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信贷员履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2 14:58: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信用社信贷员履职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信用社信贷员履职报告

篇1

一是注重和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注重学习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一个比较好的习惯,除继续加强对分管工作中涉及的监察、审计、法律事务等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外,不间断地加强对财务会计、信贷管理、风险管理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及时加强对计算机知识和信用社新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同时认真学习各级制发的管理制度及相关法律文件,通过不断的深入学习,不仅充实和更新了自己的知识库容,而且开阔了思路,更新了观念,增强了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篇2

由于内外部经营环境以及一些历史渊源,农村信用社在日常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操作风险,但最为普遍、影响较大的还是会计和贷款操作风险。

1、会计操作风险

由于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机构分散,办理的业务额小、量大,且工作人员偏紧,一些地方还存在一人多岗等现象,因而在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内部规章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内部制衡监督体系不健全、内控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充分、人为简化业务操作流程,有意无意地弱化和降低了内控机制的效能和作用,因而容易诱发各类风险。

现象一:信用社人员编制不足,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对一些岗位缺乏应有的监督制约,有些内部短期交接不规范,从登记的书面交接记录看,交接内容笼统简单不具体,缺少监交人,交接责任不清;一些信用社、分社内勤人员执行会计制度不到位,对业务凭证、账表不换人复核,重要空白凭证购入、出库、使用、销号一人经手,在目前农村信用社内部人员配备不尽合理,业务交接频繁的状态下,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潜在一定的风险。

现象二:现场稽核检查发现, 部分临柜人员对操作系统知识了解甚少,只能应付一般性操作,对于主动预防高科技犯罪未能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一些临柜操作人员制度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不能做到人走机退,人离章收,计算机操作密码不能定期更换,个别员工使用简单密码甚至直接将密码交付他人使用,将个人感情和对同志的信任无限扩张,凌驾于制度之上。由此可能引发经济案件。

现象三:综合网络上线后对存款实名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个别员工不能严格按制度流程操作,违规为没有带身份证的储户编造证件号码、办理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业务时不按规定核对有效身份证件、在证件不齐全的情况下办理挂失手续。某信用社在办理储户张某储蓄存款业务时,随意为其编写身份证件号码,导致真实的身份证持有者马某不能在辖内信用社办理储蓄业务,引发纠纷。

现象四:一些信用社的储蓄临柜人员,不按规定流程操作,不重视凭证审核,经办的储蓄存、取款凭证要素不齐,有些没有储户签名确认,有些签名与储户姓名不符,又无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有些信用分社、储蓄所在主社调取现金时出具的凭证既无预留印鉴又无经手人签字,使会计凭证失去了其应有的证明作用和法律效力。

现象五:随着柜员制运行模式在农村信用社逐步推行,原有的“双人临柜,换人复核”核算方法已不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单人单机单岗是柜员制的特点,在目前信用社监督机制滞后,事后监督岗位缺失的情况下,有的信用社要求会计经理兼职对柜员办理业务进行复核,由于其自身工作繁忙,复核工作力不从心,只能简单的汇总装订。因而,柜员制尚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靠的只是员工的自觉和自律能力,如若再不加强对柜员库存现金、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等,单人操作形成的风险就会聚集和凸显。

2、贷款操作风险

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风险是农村信用社体制变迁中长期累积的结果,既有历史遗留的,也有信用社缺乏稳定的内外经营环境造成的,既有贷款操作不当引起的,也有主观因素造成的,但总的来看,不遵守规章制度,不严格按业务流程操作形成风险的居多。

现象一:在信贷检查时发现,部分信贷人员岗位职责履行不到位,贷前调查不深入细致,仅听借款人的自我介绍,对借款人提供的相关资料和资信状况、担保人的担保能力等情况缺乏深入实际的调查评估,贷前调查报告内容简单,不能全面如实反映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和信用程度,没有真正发挥贷前调查的作用;贷时审查不严格,重形式轻内容,信贷员、农贷会计相互依赖,责任不清,柜台监督简单化,使一些违规违纪贷款在个别社屡禁不止。某信用社信贷人员对熟人郭某冒用李某的贷款证、身份证等手续办理贷款3万元,不坚持贷时审查制度,会计人员发放时也没有认真核对借款人的身份证件,贷款发放后信贷人员没有跟踪检查贷款使用情况,季度清收利息找到李某时,被告知其相关证件早已丢失,贷款一事本人根本不知情,信贷员再去找郭某时,该郭以做生意为名长期外出不归,导致此笔贷款形成风险。

现象二:个别信贷员对到逾期贷款催收力度不够,电话催收多,上门催收次数少,有些催收通知书没有借款人签名,有些没有书面催收通知书,使贷款法律时效丧失;有些贷款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信贷人员催收不及时,使一些思想不健康的借款人信用观念发生质变,进而出现逃废信用社债务的现象。1998年某信用社给个体户朱某发放周转性贷款30万元,贷款初期该贷户清息及时,信用观念良好,随后几年历任信贷员放松了检查和催收,其按季度清息也变成按年清息,后来逐渐发展到既不还本又不付息,无奈之下信用社诉至法院,由于信贷人员催收时没有下发书面催收通知书,法院审理时,朱某辩称最后一次清息行为不是自己所为,是信用社为延续法律时效垫付的利息,该贷款诉讼时效已过,法院要求双方再出示新的证据以做出判定。

现象三:信用社办理的个别抵押贷款不合规。1997年某信用社给私营企业主

庞某办理房产抵押贷款40万元,其房产登记抵押及财产共有人承诺均由该庞提供,信贷人员未认真核实相关资料,未要求财产双方当面书写抵押承诺书并亲笔署名,后因其经营亏损无法还贷,经多次催收无果,信用社依法,法院审理后认定,贷款事实清楚,借款主合同合法有效,庞某应归还借款,但抵押合同不合法,信用社无权对抵押房产进行处分,理由是贷款之前该庞夫妻已协议离婚,抵押房产划归其妻所有,该庞的抵押行为属于侵权,导致信贷资金沉淀。

现象四:综合业务网络上线后,全面加强了对贷款的授信授权控制约束,超权、跨区、垒大户等违规贷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个别信用社工作人员为发放人情跨区贷款,放弃制度原则,对涂改的借款人身份证复印件、地址不加核实就办理贷款,后任信贷员催收贷款时才发现借款人不是辖内居民,仅从信贷资料看手续齐全无任何瑕疵,如果不采取上门核对的办法难以发现此类跨区贷款。

由此可见,会计、信贷工作中的种种违规操作引发的风险不容轻视。

二、操作风险成因简析

事实证明,操作风险已成为制约和影响农村信用社合规经营、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成因,寻找积极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已刻不容缓。从客观实际看,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三农”,具有面广,居住分散,存贷款业务金额小,笔数多等特点,加之在一些信用社由于受人员配备限制,兼职兼岗现象短期内难以避免。但从主观上看,操作风险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风险认识不足,防范意识不强。近年来,尽管加大了员工对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的学习培训力度,但由于部分员工进社后培训时间短,对业务操作流程一知半解,只能是干中学,学中干,没有真正弄清一些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的内涵,使不规范的操作和错误观念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同时,重经营、轻管理的思维模式忽视了对全员的风险意识教育,放松了法规制度的学习,造成员工对操作风险认识不全面,合规经营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漠,隐含着一定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2、内控机制有效性不足,内部管理不规范。个别信用社主任不重视自身政治业务学习,政策制度观念不强,履行岗位职责不到位,自身带头违规违纪,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员工的违规操作行为不能进行及时纠正。目前,对柜面业务操作的现场监督主要依赖于信用社主任及会计经理,会计财务部门进行的业务检查和稽核部门的稽核活动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检查频率有限,对风险评估和预防难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由于内部控制机制缺乏激励性,不能有效调动员工做好操作风险防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某种程度上放纵了不遵守规章制度的行为,使业务操作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防范与控制,使纠改难现象在个别社长期存在,最终形成风险和隐患。

3、业务主管部门检查监督职能弱化,稽核部门势单力薄

目前情况下,联社业务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业务经营上,对自身负有的检查监督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全辖业务的规范化操作定期开展有效的现场检查频次不足,而稽核部门由于人员配备有限,兼职过多等原因,不能保证稽核工作的有效时间,对信用社进行稽核检查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这种状况难以适应信用社业务发展的需要,不能有效地抑制和防范操作风险的发生。

三、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

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和成因看,防范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关键是落实责任和强化内控制度执行力,从培育合规意识入手,通过加强操作风险教育、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实施严格的奖惩机制等举措,实现有效防范操作风险的目标。

1、以人为本,建立合规文化,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各种操作风险是与人的意识和行为分不开的,因此,一要积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和荣辱观等教育,使全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职业操守,构筑严谨的道德防线;二要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风险预防教育,不断提高法律政策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使全员真正树立依法合规经营理念,加强对员工的规章制度、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构筑严肃的法制防线;三要实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和末尾淘汰制度,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自我约束、相互监督的能力,构筑严密的内控防线,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篇3

