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小组总结范文

时间:2022-05-07 20:00: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微课小组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微课小组总结

篇1

第一步:微课学习。学生课前登录天云平台进行微课学习,并完成自学导案。 

第二步:小组讨论。教师提供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内提出一个问题。 

第三步:难点讲授。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并整理板书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第四步:巩固练习。通过适量练习巩固新授课知识,利用天云微课平台向学生终端练习,教师实时监控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并这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着重分析。 

第五步:总结提升。教师组织总结本节新课的知识,学生内化提升。 

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以《三角形的分类》为例 

环节一:微课学习 

1. 教师在天云微课平台微课,以三角形按角分和按边分的两种情况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分类知识。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进行微课学习,较为前面地了解本节的知识和脉络,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思考,对于学困生来说,可以观看多次直至明白为止。 

2.  学生独自完成学习自学导案。 

设计意图:在自学导案的完成过程中,强化了学生在看微课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同时起到归纳梳理的作用。 

环节二:小组讨论 

1. 教师利用展示台板演学生自学导案,学生自行校对。 

2. 教师出示讨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 

问题一:三角形按角分就只能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吗?还有没有其他情况? 

问题二: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问题三:每个小组提出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讲学生在本节的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空间。同时每个小组可以在微课学习过程中或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一个问题,符合了个性化教学的特点。 

环节三:难点讲授 

教师针对小组讨论内容组织课堂(板书)。 

问题一:三角形按角分再没有其他情况,并利用集合图的形式表示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问题二:等边三角形是腰和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问题三:教师解答学生代表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请部分小组的学生针对刚才讨论的问题进行回答,对于不同的意见给予关注,循序渐进得出正确的问题结果,同时在黑板上对难点进行板书。 

环节四:巩固练习 

1. 学生利用交互白板终端进行三角形(按角分与按边分)的练习。 

2. 完成天云平台的课堂作业检测。 

设计意图:第一个练习培养了学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第二个题目则是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选择题设计,教师针对天云平台统计得出是正确率对部分题目做重点的讲解,对于答对率低的学生课后可以多给予帮助。 

环节五:总结提升 

篇2

当前,在轰轰烈烈的中国教改大潮中,“微课”与“翻转课堂”无疑是当中最跳跃、最闪亮的浪花。如何利用微n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二者结合的具体实施过程该如何开展?下面,我通过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介绍在微课的支持下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的具体做法与一些思考。

一、翻转课堂之“先学”

要达到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目的,须在“先学”阶段进行以下工作,为“后教”奠定基础。

1.设计微课视频

微课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载体,有了这种载体,才能更好地达成“先学”目标,也为“后教”节省出更多的课堂时间,以便答疑解惑和总结提升。首先要围绕自学任务单中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或教学环节设计微课教案与讲稿,再利用录屏软件或PPT制作微课视频。在制作微课时,要配合视频用生动的语调、合适的语速讲解,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使学生在看微课时进行思考,切忌将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平铺直叙。对重、难、疑点的关键词,要善用字幕的形式加以补充。每一个知识点的结束要有简短的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2.设计自学任务单

自学任务单是教师以表单形式设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所必须完成的任务的载体。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微课自主学习新课并且反馈自主学习效果,设计自学任务单时其内容应与微课内容及课堂教学内容保持一致。

3.学生在家观看微课,完成自学任务单

教师把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或学校服务器,让学生在家下载后进行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学任务单和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暂停或反复播放微课视频,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在上课前还要批阅自学任务单,了解学生对微课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反馈情况进行二次备课适当调整教学设计。

4.创建合作学习小组

翻转课堂需要同伴之间的讨论交流、互帮互助来提高学习的 效果,这就需要创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编排学习小组,做好角色分工,并制定合理小组活动规则和有效的评价制度。

二、翻转课堂之“后教”

待“先学”阶段顺利进行之后,教师就要在“后教”阶段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达到知识的内化。我的翻转课堂"后教"阶段主要由四个环节组成: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看微课了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2.小组交流,互查纠错

小组成员交流前置学习收获,互相检查自学任务单进行纠错,对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推导过程展开交流。期间教师根据自学任务单反馈的信息,在巡视时重点关注对知识点有疑惑的学生,并进行答疑解惑。

3.小组汇报,明晰重点

各小组成员上台汇报,交流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三角形面积公式。有的小组还准备了学具,边操作边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只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让学生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掌握知识。

