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4:59: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特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篇1

二、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财力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制度

缺少资金是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突出困难。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短期内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解决文化发展的经费问题。要加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一个重要的保障便是调整资金投向,用好文化经济政策,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经费,是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文化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文化建设经费的切实落实从根本上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和行为。特别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基于此,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制定各项文化政策和制度时,一定要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以足够的重视,以政府行为来加大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把抓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应该对本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负总责,保障不断增加文化建设的投入,给予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专项资金。目前,我国政府的财政拔款中尚未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故此,各级政府应完善文化建设制度,加大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财政经费中安排设立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和基金,专项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采购、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产业开发的扶持。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所需建设的项目和开展的活动有基本的、稳定的财力保障。

(二)拓宽筹资渠道,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援助计划

除了政府拨付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外,还应该把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向社会各界开放,发动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进行支援,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援助计划。一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重点捐助农村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动员城市单位和居民以各种方式捐赠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和农民群众需要的图书杂志、音像电子出版物等。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二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资机制。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无论如何是难以完全奏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与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参与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各级政府在加大自身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努力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激励民间机构和私人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鼓励与支持各种民间文化机构的发育与成长;政府可以采取与私人或民间组织合作的方式,共同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此外可以积极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方式,不断开辟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的新模式、新领域,从而使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在资金上得到充分保障,切实改变农村文化设施不足和落后的现状。三是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城市的文化基础雄厚,文化设施先进,文化现代化气氛浓厚,城市文化反哺农村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城市文化反哺农村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城市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为此,要加快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将城市文化资源逐步引向乡村,把城市里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图书馆联网协作,促进城市图书馆的服务向乡村延伸,形成以城带乡、城乡文化资源一体化的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力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保护民间艺人,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民间艺人是我国文化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全球化与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西方现代艺术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冲击,民间艺人的逐渐老化,将会又有一些民间艺术相继消失。如何强化保护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是构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力保障机制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具体而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尊重民间艺人,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通过焕发民间文化艺术的青春,活跃民间文化艺术的血脉,使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新农村文化蓬勃兴起。二是对优秀民间艺人进行奖励、扶持。对民族民间文艺骨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进行表彰。积极采取奖励措施,为民间艺人评定职称,对于获得高级民间艺人专业技术职务的适当发放经济补贴,促使大批有一技之长,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脱颖而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三是要关注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对于那些年事已高的民间艺人,除了关心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外,必须采取“抢救优先”的原则,由保护单位抓紧时机对他们的技艺做抢救性的录音和摄像,进行活态保存,建立数据库。概言之,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参加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以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二)实施专业辅导,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

凡是文化工作有起色、文化活动开展经常的地方,必定有一些有专长有组织能力且钟爱文化的同志在那里积极工作。反之,政府投入再多,如果么没有专长且不热心文化的同志在那里工作,其文化活动也是搞不好的,政府出资建设起来的阵地也会丢失或垮掉。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最关键是专业人才,最缺失的也是专业人才。那么,如何发挥专长文化的引领作用,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输送所需的专业人才呢?一是实施特色文化建设辅导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邀请市、县文化馆、群艺馆教师担任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的顾问,吸引与鼓励有专长的文化人才担任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指导员,通过文化人才结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项目进行定向辅导,切实提升专业文化工作者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以此来解决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才短缺的问题,保障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有人指导、培训和组织。另外,要注重发现与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二是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地方高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支援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近年来,各地高校利用暑期进行大学生文化下乡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高校文化下乡往往呈现一种单向机制:在动机上,体现为为大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在内容上,体现为搞一台文艺节目或搞点科普讲座等,没有考虑最终的效果;在形式上体现为“送”,农民到底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高校没有周详的考虑。在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大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下乡必须避免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要建立起长效机制并确立新的价值诉求。首先,文化下乡要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为根本目的,通过文化下乡要逐渐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其次,送文化下乡要建立在广泛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确保“送”的有目的、有针对性。要通过调查研究弄清农村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那些文化形式是受欢迎的,那些文化是他们急需的,送文化如何送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根,怎样才能把文化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中,等等。最后,地方高校要把发掘、整理农村优秀民间文化作为自己文化下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把那些散失在民

四、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组织管理机制的构建

(一)组织监管协调,切实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

地方政府要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推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首先,加强政府对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领导,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与管理,使其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机构,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模式,改变过去许多部门都在管理,但职责不明、管理低效的境况。其次,加强监管,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加强与充实县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整顿与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应当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农村文化市场运行状况,坚决抵制和打击各种类型的腐朽文化以及违规违法活动,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最后,发挥协调作用,协调文化主管部门、学校、村集体等单位的文化建设活动,统筹文化、教育、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努力做到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对电影院、剧院等设施,在确保其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其进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也可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运营模式,采取公办民营、公开招标、委托经营的方式,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乡镇机关、学校内部的文化设施,有条件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群众开放,使得各方面力量能够更好地、齐心协力地共同建设农村特色文化。

篇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高校图书馆面临网络环境下激烈的生存竞争。传统的馆藏方法、服务方式已不再适用。开辟一条建设特色馆藏,提供特色服务的新路子,积极探索如何发挥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充分利用自己馆藏,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可供共享的文献信息资源库,更好的为本校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以便在新的信息环境中创造新的价值。

一、加强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激增,信息爆炸,书刊数量急剧增长,图书馆经费应不断增多。目前大量文献资源已使高校图书馆无力将每年出版的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文种、不同载体的文献订购齐全,从而导致图书馆收藏文献的采购量日见萎缩,不用说“大而全”,就是“小而全”也难以做到。因此,高校图书馆首先应该彻底打破“味求全”、“重藏轻用”的传统观念,坚持“藏以致用”、“以用为主”的藏书建设方针,把有限的资金建设在“专而精”具有自己的馆藏特色、信息资源特色、信息检索特色、提供服务方式特色、人员素质、群体结构特色,做到各馆之间有区别,各馆之间有特色。建立特色数据库,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服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二、构建图书馆特色服务文化是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图书馆特色服务文化是创造读者满意的文化

在如今的图书馆服务中,广大图书馆人已把“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转变为“读者满意”。也就是说,我们在实际的服务中,要让读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去。这无疑给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更重的责任。如何才能使图书馆的服务令每一位读者都满意,这是广大图书馆人都面临的重大课题。构建图书馆特色服务文化,无疑为解决这一重大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如何构建图书馆的服务文化,在图书馆服务文化还处于萌芽阶段的今天,我认为首先对图书馆服务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增加构建图书馆服务文化的紧迫感,显得尤为重要。