(一)勤于学习锻炼,慎于品行修养,始终致力于做德更高、业更专、行更正、艺更精的信合人。

一是注重和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注重学习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一个比较好的习惯,除继续加强对分管工作中涉及的监察、审计、法律事务等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外,不间断地加强对财务会计、信贷管理、风险管理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及时加强对计算机知识和信用社新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同时认真学习各级制发的管理制度及相关法律文件,通过不断的深入学习,不仅充实和更新了自己的知识库容,而且开阔了思路,更新了观念,增强了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注重和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坚持承担工作任务时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在承担工作责任时把自己当作一名勇于负责的主管领导。实际工作中,小事放权放手,但件件都及时督办和查问结果,大事都主动参与和承担。如在查办寨河信用社会计挪用资金违规违纪问题时,带领稽核审计部、财务会计部和监察部的工作人员到寨河信用社核查账务、调查取证、座谈询问、分析情况,为处理本次违规违纪提供了详实依据;在查办举报信用社信贷员和分社负责人违规办贷问题时,抽调联社不良办、风险管理部、监察部及基层信贷员组成贷款核对小组,带队进村入户上门核对贷款,找村干部和村民调查了解,与社内职工座谈情况。在案防工作过程中,带领案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到基层营业网点对内控制度执行、会计核算、信贷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逐项检查。通过这些具体工作,不仅深入了解了基层实际工作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做本职工作,同时,也进一步锻炼了实践工作能力,丰富了实践工作经验。

三是注重和加强金融理论的钻研。每年我都结合工作实际,通过调研后撰写一些专业理论文章,用以总结和指导工作。,我根据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展情况,通过认真调查分析,撰写了《农户小额是考验》调查报告,被第4期《新金融》刊载。同年《一策解“三难”“多赢”促发展》一文,被《中国农村金融创新与实践》收录。

四是注重和加强政治品格的锤炼。,我利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和品格锤炼,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认真参与,按照活动的安排进行了学习和深刻地自我剖析,并在活动中撰写了数万字的学习笔记。通过积极参与这次教育活动,使得自已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和稳重,品格上更加坚强和耿直。

五是注重和加强领导艺术的累积。除了向身边的同志学习领导艺术外,还经常留意书籍、网络上介绍的一些比较经典的领导艺术类案例。

(二)加强内控建设,坚持从严治社,始终致力于做内控理念的传播者和严密内控的践行者。

总理曾经说过,对于银行而言,相对于资本充足率,严密的内控制度更有意义。一年来,在加强内控建设和落实上,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狠抓了促制度落实的制度体系建设。从规范操作行为的层面上来说,现行的基本制度基本能够覆盖业务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了。但在工作中发现有些制度根本上就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责任追究不及时不到位,经过认真的调研和分析,我参与起草了《崆峒区农村信用社违规贷款责任认定处理暂行办法》,对强化全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规范信贷管理行为,增强信贷人员责任意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促进了促制度落实的制度体系的建设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

二是树立了“内控严密、管理严谨、处罚严厉”的基本内部控制理念。在工作中我总结出,要防范操作风险,在制度建设和落实层面,不仅要有严密的制度,严格落实制度,还要严惩违规行为。因此,我倡导树立“内控严密、管理严谨、处罚严厉”的内控理念,并在稽核审计工作中实践推行,这种从严治社的思想,也因此得到了较大范围的认可。

三是践行了严密的内控和其他各项工作制度。在工作中我能认真学习和遵守各项内控和工作制度,如省联社制定的《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罚办法》反复学习了好几遍,并且在文件中做了很多标记,其他有关制度我也利用时间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并能严格遵守。

四是督导了各项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我们主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审计和内控评价来督导内控制度的落实。组织了高管人员离任审计,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活动,陪同省联社、省联社办事处、银监局现场检查等。以这些活动为载体,认真查找问题,认真组织整改,认真分析不足,认真总结教训,认真制定措施。

(三)积极履行职责,指导做好内控监督工作,加强联系,优势互补,实施有效监督。

联社党委是崆峒区农村信用社的政治核心,所以,监事会的日常工作注重定期或不定期向联社党委报告,重要事项取得了联社党委的理解、协调和支持。同时,监事会作为联社的监督机构,与银监部门、联社内部稽核部门,共同构筑了较为完善的科学、规范监督体系。

一是建立和完善稽核审计部门内部工作运行机制。首先制订了稽核审计部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了《序时稽核登记簿》、《专项稽核登记簿》、《来信来访查处登记簿》,对稽核时间、区间和责任人进行详细登记,落实责任,以备查考。其次建立了查处情况及时反馈工作机制。本着对理事会负责的基本要求,我们将每个项目的稽核检查结果及时向联社班子成员和职能部门(理事会、经营班子)汇报和反馈,以促进领导管理决策和部门指导服务的针对性,提升我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实行稽核审计情况定期通报制,即对稽核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查处的典型案例定期通报,做到查处一事,警示全区,督促辖内各网点查缺补漏,纠正偏差,完善不足,以促进全辖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工作符合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并对案件专项治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实行了专档管理。

二是有效地开展了稽核审计工作。指导稽核审计部围绕联社重大决策和中心任务,突出财经纪律严肃性、信贷资金安全性和经营管理合规性,认真履行稽核审计职责。全年组织开展稽核审计项3项3次,即:实施了花所信用社等4个网点的会计决算工作真实性专项检查;对全区44个营业网点中14个信用社、15个信用分社和联社营业部进行了序时稽核,稽核检查覆盖面70.5%;根据人员调动和岗位调整情况,及时开展了24名信用社主任、副主任和4名联社部门经理的离任审计,以及岗位轮换的105名信贷、会计、出纳人员的岗位轮换手续移交工作。共查出并认定责任违规贷款49笔817.69万元,违纪资金8.96万元,提出稽核建议8条,下发稽核审计整改意见书25份,下发稽核审计处罚决定25份,为全区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查防结合,认真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保持了对各类违规行为严处的高压态势。

初,因班子换届,联社调整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本着暴露风险、加强管理,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的基本原则,5月份,制订了《崆峒区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深度排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排查人员、排查方式、排查内容、排查责任和工作要求,9月份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辖内网点的贷款、存款、金库尾箱、印证押卡、查询对账、“九种人”等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点人员进行了风险排查。在10月12日全区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上,对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安排,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安排意见》,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分级明确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岗位、重要环节、重点人员的排查内容、排查频率和案件排查责任,为构建案件防控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通过加强了纪检监察和案件防控工作,对信用社会计、信用社柜员挪用资金违规违纪问题的3名当事人和负有管理责任社主任进行了责任追究,给予了党纪、行政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和纪检监察工作。

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自律工作中,按照省联社党委的党风廉政建设以及纪检监察责任制的要求,每年年初联社党委及时与和各信用社(分社)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基层各信用社能够按照责任制的各项目标规定,认真对照学习落实。经检查大部分信用社、支部书记都能在各种会议上强调和警示教育全体员工拒腐防变,杜绝一切行业不正之风,凡一经举报,联社都及时调查核实、处理和回复。通过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责任制的落实,全体党员职工基本上无违纪问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较以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信用社在农民群众中的作用发挥和形象建设都得到了充分肯定。

对工作从维护农村信用社行业新形象的高度进行认识,以服务大局为重,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在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引导下,尽量避免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对来信来访者的合理要求从关心和爱护的角度出发,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尽力帮助解决困难;能解决的案件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讲清道理,说明原因,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对于有些者的要求不合法或反映的问题与事实不符的,通过耐心细致地解释和说服疏导,使上访群众心服口服。努力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一线,防止事态向恶性衍变,造成越级。,按工作“首问责任制”的要求,查处省联社卡中心电话投诉4起、省联社网站投诉1起、办事处投诉1起、区联社电话投诉12起、群众来信来访3起。对9名责任人做了相应的经济处罚,并责令相关责任人做出深刻书面检查,为全区业务发展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对客户举报材料、信件的处置做到了专簿登记,有阅批,有查办记录和查处结果。2010年,针对全区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工作现状及工作现实要求,提议并成立了监察室,专司监察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回顾一年多来的工作,荣辱得失在心。总结成绩的同时,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很多方面的缺点和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篇4

(一)勤于学习锻炼,慎于品行修养,始终致力于做德更高、业更专、行更正、艺更精的信合人。

一是注重和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注重学习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一个比较好的习惯,除继续加强对分管工作中涉及的监察、审计、法律事务等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外,不间断地加强对财务会计、信贷管理、风险管理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及时加强对计算机知识和信用社新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同时认真学习各级制发的管理制度及相关法律文件,通过不断的深入学习,不仅充实和更新了自己的知识库容,而且开阔了思路,更新了观念,增强了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注重和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坚持承担工作任务时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在承担工作责任时把自己当作一名勇于负责的主管领导。实际工作中,小事放权放手,但件件都及时督办和查问结果,大事都主动参与和承担。如在查办寨河信用社会计挪用资金违规违纪问题时,带领稽核审计部、财务会计部和监察部的工作人员到寨河信用社核查账务、调查取证、座谈询问、分析情况,为处理本次违规违纪提供了详实依据;在查办举报信用社信贷员和分社负责人违规办贷问题时,抽调联社不良办、风险管理部、监察部及基层信贷员组成贷款核对小组,带队进村入户上门核对贷款,找村干部和村民调查了解,与社内职工座谈情况。在案防工作过程中,带领案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到基层营业网点对内控制度执行、会计核算、信贷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逐项检查。通过这些具体工作,不仅深入了解了基层实际工作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做本职工作,同时,也进一步锻炼了实践工作能力,丰富了实践工作经验。

