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精读课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4:58: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英语精读课堂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英语精读课堂论文

篇1

良好的教书艺术莫过于娴熟地使用问题。课堂提问是英语精读课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课堂提问这门艺术的研究,能有效地提高英语精读课教学效果。

一、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提问现状

精读课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阅读为重点辅以听、说等各方面,涵盖全面的英语技能知识。当前,许多精读教师对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缺乏研究与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缺乏艺术性。有些问题肤浅、平庸、缺少信息沟,问法单调,只能置学生于被动地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二、课堂提问的类型

1.了解性提问。这类问题主要是老师为掌握学生对事物的了解情况。

2.体验性提问。这类问题主要针对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

3.预测假设性提问。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对事物的发展做出预测或推测。

4.知识性问题。这类问题是根据课堂需要,教师对学生已学知识或已有的背景知识进行的提问。

5.理解性问题。这类问题可检验学生对材料所提供的重要事实或特定细节的掌握情况,也可训练学生迅速获取重要信息的技能及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及短语的能力。

6.推断性问题。这类问题是针对文章的引申意义、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而提出的。学生需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

7.分析性问题。该类问题学生需将有关的信息一点点地挑出来,把它们与整体意义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后得出结论。

8.综合性问题。该类问题要求学生把文章所提供的有关信息拼凑到一起,进行综合加工,形成新的观点和看法。

9.评论性问题或观点性问题。该类问题就是对文章的内容、观点进行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陈述其理由。

问题的种类很多,都对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并不是说每次课都应包括所有类型的问题,具体采用哪种形式的提问,还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三、如何艺术性设计英语专业精读课堂问题

一般来说,专业精读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热身阶段、课文处理阶段、课文处理后阶段。三个阶段各有侧重,因此所设计的问题也有所不同。

1.热身阶段

热身阶段是总体式教学的重要一环,主要目的就是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接受新知识做好准备。因此这一阶段问题的设计必须注意到趣味性,体验性,可说性。如笔者在上英语专业《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二单元Text1TheTeddyStoddardStory时,就采用了如下类型问题:

1)观点性提问

Whatqualificationsagoodteachershouldhave?

2)了解性提问

WhatdoyouknowaboutAmericaneducationalsystem?

3)体验性提问

Whatisthehappiestexperienceyouhaveeverhadinyourlife?

4)预测假设性提问

Supposeyouaretheteacher,whatwillyoudo?

以上问题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想象力和英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课文处理阶段

课文处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关键所在,课文是文化背景、词汇、语法、篇章等知识的载体。通过课文处理,要求学生能把握课文基本思想和篇章结构,了解作者思路等,具有语篇理解能力。这一过程中,老师需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问题主要有以下类型:

1)理解性问题

Whatdoesthesentencemean?

2)综合性问题

Whatisthemainideaofthethirdparagraph?

3)分析性问题

Accordingtothepassage,where/when…?

4)推断性问题

Whatwillhappeninthefollowingparagraph?

5)观点性提问

What’syouropinionontheattitudetheteachertowardsTeddyStoddard?

这个阶段思索性问题策略的持续使用可保持学生高度注意,使教学相融,加强师生交流。

3.课文处理后阶段

在课文处理完成以后,设计一些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复习、复述课文、总结中心思想、课文场景表演、课堂辩论、小组讨论等进行巩固,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掌握。这一阶段的问题应与课文密切相关。有以下类型:

1)综合性问题

What’sthemainideaofthetext?

2)分析性问题

What’sthestyleofthetext?

3)推断性问题

Whatkindofcareerwouldyouliketodo?Why?

这一阶段的问题可让学生发挥想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原文,培养其思维和应用语言的能力。

四、专业精读课堂提问艺术应注意的问题

1.专业精读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问题要讲究趣味、结合实际。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教师有艺术的提问,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振奋感情、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专业精读课堂提问要与情感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教师在课堂上应时时体现出爱。给予每个学生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教师要给予提示,诱导学生作答。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以肯定为主,肯定其勇于回答、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精神。

3.专业精读课堂提问要突出主体,引导思索。设计的问题要能突出主体,发展思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发现原因,引导思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少提“封闭式”问题,多提“开放式”问题,给予学生足够时间展开讨论并充分让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

4.专业精读课堂提问要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从不同角度,由易到难,创造一种能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的情景。教师要注意在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引起他们的共鸣,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不断拓展知识。:

5.专业精读课堂提问要陶冶学生情操。培养的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讲究艺术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提问艺术在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也证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的艺术——问题的设置、提出、回答等,对启迪学生思维,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应深入研究提问的艺术性,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使提问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

篇2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101-03

Practice of ESA Model in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and Humanistic Quality Training//DONG Yan, MENG Qingliang

Abstract By discussing the use of ESA teaching program designed

by Jeremy Harmer in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ourse, this paper will point out its major role in greatly enhan-c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ESA model;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humanistic quality

1 英语精读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

2015年新制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应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在外事、教育等各部门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面对21世纪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高等学校教育者们的教育目标有了新的变化:英语专业本科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的英语专业知识,还应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并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显而易见,这个教育目标事实上对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人文知识的充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新要求。

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要求,必须主要依托于英语专业课程来实现。英语精读课是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一、二年级开设的最重要、综合性最强的学科基础课,时间为四学期,总共累计达432课时之多。所选教材内容通常以讲授各种文体的课文为主,大多生动有趣,饱含人生哲理,便于教师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载体。如何一方面最大效率地进行学生的业务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应该在精读课程安排上注意两者的合理配置,使它们有机、和谐地融为一体,二者不可偏废。

英语精读课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与提升。在课堂教学中要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除此之外,教师应积极探索更多新的、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加速实施精读课堂教学改革。笔者有着多年的精读课教学经验,尝试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最终发现:相对于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三P法(Presentation, Practice and Production)、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

guage Teaching)等教学法,把ESA教学模式投入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能大力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2 ESA教学模式与英语精读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的英国英语教育专家杰里米・哈默(Jeremy Harmer)在其力作《怎样教英语》(How to Teach

English)中提出ESA教学模式,其中的教学三要素分别是E(Engage,投入)、S(Study,学习)和A(Activate,活用)。通过三个要素的顺序变换和不同组合,可以设计出三种不同的课型:直线型(Straight Arrows Sequence)、反弹型

(Boomerang Sequence)和杂拼型(Satchwork Sequence)。

ESA这一教学模式颇具新颖性,遗憾的是历来常为研究者所忽视。事实上,相对于任务型教学、传统的翻译法教学,灵活多变的ESA教学模式与语言教学相当契合,能以最积极的“投入”和最多样的“活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自主性,从而创造最佳的外语学习语境。在探讨将ESA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为数不多的论文中,刘芝宁的《ESA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与苏勇的《谈ESA程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颇具启示意义。此类相关论文大概都分解了三个阶段的教学步骤,以例证的方式论述ESA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及其对某一课程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然而,笔者在应用这一理论进行教学时发现,ESA对于课堂教学的最大裨益不在于教学效果的直接产出,而在于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潜移默化之影响。人文素质培养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决不能一蹴而就,必在课堂上进行长期不懈的渗透。

本文将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综合英语教程Ⅳ》为蓝本,以“投入”“学习”“活用”三个阶段为不同的侧重点,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建构以ESA为核心的英语精读教学新模式,并着重探讨这一模式对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深远作用。

3 ESA教学模式与提高学生多元人文素养的高度契合

此部分将ESA教学模式运用到第四册第一课《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的教学实践中,以探讨它的每个元素对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重大作用。

投入(Engage):激发最佳的学习热情与想象力 哈默认为,学生之所以对所学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是因为他们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而一堂非常有趣感人或具启发性和挑战性的课,往往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掌握得较好[1]。因此,在投入阶段,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多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最为有效地投入。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查阅地图,搞清英国湖区的地理特征;通过播放音频,让学生感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ordsworth)所创作的《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这首名诗,欣赏诗中的音韵美和意象美;通过观图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想象力,猜测英国的湖区会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历史文化遗产等。

投入最重要的意图就是启发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兴趣,促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之中。这一阶段正是以各种方式刺激学生自觉主动汲取人文知识的大好时机,更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这一阶段应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活动应面对全体学生,提倡人人参与。