(二)图书馆馆员需要服务文化加以激励

图书馆的服务过程实际也是传播文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一些馆规条约来约束,使员工照章完成自己对读者的服务。但行业文化是一种决定其组织成员态度和行为所共有的价值体系,是群体理想、道德和意志的集中体现。可以说,服务文化是图书馆组织的灵魂,是图书馆的一种精神,是图书馆人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每位员工有了这种自觉为读者服务的精神世界,他们便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图书馆的利益放在首位,主动、热情地为读者服务,这是馆规条约管理不出来的服务境界。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一些馆规条约来约束,使员工照章完成自己对读者的服务。但行业文化是一种决定其组织成员态度和行为所共有的价值体系,是群体理想、道德和意志的集中体现。可以说,服务文化是图书馆组织的灵魂,是图书馆的一种精神,是图书馆人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

(三)读者期待图书馆先进的特色文化

每一位读者进图书馆,都期待能享受优质的服务,而作为图书馆,更希望能以自己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读者。别是在网络环境下,人们通过互联网,在家也基本可以查自己所需的资料,所以广大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值就更高大。面对读者这种高标准的期望值,图书馆必须通过对共价值体系的倡导,服务行为规范的确立和文化氛围的形成,来影响和约束员工群体达成观念和行为系统中员工之间系的最佳组合,通过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充释放和发挥员工个人与技术设备中蕴含的巨大潜能,从而大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三、加强特色服务文化建设,优化馆藏资源的意义

解决现实的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资源共享已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可大大缓解因图书馆经费短缺,书刊价格不断上涨给图书馆带来的种种困难和矛盾,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大力发展协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的条件下,充分开发和利用民族地区图书馆的特色和优势,建设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馆藏,向社会各界提供具有特色的服务,图书馆的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三,再就是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努力和建设,馆藏文献信息都互有所长,各有特色,这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立其特色馆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其建立特色馆藏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建立具有馆藏特色的数据库,使各馆之间的特色数据库联机并网使用,把馆藏视为社会整体财富,获取所需信息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四、特色馆藏建设的途径

服务是方向,藏书是基础。这一点对特色图书馆尤为重要,特色图书馆的特征之一是突出馆藏局部优势,不面面俱到,不求齐全,但求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因此,如何搞好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搞好调研、合理利用经费、构建特色馆藏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普遍购书经费短缺,大量购买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各馆找准切入点,以什么样的方向为指导,形成什么样的特色是建设图书馆首先解决的问题。各馆应根据本地区特殊的地域、民族特色的重点学科建设入手,搞好调研工作,合理利用经费,确定收藏图书的方向。如专业特色、地域特色、语种特色、人物文献资源特色等不同途经进行文献的采集,统筹规划本馆藏收藏文献的学科范围、规模、组织方式:

(二)建立图书馆特色资源库

要提高文献服务质量,除了日常的一般服务外,更重要的是开展特色服务,只有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才能显示特色服务的水平,而特色服务是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开展有深度的定向服务,具有一定的专指性、区域性,才能有别于一般服务。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内容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馆藏文献信息服务,另一方面是特色服务的方式和手段,二者在图书馆的整个服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色文献的收藏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的工具,没有高质量的馆藏专业文献,要开展特色服务是一句空话。因此,馆藏文献必须要有特色,为特色服务奠定文献资源保障基础。立足本校,对学校的学科设置、重大科研项目等的读者要求进行充分调研,根据本馆的方针宗旨,制定出本馆馆藏文献整体规划。除日常的文献外还应注重古籍文献、各种电子出版物、数据库网络版等,各种学术论文、专题会议文集、科技报告等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特别是新型的、动态的信息资源更应该收集。图书馆的特色文献信息是经过较长时间收藏、积累而成。有了丰富的文献资源基础,为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奠定了物质条件。而真正地要深化特色服务,还必须做好特色文献的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和确定自己特有的特色服务形式。

(三)对重点专家进行定题跟踪服务

定题跟踪服务,即馆员在一段很长时间内,定期不定期的向读者提供有关研究课题的参考信息,这方面数字化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应该具有较大的优势。

综上所述,人们说服务就是文化,其实怎样更好地服务,才体现特色服务文化,闪耀着特色服务文化的影子和光芒。在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强劲生命活力的今天,作为服务行业的图书馆,更应把准时代的脉搏,顺应历史的潮流,及时构建自己的特色服务文化,用特色服务文化来规范、约束、感染和激励广大员工,使图书馆在经济大潮、文化大潮中更好地为腾飞的经济服务,为繁荣的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胡舒莉.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环境及模式探究[J].情报杂志,2008,(3).

篇3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是记载和反映地方历史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及独特文化活动的真实写照。开发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保护和利用好这部分档案,是开发和传承地域文化资源的需要,也是丰富区域文化,建设特色城市文化的需要。

1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收集与保护中应遵循的原则

1.1真实性。地域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本着尊重历史,真实反映的原则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收集能真实记录文化发展脉络、结构及特色的材料,去伪存真,防止鱼目混杂。

1.2完整性。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应完整、系统,能充分反映地方文化的发展脉络,在收集整理过程中要做到分类科学,尽量完善,为今后更好地把握文化脉络以及查考文化传承信息打下基础,对地域文化起到保护和传承作用。

1.3前瞻性。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作为档案工作人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把握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及时把反映地域文化发展动态的有价值的资料收集起来,及时建档,及时记录,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防止错过最佳收集时机和收集对象,

1.4多样性。档案的形式多样性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特殊意义。地域文化表现在各种意识形态,在对其历史渊源、表达方式、存在空间、地域分布、传承保护状况等的全方位记录时,要从多种语言、多种载体、多种手段方面下功夫,不能拘泥于传统意义的档案管理,通过纸质、胶片、磁带、录像带、磁盘、光盘、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实现文化活动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真实再现,增强档案的多元性、特色性,充分展示地方文化的民俗民情、人文历史。

2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

档案管理部门对于一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密与利用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但对于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管理缺乏针对性的规范与制度,使这些极具特色与利用价值的档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盲目收集、无序归档,缺乏深入开发,大大降低了它的利用价值。

2.2人员素质亟需提高

很多档案工作人员的所学专业与档案无关,甚至一些工作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知识老化严重,人文素养较低,也有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属于兼职。这些人对本地区地域文化知之甚少,对当地的自然风貌、传统习俗、行业百态、历史人物、社会文化历史变迁及发展缺乏了解。一些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缺乏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差,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导致对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收集不力,整理不科学,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研究与开发。

