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8 20:44: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关于黄河的古诗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王之涣
3、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唐】王维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唐】刘禹锡
5、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黄河二首》【唐】杜甫
6、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7、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黄河》【宋】王安石
8、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水调歌头》【宋】元好问
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将进酒》【唐】李白
10、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唐】李白
11、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法国学者蒂费纳萨・莫瓦约提出了“互文性”理论,他认为: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它的意义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自然也需要与其他文本发生互文作用,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体会情感。于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补充进了大量的资料。课堂上到底呈现什么资料合适,怎样让资料与文本发生互文作用,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文本呢?笔者进行了如下几点尝试:
1.作者、写作背景资料的有效呈现。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名篇名作,很多文本都有作者自己的影子。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就必须熟悉作者以及当时的写作背景。而小学生阅历浅,缺乏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供这样的资料,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
如:苏教版六下《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于谦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可是,学生与诗人相隔年代久远,无法仅凭诗句走进诗人的内心。教学古诗《石灰吟》,在学生知道了诗句的意思后,教师就可以选择呈现《明史・于谦传》中一段关于于谦的介绍,让学生把于谦的一生与石灰联系起来,再读诗句,谈发现,谈感受,于谦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也高大了起来。当然,这些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也很多,教师要甄别选用。
2.文本空白处资料的适时呈现。
教材中许多空白之处令人遐想,教师应抓住文本空白适时呈现拓展资料,有机进行语言训练。
如:苏教版二下《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篇文章非常有趣,有画面,有音乐,文本的空白处也很多。如“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一句,蝈蝈会唱些什么呢?他们会怎样赞美我们的生活?这样的空白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启开想象的。这个时候,教师补充呈现作家王宜振的另一首小诗《豆叶上,一只蝈蝈在叫》:小小的豆叶儿/形状像桃/一只小小的蝈蝈/在豆叶上叫/叫醒一只小甲虫/打个呵欠,伸伸懒腰/叫来一只小蜻蜓/扇扇翅膀,跳个舞蹈/叫高了香茅草/叫甜了紫葡萄/叫出一地小蘑菇/和小小的雨点嬉闹/叫声送来喜悦/叫声送走烦恼/叫声落在孩子的掌心/每一粒都是珍宝/小小的舞台/蝈蝈叫得真好/它送给金色的秋天/一片鲜亮的感觉。这首小诗的补充呈现,丰富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3.感悟意境的资料随情境呈现。
教材中有些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学生情感脱节,学生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无法体会。而没有感情的语文学习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不能算是真正的语文学习。课堂中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有时就需要材料信息的补充。
古诗是千百年来古文化的极淀,没有了古诗,人们的文化生活将不会多姿多彩。
李白、杜甫、纳兰性德、王安石、张籍、文天祥……还有许多诗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68-01
关于古诗词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小学语文教材选有三十多首古诗。这些古诗虽然短小浅显,学生学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但我觉得让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对学生理解古诗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诗歌中蕴含的美,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能力。
选入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历史上经过锤炼的名篇,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古诗词本身就颇具情感性,如自然美、艺术美、道德美。这些具有美感的古诗词,都是作者的力作,无不是“情”的结晶。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的我们,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觉古诗词里面的真、善、美,把握古诗词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领悟诗词中跳动的感情的脉搏。只有这样,古诗词教学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才不再是枯燥的简单的文字,而是一个个栩栩如生、呼出欲出的有血有肉的画面了。所以说,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情境教育和情感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一、教学中用情感传染情感。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很容易感染到别人,因为情感具有极大的传染性。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情感易传染的这一特点,以情育情。