学习(Study):促进汲取人文知识 在学习阶段,“精读课教师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并将重点放在语言点及语言的构成上”[2],同时注重动词时态p特殊句式和修辞方法的使用。以下同样以第一课为例,阐释学习阶段的主要授课过程。

首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最终总结出课文每一部分的小标题及其主题句。如前三段课文中,作者是在讨论英国湖区的地理特征,因此,最后学生可以用“湖区的地理特征”(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 Lake

District)类似的表述对此进行概括,考查学生对于课文是否有较好的理解。还要设置合理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为什么作者说华兹华斯和波特赋予了湖区独特的魅力?”(Why does the author say that Wordsworth and Potter give the unique charm to the Lakes?)学生在总结小标题和思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极大锻炼。

接着,教师开始讲授每一部分的重要词汇和句式,但不一定要采用传统的逐句讲的方法,而是进行灵活处理。如鼓励学生挑出本文中用于修饰山谷(valley)的形容词lush、extraordinary、glacial、green;修饰高山(moun-

tain)的形容词high、craggy;修饰风景(landscape)的形容词spectacular、compact、crumpled;修饰湖泊(lake)

的形容词deep、idyllic;修饰山峰(peak)的形容词im-

posing、craggy;修饰小山(hill/fell)的形容词rolling;

修饰山坡(slope)的形容词grassy。这种归类讲述法能增强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使他们意识到能用多种表达去描述一个特定的事物,从而避免单一重复的描述。

在学习阶段,通过教师启发提问与讨论式教学为主的方法,不仅使学生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专业知识得以极好的巩固,而且他们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活用(Activate):最大限度地提高多元人文素质 活用是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ESA模式中最能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元素。活用练习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更牢固地使用语言知识,而且能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或写作能力。“课堂教学中的活用方式分为读前活用活动和读后活用活动。读前活用活动有语义分析活动、句子分析活动、体裁分析活动等。读后活用活动有扮演角色、讨论等。”[3]

哈默认为,本阶段重点在于使学生在一个特定的话题中或情境下尽可能自由地、有效地、“交际地”运用所学语言。相对于读前活用活动,读后活用活动更为重要,主要包括戏剧表演、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故事或诗歌写作甚至拍摄微电影等。具体到本课,笔者设计如下读后活用活动。

1)让学生对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这首著名的抒情诗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表演,并动手制作视频。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到英语诗歌的基本结构与押韵情况,在背诵表演的过程中还能陶冶情操,大大增添美的感受。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取山东省某个著名景点进行介绍,需运用学习阶段所涉及的部分单词及句式,并想象一个外国游客在这个景点旅游时发生的故事,面向大家用英语进行讲述。

最终,活动进行得颇为成功,学生或陶醉在深情优美的朗诵中,或开心爆笑于旅游故事中,从而使想象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得以极大提升。同时,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加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处理有了更大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

4 结语

哈默的ESA教学模式操作时灵活多变,对于确保英语专业学生在精读课上的主体地位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优荨W魑ESA教学模式的三个重要元素,投入、学习和活用三者的有机结合与合理配置,能使学生最大化地汲取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应坚持在英语精读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篇3

一、引言

英语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应该而且能够兼顾国家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和当前发展需要。英语口语流利性是英语学习者的口语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成了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英语专业精读课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培养英语专业的学生综合性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在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英语专业学生对精读课的学习和掌握,一方面受到语音、语调、单词、语法等语言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受到一些非语言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学生对精读课理解水平高低的非语言因素

1.文化背景知识。所谓文化背景知识就是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程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中西方文化的迥异形成了语言运用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差异、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不同。学生如果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没有一定了解,势必会导致在课文理解时的晦涩难懂。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本的第三册和第四册为例:在精读第三册中的highland fling(苏格兰高地舞),the volga(伏尔加河),thanksgiving(感恩节),aristotle(亚里士多德)等;在第四册中的communion(圣餐),the world bank(世界银行),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zimmerman note(齐默曼函电),the league of nations(国际联盟)等。以美国大片经典之作true lies为例,如果学生对特定的文化背景缺乏相关的了解,在正常的播放速度下是很难完全弄懂影片的内容的。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英语网络资源,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例如在多媒体环境下加大有声资料的使用来培养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在背景知识介绍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加入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英语网络资源知识介绍,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

2.信息的掌握程度及知识的广博程度。所谓信息的掌握程度及知识的广博程度,即对一般知识和各类学科知识的基本了解。这些知识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体育等,这些知识本身就是一种非语言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一个不了解the beatles的人就不会去研究rock and roll的历史;还有像oscar,grammy及其相关的名作,以及一些国际性的组织un,wto,who,imf等。当各种信息通过多种方式(课本、磁带、录像等)传到学生那里,有时会出现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使作为载体的语言被曲解或者完全听不懂的情况,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精读课文的理解与掌握。

三、采取的对策

在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中,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等语言因素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忽略了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则会对精读课教学产生很大的限制,也会从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加强在精读课教学中对学生的非语言因素的开发与培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实施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

1.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跨越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障碍。在精读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介绍英美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但仅有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不够的。作为精读课老师,我们应在介绍语言技巧进行语言能力训练的同时,穿插一些额外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要注重对学生非语言因素的开发,其实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或非语言因素应用程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因素,而且取决于教师对学生非语言因素指导开发的程度。例如,在讲wto(世界贸易组织)时,也可引导学生关注一些常用术语:nafta(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北美自由贸易协定),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and tariff:关税贸易总协定)等[1]。

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gdp(国内生产总值),down payment(预付款;定金),bad debt(呆账),nasa(国家航空航天局),bioeconomy(生物经济),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等名词的使用已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学生的专业所限,当他们遇到信息量大、专业性强的语言材料时,往往摸不着头脑、有的甚至不懂装懂。在摸不着头脑或不懂装懂的状态下,学生很难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与兴趣,更别说针对话题进行英语语言交际了。要想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们一方面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们多留意当代社会在各个方面取得的进步,尤其要熟悉一些专业术语。当然这对精读课教师的知识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充电”,师生共同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增强精读课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

四、非语言因素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能力的培养最后还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精读课教学中非语言因素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社会语言学针对chomsky的语言应用和语言应用能力,提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2]。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交际能力包含了chomsky的language competence,包含了语言的知识和语言的应用。正如上文所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对曾经感到陌生的话题由无话可说变成有话可说,进一步表现为能较好地运用英语的知识针对某一话题畅所欲言,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了从多个方面调动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活动,从而有效地促成他们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教师应摒弃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较好地融合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交际活动[3]。在精读课堂中,词汇学习、文中涉及的语法知识及课后练习等内容可以由学生自行在课下完成,最重要的部分是课堂活动,教师应该使课堂活动成为学生对精读课教学中最感兴趣的部分。而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非语言因素与课文内容,扩大学生的信息量,采取将全班分组的形式,让学生主动进行同伴教学(peer teaching)、参与自我评价,共同探讨与课文相关且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4],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五、结语

从上文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在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教学活动中,可在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加大非语言因素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福祥,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10.

篇4

论文摘 要: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尤其在精读课教学中,注重非语言因素的培养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指出影响学生对精读课理解水平高低的非语言因素及采取的对策,论述了非语言因素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一、引言

英语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应该而且能够兼顾国家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和当前发展需要。英语口语流利性是英语学习者的口语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成了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英语专业精读课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培养英语专业的学生综合性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在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英语专业学生对精读课的学习和掌握,一方面受到语音、语调、单词、语法等语言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受到一些非语言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学生对精读课理解水平高低的非语言因素

1.文化背景知识。所谓文化背景知识就是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程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中西方文化的迥异形成了语言运用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差异、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不同。学生如果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没有一定了解,势必会导致在课文理解时的晦涩难懂。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本的第三册和第四册为例:在精读第三册中的Highland Fling(苏格兰高地舞),the Volga(伏尔加河),Thanksgiving(感恩节),Aristotle(亚里士多德)等;在第四册中的Communion(圣餐),the World Bank(世界银行),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Zimmerman Note(齐默曼函电),the League of Nations(国际联盟)等。以美国大片经典之作True Lies为例,如果学生对特定的文化背景缺乏相关的了解,在正常的播放速度下是很难完全弄懂影片的内容的。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英语网络资源,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例如在多媒体环境下加大有声资料的使用来培养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在背景知识介绍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加入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英语网络资源知识介绍,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