三是注重和加强金融理论的钻研。每年我都结合工作实际,通过调研后撰写一些专业理论文章,用以总结和指导工作。,我根据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展情况,通过认真调查分析,撰写了《农户小额是考验》调查报告,被第4期《新金融》刊载。同年《一策解“三难”“多赢”促发展》一文,被《中国农村金融创新与实践》收录。

四是注重和加强政治品格的锤炼。,我利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和品格锤炼,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认真参与,按照活动的安排进行了学习和深刻地自我剖析,并在活动中撰写了数万字的学习笔记。通过积极参与这次教育活动,使得自已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和稳重,品格上更加坚强和耿直。

五是注重和加强领导艺术的累积。除了向身边的同志学习领导艺术外,还经常留意书籍、网络上介绍的一些比较经典的领导艺术类案例。

(二)加强内控建设,坚持从严治社,始终致力于做内控理念的传播者和严密内控的践行者。

总理曾经说过,对于银行而言,相对于资本充足率,严密的内控制度更有意义。一年来,在加强内控建设和落实上,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狠抓了促制度落实的制度体系建设。从规范操作行为的层面上来说,现行的基本制度基本能够覆盖业务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了。但在工作中发现有些制度根本上就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责任追究不及时不到位,经过认真的调研和分析,我参与起草了《崆峒区农村信用社违规贷款责任认定处理暂行办法》,对强化全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规范信贷管理行为,增强信贷人员责任意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促进了促制度落实的制度体系的建设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

二是树立了“内控严密、管理严谨、处罚严厉”的基本内部控制理念。在工作中我总结出,要防范操作风险,在制度建设和落实层面,不仅要有严密的制度,严格落实制度,还要严惩违规行为。因此,我倡导树立“内控严密、管理严谨、处罚严厉”的内控理念,并在稽核审计工作中实践推行,这种从严治社的思想,也因此得到了较大范围的认可。

三是践行了严密的内控和其他各项工作制度。在工作中我能认真学习和遵守各项内控和工作制度,如省联社制定的《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罚办法》反复学习了好几遍,并且在文件中做了很多标记,其他有关制度我也利用时间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并能严格遵守。

四是督导了各项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我们主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审计和内控评价来督导内控制度的落实。组织了高管人员离任审计,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活动,陪同省联社、省联社办事处、银监局现场检查等。以这些活动为载体,认真查找问题,认真组织整改,认真分析不足,认真总结教训,认真制定措施。

(三)积极履行职责,指导做好内控监督工作,加强联系,优势互补,实施有效监督。

联社党委是崆峒区农村信用社的政治核心,所以,监事会的日常工作注重定期或不定期向联社党委报告,重要事项取得了联社党委的理解、协调和支持。同时,监事会作为联社的监督机构,与银监部门、联社内部稽核部门,共同构筑了较为完善的科学、规范监督体系。

一是建立和完善稽核审计部门内部工作运行机制。首先制订了稽核审计部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了《序时稽核登记簿》、《专项稽核登记簿》、《来信来访查处登记簿》,对稽核时间、区间和责任人进行详细登记,落实责任,以备查考。其次建立了查处情况及时反馈工作机制。本着对理事会负责的基本要求,我们将每个项目的稽核检查结果及时向联社班子成员和职能部门(理事会、经营班子)汇报和反馈,以促进领导管理决策和部门指导服务的针对性,提升我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实行稽核审计情况定期通报制,即对稽核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查处的典型案例定期通报,做到查处一事,警示全区,督促辖内各网点查缺补漏,纠正偏差,完善不足,以促进全辖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工作符合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并对案件专项治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实行了专档管理。

二是有效地开展了稽核审计工作。指导稽核审计部围绕联社重大决策和中心任务,突出财经纪律严肃性、信贷资金安全性和经营管理合规性,认真履行稽核审计职责。全年组织开展稽核审计项3项3次,即:实施了花所信用社等4个网点的会计决算工作真实性专项检查;对全区44个营业网点中14个信用社、15个信用分社和联社营业部进行了序时稽核,稽核检查覆盖面70.5%;根据人员调动和岗位调整情况,及时开展了24名信用社主任、副主任和4名联社部门经理的离任审计,以及岗位轮换的105名信贷、会计、出纳人员的岗位轮换手续移交工作。共查出并认定责任违规贷款49笔817.69万元,违纪资金8.96万元,提出稽核建议8条,下发稽核审计整改意见书25份,下发稽核审计处罚决定25份,为全区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查防结合,认真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保持了对各类违规行为严处的高压态势。

初,因班子换届,联社调整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本着暴露风险、加强管理,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的基本原则,5月份,制订了《崆峒区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深度排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排查人员、排查方式、排查内容、排查责任和工作要求,9月份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辖内网点的贷款、存款、金库尾箱、印证押卡、查询对账、“九种人”等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点人员进行了风险排查。在10月12日全区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上,对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安排,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安排意见》,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分级明确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岗位、重要环节、重点人员的排查内容、排查频率和案件排查责任,为构建案件防控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通过加强了纪检监察和案件防控工作,对信用社会计、信用社柜员挪用资金违规违纪问题的3名当事人和负有管理责任社主任进行了责任追究,给予了党纪、行政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和纪检监察工作。

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自律工作中,按照省联社党委的党风廉政建设以及纪检监察责任制的要求,每年年初联社党委及时与和各信用社(分社)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基层各信用社能够按照责任制的各项目标规定,认真对照学习落实。经检查大部分信用社、支部书记都能在各种会议上强调和警示教育全体员工拒腐防变,杜绝一切行业不正之风,凡一经举报,联社都及时调查核实、处理和回复。通过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责任制的落实,全体党员职工基本上无违纪问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较以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信用社在农民群众中的作用发挥和形象建设都得到了充分肯定。

对工作从维护农村信用社行业新形象的高度进行认识,以服务大局为重,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在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引导下,尽量避免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对来信来访者的合理要求从关心和爱护的角度出发,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尽力帮助解决困难;能解决的案件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讲清道理,说明原因,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对于有些者的要求不合法或反映的问题与事实不符的,通过耐心细致地解释和说服疏导,使上访群众心服口服。努力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一线,防止事态向恶性衍变,造成越级。,按工作“首问责任制”的要求,查处省联社卡中心电话投诉4起、省联社网站投诉1起、办事处投诉1起、区联社电话投诉12起、群众来信来访3起。对9名责任人做了相应的经济处罚,并责令相关责任人做出深刻书面检查,为全区业务发展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对客户举报材料、信件的处置做到了专簿登记,有阅批,有查办记录和查处结果。2010年,针对全区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工作现状及工作现实要求,提议并成立了监察室,专司监察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回顾一年多来的工作,荣辱得失在心。总结成绩的同时,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很多方面的缺点和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还没有有效地促成形成系统防案的观念,在案防工作中条块分割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部门孤军作战、“一边倒”的情形没有多大的改变。

篇5

信贷发放程序

申请与受理。借款人依据相关规定向信用社提出申请,信用社贷款调查岗对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及项目运营可行性进行初步调查。对同意受理的申请,借款人填写书面借款申请书,同时提供借款人基本情况资料和担保资料。

贷款调查。贷款调查至少由2名贷款调查人员履行尽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借款主体的情况、借款人及相关关系人的情况、贷款拟投向情况、还款来源情况、贷款担保情况等。调查结束后,调查人员撰写尽职调查报告,如实反映调查情况,作出初步评价,交贷款审查岗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与审批。信贷审查岗组织实施对贷款的风险评价。包括对借款主体、申请额度和期限、还款来源、贷款担保的评价等。贷款审查岗对风险评价作出评价结论后,提交贷款审批岗审批。

合同签订与管理。经审批同意发放的农户贷款,与借款人及担保人协商签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等相关信贷合同,同时执行借款合同的面签制度。个人借款信贷合同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统一编号,并按合同编号的顺序做好登记工作。

发放与支付。信用社统一由农贷会计负责个人贷款的审核认定,由内勤柜员负责个人贷款的发放工作。借款人本人持身份证和借款合同到柜台办理贷款支取业务。

贷后管理与回收。信贷人员定期对借款人的履约情况及信用状况、生产经营项目的运营情况、宏观经济变化和市场波动情况、贷款担保变动情况等内容进行检查和、分析和管理,直至贷款本息收回。

农户小额信贷发放情况

目前,敖汉联社共有31个营业网点,其中25个网点开办了信贷业务,基层信贷客户经理97人。鉴于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及信用环境变化,近年来信用社在信贷管理方面对信贷安全性偏好加重。近三年来信贷保证方式变化明显,抵押贷款占比明显提高。全旗农村信用社2012~2014年发放贷款分别为173283万元、185891万元和243524万元。

农户小额信贷投向

2014年,敖汉旗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317059万元,其中累放各类涉农贷款296260万元,占比93.4%;涉农贷款投放量站全旗80%以上。根据数据显示,敖汉旗农户小额资金的60%投向农户种植业、养殖业等项目。