4.分层练习,巩固提升

翻转课堂有一个重要环节是“练习”,练习包括前测、基础练习、提高练习、后测。前测在自学报告单中已先行让学生练习,将基础练习、提高练习放在课堂上完成,后测课后完成。教师要在学生练习时巡视每位学生的练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帮教作用。由于其练习时间比一般新授课中练习时间更长,辅导面更广,因此能带来教学效率的更优化。

三、翻转课堂之“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因学生的不可控情况及实施的难度而被部分人认为是“昙花一现”的课型。笔者通过边实践边反思得出下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虽然在教学观念、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带来深刻的改革,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因为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制作微课,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翻转课堂,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是以学生的前置性学习为前提的,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意愿有较高的要求,有的学生自学能力弱或自学意愿不强,不肯观看微课完成自学报告;有的学生家庭困难或为留守儿童,没有电脑、手机等设备,无法观看微课完成自学报告单。这些因素都为实施翻转课堂带来了困难。这时,老师们可设计成AB式的课内翻转课堂,即将整节课按时间划分为A、B课堂。在A课堂中观看微课,完成自学报告单。在B课堂中根据自学报告单小组讨论汇报,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疑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巩固知识。

综上所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作为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已得以大力推广。因为微课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翻转课堂,让学生学习体验更加深刻,学习效果更加高效。作为一名合格的当代教师应该积极投入到此轮教改中来,努力为学生乐学、好学创造可能,让我们的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篇3

1.1设计教学目标

区别于传统的教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计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面向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公司组织,具有良好自学能力,解决计算机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

1.2计算机教学的设备要求

传统课堂的计算机要求封闭式电脑网络。翻转课堂要求的是开放式电脑网络。计算机的摆放不拘泥于这种形式。它们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参考以下网络连接形式的组合。以一个教室五到十个这样的网络组合。网络小组之间可以断开成为独立的局域网,可相互连接。便于学习小组分组学习。

二、教师的角色定位

1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业水平制定可行性的教学计划。2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业水平设计教案,项目。3根据教案制作微课。教师可以用Camtasia Studio录制并剪辑教学视频,进行微课制作。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再赘述。4设计教学项目指导并启发学生有步骤的完成。5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学到的知识,并应用知识。6组织小组阐述并操作完成项目要求。给各参赛小组评分。7评价学生并总结重点难点,归纳总结出错误并纠正。

三、学生角色的定位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主演,是课堂的主要展示者,是教学过程的主角。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属于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相互提高。学生在小组中扮演不同角色,以4人角色为例进行说明。不同的同学应该轮换扮演A,B,C,D各种不同角色。

学生角色说明:这里以A,B,C,D四位学生为例

学生角色A:负责收集材料,写论文

学生角色B:负责课堂阐述

学生角色C:负责课堂操作展示

学生角色D:负责制作微课材料,多媒体电子材料。

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

前期学生小组分别观看微课视频,并从中得到自己的理解。学生讨论分归纳总结观点。促进观点形成。针对教师提出的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现问题,并修改解决方案。直到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的教学设计

课后作业要跟课堂上的项目联系起来,可以改动一点条件要求,务必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要与实际想结合,要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为我所用。

六、教师总结的教学设计

教师总结要切中要害,要总结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何抓住重点,如何突破难点。

七、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

篇4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b)-0123-03

基础医学概论是为非医学专业开设的介绍医学基础知识的课程,通过学习医学基础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医学技术服务工作奠定医学基礎。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通过将两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可以将学生由浅入深地引向深度学习[1]。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是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是对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是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医学基础课程之间碰撞的火花。

1基础医学概论的课程特点

该校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授课顺序是:解剖组胚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开设该门课程的专业有市场营销、生物制药、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医学相关知识概念,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模式。教学目标是:构建学生医学知识结构,使学生成为各类医疗机构所需的有医学背景的技术人才。

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开设有其自身优势[2]:(1)融合多门医学基础课程,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有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2)让学生以较短的时间代价,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3)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同时为其今后开展与中医药相关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在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3]:(1)来自教学对象,基础医学概论开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非医学专业新生,对学习充满好奇,但医学基础薄弱,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化繁为简,提高学习效率势在必行。(2)来自教学内容,该课程涵盖学科多,教学信息量大,知识跨度大,如何精选教学知识点,避免出现重复内容,并让教学内容相互衔接,是一项重要任务。(3)来自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老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重在教,学生重在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方法的转变,最根本的是从“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