2.3档案管理技术水平低,开发利用不足

档案管理部门存在着重收集整理,轻研究利用的现象,认为一份档案材料归档正确,保存完整就足够了,在档案的研究开发利用上没有下功夫。档案管理部门不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低,加之馆舍面积、设备条件有限,大大制约了对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开发利用,造成对这部分档案资源价值的极大浪费。

3 加强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建设的几点思考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文化信息于一体,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起着存史资政、科学研究、教育引导的重要作用,其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优良的民风有利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塑造自我,对优良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敬业创业意志的培养均能产生深刻影响。地域文化档案里含有大量的成果数据和科研信息,可以促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加强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建设。

3.1优化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管理队伍

档案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包括职业道德、岗位技能、信息素质、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尤其是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吸引和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补充到档案管理队伍中来,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及档案业务能力,适应档案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

3.2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基础工作建设

档案基础工作的良性循环是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征集与接收是地方整个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不进行合理的征集和接收,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扩大宣传,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其次要加强征集力度,通过部门交流、媒体报道、等渠道,采用网络宣传、电话联系、等方式,与资料持有人或单位联系,多方征集地方特色文化档案资料。主动搜集当地的文化名人书稿、作品,确保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档案资料,丰富馆藏资。

3.3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加强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协同有关部门,比如与地方高校联合设立地域文化研究机构,组织当地地域文化研究专家,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拓宽编研领域,挖掘地域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增加地域文化研究成果资料,最终形成地域文化文献资源中心和研究中心,提升档案管理部门的社会服务能力与影响力,也使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更科学、更合理。

3.4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价值

一方面对外开放档案材料,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信息介绍等服务。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文献资料库,提供网络资源共享,在网络技术、特色服务、资源开发、网上档案室形象等方面下工夫,做好这些资源的网络开发利用,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优质服务阵地,充分发挥文史档案的史料价值,让全社会从中汲取营养,为构建特色区域市文化储备厚重的文化底蕴。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是地方学术水平的真实反映,利用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信息资源,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精髓,促进地域文化的宣传与弘扬,营造学术气氛,将其融入城市文化建设,融入人们的人文素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这是档案部门的业务职责与文化使命所在。

篇4

【关键词】

武警部队;特色文化体系;基本内容;关键环节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从而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同等重要、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高度。武警部队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就应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推动特色文化建设,增强部队的软实力,为建设现代化武警、有效履行职责使命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一、武警特色文化体系的基本架构

文化体系是部队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引领官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精神向导。构建武警特色文化体系,必须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结合武警部队的性质宗旨、职能使命以及官兵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广泛吸收传统文化、现代流行文化和国外文化的精华,从而形成符合时代特点、适应使命要求、满足官兵需要、具有武警特色的文化氛围。

1、以强化忠诚卫士意识为牵引构建传统文化

军队传统文化历经人民军队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创造,集中体现了部队使命要求、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武警部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体现了武警部队的性质宗旨和职能使命。因此,必须把强化忠诚卫士意识为核心的军队传统文化作为武警特色文化体系的首要内容。采取编修警史、建立完善荣誉室、警史馆、组织学习武警部队及本单位成长壮大史等方法,弘扬军队优良传统,强化官兵政治信仰;广泛开展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写红色日记等群众性红色文化活动,增强官兵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引导广大官兵牢记武警部队的神圣职责,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政治本色,面对诱惑不变节,强敌面前不屈膝,威逼面前不放弃,忠实践行“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甘愿奉献一切”的铮铮誓言。

2、以强化“四个特别”精神为核心构建战斗文化

武警部队始终处于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和邪恶势力的最前沿,这一特殊使命决定了警营文化建设必须要继承顽强的战斗风格。要把胡主席提出的“政治特别坚定、军事特别过硬、反应特别迅捷、作风特别顽强”为主要内容的“四个特别”精神作为武警战斗文化的核心,着眼执勤处突和反恐任务实际,采取拉横幅、贴标语、搞鼓动等方法,加强训练场、驻训地、演习场战斗氛围的营造,引导官兵自觉克服和平麻痹思想,牢固树立“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忧患意识;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宣传车、野战数字影音设备等野战文化装备器材的作用,搭建野战文化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战地文化活动,激发官兵的训练战斗热情,强化广大官兵“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的政治责任感,随时做好上一线打头阵的思想准备;广泛开展战法研究演练,发挥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引导官兵面对凶残的敌人不退缩,身处险境不畏惧,塑造敢打必胜、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3、以强化信息主导意识为引领构建网络文化

新形势下,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放大器。大力加强警营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提高网络文化的竞争力,是适应官兵需求、抵御有害网络信息、增强文化工作时代感的必然要求。要把保持武警部队性质宗旨、弘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作为网络文化的主旋律,用主流文化抵制“信息垃圾”,增强网络文化的政治性;要立足官兵文化需求,利用和借鉴现代传媒技术,丰富文化教育资源,增强网络文化的吸引力;要通过构建“警营博客”,开辟“网上图书馆”、“网上影院”、“网上论坛”等栏目,建立“网上文化超市”,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对抗”、“网络竞赛”和网上影视书评活动,实现寓教于乐,增强网络文化的趣味性;要合理借鉴并使用好网络流行语言,赋予其浓厚的警营色彩并为广大官兵所接受认同;要紧密结合部队职能使命和青年官兵特点,开发和改造具有武警特色的军事网络游戏,争夺网络阵地,促进中心工作。

4、以强化守法护法意识为目标构建法制文化

必备的法律素质是武警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警官兵完成任务的内在要求。武警部队作为一支执法护法的部队,必须将法制文化作为特色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要加强条令条例及法律常识的普及学习,增强官兵的条令和法规意识,引导官兵自觉在法律法规和条令条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法、守法氛围;要培养官兵依法履职意识,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充分运用法律这个特殊武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实际行动维护法律的尊严,树立武警部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要把廉政文化作为法制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读好书、学典型、树新风”等形式,穿插和融入到特色文化体系中,使广大官兵在耳濡目染、亲身感受中受到教育,明辨是非,陶冶情操。

