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行业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2 14:59: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消费品行业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消费品行业调查报告

篇1

2006年,快速消费品市场规模总体上稳中有升,除了少数几个品类外,快速消费品在中国仍然处在成长期,呈现出诸多的不成熟、不稳定和不规则性。其中,食品和饮料行业增长更为明显,日化行业的增长率趋于平缓。

价格方面,平均价格总体上仍比较平稳,没有受到价格战或高价位产品的影响。从对消费者购买能力的监测上来看,2006年,消费者在快速消费品上花的钱在总支出中的占有率平均为10.4%(《中国快速消费品年度调查报告》)。其中,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略高于平均水平,分别达到10.5%和10.6%。

从渗透率角度看,食品和饮料行业,渗透率普遍较高,尤其是酱油、休闲食品、牛奶、方便面、乳酸制品、软饮料、植物油、膨化食品等,均高于80%,而日化行业却呈现出高低不平,像纸巾牙膏等品类渗透率很高,而洗发水、摩丝、胶卷等品类相对较低。

在渠道选择方面,超大仓储的快速消费品金额占有率明显提高,原先占有率一向很高的连锁超市却呈现下降趋势。从促销水平上看,在快速消费品领域,仅12%的生意是在有促销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个比例不是很高,但从趋势上看,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

在市场集中度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很多品类集中度依然不高,但普遍呈现出走高的趋势,尤其是方便面、牛奶、洗发水和电池等品类基本已进入不完全垄断阶段。

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计划性方面,消费者购买快速消费品时,无论对品类的购买计划,还是品牌的购买计划,都比较高。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在快速消费品领域,消费者忠诚度低和品牌可替代性高这两种传统的理论也在逐渐地被打破。

二、人才状况

快速消费品行业招聘企业以外资企业和民营大中型公司为主。外资企业方面,从其在各大网上所的职位显示出,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有明显的人力资源匮乏的现象。同时,因为受所需人才专业度和地域的限制,所以外资企业虽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等优越条件,招聘到所需的研发技术人员也有一定难度。但是在对应届毕业生的吸引上,外资企业有它独到的优势,所以中层人才大多通过内部提升的方式得以解决。

民营企业方面,中层的管理人员变成了企业急需的人才热点。从02年起市场营销岗位就方兴未艾,而且该行业大量的市场、销售人员,特别是品牌建设人员流向其他行业,而从其他行业流向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市场人员并不多。因此,相关企业将有必要继续对此类人才进行储备。另一个方面,在整个行业表现出对品牌建设热情不减的时候,不少大型的快速消费品企业却转而开始关注产品本身,所以Minihunter认为,在2007年有关市场类产品方向的人才将成为最大缺口。

三、招聘特点

针对06年快速消费品人才市场状况,Minihunter对北京具有代表性的快速消费品公司进行的调查显示,能得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1、 整体情况--招聘日趋成熟,关键岗位紧缺;

由于快速消费品行业人才流动比较频繁,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非常重视人才的储备计划,通常都会有常年的职位需求,所以多数企业反应目前公司整体的招聘情况良好。另一方面因为目前快销行业内某些专向人才紧缺,所以企业虽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等优越条件,招聘到所需的人员也有一定难度。这种现象表明,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人才招聘已经日趋成熟,招聘方在面对人才流动压力的时候,也能游刃有余地选择招聘手段和招聘时间。

2、 招聘难度--影响因素各异,矛盾来自薪资;

在被问及 “影响招聘效果的最主要的原因时”,选择“企业文化”和“信息不对称”的企业分别是33%和42%,有19%的HR认为公司知名度、办公地点等“其他因素”也影响招聘效果。只有6%的企业HR认为“薪资体系偏低”会让应聘者最终放弃就职的机会。

有趣的是,在对人才流动原因的调查中我们却发现,有30%的员工关心“薪资体系”,略高于所占比例28% 的“员工自身的发展”。

这种矛盾让我们看出,在快速消费品行业里,企业员工即便在应聘的时候更多的考虑其他条件,但是企业薪酬水平普遍不高已经影响到了企业人才的稳定性。关注行业动态,实时了解行业平均薪资水平,在保证公司利润的情况下,对公司核心员工进行多层次的物质奖励,将成为企业HR为增加员工的积极性和稳定性而关注的另一个热点。

3、 招聘时机--全年忙碌,年底吃紧;

根据调查得知,快速消费品行业的招聘时间有其独有的特点。从调查的数据分析也能看到一种趋势,即为了储备人才企业全年都有招聘计划,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比例分别为22%和28%,招聘的高峰期集中在下半年度。

但是由于年底企业员工都会相对稳定,而第四季度正值快速消费品行业的旺季,促销的频繁,市场的攫取,活动的执行,下一年度的策略制订的关键时期,所以企业都感到第四季度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有40%的企业认为第四季度是全年的招聘难点。

4、 招聘方案--提前储备人才成为HR共识;

面对第四季度招聘的难题,有56%的企业采取“提前储备合适的人选”这种招聘手段,只有不到4%的HR赞成“延后招聘时间”。另外有30%的企业认为“加强与其它人才机构合作”也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手段之一。

由此可见,提前的人才储备已经成为快速消费品行业HR的共识,特别是年终的时候,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会拿出一套完备的第二年人才储备计划。另一方面,与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借助第三方的能力,不仅能缓解企业招聘的压力还能对企业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进行整合,以达到企业对人才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为目地。

5、 招聘方式--网络招聘和猎头仍是主导;

目前,网络招聘已经逐步取代90年代的现场招聘会和传统的报纸招聘成为企业招聘方式的主流,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快速消费品企业都在使用网络招聘的形式。但是受网络招聘自身的缺陷的限制,我们看到猎头招聘这种方式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和采用。从招聘效果来看,网络招聘的效果好于其他几种招聘方式,猎头和人脉推荐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从性价比的角度来分析,猎头方式却比网络招聘高出14个百分点。

总的来说,网络招聘和猎头是现在企业招聘采用的最主要的招聘方式,其效果也明显好于其他的招聘手段。但是从性价比来看,Minihunter预计随着高端人才的紧俏及同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快速消费品行业会更加重视猎头的使用,其使用比例将会进一步攀升,成为企业招聘有效的补充。

6、 选择猎头--全年合作是趋势;

当被问及“如果考虑和猎头机构进行合作时,最有可能考虑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业内HR人员选择了“全年中级职位服务,寻访到合适的人才后再付款”和“与猎头机构长期保持联络储备高级人才”。看来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是2006年度乃至以后快速消费品企业所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不同的职位采取灵活多变的服务形式是企业HR考虑与猎头机构合作的关键。

四、总结

根据Minihunter长期服务于快速消费品行业所积累的人才经验,结合2006年行业新动向和我们的调查结果,对于2007年快速消费品行业人力资源走向做出以下几点预测和猜想:

1、 全年招聘计划将成为快速消费品企业提前储备人才的普遍手段。

2、 市场营销类岗位成为快速消费品企业最大的人才缺口,品牌建设人员将继续流向其他行业。在品牌风暴越演越烈的情况下,快速消费品行业将成为其他行业品牌、营销类人才的黄埔军校。

篇2

据了解,AC尼尔森最近的报告显示,在很多快速消费品品类中,本土生产商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土品牌频频出现在保健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的前5位品牌排行榜当中。洗发水当中的舒蕾、护肤品中的大宝和小护士以及洗衣剂当中的雕牌,在市场份额上也超过了国外品牌。

本土生产商咄咄逼人的势头也反映在广告市场上。根据尼尔森媒介研究的数据,2001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整体广告投放达5270万人民币,而本土生产商的广告花费所占比例竟高达71%。而2001年的前10位广告主当中无一例外都是本土品牌。

多数品类增长迅速

该报告称,在中国27个食品(饮料)及非食品品类当中,有23个在2001年实现了销售额的增长,其中13个品类达到两位数的增长。酸奶(酸味奶)发展最快,销售额增长了39%。排名其后的有速溶咖啡(37%)和婴儿谷麦类食品(23%)。2001年出现负增长的品类有头发定型产品、电池、有汽饮料(运动饮料)以及鞋油。

