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5 14:56: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历史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引导学生观察书中《东汉牛耕图》、《耧车》,分析两种工具的功能,锻炼学生识图能力同时意识到历史文物的价值。
2.通过学生自己填写“战国秦汉经济发展简表”认识到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通过了解“两汉农业和手工业有哪些新的成就”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3.两汉是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手工业有很大发展,涌现出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我们应该为之骄傲和自豪。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农业的新成就、手工业的兴盛。
教学难点:农具的改进、手工业技术的提高。
教学思想:
充分利用书上的内容和补充的资料吸引学生的兴趣,设计恰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掌握汉朝农业、手工业的新成就“新”在哪里。
教学手段: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和重视农业的政策,经过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且有它显著的特点。本课我们将学习两汉农业、手工业的新成就,商业和都市的新气象。
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新成就
1.兴修水利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建设。两汉重视农田水利的兴修。汉武帝和汉明帝时,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出示《关中水利图》)汉初,黄河屡次决堤,造成严重的水灾。汉武帝征调几万民工前去修治,并亲自巡视黄河工地,命随从文官武将都去背柴,堵塞决口。此后黄河在80年间没有发生大的水灾。东汉时,黄河河道南移,黄河下游泛滥成灾,淹没了几十个县,“百姓怨叹”,汉明帝时,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下,黄河流域的几十万劳动人民用了多种方法,经过一年时间,消除了水患,稳定了河道,使泛区广大土地重新得到耕种,并引黄灌溉大片土地,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此后800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减少了。
2.改进农耕技术和农具
汉朝的农具有很大改进。
(1)犁壁(展示犁壁图)西汉以前的耕犁没有犁壁,安装了犁壁之后,便于翻土、碎土、起垅亩,提高了耕作效率,因此犁壁的发明是犁耕的改革中一个重大发展,这比欧洲早了近1000年。
(2)耧车(指导学生看书中《耧车》图)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请同学们想一想种子是怎样通过耧车播到地里去的?它为什么有三个脚?人们是如何操纵它的?这种三脚耧车能同时播种三行。漏斗存放种籽,耧脚末端装有小铁铧,起开沟作用,一人扶犁,一个牵牛,一次可把开沟、下种、覆盖任务全部完成。这种耧车一天能播种一顷地。
(3)牛耕技术
(指导学生看《东汉牛耕图》)西汉中期,牛耕得到大规模推广。那时普遍使用二人三牛的耕作方法,还出现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
3.粮食作物的种植
汉朝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小麦的推广,汉朝时候,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
4.蔬菜的栽培
汉代蔬菜的品种增多了,今天我国人民常吃的萝卜、芹菜、芋头、韭菜、葱蒜等,汉朝时候都有了。那时人们已经利用温室栽培蔬菜,这项世界首创的新技术,比欧洲要早1000多年。西汉宫廷里有专门的温室,东汉时温室种的菜达20多种。
下面请同学分成小组,为汉朝人设计菜谱包括主食和菜。
5.桑麻的种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汉代以前桑麻的种植只局限于某些地方,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树,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桑麻的广泛种植,促进了丝麻织业的发展。
三、手工业的兴盛
西汉时期,农业迅速发展,铁器广泛使用,为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冶铁业的发展
那时候冶铁业发展很快,作坊多,规模大。考古发现许多汉代冶铁遗址。其中,在河南的西汉冶铁遗址中发现有煤和搀杂了泥土、草茎的煤饼,说明当时冶铁的燃料开始使用煤。(指导学生看《汉代手工业分布图》)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汉代冶铁发达的地区。宛这个地方属南阳郡,东汉时南阳有一位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水排是一种水力鼓风机械,用水力推动排扇来鼓风。东汉以前已经有了皮囊鼓风、畜力鼓风,而水排的发明和使用使鼓风技术又前进了一步,它的优点是供风稳定、供风的能量较大、节省劳动力。这是东汉冶铁技术上的重大成就之一,这比欧洲早1000多年,也是世界首创的技术。东汉的铁器制作精细,那时铁制兵器取代了青铜兵器。
2.冶铜业
秦汉时,冶铜业仍然很兴盛,汉朝的铜器制作精美,马踏飞燕、长信宫灯等工艺之精、构思之巧,是世界罕见的(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并简要介绍)。
3.丝织业的进步
两汉的丝织业纺织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和襄邑(今河南睢县)的产品最为有名。那里的丝织品产量大、种类多、工艺精,有名贵的锦、绢、纱等。当时已经使用提花机,汉代的纺织技术,处于世界前列。(指导学生观看《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这件素纱衣用罗纱制成,薄如蝉翼,轻如鸿毛,衣长128厘米,折叠好可以握在手中,重量仅49克,可见当时织造水平之高。
四、繁荣的东、西二京
汉朝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兴盛,出现了繁华的大都市,最大的是西汉的长安和东汉的洛阳,人称东西二京。长安有人口50万左右,洛阳人口在百万以上,长安城规模之大超过罗马城三倍以上。长安城商业很繁荣,全城有九个专门的商业区叫“市”,那里商人云集,货物齐全。长安街道上,车马行人熙熙攘攘,一片繁华景象。
小结:
这节课我们介绍了两汉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重点讲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新成就,请按表的要求填写相应内容,并总结哪些是新成就。
附:战国秦汉经济发展简表
班级姓名项目
时间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工具
技术经验
水利
冶铁
冶铜
纺织
战国
铁农具的使用
牛耕、施肥、选种
都江堰
生铁冶炼技术
商业城市繁荣
秦
灵渠
汉
西汉耕犁安装________,新型耕种工具________
牛耕普遍使用
___________的
耕作方法
_______、_____大规模治理黄河。水利专家______负责治理黄河
用____作燃料、_____鼓风
两汉的铜器制作精美,如_______、_________
使用_____
织出精美的花纹
两汉的都城
_______、
_______人称东西二京
板书设计
两汉经济
一、农业的新成就
1.兴修水利
2.改进农耕技术和农具
3.粮食作物的种植
4.蔬菜的栽培
5.桑麻的种植
二、手工业的兴盛
1.冶铁业的发展
采用学案导学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和谐统一。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随着素质教育与时俱进的深入展开,教与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挑战传统教学法,已成为每一位教师教学研究的中心。实施学案导学,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也保证了学习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从教案到学案的改变
传统初中历史教案教学模式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侧重教师如何将课本知识的呈现,而弱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行备课,学生课上只能被动学习。在时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又过多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历史课堂上场面“活跃”并没有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从“教案”到“学案”的改变,就是把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考试的要求,编制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并提前印发给学生。学生依照“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梳理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所学的新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通过自学而掌握;疑难的内容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以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初中历史学案导学的实施
1、编制历史学案
制定一套设计科学、适合本校学情的历史学案是初中历史教学成功的关键。它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历史学案的设计笔者认为应遵照以下原则:
(1)遵循课标要求。编制历史学案要围绕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控制学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具有启发性。学案设计过程中要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3)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学案中的问题设计至关重要,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应有层次性,把握好问题的梯度,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规律,做到循序渐进。问题设计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2、指导学生预习
学生在阅读教材相关知识后,自主地完成学案上的对应内容,同时在自学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明确学习的重难点,经过自己的思考生成新的问题。教师对于学生自学过程应给予一定的指引。通过历史学案相关环节和问题的设计,能够让学生明白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哪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等。教师还应提示学生将预习中产生的疑问做好记录,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的意识和习惯。
