管理到位

制定《海原县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县四大机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直24个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和行政村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坚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评比,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积极开展调研,掌握工作进度,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并及时对林改工作进行政策指导和协调推进。各村民小组推选出3~5名熟悉情况、办事公道、责任心强、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代表组成林改理事会,积极参与林改,实施全程监督,同时,专门安排197万元林改前期工作经费,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启动开展。

2.3 规范操作程序,工作落实到位

坚持把阳光操作、依法实施林改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先行试点、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2],积极开展林改工作,做到群众不了解政策的不实施,情况不明的不动手,达不到2/3同意的不通过,张榜公示有异议的不审批,权属有争议的不发证,确保每个程序和环节扎实到位,各阶段工作不走样、不偏向。同时,坚持实行“四个公开”,即林改内容公开、林改程序公开、林改方法公开、改革结果公开;落实“四个到户”,即公开信发放到户、确权登记表到户、山林承包合同书到户、山林权证到户,自觉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让群众吃下“定心丸”[3~4]。

3 工作展望

3.1 进一步明确任务

在继续抓好林改试点工作的同时,全力以赴抓好全面推进工作,确保年底前确权率达到100%,发证率达98%以上。

3.2 进一步落实责任

按照阶段工作要求,严格把握林权证数据录入、登记、审核、发证等各个环节,确保每份林权证做到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

3.3 进一步强化纠纷调处

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依法依规”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力度和林政案件查处力度,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于全县林改的全过程中,为林权证发放消除争议,确保全县社会稳定和谐。

3.4 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

把督促检查、跟踪问效作为一项制度,坚持长抓不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确保生态受保护、群众得实惠,为全区林改工作总结经验,树立典型。

参考文献

篇3

摘要:众所周知,音乐教育对实现儿童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来看,学前教育仍属薄弱环节。本调查意在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析农村学前音乐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遇到的困难,并努力运用科学合理的论证方案,提出用高校教育资源解决农村学前音乐教育现状的主张。

关键词 :农村学前教育;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097—02

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产出论文,项目名称《吉林省农村幼儿园音乐课程园本化研究》,项目编号:ZC13065。

收稿日期:2014—06—20

作者简介:吕爽(1983— ),女,吉林梨树人。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从《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可以看到,政府已经将发展学前教育、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并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教育部《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发展幼儿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音乐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幼儿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应该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解吉林省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笔者组织研究团队对吉林省内(长春、吉林、四平、松原、辽源、通化、榆树、双辽、白城、九台、梅河口、桦甸、大安、洮南等)部分乡镇级幼儿园做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10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3份,有效率达99%。下面是对吉林省农村幼儿园音乐课开设情况、音乐设施和师资力量配备情况等方面的调查数据和现状分析。

一、音乐课开设情况

如图1所示,参与调查的幼儿园中,有82.5%的幼儿园开设了音乐课,其中约10%的幼儿园每日都有音乐课,40.5%的幼儿园能保证一周上两次或以上,另外32%的幼儿园基本保证每周一次。

而有17.5%的幼儿园没有开设音乐课,其中50%的幼儿园是因为没有招聘到合适的教师来授课,38.9%的幼儿园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设备。由于条件所限,有55.6%的幼儿园不知何时能增设音乐课。在这些幼儿园中,大部分幼儿只能通过电视、DVD播放器等接触音乐。

二、音乐设施配备情况

如图2所示,在参与调查的这些幼儿园中,超过80%的单位都配有DVD播放机、音箱等基本音乐播放设备;有超过一半的幼儿园配有手鼓、沙锤等简单乐器,同时配有钢琴或电钢琴等大件乐器以及电脑、投影仪等电子设施。而调查显示,在没有开设音乐课的幼儿园中,83.3%的幼儿园连手鼓、沙锤等简单乐器都不能提供,更谈不上乐器和设备了。

音乐教材方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超过一半的幼儿园没有音乐教材,大部分是通过教师弹唱的方式教授儿童歌曲。虽然有75.3%的幼儿园开设了音乐欣赏课、音乐游戏课、音乐美术课、音乐舞蹈课等交叉课程,但是由于教材的局限性,教师在课上大多会选择让幼儿欣赏乐曲、做与音乐内容无关或关联不大的游戏活动,极少会选取教授京剧、黄梅戏等古典艺术进行教授。

三、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在农村,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学前儿童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所调查的这些幼儿园中,有95.3%的幼儿园能够保证至少一年举办一次文艺汇演,其中有84.7%的幼儿园会组织孩子做韵律操。在文艺活动中,62.4%的幼儿园能保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单独表演的机会,大部分幼儿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需求与喜爱。在没有开设音乐课程的幼儿园中,也有66.7%会组织文艺汇演,并教授幼儿简单的集体韵律操。可见,即使是在农村,在受到很多客观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教育机构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还是有一个基本认识的。

四、师资力量配备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开设音乐课的幼儿园中(建园规模多在百人左右),有近70%的幼儿园只有一名音乐教师,且多为兼职;个别有两名音乐教师或配备专职音乐教师的幼儿园,规模基本上都超过100人(见表1)。通过访谈得知,在农村,绝大部分的学前音乐教师都是幼教专业中专或大专学历,她们基本上没有成熟的实践教学经验,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92.9%的教师认为音乐对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性格养成有帮助,但绝大部分幼儿园都没有师资能力教授儿童简谱或五线谱等读谱知识以及时值、节奏、节拍等简单的乐理知识。只有38.8%的教师系统地学习过音乐教法。

没有开设音乐课的幼儿园大部分都认为有必要增开音乐课来满足幼儿对于音乐的热爱与需求。这些幼儿园中,只有40%左右的教师听说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学前教育中相对突出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教育体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艺术能力作为一种特殊才能,虽然在每个孩子身上体现出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但他们在学前时期可塑性很强。对孩子早期艺术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启蒙。农村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该主要以培养孩子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和使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获得节奏感、律动感和感知记忆等特殊能力为主。面对相关的问题和实际困难,相关研究者应通过对高校教育资源服务农村学前音乐教育的有效性研究与实践,寻求适合吉林省农村学前教学现状的教学模式,尝试农村学前音乐课程园本化的研究与实践,这样也可以使高校学前教育资源拓宽实践平台,为实现高校人才和农村缺口的有效结合提供帮助。

事实证明,吉林省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急需高校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援助,70%以上的幼儿园希望高校能够在设施、设备以及专业教师方面提供支援,超过60%的幼儿园希望高校能提供教材、教法以及专业素质提升方面的培训支持。希望通过此次实践,能向“缩小教育差距”的理想再迈进一步,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下提高艺术审美情趣,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平,吕莉.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9(12).

[2]张倩.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4).