最大的快速消费品品类出现在食品(饮料)行业。尽管出现了负增长,有汽饮料的销售额仍然居各品类之首。销售额最大的另外4个品类是洗发水、护肤品、方便面和洗衣剂。

零售市场结构演变

篇3

王强介绍,在表现相对强劲的2011年之后,中国经济在2012年遭受全球经济危机进一步蔓延的影响。从整体上看,第二季度的市场表现最为突出,人才流动性高,招聘活动十分活跃。但从全年来看,各行业的招聘水平呈现出明显差异。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银行和金融服务机构普遍遭受全球市场环境的不利影响。一方面,企业迫切希望提高盈利能力从而加大销售人才招聘的力度;与此同时,鉴于成本控制的需求而不得不冻结某些岗位的招聘。

第二,零售、奢侈品和快速消费品行业均呈现出增长态势。这主要归因于大量国际品牌向二三线城市的扩张,从而带动了销售、人力资源、培训、业务开发和商务租赁等领域的人才需求。

第三,外资的涌入带动了IT行业的持续发展,市场对具有跨地域业务经验的IT专业人员、程序员以及能够帮助拓展业务的商业分析师都呈现出一定的需求。

第四,众多跨国公司致力于推动其在华业务的本地化,因此对欧美人才的需求有所降低。相反,来自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亚洲地区的求职者凭借普通话沟通技能和对本地文化的适应性,受到雇主的普遍青睐。

第五,在2012年,专业人士通过更换工作获取的薪资增幅较往年有所降低;求职者在更换工作时普遍获得15%-20%的薪资增幅(2011年则为15%-30%)。但背景和业绩出色的优秀人才则能获得高达40%的薪资增幅。

第六,随着经济复苏迹象的愈加明显,跨国企业集团在2013年将继续大力投资中国市场。

第七,随着各公司继续招募高素质的求职者,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失现象将越来越严重,因此,吸引和挽留现有顶尖人才将成为一项重要挑战。

第八,中国GDP预计将突破8%,通货膨胀率也将进一步上升,在此大环境下,2013年的薪资水平较2012年将略有提升,求职者在更换工作时,薪资增幅通常会达到15%-25%。

二、各地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市场特点

1.北京:人力资源业务合伙人的职位将尤其紧缺

2012年,国际性和区域性企业继续扩大其在京业务和市场,企业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士的需求相应增加。快速消费品、奢侈品、零售业和汽车行业的招聘需求较大。伴随着各行业的强劲发展,公司倾向于在企业内部培养并发展人才,因此带动了对企业发展管理人士和培训发展专员以及人力资源业务合伙人的需求。尽管多数专业人才对更换岗位持开放态度,但高层人才对此持谨慎态度。求职者在更换工作后,通常会获得 25%至30%的薪资提升。

预计在 2013年,更多的跨国公司和投资将继续涌入北京市场,由此将带动财务和会计,以及人力资源领域的招聘活动。人力资源领域的招聘规模在2013年将稳步扩大,对具备出色软性技能、沟通技能和本地市场洞察力的人事经理和人力资源业务合伙人的需求将显著上升。他们将需要与全球与本地团队开展沟通,并充分了解本地的市场需求。人才流失和人才短缺等因素将继续对企业构成挑战,人力资源业务合伙人的职位将尤其紧缺。与 2012年一样,更换工作的专业人士通常会获得20%至25%的薪资增幅,而停留在原职的专业人士通常能获得 8%至10%的薪资提升。

2.南京:大多数专业人士希望通过更换工作获得20%的薪资增幅

2012年上半年,招聘活动保持较高水平,尤其是在汽车、化工和快速消费品行业。南京涌现出大量跨国企业开展的新项目,带动了人力资源领域人才的需求。人力资源人士为了寻求更好的职业生涯,更倾向于去上海或其他城市发展,因此南京的人力资源就业市场人才短缺的现象日益显现。从第三季度开始,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开始大规模蔓延,并对很多公司造成了影响,这一时期,大部分招聘需求仅限于现有岗位的人员更替。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变得更加谨慎,并倾向于通过内部人员调动来满足岗位需求, 并节省所需的培训时间。尽管求职者对工作前景持乐观心态,他们也察觉到了年底相对保守的招聘形势,因此对寻求新的工作机会持谨慎态度。求职者在更换工作时,通常希望获得20%的薪资提升,市场普遍的薪资增幅为5%至12%。

2013年,由于外商投资者对汽车行业的投资力度加大,招聘水平将会有所提高。各行业对具有财务控制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仍然存在普遍需求,而快速消费品行业的招聘需求将主要局限于现有岗位的人员更替。求职者可能会对新的工作岗位持开放态度,并希望进入具有更好发展前景的行业。大多数专业人士希望通过更换工作获得20%的薪资增幅,然而受当前运营预算的限制,企业会发现吸引优秀人才的挑战颇为艰巨。

3.上海:经验丰富的企业发展专业人士十分紧缺

2012年第一季度,各领域招聘活动均呈现强劲态势,其余三季度则与2011年持平。在零售、奢侈品和快速消费品等增长性行业,为满足企业的扩张需求,招聘数量相应增加,招聘水平相对较高。随着许多机构向二三线城市不断拓展,人力资源业务合伙人和培训专员尤其受到市场青睐。此外,企业亟需制定具有竞争力的薪资方案以吸引和挽留优秀人才,因此对薪资福利领域的专业人员也存在需求。纵观市场,了解行业知识、具备出色领导力和沟通技巧的优秀求职者备受企业青睐。随着众多企业将地区总部迁往上海,双语能力对于大多数职位而言依然是必要条件。鉴于求职者对市场环境普遍持谨慎态度,公司若能够提供充足的培训计划和合适的薪资方案,大部分员工更愿意保留原职。综合来看,市场对人才的激烈争夺,使 2012年度的整体薪资水平较2011年有所提高。比如,2011年薪资福利经理的薪资水平为45万至70万人民币,但在2012年,该数字达到了50万至70万人民币。同时,由于企业逐渐意识到挽留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人才经理和组织发展经理等职位的薪资水平提升了10%至15%。

预计2013年全年人力资源领域将维持较高的招聘水平。零售、奢侈品和医疗保健行业的招聘活动将继续保持活跃,并延续2012年的积极态势。由于各机构继续对成本控制保持高度关注,并寄望于开展内部招聘,因此掌握众多专业人才资源的内部招聘人员将会面临较大需求。吸引和挽留优秀人才对企业而言仍是重要挑战,与企业发展相关的职能岗位将尤其紧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对开拓市场机会十分关注,因此,企业发展专业人士在制定合理组织构架方面的作用十分关键。鉴于经验丰富的求职者十分紧缺,我们预计这一职位的薪资增幅将达到20%。

4.苏州:薪资福利、人才管理和人才发展岗位专业人员需求显著

2012年,由于市场环境恶化,不少企业对招聘持保守态度,全年招聘水平出现下滑。在经历了前几年较为活跃的招聘活动之后,位于苏州的制造工厂纷纷冻结招聘指标或放缓招聘步伐,2012年的许多招聘均为人员更替型招聘。鉴于苏州的大多数工厂规模较小,市场对高层级别岗位的需求不高,多数高层职位通常被设在上海、北京或欧洲,因此大多数招聘针对中层岗位。其中对人力资源经理、薪资福利总监以及企业组织和发展经理的需求尤其明显。由于苏州人才区域性的限制,顶尖专业人才往往对跳槽持谨慎态度,并且只有在薪资增幅达到25%至30%的范围内才考虑更换工作;然而急于更换工作的求职者愿意接受15%至20%的薪资增幅。

2013年招聘需求将会显著上升,招聘水平的提高将带动更多的求职者寻求新的工作机会。汽车、化工、制药和机械行业尤其有望持续增长。由于招聘人才和挽留人才始终是企业的一大挑战,上述领域的公司很可能会雇佣人才管理和人才发展岗位的专业人士。此外,鉴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将继续成为重要的挑战,预计对薪资福利专业人员的需求也将十分显著。

三、如何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笔者通过研读报告发现,报告所涉及的各个行业的高素质人才通常都会通过更换工作获得20%至30%的薪资增幅,而停留在原职的专业人士通常只能获得不到10%的薪资提升。即便专司人才队伍稳定的HR们也同样不得不通过频繁跳槽以提高自己的薪水。这对想要留住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企业来说,实在是不得不面对的巨大的挑战。

篇4

快消品行业历来是中国PE界的宠儿,这一地位在金融危机后时代被进一步巩固。一份来自中国投资创业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未来一至二年,vC/PE机构重点关注的投资领域依次分别为:投资环保及新能源(79.5%)、消费品及服务(74.4%)和医疗健康(69.2%)。清晰易懂的商业模式、明确的市场增长前景、关乎民生的强大品牌基础,优秀的快消品企业显然最能吸引投资者的眼球,而金融资本亦已逐渐被行业龙头认可为整合市场的利器。在我们的人民币基金与本土快消品企业的几次联姻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快消品企业家对财务投资人态度的转变,亦从中总结出两个关于中国快消品企业发展策略与商业模式升级的关键思路。