3、课堂教学重在引领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课堂上教师应组织学生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全面准确透彻的掌握、理解、运用知识,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防止学生的讨论失控而偏离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应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努力达到以下目标:(1)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2)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3)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及时给予正确、恰当的评价。教师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浅显的问题或错误的回答教师做好引领,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4、精选巩固练习
学案中的巩固练习的设计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符合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七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八、九年级学生应把练习题的选择重点放在学生思维的调动和能力培养上。通过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
5、课堂总结
在历史学案的最后环节设计为课堂小结,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学生对本课所学的收获及时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梳理等能力,促使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是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三、初中历史学案导学的成效
1、促成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养成。通过预习,对新知识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在预习中有了自己困惑的问题。经过预习这个环节,学生就提前找出了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一来,学生听课的时候,对这部分重点听,对重难点的突破很有帮助。
2、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学案导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如何把握,并知道应该怎么去学,避免了以往那种散漫的学习。
3、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学案导学改变了教师以往备课,备学生环节无法落实,课堂上教师是主人,学生按着教师备课的路子走的状况。由于历史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预习,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有目的地参加听课,因而课堂上学生自我参与率高,教师围绕学案中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一改以往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低效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举例说明.
3.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力的概念非常抽象,用力的作用效果去理解力的概念,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应用力学知识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人推车”“拖拉机拉犁”“磁铁吸引铁钉”等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中的力指的是物体对物体的推或拉的作用.然后再举例“小孩推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为了使学生更具体地认识力,课本中接着讲解力的作用效果.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和插图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通过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力是一种什么作用.
本节内容是力学知识的入门基础课,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对学生后续课程的理解吸收有重要作用.
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教学建议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材是通过学生熟悉的弹簧、锯条受力形变等事例来讲述的,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可向学生展示各种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视频及动画,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结论.
有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教学建议
可以向学生提问:人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启发学生举出一些实例.再从回答中筛选出表现力的推、拉、提作用的典型例子,写到黑板上.比如:人推车、人拉锯、人提水桶等.
然后对例子进行分析:人推车时,人施力,车受力;人拉锯时,人施力,锯受力;人提水桶时,人施力,水桶受力.其中,推、拉、提是力的作用.从而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样使学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逐步理解什么是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最后明确指出:一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有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受力)物体.
以上内容应通过实验、事例加以说明.
例一:让学生用力拍桌子,问学生:手有什么感觉?(感到痛)为什么手会感到痛?让学生思考.
分析: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力,同时手也受到桌子的反作用力.
例二:让一个学生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问其他学生:为什么这位同学自己会向后退?
分析: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力,同时人也受到墙的反作用力.
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1)人推车,人是否也受到车的推力?
(2)人拉锯时,锯是否也拉人?
(3)拖拉机拉犁时,拖拉机是否也受到犁的拉力?
(4)划船时,用浆向后划水,船就向前进,这是为什么?
有关新课引入的教学建议
可用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文字叙述引入力的概念.指出“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有确切的物理含义.引入新课.
也可使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请一位同学把一个大铁块拿到讲台桌上.
学生前来拿起铁块.
教师可提问:有什么感觉?
总结学生的回答:因为东西很沉,拿起它用了很大的力.
引入新课:可以说“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但是在物理学中到底什么是“力”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设计示例
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1.力的概念教学
力的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初中学生来说真正地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以及今后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突破.
(1)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首先力是由物体产生的,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力的作用必然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孤立的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这种作用,对任何一个力来讲必有其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
第二,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受力)物体.
以上内容应通过实验、事例加以说明.
(2)进行必要的反复.
抓住本节课知识体系,抓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反复论证一个概念,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对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从力发生至少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等不同深度反复强化,使学生初步建立力的概念.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本节教学难点,如果处理不好会给以后二力平衡的教学造成困难,因此对这段教学内容除应列举大量事例外,应精心设计实验,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板图或者投影,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力.
2.通过观察磁块与铁间相互作用的实验,通过亲自体验两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认识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观察并讨论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以及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现象认识到力的作用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磁铁、铁块、大头针
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入课题
方案一:教师请一位同学把一个大铁块拿到讲台桌上.学生前来拿起铁块.教师提问该同学“有什么感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因为东西很沉,拿起它用了很大的力,可以说“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但是在物理学中到底什么是“力”呢?引入新课.