篇4

为了解桂林医学院毕业生对本校教学工作的评价意见,进一步促进学院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医药人才,笔者开展了本次调查工作。

1 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1.1 调查对象

桂林医学院2003~2005届本科毕业生。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2005年11月,笔者从《桂林医学院2003~200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信息库》中,按专业、就业地区随机抽样,以邮寄、直接送达的方式,向调查对象发放《桂林医学院2003~2005届本科毕业生对教学工作的调查表》。第二阶段为2006年3~4月,组织相关就业工作教师走访了在南宁、柳州、玉林、贵港等地就业的部分毕业生,听取他们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反馈意见。

1.3 调查内容

共18项(评价16项,建议2项)。

1.3.1 评价项目及评判等级:

①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印象:

A好;B较好;C一般;D差。

②对学校办学思想的评价:

A明确;B比较明确;C基本明确;D不够明确。

③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

A能够很好适应社会需要;B能够较好适应社会需要;C基本适应社会需要;D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A重视;B比较重视;C一般重视;D不够重视。

⑤所学专业的设置是否合理:

A合理;B比较合理;C不合理。

⑥对学校课程安排的评价:

A科学;B比较科学;C不科学。

⑦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的评价:

A管理严格,控制水平高;B管理比较严格,控制水平比较高;C管理一般,控制水平一般;D管理松散,控制水平差。

⑧认为学校对自己的工作影响最大的教学环节是:

A基础理论;B专业知识;C基本技能;D社会实践;E毕业实习。

⑨对学校毕业实习环节的评价:

A安排科学,管理规范;B安排比较科学,管理比较规范;C安排基本合理,管理基本规范;D安排不科学,管理差。

10对学校的学风和学术文化氛围的评价:

A学风很好,学术文化氛围浓;B学风比较好,学术文化氛围比较浓;C学风一般,学术文化氛围一般;D学风差,学术文化氛围不浓。

11对所学专业教师授课质量的总体评价:

A效果好;B效果较好;C效果一般;D效果差。

12对学校教师素质的评价:

A德才水平高;B德才水平较高;C德才水平一般;D德才水平差。

13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

A效果很好;B效果较好;C效果一般;D效果差。

14对学校的社会声誉的评价:

A好;B较好;C一般;D差。

15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否满足工作需要的评价:

A满足;B基本满足;C不能满足。

16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

A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

1.3.2 建议项目:①对学校专业课程设计的建议;②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

2 调查结果统计

共发出调查表370份,回收352份,回收率为95.1%,可使用339份,占发出调查表的91.6%。

可使用的调查表中,临床医学专业201份,药学专业103份,生物技术专业35份。339份调查表的评价项目统计结果见表1。

3 调查结果分析

①我校的教学工作得到毕业生的一致认可。41%的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整体评价好;5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教学工作整体较好;另有8%的毕业生认为印象一般。

②学校的办学思想明确。34.5%毕业生认为学校办学思想明确;52.8%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办学思想比较明确;12.7%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办学思想基本明确。

③我校培养的人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要。30.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58.7%的毕业生认为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要;10.9%毕业生认为能基本适应社会需要。

④学校对教学工作比较重视。35.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对教学工作重视;54.9%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对教学工作比较重视;9.7%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对教学工作重视程度为一般。

⑤学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合理。33.9%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设置合理;64.3%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设置比较合理;但有1.8%的毕业生认为设置不合理。

⑥学校的课程安排较为科学。 39.8%的毕业生认为学校课程安排科学;58.7%的毕业生认为课程安排比较科学;另有1.5%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安排的课程不科学。

⑦学校的教学管理较严格,对教学质量控制的水平较高。56.9%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严格,控制水平高;25.7%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比较严格,控制水平比较高;另有17.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教学管理一般。

⑧在“哪些教学环节对自己的工作影响最大”这个问题上,46.6%的毕业生认为是“专业知识”;22.1%认为是“基础理论”;13.3%认为是“基本技能”;12.7%认为是“毕业实习”;5.3%认为是社会实践。

⑨学校的实习安排较为科学。31.3%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毕业实习环节安排科学,管理规范;52.2%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毕业实习环节安排比较科学,管理比较规范;16.5%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毕业实习安排基本合理,管理基本规范;1.5%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毕业实习安排不科学,管理差。

10学生对学校的学风和学术文化氛围评价较好。52.8%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学风很好,学术文化氛围浓;29.2%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学风比较好,学术文化氛围比较浓;18.0%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学风一般,学术文化氛围一般。

11毕业生对专业教师的授课质量总体评价好。35.4%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教师授课质量效果好;58.4%的毕业生认为教师授课质量效果较好;6.2%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教师授课质量一般。

12学校的教师素质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36.0%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教师德才水平高;58.1%的毕业生认为教师德才水平较高;5.9%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教师德才水平一般。

13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好。37.5%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很好;49.0%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较好;13.6%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一般;0.3%的毕业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差。

14我校的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并得到毕业生的认可。34.8%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社会声誉好;58.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社会声誉较好;6.8%毕业生认为学校的社会声誉一般。

15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否满足工作需要”的调查。30.4%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知识结构能满足现有工作的需要;63.1%毕业生认为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基本满足工作的需要;6.5%毕业生认为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16毕业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40.7%的毕业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满意;58.4%的毕业生比较满意;0.9%的毕业生认为不满意。

4 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提出的建议

毕业生十分关心学校的教学工作,在此次调查活动中,他们向学校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是:

4.1 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建议学校最好再增加一些综合实验课程和实验课时间,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各种仪器的实际操作能力。

4.2 课程安排方面:希望增加专业课的学习时间,适当调整一些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的安排。

4.3 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希望本专业相关学科都能及时增加一些该学科的最新进展内容,以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使学生的专业学习进一步深入;希望能根据社会用人市场的需要,及时增加一些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4 外语学习:希望能适当增加英语的学时。

4.5 教学管理方面:建议更合理地安排实验、实习、见习课,以提高学生实践课堂的学习吸收率。

4.6 学风建设方面:建议采取更多措施,加强学生对科研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营造更好的校园学风氛围。

4.7 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方面:希望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及自信、诚信、谦虚的品质。

4.8 在现有基础上,还要更深入探讨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

5 调查总结

篇5

引言:随着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对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已不再是简单的一个中心绿地加上宅前绿化,单纯满足绿地率就可以了,而是要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在设计方面,还追求个性化,突出设计灵魂。

一、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对小区景观环境设计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目前小区景观设计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1小区绿化模式和植物种类单一

有一些小区绿化模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大片草坪点缀少量乔、灌木的绿化方式。从种植模式上很难看到其地域特点;再者,植物种类也比较单调,大多囿于常用的几类品种。如此的绿化模式造成小区植物结构层次单一,绝大部分为乔草两层或灌草两层,难以形成有效的乔灌草复式绿化结构,失去了物种的多样性。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之一是承包商的急功近利。仅仅为了达到所要求的绿地率和节省资金,未在小区景观设计和绿化施工管理上有更大的投入。