信贷发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社内部存在问题

信贷人员存在问题。一是信贷人员主动营销意识差,受信贷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在新形势下开展信贷营销的能力存在不足,坐门等客现象普遍存在,目前有大部分信贷需求是通过客户主动上门或电话沟通方式得以发放,员工主动“送贷上门”营销的信贷额度较小,竞争意识、生存意识淡薄。二是信贷人员“吃拿卡要”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虽然信用社推行了多年的“阳光放贷”政策,并在近两年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但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吃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声誉和形象。三是存在信贷员惜贷惧贷现象。一方面,随着信用社对信贷资产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信贷员更加偏好于信贷资产的安全性管理,不愿意冒险,对一些可贷可不贷或者具有一定风险的贷款采取宁可不贷,也不冒风险的做法或力图减少风险,尽量少贷,一定程度造成申贷农户获得的贷款额度不足。另一方面,部分信贷人员放贷思想陈旧,认为农户信用意识低,又受贷款终身责任追究制的影响,有的信贷人员怕担风险,缺乏对农户信用情况的深入调查,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这给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的发放工作带来极大阻力。

信贷产品存在问题。一是贷款期限不合理。目前,部分信贷员还沿袭旧的传统,对农业生产贷款的约期是“春放秋收冬不贷”,这种状况不但使得一些农户对中长期生产项目不敢多投入,而且抑制了农民使用贷款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信用社的发展。二是贷款手续繁杂,信贷申请、审查、审批、发放等操作环节冗长、信贷档案资料较多,特别是涉及担保的,借款人和担保人有可能三五成群,拖家带口的情形,且需车接车送,无形中增加了借贷成本。三是贷款利率较民间借贷利率高,敖汉地区民间借贷盛行,利率在1分甚至以下,且借贷手续简便,甚至口头借贷即可,而信用社贷款利率高于1分,且手续繁杂,不利于理顺地区金融服务。

服务模式存在问题。一是评级授信不严格。信贷人员在评级授信过程中,存在为了让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能够贷到款、多贷款,而不认真执行评定标准,人为提高授信额度的情况。并且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部分信贷人员不是按照要求和标准进行评定,而是根据印象、经验随意填写调查报告,给后阶段的贷款管理及回收留下极大的风险隐患。二是信息不对称致使信用风险隐患大。根据对不良贷款情况的摸底情况看,许多不良贷款是由于对客户的真实信息掌握的不彻底,更新的不及时所导致的,甚至出现借名冒名贷款,不良贷款的增加,挤占了信用社的可用资金,影响了信贷发展能力。三是信贷人员重复劳动,影响工作效率。由于缺乏对客户信息的积累,信贷人员履职或轮岗时,对所包片客户信息需要重新调查。而由于敖汉地区幅员较广,人口较多,有的村组距信用社的网点达四十几里,信贷人员每人担负着2-3个自然村的信贷服务工作,因此工作量较大,不能做到快速、及时地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

信用社外部存在问题

民间借贷盛行。调查中发现,敖汉旗不同于区自治内其他地区,也不同于赤峰市内各旗县,民间借贷市场较为活跃。这里提到的民间借贷是指狭义上的民间借贷,即公民之间依照约定进行货币或其他有价证券借贷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在敖汉地区,往往由于个人家庭暂时资金周转需求,不向金融机构借贷周转,而是在亲戚、朋友、邻里间进行资金周转,甚至一度有“没有信用的人”或“借不到钱的人”才去金融机构借贷的说法,同时由于利率较低、手续简便而较为盛行。例如丰收乡三家村,共有400户、1860口人,今年5月末在信用社借款的有27户,占比6.75%,而有过民间借贷周转经历的农户达60%以上。参与民间借贷的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用款时间短,可能今天借明天就能还,属于临时周转。二是借款金额小,三五百、一两千,兴师动众去信用社借款不划算。三是“有门子”的人,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有闲钱,能够借到钱的人。四是讲信用的人,即使借款金额较高,但由于长期生活交往中建立了较好的信用,也能借到款。民间借贷的盛行,要求信用社在信贷手续和贷款利率等方面做出突破。

信用环境恶化。调查中发现,一方面由于过去客户风险意识普遍淡薄,部分贷户将贷款借出后转借他人现象存在,导致在催收贷款过程中相互推诿,转移有效资产,即使有还款能力也存在观望心理,恶意破坏和信用社之间的信用关系,导致部分到期贷款不能按期间收回。另一方面,存在部分贷户受信用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相互攀比不讲信誉,存在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以四家子信用社为例,2008年为化解易燃易爆安全隐患,政府强制关停了四家子镇全部烟花爆竹企业,部分企业主及投资人员失去收入来源,无法按期偿还信用社贷款本息。部分有偿还能力的贷户存在观望心理,相互攀比不讲信誉,恶意逃废金融债务。截至5月末,四家子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2523万元,其中属于烟花爆竹类不良贷款达1000余万元,占比39%。作为地方骨干金融企业,配合政府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既能够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同时又能为信用社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同业竞争加剧。目前,信用社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存贷款利差,可以说信贷市场是信用社发展的动力源,但农村市场新的进入者正加速抢占农村信贷市场。敖汉旗内金融市场活跃,截止目前敖汉旗内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包商银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信用社共8家金融机构、63个金融网点,小贷公司4家、融资性担保公司2家。至2014年全旗各家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5.49亿元,同比增长28.07%,小贷公司发放支农贷款2.49亿元,鑫桥、吉敖两家担保公司发放担保贷款0.45亿元,信用社2014年贷款余额24.35亿元。多家金融机构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信用社独占农村市场的局面已经一去不返。同时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对信用社的信贷经营形成潜在的冲击。网贷公司使客户突破了时间和网点限制,虽然短时间内不会对信用社造成致命冲击,但从长期来看利用互联网开展信贷投放必然成为主流。信用社是以农牧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金融机构,一旦失去农村市场,那么信用社的生存发展都无从谈起,所以当前信用社必须最大限度占有市场信息,抢占市场份额。

敖汉旗农村信用社富民信用工程开展情况

敖汉联社开展的富民信用工程,是将“农户电子信用信息系统”与自治区联社研发的“富民一卡通”循环贷有机结合起来。此项工程集农户信用信息收集存储、信用评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够为有效解决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发放过程中存在的内外部问题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敖汉联社计划到2016年末,在全旗范围内评定信用户7万个,信用村23个,信用乡(镇)5个。同时实现建档覆盖率和授信覆盖率两个100%目标,从根本上解决贷款两难问题。

信息准确,授信科学合理

信息采集内容丰富,具体实用。敖汉联社为信贷人员配备了移动终端设备,采集信息时客户经理进村入户采集农户基本信息,并直接录入到移动终端设备,直至导入信用社的农户电子信息系统。目前,采集信息内容共涉及5大类108项,按信息属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农户的财务信息,用以判断农户的还款能力;另一类是农户的其他社会信用信息,如在其他金融机构有无不良信用记录,是否孝敬父母,邻里关系是否和睦,等等,用以判断农户的信用状况和还款意愿。

与其它地区不同的是,敖汉联社富民信用工程电子信息系统不仅采集和收录普通的、一般的结构化信息(数字化数据,例如信息主体的年龄、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等),而且还包括复杂的非结构化信息(非数字化数据,例如信息主体的房产照片、口头声明,面谈录像,等等)。尽管这增大了信息采集和系统开发的难度,但同时也增加了数据库的“含金量”,有助于更加全面、直观、立体的反映信息主体的全貌。

建档评级标准严格,动态调整。敖汉联社结合实际需求,聘请了第三方科技公司专门研发了农户信用评级模型,并成功将其嵌入到富民信用工程电子信息系统之中。客户经理将采集到的农户信息导入到富民信用工程电子信息系统后,系统将会自动生成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并对农户进行信用评级。同时为及时、动态反映农户信用状况,敖汉联社要求信贷人员对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实行按季更新,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以确保信用评级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根据农户的信用档案,信用社可以及时准确评估农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从而提高放贷效率,降低信贷决策风险。 操作简便,化解借贷难题

富民信用工程搭载“富民一卡通”循环贷,提升了农户信贷的安全性、便利性和可获得性,与传统农户贷款操作方式相比,“富民一卡通”具有四个方面的革命性优势:一是简化办贷手续。农户“富民一卡通”贷款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循环授信模式,在授信额度和期限内,持卡人只需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到信用社柜台三五分钟即可获得贷款,办贷款像存、取款一样手续简便。二是实行通借通还。“富民一卡通”持卡人可在内蒙古农信系统任意网点办理借款和还款业务。只要不出自治区,持卡人可就地就近选择农信社网点办理借款和还款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偏远地区和经常外出的借贷农牧民。三是降低借贷成本。“富民一卡通”贷款实行“贷时起息、还时止息”,按实际天数计息,提前还款不加罚息,允许借款人自主选择还款方式,持卡人可以“今天还,明天再借”,最大限度减少持卡人因信贷资金闲置而造成的利息损失,大幅降低农牧民融资成本。四是防范道德风险。“富民一卡通”贷款实行“批量授信”、“柜台办贷”和“阳光作业”,等于在信贷人员和借款人之间设置了一道“隔离墙”,彻底阻断了办贷过程中各种不正当的利益输送,解决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吃拿卡要”问题。