2.信息的掌握程度及知识的广博程度。所谓信息的掌握程度及知识的广博程度,即对一般知识和各类学科知识的基本了解。这些知识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体育等,这些知识本身就是一种非语言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一个不了解The Beatles的人就不会去研究Rock and Roll的历史;还有像Oscar,Grammy及其相关的名作,以及一些国际性的组织UN,WTO,WHO,IMF等。当各种信息通过多种方式(课本、磁带、录像等)传到学生那里,有时会出现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使作为载体的语言被曲解或者完全听不懂的情况,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精读课文的理解与掌握。

三、采取的对策

在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中,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等语言因素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忽略了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则会对精读课教学产生很大的限制,也会从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加强在精读课教学中对学生的非语言因素的开发与培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实施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

1.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跨越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障碍。在精读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介绍英美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但仅有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不够的。作为精读课老师,我们应在介绍语言技巧进行语言能力训练的同时,穿插一些额外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要注重对学生非语言因素的开发,其实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或非语言因素应用程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因素,而且取决于教师对学生非语言因素指导开发的程度。例如,在讲WTO(世界贸易组织)时,也可引导学生关注一些常用术语:NAFTA(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北美自由贸易协定),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and Tariff:关税贸易总协定)等[1]。

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GDP(国内生产总值),down payment(预付款;定金),bad debt(呆账),NASA(国家航空航天局),bioeconomy(生物经济),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等名词的使用已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学生的专业所限,当他们遇到信息量大、专业性强的语言材料时,往往摸不着头脑、有的甚至不懂装懂。在摸不着头脑或不懂装懂的状态下,学生很难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与兴趣,更别说针对话题进行英语语言交际了。要想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们一方面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们多留意当代社会在各个方面取得的进步,尤其要熟悉一些专业术语。当然这对精读课教师的知识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充电”,师生共同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增强精读课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

四、非语言因素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能力的培养最后还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精读课教学中非语言因素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社会语言学针对Chomsky的语言应用和语言应用能力,提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2]。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交际能力包含了Chomsky的language competence,包含了语言的知识和语言的应用。正如上文所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对曾经感到陌生的话题由无话可说变成有话可说,进一步表现为能较好地运用英语的知识针对某一话题畅所欲言,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了从多个方面调动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活动,从而有效地促成他们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教师应摒弃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较好地融合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交际活动[3]。在精读课堂中,词汇学习、文中涉及的语法知识及课后练习等内容可以由学生自行在课下完成,最重要的部分是课堂活动,教师应该使课堂活动成为学生对精读课教学中最感兴趣的部分。而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非语言因素与课文内容,扩大学生的信息量,采取将全班分组的形式,让学生主动进行同伴教学(peer teaching)、参与自我评价,共同探讨与课文相关且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4],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五、结语

从上文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在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教学活动中,可在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加大非语言因素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福祥,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10.

篇5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课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理解考试是考查和测试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从历年大学英语四、六级、公共英语等级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英语考试、实用英语等级考试(A级、B级)等试题来看,阅读在试题中占据了首要位置。阅读理解题量逐年增多,知识面逐年拓宽,灵活度逐年增大。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体现在整个卷面上,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只有不断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掌握阅读技巧,才能实现阅读能力的真正提高。

二、阅读课介绍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课型一般分为精读课和泛读课。精读课着重传授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如:词汇、语法、句法、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等。在中国,英语精读课一直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比听力课和泛读课投入的课时都多。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精读,是指为了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熟练程度而对文章进行反复钻研、细心领会的一种阅读方法。精读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课文语言材料进行精细地分析,最后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泛读是精读课的延伸和补充,着重培养阅读的流利程度,突出“广”与“泛”。是我们对各方面知识广泛吸取的过程。精读是泛读的基础,泛读是精读的提高。作为教学过程来说,任何一门课程都是教师、知识和学生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和学生在学习时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能实现由教学目的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无论精读课、泛读课都是由人来执教的,是通过一定的教材和方法来实现的,是依靠学生全面积极的活动来完成的。它们各有各的任务,其本身无所谓孰优孰劣。就课型设置而言,目前许多高校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以精读为主要手段的阅读课,同时辅之以少量的听力课和泛读课。

三、阅读能力

所谓阅读能力主要是指精读和泛读能力。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尤其是泛读。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语法规则、表达思想的方式;都有特定的幽默、逻辑,都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大量阅读对于提高语言能力有极大帮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阅读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学会不同的阅读方法,特别是精读和泛读。大学英语阅读训练是大学英语学习的核心。也可以认为阅读能力是听、说、写、译的必要前提条件,在英语阅读训练中正确选用阅读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训练的效果。

四、阅读能力测试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篇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现在的英语考试重点已转移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它包括对语篇的阅读速度、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以及语篇分析能力等。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不仅仅体现在阅读测试题上,同时也体现在整个卷面上,如完形填空也是对阅读能力的检测。另外,短文改错和写作题也都与阅读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应明确阅读能力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理解能力有赖于拥有的词汇量、基础语法知识等因素而阅读能力则有赖于阅读技巧。实践证明,在理解能力同等的情况下,经过阅读技巧训练学生,其理解水平和阅读速度均高于其他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和做题的准确率。

五、阅读能力测试的目的

阅读理解是各类英语考试试题分值最高的题型,文章共占35%-40%分。除此之外,还有完形填空题、短文改错和写作题也都与阅读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测试的目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这样,教师可以通过反馈来修正他们的教学活动,学生则以之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反馈是教学中学生和老师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学习。

Gipps(1994)提出,测试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以促进他们的学习:“Gipps从三方面概述了测试的主要特点:考试的目的、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方法。考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考试的内容要贴近英语教学大纲,考试的方式是学生都有机会去表现自己。Cohen(1994)认为,测试的反馈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促进学生将来的学习。

六、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必须注意的方面和建议

(一)精读课教学与泛读课教学同时并重,提高大学英语阅读理解测试能力

在英语为外语的环境中,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包括精读课教学与泛读课教学。大学英语课堂精读教学的主要模式是以教师对课本和应试技巧的讲解式教学讲解词汇。分析句子结构为主。侧重语言、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有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各种活动。虽然在精读课学生的词汇量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对文章的理解只注重于句子的结构分析,所以学生只学了许多语法规则,而没有学到阅读的各种方法,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并具备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和分析能力以后,就要进行广泛的阅读,以巩固和扩大词汇量,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泛读是处于一种较为深入或较高层次阶段的学习,它是在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拥有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的一种综合性的语言活动。大学英语的泛读课除主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之外,还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培养学生熟悉书面语言的各种句子和篇章结构。精读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语法、语音等语言知识,泛读要求学生读的多、读得快和读的广,还要求理解准确。泛读是快速而广泛的阅读,是精读课的补充和延伸。在某种程度上说,泛读比精读还重要,因为精读课从其题材、内容和语言结构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局限性,而泛读则不同,它具有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等特点,在实际生活里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阅读一般都是泛读,精读的实用机会不多,只有具有泛读能力的人,才可以说具有阅读能力。阅读得越多,获得的各种交际功能和意念就越多。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精读课教学与泛读课教学同时并重,两者缺一不可。更不能采取“以精代泛”或“精泛结合,以精为主”的教学模式。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课堂阅读教学示范功能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下,对学生进行科学阅读方法的示范和引导,将课堂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教师要科学地指导学生课余的阅读活动,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的调控和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阅读,做到课前预习,(包括拼读阅读材料的生词、词组,阅读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找出语言难点,就阅读内容提出问题)课中解决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三)定期进行测验,检查学生的真实参加考试的阅读水平

在阅读的时候,对文章的理解不一定准确。而如果去做阅读文章的理解题,根据做理解题的对错,就会发现理解上偏差,从而找出理解不准确的原因:究竟是语法没掌握好,词汇领悟不对,还是价值观不同,或是文化背景有差异。经过这种训练,对语言的理解深度就会拓展,阅读的准确性和速度也会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模仿大学英语各种考试阅读理解的出题模式,对阅读材料设计4—5个选择题或问答题让学生限时完成,然后引领学生把每个小题中的问题带入到阅读材料里去探索解答。以便了解阅读理解能力和水平的增长情况。定期在试卷规定的时间按照实考试题进行测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做题技巧。