第一个关键思路是品牌定位和产品扩张策略升级。竞争定位也许从来不是一个让本土快消品巨头头疼的问题。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和成长,这些行业领军者大都具备了敏锐的市场嗅觉,无论是对于城市市场的“准中产”消费者,还是乡镇市场的广大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者,均有一套营造鲜明品牌形象和文化特质的成熟思路和营销策略。而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像娃哈哈这种在产品线细分和子品牌构建方面极为成功的快消品企业却仍属凤毛麟角。尽管很多企业在市场调研和新品研发方面投入巨大,但销售业绩仍然只能靠几个王牌产品来拉动。反应到利润表上,问题或许出在推广费用的分配环节。我们坚定地认为在目前中国快消品行业所处发展阶段,广告推广与销售收入的正相关效应是品牌长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如果将品牌培育比作种树,那么母品牌和主产品就好比树干,而子品牌和衍生产品就好比树枝和树叶,广告投入则好比施肥,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企业均需要保持树干的施肥量,只有树干不断的长粗变壮,才能为树枝和树叶提供充足的养分,也只有在消费者对母品牌的认可和主产品的忠诚到达一定高度时,子品牌和衍生产品方具备成功的基础和借力增长的可能,而此时再对子品牌和衍生产品进行推广就好比浇水,只需适当培育就能够获得良好的经营效果。很多企业在广告投入方面均是“热三年,冷三年”,在主品牌家喻户晓之后就没有继续重视广告投入,虽然在渠道和消费者推广方面大幅增加支出,但是产品销售业绩和品牌影响面却提前到达“坡顶”,诸多新品更是落得被市场冷落。广告推广区别于其他推广方式的奥妙在于,好的广告总是能充分激发消费者主动、持续的购买欲望,而搭赠、促销和刮卡等推广方式总让消费者感觉是“你要卖”,而非“我要买”,如果没有广告轰炸做铺垫,其他销售费用支出的效应就很难得到保证。

第二个关键思路是采购模式升级。绝大多数优秀快消品企业对供应商的培养和扶持给予相当的重视,在供应商体系管理方面给予相当的投入,亦善于通过金融或类金融手段对冲采购成本的波动。但是对于生产者较为分散,产品供应量和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采购产品(往往是大宗原材料商品),企业则往往难以真正实现有效地采购控制,而如果频繁地将采购成本波动风险转嫁给经销商或消费者,又可能在短期内影响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地位。深层次的合作或许是改变议价能力和确保充足采购的前提:通过一对一绑定供应、委托生产和委托加工等业务层面的合作,以及股权投资或交叉持股等更深层次的合作,快消品企业得以将上游厂商的利益与自身利益充分绑定。当然,深层合作的前提是企业所选择的绑定对象在上游行业具备可观的市场占有率和足够的影响力,而对于PE而言,产业资源的发现和整合恰是其所擅长的增值服务,亦是获取投资机会的制胜招法。

篇5

1、各国奢侈品市场消费份额

2、二线城市在市场版图中异军突起中国快速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以外地区的财富增长孕育了大量二线城市奢侈品消费者。目前,中国的富裕阶层只有30%工作和生活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70%以上居住在一线城市以外。二线城市作为奢侈品消费未来的主力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有鉴于此,近两年来,奢侈品集体突破一线城市的布局战略,把未来的增长点押宝在成都、哈尔滨、大连、重庆、西安、无锡、福州、温州以及宁波等二线城市消费者身上。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中约有67%来自新增消费者,二线城市正成为大品牌搏杀的新战场,那里消费金额几乎等同甚至超过一线城市同等收入的消费者。

比如,在中国已有20家门店的Prada,下半年在成都、广州、杭州开设了5家新店。这两年来先后登陆长沙、福州、厦门、武汉和石家庄等城市的Gucci,2011年计划在中国增设13到17家新店,大都开在二线城市,比如重庆。在中国22个城市开设了27家专卖店的LV,则已落户成都、重庆、长沙、西安、青岛、厦门、无锡、温州以及南宁等地。

二、消费偏好

(一)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排名

(二)中国消费者最青睐品牌来源地排名国家(地区):1、法国;2意大利;3、中国香港:4、中国大陆;5、英国;6、美国;7、日本:8瑞士。

(三)奢侈品境外消费远高于境内消费蓝皮书透露,2010年中国人境外消费奢侈品已经是全球第一。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世界奢侈品协会调查了在法国、意大利、英国主要区域奢侈品商业的消费数据,发现有效购买数据中65%以上为亚洲人,中国人又占其中的75%。亚洲人去年在欧洲市场购买奢侈品累计达690亿美元,而中国人就累计消费了500亿美元。中国人在国外消费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消费严重外移。

三、消费心理

1、炫富心理特征明显

世界奢侈品协会调查显示,中国第一代、第二代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没能太多地享受生活,所以希望在子女身上得到心理补偿,让他们享受更好的生活,导致有些小学生就用最好的手机、最好的书包、最好的钢笔。中国经济刚刚腾飞,人们初尝财富的魔力,在物质追求上难免会有浮躁心态,因此出现这种显示身份的炫耀性消费现象。

2、品牌文化关注度低

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销售增长,是中国奢侈品文化认识增长的3~5倍,许多奢侈品消费者甚至不知道其所消费的品牌的原产地、原产国。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2010中国奢侈行为心理趋向调查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国青年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就是为了拥有一件奢侈品,品牌文化不重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它是奢侈品即可,最大的卖点就是“必须是圈子里公认的奢侈品”。因此,许多人在品牌选择上并未考虑品牌内涵与自身气质是否相符,更不会关注品牌所代表的文化。

3、各线城市消费者品牌认知梯次

现阶段中国一线城市消费者相对较成熟,买名牌已趋向理性,品牌忠诚度也较高。而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认识也已开始起步,他们愿意尝试各类品牌,有着非常大的培育潜能。

四、资本市场

1、奢侈品牌扎堆赴港上市

“到香港去上市”,眼下正成为欧美奢侈品行业最新的时尚。2011年5月至今,包括意大利知名奢侈品品牌Prada在内的多个奢侈品披露了在香港IPO的进展,包括二手奢侈品零售公司米兰站,以及6月即将在港上市的旅行箱生产商新秀丽。此外,美国手袋品牌蔻驰(Coach)5月初主动对外披露了香港上市的计划。市场预测Prada的市盈率将远高于在欧洲和美国上市的其他奢侈品公司。市场人士指出,香港资本市场历来活跃,又靠近奢侈品最热的中国内地,像Coach这种并无资金压力的公司上市就是为了营销,而对有融资压力的Prada,则能获得双赢的效果。

2、国内首个奢侈品基金诞生

专注于全球顶级消费品行业以及相关股票的国内第一个奢侈品行业基金——富国基金诞生。富国基金称其开发的全球奢侈品股票型基金已经获得证监会的批准,并将于近期公开募集。投资奢侈品基金,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把买奢侈品的钱再挣回来。以路易·威登为例,受益于亚洲市场的强劲需求和欧美市场的复苏,该集团2010年净利润飙升73%,创下历史最好业绩。

五、市场趋势

1、消费力继续上升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11%以上,中国人均年收入亦持续上涨,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109元,比2005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年均实际增长9.7%。同时,我国大部分居民的消费方式已由自我积累型向消费信贷型转变,消费模式已由趋同化向多样化转变,消费结构也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正逐渐增强,未来数年,我国经济增长将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

与此同时,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已升值约20%。经济的空前繁荣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推高了中国人的消费力,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一趋势仍将继续。因此,中国奢侈品市场将持续获得消费力的支撑。

2、税率下调

目前,我国内地进口高档消费品的综合税负较高,通常需要缴纳进口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三项:进口关税从6.5%—18%不等,增值税为17%,消费税则高达30%,累计需要缴纳最高超过60%的税费。

据商务部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海内外的差价是:内地市场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而造成价差的首要原因是进口关税。商务部已表示,中国将进一步下调进口关税,包括部分中高档商品的关税。降低幅度基本定在2%——15%左右,化妆品、高档烟酒品种将先行。随着税率的降低,海外奢侈品消费必将逐步回流国内。

3、消费后劲巨大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低龄化现象十分明显。73%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不满45岁。45%的奢侈品消费者年龄在18岁至34岁之间,而这个比例,在日本和英国分别为37%和28%。全球奢侈品消费者平均年龄最小的就在中国。所谓“由奢入俭难”,如无意外,这些年轻的奢侈品消费者必将终身成为奢侈品品牌的拥趸,消费后劲巨大。

4、奢侈品消费将获地方政府支持

首先,高端品牌一般对其落地地点的环境有极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其高知名度和品牌所代表的高档次,奢侈品的落地将极大提升当地的形象;

篇6

在人均收入仅占美国1/13的中国,奢侈品的购买力为何如此强劲?谁在支撑着奢侈品消费?国人的“奢侈消费”为了炫富还是认同其品牌文化?