要从根本上提升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为解决该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该学系课程组采取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及课程内容设置,在比较了多种教学方法后[4-5],尝试在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解剖组胚学学科中应用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2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

1999年,混合式教学(BlendedLearning)概念正式被提出,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有多个不同的版本,但大体上都描述了以下3个方面的共同特征[6]:课堂教学方式和媒体传播教学的组合;传统教学方法和新型教学手段的组合;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的组合。近年来,一些教育实证研究表明[7]:与面对面的传统教学和单纯的在线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微课(Microlecture)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和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针对某个教学内容或学科知识点设计短小精悍的、制作精良的、具备情景化和趣味化的微视频。微课作为在线课程资源的一种形式,其特点包括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精简,教学主题突出,传播形式多样化等。

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可将师生面对面授课的优点和学生课前自主网络学习的优点相结合,将“教师教为主”和“学生自主学”的优势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既能充分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在教学过程设计、交互支持以及学生评价反馈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8],因此基于微课开展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值得尝试。

3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的开展

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要取得根本性的提升,必须与教学方法改革联系起来,为解决该课程授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该学系课程组尝试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该课程中解剖组胚学学科,试点班级为营销17班,该班级基础医学概论总课时为90学时,其中解剖组胚学36学时,生理学24学时,生物化学15学时,微生物与免疫学15学时,教学课时教学具体探索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确定课程教学规则

课程教学规则是教师教学的指挥棒,是学生学习的指向灯,包括课程教学过程的教学要求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面提出教学要求及任务准则,线上教学环节,要求教师课前给予学生学前问题,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传课程资源;课中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解答问题;课后布置学习自测题,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学生课前思考学前问题,观看并学习微课视频;课中查阅相关网络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课后在线完成随堂自测题,及时总结,查漏补缺。线下教学环节,要求教师课前对知识点进行整合,设计并录制微课视频,针对学生提出自学要求;课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答疑、解答重点、解译难点;课后及时对每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生课前在自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善于质疑;课中按时出勤,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帮助其他小组解决问题;课后温故而知新,针对重点和难点,及时巩固,总结提高。

考核标准包括线上及线下两部分,线上随堂测试占50%,线下阶段测试占50%,总分100分。

3.2具体教学流程

对传统的基础医学概论教学过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3.2.1构建微课,课前学习

课前教学采取线上自学方式。首先将解剖组胚学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多个教学单元,涵盖相关的知识点,针对每个教学单元录制微课视频,每个视频播放时间为8~15min,内含学前问题和参考资料,学前问题的设置需贴近生活,具有一定趣味性,如“激光治疗近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人老珠黄,它和黄疸病人眼球变黄机理一样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寻求答案。

任课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创建班级QQ学习群,在授课一周前,將微课视频资源上传至群内,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学前问题等方式进行线上自学,并通过完成自测题进行学习效果检测。通过课前学习,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认同感。

3.2.2分组讨论,课堂引导

线下教学指在教室完成的课程学习。每次课3学时,每学时40min。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学时,由学前问题导入教学,根据就近原则将学生每3人分为一组,设立小组长,小组成员围绕学前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学习体会,讨论过程中学生可随时查阅线上教学资源,最后小组长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二学时前20min,师生展开互动,进行讨论,教师点评小组讨论结果,梳理学习重点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第二学时后20min和第三学时由教师讲授课堂内容,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授课模式相结合。

3.2.3总结归纳,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学生通过重温微课视频,同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学习拓展教学资源,及时补充课堂遗漏,提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并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线上生生讨论、师生讨论,通过课后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

3.3实施效果,评价总结

实践证明,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课堂,有助于增加学生课程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教学相长。

3.3.1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通过微课视频,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多个涵盖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单元,做到精选教学知识点,注意教学单元的相互衔接,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针对性地解决该课程涵盖学科多,教学信息量大,知识跨度大的问题。

通过学前问题和微课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会增加平时学习时间,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期末考试集中复习的压力,学生为更好地解决学前问题、参与课堂讨论,会认真阅读教材和学习资料、查阅文献,有助于养成查阅资料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传统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不能做到深入思考,而混合式教学的分组讨论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团队合作的平台,在梳理和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做到对课堂的把握,对学生的引导,需要提前录制微课视频、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查阅大量课程相关材料,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3.3.2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虽然有众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9],比如说:如何确定线上、线下教学的时间分配,如何检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互动讨论的主动性,如何充分调动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改革效果。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