方案二:可用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文字叙述引入力的概念.指出“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有确切的物理含义.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人将大铁块拿到讲台上感觉很费劲,这是人对力最早的认识,从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
1.力的概念的教学
用投影仪打出人举起杠铃、人推车、人提物体的幻灯片.幻灯片表现了人用力举起杠铃,人用力推车,人用力提东西.
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三个图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总结:人举起杠铃,人对杠铃用了力;人推车,人对车用了力;人提物体,人对物体用了力.在这里举、推、提……我们可以称之为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不是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加作用呢?
用投影打出的幻灯片,画面显示出压路机压路面,拖拉机牵引收割机,起重机吊起重物.
请同学们说一下,画面中是谁对谁用力?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压路机压路面,压路机对路面用了力.拖拉机牵引收割机,拖拉机对收割机用了力.起重机的钢丝绳吊起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用了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压、拉、提、吊……我们可以称之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请同学概括力的概念.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说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分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打开投影仪,打出前边的六幅图.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六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同学们总结六幅图的共同特点:有力发生至少有两个物体.
通过对力的概念的分析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一个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在产生力时,两个物体所起的作用一样不一样?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六幅图总结归纳出: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在这六幅图中人、拖拉机、压路机、起重机的钢绳施加了力,称为施力物体,杠铃、小车、收割机、地面、预制板,受到了力,是受力物体.
3.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演示实验一:用磁铁吸起铁钉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可让学生亲自到讲台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在总结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发言基础上总结:在这个实验中,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来了.说明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请同学举出这方面的例子.
地球周围的物体受到地球施加的力的作用,但是它们并不一定非要接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87-02
历史是由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组合起来的,这些故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互相依存的。很多人认为历史是非常难学习的,那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把历史内容通过合理的逻辑进行整合,将所有的故事以一条主线的形式来进行教与学。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希望对初中历史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历史教学特征
历史作为一门文科知识,蕴含了丰富的人物以及历史故事,所以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欢。然而正是这种喜欢,让很多学生对于历史学习走入了歧途。很多学生之所以喜欢历史,就是因为喜欢听故事,他们把历史课题当成了故事会。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种现象,历史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我们要根据这些特征来研究如何将教学进行得更好。
1.教材丰富。历史教材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中国历史。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所以历史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我们历史上有很多丰富的文化影子,例如商周时期的铜鼎,到现在依然雄伟。上面详细记载了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这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历史上最繁华昌盛的朝代——唐朝,它在文学和科技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唐三彩是当时历史的见证,它大气的表现了唐朝人的胸襟。至今,美国还存在唐人街,我们也因为唐朝曾经的繁华,而被很多外国人称之为唐人。到了宋朝,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科技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直至清末,中国的封建王朝走向了历史的终点。这就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在这些主线上面有很多的分支,而这些分支也丰富了中国的历史。
2.风格宽泛。中华民族是一个胸襟宽广的民族,我们可以吸纳所有的人群,所以我们建立起了一个具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历史教材的风格是宽泛的,也是非常大气的,这是由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造成的。中国历史在秦汉时期,对其他民族之间的战争。再后来到了隋唐时期,以河南为中心,形成了所谓的中原地带。在这一代,以汉族为主的中原地带与少数民族之间发生了很多战争。这些战争就是文明和野蛮之间的战争,很多民族到最后都被汉族所包容,逐渐走向了一体。例如现在的东北和蒙古地区是以前金、辽、蒙古等国家和民族,但是在后来的民族大融合中,他们逐渐走向中原,被中原文化所吸纳。他们的加入丰富了中原文化,也让中华民族丰富了起来。所以我们的历史具有很大的包容心,它也在证明着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凝固力。
二、案例教学
历史教材就是一个个小故事,以年代的发展为主线,将这些小故事合理的安排在一起,所以学习历史必须要掌握这些主线。而案例教学就是根据这一主线,把每一个时代的主要历史事件作为主线上的主要分支。当介绍到每一个分支的时候,学生们自然会把主线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方法,抛弃了以往死记硬背的模式,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1.案例教学特征。案例教学有很多独特的特征,例如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案例教学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身体会自己身边所发生过的历史故事。例如一个学生去过河南,那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解很多河南发生的历史。河南作为古代一个重镇,很多王朝都选择这里作为都城。对北面可以有效的阻击少数民族的入侵,对南面可以有效的控制中原地区,保障中原地区的经济来源等。当讲到这些内容时,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堂中来了。有些学生会问,为什么北京成为了都城,这个问题是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北京成为都城其实最早是在元朝,元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他们选择北京作为自己的都城,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元大都就位于北京市北四环附近,现在仍然可以通过历史遗迹来证明它曾经的辉煌。选择北京作为都城,主要原因是距离他们的起源地——蒙古非常近,这样有利于达到他们的战略目的。现在的故宫是明朝开始兴建的。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他在做皇上之前的封地就在北京,他在这里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抵御蒙古或者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入侵。后来朱棣当皇上,移居南京后才发现,这里的气候和战略地位远不如自己的封地北京,所以他开始着手建设北京城,这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城。这些故事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们了解历史,培养他们探索历史的兴趣,扩大自己历史的知识面。
2.案例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们根据题目内容,可以马上反应到这是哪个历史时期,然后在这个时期还发生过什么故事。例如,考试内容中有关香港问题,学生们马上就会想到香港在哪个时期开始被英国侵占。然后在哪一次合约中,清政府把香港租借给英国。而在哪一次合约中,还有一些其他的不合理的要求,等等。学生们可以马上反应出,在这一历史时期发生的很多事件。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历史成绩,同时还都成为了历史通。他们对很多历史事件开始感兴趣,而且还会经常把历史故事讲给同学们。在这种娱乐的环境下,学生们掌握了很多历史知识。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写照,我们必须掌握好,同时还要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丰富我们的历史。案例教学可以很好的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们感觉学习历史不再是只依靠死记硬背。轻松学习历史,掌握更多历史事件,是很多学生的心愿。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教学案例为素材,以学生在课堂内外对真实事件和情境的分析、思辨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朗道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创立,后来这一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哈佛大学的法律教学和工商业管理硕士等专业教育领域的教学,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和内涵。案例教学法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得到广泛运用,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管理学基础的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越来越被重视。
二、管理学基础中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管理学基础是人才培养模式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会计学专业本科、工商管理专科、行政管理专科的统设必修课。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参与性、实践性,能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