“扫名牌”狂潮从国内刮到海外中国奢侈品消费年增30%。

上述调查报告指出,去年美国市场的奢侈品销售量上升12%,欧洲6%,而亚洲则达到22%,中国内地的奢侈品销售增长了30%。

日前,在广州奢侈品聚集地丽柏广场,看到Gucci、Hermès等品牌店、品牌专柜已然进驻。据多个品牌专卖店销售人员宣称,130多万元的镶钻BIRKIN包、147万元的Hermès包、几百万的卡地亚表等贵价商品在广州都很有市场,虽然不会在柜台上摆出来,但“我们很多VIP客户都候着,每有新货到一通知就来拿,对价钱不在乎。”

另一家在华奢侈品经销商也证实,中国有钱人“不在乎钱”。在香港上市的奢侈品经销商耀莱集团,去年旗下北京经销商卖出的劳斯莱斯和宾利轿车的数量超过全球任何一家经销商,分别达到223辆和253辆。耀莱集团分销的奢侈品种类众多,包括帕玛强尼手表、波尔多顶级红酒、兰博基尼跑车等。

随着中国经济能力增强,国人的奢侈品消费狂潮从国内刮到海外。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年春节大年初三晚,800名中国游客组成的访问团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大道的梅西百货旗舰店“包场”血拼两小时,豪刷信用卡。该店部门经理表示,中国春节期间的一个星期,出手阔绰的中国顾客已经达到四五千。另据英国媒体报道,中国游客在英国2010年的打折促销季中消费的奢侈品达10亿英镑,他们所消费的Burberry、LV、Gucci等大牌奢侈品预计将占整个英国奢侈品行业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贝恩预计,今年中国仍是销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按恒定汇率计算,其奢侈品销售预计将增长25%,至115亿欧元。

强劲经济增长催生大批富豪 中国成保时捷全球第二大市场。

“我国中产阶级和富人阶层人数的增多,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广东省连锁经营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在中国目前已形成一批中产阶层、富裕阶层,这部分消费者对品牌、品质、潮流的追求逐步与国际接轨,他们的生活质素、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观念均与国际同步。孙雄进一步指出,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红火,也正是中国消费升级、消费结构转变的表现。在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成都、重庆等发达城市,已出现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三个层面的消费。

多份独立调查机构的调研也显示,几十年强劲的经济增长催生了国内众多新富豪。据2010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千万富豪人数达87.5万人,亿万富豪达5.5万。摩根士丹利预测,在未来的5到10年内,中国的中等收入家庭将达1亿个,户均拥有资产62万元人民币。另全球三大战略咨询公司之一的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表报告指出,扣除税收和通货膨胀因素后,中国家庭年收入在6万~10万元人民币可称为中产阶层。报告预测,当前中国中产阶层家庭所占的比例仅为24%,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51%,折算成具体人口数量将达到4亿。按照2020年中国预计人口规模14.5亿计算,意味着届时中国中产阶层将占到总人口数的27.58%。

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欧阳坤宣称,据协会调查,目前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有2亿人,他们月收入在2万至5万元之间。近年来,中国奢侈品消费增长很快,未来成为世界第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已成定局。

奢侈品消费“年轻化”25岁到30岁成为主力军。

年轻的奢侈品牌粉丝,近年来在中国与日俱增。2010年《胡润百富》报告称,中国富豪的平均年龄比西方富豪小15岁,跑车买家的平均年龄是30出头,豪华轿车买家的平均年龄大约是40岁。据其介绍,中国人积累财富的速度非常快。在欧洲,富裕家庭通常都已经传承到第四代或第五代了。但在亚洲,情况就很不一样了。富人正变得越来越习惯拥有奢侈品,并习惯向同龄人炫耀。

世界奢侈品协会的调查也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比欧洲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岁,比美国的年轻25岁。据对世界奢侈品协会对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流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月收入约10000元的消费者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们的年龄在25到28岁之间。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年轻化的速度更令人惊讶:在2007至2010年间,中国奢侈品主流消费群的最低年龄由35岁下降到目前的25岁。

在未来3到5年内,25岁到30岁的消费者将成为我国购买奢侈品的主力军。中国奢侈品消费主要以服饰、香水、手表、皮具等小件个人用品为主,欧美消费者则主要以买豪华地产、汽车、贵重珠宝等顶级奢侈品为主。

凸显“畸形消费”隐忧 买名牌只为证明“财富与身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富二代”之间的攀比,他们首先通过奢侈品进行自我身份攀比,进而攀比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在欧美,父母给孩子买奢侈性消费品的很少。而中国的第一代富豪则不同,他们希望孩子能享受这些。

奢侈品的消费主体目前在中国主要有两类人,一是随着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一族,他们30年来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特别是在198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富二代。另一类则是追求时尚的白领和金领。

篇7

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网上调查历时一个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样本。其中约四分之三为男性,女性受访者仅占25.1%;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63%;18岁以下有17%的受访者。广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访人数的前三位,比例为15.8%、10.2%、9.7%。43.9%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41%;硕士也到了近3%。整个受访者中,在读学生与应届生相加比高达59%,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17.2%的比例。

创业深入学子心

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所谓冲动,便是一刹那,一瞬间的感性认识。无须具备条件,也无须考虑结果与后果。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而在其余96.4%有冲动的学生中,有近7%的学生有冲动并已着手开始了创业。绝对的占有率告诉我们,创业的概念已在大学生的心里普及。

创业目的多样化

求学,做事总应有个原因与目的,方能选择方法去达到,去实现。创业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则各不相同。有35.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比“积累财富与经验”的选项高出7.6个百分点。可见,财富与价值之间,大学生们并不一味青睐后者。更有趣的是,在传统的自身价值、财富、经验之外,调查还发现,有18%的学生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多达9%的学生创业只是单纯的不为别人打工。喜好与个性渐渐成为了创业的原动力,但也表明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学生觉得创业不识为就业的一条出路,显然这部分学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艰难和创业带来的好处,未能正确看待“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调查显示,学生对创业目的很明确,但对创业本身的预期却显得含糊不清。在“您对创业的预期”调查选项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只作过渡打算,没有明确预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学生,虽然也有50%左右,但其中绝大部分学生仍不透彻明了上市的过程及意义,更多的只是一种希望或奢望。

“最佳时机”与“最适合行业”

可能是出于理论加实践更合理的因素,80%的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几年后是创业的最佳时机,13%的学生则认为在校创业是最适合的选择。当被问及哪类行业最适合大学生创业,服务业脱颖而出,占到31.7%,快速消费品和批发零售业跟随其后,分别达到23.5%、22%。而被事实证明,能获取最大利润之一的IT业却只有21%的学生选择。

虽然两个大学生心目中的之最,并不起任何指导作用,却也不是无中生有,空***来风。行为与意识同步,与其说是学生们的认为,倒不如说是他们未来创业的方向。

缺少启动资金成为创业杀手

时机充分,目的明确,软性条件似乎都不成问题。但7%的正在创业人数量清楚地表明,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严格地说还不具决定性。是什么阻碍了更多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地走向创业路?“缺乏启动资金”首当其冲,数据显示,有45.5%学生的创业梦为此搁浅,“资金匮乏”俨然已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最为凶猛的拦路虎。而“缺少社会经验”和“缺少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这两个大学生创业先天不足问题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占到24.8%和20%。不得不承认,除去两个极少能获得第二与第三位选项资本的学生,前三位“一无所有”,但却有着创业想法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

同时,4%的学生表示,合伙人是当前自己最缺少的创业条件。“专业知识”也有3.4%的学生觉得自己还未能达到创业的标准。

“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是否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呢?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想法是什么呢为此51job做了关于“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的调查,这个调查共收到1535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占到67.5%;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58%;18岁以下有18%的受访者。北京市的受访者居各省市之首,占22.8%,上海市的受访者为12.8%,广州市的受访者为11%;43.1%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35.4%;此篇调查的所有受访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访者也达到了15%。