二、武警特色文化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措施

篇5

【作者单位】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

【中图分类号】 C9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1-0054-03

法治作为迄今为止最好的治国理政方式,它不仅是有形的制度,同时也是无形的文化。法治是否昌明、法治的要求能否落到实处、法治的成果能否真正有益于社会进步与社会和谐,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法治文化作为支撑。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法治文化是以平等、公正、自由、诚信和人权等为主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文化,本身具有权利和义务一致的规范性。因此,弘扬法治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我国著名法学家龚瑞祥教授指出:“所谓‘法治’,不仅仅是指‘以法治国’,还包含着用于法治的法律必须遵循的原则,如‘公正原则’、‘平等原则’、‘维护人的尊严的原则’等。也就是说,法律是确定的、公认的理想,而非我们通常所称的‘长官意志’。法治高于法律是立法者和司法者用以检验法律能否生效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体系是一种以“正义”为价值取向的、以西方法治文化为范式的、以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为根基的法治文化。它在显型结构层面上表现为:制定良好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组织和法律设施;严格的执法和司法程序。在隐型结构层面上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体的信法、守法、用法心理;较强的民主意识、正义观念和权利观念;法律的权威至上观念、依法办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等,是一种内容结构和谐统一的法治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本质所在。而围绕这一本质展开的各项条件、措施和效果,即以法治为特征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全面生成,则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具体要求和现实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生成属于一种“后发混合式”的模式。从其生成的动力来讲既有外在动力也有内在动力。一方面,其生成依赖于中国社会的内在力量,这些内在力量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民主政治、法律(良法)、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体需求的转向等社会因素。另一方面,它一直受到外来法治文化的刺激,特别是西方法治文化的刺激,这种刺激表现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其独特性。

1. 民族性。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积淀的产物,经世代相传而取得了稳固的地位,形成一种“超稳定形态”,即使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它也会坚守自己的阵地,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法律观念、法律情感以及行为模式,并已内化为中华民族法律文化的心理和性格,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行为模式的选择。

2. 现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现代性表现在它能与当代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伴相生,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市场经济呼唤法治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之相适应,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法治文化也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法治文化以市场经济为根据,进行理论创新,以一种新的形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3. 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开放性表现在它从不固步自封,善于吸收人类有益的法治文化成果,特别表现在对西方“法治”思想和理论的移植和借鉴上。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法律趋同化现象的出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西方的法治文化必将互相融合并存,整个人类社会都将向“大同法治世界”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

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时代性。建设法治文化,不仅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防止权力异化的有力保障,而且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切权力为人民”的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以人民当家作主为逻辑起点,强调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求权力服从于宪法和法律,并使权力始终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轨道上运行。同时,法治文化在为监督与制约国家权力提供思想保障的同时,也通过合理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度并结合中国实践进行制度创新,从而为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提供智力支持。

在新的历史时期,仅仅注重对权力进行制约是不够的。因此,构建法治文化同时还要保障权力的有效行使。权力具有客观性,只要将权力运用好,就能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但怎样用好权,从而使权力既有限、又有效地得到行使,必须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引导。法治文化要求国家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权力,不越权、不滥权、不惜权,最大限度地履行法定职责。同时,法治文化还要求国家机关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力。程序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也包括维护程序法的权威。因此,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程序行使权力,从而不仅实现正义,而且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正义,同时提高权力运行的效率,更有效地为人民谋利益。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任何社会建设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也离不开必要的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之一,可以在多重意义上满足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必须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性,使整个社会的成员充满活力。整个社会成员要充满活力,要求每个成员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护,以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都需要法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也就通过它的这些作用,为社会的和谐提供最生动、最富有生机的力量。和谐社会要谋求安定有序,而任何安定有序,都是在规则的基础上,无规则便无秩序。而在所有的秩序中,法律的秩序规则是最明确、最具有外在强制性的,因此,法律在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上有着它不同于道德、传统、习惯的独特作用。和谐社会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法治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没有法治文化作为基础是断不可能的。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中国现代法治不可能只是一套细密的文字法规加一套严格的司法体系,而是与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相联系的”。因为任何制度都需要人去制定,更需要人去遵守,如果没有人的道德信仰、价值理念相配合,再好的制度也会被侵蚀得面目全非。只有当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中,有关法治的价值理念占有了稳固之地并渐成一种法治文化,并进而成为中国文化传统内容的一部分时,我国的法治才有了真正坚实的社会人文心理基础。因此,目前只有努力培养我国民众的法治理念,建设法治文化,改良、培育中国法治的“土壤”,才可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主要途径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精神的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努力。

1. 培育公民对法律的崇尚和信仰

法治文化的培育旨在为法治国家奠定尊崇法治的社会文化意识基础。一个社会能否建立起法治,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这个社会有无尊崇法治的心理,是否培养起了追求法治的信念。法治文化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为前提。社会主体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灵魂,是法治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体对法律的信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法律自身的正义性。博登海默指出:“法律是正义和秩序的综合体”,法律必然体现为一种社会正义。社会主体对法律的真诚信仰来自于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公平、正义和对人类的关爱精神,社会主体正是基于这种信仰而对法律自觉遵守。二是法律实施的正义性。社会主体对法律的真诚信仰在于因法律实施的正义而对法律的神圣产生高度认同感,在于法治历程中对法律强烈的自觉意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普法教育,不仅是普及现代法律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逐步实现全社会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法律信仰的塑造、法治文化的形成。只有唤起个人的权利意识,才有可能真正树立起现代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另外,还应该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等良性法律实践的教育活动,增进公民对诉讼的信任和期待,培育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心理。

2.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体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法治文化的一般特征,又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因此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和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然而,民族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说,与法治存在着密切联系。我们应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纳入中华文化体系之中,树立并维护宪法和法律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融入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体现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理念,使法治文化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一旦如此,就能进一步发挥宪法和法律的文化功能。使分处各阶层的社会成员,能从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中获得切实利益、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并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标志。使之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新载体。

3. 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

改革创新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坚持理论创新,推动法治文化的一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没的重大理论问题,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体系。坚持制度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政治体制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奠定制度基础。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中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改变原先不合理、不科学的体制.树立并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相应的制度依托。坚持实践创新,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实践素材。法治文化是广大人民的事业,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学昌.试论法治文化的培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篇6

有些人物会镌刻在我们心间历久弥新,比如爱国创业模范“铁人王进喜”;有些声音会萦绕于我们耳畔经久不息,比如“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铿锵之力。是什么力量让我们的记忆如此深刻?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希望,确切的说,是一种“文化”如同烙印深深根植在大家的心中。这种文化关乎发展大计,关乎传承之果,同样关乎企业经营中尤为重要的会计事业。发展企业会计事业,需要有榜样的力量、精神的鼓励和希望的支撑,需要打造富有“企业特色”的会计文化。

一、企业会计文化涵义解析

企业会计文化是会计机构或部门在开展会计活动过程中,经会计工作者总结、提炼而得以升华的文化理念、工作成果、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总和。它体现了会计部门和会计工作者的思想和精神,也蕴含着会计发展方向等动态要素。它在伴随着企业会计事业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并为广大会计工作者所感知和认同。它表现出有别于其它文化的特色内涵――“发展之劲、创新之力、学习之勤、敬业之心、奉献之甘、大局之观、和谐之美、廉政之清”,以及特有的八个方面的职业特质,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