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这是因为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反之,如果学生厌恶老师,那么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也自然失去了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并爱护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时时给学生以微笑,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很可信,也很可亲。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再者,教师还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热烈高涨的情绪,绝不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生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多引导、多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探讨古诗词内容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和错误时,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引导和启发,尽量让学生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重新认识自我,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更加敬佩老师,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热情。由此看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情感,这样才能实现以诚心唤醒真心,以情传情,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
二、激发学生想象,入情入境学习古诗词。
爱因斯坦说过:“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古诗词教学将感情寓于一定的形象融于意境之中,启迪学生通过想象来体味与欣赏,令他兴奋,令他回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古诗教学时,我会引导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即让学生闭上双眼,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或在老师的诵读声中,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里呈现一幕幕古诗所表现的情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学生的脑海里会播放不同个性的“电影”,不管“电影”如何,学生们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如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学生熟读诗句并理解诗意后,我让学生做导演,演“电影”。看着学生自己导演的电影,老师和同学们也仿佛身临其境。又如陶渊明的《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隐居桃源,在低头采与抬头仰望见山这一不经意的瞬间,与篱笆与南山形成了一种若有若无的默契,让学生进入想象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这两首古诗词中的形象不是单一的,而是通过几种形象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意境,需要学生对诗的背景和情调有所了解,并且进行想象,才能够进入情境。教学中,我没有给学生直接讲解诗词的意思,而是通过点拨想象来自我感悟。对于学生的感悟,只要不违背诗人的表达意图,我们就应该给予肯定并且恰当的鼓励。
古典诗歌中的很多写景名句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至今传诵不衰。一方面作者表达出了特定情形下的“眼中景”和“心中情”,同时在流传过程中由于欣赏者主观能动性使一些写景名句生发出了深刻的哲理,使之具有时代气息,恒变恒新,句短意长,耐人寻味。关于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深入挖掘,在课堂教学中启发讲解到位,使这些脍炙人口的写景诗不仅给予学生美的享受,而且给予思想的启迪。
一、诗词教学中常见的写景名句例释
选入中学课本的写景诗,是古典诗词中璀璨的代表之作。曹操北征吾桓时写下的《观沧海》一诗气势恢宏、意境深远,是写景的名篇。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何等的雄伟、壮阔。唐代诗人许浑在傍晚登楼远眺秦苑汉宫,满目荒凉,心中生起今盛昔衰的感慨,写下《咸阳城东楼》一诗。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云日风雨、景物风候之象格外清新。杜甫在漫游东岳秦山时,为其雄奇的气势所倾倒,写出千古传诵的名篇《望岳》。诗中最末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悬想登临极顶俯视众山的情景,令后人望尘莫及。盛唐诗人王之涣的写景名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说是家传户诵,脍炙人口,短短四句诗,仅仅二十个字,将登楼后美不胜收的景色写得有声有色,气势磅礴,尽收眼底。李白在由白帝城出川直下江陵时,乘船沿江而下,犹如乘奔御风,因而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抒写江行景色的情景交融的名句。这些写景名句,或因虚实相间、或因借景抒情,都有惊风雨、泣鬼神的魅力。学生对作者在这些诗词中所描绘的“眼中景”,所抒发的“心中情”,是比较容易品味出美的,关键是将蕴涵在其中的哲理挖掘出来,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二、教师对写景名句生发出哲理的挖掘
这些写景的名句除给人以感情的陶冶、美的享受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使人回味无穷,悬想不绝。正如清末学者谭献在《复堂词录序》所指出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然”。学生在欣赏这些写景的诗句时,并在限于对原诗的体会和理解,还包含着欣赏过程中的再创造。而再创造的意境往往要超出作者所创造的境界。虽然上述这些诗句主要是写景抒情,并不直接表现抽象的人生哲理,可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再创造,常常赋予上述古诗以新的哲理。这种创造不仅为古诗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也使学生得到更高层次的享受,更深层次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文中有许多描述自然现象的优美诗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等。自然景象是人们熟悉的场景,正因如此,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感觉并用某些自然现象来衬托个人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生理想。在关于远古时期,我们先人对云雾雨雪何时出现的猜测进行过探究,如: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郭沫若《卜辞通纂》;在《周易》中:“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暑。”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到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再到可以成为“诗的国度”的唐代,都是诗人笔下经久不衰的意象。
一、诗词中某些佳句是阐释自然产生过程