(四)引导学生阅读的好习惯

除了课堂课文教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泛读是强调理解的快速阅读,是为了理解大意而进行的阅读活动。泛读只局限在课堂上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做大量的英语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简易读物开始过渡到读英语文学的原着,还应该读大量的英语报刊、杂志、历史、传记等书中的文章,还可以从互联网选择下载喜欢且能读懂的文章作为课后泛读材料提高泛读和快速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阅读能力,拓宽阅读学习渠道,提高测试能力。

(五)教学中坚持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通过阅读学写作教学模式,将读与写紧密结合。读是为了写。读是写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写是读的客观反映。通过写来提高读的效果。通过阅读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小说、杂志、报纸、还有出自英美学者的论文范文,再从语言的角度观察他们的写作特点,最后达到模仿写作的效果。这种通过先阅读、观察归纳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观点然后再模仿的写作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写出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

(六)教学中注意将背景知识导入到相关阅读材料中

教学过程中,结合语篇将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导入,引导学生识别语篇主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词汇能力,提高阅读能力。

(七)掌握阅读考试的一些基本技巧

有关阅读的技巧,特别是泛读的技巧已有大量的文章提出建议,但我们在教学时还是要指导学生主要的阅读技能:如何抓主题思想,如何找出主要事实或特定细节,如何进行推理与判断,如何确定难点以及如何猜测词义等。在做题时,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定,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英语阅读速度而且又能提高做题的准确性。1、先文后题。即先把全文读懂,然后做题;2、先题后文。即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文章。

(八)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制订适合个人的阅读计划,检查课外阅读任务

篇6

“工程任务课程化”是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落实“工程教育”所采用的具体做法之一,也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约翰 杜威所提出的“做中学”这一学习战略的深化,杜威指出:“从做中学比从听中学是更好的学习方法。”而将工程过程(cdio)“复制”到学生的课堂中去,则恰恰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作为教学任务的工程任务的完成活动,教师则成为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和任务完成的协助者。 

一、“工程任务课程化”在英语课堂应用的必要性 

作者曾为美国斯特灵换气设备有限公司总裁凯特女士与中国大商集团齐齐哈尔分部总经理廉先生做过谈判翻译,谈判结束时,凯特女士对我说,中国有很好的工程师,像廉经理这样的,也有很好的英文翻译,像lucy(指当时的我)这样的,但是,却很少有既懂工程知识又有很好的英语翻译能力的人才。言外深深表达了她对中国有外语应用能力的工程人才缺失的遗憾。 

法国alstom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说:跨国企业非常需要具有坚实的工程知识基础、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团队合作能力,并且语言和交流技能都比较高的工程技术人员,而中国工程师在这些方面较薄弱。 

全球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和供应商john deere公司中国总裁在“北京国际机械工程教育论坛”的报告中指出,其属下天津分公司中国工程师具有如下缺点:(一)缺乏实践经验;(二)对于企业文化接受和认同慢;(三)缺少制定决策的技能;(四)缺乏交流技巧,英语表达不流利;(五)工作效率不如美国工程师。 

如上实例说明了中国工程人才英语能力缺乏、或是英语人才没有工程知识并亟待解决的现状,也为职教人员提出了不可不面对的严峻问题。作为英语教育者,将“工程任务课程化”推进英语课堂教学成为不可推卸的教育重任。 

二、英语精读课程分析 

英语精读课是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肩负着综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综合能力的重任,而且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衔接,传统的课堂训练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一)根据作业要求进行相关信息搜索、整理、形成报告并在课堂做presentation(推介);(二)职场环境模仿,进行招聘、面试等;(三)英文情景剧表演。以上三种形式都是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的,可以有效地让学生进行口语的实训演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及使用英语的兴趣,但“沙盘”式训练具有以下缺点:1、学生处于人为的模拟环境中,距离现实仍有距离;2、没有真实的结果,学生的任务完成的期待值较低;3、缺乏“实利”刺激,很难维持学生的积极性。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探索“真实的职业环境”成为学生训练任务的主要核心,而在纯理论课堂实施“工程任务课程化”的方法称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创新突破口。 

三、“工程任务课程化”的具体实施 

首先,借经世商贸有限公司发出翻译招标公告的机会,让学生分组准备竞标,课上由教师进行标书相关知识的引导行学习,课下学生按组准备标书、竞标讲演稿及工作计划等,然后参加公司的招标竞标会,得标小组按要求完成竞标任务。因为公司的“翻译工作”充实,所以大部分参与竞标的小组都获得了工作任务,并在得标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翻译任务,获得一定的工作收益。在这一活动中,老师要完成课堂内的“标书知识讲解、标书制作检验、模拟投标、翻译任务相关知识教学、翻译任务完成过程追踪、翻译结果检验”等相关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完成整个“工程任务”。 

在英语精读这样的纯理论课堂引入“工程任务”,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得以现实化和丰富化,学生能够走出课本,走入“工程”,极大地缓解了学生学习单纯课本知识造成的“疲劳”,学生因为有老师的支持、公司的信赖、实际利益的激励和具体任务的真实而积极性大增,完成任务的动力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得以真实地提高;而将“工程任务”引入课堂,连续成课程,则使得我院专业公司的实际业务得以最快捷、有效地完成,极大地节约了“翻译任务外流”而造成的损失,提高了运营及管理效率。 

四、实施“工程任务课程化”的长远意义 

首先,对于教师而言,在理论课堂实施“工程任务课程化”本身就是一个难于突破的“瓶颈”,而将我院专业公司翻译任务引入课堂完成且取得良好的结果提供给教师继续探索的前鉴,我院其它专业大多为实体专业,都有自己的下属专业公司,公司业务实际,且随着商贸活动的丰富和市场的发展,涉外业务会逐步增加,这给我们外语系工具类专业学生接触“工程任务”提供了很大的前景。我院工具专业与实体专业之间的距离不过两百米,将“工具”类教学与“实体”类实践相衔接已经不再只是设想,缺少的只是教师对于机遇的把握与课程的设计。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理论课堂的奠基学习已经进行得很好,尤其是大二以上的学生,对于“语言”这一“工具”的使用缺少的就是真实的使用环境。他们经历了这次精读课堂“工程任务”的完成,对于未来职业的需求,如:网络客户的寻找、涉外资料的翻译、网络商品的营销等业务都能够一贯而通;基于这样的经历,学生们能够适应将来教师所设计的新的“工程任务”课堂,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完成“工程实践”,锻炼好自己,迎接竞争激烈的职场。 

篇7

论文摘要:创设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程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完成“工具”与“实体”的有效衔接,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是“工程任务课程化”在纯理论课堂的探索性实践,其结果对于“工具类”专业的教学与学习具有深远意义。

“工程任务课程化”是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落实“工程教育”所采用的具体做法之一,也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约翰 杜威所提出的“做中学”这一学习战略的深化,杜威指出:“从做中学比从听中学是更好的学习方法。”而将工程过程(CDIO)“复制”到学生的课堂中去,则恰恰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作为教学任务的工程任务的完成活动,教师则成为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和任务完成的协助者。

一、“工程任务课程化”在英语课堂应用的必要性

作者曾为美国斯特灵换气设备有限公司总裁凯特女士与中国大商集团齐齐哈尔分部总经理廉先生做过谈判翻译,谈判结束时,凯特女士对我说,中国有很好的工程师,像廉经理这样的,也有很好的英文翻译,像Lucy(指当时的我)这样的,但是,却很少有既懂工程知识又有很好的英语翻译能力的人才。言外深深表达了她对中国有外语应用能力的工程人才缺失的遗憾。

法国Alstom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说:跨国企业非常需要具有坚实的工程知识基础、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团队合作能力,并且语言和交流技能都比较高的工程技术人员,而中国工程师在这些方面较薄弱。

全球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和供应商John Deere公司中国总裁在“北京国际机械工程教育论坛”的报告中指出,其属下天津分公司中国工程师具有如下缺点:(一)缺乏实践经验;(二)对于企业文化接受和认同慢;(三)缺少制定决策的技能;(四)缺乏交流技巧,英语表达不流利;(五)工作效率不如美国工程师。

如上实例说明了中国工程人才英语能力缺乏、或是英语人才没有工程知识并亟待解决的现状,也为职教人员提出了不可不面对的严峻问题。作为英语教育者,将“工程任务课程化”推进英语课堂教学成为不可推卸的教育重任。