制度配套,切实让利于民

富民信用工程启动实施后,敖汉联社同时推出了农户“富民一卡通”贷款“二增二优三放宽”的政策,最大限度让利于民:

“二增”:即增加涉农贷款规模,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确保涉农贷款增量高于上年同期,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加最高授信额度,基础授信最高限额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10万元,以满足农户日益增长的信贷需求。

“二优”:即贷款优先,打破“春放秋收冬不贷”的传统农户贷款管理方式和信贷规模限制,单列信贷投放计划,农户“富民一卡通”贷款实行常年常态供应,让签约农户随时都能贷到款。

利率优惠,农户富民卡贷款,一年期以内月执行利率不超过8‰,低于全市农户保证担保贷款平均利率近4厘,其中使用支农再贷款发放的农户“富民卡”贷款,加点幅度不超过5个百分点。

“三放宽”:即贷款用途放宽,贷款用途不再局限于传统种养业,农户建房、购车均可申请办理富民卡贷款。贷款期限放宽,农户富民卡贷款最长授信期限为2年,并逐步试点将信用等级为一级的信用户最长授信期限放宽至3年。担保条件放宽,农户富民卡贷款,不限定担保人身份、人数和担保品范围,试行一段时间后,将逐步取消担保,为农户发放免担保的信用贷款。

政企共建,培育诚信体系

敖汉联社积极协调旗委旗政府、各乡镇党委政府,指导各村两委班子,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褒扬诚信的奖惩措施,大力培育诚信意识。例如:各村组评定低保户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信用等级高的农户;被评为诚信个人的农民,免费乘坐旗内公交车;禁止失信者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取消严重失信者村民委员会候选资格,等等。

为发挥农户评级授信的导向激励作用,提升农户诚信意识,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农户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对存在严重不良信用记录(包括逃废债、涉黄、涉赌、涉毒、参与组织群体上访、闹访等不良行为)的农户,纳入“黑名单”管理,终身不予授信支持;对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户,适度提高授信额度、延长授信期限、条件成熟后,还将适度降低贷款利率,从而营造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

篇6

一、业务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1、存款。截止 11月30日 ,全市信用社总存款万元,比年初净增万元,占市联社全年计划万元的109.5%,净增额同比多增加万元,其中低成本资金万元,占存款总额的46.2%,净增万元。

2、贷款。总贷款万元,其中抵质押贷款(含贴现)万元,占总贷款的41.6%。全年累放各项贷款万元,同比万元;累收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净投放万元,存贷比41.9%。其中“三农”贷款累放万元,同比万元。

3、控新降旧。净压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万元,占市联社全年计划万元的135.5%;净压20__年新增不良贷款万元,清收表外置换不良贷款万元,占市联社全年计划万元的54%。当年到期未收回贷款万元,综合回收率%。

4、经营效益。全社实现总收入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其中贷款利息收入万元,比全年任务差万元,同比增加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加万元。

总支出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其中利息支出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存款付息率%,同比增加%;营业费用万元,同比增加万元。

账面盈利万元,同比增盈万元,增幅93%。

5、福卡发行。全社累计福卡发行张,占市联社下达张的107%,其中当年新发行福卡张,占市联社全年计划张的103.1%。

二、工作措施及开展情况

(一)以发展为宗旨,不断壮大资金实力。20__年,我联社始终坚持稳中求好,好中求快的原则,大力拓展存款业务,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提升。

1、抓两项活动促进存款总量增长。一是扎实开展送福卡、迎新年百日揽存活动,立足早字,主动出击,实现组织资金开门红。加大力福卡发行的宣传,确保福卡走进千家万户,发行面达到五个覆盖,即覆盖乡镇范围农户、覆盖外出务人员、覆盖社区范围内个体工商户、覆盖信用社所有贷款户、覆盖辖内技校毕业生。二是认真落实荆州联社提速工作会议。广泛开展宣传,强化督办,实行日报制度,形成强势压力,6月份组织资金万元,提前半年完成全年存款计划。

2、抓重点时段带动存款不断扩张。一是瞄准春节期间、五一期间外出创业归来人员腰包抓存款,节前现金流量大,资金回流快,由信贷管理部牵头制定计划,下达提速任务,签定组织资金责任书,发动员工亲朋好友,通过百日揽存活动推动资金市场占有份额,春节期间共组织外出创业归来人士存款2.38亿元;二是瞄准夏粮上市收购资金抓存款,对辖内个体工商户,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行筛选,开展全方位的公关,抢占收购市场流动资金,全年共吸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收购资金1.18亿元。三是瞄准财政性存款,全力争取粮食直补、代收代付以及行政事业到位存款,全年共组织财政性存款2.12亿元。

3、加大公关力度抓重点单位存款。今年以来,以联社营业部为优质服务示范点,加大存款公关力度,向对公存款要总量,对财政性存款、住房基金、以及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由联社党委亲自抓,实行上门攻关,进行一对一的服务,收到很好的效果。20__年,全市信用社对公存款达万元,其中各类财政性存款高达万元,同比多万元。

4、抓业余揽存促进存款稳步增长。今年以来,上至联社领导班子成员,下至普通员工,对存款的认识性有着高度的认识,在机关开展了业余揽蓄活动,对机关工作人员按日均积数考核,鼓励更多员工在业余时间去组织资金,自9月份以来,机关工作人员共组织资金达3200万元,为全市信用社存款的增长起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二)以“规范”为前提,全面提升贷款管理水平

1、创建农户小额贷款管理示范点。年初,确定东升信用社为小额农贷发放的试点社,针对该社历年信贷管理混乱现象,信贷管理部决定将该社作为重点进行规范整治,通过2个月的时间对东升辖内3800户农户进行上门核查,规范调查建档、审查定级、授信颁证、凭证放贷及 档案保管,使东升信用社信贷资料由“六不全”变为“六必有九规范”,并对今年发放的贷款一律签定“四包一挂”责任书。 7月18日 ,东升信用社小额农贷现场会在该镇政府召开,此举受到当地政府及老百姓一致好评。同时信贷部门按规范的标准,将各乡镇农户情况、评级调查情况、管片信贷员服务情况、贷款流程进行印制并予以上墙,20__年,通过对农户评级授信,已发展信用农户68563户,授信金额28003万元,共中重点支持农户9850户。 2、规范农户贷款属地管理。为切实杜绝冒名贷款发生,今年信贷管理部严格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并规定:除城乡结合的徐家铺、金平信用社外,城区社一律不准发放小额农贷。同时,乡镇社发放小额农贷必须由信用社主任审签,督办科室负责人同意,并由第一责任人签定“四包一挂”责任书。

3、规范了信贷等级管理。为了防范信贷风险,20__年,信贷部门按联社的要求,一是对信贷从业人员实行等级管理,建立档案信息,严格进行考评考核,并按等级给予放款权限,对历年贷款质量差、到期贷款收回率低、违规放款的责任人给予取消信贷营销资格;二是对到期贷款回收率低的信用社实行限量放款,对未收回额度大的信用社给予取消放款资格。

4、规范了信贷操作流程。一是对全市各乡镇信用社的贷款权限进行了适时上收,乡镇信用社除发放3万元以内的小额农户贷款及10万元以内的存单质押贷款外,其余贷款全部报联社信贷部门审批;二是规范了实物质押贷款管理。对棉花、油脂等实物质押贷款进行双人双锁专库保管,由信用社指定专人负责,签定保管协议,并坚持24小时制管库制度。三是规范担保贷款审批流程。担保贷款一律上报联社审批,客户资料首先由信用社主任把关签字,信贷部门调查初审后,递交审贷会讨论通过,最后由理事长审批,联社主任核发准放通知书方能发放,做到了准入严格,审慎合规,程序规范,上报及时有序。全年审批信用社权限以外的贷款1185笔,总金额26016万元。

(三)以“控险”为核心,全方位化解信贷风险

1、以“控新降旧”为主题,深入开展百日整治活动。在整治中化解风险。三季度,根据市联社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社实际情况,我积极建议并具体组织实施了“控新降旧活动”,分阶段、有步骤、调动一切力量抓清收,十月份,20天时间全社收回不良贷款1515万元,已经完全落实整改的责任人65人,整改率95%。

2、以基础管理为突破口,在操作中规避风险。一是狠抓了信贷风险系统的规范管理,要求全市所有信用社补录了风险系统无信贷第一责任人14687笔。对全市所有无责任人的贷款进行了全面清理和责任认定,确认了无第一责任人贷款1387笔,并由第一责任人在借据上签字予以名明确;全面进行信贷风险系统第一责任人清理。二是狠抓了贷款五级分类,实现风险管理。按照“按季分类、实时调整”的原则开展风险分类工作,按月对信贷资产进行集中认定,分类结果动态调整,根据信贷资产风险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通过分类,找出信贷管理中的不足与差距,促进贷款“三查”制度的落实,为全面加强信贷管理、树立风险为本的经营理念和审慎经营意识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及时做好了信贷的报表填报、考核评分以及新增不良贷款的监控工作。20__年,信贷部门除按月完成100多种各类表格填制上报外,还及时将各社新增不良贷款的情况及时向领导反馈信息,下发到期贷款警示通知书,确保了到期贷款综合回收率达到了96%以上。