关于云雨的产生和用途在诗句中也有描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说到了春季,大片的云彩汇集在一起,产生飘浮在空中的水蒸气,当空气承受不住大量汇集的水蒸气的时候,就会下雨。此时的云,不管是对流云还是层状云,一般情况下都是云层较厚,含水量大,也就是在垂直方向积分含水量大,此时太阳的短波辐射不能直接穿透云层,所以陆地上看,灰黑色的云居多。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更为此时的雨,提供了条件。由此,万物复苏的春季,天空中的云已为古人(如杜甫等)所熟知,这是一条较为准确的雨情信息。
二、诗人感官地对待自然现象
诗人从他们自己独特的角度和感观来对自然现象下定义。国际上对雨有一套分类、方法和定名,气象观测上对云的定名、特性、编码也有规则,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如何彼此理解和沟通,应该是有意义的。对于雨,相似地有:朝雨、夜雨、春雨、秋雨、过雨、宿雨、新雨、积雨;从大小及浓度上说有烟雨、微雨、轻雨、丝雨、小雨、暴雨、倾盆雨、密雨;还有寒雨、冷雨、飞雨等等。
诗词中普遍能见到的密雨、微雨、急雨、细雨、杏花雨、小雨、飞雨等。例如: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从中可以分析:
(1)以上小雨、微雨、轻雨、细雨等雨都是属于小雨,在现代气象上,就是指雨量小于2.5 mm/h的雨。雨滴大小倒是没有明确规定,从云物理学来看这种小雨雨滴的直径一般应在0.4 mm以下。但上述几种小雨,彼此间还是有区别。
(2)烟雨或许是雨滴最小、浓度较大的雨,在诗人眼中,经常是烟雨蒙蒙,能见度较差,眼前的状态,景物忽隐忽现,朦朦胧胧,好比眼前有一层雾。这种烟雨的雨滴直径的平均值小到10-150lam (0.O1-0.015mm),它大小则是雨滴定义直径中的下界附近。
(3)轻雨、微雨、丝雨应该是在烟雨和细雨之间,可算是毛毛雨,就是雨滴小、浓度大的3种雨。它们对物体、草木、树叶只是稍微打湿,其平均直径约在150-250lam,雨量在0.2-0.4mm/h。
三、以雪为题的感情释放
中国古诗词中还有大多是以雪为题的诗篇,在诗中诗人常常以雪为背景,在描述中加入情景,把关注点放在后半段的诗词主题上,大都是借题发挥,寓情于景。下面我们只以雪等为例,剖析诗人是怎么借题发挥的。
关于雪的诗有: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农谚中说,瑞雪兆丰年。黄河流域冬天下了雪,来年庄稼会有好收成,冬雪可冻死害虫,到春天雪融后,湿润土壤,有利于春耕播种、植物生长,这是一般的说法。但农业上的丰收,其因素很多,气象上风调雨顺是一个因素,冬天的一场雪,并不能代表来年从春到秋的风调雨顺。丰收也与农业上的耕作、培育有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因素、治国的因素。所以1-2次瑞雪不一定能保证来年的丰收。
古诗中描述的北方,行走在路上很难,白天尘土飞扬,下雪天路上积雪很厚,只会下马艰难地步行。这就是北方与江南不同,江南绿树青山,灰尘较少,即使是下雪的天,雪也是细小的不大,随下随融,有雪也会是浅浅的一层。
综上所述,云、雾、雨、雪等自然现象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文人们把这些自然现象作为意象运用到诗词创作中来,一方面可以点明诗词创作的地域特征和季节气候特征,另一方面文人也可以假借这些意象来传达自我独特的某些情感,增添诗词的内涵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工岚选.中华诗词名句鉴赏[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
1.转变观念,改变传统课堂结构
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记住我们要他们知道的内容,属于机械记忆。不仅不能使学生理解古诗的真正含义,更让其缺乏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求知的心理,敢于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放开思想,让思维活起来。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要按照原来教学步骤,先从课题入手很多学生会不理解:是从白帝城出发,还是去那里。此时告诉最直接省事,而对学生而言,却失去了学习探索的机会。我认为最好的教学方式,不是告诉,而是组织他们去发现问题,然后探求答案。于是我安排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我安排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自、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2.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2.1 自学时间要充分。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才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就会有所收获。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从字、词的理解入手,然后尝试解决句意。这样不仅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还潜移默化的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2.2 落实质疑环节。在汇报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其积极参与进来。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水平。如:白帝城真的在彩云间吗?我没有急于回答,而转向全班学生:"谁帮他解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想",把"球"又传给了学生。而学生表示出独到见解:因为诗人太高兴了,所以觉得白帝城像在彩云间一样。
2.3 以趣讲意,深入情境。让学生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诗句的理解。在一年级诗歌《一去二三里》的教学中,当学生自学完这首古诗时,我宣布:"关于这首古诗,同学们一定有了自己的见解,下面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出来。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情景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喜欢表演的还可以用演一演的方法。"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表达,以学定教,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3.营造氛围
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我们可以按诗歌的内容、主题来确定各种不同的情感基调,运用多媒体设计不同的界面以适应不同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中国古文化的魅力。如《登鹳雀楼》一诗,以淡化的鹳雀楼为底图,诗句设置为黑色或深咖啡色的隶书字体,配以雄浑的古琴乐曲,营造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豪放、旷达、磅礴的气势,对理解诗意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教学杜甫的《绝句》时,为体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好景致,则可用色彩明丽的春景图为背景,配以轻快活泼的琵琶乐,将学生带入生机勃勃的春境。值得一提的是,对不同的古诗,选用不同字体,能够有助于表现不同的意境美:如黑体的方正沉稳,隶书的凝重端庄,草书的狂放不羁,行楷的活泼灵动,魏碑的古朴淳厚……营造出或悠远绵长的意境,或悲凉凄惨的情境,或愤懑激昂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古诗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境、语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在鉴赏诗歌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去欣赏唐诗。