在受访者中外商独资本占到26.8%,民营/私营企业达到31%,国营/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九成社会人不反对大学生创业

上文提到了,大学生对于自身创业的冲动占到了九点五成以上。而社会人对大学生创业是持何种态度呢?调查数据发现,观点是支持。其中认为大学生在创业上确实有一定优势占到49%,将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访者这表示“不反对,不识为一条出路”。仅有余下7.3%的受访者坚决反对,认为风险太大。所以,从前两项数据叠加说明,起码九成多的社会人不反对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的氛围是倾向鼓励的。

众人眼里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及劣势

俗话说,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九成多的受访者不反对大学生创业,其中原因想必也能让学生得以借鉴,看清自己。在三个大学生创业最明显的优势“年龄”、“知识”、“政策鼓励”中,年龄优势被众人推为是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最强有力的基石,有句广告语叫:“年轻无极限”就很好的诠释了众人的观点。而其次,“知识优势”的比例占到了25.4%,这一选项的比例并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对如今大学教育质量的一丝怀疑。同时有11.4%的受访者表示,“政策优势”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有政策的倾斜与支持,比如贷款优惠,减免税收,法律保护等等,也将成为大学生顺利创业的一大保障。

事物的两面性告诉我们,有优势必有其劣势。在上文,“大学生创业调查”中发现,“资金”、“社会经验”,“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依次成为大学生自认的三个缺失。而同样的选项,在社会人看来,他们的依次顺序是否还是如此呢?从数据排行上看,似乎没有变化。但仔细查看百分比就能发现,“资金”的比重明显下降。只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社会经验”有所上涨。占在社会人的立场可以发现,社会经验概念虽然抽象,但他们已摸出些门道,而“社会经验”恰恰是大学生所不具备的,创业是一项社会活动,基于这个理论,此项数据也几乎达到了三分一之。这也从反面提醒了我们,大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社会经验?对于获得它的难易程度是否有清晰认识?资金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IT业最被看好的大学生创业领域

同样的问题也涉及到了这份调查问卷,结果众人眼里最适合的创业领域和大学生自认为的有着很大出入。首先,IT行业占居榜首,达到30%,服务业第二,有19.6%的占有比例。快速消费品为12.3%。其后,产生了各群雄行业割据的场面,娱乐/体育/休闲、贸易/进出口、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检测等)、批发零售、广告/公关等5大行业均在5%的比例上下徘徊。

可见,受到创业成功典型案例的影响,IT被广泛认为是如今最容易创业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领域。但这与大学生们的想法有所偏差,比起科技含量高,技术革新快的IT行业,更多的大学生宁愿在成本、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收效相对较快的批发零售和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寻找机遇。

您会不会去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就职?

如果某天在招聘网站或者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公司现招聘××职位,公司属于大学生创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时候,正在找工作的你会不会动心呢?调查发现,40.5%的受访者愿意在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就职,有16.8%的人选择不会,其余更多的人选择了“很难说清,视情况而定”,这也说明了多数人并不介意公司是否为大学生创业,换句话说,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并不是人们选择工作首先屏蔽的范围,相反相当部分人对大学生创业还是持有信心的,这点也与社会九成多的不反对大学生创业作了对应。

篇8

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所谓冲动,便是一刹那,一瞬间的感性认识。无须具备条件,也无须考虑结果与后果。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而在其余96.4%有冲动的学生中,有近7%的学生有冲动并已着手开始了创业。绝对的占有率告诉我们,创业的概念已在大学生的心里普及。

创业目的多样化

求学,做事总应有个原因与目的,方能选择方法去达到,去实现。创业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则各不相同。有35.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比“积累财富与经验”的选项高出7.6个百分点。可见,财富与价值之间,大学生们并不一味青睐后者。更有趣的是,在传统的自身价值、财富、经验之外,调查还发现,有18%的学生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多达9%的学生创业只是单纯的不为别人打工。喜好与个性渐渐成为了创业的原动力,但也表明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学生觉得创业不识为就业的一条出路,显然这部分学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艰难和创业带来的好处,未能正确看待“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调查显示,学生对创业目的很明确,但对创业本身的预期却显得含糊不清。在“您对创业的预期”调查选项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只作过渡打算,没有明确预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学生,虽然也有50%左右,但其中绝大部分学生仍不透彻明了上市的过程及意义,更多的只是一种希望或奢望。

“最佳时机”与“最适合行业”

可能是出于理论加实践更合理的因素,80%的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几年后是创业的最佳时机,13%的学生则认为在校创业是最适合的选择。当被问及哪类行业最适合大学生创业,服务业脱颖而出,占到31.7%,快速消费品和批发零售业跟随其后,分别达到23.5%、22%。而被事实证明,能获取最大利润之一的it业却只有21%的学生选择。

虽然两个大学生心目中的之最,并不起任何指导作用,却也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行为与意识同步,与其说是学生们的认为,倒不如说是他们未来创业的方向。

缺少启动资金成为创业杀手

时机充分,目的明确,软性条件似乎都不成问题。但7%的正在创业人数量清楚地表明,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严格地说还不具决定性。是什么阻碍了更多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地走向创业路?“缺乏启动资金”首当其冲,数据显示,有45.5%学生的创业梦为此搁浅,“资金匮乏”俨然已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最为凶猛的拦路虎。而“缺少社会经验”和“缺少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这两个大学生创业先天不足问题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占到24.8%和20%。不得不承认,除去两个极少能获得第二与第三位选项资本的学生,前三位“一无所有”,但却有着创业想法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

同时,4%的学生表示,合伙人是当前自己最缺少的创业条件。“专业知识”也有3.4%的学生觉得自己还未能达到创业的标准。

“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是否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呢?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想法是什么呢?为此51job做了关于“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的调查,这个调查共收到1535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占到67.5%;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58%;18岁以下有18%的受访者。北京市的受访者居各省市之首,占22.8%,上海市的受访者为12.8%,广州市的受访者为11%; 43.1%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35.4%;此篇调查的所有受访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访者也达到了15%。

在受访者中外商独资本占到26.8%,民营/私营企业达到31%,国营/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九成社会人不反对大学生创业

上文提到了,大学生对于自身创业的冲动占到了九点五成以上。而社会人对大学生创业是持何种态度呢?调查数据发现,观点是支持。其中认为大学生在创业上确实有一定优势占到49%,将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访者这表示“不反对,不识为一条出路”。仅有余下7.3%的受访者坚决反对,认为风险太大。所以,从前两项数据叠加说明,起码九成多的社会人不反对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的氛围是倾向鼓励的。

众人眼里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及劣势

俗话说,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九成多的受访者不反对大学生创业,其中原因想必也能让学生得以借鉴,看清自己。在三个大学生创业最明显的优势“年龄”、“知识”、“政策鼓励”中,年龄优势被众人推为是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最强有力的基石,有句广告语叫:“年轻无极限”就很好的诠释了众人的观点。而其次,“知识优势”的比例占到了25.4%,这一选项的比例并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对如今大学教育质量的一丝怀疑。同时有11.4%的受访者表示,“政策优势”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有政策的倾斜与支持,比如贷款优惠,减免税收,法律保护等等,也将成为大学生顺利创业的一大保障。

事物的两面性告诉我们,有优势必有其劣势。在上文,“大学生创业调查”中发现,“资金”、“社会经验”,“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依次成为大学生自认的三个缺失。而同样的选项,在社会人看来,他们的依次顺序是否还是如此呢?从数据排行上看,似乎没有变化。但仔细查看百分比就能发现,“资金”的比重明显下降。只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社会经验”有所上涨。占在社会人的立场可以发现,社会经验概念虽然抽象,但他们已摸出些门道,而“社会经验”恰恰是大学生所不具备的,创业是一项社会活动,基于这个理论,此项数据也几乎达到了三分一之。这也从反面提醒了我们,大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社会经验?对于获得它的难易程度是否有清晰认识?资金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it业最被看好的大学生创业领域

同样的问题也涉及到了这份调查问卷,结果众人眼里最适合的创业领域和大学生自认为的有着很大出入。首先,it行业占居榜首,达到30%,服务业第二,有19.6%的占有比例。快速消费品为12.3%。其后,产生了各群雄行业割据的场面,娱乐/体育/休闲、贸易/进出口、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检测等)、批发零售、广告/公关等5大行业均在5%的比例上下徘徊。

可见,受到创业成功典型案例的影响,it被广泛认为是如今最容易创业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领域。但这与大学生们的想法有所偏差,比起科技含量高,技术革新快的it行业,更多的大学生宁愿在成本、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收效相对较快的批发零售和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寻找机遇。

您会不会去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就职?