1.2绿地率不高

没有形成组团效应现象,虽然对小区的绿地率有规范标准和要求,但在城市中心区特别是老城区,受开发面积的限制,没有布置绿化或只是零星点缀在小区的各处,不能形成相应的组团效应,景观效果大打折扣。

1.3草坪铺设和种植比例过大

在住宅区的绿化上,目前有一种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倾向。单一大规模进行草坪铺设并不科学、也是不经济的。因为在草坪生长旺盛的季节,每3天要进行一次浇水,15天左右要对草坪进行修剪,由此产生的的养护管理费用是一般乔、灌、草组合绿地的3至5倍。

1.4园林景观小品体量小,缺乏艺术性

户外活动是住宅小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活动的场所也是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空间。园林景观小品作为它的主要载体,在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配套设施布置不全、设计不合理、缺乏艺术性等弊端。小品是设计的亮点,应结合小区的景观设计综合考虑,在设计上应注重人文内涵,创造充满自然情趣的生活游憩和欣赏空间,同时满足小孩嬉戏,老人活动以及居民体育健身等功能。营造出令人赏心悦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

2、景观的艺术观赏性和文化性不能很好体现

首先是不重视多方向观赏效果,多数园林景观与建筑外立面相谐调,注重其室外观赏效果。对于住户来讲,在室内欣赏室外的风景的感受也非常重要,但是在调研的很多小区内室内观赏效果非常不让人满意,主要是鸟瞰效果、色彩搭配、植物组合布局等方面。许多是草草处理景观和道路、停车位的关系,导致混乱一片,视效果较差的景观,规划师和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合理布局绿地、合理解决好停车功能、活动集散功能,同时同林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合理解决景观观赏角度、观赏层次,使作出的景观设计才能达到园林上良好的俯视效果和立体效果。

其次是有些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滥用园林雕塑小品,园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中很普遍,在景观设计中,合理的设置一些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烘托主题、意境的作用。有一些住宅小区内泛滥园林小品,或者设置过于密集,没有主次节奏;或者与环境格调不相融合,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割裂感。

3、“虎头蛇尾”的设计误区

住宅区的景观设计对销售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开发商在一期时,会把园林做得很好,但随着销售的好转,二期,三期会减少投资,园林景观越做越差,形成了“虎头蛇尾”的设计误区,其实这种设计思路是不正确的,因为楼盘的景观没有注重整体性和连贯性,至使一二期之间的设计断层,导致楼盘整体景观质量下降,或呈现出一种“狗尾续貂”的效果。

这种对后期园林景观的不重视,是得不偿失的。园林景观不仅仅是小区的形象,更是对住户的一种承诺,因为住户会这么认为,后期的房价高了,而园林景观下降了,这是一种对住户不够负责的表现。开发商应有大局观念,不能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后期的景观设计,其实,在二、三期工程建设中,继续继承一期的设计风格,保证园林景观效果,对开发商来说,不仅可以得到住户的信任,更有利于提高社区的知名度与公司品牌的打造。例如广州推出的“时代廊桥”楼盘,该楼盘在园林设计上就从整体把握了设计的风格及连贯性,强调东南亚风情,除了首层全部架空4-6米,令楼盘更为通风外,还选用了可降温的大面积水景,在水中修建了11座形状各异的带顶廊桥,为业主营造了一种放松舒适,又别有风情的“家”的感觉,使得该楼盘从开始销售就呈现出火爆的卖场,全面房屋很快就销售一空。这不仅仅是销售,是信任,更是品牌。

二、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些建议与方案

通过上面所分析设计误区或不足之处,以下将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其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的特点,在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方面提出以下应对方案。

1、实现功能价值

园林景观的设计往往会出现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情况,一个合理科学的园林景观设计,首先就应当充分考虑到功能的需求,应该在设计中很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符合现代住宅形式,适合不同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的住宅小区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

首先,要在设计前制定空间使用调查报告,根据前面的分析研究,作出详细的居民空间使用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上研究中所提到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社会和行为心理需求而产生使用要求;还有当地居民生活的环境,包括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气候等因素。通过这样的调查报告,再结合设计的小区的人口密度、居民数、面积、容积率等,安排设计空间的内容和这些内容应当把握的数据。

其次,小区园林景观的总体平面布局应合理,虽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没有像规划设计那样有许多控制参数,但容量的控制依然至关重要。比如,根据每个小区个体的特点,整体上把握开敞与私密空间的比例,每个空间中软硬质景观的比例,这样才能促成功能的合理。此外,需实现不同规模的景观空间的合理分布,避免空间尺度过大或过小而带来的诸多问题(过大无法形成有精神的场所,并且在艺术和功能上无法控制,造成浪费;过小无法驻留,缺乏意义。保证各空间的独立性及连贯性,避免相互干扰以及避免空间的滞涩。另外,还要保证使用者的健康,比如对外界噪音、污染等不利环境的隔离,设计合理的健身运动场地。

2、提升观赏价值

在满足住宅小区的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园林景观就需要在文化与艺术的美学的层面上进行创造,这个创造的过程应当是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并且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因为园林景观最终是为人的使用和欣赏而服务的,如果住宅小区的景观缺乏观赏价值,得不到认同感,那么园林景观也就失去了活力和动力,无法吸引人们向往。对于如何的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需要从整体和细节上全方面着手去考虑。

首先,要创造多层次的美感体验;美是人类居住生活永恒不变的主题,人在景观中的审美体验是多层次的。在多层次美感体验中最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就是视觉体验。住宅小区中的不同位置,比如室内或室外,高处或低处,视觉感受都是不同的,除了要考虑室外处于环境中的审美角度外,还要考虑在楼上外望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景观单体的艺术化处理;景观单体是实现景观效果的基本元素,因此细节上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景观单体由于其涉及范围广,具有一定复杂性,在如何达到与整体环境风格统一又不失个性上,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景观单体在设计上首先应当贯穿着环境所具有的品性,与环境协调统一,如天津万科水晶城中的入口雕塑,通过以传统材质为主表达空间归属感和空间意义,又结合现代的样式暗示高品味的住区生活。

3、要保证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

作为人们生活主要场所的住宅小区,对于环境的要求就更高,保证住宅小区生态效益的均好,内部物质流动的良性是至关重要的。住宅小区中的生态设计要考虑不同地域特点的通风、采光、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适应场所的自然条件,将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生态,并尽可能地将场地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而消耗的能源,保留当地的地域性特点。通过这些手段维护居住者身体健康、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态美,实现住宅小区自然系统和谐共生、持续协调发展的局面。

三、结束语

住宅小区作为人们在工作之外接触最多的场所,其景观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景观设计的一些手法,在小区建筑群所形成的虚空间中合理地把握绿化系统、道路系统、户外空间结构等方面,不仅实现对住宅小区建筑与景观的视觉延续,也对城市的生态人文环境起到健康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住宅小区景观系统作为城市生态大系统的子系统,应该本着尊重自然的态度,从实际地形地貌出发,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使得城市中的住宅小区既能体现城市的同一性又能各具特色,实现住宅小区的多样性,满足住宅区的功能要求,创造环境优美,能够完善城市居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住宅区环境的质量。建造一流的绿色居住环境,从而为丰富城市风貌,推动城市景观系统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Abstract: the landscape desig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is the direct embodiment.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coordinate with the community planning,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a real estate enterprise culture, etc. The harmony of human and nature is all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 the planning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residents, and promoting the ecological bala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design princi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measures.