一、抓住意象,把握意境
在古代诗歌中,意象是频频出现的,在唐诗中亦是如此,意境是抒情性作品达到的最高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次,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的艺术境界。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这首诗时,作者正客居他乡,漂泊在外的他饿思念家乡,那又成就拿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就以一轮明月来喻指家乡,看到明月仿佛也就看到了自己的故乡。这首诗把“明月”作为意象,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而且也衬托出诗人身处异地 孤独无依的伤感。
在唐诗中有一个很常见的意象就是“酒”,例如:王维的送别诗中经典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自己的友人即将离开,自己内心纵有万般不舍,却也留不住。于是诗人就借“酒”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和与友人之间的情深意长。在古代,“酒”作为意象,它所表达的意境不是单一的,因此在欣赏古诗时我们要根据整首诗来判定“酒”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
中国唐诗中还有很多意象,如“梧桐、浮云、鸳鸯”等。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诗人用“梧桐”一般来表达凄清的意境。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诗人借“浮云”来抒发孤独飘零的际遇。鸳鸯喻指恩爱的夫妻,借“鸳鸯”来表达和谐、欢乐的意境。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感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二、赏析语言,辩明风格
中国古代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诗歌的语言风格往往决定了作者的创作风格,因此在欣赏诗歌时一定要抓住诗歌的语言特点,分析诗歌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也要分析这种表达效果,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都是这种新奇的语言。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里的“知”、“乃”、“潜”、“润”、“细”几个字,诗人不仅赋予了春雨以人的情感,表现出它了解人们的意愿,适时而降,而且从听觉上描绘了春雨的形与神,深含着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在唐代诗歌语言呈多样化发展。其主要有豪放、雄浑、清新、绚丽、悲慨、沉郁、自然等几种语言风格。
豪放:即是豪迈奔放,李白是豪放风格的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高远,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诗歌的特点。表现其风格的诗句主要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把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展现了出来,体现了作者豪放的创作风格,通过语言可以看出诗人豪迈、大气的人格魅力。
雄浑: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其代表作有王昌龄的《出塞》,气势雄伟,浩瀚壮丽。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得上“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孤城,有奇塞,有酷热,有寒冷,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从他们雄浑的语言中,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创作风格,诗人所要表达的强烈感情。
清新: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是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体现作者明朗轻松的创作风格。
绚丽:绚丽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李商隐的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在赏析李商隐的诗时,一定要抓住他诗对仗工整,善用典,雍容典雅的特点。
冲淡:冲淡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自己的脉搏,他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用短短的二十个字,就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自然,幽静深远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空灵”境界的追求。也可以看出诗人用字造句的功底很深。
悲慨:即是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睹人民灾难之重,深受命运坎坷之苦,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是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就是以悲慨享誉诗坛。“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通过语言艺术就把作者的悲愤之感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出来。
沉郁:沉郁是指情感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都是沉郁的力作。他通过语言的描述来展现当时社会的黑暗,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
三、分清抒情,理出手法
例如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而有的版本把其中第二句的“碧水东流至此回”,改为“碧水东流直北回”。又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有的版本把其中第二句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改为“白云深处有人家”。前者是两字之别,后者是一字之差。
为何会出现这种版本不同、文字有别的情况?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诗人自己修改,二是后人窜改或误改的,三是抄错或记错了。因为前后不是一时一地,流传开来,就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版本。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黄州任上,后由黄庭坚手抄流传开来。然而这仅是坡的初稿,他乘醉草书的才是定稿。于是形成印本两出,也就有异文的存在。