二、企业会计文化的特征

(一)鲜明的动态感

“活到老、学到老”是会计工作的标准写照,因为企业会计是一项富有生命力的活动,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和后续教育,所以说根植于企业会计事业中的文化也是一种发展、动态的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动态感,必须紧跟企业会计事业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发展步伐。唯有如此,才能使企业每一个会计人员在“强技能、善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掌握新理念、新方法,以适应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达到凝练、提升企业会计文化的目的。

(二)交融的关联性

企业会计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在企业内部,与其它多种管理活动在内容上相关联,如企业纪检部门的监察活动、内控部门的监控稽核活动,都离不开企业会计工作的支撑。这表明,企业会计文化与企业其它相关联文化具有相互交融、沟通和互相汲取经验的客观基础。企业会计文化只有不断地与之进行信息、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交流,才能吐故纳新,吸取有益成份,获得新的发展能量,以适应新形势对企业会计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

(三)特有的柔和性

开展企业会计活动所必须的首要因素是人,是有活力、有思想、有个性的群体,因此需要特定的柔和力量去引导。细酌企业会计文化的内涵,它实际表现出一种柔性的管理范式,这不是规则制度下的激励和约束,而是在“爱岗敬业顾大局、诚实守信为企业”的高尚品格中,体现出的企业会计人员致力于会计工作的无怨无悔。这种良好的会计文化不仅能够营造相互尊重、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优良人文环境,还能够充分开发会计人员的潜能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

三、企业会计文化的构建设想

(一)树立发展理念,制定愿景目标,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提供战略支持。

会计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和任务,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一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已成为全国各行各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支持。当然,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也不例外。在这先进思想指导下,加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丰富文化内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出企业会计工作愿景目标,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提供丰富、及时、可行的战略支持。二是激励每一位企业会计人员牢记愿景目标,并为此辛勤工作、不断进取,真正实现为会计事业愿景目标无私工作的人生价值。

(二)塑造会计特色,实施质量管理,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提供质量保障。

无论企业文化,还是军队文化,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区别,关键是在于是否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企业会计文化要体现创新性、先进性、丰富性,就必须首先在会计物质文化层面显现出来。在企业会计物质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会计质量管理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加强会计文化建设,打造会计特色,实施质量管理至关重要。一是以有力促进和帮助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服务目标,加强会计质量全面管理,保证会计工作的合法合规、真实完整;二是以提高会计质量为中心,不断促进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强化会计质量个体管理,保证会计人员的诚实守信和廉洁自律;三是以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相结合为原则,重视事前提醒和事后稽核,尤其要重点强化事中敦促,体现会计工作的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职能;四是以明确影响会计质量的相关因素为目的,对可控因素实施会计质量重点管理。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为企业会计文化构建提供能力保障。

企业会计人员既是会计活动的实施者,又是会计文化的建设者。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素质得以全面展现,既是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也是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是会计文化建设中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一是不断深入开展关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方面的教育活动,引导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树立和塑造会计人员良好形象。二是开展和抓好以会计、工程、计算机辅助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培育会计队伍团队意识、竞争意识,提高会计人员业务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满足开展会计工作的需要。三是抓好廉政建设工作,不断深化会计队伍对廉政制度的认知程度,加强廉政纪律的执行力度,让警钟长鸣耳边。四是要善于发现、培养和选树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大家勤奋工作,在企业会计机构中营造“见贤思齐、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五是开展和参与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精神生活,营造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氛围。

(四)建立规范体系,遵循规章制度,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提供行为保障。

企业会计规范是会计文化建设中文化背景和行业特色的外在表现。这里所指的会计规范主要包括:国家会计权力机构对会计行为提出的强制性要求,企业会计准则、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工作责任感和会计行为规定等。这些规范、制度的建立和遵循,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提供了行为保障,要求会计人员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照章行事,严以律己,树立良好形象;二是要求并引导企业会计人员热爱和尊重自己选择的职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以从事这一职业为荣,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企业会计工作;三是要求和引导会计人员牢记在会计活动中应当做出哪些行为和不得做出哪些行为。四是要时常对照规范,不断反省自己,改正不足,扬长避短。只有将上述规定落实到会计人员具体工作中,才能保证充分发挥企业会计文化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五)重视素质教育,强化自身修养,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篇7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150-01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这些物质基础相对于现代化的教育对物质条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要从“民校”成长为“名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有较为丰厚的物质文化积淀作为基础。没有稳定而且有力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民办高校未来的发展必然会面临困境。因此,民办高校要长远的生存和发展,要办出特色,有赖于从各方面建设良好协调的具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

一、民办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的现状

1.资金的来源。可靠和稳定的资金主要由这几个部分组成:学校创建者的最初投入;学杂费;校方在校园内的商业性收入;有些学校与有资质的培训单位合作在校内开展各种职业资格培训的收入;学校与企业合资办学过程中,企业对学校的投入。如北京吉利大学由浙江吉利集团独资创办;政府资助(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等)、社会捐赠等。

2.校舍和基础设施。八十年代初,刚刚起步的民办高校是以服务培训机构的形式存在,没有规范的政策支持,资金来源欠缺,校舍和办学设施基本上靠租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很多资本持有者越来越看好民办高等教育将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扮演重要的角色,以及其中蕴涵的巨大的市场和经济效益。加之国家支持民办教育政策的出台坚定了办学者和投资者的信心。(1992年,国家教委制订了《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民校开始以高投入、高起步、高标准的“三高”要求,建校舍、购设备,以高待遇聘请名校校长、知名教授。短时期内建造数万平方米乃至十几万平方米校舍。这些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

3.服务功能设施。给予办学资格和民办院校之间的竞争,各民办高校十分重视服务性设施建设。建设教学场所、图书馆、多媒体教学设施,优化学习环境,满足学习需要。规划建设现代化的文艺活动中心、体育场馆、科技活动场所、餐厅等,丰富课外生活。校园宣传舆论设施建设,宣传橱窗、科普窗、报刊栏以及广播、校园网络设施建设,增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重视校园景观建设,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

二、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资金瓶颈问题。政府对民办高校经费保障的制度不健全,缺少市场资本向民办教育事业流动的政策支持;针对企业的捐助,免税、减税力度不大;社会资金投入不够稳定。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捐助很不稳定,资金说走就走,完全依赖捐助者的良心;缺少对捐助资金的监管制度。良性的校企合作氛围没有形成、缺少制度保障和激励措施。这种状况的造成有两个根本原因:其一,学校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以吸引企业资金。其二,如何合理的运用这些资金,并能保障资本持有者的合理回报,提高资本对民办高校投入的积极性,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学校在后勤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如何进行以产养学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据笔者调查。目前,学费仍是绝大部分民办高校收入的唯一可靠来源。而过于依赖学费,势必会在“培养质量”和“学校效益”之间形成矛盾,从根本上制约民办高校的发展。