如果某天在招聘网站或者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公司现招聘××职位,公司属于大学生创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时候,正在找工作的你会不会动心呢?调查发现,40.5%的受访者愿意在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就职,有16.8%的人选择不会,其余更多的人选择了“很难说清,视情况而定”,这也说明了多数人并不介意公司是否为大学生创业,换句话说,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并不是人们选择工作首先屏蔽的范围,相反相当部分人对大学生创业还是持有信心的,这点也与社会九成多的不反对大学生创业作了对应。

篇9

第一个阶段是企业家营销阶段,刚刚起步、由一些富有聪明才智的个人或群体组成、借助某些市场机会而涌现出来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成功往往得益于企业家的营销想法和能力。

第二个阶段是惯例化营销阶段,随着小公司不断取得成功,它们开始注重专业化的营销手段,比如加大市场研究力度,利用营销绩效的监控与评估手段确保营销策略得以执行,等等。

第三个阶段是协调式营销阶段,很多大公司陷入惯例化营销之中,它们集中力量去阅读最新的尼尔森数据,浏览市场调查报告,然而却缺乏创造力和激情。因此,在这一阶段,这些公司更强调让具有专业素质的市场人员走出办公室,与客户交流和互动,并鼓励客户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

从营销意识和营销能力来看,目前中国企业大部分正在由第一个阶段向第二个阶段过渡;在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的行业,如家电行业、快速消费品行业,少数优秀企业正在由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过渡。在华的外资企业如宝洁公司等,它们的营销管理方法相对成熟,需要的足对中国市场环境的适应性和协调性,处于协调式营销阶段。

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目前正处于由企业家营销阶段向惯例化营销阶段过渡。与此相对应,企业的营销能力需要从企业家个人的能力向企业营销组织的能力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营销方法与营销工具的支持,企业无法真正将营销理念和方法落实到营销组织建设和能力的培育工作中去,愿望和现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但是,大部分企业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成长所带来的能力变化,面对营销问题,仍然按照过去的成功经验,从局部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在产品的4P层面上下工夫。

面对惯例化营销新阶段,在营销方法方面,有三点更值得企业关注。

首先,是研究导向,早期企业注重定性研究,如今则是定性与定量研究并重,许多成熟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已被一些大企业所关注和应用。如在产品设计中应用联合分析技术,以预测不同的产品设计可以取得的市场份额。这一技术对于产品规格、定价,甚至价格敏感度,都可以准确地预测。

篇10

进口价格重返强势

2008-2009年间,我国食品进口价格演绎了一场过山车般的惊险行情:华尔街金融风暴出现之前,欧佩克限产、库存下降、美元疲软等给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加温,带动下游食品产业链连锁反应,截至当年8月份,我国食品的月度进口价格指数一直维持在130以上高位运行;随后,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降低了市场投机者热情,食品进口价格应声回落,2008年12月-2009年11月的一年间,月度价格指数在100以下低调前行。

去年下半年以来,恶劣天气全球肆虐,澳大利亚的洪水、飓风,美国和墨西哥的严寒,俄罗斯和阿根廷的干旱,给正值经济复苏之时的大宗商品持续涨价推波助澜;加上出于对高粮价引发社会动荡的担忧,各国政府均开始积极备粮,继续增强了涨价预期。受此影响,我国食品进口价格强势反弹,2010年的月度指数持续运行在110以上,其中11月份达到120.8的单月最高峰。据世界银行最新统计,目前国际食品价格指数比上一年增加29%,比起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食品价格高涨峰值只低了3个百分点。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粮食价格指数在连涨7个月后,于今年1月份达到231,超越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的高点,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玉米价格过去6个月上涨约73%,而蔗糖和食用油价格仅过去一个季度就分别上涨了20%和22%。

进入2011年,主要产油区政局不稳,点燃了国际市场价格再次飙升的导火索。继突尼斯、埃及接连发生动乱后,新的火药桶在利比亚引爆,北海布伦特的石油期货价格3月3日直冲114.78美元/桶。若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同时暂停原油生产,欧佩克闲置产能将被削减至每天210万桶,类似于海湾战争时期和2008年油价触及147美元/桶时期的水平。1月份,我国食品进口价格指数维持在119.6的高位,油价上涨的后期带动力仍会继续支撑下游相关产品价格扶摇直上。

进口规模后程发力

进口数量指数持续上扬拉动进口值增长加快。除去年7月份外,2010年至今,我国食品单月进口实际数量稳中有升,且近期增长步伐加快。1月份进口数量指数增长28%,快于去年12月份10.4个百分点,达到去年2月份以来新高,进口数量增长对同期进口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2.7%。

自贸区铺垫进口通途

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与33个国家(地区)建立或商谈构建自贸区。其中,东盟、新西兰、智利等已经成为我国新鲜果蔬、乳制品、葡萄酒等食品的主要来源,食品进出口贸易从此步入通途,更为高档消费品进驻国内扫清障碍。2010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建成,零关税优惠政策奠定并巩固了东盟的最大进口来源地地位。今年1月份,我国自东盟进口食品9.5亿美元,增长15.1%,占同期我国食品进口总值的30.1%。同时,拉丁美洲成为拉动进口增长的最大引擎,为5亿美元,迅猛增长1.4倍,占15.8%,对同期进口总体增长贡献率达26.9%。

高档消费品逐鹿市场

今年1月份,除粮食外,我国前十大进口食品品种普遍保持强劲增势。国内居民对进口品牌的消费偏好加深,加上春节销售旺季带动,促使酒类和烤烟等高档消费品进口倍增,分别为2.6亿美元、4903万美元,增长1.2倍和3.6倍;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爆发后,国内消费信心重塑道路漫长,进口乳品品牌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一直保持较快增势,为2.7亿美元,增长68.3%;鲜、干水果及坚果和肉及杂碎进口增速也超过总体水平,均为3.3亿美元,增长70.8%和98.9%。与高端消费品相比,初级农产品进口价格对国际市场波动更为敏感。其中,粮食进口平均价格涨幅最大,为275.6美元/吨,上涨41.6%;冻鸡和食用植物油紧随其后,涨幅分别为40.6%和34.9%。

他山之“食”加大通胀压力

目前我国食品类商品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最大,约占1/3的比重,更占据了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支出的一半。2009年12月份起,我国食品进口价格重回金融危机前状态,一路高歌挺进,单月价格对进口值的贡献普遍盖过数量,其中,2010年7月份进口价格贡献率高达1.1倍。在此背景下,今年我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局面或将加剧。CFLP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购进价格指数为70.1%,较1月份上升0.8个百分点;在国家统计局监测的29种食品中有23种食品继1月份上涨之后继续上涨。

进口持续增强加快价格传导速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预测,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将由1997年的416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976万吨和2020年的2224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日益加深,进口价格的影响时差明显缩短,价格传导的敏锐度大幅提升。据近期调查,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如大豆加工企业在制订产品出厂价格时,会直接根据国际市场期货交割时的价格进行定价,而不是根据产品生产成本定价,实际上缩短了国际市场向国内市场的价格传导时间。

市场炒作托高国内市场价格

我国农产品市场这片膏腴之地,正诱使国际资本炒家蠢蠢欲动。在全球化、能源化、金融化进程中,资本正逐步改变着我国农产品既有的价值形态和单纯的消费属性,在利益驱动下,资本化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例如近期对我国旱情的炒作,持续推高小麦期货价格,2月14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上涨2.5%,创下历史高点;同时,春节消费旺季也带旺了进口葡萄酒市场价格炒作,许多不知名葡萄酒纷纷报出了几千元的高价,甚至有些出自世界名酒庄的葡萄酒报出了10万元/瓶以上的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值。

食品链内部失调症状显现

我国产业链具有“北粮南运”的特征,上游主产区分布在北方,下游加工业分布在南方。尽管当前多数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内,但受运输成本较高、供应量不足等因素影响,位于沿海地区的加工企业有时采用进口原料更为方便。以大豆为例,据测算,对于小包装油生产企业来说,使用进口大豆的折油成本是11900元/吨,用国储大豆的折油成本是11400元/吨。虽然进口大豆平均价格大幅上涨,但是在通胀预期下,作为终端产品的食用油等价格面临宏观调控,加工企业不能通过终端产品价格上涨来消化成本压力。我国部分食品加工企业面临上游进口原料上涨、下游产品价格调控的两难境地。同时,养殖、加工、生产成本节节攀升,也压低加工企业利润空间,经营环境恶化。为打造本土产品的比较优势,我国要素价格被长期低估,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逐渐释放,对下游农副产业造成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由于我国食品加工业长期处于技术落后、分布分散的局面,为保住市场订单通常采取低价销售策略。加之劳动力成本提高和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使原本利润微薄的加工企业消化成本上涨压力增大,尤其在某些外商进驻领域,失去定价权的本土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

篇11

金融危机带来消费降级

毋庸置疑,这场危机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态度。由于消费者对于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产生了消极的心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的消费者消费更加理性,买东西更讲求实惠、实用,而且诸如奢侈品和高档品,一些消费者可能就不会特意去购置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消费趋向理性化已然是这场危机留给人们最深刻的记忆。消费降级现象走入人们的视线,究竟会带给我们的生活哪些改变?