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唐宋词鉴赏辞典》版本,全词如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其中“乱石崩云、惊涛裂岸”与“樯橹灰飞烟灭”句,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三种版本。其一是“乱石崩云,惊涛裂岸”与“强虏灰飞烟灭”;其二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与“樯橹灰飞烟灭”句;其三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与“强虏灰飞烟灭”句。
同一首词,居然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版本,同时流布人间。但就用词的精当,风格的豪放而言,我个人认为上海辞书出版社那一种版本最好。而且“强虏灰飞烟灭”一句中“强虏”二字早在1996年就被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审定为“别字假借”而正式更换为“樯橹”(详见:林焘教授、许宝华教授等主编的《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鉴赏苏词的语言美。通过讨论,大部分学生认为“乱石崩云,惊涛裂岸”,要远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有声有色有气势;“樯橹灰飞烟灭”比起“强虏灰飞烟灭”来,更加含蓄富有美感。
这一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充分体现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同时为了进一步体现大纲“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这一精神,课后我安排了一些拓展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继续收集古诗词中一些异文现象,进一步探讨语言的含蓄美。
课后学生自主收集、合作探究,对一些古诗词中出现版本不同、文字有别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
一是诗人自己修改。“新诗改罢常自吟”,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例如“僧敲月下门”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等诗句。经过推敲后,把诗词中一些原不甚妥帖的词儿换了,因为前后修改,不是一时一地,流传开来,就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版本。
二是后人窜改或误改的。例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里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第一句“黄河远上”有的版本作“黄沙直上”,按照地理与物候来说,竺可桢指出,应是“黄沙直上白云间”,因为玉门关一带,全是黄沙没有黄河。而把“黄沙直上”误为“黄河远上”,可能同“沙”与“河”,“直”与“远”草书写法相近之故。
三是抄错或记错了。例如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其实前两句应为:“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又如王维《红豆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而《闻一多全集》则把第二句的“春来发几枝”印成“秋来发几枝”。红豆五月开花,秋日结子,至于发枝,当然是“春来”了。
诗词是诗人由具体的意象经过词语的形象修饰,来充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如唐代的贾岛在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关于“推”、“敲”二字的使用,颇费一番周折。开始想用“推”字,后又想改为“敲”字,犹豫不决,边念边用手做推敲的动作,反复多次,我们猜想作者是不是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僧人到此是投宿,应敲门征得主人的同意才能进门,如果用“推”门就显得不礼貌了,最后才决定用“敲”字,由此可见古代诗人创作时遣词造句是很严格的,当今的读者因为没有机会设身处地的亲自体会作者当时的所感所想,所以鉴赏时就应该字斟句酌,只有这样才能品味到其中的奥秘。
首先,在动词方面,动词是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动词的准确运用对表情达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鉴赏时应重点注意,特别是那些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词句中的“溅”(本意是飞溅、溅起)“惊”(本意是惊动、震惊)二字,用在这里就增添诗人“感时”花的眼泪都溅起了很高、“恨别”时鸟的心都被惊动的内心痛苦,体现出用词的新鲜。所以在鉴赏时就应抓住动词的表义,联系前后句挖掘出它的新意,品味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其次,在修饰语方面,修饰是修整装饰使其整齐美观。诗词中的修饰语就好像红花中的绿叶,为的就是陪衬主体――红花,使主体更加鲜艳夺目。古诗词中的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一个“孤”字就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这些修饰词语不光使诗读起来优美,更能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感受,为诗的感情定下基调,所以修饰语也是鉴赏中关注的重点对象。
第三,在表示颜色的词语方面,自然界之所以美丽就是因为有各种色彩的自然搭配,古诗词中表颜色的词也有它的独特魅力。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能抓住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就能体会出诗歌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句中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从而使读者既收获到视觉的美感,又体会到内心的激荡起伏,把诗的意境推向一个新的。
二、表达技巧是古诗词创作的重要手段
玉石再美也需要工匠精雕细琢,否则他的美就会大打折扣;传神的字词也需要诗人高明的手法“点石成金”,也不会有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颗璀璨的明珠――古诗词。所以在欣赏时我们要仔细分析诗人在创作时用什么方法来描写动景和静景、实景和虚景,来抒发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以景衬情?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言志、来塑造人物形象?用什么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工整,使感情得以升华?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一树的雪想象成春天的梨花满枝头,使人忘记冬天的寒冷,感觉到春天花香四溢的温馨气氛;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一夜之间大地上银装素裹的美景,着实让诗人吃惊不小,一个“忽”字就把这一“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来”“开”的押韵,更让人感受到诗句的音乐美,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跃然纸上。
三、探讨诗人思想情感是古诗词欣赏的最终结果
但反思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曾有老师感言:作业其实只是为班级中那极少数学习的认真的学生而布置的。绝大部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是马虎应付的,甚至有些学生干脆照抄照搬,对作业十分厌烦,如何扭转这种局面,让学生在作业中享受其中的乐趣,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机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把握好作业的量,做到“精兵简政”“轻负高效”