Keywords: residential district; Landscape; Meaning; Principl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局限于房子的档次与质量, 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 景观设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景观设计要配合小区规划、 建筑风格与地产企业文化等来进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切景观设计的宗旨,小区规划的环保意识提高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同时促进生态平衡。现今居住小区环保发展的趋势是绿色生活, 绿色植物就是主要元素,它既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又能与山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小区规划中充分利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人们赢得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创造一个“崇尚自然、 以人为本”的绿色环保小区是当代居住环境设计的新课题。

一、居民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更迭,居民小区已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居住的实体,而要将人们的生活需要和居民的情感需要也纳为设计要求。 所谓的人性化设计就是要以人为本,以真正居住在小区的居民为轴心,切实提升人的价值需求,尊重人对自然和社会的需求。 园林景观的存在是作为一个媒介,应使居民和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在使用时的行为方式和情感,尽力使居民的身体得到放松,心情得到愉悦 住房在普通人心里是家,是安身之所,是心灵的港湾,它对每个人都是珍贵的 园林景观可以让生活在都市人们的心灵得到宁静,让居民生活得安心。

二、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人本原则 。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设计景观时要从空间、节奏、审美、动线的贯通等方面都体现人文关怀,使人们在这个空间里能从视觉、 听觉、 嗅觉上得到心灵的体验和情感的诠释与共鸣,同时要关注人们在空间活动的方便。居住区的绿化设计要强调人性化意识, 应考虑人置身其中时的心理需求和行为需求, 做到景为人用。在绿化设计上需考虑选择落果少、 无飞絮、 无刺、 无毒、 无刺激性的植物品种,植物配置要与公共设施的功能和属性相协调, 体现绿化设计的人文关怀理念, 实现绿地的环保、 保健和观光功能。

2、 生态原则 。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做到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注重春景秋色的美观。在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中注重形成绿化景观的开放性格局,在绿地内设置花架、溪流、花池等休憩与观赏设施, 并与周边绿化景观相融合, 营造人性化的交往空间, 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且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

3、文化原则。景观设计不是为景观而景观, 应注重其文化性, 如每个空间的小品应各具相应的文化内涵, 琴棋书画各不相同, 但串起来可能是一首诗、 一首歌、 一个故事, 以激发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 燃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三、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

1、因地制宜的理念。 因地制宜就是尊重自然、 尊重生态 、合理布局的表现。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 ,要避免单纯地追求宏大的气势和“ 英雄气概” ,要因地制宜,将原有景观要素加以利用 。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景观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景观生态学强调生态斑块的合理分布,而自然分布状态的斑块本来就有一种无序之美,只要我们在设计中能尊重它并加以适当的改造,完全能创造出充满生态之美的景观要以顺应自然条件为基础,因为,场地外的生态要素对基址有直接影响与作用,所以,设计时不能局限在居住区内。 另外,任何景观生态系统都有特定的物质结构与生态待征,呈现空间异质性,在设计时应根据地质条件的特征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综合考虑基址的气候、 水文 、地形、地貌 、植被以及野生动物等生态要素的特征。 尽量避免对它们产生较大的影响,维护场所的健康运行 。例如该住宅区为缺乏三维空间的平坦地形,容易造成一种开阔空旷的 、暴露的感觉,平坦地形毫无遮挡,因而视线可以从相当远的距离上一览无余,不受阻挡,没有私密性可言,对于居住区景观设计来说,未能满足人们居住要求的稳定性及私密性的需求,所以在景观设计上,要善于利用树木、 植被 、亭台等景观构建有坡度的空间,使得长距离视野在平坦地形上形成统一协调的感觉,成为最具魅力的视觉连接体。

2、实现功能价值

园林景观的设计往往会出现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情况,一个合理科学的园林景观设计,就应当充分考虑到功能的需求,并在设计中很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符合现代居住形式,适合不同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的居住小区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

首先,要在设计前制定空间使用调查报告,根据前面的分析研究,作出详细的居民空间使用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上研究中所提到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社会和行为心理需求而产生使用要求;还有当地居民生活的环境,包括历史文化、 风俗习惯 、气候等因素 。通过这样的调查报告,再结合设计的小区的人口密度、 居民数面积 、容积率等,合理安排设计空间的内容和这些内容应把握的数据。 其次,小区园林景观的总体平面布局应合理,虽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没有像规划设计那样有许多控制参数,但容量的控制依然至关重要 。比如,根据每个小区个体的特点,整体上把握开敞与私密空间的比例,每个空间中软硬质景观的比例,这样才能促成功能的合理。此外,需实现不同规模的景观空间的合理分布,避免空间尺度过大或过小而带来的诸多问题,过大无法形成有精神的场所,并且在艺术和功能上无法控制,造成浪费;过小无法驻留,缺乏意义 。保证各空间的独立性及连贯性,避免相互干扰以及避免空间的滞涩 。另外,还要保证使用者的健康,比如对外界噪音 污染等不利环境的隔离,设计合理的健身运动场地。

3、提升观赏价值

在满足居住小区的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园林景观就需要在文化与艺术的美学的层面上进行创造,这个创造的过程应当是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并且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 因为园林景观最终是为人的使用和欣赏而服务的,如果居住小区的景观缺乏观赏价值,得不到认同感,那么园林景观也就失去了活力和动力,无法吸引人们前往。 对于如何的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需要从整体和细节上全方面着手去考虑。

首先,要创造多层次的美感体验 美是人类居住生活永恒不变的主题,人在景观中的审美体验是多层次的 在多层次美感体验中最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就是视觉体验居住小区中的不同位置,比如室内或室外,高处或低处,视觉感受都是不同的,除了要考虑室外处于环境中的审美角度外,还要考虑在楼上外望的效果,比如深圳深业花园的中心水景观,除了满足用户使用需要和景观的切身体会外,还兼顾了从高处和远处观赏景观的效果,使得整个小区处处美景都可呈现出来。 同时,不同的群体,如成人与孩子 、走路与坐轮椅的人,因为视线高度的不同,视觉感受也是不同的,因此应当针对空间居住者的实际需求,以满足他们的心理及生理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设计。