2.早期发展模式造成资金的先天不足。民办高校一直走的是“硬件先行”的办学路子。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设备仪器支出较大,使许多民办院校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以陕西省为例,笔者走访了五所万人民办高校,学校都是把有限资金的一多半投入到校园基础建设(购置土地、盖教学楼)、购置设备和广告宣传上,其中设备购置费占总支出22%,基本建设占21%,广告宣传占10%,三项支出加起来高达53%。

3.对富有文化内涵的“内饰”重视不够。大多数民办高校在器物层面的建设中,比较注重外部的修饰。但走进教学楼却感觉不到文化气息。教室内设施完整但总显得呆板僵硬,缺少人文饰品。有的民办高校为一栋教学楼的外饰建设竟耗资千万,这不得不让人反思。服务功能设施质量不高,这些基础性的物质文化制约着学校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三、保障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途径

1.合法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办学资金的供给主体应该多元化,政府、商业银行,民办高校、受教育的学生以及其他社会力量都应在高教资金供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使各资金供给者更好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所需的资金。首先,政府可以考虑实施以下措施:减轻民办高校的税费负担;对学校和学生实行优惠的财政贴息贷款;根据民办高校的产出规模和产出水平直接对其进行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偿,也能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民办高教;设立专项社会基金推动民办高校发展;政府以资金渗透方式参与民办高校的发展。其次,政府应该尽快界定清楚民办高校的产权。只有产权清晰,办学主体才有充分挖掘内部资源的积极性,也才能吸引更多的经济主体参与民办高校办学。例如,做好收贷者(民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就读学生)的资信评估工作,让商业银行贷得放心,商业银行才会积极主动参与民办高校的发展。再次,发行债券或股票融资降低民办高校的融资成本。尤其是发行股票,还能优化权益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对于高等教育这样需要长期性资本的行业应创造条件,让民办高校到企业债券市场或股票市场发行长期教育债券或可流通教育股融资,以满足其对资本的需求。还可以使用兼并、重组、合并、联盟和资产剥离等手段实现民办高校之间的资源整合,也可借用资本运作手段整合社会资源进入民办高校。

2.挖掘资金使用的潜力。资金总是有限的,这是客观环境和条件所决定的。作为学校内部要想方设法科学地使用资金,做到严格管理、合理使用。首先,保持适度偏大办学规模,有利于学院筹集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结构合理、比例适当,人、财、物各类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把握良好的“度”。例如,在投入的成本中,“人头费”约占10%-15%,虽较公办高校明显偏低,但仍要精打细算。若将师生比保持在18:1-20:1就比较合适;对需求量不大的专业教师,应以兼职为主,减少专职教师的配备。其次,降低基建、购物成本。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制度条件。对大宗开支可货比三家、择优而定。在此基础上要严格财务管理。民办高校的日常公共经费开支约占总经费的20%左右,只要控制得当,仍有潜力可挖。另外,民办高校的广告费用占总收入的15%~20%,与公办高校相比是最大的一笔“额外”开支。各校应当设法提高学校公信度与教学质量,适时的减少这部分开支。再次,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有效分解学校经费的投入压力,减少后勤投资项目和经营管理成本,把学校原来的经济负担转为经济增长点。最后,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学校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外延办学层次,充分利用现有的校舍、设备、图书等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

篇8

1.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越来越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合作,而在企业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企业的经营运作中,团队建设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1产生巨大的团队力量

通过团队建设,团队内的每个成员之间可以有效实现知识和技术互补,人际关系也会随之变得和睦、融洽,有利于提高团队在处理问题和作出决策时的效率。相比起个体,团队往往更具战斗力,因为能够集思广益,以及做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每个成员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共同协作,从而形成1+1>2的力量。

1.2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由于团队中的每个个体都具有共同的目标,因此能够很自然地有效形成企业的向心力,这种强烈的凝聚力可以减少企业内的人和人之间的冲突,使企业的工作氛围更加融洽,提升成员交流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

1.3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相比起独立工作或者分散工作,团队工作的形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更能形成民主的工作氛围,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团队内的共同进步和互相激励,有利于推动员工不断进步和进行创造,从而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完善,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企业团队也会因此变得更具力量。

2.围绕特色企业文化而进行的企业团队精神文明建设

曾经有学者指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偷不走、买不到、拆不开、带不去、流不掉的,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就是企业文化。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提出,一个企业能够可持续地发展,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依靠的不是管理技能或者结构形式,而是企业的精神力量,我们称之为信念,以及这种信念对于企业中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可见,企业精神文化对于企业团队的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企业文化体现在企业团队整体的道德观、价值观、管理方式、决策准则等上,对企业的形象、产品的质量和企业信誉度都有直接关系。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加强企业团队的战斗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在企业内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等,不但使企业内部朝气蓬勃,还能向外部人员展示出优良的企业形象。

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以及在我国革命时期形成的“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的影响下,我国人民普遍具有仁爱、守礼、诚信、勤劳、不屈等传统美德和精神,因此我国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拥有先天性的优势。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上的,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从而推动团队精神更加健康地发展。

3.现代企业在团队建设上的对策

现代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大、变化幅度大而频率高等现状,因此要想在这时期的竞争中处于主动、有利的位置,就要主动地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通过注重特色企业文化的团队建设工作,有效提高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在新时期,我们在团队建设上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积极借鉴国内外在团队建设上的优秀经验

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还比较传统,为了适应以人为本、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环境,我国企业需要想国内外优秀的现代团队建设方式进行借鉴学习,以便更有效率地从传统观念和模式中转变过来,积极主动地通过加强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参加由各企业组成的团队建设分享会、阅读有关现代企业团队建设的书籍、报刊等方式,学习和认识现代团队建设的先进方法、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为企业高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2在发挥我国传统集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建设高效的团队

企业的一次成功,往往不是单纯的是某个一个团队的功劳,而是依靠设计、管理、生产和市场等阶层的团队的共同努力和优秀发挥所得的,例如企业中一项新产品,它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的,在每个环节中至少需要一个团队,特别是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产品营销等重点生产环节中,没有精干的团队作为支持是很难完成。因此我们在企业的团队建设时,要注意贯彻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思想,不但要讲求每个团队内部的交流合作,还要注重多个团队之间的配合,简单来说就是将整个企业看作一个大型团队来发展。通过合理的团队建设以及团队分工,有针对性地分配人员和工作,促进团队之间的工作与合作效率。