当前各种辅导资料铺天盖地、良莠不齐,而有的又大同小异,教师不能一句话布置一堆作业:今晚把这两套题都做完。或一味地让学生大量的重复,机械地抄写。这样不但起不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厌烦。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认真地筛选,把那些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作业挑出来,力求让作业少而精,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作业。
二、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体验作业的快乐
传统的作业模式总是以教师的命令式或强制式居多,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发展和个性差异,均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来让学生完成作业。这样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这就要求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分层次布置作业。
对于基础不同、能力不同、兴趣不同、爱好不同的学生个体,采用形式多样的"自助餐"式的作业,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的快乐。
三、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享受作业的乐趣
合作、探究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模式,这种模式不但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能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所以我们应该把这种模式延伸到作业中。
在一次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知识点特别多,而且有些知识点很难在课堂上由个体完成。于是,我便独出心裁,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期以“黄河”为主题的手抄报。作业一布置,各小组成员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有的负责查找黄河的地理知识;有的负责搜集有关黄河的人文知识;有的负责积累与黄河有关的成语、俗语、和谚语;有的负责整理关于黄河的古诗句;有的专门负责设计版面;还有一些同学专门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走进图书馆或从网络中进一步搜集资料,针对黄河断流状况和水污染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出一则则生动、形象的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
几天后,当一张张设计精美、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手抄报展现在我面前时,我在惊讶之余,更为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智慧而骄傲。我深深地体会到:唯有通过合作的方式,才能获得如此丰硕的成果。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2-2-0064-03
《西安晚报》这个专栏的诸多报道,是新闻信息传播现象,也是旅游信息传播现象。本文主要是从传播学角度,来透视这个专栏报道策划的亮点与报道的特色。其策划的亮点与报道的特色紧密结合、难解难分,所以糅在一块论述。
一、既是对诗歌传播功能特殊性的准确圈定,又是对古诗运用的创新性开发
首先,诗歌本身既是信息,又是信息传播的平台。信件在古代是隔居于两地之人信息传播的基本渠道乃至唯一渠道,而诗歌又是古代尤其唐信的常用方式。唐代孟浩然五言律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就是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求职信;《苏轼兄弟与长安山水的不解之缘》这篇报道中讲到苏轼、苏辙弟兄俩常常书赠诗作,其中不少次的“赠”就是以信件的方式送达的。所以,古诗本身传播信息的功能之强,勿庸置疑。报道策划者能用古诗,恰好把准了这一点。
其次,诗歌既是艺术品,又是口传品。先说艺术品。艺术传播功能之强,达到可以改变历史程度,借用一例:《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几乎无人不知,很多人以为水浒上的事是历史真有的,其实真有的只有宋江、燕青二人,其他均为虚构。可见,小说艺术的传播效力是非常强的,作为艺术品的诗歌也不例外。专栏报道中所引用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是出自韩愈的笔下的一首诗,其对小雁塔春天烟雨朦胧迷人景色的生动描述,远远胜过史书对于小雁塔景色的记载。再说口传品。诗歌朗朗上口,好记易背,容易传播,也容易深入人心。专栏报道中引用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几乎人人尽知,因为诗歌好传好记。作为口传品、艺术品的诗歌传播功能之强,不言而喻。同样,用古文写西安名景的也有,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把长安美景写得有声有色,但不好传、不好记,比诗歌的传播功能要逊色得多。报道策划者面对描述西安美景的古文基本不用(只用了《上林赋》中描写古代八水绕长安的一段)而专用古诗,也是可圈可点的,因为诗歌能收到比其他文学体裁要大得多的传播效果。
再次,诗歌不是传播的易碎物,而是传播的恒久品。它不比新闻那样易碎,而是有着恒久的传播功能。报道中引用的《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三千年了,至今人们还在口传不息。报道策划者在稍纵即逝的新闻中敢用数千年的古诗,道理就在于此。
以上三个方面说明,古诗具有特殊的传播功能,《西安晚报》将古诗融入报道,本身就是策划者对其特殊传播功能的准确圈定,又是对古诗运用的创新性开发。
二、既是对“三名”传播效应的精准拿捏,也是对名诗所蕴含的其他传播效应的有效激活
这里面既有策划者的谋略,也有报道者的功劳。所谓“三名”传播效应,是指名人传播效应、名胜传播效应、名景传播效应。
(一)名人传播效应。名人有头等名人与次等名人之分。那些地域性名人,行业性名人,历史时段性名人,只在其地区、其行业、其历史时段有名,出了这个范围则鲜有人知,属于次等名人。而不分行业、不分地域、不分历史时段尽人皆知者谓之头等名人。专栏的报道最让人瞩目的有四个“恰恰”:第一,所涉及的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兄弟等等,恰恰均是头等名人,他们本身的影响都无人超越,当然其传播效应也无人企及;第二,多篇报道中引用的不少诗句,也恰恰是出自这些人的笔下,其高超的艺术性与感染力也莫能望其项背;第三,报道中所讲述的故事,又恰恰是这些头等名人旅游中的相关趣闻,这些趣闻极易引发人们关注并越传越远;第四,报道中提到的这些头等名人本身恰恰就是旅游家,李白“五岳导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句,就将他喜于旅游的性格和盘端了出来。这些头等名人大量旅游诗文在报道中也不少见。《苏轼兄弟与长安山水的不解之缘》这篇报道,从题目到内容,聚焦的恰好是头等名人,讲的恰好全是他们的旅游趣事,“苏轼曾多次来到长安游玩山水,他与其弟苏辙曾经写过数十首关于长安山水的诗文,还留下了‘佛堂吃鱼’等有趣的文化故事,显示了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人生哲理”,写得多么具体,又多么生动!这些信息一旦传入游人的耳目,极大可能吸引他们也会步着苏轼、苏辙的足迹在长安大地神游一番!