(一)案例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被动吸收者,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感不强。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扮演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需要提前搜集查阅大量相关的知识,经过认真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案例教学情境中,学生可以站在管理者的位置上,观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感受管理者的矛盾处境,体会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并对案例中出现的情况,提出自己的解决之道。开放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在管理学案例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讨论,锻炼学生当众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理论是如何应用于实践的。案例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既是师生,又是生生之间互动合作的过程。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一方面要学会自己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学会与他人协同合作,为完成共同的目标作出贡献。
(二)案例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将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案例课堂中,教师应定位于课堂规则的制定者、案例讨论的引导者,案例分析的组织者和课堂进度的掌控者。教师把填鸭式的单向教学转变为参与式的互动教学,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具体生动的事例,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这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求教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把相关知识让学生浅显易懂地接受,同时又要关注社会变革和发展现状,对现实问题保持高度敏感,在与学生互动讨论中能从容解答各类问题,并调节好讨论气氛。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教师在选择案例后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概括,学生的反应和答案随时要求教师给予引导,这些都会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不断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三、管理学基础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导入案例。
案例作为教学的主线,是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案例教学模式的载体,所以要求精挑细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生动性、能说明问题的案例。选编案例一般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第一,目的性原则。教学案例的选取必须符合教学要求,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典型性原则。也就是教学案例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作用。第三,多样性原则。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选择多个案例就同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以反映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管理艺术,以便让不同经历、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管理的真谛。第四,难易和篇幅要适中,素材应有一定的趣味性。
(二)课前准备阶段。
在讨论课之前,教师应将打印好的案例发到学生手中,并将与案例及其相关的材料传到网页上,推荐一些相关的网站,便于学生在网上搜集资料,让学生了解案例的背景及情节,分析案例并写好发言提纲。
(三)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可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由3~6人组成。小组讨论中每位小组成员都要简述自己的观点及对问题的看法,组内互相启发,补充,分工协作,寻求最佳的解决对策及方案。全班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作用发挥最完整的阶段。在案例讨论中可以采取以下形式:一是“辩论会式”,教师担任主持人,不参与讨论,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间进行反驳或辩解。二是“情境体验式”,教师选出一些学生,分别扮演各角色,然后要求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彼此交锋辩论,通过换位思考,提高学生全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三是“师生较量式”,教师就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一一提出,由某个学生回答,在多轮的问答中,教师逐步深入地引导案例讨论的开展,由学生发现案例的关键问题并找到解决的策略。
(四)总结阶段。
这是案例教学法面授阶段的最后环节。在总结阶段,主要是由学生总结和教师总结两部分组成的,但总结的重点不应是对案例分析所做的结论性意见。学生总结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总结有哪些收获和进步,还有哪些不足,以及如何克服,等等。教师总结应就整个讨论情况做出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对学生提出的新颖独到的见解多肯定,还应指明正确的分析方法、思路,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认识,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还可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做出总结,这样学生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对案例及案例所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为了激励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为学生在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中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四、当前在管理学基础的案例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要与其他教学法整合运用,优势互补。
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案例教学应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有效辅助手段进行。另外,案例教学法要与多媒体教学法、自学辅导法、互动教学法、分组分享教学法等整合运用,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每一个学习环节都能有尽可能大的收获。
(二)案例库资源不足,质量欠佳,缺乏共享。
储备丰富的案例库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也是促使教师专业化,了解更多实务的平台。目前管理学案例库的建设和共享缺乏一个长期规范有效的机制,而这本身也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增强学生沟通和辩论能力。
管理学中的案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但许多学生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不适应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接受管理中的解决之道是“道并行而不悖”的,减少对标准答案的依赖。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礼之用,和为贵”,中国人不习惯当面质疑别人的观点并进行辩论,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善于发现学生讨论中的亮点。
参考文献:
[1]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59-61.
近几年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形式转变为“3+X”,在这个过程中,考题由难变易、由考查单科知识变为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适应新的高考形式,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就应注意对基础知识的重视,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让他们从高难度题中解放出来,不要忽视基础知识.这一转变可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往往认为只要难题会解了,那么基础题或者说是比较容易的题自然就能做出来了,这样就导致了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解决难题上,而基础知识或是课本上的东西,很少有时间去研究.这就造成了好多学生在高考中吃了亏.所以说转变学生的这种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就非常重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但是还有好多学生认为课本上的东西一看就懂了,没有必要再去研究它了,还不如钻研几道难题(其实有好多都是偏题、怪题)有挑战性.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那时在我刚刚参加工作两个多月时,在一个晚自习上一位学生拿着一道题来问我.当时,我一看那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在高中范围内并不要求学生掌握,而且以他们的接受能力来说,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考虑到不能挫伤他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因此我就对他说:“这道题有些超纲,高考并不要求,你解不出来是很正常的.我建议你还是放弃此题.”但他仍追根究底,一定要让我给他讲解,似乎我不给他讲是因为不会而搪塞他.为了杀杀他的锐气,更为了教育他要抓好基础知识,少做偏、怪题.我给他详细地讲解了此题的解法,看到他似懂非懂且有些佩服的表情,我就趁热打铁,对他说:“不是老师不告诉你,而是这道题与高考相去甚远,可以说做这类题没多大收获.”看到他不高兴地转身离去,我想还应该给他继续深化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于是,在几天后的一次晚自习课上,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几道涉及已学过知识的前几年的高考题拿给他做.看到他绞尽脑汁也得不到正确答案,我觉得时候已经到了.我把这几道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提示给他,并告诉他应抓住哪些“题眼”去解题.看到他解题后冥思苦想的样子,我问他:“怎么样,这几道题难吗?是不是都是我们课本上基础知识的深化呢?这就是高考题,高考题考查的重点就是我们课本上的知识重点,你之所以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因为你对基础知识的挖掘不够,在这方面下的工夫不够.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做偏、难、怪题上,那对你成绩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并且我们现在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才能在高考中拿高分.”听完了我的这番话,该同学心服口服地对我说:“老师,我知道今后该怎样学习了.”在以后的学习中,该同学的确很注重基础知识,因此成绩提高得很快.