3.3团队建设要向国际化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我国企业迎来了很多来自国际的机遇和挑战,进入国际市场后,企业所感受到竞争就会更大,为了迎合市场需要,很多企业往往会在时代的大流中迷失自我,发现企业自身的特色企业文化并不适合国际化市场的经营生产,因而抛弃了过往的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方式,从而对企业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其实对于市场上的文化差异性,我们应该正视它,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和尊重其他文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对自身产品进行国际化,积极向外推广企业的理念和产品特点,让他们感受到我们企业的独特魅力,从而达到使团队建设走向国际化的目的。

3.4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在团队建设和企业特色文化营造的过程中,如果能在企业内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则会使团队建设和企业发展事半功倍。目前,我国企业受国外企业的管理理念所影响,认为只要加强企业内对员工规定的约束力,就能使团队变得更有凝聚力,但其实不然,相比起死板、强制性的管理制度,人们显然更倾向于人性化的管理。我国企业要尽可能吸收前人优秀的道德思想,在企业的管理中要体现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以德服人等。另外,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结合的激励机制,将员工的工资与其个人和所在团队的绩效挂钩,促使员工不断主动积极地寻求团队内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的团队建设和企业特色文化形成。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以特色企业文化为视角出发进行团队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关键,就是在保持自身企业文化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借鉴和实现国际化,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大流。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社区文化为代表的城市文明必须与之和谐发展。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基层社会的文化现象,它表现为社区居民的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组织制度、历史传统与生活方式等内容。文章对如何活跃社区文化建设做了探讨。

随着全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管理重心的逐步下移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人们在社区学习、工作、栖息、休闲、娱乐,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社区,这给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社区文化增添新的内涵和功能,不断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

一、加强阵地建设,创造优美环境

一个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是大多数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的设施阵地的建设和各类文化资源就是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因素,这两个重要因素也是顺利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硬件保证。一是完善社区活动室。加大对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添置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健身器材,活动设施,提升活动室的活动功能,丰富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二是落实社区公益性活动场地。社区的小广场、公益性活动场地是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要不断改造完善原有老小区、住宅区的空闲场地,扩展公益性活动空间。三是拓展社区文化活动空间。为弥补社区活动场所有限、活动设施短缺的缺限,充分发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共建优势,积极与辖区学校、单位联系、协商,通过协调在不影响辖区单位、学校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与他们共用运动场、活动室、职工之家等文化体育设施场所,用于社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的各类文化人才资源是各社区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和主要力量。各类文化人才资源一般由文化组织管理队伍、文化艺术队伍和群众文艺骨干组成,而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为了保证社区文化的广泛性、普及性,社区要注重强化社区文化骨干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业务指导作用。逐步吸纳社区内热爱体育事业、长期从事社区居民健身活动组织的民间团队的队长、教练组成文化骨干队伍,并选有文化工作经验或有文艺专长的有能力、有精力、愿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居民加入这支队伍,特别是一些离退休老同志,让他们继续“上岗”,发挥作用,奉献余热。

二、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提升人居生活质量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能提高一个城市的人居生活质量,提升一代人的精神境界,拉动一个地方的社会全面进步。为此,要保证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可以把开展大型活动与推行日常文体活动相结合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强劲动力。

(一)让广场文化成为培育社区文化的一块沃土

社区内的广场、健身点及公众广场是居民室外活动的集中场所。良好的广场文化,不仅直接为居民所接受参与,更能吸引居民自发性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愉悦程度,增强居民对于社区的认知度和归属感。利用大礼拜和节庆长假,结合不同季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推广普及全民健身运动,让居民能唱的唱起来、能跳的跳起来、能动的动起来,小区里每当夜幕降临或旭日初升时,都能够随处可见跳舞、唱歌、练拳、舞剑、舞扇的,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聚餐”。

(二)让文体活动队成为社区文化的主力军

社区要针对小区老同志喜爱文体活动的特点,把文化建设的侧重点放在加强老年活动团体的扶持上。把老年合唱团、老年豫剧团、老年舞蹈队、书画协会组织好。让这些特色文化队成为受众面广的社会效益和亮点,营造文化氛围。

(三)让学习文化成为推动和谐社区文明进程的主阵地

把教育引导与创建学习型社区紧密结合,发挥“老年大学”分校、各类协会组织、文化站、图书阅览室的功能,组织“五老”(老教师、老劳模、老专家、老医生、老干部)开办各类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大型宣教活动。组织安全文化书画比赛、“11·9”消防安全自救演练、“法制宣传日”活动、职业病防治、优生优育、节能环保等宣教服务活动,学习《劳动法》、《合同法》、《治安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求。

(四)让邻里特色文化步入社区文化的主导行列

随着社区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居民的文化需求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一种能及时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人往的文化需求正逐步走入社区文化的主导行列,那就是以促进与家人之间、与邻里之间、与小区这个大家族之间的感情文化——邻里文化。培育社区居民“友善亲和、关爱互助、和睦相处、文明和谐”的意识,形成以邻里文化建设为主线的文化活动平台。广泛开展“文明楼道”、“文明家庭”、“有为老人”、“好儿媳、好婆婆、好伴侣”等评选,改善了邻里关系,又增近了大家的理解和沟通,增强了大家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让社区里“邻帮邻、老帮老,互帮互助乐安居”的和谐氛围日趋浓厚。

三、五个结合,活跃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软、硬件各方面的内容。只有运用辩证的分析手法,把社区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统筹兼顾社区文化的发展。

(一)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

软件是指那些没有物化形态存在的内容,如思想理论、道德规范、习惯礼俗、行为模式、科学技术和某些种类的艺术等。硬件则是指凝结着人们精神劳动成果的物化了的劳动产品和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前者可充分体现人们丰富而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后者如图书室、活动室、广场及其内部的各种相应的设施等物质性内容。社区文化建设必须软件、硬件同时抓好,而且要相互协调、统一,发挥应有效能。

(二)整体规划与主体发展相结合

整体规划就是要在总体上对社区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有一个通盘的安排。两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促进相互协调发展。要适时引进专业文化、艺术团体来社区开展交流与演出,支持并推动高雅文化的发展,做到雅俗共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如果把这些具有进步意义的特色的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必然能产生更大的提升作用,从而使社区文化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环境感化与理念灌输相结合