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由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与住房的销售及建筑成本之间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 加工、 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 高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 。一些景观设计项目,能够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大部分的景观用水 有的甚至能够完全自给自足,从而实现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低消耗 在这些设计中,回收的雨水不仅用于水景的营造 、绿地的灌溉,还用于周边建筑的内部清洁。

参考文献:

[1] 张慧兰, 赵素莲. 浅谈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J]. 现代农业, 2011,(06)

[2] 杨振威. 北京市建成区住宅小区绿化模式及评价[J]. 北京园林, 2007,(02)

篇7

沼液在滴灌棉田中的应用

沼液在香梨、棉花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血管内介入治疗21例急性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疗效分析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浅析希尼尔水库的风能资源特性

对新疆开-孔河流域开都河第三分水枢纽中型水闸除险加固方案的几点认识和建议巴音布鲁克区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焉耆盆地春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应用与发展

工业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幼龄枣树越冬管理技术要点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巩乃斯林区适合城市园林应用的野生植物资源情况调查

浅析库尔勒地区难以推广种植银杏的原因

浅谈路政管理中公路工程技术知识的应用

对一起“奇怪”低压电缆故障的探究

学习日本一村一品农业发展经验加快发展我州新农村建设——赴日本学习培训一村一品新农村建设总结报告加强德育工作 培养合格人才

自治州“双语”教学 任重而道远

对开都河——孔雀河湿地保护的再认识

浅析自治州农田林网化的现状与对策

对漏斗式全沙排沙工程技术考察报告

对开都河——孔雀河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利用的思考

若羌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前景的调查报告

水源热泵技术在巴州地区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对博湖、和静两县农村发展畜牧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库尔勒市日光温室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库尔勒地区棉叶螨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杏树杏仁蜂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浅谈库尔勒市居住区绿地建设发展方向

剖宫产术后六小时阴道出血一例的救治

博斯腾湖水量的演变

水面蒸发量与气象要素相关分析及不同地区之间比较

开都河大山口至焉耆河段洪水过程的演算

对巴州大马力轮式(60—120马力)拖拉机调查报告

昌吉、石河子奶业考察启示录

三个葡萄品种试栽表现

郁金香生物学特性初探

防止红提葡萄树势早衰的几项技术措施

蝴蝶兰的引种繁殖与栽培管理

盆栽催花牡丹在库尔勒地区的栽培与管理

库尔勒香梨中密度栽植整形修剪技术

油葵杂交制种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巴州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浅析水利工程中灌注桩的质量监督

篇8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将心理学引进建筑或环境,一门跨两个领域的边缘性学科。一方面研究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对建筑环境提出的要求,进而根据人的心理需求调整改善提高环境质量。本调研报告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作用,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该公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可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1 公园简介及周边环境分析

丽阳门公园是1个综合性公园,它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始建于1993年6月[1],南临罗马步行街,西至中山街,北到丽阳街,东至城东路,总占地面积20930m2,主要由园林建筑、时光隧道、硬质铺装以及绿地等组成[1]。

丽阳门公园主要由广场区、绿地区、休闲活动区、儿童游乐区和成人锻炼区这五部分组成,主要景点有主副广场、凉亭、时光隧道、弧形廊亭、儿童游乐区和成人锻炼区。

中心广场地势最高,与副广场一前一后用两条台阶相联。中心广场呈圆形,圆中心是一座城雕,圆圆的莲座上有代表着丽水在乘风破浪前进的不锈钢造型,高耸尖尖的一高一低两个角刺向空中,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县级丽水市的城标。副广场由石板铺垫着,整体也呈圆形。

广场区四周为绿地,用矮墙隔着,但有缺口和通道联接,各区块高度不一,错落有致,呈立体感[2]。

在休闲广场区有凉亭、相框组成的时光隧道、弧形廊亭。闲来无事的时候,老人们可以坐在凉亭里下棋、喝茶、聊天。凉亭的左前方就是所谓的“时光隧道”,它的顶由多个斜三角形组成,下面是一条由石子铺成的河,河上有成排的大方石,人们可以踏着大方石通过这条河,同时也穿越了“时光隧道”。再往东边一点,就是供人们休息的弧形长廊了。它的顶是蓝色的,由多根圆柱子支撑着,具有圆形的艺术美。长廊的旁边是1个圆形大水池,里面种着类似于睡莲的植物。人们可以在长廊凳上休息,同时能欣赏水池里美丽的花,别有一番滋味。

2 问卷结果

本次问卷共发放了40份,男、女各占50%,其中问卷中各年龄段各发放了10份,回收率100%。

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的游客认为公园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而在各种基础设施中,桌凳最受大家的欢迎。同时,从问卷中我们知道丽阳门公园的环境有待改进(问卷结果见表1和表2)。

3 结果分析

3.1 休息坐凳

该公园的休息坐凳很多,随处可见,这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的要求,还成为外地游客暂时停靠和交流的平台。坐凳不仅多而且形式多样。有没靠背的、有靠背的。其中没靠背的有石质长条的、有石质正方形的、有石质圆形的、有木质的,有靠背的有木质的长条型的,还有木石结合的。更有甚者,是老人们从家里带来的。坐凳的摆放位置也很多样独特。有在园路边上的,有在树篱间的、有在门旁的、有在广场周边围1圈的。其中,我最欣赏的是在树篱间的(如图1)。把坐凳融入于环境中,让游客更加亲近自然,更加体现生态性,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于私密性空间的需求。

3.2 广场

丽阳门公园有很多广场,有中心广场、连接中心广场的副广场和入口广场等,这些广场是人们休闲娱乐和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人们在这里组织各类娱乐节目,能够引起其他游客的围观行为(如图2)。这为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提供了主动交流机会,使围观者通过认真观察活动的进行情况而产生旁观式参与的愉悦感。

3.3 环境

3.3.1 设施破旧

公园靠城东路的区域显得太过破旧,有些砖块年代已久,而且已经生出了苔藓(如图3)。这或许与该公园多年失修有关。最近1次修建在2002年[1],距现在已有10a时间。

3.3.2 环境脏

植物叶子上有厚厚的灰尘,让人不敢触摸。地面有很多植物落叶没人清扫(如图4),椅子的后面是大面积的枯黄竹叶,没人敢坐在这里。

3.3.3 植物种类不多,四季花色不明显

走进公园,我们只能看到清一色的绿色,其他的颜色很少。没有色彩的丰富度,满足不了人们对视觉色彩上的需求。

改进措施:政府出资修复公园靠城东路的区域;政府出资请环卫工人来打扫公园的卫生,以保公园环境的整洁;补种一些四季植物花卉,丰富公园的色彩感。

4 总结

丽阳门公园地处市中心,是1个综合性公园。它满足了人们很多的需求,如休息、聊天、健身、娱乐。它的许多地方很有特色,比如时光隧道、弧形长廊;它有令市民满意的基础设施,如坐凳、广场;同时,它也有需改进完善的地方,如环境。

参考文献

[1] 金敏华.丽阳门公园环境改造方案探讨[J].安徽建筑,2007(4):42-43,52.