像上述这种情况的事情,我遇到过很多次.经过我的一番教导之后,他们都能转变思想观念,把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深入挖掘上,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浓厚,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成绩与入学时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看到学生的这些可喜的变化,我更加坚信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化基础知识的讲授.
[大庆实验中学 (163316)]
数学是关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学科的性质给学生的往往是严肃而冷冰冰的面孔,对一些学生而言,严谨的推理、精确的计算、多变的想象会使他们产生畏惧心理。为了扭转学生的消极心态,笔者采用趣味教学,试图暗示学生要以愉快的心情参与数学学习,收到了良好效果。
笔者经常采用趣味教学,原来以为仅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经多年的实践发现,趣味教学还具有暗示学生进行自我调整,以愉快的心情参与数学学习的功效。不少学生曾经对笔者说:“李老师,不知怎么回事,我一想到要上数学课,心情就兴奋起来。因为我一上数学课,就期待数学老师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有趣的事情。”记得有一次,一个初一的学生早读还红着眼圈,可上第一节数学课时,他就非常积极,好像根本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等下课后,却又趴在桌子上。笔者向他询问,原来这个学生上课来校之前,被家长骂过。笔者问:“数学课你很高兴,可现在为什么又蔫了?”学生说:“不知怎么回事,我一上数学课就把什么都忘了,因为数学老师总会弄些有趣的事情。现在我又想起被爸爸骂的情景,又有点难过了。”笔者不由地想起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一次因为一个学生犯错误,导致自己心情一直不好,在家里随便浏览电视节目,可一看到赵本山,就不再调电视了,等看完小品后,自我感觉心情好多了。其实,如果数学课经常笑声不断,那么上数学课之前,学生的愉快心情自然由于暗示而被激发,他们往往在期待着老师又给他们带来什么有趣的事情。数学的学科特点恰恰需要这样的心理暗示,记得我的中学数学教学法老师讲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一节课至少争取让学生笑三次。”现在的实践使笔者体会尤深。不过笔者有几点体会,需要我们注意,一是创设的有趣情景应该和谐,与教学活动自然衔接,不要牵强附会,这需要教师动脑筋设计;二是要健康向上,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三是教师要随机应变,适度运用幽默的语言;四要围绕教学重点上课,不能因为要创造幽默有趣的情景而喧宾夺主,使学生分心,营造愉悦的情境主要是以辅助数学教学为目的。
2 含蓄语言暗示着教师希望的期待
心理暗示是人类生活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心理现象。恰当运用心理暗示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数学信息往往具有准确、直接的特点,更加需要其它信息的辅助暗示。所以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时机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对学生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教师都可以为其提供,进而增进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笔者这里的含蓄语言不仅指口头语言,而且是指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暗示,以弥补数学学科信息传递方面存在的缺陷。在课堂提问时,笔者就采用了充满期待的眼神来暗示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就是在提问自己,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提问和回答的气氛非常热烈。当提问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时,笔者往往会将眼神对准成绩较好的学生,使这些学生感觉到老师的期待和自己面临的挑战,更加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中去。当问题比较简单时,笔者往往将眼神对准成绩较差的学生,使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遗忘他们,当他们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时,笔者往往用赞许的目光并配予适度的表扬,使他们获得自信,克服自卑心理。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做小动作,笔者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走到他旁边,用手轻轻地碰了他的肩膀,结果这个学生接着都很认真地听讲。事后这个学生告诉笔者:“老师轻碰肩膀有三个意思:一是给自己一个面子;二是叫我不要开小差;三是期待我能够把问题解决。”真想不到笔者的轻轻一碰,起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笔者感觉到教师要采用含蓄的语言暗示学生,应该注意以下的几点:一是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一些对其采用口头语言暗示效果不佳的学生采用其它暗示的方法往往能够奏效;二是适度控制暗示的信息量,以学生能够感受到为准;三是传递的信息和方法要多样、多变,例如我们不能老将难题暗示给优秀学生解决,否则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会得到“另一暗示”:“难题与我无关!”四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暗示是积极的和善意的,不要让学生产生误解。
一、实施“学案教学”模式,要遵循三大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对学案设计者而言,必须要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要依靠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地理学习活动,以发挥其主体作用;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学习和发展,以确立其主体地位。设计和使用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吸收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要更多地征询学生的意见,甚至吸收学生参与学案的设计,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主动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培养科学的地理思维能力。
2、灵活性原则:由于学情不同,学案形式上应灵活多样,内容上也应丰富多彩。因此应该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研究,使学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不同班级的学案设计和使用也应该有不同的特点。
3、探索性原则:学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地理的能力,因此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尽可能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要由浅入深,充分激活和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敏捷的思维,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二、实施“学案教学”模式,设计、编制学案是核心
在设计、编制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钻研地理教材、教辅资料,要利用网络等资源查找相关的材料,以丰富学案内容。我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组织组内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研究、讨论,确立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提出学法指导,借鉴一些比较成功的学案形式,按“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学习程序”基本模式编制学案。
学习目标中包括“双基内容、重点、难点”两个方面,结合初一学生实际,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写出,体现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图文转换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习惯。
学法指导是“学案教学”模式的关键一环,学法指导要根据课程要求和具体学情,给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建议,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通过有效的学法指导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学习程序主要包括“思考探究——归纳总结——训练巩固——拓展提升”四个主要环节。它是学案的核心部分,设计时要思路明晰,使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掌握。
“思考探究”是整个学案的核心部分,这部分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要有导向性、梯度性、可操作性。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课下预习时完成,从结构和细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学生看书做答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再让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同时可以摘引一些资料,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
“归纳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系统化,增强对知识问关系的理解与记忆,从而使学生深入浅出、由多到少、由繁到简地掌握知识。
“训练巩固”,“拓展提升”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可以采用选择题、读图分析题等形式进行巩固训练。习题的设计要精,要紧扣学习目标并突出重点,既要有针对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针对基本技能的训练,重点知识要从多角度考虑选编习题训练。
三、实施“学案教学”模式,科学、高效地使用学案是关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59-01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提高学生素质是学校教学的最终目标,而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历史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厌学、学习效率低下,[1]而这样的历史教学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寻找出新的教学方法,而教学案教学法具有充分的优越性,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本文就如何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系列教学问题,根据教学案教学的基本情况,提出几点浅薄的建议:
1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尊重生命,体现以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2]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敢于放弃旧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主动与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理念相靠拢。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非常单一。旧的教学理念注重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教”的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体地位完全没有受到重视。结果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课堂,教师漫天的讲,学生不动脑的听;教师只注重内容的丰富,深奥,而学生忙于笔记、应接不暇,全然没有时间进行思考。于是出现了一种很尴尬的现象:教师讲完一节课后,许多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知识仍不甚了解,甚至搞不清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可见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案教学”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上课的注意力经常不够集中,所以他们往往是凭借着自身的兴趣去认识事物,对于感兴趣的事情愿意用心去做,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则表现的心不在焉。因此,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学是枯燥的也是有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教。而在学案编制时,教师可以依据需要学习的内容,精心设计趣味教学。
首先,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去吸引学生,例如在讲到商纣王的“炮烙之刑”时,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这种刑法的时候,可以说:“纣王残暴异常,他强迫一些犯人在烧红的铜柱上行走,‘当犯人的脚刚踏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声,脚板立即冒起阵阵白烟,一旦有些犯人在铜柱上摇晃两下,站立不住,就“噗通”一声掉到“熊熊”炭火中活活地烧死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纣王的残暴。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历史故事,既可以调节课堂的气氛,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学习“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教育了学生。[3]
3 优化课堂结构
如何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这不仅需要任课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掌控课堂的能力,而且还需要课前教师合理优化课堂结构。在进行历史教学案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可用5―10分钟进行课前导学,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内容,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使学生对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能够在导学中解决部分问题或者发现新问
题[4];紧接着可用10―15分钟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究、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进行点拔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重要问题,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教师课前布置的阅读思考问题;最后可用15分钟进行巩固练习,在课堂上对学生掌握的一些知识进行检测,并且教师及时进行反馈矫正。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这样科学的课堂结构,这样合理的时间安排,不仅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而且更能较快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目
标。[5]
4 结语
当然,初中历史教学案教学的探索仅仅是一个起步,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提高,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吸取更多先进经验加以改进,使教学案教学的实施真正成为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张淑慧.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案”一体化研究[J].现代阅读,2012,08(08):146.
[2]丁丕.浅议初中历史教学案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05)22-23.
导学案式教学法是当下采用最广泛的教改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导学案的完成为核心,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开展小组的讨论与探究。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只充当引导角色,要充分发挥历史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形成师生互学、生生互教的模式。该文基于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的实施策略。
1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预习的重视和积极性
导学案式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预习的重视和积极性,同时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积极性。在学生对知识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的能力,预习过程是相当重要的。虽然历史教师在授课之前相当强调课前预习,但是大家都清楚,有几个学生能够认真预习或者到底有几个学生知道怎样去预习。而导学案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导学案就相当于一个课前作业,而且导学案一般都会在上课开始发放,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规定的内容,做不完就会影响到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和课后对小组的评价,这样就能够激励学生认真预习。因为不认真预习,导学案是完不成的,也完成不好;离开了预习,就等于在课下就能掌握的很多知识需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课上了解,影响了上课的学习效率。同时,预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是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核心部分。在每一节新授课的内容当中,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学是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的,比如: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原因、结果,甚至影响等等。在教改之前,这些内容也在教师的讲授内容之中,对于短短的上课时间来讲就是有点浪费了。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也会了解自己在本节课中的难点和疑问,从而提高课堂听课的积极性。在导学案中对于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的这部分知识点,只需学生做完,互相订正即可,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把有限的时间放到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引导上。
2 把学情分析和对课标的研读与理解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讨论探究式的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的过程,既不是单纯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过程,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这个统一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换言之,教师的“教”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学生的“学”。历史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历史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所表现的适应性个体特征,是学生以历史知识和材料为中介所形成的感知、阅读、阐述、评价、释疑等能力的总和。学情的分析就是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水平的分析。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既要对单个学生进行个体能力分析,也要对整体学生的能力进行分析。个体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不足可以通过小组探究和学伴讨论的方法来弥补,这就是在导学案问题设置上的“易与难”。对于学生独立完成的问题要“易”,对于需要讨论探究来解决的拓展问题就需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样的设计既能把学生的潜力尽可能的发挥出来,也能够使整体水平得以提升。
新课标是历史教学的“魂”,是历史教师在授课前应该认真研读的必要内容,是历史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的核心要求与原则。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既明确了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使教学具有基本的规范,又要有一定的弹性,为教学实施留有拓展的空间,以便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因此,教师只有在熟知课标的基础上才能理解课改的基本要求,才能正确分配一节课的时间和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策略。基于新课标要求的历史课程设计,要依据历史学科的宗旨和性质,体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使课程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在建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基础上,要着重突出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和人物,通过丰富而生动的史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了解具体的历史情节和境况,从而更好地感知历史和理解历史,逐渐生成理性的历史认识。