一是要使活跃的社区文化活动不断升温,用更加贴近居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活动来吸引居民参与,在参与中慢慢地培养他们对社区的情感;二是要充分发挥各类社区教育阵地的思想教育作用,让居民意识到社区家园对个人生活和自身完善拥有多大的意义,从而自觉地走出家门去积极参与;三是发挥社区组织的协调、沟通作用,既落实好各部门对社区文化发展的各项要求,及时了解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使各项政策更为贴近现实、贴近居民,快速、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满足居民需要。

(四)创造文化与享受文化相结合

篇10

[4]面向生态文明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徐杰.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22

篇11

大力加强民防机关文化建设,努力提高民防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勤廉型、创新型机关,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民防队伍,促进民防事业健康全面发展。

二、主要内容和方法途径

结合民防工作实际,在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中突出五项重点内容。

(一)精神文化

发动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从感性上思考民防建设需要怎样的意志品质,总结凝练出反映民防共同价值追求、传承民防优良传统、体现鲜明时代特色的民防精神,构建民防文化建设的灵魂。坚持用共同的理想信念教育、熏陶、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大家对团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进一步鼓足创新争先、实干兴市的干劲。

(二)行为文化

坚持把行为文化作为民防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来培育。要按照省、市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制订出符合民防工作实际的干部职工行为规范,并通过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方式,启发行为自觉。结合“文明科室”、“文明机关”、“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逐步形成以科室为基础,以示范窗口为典型,以文明单位为目标的行为创建体系,并以文明高效、优质服务的行为文化,提升民防机关的社会形象。

(三)制度文化

以“服务民生,提升效能”为主题,在深入推进其他兄弟试点单位成功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考核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充分结合本部门工作特点,深入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研究探索机关公务人员绩效考量办法,提高绩效管理考核工作质量,逐步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民防部门特点的工作制度体系,使民防文化以比较完整和规范的形式付诸各项工作之中。

(四)廉政文化

紧密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勤政廉政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积极构建具有民防特色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在全局上下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不断拓展廉政文化载体、创新廉政文化形式、丰富廉政文化内容,组织开展读廉政书籍、看廉政录像、听廉政报告、办廉政网页、出廉政板报、设廉政书架、开廉政座谈会、举办廉政论文展评、征集廉政警句格言、制作廉政屏保等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熏陶和渗透作用。

(五)特色文化

战斗文化是民防特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加强民防特色文化建设,就是要将发展战斗文化与民防建设、防空防灾演练和完成多样化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干部职工要把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信念树立起来,把防空防灾战术技术与练胆量意志作风统一起来,把强化纪律和健全身心统一起来,以增强民防特色文化的战斗力、凝聚力。

三、方法步骤

(一)调查研究,制订方案

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长期以来民防部门积淀的民防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廉政文化和特色文化成果,干部职工对机关文化体系构成的看法建议,个人工作格言、警句和座右铭等等。通过调查研究,摸清文化建设基本情况,并对收集的文化建设成果,进行整理、筛选、归纳、提炼,提出民防机关文化体系方案并报经局党组审议。

(二)宣传发动,形成共识

召开机关文化建设动员大会,宣讲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部署阶段性文化建设工作,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为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做贡献。同时采取自下而上,层层发动的形式,开展文化建设大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保证文化建设顺利实施。

(三)制订计划,开展活动

机关各处室和各事业单位,根据机关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分别制订各自的文化建设计划,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建设活动,在全局上下营造一种人人崇尚先进文化、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机制,深化提高

在对人防文化不断收集、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和文化活动制度,使民防文化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轨道,保障文化建设长期持续地开展下去,推动机关文化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不断提升民防机关文化品位。

四、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清,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更高层次的文明建设,也是民防机关“准军事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进一步增强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宣传、带头参加各项文化建设活动,自觉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局成立机关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机关各处室和各事业单位负责人为组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机关文化建设活动的统筹部署和计划安排。

(二)联系实际,创新形式

篇12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发展的生命线和主旋律。高校发展实践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应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积极作用,开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的增长点,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

一、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的具有高校育人特质和自身办学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学校所形成的校园环境、历史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反映着高校的校园风貌、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目标和任务等内容,通过高校内师生员工的在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文体活动等表现出来。它拥有人类社会文化所具备的导向性、凝聚性、辐射性等特性,对于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高校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龙头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和内在动力,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并不断提升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根本标志,它决定着高校的发展潜力,制约着高校在国内外的地位和竞争竞争力。因此,高校的全面建设与各项工作的推进都必须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这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贯彻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工作开展。

然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侧重于对环境设施、文体娱乐活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师生日常行为规范、校风校貌等方面内容,虽然客观上为学科建设创造了一定的外在条件,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并没有从主观上充分考虑和结合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导致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或者侧重强调大学文化的一般属性,忽视自身与众不同的文化特征,或者只重视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建设,高校自身的特色建设不够突出,极大地制约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举措

鉴于以上分析,要推动高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学科理念和学科精神建设,二是学科制度和学科规范建设,三是学科设施和学科条件建设,四是学科方向和学科结构建设,五是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建设,六是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建设,七是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建设,八是学科规划和学科目标建设。具体包括如下几点措施: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培育先进的校园人文文化。

人才培养的模式、过程彰显学校的全体人员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习惯,是校园人文文化的一种体现。因而,为了培育先进的校园人文文化,高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制,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确保高校所培养的人以及培养人的人都凝聚着学校尊重知识、尊重人的文化特色。 转贴于

第二,鼓励科学研究,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文化。

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是高校学术文化氛围状态的一种表现,重视科学研究的高校其必然具有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反之则不然。高校要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文化,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职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尤其要重点扶持并资助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示范作用,推进全校学术文化氛围的营造。

第三,强化学科品牌,创建自主的校园特色文化。

不同高校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其中学科特色是不同高校较突出的文化标志。因此,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自主自治的合法权利,积极打造具有一定优势和竞争力的学科品牌,不断强化和凝练学科特色,从而塑造其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特色,逐步创建高度自治的、独一无二的校园特色文化。

第四,加强队伍建设,构建民主和谐的校园管理文化。

师资队伍是高校建设发展的主体与生力军,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既要注重师资队伍学术水平的提升,也要注重其共同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的塑造,更要创造尊师重教、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确保全体教工有一个良好温馨的工作环境,从而构建民主和谐的校园管理文化。

第五,改善学科设施,打造高品位的校园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存在,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加强对校园环境的建设与改善。这又与学科建设中条件建设方面的内容不谋而合,条件建设的加强,必然会改善校内各种设施,进而改善整体校园环境。因此,实践中高校应注重学科条件设施的改善,力争打造高品位的校园环境文化。

总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推动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是高校各项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而学科建设则是高校建设发展的生命线和主旋律,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必须以学科建设为平台,学科建设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因此,今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力争开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的增长点,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

友情链接