3、以强化责任为前提,认真开展贷后检查活动。一是信贷部门分别在5月、7月、10月组织20名专班人员对50万元以上的大额贷款进行逐笔入户检查,并写出书面报告,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现场整改。二是对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及时进行了登录,防止了企业多头贷款的可能,有效防范了企业贷款的风险。

4、以落实制度为目的,严格执行贷款问责机制。一是对于贷款发放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无论是否形成风险或造成损失,均追究了相关人员的责任,共对12人进行了相关责任追究,并取消信贷营销资格。二是市联社以信贷部门牵头对所有贷款进行了认定、追究与处罚,对责任贷款最多的2名主任,3名副主任、7名信贷员采取下岗清收的形式进行了责任追究。三是对控新降旧活动中75名违规责任人给予通报,并处罚款6.9万元,做到了处罚到位、整改到位、追责到位。

5、以人为本,强化了信贷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对全市信贷人员进行了信贷法律知识培训;二是重点对省联社“13个信贷管理制度”进行了学习,并组织全辖对小额农贷知识进行了测试。三是组织信贷从业人员参加了荆州联社组织的信贷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通过不断的培训考试,使信贷员掌握了省联社的信贷规定和办法,有效提升了信贷人员的素质。四是针对信贷人员素质不高和违规违纪时有发生的现象,组织进行了2次信贷培训,主持编写了《石首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从业人员警示手册》等,为信贷规范操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依据。

(三)以创新为突破口,不断调整信贷结构

1、统筹兼顾,狠抓了“五个理顺”。今年,信贷管理部不断调整经营思路,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狠抓了五个理顺,促进了信贷业务的发展。即:理顺经营性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的关系,确保贷款投放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理顺业务竞争与合法守规的关系,不因竞争而降低贷款条件;理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维护地方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理顺制度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关系,防止有法不依、有规不循的问题;理顺可用资金和贷款计划的关系,坚持资金和计划双线控制。

2、优化结构,狠抓了“五个坚持”。即:坚持正确投向,合理发放贷款,严禁向高风险、低效益、发展空间滞后的领域发放贷款;坚持立足社区,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市内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发展;坚持采取小额分散,充分发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灵活多样的特点,站稳农村市场;坚持放开质押、提倡抵押、控制保证,优化贷款结构;坚持效益第一,加大营销力度。11月末,全市抵质押贷款25456万元,占比41%,同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3、创新品种,打响了“五个品牌”。即:一是把小额农贷做实做细。进一步规范小额农贷的对象、金额、期限和服务。二是把仓单质押贷款做大做强。对江北三镇棉产基地开展了以粮、棉、油为质押品的仓单质押贷款,为仓单质押贷款的发放、抵押品的保管、贷后检查都设计了一整套详细方案。三是推行船舶抵押贷款、林业抵押贷款;四是稳妥开放担保、社团贷款业务;五是有效扩张贴现业务。元至11月内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23805万元;累计发放担保贷款3250元;累计发放船舶抵押贷款1800万元;累计发放社团贷款900万元;累计票据贴现支持58家, 金额61754万元。

(四)以效益为核心,进一步拓宽创收渠道

1、进一步拓展中间业务收入。一是拓展了福卡结算业务,充分发挥福卡具备的代收代付、刷卡消费、汇兑结算等综合服务功能,增加结算手续费收入;二是突破了保险业务的经营瓶颈。今年重点是以小额贷款推出的借款人人身意外险,针对大额贷户推出的抵押财产险,为信贷业务快速发展构筑风险补偿机制;三是拓展代收代付业务。大力发展工资、国库收付、代收水电费、代收通讯费等业务,增加手续费收入。做好了保险的工作。

2、进一步强化贷款利息收入。一是严格收息时间。对贷款利息,明确要求各社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万元以上实行按月结息,万元及以内额度的可以选择按季结息;公司类客户及自然人其他贷款一律实行按月结息。二是严格掉收追责。坚持了按季度考核,认真结账到人,对掉收利息从绩效工资中扣除,促进利息清收。

三、存在的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联社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贷从业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想方面认识还不够;大部分信贷从业人员对信贷风险系统的操作还一知半解;二是信贷资产质量还有待提高,部分信用社还存在着违规操作,化整为零贷款等现象;三是新增到期回收率达有进一步提高,全年到期未收贷款尾欠大;四是贷后管理还有待加强,部分信用社在贷款出现风险时不知所措;五是存款潜力还有待加大;六是中间业务力度还有待提高。七是计划管理还有待加强,部分信用社无序、无计划投放导致头寸管理十分紧张。九是控新降旧及冒名贷款整改力度乏力;十是大客户维护有待加强。

四、20__年工作规划

针对今年信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联社将继续遵循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信贷管理,规范信贷操作行为,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实现信贷资产良性循环。

1、认清形势,及早谋划,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由于国际金融风暴影响,预计三年内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对信贷运营势必带来影响。因此,各社要精心组织,确保“三早一快”,圆满完成工作目标。一是及早研究。要充分认识同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严峻形势,仔细分析资金市场走势;二是及早谋划。要进一步发挥连续作战精神,把握工作主动权,尽早召开年度工作专题会议,组织员工认真学习省、市联社关于“春天行动”的文件精神;三是及早准备。要认真制定一季度信贷工作方案,制定计划。确保任务有压力、完成有信心;四是行动要快。全社干部员工都要齐抓共管,努力克服思想松懈、纪律涣散、行动缓慢的现象,确保20__年信贷工作稳步、健康、有序开展。

2、科学发展、统筹兼顾,进一步加大信贷营销力度。一是继续加大对“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强化为农服务意识,积极推广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助学贷款,逐步尝试开办商品房按揭贷款,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紧紧扎根农村,努力扩大小额信贷零售业务的市场份额。二是紧抓沿江开发的契机,重点支持个私经济发展。对产品适销对路、经济效益好、保全措施到位的私营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入工业园区的个私企业,只要其产权明晰,手续齐全,我们将集中信贷资金,为其提供各类信贷服务,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将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大对优良客户的授权授信额度。在20__年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行业、性质及产品的市场前景、技改投入等实际情况,对20__年度企业授信额度和信用社权限进行合理的调整,确保企业正常经营。同时,对符合授信条件的在农业贷款科目管理的个私企业,也给予一定贷款授信额度,视同授信企业管理,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3、落实制度,强化问责机制,全方位化解信贷风险。一是积极开展信用村(镇)创建活动。把信用村(镇)创建工作紧紧与创建金融安全区和诚信社会环境结合在一起,通过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逐步提高社会信用观念,感受诚信带来的好处,减少逃债、赖债行为,化解信用社不良贷款。二是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清收盘活新思路。我们将改变以往的不良贷款清收盘活思路,针对不同借款人或企业形成的不良贷款,分析其形成原因,寻找有效资产或还款来源,紧追不放,采取一切合法手段,最大限度减少贷款损失。三是加大贷款三查力度。明确清收责任,严禁向高风险企业和个人投放贷款,同时改变以往那种重放轻收的思想观念,加大贷后检查力度,及时发现贷款风险扩大趋势,杜绝新的不良贷款发生。对因不尽职行为造成新的不良贷款发生,联社将加大对责任人员的处罚、赔偿力度,确保新放贷款的安全。四是严格考核。将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与信贷人员工资收入直接挂钩,通过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的绝对额来兑现收入,改变以往那种按任务完成比例兑现收入的方法,从而突出了信贷人员对清收盘活工作的贡献。

篇7

一、业务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1、存款。截止11月30日,全市信用社总存款万元,比年初净增万元,占市联社全年计划万元的109.5%,净增额同比多增加万元,其中低成本资金万元,占存款总额的46.2%,净增万元。

2、贷款。总贷款万元,其中抵质押贷款(含贴现)万元,占总贷款的41.6%。全年累放各项贷款万元,同比万元;累收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净投放万元,存贷比41.9%。其中“三农”贷款累放万元,同比万元。

3、控新降旧。净压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万元,占市联社全年计划万元的135.5%;净压新增不良贷款万元,清收表外置换不良贷款万元,占市联社全年计划万元的54%。当年到期未收回贷款万元,综合回收率%。

4、经营效益。全社实现总收入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其中贷款利息收入万元,比全年任务差万元,同比增加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加万元。

总支出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其中利息支出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存款付息率%,同比增加%;营业费用万元,同比增加万元。

账面盈利万元,同比增盈万元,增幅93%。

5、福卡发行。全社累计福卡发行张,占市联社下达张的107%,其中当年新发行福卡张,占市联社全年计划张的103.1%。

二、工作措施及开展情况

(一)以发展为宗旨,不断壮大资金实力。,我联社始终坚持稳中求好,好中求快的原则,大力拓展存款业务,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提升。

1、抓两项活动促进存款总量增长。一是扎实开展送福卡、迎新年百日揽存活动,立足早字,主动出击,实现组织资金开门红。加大力福卡发行的宣传,确保福卡走进千家万户,发行面达到五个覆盖,即覆盖乡镇范围农户、覆盖外出务人员、覆盖社区范围内个体工商户、覆盖信用社所有贷款户、覆盖辖内技校毕业生。二是认真落实荆州联社提速工作会议。广泛开展宣传,强化督办,实行日报制度,形成强势压力,6月份组织资金万元,提前半年完成全年存款计划。