3 教学的难度和题量要适当
首先是导学案的难度,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太难会使学生通过预习做不出来,对预习失去兴趣;太简单又达不到预习的效果。难易程度以中等偏下学生水平为标准,最好是把握整体难度适中的情况下,导学案在设计时有一个难度的“梯度”,“梯度”最好是易难易的过程。导学案开始阶段相对很容易,学生阅读课文后就能做出,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越来越难在预习过程中有一定的挑战性,刺激学生去努力完成。同时导学案末尾部分的问题相对容易,又可以使学生不但对本课的学习很满意,也对下一课的学习充满信心。在学生回答时,别的同学都可以提出异议,对于异议回答,由回答答案的小组作出必要的解释,这样就把讨论探究演变成了全班性的,把所有学生拉进到课堂教学中,最终效果很好。
题量在设计时应该定在2/3的学生水平在20分钟做完的总量上。如果题量太大,只有少数学生做出来,会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做不完也会影响授课效果。题量太少,学生又会做的太快,对探究能力的提高效果不会太好。所有问题的讨论加同学的回答和教师必要的讲解也不能超过15分钟。在题量的设计上,基础性题目尽可能地覆盖所有课文,探究问题所采用的材料不能超过3个,问题设置不能超过4个,选择题题量不能超过10道。在整体的课堂时间设计上要有5分钟的剩余时间,用于教师的解疑,也防止课堂之上设计以外的问题出现。
4 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探究交叉进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但绝不能单凭学生去探究。尤其是历史学科,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少,理论性的历史名词多,规律的逻辑性强,很多问题是必须有教师去讲解的,学生在历史学科中的自主学习不能完全替代教师讲解。教师在课堂授课中又不能省掉学生自主探究完全讲解,这样又回到了旧式课堂的“满堂灌”了。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同时,历史教师应该灵活地提问一些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交叉起来,这样就好像是师生共同学习。灵活的随机提问,又能够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和思维拓展的能力。比如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时,首先学生预习课文,做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也就是填空题),做完后由学生按照标题顺序读。笔者会随机地提问两个问题:南方人主食以米饭为主开始于什么时期?从什么时期开始中国人开始逐步穿棉布衣服?在历史教学中,需要教师讲解的知识也不少。比如还是这一课中提到了一个名词“密封舱”,教师就必须讲解一下它是什么结构,有什么好处。学生小组之间探究解决问题时,往往回答不全面,这时教师也要讲解答案,同时也要讲解一些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要想做到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讨论探究应交叉进行,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好在学习中预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随机的、灵活的,不能体现在导学案中,主要体现在教师的预案中,甚至有些问题是教师在授课中临时加入的,或者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出来的或者是表现出来的。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各种相关的问题。同时,在教师进行预设问题提问时,还要考虑到上课时间的有限性,随机问题一般都很简单,但必须有探究性。
5 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措施
在对某乡镇教学情况进行考察后,本文就针对这所高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则案例进行分析,对乡镇初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讨论。第一位是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师,这里就用A老师代之这位老师。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室里比较混乱,A老师怒斥了学生一顿,教室里立刻安静了,但是很快课堂就又是一片混乱了。B老师是教初中三年级语文的,当B老师走进教室中,学生都是比较安静的,课堂就在朗朗读书声中有序的开始了。C老师教的是初中的二年级语文,这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直接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学习,最后掌握知识点,整个教学过程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1]
一、教师发展专业重要表现形式就是课堂的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手段,这个过程主要是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通过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学生进行问答的形式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还有专业素养都是各不相同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不只是让学生成长的场所,更是可以让老师成长的地方。在案例中,A老师就很少会参与到语文教学的改革中去,在教学过程中也是采用照本宣科比较枯燥的教学方式,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最终教学效果。B老师对于教研改革活动会比较积极的参加,在教学方式上也是与时俱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都很高。C老师是自我学习型的老师,其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以及一些资料不断的自我学习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也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2]
现在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已经能够意识到课堂的教学,是教师发展的最好展现平台。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语文教师在专业性方面的发展,不只是在阅历方面经验的增长,更是教师在专业方面内涵的不断革新。
优质的教学过程不只是要提高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更是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同时教师只有不断的对自己严格要求,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才会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增长教师的自信心。
二、乡镇教师在职业方面发展的阻碍因素
目前国内研究对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主要有社会因素以及学校因素还有个人因素等三方面重要因素。但是也有专家认为对其职业专业性发展阻碍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教师的自主性,还有学校进行教学实景演示。总体来讲教师职业发展是由其自身还有客观环境所决定的。
乡镇教师工资待遇普遍比较低,同时没有一定社会地位,教学环境也并不理想,有一定家庭负担等多方面原因,都直接影响着乡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但不论是哪一种理论,对乡镇教师专业的发展,都是受外界因素以及教师自身因素两方面所互相影响的。
在当前的乡镇中学普遍存在着,教学环境比较落后,经费不充裕,学校也不重视教师参加教学方面培训等诸多问题。从主观上来看,教师缺少学习提升的机会,同时在教务方面又得不到相应支持,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在职业中的发展可以主要的分作是五个阶段。在案例中的这几位老师都已经过了最初教师的预备生涯阶段,是在向专家生涯阶段进行过渡。但是怎样进行过渡,掌握不好度,很容易会提前进入到退缩生涯阶段。这种现象不论是对教师自身职业发展,还是对学校在教育方面的工作都将是一种挫伤。[3]
在这一阶段的老师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在对教学工作熟悉以后,逐渐对教学工作产生麻木心理,从而在工作中比较没有激情。对于这种现象,应该及时同这些教师进行沟通,及时将这种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下。在案例中的A老师不愿意参与学校教学改革活动,是典型的处于职业懈怠期。B老师主动提高自己专业方面的素养,同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革,这样积极的工作热情是应该及时给予肯定的。C老师与时俱进的进行一些教学内容改革,不断增加自己信息储备量,这样的教学方式改革也应该是学校所大力倡导的。[4]
三、对乡镇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主要的实现路径
对于乡镇语文教师来说对专业发展的实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是否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在基于对乡镇中学客观条件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只用通过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教学改革活动中去,才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教师要在自己职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对自我知识储备的完善,以及时刻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教训,才是能够有效提高专业技能的最佳途径。另一种有效途径就是同其他同事进行学习探讨,同时取得学校的支持与理解,还有就是学生家长也要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学校是作为一个集体形式出现的,只有建立起全校老师共同努力的目标,才能够使得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能够有所提高。通过集体协作也可以有效打破个人在思维方面的局限性,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乡镇教师专业性的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强乡镇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认识,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不断调整教师的精神状态,相信在这一系列的努力过程中,乡镇教师的专业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同时学校以及社会也要重视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发展,学校的校本教研也可以从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使乡镇学校的校本教研逐步走向正规化,语文乡镇教师专业发展才不会成为空谈,乡镇语文教育的明天才会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张瑞祥.延边地区初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D].延边大学,2012.