篇9

滕州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通过观光,我目睹了 路 的变化。滕州的路变宽了,虽然马路上车辆络绎不绝,行人川流不息,但车龙、人流各行其道,井然有序。滕州的路变靓了,岔道口、隔离带都种植了争奇斗艳的花草树木,行驶在绿荫下的车辆仿佛置身在无际的大花园里,叫人赏心悦目。滕州的路变多了,隧道、立交桥、绕城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由此编织的巨大交通网,拉近了滕州老城区与萧山、余滕区的距离,老百姓的出行往返更加通畅、便捷了。

通过观光,我领略了建筑物的变化。车过之处,不见了昔日底矮的乡村农居,取而代之的是矗立的千姿百态的农家新居,那布局整齐,色彩淡雅、格调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屋顶的造型风格迥异,有欧式化的圆形顶,波浪形顶;有时尚式的方形顶、梯形顶;还有古色古香形的翘角形顶、亭台楼阁形顶,真是漂亮极了。尤其是滕州市政府区的建筑群更是别具一格。它集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于一体,强调园林与主体建筑的互相渲染和烘托,充分展示出全国一流高等市府的雄姿。随着众多高楼的崛起,随着市政府安居工程的不断实施,市民的居住条件正在日益改变,目前市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达15平方米,为住在滕州奠定了基础。

通过观光,我发现小河更美了。市政府用三年时间实施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修建打造了荆河和小清河的环境与水质,山更青,水更秀、景色更迷人了。伴随着红荷湿地公园的续建、其他风景区的开发,滕州的旅游形象和竞争力必将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

通过观光,我深切领会到科技兴市的必要性。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目睹了 UT 斯达康、东方通信、动漫基地、高教园区等单位风格迥异的建筑楼群,聆听了导游的详细介绍,了解到高新区目前的软件、集成电路、通信产业及动画产业均成为国家级基地,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有92家,10亿元以上单位有13家。去年高新区归纳法计完成生产总值127亿元,技工贸总收入707亿元,初步形成了 两强两优两新 的特色格局,为滕州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家乡的巨变叫人刮目、令人震撼!究其原因主要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其次是广大党员干部、劳动者不辞辛营地的努力 感动之余缕缕情丝、绵绵爱意油然而生――我爱家乡滕州!我为能生活在这座美丽的城市而深感荣幸和自豪!随之萌生的一般无法抗拒的责任感鞭策着我去做文明城市的守护者,这是每一个滕州市民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责任争做文明的杭州人必须从我做起,从我的家庭做起,从我们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这就是我一名中学生观看滕州新面貌后的启迪。

2019家乡环境调查报告模板二

调查人:邓xx(大xx0804班)

所在单位:湖南省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调查时间:20xx年7月20日-7月27日

调查对象:武冈市的护城河南门河;主街道三牌路

前言:今年暑假,为了比较深入地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我和邻里几个玩伴组建了一个环保实践队,现将活动过程做如下说明。

因为今年来家乡的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环境日趋严重,这些都给家乡的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们几个提议创建一支环保队。

主要目的:

1;对家乡的生态环境开展调查

2;找出家乡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

3;在周围邻里间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为环保提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对家乡环境改善起到力所能及的作用。

7月20日-25日卫生情况调查:

(1);首先 ,我们在家乡的城镇大街三牌路观察了过往行人乱丢垃圾的行为且进行了适当的记录。我们发现大部分人都没及时把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随手乱扔的现象随处可见。因此,在我们家乡能真正爱护环境又能了解物品回收利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为这样,容易导致家乡主街道的环境卫生恶化,影响市容。

(2);然后,对南门河市主河流深入实地调查。我们发现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薄弱,把不少的生活垃圾倒入了河里,河边,使得主河流被众多生活垃圾所污染。其中大多是一些废弃塑料,生活废品,污水,严重影响了河道卫生与清洁。我们也调查了解到由于家周边没有较大型的处理生活垃圾的场所,所以一些居民为了贪图方便,便把垃圾丢到河里,使河中许多地方淤塞,河水也变色了。

7月26日-27日:在街区我们制作了一部分传单,对居民进行一些环保问卷调查。

1;调查针对人群:15-65岁街区居民

2;调查方法:随机调查

调查选择题

(1)你认为环保的目的是什么?

A.爱惜每一个生命(62%) B.保护生物多样性(10%) C.与动植物和睦相处(10%) D.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满足发展需要(18%)

(2)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A.饮用水,空气质量(10%) B.森林,土地保护,防止水土流失(34%) C.环境改善(16%) D.粮食蔬菜安全(14%) E.脱贫致富(16%)

(3)你对乱丢垃圾行为有何看法?

A.无所谓(5%) B.值得批评(89%) C.不关我事(6%)

(4)您觉得您周围环境怎样?

A.很好(9%) B.感觉还可以(31%) C.比较差(52%) D.很差(8%)

在收回的答卷中,我们发现家乡居民的环境意识相对薄弱,对环境问题不是很关心。与此同时,我们向其讲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目标,让他们认识到一些环境保护对自身及自己周边的人,事的重要性,得到他们的支持。

由于我们环保小队切身体会到了生活垃圾对家乡环境所带来的破坏,我们向当地有关环保部门提出了几点建议:

1.政府及相应机构应在全民中开展整体教育,加强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树立环保风气,让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2.大力宣传污染的危害性。

3.多推广环保活动,调动全民共创和谐美丽武冈。

(小结)本次活动让我认识到:

1.环保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政府,企业,公民缺一不可。

2.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尤为重要。

3.预先准备工作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篇10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重要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园林树木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1.园林工程技术行业就业方向分析

通过对园林行业的市场调研,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以后主要有三大就业方向,即园林植物栽培、配置、养护方向;设计绘图方向及其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方向。

2.三大就业方向对应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园林工程技术岗位群与职业能力

就业方向 岗位群 职业能力

3、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分析

(二)园林树木学的基本任务

通过 “广州地区园林树木资源调查、分析与应用”贯穿项目的训练,围绕“识树、懂树、会用树”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熟悉本地常用园林树种,具备识别鉴定树种的基本技能,具备应用园林树木的综合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日后从事园林实践工作以及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

(一) 课程目标设计

园林树木学课程目标设计培养学生“识树、懂树、会用树”的专业能力之外, 还要始终将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树立热爱园林、保护环境的职业情感,按照“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任务目标为驱动,理论实线一体化”的核心理念进行课程目标设计与实施建设。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1.能力目标:

1) 能描绘整个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形态特性,会根据植物检索表识别植物。

2) 能识别本地常见园林树种150-200种,达到园林高级工的技能水平。

3) 能根据园林建设人为分类法把150-200种园林植物进行分类

4) 能制作树木标本。

5) 能够独立完成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和撰写园林树木统计、分析与评价调查报告。