二、英语精读课程分析

英语精读课是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肩负着综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综合能力的重任,而且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衔接,传统的课堂训练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一)根据作业要求进行相关信息搜索、整理、形成报告并在课堂做presentation(推介);(二)职场环境模仿,进行招聘、面试等;(三)英文情景剧表演。以上三种形式都是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的,可以有效地让学生进行口语的实训演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及使用英语的兴趣,但“沙盘”式训练具有以下缺点:1、学生处于人为的模拟环境中,距离现实仍有距离;2、没有真实的结果,学生的任务完成的期待值较低;3、缺乏“实利”刺激,很难维持学生的积极性。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探索“真实的职业环境”成为学生训练任务的主要核心,而在纯理论课堂实施“工程任务课程化”的方法称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创新突破口。

三、“工程任务课程化”的具体实施

首先,借经世商贸有限公司发出翻译招标公告的机会,让学生分组准备竞标,课上由教师进行标书相关知识的引导行学习,课下学生按组准备标书、竞标讲演稿及工作计划等,然后参加公司的招标竞标会,得标小组按要求完成竞标任务。因为公司的“翻译工作”充实,所以大部分参与竞标的小组都获得了工作任务,并在得标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翻译任务,获得一定的工作收益。在这一活动中,老师要完成课堂内的“标书知识讲解、标书制作检验、模拟投标、翻译任务相关知识教学、翻译任务完成过程追踪、翻译结果检验”等相关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完成整个“工程任务”。

在英语精读这样的纯理论课堂引入“工程任务”,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得以现实化和丰富化,学生能够走出课本,走入“工程”,极大地缓解了学生学习单纯课本知识造成的“疲劳”,学生因为有老师的支持、公司的信赖、实际利益的激励和具体任务的真实而积极性大增,完成任务的动力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得以真实地提高;而将“工程任务”引入课堂,连续成课程,则使得我院专业公司的实际业务得以最快捷、有效地完成,极大地节约了“翻译任务外流”而造成的损失,提高了运营及管理效率。

四、实施“工程任务课程化”的长远意义

首先,对于教师而言,在理论课堂实施“工程任务课程化”本身就是一个难于突破的“瓶颈”,而将我院专业公司翻译任务引入课堂完成且取得良好的结果提供给教师继续探索的前鉴,我院其它专业大多为实体专业,都有自己的下属专业公司,公司业务实际,且随着商贸活动的丰富和市场的发展,涉外业务会逐步增加,这给我们外语系工具类专业学生接触“工程任务”提供了很大的前景。我院工具专业与实体专业之间的距离不过两百米,将“工具”类教学与“实体”类实践相衔接已经不再只是设想,缺少的只是教师对于机遇的把握与课程的设计。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理论课堂的奠基学习已经进行得很好,尤其是大二以上的学生,对于“语言”这一“工具”的使用缺少的就是真实的使用环境。他们经历了这次精读课堂“工程任务”的完成,对于未来职业的需求,如:网络客户的寻找、涉外资料的翻译、网络商品的营销等业务都能够一贯而通;基于这样的经历,学生们能够适应将来教师所设计的新的“工程任务”课堂,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完成“工程实践”,锻炼好自己,迎接竞争激烈的职场。

篇8

1.引言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一线英语教学者和科研工作者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如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等。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读、听、说、写、译的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这一培养目标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给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挑战。本文提出并首次尝试性地将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精读课堂,使教师在使用同一教材的基础上,将听、说、读、写、译融为一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其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2.一体化教学模式内容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已不罕见,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居多,强调视、听、说三种感官的有机融合。闫建华等(2008)、钱虹等(2011)实证研究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指出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写作水平明显提升。田荔(2010)、张谡等(2006)虽然指出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精读课堂的有效应用,但前者脱离了与教材具体内容的实践结合,后者只对“读写一体化”这一种策略进行了探讨,本文将弥补二者之不足,以教材为出发点,从三个方面阐释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内容。

2.1听说一体化

听说一体化的实施建立在主题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将信息输入“听”与信息输出“说”有机结合起来。要求听说主题与课文主题保持一致但不拘泥于课文,留给学生拓展的空间。这里的听是有准备地听,泛泛地听;说既包括听力材料的内容陈述,又包括对主题内容的有感而发。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1.1课前预习环节。老师对单元主题加以拓展告知学生,学生预习时有的放矢地准备相关内容,作为课上听力和讨论的背景信息。

2.1.2课上听写环节。老师将听力材料播放两遍,学生边听边做笔记。笔记不要求与文本完全一样,但内容要尽量与原文接近,既练习了听力,又进行了创造性训练。

2.1.3课上陈述和讨论环节。学生分组后,首先,小组内互相交流笔记内容;其次,小组代表陈述本小组情况;再次,小组内部根据老师的问题和材料内容讨论观点和原因;最后,各小组间互相交换意见。讨论环节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是讨论,也可以是信息拓展,还可以是展开辩论。

以《大学英语 精读》(上外版)第四册第二单元“Deer and the Energy Cycle”为例。学生预习课文时应准备与“energy(能量)”相关的词汇,课堂导入时老师播放英文视频,复述之后学生要对话题“How energy makes the world go round and what we should do to make the energy cycle?”进行小组讨论并发言。“听说一体化”不仅适用于课文导入部分,对课文语篇内的背景信息同样适用。这样学生既锻炼了听说能力,又加深了对背景知识的理解,将跨文化素养的培养融入精读课堂。

2.2读写一体化

读写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即模仿阅读材料构建写作思路,通过写作练习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读写一体化包括篇章读写模式和段内读写模式。上外版《大学英语精读》所选课文篇篇经典,尤其是说明文和议论文,无论是通篇结构还是段落结构,都堪称学习写作的典范。鉴于段内读写模式既可模仿篇章结构,又可学习句法词汇,本文只对段内读写模式进行探讨。同样以“Deer and the Energy Cycle”一文的第一自然段为例。

2.2.1段落结构分析。大学生学英语时往往只关注词汇和句子层面,少有注意语篇。老师的作用就是将学生带进来,再引导学生自己游出去。本段在结构上有两点值得学习:一是如何表达作者观点;二是如何阐述主题句。前者本段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后者使用了道理阐释的方法。这使得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段内结构,找出句子间的连接词,在写作时尽量模仿。

2.2.2句子结构分析。无论说明文还是议论文,作者写作时总是能做到长短句结合及多种句式的交叉使用。比如,例段中仅有5句话,却涵盖简单句、强调句、主从复合句和倒装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既不晦涩,又不过于简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需要弄懂句内逻辑构成或语法构成,在解析句型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句型结构,实现读和写的完美结合。

2.2.3词汇层面运用。词汇分析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句与句之间衔接手段的逻辑和功能关联词,例如some...others...,but等;二是修辞手法和描述性词语的使用,例如“currency”暗喻性的用法。学生只有在写作实践中准确地运用所学词汇,才能真正理解词汇含义,实现输入与输出的统一。

可见,读写一体化不仅仅依赖教师的引导、学生的配合,更重要的是要有恰到好处的教学材料,本教材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2.3读译一体化

读译一体化,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以教师为中心,母语为教学媒介,关注句子结构和语法,强调英汉互译的准确性,通过翻译理解篇章内容,换句话说,翻译是方法,理解是目的。本文提出的读译一体化虽然也包含英汉互译两个方面,但实施方法与语法翻译法相反,把任务交给学生,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英语为授课语言,在篇章理解的基础上翻译,翻译不再是方法而是培养目标,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保证其积极性。

读译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英译汉指课文复杂句子的翻译,汉译英指课后习题的句子翻译。前者要求学生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在语境中推敲句子含义,后者则要求熟练掌握课文的句子结构和词汇用法。英汉互译技能培养的过程如下:

2.3.1段落整体把握环节。对段落整体意思的认知是弄懂每个句子的前提,要求学生找出段落的topic sentence和supporting sentences,训练学生通过已知信息猜测未知信息的能力。

2.3.2复杂句子paraphrase环节。英译汉不是简单的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包括结构分析、文化理解、词语转换在内的复杂思维活动,甚至常常遇到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句子。因此,paraphrase便成为连接原句和目的语句的纽带。

2.3.3句子翻译润色环节。在paraphrase的基础上,将解释出的英文句子加工成地道的汉语。

2.3.4重点词汇把握环节。要进行反向练习,必须弄懂重点词汇的意思和用法,进而将课后练习的句子翻译进行到底。

读译一体化的实施,加深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英汉互译的能力,在阅读培养翻译技能的同时也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

3.教学检验

本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英语综合技能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听说能力;在构建一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同时,老师对教材有了全新的认识,个人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通过四级模拟考试选出两个成绩相当的班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学期末又进行四级模拟考试,实验前后的成绩对比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的模拟平均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班,且除深度阅读和完形填空外,实验班的其他各项成绩均高于控制班,这跟课堂一体化教学同时培养各项技能密切相关,同时也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4.结语

实践证明,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学困生也不再厌恶英语学习了;一学期的教学实验表明,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增强。但是,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老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的组织者,更是教学材料的演绎者和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备课时间明显增加,但由于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教学效率高,较强教学效果省去了繁重的课后课业负担,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掌握了英语技能。因此,这种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从而使英语课真正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Jack C.Richard & Theodore S. 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闫建华等.澳洲ESL一体化教学模式主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策略[J].外语界,2008(4).