2、抓重点时段带动存款不断扩张。一是瞄准春节期间、五一期间外出创业归来人员腰包抓存款,节前现金流量大,资金回流快,由信贷管理部牵头制定计划,下达提速任务,签定组织资金责任书,发动员工亲朋好友,通过百日揽存活动推动资金市场占有份额,春节期间共组织外出创业归来人士存款2.38亿元;二是瞄准夏粮上市收购资金抓存款,对辖内个体工商户,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行筛选,开展全方位的公关,抢占收购市场流动资金,全年共吸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收购资金1.18亿元。三是瞄准财政性存款,全力争取粮食直补、代收代付以及行政事业到位存款,全年共组织财政性存款2.12亿元。

3、加大公关力度抓重点单位存款。今年以来,以联社营业部为优质服务示范点,加大存款公关力度,向对公存款要总量,对财政性存款、住房基金、以及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由联社党委亲自抓,实行上门攻关,进行一对一的服务,收到很好的效果。,全市信用社对公存款达万元,其中各类财政性存款高达万元,同比多万元。

4、抓业余揽存促进存款稳步增长。今年以来,上至联社领导班子成员,下至普通员工,对存款的认识性有着高度的认识,在机关开展了业余揽蓄活动,对机关工作人员按日均积数考核,鼓励更多员工在业余时间去组织资金,自9月份以来,机关工作人员共组织资金达3200万元,为全市信用社存款的增长起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二)以“规范”为前提,全面提升贷款管理水平

1、创建农户小额贷款管理示范点。年初,确定东升信用社为小额农贷发放的试点社,针对该社历年信贷管理混乱现象,信贷管理部决定将该社作为重点进行规范整治,通过2个月的时间对东升辖内3800户农户进行上门核查,规范调查建档、审查定级、授信颁证、凭证放贷及档案保管,使东升信用社信贷资料由“六不全”变为“六必有九规范”,并对今年发放的贷款一律签定“四包一挂”责任书。7月18日,东升信用社小额农贷现场会在该镇政府召开,此举受到当地政府及老百姓一致好评。同时信贷部门按规范的标准,将各乡镇农户情况、评级调查情况、管片信贷员服务情况、贷款流程进行印制并予以上墙,,通过对农户评级授信,已发展信用农户68563户,授信金额28003万元,共中重点支持农户9850户。

2、规范农户贷款属地管理。为切实杜绝冒名贷款发生,今年信贷管理部严格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并规定:除城乡结合的徐家铺、金平信用社外,城区社一律不准发放小额农贷。同时 ,乡镇社发放小额农贷必须由信用社主任审签,督办科室负责人同意,并由第一责任人签定“四包一挂”责任书。

3、规范了信贷等级管理。为了防范信贷风险,,信贷部门按联社的要求,一是对信贷从业人员实行等级管理,建立档案信息,严格进行考评考核,并按等级给予放款权限,对历年贷款质量差、到期贷款收回率低、违规放款的责任人给予取消信贷营销资格;二是对到期贷款回收率低的信用社实行限量放款,对未收回额度大的信用社给予取消放款资格。

4、规范了信贷操作流程。一是对全市各乡镇信用社的贷款权限进行了适时上收,乡镇信用社除发放3万元以内的小额农户贷款及10万元以内的存单质押贷款外,其余贷款全部报联社信贷部门审批;二是规范了实物质押贷款管理。对棉花、油脂等实物质押贷款进行双人双锁专库保管,由信用社指定专人负责,签定保管协议,并坚持24小时制管库制度。三是规范担保贷款审批流程。担保贷款一律上报联社审批,客户资料首先由信用社主任把关签字,信贷部门调查初审后,递交审贷会讨论通过,最后由理事长审批,联社主任核发准放通知书方能发放,做到了准入严格,审慎合规,程序规范,上报及时有序。全年审批信用社权限以外的贷款1185笔,总金额26016万元。

(三)以“控险”为核心,全方位化解信贷风险

1、以“控新降旧”为主题,深入开展百日整治活动。在整治中化解风险。三季度,根据市联社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社实际情况,我积极建议并具体组织实施了“控新降旧活动”,分阶段、有步骤、调动一切力量抓清收,十月份,20天时间全社收回不良贷款1515万元,已经完全落实整改的责任人65人,整改率95%。

2、以基础管理为突破口,在操作中规避风险。一是狠抓了信贷风险系统的规范管理,要求全市所有信用社补录了风险系统无信贷第一责任人14687笔。对全市所有无责任人的贷款进行了全面清理和责任认定,确认了无第一责任人贷款1387笔,并由第一责任人在借据上签字予以名明确;全面进行信贷风险系统第一责任人清理。二是狠抓了贷款五级分类,实现风险管理。按照“按季分类、实时调整”的原则开展风险分类工作,按月对信贷资产进行集中认定,分类结果动态调整,根据信贷资产风险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通过分类,找出信贷管理中的不足与差距,促进贷款“三查”制度的落实,为全面加强信贷管理、树立风险为本的经营理念和审慎经营意识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及时做好了信贷的报表填报、考核评分以及新增不良贷款的监控工作。,信贷部门除按月完成100多种各类表格填制上报外,还及时将各社新增不良贷款的情况及时向领导反馈信息,下发到期贷款警示通知书,确保了到期贷款综合回收率达到了96%以上。

3、以强化责任为前提,认真开展贷后检查活动。一是信贷部门分别在5月、7月、10月组织20名专班人员对50万元以上的大额贷款进行逐笔入户检查,并写出书面报告,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现场整改。二是对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及时进行了登录,防止了企业多头贷款的可能,有效防范了企业贷款的风险。

4、以落实制度为目的,严格执行贷款问责机制。一是对于贷款发放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无论是否形成风险或造成损失,均追究了相关人员的责任,共对12人进行了相关责任追究,并取消信贷营销资格。二是市联社以信贷部门牵头对所有贷款进行了认定、追究与处罚,对责任贷款最多的2名主任,3名副主任、7名信贷员采取下岗清收的形式进行了责任追究。三是对控新降旧活动中75名违规责任人给予通报,并处罚款6.9万元,做到了处罚到位、整改到位、追责到位。

5、以人为本,强化了信贷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对全市信贷人员进行了信贷法律知识培训;二是重点对省联社“13个信贷管理制度”进行了学习,并组织全辖对小额农贷知识进行了测试。三是组织信贷从业人员参加了荆州联社组织的信贷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通过不断的培训考试,使信贷员掌握了省联社的信贷规定和办法,有效提升了信贷人员的素质。四是针对信贷人员素质不高和违规违纪时有发生的现象,组织进行了2次信贷培训,主持编写了《石首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从业人员警示手册》等,为信贷规范操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依据。

(三)以创新为突破口,不断调整信贷结构

1、统筹兼顾,狠抓了“五个理顺”。今年,信贷管理部不断调整经营思路,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狠抓了五个理顺,促进了信贷业务的发展。即:理顺经营性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的关系,确保贷款投放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理顺业务竞争与合法守规的关系,不因竞争而降低贷款条件;理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维护地方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理顺制度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关系,防止有法不依、有规不循的问题;理顺可用资金和贷款计划的关系,坚持资金和计划双线控制。

2、优化结构,狠抓了“五个坚持”。即:坚持正确投向,合理发放贷款,严禁向高风险、低效益、发展空间滞后的领域发放贷款;坚持立足社区,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市内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发展;坚持采取小额分散,充分发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灵活多样的特点,站稳农村市场;坚持放开质押、提倡抵押、控制保证,优化贷款结构;坚持效益第一,加大营销力度。11月末,全市抵质押贷款25456万元,占比41%,同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

3、创新品种,打响了“五个品牌”。即:一是把小额农贷做实做细。进一步规范小额农贷的对象、金额、期限和服务。二是把仓单质押贷款做大做强。对江北三镇棉产基地开展了以粮、棉、油为质押品的仓单质押贷款,为仓单质押贷款的发放、抵押品的保管、贷后检查都设计了一整套详细方案。三是推行船舶抵押贷款、林业抵押贷款;四是稳妥开放担保、社团贷款业务;五是有效扩张贴现业务。元至11月内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23805万元;累计发放担保贷款3250元;累计发放船舶抵押贷款1800万元;累计发放社团贷款900万元;累计票据贴现支持58家,金额61754万元。

(四)以效益为核心,进一步拓宽创收渠道

1、进一步拓展中间业务收入。一是拓展了福卡结算业务,充分发挥福卡具备的代收代付、刷卡消费、汇兑结算等综合服务功能,增加结算手续费收入;二是突破了保险业务的经营瓶颈。今年重点是以小额贷款推出的借款人人身意外险,针对大额贷户推出的抵押财产险,为信贷业务快速发展构筑风险补偿机制;三是拓展代收代付业务。大力发展工资、国库收付、代收水电费、代收通讯费等业务,增加手续费收入。做好了保险的工作。