6) 能利用扦插和嫁接等繁殖方式繁殖新植株。

7) 能根据园林树木配置原则与方法、观赏特性、生态习性、合理配置园林景观。

2.知识目标:

1) 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及宝贵的科学遗产。

2) 掌握园林树木常用的形态术语,掌握植物检索表鉴定植物的方法。

3) 掌握本地主要园林绿化树种150-200种,

4) 掌握园林树木分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及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

5) 掌握园林树木标本采集和制作方法和基本技术要领

6) 了解观花树种、色叶树种、观果树种、藤本树种等各类园林树木在园林中的作用。

7) 掌握园林树木资源调查方法、步骤;景观评价方法;调查报告撰写基本方法和要求。

8) 了解街道、居住区、公园、校园等不同绿地的主要特点和当地的树种选择特点。

9) 掌握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的繁殖方法、步骤和技术要领。

10) 掌握园林树木配置原则,掌握园林树木创造美丽和谐自然景观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素质教育目标

1) 具有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勇于创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

2) 热爱园林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保护生态的专业意识。

3) 具有搜集、整理、分析参考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善于沟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

(二) 课程项目设计

1、项目设计说明

《园林树木学>教学项目设计选取依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职业岗位工作任务需要、考取职业资格需要、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以“识树”、 “懂树”和“会用树”三个关键能力培养为目标,将教学内容整合成课内“广州地区园林树木资源调查、分析与应用”一个贯穿项目和课外完成平行项目“广州地区水系、街道、居住区园林树木应用调查”,贯穿项目由十个子项目。

四、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识树、懂树、会用树”的课程目标,结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和树木生长在户外的实际,探索了“分段学习、项目培训、集中强化、考核过级”的教学模式。

1.“分段学习”就是在教学内容上,分三阶段学习,一是识别本地常见树木,具备“识树”技能;二是掌握常见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具备“懂树”技能;三是学习合理运用树种,具备“会用树”技能。

2.“项目培训”就是在实践教学中,将涵盖园林树木职业技能知识点的10个实训项目,,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做实做好,以项目促教学。

3.“集中强化”就是在教学的后期,集中用24个学时,结合生产和实训项目,对“识树、懂树、会用树” 职业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实现与后续课程的无缝对接。

4.“考核过级” 通过平时分项考,集中过级考,期末综合考,以考促学,逐级夯实所学技能。

五、课程考核设计

1、考核设计基本思路

针对国家职业标准关于景观设计师、花卉园艺师要具备园林树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结合园林树木理论知识琐碎繁杂、实训项目多的教学特点,以突出能力考核为原则,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具体做到: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

2、考核内容和方法:

1)、职业素质考核(20分 包括平时出勤、作业、小组活动、课上回答问题等具体见表2。

2)、实训成绩(40分)

(1)树种识别(10分):实习结束前随机选取常见的木本植物40种,进行单独考核,要求在15分钟之内写出科名、种名,每项0.25分。

(2)实训作业(10分):实训报告评定得出。

(3)树种的应用(20分):抽取20种常见园林树木,进行科学合理配植,每种1分。

3)期末考试(40分):采用闭卷形式,重点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以突出能力为考核原则,

1)、所有实训项目按照技能掌握程度分为优秀、过级和不过级三个等级,分别进行技术考核。总体要求是:随课堂实训项目,本次不过下次补;集中实训项目,今年不过来年补;所有实训项目全部达到过级以上为标准。

2)、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方法。采用“认、写、说、用”四字考核法。

“认”,是对学生眼睛的考核;“写”就是要求学生将实训的方法、步骤、要点、技巧、结果等基本内容写出来,考核学生基本知识的记忆程度;“说”是通过学生的口述,判别学生能力掌握的程度,表达学生“写不出,但讲得出”的感受,是“写”的重要补充;“用”就是在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园林绿地树种调查、园林树种选择与配置等子项目中,考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是对学生园林树种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

结 语

通过本人对园林树木学的教学改革和实施,明显感到提高教学了质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园林树木学”是一门基础性、前沿性、发展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如何更好地根据不同城市对树木的需求、应用、季节变化、每年的绿化趋势等调整项目内容,变化项目实施场所均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在项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上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 杨凤军. 园林树木学》教学改革初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11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6-0000-00

继承传统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对传统进行现代视角的解释之后将之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而不是全面模仿来再现传统〔1〕。在世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民族的区域性在逐渐消失,文化差异逐渐减小。在这种形势下,园林、建筑及其他领域都纷纷思考如何继承和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对此,园林领域的倾向是――分析传统空间的结构和作用并以现代方式进行解释,而后应用到现代中式园林中,但尚需找到正确的继承传统的方向和方法论,传统不仅体现在以视觉特性为主的形态结构上,还体现在组成要素的内涵得以表达〔2〕。

造园要素通常可以分为建筑、水体、山体、植物等“可视性的景观构成要素”和风水、文化思想等“非可视性的景观构成要素”〔3〕。本文主要以可视性的景观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为“在园林领域中继承传统”提供理论依据,而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指出了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程度。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主要分为对传统要素重要性认识影响较大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年龄等4个方面〔4〕。在职业分类中的专业人员主要是以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专业的本科生为主。

1.2 问卷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问卷,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造园的四大要素在体现中式风格时的重要程度和9种传统工程要素的重要度排序等三个方面(表1)。

1.3 问卷统计方法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为自变量,四大造园构成要素和所选取的9种传统造园工程要素为因变量,利用EXCEL 2003和spss16.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在重要度顺序分析中选择排在第一至第五的要素,分别计算其权重之和(第一要素的权重为5分,依次递减排在第五要素的权重为1分)。

2 结果分析

2.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2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46份,将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见表2。

2.2 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分析

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对四大园林构成要素和在现代中式园林中出现率较高的9种传统园林工程要素――亭、廊、假山、植物、水体(湖泊、池塘)、墙(漏窗、洞窗)、桥(拱桥、曲桥)、铺装、门(洞门、牌坊)进行排序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1)在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中,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建筑(52%)对中式风格的体现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植物(22.4%)、山体(14.6%)、水体(11.0%);2)9种传统工程要素体现中式风格时的重要度权重之和顺序是:亭(831)、廊(679)、假山(402)、墙(396)、植物(319)、水体(314)、门(285)、桥(270)、铺装(194)。在此,可以得知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和9种传统园林工程要素中在体现中式风格上最重要的要素分别是建筑和亭廊,可以看出建筑对园林风格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

2.2.1 不同人群对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分析 本次研究中不同人群分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在现代空间展现中式园林风格上,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主要根据不同人群评价每个要素的权重之和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传统要素的权重之和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表3):

1)不同性别

男性:亭(380)、廊(297)、假山(201)、墙(197)、植物(196);