篇9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融入到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之中,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商务往来日益增多,国际商务活动愈加频繁,对既了解商务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正是顺应这一市场需要而设立的。

在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既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商务知识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具备纯熟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然而据调查,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普遍采用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没有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忽略了创新能力的教育。

一、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商务英语精读课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范畴,除了一般英语课的共性外,还具有一定数量的专门词汇,强调在某些特别场合(如商业会议、商业谈判、商务工作等)使用特别的词汇和特殊的表达方式。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要围绕商务情境展开,每一课都要有一个核心主题,多角度、全方位地运用英语平台处理商务事宜。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要能够对学生具有启发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创新性学习能力以及语言独立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和人文综合素质。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为提高学生在商务活动中(如商务谈判、商务访问、商务陈述、营销与全球采购、国际商务合作、金融与证券、经贸战略、经营管理、以及IT产业等)的语言综合能力服务。

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首先对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养进行恰当的定位。注意从应用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其次,对商务英语课程进行优化组合,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对基础性、经典性的理论内容突出重点,删去了复杂难懂、不适用、不必要的理论内容。再次,课程的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实践教学环节为核心,商务场景为依托。

二、情景教学模式的探索

情景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它逼真地模拟各个商务流程场景,让学生身处其中。要模拟商务活动场景、业务执行等就需要教师在各种“实景”模拟的硬件配合下,把外贸商务活动系统地串联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在实践中体会如何更好地运用英语工具达到商务目的。

情景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强调知识性、实用性、实践性相结合,尤其强调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与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目标具有同一性。因而在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情景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水平,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并通过沟通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三、任务教学模式的更新

这是一种目的明确,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活动,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可以称作“任务式学习”,学生必须分析已知的信息,通过与同学的沟通,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完成后,老师进行总结。

任务学习模式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用问题激发思考,引发讨论,启迪智慧,引入角色。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商务原则变得具象化,较深奥的商务原理变得直观,从而更易于理解。学生也因此明晰了课程的目的,调整了期待值,就会对精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任务学习能够在高度互动的支持环境中创造语言得到最大的输入、输出机会。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活动。这些特点恰恰是通过团队的配合完成整个商务流程的运作不谋而合。在协作配合中,既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兴趣得到了强化和发展,又使他们感受到一定的挑战,满足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成就感,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

四、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多元立体化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设计,贯串着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趣味式的知识传授。在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技术性强、资源丰富、主体性强、心理轻松。教师主要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课上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创造多元学习环境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的目的。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设计一体化、媒体呈现立体化和教学应用多元化。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内容有机结合,由单纯的教材向综合性教育资源转变,同时也满足多种应用,学生不但能掌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从中谙熟一定的商务知识,以便在日后的商务活动中,既能用英语获取信息,又能用英语传递信息。

五、为学生搭建训练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平台

课程组在精读课内适当增加各种学生自主演练的活动,如辩论、戏剧表演、讨论等,在课外利用英语专业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等外事活动,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提高综合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作品、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能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使学生们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良好辅助和推动作用。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定期举办英语朗读、演讲、习作比赛、商务英语工作情景模拟短剧表演,也可以定期为学生播放原版英文电影,聘请外籍教师为学生进行讲座,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等。在活动中,一旦学生发现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受到限制时,在回到课堂时学习愿望必然更加迫切。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程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在商务活动中运用英语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围绕这个中心内容,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实践教学环节为核心、商务场景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将能够更好地发挥精读课的基础骨干作用,为深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尝试。教师要结合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教学,逐渐摸索出更多科学合理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商务英语教学科研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 考 文 献

[1]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10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向,高职英语教学成为向社会提供相关外语交际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导致高职英语专业的精读教学面临着开放性、多元化的发展的挑战。对于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培养综合文化素养的英语语言交际、思维应用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智力活动,也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和目标。新形势下,充分拓展和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坚持高效实用的原则,探究和创新英语专业精读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科学的掌握灵活应用语言的策略,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更有利于学生提升英语综合交际应用能力。本文针对现代高职英语精读课教学现状,阐述了高职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整改措施。

一、加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重要性

精读课是高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基础课程。英语精读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语言基础训练,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写作表达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文化素养从而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教育属于基础阶段的教育,因此在教育高职学生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狠抓学生的基本功。学生在入学两年至三年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为自己培养过硬的语言功底。在这一过程中,精读课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为学生夯实语言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正视的课题。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水平,必须针对英语精读教学展开多层次、多方位的课堂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的领悟,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现代教育不但强调各学科的横向联系,而且也注重各学科的纵向联系。而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则是在尊重此原则的基础上,以提高英语语言知识为目标,注重开发学生外语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英语精读是英语教学中,汇集相关词汇、语法和背景文化等知识于一体,并由学生主动参与英语知识信息体验的实践过程。因此只有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前提下,才能让学生适应时展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提升。

二、当前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提高英语专业的综合素质能力,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不同程度的开展了英语专业的精读课程教学,对于增强学生的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阅读等综合能力,起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可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高职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由于目前不同来源学生的英语水平各不相同,参差不齐,学生英语精读学习普遍存在语言基础差、自主性匮乏等问题。使我们的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另外,我们的学生也不同于本科的学生,绝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于本科学生较弱。他们的学习动机不高,教师在课堂上无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资源设置失调

英语精读教学是英语专业最为基础性的教学,不论是大专生还是本科学生,精读课都是最为重要的主干课程。就打基础而言,英语精读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应该视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所以这门课也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些学校把《英语精读》课程也叫《综合英语》课程。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相对较少,尤其是英语精读课程设置明显不足,这根本无法保证精读课的教学质量。所以,如果教师过多的注重教学效果,在每一单元花费过多的时间,就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保证不了教学进度。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可选用的教材远不像一般高校的教材那样比比皆是,尤其是高职院校可供选用的英语精读教材,可谓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现有的一些英语精读教材,其内容的设置不能完全适应于时展的需求,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得不到有效的充分利用。精读教材内容针对性和广泛性不强。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冲出现有教材的限制,使我们的英语精读有所创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富有创意。在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前提下真正做到不流于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2、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受各方因素影响,很多高职院校英语精读教学仍然沿用传统式教学方法,教师以语法,词汇和句段学习翻译教学为主,忽视学生英语语言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运用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更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指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结构,师生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课堂上老师一直讲,学生只是被迫听。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虽然我们的学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他们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理想有抱负,只是不知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虽然动脑能力差,但是动手能力却很强,所以他们的可塑性极强。这也正为教师提供了发挥的空间,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因材施学。不能将教学目的拘泥于给予学生知识,必须让学生将重心从知识的摄取转变到知识的应用上面来,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学有所用,这样方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精读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大多采用语篇分析模式,强调语篇是由字、词、句型结构解码到获取信息的顺序性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握不住句子的中心,于是掰开了、揉碎了、从点到面、从词到句型、一点一滴地给学生讲,其结果是学生的脑中存储了一堆支离破碎的词语,单词也积累了一大堆,但是不会用。久而久之,积累下来的单词、短语、句型也只能成了脑海中的“垃圾文件”,大脑自然要将其清空。该模式不利于学生横向思维能力的过渡,容易使学生将注意力过度集中于字句细节,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把握。只有强调课文的意义何在,课文的主要内容何在,使学生了解课文中心内容,并能够加以简单描述,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应用语言。