1 节俭重新回归社会。经过这场危机的洗礼,消费者开始节制自己的消费需求,纷纷采取更有节制、更明智的消费模式。人们开始主动反思或者改变原先的生活主张,重新思考着现代的节俭生活。如年轻人开始在网上淘二手货、装修新居开始奉行极简主义、回家过年过节开始流行拼车等,节俭已经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同样的,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时期,80%的消费者减少了在休闲、购买衣服和请客吃饭方面的花费。据统计,有58%的泰国人不再购买时装,46%的人不再购买whisky和杂志。同时消费者还会减少诸如旅游、休闲等消费,努力压缩开支,以求平安渡过金融危机。

2 品牌替代现象普遍化。品牌替代有两种,一种是国内品牌替代国外品牌,一种是中低档品牌替代高档品牌。金融危机中,人们往往更加爱国,购物时也常把国货作为首选,而且只要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人们通常会选择次一级品牌来代替价格高昂的高档品牌。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如租车、邮政、家用清洁剂、纸制品以及床上用品等品牌降级或替代现象比较普遍。即使是烟民,在金融危机期间,也常常会选择近似口味或自己能够习惯的其他低档品牌来替代。

3 重新认识高端产品。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尽管世界各国政府都通过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政策来刺激经济和提升人们的购买信心,但是消费者还是死死地捂紧口袋,特别是对高端奢侈品的需求下降的幅度更是让人记忆深刻。美国贝恩公司在2008年10月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奢侈品销售额为1750亿欧元,增速仅为3%,远低于2006年的9%和2007年的6.5%。报告还预计,2009年,高端消费品市场将面临6年来首次衰退。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公布数据,2009年一季度营业额为40亿欧元,同比下降7%。

4 消费品的价格弹性系数变大。价格弹性即是需求量对价格的弹性,指某一产品价格变动时,该种产品需求量相应变动的灵敏度。最近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所谓“土豆效应”又称“土豆悖律”,就是消费者合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和销售。其理论根源就在价格弹性问题,在金融危机时期,消费者会变得更加理性和冷静,对产品的价格会更加敏感。

企业如何应对消费降级

金融危机下大部分企业的销量和利润都出现急剧下降现象,市场竞争也更加惨烈,因而企业必须根据消费者行为偏好的变化,转换营销策略,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才能出奇制胜,不至于在金融危机中灰飞烟灭。

强化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话题,也是企业制胜最重要的法宝。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能够在强手如林的世界汽车厂商中崛起、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丰田公司的生产方式。这种科学的精益生产方式,其核心要点就是不断改进管理手段、不断挖掘管理潜力、提升管理的效率和竞争力。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的三星集团深受重创,公司负债达170多亿美元,裁员达30%,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三星集团果断调整发展战略,从大规模OEM制造业务及时转向以电子、金融及服务业为其核心业务,经营核心转向以自有品牌、数字技术为主,最终获得重生,成长为引导信息时代的数字企业。

金融危机也会给那些管理完善、实力强大的企业提供一个很好的扩大领先地位的机遇。金融危机中许多经营不善的企业会濒临破产的边缘,此时有实力的企业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进行兼并和收购,以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

改变价格策略

金融危机时期消费者对价格相对更加敏感、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因而企业必须让消费者感觉到自己的产品是最划算的。

1 灵活应对价格结构的变化。在金融危机下,持续上升的企业成本和不断下降的消费需求,两者可能会引起价格的剧烈变化。如果企业不对定价政策保持高度关注并对市场作出快速响应,企业可能一下子就会进入危险的境地。

2,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多种功能产品会比单一功能的产品好卖或以相同的价格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比如提高产品耐用性、增加一些顾客需要的功能。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保留了那部分忠诚度和购买力都比较高的顾客,维护了市场占有率。美国金融危机时期,有厂商推出一种两头都可以用的新式口红,一个口红两种颜色,一上市就很受欢迎。

3 调整赢利模式。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和深入研究分析自身的赢利能力和服务成本,通过减少发货频率、减少销售支持服务或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订单等措施,降低客户服务成本。在服务成本的压缩下,重新调整自己的价格和赢利预期,保护市场占有率和客户满意度。

4,改变定价思维。市场规律表明,“优质服务、低廉价格”是刺激消费的正道。用服务第一取代价格第一,通过增加产品服务来赢得消费者的心,这才是定价的新思维。如中国实行黄金周制度以来,不少旅游景区用提高门票价格的方式,结果高票价挡住了不少消费者的脚步,反而导致了景区收入的减少。

调整促销策略

消费者在变化,企业的营销策略也要随之而改变,企业必须定制合理的市场营销战略,以反映当前环境且不会忽略长期稳定性。根据美国的一项商业调查显示:那些在危机时期没有降低广告预算的企业在经济复苏以后,平均销售额翻倍,利润增加75%;相比之下,那些降低了广告预算的企业的销售额和利

润的增长要少30%~44%。

促销活动对市场部来说可能是一件例行性工作,但是要在金融危机下做好促销工作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金融危机时期,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促销活动能否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应该有选择地进行一些促销活动,如赠送优惠券、现金奖励或价格折扣等,使得消费者能够感觉到价格实惠,以刺激其购买欲望。例如很多商场把促销从“满180减138”改为“满80减55”,这样做虽然利润率降低了,但由于销货量扩大,总利润却并没有减少。

企业不但要积极地给顾客提供经济刺激,也应该加大对经销商的鼓励,比如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现金返还,使得他们能够在困难时期仍然保持积极性。总之,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一些其他促销策略的调整,尽可能地趋利避害,降低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冲击。

提升创新能力

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部分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和传统技术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而一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则显示出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消费者常常会被一个产品的技术、功能和情感益处的声明所征服,这可以为商家提供挣钱的好机会。单凭提供折扣不足以在衰退中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然而,创新是保护利润率的最有力杠杆,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企业只有把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创新能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上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企业抓住石油危机对小型节能车的迫切需求,迅速组织开发出可节油25%~30%的新车型,成功占领全球市场,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期。现在的能源危机现象越来越突显,企业如果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既方便又省钱的新能源产品来,同样也能在金融危机的市场上独领。例如在金融危机面前的中国电气工业企业大全集团,通过机制和制度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之路,2008年产值增长50%。

消费降级背后的转机

金融危机以来,虽然市场上的奢侈品消费大幅减少,但是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2009年2月的统计,在过去的24周,美国午餐肉的销量陡升了9%,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升幅最快的时期。另外,在食品行业、学生用品行业等都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升幅,这一切都说明在消费降级的大趋势下,市场仍有消费升级的迹象。

篇12

另一条消息也同样引人注目。知名购物退税服务机构全球回报集团1月21日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游客对法国时尚品牌青睐有加,去年取代俄罗斯人跻身法国第一大旅游消费群体。

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游客去年在全球回报集团位于法国的加盟购物商店消费大约1.58亿欧元,占法国当年退税购物贸易额60%。这一消费额不仅较2008年上涨47%,而且抵消了俄罗斯游客在法国退税购物额下滑超过20%带来的影响。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是一个热闹了许久的话题,麦肯锡、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都有过预测。在目前形势下,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机会到底在哪里?