女性:亭(451)、廊(382)、假山(201)、墙(199)、门(177)。

2)不同年龄

20-29岁:亭(617)、廊(483)、假山(297)、墙(294)、植物(242);

30-39岁:亭(169)、廊(147)、水体(89)、墙(84)、桥(80);

40-49岁:廊(44)、亭(43)、水体(28)、假山(25)、植物(24)。

3)不同文化程度

大学:亭(711)、廊(593)、假山(349)、墙(349)、植物(287);

硕士:亭(107)、廊(78)、水体(59)、桥(53)、假山(52)。

4)不同职业

园林专业:亭(407)、廊(333)、假山(211)、墙(197)、植物(157);

非园林专业:亭(424)、廊(346)、水体(216)、墙(199)、假山(191)。

由于50岁以上人群(年龄)和高中人群(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过小,对此不作分析。

由此可见,大部分人群认为在现代中式园林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亭和廊,其次是假山和墙,各自排为1至4位。但是40-49岁和硕士以上、非园林专业人群共同认为水体是第三重要的要素。这能够说明体现传统园林风格最重要的要素是建筑和假山,其次是水体。并且,与韩国传统园林要素调查报告的结果相对一致。韩国大邱大学造景学科研究生Yun,JC指出,在韩国传统园林要素中,除了古道之外,亭和墙的重要度排位领先〔5〕。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中,植物对体现传统风格的作用不是很大,但是有研究报告指出植物对景观喜好度的影响比较大〔6〕,所以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要素之一。大部分人群认为最不重要的要素是门和铺装,分别排在第8和9位,但是铺装在传统园林中多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在现代中式园林中也可以考虑利用铺装表达中国园林特有的内涵。

2.2.2 不同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重要度认知的差异 为了探讨不同分组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重要程度的影响,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作为分组变量,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程度作为检验变量,进行one-way ANOVA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重要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 关于“重要度”运用的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群认为传统园林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建筑要素――亭和廊,其次是假山和墙。足够说明建筑要素在形成园林风格时起着重要作用,也可以通过建筑感受到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氛围。在现代中式园林中,不同性别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度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传统园林要素重要度的顺序,除了性别不受其他社会属性的影响。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度顺序在不同人群中相对一致,因此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度是现代中式园林今后设计中须加以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园林的继承工作需要不断地努力学习、体会,才能真正将园林打造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才会使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发扬光大,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任光淳,金太京. 论传统的概念及继承传统的方法――以中国和韩国为中心J.中国园林, 2009, 25(164): 31-34 .

2Hong GP. 传统构造物及设施中祖先的智慧J.韩国环境与造景, 2003(65): 92- 95.

3大韩住宅公司住宅研究所. 体现传统园林要素的住宅景观构成研究M.首尔:大韩住宅公司住宅,1988.

篇12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无论是山川的自然风光,还是田园的秀丽景色,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充满活力。“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是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美对人们的精神感应作用。因此,人们通过游览风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瞻仰名胜古迹,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艺术,享受大自然的美,而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当然,由于旅游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阅历、性格及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宗教信仰、审美水平、具体环境等的不同,对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正如孔夫子所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那样。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常常会对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迹,以及与文化传说有联系的风物,感到特别的兴趣。对这些人文景致的欣赏,实际上包括了对古代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旅游者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游览,既增长知识,又获得美的享受。这种知识的获得和美的欣赏,往往是联系一起的,从而进一步增添了游览的兴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与绿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的环境能引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们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绿色还有净化空气,改变自然环境的作用。所以通过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可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合理的生存环境,为人们提供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机会。因此,保护好绿色森林资源,就是维护优美环境的关键。因为森林一旦破坏,绿色生命之美也随之销声匿迹,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将是一幅荒山秃岭、穷山恶水、垃圾遍地、嗓声刺耳的凄凉衰败的景象,是人们所不愿一顾的厌烦之地。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 ·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因而,只有环境美,才具有旅游价值。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负有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环境,为开发、建设更多、更好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更负有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环境,以创造更多的旅游财富的责任。

二、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确保环境美

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点的同时,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另方面在合理地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忌对旅游环境进行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

首先,要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建设旅游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利用现行的许多法规条例,以确保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对森林的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对保护江、河、湖、海水体免受污染的危害,对维护旅游用水环境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对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加强管理;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

其次,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保护旅游风景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因此,必须贯彻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避免重走资本主义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无论是山林、水体、风景名胜,只要是已辟为旅游区,或计划要开发为新的旅游区,都应事先就其环境保护方面,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保护。不能等到问题成了堆,再来补救、治理,而处于被动局面。

再次,要加强治理已受破坏的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我国有不少的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许多风景名胜古迹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危害。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所以,对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及早进行必要的治理和抢救,使之尽快地恢复其本来面貌,以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

三、搞好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都能饱览我国奇妙绝伦而绰约丰姿的旅游资源,我们必须在从事旅游业工作中,注意旅游风景区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特别在当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时,把保护风景区环境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就显得更为重要。

1、要应用美学观点,搞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

一个良好的旅游风景区,必须是风光秀丽,环境未受破坏和污染,能满足旅游者观赏和行动的心理活动环境。因此,必须应用美学的观点搞好环境规划。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园林、建筑、地质、地理、生态、气象、环保、文物、历史、经济、管理、旅游和美学等多种学科协同配合,对风景区环境进行综合考察、评价、预测合理的旅游规模等,从而提出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这个最佳方案,一定要从美学的观点出发,按规划的要求,提出严格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大兴土木,建工厂企业;严格控制在风景区兴建各种楼、堂、馆、所和旅游饭店,使风景区环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提出在必要地段,实行封山育林,确保风景区生态平衡,以努力把风景区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构成为一个适合于康乐消费的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发展旅游业,虽可以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效益。但也产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极因素。如当游人到一些风景名胜区去,有的人对那些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欢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手抚弄、拍打,一不小心就会碰伤景物;有的人看到风景区内的花草树木长得逗人喜爱,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独自欣赏,甚至有的人为了爬山省力,就随意拆树砍竹以充当拐杖之用;有的人不仅在风景区到处乱扔果皮杂物,甚至随地大小便;有的人还在风景区的显眼之处,随意刻上“×××到此一游”的标志,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为。

对上述这些不文明的人为破坏、污染

风景区环境前景物、植被和环境卫生等,均会降低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因此,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风景区旅游资源、保护风景区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风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如为了保持风景区环境的清洁卫生,应在风景区内相应地增设一些果皮箱,就可减少,甚至避免游客随地乱扔果皮杂物;为了保护风景区的景物,特别是对那些反映我国悠久历史和精湛艺术水平的重点文物和著名景物,应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既使游客能够透过网罩进行观赏,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但又摸不着,以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而对那些已损坏的景物和已受污染的环境,要加以整理修复,使其尽快恢复原来面貌,以接待更多的游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