三、英语精读教学模式和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时影响和制约及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当前新课改形势下,多元化、开放性的创新教学理念,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同时也凸显了多种有效的英语精读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文选择性的对几种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1、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立足于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全体学生能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运用共有的信息资源和经验去探究解决问题。任务型教学倡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接受知识。任务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外英语语言进行交际活动。英语精读教学中,以交际任务为核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以任务布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词汇、语法、句段、语义等进行自主预习和互动探究,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发展来提高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2、交互式教学法

对于师生而言,交互是一种接收信息反馈和学习活动适应的方式。交互式教学法,最初是以支架式教学思想为基础来训练学生阅读策略的一种教学模式,交互式英语教学是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观摩和相互评价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

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交互式教学法必须以学生主体为中心,以语言信息功能为介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目的,重视学生在知识、情感、智力上的需求,采用提升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主动应用语言。交互式教学法吸收融合了其它教学方法的优点,注重课堂内外学习的结合,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应针对性的提供有意义的教学指导,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围绕语言功能的特定任务而展开相互交流和探究性学习?

3、语篇式教学法

英语精读教学活动中,语篇教学法是最为普遍的方法,该方法以英语语篇为基本单位,围绕语篇内容进行相关文章体裁、故事情节、中心思想以及词汇、语法等结构分析,引导学生明确全文的语篇结构,从整体上吸收篇章的主要信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英语语言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在教学中,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游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文章中所含内容的深层信息,了解各语篇含义,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利用语篇式方法,不但打破了传统精读教学中注重字、词、短语及句型的局限性,而且还可以为当前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

此外,英语精读教学模式还包括情境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综合技能法、提问答疑法等。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可在充分分析教材,研究学生特点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四、 加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高职英语精读教学需要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教学策略,实现英语精读教学的科学性、高效性,从而让教师在课堂上从主导者转化成观察者。教师无需满堂课给学生灌输知识,彻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中“老夫子”的形象。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彻底摆脱学科型的传统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课堂这个特殊的舞台上唱主角,而在这个舞台上教师只是导演,只提供指导。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有了,师生互动也容易了。随着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课堂氛围自然会活跃起来,教师的教学负担不但减轻了,而且教学效果自然也会非常明显。

1、灵活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模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持久性动力。新形势下,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探究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保障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措施。在任何一堂英语精读课上,都不能按部就班地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再好的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会吃腻。传统的教学中,“重教法、轻学法”、“重结论、轻过程”。教师往往只注重把结论传授给学生,并不重视学生掌握结论的心理过程。

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在课上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供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应在充分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探索性地采用多种方法,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使学生投入课堂中去。灵活运用是英语精读教学的灵魂,教师可以在围绕教材的前提下,结合现实生活的信息和材料让课文生动鲜活起来,甚至是给课文以生命。加之以教师生动的引导,整个课堂教学便会一扫死气沉沉而变得生机盎然。总之,教师要在自己的指导和管理下,还课堂给学生。

2、开展高效的英语精读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高效的英语精读活动,需要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直接的影响,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拓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英语精读教学的功能。

而我们这些很实际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从来就没有脱离过现实生活,对于富裕生活的向往从未断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如果把他们未来的生活和他们的职业生涯细化到具体工作岗位,指出他们正确的人生方向,让他们学以致用,就能最大程度发挥精读教学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英语精读教学开展高效多样的活动,教学中必须注重与现实生活,注重与生产一线的真实情景的完美结合,甚至要用逼真的文字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把他们带到生产一线,让他们真正看到自己将来工作的场面。再回过头来进入课本的学习,因为学生已经意识到获取以及应用英语知识的重要性,所以自然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可以给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指导学生开设英语沙龙,举办各种英语演讲比赛,配乐英文朗诵大赛,原声电影配音大赛等等。这样不仅为学生创造了英语学习环境,还让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锻炼了才干,帮助他们确立了学习的自信心。这样,他们的满足感、愉悦感和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使以往的“苦学”变成了真正的“乐学”。

3、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精读是学生英语知识综合实力的表现手段,是学生语言技能素质的实践过程。高职英语精读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开展有效的英语学习交流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加强语言锻练,夯实学生英语精读的基本功。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应立足于学习方法指导,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语言信息输入训练,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语言交流氛围,加强师生互动,注重语言交际能力锻炼,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翻译等语言基本功。

在教学中强调让学生用英语思维,以表演、对话、讨论、抢答、听写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动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授知识内容相关的故事、人物传记、小幽默等穿插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中,教会学生如何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收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英文材料和熟悉的话题,让学生以Duty Report 或Presentation的形式给大家介绍。通过指导学生写英文日记,读英文名著,摘抄英文名句等形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拓展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英语精读教学的功能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更多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提供便捷的教学载体平台。教学过程中要拓展各种有效教学资源,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虚拟的声像语言环境的交流和理解来增强学习效果。英语精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语言交流和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尽可能的从不同渠道,以多种形式来接触学习,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英语和运用英语。比如引用先进的教学光盘,教师可通过亲自制作课件,增大教学信息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新式新颖多样,这样既增加了教学密度,又扩大了语言输入量。教师还可以倡导高职英语精读网络化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索式研究学习,这样既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究欲,培养其创新意识。

结束语:

总之,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信息进行实践交流的有效环节,正确的精读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质量。新形势下,高职英语专业精读教学,要立足于实际需求,积极拓展有利资源,探索多种教学手段,真正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琳《任务型教学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的应用》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李 弘《试论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教学》2008

篇11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向,高职英语教学成为向社会提供相关外语交际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导致高职英语专业的精读教学面临着开放性、多元化的发展的挑战。对于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培养综合文化素养的英语语言交际、思维应用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智力活动,也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和目标。新形势下,充分拓展和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坚持高效实用的原则,探究和创新英语专业精读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科学的掌握灵活应用语言的策略,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更有利于学生提升英语综合交际应用能力。本文针对现代高职英语精读课教学现状,阐述了高职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整改措施。

一、加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重要性

精读课是高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基础课程。英语精读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语言基础训练,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写作表达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文化素养从而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教育属于基础阶段的教育,因此在教育高职学生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狠抓学生的基本功。学生在入学两年至三年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为自己培养过硬的语言功底。在这一过程中,精读课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为学生夯实语言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正视的课题。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水平,必须针对英语精读教学展开多层次、多方位的课堂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的领悟,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现代教育不但强调各学科的横向联系,而且也注重各学科的纵向联系。而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则是在尊重此原则的基础上,以提高英语语言知识为目标,注重开发学生外语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英语精读是英语教学中,汇集相关词汇、语法和背景文化等知识于一体,并由学生主动参与英语知识信息体验的实践过程。因此只有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前提下,才能让学生适应时展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提升。

二、当前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提高英语专业的综合素质能力,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不同程度的开展了英语专业的精读课程教学,对于增强学生的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阅读等综合能力,起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可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高职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由于目前不同来源学生的英语水平各不相同,参差不齐,学生英语精读学习普遍存在语言基础差、自主性匮乏等问题。使我们的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另外,我们的学生也不同于本科的学生,绝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于本科学生较弱。他们的学习动机不高,教师在课堂上无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资源设置失调