(二)名胜传播效应。这里说的名胜,专指历史遗迹,即人文景观。一般而论,名胜传播效应亚于名人传播效应,但具体到西安却有些特殊。西安名胜多如繁星,有不少闻名遐迩,如大明宫、兴庆宫、大小雁塔、钟鼓楼、华清宫、楼观台、汉城遗址、沣镐遗址等等,具有无人不知的吸引力、影响力、渗透力、穿透力。上述名胜在报道中得以凸显,大都写得真真切切,活灵活现。周秦风采、汉唐雄风,这些在古今中外身影显赫的历史印记,作为文化整体也在我们的报道中得到反射。如果说西安是古诗满地,同时也是名胜遍野!仅看报道中所描述的这一切,谁还不思到此一游!
(三)名景传播效应。本文这里所说的名景,是指狭义的名景,除了含有历史典故的历史风景即人文名景之外的自然美景。关中八景有六个在西安,全是历史名景,如灞柳风雪、草堂烟雾、咸阳古渡(典故的产生地在现代西安地盘)、雁塔晨钟、骊山晚照、曲江流饮。在这里我们暂时将这些景物中的人文因素剥离出来,单单欣赏其自然景色:灞柳风雪飘飘,草堂烟雾缭绕,咸阳古渡茫茫,雁塔晨钟嘹亮,骊山晚照迷人,曲江流饮荡漾,哪个自然景色不美?每篇报道在引用古诗的同时,对这些景观如今的美轮美奂,也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绘。游人只要细读这些报道,接收到这方面信息,也可能会未游而醉。
以上的“三名”传播效应,均源自报道中所引用的古代名诗。加上这些古代名诗,就有了“四名”传播效应。这“四名”之间,不是平起平坐、半斤八两的关系,其中,名人传播效应分量最重,因为名人可以成为游人崇拜的偶像。偶像对人的魅力是无穷的,其身上集聚着容易引发关注的丰富信息,对当代旅游有着明显的示范作用与引领作用,是冠于“四名”传播效应的头等传播效应。名诗对游客的影响仅次于名人,因其好记好背深入人心,对游客的影响也不可小觑。报道突出了这两方面,无疑可圈可点。当然,名胜、名景也有很强的诱人之处,策划者与报道者将名人、名诗、名胜、名景紧糅一起,确是大大激活了专栏中各篇报道的传播效应,不能不在此大书特书一番。
三、既是对旅游报道与旅游服务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也是将历史文化与当今景观相融合的可赞的一举
将旅游报道与旅游服务密切结合,是报道策划的一次有益尝试。4月9日的报道名曰《沿这条线 来次穿越时空的唐诗之旅》, 5月19日的报道题为《古诗词里寻灵感》,两篇报道分别给游客介绍了两条旅游线路,简述了线路两旁名胜的历史内涵与名景的姣容美姿,堪称姊妹篇,这姐妹俩姗姗而来很有看点:其一、恰逢其时。前篇登台于系列报道的第二天,时值4月,春色潋滟,春波荡漾,春风柔嫩,春鸟高唱,确是探春、访春、踩春、赏春的大好时光;后篇露面于旅游节,正是人们游名地、看名景、购名物、品名味的最佳之日。其二、使命特殊。这两篇报道,专为游客义务导游。外地游客蜂拥而至,在满目名胜的西安眼花缭乱不知如何择优而游,两眼茫然不知如何选择路径,两篇中的路线提供与景点推荐,正好给倍增的外地旅客奉送了旅游指南,起了赠梅解渴之效,让旅客感到西安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旅游服务高地。其三、内涵丰厚。这篇报道,既为“古今结合”体,又着“诗景融合”衣。所谓“古今结合”体,即所推荐的景点,既有古风古韵,也有现代新姿;所为“诗景融合”衣,即从报道中欣赏到古代名诗的同时,也能领略当今的美景。
开掘历史文化,张扬历史遗存,并借历史文化,大力讲述今天故事,这样的策划不能不赞。在此,选取两只麻雀,重点剖析一下。