2、进一步强化贷款利息收入。一是严格收息时间。对贷款利息,明确要求各社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万元以上实行按月结息,万元及以内额度的可以选择按季结息;公司类客户及自然人其他贷款一律实行按月结息。二是严格掉收追责。坚持了按季度考核,认真结账到人,对掉收利息从绩效工资中扣除,促进利息清收。

三、存在的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联社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贷从业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想方面认识还不够;大部分信贷从业人员对信贷风险系统的操作还一知半解;二是信贷资产质量还有待提高,部分信用社还存在着违规操作,化整为零贷款等现象;三是新增到期回收率达有进一步提高,全年到期未收贷款尾欠大;四是贷后管理还有待加强,部分信用社在贷款出现风险时不知所措;五是存款潜力还有待加大;六是中间业务力度还有待提高。七是计划管理还有待加强,部分信用社无序、无计划投放导致头寸管理十分紧张。九是控新降旧及冒名贷款整改力度乏力;十是大客户维护有待加强。

四、工作规划

针对今年信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联社将继续遵循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信贷管理,规范信贷操作行为,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实现信贷资产良性循环。

1、认清形势,及早谋划,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由于国际金融风暴影响,预计三年内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对信贷运营势必带来影响。因此,各社要精心组织,确保“三早一快”,圆满完成工作目标。一是及早研究。要充分认识同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严峻形势,仔细分析资金市场走势;二是及早谋划。要进一步发挥连续作战精神,把握工作主动权,尽早召开年度工作专题会议,组织员工认真学习省、市联社关于“春天行动”的文件精神;三是及早准备。要认真制定一季度信贷工作方案,制定计划。确保任务有压力、完成有信心;四是行动要快。全社干部员工都要齐抓共管,努力克服思想松懈、纪律涣散、行动缓慢的现象,确保信贷工作稳步、健康、有序开展。

2、科学发展、统筹兼顾,进一步加大信贷营销力度。一是继续加大对“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强化为农服务意识,积极推广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助学贷款,逐步尝试开办商品房按揭贷款,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紧紧扎根农村,努力扩大小额信贷零售业务的市场份额。二是紧抓沿江开发的契机,重点支持个私经济发展。对产品适销对路、经济效益好、保全措施到位的私营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入工业园区的个私企业,只要其产权明晰,手续齐全,我们将集中信贷资金,为其提供各类信贷服务,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将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大对优良客户的授权授信额度。在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行业、性质及产品的市场前景、技改投入等实际情况,对企业授信额度和信用社权限进行合理的调整,确保企业正常经营。同时,对符合授信条件的在农业贷款科目管理的个私企业,也给予一定贷款授信额度,视同授信企业管理,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3、落实制度,强化问责机制,全方位化解信贷风险。一是积极开展信用村(镇)创建活动。把信用村(镇)创建工作紧紧与创建金融安全区和诚信社会环境结合在一起,通过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逐步提高社会信用观念,感受诚信带来的好处,减少逃债、赖债行为,化解信用社不良贷款。二是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清收盘活新思路。我们将改变以往的不良贷款清收盘活思路,针对不同借款人或企业形成的不良贷款,分析其形成原因,寻找有效资产或还款来源,紧追不放,采取一切合法手段,最大限度减少贷款损失。三是加大贷款三查力度。明确清收责任,严禁向高风险企业和个人投放贷款,同时改变以往那种重放轻收的思想观念,加大贷后检查力度,及时发现贷款风险扩大趋势,杜绝新的不良贷款发生。对因不尽职行为造成新的不良贷款发生,联社将加大对责任人员的处罚、赔偿力度,确保新放贷款的安全。四是严格考核。将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与信贷人员工资收入直接挂钩,通过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的绝对额来兑现收入,改变以往那种按任务完成比例兑现收入的方法,从而突出了信贷人员对清收盘活工作的贡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830.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1-0086-02

收稿日期:2007-08-10

作者简介:郭(1959-),男,高级经济师,现供职于浙江南浔农村合作银行。

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难点和不足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合规管理作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是银行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因其经营理念、管理机制、制度执行等方面与股份制银行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合规管理机制建设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1.对合规经营理念认知度不高。一是未真正树立“合规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一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倚重于业务发展速度、规模,不重视发展质量,没有将依法合规作为一项价值增值活动,最终可能因为产生合规风险损害自身社会声誉和形象,影响业务发展。二是未真正树立“主动合规”的合规管理理念。一些管理人员对高风险点没有定期进行排查,在外部监管、行业管理部门检查发现问题后,以种种理由推卸责任,未积极主动进行整改。一些员工只知道要求这样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三是未真正树立“合规人人有责”的合规文化理念。合规文化氛围缺失,“以信任替代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的不良文化盛行。

2.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合规主体职责不明确。董(理)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合规部门决策、监督、执行、操作职责不清;合规部门与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门职责交叉,操作人员职责不明确。二是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一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未设立独立的合规管理部门,合规人员配备仅作点缀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三是合规风险报告线路不明确,一些导致合规事件的可疑情况和潜在风险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3.制度执行不力。一是制度的健全性受到质疑。一些机构整章建制缝缝补补、东拼西凑,甚至为健全内控制度而制订制度,照抄照搬,没有将制度与自身经营管理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二是制度执行有效性不足。一些机构对制度制定后执行情况缺乏监督反馈机制,使一些问题屡查屡犯,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三是没有有效的问责机制。一些机构对基层建立了严格的问责制度,而对高级管理人员则“刑不上大夫”;一些高管人员担心严格实施问责制度后,将存在的问题表面化、案件化。

二、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建议

1.要将合规建设与完善公司治理结合起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一家独立的法人机构,合规组织体系建设与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相比要求更高。要在明晰“三会一层”合规管理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规部门的独立性,明确合规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职责划分,合理配置合规资源,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强化合规管理的有效性。首先,明确“三会一层”合规管理职责。董事会对各项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负最终责任,着重从战略层面批准合规政策,确定合规基调;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日常合规管理工作的内部监管部门,及时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监事会定期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合规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对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作出评价。经营管理层负责合规政策的细化和实施。其次,设立独立的合规管理部,明确合规部门与业务部门、审计部门、其他风险管理部门的关系。为确保合规风险管理部的超脱性、独立性和权威性,合规管理部直接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业务部门对本条线经营管理的合规性负首要责任,审计部定期对合规管理部履职情况进行评价。风险管理部与合规管理部在风险管理上各有侧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

2.要将合规建设与加强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规章制度是规范各类经营活动和行为的基本要求,是内控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合规风险的系统性防范刚刚起步,需要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尽快制定合规政策、合规手册或合规标准,特别是针对每一合规风险点风险防范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保证合规经营。一是开展对规章制度的后评价,确保制度合规。在清理检查原农村信用社时期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按照最新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规则精神,开展对规章制度的后评价。二是加强风险点排查,确保规章制度覆盖所有风险点。要将授信管理、内控操作环节、案件高发部位作为合规风险排点,认真开展合规风险点排查工作,并在修订制度时补充完善对合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三是建立正向激励制度,加强合规绩效考核。合规绩效考核可分为三个层次:对员工,将合规操作作为岗位责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基础工资挂钩;对分支机构,按检查发现的违规操作的概率、操作风险损失率、不良资产率对各支行进行考核,并按考核结果确定风险管理等级,分支机构负责人基础年薪可根据不同的风险管理等级拉开差距;对合规员,由内部审计部门定期进行审计评价。

3.要将合规建设与加强流程管理结合起来。合规机制的营造过程,本身就是对业务和管理流程的整合和优化。从全面合规角度分析,一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流程具有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为:一是贷款审查形同虚设。一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审贷同时完成方式发放贷款,未设立专职审查岗,往往发生客户骗信贷员、信贷员“骗”主任(行长)现象。二是重块状管理,轻条线管理。与股份制银行相比,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管理基本上以支行为单位实行块状管理,一些支行重业务发展轻风险管理,使合规风险比较突出。三是信贷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信贷操作随意性较大,操作流程中存在较大的漏洞。流程管理一直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短板,要以推进合规风险管理为契机,对原有流程全面进行梳理,积极整合信用审批流程,推进前中后台分离,加强事前的合规风险管理。

4.要将合规建设与打造强势执行文化结合起来。合规建设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更不能仅仅满足于从制度到制度。合规风险管理的基点要放在每笔业务上、每个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上,要通过不断的检查、反馈,评估各项违规行为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纠正。同时,要加大奖惩力度,促使员工树立“倡导合规、惩处违规”的价值观。积极将合规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通过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全员培训,使员工清晰认识到合规管理职责边界,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形成“合规创造价值”、“全员主动合规”的良好氛围,使合规真正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为。

5.从完善合规措施入手,建立合规长效机制。为加强合规风险防范,要在管理上进行创新,健全完善合规管理措施。一是引进经济资本管理,建立健全资本约束机制。通过经济资本的分配和配置,促使各支行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在风险可控、占用资本少、收益高的业务上,确保了发展质量。二是实施强制休假、岗位轮换制度。实践证明,员工对环境的熟悉程度越高,发生合规风险的概率越大。

参考文献:

[1]廖忠华.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建立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思考[J].西南金融,2006;(6)

[2]上海银监局课题组.中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研究(上)[J].新金融,2005;(6)

[3]上海银监局课题组.中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研究(下)[J].新金融,2005;(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