英语精读教学是英语专业最为基础性的教学,不论是大专生还是本科学生,精读课都是最为重要的主干课程。就打基础而言,英语精读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应该视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所以这门课也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些学校把《英语精读》课程也叫《综合英语》课程。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相对较少,尤其是英语精读课程设置明显不足,这根本无法保证精读课的教学质量。所以,如果教师过多的注重教学效果,在每一单元花费过多的时间,就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保证不了教学进度。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可选用的教材远不像一般高校的教材那样比比皆是,尤其是高职院校可供选用的英语精读教材,可谓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现有的一些英语精读教材,其内容的设置不能完全适应于时展的需求,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得不到有效的充分利用。精读教材内容针对性和广泛性不强。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冲出现有教材的限制,使我们的英语精读有所创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富有创意。在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前提下真正做到不流于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2、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受各方因素影响,很多高职院校英语精读教学仍然沿用传统式教学方法,教师以语法,词汇和句段学习翻译教学为主,忽视学生英语语言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运用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更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指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结构,师生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课堂上老师一直讲,学生只是被迫听。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虽然我们的学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他们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理想有抱负,只是不知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虽然动脑能力差,但是动手能力却很强,所以他们的可塑性极强。这也正为教师提供了发挥的空间,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因材施学。不能将教学目的拘泥于给予学生知识,必须让学生将重心从知识的摄取转变到知识的应用上面来,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学有所用,这样方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精读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大多采用语篇分析模式,强调语篇是由字、词、句型结构解码到获取信息的顺序性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握不住句子的中心,于是掰开了、揉碎了、从点到面、从词到句型、一点一滴地给学生讲,其结果是学生的脑中存储了一堆支离破碎的词语,单词也积累了一大堆,但是不会用。久而久之,积累下来的单词、短语、句型也只能成了脑海中的“垃圾文件”,大脑自然要将其清空。该模式不利于学生横向思维能力的过渡,容易使学生将注意力过度集中于字句细节,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把握。只有强调课文的意义何在,课文的主要内容何在,使学生了解课文中心内容,并能够加以简单描述,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应用语言。

三、英语精读教学模式和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时影响和制约及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当前新课改形势下,多元化、开放性的创新教学理念,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同时也凸显了多种有效的英语精读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文选择性的对几种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1、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立足于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全体学生能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运用共有的信息资源和经验去探究解决问题。任务型教学倡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接受知识。任务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外英语语言进行交际活动。英语精读教学中,以交际任务为核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以任务布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词汇、语法、句段、语义等进行自主预习和互动探究,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发展来提高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2、交互式教学法

对于师生而言,交互是一种接收信息反馈和学习活动适应的方式。交互式教学法,最初是以支架式教学思想为基础来训练学生阅读策略的一种教学模式,交互式英语教学是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观摩和相互评价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

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交互式教学法必须以学生主体为中心,以语言信息功能为介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目的,重视学生在知识、情感、智力上的需求,采用提升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主动应用语言。交互式教学法吸收融合了其它教学方法的优点,注重课堂内外学习的结合,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应针对性的提供有意义的教学指导,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围绕语言功能的特定任务而展开相互交流和探究性学习? "

3、语篇式教学法

英语精读教学活动中,语篇教学法是最为普遍的方法,该方法以英语语篇为基本单位,围绕语篇内容进行相关文章体裁、故事情节、中心思想以及词汇、语法等结构分析,引导学生明确全文的语篇结构,从整体上吸收篇章的主要信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英语语言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在教学中,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游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文章中所含内容的深层信息,了解各语篇含义,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利用语篇式方法,不但打破了传统精读教学中注重字、词、短语及句型的局限性,而且还可以为当前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

此外,英语精读教学模式还包括情境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综合技能法、提问答疑法等。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可在充分分析教材,研究学生特点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四、 加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高职英语精读教学需要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教学策略,实现英语精读教学的科学性、高效性,从而让教师在课堂上从主导者转化成观察者。教师无需满堂课给学生灌输知识,彻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中“老夫子”的形象。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彻底摆脱学科型的传统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课堂这个特殊的舞台上唱主角,而在这个舞台上教师只是导演,只提供指导。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有了,师生互动也容易了。随着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课堂氛围自然会活跃起来,教师的教学负担不但减轻了,而且教学效果自然也会非常明显。

1、灵活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模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持久性动力。新形势下,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探究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保障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措施。在任何一堂英语精读课上,都不能按部就班地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再好的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会吃腻。传统的教学中,“重教法、轻学法”、“重结论、轻过程”。教师往往只注重把结论传授给学生,并不重视学生掌握结论的心理过程。

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在课上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供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应在充分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探索性地采用多种方法,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使学生投入课堂中去。灵活运用是英语精读教学的灵魂,教师可以在围绕教材的前提下,结合现实生活的信息和材料让课文生动鲜活起来,甚至是给课文以生命。加之以教师生动的引导,整个课堂教学便会一扫死气沉沉而变得生机盎然。总之,教师要在自己的指导和管理下,还课堂给学生。

2、开展高效的英语精读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高效的英语精读活动,需要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直接的影响,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拓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英语精读教学的功能。

而我们这些很实际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从来就没有脱离过现实生活,对于富裕生活的向往从未断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如果把他们未来的生活和他们的职业生涯细化到具体工作岗位,指出他们正确的人生方向,让他们学以致用,就能最大程度发挥精读教学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英语精读教学开展高效多样的活动,教学中必须注重与现实生活,注重与生产一线的真实情景的完美结合,甚至要用逼真的文字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把他们带到生产一线,让他们真正看到自己将来工作的场面。再回过头来进入课本的学习,因为学生已经意识到获取以及应用英语知识的重要性,所以自然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可以给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指导学生开设英语沙龙,举办各种英语演讲比赛,配乐英文朗诵大赛,原声电影配音大赛等等。这样不仅为学生创造了英语学习环境,还让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锻炼了才干,帮助他们确立了学习的自信心。这样,他们的满足感、愉悦感和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使以往的“苦学”变成了真正的“乐学”。

3、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精读是学生英语知识综合实力的表现手段,是学生语言技能素质的实践过程。高职英语精读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开展有效的英语学习交流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加强语言锻练,夯实学生英语精读的基本功。高职英语精读教学,应立足于学习方法指导,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语言信息输入训练,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语言交流氛围,加强师生互动,注重语言交际能力锻炼,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翻译等语言基本功。

在教学中强调让学生用英语思维,以表演、对话、讨论、抢答、听写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动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授知识内容相关的故事、人物传记、小幽默等穿插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中,教会学生如何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收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英文材料和熟悉的话题,让学生以Duty Report 或Presentation的形式给大家介绍。通过指导学生写英文日记,读英文名著,摘抄英文名句等形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拓展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英语精读教学的功能

篇12

一、准确理解概念和特征是做好英语泛读教学的重要前提

泛读是指理解一般或整体意义的阅读,特点是读者更关注意义,而非个别词句?外语泛读更强调尊重学习者意愿,培养阅读兴趣。krashen把外语泛读称为“free voluntary reading”,即由“读者自愿选择”。

泛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与精读的区别,精读的目的在于彻底理解文章,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英语学习基本是一致的,即将听、说、读、写、译结合,侧重语法,词汇,句型结构,思想内容、修辞手段以及表达风格,讲究精学精练;泛读的目的在于“泛”,“泛”在多读和快读上。成功的泛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增大词汇量,积累各方面、各领域的知识,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精读和泛读是辨证的统一。精读为泛读打下语言基础,而泛读为精读的提高和深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两者互为辅助、互相促进。

二、注重时代性和实用性是做好英语泛读教学的方向指南

“学因时所用”,时代性和实用性是对教学的根本要求。通过泛读,学生可以广泛大量地阅读小说、散文、报刊杂志以及科技论文等,从而提高读者的认知能力,促进英语的听、说和写的能力的提高。泛读也是一种文化学习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语言是形式,文化是内容,两者是不可分开的。学习英语不能脱离英语文化,英语文化是使英语准确而得体的基础,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等方面,这样能使学习者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加深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的了解,增强自己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打好文化基础,并能大幅度提高词汇量,丰富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语言运用交际的能力。因此,只有通过泛读才能培养学习者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Geoffrey Broughtow说:一个人学外语,如果不能直接到说那种语言的外国环境中去学习时,唯一的途径就是泛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泛读课的教学。

三、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做好英语泛读教学的根本保障

科学、高效的方法对促进泛读课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除了采用传统的“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外,更主要的是了解当前工作就业的大环境,充分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根据学生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1.有针对性地选取泛读教材

要本着“难度适中、循序渐进”的要求来选取教材。“难度适中”是指选取泛读教材时要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年龄特征,适合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让他们学有所得,不断体验阅读成功的喜悦,并使这种情感成为他们继续学习的内动力。“循序渐进”是有步骤地强化学习难度,阅读活动是一种通过文字符号、语法、语义、修辞等进行思考、预测和不断做出判断、推理,并不断获得验证和修正,从而理解和接收信息的智力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凭借已有的语言文化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重建等创造性思维,领会文章表达的意义,从而吸收知识。

2.做好教课前和课上的准备工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