第一只麻雀:4月13日的报道《曾经的“东方圣殿” 如今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大明宫遗址 拾捡遍地的故事和诗词》。这篇报道篇幅很长,但应该长;不少解说很详,也应该详。所谓该长,缘于大明宫非同一般,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名声之亮、影响之深,在古代同时期,谁堪出其右者?即使在今天也足以让您叹服再三。唐代的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业昌隆,万方朝拜,不该长吗?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留下足迹的“魏征、张九龄、张说、李适、苏F、李白、杜甫、岑参、王维、白居易、韩愈、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不该长吗?“武则天在乐声中,踌躇满志地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玄宗编排《霓裳羽衣》,杨贵妃曼妙的舞姿与倾城的容颜,艳惊四座,众人皆醉其间”等等典故、趣闻迭生于此,不长,能尽其言吗?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麟德殿等众多皇家宫殿,“金碧辉煌,气势宏大,殿宇林立,廊榭嵯峨”,连唐代的岑参写下“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以表感叹,对于如此气势宏伟、精雕细刻的伟大建筑,作为今人的记者报道不详,于心何忍?开掘历史文化,张扬历史遗存,不但该长、该详,而且“长”与“详”很有必要、不可或缺。再者,历史遗址的修复,贵在守住一个“遗”字,即古址在而古物不存,古址可以整修而古物不可复制。大明宫遗址不比故宫,故宫古迹保留完整不必介绍,而大明宫不细讲实在不行。偌大个大明宫遗址公园,游客远道兴冲冲而来,除了丹凤门可观而外,其余一木未存、片瓦未留。这篇详尽的报道,给游客增添一双穿透历史的眼睛,让他们通过记者的描述想象到当年的辉煌实景,滋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报道别的名胜可以不长不详,报道大明宫不能不长不详。再者,遗址的修复堪称典范,如今申遗已告成功,这篇报道对现今美姿的展现,也有不少光点可书可赞。
第二只麻雀:4月29日的报道《昔日汉渝焙蛹证古人几多悲欢离合――现代哄蓖瓜愿多生态魅力》,此篇报道借专家之口,给当今游人展现了当年“八水绕长安”的美姿倩影,也将附着在八水身上美妙动听的故事娓娓道来。正如报道所说:“长安八水见证了十三朝古都的兴衰,给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如今随着‘八水润西安’工程的实施,长安八水重泛清波,为城市环境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实现‘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生态型国际化大都市进一步前行”。这篇报道穿越历史,横跨未来。作者在引用古诗赞美古代“八水绕长安”的同时,立足点移到当今。西安市政府提出“八水润西安”,将“绕”改为“润”,怎一个“妙”字了得!西安市政府也为这个“润”字施智付力,收到理想效果。昔日的“绕”,展现的是自然之美;今天的“润”,散发的是人间之智。现实确如报道那样,当今改造过的八水,美姿倩影不逊当年。昔日的灞柳还是那个灞柳,仍然依依;今日的八水却不是昔日那个八水,它以河中清波粼粼、两岸红绿相映滋养着今人之心。游人如果失掉看一眼的良机,岂不遗憾终生?如果说第一只麻雀着重于历史文化的开掘,第二只麻雀则着重于现今景点的展示。无论哪一种,都与旅游文化紧密切合。
尚须需说明的是,将古诗与旅游结合一起进行报道还有两个“最合适”与两个“最好不过”:一是发生在西安最合适,因为古老的西安,不比新兴城市大连、青岛,它是古诗满地的城市;二是由《西安晚报》来做这个题目最合适,因为该报是古诗满地的西安的晚报,相比于西安其他报纸更能凸显西安的名片效应。所以说,这样的报道,发生在西安最好不过,由《西安晚报》来做,也最好不过。
四、既应对名胜名景的选取突出重点,又应对古诗典故的引用适度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