全球四分之一奢侈品中国人买单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中国仍然是全球奢侈品公司的一个重要市场。虽然无法幸免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但中国受到的影响远低于其它国家。经济学家甚至上调中国2009年GDP增长预期至6-8%的水平。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使其成为一片希望的绿洲,并为遭受经济衰退困扰的国际市场提供了摆脱困境的可能性。最近,《金融时报》报道称,世界奢侈品消费大国日本已显示疲态――日本奢侈品进口量同比下降10%,LV在日本下降了18%,于是中国更成为焦点。中国被一致认为是未来奢侈品消费的重镇。

波士顿咨询公司甚至预计,到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480亿元,在全球奢侈品市场的份额将达到29%,与日本达到同一水平。据悉,波士顿咨询去年对2550名中国消费者进行了调查,2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2009年奢侈品的消费计划高于2008年。

中国奢侈品行业在过去几年一直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2004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统计,中国奢侈品消费为20亿美元,到2008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86亿美元、全球占有率25%,居世界第二位。即使这样的数据,也无法真正对中国奢侈品消费份额做出判断,因为中国境内的消费数据无法真实地反映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贡献,因为关税等原因,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更多消费其实已经通过旅游或公干,贡献给了国外市场。2009年初,来自日本媒体的报道称,春节前后,中国旅客在日本的一次旅行平均消费为20.45万日元,其中中国旅客个人购物最高达330万日元,居各国之首。而法国媒体称,去年圣诞节前夜,一位中国旅客在戴高乐机场商店一口气购买了近5万欧元的法国红酒。

根据全球回报集团1月21日的调查报告,据法国海关退税统计,2009年中国前去法国的游客购物总额的增长率达47%,共在法国消费了1.58亿欧元,占法国当年退税购物贸易额60%,成为去法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中消费最多的大客户,而且这一增长趋势三年来一直呈上升态势:从2007年的39%、2008年的23.3%,一直到去年的47%。在法国购物退税的外国人中,中国人占据了13%,超过日本(10%)、俄罗斯人(9%)和美国人(7%)。

2009年中国游客在法国购物人均1071欧元,涨幅为21.4%。相关数据还显示中国游客93%的购物在大巴黎地区完成,时尚类商品在中国游客所购物品中占到87%。服装是中国游客最热衷购买的消费品。依据报告数据,2009年法国退税购物贸易额达到20亿欧元。除中国和俄罗斯消费者外,来自日本、美国、中国香港和巴西等地的游客也成为退税购物主要消费力量。

对于奢侈品公司而言,中国的吸引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飞快的财富积累速度。“通过我们与领先中资银行的合作,我们确定,到2009年底,中国拥有约51.7万户高净值家庭,每户家庭拥有超过百万美元的管理资产。”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称,这类家庭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并预计到2011年底将达到60.9万户;而且不仅仅是家庭数量将增长,每户家庭的财富也将随之增长。报告预计中国高净值家庭的管理资产总额将从2008年的1.56万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2.49万亿美元。报告还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服装和配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7%,奢侈品手表为25%,珠宝年均增长率为12%。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总规模将从2010年的790亿元迅速增长到2480亿元。

报告称,虽然这一数字相对于中国的总人口来说仍然较小,但是中国的高净值人口超过许多富裕国家,比如法国和英国。

地盘争夺战

随着财富从中国的大型沿海城市向中西部小城市扩展,中国奢侈品门店的扩张也紧随其后。事实上,近几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地盘争夺战”,其中相互竞争的奢侈品牌曾经试图通过尽快获得地盘来建立自己的地位。

此外,中国富裕人群的地域分布也比其它国家广。到近期,中国沿海地区――广东、上海和山东拥有富裕家庭的数量最多,而目前的奢侈品销售点网络大致反映了这一分布特点。但是随着财富开始向所有级别的城市和地区扩展(部分爆发式增长发生在上海和北京以外的地区),奢侈品门店也开始随之迁移。因此,波士顿咨询公司大中华区董事经理吕晃说,对于公司来说,了解如何最佳地进入这一动态市场日益重要。

“要在中国建立奢侈品商店的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吕晃说,超过半数以上(53%)的中国奢侈品销售点都是在近三年内开业的。中国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独立品牌战略的差异巨大:一些品牌增长迅速,而其它品牌则增长缓慢,从中涌现了一些类型。许多超高端品牌(如百达翡丽)主要侧重于三大城市:北京、广州和上海;而高价品牌(如登喜路和巴宝莉)已经在二级城市以及更小城市建立了大量销售点。虽然奢侈品市场以往主要集中在男装和商用礼品上(深入渗透到中国较小城市的行业),但是随着更多女性加入工作队伍,并对奢侈品牌更加熟悉,市场正在向女士品类转变。

如今,上海和北京奢侈品门店的数量已和纽约、芝加哥相当。很多奢侈品品牌已经在中国的二级城市(如哈尔滨和沈阳)建立了大量的销售点。

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虽然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到2015年将增长一倍以上,但仍只相当于许多国际奢侈品中心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这一事实应该使那些相信完全不用害怕中国奢侈品市场

饱和的公司感到一丝踌躇。到最后,门店的经济效益将是一项关键的成功因素。一些奢侈品公司的管理人员已经计划关闭亏损门店,并转移到定位更准确的地点。一位接受采访的管理人员表示,他将关闭或搬迁其公司20%的门店,以便能够集中在利润最高的门店,并将在更具潜力的地区开设其它门店。

中国奢侈品消费主力

“奢侈品消费者主体年龄在25―35岁之间,大大年轻于西方发达国家40岁以上的平均年龄。”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分析认为,这也构成中国奢侈品市场区别于别国的显著特点。根据在中国进行的调查,报告认为中国人“渴望”购买高档奢侈品,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购买这些奢侈品的能力。这种愿望在中国25至35岁年龄层的人群别明显。

国际消费心理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中国人对奢侈品、甚至对一些质量并不那么“高档”的消费品,都有一种盲目的追逐心理。中国人消费方式具有“冒险和冲动”,特别容易成为高档奢侈品的“俘虏”。有分析认为,中国奢侈品消费正在进入黄金时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有消费能力的富人阶层,他们追求品位和个性化消费;二是在首先富裕起来的阶层中,奢侈品形成一种示范效应,也让白领、小老板开始追逐,变成“排浪式”的消费浪潮;三是现在许多独生子女踏入社会,他们的消费观念已经改变,而且家庭也有实力支撑他们的这一消费观念。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拥有宾利、保时捷等国际顶级汽车的消费者已经超过10万人,拥有阿玛尼、杰尼亚等世界顶级服饰的消费者已经超过100万,加上法国化妆品、顶级珠宝等,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现在的年销售额已达20多亿美元,这还包括30万潜在私人飞机的消费者和更多潜在顶级汽车、游艇等的消费者。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挑战

改变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

虽然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将持续增长,但是快速扩张的品牌现在比起考虑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更应思考如何提高门店效率以及优化当前的网络。这一业务重点的转变将需要敏锐地了解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态度,以强化与品牌的联系――既包括中国也包括中国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国。对于覆盖区域较小的品牌来说,持续增长可能比较重要,但明智地取得增长是成功的关键。从根本上来说,所有的奢侈品公司都需要改进全球总部与本地办事处的协调工作,仔细评估在中国市场每个城市建立实体业务的必要性,决定如何在缺少零售门店的城市建立品牌,并开发在销售点赢得新客户的必要工具。

近三年在中国开设了众多奢侈品销售点,这一情况对市场动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奢侈品很难进入新市场,尤其是小城市,在那里很难找到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和分销商,而且少有接受过奢侈品销售所需的高水平客户服务培训的销售人员。由于许多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牌不太熟悉,因此品牌认知也是挑战之一。当我们邀请奢侈品购买者至少举出三个某一特定奢侈产品品牌时,很少顾客能够举出两个以上,即使他们正在购买这种产品。

如何迈出下一步?

随着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对于成熟品牌和成功品牌而言,关键问题是如何保持其领先地位。它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利用当前的网络?是否有增开新店之外的方法?它们如何才能在销售点把竞争对手的客户拉过来?哪些门店应该关闭?它们如何能够在不削弱品牌形象的情况下离开一个城市?对于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而言,最迫切的问题在于进入时间是否太晚?提早进入中国市场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它们应不应该使用特许加盟商?

等待进入的公司还有在消费者洞察方面落后的风险。一些企业主管认为,他们从品牌网络获得的最大好处是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快速发展的中国消费者。这种了解不仅对推动在中国内地的销售非常重要,同时还与为中国游客提供服务有关,中国游客已经构成了世界第四大游客输出市场。一个新奢侈品市场的迫切要求

侧重于抓住中国游客的注意力是在中国未来奢侈品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关键要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