“学案导学”教学法在我国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已日臻成熟和完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也进入了深度整合阶段,“电子学案”导学的研究已初见端倪。我校自2007年承担了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运用电子学案导学,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现我就“电子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认识。
一、电子学案的运用为历史课堂教学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电子学案是由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基于网络的一种数字化的学习方案,它以网络(校园网)为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师生共同参与,并为广大师生共享。
历史的一度性使历史不可再现和重演,给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带来很大困难。“电子学案”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使史料更加丰富和具体,通过在学案中形象化的展示和友好的网络互动功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焕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问题的根源。所以说电子学案的运用为历史课堂教学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二、编制科学而实用的电子学案是历史学案教学的关键环节
(一)历史电子学案的基本功能和构成要素
电子学案不同于普通教案,也不同于一般的多媒体课件,它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它侧重于使学生“会学”。因此,历史电子学案的主要功能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学案”为主,也有教师为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的“导案”成分,具体因课型课例而异,一份完整的历史电子学案应主要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课题和课型。历史电子学案的类型可有新授课和复习课之分,有专题课和热点课之别,在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2.学习指导。这能使同学们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案涉及的内容,明确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意义及相应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3.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可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能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动力和针对性。
4.重点、难点。它能提醒同学们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突破重难点,实现学习目标。
5.知识结构。这是学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培养,较为详尽完整地把握学习内容。
6.情景导学。运用多媒体信息,为本节学习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历史时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7.问题导学。设计循序渐进的学习问题,以任务驱动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8.难点释疑。针对课文重点、难点和所设计的探究问题,给予必要的注释与解答,帮助学生释疑解惑。
9.自我检测。通过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多样的题目,做达标检测。
10.小结与反馈。让学生通过课堂或网络在线的方式总结学习内容和学习感受,并提出疑难问题或意见。
(二)编制历史电子学案的原则
历史电子学案的编制要遵循主体性、探索性、互动性和数字网络化的原则。
1.主体性。学案是教师为引导学生主动求知而设计的学习活动方案,所以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了解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使设计的学案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还要考虑学法指导的渗透,使学生懂得如何去学。
2.探索性。要使设计的学案让学生学得懂、学得有兴趣,关键在于所设计的导学问题是否有探索性,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建导学问题。问题设置要科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并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互动性。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情趣,使学生的学习认识得到及时反馈和校正,学案的设计必须遵循互动性的原则,在学案的页面留有学生标记、回复等交流空间。另外,还可以约定学案页面之外的交流方式,如:及时通讯软件、电子邮箱、主体网站、论坛、博客等,这样不但便于课堂交流,而且适合学生回家后远程学习。
4.数字网络化。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采用丰富的历史资料构建多媒体学案,如声音、图像、电影片段、动画的运用等,并运用数字手段整合成易于网络和传递的形式,便于网络共享。
(三)历史电子学案的制作与
电子学案的呈现方式很多,可以是WEB网站、PPT演示文稿、FLASH动画甚至是思维导图。根据电子学案的不同形式,可以采取相应的软件制作,如:Dreamweaver、Microsoft Office、Flash等。为了达到网络共享和合作交流的目的,电子学案多以网页形式为主,因为网页型学案界面友好、对多媒体信息兼容性强,且有良好的互动性,既适合在线浏览,又适合下载使用。
三、怎样运用电子学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
“学案导学”教学法的核心在于用好学案,落实学案。电子学案的运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实现:
(一)学案导学
通过电子学案中的学习提示要素、情境导学要素,学生对本节学习既有了目标又产生了热情,还了解了方法,这是导学的第一步,也是电子学案教学的关键。
(二)因“案”施教
通过电子学案中的问题导学要素,结合课文知识结构和学生学习基础,给学生列出了有一定梯度和难度的导学问题,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除了指导各小组讨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适当时机促成小组间的交流,并对通过小组间交流发现的共性问题、疑难问题进行实时讲解。
(三)反馈总结
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的传递、接受和反馈处理的过程。因而及时反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环节。
综上所述,历史电子学案的使用,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大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如何编制科学、实用的电子学案,如何巧妙而有效地运用电子学案建构“电子学案导学”模式,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